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3373A - 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罩盖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罩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3373A
CN102753373A CN2010800639725A CN201080063972A CN102753373A CN 102753373 A CN102753373 A CN 102753373A CN 2010800639725 A CN2010800639725 A CN 2010800639725A CN 201080063972 A CN201080063972 A CN 201080063972A CN 102753373 A CN102753373 A CN 102753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cover cap
container cover
baggage container
rear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39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3373B (zh
Inventor
T·吉内斯泰
O·格洛莫
F·勒尼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ault SAS
Original Assignee
Renault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ault SAS filed Critical Renault SAS
Publication of CN102753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3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3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33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B60J5/101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for non-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i.e. family cars including v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B60J5/101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for non-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i.e. family cars including vans
    • B60J5/107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for non-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i.e. family cars including van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about door frame, panels, materials used, reinforc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4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synthetic material
    • B62D29/043Super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7Rear spoi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罩盖(1),该行李箱罩盖包括一个结构增强件(18)、一个内部衬层(42)以及一个后车窗。结构增强件(18)是由一个上部部分以及一个下部部分制成,该上部部分限定一个后车窗开口,并且该下部部分使该上部部分朝向行李箱罩盖(1)的底部延伸。根据本发明,该结构增强件(18)是由一个单个的聚合物材料部件制成的。所述结构增强件在其外侧至少被该后车窗以及被置于该后车窗之下的一个外部装饰板覆盖,以便完全覆盖该结构增强件(18),并且所述结构增强件在其内侧被该内部衬层(42)完全覆盖。该结构增强件(18)与该内部衬层(42)彼此接合以便由一个第一闭合区段形成围绕该后车窗开口的一个第一空心框,并且此外由一个第二闭合区段形成位于该行李箱罩盖(1)的这些外部边缘附近的一个第二周边空心框。

Description

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罩盖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罩盖。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种行李箱罩盖的一种机动车辆。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文件US4822098,该文件提出一种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罩盖。这个行李箱罩盖包括一个外部构件、一个后车窗以及部分覆盖该外部构件的一个内部构件。该外部构件包括一个上部部分和一个下部部分,该上部部分限定一个后车窗开口并且该下部部分使该上部部分朝向该行李箱罩盖的底部延伸。该后车窗玻璃被装配到该外部构件的一个配合表面上。该外部构件和内部构件相互作用形成围绕该后车窗玻璃的、带有一个闭合区段的一个空心框。在该行李箱罩盖的下部部分中,该外部构件与该内部构件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空心箱式组件。这样形成的行李箱罩盖的一个缺点是它可能是不够刚性的。而且,从审美学的角度,该外部构件可能是不令人满意的,因为用于模制这样一个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部件的方法可能具有被认为是目前令人苦恼的外观缺陷。
