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8982B -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8982B
CN103338982B CN201280006689.8A CN201280006689A CN103338982B CN 103338982 B CN103338982 B CN 103338982B CN 201280006689 A CN201280006689 A CN 201280006689A CN 103338982 B CN103338982 B CN 1033389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pressure reduction
airbag apparatus
reduction device
outflow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66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8982A (zh
Inventor
英戈·卡利斯基
迪特尔·马克福特
沃尔特·吉斯拉
托比亚斯·保施
诺曼·施泰因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nsheng Safety Systems German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ata Petri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112005211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202011052110U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ta Petri AG filed Critical Takata Petri AG
Publication of CN103338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8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8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89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1/36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air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27Post collision measures, e.g. notifying emergency ser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021/165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reusable, e.g. in case of multiple colli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6External tether means
    • B60R2021/23388External tether means having ends which are movable or detachable during deploy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 B60R2021/239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comprising means to control the ve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7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 B60R21/2176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the air bag components being completely enclosed in a soft or semi-rigid housing or co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22),具有:气囊(22),所述气囊(22)能够沿挡风玻璃(11)的外侧的至少一部分或沿机动车辆(1)外侧的另一部分展开,以保护位于机动车辆(1)外侧的人员;和至少一个压力降低器件(5),用于降低至少部分地膨胀的气囊(22)的至少局部区域的内部压力。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保护存在于车辆外侧的人员的气囊设备。例如,DE 101 38449 A1描述了这样的气囊。在这样的气囊设备中的一个难题是在气囊激活之后(例如,也在错误的激活后)从车辆乘员(特别是驾驶员)的视野中移除气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于,产生用于保护存在于车辆外侧的人员的气囊设备,所述气囊设备的气囊能够尽可能快速且完全地移出车辆乘员的视野。
该问题通过本发明的气囊设备得以解决。
因此,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包括:
–气囊,所述气囊能够沿挡风玻璃的外侧的至少一部分或沿机动车辆外侧的另一部分展开,以保护存在于车辆外侧的人员;和
–至少一个压力降低器件,用于降低至少部分地膨胀的气囊的至少部分的内部压力。
借助于压力降低器件,气囊内部压力能够在气囊膨胀之后被降低,因此促进且特别地加速了气囊收缩(例如,向着其开始位置收缩),即从车辆乘员的视野中移除。另外,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的用于将气囊移出视野的装置(收缩装置)不需要抵抗已膨胀的气囊的相对高的内部压力而工作,使得收缩气囊所要求的收缩力降低,这能够在收缩装置的部件的设计中(例如,定尺寸)的提供特定优势;例如,可以实现收缩装置的更紧凑设计。
压力降低器件例如能够通过车辆的(特别地电子控制单元形式的)控制装置在指定时间点激活(例如,在气囊膨胀开始之后的指定时段结束时,或在取决于其它碰撞相关的参数已经确定的指定时间点处)。特别地,控制装置的电子控制信号将在气囊膨胀的开始之后的指定时段结束时供给到压力降低器件,所述信号将激活压力降低器件,即在接收到控制信号之后,压力降低器件将开始降低气囊内部压力。
可构思压力降低器件包括设置在气囊中的至少一个流出开口以及覆盖器件,在激活压力降低器件之前,所述覆盖器件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流出开口,且在激活压力降低器件之后,所述覆盖器件至少部分地打开所述流出开口(即,至少更少地封闭该流出开口)。例如,覆盖器件包括例如带形式的促动器,在激活压力降低器件之前,所述促动器至少覆盖流出开口,且在激活压力降低器件之后,所述促动器相对于流出开口移动,使得所述促动器更少地封闭流出开口或完全地打开流出开口。这样的可控制流出开口的可能变型在德国专利申请DE 10 2005 039 418中描述,在此对其进行确定地参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覆盖器件包括至少一个可膨胀元件,所述可膨胀元件与气囊协作,使得在激活压力降低器件之前,所述可膨胀元件至少部分地封闭流出开口,且在激活压力降低器件之后,所述可膨胀元件更少地封闭流出开口或完全地打开流出开口。
例如,可膨胀元件在流出开口的区域中可释放地(例如,经由撕裂接缝)与气囊连接。可构思压力降低器件包括气体提供装置,所述气体提供装置在压力降低器件激活时使可膨胀元件膨胀,使得所述可膨胀元件从气囊脱离且打开流出开口。气体提供装置特别地不同于用于使(保护)气囊膨胀的气体生成器的气体生成器(例如,烟火气体生成器)。可构思可膨胀元件沿气囊的外侧延伸。然而,这不是绝对必要的;而是,可膨胀元件还能够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气囊的内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变型,压力降低器件包括冷却剂提供装置,用于产生冷却剂或将冷却剂引入到至少部分地膨胀的气囊中。例如,冷却剂被喷射到气囊中。通过将冷却剂引入到气囊中或借助于布置在气囊中的装置产生冷却剂,存在于气囊中的气体被冷却(特别地被突然冷却),由此气囊内部压力得以降低。用于将冷却剂引入到气囊中的合适装置在德国专利申请DE 10 2006 010 953中描述,在此对其进行确定地参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压力降低器件包括流出开口生成装置,所述流出开口生成装置在压力降低器件激活时以热力学方式和/或以机械方式作用在气囊上,并且在气囊中生成流出开口。例如,流出开口生成装置包括这样的工具(例如,刀片或其它合适元件),所述工具在压力降低器件激活之后(例如通过与工具协作的促动器)与气囊机械接触(即,与限定气囊的可膨胀室的气囊包封件机械接触),使得在气囊的气囊包封中获得流出开口。例如,气囊包封通过与工具的接触而被(局部地)破坏,或仅打开在气囊包封中设置的撕裂区域。与所述工具协作的促动器例如是弹性元件或包括(例如预张紧弹簧机构形式的)弹性元件的机构或是烟火单元。
