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4082B - 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4082B
CN101664082B CN2009103070062A CN200910307006A CN101664082B CN 101664082 B CN101664082 B CN 101664082B CN 2009103070062 A CN2009103070062 A CN 2009103070062A CN 200910307006 A CN200910307006 A CN 200910307006A CN 101664082 B CN101664082 B CN 101664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leaf
white
withering
white peon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3070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4082A (zh
Inventor
林健
李嘉林
黄艺华
黄碧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PINPINXIANG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PINPINXIANG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PINPINXIANG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PINPINXIANG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3070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4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4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4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4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4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属于白茶加工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白茶外形暗绿,白毫显露但无光泽,内质香气毫香明显,汤色深黄,滋味醇和但淡薄的办法等问题,提高白牡丹茶的外在形态和内质;本发明以适合制备白茶的茶叶为原料,经过包括1次复式萎凋、摇青、2次复式萎凋、并筛渥堆、初烘焙、拣剔、复烘焙步骤制成成品。本发明的白牡丹茶外形美观,色泽灰绿,叶缘自然垂卷,内质毫香明显,汤色杏黄,滋味醇厚回甘,更重要的是补充白茶的香气平淡,无花香的缺陷,本发明的加工工艺制成的白牡丹茶香气高锐,不仅具有毫香还有明显的花香,滋味还带有花香,深受消费者及广大茶叶爱好者喜爱,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白茶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为福建的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基本工艺是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现有白茶产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个花色品种,采用的茶树品种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菜茶等。这些茶树品种的单芽可制成白毫银针,一芽一、二叶可制成白牡丹茶,一芽三、四叶可制成贡眉或寿眉,其主要制作技术有:
1、采摘标准:现有白茶采摘标准要求芽叶肥壮,达到“三白”,即芽白、第一二叶带有白毫,并要求老嫩分开。
2、适度萎凋:白茶初制过程主要是萎凋。萎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生物化学变化,两者变化要求达到适度。萎凋的参考指标为:
(1)温度在20℃左右,相对湿度85%左右,萎凋约60小时达九五干;
(2)温度在23℃左右,相对湿度80%左右,萎凋约54小时达九五干;
(3)温度在27℃左右,相对湿度75%左右,萎凋约48小时达九五干;
(4)温度在32℃左右,相对湿度70%左右,萎凋约42小时达九五干;
3、烘焙:白茶萎凋完成,必须适时烘焙,其目的是保护茶叶品质,防止变质、变色以及促进香味提高。烘焙火温掌握在80-100℃,时间15-20分钟,第一次明火焙至八成干。拣剔完成后再进行复焙。
上述白茶加工工艺制成的茶叶,外形暗绿,白毫显露但无光泽,内质香气毫香明显,汤色深黄,滋味醇和但淡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白茶外形暗绿,白毫显露但无光泽,内质香气毫香明显,汤色深黄,滋味醇和但淡薄的办法等问题,提高白牡丹茶的外在形态和内质,不仅使白牡丹茶外形美观,色泽灰绿,叶缘自然垂卷,内质毫香明显,汤色杏黄,滋味醇厚回甘,更重要的是补充白茶的一大缺憾,就是白茶香气平淡,无花香,按本发明的加工工艺制成的白牡丹茶香气高锐,不仅具有毫香还有明显的花香,滋味还带有花香,深受消费者及广大茶叶爱好者喜爱,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花香白牡丹茶:以适合制备白茶的茶叶为原料,经过包括1次复式萎凋、摇青、2次复式萎凋、并筛渥堆、初烘焙、拣剔、复烘焙步骤制成成品。
本发明的的花香白牡丹茶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
(1)选用良种:选用富含白毫、优质、适合制备白茶的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
(2)鲜叶的采摘与保护处理;
(3)1次复式萎凋:室内自然萎凋、室内加温萎凋和日光萎凋相结合;
(4)摇青:摇青进行一次,采用手摇,一般在40-60下;
(5)2次复式萎凋:首先进行室内加温萎凋,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40-50%,历时3-6小时,此时萎凋叶含水量在18-22%,即可转入室内自然萎凋,历时2-5小时即可完成2次复式萎凋;
