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0408A - 腳底按摩機構 - Google Patents

腳底按摩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0408A
TW201720408A TW105132688A TW105132688A TW201720408A TW 201720408 A TW201720408 A TW 201720408A TW 105132688 A TW105132688 A TW 105132688A TW 105132688 A TW105132688 A TW 105132688A TW 201720408 A TW201720408 A TW 2017204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massage member
sole
connecting piece
fo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2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4646B (zh
Inventor
Ken Tamaki
Shinsaku Shimizu
Original Assignee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Compan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Company Ltd filed Critical Daito Electric Machine Ind Company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20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0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4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46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15/0078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powe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2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 A61H7/004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y rubbing or brushing power-driven, e.g. electric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07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 A61H2015/0014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cylinder-like, i.e. ro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201/1215Rotary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2Feet
    • A61H2205/125Foot reflex zon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提供作成零件數較少的裝置構成,並且可同時對使用者從腳尖到腳後跟的腳底進行各式各樣按摩的腳底按摩機構。本發明的腳底按摩機構(10)具有按摩使用者之腳底中央部的第1按摩構件(20)、按摩使用者之腳底後部的第2按摩構件(33)、和按摩使用者之腳底前部的第3按摩構件(41)的至少兩個以上按摩構件;且具備驅動部(11),其使第1按摩構件(20)、第2按摩構件(33)和第3按摩構件(41)中的至少兩個以上按摩構件連動驅動以產生按摩動作。

Description

腳底按摩機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適合按摩腳底的腳底按摩機構。
習知技術中,已開發有可按摩人體之腳底的按摩機,例如,有專利文獻1所示的機型。
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腳底按摩機係沿著腳底的左右方向排列有複數組指壓腳底用指壓棒,且使這些指壓棒彼此獨立動作。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54169號公報
然而,近年來,使用者對於從腳尖至腳後跟的腳底按摩動作,已逐漸提出多樣的要求。
