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5887A - 防反射膜、显示装置以及透光部件 - Google Patents

防反射膜、显示装置以及透光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65887A
CN102565887A CN2012100223528A CN201210022352A CN102565887A CN 102565887 A CN102565887 A CN 102565887A CN 2012100223528 A CN2012100223528 A CN 2012100223528A CN 201210022352 A CN201210022352 A CN 201210022352A CN 102565887 A CN102565887 A CN 102565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reflection film
eye mask
mentioned
moth eye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23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65887B (zh
Inventor
田口登喜生
今奥崇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65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5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65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5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8Anti-reflection coatings having sub-optical wavelength surface structures designed to provide an enhanced transmittance, e.g. moth-ey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2Antiglare,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光的散射性的防反射膜。本发明的防反射膜在表面具有蛾眼结构,所述蛾眼结构包括相邻的凸部的顶点之间的宽度是可见光波长以下的多个凸部,上述蛾眼结构不具有粘连结构,所述粘连结构是凸部的顶端部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

Description

防反射膜、显示装置以及透光部件
本申请是2011年12月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080025910.5(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0/058443)、发明名称为防反射膜、显示装置以及透光部件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反射膜、显示装置以及透光部件。更详细地说,是设置在基材的表面来使用的防反射膜、具备该防反射膜的显示装置、以及具备该防反射膜的透光部件。 
背景技术
在布劳恩管(CRT:Cathode Ray Tube)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离子体显示器(PDP:PlasmaDisplay Panel)、电致发光(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等显示器的表面,要求具有防损伤功能、防外光映入功能、防污功能等各种功能。 
作为赋予防外光映入功能的方法之一,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在显示器的表面上覆盖折射率为与构成显示器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同的材料,通过在显示器表面反射的光和在被膜表面反射的光的干涉效应来实施减少反射的低反射(LR:Low Reflection)处理。 
但是,在空气与被膜表面的界面发生的反射和在被膜表面与显示器表面的界面发生的反射,通常各自的振幅反射率、相位与理想的条件不同,因此,这些反射光不会完全抵消,不能说作为防反射效果是充分的。因此,仅通过进行LR处理,则以一定的反射率反射周围光,因此,荧光灯等光源的像映入显示中,成为非常难以看清的显示。因此,进一步进行防眩(AG:Anti Glare)处理,所述防眩处理是在显示器的表面形成细微的凹凸图案,用光的散射效果来防止外光映入,想办法通过使光散射来使荧光灯等光源的像变得模糊。 
一般作为形成细微的凹凸图案的方法,已知例如在信用卡、身 份识别卡、商品券、纸币等中形成作为安全目的而被附加的浮雕全息图或衍射光栅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在专利文献1和2中举出:2P(Photo Polymer:光敏聚合物)法,其将液体状态的光固化树脂组合物涂敷在聚酯膜等透明的支撑体上来形成液体状态的光固化树脂层,在其上压接具有细微的凹凸图案的压模的状态下,从支撑体侧进行光照射并使其固化后取下压模;和在室温下将高粘度或固体光固化树脂组合物涂敷在支撑体上来形成光固化树脂层,在其上压接压模,剥离后进行光照射来使其固化的方法。 
但是,近年来,作为通过与AG处理不同的方法来在显示面实现低反射的方法,不使用光干涉而可以得到超防反射效果的蛾眼(Moth-eye:蛾子的眼睛)结构受到关注。蛾眼结构是在进行防反射处理的物品的表面,将比AG处理细微的、间隔为光的波长以下(例如,380nm以下)的凹凸图案无间隙地排列,由此使外界(空气)和膜表面的边界的折射率的变化成为模拟地连续的变化,可以与折射率界面无关地使光的大致全部透射,可以几乎消除该物品的表面的光反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和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4-598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598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表2001-517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表2003-5319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对在表面具有蛾眼结构的防反射膜(下面,也称为蛾眼膜)进行了各种研究后,发现:根据蛾眼膜的构成材料和制造条件,有时光因为蛾眼膜的结构而散射,其结果是,例如,在显示装置的表面贴附有该蛾眼膜的情况下,由显示装置映出的影像被视觉识别为具有白浊感的影像。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抑制了光的散射性的防反射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对成为使光散射的原因的蛾眼膜的结构进行了各种研究后,着眼于构成蛾眼膜的各凸部的顶端部分。并且发现作为易于使光散射的蛾眼膜的结构的特征,可以举出具有各凸部的顶端部分彼此相互粘连而形成的粘连结构,并且发现粘连结构成为使光散射的原因。 
另外,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通过研究蛾眼膜的构成材料和制造条件可以使得难以形成该粘连结构,想到可以圆满地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在表面具有蛾眼结构的防反射膜(下面,也称为本发明的第一防反射膜),所述蛾眼结构包括相邻的凸部的顶点之间的宽度是可见光波长以下的多个凸部,上述蛾眼结构不具有粘连结构,所述粘连结构是凸部的顶端部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 
另外,本发明是在表面具有蛾眼结构的防反射膜(下面,也称为本发明的第二防反射膜),所述蛾眼结构包括相邻的凸部的顶点之间的宽度是可见光波长以下的多个凸部,上述蛾眼结构具有粘连结构,所述粘连结构是凸部的顶端部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上述粘连结构的直径是每个不到0.3μm。 
而且,本发明是在表面具有蛾眼结构的防反射膜(下面,也称为本发明的第三防反射膜),所述蛾眼结构包括相邻的凸部的顶点之间的宽度是可见光波长以下的多个凸部,上述蛾眼结构具有粘连结构,所述粘连结构是凸部的顶端部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上述粘连结构的直径是每个为0.3μm以上,上述防反射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相对于平面面积的密度是不到2.1个/μm2。 
本发明的第一~第三防反射膜在表面具有蛾眼结构,所述蛾眼结构包括相邻的凸部的顶点之间的宽度(间隔或间距)是可见光波长以下的多个凸部。在本说明书中,“可见光波长以下”是指作为一般的可见光波长范围的下限的380nm以下,更优选是300nm以下, 进一步优选是作为可见光波长的大约1/2的200nm以下。有时当蛾眼结构的宽度超过400nm时,以蓝色的波长成分着色,将宽度设为300nm以下,由此该影响被充分地抑制,将宽度设为200nm以下,由此几乎完全不会受到影响。 
在本发明的第一防反射膜中,上述蛾眼结构不具有粘连结构,所述粘连结构是凸部的顶端部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即,也可以换言之,就本发明的第一防反射膜而言,上述防反射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相对于平面面积的密度是不到0个/μm2。粘连结构易于使射入防反射膜的光散射,例如,在显示装置中使用了防反射膜的情况下,在显示中易于产生白浊感。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粘连结构是指由于凸部的顶端部弯曲,顶端部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束,具体地说,可以举出如下粘连结构:不仅是顶端部,而且包括顶端部的整个凸部也实现了一体化的粘连结构,以及仅顶端部彼此结合,中间实现了空洞化的粘连结构。构成粘连结构的凸部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俯视防反射膜的表面时的粘连结构的形状,可以举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星形、花形、不定形等,在各凸部具有规则的结构的情况下,易于成为星形、葫芦形、花形或不定形。 
在本发明的第二防反射膜中,上述蛾眼结构具有粘连结构,所述粘连结构是凸部的顶端部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上述粘连结构的直径是每个不到0.3μm,优选是不到0.2μm。就蛾眼结构而言,当其直径每个不到0.3μm时,优选是不到0.2μm时,几乎不会使射入防反射膜的光散射,因此,蛾眼结构的直径被限制在该范围,由此即使例如在显示装置中使用了防反射膜,在显示中也难以产生白浊感。在不到上述尺寸的凸部结构中,该尺寸(间距)相对于可见光波长足够地小,因此,足够地得到蛾眼的防反射效果,散射的影响也是足够地少。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蛾眼结构的直径”是指当俯视防反射膜的表面时,粘连结构的最长部分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第三防反射膜中,上述蛾眼结构具有粘连结构,所述粘连结构是凸部的顶端部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上述粘连结 构的直径是每个为0.3μm以上,上述防反射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相对于平面面积的密度是不到2.1个/μm2。即使粘连结构的直径是每个为0.3μm以上,当粘连结构的在一定面积所占的比率较低时,几乎可以忽视光的散射性,因此,限制粘连结构的在一定面积所占的比率,由此即使在例如显示装置中使用了防反射膜,也可以在显示中难以产生白浊感。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第三防反射膜的构成,只要将该构成要素作为必须的构成要素来形成,则不特别限定其它的构成要素。 
下面,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一~第三防反射膜的优选方式。 
优选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宽比是不到1.0。另外,优选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度是不到200nm。在本说明书中,高宽比是指每个凸部的高度相对于底边的比率。即,用底边除高度的值(高度/底边的值)相当于高宽比。每个凸部的高宽比或高度满足该范围,由此凸部的顶端部难以弯曲,因此,可以防止粘连结构的发生。此外,此处的凸部是指未构成粘连结构的凸部。 
优选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宽比是0.8以上。另外,优选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度是160nm以上。在每个凸部的高宽比或高度过低的情况下,有时反射长波长侧(黄~红)的光。因此,将每个凸部的高宽比调整为该范围内,由此例如在显示装置中使用了防反射膜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色感较少、均匀性较高的显示。 
