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6494A - 压力施加部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力施加部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6494A
CN102736494A CN2012100059769A CN201210005976A CN102736494A CN 102736494 A CN102736494 A CN 102736494A CN 2012100059769 A CN2012100059769 A CN 2012100059769A CN 201210005976 A CN201210005976 A CN 201210005976A CN 102736494 A CN102736494 A CN 102736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heater block
width
pushing
exemplary embodi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59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6494B (zh
Inventor
中村太平
冈部晃儿
久保田夕纪
后藤康孝
古坚浩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36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6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Structural details o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ressure elements and layer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设备和压力施加部件,定影装置包括:加热部件,其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包括位于加热部件的内部的热源;以及压力施加部件,其挤压加热部件。压力施加部件包括带形部件、支撑部件和加压部件。带形部件沿着经过带形部件面向加热部件的定影区域的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支撑部件与加热部件相对,并且带形部件布置在支撑部件和加热部件之间。加压部件包括由支撑部件支撑的基端部和朝向定影区域延伸的自由端部。加压部件具有布置为沿宽度方向彼此间隔的多个推压部,当介质经过定影区域时,推压部能够根据介质的厚度弹性变形,自由端部沿着朝向加热部件的推压方向推压带形部件,以使带形部件挤压加热部件。

Description

压力施加部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施加构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11-133776(参见段落[0039]和图1)、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10-002773(参见摘要,段落[0032]至[0044],图4至图20,图22至图35,以及图37)、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02-082551(参见摘要,段落[0055]至[0059],段落[0087]至[0089],以及图3至图9),以及日本专利No.3285658(参见段落[0007]至[0013]以及图2至图4)描述了下述技术:在图像形成设备的定影装置中,在通过加热和加压将已转印到片材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的定影区域中,使压力施加部件以预定压力挤压加热部件。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11-133776(下文中称作专利文献1)描述了包括加压垫(12)的定影装置,加压垫(12)挤压用作加热部件的定影辊(10),环形带(11)位于加压垫和定影辊之间。根据专利文献1,加压垫(12)布置在环形带(11)的内侧并且呈沿环形带(11)的宽度方向(即沿着定影辊(10)的轴向)延伸的块状。加压垫(12)包括:低摩擦层(12b),其与环形带(11)的内表面相接触;弹性部件(12a),在其外表面上具有低摩擦层(12b);以及保持件(12c),其保持低摩擦层(12b)。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10-002773(下文称作专利文献2)描述了定影装置(F),其包括:加热辊(Fh),其具有沿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由金属制成的可弹性变形的圆筒形基体部件(1);以及压力施加辊(Fp),其包括轴(11)和形成在轴(11)的外周上的弹性层(12)。在定影区域(Q5)中,加热辊(Fh)挤压压力施加辊(Fp),使得基体部件(1)弹性变形并且基体部件(1)和压力施加辊(Fp)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在定影区域(Q5)以外的区域中,基体部件(1)弹性复原并且恢复圆筒形形状。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02-082551(下文称作专利文献3)描述了这样一种定影装置(8):在定影装置(8)中,用作加热部件的定影辊(12)挤压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为板形并且沿定影辊(12)的轴向延伸。根据专利文献3,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包括基端部和自由端部。基端部附接至附接部(20),附接部(20)沿记录纸张被传送的传送方向而布置在定影辊(12)的上游。自由端部从基端部沿传送方向向下游延伸。
根据专利文献3,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可以由例如氟塑料材料(PFA、PTFE、FEP等)、耐热树脂(诸如聚酰亚胺等)、金属板(由不锈钢、铜等制成)或者具有由氟塑料材料制成的涂层的耐热部件形成。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的厚度被设定为2mm或更小。另外,根据专利文献3,在面向定影辊(12)的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的表面中形成有不规则的图案、狭缝(19a)或切除部(19b)。因此,记录纸张和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表面张力减小。结果,能够减少卡纸的发生。沿着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方向形成不规则图案等,以便避免咬合压力不均匀以及诸如定影故障等故障。
日本专利No.3285658(下文称作专利文献4)描述了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定影辊(14),其用作加热部件;以及片状加压网(16),其挤压定影辊(14)并且沿着片材被传送的传送方向延伸。根据专利文献4,加压网(16)通过支撑在板簧形刮板(30,36)的端部处的块状垫(32,38)在两个位置处挤压定影辊(14),所述两个位置为定影区域的沿传送方向的上游和下游。根据专利文献4,刮板(30,36)和垫(32,38)沿着加压网(16)的宽度方向(即沿着定影辊(14)的轴向)延伸,并且加压网(16)通过刮板(30,36)和垫(32,38)沿轴向在定影辊(14)的整个区域上方挤压定影辊(1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目的是防止当介质经过加热部件时加热部件被以高压局部加压。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定影装置包括:加热部件,其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包括在加热部件的内部的热源;以及压力施加部件,其挤压加热部件。压力施加部件包括带形部件、支撑部件和加压部件。带形部件沿着经过定影区域的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在定影区域中带形部件面向加热部件。支撑部件与加热部件相对,并且带形部件布置在支撑部件和加热部件之间。加压部件包括由支撑部件支撑的基端部和朝向定影区域延伸的自由端部。加压部件具有多个推压部,所述多个推压部布置为沿宽度方向彼此间隔,当介质通过定影区域时,所述推压部能够根据介质的厚度弹性变形,自由端部沿着朝向加热部件的推压方向推压带形部件,以使带形部件挤压加热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在根据第一方案的定影装置中,在推压部之间设置有气隙。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在根据第二方案的定影装置中,推压部由挠性线材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在根据第一方案的定影装置中,加压部件具有布置在推压部之间并且将推压部彼此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推压部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在根据第一至第四方案中的一个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中,所述自由端部包括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沿介质被传送的传送方向布置在定影区域的下游端部处,并且自由端部形成为沿宽度方向在定影区域的整个区域上连续延伸的板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在根据第一至第五方案中的一个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中,自由端部布置为自由端部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比自由端部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更靠近加热部件的弯曲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在根据第六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中,支撑部件具有使得支撑部件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比支撑部件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更靠近加热部件的外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在根据第一至第七方案中的一个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中,所述推压部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为推压宽度,所述推压宽度被设定为这样: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的所述推压部的所述推压宽度比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中的所述推压部的所述推压宽度大。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在根据第一至第八方案中的一个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中,所述推压部之间沿所述宽度方向的间隔为推压间隔,所述推压间隔被设定为这样: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的所述推压部之间的所述推压间隔比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中的所述推压部之间的所述推压间隔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在根据第一至第九方案中的一个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中,所述推压部的厚度被设定为这样: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的所述推压部的厚度比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中的所述推压部的所述厚度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在根据第一至第十方案中的一个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的所述推压部是由具有比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中的所述推压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大的弹性模量的材料制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案,根据第一至第十一方案中的一个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还包括支撑体和旋转支撑部件。支撑体支撑加热部件以使加热部件能够旋转。旋转支撑部件支撑压力施加部件并且由支撑体支撑,以使旋转支撑部件能够在压力施加部件挤压加热部件的加压位置和压力施加部件不挤压加热部件的释放之间之间旋转。加压部件还包括布置在基端部和自由端部之间以使自由端部相对于基端部弯曲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布置在与旋转支撑部件的旋转中心相对应的位置处。当旋转支撑部件移动到加压位置时,加压部件在以弯曲部为中心的情况下弹性变形的同时被保持,从而产生用于推压带形部件的推压力。当旋转支撑部件移动到释放位置时,加压部件在以弯曲部为中心的情况下弹性恢复。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案,根据第一至第十一方案中的一个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还包括支撑体和移动部件。