例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腳底按摩機,係使指壓棒朝上方向突出動作,所以指壓棒對於腳底只能作上下方向推壓的按摩動作,但對於腳底進行揉按的按摩動作、 或對腳底一邊朝長邊方向推壓一邊引拉的按摩動作等各式各樣的按摩動作就無法實現。
亦即,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腳底按摩機無法因應使用者各式各樣的要求。
此外,專利文獻1係使指壓棒各自獨立動作,所以指壓棒突出量的控制變得複雜,控制程式的設計非常費工夫。而且,因指壓棒只朝上方向突出動作,未必是使用者所希望的按摩動作。
因此,本發明乃鑑於上述問題點,而以提供一種作成零件數較少的裝置構成,並且可同時對使用者從腳尖至腳後跟的腳底進行各式各樣的按摩的腳底按摩機構為目的。
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發明中,採取了以下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所涉及的腳底按摩機構,其特徵為:具有按摩使用者的腳底中央部之第1按摩構件、按摩前述使用者的腳底後部之第2按摩構件、和按摩前述使用者的腳底前部之第3按摩構件中的至少兩個以上的按摩構件;且具備驅動部,其使前述第1按摩構件、第2按摩構件和第3按摩構件中的至少兩個以上的按摩構件連動驅動以產生按摩動作。
再者,本發明所涉及的腳底按摩機構,其特徵為:具有按摩使用者的腳底中央部之第1按摩構件,並且具有按摩前述使用者的腳底後部之第2按摩構件和按 摩前述使用者的腳底前部之第3按摩構件中的至少任一按摩構件;且具備驅動部,其使前述第1按摩構件和第2按摩構件連動驅動以產生按摩動作,及/或使前述第1按摩構件和第3按摩構件連動驅動以產生按摩動作。
較佳為,前述驅動部具有配備成朝左右方向並傳送旋轉驅動力之旋轉軸;前述第1按摩構件具有旋轉輥,其嵌入前述旋轉軸且在外周面對前述腳底中央部賦予按摩。
較佳為,配備有以從前述第1按摩構件延伸至後方的方式形成的臂狀第1連結片;前述第1連結片係構成為:基端部相對於前述旋轉軸以偏心狀態轉動自如地安裝,前端部設有前述第2按摩構件,並作成藉由前述旋轉軸旋轉運動,使連結於前述第1連結片的第2按摩構件擺動運動。
較佳為,配備有以從前述第1按摩構件延伸至前方的方式形成的臂狀第2連結片;前述第2連結片係構成為:基端部相對於前述旋轉軸以偏心狀態轉動自如地安裝,前端部設有前述第3按摩構件,並作成藉由前述旋轉軸旋轉運動,使連結於前述第2連結片的第3按摩構件滑動擺動於前後方向。
較佳為,第3按摩構件具有作成在前後方向滑動自如的施療件,第2連結片的前端部係以繞著左右方向軸心轉動自如的方式連結於前述施療件。
較佳為,在配備有前述第2按摩構件和第3按摩構件之際,前述第1連結片和前述第2連結片係以各自 的連結片的基端部為成為相同位置的方式形成一體。
若依本發明,可作成零件數較少的裝置構成,並且可同時對使用者從腳尖至腳後跟的腳底進行各式各樣的按摩。
1‧‧‧下肢用按摩機
2‧‧‧殼體
2a‧‧‧底部
3‧‧‧插入凹部
4‧‧‧筒構件
5‧‧‧切開部
6a‧‧‧第1氣囊
6b‧‧‧第2氣囊
6c‧‧‧第3氣囊
7‧‧‧空氣供給軟管
8‧‧‧泵
9‧‧‧電磁閥
10‧‧‧腳底按摩機構
11‧‧‧驅動部
12‧‧‧旋轉軸
13‧‧‧支撐構件
14‧‧‧軸承
15‧‧‧電動馬達
15a‧‧‧輸出軸
16‧‧‧齒輪箱
17‧‧‧蝸桿
18‧‧‧蝸輪
19‧‧‧蝸輪
20‧‧‧第1按摩構件(旋轉輥)
21‧‧‧第1施療件
21a‧‧‧第1突起
21b‧‧‧第2突起
22‧‧‧變換部
23‧‧‧偏心凸出部
24‧‧‧偏心面
25‧‧‧貫通孔
26‧‧‧開口部
27‧‧‧第1連結片
28‧‧‧基端部
29‧‧‧環狀嵌合部
30‧‧‧第1支持部
31‧‧‧前端部
32‧‧‧貫通孔
33‧‧‧第2按摩構件
34‧‧‧桿部
35‧‧‧第2施療件
36‧‧‧第2連結片
37‧‧‧前端部
38‧‧‧貫通孔
29‧‧‧第2支持部
40‧‧‧連結構件
41‧‧‧第3按摩構件
42‧‧‧第3施療件
43‧‧‧限制部
44‧‧‧限制銷
45‧‧‧導引軌
45a‧‧‧上側壁
45b‧‧‧下側壁
L‧‧‧下肢
C‧‧‧小腿肚
F‧‧‧腳部
U‧‧‧腳底
H‧‧‧腳後跟
A‧‧‧足弓
T‧‧‧腳尖
圖1為內設有本發明腳底按摩機構的下肢用按摩機之前方斜視圖。
圖2為內設有本發明腳底按摩機構的下肢用按摩機之內部構成的前方斜視圖。
圖3為本發明腳底按摩機構之整體構成的前方斜視圖。
圖4為本發明腳底按摩機構之內部構成的前方斜視圖。
圖5為本發明腳底按摩機構之內部構成的展開圖。
圖6為本發明腳底按摩機構的動作圖示,其為第3按摩構件向後方移動之際的側面圖。
圖7為本發明腳底按摩機構的動作圖示,其為第3按摩構件向前方移動之際的側面圖。
[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根據附圖就本發明所涉及之腳底按摩機構10的實施形態加以說明。
在說明本發明的腳底按摩機構10之前,先就 配備該腳底按摩機構10的下肢用按摩機1進行說明。
此外,下文說明的下肢用按摩機1的筒構件4的構成與該筒構件4的外圍構成、及腳底按摩機構10的構成係左右相同,所以僅著眼於供使用者左側腳底U插入的筒構件4及腳底按摩機構10進行說明。再者,配備於右側之筒構件4的構成與其筒構件4的外圍構成、及腳底按摩機構10,因與左側相同,其說明容予省略。此外,關於本實施形態的圖示,為了容易看清本發明的腳底按摩機構10,一部分構成構件的描繪已予省略。
