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7693A -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7693A
CN106417693A CN201610815695.8A CN201610815695A CN106417693A CN 106417693 A CN106417693 A CN 106417693A CN 201610815695 A CN201610815695 A CN 201610815695A CN 106417693 A CN106417693 A CN 106417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wither
hours
dried
titi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56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君
王一君
尹成男
冯智慧
宁井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filed Critical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HAU
Priority to CN2016108156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76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7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76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方法,属于茶叶产品加工领域。本发明的茶叶加工方法包括:鲜叶采摘、萎凋、干燥、提香、筛选和包装。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利用三、四叶及叶梗等资源,克服了目前白茶等加工较多只使用一芽一、二叶而导致的资源利用度低的问题。本方法制作出的茶叶,香味浓郁且具有独特的令人愉悦的焦香味,茶汤呈黄亮色,滋味甘爽,符合大众消费者的口味,市场潜力巨大,而且本方法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所需时间短,便于投入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方法,属于茶叶产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茶是我国传统特色商品和全球最广泛饮用的饮品之一。茶树(Camelliasinensis)按其植物学分类属山茶科山茶属,茶以茶树叶片为原料,继以不同的加工方式形成茶叶。在我国,茶叶种类繁多,分类方式多样。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茶叶分类,是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分为六大茶类: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决定了茶叶品质,其中香气是茶叶最重要的感官评定标准之一,也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已从各种茶叶中分离出700多种香气物质。
目前,优质的茶叶较多只使用一芽一、二叶,加工工序复杂且产量低,如信阳毛尖、伏虎茗珍等。相比之下,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成熟三、四叶及叶梗等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有必要开发一条可行的茶叶资源利用新途径。此外,目前的茶叶加工方法也存在制备过程繁琐、周期长等问题,所以开发新的简便的茶叶加工方法以制备具有独特香味的新产品,不仅有利于节约成本,而且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茶叶品质名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茶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生产的茶叶有独特焦香味,香气高爽、持久,滋味醇厚,符合大众消费者的口味,市场潜力巨大。
本发明的茶叶加工方法包括:(1)鲜叶采摘;(2)萎凋;(3)干燥;(4)提香;(5)筛选;(6)包装。
所述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选择成熟鲜叶作为原料,按一芽三、四叶为采摘标准;
(2)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或者复式萎凋的方式进行萎凋;
其中,自然萎凋:将鲜叶迅速薄摊于水筛中,置于室内;室温控制在20℃~27℃,相对湿度控制为60%~75%;萎凋12~24小时进行第一次并筛,经12~24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并筛,再经12~24小时后进行下一步;
复式萎凋:鲜叶迅速薄摊于水筛中,置于室内;在傍晚和早上取到室外日晒,加快萎凋;室温在21℃~26℃,相对湿度为60%~80%;萎凋12~18小时进行第一次并筛,至24~30小时进行第二次并筛,至36小时后进行下一步;
(3)烘干:烘干是依次采用初烘和复烘;
其中,初烘是在温度110~130℃下烘至含水量20~30%;复烘是在温度80~95℃下烘至含水量在8%~15%,随即摊晾2~3小时;
(4)提香:对烘至茶叶含水量在8%~15%时进行提香,温度控制在120~150℃,烘至足干,时间30~60分钟,提香时不断翻烘;
(5)筛选:对茶叶进行筛选;
(6)包装。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的原料是采用制备白茶常用的茶树品种作为原料,比如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和水仙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的原料,包括叶梗部分完整,保持茶色均匀;原料采摘时间为每年6~10月。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的初烘,烘干机温度110~130℃,初烘时间15~30分钟,初烘含水量至20~30%。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的复烘是温度控制在80~95℃左右,烘至含水量在8%~15%,时间15~30分钟,随即摊晾2~3小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4),提香时间遵守低温长时高温短时的原则。提香时要不断翻烘,烘至足干,且有浓烈焦香味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5)的筛选是拣去茶梗、粗片和杂质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6)的包装是趁热包装。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6)的包装,是趁热包装待运,采用小泡袋包装、铝箔袋纸箱包装等,或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礼盒包装。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利用三、四叶及叶梗等资源,克服了目前白茶等加工较多只使用一芽一、二叶而导致的资源利用度低的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茶叶资源利用新途径。
