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1083A - 按摩机 - Google Patents

按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1083A
CN102341083A CN2010800099549A CN201080009954A CN102341083A CN 102341083 A CN102341083 A CN 102341083A CN 2010800099549 A CN2010800099549 A CN 2010800099549A CN 201080009954 A CN201080009954 A CN 201080009954A CN 102341083 A CN102341083 A CN 102341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parts
mentioned
pair
mass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99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1083B (zh
Inventor
石川哲也
野田茂树
清水新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41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1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1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1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15/0078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powe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07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 A61H2015/0014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cylinder-like, i.e. ro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57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 A61H2201/1664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linear
    • A61H2201/1669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linear moving along the body in a reciprocating man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57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 A61H2201/1676Pivo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A61H2205/106Leg for the lower le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2Feet

Abstract

在按摩机中,实施使指压点相对于沿着身体的纵长方向的大范围直线移动的按摩,由此获得崭新且舒适的按摩感。本发明的按摩机(1)具有:一对施疗部件(23、24),以身体的一部分能够嵌入地离开的状态对置配置;夹持机构(162),使一对施疗部件(23、24)的至少一个或者两个朝向嵌入到该一对施疗部件相互之间的身体的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夹持并且按压身体;以及移动机构(26),在使利用夹持机构(162)夹持施疗部件(23、24)的夹持状态持续的同时,使施疗部件(23、24)沿着身体的纵长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按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能够对腿部(特别是从膝下到脚踝附近的部分)进行按摩的按摩机,公知有应用于椅子型按摩装置的搁脚板的按摩机(例如专利文献1)。该按摩机具备左右一对的施疗凹部,在所述施疗凹部的两侧壁的内侧面和中间壁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气囊。通过利用空气给排装置使这些各气囊膨胀、收缩,从而能够同时对嵌入各施疗凹部内的两腿部进行按摩。
一般来说,气囊的中央部的鼓起最大,越朝向两端部鼓起越小,因此,有时只在腿部的纵长方向的狭窄范围获得充分的按压力。因此,还提出了这样的按摩机:将多个气囊沿着各施疗凹部的纵长方向并列设置,向该多个气囊同时或依次给排空气,从而能够在腿部的纵长方向的大范围内对腿部进行按摩(例如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不使用气囊而采用使构成施疗凹部的两壁部自身相对于腿部接近或背离的机构的按摩机(例如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0127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470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339849号公报。
以往的按摩机或者是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的气囊式,或者是专利文献3公开的机械式,都是利用对置的一对施疗部件对嵌入施疗凹部的身体部分进行按摩的按摩机,结果仅反复进行定点的按压和释放。因此,得到的按摩感单一而缺乏变化。
并且,在仅反复进行定点的按压和释放的按摩中,主要是对血液流动和淋巴流动或神经给予脉动的刺激,换言之,以等待身体侧的主动疲劳恢复和活性化为目标。即,不是实质上且直接地促进血液流动和淋巴流动的形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按摩机,通过实施使指压点对沿着身体的纵长方向的大范围直线移动的按摩,能够获得崭新且舒适的按摩感,并且相对于血液流动和淋巴流动能够期待实质且直接的活性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手段。
即,本发明的按摩机的特征在于,该按摩机具有:一对施疗部件,以身体的一部分能够嵌入地离开的状态对置配置;夹持机构,使上述一对施疗部件的至少一个或者两个朝向嵌入到该一对施疗部件相互之间的身体的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夹持并且按压身体;以及移动机构,在使利用上述夹持机构夹持施疗部件的夹持状态持续的同时,使上述施疗部件沿着身体的纵长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若采用在将施疗部件按压于身体的状态下使该施疗部件在身体的纵长方向移动的构成,则能够对沿着身体的纵长方向的大范围实施连续的指压按摩。因此,能够获得崭新且舒适的按摩感,并且相对于血液流动和淋巴流动能够期待实质且直接的活性化。
另外这里,“夹持机构”包括仅对单侧的施疗部件赋予按压状态的机构。
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夹持机构装备有进退驱动部,该进退驱动部使上述一对施疗部件向夹持位置前进并且使上述一对施疗部件向释放位置后退,上述夹持位置是一对施疗部件相互接近而成为夹持并按压身体的状态的位置,上述释放位置是一对施疗部件成为相互背离最远的状态的位置。
优选由上述移动机构产生的施疗部件的移动范围的一端侧或另一端侧设定为上述一对施疗部件的释放位置。
优选上述施疗部件具有拳状的大小。
另外,优选构成为,在上述一对施疗部件之间设置有在与该施疗部件不同的位置按压身体的按压部件,上述移动机构与一对施疗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上述按压部件能够沿着身体的纵长方向移动。
另外,本发明的按摩机可以是这样的腿部用按摩机,上述身体的一部分是位于膝部与脚踝之间的“小腿部”,上述夹持机构构成为在利用上述一对施疗部件夹持小腿部的左右两侧的同时进行按压。
本发明的按摩机可以是如下所述的腿部用按摩机,上述身体的一部分是位于膝部和脚踝之间的“小腿部”,上述夹持机构构成为,利用上述一对施疗部件相对于小腿部,在夹持从正面向左右的斜外侧偏移的部位和小腿部的背面的同时进行按压。
本发明的按摩机可以是如下所述的腿部用按摩机,上述身体的一部分是比踝部靠下侧的“足部”,上述夹持机构构成为在利用上述一对施疗部件夹持足部的左右两侧的同时进行按压。
本发明的按摩机可以是臂部用按摩机,上述身体的一部分是臂部,上述夹持机构构成为在利用上述一对施疗部件夹持臂部的左右两侧的同时进行按压。
也可以是在上述一对施疗部件之间构成的施疗凹部设置一对,上述一对施疗凹部以该凹部的纵长方向为同一方向的方式并列设置。
本发明的按摩机对沿着身体的纵长方向的大范围实施指压按摩,能够获得崭新且舒适的按摩感。并且,相对于血液流动和淋巴流动能够期待实质且直接的活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按摩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部构造的主视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按摩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的主视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按摩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部构造的后视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按摩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部构造的仰视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1的B-B线的剖视图(释放位置)。
图7是沿着图1的B-B线的剖视图(夹持位置)。
图8是沿着图1的C-C线的剖视图(释放位置)。
图9是沿着图1的C-C线的剖视图(夹持位置)。
图10是抽出振动机构进行表示的立体图。
图11是沿着图1的D-D线的向视图(释放位置)。
图12是沿着图1的D-D线的向视图(夹持位置)。
图13是沿着图1的D-D线的向视图(夹持位置)。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按摩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按摩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部构造的主视立体图(释放位置)。
图16是本发明的按摩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部构造的主视立体图(夹持位置)。
图17是本发明的按摩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夹持位置)。