还已知文件EP1120303,该文件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罩盖,该行李箱罩盖包括一个结构增强件、一个后车窗、以及一个内部衬层(未示出)。该结构增强件包括一个上部部分和一个下部部分,该上部部分限定一个后车窗开口并且该下部部分使该上部部分朝向该行李箱罩盖的底部延伸。该罩盖还包括一系列的功能性装备项,如铰接件、锁、后挡风玻璃雨刷电动机、车窗框或牌照板。在这个文件中,结构增强件还被用作朝向外部的一个车身部件并且被用作朝向内部的一个支承轨道(密封轨道)。这种行李箱罩盖的一个缺点是其刚度不足,从而优选的是它具有多个额外的金属增强件(通常是钢制的),以便附接这些功能性设备项。这个解决方案最终具有的缺点是行李箱罩盖的高的总重量,这主要是由于这些金属增强件的存在。此外,形成该结构组件的这些元件的多样性(即专门用于吸收力并且实现该罩盖所要求的刚性的组件)导致了一种复杂且昂贵的组件。
为了至少部分地补救这些缺点,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罩盖,该行李箱罩盖包括一个结构增强件、一个内部衬层以及一个后车窗,该结构增强件包括一个上部部分和一个下部部分,该上部部分限定一个后车窗开口并且该下部部分使该上部部分朝向该行李箱罩盖的底部延伸。根据本发明,该结构增强件被制成聚合物材料的一个单件并且其外部被一个组件覆盖,该组件至少由后车窗、以及一个外部覆盖板构成,该外部覆盖板被置于该后车窗之下以便完全覆盖该结构增强件;此外,该结构增强件还在其内册被该内部衬层完全覆盖,该结构增强件与该内部衬层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第一闭合区段的围绕该后车窗开口的第一空心框,并且形成一个第二闭合区段的接近于该行李箱罩盖的这些外部边缘的第二周边空心框。
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增强件与内部衬层的组合,它们一起形成一个适于使用聚合物材料(并且更具体地是对于热塑性材料,该热塑性材料甚至在强化的状态中也保持柔韧)的刚性结构,并且在这样一种水平上它不再有必要使用在现有技术的这些实施方案中所找到的金属增强件。就简化该罩盖的不同元件的组件而言,这由于这些元件的数目减小而提供多个优点。此外,这种具体的构形就重量和成本而言提供了优点,并且如果采用热塑性材料来制造这种结构增强件和/或内部衬层的话它又另外扩宽了再循环的可能性。另一个优点是这样一个罩盖(从车辆的外侧见到的)具有与由板材金属制成的行李箱罩盖的等效水平的审美学外观。
最后,与结合了装配多个金属增强件的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相比,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结构增强件使之有可能增加这些工作区段的惯量并且还提供了具有车窗框(也称为车窗结合轨道)的可能性,该车窗框在其整个周边上是连续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行李箱罩盖中,这种结构增强件可以具有一种几何形状,从而使得它具有与这个行李箱罩盖的周边基本相同的周边。换言之,这种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单件式结构增强件的几何形状具有的几何形状与该罩盖的基本相同。
优选的是,这种结构增强件的上部部分包括在后车窗开口的任一侧上的侧梁,和/或被置于该后车窗开口上方的一个上部梁;并且该结构增强件与该内部衬层可以相互作用形成第一闭合区段和第二闭合区段的第一空心框和第二空心框,这些区段在后车窗开口的这些侧梁处和/或在上部梁处是不可分辨的。
优选的是,所述闭合区段包括一个空心形状的部分(称为“空心体”),这个部分属于该结构增强件,其凹形是朝向车辆的内侧定向的,并且通过在该空心形状的每个边上的一个连接区域而延伸,并且在另一方面包括该内部衬层的一部分,该部分通过在这些连接区域处的附接而将该增强件的空心形状的这个部分封闭。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另外的主题是一种包括如以上所述的行李箱罩盖的机动车辆。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将通过以上详细的且非限定性的说明而显现。
将通过参见附图来进行说明,在附图中:
-图1表示了用于机动车辆的一个行李箱罩盖的从机动车辆外部的以透视方式的视图;
-图2表示了该行李箱罩盖的结构增强件的从车辆内部的以透视方式的视图;
-图3表示了内部衬层的从车辆内部的以透视方式的视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用于组装图1所示的行李箱罩盖的过程的一个步骤的从车辆外部的以透视的方式的视图;
-图5表示了在沿图1的平面P5截取的截面中的视图,P5是经过安排在行李箱罩盖车窗之下的一个外部覆盖板的一个基本上水平的平面;
-图6表示了在沿图1的平面P6截取的截面中的视图,其中P6是经过行李箱罩盖的车窗的一个基本上水平的平面;
-图7表示了在沿图1的平面P7截取的截面中的视图,其中P7是经过行李箱罩盖的锁的一个基本上竖直的平面;并且
-图8表示了在沿图1的平面P8截取的截面中的视图,其中P8是经过行李箱罩盖的后挡风玻璃雨刷器电动机的一个基本上竖直的平面,
-图9表示了在沿图1的平面P9截取的截面中的视图,其中P9是经过行李箱罩盖的上部部分的一个基本上竖直的平面。
首先通过参见图1,可以看到用于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罩盖1。行李箱罩盖1包括一个上部部分2a,该上部部分可以相对于纵向方向和竖直方向是基本上倾斜的,并且该上部部分是通过一个可以基本上是竖直的下部部分2b向下延伸的。
行李箱罩盖1包括多个元件,这些元件是通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传统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装在一起的,这些技术包括粘接、用螺钉拧紧、卡扣铆接、夹紧、铆接、剪取、激光或者超声波焊接,等等。
通过参见图1至图5,包括在这些元件中的有:一个结构增强件18、一个内部衬层42、和一个后车窗4。内部衬层42以及后车窗4被固定地装配到结构增强件18上。类似的,被安排在车窗4之下的一个外部覆盖板6被固定地装配到结构增强件18上。如果必要的话,还可以将多个额外的覆盖元件固定地装配到结构增强件18上,例如像扰流器8,该扰流器在行李箱罩盖的这个实施方案中是在后车窗玻璃4的上方。这些额外的元件被用来完全覆盖该结构增强件18。
后车窗4位于上部部分2a中,而外部覆盖板6是位于行李箱罩盖1的下部部分2b中。
此外,罩盖1可以结合多个功能性设备项。这些设备项被附接到结构增强件18上。这些设备项可以包括旨在用于将行李箱罩盖1铰接到车辆车身上的多个铰接件(未示出)、允许罩盖的打开和关闭以及锁定和解除锁定的一个罩盖锁10、以及包括驱动电动机的一个后挡风玻璃雨刷器系统12。