作为在气囊包封中机械地产生流出开口的替代或补充,压力降低器件还能够包括用于热作用在气囊包封上的装置,例如(特别地烟火单元形式的)气体生成装置,所述气体生成装置在压力降低器件激活时生成作用在气囊包封上的热气体。特别地,气体生成装置是与用于使气囊膨胀的气体生成器分开的装置。流出开口生成装置特别地布置在车辆上;然而,也可构思流出开口生成装置(例如,用于以热力学方式生成流出开口的烟火单元)布置在气囊上(特别是在其气囊包封上)。
也可构思气囊的流出开口布置为使得在打开流出开口时气囊经受弹回,所述弹回至少部分地将气囊移出驾驶员的视野。
应注意的是,不同的压力降低器件的实现还能够相互组合地使用。例如,能够为气囊设备装配以用于覆盖和打开气囊的流出开口的覆盖期间和冷却剂提供装置这两者。例如,也可构思将压力降低器件布置在气囊的在其膨胀之后应从挡风玻璃的区域移除的区域中,以打开视野。例如,压力降低器件(特别地根据以上所述实施例中的一个的压力降低器件)布置在驾驶员侧上(例如,布置在气囊的驾驶员侧边缘上)。然而,也可将压力降低器件布置在乘员侧上(例如,同样布置在气囊的边缘区域上),或在驾驶员侧上和乘员侧上存在至少一个压力降低器件,例如每侧均存在至少一个流出开口。也可使得当气囊应在驾驶员侧和乘员侧上都收回时将压力降低器件(相对于横向车辆方向)大致居中地设置。待打开的流出开口的横截面或要喷射的冷却剂的量在该情况中必须增加。
如上已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气囊设备还能够包括用于将至少部分地膨胀的气囊的至少一部分移出车辆的车辆乘员的视野的装置。例如,该装置至少部分地将气囊在其开始位置的方向上移动,该其开始位置中,气囊在膨胀前远离视野。也可使得已膨胀的气囊借助于用于移动的装置至少部分地(例如也完全地)从车辆脱离。
用于移动的装置例如形成为是自控制的,使得只要气囊内部压力低于指定值以下,则通过装置施加到气囊上的力至少将已膨胀的气囊的至少一部分移出车辆乘员的视野。换言之,对于触发目的,不将车辆的控制装置的电子控制信号传递到用于移动的装置,而是使装置与气囊直接(特别地机械地)协作,使得当气囊内部压力低于可确定值时,所述装置自动地开始将气囊移出视野。当然,也可使得用于移动的装置不被设计为是自控制的,而是形成为使得其能够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来激活(特别地车辆的ECU的控制信号)。
例如,用于移动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例如,带形式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气囊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同样与气囊连接或能够与车辆连接。
也可构思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地形成为弹性的,即具有与气囊连接的弹性元件的形式(例如,弹性捕捉带)。弹性连接元件被布置且形成为例如使得在气囊激活之后的指定时段之后或在气囊内部压力在达到最大压力后的指定下降的情况中将已膨胀的气囊移出驾驶员的视野。气囊应移出视野的时段和/或内部压力可特别地通过弹性元件的尺寸设计和/或材料来指定,其中当由于因压力降低器件被触发后的压力降低所导致的气囊的内部压力变得小于因弹性连接元件导致的作用在气囊上的恢复力而使力作用在弹性连接元件上时,连接元件将气囊拉出视野。例如,连接元件形成为弹性,使得当气囊展开时其长度增加至少20%或至少30%。
连接元件能够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气囊外侧,其中连接元件例如与气囊的外侧连接。然而,也可使得连接元件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气囊内侧且例如与气囊的内侧连接。
此外,用于移动的装置能够包括恢复力生成装置,用于在至少部分地膨胀的气囊上生成恢复力,其中连接元件(例如,形成为非弹性的连接元件)通过所述恢复力生成装置与气囊连接或能够与车辆连接。例如,恢复力生成装置包括弹性元件或气囊设备的弹性形成的区域(例如,壳体的区域)。
也可使得恢复力生成装置包括与连接元件协作的弹簧,所述弹簧在气囊展开期间发生的连接元件的拉动的作用下被张紧,即连接元件能够通过恢复力生成装置被预张紧。在本发明的一个变型中,恢复力生成装置包括(例如,缠绕芯轴形式的)卷绕装置,用于卷起连接元件,其中卷绕装置通过轴与形成为螺旋弹簧的弹簧协作。
根据本发明的气囊设备的另一方面,气囊包括第一局部区域和第二局部区域,其中压力降低器件被形成且布置为使得在压力降低器件激活之之后(例如,在特定时段中)在第一局部区域内的压降大于在第二局部区域内的压力降低。
可构思气囊的第二局部区域的内部压力(与第一局部区域中的内部压力相比)在压力降低器件激活之后不显著地改变。例如,上述收回装置的(例如,弹性带形式的)连接元件通过其第一部分(例如,第一端)与气囊的第一局部区域连接,且通过其第二部分(例如,第二端)与气囊的第二局部区域连接。可使得压力降低器件定位在气囊的第一局部区域内,使得在压力降低器件和连接元件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在压力降低器件和连接元件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当然,也可构思设置若干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每个均与气囊的第一和第二局部区域连接。
另外,已膨胀的气囊的与连接元件(或多个连接元件)的第一端部分连接的第一局部区域在车辆的前座椅上的车辆乘员的视野中延伸,例如沿驾驶员侧上的挡风玻璃延伸。另一方面,连接元件的第二端部分与气囊的第二局部区域连接,而与第一端部分分开(即,与气囊的第一局部区域分开)。
因为气囊的第二局部区域的内部压力在压力降低器件激活之后至少大致不改变,所以连接元件的与第二局部区域连接的第二端部分也至少大致维持其(相对于车辆的)位置,使得当作为在触发压力降低器件之后的压力降低的结果,由于气囊的第一局部区域中的内部压力而作用在(弹性)连接元件上的力变得小于由于连接元件而作用在第一局部区域上的恢复力时,第一部分区域从其保护位置移开且因此在气囊的第二局部区域的方向上从视野移开。
也可使得(特别地形成为捕捉带形式的弹性元件的)连接元件通过其一个端部分或通过其两个端部分接附到气囊,使得在气囊内部压力下降的情况中,所述连接元件至少大致沿横向车辆方向移动气囊的至少局部区域。例如,在气囊膨胀之后,连接元件至少大致沿横向车辆方向延伸。
连接元件还能够与(例如,具有张紧软管形式的)能够填充有气体的(可膨胀)元件联接,所述元件在气囊促动后填充有气体,使得可填充元件膨胀且弹簧或预张紧的元件被张紧。也可构思气囊设备包括用于填充可填充元件的装置(例如,多阶段气体生成器的阶段),所述装置能够在气囊膨胀之后的指定时间点被激活。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气囊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特别地预张紧的)连接区域和一个第二(特别地预张紧的)连接区域与车辆连接,其中气囊设备包括用于释放气囊的装置,所述装置在激活气囊(即气囊膨胀开始)之后的指定时段之后或在气囊内部压力的指定下降的情况中将气囊与车辆的经由所述连接区域的一个连接区域的连接分开,使得由于仍存在的预张紧,气囊移过另一个连接区域和/或由于起作用的迎面风而移出驾驶员的视野。
例如,第二连接区域经由(特别是捕捉带形式的)弹性连接元件与车辆(或气囊的另一个区域)连接。第一连接区域例如经由用于打开流出开口(见上文)的(例如,也上述捕捉带或可膨胀元件形式)的覆盖器件与车辆连接,其中在压力降低器件被触发之后覆盖器件完全地从气囊脱离,且因此不仅打开流出开口,而且打开气囊的带有第一连接区域的部分且因此打开视野。
也可构思连接元件同时作为压力降低器件的覆盖装置起作用,以用于覆盖和打开流出开口(见上文),或与该覆盖装置协作。另外,应注意到的是用于将气囊移出视野的装置不是绝对必要的。也可构思排外地由于降低的内部压力将气囊至少部分地移出视野(例如,气囊能够至少部分地由于重力而塌缩)。
本发明还涉及带有根据本发明的气囊设备的车辆。
总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其包括:
–气囊,所述气囊能够沿挡风玻璃的外侧的至少一部分展开,或者沿机动车辆的外侧中的除了挡风玻璃的外侧的至少一部分之外的另一部分展开,用于保护所述机动车辆外侧的人员;
–至少一个压力降低器件,用于降低至少部分地膨胀的气囊的至少局部区域的内部压力,和
–用于移动的装置,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用于将至少部分地膨胀的气囊的至少一部分移出所述车辆的车辆乘员的视野,
其中,所述压力降低器件能够在指定时间点处经由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激活。
优选的是,所述压力降低器件包括至少一个流出开口和覆盖器件,所述流出开口设置在所述气囊中,所述覆盖器件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之前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流出开口,并且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之后更少地封闭所述流出开口或完全地打开所述流出开口。
优选的是,所述覆盖器件包括至少一个可膨胀元件,所述可膨胀元件与所述气囊协作,使得所述可膨胀元件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之前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流出开口,并且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之后更少地封闭所述流出开口或完全地打开所述流出开口。