图18是本发明的按摩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部构造的主视立体图(最上的夹持位置)。
图19是省略图16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沿着E-E线的剖视图(夹持位置、夹持间隔:窄)。
图20是省略图16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沿着E-E线的剖视图(夹持位置、夹持间隔:宽)
图21是省略图15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沿着F-F线的剖视图(释放位置)。
标号说明
1按摩机;2外壳;4第一施疗凹部;5第二施疗凹部;6衬里部件;10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1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2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3水平后压按摩机构; 15支承框架;16台框部;16a脚架;16b水平架;17背框部;17a垂直架;20水平导轨;21垂直导轨;22移动机构;23施疗部件;24施疗部件;25指压机构;26移动机构;27穴位按压部件;30垂直动作滑块;31升降驱动部;32丝杠轴;33马达;34减速齿轮部;35螺母部件;37进退驱动部;40支承臂;41支承臂;43摆动轴;44摆动轴;45释放施力件;46释放施力件;47凸轮导轨;47a凸轮面;47b引导面;47c顶点部;47d凸轮释放区域;50从动销;51从动销;53施疗部件;54施疗部件;55指压机构;56移动机构;57穴位按压部件;60水平动作滑块;61前进后退驱动部;62丝杠轴;64减速齿轮部;65螺母部件;67进退驱动部;70支承臂;71支承臂;73摆动轴;74摆动轴;75释放施力件;76释放施力件;77凸轮导轨;77a凸轮面;77b引导面;77c顶点部;77d凸轮释放区域;80从动销;81从动销;85孔;86从动件;88凸轮面;90振动机构;91振动产生马达;100缓冲脚;101水平振动板;102缓冲脚;103垂直振动板;105小开口;106指压突起;107大开口;108小开口;109指压突起;110大开口;112振动承受台;113偏心配重;120马达支承台;121防振脚;122马达托架;F足部;L小腿部;S动作区域;T动作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图13表示本发明的按摩机的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的按摩机1构成为,以使用者的左右两侧的腿部为对象,对构成腿部的小腿部L和足部F双方能够同时进行夹持按摩和直线移动的指压按摩。
另外,本说明书中,“小腿部L”是指人的腿部中位于膝下且比踝部靠上的部分,“足部F”是指比踝部靠下的部分。并且,图1和图2的箭头线X所示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箭头线Y所示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宽度方向),箭头线Z所示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
如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按摩机1具有外壳2,该外壳2从正面观察时是横长或纵长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从侧面观察时是长靴型。
在外壳2中,在其正面的大致上半部,左右相互离开地并列设置有朝向前方和上方开放的左右一对的第一施疗凹部4。能够将左右的小腿部L嵌入这些左右的第一施疗凹部4中。
并且,在外壳2中,在其正面的大致下半部,左右相互离开地并列设置有朝向上方和前方开放的左右一对的第二施疗凹部5。能够将左右的足部F嵌入这些左右的第二施疗凹部5中。
第一施疗凹部4和第二施疗凹部5构成为左侧配置的部分彼此以及右侧配置的部分彼此连通,以便能够将小腿部L嵌入第一施疗凹部4中,同时将足部F嵌入第二施疗凹部5中。
在第一施疗凹部4和第二施疗凹部5的内部设有衬里部件6,该衬里部件6具备由海绵或聚氨脂等制成的缓冲部件、由伸缩性丰富的布或皮革等制成的罩部件。优选预先对衬里部件6赋予适度的透气性,还可以根据情况预先赋予制热或制冷机构等。并且,通过对罩部件采用由线扣或面扣等实现的安装机构,能够根据需要容易地更换罩部件。
在左右的第一施疗凹部4分别设有:从左右两侧对小腿部L进行按摩的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以及从后面(背面)对小腿部L进行按摩的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
在左右的第二施疗凹部5分别设有:从左右两侧对足部F进行按摩的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以及从后面(底面)对足部F进行按摩的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按摩机1中,外壳2可以任意选择将使用方向变更为立起状态和仰着(正面朝上)放倒的状态。因此,使用者坐在椅子等上时使外壳2处于立起状态使用即可,并且在床等上仰卧时外壳2也处于仰着或倾斜的状态使用即可。
这样,第一施疗凹部4的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以及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第二施疗凹部5的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以及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中的“垂直”和“水平”的称呼在本说明书中只不过是方便起见,并不限定作为按摩机1的使用状态。
如图1、图3~图5所示,在外壳2的内部设有支承框架15。该支承框架15具有在下端位置大致水平设置的台框部16、以及从该台框部16的后端部向上方大致垂直地设置的背框部17,台框部16和背框部17一体形成为侧视L型。
而且,该支承框架15中,相对于台框部16设有上述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和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相对于背框部17设有上述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和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
如图4所示,台框部16具有设置于地面时使用的左右一对的脚架16a,在这些脚架16a的上方具有左右一对的水平架16b,水平架16b设置成与地面之间形成空间且纵长方向朝向前后方向。左右的水平架16b在前后方向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相同粗细),以形成使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和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向前后方向移动时的水平导轨20。
与此相对,如图3所示,背框部17形成为具有纵长方向朝向上下方向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垂直架17a。左右的垂直架17a分别在上下方向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相同粗细),以形成使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和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向上下方向移动时的垂直导轨21。
首先,主要参照图3,说明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和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
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具有:隔开预定间隔并列设置的横压用施疗部件23、24(参照图1);用于对这些施疗部件23、24赋予按压于小腿部L的按压状态的夹持机构25;以及使施疗部件23、24和夹持机构25上下动作的移动机构26。
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具有按压部件27,该按压部件27用于从后面按压嵌入到一对施疗部件23、24相互之间的小腿部L。该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构成为与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共用移动机构26,并与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一起上下动作。
在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的移动机构26中,垂直动作滑块30被保持成相对于背框部17所具有的左右一对的垂直导轨21上下动作自如的状态,该垂直动作滑块30由升降驱动部31上下驱动。而且,相对于该垂直动作滑块30设置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和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升降驱动部31具有:纵长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进给丝杠轴32;驱动该进给丝杠轴32旋转的能够进行正反旋转的马达33和减速齿轮部34;以及螺母部件35,其设于垂直动作滑块30并以穿串状态与进给丝杠轴32旋合。马达33和减速齿轮部34固定在支承框架15内(台框部16和背框部17的交叉部周围)。
如图1所示,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的施疗部件23、24以相互成对的状态形成一组,该组合与使用者(身体)的左右腿部分别对应地合计设置两组。即,施疗部件23、24以单脚的小腿部L能够嵌入的程度在左右方向上离开的状态对置配置,在这些施疗部件23、24之间构成一个第一施疗凹部4(参照图2)。
如图6所示,朝向小腿部L的内侧配置的施疗部件23以轴心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并且以与小腿部L的侧面粗细d(前后方向的粗细)大致相等的长度突出的圆柱形为基本形,形成为在该圆柱形的外周面的纵长方向的两个部位设置缩颈部而得到的形状。
与此相对,朝向小腿部L的外侧配置的施疗部件24形成为轴心朝向前后方向的圆盘型,在前后方向形成为扁平,以便相对于小腿部L仅在从其侧面到正面附近的位置(在比较狭窄的范围)接触。因此,能够适度地提高相对于小腿部L的表面压力,在赋予较强的刺激方面是优选的。
任一施疗部件23、24都是拳状的大小和形状,作为其原材料,可以采用塑料或硬质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
另一方面,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的夹持机构25是这样的机构:用于在小腿部L嵌入到施疗部件23、24相互之间时,使施疗部件23、24处于按压于该小腿部L的左右两侧面的状态。