优选示出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tanδ的温度依存特性的曲线的极大值是0.4以下,更优选是0.3以下。另外,优选此时的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宽比是0.7以上、1.1以下,在是0.9以上、1.1以下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而且,优选此时的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度是140nm以上、220nm以下,在是180nm以上、220nm以下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防反射膜材料的tanδ的极大值被抑制在该范围内,由此凸部的形状的变化难以发生。因此,凸部的顶端部难以弯曲,因此,可以防止粘连结构的发生。在本方式中,特别是即使在凸部的顶端部变得易于弯曲的每个凸部的高宽比是0.9以上的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凸部的形状的变化。另外,同样地,即使是 每个凸部的高度是180nm以上的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凸部的形状的变化。 
优选示出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tanδ的温度依存特性的曲线的极大值所对应的半值宽度是52℃以上,更优选是92℃以上。另外,优选此时的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宽比是0.7以上、1.1以下,在是0.9以上、1.1以下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而且,此时的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度优选是140nm以上、220nm以下,在是180nm以上、220nm以下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防反射膜材料的tanδ的极大值的半值宽度具有该范围,由此难以发生凸部的形状的变化。因此,凸部的顶端部难以弯曲,因此,可以防止粘连结构的发生。在本方式中,特别是即使在凸部的顶端部变得易于弯曲的每个凸部的高宽比是0.9以上的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凸部的形状的变化。另外,同样地,即使在每个凸部的高度是180nm以上的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凸部的形状的变化。 
优选示出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存储弹性模量的温度依存特性的曲线的微分系数在从变化的开始点到变化的终止点的范围内是-1.0×10-8以上,更优选是-0.8×10-8以上。另外,优选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存储弹性模量的温度依存特性的微分系数在从变化的开始点到变化的终止点的范围内是1.0×10-8以下,更优选是0.8×10-8以下。而且,优选此时的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宽比是0.7以上、1.1以下,在是0.9以上、1.1以下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并且,优选此时的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度是140nm以上、220nm以下,在是180nm以上、220nm以下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与防反射膜材料的动态粘弹性相关的存储弹性模量的从变化的开始点到变化的终止点的范围内的微分系数接近0,即,基于温度依存特性的存储弹性模量曲线的倾斜度是平缓的,由此难以发生凸部的形状的变化,因此,凸部的顶端部变得难以弯曲,因此,可以防止粘连结构的发生。在本方式中,特别是即使在凸部的顶端部易于弯曲的每个凸部的高宽比是0.9以上的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凸部的形状的变化。另外,同样地,即使在条件为每个凸部的高度是180nm以 上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凸部的形状的变化。 
用作防反射膜的树脂膜通常具有动态粘弹性。树脂的动态粘弹性具有温度依存特性,根据温度,存储弹性模量(E′)、损失弹性模量(E”)等物性值发生变化。通过损失弹性模量(E”)/存储弹性模量(E′)算出的tanδ的值被用作表示树脂的特性的参数。 
该树脂的物性例如可以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来确定。根据动态粘弹性测定,可以按照每一测定频率得到表示存储弹性模量(E′)、损失弹性模量(E”)以及tanδ的温度变化的数据。另外,根据动态粘弹性测定,除了可以确定由分子内结构引起的玻璃转移的有无外,还可以确定发生玻璃转移的温度(玻璃转移温度)。如果是一般的树脂,则在玻璃转移温度(Tg)左右,可以看到E′的降低和E”和tanδ的峰值。 
但是,树脂(聚合物)的玻璃转移是缓和现象,依赖于时间因素,因此,示出玻璃转移的变化根据测定频率来示出温度漂移,越是高频,转移的区域越向高温侧漂移。 
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和动态损失弹性模量(E”)是通过以JIS K-7244为准的方法,在样品动态振幅速度(驱动频率)为1Hz、拉伸模式、卡盘之间的距离是5mm、应变振幅为10μm、应力振幅初始值为100mN以及升温温度是2℃/min的条件下,测定温度依存特性(温度分散)时所得到的值。 
优选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玻璃转移温度(Tg)是200℃以下,更优选是100℃以下。另外,优选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玻璃转移温度(Tg)是0℃以上。在本说明书中,玻璃转移温度(Tg)是指通过以JIS K-7244为准的方法,在样品动态振幅速度(驱动频率)为1Hz、拉伸模式、卡盘之间的距离是5mm、以及升温温度是2℃/min的条件下,测定温度依存特性(温度分散)时,tanδ成为极大的温度。 
作为形成本发明的防反射膜的方法,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将具有多个凹部的金属模具按压到成为防反射膜的树脂膜的表面,用光或热使树脂膜固化后,使金属模具脱模,所述多个凹部是相邻的凸 部的顶点之间的宽度是可见光波长以下,在使用玻璃转移温度(Tg)超过200℃的树脂的情况下,树脂的刚性变高,当形成包括具有高的高宽比(具体地说是2.0以上)的凸部的蛾眼结构时,难以进行金属模具的脱模,导致固化的树脂膜的破损、金属模具的破损(堵塞)的可能性变高。另外,在使用Tg超过100℃的树脂的情况下,树脂膜固化时易于发生收缩,特别是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TAC(三醋酸纤维素)、COP(有机阳离子聚合物)等膜基板上形成树脂膜的情况下,在该膜基板中发生卷曲(缠卷),另外,在树脂膜与膜基板之间的界面易于产生应力,导致贴紧性的降低以及膜基板的破损的可能性变高。而且,在使用Tg超过100℃的树脂的情况下,存在树脂的脆性变大的倾向,因此,在树脂膜中产生裂纹(龟裂)的可能性变高。 
优选上述存储弹性模量(E′)在25℃是0.1GPa以上。防反射膜材料的存储弹性模量满足上述范围,由此可以提高实际上使用防反射膜的环境下的、防反射膜的形状的经时稳定性以及耐冲击性。 
本发明的第一~第三防反射膜特别是通过在显示装置中使用来给观察者带来不会产生反射带来的白浊感的显示。即,本发明还是具备上述本发明的第一~第三中的任一个防反射膜的显示装置。此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无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离子体体显示装置、布劳恩管显示装置等,没有特别限定。而且,优选本发明的防反射膜是在人通过该部件视觉识别目的物的透光部件(光学部件)中使用,例如,在贴附到透镜、窗玻璃、橱窗、水槽、显示装置的前面保护板之类的透明物体上的情况下,不产生白浊感地发挥低反射效果、即高透射效果,因此,可以实现清晰的、视觉识别性良好的显示部件。即,本发明还是具备上述本发明的第一~第三中的任一个防反射膜的光学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防反射膜,可以抑制射入防反射膜的光的散射,即使配置在显示装置、光学部件的表面,也难以在显示中产生白浊 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防反射膜)的截面示意图,示出整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防反射膜)的截面示意图,示出凸部的放大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立体图,示出凸部的单位结构是圆锥状的情况。 
图4是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立体图,示出凸部的单位结构是四棱锥状的情况。 
图5是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立体图,示出凸部的单位结构的形状是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平缓,顶端变细的情况。 
图6是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立体图,示出凸部的单位结构的形状是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平缓,顶端带有圆形的情况。 
图7是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立体图,示出凸部的单位结构的形状是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陡峭,顶端带有圆形的情况。 
图8是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立体图,示出凸部的单位结构的形状是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陡峭,顶端变细的情况。 
图9是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立体图,示出凸部的周围的高度不均匀的情况。 
图10是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立体图,示出凸部的周围的高度不均匀的情况。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立体图,示出凸部的周围的高度不均匀的情况。 
图12是详细地示出蛾眼膜的凸部的立体示意图,是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平缓,且具有鞍部和鞍点的情况的放大图。 
图13是详细地示出蛾眼膜的凸部的立体示意图,是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陡峭,且具有鞍部和鞍点的情况的放大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凸部的平面示意图。 
图15是示出沿着图14的A-A′线的截面和沿着图14的B-B′线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实现低反射的原理的示意图,示出蛾眼膜的截面结构。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实现低反射的原理的示意图,示出射入蛾眼膜的光所感受的折射率(有效折射率)。 
图18是示出蛾眼膜的凸部彼此集中而成的粘连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9是在实施例1中制造的蛾眼膜的截面照片。 
图20是在实施例1中制造的蛾眼膜的截面示意图。 
图21是在实施例1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照片。 
图22是在实施例1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23是在实施例2中制造的蛾眼膜的截面照片。 
图24是在实施例2中制造的蛾眼膜的截面示意图。 
图25是在实施例2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照片。 
图26是在实施例2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27是在参考例1中制造的蛾眼膜的截面照片。 
图28是在参考例1中制造的蛾眼膜的截面示意图。 
图29是在参考例1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照片。 
图30是在参考例1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31是在参考例2中制造的蛾眼膜的截面照片。 
图32是在参考例2中制造的蛾眼膜的截面示意图。 
图33是在参考例2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照片。 
图34是在参考例2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35是进一步放大了参考例2的蛾眼膜的截面照片。 
图36是进一步放大了参考例2的蛾眼膜的截面示意图。 
图37是进一步放大了参考例2的蛾眼膜的平面照片。 
图38是进一步放大了参考例2的蛾眼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39是表示在用实施例1~3以及参考例1和2制造的蛾眼膜的表面反射的光的反射光谱的坐标图。 
图40是表示在用实施例1~3以及参考例1和2制造的蛾眼膜的表面透射的光的透射光谱的坐标图。 
图41是表示在用实施例1~3以及参考例1和2制造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 
图42是表示用于评价在蛾眼膜的表面反射的光的散射特性的评价系统的概念图。 
图43是示出树脂A~D的tanδ的温度依存性的坐标图。 
图44是示出树脂A~D的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的温度依存性的坐标图。 
图45是示出树脂A~D的动态损失弹性模量(E”)的温度依存性的坐标图。 
图46是表示在实施例4~7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绝对值(W/sr/m2)的散射光谱。 
图47是表示在实施例4~7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增加率的散射光谱。 
