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6769B - Lower limb with massage - Google Patents

Lower limb with massag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6769B
TWI566769B TW102116190A TW102116190A TWI566769B TW I566769 B TWI566769 B TW I566769B TW 102116190 A TW102116190 A TW 102116190A TW 102116190 A TW102116190 A TW 102116190A TW I566769 B TWI566769 B TW I5667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treatment member
disposed
massage
lower lim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6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4391A (zh
Inventor
Satoru Shiraishi
Shinsaku Shimizu
Original Assignee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Compan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Company Ltd filed Critical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Company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04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4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6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676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7Knea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07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 A61H2015/0014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cylinder-like, i.e. ro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201/1215Rotary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4Special force transmission means, i.e. between the driving means and the interface with the user
    • A61H2201/1463Special speed variation means, i.e. speed reduc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4Special force transmission means, i.e. between the driving means and the interface with the user
    • A61H2201/1481Special movement conversion means
    • A61H2201/149Special movement conversion means rotation-linear or vice vers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57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 A61H2201/1664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line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57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 A61H2201/1664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linear
    • A61H2201/1669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linear moving along the body in a reciprocating man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A61H2205/106Leg for the lower le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下肢用按摩器
本發明係關於適於對下肢進行按摩的下肢用按摩器。
目前,作為能夠對下肢(尤其是從膝蓋以下至腳踝附近的部分)進行按摩的下肢用按摩器,已知的有座椅式按摩裝置的擱腳器中所採用的按摩器(例如專利文獻1)。該下肢用按摩器設有左右一對的施療凹部,並在左右一對的施療凹部的兩側壁的內側面和中間壁的兩側面上分別設有氣囊。利用進排氣裝置使上述各氣囊膨脹或收縮,由此能夠同時對插入各施療凹部內的兩下肢進行按摩。
一般地,由於氣囊形成為其中央部的膨脹最大而越朝向兩端部膨脹越來越小,因而存在只能在下肢的長度方向的狹小範圍內獲得充分的按壓力的情況。因此,也提出了下述那樣的下肢用按摩器,即沿著各施療凹部的長度方向並列設置有多個氣囊,同時地或依序地向該多個氣囊進行供氣或排氣,藉此能夠在下肢的長度方向的大範圍內對下肢進行按摩的下肢用按摩器(例如專利文獻2)。
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不使用氣囊而採用使構成施療凹 部的兩壁部本身相對於下肢接近或離開的機構的下肢用按摩器(例如專利文獻3)。該下肢用按摩器在左右方向設置有一對仿照從小腿部至腳尖的形狀的施療部,並且從左右方向將自小腿部至腳尖的部位夾持。該下肢用按摩器是使構成施療凹部的兩壁部接近或離開該施療部所夾持的小腿部至腳尖部位而進行按摩的按摩器。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3012780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11-347082號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6-304864號
但是,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中揭示的現有的氣囊式的下肢用按摩器,由於是利用進排氣裝置等使氣囊膨脹或收縮而對使用者的施療部位進行按壓的按摩器,因此存在無法得到使用者所需按壓力的情況。由於氣囊形成為其中央部的膨脹最大而越朝向兩端部膨脹越小之橢圓形狀,因此,也存在無法對使用者的施療部位獲得均勻的按壓力的情況。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3中揭示的機械式的下肢用按摩器,是以將小腿部至腳尖的部位包覆的方式夾持並且重複進行接近或離開的動作而進行按摩的按摩器,並不是對從小腿部至腳尖的大範圍提供指壓按摩那樣的良好按摩感的按摩器。
另外,專利文獻3的機械式的下肢用按摩器的施療部由按摩小腿部的施療構件和按摩腳部的施療構件構成。因此,在各施療構件中分別需要用於對使用者的施療部位傳遞按壓力的驅動軸、動力傳動構件(齒輪)或動力轉換部,因此成為零件數多且構造複雜的按摩器。即,專利文獻3揭示的下肢用按摩器,無法避免伴隨零件數的增多而成本增大等問題。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情況而形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下肢用按摩器的施療構件從小腿部朝向腳部形成為長條狀,由此減少構成零件數並且獲得嶄新且舒適的按摩感的下肢用按摩器。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了以下手段。
即,本發明之下肢用按摩器的特徵在於,具備:外側施療構件,其形成為將腳部的外側包覆;前壓施療構件,其配置在上述外側施療構件的上方,並且在沿上下方向移動的同時按壓小腿部的前面;內側施療構件,其配置為在左右方向上與上述外側施療構件和前壓施療構件對置,並且以從小腿部的內側朝向腳部的內側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形成為長條狀;旋轉軸,其設置為沿左右方向貫通上述內側施療構件和外側施療構件的基端側;驅動部,其驅動上述旋轉軸進行旋轉;以及轉換部,其將上述旋轉軸的旋轉驅動力轉換為藉由上述內側施療構件和外側施療構件對下肢的夾持按摩動作。
較佳為對置配置的上述內側施療構件和外側施療構件 在左右方向上設置有一對,在上述內側施療構件的內壁面上配置有第一施療部和第二施療部構成,上述第一施療部配置在與上述前壓施療構件對置的位置上,上述第二施療部配置在與上述外側施療構件對置的位置上。
較佳為上述內側施療構件從上述第一施療部至第二施療部呈一體地形成,且上述內側施療構件側視呈長筒靴狀。
較佳為在上述內側施療構件的外壁面上,設有從與上述第一施療部對應的位置連接到與第二施療部對應的位置之長條狀的加強件。
較佳為上述轉換部設置在上述內側施療構件和外側施療構件各自的下部的前後方向中央部上。
較佳為上述轉換部設有旋轉輪轂部、外殼部以及限制部,上述旋轉輪轂部在旋轉軸的軸向中途部上相對於該旋轉軸傾斜地設置、且被固定為與旋轉軸呈一體旋轉,上述外殼部設置在上述外側施療構件和內側施療構件上、且以使上述旋轉輪轂部相對旋轉自如的狀態外嵌在上述旋轉輪轂部上;上述限制部限制外殼部相對於上述旋轉輪轂部的隨動旋轉。
較佳為在上述內側施療構件所具備的轉換部的旋轉輪轂部上設有兩個以上的軸承件。
較佳為上述轉換部將上述旋轉軸的旋轉驅動力轉換為使上述第二施療部的前側與外側施療構件的前側相互接近且使第一施療部的上部接近前壓施療構件的按摩動作,並 且,上述轉換部將上述旋轉軸的旋轉驅動力轉換為使上述第一施療部的上部從前壓施療構件離開且使第二施療部的前側從外側施療構件離開的按摩動作。
根據本發明的下肢用按摩器,使下肢用按摩器的施療構件從小腿部朝向腳部形成為長條狀,因此能夠減少構成零件數並且對使用者施予嶄新且舒適的按摩。
1‧‧‧下肢用按摩器
2‧‧‧殼體
4‧‧‧第一施療凹部
5‧‧‧第二施療凹部
6‧‧‧內襯材料
15‧‧‧支架
16‧‧‧台架部
17‧‧‧背架部
21‧‧‧垂直導軌
26‧‧‧移動機構
30‧‧‧垂直動作滑塊
31‧‧‧升降驅動部
32‧‧‧進給螺桿
33‧‧‧電動機
34‧‧‧減速齒輪部
35‧‧‧螺母構件
37‧‧‧進退驅動部
150‧‧‧水平按摩機構