在罩盖1上还可以提供其他设备项(在这些图中是不可见的),如用于平衡这个罩盖1的使之更易于打开/关闭的一个组件,用于关闭这个罩盖1的行程末端支座装置(这些装置被设计用来在行李箱罩盖1被关闭时抵靠在机动车辆的车身上,用于将其行程停止的目的),一个倒车视频系统、车辆的音响系统的多个元件、车载后照灯、等等。
结构增强件18被制成聚合物材料的一个单件。“聚合物”必须理解为是包括热塑性或热硬化性类型的材料。首先应该指出的是,结构增强件18被设计用来形成行李箱罩盖1的结构的全部,然而除了如将在以下看到的用于内部衬层42之外,罩盖的其他元件仅具有覆盖或装备功能。
结构增强件18具有一种与罩盖1的基本上相同的几何形状,并且具体而言,其周边20与这个行李箱罩盖1的周边是基本上相同的。
结构增强件18通常具有一个上部部分18a以及一个下部部分18b,该上部部分限定一个后车窗开口5并且该下部部分使该上部部分朝向行李箱罩盖1的底部延伸。值得注意的是上部部分18a包括被置于后车窗的开口5的任一侧上的侧梁,以及被置于后车窗的开口5上方的一个上部梁。
结构增强件18通常具有一个围绕后车窗开口的第一框、以及接近行李箱罩盖1的外部边缘的一个第二周边框。该第一框和第二周边框具有空心的形状。这些空心形状是朝向车辆内侧定向的,也就是说在内部衬层42的方向上。这种空心形状例如为该部件提供了惯量以便增加其刚性以及其对于扭绞和弯曲力矩的阻力。该第一框和第二周边框对应地具有一个第一区段和一个第二区段。通过参见图2,这些区段在上部部分18a的这些侧梁和/或这个上部梁处是不可分辨的。这意味着空心形状的第一框和空心形状的第二框在上部部分18a的这些侧梁和/或在该上部梁处可能是不可分辨的。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这因此给出了一个成框架形状的上部部分18a(该上部框)以及一个成框架形状的下部部分18b(该下部框),这两个部分分享同一个水平侧,该水平侧实质上被安排在结构增强件18的上部部分18a与下部部分18b之间的分隔处、在后车窗开口5之下(上部框18a围绕后车窗开口5而下部框18b围绕另一个开口7)。
在增强件18的整个上部部分18a上延伸的这个第一框在内部具有该车窗的一个围绕件22,从而形成一个结合轨道,其上可以固定地安装这个车窗4。由于结构增强件18是以单件生产的,有利的是车窗围绕件22在其整个周边上是连续的。
在下部部分18b中,结构增强件18可以具有多个额外的增强件,例如两个额外的增强件24,这两个增强件在开口7中是以X形放置并且将第一框的下部水平侧连接到第二周边框的下部水平侧上。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这两个额外的增强件24被置于下部框18b中。自然的,这些额外增强件的数目和安置是可以取决于所遇到的要求来进行适配的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背景。
此外,这些框和增强件中的每一个可以被装配有多个肋,这些肋与增强件制作成一个单一件以便增加结构增强件18的内在刚性。确切地说,借助本发明,使用了一个结构增强件,在该结构增强件中有可能局部地加固其中安装了以上说明的这些功能性元件的这些区域。这些加强件例如涉及多个肋的使用和/或增加的厚度。优点是尽管这些局部加固件在增强件的外部形态上具有紧凑性,但它们从行李箱罩盖1的外侧和内侧均是不可见的。
因此用于对行李箱罩盖1的不同的设备项进行附接的装置是被直接提供在单件式结构增强件18上。具体而言,这些是置于上部框18a的水平上侧上的铰接附接装置30、置于下部框18b的水平下侧上的锁定附接装置32、置于这两个框18a、18b的共用的水平侧上的后挡风玻璃雨刷器电动机附接装置34、置于这些增强件24的相交处的牌照板附接装置36、以及置于上部框18a的一个侧边上的罩盖平衡组装附接装置38。优选的是,这些附接装置中的每一个在结构组件18中采取一个或多个孔的形式,这些孔(这些孔可以是通孔或者可以不是通孔)被设计用来接收相配合的附接装置,如螺钉或其他用于紧固所讨论的这些设备项的常规元件。
在图1中,这个一件式结构增强件18是不可见的,因为该结构增强件在其外侧被后车窗4、外部覆盖板6和扰流器8完全覆盖,从而将其完全覆盖。因此结构组件18在图1中是不可见的,这是因为在车辆的外侧的后视图中它被上述覆盖元件4、6、8完全遮蔽,这此外还有利地允许该组件不具有审美学功能,并且因此允许它具有一种完全专属于其结构功能的优化设计,从而为这样一个行李箱罩盖提供必要的刚性,具体是通过使用一种热塑性材料。
类似地,结构增强件18在其内侧被内部衬层42完全覆盖。并且此外根据本发明,该结构增强件18和内部衬层42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第一闭合区段的围绕该后车窗开口5的一个第一空心框,并且形成一个第二闭合区段的接近该行李箱罩盖1的外部边缘的一个第二周边空心框。因此这提供了一种结构,该结构在行李箱罩盖1的这些外部边缘的周边上以及在后车窗开口的周边上具有一个总体上封闭的框。这种结构为此类型的行李箱罩盖1提供了必要的刚性。
内部衬层42被制成聚合物材料的一个单件。图3示出该覆盖内部衬层42,其形状与结构增强件18基本上相同,该内部衬层被设计为被固定地附接到该结构增强件上。更精确的是,它具有框42a形状的一个上部部分,该上部部分的尺寸基本上与结构增强件18的第一框18a相同,该框42a通过一个下部板42b向下延伸,该下部板的周边基本上与结构增强件18的下部部分18b中的第二周边框相同。因此,内部衬层42整个覆盖了结构增强件18的内侧并且它还具有与罩盖1基本上相同的一种几何形状,并且具体是其周边44基本上与行李箱罩盖1的周边相同。如果可能的话,内部衬层42中的多个开口是必要的,例如以便允许触及行李箱罩盖1的设备项,它们可以然后由多个额外的内部衬层元件覆盖。
该一件式内部衬层42可以包括一个总体上连续的密封轨道,该密封轨道被设计用来与车辆的气候密封件(未示出)相互作用的。应该指出的是,在气候密封件可以被安装于形成在内部衬层42上的一个周边肋上的意义上翻转也是可能的,于是这个密封件能够静止在车辆的密封轨道上。
因此内部衬层42具有三个主要功能:外观功能(审美功能),因为这个衬层形成了行李箱罩盖1的内侧,也就是说在行李箱罩盖1被关闭时在车辆中的一侧;密封功能,该密封功能是通过总体上连续的密封轨道(未示出)与安装在车辆上的气候密封件的相互作用的;以及结构性功能,因为它与结构增强件18相互作用以便在符合其外观功能的限度之内对这种类型的罩盖提供必要的刚性,这种外观功能也是取决于所使用材料的类型的。
衬层42以及结构增强件18的几何形状是类似的。这两个元件被如图4所示一个被置于另一个顶部地完美地组装。它们一起形成了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行李箱罩盖1的周边上的并且沿该车窗的围绕件带有多个封闭框。换言之,它们对应的周边20、44(对应于行李箱罩盖11的周边)是沿这些周边的整个长度组装的,类似于沿车窗框22的整个长度组装的这两个元件18、42。