第一实施方式的夹持机构25具有进退驱动部37,该进退驱动部37使施疗部件23、24分别单独且积极地在释放位置(图6所示的位置)与夹持位置(图7所示的位置)之间进行进退动作(接近/背离动作)。
当两施疗部件23、24处于释放位置时,当向两施疗部件23、24相互之间放入或取出小腿部L时,施疗部件23、24配置成不会成为障碍。
如图6和图7所示,进退驱动部37具有:支承施疗部件23、24的支承臂40、41;将这些支承臂40、41枢轴支承为相对于垂直动作滑块30水平摆动自如的状态的摆动轴43、44;对两支承臂40、41向使施疗部件23、24相对背离的方向(打开相互之间的方向)施力的释放施力件45、46;以及对支承臂40、41的基端部赋予凸轮作用的凸轮导轨47(图6中未示出凸轮导轨47)。
支承臂40、41形成为俯视呈L型,具有至少在摆动轴43、44相互之间以相互对置的方式突出的基端部。在这些各基端部设有能够与凸轮导轨47的后表面抵接的从动销50、51。支承臂40、41的L型形状具有折角,使得在两施疗部件23、24处于按压位置时,这些从动销50、51的突出方向呈大致一条直线状地对置。
释放施力件45、46具体而言采用使两脚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带脚螺旋弹簧,分别以包围摆动轴43、44的方式组装。使该螺旋弹簧的一侧的一个脚卡合于支承臂40、41,使另一侧的一个脚卡合于垂直动作滑块30,因此,在施疗部件23、24上产生图6中的箭头符号P所示的开脚方向(背离方向)的弹簧力。
如图3所示,凸轮导轨47相对于支承框架15的背框部17以纵长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方式固定于背框部17的垂直架17a(形成垂直导轨21的部分)的背面,将其后表面作为凸轮面47a(即,支承臂40、41的从动销50、51所滑动接触的面)。
并且,如图5所示,该凸轮导轨47形成为,从垂直架17a向后方突出的导轨厚度越是靠近上方越薄,越是靠近下方越厚。即,上述凸轮面47a相对于垂直架17a的纵长方向倾斜。另外,该凸轮导轨47形成为这样的长度:相对于垂直动作滑块30沿着背框部17上下动作的动作区域S达不到该区域的下端。而且,在凸轮导轨47的下端部,形成有具有与凸轮面47a的倾斜方向反向的倾斜的上下引导面47b。
即,凸轮导轨47可以说是呈山形的倾斜凸轮,使作为凸轮面47a与上下引导面47b的连接点形成的顶点部47c离垂直架17a的后表面最厚。并且,比凸轮导轨47的下端靠下的位置、即凸轮导轨47未到达的部分(垂直架17a的后表面朝向后方露出的部分)作为凸轮导轨47厚度为零,成为凸轮释放区域47d。
通过如上所述的凸轮导轨47的形状,若使垂直动作滑块30沿着垂直导轨21(垂直架17a)上下动作,则与此同时,支承臂40、41也上下动作,此时,支承臂40、41的从动销50、51与凸轮导轨47的凸轮面47a对应,向后方被按压的程度不同。另外,由于支承臂40、41由释放施力件45、46向使施疗部件23、24相对背离的方向(打开相互之间的方向)施力,因此,该施力作用能够维持从动销50、51与凸轮导轨47的凸轮面47a的接触状态。
详细地说,在施疗部件23、24位于垂直导轨21的最下部侧时,支承臂40、41的从动销50、51位于凸轮释放区域47d,因此,施疗部件23、24处于相互离得最远的释放位置。在该位置,能够容易将小腿部L放入施疗部件23、24相互之间或取出小腿部L。
然后,施疗部件23、24沿着垂直导轨21上升,当到达与小腿部L的上下大致中央对应的位置时,从动销50、51位于顶点部47c,因此,施疗部件23、24处于彼此最接近的夹持位置。另外,当施疗部件23、24位于垂直导轨21的上部侧时,从动销50、51位于凸轮面47a,施疗部件23、24处于彼此接近的夹持位置。
这样,进退驱动部37伴随垂直动作滑块30的上下动作,使施疗部件23、24在释放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进退动作。因此,具备该进退驱动部37的夹持机构25能够对嵌入到施疗部件23、24的相互之间的小腿部L产生按压状态。
接着,对按摩机1具备的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进行说明。
如图1、图5所示,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具有按压部件27。
如图5所示,该按压部件27固定于从上述移动机构26的垂直动作滑块30向前方突出的状态,以轴心朝向左右方向的圆盘型为基本形,形成为将其后半部分切去的侧视半圆形。
该按压部件27在左右方向形成为扁平,以便与嵌入到两施疗部件23、24相互之间的小腿部L仅在其后表面侧中央(在比较狭窄的范围)接触。因此,能够适度地提高相对于小腿部L的表面压力,在赋予较强的刺激方面是优选的。
按压部件27与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的施疗部件23、24一起上下动作,因此,有效地对小腿部L的左右两侧面和后表面的三个部位进行按摩。
接着,参照图1、图3、图4,说明按摩机1具备的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和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
另外,这些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和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可以说具备与上述的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和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大致相同的机构,并将它们水平设置。
如图1所示,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具有:隔开预定间隔并列设置的横压用施疗部件53、54;用于对这些施疗部件53、54赋予向足部F按压的按压状态的夹持机构55;以及使施疗部件53、54和夹持机构55前后动作的移动机构56。
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具有按压部件57,该按压部件57用于从后面按压嵌入到一对施疗部件53、54相互之间的足部F。该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与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一起前后动作。
在移动机构56中,水平动作滑块60被保持成相对于台框部16所具有的左右一对的水平导轨20(水平架16b)前后动作自如的状态,该水平动作滑块60由前进后退驱动部61前后驱动。而且,相对于该水平动作滑块60设置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和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
另外,驱动水平动作滑块60的前进后退驱动部61具有:纵长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进给丝杠轴62;驱动该进给丝杠轴62旋转的能够进行正反旋转的马达33和减速齿轮部64;以及螺母部件65,其设于水平动作滑块60并以穿串状态与进给丝杠轴62旋合。马达33与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的升降驱动部31具备的马达兼用。即,马达33是双轴马达,一个驱动轴连结于升降驱动部31的减速齿轮部34,另一个驱动轴连结于该前进后退驱动部61的减速齿轮部64。
如图1所示,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的施疗部件53、54以相互成对的状态形成一组,该组合与使用者(身体)的左右两脚分别对应地合计设置两组。即,施疗部件53、54以单脚的足部F嵌入的程度在左右方向上离开的状态对置配置,在这些施疗部件53、54之间构成一个第二施疗凹部5(参照图2)。
如图8所示,朝向足部F的内侧配置的施疗部件53和朝向足部F的外侧配置的施疗部件54都以轴心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并以超过足部F的高度h(从地面到足部F的脚背的高度)的程度的长度突出的圆柱形为基本形,形成为该圆柱形的外周面的纵长方向的两个部位缩颈而成的形状。
任一施疗部件53、54都是拳状的大小和形状,作为其原材料,可以采用塑料或硬质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
夹持机构55是这样的机构:用于在足部F嵌入到施疗部件53、54相互之间时,使施疗部件53、54处于按压于该足部F的左右两侧面的状态。第一实施方式的夹持机构55具有进退驱动部67,该进退驱动部67使施疗部件53、54分别在释放位置(图8所示的位置)与夹持位置(图9所示的位置)之间进行进退动作。当一对施疗部件53、54处于释放位置时,当在施疗部件53、54相互之间放入或取出足部F时,施疗部件53、54配置成不会成为障碍。
如图8和图9所示,进退驱动部67具有:支承施疗部件53、54的支承臂70、71;将这些支承臂70、71枢轴支承为相对于水平动作滑块60垂直摆动自如的状态的摆动轴73、74;对两支承臂70、71向使施疗部件53、54相对背离的方向(打开相互之间的方向)施力的释放施力件75、76;以及对支承臂70、71的基端部赋予凸轮作用的凸轮导轨77(图8中未示出凸轮导轨77)。
支承臂70、71形成为主视呈L型,具有至少在摆动轴73、74相互之间以相互对置的方式突出的基端部。在这些各基端部设有能够与凸轮导轨77的下表面抵接的从动销80、81。支承臂70、71的L型形状具有折角,使得在两施疗部件53、54处于按压位置时,这些从动销80、81的突出方向呈大致一条直线状地对置。
释放施力件75、76具体而言采用使两脚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带脚螺旋弹簧,分别以包围摆动轴73、74的方式组装。使该螺旋弹簧的一侧的一个脚卡合于支承臂70、71,使另一侧的一个脚卡合于垂直动作滑块30,因此,在施疗部件53、54上产生图8中的箭头符号Q所示的开脚方向(背离方向)的弹簧力。
如图4所示,凸轮导轨77相对于支承框架15的背框部16以纵长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方式固定于背框部16的水平架16b(形成水平导轨20的部分)的背面,将其后表面作为凸轮面77a(即,支承臂70、71的从动销80、81所滑动接触的面)。
并且,如图5所示,该凸轮导轨77形成为,从水平架16b向下方突出的导轨厚度越是靠近前方越薄,越是靠近后方越厚。即,上述凸轮面77a相对于水平架16b的纵长方向倾斜。另外,该凸轮导轨77形成为这样的长度:相对于水平动作滑块60沿着台框部16前后动作的动作区域T 达不到该区域的前端。而且,在凸轮导轨77的前端部,形成有具有与凸轮面77a的倾斜方向同向的倾斜且具有陡峭角度的上下引导面77b。
即,凸轮导轨77可以说是呈山形的倾斜凸轮,使作为凸轮面77a与上下引导面77b的连接点形成的顶点部77c离水平架16b的下表面最厚。并且,比凸轮导轨77的前端靠前的位置、即凸轮导轨77未到达的部分(水平架16b的下表面朝向下方露出的部分)作为凸轮导轨77厚度为零,成为凸轮释放区域77d。
通过如上所述的凸轮导轨77的形状,若使水平动作滑块60沿着水平导轨20(水平架16b)前后动作,则与此同时,支承臂70、71也前后动作,此时,支承臂70、71的从动销80、81与凸轮导轨77的凸轮面77a对应,向下方被按压的程度不同。另外,支承臂70、71由释放施力件75、76向使施疗部件53、54相对背离的方向(打开相互之间的方向)施力,因此,该施力作用能够维持从动销80、81与凸轮导轨77的凸轮面77a的接触状态。