2、本方法以适制白茶的茶叶品种为原料,在常温下进行萎凋加工,待到氨基酸和单糖产生适宜时,进行提香处理,包括烘干、复烘、提香、干燥等步骤,使其产生令人愉悦的典型焦香味。制作出的茶叶,香味浓郁且具有独特的令人愉悦的焦香味,香气高爽、持久,滋味醇厚,符合大众消费者的口味,市场潜力巨大。
3、本方法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所需时间短,便于投入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按以下步骤进行茶叶加工:
(1)鲜叶采摘:茶叶鲜叶釆摘时期为2016年6月;地点为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园茶园;品种分别为龙井43、农抗早、舒茶早、安吉白茶品种,为了方便将四种茶分别标记为A、B、C和D;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
(2)萎凋:采用自然萎凋,鲜叶迅速薄摊于水筛中,室温控制在25℃,相对湿度控制为73%。萎凋24小时进行第一次并筛,至48小时进行第二次并筛,至60小时后进行下一步的烘干。
(3)烘干:将萎凋完成的叶片放入旋转烘干机中,烘干机温度115℃,初烘时间15分钟,初烘含水量至30%。
复烘:温度控制在90℃左右。烘至含水量在9%,约30分钟,随即摊晾3小时。
(4)提香:对复烘至茶叶含水量在9%时进行提香,温度控制在140℃左右,时间约40分钟。提香时间遵守低温长时高温短时的原则。提香时要不断翻烘,烘至足干,且有浓烈焦香味即可。
(5)筛选:对烘干茶叶进行筛选,拣去茶梗、粗片和杂质等。
(6)包装:趁热包装待运,采用小泡袋包装、铝箔袋纸箱包装等,或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礼盒包装。即得到分别以龙井43、农抗早、舒茶早、安吉白茶品种为原料制备得到的4种茶叶。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在3天内制备得到成品,而且工艺条件简单易控,适合大规模生产,制备过程不需要过高温度处理,能够有效保留茶叶原料中的有益成分。
实施例2
按以下步骤进行茶叶加工:
(1)鲜叶采摘:茶叶鲜叶釆摘时期为2016年6月;地点为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园茶园;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品种;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
(2)萎凋:采用自然萎凋,鲜叶迅速薄摊于水筛中,室温控制在20℃,相对湿度控制为60%。萎凋18小时进行第一次并筛,至32小时进行第二次并筛,至54小时后进行下一步的烘干。
(3)烘干:将萎凋完成的叶片放入旋转烘干机中,烘干机温度110℃,初烘时间30分钟,初烘含水量至20%。
复烘:温度控制在90℃左右。烘至含水量在10%,约30分钟,随即摊晾3小时。
(4)提香:对复烘至茶叶含水量在10%时进行提香,温度控制在130℃左右,时间约55分钟。提香时间遵守低温长时高温短时的原则。提香时要不断翻烘,烘至足干,且有浓烈焦香味即可。
(5)筛选:对烘干茶叶进行筛选,拣去茶梗、粗片和杂质等。
(6)包装:趁热包装待运,采用小泡袋包装、铝箔袋纸箱包装等,或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礼盒包装。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在3天内制备得到成品,而且工艺条件简单易控,适合大规模生产,制备过程不需要过高温度处理,能够有效保留茶叶原料中的有益成分。
实施例3
按以下步骤进行茶叶加工:
(1)鲜叶采摘:茶叶鲜叶釆摘时期为2016年6月;地点为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园茶园;品种为政和大白茶品种;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
(2)萎凋:采用自然萎凋,鲜叶迅速薄摊于水筛中,室温控制在20℃,相对湿度控制为60%。萎凋18小时进行第一次并筛,至32小时进行第二次并筛,至54小时后进行下一步的烘干。
(3)烘干:将萎凋完成的叶片放入旋转烘干机中,烘干机温度130℃,初烘时间15分钟,初烘含水量至20%;
复烘:温度控制在90℃左右。烘至含水量在13%,约18分钟,随即摊晾3小时。
(4)提香:对复烘至茶叶含水量在13%时进行提香,温度控制在150℃左右,时间约30分钟。提香时间遵守低温长时高温短时的原则。提香时要不断翻烘,烘至足干,且有浓烈焦香味即可。
(5)筛选:对烘干茶叶进行筛选,拣去茶梗、粗片和杂质等。
(6)包装:趁热包装待运,采用小泡袋包装、铝箔袋纸箱包装等,或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礼盒包装。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在3天内制备得到成品,而且工艺条件简单易控,适合大规模生产,制备过程不需要过高温度处理,能够有效保留茶叶原料中的有益成分。
实施例4
按以下步骤进行茶叶加工:
(1)鲜叶采摘:茶叶鲜叶釆摘时期为2016年6月;地点为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园茶园;品种为水仙品种;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
(2)萎凋:采用自然萎凋,鲜叶迅速薄摊于水筛中,室温控制在20℃,相对湿度控制为60%。萎凋18小时进行第一次并筛,至32小时进行第二次并筛,至54小时后进行下一步的烘干。
(3)烘干:将萎凋完成的叶片放入旋转烘干机中,烘干机温度110℃,初烘时间30分钟,初烘含水量至25%;
复烘:温度控制在92℃左右。烘至含水量在15%,约20分钟,随即摊晾2小时。
(4)提香:对复烘至茶叶含水量在15%时进行提香,温度控制在120℃左右,时间约60分钟。提香时间遵守低温长时高温短时的原则。提香时要不断翻烘,烘至足干,且有浓烈焦香味即可。
(5)筛选:对烘干茶叶进行筛选,拣去茶梗、粗片和杂质等。
(6)包装:趁热包装待运,采用小泡袋包装、铝箔袋纸箱包装等,或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礼盒包装。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在3天内制备得到成品,而且工艺条件简单易控,适合大规模生产,制备过程不需要过高温度处理,能够有效保留茶叶原料中的有益成分。
实施例5
采用复式萎凋,鲜叶迅速薄摊于水筛中,置于室内;在傍晚和早上取到室外日晒,加快萎凋;室温在25℃,相对湿度为67%;萎凋12小时进行第一次并筛,至24小时进行第二次并筛,至36小时后进行下一步。除了萎凋步骤不同,其他条件与实施例2一致。
实施例6
采用复式萎凋,将鲜叶迅速薄摊于水筛中,置于室内;在傍晚和早上取到室外日晒,加快萎凋;室温在26℃,相对湿度为80%;萎凋18小时进行第一次并筛,至28小时进行第二次并筛,至36小时后进行下一步。除了萎凋步骤不同,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一致。
将实施例1~6中制好的茶叶进行感官评价,多名审评专家对所加工的茶与其他品种进行感官审评,并釆用记分法表示茶叶样品品质的高低,每个茶样审评三次。评判因子包括外形、香气、茶汤色、滋味、叶底。感官评定的标准和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感官评定标准
实施例1中分别采用品种为龙井43、农抗早、舒茶早和安吉白茶品种得到的4种样品茶(即A/B/C/D)、实施例2-6的样品茶以及黄山毛峰的感官评定结果如表2所示。
对照组全部采用福鼎大白茶品种作为原料,其中:
对照1是采用一步烘干法进行处理,其他条件与实施例2一致。一步烘干法具体是:将萎凋完成的叶片放入旋转烘干机中,烘干机温度130℃,直接烘干至含水量在9%,随即摊晾3小时。