151‧‧‧垂直按摩機構
160‧‧‧前壓施療構件
161‧‧‧後壓施療構件
162‧‧‧夾持機構
163‧‧‧導軌保持部
165‧‧‧撐條部
166‧‧‧支承軸
171‧‧‧導軌構件
185‧‧‧揉捏機構
186‧‧‧旋轉軸
187‧‧‧齒輪箱
188‧‧‧轉換部
189‧‧‧旋轉輪轂部
190‧‧‧外殼部
191‧‧‧限制部
195a‧‧‧腳部支撐構件
195b‧‧‧腳部支撐構件
200‧‧‧腳掌按摩滾輪
201‧‧‧第一突起部
250‧‧‧防干擾機構
251‧‧‧限制構件
252‧‧‧背面構件
253‧‧‧緩衝構件
300‧‧‧外側施療構件
301‧‧‧內側施療構件
302‧‧‧第一施療部
303‧‧‧第二施療部
304‧‧‧支撐部
305‧‧‧第二突起部
306‧‧‧突出部
307‧‧‧軸承件
308‧‧‧加強件
309‧‧‧驅動部
F‧‧‧腳部
L‧‧‧小腿部
圖1是本發明的下肢用按摩器的外觀的前視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下肢用按摩器的內部結構的前視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的下肢用按摩器的內部結構的前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下肢用按摩器的內部結構的俯視圖。
圖5是以圖3的A-A線剖切而表示內側施療構件的構成的下肢用按摩器的剖面圖。
圖6是本發明的下肢用按摩器的內部結構的側視圖,是從側面觀察圖5的狀態的下肢用按摩器的內部結構的圖。
圖7是以圖3的B-B線剖切而表示內側施療構件的外壁面側的下肢用按摩器的剖面圖。
圖8是以圖3的C-C線剖切的內側施療構件的放大剖面圖。
以下,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圖8表示本發明的下肢用按摩器1的構造。
該下肢用按摩器1構成為:將使用者的左右兩側的下肢作為物件,能夠同時對構成下肢的小腿部L和腳部F兩部位進行夾持按摩以及直線移動那樣的指壓按摩。
另外,在本說明書中,「小腿部L」是指人下肢中的膝蓋以下且腳踝以上的部分,「腳部F」是指腳踝以下的部分。另外,將圖1中箭頭線X所示的方向稱為「前後方向」,將箭頭線Y所示的方向稱為「左右方向(寬度方向)」,將箭頭線Z所示的方向稱為「上下方向」。
另外,將圖3的左側作為說明中的右側,將圖3的右側作為說明中的左側。將圖3的上下方向作為說明中的上下方向,將圖3的貫穿紙面的方向稱為前後方向。說明中所使用的方向,是與從圖1所示那樣插入下肢的使用者觀察的方向一致的方向。
如圖1所示,該下肢用按摩器1具有殼體2,該殼體2從正面觀察時呈橫寬或縱長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從側面觀察時呈長筒靴形。
在殼體2的正面的大致上半部分上,相互左右分離地並列設置有朝向前方和上方開放的左右一對的第一施療凹部4。能夠相對於上述左右的第一施療凹部4插入左右的小腿部L。
另外,在殼體2的正面的大致下半部分上,相互左右 分離地並列設置有朝向上方和前方開放的左右一對的第二施療凹部5。能夠相對於上述左右的第二施療凹部5插入左右的腳部F。
為了能夠將小腿部L插入第一施療凹部4中且同時將腳部F插入第二施療凹部5中,第一施療凹部4和第二施療凹部5被構成為左側配置的第一施療凹部4和第二施療凹部5彼此之間連通,且右側配置的第一施療凹部4和第二施療凹部5彼此之間連通。在第一施療凹部4或第二施療凹部5的內部設有內襯材料6。
如圖2、圖3所示,在左右的第一施療凹部4中分別設有從正面側和後面(背面)側對小腿部L進行按摩的垂直按摩機構151。
相對於此,在左右的第二施療凹部5中分別設有從左右兩側對腳部進行按摩的水平按摩機構150。
另外,在該下肢用按摩器1中,殼體2能夠任意地選擇將使用方向變更為豎立狀態和向上仰(正面朝上)而呈放平的狀態。
如圖2、圖3所示,在殼體2的內部設有支架15。該支架15具有:呈略水平地設置於下端位置的台架部16,和從該台架部16的後端部朝向上方呈略垂直地設置的背架部7,並且,台架部16和背架部17側視呈L型地一體形成。
而且,相對於該支架15中的台架部16設置有上述的水平按摩機構150,且相對於該支架15中的背架部17設 置有上述的垂直按摩機構151。在該台架部16的左右方向的兩端部上,設有支撐後述的水平按摩機構150所設有的旋轉軸186的支撐部304。該支撐部304形成為能夠嵌入軸承,藉此支撐旋轉軸186的兩端。
水平按摩機構150由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構成,上述外側施療構件300形成為將使用者的腳部的外側包覆,上述內側施療構件301配置為在左右方向上與外側施療構件300對置,並且,以從小腿部的內側朝向腳部的內側的方式形成為側視時呈沿著上下方向的長條狀。上述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對腳部的左右兩側和小腿部內側進行揉捏按摩。
另外,垂直按摩機構151由前壓施療構件160(脛用的施療構件)和後壓施療構件161(小腿部背面用的施療構件)構成,上述前壓施療構件160配置在外側施療構件300的上方,且沿著上下方向移動的同時按壓小腿部的前面。上述兩施療構件160、161對小腿部的前後兩側進行按壓按摩。
首先,對垂直按摩機構151詳細地進行說明。
該垂直按摩機構151具有前壓施療構件160、後壓施療構件161、夾持機構162以及移動機構26,上述前壓施療構件160對小腿部L前面的向斜外側偏移的部位進行按壓,上述後壓施療構件161隔著小腿部L與前壓施療構件160對置配置且從背面側支撐小腿部L,上述夾持機構162對上述前壓施療構件160和後壓施療構件161賦予按 壓小腿部的按壓狀態,上述移動機構26使兩施療構件160、161和夾持機構162上下移動。
