CN103634501B - 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4501B
CN103634501B CN201310370743.3A CN201310370743A CN103634501B CN 103634501 B CN103634501 B CN 103634501B CN 201310370743 A CN201310370743 A CN 201310370743A CN 103634501 B CN103634501 B CN 1036345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py
paperboard
sound
signal
micro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707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4501A (zh
Inventor
海贵之
本江雅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FU Ltd
Original Assignee
PF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FU Ltd filed Critical PF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34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4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4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45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7Indicating status, e.g. of a jo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8Output means providing an audible output to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28Separating, e.g. preventing feeding of two sheets at a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71Indicating or reporting, e.g. issuing an ala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25Fault detection
    • H04N1/3263Fault detection of reading apparatus or transmitter, e.g. original j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46Counter-measures
    • H04N1/32651Indicating or reporting
    • H04N1/32657Indicating or reporting lo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于多个种类的卡纸,可以良好地收集卡纸发生时产生的声音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装置(100)具有:分离部(111)、(112);图像读取部(119),其从原稿读取图像;输送部(116)、(117),其将由分离部分离的原稿输送到所述图像读取部;输送通路侧壁(130a)、(130b),其设在被从分离部输送到图像读取部的原稿的端部侧;声音信号输出部(141a)、(141b),其设置为,集音部位于分离部与输送部之间且设在输送通路侧壁的附近,并输出与原稿输送中产生的声音相应的声音信号;卡纸判定部(153),其基于声音信号来对卡纸是否发生进行判定。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在原稿输送中产生的声音来判定卡纸是否发生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读取装置中,当原稿在输送通路上移动时,有发生卡纸(纸张卡纸)的情况。一般地,图像读取装置有如下功能:通过从开始输送原稿起在规定时间内是否能将原稿输送到输送通路内的规定位置,来判定卡纸是否发生,当卡纸发生时停止装置的动作。
另一方面,由于当卡纸发生输送通路上产生较大的声音,因而,图像读取装置有可能通过基于输送通路上产生的声音判定卡纸是否发生,不用等待经过规定时间就能够检测卡纸的发生。
一种复印机的卡纸检测装置被公开,其将输送通路上产生的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在超过基准电平的时间超过了基准值的情况下,判定卡纸发生(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7-1697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由于当卡纸发生时声音产生的位置因卡纸的种类而不同,因而,希望能够根据卡纸的种类在最合适的集音位置收集声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多个种类的卡纸,可以良好地收集卡纸发生时产生的声音的图像读取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分离部;图像读取部,其从原稿读取图像;输送部,其将由所述分离部分离的原稿输送到所述图像读取部;输送通路侧壁,其设在被从所述分离部输送到所述图像读取部的原稿的端部侧;声音信号输出部,其设置为,集音部位于所述分离部与所述输送部之间且设在所述输送通路侧壁的附近,并输出与原稿输送中产生的声音相应的声音信号;卡纸判定部,其基于所述声音信号来对卡纸是否发生进行判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分离部与输送部之间的输送通路侧壁的附近设有声音信号输出部,因而,可以良好地收集在原稿歪斜地被输送而发生卡纸时,以及在原稿被订上订书钉而发生卡纸时产生的声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100的立体图。
图2是对图像读取装置100内部的输送通路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以卸下了上侧框体102的状态从下侧看去的图。
图4是卸下了上侧框体102地从上侧看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图。
图5是用于对歪斜卡纸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用于对订书钉卡纸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1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8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100的整个处理的动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异常判定处理的动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声音卡纸判定处理的动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对第一麦克风113a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12A是示出发生歪斜卡纸时的第一绝对值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2B是示出发生歪斜卡纸时的第一外形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2C是示出发生歪斜卡纸时的第一计数值的实例的示图。
图13A是示出发生订书钉卡纸时的第一绝对值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3B是示出发生订书钉卡纸时的第一外形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3C是示出发生订书钉卡纸时的第一计数值的实例的示图。
图14A是示出发生歪斜卡纸时的第一绝对值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4B是示出发生歪斜卡纸时的第一外形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4C是示出发生歪斜卡纸时的第一计数值的实例的示图。
图15A是示出发生订书钉卡纸时的第一绝对值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5B是示出发生订书钉卡纸时的第一外形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5C是示出发生订书钉卡纸时的第一计数值的实例的示图。