图48是表示在实施例8~11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绝对值的散射光谱。 
图49是表示在实施例8~11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增加率的散射光谱。 
图50是在实施例9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照片。 
图51是在实施例9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52是在实施例10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照片。 
图53是在实施例10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54是在实施例11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照片。 
图55是在实施例11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56是表示在实施例12~14和参考例3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绝对值的散射光谱。 
图57是表示在实施例12~14和参考例3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 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增加率的散射光谱。 
图58是在实施例14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照片。 
图59是在实施例14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60是在参考例3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照片。 
图61是在参考例3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62是表示在参考例4~7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绝对值的散射光谱。 
图63是表示在参考例4~7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增加率的散射光谱。 
图64是在参考例4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照片。 
图65是在参考例4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66是在参考例5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照片。 
图67是在参考例5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68是对金属模具1~4与树脂A~D的组合的在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带来的亮度(Y值)增加量进行了汇总的柱状坐标图。 
图69是示出粘连密度(个/μm2)与亮度(Y值)增加量的相关关系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出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和图2是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防反射膜)的截面示意图。图1是整体图,图2是凸部的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11设置在作为进行防反射处理的对象的基材16上。作为基材16的材质,只要是可以载置各防反射膜的材质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基材16不限于是半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相对于不透明的基材成为不透明体的表面防反射效果,例如,在是黑色基材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漆黑的外观,在是着色了的基材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色纯 度较高的外观,因此,可以得到外观设计性较高的物品。基材16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膜、片、射出成型品、压制成型品等熔融成型品等。作为在基材16是半透明的情况下的材质,可以举出玻璃、TAC(三醋酸纤维素)、聚乙烯、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等塑料、金属等。 
作为防反射处理的对象物品,可以举出显示装置、透光部件,作为能够成为进行防反射处理的对象的部件,可以举出构成显示装置、特别是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最表面的前面板、偏光板、相位差板、光反射片、棱镜片、偏光反射片、由丙烯酸等形成的保护板以及配置在偏光板表面的硬敷层。显示装置可以是自发光型显示元件,也可以是非自发光型显示元件。另外,也可以在透镜等光学元件、窗玻璃、印刷物、照片、涂饰物品、照明设备、箱体等中使用。 
如图1所示,蛾眼膜11的表面具有并排了多个微小的凸部的蛾眼结构。每个凸部的形状是朝向顶端变细。基材16的表面具有斜面比上述微小的凸部平缓的凹凸结构,蛾眼膜11的表面也相应地具有平缓的凹凸结构。上述平缓的凹凸结构通过AG处理来形成,构成上述凹凸结构的凸部的顶点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可见光波长,例如是5~100μm。根据该二重结构,可以一次性得到防反射效果和防眩效果这两者。另外,可以在平坦的表面的一部分设置AG处理的凹凸结构。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不是必须进行AG处理。 
如图2所示,蛾眼膜11在表面具有蛾眼结构,即相邻的凸部12的顶点之间的宽度是可见光波长以下,换言之,在蛾眼膜11的表面,多个凸部12以可见光波长以下的间隔或间距并排地配置。上述宽度在凸部12是非周期结构的情况下,表示其相邻的凸部的间隔,在凸部12是周期结构的情况下,表示其相邻的凸部的间距。此外,各凸部有如下优点:在其排列上不具有规则性的情况下(非周期性排列)不会产生无用的衍射光,是更优选的。蛾眼膜11包括该凸部12和位于凸部12下(基材侧)的基底部13。 
作为构成蛾眼膜的凸部12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可以进行光纳 米印刷、热纳米印刷的在一定条件下示出固化性的树脂,特别优选可以进行光纳米印刷的丙烯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等光固化性树脂,所述光纳米印刷进行精密的图案化。 
基底部13包括以下多个层:树脂残膜层,其在成形凸部12时产生;膜基材,其用于形成并保持蛾眼结构;以及粘着层,其用于将蛾眼膜11贴附到基材16。树脂残膜层是当形成凸部12时未成为凸部的一部分的残膜,包括与凸部12相同的材质。 
在膜基材中,例如可以使用:三乙酰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环状烯烃类高分子(有代表性的是作为降冰片烯类树脂等的产品名称为“ゼオノア”(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生产)、产品名称为“ア一トン”(JSR株式会社生产)等)的聚烯烃类树脂、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碳酸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聚醚醚酮、聚砜、聚醚砜、聚酯、聚苯乙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等树脂材料等。可以在膜基材的表面形成用于提高贴紧性的锚定处理层、硬敷层等。 
粘着层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粘着层的基材16侧的表面上贴附分离膜(例如,PET),所述分离膜用于保护粘着层。
图3~8是放大了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表面的立体图。图3示出凸部的单位结构是圆锥状的情况,图4示出凸部的单位结构是四棱锥状的情况,图5示出凸部的单位结构的形状是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平缓,顶端变细的情况,图6示出凸部的单位结构的形状是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平缓,顶端带有圆形的情况,图7示出凸部的单位结构的形状是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陡峭,顶端带有圆形的情况。图8示出凸部的单位结构的形状是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陡峭,顶端变细的情况。 
如图3~8所示,在蛾眼结构中,凸部12的顶峰部是顶点t,各凸部12彼此相接的点是底点b。如图3~8所示,蛾眼结构的相邻的凸部12的顶点之间的宽度w用从凸部12的顶点t分别将垂线垂到同一平面上为止时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示出。另外,从蛾眼结构的顶点到底点为止的高度h用从凸部12的顶点t到底点b所处平面为止垂下垂线 时的距离示出。 
在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中,蛾眼结构的相邻的凸部12的顶点之间的宽度w是380nm以下,优选是300nm以下,更优选是200nm以下。此外,在图3~8中,作为凸部12的单位结构,示例了圆锥、四棱锥、吊钟型、圆顶型、铃型、针型,实施方式1的蛾眼结构如果是形成有顶点和底点、且间距被控制为可见光波长以下的凹凸结构,则该单位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在锥体的斜面存在阶梯状台阶的形状等。 
在实施方式1中,蛾眼膜的凸部可以具有多种排列性,也可以无排列性。即,不限于如下形态:作为凸部彼此相接的点的底点在相邻的凸部彼此之间为相同的高度,例如,如图9~图11所示,凸部的周围的高度不均匀,各凸部彼此相接的表面上的点(接点)的高度可以存在多个。此时,在该形态下可以存在鞍部。鞍部是指山的棱线所洼下的部位。在此,当将具有1个顶点t的凸部作为基准来看时,存在多个位于比该顶点t低的位置的接点,形成鞍部。在本说明书中,将位于任意的凸部的周围的最低位置的接点设为底点b,还将位于比顶点t靠下的位置且比底点b靠上的位置并成为鞍部的平衡点的点称为鞍点s。在这种情况下,凸部的顶点之间的距离w相当于相邻的顶点之间的宽度,从顶点到底点为止的垂直方向的距离h相当于凸部的高度。 
下面,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使用当将具有1个顶点的凸部作为基准来看时,存在多个相邻的凸部的接点,在比顶点t低的位置形成鞍部(鞍点)时的例子来表示。图12和图13是详细地示出蛾眼膜的凸部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平缓,且具有鞍部和鞍点的情况下的放大图,图13是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陡峭,且具有鞍部和鞍点的情况下的放大图。如图12和图13所示,相对于凸部的一个顶点t,存在多个位于比该顶点t低的位置的相邻的凸部的接点。比较图12和图13后可知,在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平缓的形态,和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陡峭的形态中,在从底点越接近顶点,倾斜度越陡峭的形态中易于较低 地形成鞍点s的高度。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凸部的平面示意图。图14示出的白圆点表示顶点,黑圆点表示底点,白方点表示鞍部的鞍点。如图14所示,以一个顶点为中心在同心圆上形成有底点和鞍点。在图14中,示意地示出在一个圆上形成了6个底点和6个鞍点,实际上不限于此,还包括较不规则的情况。白圆点(○)表示顶点,白方点(□)表示鞍点,黑圆点(●)表示底点。 
图15是示出沿着图14的A-A′线的截面和沿着图14的B-B′线的截面的示意图。顶点用a2、b3、a6、b5表示,鞍部用b1、b2、a4、b4、b6表示,底点用a1、a3、a5、a7表示。此时,a2和b3的关系以及b3和b5的关系成为相邻的顶点彼此的关系,a2和b3之间的距离以及b3和b5之间的距离相当于相邻的顶点之间的宽度w。另外,a2和a1或a3之间的距离、a6和a5或a7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部的高度h。 
在图3~图13中,示出多个凸部作为整体以周期为可见光波长以下的重复单位来并排地配置的形态,但是可以存在不具有周期性的部分,也可以作为整体不具有周期性。另外,多个凸部中的任意一个凸部和与其相邻的多个凸部之间各自的宽度可以彼此不同。在不具有周期性的形态下,具有难以发生由规则排列引起的透射和反射的衍射散射这样的性能上的优点和易于制造图案这样的制造上的优点。而且,如图9~15所示,在蛾眼膜中,可以相对于一个凸部在其周围形成比顶点低且高度不同的多个接点。此外,蛾眼膜的表面可以具有比纳米级别的凹凸大的、微米级别以上的凹凸,即,可以具有二重凹凸结构。 
在此,对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可以实现低反射的原理进行说明。图16和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实现低反射的原理的示意图。图16示出蛾眼膜的截面结构,图17示出射入蛾眼膜的光所感受的折射率(有效折射率)。如图16和图17所示,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11包括凸部12和基底部13。当光从某介质进入不同的介质时,在该介质界面进行折射、透射以及反射。折射等的程度由光所进入的介质的折射率决定,例如,如果是空气,则具有大约1.0的折射率, 如果是树脂,则具有大约1.5的折射率。在实施方式1中,形成在蛾眼膜的表面的凹凸结构的单位结构是锥状,即,具有宽度向顶端方向慢慢地变小的形状。因此,如图16和图17所示,对于位于空气层和蛾眼膜的界面的凸部12(X-Y之间),可以视为折射率从作为空气的折射率的大约1.0向膜构成材料的折射率(如果是树脂,则大约是1.5)为止连续地慢慢地变大。光的反射量依赖于介质之间的折射率差,因此,这样将光的折射界面模拟地设为几乎不存在,由此,光的大部分可以在蛾眼膜中通过,较大地减少在膜表面的反射率。 