支撑体支撑加热部件以使加热部件能够旋转,并且支撑所述支撑部件以使支撑部件能够在带形部件挤压加热部件的加压位置和带形部件不挤压加热部件的释放位置之间旋转。移动部件移动支撑部件并且被支撑以使得移动部件能够在移动部件与支撑部件相接触并且压力施加部件被保持在加压位置处的第一位置和压力施加部件从保持状态释放并且被允许移动到释放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支撑部件移动到加压位置时,基端部挤压支撑部件的方向包括支撑部件从加压位置朝向释放位置移动的方向的分量。当移动部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基端部由于加压部件的弹性恢复而推动支撑部件并且使支撑部件移动到释放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案,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转印装置,其将图像从图像载体转印到介质上,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承载所述图像;以及根据第一方案至第十一方案中的一个方案所述的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通过加热和加压来对已经转印到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图像进行定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案,一种压力施加部件,其挤压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包括位于加热部件的内部的热源,所述压力施加部件包括带形部件、支撑部件和加压部件。带形部件沿着经过定影区域的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定影区域中所述带形部件面向所述加热部件。支撑部件与加热部件相对,并且带形部件被布置在支撑部件和加热部件之间。加压部件包括由支撑部件支撑的基端部和从基端部朝向定影区域延伸的自由端部。加压部件具有布置为沿宽度方向彼此间隔的多个推压部,当介质经过定影区域时,推压部能够根据沿宽度方向具有非均匀厚度的介质的厚度弹性变形,自由端部沿朝向加热部件的推压方向推压带形部件,以使带形部件挤压加热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第十四方案和第十五方案,与不设置能够根据介质的厚度而弹性变形的推压部的情况相比,减小了当介质经过加热部件时以高压局部地挤压加热部件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推压部能够根据介质的厚度彼此独立地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与推压部不由线材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推压部的材料成本。结果,能够降低定影装置的总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与不设置将推压部彼此连接的薄连接部的情况相比,在组装压力施加部件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容易地处理加压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与板形部件的自由端不设置在定影区域沿传送方向的下游端部处的情况相比,从定影区域传送出的介质能够更加易于与加热部件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与自由端部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不朝向加热部件弯曲的情况不同,能够对沿宽度方向施加到加热部件的压力分布进行调节。结果,能够减少定影故障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加压部件可被布置为使得其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加热部件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与布置在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的推压部的推压宽度不大于布置在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中的推压部的推压宽度的情况不同,能够对沿宽度方向施加到加热部件上的压力分布进行调节。结果,能够减少定影故障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与布置在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的推压部之间的推压间隔不小于布置在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中的推压部之间的推压间隔的情况不同,能够对沿宽度方向施加到加热部件上的压力分布进行调节。结果,能够减少定影故障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与布置在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的推压部的厚度不大于布置在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中的推压部的厚度的情况不同,能够对沿宽度方向施加到加热部件上的压力分布进行调节。结果,能够减少定影故障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与布置在沿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的推压部不是由具有比布置在沿宽度方向的端部中的推压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大的弹性模量的材料制成的情况不同,能够对沿宽度方向施加到加热部件上的压力分布进行调节。结果,能够减少定影故障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案,与基端部不通过围绕弯曲部旋转而移动到释放位置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大自由端部在释放位置处的弹性恢复的量。因此,可以减少经时发生的加压部件的永久性变形(即,屈服)。结果,能够对沿宽度方向在加压位置处施加到加热部件上的压力分布进行调节,并且能够减少定影故障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案,与加压部件不保持在加压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定影装置的部件的数量。结果,能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定影装置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沿着线III-III截取的图2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压力施加带与加热辊相接触的状态;
图4是沿着线IV-IV截取的图2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压力施加带与加热辊分离的状态;
图5是沿着线V-V截取的图2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压力施加带与加热辊相接触并且片材分离部件保持在定影操作位置处的状态;
图6是沿着线VI-VI截取的图2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压力施加带与加热辊相接触并且片材分离部件保持在片材分离部件与加热辊表面分离的分离位置处的状态;
图7A和7B是示出板和支撑在板的内表面上的旋转杆的示意图,其中,图7A是板和旋转杆的平面图,而图7B是旋转杆的放大透视图;
图8A和8B是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的示意图,其中,图8A是板簧的放大透视图,而图8B示出了当沿从左到右的方向看时支撑在基座上的板簧的基端部;
图9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10A和10B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其中,图10A示出了从图9中所示的状态去除了带部件、前后端附接部件、翼片、浸油毡和滑动片的状态,而图10B示出了当沿图10A中的箭头XB所示的方向看时端附接部件和翼片被附接的状态;
图11是沿着线XI-XI截取的图9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加热辊和压力施加带的一部分;
图12A至12D是示出当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杆在作业操作位置和卡纸恢复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时定影装置的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12A示出了当沿前板的从前向后的方向看时操作杆移动到作业操作位置时定影装置的状态,图12B示出了当沿从前向后的方向看时沿着图10B中的线XIIB-XIIB截取的剖视图中图12A中的状态,图12C示出了当沿前板的从前向后的方向看时操作杆移动到卡纸恢复操作位置时定影装置的状态,图12D示出了当沿从前向后的方向看时沿着图10B中的线XIID-XIID截取的剖视图中图12A的状态。
图13是示出当沿从上到下的方向看时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的基端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与图13相对应的示意图,示出了当沿从上到下的方向看时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的基端部的状态;
图15A和15B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的示意图,其中,图15A是与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8A相对应的板簧的放大透视图,而图15B是沿着线XVB-XVB截取的图15A的剖视图;
图16A至16C是示出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部件的示意图,其中,图16A是与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8A相对应的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部件的放大透视图,图16B是当沿图16A中的箭头XVIB所示的方向看时平板部的放大透视图,而图16C是沿着线XVIC-XVIC截取的图16A的剖视图;以及
图17A和17B是示出根据变型例的基座的示意图,其中,图17A是根据变型例的基座的放大透视图,而图17B示出了当沿图17A中的箭头XVIIB所示的方向看时根据变型例的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的描述,在每个图中,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分别被定义为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另外,箭头X、-X、Y、-Y、Z和-Z所示的方向分别被定义为向前、向后、向右、向左、向上和向下,并且在那些方向上的侧边分别被定义为前侧、后侧、右侧、左侧、上侧和下侧。
在图中,中心处具有点的圆圈表示相对于图中所示的侧边从后向前的方向,而内部具有“×”标记的圆圈表示相对于图中所示的侧边从前向后的方向。
在每个图中,省略了除那些说明所必需的部件之外的部件以便于理解。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F的图像形成设备U的示意图。
参照图1,图像形成设备U包括文档传送装置U1和作为复印机实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主体U2。图像形成设备主体U2支撑文档传送装置U1并且包括作为文档基座实例的台板玻璃PG。文档传送装置U1包括作为文档接收部实例的文档供给托盘TG1和作为文档输出部实例的文档输出托盘TG2。待制作复印件的多张文档Gi被放置到文档供给托盘TG1上。多张文档Gi被传送通过台板玻璃PG上的作为文档读取位置实例的复印位置,并且被排出到文档输出托盘TG2上。图像形成设备主体U2包括用户接口UI、曝光光学系统A和其它组件。用户接口UI为操作单元的实例,用户操作该操作单元以输入表示诸如打印开始指令(即,复印开始指令)的操作指令的信号。被在文档传送装置U1中沿着台板玻璃PG传送的文档或者手动放置到台板玻璃PG上的文档反射的反射光被引导到曝光光学系统A,并且被固态摄像器件CCD转换为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电信号。图像处理部IPS将R、G和B的电信号转换为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的图像数据并且临时存储图像数据。然后,图像处理部IPS在预定定时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激光驱动电路DL。
沿着箭头Ya所示的方向旋转的图像载体PR的表面通过作为充电部件实例的充电辊CR进行均匀地充电,并且相继地经过潜像写入位置Q1、显影区域Q2和一次转印区域Q3。在潜像写入位置Q 1处,通过激光驱动电路DL驱动的潜像写入装置ROS利用作为写入光实例的激光束L扫描图像载体PR的表面,从而在图像载体PR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在形成多色图像(即,所谓的全色图像)的情况下,相继地形成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这四种颜色的图像相对应的潜像。在形成单色图像的情况下,仅形成与黑色(K)图像相对应的静电潜像。
旋转式显影装置G包括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各种颜色对应的四个显影单元GY、GM、GC和GK。显影单元GY、GM、GC和GK响应于旋转轴Ga的旋转而相继地旋转到上述显影区域Q2。显影单元GY、GM、GC和GK中的每个包括作为将显影剂传送到显影区域Q2的显影剂载体实例的显影辊GR,并且将图像载体PR上经过显影区域Q2的静电潜像显影为作为可视图像实例的色调剂图像Tn。