详细地说,在施疗部件53、54位于水平导轨20的最前部侧时,支承臂70、71的从动销80、81位于凸轮释放区域77d,因此,施疗部件53、54处于相互离得最远的释放位置。在该位置,能够容易将腿部F放入施疗部件53、54相互之间或取出足部F。
然后,施疗部件53、54沿着水平导轨20上升,当到达与小腿部L的上下大致中央对应的位置时,从动销80、81位于凸轮导轨77的顶点部77c,因此,施疗部件23、24处于彼此最接近的夹持位置。另外,当施疗部件23、24位于垂直导轨21的上部侧时,从动销50、51位于凸轮面47a,施疗部件53、54处于彼此接近的夹持位置。
这样,进退驱动部67伴随水平动作滑块60的前后动作,使施疗部件53、54在释放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进退动作。因此,具备该进退驱动部67的夹持机构55能够对嵌入到施疗部件53、54的相互之间的小腿部L产生按压状态。
接着,对按摩机1具备的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进行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具有按压部件57。
按压部件57设置成从移动机构56的水平动作滑块60向上方突出的状态,以轴心朝向左右方向的圆盘型为基本形,形成为将其下半部分切去的侧视半圆形。
即,该按压部件57在左右方向形成为扁平,以便与嵌入到两施疗部件53、54相互之间的足部F仅在其下表面侧(足部掌部)中央(在比较狭窄的范围)接触。因此,能够适度地提高相对于足部F的表面压力,在赋予较强的刺激方面是优选的。
按压部件57与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的施疗部件53、54一起前后动作,因此,有效地对足部F的左右两侧面和后表面的三个部位进行按摩。
另外,如图5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按压部件57被保持为相对于水平动作滑块60上下动作自如。并且,在水平动作滑块60形成有在按压部件57的保持位置上下贯通的孔85,在按压部件57设有向该孔85内突出的从动件86。从动件86的末端(下端)形成为呈圆弧状弯曲的形状。
而且,相对于凸轮导轨77或保持该凸轮导轨77的水平架16b,形成有与按压部件57的从动件86抵接的凸轮面88。该凸轮面88相对于嵌入到施疗部件53、54之间的足部F的足部掌部具有正好与脚心的弓形弯曲对应的向上方突出的弯曲。
这样,与水平动作滑块60前后动作相对应,从动件86一边与凸轮面88滑动接触,一边沿着凸轮面88的向上方突出的弯曲缓慢地上下动作。该从动件86的上下动作当然意味着按压部件57的上下动作。由于按压部件57的上下动作在该按压部件57被足部F踩住的状况下进行,因此成为可靠的动作,并且不易产生晃动等。
这样,在足部掌部的脚心也适当地作用由按压部件57产生的指压,从而实现相对于足部掌部整体的指压的平均化和按摩效果的均匀化。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按摩机1意图进行有效的按摩,而设置振动机构90。
该振动机构90用于将通过振动产生马达91产生的振动赋予使用者的小腿部L和足部F。以下说明该振动机构90。
如图1、图3~图5所示,在支承框架15的台框部16,在其上部经由多根(图示例中为4根)缓冲脚100支承水平振动板101。缓冲脚100具备由橡胶或树脂等形成的弹性套筒等,防止水平振动板101上产生的振动传递至台框部16侧。
并且,在支承框架15的背框部17,在其正面经由多根(图示例中为4根)缓冲脚102支承垂直振动板103。缓冲脚102具备由橡胶或树脂等形成的弹性套筒等,防止垂直振动板103上产生的振动传递至背框部17侧。
如图10所示,这些水平振动板101和垂直振动板103使水平振动板101的后端部和垂直振动板103的下端部连结,由此一体化为呈侧视L型的状态。
并且,在水平振动板101形成有纵长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小开口105,以使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的按压部件57在上下方向贯通,并且避免该按压部件57前后动作时的接触干涉。在该小开口105的开口周部朝向上方突出设置有指压突起106。指压突起106的配置、突出设置高度、材质、个数等可以根据位于足部掌部的穴位位置等适当选择。
并且,在水平振动板101的板面中央部形成有大开口107,以使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的内侧配置的施疗部件53(左右各组施疗部件)在上下方向贯通,并且避免该施疗部件53前后动作时的接触干涉。
同样,在垂直振动板103形成有纵长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小开口108,以使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的按压部件27在前后方向贯通,并且避免该按压部件27前后动作时的接触干涉。在该小开口108的开口周部朝向前方突出设置有指压突起109。指压突起109的配置、突出设置高度、材质、个数等可以根据位于小腿部L的后侧的穴位位置等适当选择。
并且,在垂直振动板103的板面中央部形成有大开口110,以使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的内侧配置的施疗部件23(左右各组施疗部件)在前后方向贯通,并且避免该施疗部件23上下动作时的接触干涉。
在水平振动板101上以从后端的左右中央部朝向大开口107内伸出的状态设有振动承受台112。在该振动承受台112的上方以倒立状态(使马达轴向下突出的状态)保持振动产生马达91。
在该振动产生马达91的马达轴上,在其末端部(下端部)安装有轴承等轴承部,经由该轴承件以旋转自如的状态保持于振动承受台112。并且,在该振动产生马达91的马达轴上相对于比振动承受台112靠上方侧的空中位置安装有偏心配重(飞轮)113。
与此相对,在支承框架15上以与水平振动板101的振动承受台112对应的配置设有马达支承台120。该马达支承台120具有向振动承受台112的前方和后方突出的大小,相对于其突出位置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朝向上方突出设置左右一对(合计4根)防振脚121。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该马达支承台120兼用作用于将升降驱动部31和前进后退驱动部61所具备的马达33固定于支承框架15的马达托架(参照图3)。
而且,在这些防振脚121的上端部固定有安装于振动产生马达91的马达托架122。
防振脚121具备由橡胶或树脂等形成的弹性套筒等,防止振动产生马达91的振动传递至支承框架15侧。
这样,当通过振动产生马达91的驱动使偏心配重113旋转时,在振动产生马达91自身产生振动,该振动经由安装于马达轴的轴承件传递至水平振动板101的振动承受台112。由于水平振动板101和垂直振动板103一体化,因此,这两板101、103成为一体地振动。其结果为,经由水平振动板101的指压突起106对足部掌部赋予振动,并且经由垂直振动板103的指压突起109对小腿部L的后侧赋予振动。
另外,由于在水平振动板101上连结着缓冲脚100,在垂直振动板103上连结着缓冲脚102,在振动产生马达91上连结着防振脚121,因此,能够尽量防止这些振动传递至支承框架15,防止噪音和地板振动等。
接着,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按摩机1的使用状况说明其作用。
按摩机1在电源开关或运转操作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如图1和图11所示,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的施疗部件23、24在最下方位置停止。并且,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的施疗部件53、54在最前方位置停止。
在最下方位置停止的施疗部件23、24相互的间隔最大地打开,该状态是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的夹持机构25(进退驱动部37)的释放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小腿部L放入这些施疗部件23、24相互之间或取出小腿部L。
并且,在最前方位置停止的施疗部件53、54相互的间隔最大地打开,该状态是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的夹持机构55(进退驱动部67)的释放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足部F放入这些施疗部件53、54相互之间或取出足部F。
因此,首先,使用者将左右的小腿部L分别嵌入施疗部件23、24之间(第一施疗凹部4的内部),并且将左右的足部F分别嵌入到施疗部件53、54之间(第二施疗凹部5的内部)。
当在该状态下对电源开关或运转操作开关进行接通操作时,马达33动作,在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中,移动机构26经由升降驱动部31的减速齿轮部34使垂直动作滑块30朝向上方开始移动。并且,在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中,移动机构56经由前进后退驱动部61的减速齿轮部64使水平动作滑块60朝向后方开始移动。
在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中,当垂直动作滑块30开始向上方移动时,支承臂40、41(从动销50、51)受到凸轮导轨47的凸轮作用,最初如图12所示,施疗部件23、24的相互间隔最窄,然后如图13所示,垂直动作滑块30以如下方式动作:越是靠近上方,施疗部件23、24相互的间隔越是逐渐扩大。
并且,在垂直动作滑块30到达动作区域S的最上方位置后并朝向下方开始移动时,这次相反地以施疗部件23、24相互的间隔逐渐变窄的方式动作。这种施疗部件23、24的动作与小腿部L的形状(粗细的变化)对应,对小腿部L实施使指压点相对于沿着其纵长方向的大范围直线移动的按摩。
这种垂直动作滑块30的上下动作至少进行一次循环,根据期望可以反复进行多次循环。在反复进行多次循环的情况下,基于定时电路或计数电路,或者基于人为的开关操作即可。
另外,此时,在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中,按压部件27处于按压小腿部L的后表面的状态,在小腿部L得到共计三个部位的指压点一气进行指压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中,当水平动作滑块60开始向后方移动时,支承臂70、71(从动销80、81)受到凸轮导轨77的凸轮作用,如图12和图13所示,以施疗部件23、24的相互间隔逐渐变窄的方式动作。
并且,在水平动作滑块60到达动作区域T的最后方位置后并朝向前方开始移动时,这次相反地以施疗部件53、54相互的间隔逐渐变宽的方式动作。这种施疗部件53、54的动作与足部F的形状(宽度的变化)对应,对足部F实施使指压点相对于沿着其纵长方向的大范围直线移动的按摩。
这种水平动作滑块60的前后动作也与上述垂直动作滑块30的上下动作同步且至少进行一次循环,根据期望可以反复进行多次循环。
另外,此时,在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中,按压部件57处于按压足部掌部的状态,因此在足部F得到共计三个部位的指压点一气进行指压的状态。