图18是示出蛾眼膜的凸部彼此集中而成的粘连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在图18中示出的、多个凸部12的顶端部14弯曲,凸部12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部分是粘连结构(束结构)15。在图18中,示例了两个或三个顶端部14相互地结合的形态,但是构成粘连结构15的凸部12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 
粘连结构15具有如下特性:使朝向蛾眼膜11的形成有凸部12的表面照射的光以及从蛾眼膜11的未形成有凸部的表面侧射入、从蛾眼膜11的形成有凸部的表面侧射出的光散射,因此,当粘连结构的数量增加时,例如,在将蛾眼膜贴附到显示装置的表面的情况下,因为散射光的影响,易于在显示中产生白浊感。 
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11是完全未形成该粘连结构15、或以几乎无影响的程度形成的蛾眼膜。在实施方式1中,就上述粘连结构的直径而言,每个是0.3μm以上。就每个不到0.3μm的粘连结构而言,使光散射的效果较少。如果完全未形成粘连结构15,即,上述防反射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相对于平面面积的密度是0个/μm2,则完全不受粘连结构15的影响,因此,不会发生光的散射。 
上述防反射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相对于平面面积的密度也可以是不到2.1个/μm2。粘连结构的个数的密度如果被抑制在该范围内,则即使在显示装置的表面贴附了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难以感到基于光的散射的白浊感的、清晰的显示。 
下面,使用实际上制造了蛾眼膜的实施例1~3以及参考例1和2 说明实施方式1的蛾眼膜的制造方法。 
首先,准备10cm见方的玻璃基板,将成为金属模具的材料的铝(Al)通过溅射法在玻璃基板上沉积为膜厚是1.0μm。接着,通过重复进行使铝阳极氧化,紧接着进行蚀刻的工序来形成阳极氧化层,所述阳极氧化层具有相邻的孔(凹部)的底点之间的距离是可见光波长以下的长度的多个微小的孔。具体地说,通过按顺序进行阳极氧化、蚀刻、阳极氧化、蚀刻、阳极氧化、蚀刻、阳极氧化、蚀刻以及阳极氧化的工序(5次阳极氧化、4次蚀刻)来制造金属模具。通过该阳极氧化和蚀刻的重复工序,所形成的微小的孔的形状成为朝向金属模具的内部顶端变细的形状(锥形形状)。此外,模具的基板不限于玻璃,可以是不锈钢、镍等金属材料、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环状烯烃类高分子(有代表性的是作为降冰片烯类树脂等的产品名称为“ゼオノア”(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生产)、产品名称为“ア一トン”(JSR株式会社生产)等)的聚烯烃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三乙酰纤维素等树脂材料。另外,可以代替使铝成膜的基板而使用铝的块状基板。此外,金属模具的形状可以是平板状,也可以是辊(圆筒)状。 
阳极氧化的条件设为草酸为0.6wt%、液温为5℃、80V的施加电压。关于阳极氧化时间,在各例中设为彼此不同。通过调整阳极氧化时间而在所形成的孔的大小上产生差异。用下面的表1来具体地说明阳极氧化时间与孔的大小的关系。蚀刻的条件在任一个例子中均设为磷酸1mol/l、液温为30℃、25分钟。 
在通过上述制造工序所制造的、凹凸高度各自不同的各金属模具的表面上,滴下具有透光性的2P(光聚合性)树脂溶液,一边注意不使气泡进入,一边将TAC膜贴合到由2P树脂溶液形成的2P树脂层上。接着,对2P树脂层照射2J/cm2的紫外(UV)光来使2P树脂层固化,之后,进行固化后而成的2P树脂膜和TAC膜的层叠膜的剥离。作为使用金属模具在基材上形成(复制)细微凹凸的具体的方法,除了上述2P法(Photo-polymerization法:光聚合法)以外,根 据防反射物品的用途和基材的材料等,适当地选择例如热压法(压花法)、射出成型法、溶胶凝胶法等复制法、细微凹凸赋形片的叠片法、细微凹凸层的转印法等各种方法即可。 
并且,最后将包括成为蛾眼膜的2P树脂膜和TAC膜的层叠膜分别贴附到透明的丙烯酸板上,完成各例的样品。 
对于完成的样品和金属模具,使用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来测定凹凸的深度,而且,通过SEM进行粘连结构的观察。 
表1表示实施例1~3以及参考例1和2的阳极氧化时间、金属模具的凹部的深度、转印有金属模具的凹凸形状的蛾眼膜(转印物)的凸部的高度、转印比率以及蛾眼膜(转印物)的高宽比的各数值。 
[表1] 
Figure BSA00000663623200201
图19~34是在实施例1和2以及参考例1和2中制造的蛾眼膜的平面照片和截面照片以及示意图。图19~图22示出实施例1,图23~图26示出实施例2,图27~图30示出参考例1,图31~图34示出参考例2。图19、图23、图27、图31表示截面照片,图20、图24、图28、图32表示截面示意图,图21、图25、图29、图33表示平面照片,图22、图26、图30、图34表示平面示意图。 
从图21、22、25、26可知,在实施例1和2的蛾眼膜中,完全未形成有粘连结构。另一方面,从图29、30、33、34可知,在参考例 1和2的蛾眼膜中,形成有多个粘连结构。此外,当对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蛾眼膜在较广的范围内进行观察时,粘连结构被确认。实施例2的蛾眼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的密度是0.5个/μm2,实施例3的蛾眼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的密度是1.5个/μm2。 
在图29、30、33、34内的、用圆包围的部分是凸部的顶端部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且具有0.3μm以上的粒径的粘连结构。用图29、33示出的平面照片的纵向的边的长度是1.9μm,横向的边的长度是2.5μm,面积是4.8μm2。因此,在参考例1的蛾眼膜中,每4.8μm2的面积形成有10个粘连结构,在参考例2的蛾眼膜中,每4.8μm2的面积形成有19个粘连结构。即,参考例1的蛾眼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的密度是2.1个/μm2,参考例2的蛾眼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的密度是4.0个/μm2。 
图35~38是进一步放大了参考例2的蛾眼膜的照片和示意图。图35表示截面照片,图36表示截面示意图,图37表示平面照片,图38表示平面示意图。如图35和图36所示,蛾眼膜的凸部的顶端弯曲,若干个凸部通过相邻的凸部彼此的顶端结合而形成粘连结构。另外,在图37和图38中,白色的部分表示蛾眼膜的凸部,从与蛾眼膜的表面垂直的方向看时的凸部的形状大部分是球形或椭圆形。另一方面,凸部的顶端彼此结合而成的粘连结构的形状从与蛾眼膜的表面垂直的方向看时,每个具有从中心辐射状地扩展的星形、多个圆或椭圆形重复而成的葫芦形或花形,或无规律性的不定形。 
下面,对用实施例1~3以及参考例1和2制造的蛾眼膜的特性进行比较。图39是表示在用实施例1~3以及参考例1和2制造的蛾眼膜的表面反射的光的反射光谱的坐标图。 
如图39所示,实施例1的蛾眼膜相对于较长波长侧的光具有高的反射率。更详细地说,以大约500nm为界,反射率的值激增。其是由实施例1的蛾眼膜所具有的每个凸部的高宽比较小导致的。可见光的范围是380~780nm,因此,可知在可见光的范围内,反射率未超过1%,但是容易带红色或黄色。另外,实施例2的蛾眼膜以大约650nm为界,反射率的值微增,与实施例1的蛾眼膜同样地, 对于较长波长侧的光,具有高反射率。 
另一方面,参考例1和2的蛾眼膜的高宽比较大,因此,对于长波长侧的光,具有低反射率,但是在短波长侧可以看到反射率的增加。其可以考虑是因为图27~图34示出的粘连结构的影响,在蛾眼膜的表面反射的光中发生了散射。 
图40是表示在用实施例1~3以及参考例1和2制造的蛾眼膜的表面透射的光的透射光谱的坐标图。 
如图40所示,实施例1~3的蛾眼膜各自得到同样的透射率曲线,但是就参考例1和2的蛾眼膜而言,较短波长侧的光的透射率降低。其可以考虑是因为粘连结构的影响,在透射过蛾眼膜的光中发生了散射。 
图41是表示在用实施例1~3以及参考例1和2制造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如图41所示,特别是在参考例1和2的蛾眼膜中,可知在较短波长侧亮度提高,粘连结构造成的散射成分是由该亮度的提高导致的。 
如下对该散射光谱进行测定。图42是表示用于评价在蛾眼膜的表面反射的光的散射特性的评价系统的概念图。 
如图42所示,被检体23是透明的丙烯酸板(基材)21与配置在透明的丙烯酸板21上的蛾眼膜22的层叠体。当进行测定时,在蛾眼膜22的表面侧(形成有凹凸的一侧),在相对于蛾眼膜22的主面为30°的角度的方向上配置光源24,从相对于蛾眼膜22的主面为30°的方向进行光的照射。在光的直进线上并且是夹着蛾眼膜而与光源24成为对面的位置,配置了面向光的行进方向的黑色吸收体26。另外,在与光源24及黑色吸收体26正交的方向上,即相对于蛾眼膜22的主面为60°的方向且与光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配置了亮度仪25和吸收体27。即,亮度仪25和吸收体27配置在夹着蛾眼膜22彼此相对的位置,亮度仪25的测定方向与吸收体27彼此面对。亮度仪25配置在蛾眼膜22的表面侧,吸收体27配置在蛾眼膜22的里面侧。 
该2个吸收体26、27中的位于光的直进线上并且是夹着蛾眼膜 22而面对光源的位置的吸收体26发挥如下功能:吸收射入蛾眼膜22的光中的、除了散射成分以外的、原样透射过蛾眼膜22的光(透射光)。另外,该吸收体26和相对于亮度仪25的测定方向具有主面的吸收体27发挥如下功能:吸收在蛾眼膜22的表面散射的光中的、除了在蛾眼膜22的表面侧散射的成分以外的、在蛾眼膜22的里面侧散射的成分。 
在亮度仪25中使用了SR-UL1(トプコンテクノハウス公司生产)。测定条件是将测定角设为2.0°的视野,将与被检体23的距离设为40cm。通过吸收体26和吸收体27吸收穿过蛾眼膜22的里面侧的光,因此,根据该测定系统,可以测定在蛾眼膜22的表面散射、朝向蛾眼膜22的表面侧前进的光量(反射散射光量)。 
在光源24中使用了氙灯(MC-961C、大塚电子公司(大塚電子社)生产)。测定条件是将照度设为3000Lx,将与被检体的距离设为15cm。 
下面,将蛾眼膜22的树脂材料变为与在实施例1~3以及参考例1和2中使用的树脂不同的树脂(树脂A~D)且使用与在实施例1~3以及参考例1中使用的金属模具相同的金属模具(金属模具1~4)分别制造蛾眼膜。 
树脂A~D在均是丙烯酸酯类UV固化性单体或低聚物(日本化药公司(日本化薬社)生产、KAYARAD系列)方面是共通的,但是各自的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动态损失弹性模量(E”)、玻璃转移温度(Tg)等物性值不同。 
另外,使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DMS6100(精工器械公司(セイコ一インスツルメンツ社)生产)分别测定树脂A~D的存储弹性模量(E’)、损失弹性模量(E”)以及tanδ的温度变化。 
图43是示出树脂A~D的tanδ的温度依存性的坐标图。tanδ(Loss tangent:损耗角正切)是从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和动态损失弹性模量(E”)算出的值(E’/E”),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和动态损失弹性模量(E”)是通过以JIS K-7244为准的方法,在样品动态振幅速度(驱动频率)为1Hz、拉伸模式、卡盘之间的距离是5mm、 应变振幅为10μm、应力振幅初始值为100mN以及升温温度是2℃/min的条件下,使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DMS 6100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另外,各曲线的tanδ示出极大的温度原则上相当于玻璃转移温度(Tg)。 
如图43所示,表示树脂A~D的tanδ的温度依存性的曲线均是值依赖于温度而变动,树脂A~D均成为山形曲线。在表示树脂A~D的曲线中,倾斜的角度、表示极大值的温度、极大值的大小以及相对于极大值的半值宽度各自不同。 
就tanδ的倾斜角度而言,树脂A最平缓,其次是树脂D和C,树脂B最陡峭。就表示tanδ的极大值的温度、即玻璃转移温度(Tg)而言,树脂B是48℃,树脂C是66℃,树脂D是84℃。此外,在树脂A中,未示出明确的Tg的值,而表示tanδ的极大值的温度是18℃。tanδ的极大值的大小是:树脂A为0.21,树脂B为0.68,树脂C为0.40,树脂D为0.38。即,tanδ的极大值的大小是:树脂A最小,其次是树脂D和C,树脂B最大。 
另外,包括从相对于极大值的半值宽度,即将tanδ的极大值作为基准值时tanδ的极大值的一半的值,到极大值的值为止的温度范围是:树脂A为92℃且tanδ的坐标图的对称性较大地损坏,树脂B为26℃,树脂C为52℃,树脂D为52℃。即,就相对于极大值的半值宽度而言,树脂A最大,其次是树脂D和C,树脂B最小。此外,树脂A具有如下特征:tanδ的峰值的对称性较大地损坏,未示出作为Tg的明确的值。在此,所谓tanδ的坐标图的对称性较大地损坏且Tg未示出明确的值的情况是指:以tanδ成为极大值的温度为基准,将上述半值宽度分离为低温侧和高温侧的情况下,低温侧区域或高温侧区域的温度范围的一方成为另一方的2倍以上的情况。各树脂的半值宽度的低温侧区域和高温侧区域的温度范围是:树脂A为28℃和64℃,树脂B是12℃和14℃,树脂C是30℃和22℃,树脂D是34℃和18℃。 
图44是示出树脂A~D的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的温度依存性的坐标图。如图44所示,表示树脂A~D的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 的温度依存性的曲线在均示出随着温度上升而平缓地下降的变化,当到一定温度以上时,即使温度上升也不怎么变化方面是共通的,但是,倾斜的角度各自不同。 