前壓施療構件160和後壓施療構件161構成為相互在前後方向上相對置地配置,該構成分別與使用者(身體)的左右下肢相對應而左右各設置一對。當然,夾持機構162與構成各組的施療構件160、161對應而分別獨立地設置。
如圖2~圖6所示,移動機構26形成為如下的結構,即,設置於垂直動作滑塊30的左右兩端部的導軌保持部163以上下移動自如的狀態外嵌在背架部17上所設置的左右一對的垂直導軌21上,且該垂直動作滑塊30藉由升降驅動部31而被上下驅動。另外,相對於該垂直動作滑塊30在左右兩側設有施療構件160、161以及夾持機構162。
具體說明升降驅動部31,其具有:使長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進給螺桿32,用於驅動該進給螺桿32進行旋轉的能夠正反旋轉的電動機33和連接在該電動機33的後部側的減速齒輪部34,以及,設置在垂直動作滑塊30上並以穿串的狀態與進給螺桿32螺合的螺母構件35。電動機33和減速齒輪部34被固定在支架15內(台架部16上的左右方向中央部)。
前壓施療構件160被配置在從小腿部L的前面(正前方)朝向左側或右側的斜外側稍稍偏移的位置。具體而言,在左側的施療構件160中為偏靠小腿部L的左側那樣 的斜外側,在右側的施療構件160中為偏靠小腿部L的右側那樣的斜外側。藉由形成為這樣的配置,該施療構件160能夠避免與處於小腿部L正面的脛骨直接接觸,而且能夠對沿著脛骨的左右外側的側面位置進行按壓。
該施療構件160相對於撐條部165被支撐在撐條部165前方的突出位置上,上述撐條部165被設置為從移動機構26所具備的垂直動作滑塊30的導軌保持部163穿過小腿部L的左右方向外側而向前方突出。該施療構件160是形成為軸向的中央部鼓起的圓柱滾子狀(鼓狀)的構件,並且在成為軸心的部分上設有與上述撐條部165連接的支承軸166。該施療構件160可以形成為以支承軸166為中心自如旋轉,也可以形成為不旋轉。
支承軸166設置為:作為與撐條部165的連接部分的根部側成為左右方向的最外側,並且,以越接近軸前端越向左右方向的內側進入的方式傾斜地向前方突出。藉由這樣的支承軸166的傾斜突出狀態,施療構件160從外側圍繞小腿部L,由此僅與小腿部L前面的斜外側相接觸,藉此避免了與小腿部L的外側面等的接觸。
相對於此,後壓施療構件161將被前壓施療構件160朝向後方按壓的小腿部L從該小腿部L的背面側中央處支撐。該施療構件161形成為相對於移動機構26所具備的垂直動作滑塊30的正面使滾輪軸沿左右方向水平地架設的圓筒滾柱。滾柱形狀形成為其左右方向的內側粗且越向左右方向的外側越來越細的圓錐滾柱。
由於在移動機構26的垂直動作滑塊30上下移動時,上述前壓施療構件160和後壓施療構件161相互呈一體地進行上下移動,因此,小腿部L的斜前面(脛骨的側面)和背面的前後兩處被有效地進行指壓按摩。
但是,在本實施方式的垂直按摩機構151上設有夾持機構162。該夾持機構162是用於以下情況的機構,即,在前壓施療構件160和後壓施療構件161的相互之間插入了小腿部L時,使前壓施療構件160保持為距離後壓施療構件161超過一定距離但不打開(不離開)的狀態,同時,維持藉由兩施療構件160、161將小腿部L的前後兩面按壓的狀態。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垂直按摩機構151上設有進退驅動部37。該進退驅動部37是用於下述情況的構件,即,在移動機構26的垂直動作滑塊30超過規定的下限位置並進一步向下方移動時,使前壓施療構件160距離後壓施療構件161超過一定距離而打開(離開)。
作為上述夾持機構162、進退驅動部37的具體機構,例如能夠採用本申請人已申請的「日本特願2011-230791」中所揭示的機構。
接下來,對下肢用按摩器1中所具備的水平按摩機構150詳細地進行說明。
如圖2~圖7所示,水平按摩機構150具有外側施療構件300、內側施療構件301以及揉捏機構185,上述外側施療構件300形成為將腳部的外側包覆,上述內側施療構件301在左右方向上與上述外側施療構件300對置配 置、且以從小腿部的內側朝向腳部的內側的方式形成為側視時呈沿著上下方向的長條狀,上述揉捏機構185用於對上述施療構件300、301賦予對腳部F的揉捏動作。
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構成為隔著腳部F而對置,且與使用者(身體)的左右下肢相對應地設置有一對。
外側施療構件300是相對於揉捏機構185所具備的旋轉軸186(詳細情況後述)設置在上方、且分別朝向前後方向突出的板狀的構件。外側施療構件300的上端配置在與導軌構件171的下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或導軌構件171的下端附近的位置。另外,外側施療構件300的前側上端,在側視時呈被切削為朝向下方的R狀的形狀,外側施療構件300的上端側形成為在左右方向上從外側繞進內側。
換言之,外側施療構件300配置為面向腳部的外側,並且形成為以超過腳部的高度(從地面至腳背的高度)的程度突出的板狀。外側施療構件300的面向腳部的面(外側施療構件300的內壁面)形成為仿照腳背的外側部分的形狀,並設有多個揉捏突起。外側施療構件300藉由揉捏機構185的搖動而對腳部的外側進行揉捏按摩。
如圖4~圖7所示,內側施療構件301是相對於揉捏機構185所具備的旋轉軸186設置在上方、且分別朝向前後方向突出的板狀的構件,並且,是內側施療構件300的稍後方的上端朝向上方長長地突出的板狀的構件。另外, 內側施療構件301的前側上端,形成為側視時呈被切削為朝向下方的R狀的形狀,內側施療構件301的上端側形成為從內側繞到外側。
換言之,內側施療構件301是以與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前壓施療構件160對置的方式配置、且形成為能夠對從腳部的內側至小腿部的內側的區域(下肢的內側整體)進行按壓的尺寸的板狀構件。即,從側面觀察內側施療構件301時,成為延伸至小腿部的下部的長筒靴形狀(長靴狀)。
