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8695A - 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8695A
CN102318695A CN201110310698A CN201110310698A CN102318695A CN 102318695 A CN102318695 A CN 102318695A CN 201110310698 A CN201110310698 A CN 201110310698A CN 201110310698 A CN201110310698 A CN 201110310698A CN 102318695 A CN102318695 A CN 102318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leaves
leaf
tea
fermented tea
minu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0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碧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BITAO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BITAO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BITAO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BITAO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10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86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18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86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组合物,属于发酵茶领域,包含以下步骤:采摘鲜叶;萎凋;初揉;复揉;发酵;干燥;提香。本发明保护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加工成的条形发酵茶茶条紧细园直匀齐多锋苗、金毫披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滋味醇厚爽口,香气嫩香浓郁带果香,叶底芽叶完整红匀亮。

Description

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条形发酵茶及其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中国茶叶的分类现在尚无统一的分类。
茶叶成品按有无发酵一般可分为不发酵茶(如绿茶)、发酵茶(如红茶)。
茶叶成品按成品外观形状分为卷形茶、条形茶、扁形茶、螺形茶等,其中条形茶是将采摘的鲜叶进行揉捻加工而成的。
传统的发酵茶的通常加工工艺是茶青(即刚采摘下来的鲜茶叶)-萎调-揉捻-发酵-烘干,即将茶叶采摘之后(对采摘的茶叶的时间没有特别的要求,对鲜茶叶的叶数和芽数也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是嫩叶即可),进行萎调,然后进行揉捻,使茶叶所含汁液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发酵,之后低温烘干得成品发酵茶。一方面,由于传统工艺有时会导致发酵过度,从而使口感变差,另一方面,茶叶在揉捻后堆放发酵,茶叶堆放厚度不一,致使茶叶堆各处的温度不一,致使茶叶成品较差,口感不太好。同时,传统的发酵茶制作工艺有苦涩味,没有水果香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加工成的条形发酵茶茶条紧细园直匀齐多锋苗、金毫披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滋味醇厚爽口,香气嫩香浓郁带果香,叶底芽叶完整红匀亮。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采摘鲜叶;萎凋;初揉;复揉;发酵;干燥;提香。
作为优选,所述鲜叶于3月上旬至4月30日前采自福鼎大白茶茶树、名选131茶树或名选213茶树,所述鲜叶为独芽或1芽1叶。
作为优选,所述萎凋中鲜叶薄摊于竹筛内,每平方米面积竹筛摊鲜叶3~5公斤,温度20~27℃,时间8~12小时,相对湿度70~85%,良好通风,每隔2.5~3.5小时翻动一次;所述萎凋后的茶叶叶质柔软,折而不断,手捏成团,松开则慢慢散开,叶色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失,略显清香,将叶片对光观察,叶脉呈现浅红色。
作为优选,所述初揉中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时8~13分钟,投萎凋后的茶叶松泡装满茶叶揉桶,按空压、微压、空压的原则加压,待萎凋后的茶叶初步成形时下桶。
作为优选,所述复揉中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初揉叶松泡装满揉桶,揉捻先松揉2~5分钟,加轻压揉5~10分钟,加压重揉5~10分钟,轻压5~10分钟,空压8~12分钟,揉捻程度为成条率90~99%,细胞破碎率75~85%。
作为优选,所述发酵中发酵叶厚度为7~12厘米,发酵时间2.5~3.5小时,温度20-30℃,相对湿度85~96%,良好通风,充足氧气;所述发酵后的茶叶颜色呈桔红色,青草气消失,出现浓郁的熟苹果香。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中初烘时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先启动烘干机,将烘干机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1.5~2厘米,当烘干机进风口的温度达到100~120℃时,将发酵叶送入烘干机,茶叶自动进入烘干机内,使茶叶温度迅速上升到80℃以上,使生物酶快速失去活性,经过15~22分钟,含水量22~28%时茶叶出机,下烘叶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足火时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控制在90~105℃,足火时茶叶厚度3-4厘米,烘焙时间12~16分钟,茶叶含水量6~7%;足火后的茶叶用手指可以将茶叶捏碎成为粉末。