表示树脂A~D的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的曲线的、从变化的开始点到变化的终止点为止的范围内的微分系数是:树脂A为-7.9×10-7,树脂B为-1.7×10-8,树脂C为-9.6×10-7,树脂D为-8.2×10-7。即,表示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的曲线的倾斜的角度是:树脂A最平缓,其次是树脂D和C,树脂B最陡峭。 
图45是示出树脂A~D的动态损失弹性模量(E”)的温度依存性的坐标图。如图45所示,表示树脂A~D的动态损失弹性模量(E”)的温度依存性的曲线在示出均具有起伏但是作为整体随着温度上升而平缓地下降的变化方面是共通的,但是变化的倾斜的角度各自不同。作为整体,表示动态损失弹性模量(E”)的曲线的倾斜的角度是:树脂A最平缓,其次是树脂D和C,树脂B最陡峭。 
(评价试验1) 
将使用树脂A~D,使用金属模具1制造的各蛾眼膜分别设为实施例4~7的蛾眼膜。树脂A相当于实施例4,树脂B相当于实施例5,树脂C相当于实施例6,树脂D相当于实施例7。 
图46和图47是表示在实施例4~7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图46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绝对值(W/sr/m2)的散射光谱,图47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增加率的散射光谱。图46所示的坐标图的纵轴示出:从在蛾眼膜的表面反射的光的散射造成的辐射亮度的绝对值,即在丙烯酸板(基材)上设置了蛾眼膜的状态下的被检体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造成的辐射亮度的值,减去(除去)在丙烯酸板(基材)的表面反射的光的散射造成的辐射亮度的值后的值。图47所示的坐标图的纵轴示出:在设置了蛾眼膜的状态下的被检体表面的表面散射的光的辐射亮度,相对于在丙烯酸板(基材)的表面反射的光的散射造成的辐射亮度,即在未设置蛾眼膜的状态下的被检体表面散射的光的辐射亮度的增加率。各个亮度的测定方法与使用上述图42说明的方法是相 同的。 
如图46和图47所示,使用金属模具1形成的蛾眼膜在任一个树脂A~D中,在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中均无较大的变化,因此,可知在实施例4~7的蛾眼膜中不会发生基于粘连结构的光的散射。 
(评价试验2) 
将使用树脂A~D,使用金属模具2制造的各蛾眼膜分别设为实施例8~11的蛾眼膜。树脂A相当于实施例8,树脂B相当于实施例9,树脂C相当于实施例10,树脂D相当于实施例11。 
图48和图49是表示在实施例8~11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与图46和图47同样,图48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绝对值的散射光谱,图49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增加率的散射光谱。散射光谱的测定方法与上述使用图42说明的方法是同样的。 
如图48和图49所示,使用金属模具2形成的蛾眼膜在任一个树脂A~D中,在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中均无较大的变化。 
图50~55示出在实施例9~11中制造的蛾眼膜。图50、52、54是平面照片,图51、53、55是平面示意图。图50和图51相当于实施例9,图52和图53相当于实施例10,图54和图55相当于实施例11。图50~55内的、用圆包围的部分是凸部的顶端部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且具有0.3μm以上的粒径的粘连结构。图50和图51的蛾眼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的密度是0.8个/μm2,图52和图53的蛾眼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的密度是1.2个/μm2,图54和图55的蛾眼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的密度是1.3个/μm2。 
因此,可知在实施例8~11的蛾眼膜中不会发生基于粘连结构的光的散射。 
(评价试验3) 
将使用树脂A~D,使用金属模具3制造的各蛾眼膜分别设为实施例12~14和参考例3的蛾眼膜。树脂A相当于实施例12,树脂B相 当于参考例3,树脂C相当于实施例13,树脂D相当于实施例14。 
图56和57是表示在实施例12~14和参考例3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图56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绝对值的散射光谱,图57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增加率的散射光谱。散射光谱的测定方法与上述使用图42说明的方法是相同的。 
如图56和57所示,在实施例12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中没有较大的变化,但是在实施例13和14以及参考例3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量中看到了变化。更具体地说,在实施例13和14以及参考例3的蛾眼膜中,在较短波长侧,看到了亮度的增加,特别是在参考例3的蛾眼膜中,与实施例13和14的蛾眼膜相比,看到了较高的反射率的增加。 
图58~61示出在实施例14和参考例3中制造的蛾眼膜。图58和59相当于实施例14,图60和61相当于参考例3。图58~61内的、用圆包围的部分是凸部的顶端部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且具有0.3μm以上的粒径的粘连结构。图58和图59的蛾眼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的密度是1.9个/μm2,图60和图61的蛾眼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的密度是3.1个/μm2。 
因此,可知在使用金属模具3形成了蛾眼膜的情况下,在使用了树脂A的蛾眼膜中不会发生基于粘连结构的光的散射,但是在使用了树脂B或C的情况下,发生稍许基于微小的粘连结构的光的散射,在使用了树脂D的情况下,发生基于粘连结构的光的散射。 
(评价试验4) 
将使用树脂A~D,使用金属模具4制造的各蛾眼膜分别设为参考例4~7的蛾眼膜。树脂A相当于参考例4,树脂B相当于参考例5,树脂C相当于参考例6,树脂D相当于参考例7。 
图62和图63是表示在参考例4~7的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的散射光谱的坐标图。图62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绝对值的散射光谱,图63表示基于散射(辐射)亮度的增加率的散射光谱。 
如图62和63所示,在参考例4~7的任一个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量中都看到了变化。更具体地说,无论在哪一个蛾眼膜中,均在 较短波长侧看到了亮度的增加,在参考例4~7中的任一个蛾眼膜中,与上述用评价试验3得到的参考例3的蛾眼膜的结果相比,均检测出较高的亮度。 
图64~67示出在参考例4和参考例5中制造的蛾眼膜。图64和65相当于参考例4,图66和67相当于参考例5。图64~67内的、用圆包围的部分是凸部的顶端部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且具有0.3μm以上的粒径的粘连结构。图64和图65的蛾眼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的密度是4.5个/μm2,图66和图67的蛾眼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的密度是12.6个/μm2。 
因此,可知在使用金属模具4形成的蛾眼膜中,即使使用了任一个树脂A~D,也会形成粘连结构,发生基于粘连结构的光的散射。 
表2是对金属模具1~4与树脂A~D的组合和各实施例以及各参考例的关系进行了汇总的表。另外,表3是对在周围的亮度为20000Lx的环境下(相当于阴天时的白天屋外)的将金属模具1~4与树脂A~D的组合配置在透明基板上时的、由观察者目测的清晰感的评价进行了汇总的表。 
[表2] 
   金属模具1  金属模具2  金属模具3  金属模具4
 树脂A  实施例4  实施例8  实施例12  参考例4
 树脂B  实施例5  实施例9  参考例3  参考例5
 树脂C   实施例6  实施例10  实施例13  参考例6
 树脂D   实施例7  实施例11  实施例14  参考例7
[表3] 
   金属模具1  金属模具2  金属模具3  金属模具4
 树脂A  ◎  ◎  ○  ×
 树脂B  ○  ○  △  ×
 树脂C  ◎  ○  ▲  ×
 树脂D  ◎  ○  ▲  ×
在表3中,◎代表完全感觉不到白浊感的显示,○代表几乎感觉不到白浊感的显示,▲代表稍微感到白浊感但在允许范围内的显示,△代表感到白浊感且是非良好的显示,×代表感到白浊感且看作不合格品的显示。
由此,得到如下结果:对于散射亮度较高的参考例3~7的蛾眼膜,在进行实际目测的情况下,易于感到白浊感,另一方面,对于散射亮度较低的实施例4~14的蛾眼膜,在进行实际目测的情况下,难于感到白浊感,可以得到清晰的显示。 
表4是对金属模具1~4与树脂A~D的组合的、在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造成的、亮度(Y值)的增加量(cd/m2)进行了汇总的表。另外,图68是对金属模具1~4与树脂A~D的组合的、在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造成的、亮度(Y值)的增加量(cd/m2)进行了汇总的柱状坐标图。 
[表4] 
    金属模具1   金属模具2   金属模具3   金属模具4
  树脂A   0.0871   0.0257   0.304   1.56
  树脂B   0.0782   0.141   1.11   3.77
  树脂C   0.159   0.225   0.720   2.32
  树脂D   0.0509   0.285   0.652   2.01
当考察表4和图68时,可知:在蛾眼膜的表面散射的光造成的、亮度(Y值)的增加量至少是相当于参考例3的1.11(cd/m2)以上 的情况下,因为白浊感而无法得到良好的显示,另一方面,至少在是相当于实施例14的0.652(cd/m2)以下的情况下,可以得到难以感到白浊感的良好的显示。
表5是将金属模具1~4与树脂A~D的组合的、粘连密度(个/μm2)进行了汇总的表。另外,图69是示出粘连密度(个/μm2)与亮度(Y值)的增加量的相关关系的坐标图。 
[表5] 
   金属模具1  金属模具2  金属模具3   金属模具4
  树脂A  0.6  0.1  1.5   4.5
  树脂B  0.5  0.8  3.1   12.6
  树脂C  1.0  1.2  2.0   7.8
  树脂D  0.2  1.3  1.9   7.0
当考察表5时,可知:在蛾眼膜的表面所形成的粘连密度(个/μm2)至少是相当于参考例3的3.1(个/μm2)以上的情况下,因为白浊感而无法得到良好的显示,另一方面,至少是相当于实施例14的1.9(个/μm2)以下的情况下,可以得到难以感到白浊感的良好的显示。另外,当考察图69时,可知亮度(Y值)随着粘连密度变大而增加是明确的。
作为在实施方式中1中使用的树脂A~D,可以原样使用丙烯酸酯类UV固化性单体或低聚物,也可以考虑硬度、柔软性、固化性、贴紧性等,使用将多种丙烯酸酯类UV固化性单体或低聚物树脂进行共聚等而适当地组合的材料。通过组合多种树脂,可以调节所使用的树脂的玻璃转移温度(Tg)、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以及动态损失弹性模量(E”)。 
例如,将双酚A那样的刚直的骨架导入所使用的树脂中,使玻璃转移温度(Tg)和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上升。另一方面,将聚乙烯乙二醇那样的柔软的骨架导入所使用的树脂中,使玻璃转移温度(Tg)和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降低。 
另外,利用可塑剂、交联剂等也可以调节玻璃转移温度Tg、 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动态损失弹性模量E”、断裂延伸率等。在可塑剂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种类、添加量进行调节。可塑剂的量越多,玻璃转移温度Tg、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动态损失弹性模量E”越下降,断裂延伸率越提高。在交联剂的情况下,当增加其添加量或提高交联的进度时,玻璃转移温度Tg、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以及动态损失弹性模量E”提高,断裂延伸率降低。也可以通过适当地添加该可塑剂和交联剂来调整为满足目标条件范围。 
作为可以在实施方式1的防反射膜中使用的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举出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以及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作为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的例子,可以举出:脂肪族丙烯酸酯单体、脂环式丙烯酸酯单体、乙醚类丙烯酸酯单体、环状乙醚类丙烯酸酯单体、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芳香族类丙烯酸酯单体、含羧基丙烯酸酯单体等。 
在以相同分子量比较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的情况下,存在Tg按照脂肪族(直链)、脂肪族(分支)、脂环式、芳香族的顺序变高的倾向。在脂肪族中,酯基的碳数为8~10之间的最低,随着碳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含氟丙烯酸酯单体中,在酯基的碳数为8~10之间具有极小值。使用了单官能丙烯酸酯单体的树脂的Tg可以在从-80℃到150℃的范围内调节。 