(6)并筛渥堆:2次复式萎凋完成后,即可并筛,茶叶堆放厚度15-35cm,渥堆历时1-7天;
(7)初烘焙:温度在80-100℃,初烘焙时间15-20分钟;
(8)拣剔:白茶烘焙摊凉后进行拣剔,拣剔黄片、腊叶以及非茶类夹杂物,拣剔时防止折断芽叶与叶张破碎;
(9)复烘焙:复烘焙温度在90-100℃,复烘焙时间12-15分钟,复烘焙后成茶中水分控制在4-7%;制成成品。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本发明在加工白茶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创新点在于多了一道摇青工序,这是迄今为止白茶加工工艺的特有方法。这一工艺改变了传统白茶只具有毫香,滋味清鲜淡薄的品质特征,摇青不仅协调茶汤呈味物质,使得白茶滋味鲜爽醇厚,关键是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使得白茶香气不仅只有毫香,还具有明显的花香,形成风格独特的新产品。这一工艺流程不仅将传统白茶的内外质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对白茶香气不足的思想,增加了白牡丹茶具有花香这一元素,使得白茶品质更胜一筹,因此本发明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加工方法,适合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花香白牡丹茶加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选用良种:选用富含白毫、优质、适制白茶的茶树品种,如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等。
(2)鲜叶的采摘与保护: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的嫩梢,要求多毫、肥壮、幼嫩、无病虫害的优质芽叶。不采雨水、露水鲜叶。保持芽叶完整,无机械损伤,无红变,保证鲜、嫩、匀、净度。鲜叶采摘与运输过程,用竹器适量盛装,不堆压,防日晒,避免机械损伤与发热红变。
(3)1次复式萎凋:萎凋是决定白茶品质的关键工艺之一。鲜叶萎凋受茶树品种、鲜叶含水量、萎凋环境温、湿度与通风条件、萎凋时间、方式以及堆叶厚度等因素的影响。鲜叶傍晚进厂即轻快均匀的薄摊于晾青架的竹筛或萎凋帘上,进行室内自然萎凋,并捡剔鱼叶、粗老叶及其他杂物。不符合标准与损伤鲜叶另作其他原料处理。摊叶厚度以芽叶互不重叠为适度,一般每平方米摊叶300克。萎凋过程中不翻动,萎凋环境保持清洁、干燥、四面通风。
本发明采用复式萎凋的方法,即室内自然萎凋、室内加温萎凋和日光萎凋相结合。以鲜叶失水减重率为主要指标,并结合萎凋时间、萎凋叶特征来掌握萎凋程度;具体掌握萎凋叶含水量在30-50%。过程为:在室内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萎凋,摊放时间为10-15小时,然后进行日光萎凋,此时的日光应选择早上或傍晚阳光微弱的情况下进行,历时4-7小时,当萎凋水分至50%时,立即将茶叶推至阴凉处继续走水萎凋,历时30-60分钟,此时走水已均匀即可进行下一步处理;鲜叶萎凋适度的特征是:萎凋叶手捏成团,略有刺手感,颜色转暗绿,青臭气消失,略有清香。
(4)摇青:摇青是本发明的一项重要加工工艺,也是决定白牡丹品质的关键步骤。摇青是乌龙茶加工工艺的关键工序,其目的在于增强叶梢组织的输导机能,协调茶汤呈味物质,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本发明所采用的摇青方法只是手工轻摇,并且只需摇一次,摇至略有花香即可停止,一般为40-60下;本发明萎凋叶含水量低,因此不会出现严重红变。
(5)2次复式萎凋:首先进行室内加温萎凋,温度15-25℃,相对湿度40-50℃,历时3-6小时,此时萎凋叶含水量18-22%,即可转入室内自然萎凋,历时2-5小时即可完成全部的萎凋工序,此时萎凋叶萎凋适度的特征是:萎凋叶基本定型,颜色转为暗灰绿色,叶缘自然垂卷,白毫显露,花香溢出即可。
(6)并筛渥堆:2次萎凋完成后,此时萎凋叶的含水量在20%以下,即可并筛,一般是两筛并一筛,堆放厚度不可过厚,一般15-35cm,历时1-7天。并筛渥堆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茶叶的内质特征,当萎凋叶已定型,颜色转为灰绿色,花香明显,毫香也明显,此刻即可进行烘焙。
(7)初烘焙:采用手拉式干燥机,温度掌握在80-100℃,时间15-20分钟。烘干后,要摊凉,防止热堆变质,摊凉场所要清洁卫生。
(8)拣剔要求:白茶烘焙摊凉后,必须进行拣剔,这对提高品质关系很大,必须视为初制过程的一项重要环节。首先黄片、腊叶以及非茶类夹杂物等,要分别剔净,以免影响茶叶品质。其次是拣剔时要防止折断芽叶与叶张破碎。
(9)复烘焙:其目的在于固定茶叶品质,进一步提高茶叶色香味等。复火温度在90-100℃,历时12-15分钟,复火后成茶水分控制在4-7%。复火结束即在清洁、干燥场所进行拼堆、装箱、密封或者采用小包装,动作要轻快,防止芽叶断碎。
成茶贮运期间,谨防吸潮、接触异味,以保护品质。
按照以上步骤加工的本发明的产品品质特征:
外形特征:芽多、壮直,白毫显露,芽毫洁白有光泽,色泽灰绿,叶背有白毫,叶缘垂卷,芽叶连枝伸展,自然,美观。
内质特征:香气清鲜纯爽,毫香明显,并带有特殊的花香;滋味鲜爽醇和有花香,耐冲泡;汤色杏黄或浅黄,清澈明亮;叶底嫩绿,肥软,匀亮,主脉、梗微红。泡入杯中,芽叶自然伸展,并带有花香,犹如牡丹亭亭玉立,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发明采取室内自然萎凋、室内加温萎凋和日光萎凋相结合,缩短鲜叶萎凋时间,避免了春季低温高湿不良天气的影响,稳定和提高了产品品质。
2、本发明选用茶树良种,采摘优质鲜叶,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即增加了摇青工序生产的白牡丹,不仅外形美观,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白牡丹的内质特征,品质优异、风格独特的白茶。
3、本发明工艺简单,容易掌握,有利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选用良种,鲜叶标准及采摘技术,复式萎凋,并筛渥堆,初烘焙,拣剔,复烘焙同前所述。
1、选用良种:选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或政和大白茶。