在與下肢的內側整體接觸的內側施療構件301的內壁面上,配置有按壓小腿部的內側的第一施療部302和按壓腳部的內側的第二施療部303,且從第一施療部302至第二施療部303呈一體地形成。
第一施療部302配置在與前壓施療構件160在左右方向上對置的位置上,並與前壓施療構件160一同夾持小腿部。第一施療部302與前壓施療構件160一同進行將小腿部沿上下方向進行指壓那樣的按摩。在第一施療部302上設有多個第二突起部305,藉此提高對小腿部的指壓按摩感。
第二施療部303配置在與外側施療構件300在左右方向上對置的位置上,並與外側施療構件300一同包覆腳部。第二施療部303與外側施療構件300一同進行將腳部夾持那樣的按摩。在第二施療部303的後方設有突出部306,該突出部306對腳後跟進行揉捏按摩。
另一方面,如圖7所示,在內側施療構件301的外壁面上設有呈長條狀且板狀的加強件308。該加強件308,是配置成從內側施療構件301的第二施療部303的基端側(下端側)延續到第一施療部302的中途部,並將設置於第二施療部303的基端側的轉換部188(詳細情況後述)包圍。加強件308是防止對小腿部進行按摩的內側施療構件301的變形和破損的構件。另外,也發揮以不減少揉捏機構185(詳細情況後述)中產生的揉捏力的方式將該揉捏力傳遞到小腿部的作用。為了防止內側施療構件301的變形和破損,加強件308利用由鐵或不銹鋼等構成的硬質板材形成。
另外,內側施療構件301和外側施療構件300的形成材料,能夠採用尼龍等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彈性的材料。較佳為在內側施療構件301和外側施療構件300的內壁面上預先配置緩和對腳部的接觸感的由橡膠或聚氨酯等形成的緩衝材料。
該水平按摩機構150的揉捏機構185由旋轉軸186和驅動旋轉軸186進行旋轉的驅動部309構成,上述旋轉軸186被設置為沿左右方向貫通內側施療構件301和外側施療構件300的基端側(下端側)。驅動部309作為驅動源使用垂直按摩機構151的移動機構26(升降驅動部31)所配備的能夠正反旋轉的電動機33。該電動機33具有朝向前後方向突出的兩根旋轉驅動軸,前側的旋轉驅動軸驅動水平按摩機構150,後側的旋轉驅動軸驅動垂直按摩機 構151。
如圖2~圖7所示,在該電動機33的前部側連接有齒輪箱187,沿左右方向貫通內側施療構件301和外側施療構件300的基端側(下端側)的一根旋轉軸186旋轉自如地支撐在該齒輪箱187上。另外,該旋轉軸186的兩端側被台架部16所設有的支撐部304支撐。因此,該旋轉軸186被齒輪箱187和支撐部304的三點所支撐。
在齒輪箱187內裝有蝸杆和蝸輪,藉此經由該蝸杆和蝸輪將電動機33的動力傳遞至旋轉軸186。
在該旋轉軸186貫通上述施療構件300、301的下方的貫通部分上設有轉換部188,上述轉換部188將旋轉軸186的旋轉驅動力轉換為由內側施療構件301和外側施療構件300對下肢的夾持按摩動作。
轉換部188在內側施療構件301和外側施療構件300的前後方向中央部的下側上設置有一對。以內側施療構件301為例對轉換部188的構成進行說明。
轉換部188配置在內側施療構件301的下端側(下部)且比第一施療部302的前側端面稍微前側,並且比第二施療部303的下側端面(基端側)更為下側的位置。即,轉換部188的外周面上側與腳部的腳心(腳部的前後方向中央部)對應。旋轉軸186貫通上述轉換部188,並且,該旋轉軸186相對於轉換部188被旋轉自如地加以保持。另外,外側施療構件300的轉換部188也被配置在與內側施療構件301的轉換部188對置的位置上。外側施療 構件300的轉換部188和內側施療構件301的轉換部188以在左右方向上並排的狀態被配置。
該轉換部188設有旋轉輪轂部189、外殼部190以及限制部191,上述旋轉輪轂部189以與旋轉軸186呈一體旋轉的方式被固定在旋轉軸186的軸向中途部上,上述外殼部190被設置在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上並以使上述旋轉輪轂部189相對旋轉自如的狀態外嵌在上述旋轉輪轂部189上,上述限制部191限制外殼部190相對於旋轉輪轂部189的隨動旋轉。
旋轉輪轂部189是相對於旋轉軸186傾斜地設置的圓盤,在其外周部上安裝有軸承等的軸承件307。
特別是,由於內側施療構件301在上下方向上呈長條狀,因此,在按摩過程中的內側施療構件301中產生大的力矩(伴隨著揉捏動作的力矩)。由於該大的力矩,而對配置在內側施療構件301的下方的轉換部188(旋轉輪轂部189)或旋轉軸186產生了大的負擔。結果導致內側施療構件301破損。為了防止該問題,如圖8所示,在內側施療構件301的旋轉輪轂部189的外周部設置有多個(例如兩個)軸承件307。
旋轉輪轂部189的傾斜方向,在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之間為相對反向。
限制部191是具有從外殼部190向下突出的卡合突起的構件,該卡合突起與形成在支架15的台架部16上的左右延伸的滑動導向槽卡合。
依據上述構造,在旋轉軸186進行旋轉時,成為卡合於滑動導向槽中的卡合突起僅允許向左右方向的滑動的狀態,由此外殼部190的隨動旋轉被阻止,藉此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在前後移動和左右移動被限制於規定角度範圍內的狀態下向前後或左右擺動。如上前述,在左右的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之間,旋轉輪轂部189的相對於旋轉軸186的傾斜方向為相對反向,因此,在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的前側相互接近的狀態下,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的後側成為相背離的狀態。即,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俯視時呈大致V字狀。