包括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固化物具有比较高的硬度。使用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使得树脂的Tg可以在从-30℃到200℃的范围内调节。 
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在固化性上是优异的,含有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固化物具有较高的硬度。使用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使得树脂的Tg可以在从80℃到250℃的范围内调节。 
丙烯酸酯低聚物以分子结构为基准大致区分为: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以及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 
含有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固化物硬度较高,在耐热性和耐药性上是优异的。使用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使得树脂的Tg可以在从80 ℃到250℃的范围内调节。 
含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固化物一般在强度和伸缩性上是优异的,具有柔软性。使用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使得树脂的Tg可以在从-50℃到80℃的范围内调节。 
含有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固化物涵盖从柔软的固化物到硬的固化物为止较广的范围。使用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使得树脂的Tg可以在从20℃到100℃的范围内调节。 
另外,还可以使用示出高韧性的聚丁二烯丙烯酸酯低聚物、通过添加于其它的低聚物而在特性上赋予耐候性、耐磨损性、防水性、可挠性的硅丙烯酸酯低聚物等。 
此外,本申请以2009年6月1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9-141130号为基础,主张基于巴黎公约乃至进入国的法规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整体作为参照被编入本申请中。 
附图标记说明
11、22:蛾眼膜 
12:凸部 
13:基底部 
14:顶端部 
15:粘连结构 
16:基材 
21:透明丙烯酸板(基材) 
23:被检体 
24:光源 
25:亮度仪 
26、27:吸收体。 

Claims (29)

1.一种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在表面具有蛾眼结构,所述蛾眼结构包括相邻的凸部的顶点之间的宽度是可见光波长以下的多个凸部,
该蛾眼结构具有粘连结构,所述粘连结构是凸部的顶端部彼此相互地结合而形成的,
该粘连结构的直径是每个为0.3μm以上,
该防反射膜的粘连结构的个数相对于平面面积的密度是不到2.1个/μ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宽比是不到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度是不到2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宽比是0.8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度是160n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示出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tanδ的温度依存特性的曲线的极大值是0.4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示出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tanδ的温度依存特性的曲线的极大值是0.3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宽比是0.7以上、1.1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度是140nm以上、220n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宽比是0.9以上、1.1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度是180nm以上、220n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示出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tanδ的温度依存特性的曲线的极大值的半值宽度是52℃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示出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tanδ的温度依存特性的曲线的极大值的半值宽度是92℃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宽比是0.7以上、1.1以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度是140nm以上、220nm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宽比是0.9以上、1.1以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度是180nm以上、220nm以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示出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动态存储弹性模量的温度依存特性的曲线的微分系数在从变化的开始点到变化的终止点的范围内是-1.0×10-8以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示出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动态存储弹性模量的温度依存特性的曲线的微分系数在从变化的开始点到变化的终止点的范围内是-0.8×10-8以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示出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动态存储弹性模量的温度依存特性的曲线的微分系数在从变化的开始点到变化的终止点的范围内是1.0×10-8以下。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示出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动态存储弹性模量的温度依存特性的曲线的微分系数在从变化的开始点到变化的终止点的范围内是0.8×10-8以下。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宽比是0.7以上、1.1以下。
23.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度是140nm以上、220nm以下。
24.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宽比是0.9以上、1.1以下。
25.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凸部的每个的高度是180nm以上、220nm以下。
26.根据权利要求18~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动态存储弹性模量在25℃是0.1GPa以上。
27.根据权利要求1~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反射膜材料的玻璃转移温度是不到200℃。
2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反射膜。
29.一种透光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反射膜。
CN201210022352.8A 2009-06-12 2010-05-19 防反射膜、显示装置以及透光部件 Active CN102565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1130 2009-06-12
JP2009-141130 2009-06-12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5910.5A Division CN102460227B (zh) 2009-06-12 2010-05-19 防反射膜、显示装置以及透光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5887A true CN102565887A (zh) 2012-07-11
CN102565887B CN102565887B (zh) 2014-12-17

Family

ID=433087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5910.5A Active CN102460227B (zh) 2009-06-12 2010-05-19 防反射膜、显示装置以及透光部件
CN201210022352.8A Active CN102565887B (zh) 2009-06-12 2010-05-19 防反射膜、显示装置以及透光部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5910.5A Active CN102460227B (zh) 2009-06-12 2010-05-19 防反射膜、显示装置以及透光部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158038B2 (zh)
EP (2) EP2426520A4 (zh)
JP (2) JP5250107B2 (zh)
CN (2) CN102460227B (zh)
BR (1) BR112012000218A2 (zh)
RU (2) RU2493574C1 (zh)
WO (1) WO201014350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8723A (zh) * 2012-11-29 2013-03-27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减反光学组件及制造方法
WO2015014073A1 (zh) * 2013-07-30 2015-02-05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4422972A (zh) * 2013-08-19 2015-03-18 索尼公司 光学元件、摄像装置、光学设备、原盘及制造方法
CN104816410A (zh) * 2015-03-27 2015-08-05 豪威光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具及其制造方法、及镜头基片的制造方法
CN104991680A (zh) * 2015-08-05 2015-10-2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
CN105867674A (zh) * 2015-01-23 2016-08-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25250B2 (en) * 2009-04-24 2015-05-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ntireflection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2460227B (zh) 2009-06-12 2014-10-22 夏普株式会社 防反射膜、显示装置以及透光部件
US9664819B2 (en) * 2010-04-06 2017-05-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element, and antireflective structure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5673138B2 (ja) * 2011-01-25 2015-02-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印刷物
JP2012164383A (ja) * 2011-02-04 2012-08-30 Sony Corp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618657B2 (en) 2011-03-31 2017-04-11 Dexerials Corporation Optical element, display device, and input device
WO2012133943A1 (ja) * 2011-03-31 2012-10-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印刷物および印画物
JP5810591B2 (ja) * 2011-04-07 2015-11-11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積層体ならびに反射防止物品および撥水性物品
CN102855817B (zh) * 2011-06-29 2015-03-18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抗反射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US8525405B2 (en) * 2011-08-19 2013-09-0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lexible glass polarizers