优选的是,所述压力降低器件包括气体提供装置,所述气体提供装置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时使所述可膨胀元件膨胀,使得所述可膨胀元件从所述气囊脱离并且更少地封闭所述流出开口或完全地打开所述流出开口。
优选的是,所述气囊设备包括用于使所述气囊膨胀的气体生成器,其中所述气体提供装置不同于所述气体生成器。
优选的是,所述压力降低器件包括冷却剂提供装置,用于产生冷却剂或将冷却剂引入到至少部分地膨胀的气囊中。
优选的是,所述压力降低器件包括流出开口生成装置,所述流出开口生成装置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时以热力学方式和/或以机械方式作用在所述气囊上,使得在所述气囊中获得流出开口。
优选的是,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被形成为是自控制的,使得一旦所述气囊的内部压力低于指定值,则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就将力施加在所述气囊上,所述力将膨胀的气囊的至少一部分移出车辆乘员的视野。
优选的是,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被形成为使得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能够经由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来激活。
优选的是,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利用第一部分与所述气囊连接,且利用第二部分同样地与所述气囊连接或能够与所述车辆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包括恢复力生成装置,用于在至少部分地膨胀的气囊上生成恢复力,其中所述连接元件经由所述恢复力生成装置与所述气囊连接或能够与所述车辆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恢复力生成装置包括与所述连接元件协作的弹簧,所述弹簧在所述气囊展开时发生的所述连接元件的拉动下被张紧。
优选的是,所述恢复力生成装置包括卷绕装置,用于卷起所述连接元件,其中所述卷绕装置经由轴与被形成为螺旋弹簧的弹簧协作。
优选的是,所述气囊包括第一局部区域和第二局部区域,其中所述压力降低器件被形成且被布置为使得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之后,所述第一局部区域中的压降比所述第二局部区域中的压降大。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在下文中通过示例性实施例参考附图详细解释。各图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设备;
图2示出在触发压力降低器件之后的图1的气囊设备;
图3在分解图中示出图1和图2的气囊设备的收回机构;
图4A至图4C示出图1和图2的气囊设备的压力降低器件的构造;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设备;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设备;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设备;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设备;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设备;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设备;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设备;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设备;
图1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设备;
图13B示出在压力降低器件激活之后的图13A的气囊设备;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气囊设备;和
图15示出图14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改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囊设备2的顶视图,该气囊设备2在气囊22膨胀之后布置在机动车辆1上,使得气囊22覆盖车辆1的挡风玻璃11的部分。气囊设备还包括气囊模块壳体21,该气囊模块壳体21布置在车辆1的引擎盖12的下方,气囊22已经沿挡风玻璃11的方向展开到所述壳体外。为使气囊22膨胀,气囊设备2还包括位于模块壳体21内的气体生成器23,所述气体生成器突出到气囊22的吹入区域221内。
根据ECU 3的控制信号实现经由气体生成器23对气囊22进行膨胀,其中由传感器4检测的涉及车辆状况的参数被ECU 3处理。如果在马上到来的或已经开始的与车辆外侧的人员的碰撞的情况中超过了确定的或存储的阈值或极限值,则ECU 3生成用于激活气体生成器23的控制信号,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气囊22被由气体生成器23生成的气体膨胀。
气囊22的保护撞击在车辆上的人员的区域(气囊的保护区域,即特别地气囊的横越挡风玻璃11和引擎罩的面向挡风玻璃11的部分和剩余的前车身延伸的区域)例如完全位于被引擎罩所覆盖的发动机舱的外侧。气囊22的保护区域特别地覆盖挡风玻璃11的下区域以及例如车辆的邻近挡风玻璃11的两个A柱的区域。
此外,气囊设备2包括用于将膨胀的气囊移出车辆操作者的视野的装置(收回装置6)。收回装置6在此布置在驾驶员侧上(替代地或补充地还可布置在乘员侧上),并且在气囊22展开和可能的人员碰撞之后应再次特别地向车辆操作者提供向前的视野。
收回装置6能够设计为是自控制的和/或能够通过ECU 3来促动或激活。例如,收回装置6包括具有收回带61形式的连接元件,所述收回带61利用第一端611与气囊22连接(即在其面向挡风玻璃11的一侧上)。收回带61的第二端612与收回机构62形式的恢复力生成装置(例如布置在模块壳体21内或与壳体21连接)联接且经由回收机构62与车辆1连接。
收回机构62例如包括与螺旋弹簧协作的缠绕芯轴,也将参考图3详细解释。在气囊22展开期间,由于在气囊内部内建立的压力而产生了力,所述力经由收回带61传递到缠绕芯轴,使得螺旋弹簧被张紧。螺旋弹簧在该过程中卷起。如果气囊内部压力降低,则传递到缠绕芯轴的力降低,因此螺旋弹簧再次退卷(松弛)且因此将收回带61以及因此气囊22从车辆操作者视野拉回。
还可构思将收回装置6设计为使得收回装置6经由ECU 3的信号触发。在此情况中,收回机构62包括例如实现收回操作的促动器。作为促动器,例如可提供驱动缠绕芯轴的电动马达或烟火技术地驱动的活塞缸单元。
另外,气囊设备2包括用于降低膨胀的气囊22的内部压力的压力降低器件5。通过降低气囊内部压力,简化且加速了借助于收回装置6将气囊22移出车辆乘员的视野,这是因为收回装置必须抵抗更低的气囊内部压力工作。
压力降低器件5经由ECU 3的控制信号例如在气体生成器23激活之后的一定时间点被激活。然而,还可构思压力降低器件5(作为ECU控制的替代或补充)形成为自控制的(例如,作为自适应的流出开口)。压力降低器件5包括气囊22的流出开口51,所述流出开口在压力降低器件5激活之前由覆盖器件(在图1中未示出,见图4A至图4C)封闭。通过激活压力降低器件5,覆盖器件相对于流出开口51移动,使得流出开口51被打开并且气体能够流出气囊22(在图2中的箭头A)。
图2示出在激活压力降低器件5之后的气囊22的状态。在低于指定的内部压力之后(特别地由于收回机构62的设计),气囊22不再能够补偿由收回机构62施加在气囊22上的恢复力,使得收回机构62将气囊22(例如与展开方向相反)拉出驾驶员的视野(即在低于指定的内部压力时收回机构62自动地变得激活)。
图3示出了容纳在两件式壳体内的收回装置6的收回机构62的变体的详细分解表示。相应地,收回机构62包括布置在第一壳体部分6211中的缠绕芯轴621形式的卷绕装置,收回带61的第二端612被固定在其处。缠绕芯轴621经由轴613与螺旋弹簧614协作,其中螺旋弹簧614的内端6141接合在轴613的端部区域(槽6131)中。螺旋弹簧614容纳在第二壳体部分6212中,其中第二壳体部分6212固定在第一壳体部分6211的凸缘区域6213处。
轴613利用其相对的另一端6132与缠绕芯轴621不可旋转地连接。在气囊22展开期间,收回带61从缠绕芯轴621退卷。经由轴613,所导致的缠绕芯轴621的旋转移动被传递到螺旋弹簧614(到其内端6141),由此螺旋弹簧614被卷起并且因此被张紧。随着收回带61的退卷长度增加,施加在气囊22上的恢复力因此增加。
图4A至图4B涉及压力降低器件5的变型,其中图4A和图4C示出压力降低器件5的各个截面表示,并且图4B示出压力降低器件5的顶视图。
图4A和图4B表示开始情况,即气囊22和压力降低器件5在压力降低器件5激活之前的情况。然而,气囊22已经填充由由气体生成器23在其点燃之后释放的气体,并且已经沿挡风玻璃展开到模块壳体21外。
压力降低器件5包括气囊22的流出开口51,所述流出开口51被可膨胀元件52形式的覆盖器件的部分(覆盖构件521)封闭,所述可膨胀元件52沿已膨胀气囊22以通道状方式延伸。沿气囊22的围绕流出开口51的边缘区域,可膨胀元件52借助于(例如,至少一个撕开接缝形式的)至少一个可释放连接部53与气囊22连接。例如,连接部53围绕流出开口51延伸。另外,能够在可膨胀元件52和气囊2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牢固连接部55。可膨胀元件52通过其面离覆盖构件521的端部522牢固地安装在车辆上(例如,安装模块壳体21上)。