作为优选,所述提香中用微波干燥提香机和远红外提香机提香,温度150~200℃,速度中速,时间3~7分钟,水分控制在4.4~5.5%,提香后的茶叶嫩香浓郁带果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条形发酵茶,该条形发酵茶是通过上述加工方法获得的,该条形发酵茶茶条紧细园直匀齐多锋苗、金毫披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滋味醇厚爽口,香气嫩香浓郁带果香,叶底芽叶完整红匀亮。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含有上述条形发酵茶的饮料、酒、食品、保健品或药品。
发明反应机理:
红茶的发酵质量是决定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的本质是充分发挥茶叶内的生物酶系统的作用,促进鲜叶内的主要化学物质水解、氧化、缩合,特别是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缩合,形成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多糖分解成双糖和单糖等。以及在生物酶的作用下,许多化学物质进一步氧化产生醇类、醛类、酸类、酯类等芳香物质,为红茶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发酵过程形成了红茶特有的滋味和香气,构成茶叶滋味的物质有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以及氨基酸、糖类、芳香成分等等。
有益效果:
本发明保护的条形发酵茶茶条紧细园直匀齐多锋苗、金毫披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滋味醇厚爽口,香气嫩香浓郁带果香,叶底芽叶完整红匀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酵茶加工工艺流程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条形发酵茶叶生产工艺如下:
1、鲜叶:
鲜叶于3月上旬至4月30日前采自于良种茶树,鲜叶标准为独芽~1芽1叶。
2、萎凋:
萎凋的目的是通过减少鲜叶含水量,提高鲜叶细胞汁浓度,促进鲜叶内部的化学反应,加快茶叶内主要内含物质的水解,增加茶叶的水浸出物,为茶叶香气物质的形成和转化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萎凋减少了茶叶的含水量,使茶叶变得柔软,以利于揉捻。
在萎凋车间内,采用调温、调湿的方法进行萎凋。将萎凋温度控制在20~27℃,萎凋时间在8~12小时,以低温长时间萎凋来提高红茶的香气。调温、调湿萎凋的方法是,在萎凋室内安装空调设备,室内安放萎凋架,萎凋叶薄摊于竹筛内,每平方米面积竹筛摊叶3~5公斤。层层放置于萎凋架上,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70~85%,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每隔2.5~3.5小时翻动一次。
萎凋叶感官判断标准是:叶质柔软,折而不断,手捏成团,松开则慢慢散开,叶色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失,略显清香,将叶片对光观察,叶脉呈现浅红色。
3、初揉
条形发酵茶初捻的目的是使茶叶初步成形,为提高茶条的紧结度、茶叶细胞破碎率和后续工序奠定良好的基础。
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投叶以松泡装满茶叶揉桶为宜,按空压、微压、空压的原则加压,待茶叶初步成形时下桶,揉时8~13分钟。
4、复揉
条形发酵茶复捻有三个目的,一是将芽叶揉制成条形,使其条索紧直、美观;二是通过机械挤压,造成茶叶细胞破碎,以提高茶叶的水浸出率;三是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和其它内含物水解、氧化创造酶促反应的条件。
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以初揉叶松泡装满揉桶为宜,揉捻的原则是采用轻-重-轻的方法:即先松揉2~5分钟,加轻压揉5~10分钟,加压重揉5~10分钟,轻压5~10分钟,空压8~12分钟。整个复揉时间30~40分钟。揉捻程度要达到成条率90~99%,细胞破碎率在75~85%。
5、发酵
发酵的本质是充分利用茶叶内的生物酶促反应系统,促进鲜叶内的主要化学物质水解、氧化、聚合,特别是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聚合,形成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红茶品质特有的成分。
发酵在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室安置发酵架,每个发酵架放置8~10层发酵盘,将发酵叶装入发酵盘中。发酵叶厚度为7~12厘米,分层放置于发酵架上。发酵时间为2.5~3.5小时。
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0-30℃,发酵室内的相对湿度要达到85~96%,同时必须保证通风良好,氧气充足,满足发酵过程中的氧气供给。
发酵适度叶的判断,颜色呈桔红色,青草气消失,出现浓郁的熟苹果香。
6、干燥
发酵茶的干燥除了散失水分外,更重要的是迅速终止茶叶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促进茶叶色、香、味形成。
(1)初烘
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时,先启动烘干机,将烘干机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1.5~2厘米,当烘干机进风口的温度达到100~120℃时,将发酵叶送入烘干机,茶叶自动进入烘干机内,使茶叶温度迅速上升到80℃以上,使生物酶快速失去活性,经过15~22分钟,含水量22~28%时茶叶出机,下烘叶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
(2)足火
初烘之后,经过摊晾的茶叶温度降低至室温之后,可以进行干燥足火,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控制在90~105℃,足火时茶叶厚度3-4厘米,烘焙时间12~16分钟,茶叶含水量6~7%。判断标准是用手指可以将茶叶捏碎成为粉末。下烘茶叶放在摊凉架上冷却。
7、提香
用微波干燥机和远红外提香机提香,茶叶提升机均匀上茶,温度控制在150~200℃,速度中速,达到嫩香浓郁带果香,时间3~7分钟,水分控制在4.4~5.5%。下烘茶叶放在摊凉架上冷却。
实施例1
1、鲜叶:
鲜叶于3月11日采自福鼎大白茶茶树,数量169公斤,鲜叶标准为独芽。
2、萎凋:
在萎凋车间内,采用调温、调湿的方法进行萎凋。将萎凋温度控制在26℃,萎凋时间在11小时,以低温长时间萎凋来提高红茶的香气。在萎凋室内安装空调设备,室内安放萎凋架,萎凋叶薄摊于竹筛内,每平方米面积竹筛摊叶4.5公斤。层层放置于萎凋架上,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5%,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每隔3.5小时翻动一次。
萎凋叶感官判断标准是:叶质柔软,折而不断,手捏成团,松开则慢慢散开,叶色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失,略显清香,将叶片对光观察,叶脉呈现浅红色。
3、初揉
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投叶以松泡装满茶叶揉桶为宜,按空压、微压、空压的原则加压,待茶叶初步成形时下桶,揉时12分钟。
4、复揉
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以初揉叶松泡装满揉桶为宜,揉捻的原则是采用轻-重-轻的方法:即先松揉2.5分钟,加轻压揉8分钟,加压重揉7分钟,轻压8分钟,空压8分钟。整个复揉时间33分钟。
复揉后成条率95%,细胞破碎率在78%。
5、发酵
发酵在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室安置发酵架,每个发酵架放置8~10层发酵盘,将发酵叶装入发酵盘中。发酵叶厚度为11厘米,分层放置于发酵架上。发酵时间为3.0小时。
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8℃,发酵室内的相对湿度要达到93%,同时必须保证通风良好,氧气充足,满足发酵过程中的氧气供给。
发酵适度叶的判断,颜色呈桔红色,青草气消失,出现浓郁的熟苹果香。
6、干燥
(1)初烘
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时,先启动烘干机,将烘干机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1.8厘米,当烘干机进风口的温度达到118℃时,将发酵叶送入烘干机,茶叶自动进入烘干机内,使茶叶温度迅速上升到80℃以上,使生物酶快速失去活性,经过20分钟,含水量26%时茶叶出机,下烘叶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
(2)足火
初烘之后,经过摊晾的茶叶温度降低至室温之后,进行干燥足火,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控制在97℃,足火时茶叶厚度3.5厘米,烘焙时间15分钟,茶叶含水量7%。下烘茶叶放在摊凉架上冷却。
7、提香
用微波干燥机和远红外提香机提香,茶叶提升机均匀上茶,温度控制在180℃,速度中速,达到嫩香浓郁带果香,时间6分钟,水分控制在5.0%。下烘茶叶放在摊凉架上冷却。
制得的发酵茶为福鼎大白茶发酵茶(下称A1)。
实施例2
1、鲜叶:
鲜叶于3月15日采自名选131茶茶树,数量213公斤,鲜叶标准为独芽。
2、萎凋:
在萎凋车间内,采用调温、调湿的方法进行萎凋。将萎凋温度控制在24℃,萎凋时间在10小时,以低温长时间萎凋来提高红茶的香气。在萎凋室内安装空调设备,室内安放萎凋架,萎凋叶薄摊于竹筛内,每平方米面积竹筛摊叶3.5公斤。层层放置于萎凋架上,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78%,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每隔2.8小时翻动一次。
萎凋叶感官判断标准是:叶质柔软,折而不断,手捏成团,松开则慢慢散开,叶色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失,略显清香,将叶片对光观察,叶脉呈现浅红色。
3、初揉
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投叶以松泡装满茶叶揉桶为宜,按空压、微压、空压的原则加压,待茶叶初步成形时下桶,揉时10分钟。
4、复揉
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以初揉叶松泡装满揉桶为宜,揉捻的原则是采用轻-重-轻的方法:即先松揉5分钟,加轻压揉10分钟,加压重揉7分钟,轻压8分钟,空压9分钟。整个复揉时间39分钟。
复揉后成条率98%,细胞破碎率在83%。
5、发酵
发酵在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室安置发酵架,每个发酵架放置8~10层发酵盘,将发酵叶装入发酵盘中。发酵叶厚度为8.5厘米,分层放置于发酵架上。发酵时间为3.0小时。
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5℃,发酵室内的相对湿度要达到90%,同时必须保证通风良好,氧气充足,满足发酵过程中的氧气供给。
发酵适度叶的判断,颜色呈桔红色,青草气消失,出现浓郁的熟苹果香。
6、干燥
(1)初烘
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时,先启动烘干机,将烘干机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1.8厘米,当烘干机进风口的温度达到110℃时,将发酵叶送入烘干机,茶叶自动进入烘干机内,使茶叶温度迅速上升到80℃以上,使生物酶快速失去活性,经过18分钟,含水量24%时茶叶出机,下烘叶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
(2)足火
初烘之后,经过摊晾的茶叶温度降低至室温之后,进行干燥足火,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控制在100℃,足火时茶叶厚度3.5厘米,烘焙时间14分钟,茶叶含水量6.5%。下烘茶叶放在摊凉架上冷却。
7、提香
用微波干燥机和远红外提香机提香,茶叶提升机均匀上茶,温度控制在170℃,速度中速,达到嫩香浓郁带果香,时间5分钟,水分控制在4.5%。下烘茶叶放在摊凉架上冷却。
制得的发酵茶为名选131发酵茶(下称A2)。
实施例3
1、鲜叶:
鲜叶于3月25日采自名选213茶茶树,数量198公斤,鲜叶标准为独芽。
2、萎凋:
在萎凋车间内,采用调温、调湿的方法进行萎凋。将萎凋温度控制在23℃,萎凋时间在9小时,以低温长时间萎凋来提高红茶的香气。在萎凋室内安装空调设备,室内安放萎凋架,萎凋叶薄摊于竹筛内,每平方米面积竹筛摊叶3.5公斤。层层放置于萎凋架上,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72%,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每隔2.9小时翻动一次。
萎凋叶感官判断标准是:叶质柔软,折而不断,手捏成团,松开则慢慢散开,叶色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失,略显清香,将叶片对光观察,叶脉呈现浅红色。
3、初揉
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投叶以松泡装满茶叶揉桶为宜,按空压、微压、空压的原则加压,待茶叶初步成形时下桶,揉时9分钟。