JP5841656B2 (ja) * 2012-02-20 2016-01-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3237157A (ja) * 2012-05-11 2013-11-28 Kuraray Co Ltd 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樹脂成形体、およびモールド
WO2013191089A1 (ja) * 2012-06-22 2013-1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13191091A1 (ja) * 2012-06-22 2013-1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構造体、転写用型、これら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JP6386700B2 (ja) * 2012-07-04 2018-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構造体、光学部材、反射防止膜、撥水性膜、質量分析用基板、位相板、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反射防止膜の製造方法
JP5700309B2 (ja) * 2012-07-31 2015-04-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物品、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反射防止物品の製造用金型
US9442222B2 (en) 2012-07-31 2016-09-1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reflective article,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production mold for antireflective article
KR102111381B1 (ko) * 2012-07-31 2020-05-15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사 방지 물품, 화상 표시 장치, 반사 방지 물품의 제조용 금형 및 반사 방지 물품의 제조용 금형의 제조 방법
JP6064467B2 (ja) * 2012-09-11 2017-0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拡散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4071220A (ja) * 2012-09-28 2014-04-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絵柄付きフィルム及び表示体
JP5641036B2 (ja) * 2012-11-15 2014-12-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物品、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4145868A (ja) * 2013-01-29 2014-08-14 Ricoh Co Ltd 光学素子、モールド、光学装置
JP5655966B2 (ja) * 2013-03-28 2015-01-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物品、画像表示装置、反射防止物品の製造用金型及び反射防止物品の製造用金型の製造方法
JP5655967B2 (ja) * 2013-03-28 2015-01-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物品、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652564B2 (ja) * 2013-03-29 2015-01-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物品、画像表示装置、反射防止物品の製造用金型及び反射防止物品の製造用金型の製造方法
EP2983015B1 (en) 2013-04-02 2021-10-2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ptical member
US9207363B2 (en) * 2013-04-30 2015-12-08 The Boeing Company Anti-reflection nanostructure array and method
JP5652516B1 (ja) * 2013-07-18 2015-01-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物品、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5087762A (ja) * 2013-09-25 2015-05-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部材
JP2015102787A (ja) * 2013-11-27 2015-06-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6308422B2 (ja) * 2014-01-20 2018-04-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体
US9530636B2 (en) 2014-03-20 2016-12-27 Kla-Tencor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with nanostructured antireflection layer
JP6696114B2 (ja) * 2014-07-18 2020-05-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低反射シート
JP6059695B2 (ja) * 2014-09-01 2017-01-1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光学体の製造方法
KR101776065B1 (ko) * 2014-09-25 2017-09-07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나노패턴을 포함하는 광학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424550B2 (ja) * 2014-09-30 2018-11-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物品及び美術品展示体
JP2016122114A (ja) * 2014-12-25 2016-07-07 株式会社クラレ 微細構造体及び光学部材
JP2016126066A (ja) * 2014-12-26 2016-07-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物品、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627546B2 (ja) * 2015-07-29 2020-01-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材および車両用内装材用フィルム
TWI692896B (zh) * 2015-09-10 2020-05-01 日商王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二極體之製造方法及有機發光二極體
CN108290786B (zh) * 2015-11-30 2021-03-09 Agc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
JP6581925B2 (ja) * 2016-03-07 2019-09-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844847B (zh) * 2016-09-01 2021-07-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JP2018077304A (ja) * 2016-11-08 2018-05-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撮像装置
JP6853343B2 (ja) * 2017-03-21 2021-03-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防汚性フィルム
CN107300807A (zh) * 2017-06-01 2017-10-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元件、液晶显示模组及蛾眼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FR3068977B1 (fr) * 2017-07-12 2020-09-04 Arkema France Composition comprenant un polymere a phases multiples et un polymere (meth)acrylique,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son utilisation
CN107359186A (zh) * 2017-08-21 2017-11-17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模组
CN109841644B (zh) * 2017-11-24 2021-07-27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7182438B2 (ja) * 2017-12-21 2022-12-0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膜、反射防止膜の製造方法、及び眼鏡型ディスプレイ
JP7125863B2 (ja) * 2018-06-08 2022-08-25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652765B2 (ja) * 2018-07-25 2020-02-26 株式会社エガリム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光学素子の作製装置及び作製方法
JP7294048B2 (ja) * 2019-10-11 2023-06-20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709273B (zh) * 2022-06-06 2022-09-16 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异质结紫外场效应光电晶体管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6695A (ja) * 2003-11-21 2005-06-16 Kanagawa Acad Of Sci & Technol 反射防止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反射防止膜作製用スタンパ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58120A (ja) * 2004-03-12 2005-09-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学部品用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光学部品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1253227A (zh) * 2005-10-04 2008-08-27 日本印帝股份公司 具有特定的表面形状与物性的结构体及用于形成该结构体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性组合物
CN101356454A (zh) * 2006-08-21 2009-01-28 索尼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制作用原盘的制造方法以及光电转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0321A (en) * 1977-02-18 1980-02-2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icrostructured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ance modifying coating
US4812352A (en) 1986-08-25 1989-03-1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Article having surface layer of uniformly oriented, crystalline, organic microstructures
JPH03196451A (ja) 1989-12-26 1991-08-27 Pioneer Electron Corp 表示装置用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247390A (en) 1991-11-05 1993-09-21 Aharon Zeev Hed Lightweight low-loss refractive light diffusion system
DE19708776C1 (de) 1997-03-04 1998-06-18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Entspiegelungsschicht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JPH11281818A (ja) 1998-03-31 1999-10-15 Casio Comput Co Ltd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4562894B2 (ja) * 2000-04-17 2010-10-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020877C1 (de) 2000-04-28 2001-10-25 Alcove Surfaces Gmbh Prägewerkzeu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selben, Verfahren zur Strukturierung einer Oberfläche eines Werkstücks und Verwendung einer anodisch oxidierten Oberflächenschicht