2、鲜叶的采摘与保护: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的嫩梢,
3、复式萎凋:采用复式萎凋的方法,以鲜叶失水减重率为主要指标,并结合萎凋时间、萎凋叶特征来掌握萎凋程度。具体掌握萎凋叶含水量在30%,自然萎凋历时10-15小时,日光萎凋历时4-7小时。进行室内加温萎凋,温度约为15℃,相对湿度40%,历时3-6小时,此时萎凋叶含水量在18%,即可转入室内自然萎凋,历时2-5小时即可完成全部的萎凋工序。
4、并筛渥堆:萎凋完成后,此时萎凋叶的含水量在20%以下,即可并筛,一般是两筛并一筛,堆放厚度不可过厚,一般15-35cm,历时1-7天。
5、初烘焙:采用手拉式干燥机,火温掌握在80-100℃,时间15-20分钟。
6、拣剔要求:首先黄片、腊叶以及非茶类夹杂物等,要分别剔净,以免影响茶叶品质。其次是拣剔时要防止折断芽叶与叶张破碎。
7、复烘焙:温度在90℃,历时12-15分钟,成茶水分控制在4-7%。成茶贮运期间,谨防吸潮、接触异味,以保护品质。
实施例2
选用良种,鲜叶标准及采摘技术,1次复式萎凋,摇青,2次复式萎凋,并筛渥堆,初烘焙,拣剔,复烘焙同前所述。
1、选用良种:选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或政和大白茶。
2、鲜叶的采摘与保护: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的嫩梢,
3、1次复式萎凋:鲜叶萎凋受茶树品种、鲜叶含水量、萎凋环境温、湿度与通风条件、萎凋时间、方式以及堆叶厚度等因素的影响。本发明采用复式萎凋的方法,即室内自然萎凋、室内加温萎凋和日光萎凋相结合。以鲜叶失水减重率为主要指标,并结合萎凋时间、萎凋叶特征来掌握萎凋程度。具体掌握萎凋叶含水量在30-50%,自然萎凋历时10-15小时,日光萎凋历时4-7小时,萎凋结束后推至阴凉处回软走水。
4、摇青:本发明所采用的摇青方法只是手工轻摇,并且只需摇一次,摇至略有花香即可停止,一般为40下,本发明萎凋叶含水量低,因此不会出现严重红变。
5、2次复式萎凋:首先进行室内加温萎凋,温度为25℃,相对湿度50%,历时3-6小时,此时萎凋叶含水量在22%,即可转入室内自然萎凋,历时2-5小时即可完成全部的萎凋工序。
6、并筛渥堆:2次萎凋完成后,此时萎凋叶的含水量在20%以下,即可并筛,一般是两筛并一筛,堆放厚度不可过厚,一般15-35cm,历时1-7天。
7、初烘焙:采用手拉式干燥机,火温掌握在80-100℃,时间15-20分钟。
8、拣剔要求:首先黄片、腊叶以及非茶类夹杂物等,要分别剔净,以免影响茶叶品质。其次是拣剔时要防止折断芽叶与叶张破碎。
9、复烘焙:温度在100℃,历时12-15分钟,复火后成茶水分控制在4-7%。成茶贮运期间,谨防吸潮、接触异味,以保护品质。

Claims (8)

1.一种花香白牡丹茶,其特征在于:以适合制备白茶的茶叶为原料,经过包括1次复式萎凋、摇青、2次复式萎凋、并筛渥堆、初烘焙、拣剔、复烘焙步骤制成成品;所述1次复式萎凋的具体步骤为:将选好的鲜叶均匀并使鲜叶不重叠的摊放在水筛上,每平方米摊叶300克,在室内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萎凋,摊放时间为10-15小时,然后进行日光萎凋,此时的日光应选择早上或傍晚阳光微弱的情况下进行,历时4-7小时,当萎凋水分至50%时,立即将茶叶推至阴凉处继续走水萎凋,历时30-60分钟,此时走水已均匀即可进行下一步处理;以上萎凋过程中不翻动,萎凋环境保持清洁、干燥、四面通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香白牡丹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白茶的茶叶品种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或政和大白茶的茶树品种中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香白牡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
(1)选用良种:选用富含白毫、优质、适合制备白茶的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
(2)鲜叶的采摘与保护处理;
(3)1次复式萎凋:室内自然萎凋、室内加温萎凋和日光萎凋相结合;
(4)摇青:摇青进行一次,采用手摇40-60下;
(5)2次复式萎凋:首先进行室内加温萎凋,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40-50%,历时3-6小时,此时萎凋叶含水量在18-22%,即可转入室内自然萎凋,历时2-5小时即可完成2次复式萎凋;
(6)并筛渥堆:2次复式萎凋完成后,即可并筛,茶叶堆放厚度15-35cm,渥堆历时1-7天;
(7)初烘焙:温度在80-100℃,初烘焙时间15-20分钟;
(8)拣剔:白茶烘焙摊凉后进行拣剔,拣剔黄片、腊叶以及非茶类夹杂物,拣剔时防止折断芽叶与叶张破碎;
(9)复烘焙:复烘焙温度在90-100℃,复烘焙时间12-15分钟,复烘焙后成茶中水分控制在4-7%;制成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香白牡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鲜叶的采摘与保护处理:为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的嫩梢,要求多毫、肥壮、幼嫩、无病虫害的优质芽叶;不采雨水、露水鲜叶;保持芽叶完整,无机械损伤,无红变,保证鲜、嫩、匀、净度;鲜叶采摘与运输过程,用竹器盛装,不堆压,防日晒,避免机械损伤与发热红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香白牡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并筛为两筛并一筛。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香白牡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采用手拉式干燥机;初烘焙后摊凉茶叶,防止热堆变质,摊凉场所要清洁卫生。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香白牡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复烘焙结束即在清洁、干燥场所进行拼堆、装箱、密封或者采用小包装,动作要轻快,防止芽叶断碎。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香白牡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成茶贮运期间,谨防吸潮、接触异味,以保护品质。