因此结构增强件18和内部衬层42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第一闭合区段的围绕该后车窗开口的一个第一空心框,并且形成了一个第二闭合区段的接近该行李箱罩盖1的这些外部边缘的一个第二周边空心框。根据以上说明的这个结构增强件18的实施方案,该第一闭合区段和第二闭合区段在后车窗开口5的这些侧梁和/或在该上部梁处可能是不可分辨的。
因此所述关闭的区段一方面包括结构增强件18的一个部分并且另一方面包括封闭了增强件18的该部分的内部衬层42的一个部分。
结构增强件18的这个部分具有空心形状,如以上已经说明的,其凹形是朝向车辆的内侧定向的,并且该空心形状是通过该凹形的每一侧上的一个连接区域来延伸的。应该指出的是,以上说明的这些增强件24也可以具有这种空心形的部分,而这种空心形部分在接收内部衬层42的一个部分的每一侧上具有一个连接区域。
内部衬层42的这个部分通过附接在这些连接区域处而封闭了增强件18的这个部分。将做出的优先选项是一种连续型的附接,例如通过放置为使得以总体上连续的多个轨道形式示出的这些连接区域与内部衬层42的相配合的多个区域发生接触。这种构形是适合于通过激光或振动焊接的组装过程,一种其中必须使得这些表面处于接触的组装过程。
根据这些图中所示的实施方案,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图2中,结构增强件18包括3个“轨道”,第一个轨道是在结构增强件18的周边上;第二个轨道是在后车窗开口5的周边上;以及第三个轨道是在下部框18b的内侧上在结构增强件18的下部部分18b中形成的开口7的周边上。
在图5至图9中示出了在结构增强件18与内部衬层42之间组装以便形成这些空心框的多个实例,这些图表示沿图1的平面P5至P9的截面。在这些图的每一个中,存在着结构增强件18和内部衬层42。还发现的是空心形的部分25以及在结构增强件18的空心部分25的任一侧上的连接区域26和27。这些连接区域26和27形成了接收该内部衬层42的一个部分的多个接片和接片部分。这涉及例如将这些元件放置为面向彼此,或者表面与表面抵靠以便用于通过粘接或通过激光或振动焊接的组装。就这方面而言,可以在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传统解决方案中选择在结构增强件18与内部衬层42的这些连接区域之间的机械连接,这些机械连接仅是面向彼此的(例如见图9,以及见用于连接区域27的图8)或者是这些区域相接触的(例如见图5至图8)选取。如果使用了一种卡扣铆接组装过程,这些表面不是连续地接触的而是在多个地方发生接触,然后一个过程将一种用于适合密封该组件的材料的一个珠缘加到其上。
然而,并且根据图8,可以看到结构增强件18的空心形部分25在必要时也可以具有一个开口,例如,以便允许多个功能性元件(如挡风玻璃雨刷器电动机12)的通过。于是这种安排可以产生多个区段,这些区段在严格意义上讲在局部上并不是被全部关闭的,而是这些区段因而被提供为不会损坏在结构增强件18与内部衬层42之间的这种组装的整体牢固性。
图5示出的是该罩盖的组件通过将外部覆盖板6安装到结构增强件18的在其下部部分18b中的第二周边框上而连续,该外部覆盖板具有的尺寸与这个框的尺寸大致相同以便在下部部分18b中将该框完全覆盖。
在图9中,扰流器8被安装在结构增强件18上且被置于车窗4的上方。车窗4被装配到为此目而提供的如在图1中可以看到的围绕件22上。
沿图1的平面P6所截取的图6示出了在结构增强件18的上部部分18a的一个侧梁处,在罩盖的这些元件4、18与42之间的组装。还表示了在组件18与衬层42(所述区段源于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是不可分辨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所获得的闭合区段的空心框的一个部分,而且在具有粘结剂的珠缘的帮助下(未示出),车窗4通过一种固定且密封的方式被装配到车窗围绕件22上。在这个图中,有可能看到的是结构增强件18的壁的一部分在一侧上形成了车窗围绕件22的表面并且在另一侧上形成了空心形部分的底部表面,这使之有可能将后车窗玻璃4直接紧固到由结构增强件18和内部衬层42形成的框上,因而借助于粘接的后车窗的支持而提供了增加的刚性。
沿图1的平面P7截取的图7示出了在锁10处该罩盖的这些元件6、18与42之间的组装。它表示这个锁10经过多个孔口而固定地安装到结构增强件18上并且穿过结构增强件和衬层42。
最后,沿图1的平面P8截取的图8示出了在后挡风玻璃雨刷器系统电动机12处在罩盖的这些元件4、6、18和42之间的组装,这个电动机优选是位于空心部分25中。它表示电动机12经过多个孔口而固定地安装到结构组件18上并且穿过这个结构组件和车窗4。
自然地,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刚刚仅作为非限定性实例而描述的本发明作出不同的修改。例如,在图6或图9中,凹形25以及这些连接区域26和27可以是分离的以便明显地形成围绕后车窗开口5的第一空心框以及第二周边空心框。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这可能会占据更多的空间,每个凹形可以在任一侧上包括其连接区域,并且在这两个凹形之间的这些连接区域可能是不可分辨的。这将因此给出两个围绕后车窗开口的组装轨道而不是对应于这些图中所示的实施方案的仅一个组装轨道。
根据本发明的行李箱罩盖因此具有的优点的是轻,它相对于钢板行李箱罩盖大致轻20%;并且具有为其旨在的用途而设计的刚性而不必使用额外的金属结构部件;具有与板材金属制作的行李箱罩盖相同水平的审美学外观;优异的可回收利用性(由热塑性材料制成),并且对于成本而言所有均不会超过板材金属行李箱罩盖的成本。

Claims (8)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罩盖(1),包括一个结构增强件(18)、一个内部衬层(42)以及一个后车窗(4),该结构增强件(18)由一个上部部分(18a)以及一个下部部分(18b)构成,该上部部分限定一个后车窗开口并且该下部部分使该上部部分(18a)朝向该行李箱罩盖(1)的底部延伸,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结构增强件(18),该结构增强件被制成聚合物材料的一个单件,该结构增强件(18)在其外侧至少被该后车窗(4)覆盖并且有一个外部覆盖板(6)被置于该后车窗(4)之下以便完全覆盖该结构增强件(18),并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结构增强件(18),该结构增强件在其内侧被该内部衬层(42)完全覆盖,该结构增强件(18)与该内部衬层(42)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第一闭合区段的围绕该后车窗开口的一个第一空心框,并且形成一个第二闭合区段的接近该行李箱罩盖(1)的这些外部边缘的第二周边空心