通过双点划线示出的滑架F 1在图像载体PR下方的区域中受到作为框架引导单元实例的左右滑轨SR支撑,以使得滑架F1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滑架F 1为可移动框架的实例。带框架F2由滑架F 1支撑,以使得带框架F2能够绕着铰链轴F2a沿上下方向旋转。带框架F2为框架部件的实例,该框架部分用于被包括在带组件BM(作为中间转印装置的实例)中的带形部件。铰链轴F2a为用于框架部件的轴部件的实例。带组件BM包括:带支撑辊Rd、Rt、Rf和T2a,其作为用于带形部件的多个支撑部件的实例;一次转印辊T1,其作为一次转印部件的实例;接触辊T2c,其作为二次转印接触部件的实例;以及带框架F2,其支撑上述组件。带支撑辊Rd、Rt、Rf和T2a对作为带形部件实例并且也作为中间转印部件实例的中间转印带B进行支撑。带支撑辊Rd、Rt、Rf和T2a包括:带驱动辊Rd,其作为用于带形部件的驱动部件的实例;张紧辊Rt,其作为用于带形部件的张力施加部件的实例;惰辊Rf,其作为用于带形部件的从动部件的实例;以及支承辊T2a,其作为二次转印对置部件的实例。接触辊T2c与支承辊T2a相接触。
带组件BM能够绕着铰链轴F2a沿上下方向旋转。当带组件BM向下旋转时,带组件BM可以与滑架F1一起插入图像形成设备主体U2中或从图像形成设备主体U2中取出,而不与图像载体PR摩擦接触。受到作为控制单元实例的控制器C控制的电源电路E将转印电压施加到一次转印辊T1,该转印电压的极性与作为显影剂实例的色调剂的带电极性相反。因此,执行如下一次转印处理:在一次转印区域Q3中将图像载体PR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Tn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在形成全色图像的情况下,执行一次转印处理以使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Tn相继地形成在图像载体PR的表面上,并且在一次转印区域Q3中以叠加的方式相继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的表面上。因此,以叠加的方式在中间转印带B上形成全色色调剂图像。在形成单色图像的情况下,仅使用一个显影单元GK,并且在一次转印处理中将单色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在一次转印处理之后,作为用于图像载体的清洁部件的实例的图像载体清洁器CLp通过去除残留色调剂来清洁图像载体PR的表面,并且作为电荷消除部件实例的电荷消除辊JR消除图像载体PR表面上的电荷。
作为二次转印可移动框架实例的二次转印滑架Fs在支承辊T2a下方的位置处支撑为能够将二次转印滑架Fs从图像形成设备主体U2上拆除。二次转印滑架Fs能够沿着左右滑轨SR在前后方向上滑动。二次转印升降框架Ft由二次转印滑架Fs支撑为使二次转印升降框架Ft能够围绕铰链轴Fta沿上下方向旋转。二次转印升降框架Ft为用于二次转印单元Ut的二次转印升降部件的实例,并且铰链轴Fta为用于二次转印升降部件的轴部件的实例。当二次转印单元Ut向下旋转时,二次转印单元Ut可以插入到图像形成设备主体U2中或从图像形成设备主体U2中取出,而不与带组件BM摩擦接触。二次转印单元Ut包括:二次转印辊T2b,其作为二次转印部件的实例;二次转印辊清洁器CLt,其作为用于二次转印部件的清洁部件的实例;辊支撑杆Lr,其作为用于二次转印部件的支撑部件的实例;转印后片材引导件SG2,其作为转印后引导部件的实例;片材传送带BH,其作为用于传送介质的带形部件的实例;以及二次转印升降框架Ft,其支撑上述组件。
辊支撑杆Lr对二次转印辊T2b和二次转印辊清洁器CLt进行支撑,并且通过作为用于支撑部件的驱动单元实例的电动机(未示出)使辊支撑杆Lr围绕作为用于支撑部件的轴部件实例的铰链轴La旋转。因此,辊支撑杆Lr使二次转印辊T2b在二次转印辊T2b与中间转印带B接触的二次转印位置和二次转印辊T2b与中间转印带B分离的待机位置之间移动。二次转印区域Q4由二次转印辊T2b和中间转印带B之间的接触区域限定。二次转印辊T2b、支承辊T2a和接触辊T2c形成了二次转印部件T2。
一次转印辊T 1、中间转印带B、二次转印部件T2等形成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印装置T1+B+T2。
作为介质实例的片材S被收容在作为介质供给部件实例的供纸托盘TR1中。通过作为拾取部件实例的拾取辊Rp在预定定时拾取片材S,并且通过作为分离部件实例的分离辊Rs使片材S彼此分离。然后,每个片材S被传送到作为定时调节部件实例的配准辊Rr。与在一次转印处理之后全色色调剂图像或单色色调剂图像向二次转印区域Q4的移动同步地,将已经传送到配准辊Rr的片材S从作为转印前引导部件实例的转印前片材引导件SG1传送到二次转印区域Q4。当片材S经过二次转印区域Q4时,由控制器C控制的电源电路E将二次转印电压施加到被包括在二次转印部件T2中的接触辊T2c上,所述二次转印电压的极性与色调剂的带电极性相同。二次转印部件T2执行如下的二次转印处理:即,在二次转印区域Q4中,将在一次转印处理中已经以叠加的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的彩色色调剂图像同时转印到片材S上。在二次转印处理之后,作为用于带形部件的清洁部件实例的带清洁器CLb去除残留在中间转印带B上的残余色调剂。另外,二次转印辊清洁器CLt收集附着在二次转印辊T2b表面上的色调剂。
二次转印辊T2b和带清洁器CLb被布置为使得它们能够与中间转印带B接触或者离开中间转印带B。在形成彩色图像的情况下,二次转印辊T2b和带清洁器CLb与中间转印带B分离,直到最后颜色的未定影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二次转印辊清洁器CLt与二次转印辊T2b一起朝向中间转印带B移动或者离开中间转印带B。通过转印后片材引导件SG2和片材传送带BH将已经在二次转印处理中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S传送到定影区域Q5。定影区域Q5由作为加热部件实例的加热辊Fh和作为压力施加部件实例的压力施加带Fp之间的接触区域限定。当片材S经过定影区域Q5时,通过包括加热辊Fh和压力施加带Fp的定影装置F对片材S进行热定影处理。已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S被排出到作为介质输出部件实例的片材输出托盘TR2上。由Rp、Rs、Rr、SG1、SG2和BH表示的上述部件形成作为介质传送装置实例的片材传送装置SH。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F的描述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定影装置F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沿着线III-III截取的图2的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压力施加带Fp与加热辊Fh相接触的状态。
图4是沿着线IV-IV截取的图2的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压力施加带Fp与加热辊Fh分离的状态。
图5是沿着线V-V截取的图2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压力施加带Fp与加热辊Fh相接触并且片材分离部件保持在定影操作位置的状态;
图6是沿着线V1-VI截取的图2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压力施加带Fp与加热辊Fh相接触并且片材分离部件保持在片材分离部件与加热辊Fh表面分离的分离位置处的状态。
参照图2至图6,定影装置F包括:前板1和后板2,其作为支撑体的实例;连接部件Ta,其将前板1和后板2的顶部相连;以及连接部件Tb,其将前板1和后板2的左下部相连。前板1和后板2用作一对旋转杆支撑框架。通过连接部件Ta和连接部件Tb连接到一起的前板1和后板2可拆除地固定到图像形成设备U的作为框架部件实例的固定框架(未示出)上。加热辊Fh由前板1和后板2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并且通过旋转力传送部件将旋转力从作为定影驱动单元实例的电动机(未示出)传送到加热辊Fh的后端。
图7A和图7B是示出前板1和后板2以及分别支撑在前板1和后板2的内表面上的旋转杆3和旋转杆4的图。图7A是前板1和后板2以及旋转杆3和旋转杆4的平面图。图7B是旋转杆3和旋转杆4的放大透视图。
参照图2、图3、图7A和图7B,前板1和后板2分别设置有在其顶端成直角弯曲的杆连接部1a和杆连接部2a,并且分别设置有在杆连接部1a和杆连接部2a的左侧处向内突出的杆支撑轴1b和杆支撑轴2b。杆连接部1a和杆连接部2a为棒连接部的实例,并且杆支撑轴1b和杆支撑轴2b用作旋转中心。
参照图7A和图7B,作为旋转支撑部件实例的旋转杆3和旋转杆4分别由杆支撑轴1b和杆支撑轴2b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
旋转杆3和旋转杆4分别支撑前端附接部件5和后端附接部件6。作为支撑部件实例的带支撑框架7在膜状的环形带主体Fp1的内侧布置为使得带支撑框架7沿压力施加带Fp的宽度方向延伸。
带支撑框架7包括横截面呈J形的由金属制成的框架主体8和焊接至框架主体8的板9。框架主体8为支撑部件主体的实例,并且板9为板形部件的实例。
包括横截面呈J形的框架主体8和板9的带支撑框架7通过前端附接部件5和后端附接部件6与分别由前板1和后板2支撑的旋转杆3和旋转杆4连接。旋转杆3和旋转杆4在对带支撑框架7的沿其纵向方向的端部进行支撑的同时旋转。因此,带支撑框架7在带支撑框架7靠近加热辊Fh的加压位置和带支撑框架7与加热辊Fh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分离位置为释放位置的实例。
由毡制品等制成的吸油部件11与被包括在带支撑框架7中的框架主体8的中央部的底面接合。吸油部件11为润滑剂吸收部件的实例,并且沿纵向方向(即,加热辊Fh的轴向)延伸。作为带引导部件实例的带引导件12和13附接至带支撑框架7的外表面以便沿着纵向方向延伸。
作为滑动部件实例的片状滑动片16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形基座19被支撑在板9的顶面上。由附图标记3至16表示的组件为例如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02-148972和2002-148984中描述的公知组件,并且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作为加压保持件实例的上肋状件19a形成在基座19的顶面的左右两端上。上肋状件19a向上突出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平坦板形下板19b设置在基座19的右端处。下板19b向下突出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从而延伸通过板9的右端部。下板19b具有定位孔19c,定位孔19c之间沿前后方向形成有间隔。通过允许从右带引导件13的左端表面突出的定位突起部13a延伸穿过来将定位孔19c定位。
作为加压部件实例的板簧21布置在滑动片16与基座19之间的与定影区域Q5相对应的位置处。
在图3和图5所示的状态下,板簧21从压力施加带Fp的内侧使压力施加带Fp挤压加热辊Fh。板簧21的刚度高于加热辊Fh的刚度。因此,由板簧21挤压的加热辊Fh的表面变形为凹陷形。由于这种变形,经过定影区域Q5的片材S可易于与加热辊Fh的表面分离,该定影区域Q5为加热辊Fh和压力施加带Fp之间的接触区域。
参照图2至图6,旋转杆3和4分别由前板1和后板2的杆支撑轴1b和2b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作为棒形部件实例的杆26被支撑为使得杆26在能够沿其轴向滑动的同时延伸贯通各个旋转杆3和旋转杆4。弹簧支承件26a设置在杆26的底端处,并且作为螺旋弹簧的压缩弹簧27设置在弹簧支承件26a与旋转杆3和4之间。压缩弹簧27为旋转支撑/推压部件的实例。压缩弹簧27总是向上推压旋转杆3和旋转杆4。
旋转操作轴29由前板1和后板2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作为旋转操作部件实例的操作手柄31固定在旋转操作轴29的前端处。作为升降部件实例的升降凸轮32借助于螺钉N1固定在旋转操作轴29的两端处。每个升降凸轮32设置在与前板1或后板2的内表面相邻的位置处,以使压力施加带Fp上下移动。由附图标记29和32表示的上述组件形成了旋转位置调节部件29+32。
参照图5和图6,作为分离部件移动偏心部件的实例的分离部件移动凸轮33在每个升降凸轮32内部的位置处借助于螺钉N2固定到旋转操作轴29上。当操作手柄31处于图2所示的状态时,升降凸轮32保持在图3所示的位置处,并且分离部件移动凸轮33保持在图5所示的位置处。在该状态下,压力施加带Fp保持在压力施加带Fp挤压加热辊Fh的位置处。
当操作手柄31从图2所示的位置逆时针旋转时,升降凸轮32从图3所示的位置旋转到图4所示的位置,并且分离部件移动凸轮33从图5所示的位置旋转到图6所示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压力施加带Fp与加热辊Fh分离并且保持在压力施加带Fp不挤压加热辊Fh的位置处。
参照图2、图5和图6,具有水平取向的U形横截面的分离部件支撑部件36由旋转操作轴29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导辊支撑板簧37以及板簧固定部件38借助于螺钉N3固定在分离部件支撑部件36上,其中导辊支撑板簧37为用于支撑引导部件的推压部件的实例,而板簧固定部件38为推压部件支撑部件的实例。参照图5和图6,作为介质引导部件实例的多个导辊39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导辊支撑板簧37的底端处。
参照图5和图6,作为螺钉接收部件实例的多个螺母41在分离部件支撑部件36的下中央部的底面上固定为使得螺母41被布置为彼此之间沿纵向具有间隔。作为连接螺钉实例的连接螺钉42从下方旋入到螺母41中。作为第二螺钉接收部件实例的螺母43在连接螺钉42的头部42a的顶侧处紧固到连接螺钉42上。分离部件44与每个连接螺钉42的底端连接。分离部件44包括:分离片45,其作为片状分离部件,用于将片材S与加热辊Fh的表面分离;以及板形弹性分离片支撑板46,其支撑分离片45。分离片45为介质分离部件的实例,并且分离片支撑板46为分离支撑部件的实例。分离片支撑板46被夹在连接螺钉42的头部42a和螺母43之间。
可通过松动螺母43并且旋转连接螺钉42来调节分离部件44沿上下方向的位置,并且可通过紧固螺母43来固定分离部件44沿上下方向的位置。因此,连接螺钉42和螺母43形成了分离片位置调节部件42+43,该分离片位置调节部件42+43能够调节分离片支撑板46和分离片45相对于加热辊Fh的位置。由附图标记26至43表示的组件为在例如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02-148972和2002-148984中描述的公知组件。