圖1、圖2係顯示下肢用按摩機1的構成。
另外,本說明書中,「腳部F」係指人類下肢L中,腳踝以下的部分,「腳底U」係指和地面接觸側的面。又,「腳後跟H(足踵)」則指位在腳踝大致正下方,且屬於腳部F後側的部分、「腳尖T(足尖)」係指腳部F的長邊方向前端部。「足弓A」係指位在腳底U且屬於腳部F長邊方向中途的部分。
再者,以下的說明中,係以圖1的右斜方向為實際裝置的前後方向,以圖1的左斜方向為實際裝置的左右方向或寬度方向。此外,圖1的上下方向即為實際裝置的上下方向。這些方向在各圖中均以箭號表示,且和下肢L插入下肢用按摩機1的使用者的觀看方向一致。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的下肢用按摩機1為可對就座於例如椅子等之使用者的下肢L進行按摩的裝置。
該下肢用按摩機1具有:使用者的下肢L可從 設有開口的上部插入,側面視圖上形成L字狀的一對筒構件4;設於該筒構件4,藉以對插入筒構件中的使用者下肢L施行推壓按摩的氣囊6a至6c(空氣袋);及對該氣囊6a至6c供給加壓空氣的泵8。再者,該下肢用按摩機1具有側面視圖上呈大致三角形的殼體2(外殼),該殼體2的內部左右並列支撐有一對筒構件4(施療部)。
殼體2係為可將立設的一對筒構件4的前面覆蓋且以可立設支撐筒構件4的大小所形成,其內部則收納泵8(其詳細均容後述)等的框體。殼體2係作成正面視圖上呈橫長型或縱長型的長方形或正方形,且作成側面視圖上和筒構件4的形狀大致相同的L字(靴子)形。
再者,殼體2的背面側,朝左右方向空開既定間隔地形成有一對自殼體2的下部側到殼體2的上端連續地開口的插入凹部3。筒構件4則嵌入這些左右插入凹部3中。
筒構件4為由具有可撓性的布材等所形成且具有預定厚度的有底構件,可適用在各種形狀的下肢L。該筒構件4的形成樣態為,朝向水平方向的部位可覆蓋腳部F長邊方向之中途部(足弓A)到腳部F之前部(腳尖T),朝向垂直方向的部位則覆蓋腳部F之後部(腳後跟H)至小腿肚C。
另外,因筒構件4係設於殼體2的背面側,故作成可供使用者將其下肢L從筒構件4的後方上側(背面上方)向前方下側插入的構造。
筒構件4的背面側,沿下肢L的插入方向(上下方向) 從上端至下端以長條狀形成有供下肢L容易插拔的切開部5。
該筒構件4的外周具備用以對下肢L進行推壓按摩的複數個氣囊6a至6c(下肢用按摩機構)。氣囊6a至6c係形成為可將自泵8送出的加壓空氣經由空氣供給軟管7予以貯留的袋體,並形成膨脹收縮自如俾可大幅膨脹。另外,氣囊6a至6c的形狀,只要能對下肢L進行推壓按摩,即不作特別限定。
詳細而言,筒構件4朝向水平方向之部位的上側面配備有第1氣囊6a,藉以對插入該部位的腳背及其周邊(腳尖T等)進行推壓按摩。此外,朝向垂直方向之部位的下側面配備有一對第2氣囊6b,藉以對插入該部位的腳後跟H之內側面及外側面從寬度方向外側進行推壓按摩。再者,朝向垂直方向之部位的上側面配備有一對第3氣囊6c,藉以對插入該部位之小腿肚C的內側面及外側面從寬度方向外側進行推壓按摩。這些第1氣囊6a至第3氣囊6c可各自獨立進行膨脹收縮動作。
第1氣囊6a至第3氣囊6c的膨脹收縮動作係藉泵8等執行。
詳細而言,殼體2的內部收納有:供給加壓空氣使各氣囊6a至6c膨脹的泵8(空壓機)、切換空氣對氣囊6a至6c之導入-排出的電磁閥9、及控制該電磁閥9的控制裝置。
泵8係設在配設成左右一對的筒構件4之中央,並經由空氣供給軟管7連接於電磁閥9。由泵8將加壓空 氣送到電磁閥9,經過該電磁閥9後,將該空氣供給到各氣囊6a至6c。控制裝置(未圖示)則組入有複數個推壓按摩程式,且按每個程式經由電磁閥9控制各氣囊6a至6c的膨脹。藉由這種構成,使用者即可選擇利用各氣囊6a至6c對下肢L施以推壓按摩。
更且,本實施形態的腳底按摩機構10係配備於殼體2之以盤狀板材形成的底部2a。
如圖3至圖5所示,腳底按摩機構10具有:按摩使用者腳底U的長邊方向中央(足弓A)之第1按摩構件、按摩腳底U的後部(腳後跟H)之第2按摩構件33、按摩腳底U的前部(腳尖T)之第3按摩構件41、以及驅動第1按摩構件、第2按摩構件33及第3按摩構件41以產生按摩動作之驅動部11。
驅動部11具有:以軸心朝向左右方向的方式配備的旋轉軸12、經由齒輪連結旋轉軸12的齒輪箱16、使旋轉軸12驅動的驅動馬達、及將旋轉軸12的旋轉力變換為擺動運動的變換部。
如圖3、圖4所示,旋轉軸12是位在殼體2的底部2a的前後方向中央,軸心在水平面上,且以將左右兩端架設的方式配備有一支。
該旋轉軸12係旋轉自如地支撐在立設於底部2a的兩端側及中央之各支撐構件13。支撐構件13係用具有既定厚度的板材形成,其上部則嵌設有旋轉自如地支撐旋轉軸12的軸承14(培林,bearing)。亦即,支撐構件13係藉由軸承14旋轉自如地支撐旋轉軸12的長邊方向兩 端部和中途部。
再者,旋轉軸12係左右安裝有一對第1按摩構件20,並且,該第1按摩構件以無法相對旋轉的方式固定在旋轉軸12。亦即,在端部側的支撐構件13和中央的支撐構件13之間,且在和筒構件4之下部對應位置的旋轉軸12上,左右一對地設有對腳底U施行按摩動作的第1按摩構件。
位在旋轉軸12的軸心方向中央,立設在底部2a之中央的支撐構件13的上方配備有齒輪箱16。
齒輪箱16的內部,以上下並排方式配備有2具蝸輪18、19。上側的蝸輪18係嚙合於裝設在驅動馬達之輸出軸15a的蝸桿17。下側的蝸輪19則安裝在以貫通方式配設的旋轉軸12,並嚙合於上側的蝸輪18。
電動馬達15係以輸出軸15a在水平方向且朝向前後方向的狀態配備在齒輪箱16的後方。驅動馬達所產生的驅動力則以齒輪箱16減速成預定速度後,使旋轉軸12旋轉驅動。