US7066234B2 (en) 2001-04-25 2006-06-27 Alcove Surfaces Gmbh Stamping tool, casting mold and methods for structuring a surface of a work piece
JP2003084106A (ja) 2001-09-10 2003-03-19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無機材料からなる凸状膜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JP4197100B2 (ja) 2002-02-20 2008-12-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物品
JP2003279705A (ja) * 2002-03-25 2003-10-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反射防止部材
JP4197240B2 (ja) 2002-07-31 2008-12-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微細凹凸パターン形成方法、転写箔、光学物品及びスタンパー
JP4100991B2 (ja) 2002-07-31 2008-06-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光学物品、微細凹凸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転写箔
JP2005331607A (ja) 2004-05-18 2005-12-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学部品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060061868A1 (en) * 2004-07-28 2006-03-2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reflection structure and optical material comprising the same
JP4368384B2 (ja) 2004-12-03 2009-11-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材、光学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スタンパ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スタンパを用いた反射防止材の製造方法
WO2006064693A1 (ja) 2004-12-16 2006-06-22 Toray Industries, Inc.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WO2007032367A1 (ja) 2005-09-14 2007-03-22 Fujifilm Corporation 凹凸状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688031B2 (ja) 2005-10-28 2011-05-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凹凸状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5015462B2 (ja) 2006-01-11 2012-08-29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40707A (ja) 2006-03-07 2007-09-20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070236939A1 (en) * 2006-03-31 2007-10-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tructured Composite Optical Films
WO2008018570A1 (fr) * 2006-08-09 2008-02-14 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 Educational Foundatio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tireflet, procédé pour la produire et procédé pour produire un élément optique
JP4935513B2 (ja) * 2007-06-06 2012-05-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素子作製用複製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46722B2 (ja) 2007-07-12 2013-02-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構造及び構造体
JP4539759B2 (ja) 2007-10-01 2010-09-0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シート、表示素子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9141130A (ja) 2007-12-06 2009-06-25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半導体レー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025250B2 (en) * 2009-04-24 2015-05-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ntireflection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2460227B (zh) 2009-06-12 2014-10-22 夏普株式会社 防反射膜、显示装置以及透光部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6695A (ja) * 2003-11-21 2005-06-16 Kanagawa Acad Of Sci & Technol 反射防止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反射防止膜作製用スタンパ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58120A (ja) * 2004-03-12 2005-09-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学部品用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光学部品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1253227A (zh) * 2005-10-04 2008-08-27 日本印帝股份公司 具有特定的表面形状与物性的结构体及用于形成该结构体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性组合物
CN101356454A (zh) * 2006-08-21 2009-01-28 索尼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制作用原盘的制造方法以及光电转换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8723A (zh) * 2012-11-29 2013-03-27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减反光学组件及制造方法
CN102998723B (zh) * 2012-11-29 2016-03-16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减反光学组件及制造方法
WO2015014073A1 (zh) * 2013-07-30 2015-02-05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4422972A (zh) * 2013-08-19 2015-03-18 索尼公司 光学元件、摄像装置、光学设备、原盘及制造方法
CN104422972B (zh) * 2013-08-19 2018-09-18 索尼公司 光学元件、摄像装置、光学设备、原盘及制造方法
CN105867674A (zh) * 2015-01-23 2016-08-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16410A (zh) * 2015-03-27 2015-08-05 豪威光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具及其制造方法、及镜头基片的制造方法
CN104991680A (zh) * 2015-08-05 2015-10-2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493574C1 (ru) 2013-09-20
EP2426520A4 (en) 2012-11-14
WO2010143503A1 (ja) 2010-12-16
JP2013152488A (ja) 2013-08-08
CN102565887B (zh) 2014-12-17
BR112012000218A2 (pt) 2016-11-16
JP5329004B2 (ja) 2013-10-30
CN102460227A (zh) 2012-05-16
US20120081793A1 (en) 2012-04-05
JPWO2010143503A1 (ja) 2012-11-22
JP5250107B2 (ja) 2013-07-31
EP2426520A1 (en) 2012-03-07
US20120069443A1 (en) 2012-03-22
US8384998B2 (en) 2013-02-26
EP2428825A1 (en) 2012-03-14
US9158038B2 (en) 2015-10-13
RU2012100739A (ru) 2013-07-20
RU2489738C1 (ru) 2013-08-10
CN102460227B (zh) 2014-10-22
EP2428825B1 (en)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0227B (zh) 防反射膜、显示装置以及透光部件
JP6759280B2 (ja) 外部からの光学劣化効果への耐性を向上させた光学システム、シート材料、ベース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セキュリティデバイス、及び文書
CN102472836B (zh) 光学膜、其制造方法及其光学特性的控制方法
US7697205B2 (en) Anti-reflection fine structure, anti-reflection mold body,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anti-reflection mold body, and automobile part
KR100256436B1 (ko) 역반사 제품, 역반사 제품의 투명 베이스 시트 및 투명 베이스 시트 제조방법
EP1742090B1 (en) Hue variable retroreflective sheet
JP5449375B2 (ja) 観察窓付き構造物
JP2008090212A (ja) 反射防止性光学構造、反射防止性光学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42714A (ja) 撥水性反射防止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03473A (ja) 反射防止構造及び構造体
KR101534337B1 (ko) 방현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9294341A (ja) 撥水性反射防止構造及び撥水性反射防止成形体
JP2014535075A (ja) ハーフトーン印刷された表面を有する再帰反射性シート
ES2798674T3 (es) Material retrorreflectante
JP2016224402A (ja) シュリンクラベル
JP6544286B2 (ja) 印刷物
JP6728674B2 (ja) 視認性向上フィルム
KR102345894B1 (ko) 광변색 광학적층체
ES2953146T3 (es) Laminado, método para la producción de elemento metálico y método para la producción de elemento resinoso
JP2007187773A (ja) 反射防止構造、反射防止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43363B2 (ja) 印刷物
WO2016039392A1 (ja) 視認性向上フィルム、および印刷物
JP2008096857A (ja) 反射防止性発色構造、反射防止性発色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270730A (zh) 光学膜、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20069750A (ja) 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