压力降低器件5还包括用于使可膨胀元件52膨胀的(特别是烟火技术的)气体源54形式的气体提供装置,所述气体提供装置不同于气体生成器23。可膨胀元件相应地布置在车辆上,使得气体源54与可膨胀元件52的可膨胀体积流动连接。可膨胀元件52的可膨胀体积特别地由(例如,气囊材料的)两个材料层的两个牢固地(特别地彼此相对地)连接的连接区域限定。材料层特别地经由接缝56彼此连接,其中具有同样围绕流出开口51延伸的上部分的接缝56限定可膨胀元件52的可膨胀体积。可膨胀元件的合适构造在德国专利申请DE10 2010 039 895中描述,在此对其进行参考。
图4C示出了在压力降低器件5激活之后的情况,即在触发气体源54之后的情况。由于通过填充气体源54的气体而在可膨胀元件52中建立的压力的作用以及流入气体的高温而导致的连接部53的载荷最终导致连接部53的破坏,使得可膨胀元件52至少在流出开口51的区域从气囊22移开,并且因此打开流出开口51。因此,气体从气囊22的内部流出到外侧,这实现了气囊内部压力的降低。
根据图4C,可膨胀元件52和气囊22之间的经由另外的牢固连接部55的连接还在气体源54激活之后得以维持。然而,也可构思连接部55还被形成为是可分开的(特别地同样作为撕开连接部),使得气囊22在更大的表面上分离(例如,完全从可膨胀元件52分离)(也见图13A和图13B示例性实施例)。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气囊设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气囊设备被设计为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在此压力降低器件5不是通过流出开口和覆盖装置的组合而形成,而是压力降低器件包括冷却器件50形式的冷却剂提供器件,其中在激活之后,冷却器件50将冷却剂501喷射到膨胀的气囊22中。例如,冷却器件50具有通过开口突出到气囊22中的冷却出口区域。通过喷射到气囊22中的冷却剂501,存在于气囊22中的气体的温度并且因此气囊的内部压力突然降低。
冷却器件50经由ECU 3分开地控制,即相应于ECU 3的控制信号被触发,如前文中结合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所描述。
图6涉及气囊设备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前述示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压力降低器件5的设计。相应地,压力降低器件5包括流出开口生成器件510,所述流出开口生成器件510包括以刀片512的方式与弹簧511和/或烟火技术单元513形式的促动器协作的工具。在激活流出开口生成器件510之后,通过使弹簧511松弛而使刀片512与气囊22(气囊包封)机械接触,由此气囊包封被局部地破灭并且以此方式在气囊中生成流出开口。在激活流出开口生成器件510之后,烟火技术单元513进一步释放热气体,所述热气体作用在气囊22的气囊包封上,由此同样在气囊中生成流出开口。
弹簧-刀片组合511、512或烟火单元513经由ECU 3促动,如上文中与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结合所解释。弹簧刀片组合511、512或烟火单元513均能够牢固地布置在车辆上和气囊22上(例如,在其气囊包封上)。当然,还可仅使用弹簧刀片组合511、512或烟火单元513。
应提及的是图4A至图4C、图5和图6的压力降低器件当然还能够相互组合地使用。
图7至图15涉及根据本发明的气囊设备2的收回装置6的不同构造(每个均在横截面视图中示意性地示出),其中示意的气囊设备特别地每个还包括压力降低器件,即使所述压力降低器件在图7至图15中的每个图中未示出。
根据图7,收回装置6包括两个(例如弹性的)收回带61a、61b,所述收回带61a、61b具有每个均所述端部(特别地在驾驶员侧上)与气囊22连接的一个端部611a、611b。相应的另一端部612a、612b固定在气囊模块壳体21的弹性形成的区域211上,其中所述区域211例如是面向车辆的例如引擎罩的覆盖件的模块壳体21的模块盖。当然,也可使用仅一个收回带或超过两个收回带。也可构思收回带61a、61b的端部612a、612b每个均固定在气囊设备的其它弹性部分或元件上,例如在弹性地安装在铰接区域中的元件上。
当气囊22展开时,收回带61a、61b被拉延并且在气囊内部压力降低之后收缩(contract),其中收回带携带(carry along)气囊22的部分且将该部分移出驾驶员的视野,如前文中在原理上所解释。
图8示意气囊22能够设有缝线(dart)700形式的接缝,所述缝线700特别地将气囊22的两个气囊层彼此连接。特别地经由缝线700的位置、数量和延伸,能够为气囊22提供在其展开之后的特定形状并且随后降低压力。
根据图9,气囊22的特定区域650设有(例如,织物形式的)能够收缩的可热激活材料或由所述材料构成。也能够通过可热激活区域650向气囊赋予在其展开之后的特定形状并且随后减低压力。
如在图10中所示的收回装置6的设计包括两个收回带61a、61b,所述收回带每个均通过其第一端611a、611b和第二端612a、612b固定在气囊22上,其中收回带61a、61b几乎横跨气囊22的(在横向车辆方向上测量的)整个宽度延伸。例如,气囊22包括在驾驶员侧上延伸的第一局部区域222,收回带61a、61b的第一端611a、611b与所述第一局部区域222连接。
第二端612a、612b与在乘员侧上延伸的第二局部区域223连接,与第一局部区域222中的内部压力相反,所述第二局部区域223的内部压力至少大致不能通过压力降低器件5降低。因此,第二局部区域223即使在压力降低器件5激活之后也维持在原位,使得收回带61a、61b的第一端611a、611b并且因此气囊22的第一局部区域222在收回带61a、61b的第二端612a、612b的方向上被拉动,并且因此第一局部区域222被移出驾驶员的观察区域。例如,收回带61a、61b实现气囊22的第一局部区域222的下折。
如在图10中所示的气囊22的压力降低器件5还包括流出开口51,所述流出开口51定位在气囊22的第一局部区域222中国,即流出开口51到收回带61a、61b的第一端611a、611b的距离小于到收回带61a、61b的第二端612a、612b的距离。例如,如在上文中所解释,流出开口51是经由ECU主动打开的,或也能够是被动类型的,其中能够例如取决于气囊的展开程度来实现打开。也可构思所述收回带61a、61b中的一个收回带最初将流出开口51封闭,并且在气囊22完全展开时打开流出开口51。
根据图11,气囊设备2的收回装置6则包括两个收回带61a、61b,所述收回带61a、61b每个均通过一个端部611a、611b固定在气囊22处。另外,两个张紧软管701、702布置在气囊22的内部中,即使得所述张紧软管每个均通过一个端部直接与气体生成器23的流出区域连接,使得气体生成器的气体能够经由张紧软管701、702(和每个均设置在例如面离气体生成器23的端部中的流出开口7011、7012)流动到气囊22中。此外,在气囊22展开后,张紧软管701、702最初地覆盖气囊22的两个流出开口51a、51b。
收回带61a、61b每个均包括第一(例如非弹性)部分6001a、6001b和第二弹性部分6002a、6002b,所述第二弹性部分6002a、6002b在张紧软管701、702的内部中延伸且连接(例如缝合)到相应的张紧软管701、702。当气囊22展开时,张紧软管701、702并且因此收回带61a、61b的第二弹性部分6002a、6002b被拉延。同时,张紧软管701、702覆盖流出开口51a、51b。
当气囊22中的压力降低时,收回带61a、61b的第二弹性部分6002a、6002b使张紧软管701、702收缩,使得流出开口51a、51b再次被打开,由此加速了气囊22中的压力降低。经由收回带61a、61b的第一部分6001a、6001b,气囊22同时至少部分地移位(特别地移出驾驶员的观察区域)。也可构思收回带61a、61b一体地彼此连接。
在图12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仅一个(特别地非弹性的)收回带61,所述收回带61的一端则与气囊22连接。收回带61此外被引导通过布置在气囊内部中的张紧软管701并且通过收回带61的另一端612与该张紧软管701连接。
此外,气体生成器23包括能够相继激活的两个阶段。气体生成器的第一阶段用于使气囊22膨胀,以将气囊带到其保护位置中。第二阶段用于填充张紧软管701,所述张紧软管701相应地相对于气体生成器23布置,使得其能够被气体生成器23的第二阶段的气体填充。通过填充张紧软管701,所述张紧软管被拉延并且因此将与张紧软管连接的收回带61张紧,使得与收回带61的端部611连接的气囊22的局部区域从车辆成员的视野移除。
此外,气囊22能够包括流出开口51a、51b,所述流出开口与张紧软管701和/或收回带61协作,使得所述流出开口最初被封闭并且在第二气体生成器阶段点燃之后被打开。例如,流出开口51a、51b每个均被覆盖器件(例如,材料块形式的封闭元件)封闭,其中覆盖器件与张紧软管701和/或收回带61连接,使得在将张紧软管701和/或收回带61张紧时,覆盖器件被从相应关联的流出开口51a、51b移开。例如,覆盖器件最初每个均接附到气囊22,并且在被张紧的张紧软管701或收回带61的影响下从气囊22脱离。
图13A和图13B涉及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其中类似于图4A和图4C的示例性实施例,气囊设备1包括带有可膨胀元件52的压力降低器件5,所述可膨胀元件52利用第一端部分与气囊22的驾驶员侧(第一)区域222连接,并且利用第二端部分(例如,经由模块壳体21)与车辆连接。在激活压力降低器件5之前,可膨胀元件52覆盖气囊222的流出开口,但可膨胀元件52在压力降低器件5激活之后脱离,使得流出开口被打开,如结合图4A至图4C所描述。