4、复揉
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以初揉叶松泡装满揉桶为宜,揉捻的原则是采用轻-重-轻的方法:即先松揉5分钟,加轻压揉7分钟,加压重揉9分钟,轻压8分钟,空压7分钟。整个复揉时间36分钟。
复揉后成条率95%,细胞破碎率在81%。
5、发酵
发酵在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室安置发酵架,每个发酵架放置8~10层发酵盘,将发酵叶装入发酵盘中。发酵叶厚度为8厘米,分层放置于发酵架上。发酵时间为2.6小时。
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6℃,发酵室内的相对湿度要达到88%,同时必须保证通风良好,氧气充足,满足发酵过程中的氧气供给。
发酵适度叶的判断,颜色呈桔红色,青草气消失,出现浓郁的熟苹果香。
6、干燥
(1)初烘
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时,先启动烘干机,将烘干机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1.8厘米,当烘干机进风口的温度达到105℃时,将发酵叶送入烘干机,茶叶自动进入烘干机内,使茶叶温度迅速上升到80℃以上,使生物酶快速失去活性,经过18分钟,含水量24%时茶叶出机,下烘叶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
(2)足火
初烘之后,经过摊晾的茶叶温度降低至室温之后,进行干燥足火,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控制在95℃,足火时茶叶厚度3.4厘米,烘焙时间15分钟,茶叶含水量6.3%。下烘茶叶放在摊凉架上冷却。
7、提香
用微波干燥机和远红外提香机提香,茶叶提升机均匀上茶,温度控制在175℃,速度中速,达到嫩香浓郁带果香,时间5.5分钟,水分控制在4.8%。下烘茶叶放在摊凉架上冷却。
制得的发酵茶为名选213发酵茶(下称A3)。
对比实施例1
传统福鼎大白茶发酵茶购自四川金叶茶业有限公司的独芽加工的产品(下称B1)。
对比实施例2
传统名选131发酵茶购自宜宾林湖翠茶业有限公司的独芽加工的产品(下称B2)。
对比实施例3
传统名选213发酵茶购自四川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独芽加工的产品(下称B3)。
本发明生产的发酵茶与传统发酵茶进行感官审评。审评从视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器官来评定茶叶品质高低,审评人员为茶叶评审师,投茶量、用水量、泡茶时间和泡茶水温均相同,按常规评审茶叶。综合评分结果如下表
发明发酵茶与传统发酵茶感官审评综合评比
Figure BSA00000591229300131
采用本发明的发酵茶配制的饮料、酒、食品,具有滋味醇厚爽口,香气嫩香浓郁带果香的优点。
采用本发明的发酵茶配制的保健品、药品,同样具有滋味醇厚爽口,香气嫩香浓郁带果香的优点。

Claims (10)

1.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采摘鲜叶;
萎凋;
初揉;
复揉;
发酵;
干燥;
提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鲜叶于3月上旬至4月30日前采自福鼎大白茶茶树、名选131茶树或名选213茶树,所述鲜叶为独芽或1芽1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中鲜叶薄摊于竹筛内,每平方米面积竹筛摊鲜叶3~5公斤,温度20~27℃,时间8~12小时,相对湿度70~85%,良好通风,每隔2.5~3.5小时翻动一次;所述萎凋后的茶叶叶质柔软,折而不断,手捏成团,松开则慢慢散开,叶色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失,略显清香,将叶片对光观察,叶脉呈现浅红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揉中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时8~13分钟,投萎凋后的茶叶松泡装满茶叶揉桶,按空压、微压、空压的原则加压,待萎凋后的茶叶初步成形时下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揉中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初揉叶松泡装满揉桶,揉捻先松揉2~5分钟,加轻压揉5~10分钟,加压重揉5~10分钟,轻压5~10分钟,空压8~12分钟,揉捻程度为成条率90~99%,细胞破碎率75~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中发酵叶厚度为7~12厘米,发酵时间2.5~3.5小时,温度20-30℃,相对湿度85~96%,良好通风,充足氧气;所述发酵后的茶叶颜色呈桔红色,青草气消失,出现浓郁的熟苹果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中初烘时使用自动链板式烘干机,先启动烘干机,将烘干机进叶厚度控制器调至1.5~2厘米,当烘干机进风口的温度达到100~120℃时,将发酵叶送入烘干机,茶叶自动进入烘干机内,使茶叶温度迅速上升到80℃以上,使生物酶快速失去活性,经过15~22分钟,含水量22~28%时茶叶出机,下烘叶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足火时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控制在90~105℃,足火时茶叶厚度3-4厘米,烘焙时间12~16分钟,茶叶含水量6~7%;足火后的茶叶用手指可以将茶叶捏碎成为粉末。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香中用微波干燥机和远红外提香机提香,温度150~200℃,速度中速,时间3~7分钟,水分控制在4.4~5.5%,提香后的茶叶嫩香浓郁带果香。
9.一种条形发酵茶,该条形发酵茶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加工方法获得,该条形发酵茶茶条紧细园直匀齐多锋苗、金毫披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滋味醇厚爽口,香气嫩香浓郁带果香,叶底芽叶完整红匀亮。
10.含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条形发酵茶的饮料、酒、食品、保健品或药品。
