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0479A - 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0479A
CN102960479A CN2012104925214A CN201210492521A CN102960479A CN 102960479 A CN102960479 A CN 102960479A CN 2012104925214 A CN2012104925214 A CN 2012104925214A CN 201210492521 A CN201210492521 A CN 201210492521A CN 102960479 A CN102960479 A CN 102960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nglo
temperature
tea
green tea
min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925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光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SONGLUO ORGANIC TEA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SONGLUO ORGANIC TEA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SONGLUO ORGANIC TEA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SONGLUO ORGANIC TEA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925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60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60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0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标准化步骤: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揉捻、烘焙、灭菌、做形、整形、炒干、去杂、提香、保鲜。由于从鲜叶采摘严格分级开始,之后每一步骤都采用标准化制作的方式,制作出的松萝绿茶,茶叶外形、色泽、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的完整度都得到很大提高。所述的颗粒状松萝绿茶产品稳定,达到高档优质绿茶标准,对促进松萝茶的产业发展有深远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绿茶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松萝茶属绿茶类,为历史名茶,创于明初,产于黄山市休宁县与歙县交界黄山余脉的松萝山。松萝茶的采制技术,早在四五百年前已达到精湛娴熟的程度,它具有色绿、香高、味浓等特点。2012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松萝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虽然松萝茶是我国最早的历史名茶之一,但由于制作工艺和品质风味基本属于炒青绿茶类型,沿袭着传统的锅炒工艺生产,该工艺加工的松萝茶红梗红叶多,烟焦味重,碎末茶多,不能显示名优茶的品质风味,所以不太受到消费者青睐,尤其是一些年青人不容易接受松萝茶的味道,所以松萝茶生产存在着工艺滞后且缺乏规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制得松萝绿茶色泽翠绿,外形紧结圆润,重实匀净显毫,汤色黄绿明亮,含有独特的“果花香”,滋味鲜醇,能显示高档优质绿茶的风味。
本发明的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鲜叶采摘:特一级松萝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特二级松萝茶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主;一级松萝茶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
2)、摊青:用竹垫摊放,摊放厚度<3cm,温度18-20℃,时间4-6小时;
3)、杀青:用热风杀青机,杀青温度170-180℃,至鲜叶含水率<60%左右;
4)、揉捻:用不锈钢揉捻机,揉速35-40转/分钟,时间8-10分钟;
5)、烘焙:用热风动态烘干机,烘干温度110-130℃,时间5-7分钟,至含水率40-50%;
6)、灭菌:用微波灭菌机进行灭菌;
7)、做形:电热做形机,温度70-80℃,时间55-65分钟;
8)、整形:用不锈钢电热整形机,温度70-80℃,时间25-35分钟;
9)、炒干:用炒干机,温度80-100℃,时间10-20分钟;
10)、去杂:用光电色选机去除杂物;
11)、提香:用远红外提香机,温度100-110℃,时间8-10分钟;
12)、保鲜:在变温式冷藏库,温度4℃左右。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从鲜叶采摘严格分级开始,之后每一步骤都采用标准化制作的方式,经发明人摸索制作出的松萝绿茶,茶叶外形、色泽、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的完整度都得到很大提高。所述的颗粒状松萝绿茶产品稳定,达到高档优质绿茶标准,对促进松萝茶的产业发展有深远意义。
本发明工艺为国家农业部和财政部“现代农业项目”部分研究内容之一,应用该发明工艺生产的“松萝云锦茶”获安徽省新产品证书。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本发明的工艺步骤,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各种制茶设备,形成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线。
实施例1一种颗粒松萝绿茶生产方法(春茶为例)
具体生产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采叶茶园为松萝茶原产地有机或无公害基地茶园。采叶标准:特一级松萝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特二级松萝茶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主;一级松萝茶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
2)、摊青:鲜叶采回后,摊放6-8小时,厚度3cm左右,雨水叶适当吹风散发“叶面水”。芽叶变柔软后让芽叶中“青草气”散发,有益于茶叶清香形成,使茶叶多酚类化合物适当氧化形成其它中间产物。