齒輪箱16的左右側方以夾持該齒輪箱16的方式配備有左右一對的第1按摩構件20。
第1按摩構件20具有旋轉輥,其係嵌設於軸心在水平面上且朝向左右方向的旋轉軸12,且外周面配設有突起21a、21b(第1施療件21)。旋轉輥20為圓柱狀構件,由例如硬質樹脂等所形成。
如圖4、圖5所示,長狀的旋轉軸12係貫通第1按摩構件20的內部成肉串狀,且第1按摩構件20和旋轉軸12繞著 相同軸心一起轉動。
具體而言,第1按摩構件20具有其外徑可以面接觸形態支持腳底U之足弓A,且和旋轉軸12同心或偏心的外周面。該外周面設有在圓周方向及旋轉軸12的軸方向上保持間隔,且各自的形狀不同的複數個突起21a、21b(第1施療件21)。
例如,第1突起21a為朝徑外方向大幅突出且其端部形成半圓弧狀的一對構件,其可以預定間隔賦予有如強力指壓的推壓按摩。此外,第2突起21b則朝徑外方向小幅突出,俾可賦予有如柔和指壓的推壓按摩。
亦即,設有複數個各自不同形狀的突起21a、21b且固定於旋轉軸12的第1按摩構件20可藉由和旋轉軸12的旋轉動作一起旋轉而對拱弧狀的足弓A賦予多樣的推壓按摩。此外,在第1氣囊6a至第3氣囊6c反覆進行上述的膨脹收縮動作時,該第1按摩構件20會和這些組件連動並旋轉。另外,關於第1施療件21的形狀、個數,係屬於可依要賦予的按摩動作而變更者,無特別限定。
上述第1按摩構件20的左右端面配備有一對變換部22。
如圖5、圖6所示,變換部22係為將旋轉軸12的旋轉力變換成擺動運動,使第2按摩構件33的第2施療件35相對於第1按摩構件20的第1施療件21朝上下及前後方向接近離開的構成。而且,變換部22也是將旋轉軸12的旋轉力變換成滑動運動,使第3按摩構件41的第3施療件42相對於第1按摩構件20的第1施療件21朝前後方向接近離開 的構成。
變換部22具有:以偏心狀態安裝在旋轉軸12的偏心凸出部23;設於第1連結片27之基端部28,供嵌設偏心凸出部23的環狀嵌合部29;及用以限制第1連結片27隨著旋轉軸12的旋轉而轉動的限制部43。亦即,變換部22係以:配置在第1按摩構件20之左右方向端面的偏心凸出部23、及由連結第2按摩構件33和第3按摩構件41的第1連結片27及第2連結片36組成的連結構件40所構成。
在第1按摩構件20的左右兩端面配置有一對偏心凸出部23,其係以不能相對旋轉的方式固定在旋轉軸12。該偏心凸出部23為左右方向分割的一組構件,且配備成夾持第1連結片27的方式。
偏心凸出部23係藉由形成在第1連結片27側之構件的偏心面24接觸並配設在第1按摩構件20的外周面,而以偏心狀態安裝於旋轉軸12。
再者,偏心凸出部23中,供旋轉軸12穿通的貫通孔25係位在水平面上且朝向左右方向形成,並且該貫通孔25之軸心和偏心凸出部23之圓的中心軸是在不同位置上。因此,偏心凸出部23的旋轉和旋轉軸12的旋轉是在不同的軌道上進行。
偏心面24係朝向和旋轉軸12之軸心相同的方向,且形成在較偏心凸出部23的外周面偏靠內側。此外,偏心面24係形成在和貫通孔25相對向的位置。偏心凸出部23係使偏心面24形成側的相反側滑動自如地嵌合在環狀嵌合部29(第1連結片27),而第2按摩構件33則擺動 於上下-前後方向。亦即,偏心凸出部23係繞著旋轉軸12且環繞第1按摩構件20之外周的方式旋轉。
形成在第1連結片27及第2連結片36之基端部28的環狀嵌合部29係為嵌合於偏心凸出部23外側,藉以將偏心凸出部23的旋轉變換為上下-前後方向的擺動運動者。環狀嵌合部29係形成為側面視圖上大致呈環狀,且在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口徑和偏心凸出部23的外周徑大致相同的開口部26。因此,偏心凸出部23和環狀嵌合部29係呈相對轉動自如。
此外,第1按摩構件20的左右端面配備有一對嵌合變換部22的第1連結片27。
第1連結片27係由側面視圖上以從第1按摩構件20延伸至後方的方式形成的臂狀(彎曲狀)板材所形成,屬於連結後述之第2按摩構件33的構件。
第1連結片27係使其基端部28以偏心狀態轉動自如地安裝在旋轉軸12,前端部31則連結有第2按摩構件33。而且,作成藉由旋轉軸12進行旋轉運動,使連結於第1連結片27的第2按摩構件33進行擺動運動的構成。
詳細而言,第1連結片27的基端部28設有供嵌設於偏心凸出部23的環狀嵌合部29,並以從環狀嵌合部29向後方斜上側突出的方式延伸設置有第1支持部30(臂)。環狀嵌合部29為厚度較薄的圓筒形構件,其內周徑和偏心凸出部23的外周徑大致相同。
第1支持部30係形成為從包含環狀嵌合部29之軸心(旋轉軸12之軸心)的垂直面上向後方斜上側突出 的方式。第1支持部30的前端部31設有軸心在水平面上且朝左右方向延伸的貫通孔32。該貫通孔32插入有構成第2按摩構件33的桿部34(軸),其係供連結具備有第2施療件35的第2按摩構件33。
第2按摩構件33具有:軸心為水平方向且朝左右方向的桿部34、及對腳後跟H賦予擺動按摩動作的第2施療件35。
第2施療件35係安裝在桿部34的外周面,並且在包含環狀嵌合部29之軸心(旋轉軸12之軸心)的水平面上向後方上側配設。該第2施療件35係以環狀構件形成,且作成預定的寬度及外周徑。另外,第2施療件35係以壁厚的圓盤型或球形等各種各樣形狀形成,也可以樹脂或硬質橡膠等形成。此外,關於第2施療件35的形狀、個數,係屬可依要賦予的按摩動作而變更者,不作特別限定。
再者,第1按摩構件20的左右端面配備有一對嵌合變換部22的第2連結片36。