CN201110310698A 2011-10-14 2011-10-14 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组合物 Pending CN102318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0698A CN102318695A (zh) 2011-10-14 2011-10-14 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0698A CN102318695A (zh) 2011-10-14 2011-10-14 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8695A true CN102318695A (zh) 2012-01-18

Family

ID=45446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0698A Pending CN102318695A (zh) 2011-10-14 2011-10-14 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18695A (zh)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9286A (zh) * 2012-03-23 2012-07-25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条形红茶通氧发酵加工方法及装置
CN102687769A (zh) * 2012-06-18 2012-09-26 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 红茶初制工艺
CN103385319A (zh) * 2013-07-16 2013-11-13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发酵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3478302A (zh) * 2013-08-28 2014-01-01 廖春銮 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CN103652008A (zh) * 2013-12-12 2014-03-26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提高铁观音新茶品质的微波和远红外复合烘焙方法
CN103783180A (zh) * 2014-02-26 2014-05-14 开阳紫江富硒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加工方法
CN103891925A (zh) * 2012-12-31 2014-07-02 青岛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甜香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4020129A (zh) * 2014-05-16 2014-09-03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氨基酸分析技术的工夫红茶发酵质量的判别方法
CN104026271A (zh) * 2013-03-04 2014-09-10 四川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
CN104605043A (zh) * 2015-01-28 2015-05-13 成都市碧涛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4757149A (zh) * 2015-03-26 2015-07-08 成都市碧涛茶业有限公司 —种白茶制备工艺
CN104770484A (zh) * 2015-04-03 2015-07-15 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 浓香铁观音的烘焙方法
CN104824187A (zh) * 2015-03-30 2015-08-12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红茶通氧发酵加工方法及装置
CN105145894A (zh) * 2015-08-18 2015-12-16 六盘水金玲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刺梨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05394212A (zh) * 2015-11-20 2016-03-16 雷山县三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卷曲形红茶的生产工艺
CN105660910A (zh) * 2015-09-09 2016-06-15 宜宾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冷泡玫瑰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5875878A (zh) * 2014-11-12 2016-08-24 贵州生态谷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冷水袋泡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5961665A (zh) * 2016-06-14 2016-09-28 江苏茗苑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茶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N106359697A (zh) * 2016-08-25 2017-02-01 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条形祁门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6538730A (zh) * 2016-11-10 2017-03-29 贵州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 果香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7751436A (zh) * 2017-11-23 2018-03-0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一种越南抱茎茶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50332A (zh) * 2018-06-09 2018-11-23 山东腾骏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红茶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CN112715693A (zh) * 2021-02-20 2021-04-30 安顺市西秀区岩腊红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古茶树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12753816A (zh) * 2019-11-04 2021-05-07 湖南龙回一都富硒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青钱柳黄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49169A (zh) * 2020-06-02 2021-12-07 四川大学 一种桑叶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2200A (zh) * 2005-12-22 2006-06-28 云南农业大学 不同形状红茶机械清洁化加工工艺