图16A是示出发生订书钉卡纸时的第一绝对值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6B是示出发生订书钉卡纸时的第一外形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6C是示出发生订书钉卡纸时的第一计数值的实例的示图。
图17A是示出发生歪斜卡纸时的第一绝对值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7B是示出发生歪斜卡纸时的第一外形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7C是示出发生歪斜卡纸时的第一计数值的实例的示图。
图18是示出位置卡纸判定处理的动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叠送判定处理的动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20是用于对超声波信号的特性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说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还包括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发明。
图1是示出构成为图像扫描仪的图像读取装置100的立体图。
图像读取装置100包括下侧框体101、上侧框体102、原稿台103、排出台105以及操作按钮106等。
上侧框体102被配置在覆盖图像读取装置100的上表面的位置,在当原稿卡纸时或当图像读取装置100内部清扫时等能够开关地通过铰链卡合到下侧框体101。
原稿台103可放置原稿地卡合到下侧框体101。原稿台103上设有在与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A1即相对原稿的输送方向的左右方向上可移动的侧边引导件104a以及104b。可通过配合原稿的宽度来定位侧边引导件104a以及104b从而限制原稿的宽度方向。
排出台105通过铰链卡合到下侧框体101,以可以在箭头A2所示的方向上旋转。在图1那样的打开的状态下,可以保持被排出的原稿。
操作按钮106被配置在上侧框体102的表面,当被按下,生成并输出操作检测信号。
图2是用于对图像读取装置100内部的输送通路进行说明的图。
图像读取装置100内部的输送通路具有:第一原稿检测部110、给纸辊111a、111b、延迟辊112a、112b、第一麦克风113a、第二麦克风113b、第二原稿检测部114、超声波发送器115a、超声波接收器115b、第一输送辊116a、116b、第一从动辊117a、117b、第三原稿检测部118、第一摄像部119a、第二摄像部119b、第二输送辊120a、120b以及第二从动辊121a、121b等。
下面,有些地方将给纸辊111a以及111b统称为给纸辊111,将延迟辊112a以及112b统称为延迟辊112,将第一输送辊116a以及116b统称为第一输送辊116,将第一从动辊117a以及117b统称为第一从动辊117,将第二输送辊120a以及120b统称为第二输送辊120,将第二从动辊121a以及121b统称为第二从动辊121。
下侧框体101的上表面形成有原稿的输送通路的下侧引导件107a,上侧框体102的下表面形成有原稿的输送通路的上侧引导件107b。在图2中,箭头A3表示原稿的输送方向。下面,上游是指原稿的输送方向A3的上游,下游是指原稿的输送方向A3的下游。
第一原稿检测部110具有被配置在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的上游侧的接触检测传感器,检测原稿台103是否有放置原稿。第一原稿检测部110生成并输出信号值根据原稿台103上有放置原稿的状态与没有放置的状态而变化的第一原稿检测信号。
第一麦克风113a以及第二麦克风113b分别收集原稿在输送中产生的声音,输出由收集到的声音生成的模拟信号。第一麦克风113a以及第二麦克风113b固定到上侧框体102内部的框架108地被配置在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的下游侧。在与上侧引导件107b的第一麦克风113a以及第二麦克风113b相对的位置分别设有孔109a以及109b,以使得第一麦克风113a以及第二麦克风113b能够更加准确地收集原稿输送中产生的声音。下面,有些地方将第一麦克风113a以及第二麦克风113b统称为麦克风113。
第二原稿检测部114具有被配置在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的下游侧且在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一从动辊117的上游侧的接触检测传感器,检测该位置是否存在原稿。第二原稿检测部114生成并输出信号值根据该位置原稿存在的状态与不存在状态而变化的第二原稿检测信号。
超声波发送器115a以及超声波接收器115b是超声波信号输出部的实例,夹着输送通路相对地被配置在原稿的输送通路的附近。超声波发送器115a发送超声波。另一方面,超声波接收器115b检测由超声波发送器115a发送并通过原稿的超声波,生成并输出作为与检测到的超声波相应的电信号的超声波信号。下面,有些地方将超声波发送器115a以及超声波接收器115b统称为超声波传感器115。
第三原稿检测部118具有被配置在第一输送辊116和第一从动辊117的下游侧,以及第一摄像部119a和第二摄像部119b的上游侧的接触检测传感器,检测该位置是否存在原稿。第三原稿检测部118生成并输出信号值根据该位置有原稿存在的状态与不存在的状态而变化的第三原稿检测信号。
第一摄像部119a具有等倍光学系统类型的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该CIS包括在主扫描方向上直线状地排列的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摄像元件。该CIS读取原稿的背面,生成并输出模拟图像信号。同样地,第二摄像部119b具有等倍光学系统类型的CIS,该CIS包括在主扫描方向上直线状地排列的CMOS的摄像元件。该CIS读取原稿的表面,生成并输出模拟图像信号。另外,也可以仅配置第一摄像部119a以及第二摄像部119b其中一个,仅读取原稿的单面。又,也能够代替CIS,利用包括CCD(Charge 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装置)的摄像元件的缩小光学系统类型的摄像传感器。下面,有些地方将第一摄像部119a和第二摄像部119b统称为摄像部119。
放置在原稿台103的原稿通过给纸辊111按图2的箭头A4的方向旋转,在下侧引导件107a与上侧引导件107b之间向着原稿输送方向A3被输送。当原稿输送时,延迟辊112按图2的箭头A5的方向旋转。通过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的工作,在原稿台103上放置有多张原稿的情况下,进行动作使得放置在原稿台103的原稿中仅与给纸辊111接触的原稿被分离,限制除被分离的原稿之外的原稿的输送(防止叠送)。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作为原稿的分离部发挥功能。
原稿由下侧引导件107a与上侧引导件107b引导,并且被送入到第一输送辊116与第一从动辊117之间。通过第一输送辊116按图2的箭头A6的方向旋转,来将原稿送入到第一摄像部119a与第二摄像部119b之间。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一从动辊117作为将被分离的原稿输送到摄像部119的输送部来发挥功能。通过第二输送辊120按图2的箭头A7的方向旋转,来将由摄像部119读取的原稿排出到排出台105上。
图3是以将上侧框体102从图像读取装置100卸下后的状态从下侧看去的图,即从图2的箭头A8的方向看去的图。
如图3所示,第一麦克风113a以及第二麦克风113b在原稿输送方向上,被设在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与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一从动辊117之间的区域R1。另外,区域R1是包含给纸辊111、延迟辊112、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一从动辊117本身的区域。
图4是以卸下上侧框体102后的状态从上侧看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图,即从与图2的箭头A8相反方向看去的图。
在下侧框体101的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端侧分别设有输送通路侧壁130a、130b。
位置L1表示在上侧框体102关闭的状态下与第一麦克风113a相对的在下侧框体101上的位置,位置L2表示在上侧框体102关闭的状态下与第二麦克风113b相对的在下侧框体101上的位置。
第一麦克风113a设在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输送通路侧壁130a的附近的区域R2a内,第二麦克风113b在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在输送通路侧壁130b的附近的区域R2b内。第一麦克风113a与输送通路侧壁130a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麦克风113b与输送通路侧壁130b之间的距离优选在50mm以内。