除了这种施疗部件23、24和按压部件27、施疗部件53、54和按压部件57的指压按摩之外,若还驱动振动机构90,则对小腿部L赋予由指压突起106产生的振动,对足部F赋予由指压突起109产生的振动,从而得到更加舒适的按摩效果。
由此获得崭新且舒适的按摩感,并且对于血液流动和淋巴流动能够期待实质且直接的活性化。
另外,振动机构90的驱动可以根据使用者期望的部位选择性地接通、断开。既可以与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和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同步地始终动作,也可以分别独立动作。
关于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和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各机构10、12可以始终同步动作,也可以构成为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和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独立动作。
[第二实施方式]
图14示出本发明的按摩机的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按摩机1构成为足部专用的按摩机或小腿部专用的按摩机,仅具有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和水平后压按摩机构13(不具备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和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该按摩机非常紧凑,作为响应使用者的需要的按摩机非常有益。
除此以外的结构、作用效果、使用状况等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下面省略详细说明。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结构标以相同的标号。
[第三实施方式]
图15~图21示出本发明的按摩机的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的按摩机1基本上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13)相同的结构,以使用者的左右两侧的腿部为对象,对构成腿部的小腿部L和足部F双方能够同时进行夹持按摩和直线移动的指压按摩、或推拿按摩。
如图15~图18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按摩机1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有一体形成为侧视L型的支承框架15。
构成该支承框架15中,在下端位置大致水平设置的台框部16配备有对足部F进行按摩的水平按摩机构150。并且,构成该支承框架15中,在台框部16的后端部垂直立起设置的背框部17配备有对小腿部L进行按摩的垂直按摩机构151。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按摩机1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有外壳,该外壳从正面观察时是四边形,从侧面观察时是长靴型,在该外壳的正面形成有用于供左右的小腿部L和足部F嵌入的左右一对的凹部,但省略了该外壳的图示。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按摩机1中,构成为设于台框部16的水平按摩机构150具备板状的施疗部件154、155,利用这两个施疗部件154、155从左右两侧对足部F进行推拿按摩。该水平按摩机构15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水平横压按摩机构12”对应。
并且,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按摩机1中,设于背框部17的垂直按摩机构151具备前压用施疗部件160和后压用施疗部件161,利用这两个施疗部件160、161从前后两侧对小腿部L进行指压按摩。该垂直按摩机构151与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垂直横压按摩机构10”和“垂直后压按摩机构11”对应。
首先详细说明垂直按摩机构151。
该垂直按摩机构151具有:按压向小腿部L的正面的斜外侧偏移的部位的前压用施疗部件160;隔着小腿部L与上述施疗部件160对置配置并从后侧支承小腿部L的后压用施疗部件161;对这些前压用施疗部件160和后压用施疗部件161赋予向小腿部L按压的按压状态的夹持机构162;以及使两施疗部件160、161和夹持机构162上下动作的移动机构26。
前压用施疗部件160和后压用施疗部件161构成为彼此在前后方向对置配置,该构成与使用者(身体)的左右的腿部分别对应而设置左右一对。当然,夹持机构162与构成各组的施疗部件160、161对应,分别单独设置。
移动机构26构造为,设于垂直动作滑块30的左右两端部的导轨保持部163以上下动作自如的状态外嵌于设于背框部17的左右一对的垂直导轨21,该垂直动作滑块30通过升降驱动部31上下驱动。该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并且,相对于该垂直动作滑块30在左右两侧设置施疗部件160、161和夹持机构162这点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若具体说明升降驱动部31,该升降驱动部31具有:纵长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进给丝杠轴32;用于驱动该进给丝杠轴32旋转的能够进行正反旋转的马达33和与该马达33的后部侧连结的减速齿轮部34;以及螺母部件35,其设于垂直动作滑块30并以穿串状态与进给丝杠轴32旋合。马达33和减速齿轮部34在支承框架15内(台框部16上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固定。
如图19~图21所示,前压用施疗部件160配置成从小腿部L的正面(正前面)向左侧或右侧的斜外侧稍稍偏移。具体而言,在左侧的施疗部件160中是小腿部L的靠左的斜外侧,在右侧的施疗部件160中是小腿部L的靠右的斜外侧。通过这样配置,该施疗部件160避免与位于小腿部L的正面的迎面骨直接抵接,而且能够按压沿着迎面骨的左右外侧的侧面位置(在当轻按时产生浅的凹陷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筋部)。
该施疗部件160在撑条部165的前方的突出位置支承于该撑条部165,所述撑条部165设置成从上述移动机构26所具备的垂直动作滑块30的导轨保持部163通过小腿部L的左右方向外侧向前方突出。该施疗部件160形成为轴向的中央部鼓起的圆柱滚筒状(鼓状),在成为轴心的部分设有与上述撑条部165连结的支轴166。该施疗部件160既可以以支轴166为中心旋转自如,也可以不旋转。
支轴166倾斜着向前方突出地设置成,与撑条部165的连结部分的根部侧处于左右方向的最外侧,越是靠轴末端越进入左右方向的内侧(参照图19所示的角度α)。通过这种支轴166的倾斜突出状态,使得施疗部件160从外侧围绕小腿部L,仅与小腿部L的正面的斜外侧抵接,避免与小腿部L的外侧面等抵接。
与此相对,后压用施疗部件161利用其后表面侧中央支承被前压用施疗部件160向后方按压的小腿部L。该施疗部件161相对于上述移动机构26所具备的垂直动作滑块30的正面,形成为滚筒轴沿左右方向水平架设的圆筒滚筒。滚筒形状为锥形滚筒,左右方向的内侧粗,越靠左右方向的外侧越细。
因此,该后压用施疗部件161使支承小腿部L时的按压量越是靠左右方向的内侧越多,并且对于支承小腿部L时的表面压力则相反,越是靠左右方向的外侧越高,在作为整体赋予适当的刺激方面是优选的。该施疗部件161既可以以滚筒轴为中心旋转自如,也可以不旋转。
在上述移动机构26的垂直动作滑块30上下动作时,这些前压用施疗部件160和后压用施疗部件161相互一体地上下动作,因此有效地对小腿部L的斜正面(迎面骨的侧面)和后表面的前后两个部位进行指压按摩。
另外,对于任一施疗部件160、161,作为其形成原材料,可以采用软质或硬质树脂或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
另一方面,垂直按摩机构151的夹持机构162是这样的机构:用于在小腿部L嵌入到前压用施疗部件160与后压用施疗部件161相互之间时,将前压用施疗部件160保持在不会从后压用施疗部件161超过一定距离而打开(离开)的状态,并且利用两施疗部件160、161维持按压小腿部L的前后两面的状态。 
夹持机构162的具体结构如下。
即,如图19~图21所示,在支承前压用施疗部件160的撑条部165的基部,设置以轴心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向上方和下方突出的摆动轴43,并且将该上下的摆动轴43枢轴支承为相对于垂直动作滑块30的导轨保持部163旋转自如的状态。由此,该撑条部165以摆动轴43为支点相对于垂直动作滑块30水平摆动自如。
而且,相对于撑条部165的基部设置超过摆动轴43向其后方突出的从动销50,使该从动销50的后端部与设于背框部17的垂直导轨21的凸轮导轨47卡合。
这样,即使对前压用施疗部件160产生从后压用施疗部件161打开(离开)的作用,通过从动销50与凸轮导轨47抵接,也使前压用施疗部件160不会从后压用施疗部件161超过一定距离而打开(离开)。
另外,从动销50具体而言如下设置。即,将两脚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带脚的螺旋弹簧167的螺旋部分外嵌于摆动轴43,使该螺旋弹簧167的一个弹簧脚卡合于撑条部165。并且,在将套筒装配于该螺旋弹簧167的另一个弹簧脚的状态下,使该套筒与凸轮导轨47卡合。与该凸轮导轨47卡合的弹簧脚(套筒)形成从动销50。
因此,具有螺旋弹簧167的弹簧作用,因此,前压用施疗部件160仅以距离后压用施疗部件161一定程度的范围进行开闭。
并且凸轮导轨47具体而言如下设置。
即,在支承框架15的背框部17,在其正面形成有纵长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呈直线凹设的纵槽170(参照图15~图19)。纵槽170的下端部形成为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倾斜折弯而成的倾斜槽部。
在纵槽170中嵌入有导轨部件171。该导轨部件171仅收纳于纵槽170的直线部分,未到达在下端部倾斜折弯而成的倾斜槽部。
该导轨部件171形成为比纵槽170中的直线部分内的槽宽细。并且,该导轨部件171在纵槽170的直线部分内,沿着左右方向的内侧(在配置于左侧的纵槽170中是指靠右的槽壁,在配置于右侧的纵槽170中是指靠左的槽壁)配置。因此,在该纵槽170的直线部分内,在其左右方向外侧,能够将支承臂40的从动销50与导轨部件171一起嵌入。
另外,在上述撑条部165,在与垂直动作滑块30的导轨保持部163之间设有释放施力件(未图示的螺旋弹簧)。利用该释放施力件,对撑条部165即前压用施疗部件160向图19中的箭头符号P所示的左右方向的外侧(打开与后压用施疗部件161相互之间的方向)施力。