参照图5和图6,当分离部件支撑部件36围绕旋转操作轴29旋转时,螺钉N3、导辊39、分离部件44以及与分离部件支撑部件36的中央部的侧表面连接的导辊支撑板簧37和板簧固定部件38等也与分离部件支撑部件36一起围绕旋转操作轴29旋转。如图5和图6所示,分离支撑板簧47的一个端部借助于螺钉N4附接至前板1和后板2中的每个上。每个分离支撑板簧47的自由端由分离部件支撑部件36的中央部保持。通过分离支撑板簧47将分离部件支撑部件36正常地保持在图3和图5中所示的位置处,该分离部件支撑部件36由旋转操作轴29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当旋转操作轴29从图5所示的位置旋转到图6所示的位置并且分离部件移动凸轮33向下推动分离部件支撑部件36的中央部时,分离部件支撑部件36围绕旋转操作轴29逆时针旋转。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的描述
图8A和图8B是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的图。图8A是板簧21的放大透视图。图8B示出了当沿从左向右的方向看时支撑在基座19上的板簧21的基端部62。
参照图8A,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呈U形,当沿从后向前的方向看时,该U形的开口侧朝左。板簧21包括:基端部62,其向左延伸并且支撑在基座19上;弯曲部63,其从基端部62的左端延伸出并且弯曲成水平取向的U形;以及自由端部64,其沿着基端部62而从弯曲部63的顶端向右延伸。在自由端部64上形成有向上推压带主体Fp1顶端部的推压表面66。基端部62在其右端处与右上肋状件19a相接触,从而防止基端部62向右移位。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弯曲部63布置在用作旋转杆3的旋转中心的杆支撑轴1b与用作旋转杆4的旋转中心的杆支撑轴2b之间。换句话说,弯曲部63在其延伸方向(即在前后方向)上与杆支撑轴1b和2b重叠。利用这种构造,当压力施加带Fp移动到分离位置时,板簧21围绕弯曲部63旋转。因此,与用作旋转中心的杆支撑轴1b和2b与弯曲部63分离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自由端部64的弹性恢复量。因此,可以减少经时发生的板簧21的永久性变形,即屈服。结果,当压力施加带Fp移动到加压位置时,可以减少由于板簧21的屈服而引起的沿着轴向的压力分布的经时变化。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在自由端部64的右端和板簧21沿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之间的区域中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的平板部67。在平板部67的沿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上,从平板部67的左端向左延伸的多个条形推压部68相互间隔地布置。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推压部68形成为从平板部67的左端延伸并且通过弯曲部63和基端部62。更具体地,每个推压部68包括:向左延伸部68a,其从平板部67向左延伸;弯曲部68b,其从向左延伸部68a延伸并且向下弯曲;以及向右延伸部68c,其从弯曲部68b向右延伸。
因此,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将平板形部件弯曲为水平取向的U形来形成板簧21,平板形部件具有在右上端的除了平板部67之外的区域上沿左右方向(即传送方向)延伸的狭缝69。狭缝69为气隙的实例,并且被布置为沿前后方向彼此间隔。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基座19形成为使得其沿上下方向的高度从其沿前后方向的端部朝向基座19的中心增加。因此,如图8A所示,板簧21在其沿传送方向的下游端处由基座19支撑,并且板簧21在其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处向上弯曲。换句话说,板簧21被成形为使得在其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处向上隆起。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簧21形成为使得其在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处的高度比在沿前后方向的端部处的高度大了大约1.0[mm]。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簧21的厚度被设定为大约0.3[mm],并且平板部67沿左右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大约5.0[mm]。另外,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每个推压部68中,向左延伸部68a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约为3.0[mm],弯曲部68b的曲率半径大约为2.0[mm],弯曲部68b沿上下方向的高度大约为4.0[mm],弯曲部68b的弧长大约为6.3[mm],并且向右延伸部68c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约为8.0[mm]。
推压部68形成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推压力供给部件70。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当开始图像形成操作或作业时,静电潜像形成在图像载体PR的表面上并且被显影。显影的图像被转印到带组件BM上,然后被转印到经过二次转印区域Q4的片材S上。然后,定影装置F通过加热和加压来将处于未定影状态的图像定影到片材S的表面上。
此时,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片材S被传送通过定影区域Q5,在定影区域Q5中,通过板簧21使得压力施加带Fp的薄的带主体Fp1挤压加热辊Fh。
因此,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板簧21用于使带主体Fp1挤压加热辊Fh,该板簧21的热容量小于厚定影垫的热容量。因此,与通过定影垫使得带主体挤压加热辊的根据专利文献1的结构相比,减小了压力施加带Fp的整个主体的热容量。因此,可以减少加热辊Fh的散热。结果,可以减少执行作业所需的功耗。另外,加热辊Fh可以被快速加热,从而可以减少启动图像形成处理所需的时间。
另外,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与由厚的弹性层形成加压辊的根据专利文献2的结构相比,减小了压力施加带Fp的整个主体的热容量。相应地,可以减少加热辊Fh的散热,并且加热辊Fh可以被快速地加热。结果,可以减少启动图像形成处理所需的功耗和时间。
此处,将对如下情况进行讨论:即,介质厚度(即经过定影区域Q5的片材S的片材厚度)在宽度方向(即前后方向)上不均匀。当例如片材S为信封时,片材厚度不仅与信封的前后侧面处两片纸的总厚度对应,而且与纸张被折叠和胶粘到一起的重叠区域中的三片纸的总厚度对应。由于重叠区域在信封的整个主体上沿纵向、横向和斜向延伸,因此片材厚度在信封的整个区域上,沿宽度方向不均匀。
因此,如果例如专利文献1至4中的诸如板簧或加压垫等加压部件具有沿加热辊Fh的轴向(即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体结构,则加热辊Fh在与沿前后方向具有大片材厚度的厚部相对应的位置处被以高压局部地加压。即使当片材S为一张普通打印纸张时,在片材S沿宽度方向的边缘的内侧和外侧的区域之间厚度的差别量与单张片材厚度相对应。因此,加热辊Fh在与片材S的边缘相对应的位置处被以高压局部加压。
因此,存在如下可能性:由于加热辊Fh在与片材S的厚部或边缘相对应的位置处被以高压局部加压,因此加热辊Fh将变形。更具体地,在如专利文献1中由厚的基体部件形成加热辊Fh的情况下,存在将沿着厚的加热辊Fh的周向形成褶皱的可能性。另外,在如专利文献2中由薄的基体部件形成加热辊Fh的情况下,存在将发生加热辊Fh的屈曲并且加热辊Fh将凹陷的可能性。
相反地,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板簧21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狭缝69,并且狭缝69在加热辊Fh的轴向上彼此间隔。因此,每个推压部68能够独立于其它推压部68而弹性变形。因此,即使当类似于信封的片材S经过定影区域Q5时,每个推压部68根据片材厚度而弹性变形。因此,可以抑制施加到加热辊Fh的压力的局部增加。
结果,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与加压部件未设置有推压部68的根据专利文献1至4的结构相比,可减少如下可能性:当片材S经过加热辊Fh时,加热辊Fh将被以高压局部加压。因此,还可降低加热辊Fh受损的可能性。
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如图8A所示,平板部67形成在板簧21的自由端部64的右端处。因此,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沿前后方向连续延伸的平板部67的刚度比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推压部68的刚度高。
因此,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尽管推压部68能够相对于定影区域Q5的轴向而根据片材厚度彼此独立地弹性变形,但具有高刚度的平板部67用于沿推压方向推压加热辊Fh。因此,加热辊Fh的表面变形为凹陷的形状,以使片材S可易于与加热辊Fh分离。
结果,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推压部68用于对沿传送方向在定影区域Q5的上游部分中施加到加热辊Fh的压力的局部增加进行抑制,并且平板部67用于提高在定影区域Q5的下游部分中分离片材S的分离性能。
另外,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基座19形成为使得其高度从其沿前后方向的端部朝向中央增加。相应地,板簧21被成形为在其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处向上隆起。在通过旋转杆3和4使得压力施加带Fp与加热辊Fh接触以及分离的结构中,其中旋转杆3和4在其沿前后方向的端部处支撑带支撑框架7,由于来自加热辊Fh的反作用力而引起的压力施加带Fp的变形使得施加到压力施加带Fp的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处的压力减小。此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被成形为使得板簧21的沿前后方向(即轴向)的中央区域所施加的压力比板簧21的沿前后方向的端部所施加的压力大。相应地,减少了在加热辊Fh的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中的压力减小。
结果,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与板簧21不被成形为在其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中向上隆起的结构不同,可以调节沿加热辊Fh的轴向的压力分布。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9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F的放大透视图。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F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0A示出了从图9中所示的状态去除了带部件、端附接部件(前端附接部件5和后端附接部件6)、翼片、浸油毡和滑动片的状态。图10B示出了当沿图10A中的箭头XB所示的方向看时端附接部件和翼片被附接的状态。
图11是沿着线XI-XI截取的图9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加热辊Fh和压力施加带Fp的一部分。
现在将对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组件相对应的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几点处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但是在其它点上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似。
参照图9至图11,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F包括一对板,即前板101和后板102,以代替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前板1和后板2。前板101和后板102为定影支撑体的实例并且由图像形成设备U的框架(未示出)以可拆除的方式支撑。
作为加热支撑部实例的加热辊支撑部106和加热辊支撑部107分别设置在前板101和后板102的上部。加热辊Fh被加热辊支撑部106和加热辊支撑部107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而加热辊支撑部106和加热辊支撑部107分别由作为加热支承部件实例的加热支承件103和104支撑。作为热源实例的图11中所示的加热器Fha布置在加热辊Fh中,如图10B所示,驱动力通过作为驱动力传送部件实例的齿轮系108从作为定影驱动单元实例的定影电动机109传送到加热辊Fh。
作为压力施加支撑部实例的保持件支撑孔111和112分别形成在加热辊支撑部106和107的下方。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持件支撑孔111和112呈三角形形状,并且旋转中心111a和112a分别设置在保持件支撑孔111和112的底端处。保持件支撑孔111和112具有分别从旋转中心111a和112a朝左上方延伸的左边缘111b和112b,以及分别从旋转中心111a和112a向上延伸的右边缘111c和112c。左边缘111b和112b为推压侧旋转约束部的实例,右边缘111c和112c为释放侧旋转约束部的实例。