进一步地,第一麦克风113a设在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原稿台103上放置原稿的范围内,即,图像读取装置100输送所保证的最大宽度的原稿的情况下相比侧边引导件104a被配置的位置更靠近中心侧的区域R3a内。同样地,第二麦克风113b被设置在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在输送最大宽度的原稿的情况下相比侧边引导件104b的配置位置更靠近中心侧的区域R3b内。
下面,对如上所述地配置第一麦克风113a以及第二麦克风113a的理由进行说明。
图5是用于对图像读取装置100中发生的卡纸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5所示,当原稿P相对于原稿输送方向倾斜地被输送,原稿P的后端在原稿台103上超出了侧边引导件104a。当进一步地输送原稿P,在下侧框体101与原稿台103卡合的位置的附近,原稿P的端部碰到输送通路侧壁130a,原稿P上以碰到的部分L3为中心发生歪斜。其后,原稿P被向着相对给纸辊111、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二输送辊120的下游侧输送,随着输送歪斜程度变大,由该歪斜产生较大的声音。这样原稿倾斜地被输送而发生的卡纸称为歪斜卡纸。
另外,进行采用PPC(Plain Paper Copier:普通纸复印机)用纸而引起歪斜卡纸,使原稿产生歪斜的实验,结果,在从碰到输送通路侧壁130a的部分L3向着原稿的中心方向的最大50mm的范围内被确认有歪斜。
另一方面,在原稿有皱折的情况下,在该原稿通过给纸辊111与延迟辊112之间时,即使卡纸不发生,也会产生由皱折引起的大的声音。
因此,为了良好地收集由于歪斜卡纸产生的声音,优选在与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与输送通路侧壁130a尽可能地近的位置配置第一麦克风113a,与输送通路侧壁130b尽可能地近的位置配置第二麦克风113b。又,为了尽量不收集由于皱折产生的声音,优选在与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离配置在原稿的中心附近的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尽可能地远的位置配置第一麦克风113a以及第二麦克风113b。即,为了良好地收集由于歪斜卡纸产生的声音,优选在像图5的区域R4a内那样的输送通路侧壁130a的附近配置第一麦克风113a,在像区域R4b内那样的输送通路侧壁130b的附近配置第二麦克风113b。特别地,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优选在从输送通路侧壁130a起50mm以内配置第一麦克风113a,在从输送通路侧壁130b起50mm以内配置第二麦克风113b。
图6是用于对在图像读取装置100中发生的另一种卡纸进行说明的图。
图6示出了在被订书钉S订上的原稿P以其被订上的部分向着下游侧的状态来被输送的情况下的实例。一般地,被订书钉订上的原稿为A4尺寸、B5尺寸等某个程度的尺寸以上的原稿的情况居多,该原稿的四个角中某个角被订书钉订上。如果当被订书钉S订上的原稿P以其被订上的部分向着下游侧的状态来被输送,则通过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仅输送原稿P中与给纸辊111接触的原稿P1。该原稿P1通过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一从动辊117,进一步地被向着下游侧地输送。另一方面,由于除原稿P1之外的原稿用订书钉S订上,因而没有被输送。
因此,原稿P1以订书钉S为中心旋转并发生歪斜,产生由该歪斜引起的大的声音。该歪斜发生在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从被订书钉S订上的部分L4到分离原稿P的给纸辊111a以及延迟辊112a的范围内。又,该歪斜还发生在原稿输送方向上的,从被订书钉S订上的部分L4到将原稿P1输送到下游侧的第一输送辊116a以及第一从动辊117a的范围内。这样地输送被订书钉订上的原稿而发生的卡纸称为订书钉卡纸。
因此,为了良好地收集由于订书钉卡纸产生的声音,优选将麦克风配置在如图6的区域R1内那样的,在原稿的输送方向上的,被订书钉S订上的部分L4不能被输送而停止时的给纸辊111和延迟辊112的位置与第一输送辊116和第一从动辊117的位置之间。另外,通过在给纸辊111和延迟辊112与第一输送辊116和第一从动辊117之间配置麦克风,也可以抑制在框体外部产生的声音的集音。
又,虽然被输送原稿的两端的位置因该原稿的尺寸而异,但如上所述地,被订书钉订上的原稿为A4尺寸、B5尺寸等某个程度的尺寸以上的原稿的情况居多,越是尺寸大的原稿被订书钉订上的可能性越高。因此,在图像读取装置100所保证的最大宽度的原稿被订书钉订上地被输送的情况下,优选按能够判定订书钉卡纸的方式来配置第一麦克风113a以及第二麦克风113b。在与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最大宽度的原稿的端部的位置为在输送最大宽度的原稿的情况下配置侧边引导件104a的位置。即,优选将第一麦克风113a以及第二麦克风113b配置在与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如图6的区域R5a内以及区域R5b内那样的,从在输送最大宽度的原稿的情况下配置侧边引导件104a到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的位置的范围内。另外,区域R5a为包含给纸辊111a以及延迟辊112a本身的区域,区域R5b为包含给纸辊111b以及延迟辊112b本身的区域。
因此,为了对由于歪斜卡纸产生的声音以及由于订书钉卡纸产生的声音这两者进行良好地收集,优选在图5的区域R4a与图6的区域R1重叠的图4的区域R2a配置第一麦克风113a,在区域R4b与区域R1重叠的区域R2b配置第二麦克风113b。进一步地,更加优选在图5的区域R4a与图6的区域R5a重叠的图4的区域R3a配置第一麦克风113a,在区域R4b与区域R5b重叠的区域R3b配置第二麦克风113b。
在图像读取装置100中,由于在区域R3a配置第一麦克风113a,在区域R3b配置第二麦克风113b,因而,能够一边良好地收集由于歪斜卡纸以及订书钉卡纸产生的声音,一边抑制收集由于皱折产生的声音以及框体外部产生的声音(下面,称为噪声)。
对于图像读取装置100的构成,麦克风113也多多少少收集噪声,但噪声相对于由于各种卡纸产生的声音的比例变小。上述的“抑制收集噪声”意味着减小该比例。在图像读取装置100中由于“抑制收集噪声”,因而,对于麦克风113输出的信号,在由于各种卡纸产生的声音的大小与噪声的大小之间设定阈值,通过去掉该阈值以下的成分,能够去除噪声的影响。
图7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1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像读取装置100除上述构成外,还具有:第一图像A/D转换部140a、第二图像A/D转换部140b、第一声音信号输出部141a、第二声音信号输出部141b、驱动部145、接口部146、存储部147以及中央处理部150等。
第一图像A/D转换部140a将从第一摄像部119a输出的模拟的图像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生成数字的图像数据,输出到中央处理部150。同样地,第二图像A/D转换部140b将从第二摄像部119b输出的模拟的图像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生成数字的图像数据,输出到中央处理部150。下面,将这些数字的图像数据称为读取图像。
第一声音信号输出部141a包含第一麦克风113a、第一滤波器部142a、第一放大部143a以及第一声音A/D转换部144a等。第一滤波器部142a对从第一麦克风113a输出的模拟信号,应用使预先设定的频带的信号通过的带通滤波器,输出到第一放大部143a。第一放大部143a使从第一滤波器部142a输出的信号放大并输出到第一声音A/D转换部144a。第一声音A/D转换部144a将从第一放大部143a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到中央处理部150。下面,第一声音信号输出部141a所输出的信号称为第一声音信号。
另外,第一声音信号输出部141a不限定于此。第一声音信号输出部141a仅包含第一麦克风113a,第一滤波器部142a、第一放大部143a以及第一声音A/D转换部144a也可以配备在第一声音信号输出部141a的外部。又,第一声音信号输出部141a也可以仅包含第一麦克风113a以及第一滤波器部142a,或者仅包含第一麦克风113a、第一滤波器部142a以及第一放大部143a。
第二声音信号输出部141b包含第二麦克风113b、第二滤波器部142b、第二放大部143b以及第二声音A/D转换部144b等。第二滤波器部142b对从第二麦克风113b输出的模拟信号,应用使预先设定的频带的信号通过的带通滤波器,并输出到第二放大部143b。第二放大部143b使从第二滤波器部142b输出的信号放大并输出到第二声音A/D转换部144b。第二声音A/D转换部144b将从第二放大部143b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的第二声音信号,输出到中央处理部150。下面,将第二声音信号输出部141b所输出的信号称为第二声音信号。