3)、杀青:采用热风杀青机,春茶因含水量高,控制温度在175-180℃,杀青温度调节可通过智能控温器进行掌控。
4)、揉捻:采用不锈钢智能揉捻机,采用“轻-重-轻”方式,时间控制在8-10分钟之间,即轻揉2-3分钟,再重揉4-5分钟,最后减压轻揉3-4分钟,揉捻机的转速控制在35-40转/分钟,春茶以慢档揉捻,其控制方式应用智能化控制装置操作。
5)、烘焙:采用热风动态烘干机,揉捻后的芽叶适度打散,立即转入热风烘干机进行连续烘干,烘干机的温度为120-130℃,时间9-10分钟,至含水率40-50%,干燥含水量不能太干,烘得太干容易造成断碎现象。
6)、灭菌:采用微波灭菌机灭菌,茶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虽然经过了一系列高温作用,但仍受到微生物污染。微波灭菌工序,可确保茶叶饮用安全,为此本道工序也是在确保松萝茶品质方面一个创新。
7)、做形:采用不锈钢做形机做形,本步骤是颗粒状松萝绿茶外形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先用70-75℃的温度40-45分钟,再将温度提高至80℃左右,快炒15-20分钟,让其茶叶慢慢卷曲成形。炒制整形时,前期温度不能高,以防茶芽断碎,焦边焦叶。
8)、整形:采用不锈钢电热整形机,整形温度春茶75-80℃,时间30-35分钟,此时通过整形机的抖动,进一步使颗粒状紧结重实。
9)、炒干:采用电热炒干机,炒干温度95-100℃,时间15-20分钟,茶叶水分含量控制在7%左右,电热温度运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施。
10)、去杂:采用光电色选机,利用光电子磁色选吸附作用将茶叶一些金属磁性物和其它茶梗、茶卜杂物清除,使其颗粒纯净、色泽一致。
11)、提香:采用远红外提香机,通过远红外干燥作用,促进茶叶中的芳梓醇、香叶醇、苯甲醇、苯甲醛、丁二酸二乙酯等芳香物质大量形成,表现出松萝茶特有的“果花香”。提香时间为9分钟左右,温度105-110℃,其控制温度和时间均由智能控制系统执行,提香后茶叶水分含量控制在6%。
12)、保鲜:利用变温式冷藏库,采用低温、变温、智能化冷藏,其温度保持在4-5℃,并由此防止茶叶内含成分氧化,保持茶叶鲜爽。
所述的各生产步骤之间时间跨度不超过3小时。
实施例2
一种颗粒松萝绿茶生产方法(夏茶为例)
1)、鲜叶采摘:采叶茶园为松萝茶原产地有机或无公害基地茶园。采叶标准:特一级松萝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特二级松萝茶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主;一级松萝茶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
2)、摊青:鲜叶采回后,摊放4-6小时,厚度3cm左右,适当吹风降温。芽叶变柔软后让芽叶中“青草气”散发,有益于茶叶清香形成,使茶叶多酚类化合物适当氧化形成其它中间产物。
3)、杀青:采用热风杀青机,夏茶因含水量低,控制在170℃左右,杀青温度调节可通过智能控温器进行掌控。
4)、揉捻:采用不锈钢智能揉捻机,采用“轻-重-轻”方式,时间在8-10分钟之间,即轻揉2-3分钟,再重揉4-5分钟,最后减压轻揉3-4分钟,揉捻机的转速控制在35-40转/分钟,夏茶用快档揉捻,其控制方式应用智能化控制装置操作。
5)、烘焙:采用热风动态烘干机,揉捻后的芽叶适度打散,立即转入热风烘干机进行连续烘干,烘干机的温度110-120℃,8-9分钟,至含水量40-45%,操作表明,夏茶因芽叶质地较硬,干燥含水量不能太干,烘得太干容易造成断碎现象。
6)、灭菌:采用微波灭菌机灭菌,茶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虽然经过了一系列高温作用,但仍受到微生物污染。微波灭菌工序,可确保茶叶饮用安全,为此本道工序也是在确保松萝茶品质方面一个创新。
7)、做形:采用不锈钢做形机,该步骤是颗粒状松萝绿茶外形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先用70-75℃的温度40-45分钟,再将温度提高至80℃左右,快炒15-20分钟,让其茶叶慢慢卷曲成形。炒制整形时,前期温度不能高,以防茶芽断碎,焦边焦叶。
8)、整形:采用不锈钢电热整形机,整形温度春茶75-80℃,时间30-35分钟,夏茶70-75℃,时间25-30分钟。此时通过整形机的抖动,进一步使颗粒状紧结重实。
9)、炒干:采用电热炒干机,炒干温度80-90℃,时间10-15分钟,茶叶水分含量控制在7%左右,电热温度运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施。
10)、去杂:采用光电色选机,利用光电子磁色选吸附作用将茶叶一些金属磁性物和其它茶梗、茶卜杂物清除,使其颗粒纯净、色泽一致。
11)、提香:采用远红外提香机,通过远红外干燥作用,促进茶叶中的芳梓醇、香叶醇、苯甲醇、苯甲醛、丁二酸二乙酯等芳香物质大量形成,表现出松萝茶特有的“果花香”。提香温度90-100℃,时间8分钟,其控制温度和时间均由智能控制系统执行,提香后茶叶水分含量控制在6%。
12)、保鲜:利用变温式冷藏库,采用低温、变温、智能化冷藏,其温度保持在4-5℃,并由此防止茶叶内含成分氧化和保持茶叶鲜爽。
实施例3颗粒状松萝绿茶的产品控制
外形、内质品质特点:目前松萝绿茶分为特一、特二、一级三个等级。总体品质特点:色泽翠绿,外形紧结圆润,重实匀净显毫,汤色黄绿明亮,含有独特的“果花香”,滋味鲜醇,能显示高档优质绿茶风味。如下表:
松萝绿茶外形、内质品质特点表
Figure BDA00002474219400051
实施例4本发明生产的颗粒状松萝绿茶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指标检测实施例
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内外产品比较表
Figure BDA00002474219400061
LOD:最低检测限是指三倍于噪音的信号时,能在背景信号中检测出的被检物的最低浓度。
通过上表示明,本发明工艺生产的颗粒松萝茶,与国内外产品对比分析表明,产品含水量低1%,碎末率<5%,总灰分<1%,粗纤维<2%,水浸出物>2-3%,铅<2.5mg/kg,稀土总量<1%。此外,主要农药残留量均不同程度低0.1mg/kg或0.2mg/kg。由此认为,运用本工艺生产的颗粒状松萝绿茶属于高档优质特种绿茶,其产品理化、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内和国际标准。

Claims (3)

1.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特一级松萝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特二级松萝茶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主;一级松萝茶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
2)、摊青:用竹垫摊放,摊放厚度<3cm,温度18-20℃,时间4-6小时;
3)、杀青:用热风杀青机,杀青温度170-180℃,至鲜叶含水率<60%;
4)、揉捻:用不锈钢揉捻机,揉速35-40转/分钟,时间8-10分钟;
5)、烘焙:用热风动态烘干机,烘干温度110-130℃,时间5-7分钟,至含水率40-50%;