然後,伴隨著旋轉軸186的旋轉,產生第二施療部303的前側與外側施療構件300的前側相互接近的動作,伴隨於此,產生第一施療部302的上部與前壓施療構件160接近的動作。之後,第一施療部302的上部從前壓施療構件160離開,同時,第二施療部303的前側從外側施療構件300離開。此後,上述施療構件160、300、301重複進行上述的循環動作。
另外,以與橫貫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相互間的部分相對應地,在旋轉軸186上以呈穿串狀地貫通的方式設置有腳掌按摩滾輪200。該腳掌按摩滾輪200具有能夠呈面接觸狀地支撐腳部F的腳心的程度的外徑、且具有與旋轉軸186同心或稍微偏心的外周面。在該外周面上,沿圓周方向和旋轉軸186的軸向隔開間隔而設 有多個第一突起部201。
在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重複上述的循環動作時,該腳掌按摩滾輪200與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連動而進行旋轉。
在該腳掌按摩滾輪200的前方,以夾持在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相互之間的配置方式配置有支撐腳部F的腳尖底面的腳部支撐構件195a,並且,在腳掌按摩滾輪200的後方,以夾持在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相互之間的配置方式配置有支撐腳部F的腳後跟底面的腳部支撐構件195b。
接下來,根據圖2~圖7所示的下肢用按摩器1的使用情況對其作用進行說明。
下肢用按摩器1在電源開關或運轉操作開關處於斷開(OFF)狀態時,如圖2所示,垂直按摩機構151的前壓施療構件160和後壓施療構件161停止在最下方位置處。
在此,首先,使用者將左右的小腿部L分別插入前壓施療構件160和後壓施療構件161之間,同時,將左右的腳部F分別插入水平按摩機構150的外側施療構件300和內側施療構件301之間。
當在該狀態下對電源開關或運轉操作開關進行接通(ON)操作時,電動機33進行工作,由此在垂直按摩機構151中,移動機構26藉由升降驅動部31的減速齒輪部34使垂直動作滑塊30開始向上方移動。另外,在水平按摩機構150中,藉由揉捏機構185的齒輪箱187而使旋轉 軸186開始旋轉。
在垂直按摩機構151中,當垂直動作滑塊30開始向上方移動時,藉由前壓施療構件160按壓小腿部L的斜前面(脛骨的側面),同時,藉由後壓施療構件161按壓小腿部L的背面,藉此成為有效地進行指壓按摩的狀態。
保持該狀態不變的情況下,垂直動作滑塊30根據要求經過多個循環而重複進行上下往復動作。
另一方面,在水平按摩機構150中,當藉由旋轉軸186的旋轉而內側施療構件301的第二施療部303的前側和外側施療構件300的前側相互接近時,跟隨它們之間的接近而使內側施療構件301的第一施療部302接近前壓施療構件160。另外,相反地,當內側施療構件301的第二施療部303的前側和外側施療構件300的前側相互背離時,跟隨它們之間的分離而使內側施療構件301的第一施療部302從前壓施療構件160離開。從左右兩側對腳部F實施上述重複的揉捏按摩。
同時,設置於旋轉軸186上的腳掌按摩滾輪200與旋轉軸186一同旋轉,由此設置於該腳掌按摩滾輪200的外周面的多個第一突起部201以從後方朝向前方、或從前方朝向後方進行指壓的方式對腳部F的腳掌進行按摩。
另外,本發明的下肢用按摩器1構成為:在垂直按摩機構151中具有防干擾機構250,上述防干擾機構250用於防止藉由移動機構26進行的一對施療構件(前壓施療構件160和後壓施療構件161)的移動與腳部F的干擾。
下肢用按摩器1所設有的防干擾機構250具有限制構件251、背面構件252以及緩衝構件253。
限制構件251是用於限制下述情況的構件,即,在移動機構26使一對施療構件160、161從膝蓋朝向腳部F移動時,限制腳部F不會進入後壓施療構件161(小腿部背面用的施療構件)所到達的到達位置(下方到達位置)。
相對於此,背面構件252是用於限制下述情況的構件,即,在垂直動作滑塊30和安裝於該垂直動作滑塊30上的後壓施療構件161上下移動時,限制腳部F進入該移動路徑上,或者,限制腳部F從該移動路徑朝向背面側穿過而到後方。
另外,緩衝構件253是用於下述情況的構件,即,在後壓施療構件161藉由移動機構26從膝蓋向腳部F移動(下降)而意外與腳部F相接觸時,能夠使後壓施療構件161向移動方向的後方或上方移動(能夠脫離)。
進而,作為停電時等的對應,也可以配備能夠由使用者以手動強制地解除由水平按摩機構150施予的腳部F的束縛狀態、或由垂直按摩機構151施予的小腿部L的束縛狀態那樣的機構(脫離用的機構)。
根據以上前述的下肢用按摩器,藉由使下肢用按摩器的施療構件從小腿部朝向腳部形成為長條狀,能夠減少構成零件數並且能夠賦予使用者嶄新且舒適的按摩感。
但是,應該認為本次揭示的實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不是由上述說明表 示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表示,意圖包括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的含義以及範圍內的所有變更。
例如,本發明的下肢用按摩器1,藉由設置在座椅式按摩器的座部前方,也可以兼作為擱腳器而設置。
1‧‧‧下肢用按摩器
15‧‧‧支架
16‧‧‧台架部
17‧‧‧背架部