对照2是未进行提香处理,其他条件与实施例2一致,直接复烘至足干含水量在5%以内,然后进行筛选包装得到的样品。结果显示,未进行提香处理会显著影响茶叶品质。
对照3除萎凋外,其他条件与实施例2一致。对照3的萎凋,是采用自然萎凋,鲜叶迅速薄摊于水筛中,室温控制在20℃,相对湿度控制为60%,萎凋24小时。结果显示,萎凋控制不当也会影响到茶叶品质。
表2感官评定结果
其中,黄山毛峰(绿茶)、白毫银针(白茶)、霍山黄芽(黄茶)为安徽市售茶叶。
此外,发明人还发现,按照本发明方法生产得到的茶叶,能够有效保留茶叶营养内含物(茶多糖、氨基酸等)。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茶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鲜叶采摘;(2)萎凋;(3)干燥;(4)提香;(5)筛选;(6)包装;
所述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选择成熟鲜叶作为原料,按一芽三、四叶为采摘标准;
(2)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或者复式萎凋的方式进行萎凋;
其中,自然萎凋:将鲜叶迅速薄摊于水筛中,置于室内;室温控制在20℃~27℃,相对湿度控制为60%~75%;萎凋12~24小时进行第一次并筛,经12~24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并筛,再经12~24小时后进行下一步;
复式萎凋:鲜叶迅速薄摊于水筛中,置于室内;在傍晚和早上取到室外日晒,加快萎凋;室温在21℃~26℃,相对湿度为60%~80%;萎凋12~18小时进行第一次并筛,至24~30小时进行第二次并筛,至36小时后进行下一步;
(3)烘干:烘干是依次采用初烘和复烘;
其中,初烘是在温度110~130℃下烘至含水量20~30%;复烘是在温度80~95℃下烘至含水量在8%~15%,随即摊晾2~3小时;
(4)提香:对烘至茶叶含水量在8%~15%时进行提香,温度控制在120~150℃,,烘至足干,时间30~60分钟,提香时不断翻烘;
(5)筛选:对茶叶进行筛选;
(6)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原料是采用制备白茶常用的茶树品种作为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原料是以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水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茶叶品种作为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原料,包括叶梗部分完整,保持茶色均匀;原料采摘时间为每年6~10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初烘,烘干机温度110~130℃,初烘时间15~30分钟,初烘含水量至2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复烘是温度控制在80~95℃左右,烘至含水量在8%~15%,时间15~30分钟,随即摊晾2~3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提香时间遵守低温长时高温短时的原则。提香时要不断翻烘,烘至足干,且有浓烈焦香味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是拣去茶梗、粗片和杂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包装是趁热包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茶叶。
CN201610815695.8A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64176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5695.8A CN106417693A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5695.8A CN106417693A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7693A true CN106417693A (zh) 2017-02-22

Family

ID=58168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5695.8A Pending CN106417693A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769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3234A (zh) * 2018-05-31 2018-10-26 信阳市信阳红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的加工工艺
CN108935777A (zh) * 2018-09-11 2018-12-07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都匀白茶的制备方法
CN109953141A (zh) * 2019-03-22 2019-07-0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大叶种黄金腹玫瑰红边白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3819A (zh) * 2019-10-18 2019-12-20 合肥极世茗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茶多酚速溶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09388A (zh) * 2023-08-30 2023-09-29 山东浏园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智能筛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4082A (zh) * 2009-09-15 2010-03-10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2599271A (zh) * 2011-12-15 2012-07-2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3385319A (zh) * 2013-07-16 2013-11-13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发酵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3689142A (zh) * 2013-12-18 2014-04-02 程力 一种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4222347A (zh) * 2014-10-16 2014-12-24 福安市科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4757149A (zh) * 2015-03-26 2015-07-08 成都市碧涛茶业有限公司 —种白茶制备工艺
CN105341204A (zh) * 2015-12-14 2016-02-24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采用秋季凌云白毫加工多类茶的方法