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罩盖(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结构增强件(18),该结构增强件的上部部分(18a)包括在该后车窗开口的任何一个侧上的侧向直立部分,并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结构增强件(18)和一个内部衬层(42),该结构增强件以及该内部衬层相互作用而形成第一闭合区段和第二闭合区段的第一空心框和第二空心框,这些区段在这些侧向直立部分处是不可分辨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箱罩盖(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结构增强件(18),该结构增强件的上部部分(18a)包括被置于该后车窗开口上方的一个上部直立部分,并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结构增强件(18)以及一个内部衬层(42),该结构增强件以及该内部衬层相互作用而形成第一闭合区段和第二闭合区段的第一空心框和第二空心框,这些区段在该后车窗开口的上部直立部分处是不可分辨的。
4.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罩盖(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结构增强件(18)和一个内部衬层(42),该结构增强件以及该内部衬层相互作用而形成第一闭合区段和第二闭合区段的第一空心框和第二空心框,所述多个区段一方面包括属于该结构增强件(18)的空心形状的一个部分,该空心形状的凹形朝向该车辆的内侧定向,并且通过在该空心形状的每侧上的一个连接区域而延伸,并且在另一方面包括该内部衬层(42)的一部分,该部分通过这些连接区域处的附接而封闭了该增强件(18)的空心形状的该部分。
5.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罩盖(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内部衬层(42),该内部衬层完全覆盖该结构增强件(18),并且它包括一个密封轨道,该密封轨道总体上是连续设计的以便与该车辆的气候密封件相互作用。
6.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罩盖(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所述车窗(4)之上被固定地附接到该结构增强件(18)上的一个扰流器(8),该扰流器由一种聚合物材料制成,优选是热塑性或热硬化性材料。
7.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罩盖(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结构增强件(18),该结构增强件具有多个额外的增强件,从而将该第一框的下部水平侧连接到该第二周边框的下部水平侧上。
8.一种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罩盖。
CN201080063972.5A 2009-12-16 2010-07-20 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罩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33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959030 2009-12-16
FR0959030A FR2953770B1 (fr) 2009-12-16 2009-12-16 Porte de coffr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PCT/FR2010/051528 WO2011073544A1 (fr) 2009-12-16 2010-07-20 Porte de coffr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3373A true CN102753373A (zh) 2012-10-24
CN102753373B CN102753373B (zh) 2015-03-04

Family

ID=42088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397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3373B (zh) 2009-12-16 2010-07-20 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罩盖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567841B2 (zh)
EP (1) EP2512850B1 (zh)
JP (1) JP5684284B2 (zh)
KR (1) KR101704393B1 (zh)
CN (1) CN102753373B (zh)
BR (1) BR112012014539B1 (zh)
ES (1) ES2441190T3 (zh)
FR (1) FR2953770B1 (zh)
RU (1) RU2524811C2 (zh)
WO (1) WO201107354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6944B (zh) * 2013-11-12 2017-04-12 铃木株式会社 车用门
CN112351900A (zh) * 2018-07-05 2021-02-09 雷诺股份公司 车辆行李舱盖结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81015B2 (ja) * 2011-03-30 2015-03-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リフトゲート構造
JP5310779B2 (ja) * 2011-04-28 2013-10-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ラゲージドア構造
JP5240353B2 (ja) * 2011-12-06 2013-07-17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トランクリッドの骨格構造
JP6049390B2 (ja) * 2012-10-17 2016-12-21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