第2連結片36係由側面視圖上以從第1按摩構件20延伸至前方的方式形成的臂狀(彎曲狀)板材所形成,屬於連結後述之第3按摩構件41的構件。
第2連結片36係使其基端部28以偏心狀態轉動自如地安裝在旋轉軸12,第3按摩構件41則連結在前端部37。而且,作成藉由旋轉軸12進行旋轉運動,使連結於第2連結片36的第3按摩構件41滑動擺動於前後方向的構成。
詳細而言,第2連結片36的基端部28設有嵌入於偏心凸出部23的環狀嵌合部29,並以從環狀嵌合部29 向前方斜上側突出的方式延伸設置有第2支持部39(臂)。
第2支持部39比第1支持部30還長,且形成為從包含環狀嵌合部29之軸心(旋轉軸12之軸心)的垂直面上向後方斜上側突出的方式。第2連結片36之前端部37設有軸心在水平面上且朝左右方向延伸的貫通孔38。貫通孔38插入有構成第3按摩構件41的銷(軸),供連結配備第3施療件42的第3按摩構件41。貫通孔38的軸心係在包含旋轉軸12之軸心的水平面上。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第1連結片27之基端部28和第2連結片36之基端部28係以成為相同位置的方式形成一體。亦即,本實施形態中,係採用呈彎曲臂狀(逗號狀)的連結構件40,其係由第1連結片27與第2連結片36所組成,該第1連結片27係基端部28安裝在第1按摩構件20之左右端面且向後方延伸設置,該第2連結片36係基端部28安裝在第1按摩構件20之左右端面且向前方延伸設置。
第3按摩構件41具有作成在前後方向滑動自如的施療件(第3施療件42),而第2連結片36之前端部37則繞著左右方向的軸心轉動自如地連結於第3施療件42。
亦即,第3按摩構件41係在平板材上面形成有對腳尖T(腳底U)賦予按摩動作的複數個突起(第3施療件42)者。此外,平板材之左右側面設有構成限制部43的限制銷44。
平板材為前後邊的長度短於左右邊的長度,左右邊的長度(寬度)則和腳部F的寬度大致相同。此外, 第3施療件42為前端呈半球狀且朝上方向作成凸形的構件。
本實施形態中,第3施療件42之高度係作成全部相同,也可使各自的高度不同。亦即,關於第3施療件42的形狀、個數,係屬於可依要賦予的按摩動作而變更者,不作特別限定。
限制部43具有:使第3按摩構件41滑動運動的第2連結片36、形成在第3按摩構件41的限制銷44、及立設在底部2a以引導限制銷44的導引軌45(限制溝)。
限制銷44為大致圓柱狀的短型桿體,其軸心在水平方向上且朝向左右方向。詳細而言,限制銷44係從板材之左右側面向外側突設,且在各側面的長邊方向中央各設有1支。該限制銷44係轉動自如地嵌入第2連結片36之貫通孔38,且滑動自如地插入導引軌45。
導引軌45係立設在配備於底部2a之板材的上部,其為朝前後方向呈長型的設計。該導引軌45為配設成上側壁45a和下側壁45b在上下方向相面對的方式,上側壁45a與下側壁45b之間隔係和限制銷44的外徑相同。限制銷44則前後方向滑動自如地嵌入導引軌45的上側壁45a與下側壁45b之間。
限制部43係藉偏心旋轉的第2連結片36經由滑動自如地嵌入導引軌45的限制銷44使第3按摩構件41滑動運動,以限制形成一體的第1連結片27所連結的第2按摩構件33繞著旋轉軸12轉動。
總而言之,本實施形態的腳底按摩機構10係 以在隨著第1連結片27的擺動運動而限制第2按摩構件33繞著旋轉軸12轉動的限制部43設有第3按摩構件41(第3施療件42)為特徵。藉此構成,在第2按摩構件33進行擺動運動的同時,第3按摩構件41則進行滑動運動。
詳細而言,本實施形態的腳底按摩機構10在旋轉軸12旋轉時,一對第1連結片27係繞著旋轉軸12偏心旋轉,使第2按摩構件33作擺動運動,並且,一對第2連結片36繞著旋轉軸12偏心旋轉,使第3按摩構件41作滑動運動。此時,一對第2連結片36及第3按摩構件41側(亦即,進行滑動運動之側)係作成限制部43,藉由構成限制部43的導引軌45限制其限制銷44只能前後方向運動(往復運動)(不使其上下動作),以限制第1連結片27所連結的第2按摩構件33繞著旋轉軸12轉動。
亦即,第2連結片36相對於旋轉軸12偏心旋轉,使第3按摩構件41滑動運動於前後方向,且限制銷44在導引軌45內前後方向移動的構成即形成將曲柄式旋轉變換成滑動件之往復動作的往復滑動曲柄機構。
〔動作樣態〕
以下,就本實施形態之腳底按摩機構10的動作樣態加以說明。
圖6、圖7係揭示本實施形態之腳底按摩機構10的按摩動作。
首先,使用者將其左右下肢L插入停止狀態的下肢用按摩機1之筒構件4,並使其拱弧狀的足弓A(長邊方向中央之腳底U)接觸第1按摩構件20(旋轉輥),腳後跟H側的 腳底U接觸第2按摩構件33,腳尖T側的腳底U接觸第3按摩構件41。
在使用者的下肢L插入筒構件4的狀態下,使驅動部11的電動馬達15動作時,安裝有蝸桿17的輸出軸15a即進行旋轉驅動。藉由蝸桿17的旋轉,配備於齒輪箱16上側且嚙合於蝸桿17的蝸輪18也進行旋轉。藉由嚙合於該蝸輪18的下側蝸輪19進行旋轉,安裝於該下側蝸輪19的旋轉軸12也進行旋轉驅動。
伴隨著上述動作,安裝在旋轉軸12的第1按摩構件20即繞著旋轉軸12進行旋轉,並且,配備在第1按摩構件20之左右側方的一對偏心凸出部23也旋轉。
此時,因偏心凸出部23係滑動自如地嵌入環狀嵌合部29,所以左右一對的第1連結片27將繞著旋轉軸12連帶轉動。亦即,第2按摩構件33將繞著旋轉軸12連帶轉動。
但,藉由透過限制銷44轉動自如地樞支於左右一對第2連結片36的第3按摩構件41、及朝前後方向引導限制銷44的導引軌45(限制溝)(亦即,限制部43),而限制了欲繞著旋轉軸12連帶轉動的第2按摩構件33。