作为移动保持部分实例的圆形杆支撑孔113和114形成在前板101和后板102上的保持件支撑孔111和112右侧的位置处。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压力施加带Fp的描述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A和图10B所示,作为支撑部件实例的压力施加保持件116在前板101和后板102之间布置为沿前后方向延伸。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压力施加保持件116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板形保持件主体117。保持件主体117为支撑部件主体的实例。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持件主体117在沿前后方向的端部处包括被支撑部118和119,被支撑部118和119分别延伸穿过保持件支撑孔111和112。保持件主体117被支撑为使得保持件主体117能够围绕旋转中心111a和112a在被支撑部118和119分别与左边缘111b和112b相接触的加压位置与被支撑部118和119分别与右边缘111c和112c相接触的分离约束位置之间旋转。
杆接触表面121和122分别形成在前面的被支撑部118前方的位置处以及后面的被支撑部119后方的位置处。杆接触表面121和122为接触部分的实例并且分别布置在前板101的外侧和后板102的外侧。平板形基座123在保持件主体117的顶端处形成在保持件主体117的右表面上。基座123在前板101的内侧和后板102的内侧布置为使得基座123向右突出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
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基座123被形成为使其沿上下方向的高度从其沿前后方向的端部朝向基座123的中心增加。相应地,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在其沿传送方向的下游端处由基座123支撑,并且该板簧21在其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处向上弯曲。换句话说,板簧21被成形为在其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处向上隆起大约1.0[mm]。
作为稳定板实例的多个平板形翼片124在保持件主体117上被支撑为与保持件主体117的左右表面垂直地延伸。翼片124沿前后方向彼此间隔地布置在前板101的内侧和后板102的内侧。参照图10B和图11,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翼片124形成为半月形从而从保持件主体117的左右端表面向外延伸。切除部124a形成在翼片124的顶端部上,从而基座123可被放置在切除部124a中。
作为环状带形部件实例的圆筒形带主体126在前板101的内侧和后板102的内侧布置为使得带主体126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环绕压力施加保持件116的外周。
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簧相似的板簧21布置在压力施加保持件116和带主体126之间的与定影区域Q5相对应的位置处。
作为滑动部件实例的片形滑动片141布置在板簧21和带主体126之间。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片141包括:被支撑部141a,其固定到保持件主体117的顶端上并且由保持件主体117的顶端支撑;以及夹层部141b,其从被支撑部141a朝向右上方延伸并且被夹在带主体126的内周表面和板簧21的推压表面66之间。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滑动片141的表面是由作为低摩擦材料实例的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的。滑动片141用于减小施加到旋转的带主体126与固定的板簧2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由摩擦而引起的磨损。
参照图11,作为润滑剂施加部件实例的浸油毡142支撑在保持件主体117的底端处。浸油毡142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与带主体126的内表面相接触。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浸油毡142浸有硅酮油,其中硅酮油为用于减小摩擦力的润滑剂的实例。硅酮油被施加到旋转的带主体126的内表面上。
参照图9和图10B,作为带形部件的端保持部件实例的端附接部件143和144附接至保持件主体117的沿前后方向的各端。端附接部件143和144呈半月形并且在底部具有弧形侧边。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当旋转的带主体126沿前后方向移动时,带主体126的沿前后方向的端部与端附接部件143和144各自的内侧表面接触。因此,带主体126的位移受到约束。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杆151和152的描述
作为移动部件实例的操作杆151和152分别布置在前板101的外侧和后板102的外侧。操作杆151和152可由用户来操作。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杆151和152形成为薄的平板的形状,并且分别与前板101和后板102相对。操作杆151和152分别包括旋转轴153和154,旋转轴153和154由杆支撑孔113和114支撑以使操作杆151和152能够分别绕着旋转轴153和154旋转。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操作杆151和152分别包括矩形平板形的手柄部156和157,用户可抓握手柄部156和157的一端。操作杆151和152还分别在其另一端处包括形成为扇形板形状的接触部158和159。
图12A至12D是示出当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杆151和152在作业操作位置和卡纸恢复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时定影装置F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2A示出了当沿前板101的从前向后的方向看时操作杆151和152移动到作业操作位置时定影装置F的状态。图12B示出了当沿从前向后的方向看时在沿着图10B中的线XIIB-XIIB截取的剖视图中图12A中的状态。图12C示出了当沿前板101的从前向后的方向看时操作杆151和152移动到卡纸恢复操作位置时定影装置F的状态。图12D示出了当沿从前向后的方向看时沿着图10B中的线XIID-XIID截取的剖视图中图12A中的状态。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杆151和152被支撑为使得操作杆151和152能够围绕旋转轴153和154在图12A和图12B所示的作业操作位置与图12C和图12D所示的卡纸恢复操作位置之间旋转。作业操作位置为执行作业的第一位置的实例,并且卡纸恢复操作位置为对卡纸(即介质被卡住的状态)进行去除操作的第二位置的实例。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操作杆151和152移动到作业操作位置时,接触部158和159分别与杆接触表面121和122接触。因此,保持件主体117移动到加压位置并且被保持在左边缘111b和112b与接触部158和159之间。在该状态下,如图12B所示,板簧21的自由端部64沿推压方向(即,朝向左上方的方向)推压带主体126,并且滑动片141介于自由端部64和带主体126之间。相应地,带主体126的外周表面挤压加热辊Fh。在这种状态下,由箭头Yb所示的方向(即,作为反作用而使得基端部62推压基座123的方向)被设定为朝向左下方的方向,所述方向包括由箭头Yc所示的方向,箭头Yc所示的方向为保持件主体117从加压位置朝向分离约束位置移动的方向。
另外,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操作杆151和152向卡纸恢复操作位置移动时,接触部158和159分别移动而远离杆接触表面121和122。由于板簧21的弹性恢复,通过基端部62推动基座123,以使保持件主体117沿着朝向右边缘111c和112c而远离左边缘111b和112b的方向围绕旋转中心111a和112a旋转到作为释放位置实例的分离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2D所示,自由端部64沿着传送方向从定影区域Q5向下游移动,并且施加到带主体126上的推压力减小。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2B所示,在保持件主体117位于加压位置的状态下,在定影区域Q5中加热辊Fh挤压带主体126的位置(即咬合部分的沿传送方向的上游端P1)位于延伸经过加热辊Fh的旋转中心和保持件主体117的旋转中心111a和112a的直线L1的右侧。因此,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对操作杆151和152进行操作以使保持件主体117朝向分离位置而向右移动时,由于板簧21的弯曲部63的弹性恢复,基端部62和自由端部64之间的距离增大。结果,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增加当保持件主体117移动到分离位置时发生的板簧21的弹性恢复的量。因此,可以减少板簧21的屈服。结果,当压力施加带Fp移动到加压位置时,可以减少由于板簧21的屈服而引起的沿轴向的压力分布的经时变化。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当如图12A至图12D所示操作杆151和152在作业操作位置和卡纸恢复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时,由于板簧21的弹性恢复,保持件主体117在加压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旋转。
结果,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由于可以省略旋转杆3和4、压缩弹簧27、升降凸轮32等,因此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可以减少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降低压力施加带Fp、定影装置F和图像形成设备U的制造成本。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的其它操作效果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的操作效果相似。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图13是示出当沿从上到下的方向看时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的基端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将对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中,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组件相对应的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下述几点上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但是在其它点上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相似。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的描述
参照图13,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基座123不被成形为在其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处向上隆起。板簧21被成形为使得推压宽度(即条形推压部68的沿前后方向的宽度)从其沿前后方向的端部朝向板簧21的中央增加。换句话说,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簧21中的狭缝69之间的间隔从板簧21沿前后方向的端部朝向板簧21的中央增加。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与处于沿前后方向的端部处的推压部68的推压宽度和刚度相比,沿前后方向布置在中央区域中的推压部68具有较大的推压宽度和较高的刚度。因此,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被成形为使得在沿轴向的中央区域中施加到加热辊Fh上的压力比沿轴向的端部施加到加热辊Fh上的压力大。因此,加热辊Fh的沿轴向的中央区域中的压力减小被减弱。结果,与推压部68沿轴向的推压宽度不从沿前后方向的端部朝向中央增加的情况不同,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可以调节沿加热辊Fh的轴向的压力分布。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的其它操作效果与根据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的操作效果相似。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图14是与图13相对应的示意图,示出了当沿从上到下的方向看时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的基端部的状态。
现在将对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组件相对应的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在下述几点上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但是在其它点上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相似。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的描述