CN2009103070062A 2009-09-15 2009-09-15 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 Active CN101664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70062A CN101664082B (zh) 2009-09-15 2009-09-15 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3070062A CN101664082B (zh) 2009-09-15 2009-09-15 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4082A CN101664082A (zh) 2010-03-10
CN101664082B true CN101664082B (zh) 2012-01-11

Family

ID=4180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3070062A Active CN101664082B (zh) 2009-09-15 2009-09-15 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40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5166B (zh) * 2012-08-25 2015-04-15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白茶茶饼及其制作方法
CN102835496A (zh) * 2012-08-25 2012-12-26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茉香白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9092B (zh) * 2013-05-29 2014-09-24 句容市边城茶场 一种白茶加工工艺
CN104322810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牡丹百合花草茶
CN104322742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一种牡丹红茶制备工艺
CN104322809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牡丹苦瓜茶
CN104322743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一种牡丹黄茶制备工艺
CN104322811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红雪牡丹茶
CN104431002A (zh) * 2014-12-24 2015-03-25 李剑峰 颗粒白茶及制作方法
CN104824184B (zh) * 2015-05-07 2018-08-2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白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6417693A (zh) * 2016-09-09 2017-02-22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CN106954690A (zh) * 2017-04-01 2017-07-1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花香白茶的制备方法
CN107535267A (zh) * 2017-09-28 2018-01-05 贾学成 一种富硒白茶的原料种植及其加工方法
CN107549366A (zh) * 2017-11-08 2018-01-09 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黄金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8208214A (zh) * 2017-12-26 2018-06-29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8576284A (zh) * 2018-06-25 2018-09-28 思南梵众白茶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一种花香白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8576285A (zh) * 2018-06-25 2018-09-28 思南梵众白茶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8835292A (zh) * 2018-08-01 2018-11-2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紫红芽茶树品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9007101A (zh) * 2018-09-30 2018-12-18 福建二五区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紫外线和红外线萎凋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9170034B (zh) * 2018-11-05 2022-02-11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夫白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9198072A (zh) * 2018-11-29 2019-01-15 福建省政和县茗香轩茶厂 一种去青醇化的白茶加工方法
CN111345368A (zh) * 2020-04-13 2020-06-30 朱文伟 陈年保健老白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12293511A (zh) * 2020-11-11 2021-02-02 云龙大栗树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香型的白茶加工工艺