US8979161B2 (en) * 2013-03-15 2015-03-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ow mass truck end gate utilizing aluminum stampings and extrusions
JP5772882B2 (ja) * 2013-06-19 2015-09-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
EP3055150B1 (en) * 2013-10-07 2020-08-12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Closed section geometry, hollow shape, vehicle components
JP5942973B2 (ja) * 2013-12-18 2016-06-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部材の接着構造及びバックドアの接着構造
US10189337B2 (en) 2014-02-11 2019-01-29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Composite liftgate
EP3718802B1 (en) 2014-02-11 2022-02-09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Composite liftgate
JP2016030586A (ja) * 2014-07-30 2016-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樹脂バックドア構造
JP6206387B2 (ja) * 2014-12-15 2017-10-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の接合方法
CN204726200U (zh) * 2014-12-30 2015-10-28 全耐塑料公司 机动车后车门活动板件及包含该板件的机动车
FR3036327B1 (fr) * 2015-05-20 2017-05-19 Faurecia Bloc Avant Ensemble doublure-pontet pour volet plastique
JP6436021B2 (ja) * 2015-08-31 2018-1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樹脂パネル構造及びラゲージドア
USD901343S1 (en) 2015-10-27 2020-11-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rear bumper cover
USD764995S1 (en) * 2015-10-27 2016-08-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liftgate
US10549611B2 (en) * 2016-01-29 2020-02-04 Magna Exteriors Inc. Infrared welded exterior panel assembly and process of making same
USD808321S1 (en) * 2016-02-04 2018-01-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ailgate panel of car
USD798784S1 (en) * 2016-02-12 2017-10-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ailgate panel of car
FR3051728B1 (fr) * 2016-05-27 2018-05-18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oublure interne de volet arriere
JP6380487B2 (ja) * 2016-08-29 2018-08-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
US9834072B1 (en) 2016-09-21 2017-12-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iftgat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EP3312033B1 (de) * 2016-10-21 2020-07-29 Magna Steyr Fahrzeugtechnik AG & Co KG Fahrzeugtür
FR3061123B1 (fr) * 2016-12-26 2019-05-31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Piece de vehicule destinee a etre soudee sur un element de carrosserie.
DE102017102177A1 (de) * 2017-02-03 2018-08-09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nbauteil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CN106869707B (zh) * 2017-03-31 2018-08-31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的尾门
USD823763S1 (en) * 2017-06-02 2018-07-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liftgate
JP6495416B2 (ja) * 2017-10-27 2019-04-03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製バックドアの補強構造
JP6495417B2 (ja) * 2017-10-30 2019-04-03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製バックドアの補強構造
DE112018006143T5 (de) * 2017-11-30 2020-09-10 Inteva Products, Llc Fahrzeugtürmodul