21‧‧‧垂直導軌
26‧‧‧移動機構
30‧‧‧垂直動作滑塊
32‧‧‧進給螺桿
33‧‧‧電動機
150‧‧‧水平按摩機構
151‧‧‧垂直按摩機構
160‧‧‧前壓施療構件
161‧‧‧後壓施療構件
162‧‧‧夾持機構
163‧‧‧導軌保持部
166‧‧‧支承軸
171‧‧‧導軌構件
185‧‧‧揉捏機構
186‧‧‧旋轉軸
187‧‧‧齒輪箱
189‧‧‧旋轉輪轂部
190‧‧‧外殼部
195a‧‧‧腳部支撐構件
200‧‧‧腳掌按摩滾輪
201‧‧‧第一突起部
251‧‧‧限制構件
252‧‧‧背面構件
300‧‧‧外側施療構件
301‧‧‧內側施療構件
302‧‧‧第一施療部
303‧‧‧第二施療部
304‧‧‧支撐部
306‧‧‧突出部
308‧‧‧加強件
309‧‧‧驅動部

Claims (5)

  1. 一種下肢用按摩器,其特徵在於,具備:外側施療構件,其形成為將腳部的外側包覆;前壓施療構件,其配置在前述外側施療構件的上方,並且在沿上下方向移動的同時按壓小腿部的前面;內側施療構件,其配置為在左右方向上與前述外側施療構件和前壓施療構件對置,並且以從小腿部的內側朝向腳部的內側的方式沿著上下方向形成為長條狀;旋轉軸,其設置為沿左右方向貫通前述內側施療構件和外側施療構件的基端側;驅動部,其驅動前述旋轉軸進行旋轉;以及,轉換部,其將前述旋轉軸的旋轉驅動力轉換為藉由前述內側施療構件和外側施療構件對下肢的夾持按摩動作;對置配置的前述內側施療構件和外側施療構件在左右方向上設置有一對;在前述內側施療構件的內壁面上配置有第一施療部和第二施療部,前述第一施療部配置在與前述前壓施療構件對置的位置上,前述第二施療部配置在與前述外側施療構件對置的位置上;前述內側施療構件從前述第一施療部至第二施療部呈一體地形成,且前述內側施療構件側視呈長筒靴狀;該下肢用按摩器具備有長條狀的加強件,其配置成從前述內側施療構件的第二施療部的基端側延續到第一施療部的中途部,並將設置於第二施療部的基端側的轉換部包 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下肢用按摩器,其中,前述轉換部設置在前述內側施療構件和外側施療構件各自的下部的前後方向中央部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下肢用按摩器,其中,前述轉換部具備:旋轉輪轂部,其在旋轉軸的軸向中途部相對於該旋轉軸傾斜地設置,且被固定為與旋轉軸呈一體旋轉;外殼部,其設置在前述外側施療構件和內側施療構件上,且以使前述旋轉輪轂部相對旋轉自如的狀態外嵌在前述旋轉輪轂部上;以及,限制部,其限制外殼部相對於前述旋轉輪轂部的隨動旋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下肢用按摩器,其中,在前述內側施療構件所具備的轉換部的旋轉輪轂部上,設有兩個以上的軸承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下肢用按摩器,其中,前述轉換部將前述旋轉軸的旋轉驅動力轉換為使前述第二施療部的前側與外側施療構件的前側相互接近且使第一施療部的上部接近前壓施療構件的按摩動作,並且,前述轉換部將前述旋轉軸的旋轉驅動力轉換為使前述第一施療部的上部從前壓施療構件離開且使第二施療部的前側從外側施療構件離開的按摩動作。
TW102116190A 2012-07-24 2013-05-07 Lower limb with massage TWI5667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63492A JP5919118B2 (ja) 2012-07-24 2012-07-24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4391A TW201404391A (zh) 2014-02-01
TWI566769B true TWI566769B (zh) 2017-01-21

Family

ID=47933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6190A TWI566769B (zh) 2012-07-24 2013-05-07 Lower limb with massag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919118B2 (zh)
CN (2) CN103565618B (zh)
HK (1) HK1189483A1 (zh)
TW (1) TWI566769B (zh)
WO (1) WO20140169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9118B2 (ja) * 2012-07-24 2016-05-18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
CN103622808B (zh) * 2013-07-18 2015-08-26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脚部按摩装置
CN103830105B (zh) * 2014-03-14 2015-09-16 宁波成亚健身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腿脚按摩器
JP6101233B2 (ja) * 2014-06-11 2017-03-22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
JP6600620B2 (ja) * 2016-12-28 2019-10-30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