该释放施力件的施力作用使从动销50始终与导轨部件171的侧面抵接。因此,从动销50在保持与导轨部件171的侧面抵接的状态下,能够在纵槽170的直线部分内上下移动。即,在该说明中可以清楚,与从动销50抵接的导轨部件171的侧面成为对于从动销50的凸轮导轨47。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该夹持机构162也采用如下的进退驱动部37。即,该进退驱动部37用于在移动机构26的垂直动作滑块30超过预定的下限位置而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时,使前压用施疗部件160从后压用施疗部件161超过一定距离而打开(离开)。
通过该进退驱动部37的动作,使两施疗部件160、161相互之间比夹持过程中宽,容易放入和取出小腿部L(各施疗部件160、161不会成为障碍)。
具体而言,进退驱动部37通过以内部连通的方式设于纵槽170的下端部的倾斜槽部构成。即,该倾斜槽部相对于嵌入纵槽170的直线部分内的导轨部分171(凸轮导轨47)向其下端部的侧面折弯着连续。因此,该倾斜槽部的槽内表面可以说形成能够引导支承臂40的从动销50的释放导轨48。
因此,当垂直动作滑块30沿着垂直导轨21向其最下部侧移动时,撑条部165的从动销50从凸轮导轨47向释放导轨48被引导。因此,从动销50的后端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倾斜,前压用施疗部件160以摆动轴43为中心,向从后压用施疗部件161打开的方向(离开的方向)摆动。因此,两施疗部件160、161的相互间距离成为释放位置。
另外,然后,若垂直动作滑块30沿着垂直导轨21上升,则撑条部165的从动销50从释放导轨48向凸轮导轨47被引导,前压用施疗部件160以摆动轴43为中心,向接近后压用施疗部件161的方向摆动。因此,两施疗部件160、161的相互间距离成为夹持位置。这样,进退驱动部37伴随垂直动作滑块30的上下动作,使前压用施疗部件160在释放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进退动作。
另外,从这些说明可以清楚,撑条部165的突出角度、即前压用施疗部件160与后压用施疗部件161相互间的距离由凸轮导轨47和释放导轨48的形状确定。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形成上述凸轮导轨47的导轨部件171的截面形成为长圆状(或椭圆状)。而且,该导轨部件17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转动自如地保持在形成于支承框架15的背框部17的纵槽170内。
并且,在支承框架15的背框部17,在其上端面且在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有拨盘操作部175。而且,在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设于导轨部件171的上端部(转动轴心)的转动输入片177和拨盘操作部175的偏心位置之间,水平架设有连杆178。由此构成连杆机构180,该连杆机构通过拨盘操作部175的转动操作将连杆178沿着水平方向推拉,并经由转动输入片177使导轨部件171转动。
即,在该连杆机构180中,当使拨盘操作部175水平旋转时,导轨部件171绕其纵轴转动90°左右,导轨部件171的长圆状截面的长轴侧朝向左右方向(图19的状态),或者长轴侧朝向前后方向(图20的状态)。
这种导轨部件171的转动在形成于支承框架15的背框部17的纵槽170内产生,导轨部件171使纵槽170内(凹部空间)的槽宽变窄的程度改变。进一步而言,使形成凸轮导轨47的导轨部件171的左右侧面的位置沿左右方向改变。结果,能够使支承臂40的从动销50与导轨部件171抵接的位置向左右方向的外侧伸出,或者向左右方向的内侧缩入。
因此,如图19所示,在通过该连杆机构180的操作使得导轨部件171的长圆状截面的长轴侧朝向左右方向时,支承臂40的从动销50在前后方向笔直地突出,前压用施疗部件160成为与后压用施疗部件161接近的夹持位置,从而强力地紧固小腿部L。
相反,如图20所示,在通过该连杆机构180的操作使得导轨部件171的长圆状截面的长轴侧朝向前后方向时,支承臂40的从动销50在前后方向向外倾斜,前压用施疗部件160成为从后压用施疗部件161打开(离开)的夹持位置,从而紧固小腿部L的力缓和。
该连杆机构180的操作只要根据使用者的体型(小腿部L的粗细)和对按摩感的喜好适当选择即可。
接着对按摩机1所具备的水平按摩机构150进行说明。
水平按摩机构150具有:以单脚的足部F嵌入的程度在左右方向上离开的状态对置配置的横压用施疗部件154、155;以及用于对这些施疗部件154、155赋予对足部F的推拿动作的推拿机构185。
横压用施疗部件154、155构成为相互成对的状态,该构成与使用者(身体)的左右的腿部分别对应地设置。
朝向足部F的内侧配置的施疗部件154和朝向足部F的外侧配置的施疗部件155都形成为以超过足部F的高度(从地面到足部F的脚背的高度)的程度突出的板状。对于任一施疗部件154、155,作为其形成原材料,可以采用软质或硬质树脂或橡胶等在厚度方向具有弹性的材料。并且,在各施疗部件154、155对置的内表面,优选配备使与足部F的接触感变柔和的缓冲部件或罩部件等。
该水平按摩机构150的推拿机构185以垂直按摩机构151的移动机构26(升降驱动部31)所装备的能够正反旋转的马达33作为驱动源。即,如图15~图18所示,在该马达33的前部侧连结着齿轮箱187,在该齿轮箱187旋转自如地支承有沿左右贯通施疗部件154、155的一根旋转轴186。在齿轮箱187内内置有蜗轮副和蜗轮,经由这些蜗轮副和蜗轮将马达33的动力传递至旋转轴186。
在该旋转轴186贯通施疗部件154、155的贯通部分,设有将旋转轴186的旋转力转换为施疗部件154、155的按摩动作的转换部188。
该转换部188具备:旋转凸台部189,其以与旋转轴186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旋转轴186的轴向中途部;壳体部190,其设于施疗部件154、155并以相对旋转自如的状态外嵌上述旋转凸台部189;以及限制壳体部190相对于旋转凸台部189随动的限制部191(参照图18)。
旋转凸台部189是相对于旋转轴186倾斜设置的圆盘,在其外周部装配有轴承等滑动轴承件。旋转凸台部189的倾斜在施疗部件154、155之间相对反向。
限制部191具有从壳体部190向下突出的卡合突起,该卡合突起与滑动引导槽卡合,该滑动引导槽形成于支承框架15的台框部16并沿左右延伸。
由此,在旋转轴186旋转时,与滑动引导槽卡合的卡合突起成为仅允许向左右方向滑动的状态,壳体部190的随动被阻止,施疗部件154、155在前后动作和左右动作被限制在预定角度范围的状况下向前后、左右摆动。如上所述,在左右的施疗部件154、155之间,旋转凸台部189相对于旋转轴186的倾斜相对反向,因此,在施疗部件154、155的前侧相互接近的状态下,施疗部件154、155的后侧成为背离的状态。即,施疗部件154、155俯视时为大致倒V字状。
而且,伴随旋转轴186旋转,施疗部件154、155产生前侧相互背离的动作,施疗部件154、155的后侧随之产生相互接近的动作。然后,并且,施疗部件154、155的前侧相互接近,并且后侧相互背离,以后,施疗部件154、155反复进行上述循环动作。
另外,在施疗部件154、155相互之间配置有支承足部F的脚心、足部F的脚尖掌部和脚跟掌部的足支承部件195。在该足支承部件195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突起部196。这些突起部196的配置、突出设置高度、材质、个数等可以根据位于足部掌部的穴位位置等适当选择。
接着,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按摩机1的使用状况说明其作用。
按摩机1在电源开关或运转操作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如图15所示,垂直按摩机构151的前压用施疗部件160和后压用施疗部件161在最下方位置停止。
在最下方位置停止的前压用施疗部件160和后压用施疗部件161相互的间隔最大地打开,从而能够容易地将小腿部L放入施疗部件160、161相互之间或取出小腿部L。
因此,首先,使用者将左右的小腿部L分别嵌入前压用施疗部件160和后压用施疗部件161之间,并且将左右的足部F分别嵌入到水平按摩机构150的横压用施疗部件154、155之间。
当在该状态下对电源开关或运转操作开关进行接通操作时,马达33动作,在垂直按摩机构151中,移动机构26经由升降驱动部31的减速齿轮部34使垂直动作滑块30开始向上方移动。并且,在水平按摩机构150中,旋转轴186经由推拿机构185的齿轮箱187开始旋转。
在垂直按摩机构151中,当垂直动作滑块30开始向上方移动时,支承臂40的从动销50从释放导轨48向凸轮导轨47侧移动,从而这些从动销50和凸轮导轨47抵接。由此,前压用施疗部件160和后压用施疗部件161相互的间隔变窄。
即,通过前压用施疗部件160按压小腿部L的斜正面(迎面骨的侧面),并且通过后压用施疗部件161按压小腿部L的后表面,成为有效地进行指压按摩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垂直动作滑块30在支承臂40的从动销50持续与凸轮导轨47抵接的范围内(除了释放导轨48的区域)至少进行一次循环,可以根据期望在多次循环反复进行上下往复动作。在反复进行多次循环的情况下,基于定时电路或计数电路,或者基于人为的开关操作即可。
另一方面,在水平按摩机构150中,通过旋转轴186的旋转使横压用施疗部件154、155对足部F从左右两侧实施反复的推拿按摩,该反复的推拿按摩是使横压用施疗部件154、155彼此的前侧背离并且使彼此的后侧接近,而且相反地使彼此的前侧接近并使彼此的后侧背离。
因此,能够获得崭新且舒适的按摩感,并且相对于血液流动和淋巴流动能够期待实质且直接的活性化。
另外,垂直按摩机构151和水平按摩机构150既可以始终同步动作,也可以仅某一方独立动作。这些可以根据使用者期望的部位适当选择。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可以设置振动机构。
凸轮导轨47可以例如通过使粗细在上下方向上不同,而与小腿部L的形状(粗细的变化)对应,从而前压用施疗部件160相对于后压用施疗部件161的相互间距离变化。
作为停电时等的应对,还可以装备使用者用手能够强制解除水平按摩机构150对小腿部L的约束状态和垂直按摩机构151对足部F的约束状态的机构(脱出用机构)。
例如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脱出用机构,相对于与马达33的前侧连结的齿轮箱187,以在其正面突出的状态设置脱出用拨盘197。
当操作该脱出用拨盘197旋转时,能够经由齿轮箱187内使马达33的马达轴旋转。由此,能够解除水平按摩机构150对小腿部L的约束状态和垂直按摩机构151对足部F的约束状态。并且,这种机构在各部机构的维护时也能够有效地利用。
另外,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被认为在所有方面是例示,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表示,意在包括与权利要求均等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例如施疗部件和按压部件也可以分别通过沿着移动方向旋转自如或进行旋转驱动的滚筒或滚珠(球体)等形成。
并且,虽然夹持机构使一对施疗部件双方朝向嵌入的身体的宽度方向移动来夹持,但构成为仅使一对施疗部件的一方移动来夹持身体也没有任何问题。
并且,本发明的按摩机也可以构成为手臂用(臂部用)。
并且,本发明的按摩机也可以设置于椅子型按摩装置的座部前方从而设置成能够兼用作搁脚板的状态。

Claims (10)

1. 一种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该按摩机具有:一对施疗部件,以身体的一部分能够嵌入地离开的状态对置配置;
夹持机构,使上述一对施疗部件的至少一个或者两个朝向嵌入到该一对施疗部件相互之间的身体的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夹持并且按压身体;