然而,与图4A至图4C相反,气囊22在压力降低器件5激活之后(在其第一区域222的区域内)完全从可膨胀元件52脱离。在利用第一端611与气囊22的驾驶员侧区域222连接并且利用在乘员侧上的第二端612与车辆连接的(特别地弹性的)收回带61的影响下,气囊22的驾驶员侧区域222因此移出驾驶员的视野(图13B)。特别地,气囊22的脱离的驾驶员侧区域222绕气囊22在此处与车辆连接的点转动,例如绕连接点转动,气囊22的膨胀孔口在所述连接点处与车辆1连接或与和车辆牢固连接的部分(例如,气体生成器)连接。
气囊22的驾驶员侧区域222的旋转运动能够被支撑为使得再起其中间区域,即在其第一端区域222和第二端区域223之间,气囊22具有凹陷220,即其中气囊22的高度延伸与第一区域222和第二区域223相比减少的区域。特别地,气囊22的在凹陷220旁侧向延伸的区域被形成为使得所述区域每个均覆盖车辆的A柱的部分。
到驾驶员视野外的气囊22的旋转运动当然能够替代地或补充地通过另一前述(例如,如在图7或图10至图12中所示的)收回装置产生。也可构思气囊22的旋转运动排外地由在气囊上的回弹导致,在气囊上的弹回是由于从打开的流出开口的气体流出导致和/或由由迎面风导致。此外,作为可膨胀元件52的替代,能够使用另一覆盖期间(例如,捕捉带)。
图14涉及设计为收回带61的连接元件的另一构造。类似于图1,收回带61的第二端612经由收回机构62与车辆连接。然而,与图1相反,收回带61的第一端611不被固定在平行于挡风玻璃11延伸的气囊22的(扁平)一侧上。
而是,收回带61的部分沿气囊22的外边缘225延伸(即沿周边接缝224延伸),其中收回带61的部分600沿气囊边缘225的上部分2251延伸,并且收回带61的另一部分601沿气囊边缘225的侧部分2252延伸。气囊边缘225的上部分2251是气囊22的平行于由横向车辆方向和车辆高度方向限定的平面延伸的两个边缘部分中的距离引擎盖12最远的一个边缘部分。侧部分2252在车辆的驾驶员侧的区域中延伸,并且特别地平行于由纵向车辆方向和车辆高度方向限定的并且延伸通过车辆的A柱的平面延伸。
收回带61的邻接部分601的(第一)端611在气囊22的侧向边缘部分2252处或在气囊22的下边缘部分处被固定在气囊22处。收回带61的在收回机构62和收回带61的部分600之间延伸的部分602在气囊22的中间区域中相对于横向车辆方向且大致横向于气囊22在横向车辆方向上的延伸而延伸,其中收回带61的部分600以一定角度(或弯曲地)与部分602邻接;例如,部分600和602几乎彼此垂直地延伸。
收回带61的沿气囊22的边缘部分2251、2252延伸的部分600、601借助于由多个环圈400形成的引导器件引导。环圈400彼此成距离地布置,其中所述环圈400例如相互间具有恒定的距离a。例如,距离a为50mm至100mm,特别是大约75mm。环圈的宽度b例如不超过30mm,例如在10mm和30mm之间,特别是大约25mm,其中特别地设置10到20之间个环圈。当然,不绝对必要地将环圈400布置成距彼此恒定距离。另外,也可使得环圈400不具有相同的宽度,而是具有不同的宽度。
特别地,环圈的宽度被设定为使得当(在收回方向R上)拉进(收回)收回带61时,环圈相互朝彼此移动,例如直至环圈相互抵靠,使得气囊22打褶,即位于环圈400之间的气囊区域被收集,并且因此气囊22被尽可能有效地从车辆操作者的观察区域中移除。收回带61的长度(特别是收回带61的待被收回机构62收回的部分的长度)以及环圈400的彼此间的距离a和/或宽度b被调整到气囊22在收回后的期望结束位置。
图15示出了图14的改型,根据图15,在膨胀状态下的气囊22具有相对于横向车辆方向中间凹陷220。
如上所述指示,期望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元件当然还能够相互组合地使用。例如,图14和图15的收回带的构造能够与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组合。
附图标号列表
1 机动车辆
2 气囊设备
3 ECU
4 传感器
5 压力降低器件
6 收回装置
11 挡风玻璃
12 引擎罩
21 模块壳体
22 气囊
23 气体生成器
50 冷却器件
51、51a、51b 流出开口
52 可膨胀元件
53 可释放连接部
54 气体源
55 牢固连接部
56 接缝
61、61a、61b 收回带
62 收回机构
211 气囊模块壳体的区域
220 凹陷
221 吹入区域
222 气囊的第一局部区域
223 气囊的第二局部区域
224 周边接缝
225 气囊的外边缘
501 冷却剂
510 流出开口生成装置
511 弹簧
512 刀片
513 烟火单元
521 覆盖构件
522 可膨胀元件的端部
600、601、602 收回带的部分
611、611a、611b 第一端
612、612a、612b 第二端
613 轴
614 螺旋弹簧
621 缠绕芯轴
650 可热激活区域
700 缝线
701、702 张紧软管
2251 上部分
2252 侧部分
6001a、6001b 收回带的第一部分
6002a、6002b 收回带的第二部分
6131 槽
6132、6141 端部
6211 第一壳体部分
6212 第二壳体部分
6213 凸缘区域
7011、7012 张紧软管的流出开口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包括:
–气囊,所述气囊能够沿挡风玻璃(11)的外侧的至少一部分展开,或者沿机动车辆(1)的外侧中的除了挡风玻璃(11)的外侧的至少一部分之外的另一部分展开,用于保护所述机动车辆(1)外侧的人员;
–至少一个压力降低器件(5),用于降低至少部分地膨胀的气囊(22)的至少局部区域的内部压力,和
–用于移动的装置(6),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6)用于将至少部分地膨胀的气囊(22)的至少一部分移出所述车辆(1)的车辆乘员的视野,
其中,所述压力降低器件(5)能够在指定时间点处经由所述车辆(1)的控制装置(3)激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降低器件(5)包括至少一个流出开口(51、51a、51b)和覆盖器件,所述流出开口(51、51a、51b)设置在所述气囊(22)中,所述覆盖器件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5)之前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流出开口(51、51a、51b),并且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5)之后更少地封闭所述流出开口或完全地打开所述流出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器件包括至少一个可膨胀元件(52),所述可膨胀元件(52)与所述气囊(22)协作,使得所述可膨胀元件(52)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5)之前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流出开口(51),并且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5)之后更少地封闭所述流出开口(51)或完全地打开所述流出开口(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降低器件(5)包括气体提供装置(54),所述气体提供装置(54)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5)时使所述可膨胀元件(52)膨胀,使得所述可膨胀元件(52)从所述气囊(22)脱离并且更少地封闭所述流出开口(51)或完全地打开所述流出开口(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使所述气囊(22)膨胀的气体生成器(23),其中所述气体提供装置(54)不同于所述气体生成器(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降低器件(5)包括冷却剂提供装置(50),用于产生冷却剂(501)或将冷却剂(501)引入到至少部分地膨胀的气囊(22)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降低器件(5)包括流出开口生成装置(510),所述流出开口生成装置(510)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5)时以热力学方式和/或以机械方式作用在所述气囊(22)上,使得在所述气囊(22)中获得流出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6)被形成为是自控制的,使得一旦所述气囊的内部压力低于指定值,则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6)就将力施加在所述气囊(22)上,所述力将膨胀的气囊(22)的至少一部分移出车辆乘员的视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6)被形成为使得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6)能够经由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来激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