另外,第二声音信号输出部141b不限定于此。第二声音信号输出部141b也可仅包含第二麦克风113b,第二滤波器部142b、第二放大部143b以及第二声音A/D转换部144b被配备在第二声音信号输出部141b的外部。又,第二声音信号输出部141b也可以仅包含第二麦克风113b以及第二滤波器部142b,或者仅包含第二麦克风113b、第二滤波器部142b以及第二放大部143b。
驱动部145包含一个或多个马达,通过来自中央处理部150的控制信号,来使给纸辊111、延迟辊112、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二输送辊120旋转并进行原稿的输送动作。
接口部146具有依照例如USB等的串行总线的界面电路,与未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移动信息终端等)电连接并收发读取图像以及各种信息。又,也可以将闪存等连接到接口部146以保存读取图像。
存储部147具有: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存储装置;硬盘等固定磁盘装置;或软盘、光盘等可携带存储装置等。又,存储部147中储存有,用于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各种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数据库、表格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从例如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DVD-ROM(digital versatile disk read only memory:数字可视光盘只读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取的可携带型存储介质,采用公知的安装程序等安装到存储部147。进一步地,存储部147中储存有读取图像。
中央处理部15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基于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47的程序进行动作。另外,中央处理部150也可以由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ing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构成。
中央处理部150与操作按钮106、第一原稿检测部110、第二原稿检测部114、超声波传感器115、第三原稿检测部118、第一摄像部119a、第二摄像部119b、第一图像A/D转换部140a、第二图像A/D转换部140b、第一声音信号输出部141a、第二声音信号输出部141b、驱动部145、接口部146以及存储部147相连接,控制各部。
中央处理部150进行驱动部145的驱动控制、摄像部119的原稿读取控制等,获取读取图像。又,中央处理部150具有控制部151、图像生成部152、声音卡纸判定部153、位置卡纸判定部154以及叠送判定部155等。这些各部是通过在处理器上进行工作的软件来被安装的功能模块。另外,这些各部也可以由各自独立的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固件等构成。
图8示出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全部处理的动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下面,参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对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全部处理的动作的实例进行说明。另外,下面说明的动作的流程,基于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47的程序,主要通过中央处理部150与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各要素协作来执行。
开始,中央处理部150一直待机,直到通过使用者按下操作按钮106,从操作按钮106接收到操作检测信号为止(步骤S101)。
接着,中央处理部150基于从第一原稿检测部110接收的第一原稿检测信号,对原稿台103是否有放置原稿进行判定(步骤S102)。
在原稿台103没有放置原稿的情况下,中央处理部150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并一直待机直到从操作按钮106重新接收到操作检测信号为止。
另一方面,在原稿台103上有放置原稿的情况下,中央处理部150驱动驱动部145使给纸辊111、延迟辊112、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二输送辊120旋转,输送原稿(步骤S103)。
接着,控制部151对异常发生标记是否为ON进行判定(步骤S104)。该异常发生标记在图像读取装置100的起动时设定为OFF,当由将后面叙述的异常判定处理判定发生异常时,则被设定为ON。
在异常发生标记为ON的情况下,控制部151完成停止驱动部145,使原稿的输送停止,并且通过未图示的话筒、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将发生了异常的情况通知给使用者,将异常发生标记设定为OFF(步骤S105)的一系列的步骤,以作为异常处理。
另一方面,在异常判定标记不为ON的情况下,图像生成部152让第一摄像部119a以及第二摄像部119b读取被输送的原稿,通过第一图像A/D转换部140a以及第二图像A/D转换部140b获取读取图像(步骤S106)。
接着,中央处理部150通过接口部146,将获取到的读取图像发送往未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步骤S107)。另外,在没有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情况下,中央处理部150将获取到的读取图像存储到存储部147。
接着,中央处理部150基于从第一原稿检测部110接收的第一原稿检测信号,对原稿台103上是否残留有原稿进行判定(步骤S108)。
在原稿台103残留有原稿的情况下,中央处理部150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重复步骤S103~S108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原稿台103没残留有原稿的情况下,中央处理部150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图9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异常判定处理的动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下面说明的动作的流程基于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47的程序,主要通过中央处理部150与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各要素协作来执行。
开始,声音卡纸判定部153实施声音卡纸判定处理(步骤S201)。声音卡纸判定部153在声音卡纸判定处理中,基于从第一声音信号输出部141a获取到的第一声音信号以及从第二声音信号输出部141b获取到的第二声音信号,来判定卡纸是否发生。下面,有些地方将声音卡纸判定部153基于第一声音信号以及第二声音信号来判定有没有发生的卡纸称为声音卡纸。关于声音卡纸判定处理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接着,位置卡纸判定部154实施位置卡纸判定处理(步骤S202)。位置卡纸判定部154在位置卡纸判定处理中,基于从第二原稿检测部114获取到的第二原稿检测信号与从第三原稿检测部118获取到的第三原稿检测信号来判定卡纸是否发生。下面,有些地方将位置卡纸判定部154基于第二原稿检测信号以及第三原稿检测信号来判定有没有发生的卡纸称为位置卡纸。关于位置卡纸判定处理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接着,叠送判定部155实施叠送判定处理(步骤S203)。叠送判定部155在叠送判定处理中,基于从超声波传感器115获取到的超声波信号来对原稿是否发生叠送进行判定。关于叠送判定处理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接着,控制部151对原稿输送处理中是否发生了异常进行判定(步骤S204)。控制部151在声音卡纸、位置卡纸以及原稿的叠送中的至少一个发生的情况下,判定异常发生。即,仅在声音卡纸、位置卡纸以及原稿的叠送均没有发生的情况下,才判定异常没有发生。
控制部151在原稿输送处理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将异常发生标记设定为ON(步骤S205),结束一系列的步骤。另一方面,在原稿输送处理没有发生异常的情况下,不进行特别的处理,结束一系列的步骤。另外,图9所示的流程图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分别执行。