另一方面,左右一對的第2連結片36因為基端部28繞著旋轉軸12偏心旋轉,且前端部37受限制部43限制成水平移動於前後方向,所以第1連結片27的曲柄式運動被變換成滑動運動。
亦即,因為一對限制銷44係滑動自如地插入各導引軌45,且轉動自如地支持在第2連結片36的貫通孔 38,所以第3按摩構件41會沿著導引軌45滑動運動於前後方向。
如圖6所示,第1連結片27之第1支持部30向斜下後方移動時,第1按摩構件20也向斜下後方擺動。而且,和第1連結片27形成一體之第2連結片36的第2支持部39係向後方水平移動,故第3按摩構件41也往後方移動。此時,第2按摩構件33和旋轉軸12之軸心是在遠離狀態,第3按摩構件41和旋轉軸12之軸心則呈接近狀態。
如圖7所示,第1連結片27之第1支持部30向斜上前方移動時,第1按摩構件20也會向斜上前方擺動。再者,因和第1連結片27形成一體的第2連結片36之第2支持部39向前方水平移動,第3按摩構件41也往前方移動。此時,第2按摩構件33和旋轉軸12之軸心係在接近狀態,第3按摩構件41和旋轉軸12之軸心則呈遠離狀態。
從以上動作,第1按摩構件20即可藉由複數個第1施療件21(突起21a、21b)繞著旋轉軸12旋轉,而對腳部F的足弓A賦予推壓按摩動作。
第2按摩構件33則相對於第2施療件35繞著旋轉軸12旋轉的第1施療件21而擺動於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亦即,藉由以跟隨著繞著旋轉軸12偏心旋轉的第1連結片27朝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接近離開的方式擺動運動,而對腳後跟H側之腳底U以從前方往後方推動的方式賦予揉按按摩動作。
另一方面,第3按摩構件41係在包含旋轉軸12之軸心的水平面上,相對於第3施療件42繞著旋轉軸12 旋轉的第1施療件21,以水平且朝前後方向接近離開的方式進行往復運動,亦即,藉由跟隨繞著旋轉軸12偏心旋轉的第2連結片36滑動運動於前後方向,而對腳尖T側的腳底U賦予一面推壓一面反覆移動於前後方向的按摩動作。
總而言之,本發明的腳底按摩機構10並不是單純作擺動運動,而是於第1按摩構件20繞著旋轉軸12旋轉時,在第2按摩構件33藉第1連結片27往斜下後方擺動之際,第3按摩構件41會藉第2連結片36往後方滑動,而在第2按摩構件33藉第1連結片27往斜上前方擺動之際,第3按摩構件41則會藉第2連結片36往前方滑動的構成。亦即,因為是屬於3組按摩構件能對各自的施療部位同時且反覆進行按摩動作的構成,所以可對使用者的腳底U進行各式各樣的按摩施術。
尤其是,使腳底按摩機構10動作之際,藉由使第1氣囊6a膨脹,腳背會因第1氣囊6a而被向下方推動,令腳底和腳底按摩機構10成為密貼狀態,使腳底按摩機構10對腳底具按摩效果。
不過,以上揭示的實施形態應視為所有方面均屬例示性,並非限制性。本發明的範圍非依據上述說明,而是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的表現,和申請專利範圍具均等意思及範圍內的所有變更均應包含在內。
例如,本實施形態中,第1連結片27和第2連結片36係作成以各自的連結片的基端部28成為相同位置的方式形成一體的連結構件40來說明,惟,第1連結片27 和第2連結片36也可以各自連結片的基端部28相重疊的方式各自配設在第2按摩構件33的側方(左右端面)。
此外,也可設置配備在腳部側方且從左右挾壓該腳部的按摩構件(例如,板狀按摩構件),以替代第1氣囊6a等。在此情況下,使腳底按摩機構10動作之際,藉由按摩構件對腳部進行挾壓,腳背會因被按摩構件往下方推壓,使腳底和腳底按摩機構10成為密貼狀態,令腳底按摩機構10對腳底具按摩效果。
而且,本發明的機構為可運用在對使用者的各種施療部位施行按摩之按摩機構的技術。
再者,實施形態所例示的下肢用按摩機1僅為一個例子,本發明的腳底按摩機構10可配備在各種各樣的下肢用按摩機。另外,所例示的下肢用按摩機1也可藉由設在椅子型按摩機的座位前方而兼用作擱腳架。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係以第1按摩構件20、第2按摩構件33、第3按摩構件41均可連動的裝置構成來說明腳底按摩機構1。
然而,本案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也可為具有第1按摩構件20及第2按摩構件33(無第3按摩構件41),並使這些按摩構件連動驅動以進行按摩動作的腳底按摩機構。亦可為具有第1按摩構件20及第3按摩構件41(無第2按摩構件33),並使這些按摩構件連動驅動以進行按摩動作的腳底按摩機構。
本發明也可應用在只有第2按摩構件33及第3按摩構件41,且使這些按摩構件連動驅動以進行按摩動 作的腳底按摩機構。亦即,本發明也可應用在3個按摩構件20、33、41中至少有兩個以上按摩構件的腳底按摩機構。
10‧‧‧腳底按摩機構
11‧‧‧驅動部
12‧‧‧旋轉軸
13‧‧‧支撐構件
14‧‧‧軸承
15‧‧‧電動馬達
15a‧‧‧輸出軸
16‧‧‧齒輪箱
17‧‧‧蝸桿
18、19‧‧‧蝸輪
20‧‧‧第1按摩構件
21a‧‧‧第1突起
21b‧‧‧第2突起
22‧‧‧變換部
23‧‧‧偏心凸出部
24‧‧‧偏心面
25‧‧‧貫通孔
26‧‧‧開口部
27‧‧‧第1連結片