6)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元件(61、61a、61b),所述连接元件(61、61a、61b)利用第一部分(611、611a、611b)与所述气囊(22)连接,且利用第二部分(612、612a、612b)同样地与所述气囊(22)连接或能够与所述车辆(1)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移动的装置(6)包括恢复力生成装置(62),用于在至少部分地膨胀的气囊(22)上生成恢复力,其中所述连接元件(61、61a、61b)经由所述恢复力生成装置(62)与所述气囊(22)连接或能够与所述车辆(1)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力生成装置(62)包括与所述连接元件(61、61a、61b)协作的弹簧,所述弹簧在所述气囊(22)展开时发生的所述连接元件(61、61a、61b)的拉动下被张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力生成装置(62)包括卷绕装置(621),用于卷起所述连接元件(61、61a、61b),其中所述卷绕装置经由轴(613)与被形成为螺旋弹簧(614)的弹簧协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2)包括第一局部区域(222)和第二局部区域(223),其中所述压力降低器件(5)被形成且被布置为使得在激活所述压力降低器件(5)之后,所述第一局部区域(222)中的压降比所述第二局部区域(223)中的压降大。
CN201280006689.8A 2011-01-27 2012-01-26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389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10263.9 2011-01-27
DE102011010263 2011-01-27
DE102011081889 2011-08-31
DE102011081889.8 2011-08-31
DE102011085330A DE102011085330A1 (de) 2011-01-27 2011-10-27 Gassack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1085330.8 2011-10-27
DE201120052110 DE202011052110U1 (de) 2011-08-31 2011-11-25 Gassackanordnungen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202011052110.9 2011-11-25
PCT/EP2012/051188 WO2012101196A1 (de) 2011-01-27 2012-01-26 Gassack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8982A CN103338982A (zh) 2013-10-02
CN103338982B true CN103338982B (zh) 2016-09-07

Family

ID=46511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668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38982B (zh) 2011-01-27 2012-01-26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994191B2 (zh)
EP (2) EP2668070B1 (zh)
JP (2) JP5758505B2 (zh)
CN (1) CN103338982B (zh)
DE (1) DE102011085330A1 (zh)
WO (2) WO20121011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1052110U1 (de) 2011-08-31 2012-12-05 TAKATA Aktiengesellschaft Gassackanordnungen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1119564A1 (de) * 2011-11-26 2013-05-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Gassack für ein Fußgängerschutzsystem und damit ausgestattetes Kraftfahrzeug
DE102012222006A1 (de) 2012-02-29 2013-08-29 Takata AG Gassackanordnungen für ein Kraftfahrzeug
WO2013131771A1 (de) * 2012-03-05 2013-09-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UßGÄNGERSCHUTZW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3205283A1 (de) * 2012-09-03 2014-05-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icherheits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069520B2 (ja) * 2012-12-13 2017-02-01 タカタ アーゲー 通気穴の出口断面を制御する装置を含むエアバッグ構成
DE102013206140A1 (de) * 2013-03-11 2014-09-25 Takata AG Gassackmodul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220810B2 (en) 2013-05-08 2019-03-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ender located pedestrian protection airbag
DE102013212771A1 (de) * 2013-06-28 2014-12-3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ußgänger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3011959A1 (de) * 2013-07-18 2015-01-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Fußgängerschutzsystem
CN104417483B (zh) * 2013-08-30 2018-08-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行人保护安全气囊及装置
JP2015067182A (ja) * 2013-09-30 2015-04-1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1526751B1 (ko) * 2013-12-18 2015-06-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보행자 에어백
KR101500232B1 (ko) * 2013-12-19 2015-03-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보행자에어백 쿠션
JP5983641B2 (ja) * 2014-01-23 2016-09-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ード付け車両用歩行者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の搭載構造
DE102014001305A1 (de) * 2014-01-31 2015-08-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Airbagmodul für den Fußgängerschutz
DE102014207841A1 (de) * 2014-02-26 2015-08-27 Takata AG Rückholeinrichtung
JP2015217800A (ja) * 2014-05-16 2015-12-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歩行者保護装置
JP6137075B2 (ja) * 2014-06-30 2017-05-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歩行者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1640247B1 (ko) * 2014-08-29 2016-07-15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보행자 보호용 에어백장치
JP6292098B2 (ja) * 2014-10-24 2018-03-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5219856A1 (de) * 2015-01-30 2016-08-04 Takata AG Gassack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5202045A1 (de) * 2015-02-05 2016-08-11 Takata AG Airbageinheit