图10示出声音卡纸判定处理的动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0所示的动作的流程在图9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201中执行。
开始,声音卡纸判定部153从第一声音信号输出部141a获取第一声音信号,从第二声音信号输出部141b获取第二声音信号(步骤S301)。
接着,声音卡纸判定部153生成对第一声音信号取绝对值后的第一绝对值信号、以及对第二声音信号取绝对值后的第二绝对值信号(步骤S302)。
接着,声音卡纸判定部153生成提取第一绝对值信号的外形得到的第一外形信号、以及提取第二绝对值信号的外形得到的第二外形信号(步骤S303)。声音卡纸判定部153分别生成对第一绝对值信号以及第二绝对值信号取到峰值保持的信号,作为第一外形信号以及第二外形信号。声音卡纸判定部153仅在一定的保持期间保持各绝对值信号的极大值,其后通过以一定的衰减率使其衰减来生成各外形信号。
接着,声音卡纸判定部153计算第一计数值,对该第一计数值在当第一外形信号的信号值在第一阈值Th1以上的情况下使其增大,在第一外形信号的信号值不到第一阈值Th1的情况下使其减少。同样地,声音卡纸判定部153计算第二计数值,对该第二计数值在当第二外形信号的信号值在第一阈值Th1以上的情况下使其增大,在第二外形信号的信号值不到第一阈值Th1的情况下使其减少(步骤S304)。
声音卡纸判定部153每隔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声音信号的采样间隔),判定第一外形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在第一阈值Th1以上,在第一外形信号的信号值在第一阈值Th1以上的情况下,增加第一计数值,在不到第一阈值Th1的情况下,减少第一计数值。同样地,声音卡纸判定部153每隔规定的时间间隔,判定第二外形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在第一阈值Th1以上,在第二外形信号的信号值在第一阈值Th1以上的情况下,增加第二计数值,在不到第一阈值Th1的情况下,减少第二计数值。
接着,声音卡纸判定部153对第一计数值以及第二计数值中的至少一个是否在第二阈值Th2以上进行判定(步骤S305)。若第一计数值以及第二计数值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二阈值Th2以上,则声音卡纸判定部153判定声音卡纸发生(步骤S306)。另一方面,若第一计数值以及第二计数值两者都不到第二阈值Th2,则声音卡纸判定部153判定声音卡纸不发生(步骤S307),完成一系列的步骤。
下面,将按本实施形态的那样地配置第一麦克风113a以及第二麦克风113a的情况下的声音卡纸的判定结果,与配置在其它位置的情况下的声音卡纸的判定结果进行比较并说明。
图11是用于对第一麦克风113a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的图。
位置L5是在原稿的输送方向上,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与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一从动辊117之间的中心的位置,且是在与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离输送通路侧壁130a为25mm的位置。即,位置L5是被包含在图4的区域R3a内的,能够良好地收集由于歪斜卡纸产生的声音以及由于订书钉卡纸产生的声音两者的位置。
位置L6是在原稿的输送方向上,相对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一从动辊117的下游侧的位置,且是在与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离输送通路侧壁130a为25mm的位置。即,位置L6是不包含在区域R3a的,是能够良好地收集由于歪斜卡纸产生的声音但无法良好地收集由于订书钉卡纸产生的声音的位置。
位置L7是在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与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一从动辊117之间的中心的位置,且是在与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离输送通路侧壁130a为60mm的位置。即,位置L7是不包含在区域R3a的,能够良好地收集由于订书钉卡纸产生的声音但无法良好地收集由于歪斜卡纸产生的声音的位置。
图12是示出关于在将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5并发生歪斜卡纸的情况下的声音卡纸判定的各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2A、图12B以及图12C的横轴表示时间,图12A以及图12B的纵轴表示信号值,图12C的纵轴表示计数值。图12A的示图是表示在将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5,并如图5所示地,原稿碰到第一麦克风113a的附近的输送通路侧壁130a而发生歪斜卡纸的情况下的第一绝对值信号1201的实例。图12B的示图表示由第一绝对值信号1201生成的第一外形信号1211的实例。图12C的示图表示关于第一外形信号1211计算出的第一计数值1221的实例。
在图12B中,第一外形信号1211在时刻T1达到第一阈值Th1以上,其后,频繁地达到第一阈值Th1以上。如图12C所示,第一计数值1221从时刻T1起开始增大,其后,重复增减并且在时刻T2达到第二阈值Th2以上,判定声音卡纸发生。
图13是示出关于在将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5,发生订书钉卡纸的情况下的声音卡纸判定的各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3A、图13B以及图13C的横轴表示时间,图13A以及图13B的纵轴表示信号值,图13C的纵轴表示计数值。图13A的示图表示在将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5,并如图6所示地,由于被订书钉订上的部分在第一麦克风113a侧地被输送的原稿而发生订书钉卡纸的情况下的第一绝对值信号1301的实例。图13B的示图表示由第一绝对值信号1301生成的第一外形信号1311的实例。图13C的示图表示关于第一外形信号1311计算出的第一计数值1321的实例。
在图13B中,第一外形信号1311在时刻T3达到第一阈值Th1以上,其后,频繁地达到第一阈值Th1以上。如图13C所示,第一计数值1321从时刻T3开始增大,其后,重复增减并且在时刻T4达到第二阈值Th2以上,判定声音卡纸发生。
在如上所述地将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5的情况下,声音卡纸判定部153无论是在发生歪斜卡纸的情况下,还是在发生订书钉卡纸的情况下,都能够判定声音卡纸发生。
图14是表示关于在将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6并发生歪斜卡纸的情况下的声音卡纸判定的各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4A、图14B以及图14C的横轴表示时间,图14A以及图14B的纵轴表示信号值,图14C的纵轴表示计数值。图14A的示图表示在将在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6,并如图5所示地,原稿碰到第一麦克风114a的附近的输送通路侧壁140a并发生歪斜卡纸的情况下的第一绝对值信号1401的实例。图14B的示图表示由第一绝对值信号1401生成的第一外形信号1411的实例。图14C的示图表示关于第一外形信号1411计算出的第一计数值1421的实例。
在图14B中,第一外形信号1411在时刻T5达到第一阈值Th1以上,其后,频繁地达到第一阈值Th1以上。如图14C所示,第一计数值1421从时刻T5开始增大,其后,重复增减并且在时刻T6达到第二阈值Th2以上,判定声音卡纸发生。
图15是表示关于在将在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6并发生订书钉卡纸的情况下的声音卡纸判定的各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5A、图15B以及图15C的横轴表示时间,图15A以及图15B的纵轴表示信号值,图15C的纵轴表示计数值。图15A的示图表示在将在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6,并如图6所示,由于被订书钉订上的部分在第一麦克风113a侧地被输送的原稿而发生订书钉卡纸的情况下的第一绝对值信号1501的实例。图15B的示图表示由第一绝对值信号1501生成的第一外形信号1511的实例。图15C的示图表示关于第一外形信号1511计算出的第一计数值1521的实例。
如图15B所示,第一外形信号1511没有频繁地达到第一阈值Th1以上。如图15C所示,第一计数值1521没达到第二阈值Th2以上,判定声音卡纸没有发生。