CN112314731A (zh) * 2020-11-27 2021-02-05 诸暨市石笕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新型白茶的制作工艺
CN113142354A (zh) * 2021-04-27 2021-07-23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黄花菜茶制作工艺及制备装置
CN113317366A (zh) * 2021-05-07 2021-08-31 福建圣荃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花香型白茶加工工艺
CN113317369A (zh) * 2021-06-16 2021-08-3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夏秋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13678910A (zh) * 2021-09-06 2021-11-23 福建鼎可可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宴的制备方法
CN114304295A (zh) * 2021-12-17 2022-04-12 贵州大学 一种花香型工艺白茶的制备方法
CN114651881A (zh) * 2022-04-16 2022-06-24 福建省择润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兰花香型白茶加工工艺
CN114766569A (zh) * 2022-05-06 2022-07-22 陈仕斌 一种茶汤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46A (zh) * 1988-12-13 1989-05-3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白茶“福建雪芽”生产方法
CN1271527A (zh) * 2000-05-16 2000-11-01 李金弟 白毫银针白茶的制备方法
CN1509617A (zh) * 2002-12-23 2004-07-07 宁波市林业局 一种白茶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46A (zh) * 1988-12-13 1989-05-3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白茶“福建雪芽”生产方法
CN1271527A (zh) * 2000-05-16 2000-11-01 李金弟 白毫银针白茶的制备方法
CN1509617A (zh) * 2002-12-23 2004-07-07 宁波市林业局 一种白茶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春明等.花香白茶加工工艺及参数优化研究.《茶叶通讯》.2009,(第01期), *
杨亚军.白牡丹的加工.《评茶员培训材料》.2009, *
袁弟顺.福鼎大毫制作乌龙茶初报.《福建茶叶》.2004,(第04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4082A (zh) 201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4082B (zh) 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2805166B (zh) 白茶茶饼及其制作方法
CN103621694B (zh) 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
CN101664084B (zh) 花香白琳工夫红茶加工工艺
CN101507454B (zh) 一种兰花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3583720B (zh)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CN104171051B (zh)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兰花香型红茶的方法
CN102783532B (zh) 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1796987A (zh) 铁观音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2524433A (zh) 一种果香型红茶的生产方法
CN101695323B (zh) 高香型滇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9938119B (zh) 一种大叶种黄茶及其高效制备方法
CN106561847A (zh) 一种天然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2715295B (zh) 一种兰花形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5028716B (zh) 一种高品质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859076B (zh)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
CN104222330A (zh) 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5124007A (zh) 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4186743A (zh) 千年古红茶加工工艺
CN105341193A (zh) 一种普洱生茶晒青茶的制备方法
CN103583715A (zh) 一种绿茶制作工艺
CN105285189B (zh) 红茶饼的制作方法
CN108552326B (zh) 江北茶区鲜甘醇型夏秋绿茶加工方法
CN104904890A (zh) 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
CN105341192A (zh) 一种金牡丹白茶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