KR101783361B1 (ko) 2017-08-03 2017-10-10 주식회사 웰뷰텍 사용자 체형 맞춤형 다리 마사지 장치
KR102085406B1 (ko) * 2017-11-03 2020-03-05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다리 마사지 장치
KR102252953B1 (ko) * 2020-11-30 2021-05-18 감사한 주식회사 허벅지 안마장치
CN112741760B (zh) * 2021-01-07 2022-08-30 德阳市人民医院 一种血管外科护理用下肢静脉曲张康复治疗系统及方法
TWI812163B (zh) * 2021-12-10 2023-08-11 和興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腿部拉筋按摩組件及按摩機構及按摩椅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1083A (zh) * 2009-11-16 2012-02-01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按摩机
WO2012049782A1 (ja) * 2010-10-13 2012-04-19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1861B2 (ja) * 2006-06-20 2012-01-11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施療機
JP5183610B2 (ja) * 2009-11-13 2013-04-17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装置、下肢用マッサージ装置を備え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及び載置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JP5919118B2 (ja) * 2012-07-24 2016-05-18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1083A (zh) * 2009-11-16 2012-02-01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按摩机
WO2012049782A1 (ja) * 2010-10-13 2012-04-19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5618B (zh) 2016-03-23
HK1189483A1 (zh) 2014-06-13
WO2014016974A1 (ja) 2014-01-30
CN202822055U (zh) 2013-03-27
JP2014018616A (ja) 2014-02-03
TW201404391A (zh) 2014-02-01
JP5919118B2 (ja) 2016-05-18
CN103565618A (zh)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6769B (zh) Lower limb with massage
JP5200063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US7195604B2 (en) Massage machine with recess having a bottom wall and opposite side walls that are inflatable
CN1853596B (zh) 腿部按摩机
TWI449522B (zh) 按摩椅
CN111107821B (zh) 下肢用按摩机
CN113207281B (zh) 椅子型按摩机
KR100630613B1 (ko) 침대형 대체의학 물리치료기
TWM464170U (zh) 按摩機
JP2019000159A (ja)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
TW201720408A (zh) 腳底按摩機構
JP5912548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KR102021124B1 (ko) 족부 안마장치
JP6867717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113274269A (zh) 一种复合型按摩装置
WO2018072444A1 (zh) 脚背部按摩器
WO2023233730A1 (ja)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
JP2019180468A (ja) マッサージ機構
JP7519887B2 (ja) 足裏マッサージ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TWM461424U (zh) 按摩機
KR20150021413A (ko) 1/f 자연 치유리듬을 이용한 마사지장치
KR200347897Y1 (ko) 허리 안마기
TW202216104A (zh) 按摩機
TW592685B (en) Device for turning and massaging paw
TW202404557A (zh) 按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