参照图14,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相似,基座123不被成形为在其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处向上隆起。板簧21形成为使得推压间隔(即,狭缝69沿前后方向的尺寸)从其沿前后方向的端部朝向板簧21的中央减小。换句话说,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条形推压部68之间的推压间隔减小,并且推压部68的推压宽度从板簧21沿前后方向的端部朝向板簧21的中央增加。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在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中的狭缝69的推压间隔比在沿前后方向的端部处的狭缝69的推压间隔小,并且在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中推压部68的推压宽度比在沿前后方向的端处推压部68的推压宽度大。因此,刚度从沿前后方向的端部朝向中央区域增大。因此,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被成形为使得在沿轴向的中央区域中施加到加热辊Fh上的压力比沿轴向的端部施加到加热辊Fh上的压力大。因此,在加热辊Fh的沿轴向的中央区域中压力减小被减弱。结果,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与狭缝69的沿轴向的推压间隔不从沿前后方向的端部朝向中央减小的情况不同,沿加热辊Fh的轴向的压力分布可以受到调节。
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的其它操作效果与根据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的操作效果相似。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
图15A和图15B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的示意图。图15A是与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8A相对应的板簧21的放大透视图。图15B是沿着线XVB-XVB截取的图15A的剖视图。
现在将对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组件相对应的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在下述几点上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但是在其它点上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似。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的描述
参照图15A和图15B,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板簧21的外表面中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呈弯曲形状的凹槽69’,以代替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狭缝69。凹槽69’布置为沿前后方向彼此间隔。
因此,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簧21的推压部68由凹槽69’彼此分区并且通过作为连接部实例的薄板形底部69a’沿前后方向彼此连接。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板簧21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在加热辊Fh的轴向上彼此间隔的凹槽69’。因此,当类似于信封的片材S经过定影区Q5时,推压部68基本彼此独立地弹性变形。因此,与不形成凹槽69’的情况相比,推压部68中的每个可易于根据片材厚度弹性变形。因此,可以抑制施加到加热辊Fh的压力的局部增加。
结果,在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与加压部件未设置有凹槽69’的根据专利文献1至4的结构相比,可减小如下可能性:当片材S经过加热辊Fh时,加热辊Fh被以高压局部地加压。因此,还可减小加热辊Fh受损的可能性。另外,在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推压部68借助于薄的底部69a’彼此连接。因此,与推压部68彼此分离的情况相比,在组装压力施加带Fp的过程中,可容易地处理板簧21。
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的其它操作效果与根据第一至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的操作效果相似。
第六示例性实施例
图16A和图16B是示出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部件21’的示意图。图16A是与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8A相对应的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部件21’的放大透视图。图16B是当沿图16A中的箭头XVIB所示的方向看时平板部的放大透视图。图16C是沿着线XVIC-XVIC截取的图16A的剖视图。
现在将对本发明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组件相对应的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第六示例性实施例在下述几点上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但是在其它点上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似。
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部件21’的描述
参照图16A~16C,在第六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有使带主体Fp 1挤压加热辊Fh的加压部件21’,以代替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21。
如图16A~16C所示,与通过在单个平板中形成狭缝来形成板簧21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部件21’包括通过弯曲单根线材形成的推压力供给部件70’和支撑在推压力供给部件70’的一端处的平板部67’。通过将线材弯曲为方波形状而形成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推压力供给部件70’,并且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似,推压力供给部件70’在弯曲状态下支撑在基座19上。
推压力供给部件70’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线形推压部68’。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推压部68类似,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推压部68’中的每个包括向左延伸部68a’、弯曲部68b’和向右延伸部68c’。推压部68’包括:自由端连接部68d’,其与每另一对相邻的向左延伸部68a’的右端相连;以及基端连接部68e’,其与每另一对相邻的向右延伸部68c’的右端相连。
因此,在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加压部件21’中,自由端部64’是由平板部67’、向左延伸部68a’和自由端连接部68d’形成的。另外,弯曲部63’是由弯曲部68b’形成的,并且基端部62’是由向右延伸部68c’和基端连接部68e’形成的。另外,在推压部68’之间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即传送方向)延伸的气隙,并且使得气隙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
在平板部67’的左端表面中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形安装部67a’。平板部67’由推压力供给部件70’支撑,以使自由端连接部68d’和向左延伸部68a’的右端部安装到安装部67a’中。
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加压部件21’包括推压部68’,推压部68’被布置为在加热辊Fh的轴向上彼此间隔。推压部68’能够独立于其它的推压部68’而弹性变形。因此,即使当类似于信封的片材S经过定影区域Q5时,推压部68’中的每个根据片材厚度弹性变形。因此,可抑制施加到加热辊Fh的压力的局部增加。
结果,在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与加压部件未设置有推压部68’的根据专利文献1至4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小如下可能性:当片材S经过加热辊Fh时,加热辊Fh被以高压局部加压。因此,还可以减小加热辊Fh受损的可能性。
另外,在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中,与推压部68’不是由单根线材形成的结构相比,可以降低加压部件21’的材料成本,并且可相应地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的其它操作效果与根据第一至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U的操作效果相似。
变型例
尽管上面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进行各种变型。现在将对本发明的变型例(H01)至(H17)进行说明。
(H01)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打印机描述为图像形成设备U的实例,但图像形成设备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为例如复印机、传真机或具有这些机器的功能的多功能机器。另外,图像形成设备也不限于彩色图像形成设备,而是可以为单色图像形成设备。
(H02)关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加热辊Fh,加热辊Fh可以包括例如专利文献2中所描述的薄的圆筒形基体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加热辊Fh可以容易地在咬合分区中弹性变形,并且可以增加定影区域Q5沿传送方向的长度。
(H03)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操作手柄31以及操作杠151和152可以由用户手动操作。然而,操作手柄31以及操作杠151和152不限于此,而是可以通过例如驱动电动机或螺线管等自动地操作。这在例如专利文献2中所描述的加热辊Fh包括具有小热容量的薄圆筒形基体部件的情况下尤其有效。在这种情况下,温度可以在作业启动之前快速升高,同时加热辊Fh处于分离状态并且定影区域Q5的接触面积小。在温度升高之后,驱动电动机等可被驱动以将加热辊Fh设定为受压状态,从而可以执行定影处理。
(H04)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带支撑框架7或保持件主体117移动到分离位置时,带主体Fp1、126被设定为使得带主体Fp1、126与加热辊Fh相接触,而施加到加热辊Fh的压力减小。然而,带支撑框架7或保持件主体117可以旋转,直到带主体Fp1、126与加热辊Fh完全分离。
(H05)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带主体Fp1、126为环形带的形状。然而,带主体Fp1、126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如专利文献4中形成为条形,以使得带主体Fp1、126在定影区域Q5中具有沿传送方向的上游端和下游端。在这种情况下,加热辊Fh被形成为沿着带主体Fp1、126滑动。
(H06)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簧21和加压部件21’形成为U形,并且当沿从后到前的方向看时,敞开侧朝左,并且可以替代如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定影垫等使用。然而,板簧21和加压部件21’的形状不限于此。板簧21和加压部件21’可形成为任意形状,例如当沿从前到后的方向看时为水平取向的L形,与滑动片16、141类似,或者可形成为S形。
(H07)在上述第三和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在板簧21的沿轴向的中央区域处提高板簧21等的刚度来调节沿加热辊Fh轴向的压力分布。通过沿轴向从板簧21的端部朝向板簧21的中央增加推压部68的推压宽度或者减小狭缝69的推压间隔来提高刚度。然而,用于提高刚度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沿轴向从端部朝向中央增加条形推压部68的厚度或线形推压部68’的厚度来提高中央区域处的刚度。另外,还可通过利用具有比在端部处的推压部68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大的弹性模量的材料在沿轴向的中央区域中形成推压部68来调节沿加热辊Fh的轴向的压力分布。更具体地,在沿轴向的中央区域中的推压部68可由具有大弹性模量的不锈钢形成,并且在端部处的推压部68可由具有小弹性模量的铝形成。在中央区域中的推压部68和在端部处的推压部68可通过例如焊接接合到一起。可选择地,例如,可以通过形成推压部68和狭缝69以使它们的长度沿轴向从端部朝向中央增加来调节沿加热辊Fh的轴向的压力分布。
(H08)在上述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沿轴向从端部朝向中央减小狭缝69的推压间隔并且增加推压部68的推压宽度来调节沿加热辊Fh的轴向的压力分布。然而,还可以通过沿轴向从端部朝向中央减小狭缝69的推压间隔而不改变推压部68沿轴向的推压宽度来调节沿加热辊Fh的轴向的压力分布,以使与推压表面66相接触的带主体Fp1、126的每单位面积的加压力沿轴向从端部朝向中央增加。