移动机构,在使利用上述夹持机构夹持施疗部件的夹持状态持续的同时,使上述施疗部件沿着身体的纵长方向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夹持机构装备有进退驱动部,该进退驱动部使上述一对施疗部件向夹持位置前进并且使上述一对施疗部件向释放位置后退,
上述夹持位置是一对施疗部件相互接近而成为夹持并按压身体的状态的位置,上述释放位置是一对施疗部件成为相互背离最远的状态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移动机构产生的施疗部件的移动范围的一端侧或另一端侧设定为上述一对施疗部件的释放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施疗部件具有拳状的大小。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对施疗部件之间设置有在与该施疗部件不同的位置按压身体的按压部件,
上述移动机构与一对施疗部件的移动联动地使上述按压部件能够沿着身体的纵长方向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身体的一部分是位于膝部和脚踝之间的“小腿部”,
上述夹持机构构成为在利用上述一对施疗部件夹持小腿部的左右两侧的同时进行按压。
7. 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身体的一部分是位于膝部和脚踝之间的“小腿部”,
上述夹持机构构成为,利用上述一对施疗部件相对于小腿部,在夹持从正面向左右的斜外侧偏移的部位和小腿部的背面的同时进行按压。
8. 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身体的一部分是比踝部靠下侧的“足部”,
上述夹持机构构成为在利用上述一对施疗部件夹持足部的左右两侧的同时进行按压。
9. 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身体的一部分是臂部,
上述夹持机构构成为在利用上述一对施疗部件夹持臂部的左右两侧的同时进行按压。
10. 根据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对施疗部件之间构成的施疗凹部设置左右一对,上述一对施疗凹部以该凹部的纵长方向为同一方向的方式并列设置。
CN201080009954.9A 2009-11-16 2010-08-23 按摩机 Active CN1023410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60936 2009-11-16
JP2009-260936 2009-11-16
JP2010136042A JP5200063B2 (ja) 2009-11-16 2010-06-15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0-136042 2010-06-15
PCT/JP2010/064199 WO2011058801A1 (ja) 2009-11-16 2010-08-23 マッサージ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1083A true CN102341083A (zh) 2012-02-01
CN102341083B CN102341083B (zh) 2017-03-29

Family

ID=43991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9954.9A Active CN102341083B (zh) 2009-11-16 2010-08-23 按摩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73804B2 (zh)
JP (1) JP5200063B2 (zh)
KR (1) KR101294981B1 (zh)
CN (1) CN102341083B (zh)
WO (1) WO2011058801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5618A (zh) * 2012-07-24 2014-02-12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下肢用按摩器
CN103622816A (zh) * 2013-11-30 2014-03-12 东莞市生命动力按摩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腿脚按摩器
CN103932878A (zh) * 2013-01-21 2014-07-23 张世光 一种仿真人按摩的足部按摩器
CN104546415A (zh) * 2015-01-09 2015-04-29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度可调节的腿部按摩器
CN110200791A (zh) * 2019-06-25 2019-09-06 东莞市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刮痧按摩装置及按摩机
CN110742786A (zh) * 2018-07-23 2020-02-04 发美利稻田株式会社 施疗单元及使用了该施疗单元的按摩机
CN110769796A (zh) * 2017-06-02 2020-02-07 发美利稻田株式会社 按摩机
CN111870518A (zh) * 2020-08-11 2020-11-03 吉林大学 神经外科术后康复诊断装置
CN113181018A (zh) * 2021-04-02 2021-07-30 宁波秉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机芯、导轨架和按摩机
TWI770573B (zh) * 2019-12-11 2022-07-11 日商大東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下肢用按摩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2548B2 (ja) * 2011-10-20 2016-04-27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6427310B2 (ja) * 2013-03-27 2018-11-21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CN103622808B (zh) * 2013-07-18 2015-08-26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脚部按摩装置
JP2016135191A (ja) * 2015-01-23 2016-07-28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構
TWI558392B (zh) * 2015-06-30 2016-11-21 Dong-He Wu Leg massage machine
CN105456028A (zh) * 2016-01-13 2016-04-06 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磁足腿按摩器
US10842708B2 (en) * 2017-01-25 2020-11-24 Luraco, Inc. Massage apparatus for legs and feet and massage chair having the massage apparatus
US10724549B2 (en) 2017-05-11 2020-07-28 Luraco, Inc. Massage chair having a noise-reducing, enclosure device
US11179290B2 (en) 2017-05-11 2021-11-23 Luraco, Inc. Massage chair having a wireless charger, armrest sliding, hammering devices, and oxygen generation
US20190262220A1 (en) * 2018-02-28 2019-08-29 Janice Kay Smith Vertical Mass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JP7049651B2 (ja) * 2018-04-02 2022-04-07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構
JP7189811B2 (ja) * 2019-03-08 2022-12-14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コントローラチェア
CN109907929B (zh) * 2019-03-13 2024-02-13 安吉富和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声按摩椅
KR102213738B1 (ko) * 2019-09-27 2021-02-08 박길현 전동식 발 운동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발 운동방법
CN112353559B (zh) * 2020-10-28 2022-10-28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三峡大学附属中心人民医院) 一种耳鼻喉科耳道护理辅助装置
CN113081801B (zh) * 2021-04-12 2022-11-11 聊城市蓓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辅助瘫痪病人脚部神经恢复的医疗按摩仪
CN114469679B (zh) * 2022-01-25 2023-12-22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腿部按摩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9540A (ja) * 1994-07-29 1996-04-09 Tec Corp エアーマッサージ機
JP2001112833A (ja) * 1999-10-22 2001-04-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脚部マッサージ機
JP2002143249A (ja) * 2000-11-13 2002-05-21 Omron Corp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4202207A (ja) * 2002-12-12 2004-07-22 Family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CN1988871A (zh) * 2005-06-17 2007-06-27 发美利株式会社 椅子型按摩机
JP2008237295A (ja) * 2007-03-26 2008-10-09 Fuji Iryoki:Kk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0020Y2 (ja) * 1980-05-22 1984-11-12 馨 高畠 電気足揉機
JPH11267164A (ja) * 1998-03-26 1999-10-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ッサージ機