28‧‧‧基端部
29‧‧‧環狀嵌合部
30‧‧‧第1支持部
31‧‧‧前端部
32、38‧‧‧貫通孔
33‧‧‧第2按摩構件
34‧‧‧桿部
35‧‧‧第2施療件
36‧‧‧第2連結片
37‧‧‧前端部
39‧‧‧第2支持部
40‧‧‧連結構件
41‧‧‧第3按摩構件
42‧‧‧第3施療件
43‧‧‧限制部
44‧‧‧限制銷
45‧‧‧導引軌
45a‧‧‧導引軌上側壁
45b‧‧‧導引軌下側壁

Claims (7)

  1. 一種腳底按摩機構,其特徵為:具有按摩使用者的腳底中央部之第1按摩構件、按摩前述使用者的腳底後部之第2按摩構件、和按摩前述使用者的腳底前部之第3按摩構件中的至少兩個以上的按摩構件,具備驅動部,其使前述第1按摩構件、第2按摩構件和第3按摩構件中的至少兩個以上的按摩構件連動驅動以產生按摩動作。
  2. 一種腳底按摩機構,其特徵為:具有按摩使用者的腳底中央部之第1按摩構件,並且具有按摩前述使用者的腳底後部之第2按摩構件和按摩前述使用者的腳底前部之第3按摩構件中的至少任一按摩構件,具備驅動部,其使前述第1按摩構件和第2按摩構件連動驅動以產生按摩動作,及/或使前述第1按摩構件和第3按摩構件連動驅動以產生按摩動作。
  3. 如請求項1或2之腳底按摩機構,其中前述驅動部具有配備成朝左右方向並傳送旋轉驅動力之旋轉軸,前述第1按摩構件具有旋轉輥,其嵌入前述旋轉軸且在外周面對前述腳底中央部賦予按摩。
  4. 如請求項3之腳底按摩機構,其中配備有以從前述第1按摩構件延伸至後方的方式形成的臂狀第1連結片, 前述第1連結片為,基端部相對於前述旋轉軸以偏心狀態轉動自如地安裝,前端部設有前述第2按摩構件,並作成藉由前述旋轉軸旋轉運動,使連結於前述第1連結片的第2按摩構件擺動運動之構成。
  5. 如請求項3之腳底按摩機構,其中配備有以從前述第1按摩構件延伸至前方的方式形成的臂狀第2連結片,前述第2連結片為,基端部相對於前述旋轉軸以偏心狀態轉動自如地安裝,前端部設有前述第3按摩構件,並作成藉由前述旋轉軸旋轉運動,使連結於前述第2連結片的第3按摩構件滑動擺動於前後方向之構成。
  6. 如請求項5之腳底按摩機構,其中第3按摩構件具有作成在前後方向滑動自如的施療件,第2連結片的前端部係以繞著左右方向軸心轉動自如的方式連結於前述施療件。
  7. 如請求項4至6項中任一項之腳底按摩機構,其中在配備有前述第2按摩構件和第3按摩構件之際,前述第1連結片和前述第2連結片係以各自的連結片的基端部為成為相同位置的方式形成一體。
TW105132688A 2015-12-14 2016-10-11 腳底按摩機構 TWI714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43229A JP6542657B2 (ja) 2015-12-14 2015-12-14 足裏マッサージ機構
JP2015-243229 2015-1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0408A true TW201720408A (zh) 2017-06-16
TWI714646B TWI714646B (zh) 2021-01-01

Family

ID=59055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2688A TWI714646B (zh) 2015-12-14 2016-10-11 腳底按摩機構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542657B2 (zh)
KR (1) KR102592040B1 (zh)
CN (1) CN107405251A (zh)
SG (1) SG11201701452XA (zh)
TW (1) TWI714646B (zh)
WO (1) WO20171042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3521B (zh) * 2018-07-19 2021-07-02 吉林大学 一种医疗用脚底按摩设备
JP7398801B2 (ja) * 2020-06-26 2023-12-15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KR20240017268A (ko) 2022-07-29 2024-02-07 조해 발 지압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18760A (ko) * 2001-08-31 2003-03-06 주식회사 지인텍 다리 운동구가 구비된 마사지 장치
JP2005087310A (ja) * 2003-09-12 2005-04-07 Marutaka Techno:Kk マッサージ機
JP4736623B2 (ja) 2005-08-23 2011-07-27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足裏マッサージ機
FR2890308B1 (fr) * 2005-09-02 2008-06-13 Seb Sa Appareil de massage des pieds
JP3157571U (ja) * 2009-10-13 2010-02-25 玄誠企業股▲ふん▼有限公司 変位作動可能なマッサージ機構