(H09)在上述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凹槽69’形成在具有弯曲形状的板簧21的外表面中并且薄板形底部69a’形成在板簧21的内侧处。然而,板簧21不限于此,并且凹槽可以形成在板簧21的内表面中,而薄板形底部形成在板簧21的外侧处。可选择地,例如,凹槽可以形成在板簧21的内外表面中,并且薄板形连接部可以形成在板簧21沿其厚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处。
(H010)如上述第六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推压力供给部件70’优选地由单根线材形成。然而,推压力供给部件70’还可以由与推压部68的数量相对应的多根线材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去自由端连接部68d’和基端连接部68e’,并且可相应地降低推压力供给部件70’的材料成本。
(H011)在第六示例性实施例中,自由端连接部68d’和向左延伸部68a’的右端部安装到平板部67’的安装部67a’上,以使平板部67’由推压力供给部件70’支撑。然而,自由端连接部68d’和向左延伸部68a’的右端部还可以借助粘合剂等在平板部67’的左端处与平板部67’的底面接合,以使平板部67’由推压力供给部件70’支撑。
(H012)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推压力供给部件70、70’被构造为使得推压部68、68’能够在沿轴向的整个区域上根据片材厚度彼此独立地弹性变形。然而,推压力供给部件70、70’不限于此。例如,在使得信封经过沿轴向的中央区域的情况下,推压部68、68’可仅设置在沿轴向的中央区域中,并且仅在沿轴向的中央区域中根据片材厚度彼此独立地弹性变形。因此,推压部68、68’可局部地设置,而不是在沿轴向的整个区域上设置。
(H013)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具有高刚度的平板部67、67’以提高使被传送到定影区Q5之外的片材S分离的分离性能。然而,例如,可在与平板部67、67’相对应的区域中另外形成狭缝69或凹槽69’。另外,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分离部件44以将片材S与加热辊Fh分离。然而,当通过平板部67、67’来确保充分的分离性能或者要降低成本时,可省略分离部件44。
(H014)板簧21和加压部件21’的结构不限于第一至第六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结构,而是可以结合地采用第一至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例如,为了调节沿加热辊Fh的轴向的压力分布,可以形成具有如下结构的板簧21:基座19、123形成为在沿轴向的中央区域处向上隆起的第一、第二、第五和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全部结构;推压部68的推压宽度沿轴向朝向中央增加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狭缝69的推压间隔沿轴向朝向中央减小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以及条形推压部68的厚度或材料或狭缝69的长度被调节以提高中央区域处的刚度的变型例(H07)的结构。
(H015)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和变型例(H07)中,可通过如下措施来调节沿加热辊Fh的轴向的压力分布:通过形成板簧21或加压部件21’以使板簧21或加压部件21’在沿轴向的中央区域处向上隆起来增加中央区域处的压力;朝向沿轴向的中心增加推压部68的推压宽度;朝向沿轴向的中央减小狭缝69的推压间隔;或者调节条形推压部68的厚度或材料或者狭缝69的长度。然而,增大压力的区域不限于此。例如,上述结构可偏离于沿轴向的中央区域以改变压力增大的位置。可选择地,上述结构可另外设置在除了沿轴向的中央区域之外的区域中以增加压力增大的位置。例如,在图像形成在特殊介质上的情况下,在所述特殊介质上沿宽度方向的特定位置处接合有卡片,可以调节沿加热辊Fh的轴向的压力分布,以使压力在与无卡片的薄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中增大并且在与包括卡片的厚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中减小。
(H016)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滑动片16、141来减小旋转的带主体Fp1、126和支撑在固定状态下的加压部件21、2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减少由于摩擦而引起的磨损。然而,还可通过使用低摩擦材料对加压部件21、21’和带主体Fp 1、126的接触部分进行镀覆或涂覆来减少由于摩擦而引起的磨损。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省去滑动片16、141来减少部件的数量。
图17A和图17B是示出根据变型例的基座19、123的示意图。图17A是根据变型例的基座19、123的放大透视图。图17B示出了当沿图17A中的箭头XVIIB所示的方向看时根据变型例的基座19、123。
(H017)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基座19、123的顶面弯曲以使其高度沿前后方向从端部朝向中央增加,从而使得加压部件21、21’在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中向上隆起。然而,基座19、123不限于此,还可以如图17A和17B所示构造。也就是说,基座19、123的顶面可倾斜以使距加热辊Fh的距离从沿传送方向的上游端朝向下游端减小,并且使得倾斜角沿前后方向从端部朝向中央减小。换句话说,如图17B所示,在右端(即沿传送方向的下游端)处的高度h可以在前后方向上不变,而在左端(即上游端)处的高度沿前后方向从端部朝向中央从h1增加到h2,使得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从θ1减小到θ2。
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面的说明。不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本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人能够为实现各种实施例理解本发明和各种适合于所构想的特定应用的修改。目的在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加热部件,其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包括在所述加热部件的内部的热源;以及
压力施加部件,其挤压所述加热部件,
其中,所述压力施加部件包括
带形部件,其沿着经过定影区域的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定影区域中所述带形部件面向所述加热部件,
支撑部件,其与所述加热部件相对,并且所述带形部件布置在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加热部件之间,以及
加压部件,其包括由所述支撑部件支撑的基端部和朝向所述定影区域延伸的自由端部,所述加压部件具有布置为沿所述宽度方向彼此间隔的多个推压部,当所述介质经过所述定影区域时,所述推压部能够根据所述介质的厚度弹性变形,所述自由端部沿着朝向所述加热部件的推压方向推压所述带形部件,以使所述带形部件挤压所述加热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在所述推压部之间设置有气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推压部由挠性线材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压部件具有布置在所述推压部之间并且将所述推压部彼此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推压部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自由端部包括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沿所述介质被传送的传送方向布置在所述定影区域的下游端部处,并且所述自由端部形成为沿所述宽度方向在所述定影区域的整个区域上连续延伸的板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自由端部布置为所述自由端部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比所述自由端部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更靠近所述加热部件的弯曲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自由端部布置为所述自由端部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比所述自由端部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更靠近所述加热部件的弯曲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具有这样的外形:所述支撑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比所述支撑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更靠近所述加热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具有这样的外形:所述支撑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比所述支撑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更靠近所述加热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推压部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为推压宽度,所述推压宽度被设定为这样: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的所述推压部的所述推压宽度比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中的所述推压部的所述推压宽度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推压部之间沿所述宽度方向的间隔为推压间隔,所述推压间隔被设定为这样: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的所述推压部之间的所述推压间隔比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中的所述推压部之间的所述推压间隔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推压部的厚度被设定为这样: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的所述推压部的所述厚度比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中的所述推压部的所述厚度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中的所述推压部是由具有比布置在所述加压部件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中的所述推压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大的弹性模量的材料制成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还包括:
支撑体,其支撑所述加热部件以使所述加热部件能够旋转;以及
旋转支撑部件,其支撑所述压力施加部件并且由所述支撑体支撑,以使所述旋转支撑部件能够在所述压力施加部件挤压所述加热部件的加压位置和所述压力施加部件不挤压所述加热部件的释放位置之间旋转,
其中,所述加压部件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基端部和所述自由端部之间以使所述自由端部相对于所述基端部弯曲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布置在与所述旋转支撑部件的旋转中心相对应的位置处,
当所述旋转支撑部件移动到所述加压位置时,所述加压部件在以所述弯曲部为中心的情况下弹性变形的同时被保持,从而产生用于推压所述带形部件的推压力,并且
当所述旋转支撑部件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加压部件在以所述弯曲部为中心的情况下弹性恢复。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还包括:
支撑体,其支撑所述加热部件以使所述加热部件能够旋转,并且支撑所述支撑部件以使所述支撑部件能够在所述带形部件挤压所述加热部件的加压位置和所述带形部件不挤压所述加热部件的释放位置之间旋转;以及
移动部件,其移动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移动部件被支撑为使得所述移动部件能够在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相接触并且所述压力施加部件保持在所述加压位置处的第一位置和所述压力施加部件从所述保持状态释放并且被允许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当所述支撑部件移动到所述加压位置时,所述基端部挤压所述支撑部件的方向包括所述支撑部件从所述加压位置朝向所述释放位置移动的方向的分量,并且
当所述移动部件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基端部由于所述加压部件的弹性恢复而推动所述支撑部件并且使所述支撑部件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