JP6012797B2 (ja) * 2015-03-09 2016-10-25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外用エアバッグ
JP6600993B2 (ja) * 2015-03-09 2019-11-06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0710544B2 (en) 2015-03-09 2020-07-14 Subaru Corporation External airbag
JP6537168B2 (ja) * 2015-03-31 2019-07-03 株式会社Subaru 車外用エアバッグ
CN105501171B (zh) * 2016-02-01 2017-11-17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有双安全气囊和双保险杠的汽车前部行人保护装置
JP6365585B2 (ja) * 2016-04-28 2018-08-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車両前部構造
JP6540649B2 (ja) * 2016-10-11 2019-07-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歩行者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769377B2 (ja) 2017-03-31 2020-10-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18206452A1 (en) * 2017-05-12 2018-11-15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An apparatus for housing an airbag on a vehicle
GB2562304B (en) * 2017-05-12 2020-04-22 Jaguar Land Rover Ltd An apparatus for housing an airbag on a vehicle
JP6824215B2 (ja) 2018-03-23 2021-02-03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0793098B2 (en) * 2018-04-30 2020-10-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airbag
CN108715155A (zh) * 2018-05-28 2018-10-30 江苏大学 一种用于主动式安全气囊气袋的自动对准的回收装置及方法
FR3090534B1 (fr) * 2018-12-19 2020-11-27 Psa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coussin gonflable avec maîtrise des déformations et véhicule associé
JP2022007402A (ja) * 2020-06-26 2022-01-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エアバッグ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エアバッグ装置の制御システム
JP2022053575A (ja) * 2020-09-25 2022-04-06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の車外保護装置
JP7327359B2 (ja) * 2020-11-16 2023-08-1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38449A1 (de) * 2001-08-04 2003-02-13 Volkswagen Ag Kraftfahrzeug
CN1931638A (zh) * 2005-09-16 2007-03-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括行人保护装置的汽车
CN101341049A (zh) * 2006-03-03 2009-01-07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模块
CN101374699A (zh) * 2006-01-17 2009-02-25 高田株式会社 行人用气囊装置
CN101754889A (zh) * 2007-07-19 2010-06-23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行人保护气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1011Y2 (ja) * 1990-07-24 1996-1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における車体のクッション装置
JPH07125603A (ja) * 1993-10-29 1995-05-16 Toyota Motor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959991B2 (ja) * 1995-03-31 1999-10-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ー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687418B2 (ja) 1998-06-26 2005-08-2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跳ね上げフード
US6131949A (en) * 1999-06-09 2000-10-17 The B. F. Goodrich Company Venting systems for inflatables
JP3711847B2 (ja) * 2000-07-27 2005-11-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6497302B2 (en) * 2000-12-19 2002-12-2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cuttle area air bag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JP2002283939A (ja) 2001-03-29 2002-10-03 Toyota Motor Corp 歩行者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0405541B1 (ko) * 2001-05-18 2003-11-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후드 힌지구조
JP3794325B2 (ja) * 2001-12-27 2006-07-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ード構造
JP3951747B2 (ja) * 2002-03-01 2007-08-01 タカタ株式会社 外面展開型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4090814A (ja) * 2002-08-30 2004-03-25 Honda Motor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4168111A (ja) 2002-11-18 2004-06-17 Toyoda Gosei Co Ltd 歩行者保護装置
JP2004175154A (ja) * 2002-11-25 2004-06-24 Honda Motor Co Ltd 衝突物保護装置
JP4179019B2 (ja) 2003-03-31 2008-11-1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に搭載された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345579B2 (ja) * 2004-05-31 2009-10-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50218632A1 (en) * 2004-03-31 2005-10-06 Jess Cuevas Restorable vehicle occupant safety system
JP4455132B2 (ja) * 2004-04-09 2010-04-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474681B2 (ja) * 2004-07-30 2010-06-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60122535A1 (en) 2004-12-08 2006-06-08 Wolfgang Daum Method and device to obtain percutaneous tissue samples