JP4951671B2 (ja) * 2009-12-28 2012-06-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足用マッサージ機
CN202191456U (zh) * 2011-06-29 2012-04-18 上海荣泰健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滚轮式脚底按摩器
CN202537930U (zh) * 2012-03-19 2012-11-21 安徽久工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脚底取暖按摩装置
CN202844098U (zh) * 2012-08-21 2013-04-03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足部按摩器
CN203139057U (zh) * 2013-04-22 2013-08-21 宋一坚 一种按摩椅机芯
JP6129638B2 (ja) * 2013-05-14 2017-05-17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及びこの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を備えた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203291205U (zh) * 2013-05-30 2013-11-20 刘荣兵 脚部按摩器
TWI539942B (zh) * 2013-08-16 2016-07-01 Massage machine
TWI527576B (zh) * 2013-12-26 2016-04-01 Foot massage device
CN204092510U (zh) * 2014-08-08 2015-01-14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按摩机芯及使用该机芯的按摩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4646B (zh) 2021-01-01
JP6542657B2 (ja) 2019-07-10
KR102592040B1 (ko) 2023-10-23
CN107405251A (zh) 2017-11-28
KR20180093864A (ko) 2018-08-22
JP2017108778A (ja) 2017-06-22
SG11201701452XA (en) 2017-07-28
WO2017104222A1 (ja) 201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19118B2 (ja)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
JP6101233B2 (ja)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
KR20110122151A (ko) 마사지기
TW202008977A (zh) 下肢用按摩機
TW201720408A (zh) 腳底按摩機構
JP2016077680A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4917358B2 (ja) 施療機
JP2017118930A (ja) 足マッサージ機構
JP2019000159A (ja) 下肢用マッサージ機
JP5593298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6340772A (ja) 足先用マッサージユニット
JP4078676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12029804A (ja) 施療機
JP6867717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2157429A (ja) フットマッサージャー
JP2015134126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9180468A (ja) マッサージ機構
JP6539036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7324512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3310685A (ja) マッサージ機
WO2023238494A1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8295889A (ja) 揉み玉
JP6736722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12075472A (ja) フットマッサージャー及びマッサージ機
JP6774868B2 (ja) マッサー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