JP3519274B2 (ja) 1998-06-04 2004-04-1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アーマッサージ機
JP3339849B2 (ja) 2000-04-06 2002-10-28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とこのマッサージ機を用い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US6599261B1 (en) * 2002-01-23 2003-07-29 Hsin Hao Health Materials Co., Ltd. Massaging device
JP3992567B2 (ja) * 2002-08-29 2007-10-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脚用エアーマッサージ装置
WO2004024054A1 (ja) 2002-09-09 2004-03-25 Family Co., Ltd. マッサージ装置及び前腕マッサージ機
JP4201611B2 (ja) * 2003-02-03 2008-12-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US20040186399A1 (en) * 2003-03-17 2004-09-23 Jung-Chun Tseng Leg massage installation
WO2004091466A2 (en) * 2003-04-09 2004-10-28 Kenneth Owen Richardson Massage device
US6969361B2 (en) * 2003-05-22 2005-11-29 Wen-Hsu Hsieh Leg massage device
JP4200201B2 (ja) * 2003-09-12 2008-12-24 株式会社マルタカテクノ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6087846A (ja) * 2003-11-07 2006-04-06 Atex Co Ltd マッサージ装置
US7108670B2 (en) * 2004-09-29 2006-09-19 Chien-Ming Huang Limb massager
JP2006296567A (ja) * 2005-04-18 2006-11-02 Daito Denki Kogyo Kk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
JP2007068663A (ja) * 2005-09-05 2007-03-22 Daito Denki Kogyo Kk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7167249A (ja) * 2005-12-20 2007-07-05 Biotech House:Kk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4851861B2 (ja) * 2006-06-20 2012-01-11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施療機
JP4897986B2 (ja) * 2007-03-30 2012-03-14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5209916B2 (ja) * 2007-08-28 2013-06-12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2008207000A (ja) * 2008-04-24 2008-09-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ッサージユニット及び該マッサージユニットを具えたマッサージ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9540A (ja) * 1994-07-29 1996-04-09 Tec Corp エアーマッサージ機
JP2001112833A (ja) * 1999-10-22 2001-04-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脚部マッサージ機
JP2002143249A (ja) * 2000-11-13 2002-05-21 Omron Corp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4202207A (ja) * 2002-12-12 2004-07-22 Family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CN1988871A (zh) * 2005-06-17 2007-06-27 发美利株式会社 椅子型按摩机
JP2008237295A (ja) * 2007-03-26 2008-10-09 Fuji Iryoki:Kk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5618B (zh) * 2012-07-24 2016-03-23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下肢用按摩器
TWI566769B (zh) * 2012-07-24 2017-01-21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Company Ltd Lower limb with massage
CN103565618A (zh) * 2012-07-24 2014-02-12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下肢用按摩器
CN103932878A (zh) * 2013-01-21 2014-07-23 张世光 一种仿真人按摩的足部按摩器
CN103622816B (zh) * 2013-11-30 2015-04-08 广东生命动力按摩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腿脚按摩器
CN103622816A (zh) * 2013-11-30 2014-03-12 东莞市生命动力按摩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腿脚按摩器
CN104546415A (zh) * 2015-01-09 2015-04-29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度可调节的腿部按摩器
CN110769796A (zh) * 2017-06-02 2020-02-07 发美利稻田株式会社 按摩机
CN110742786A (zh) * 2018-07-23 2020-02-04 发美利稻田株式会社 施疗单元及使用了该施疗单元的按摩机
CN110200791A (zh) * 2019-06-25 2019-09-06 东莞市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刮痧按摩装置及按摩机
CN110200791B (zh) * 2019-06-25 2023-12-19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刮痧按摩装置及按摩机
TWI770573B (zh) * 2019-12-11 2022-07-11 日商大東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下肢用按摩機
CN111870518A (zh) * 2020-08-11 2020-11-03 吉林大学 神经外科术后康复诊断装置
CN111870518B (zh) * 2020-08-11 2021-09-10 吉林大学 神经外科术后康复诊断装置
CN113181018A (zh) * 2021-04-02 2021-07-30 宁波秉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机芯、导轨架和按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94981B1 (ko) 2013-08-08
US9173804B2 (en) 2015-11-03
KR20110122151A (ko) 2011-11-09
JP5200063B2 (ja) 2013-05-15
CN102341083B (zh) 2017-03-29
WO2011058801A1 (ja) 2011-05-19
JP2011120867A (ja) 2011-06-23
US20120095376A1 (en) 201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1083A (zh) 按摩机
CN101938968B (zh) 椅式按摩器
CN1302760C (zh) 按摩机
JP2782181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101959489B (zh) 按摩机构
CN103179937B (zh) 座椅式按摩器和座椅式按摩器的控制方法
US20070021694A1 (en) Massager for lower limb
CN202822055U (zh) 下肢用按摩器
JPWO2009057518A1 (ja) 他動運動機器
CN104414835B (zh) 按摩机
JP3377195B2 (ja)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とこのマッサージ機を用い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01754740A (zh) 椅子式按摩器
CN107080685B (zh) 按摩机
JP6542657B2 (ja) 足裏マッサージ機構
JP5281263B2 (ja) 他動式運動補助装置
JP2006296567A (ja)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
CN115531186A (zh) 足部按摩仪
JP2007260469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5085116A (ja) 骨盤運動装置
JP3793900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4016501A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104414837A (zh) 按摩机
JP2015134126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3310685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5080782A (ja)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とこのマッサージ機を用い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410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410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