CN101455247A (zh) * 2008-11-07 2009-06-17 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祁红皇茶的加工工艺
CN102150714A (zh) * 2011-05-10 2011-08-17 贵州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CN102197850A (zh) * 2011-05-12 2011-09-28 长兴茶乾坤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香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2200A (zh) * 2005-12-22 2006-06-28 云南农业大学 不同形状红茶机械清洁化加工工艺
CN101455247A (zh) * 2008-11-07 2009-06-17 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祁红皇茶的加工工艺
CN102150714A (zh) * 2011-05-10 2011-08-17 贵州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CN102197850A (zh) * 2011-05-12 2011-09-28 长兴茶乾坤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香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茶叶》 20110930 郑康麟等 天山红工夫红茶的品质与工艺 , 第9期 *
《茶叶加工技术与设备》 20050731 权启爱 红茶加工 浙江摄影出版社 , *
《蚕桑茶叶通讯》 20110430 吴学荣 金毛猴等松溪名优红茶特征与加工工艺 35,36 , 第154期 *
冯萍: "《名特茶机械化生产技术》", 30 April 2006,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权启爱: "《茶叶加工技术与设备》", 31 July 2005, 浙江摄影出版社 *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9286A (zh) * 2012-03-23 2012-07-25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条形红茶通氧发酵加工方法及装置
CN102687769A (zh) * 2012-06-18 2012-09-26 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 红茶初制工艺
CN103891925A (zh) * 2012-12-31 2014-07-02 青岛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甜香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4026271A (zh) * 2013-03-04 2014-09-10 四川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
CN103385319A (zh) * 2013-07-16 2013-11-13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发酵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3385319B (zh) * 2013-07-16 2016-04-06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发酵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3478302A (zh) * 2013-08-28 2014-01-01 廖春銮 野华瑶白茶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CN103652008A (zh) * 2013-12-12 2014-03-26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提高铁观音新茶品质的微波和远红外复合烘焙方法
CN103652008B (zh) * 2013-12-12 2015-09-09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提高铁观音新茶品质的微波和远红外复合烘焙方法
CN103783180A (zh) * 2014-02-26 2014-05-14 开阳紫江富硒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加工方法
CN104020129A (zh) * 2014-05-16 2014-09-03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氨基酸分析技术的工夫红茶发酵质量的判别方法
CN105875878A (zh) * 2014-11-12 2016-08-24 贵州生态谷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冷水袋泡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4605043A (zh) * 2015-01-28 2015-05-13 成都市碧涛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4757149A (zh) * 2015-03-26 2015-07-08 成都市碧涛茶业有限公司 —种白茶制备工艺
CN104824187A (zh) * 2015-03-30 2015-08-12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红茶通氧发酵加工方法及装置