在如上所述地将在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6的情况下,声音卡纸判定部153能够检知歪斜卡纸,但无法检知订书钉卡纸。
图16是表示关于在将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7并发生订书钉卡纸的情况下的声音卡纸判定的各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6A、图16B以及图16C的横轴表示时间,图16A以及图16B的纵轴表示信号值,图16C的纵轴表示计数值。图16A的示图表示在将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7,如图6所示,由于被订书钉订上的部分在第一麦克风113a侧地被输送的原稿而发生订书钉卡纸的情况下的第一绝对值信号1601的实例。图16B的示图表示由第一绝对值信号1601生成的第一外形信号1611的实例。图16C的示图表示关于第一外形信号1611计算出的第一计数值1621的实例。
在图16B中,第一外形信号1611在时刻T7达到第一阈值Th1以上,其后,频繁地达到第一阈值Th1以上。如图16C所示,第一计数值1621从时刻T7开始增大,其后,重复增减并且在时刻T8达到第二阈值Th2以上,判定声音卡纸发生。
图17是表示关于在将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7并发生歪斜卡纸的情况下的声音卡纸判定的各信号的实例的示图。
图17A、图17B以及图17C的横轴表示时间,图17A以及图17B的纵轴表示信号值,图17C的纵轴表示计数值。图17A的示图表示在将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7,如图5所示,原稿碰到第一麦克风113a的附近的输送通路侧壁130a并发生歪斜卡纸的情况下的第一绝对值信号1701的实例。图17B的示图表示由第一绝对值信号1701生成的第一外形信号1711的实例。图17C的示图表示关于第一外形信号1711计算出的第一计数值1721的实例。
如图17B所示,第一外形信号1711没有频繁地达到第一阈值Th1以上。如图17C所示,第一计数值1721没达到第二阈值Th2以上,判定声音卡纸没有发生。
在如上所述地将第一麦克风113a配置在图11的位置L7的情况下,声音卡纸判定部153能够检知订书钉卡纸,但无法检知歪斜卡纸。
图18是表示位置卡纸判定处理的动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8所示的动作的流程在图9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202中执行。
开始,位置卡纸判定部154一直待机,直到由第二原稿检测部114检测到原稿的顶端(步骤S401)。当来自第二原稿检测部114的第二原稿检测信号的值从表示原稿不存在的状态的值变化到表示存在的状态的值时,位置卡纸判定部154判定在第二原稿检测部114的位置,即在给纸辊111和延迟辊112的下游且第一输送辊116和第一从动辊117的上游,检测到原稿的顶端。
接着,一旦由第二原稿检测部114检测到原稿的顶端,位置卡纸判定部154即开始计时(步骤S402)。
接着,位置卡纸判定部154对第三原稿检测部118是否检测到原稿的顶端进行判定(步骤S403)。当来自第三原稿检测部118的第三原稿检测信号的值从表示原稿不存在的状态的值变化到表示存在的状态的值,位置卡纸判定部154判定在第三原稿检测部118的位置,即在第一输送辊116和第一从动辊117的下游且摄像部119的上游,检测到原稿的顶端。
当由第三原稿检测部118检测到原稿的顶端时,位置卡纸判定部154判定位置卡纸没有发生(步骤S404),结束一系列的步骤。
另一方面,当第三原稿检测部118没有检测到原稿的顶端时,位置卡纸判定部154对从开始计时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1秒)进行判定(步骤S405)。若没有经过规定时间,则位置卡纸判定部154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403,再次,第三原稿检测部118对是否检测到原稿的顶端进行判定。另一方面,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位置卡纸判定部154判定位置卡纸发生(步骤S406),结束一系列的步骤。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100不需要位置卡纸判定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其省略。
另外,当通过来自第三原稿检测部118的第三原稿检测信号,在第一输送辊116与第一从动辊117的下游检测到原稿的顶端时,为了不送入下一张原稿,中央处理部150暂时控制驱动部145使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的旋转停止。其后,当通过来自第二原稿检测部114的第二原稿检测信号,在给纸辊111与延迟辊112的下游检测到原稿的后端时,中央处理部150再次控制驱动部145使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旋转,输送下一张原稿。由此,中央处理部150防止多张原稿在输送通路内重叠。因此,位置卡纸判定部154也可以在中央处理部150控制驱动部145使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旋转的时刻开始计时,在第三原稿检测部118在规定时间以内没有检测到原稿的顶端的情况下,判定位置卡纸发生。
图19是表示叠送判定处理的动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9所示的动作的流程在图9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203中执行。
开始,叠送判定部155从超声波传感器115获取超声波信号(步骤S501)。
接着,叠送判定部155对获取到的超声波信号的信号值是否未达到叠送判定阈值进行判定(步骤S502)。
图20是对超声波信号的特性进行说明的图。
图20的示图2000中,实线2001表示在输送单张原稿的情况下的超声波信号的特性,虚线2002表示在发生原稿的叠送的情况下的超声波信号的特性。示图2000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超声波信号的信号值。由于发生叠送,在区间2003内,虚线2002的超声波信号的信号值降低。因此,能够通过超声波信号的信号值是否未达到叠送判定阈值ThA,来判定原稿是否发生叠送。
叠送判定部155在超声波信号的信号值不到叠送判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发生原稿的叠送(步骤S503),另一方面,在超声波信号的信号值在叠送判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没有发生原稿的叠送(步骤S504),结束一系列的步骤。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中不需要叠送判定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
所以如上所详述的,在图像读取装置100中,麦克风113在原稿输送方向上的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与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一从动辊117之间,且设在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输送通路侧壁130a、130b的附近。因此,图像读取装置100可以良好地收集当发生歪斜卡纸时以及当发生订书钉卡纸时产生的声音。
进一步地,在图像读取装置100中,由于麦克风113被配置在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与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相偏离的位置,因而,可以抑制收集由于皱折产生的声音。因此,图像读取装置100能够去除由于皱折产生的声音的影响,可以高精度地进行根据声音的卡纸的发生的判定。
进一步地,在图像读取装置100中,由于麦克风113被配置在原稿输送方向上的给纸辊111以及延迟辊112与第一输送辊116以及第一从动辊117之间,因而,可以抑制收集框体外部产生的声音。因此,图像读取装置100能够去除框体外部产生的声音的影响,可以高精度地进行根据声音的卡纸的发生的判定。
进一步地,由于图像读取装置100能够良好地收集在卡纸发生的情况下产生的声音,因而,一旦卡纸发生能够立即使原稿的输送停止,可以防止原稿的破损。
【符号说明】
100图像读取装置
110第一原稿检测部
111给纸辊
112延迟辊
114第二原稿检测部
115超声波传感器
116第一输送辊
117第一从动辊
118第三原稿检测部
119摄像部
130a、130b输送通路侧壁
141a第一声音信号输出部
141b第二声音信号输出部
144驱动部
145接口部
146存储部
150中央处理部
151控制部
152图像生成部
153声音卡纸判定部
154位置卡纸判定部
155叠送判定部。

Claims (3)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分离部;
图像读取部,其从原稿读取图像;
输送部,其将由所述分离部分离的原稿输送到所述图像读取部;