CN105724608A (zh) * 2014-12-09 2016-07-06 余庆县构皮滩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5767275A (zh) * 2016-05-04 2016-07-20 贵州省瓮安县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曲型白叶茶的制作工艺
CN105831295A (zh) * 2016-04-12 2016-08-10 遵义黔七碗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直条形白茶的加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4082A (zh) * 2009-09-15 2010-03-10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2599271A (zh) * 2011-12-15 2012-07-2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3385319A (zh) * 2013-07-16 2013-11-13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发酵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3689142A (zh) * 2013-12-18 2014-04-02 程力 一种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4222347A (zh) * 2014-10-16 2014-12-24 福安市科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白牡丹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5724608A (zh) * 2014-12-09 2016-07-06 余庆县构皮滩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4757149A (zh) * 2015-03-26 2015-07-08 成都市碧涛茶业有限公司 —种白茶制备工艺
CN105341204A (zh) * 2015-12-14 2016-02-24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采用秋季凌云白毫加工多类茶的方法
CN105831295A (zh) * 2016-04-12 2016-08-10 遵义黔七碗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直条形白茶的加工工艺
CN105767275A (zh) * 2016-05-04 2016-07-20 贵州省瓮安县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曲型白叶茶的制作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施兆鹏主编: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茶叶加工学(茶学专业用)》", 31 October 1997, 中国农业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3234A (zh) * 2018-05-31 2018-10-26 信阳市信阳红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的加工工艺
CN108935777A (zh) * 2018-09-11 2018-12-07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都匀白茶的制备方法
CN109953141A (zh) * 2019-03-22 2019-07-0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大叶种黄金腹玫瑰红边白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3141B (zh) * 2019-03-22 2022-07-2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大叶种黄金腹玫瑰红边白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3819A (zh) * 2019-10-18 2019-12-20 合肥极世茗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茶多酚速溶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09388A (zh) * 2023-08-30 2023-09-29 山东浏园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智能筛分方法及系统
CN116809388B (zh) * 2023-08-30 2023-11-07 山东浏园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智能筛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7454B (zh) 一种兰花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4012694B (zh) 一种云雾绿茶的制作工艺
CN102669314B (zh) 特种铁观音茶制作方法
CN106417693A (zh)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CN103621694B (zh) 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
CN102987034A (zh) 一种金花茶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1933543B (zh) 一种制备白茶的工艺方法
CN101878826B (zh) 一种制备铁观音茶的方法
CN102805166A (zh) 白茶茶饼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19041B (zh) 一种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1878827A (zh) 一种制备红茶的工艺流程
CN101878824A (zh) 一种制备太湖翠竹茶的工艺流程
CN106889220A (zh) 一种用陕南群体种茶树鲜叶制作白茶的方法
CN104489139A (zh) 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1878828A (zh) 一种制备碧螺春茶的工艺流程
CN106359697A (zh) 一种条形祁门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7518097A (zh) 一种白茶的生产方法
CN103783175A (zh) 红茶制备工艺
CN104171052A (zh) 一种兰花香型黑茶的制作方法
CN104872303A (zh) 一种川沐28号茶树品种鲜叶加工四川工夫红茶的方法
CN104904890A (zh) 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
CN108402242A (zh) 一种老鹰茶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1933542B (zh) 一种制备阳羡雪芽茶的工艺流程
CN111728048A (zh) 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7279355A (zh) 独特风味五彩茶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