CN110228535A (zh) * 2018-03-05 2019-09-13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行李厢盖的支撑件、行李厢盖及汽车
RU197499U1 (ru) * 2019-10-16 2020-05-12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Лада-Пресс" Дверь задк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D947737S1 (en) * 2020-07-01 2022-04-05 Hyundai Motor Company Liftgate panel for vehicles
US11964548B2 (en) * 2021-06-08 2024-04-23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Reinforcements and support brackets for vehicle doors
FR3142164A1 (fr) 2022-11-18 2024-05-24 Psa Automobiles Sa Doublure de volet de coffr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2098A (en) * 1986-11-05 1989-04-18 Ford Motor Company Double-walled structural body panel for motor vehicle
EP1120303A1 (fr) * 2000-01-26 2001-08-01 Inoplast Ouvra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n matériau plastique et véhicule automobile équipé d'un tel ouvrant
CN1991125A (zh) * 2005-12-28 2007-07-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车门结构
EP1927453A1 (fr) * 2006-11-03 2008-06-04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e doublure intérieure de hayon en matière plastique renforcée
CN101244710A (zh) * 2007-01-24 2008-08-2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5720U (ja) * 1981-08-14 1983-02-1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ボデ−
JP3253864B2 (ja) * 1996-10-02 2002-02-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テールゲート補強構造
US6053562A (en) * 1997-10-21 2000-04-25 Peregrine Incorporated Door for a vehicle having a structural frame memb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RU2144865C1 (ru) * 1998-05-06 2000-01-27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втоВАЗ" Дверь задка автомобиля
JP3859116B2 (ja) * 2000-08-04 2006-12-20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リアスポイラー装置
US6860537B2 (en) * 2001-12-05 2005-03-01 Alcoa Inc. Door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030110705A1 (en) * 2001-12-13 2003-06-19 Carlisle Engineered Products Plastic double-walled structural panel
CA2425123C (en) * 2003-01-16 2010-09-21 Decoma International Inc. Lightweight composite tailgate
US7118153B2 (en) * 2003-09-16 2006-10-10 Honda Motor Co., Ltd. Frame structure for vehicle tailgate
DE202004011851U1 (de) * 2004-07-28 2004-09-30 Peguform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Hecktür
DE202006016378U1 (de) * 2005-10-20 2007-04-12 Schmiemann Olaf Kraftfahrzeug im Heckbereich, insbesondere mit Heckklappe und dem hinteren Stoßfänger und Verkleidungs- und Anbauteilen
DE102006050144A1 (de) * 2006-10-25 2008-04-30 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 (Switzerland) Gmbh Metall-Kunststoff-Hybrid-Strukturbauteile
FR2922859B1 (fr) * 2007-10-31 2010-02-19 Plastic Omnium Cie Ensemble d'un caisson de hayon et d'une piece destinee a etre rapportee sur le caisson
JP5024034B2 (ja) * 2007-12-27 2012-09-1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ボディ構造体
EP2293953B1 (en) * 2008-05-30 2013-02-13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Composite liftgate system