JP4517873B2 (ja) * 2005-02-14 2010-08-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歩行者保護装置
DE102005023490A1 (de) * 2005-05-17 2006-11-23 Takata-Petri (Ulm) Gmbh Airbag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2007055361A (ja) * 2005-08-23 2007-03-08 Honda Motor Co Ltd 衝突物保護装置を備えた車両
DE102005039418B4 (de) * 2005-08-16 2012-06-06 Takata-Petri Ag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s Austrittsquerschnitts mindestens einer Entlüftungsöffnung für ein Airbagmodul und Airbagmodul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s Austrittsquerschnitts mindestens einer Entlüftungsöffnung
JP5034239B2 (ja) * 2006-01-25 2012-09-26 タカタ株式会社 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134328B2 (ja) 2006-01-25 2008-08-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ー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フードへの組付け構造
US7997614B2 (en) 2006-02-27 2011-08-16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Airbag device
US7527121B2 (en) * 2006-12-28 2009-05-05 Toyoda Gosei Co., Ltd. Pedestrian protection air bag system
JP4937831B2 (ja) 2007-05-16 2012-05-23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テザー取付方法
JP4831005B2 (ja) * 2007-07-23 2011-12-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外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024223B2 (ja) * 2007-09-27 2012-09-1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5197275B2 (ja) * 2008-09-26 2013-05-15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プリクラッシュ安全装置
JP2010149753A (ja) * 2008-12-25 2010-07-08 Toyoda Gosei Co Ltd 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09023779A1 (de) * 2009-06-03 2010-12-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Kraftfahrzeug mit Frontscheibenairbag
US8016066B1 (en) * 2010-06-10 2011-09-13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Pedestrian air bag
DE102010039895A1 (de) 2010-06-15 2011-12-15 Takata-Petri Ag Airbagmodu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38449A1 (de) * 2001-08-04 2003-02-13 Volkswagen Ag Kraftfahrzeug
CN1931638A (zh) * 2005-09-16 2007-03-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括行人保护装置的汽车
CN101374699A (zh) * 2006-01-17 2009-02-25 高田株式会社 行人用气囊装置
CN101341049A (zh) * 2006-03-03 2009-01-07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模块
CN101754889A (zh) * 2007-07-19 2010-06-23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行人保护气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68071A1 (de) 2013-12-04
JP5758505B2 (ja) 2015-08-05
EP2668070A1 (de) 2013-12-04
US9073513B2 (en) 2015-07-07
JP2014503422A (ja) 2014-02-13
US20140034406A1 (en) 2014-02-06
JP2014503423A (ja) 2014-02-13
EP2668070B1 (de) 2016-06-15
WO2012101196A1 (de) 2012-08-02
CN103338982A (zh) 2013-10-02
CN103347745A (zh) 2013-10-09
US9994191B2 (en) 2018-06-12
US20140027195A1 (en) 2014-01-30
DE102011085330A1 (de) 2012-08-02
EP2668071B1 (de) 2017-06-21
WO2012101198A1 (de) 2012-08-02
JP5819989B2 (ja) 2015-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8982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设备
CN105764755B (zh) 卷绕式侧面撞击气囊系统和方法
CN105383433B (zh) 帘式气囊装置
CN103402824B (zh) 汽车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RU140757U1 (ru) Система подушки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8267426B2 (en) Airbag for a motor vehicle
JP4965126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CN106132785B (zh) 气囊和用于运行乘客保护系统的方法
CN107848483A (zh) 驾乘人员保护装置
CN100478223C (zh) 外表面展开型气囊装置
JP2005041457A (ja)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202187A (ja) サイド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
JP2011057208A (ja) エアバッグ
JP6726057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439394B2 (en) Air bag with integral protection member
EP2650178B1 (en) Knee airbag with clamshell housing
CN104228751B (zh) 侧气囊装置
JP2006199279A5 (zh)
JP6764795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7933474A (zh) 车辆窗帘气囊装置
CN105083204A (zh) 安全气囊模块
WO2011102075A1 (ja) 輸送体の衝撃吸収軽量ボディー構造
JP2009120071A (ja) 歩行者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210323494A1 (en) Curtain airbag assemblies for utility vehicles
JPH06305388A (ja) 乗り物乗員束縛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30

Address after: Aschaffenburg

Patentee after: Junsheng Safety Systems Germany Ltd.

Address before: Aschaffenburg

Patentee before: Takata Petri A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