1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转印装置,其将图像从图像载体转印到介质上,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承载所述图像;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通过加热和加压来对已经转印到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图像进行定影。
17.一种压力施加部件,其挤压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包括位于所述加热部件的内部的热源,所述压力施加部件包括:
带形部件,其沿着经过定影区域的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定影区域中所述带形部件面向所述加热部件;
支撑部件,其与所述加热部件相对,并且所述带形部件布置在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加热部件之间;以及
加压部件,其包括由所述支撑部件支撑的基端部和从所述基端部朝向所述定影区域延伸的自由端部,所述加压部件具有布置为沿所述宽度方向彼此间隔的多个推压部,当所述介质经过所述定影区域时,所述推压部根据沿所述宽度方向具有非均匀厚度的所述介质的厚度弹性变形,所述自由端部沿着朝向所述加热部件的推压方向推压所述带形部件,以使所述带形部件挤压所述加热部件。
CN201210005976.9A 2011-03-29 2012-01-10 压力施加部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27364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3637 2011-03-29
JP2011073637A JP5434944B2 (ja) 2011-03-29 2011-03-29 加圧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6494A true CN102736494A (zh) 2012-10-17
CN102736494B CN102736494B (zh) 2016-12-14

Family

ID=4692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5976.9A Active CN102736494B (zh) 2011-03-29 2012-01-10 压力施加部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12302B2 (zh)
JP (1) JP5434944B2 (zh)
CN (1) CN1027364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494B (zh) * 2011-03-29 2016-12-1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压力施加部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3222B2 (ja) * 2012-05-22 2016-10-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221601B2 (ja) * 2013-10-07 2017-11-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92776B2 (ja) * 2015-03-03 2019-04-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00525B2 (ja) * 2015-03-17 2019-04-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加圧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93743B2 (ja) * 2015-03-19 2019-04-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93742B2 (ja) * 2015-03-19 2019-04-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28775B2 (ja) 2016-03-01 2020-07-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加圧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65689B2 (ja) * 2016-05-31 2020-03-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加圧脱圧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72052B2 (ja) * 2016-12-26 2020-10-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KR20180082862A (ko) * 2017-01-11 2018-07-19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주식회사 정착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2019002995A (ja) * 2017-06-14 2019-0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926755B2 (ja) * 2017-07-13 2021-08-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06147B2 (ja) * 2017-11-08 2022-01-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38309A (ja) * 2018-09-05 2020-03-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13287235B (zh) 2019-02-26 2024-01-12 极光先进雷射株式会社 激光用腔装置、气体激光装置和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5056U (zh) * 1990-09-19 1992-05-12
CN1330298A (zh) * 2000-06-30 2002-01-09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
JP2002148981A (ja) * 2000-11-09 2002-05-22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
US20050191071A1 (en) * 2004-02-26 2005-09-0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533253A (zh) * 2008-03-12 2009-09-1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设备、成像装置、圆筒形旋转部件和介质传送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73958B2 (ja) 1990-06-22 1998-07-0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田付方法
US5212529A (en) 1992-05-26 1993-05-18 Xerox Corporation Heat and pressure fuser
JPH11133776A (ja) 1997-10-30 1999-05-21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48984A (ja) 2000-11-10 2002-05-22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
JP3744347B2 (ja) 2000-11-10 2006-02-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08065044A (ja) * 2006-09-07 2008-03-21 Fuji Xerox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部材
KR100884399B1 (ko) * 2007-04-04 2009-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착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4706726B2 (ja) 2008-06-20 2011-06-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64411B2 (ja) * 2009-07-29 2014-04-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34944B2 (ja) * 2011-03-29 2014-03-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加圧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55056U (zh) * 1990-09-19 1992-05-12
CN1330298A (zh) * 2000-06-30 2002-01-09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
JP2002148981A (ja) * 2000-11-09 2002-05-22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
US20050191071A1 (en) * 2004-02-26 2005-09-0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533253A (zh) * 2008-03-12 2009-09-1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设备、成像装置、圆筒形旋转部件和介质传送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494B (zh) * 2011-03-29 2016-12-1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压力施加部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08308A (ja) 2012-10-25
US20120251206A1 (en) 2012-10-04
US8712302B2 (en) 2014-04-29
JP5434944B2 (ja) 2014-03-05
CN102736494B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6494A (zh) 压力施加部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846947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11018C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607472B (zh) 中间转印系统及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的方法
US20100239337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1261482B (zh) 定影装置及使用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6027827A (zh) 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US873144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secondary transfer nip formed with a movable roller
US9897955B2 (en) Pressure member,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47084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09266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3849714B2 (ja) 記録シート剥離装置
JP3788220B2 (ja) 記録シート剥離装置
CN100456162C (zh) 采用环带的成像装置和转印装置
CN101178566B (zh) 定影装置及使用其的成像设备
JP4770355B2 (ja)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06432B2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400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88108A (ja)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47435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235171B2 (en) Fixing device having heating portion with rigidity adjusting portion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885534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の定着圧力調節方法
JP2001154528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の定着装置
CN101667002A (zh) 清洁部件、清洁器、图像载体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500525B2 (ja) 加圧部材、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