WO2011063538A1 (de) * 2009-11-25 2011-06-03 Weber Automotive Ag - Holding Heckklappe aus faserverstärktem thermoplastischem kunststoff
FR2959707B1 (fr) * 2010-05-05 2013-03-15 Faurecia Bloc Avant Element de face arriere et face arrier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5681015B2 (ja) * 2011-03-30 2015-03-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リフトゲート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2098A (en) * 1986-11-05 1989-04-18 Ford Motor Company Double-walled structural body panel for motor vehicle
EP1120303A1 (fr) * 2000-01-26 2001-08-01 Inoplast Ouvra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n matériau plastique et véhicule automobile équipé d'un tel ouvrant
CN1991125A (zh) * 2005-12-28 2007-07-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车门结构
EP1927453A1 (fr) * 2006-11-03 2008-06-04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e doublure intérieure de hayon en matière plastique renforcée
CN101244710A (zh) * 2007-01-24 2008-08-2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行李舱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6944B (zh) * 2013-11-12 2017-04-12 铃木株式会社 车用门
CN112351900A (zh) * 2018-07-05 2021-02-09 雷诺股份公司 车辆行李舱盖结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84284B2 (ja) 2015-03-11
RU2012129999A (ru) 2014-01-27
CN102753373B (zh) 2015-03-04
RU2524811C2 (ru) 2014-08-10
EP2512850A1 (fr) 2012-10-24
JP2013514223A (ja) 2013-04-25
BR112012014539A2 (pt) 2017-08-29
BR112012014539B1 (pt) 2020-07-14
US20120306231A1 (en) 2012-12-06
WO2011073544A1 (fr) 2011-06-23
KR20120115309A (ko) 2012-10-17
ES2441190T3 (es) 2014-02-03
KR101704393B1 (ko) 2017-02-08
FR2953770A1 (fr) 2011-06-17
EP2512850B1 (fr) 2013-12-18
US8567841B2 (en) 2013-10-29
FR2953770B1 (fr) 2011-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3373A (zh) 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罩盖
JP5427190B2 (ja)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
KR102333983B1 (ko) 윈도우 리프트 시스템을 위한 장착 메카니즘을 포함하는, 도어를 위한 플라스틱 강성 패널
JP5498866B2 (ja) 自動車用異種材料ルーフ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CN105292268A (zh) 带天窗汽车的上部车体构造
JP7021221B2 (ja) サンルーフ、ルーフフレーム、および対応するルーフを有する自動車構造体
US10189504B2 (en) Vehicle pillar structure
CN102092355A (zh) 用于汽车的车身结构柱和具有车身结构柱的汽车
CN105522896A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结构
KR102529375B1 (ko) 차량용 도어
US6874844B2 (en) Notchback motor vehicle
US20060249981A1 (en) Liftgate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8247938U (zh) 汽车尾门及汽车
CN210591332U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
JPH09267767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4551689B2 (ja) 車両用ドア
CN108032907B (zh)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的车身侧铰链安装结构
CN104918810B (zh) 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界定出空心体的开口面板结构
KR20010023785A (ko) 차량용 장치 및 그 장치를 제작하기 위한 방법
CN211222985U (zh) 门体组件及车辆
JP2012025263A (ja) 車両用ドア
JP6365595B2 (ja)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JP2018001858A (ja) 車両の樹脂製ドア
KR20230099252A (ko) 차량용 사이드 구조체
CZ2008204A3 (cs) Hybridní rám zádových dver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