输送通路侧壁,其设在下侧框体的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端侧;
集音部,其位于所述分离部与所述输送部之间且设在所述输送通路侧壁的附近;
声音信号输出部,其输出与所述集音部收集到的声音相应的声音信号;
声音卡纸判定部,其基于所述声音信号,判定由原稿撞到输送通路侧壁所产生的声音或者由原稿在所述分离部和所述输送部之间歪斜所产生的声音,并且对卡纸是否发生进行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音部还设在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原稿台上原稿所放置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音部还设在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所述输送通路侧壁50mm以内且原稿台上原稿所放置的范围内。
CN201310370743.3A 2012-08-24 2013-08-22 图像读取装置 Active CN1036345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5219A JP5409857B1 (ja) 2012-08-24 2012-08-24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2-185219 2012-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4501A CN103634501A (zh) 2014-03-12
CN103634501B true CN103634501B (zh) 2016-08-31

Family

ID=490543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70743.3A Active CN103634501B (zh) 2012-08-24 2013-08-22 图像读取装置
CN20132051644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37467U (zh) 2012-08-24 2013-08-22 图像读取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1644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37467U (zh) 2012-08-24 2013-08-22 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64130B2 (zh)
EP (1) EP2701375B1 (zh)
JP (1) JP5409857B1 (zh)
CN (2) CN103634501B (zh)
ES (1) ES2895659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4648B1 (ja) * 2016-01-08 2016-07-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診断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16149B1 (ja) 2016-01-08 2016-10-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診断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594874B2 (en) 2016-01-15 2020-03-17 Ricoh Company, Ltd. Malfunction determining apparatus, malfunction determining system, malfunction determin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6966443B2 (ja) 2016-07-19 2021-11-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並びに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の制御装置とその作動方法および作動プログラム
JP6239060B1 (ja) * 2016-07-29 2017-11-29 株式会社Pfu 原稿搬送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785863B2 (ja) 2016-08-23 2020-11-18 株式会社Pfu 綴じ部材検出装置
JP6940803B2 (ja) 2016-12-28 2021-09-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記録装置
WO2019130648A1 (ja) 2017-12-26 2019-07-04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シート給送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733574A4 (en) 2017-12-26 2021-07-07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SHEET FEED DEVICE AND PROGRAM
JP7148854B2 (ja) * 2018-02-15 2022-10-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9046A (ja) * 2008-04-01 2009-10-29 Ricoh Elemex Corp 用紙搬送装置、用紙搬送異常検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3680A (en) 1969-12-24 1971-09-07 Xerox Corp Ultrasonic paper detection
JPS57169767A (en) 1981-04-14 1982-10-19 Fuji Xerox Co Ltd Jam detecting device for copying machine
JPH03175460A (ja) 1989-12-05 1991-07-30 Fuji Xerox Co Ltd 複写機における光学系のフェール検知装置
JPH0597284A (ja) * 1991-10-03 1993-04-20 Hitachi Ltd 搬送媒体の表面状態検出方式
JPH0597283A (ja) * 1991-10-03 1993-04-20 Hitachi Ltd 媒体の凸凹有無判定方式
KR0149197B1 (ko) 1994-06-14 1998-12-15 우석형 잼 자동제거를 위한 잼용지 자동배출 제어방법
JPH09110239A (ja) * 1995-10-11 1997-04-28 Ricoh Co Ltd 紙詰まり検知装置
JPH11116098A (ja) 1997-10-15 1999-04-27 Omron Corp 搬送異常検出装置
JP2001302021A (ja) 2000-04-25 2001-10-31 Canon Inc 紙ジャム検知装置、紙ジャム検知方法、画像記録装置
US20040030419A1 (en) 2000-11-06 2004-02-12 Takanori Miyasaka Abnormality diagno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chanical equipment
JP2006322947A (ja) 2000-12-06 2006-11-30 Nsk Ltd 機械設備の振動ピーク値抽出方法およびピーク値抽出装置
JP4259238B2 (ja) 2003-09-09 2009-04-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重送検知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56059C (zh) 2003-12-04 2009-10-28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重送检测方法和薄片供给器及采用它的图像读取装置
JP2005162424A (ja) 2003-12-04 2005-06-23 Nisca Corp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
JP2005249819A (ja) 2004-03-01 2005-09-15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642486B2 (ja) 2005-01-18 2011-03-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異常判定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90515A (ja) * 2005-04-08 2006-10-26 Canon Inc シート状物体搬送装置