6)、灭菌:用微波灭菌机进行灭菌;
7)、做形:用电热做形机做成颗粒状,温度70-80℃,时间55-65分钟;
8)、整形:用不锈钢电热整形机,温度70-80℃,时间25-35分钟;
9)、炒干:用炒干机,炒干温度80-100℃,时间10-20分钟;
10)、去杂:用光电色选机去除杂物;
11)、提香:用远红外提香机,温度100-110℃,时间8-10分钟;
12)、保鲜:在变温式冷藏库,温度4℃左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各步骤之间时间跨度不超过3小时。
3.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其特征是: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制得。
CN2012104925214A 2012-11-27 2012-11-27 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2960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25214A CN102960479A (zh) 2012-11-27 2012-11-27 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25214A CN102960479A (zh) 2012-11-27 2012-11-27 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0479A true CN102960479A (zh) 2013-03-13

Family

ID=47791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925214A Pending CN102960479A (zh) 2012-11-27 2012-11-27 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6047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6605A (zh) * 2015-07-22 2015-10-28 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松萝绿茶的制作方法
CN105145892A (zh) * 2015-08-12 2015-12-16 韦明玕 有机茶的制备方法
CN106070838A (zh) * 2016-06-12 2016-11-09 张俊辉 松萝荆芥花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89A (zh) * 1993-01-05 1994-07-13 殷振鹏 安心降压保健药茶的制法
CN1413482A (zh) * 2002-10-24 2003-04-30 司辉清 一种针形绿茶加工方法
CN102524434A (zh) * 2011-12-29 2012-07-04 青岛崂乡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龙珠形绿茶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89A (zh) * 1993-01-05 1994-07-13 殷振鹏 安心降压保健药茶的制法
CN1413482A (zh) * 2002-10-24 2003-04-30 司辉清 一种针形绿茶加工方法
CN102524434A (zh) * 2011-12-29 2012-07-04 青岛崂乡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龙珠形绿茶的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茶叶通报》 20110630 许欲奎 "松萝云锦茶"研制初报 第73-74页 1-3 第33卷, 第2期 *
俞志成: "松萝茶", 《中国特产报》 *
许欲奎: ""松萝云锦茶"研制初报", 《茶叶通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6605A (zh) * 2015-07-22 2015-10-28 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松萝绿茶的制作方法
CN105145892A (zh) * 2015-08-12 2015-12-16 韦明玕 有机茶的制备方法
CN106070838A (zh) * 2016-06-12 2016-11-09 张俊辉 松萝荆芥花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7683B (zh) 信阳红红茶加工工艺
CN104012694B (zh) 一种云雾绿茶的制作工艺
CN101664082B (zh) 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2972536A (zh) 一种祁红茶的生产工艺
CN102771585A (zh) 一种工夫红茶的定湿变温发酵方法
CN102388995A (zh) 一种黑茶加工方法
CN103229860A (zh) 一种红茶的制作加工工艺
CN101744064A (zh) 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
CN108740102B (zh) 兰花香型富硒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1690530A (zh) 一种用安吉白茶夏秋茶制作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6561847A (zh) 一种天然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4171051A (zh)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兰花香型红茶的方法
CN105309689A (zh) 一种红茶型枸杞芽叶发酵保健茶生产工艺
CN102524433A (zh) 一种果香型红茶的生产方法
CN105360370A (zh) 一种珠形红茶加工工艺
CN103783175A (zh) 红茶制备工艺
CN103583715A (zh) 一种绿茶制作工艺
CN103918812A (zh) 一种红茶的制作工艺
JP2014054219A (ja) 半発酵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870905A (zh) 一种黄茶的生产方法
CN102960479A (zh) 一种颗粒状松萝绿茶制作方法
CN105166147B (zh) 一种高原红茶加工制作方法
CN107173471B (zh)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7927214A (zh) 高香型千两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7712136A (zh) 香型千两茶及其茶饼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