CN104770484A (zh) * 2015-04-03 2015-07-15 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 浓香铁观音的烘焙方法
CN105145894A (zh) * 2015-08-18 2015-12-16 六盘水金玲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刺梨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05145894B (zh) * 2015-08-18 2018-11-02 六盘水金玲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刺梨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05660910A (zh) * 2015-09-09 2016-06-15 宜宾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冷泡玫瑰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5394212A (zh) * 2015-11-20 2016-03-16 雷山县三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卷曲形红茶的生产工艺
CN105961665A (zh) * 2016-06-14 2016-09-28 江苏茗苑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茶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N106359697A (zh) * 2016-08-25 2017-02-01 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条形祁门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6538730A (zh) * 2016-11-10 2017-03-29 贵州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 果香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7751436A (zh) * 2017-11-23 2018-03-0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一种越南抱茎茶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1436B (zh) * 2017-11-23 2021-04-1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一种越南抱茎茶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50332A (zh) * 2018-06-09 2018-11-23 山东腾骏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蒲公英红茶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CN112753816A (zh) * 2019-11-04 2021-05-07 湖南龙回一都富硒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青钱柳黄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49169A (zh) * 2020-06-02 2021-12-07 四川大学 一种桑叶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15693A (zh) * 2021-02-20 2021-04-30 安顺市西秀区岩腊红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古茶树红茶的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8695A (zh) 一种条形发酵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组合物
CN102613321B (zh) 一种栗香型绿茶叶加工方法
CN104585380B (zh) 老叶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4430989B (zh) 一种花果香黄茶加工方法
CN101690534B (zh) 一种桑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3404648B (zh) 苹果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3621699B (zh) 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
CN101028022B (zh)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CN103988929B (zh) 一种特色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262915B (zh) 一种花香型白茶制作工艺
CN102388995A (zh) 一种黑茶加工方法
CN101664084A (zh) 花香白琳工夫红茶加工工艺
CN106234662A (zh) 一种优质黑茶的快速醇化加工工艺
CN105455021B (zh) 风味香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05166A (zh) 白茶茶饼及其制作方法
CN105594901A (zh) 一种大树茶红茶的加工工艺
CN103988945B (zh) 茶叶薯尖全发酵配方红茶
CN1647674A (zh) 一种桑蕊茶的制备方法
CN105053293A (zh) 一种绿茶的制作工艺
CN104605043A (zh) 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729807A (zh) 一种高茶黄素、茶红素工夫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5379879A (zh) 促进发酵红茶熟化的方法
CN105475532A (zh) 促进发酵黑茶熟化的方法
CN103583715A (zh) 一种绿茶制作工艺
CN104255961A (zh) 一种正味花香柔和甘甜铁观音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