JP2007079263A (ja) 2005-09-15 2007-03-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7086173A (ja) 2005-09-20 2007-04-05 Canon Inc 音声入力機能を備えた装置
US20070177887A1 (en) 2006-01-31 2007-08-02 William Haas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sheet misfeed detection system
JP4812114B2 (ja) 2007-02-23 2011-11-0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紙葉類重送検知装置及び紙葉類重送検知方法
JP5159445B2 (ja) 2007-06-27 2013-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材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022536A1 (en) * 2007-07-18 2009-01-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ound based media drive
US8160462B2 (en) 2007-08-07 2012-04-1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transport status detection unit
JP2010030772A (ja) 2008-07-31 2010-02-12 Canon Electronics Inc シート給送装置
JP2010054558A (ja) 2008-08-26 2010-03-11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31999A (ja) * 2009-07-29 2011-02-17 Hitachi Computer Peripherals Co Ltd 紙類搬送装置及びそのジャム検出方法
JP2011180481A (ja) 2010-03-03 2011-09-1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629128B2 (ja) 2010-06-01 2014-11-19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装置
JP5077394B2 (ja) * 2010-06-25 2012-1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検知装置、及び該シート検知装置を用いた重送判定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US20120019841A1 (en) * 2010-07-20 2012-01-26 Schaertel David M Document scanner
EP2686755B1 (en) 2011-03-17 2020-10-14 Laubach, Kevin Input device enhanced interface
JP5623317B2 (ja) 2011-03-18 2014-11-12 株式会社Pfu 給紙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給紙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217980B2 (en) * 2011-10-14 2015-12-22 Kodak Alaris Inc. Jam sensing at document feeding station
US20130140757A1 (en) 2011-12-06 2013-06-06 Daniel P. Phinney Sound-based damage detection
US8585050B2 (en) 2011-12-06 2013-11-19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mbined ultrasonic-based multifeed detection system and sound-based damage detection system
US8567777B2 (en) 2011-12-06 2013-10-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mbined ultrasonic-based multifeed detection method and sound-based damage detection method
JP2013234033A (ja) * 2012-05-08 2013-11-2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材の再搬送可否判別方法
US8783476B2 (en) 2012-08-21 2014-07-22 Opto International, Inc. Cladded fixture
JP5404872B1 (ja) 2012-08-24 2014-02-05 株式会社Pfu 用紙搬送装置、重送判定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404874B1 (ja) 2012-08-24 2014-02-05 株式会社Pfu 原稿搬送装置、ジャム判定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404875B1 (ja) 2012-08-24 2014-02-05 株式会社Pfu 原稿搬送装置、ジャム判定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404876B1 (ja) 2012-08-24 2014-02-05 株式会社Pfu 用紙搬送装置、ジャム判定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404870B1 (ja) 2012-08-24 2014-02-05 株式会社Pfu 用紙読取装置、ジャム判定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404873B1 (ja) 2012-08-24 2014-02-05 株式会社Pfu 原稿搬送装置、ジャム判定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409859B1 (ja) 2012-09-05 2014-02-05 株式会社Pfu 原稿搬送装置、復旧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9046A (ja) * 2008-04-01 2009-10-29 Ricoh Elemex Corp 用紙搬送装置、用紙搬送異常検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4501A (zh) 2014-03-12
JP2014045256A (ja) 2014-03-13
JP5409857B1 (ja) 2014-02-05
US8864130B2 (en) 2014-10-21
EP2701375A3 (en) 2017-05-24
EP2701375A2 (en) 2014-02-26
ES2895659T3 (es) 2022-02-22
US20140054839A1 (en) 2014-02-27
CN203537467U (zh) 2014-04-09
EP2701375B1 (en) 202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4501B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03625954B (zh) 原稿输送装置以及卡纸判定方法
CN103625956B (zh) 纸张读取装置以及卡纸判定方法
CN103625955B (zh) 纸张输送装置和叠送判定方法
CN103625953B (zh) 纸张输送装置以及卡纸判定方法
CN103625959B (zh) 原稿输送装置以及卡纸判定方法
CN203512845U (zh) 原稿输送装置
CN103625961B (zh) 原稿输送装置以及卡纸判定方法
CN103662901B (zh) 原稿输送装置和复原方法
CN103662903B (zh) 原稿输送装置以及卡纸判定方法
CN103625958B (zh) 原稿输送装置和卡纸判定方法
CN103662900B (zh) 原稿输送装置以及异常判定方法
CN103662898B (zh) 原稿输送装置以及卡纸判定方法
CN105849018B (zh) 纸张输送装置和卡纸判定方法
CN105849017A (zh) 原稿输送装置、卡纸判定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JP5730373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5818858B2 (ja) 原稿搬送装置、ジャム判定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881663B2 (ja) 用紙搬送装置、重送判定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