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0031A - 光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0031A
CN102300031A CN201110176316A CN201110176316A CN102300031A CN 102300031 A CN102300031 A CN 102300031A CN 201110176316 A CN201110176316 A CN 201110176316A CN 201110176316 A CN201110176316 A CN 201110176316A CN 102300031 A CN102300031 A CN 102300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diode
recess
scanning apparatus
support
light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6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0031B (zh
Inventor
小田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00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0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mirr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03G15/04045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 G03G15/04072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by las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3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in which the charge pattern is formed dotwise, e.g. by a thermal head
    • G03G15/32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in which the charge pattern is formed dotwise, e.g. by a thermal head by application of light, e.g. using a LED arr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G03G15/043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by introducing an optical element in the optical path, e.g. a fil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将激光二极管支架粘结固定在保持部上的结构中,在不需要增大粘结剂量或粘结剂的固化时间的情况下,能够充分确保激光二极管支架的支撑强度。以将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外周面和在框体上设置的开口部的壁面连结的方式涂敷粘结剂。在此,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外周面以及框体的开口部的壁面的任意一个或这两者在涂敷有粘结剂的部分具有凹部。凹部具有外缘的内侧凹下的形状,该外缘至少部分地具有朝向激光二极管支架和框体之间的连结部扩展的形状。

Description

光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光扫描装置中的用于使用由紫外线硬化树脂形成的粘结剂将激光二极管等光学部件设置在期望位置上的构件的结构。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对复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激光扫描单元中的激光二极管进行设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数字复印机、激光打印机或者传真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使激光束进行扫描的光扫描装置。在用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在由带电装置使感光体带电后,利用光扫描装置进行与图像信息相应的写入,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利用从显影装置供给的调色剂,使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像化。利用转印装置将在感光体上显像化后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张上,进而,利用定影装置定影在记录纸张上,由此,得到所希望的图像。
成为光扫描装置的光源的激光二极管安装在预定的保持部上。作为保持部,例如,应用成为光扫描装置的框体的壳体的壁部。在该情况下,采用如下结构:使用具有激光二极管的激光二极管支架,将激光二极管支架固定在上述保持部上。例如,在设置在保持部上的开口部安装激光二极管支架,三维地调整激光二极管的位置之后,将激光二极管支架粘结固定在保持部上。在该情况下,以将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外周面与保持部的开口部的壁面连结的方式涂敷粘结剂,从而将激光二极管支架固定在保持部上。
关于光扫描装置中的激光二极管的粘结固定结构,例如,在日本特开2005-176051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将激光二极管安装在激光二极管支架上的结构中,在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开口部所设置的锪孔的部分,经由辅助构件使激光二极管落入,调整激光二极管的位置后,在辅助构件和锪孔之间的间隙注入粘结剂,固定激光二极管。
如上所述,以往,在使用粘结剂固定激光二极管支架和保持部时,以将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外周面和保持部的开口部的壁面连结的方式涂敷粘结剂,从而进行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固定。
但是,在利用这种结构进行粘结固定的情况下,产生如下现象:在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外周面和保持部的开口部的壁面之间架桥(bridge)的粘结剂由于表面张力而成为鼓型,其中央部收缩变细。在该情况下,应力集中在变细的粘结剂的中央部,粘结强度下降而变得不充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必须通过增加粘结剂的量或者使对紫外线硬化型的粘结剂照射紫外线的时间变长来确保所需要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将作为光学部件的激光二极管支架粘结固定在保持部上的结构的光扫描装置中,具有在不会不必要地增大粘结剂量或粘结剂的固化时间的情况下就能够充分确保激光二极管支架的支撑强度的结构的光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具有固定了激光二极管的激光二极管支架和保持该激光二极管支架的保持部,以将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外周面和在所述保持部上设置的开口部的壁面连结的方式涂敷粘结剂,由此,将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固定在所述保持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外周面以及所述开口部的壁面中的任意一个或者这两者在涂敷有所述粘结剂的部分具有凹部,该凹部是具有该凹部的外缘的内侧相对于该外缘凹下的形状的凹部,所述外缘至少部分地具有朝向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和所述保持部之间的连结部扩展的形状,对所述凹部涂敷有粘结剂。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缘具有由曲线包围的形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缘具有使用了包含三角形的至少两边的直线的形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缘具有使用了包含梯形的至少三边的直线的形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外周面和所述保持部的开口部的壁面这两者上,在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外周面和所述保持部的开口部的壁面上所设置的所述凹部的形状相同。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或者所述保持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固定在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上的所述激光二极管的发光点和各所述凹部的中心进行连结的直线中的相邻的所述直线彼此所成的角度都相同。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配设在与包含所述激光二极管的发光点并且与从所述激光二极管出射的光束的光轴正交的面相交的位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2A以及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以及侧视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另一个图,是从下方斜向观察图2A以及图2B的框体的外观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框体主要部分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6A以及图6B是用于说明激光二极管的配置结构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激光二极管的安装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激光二极管的安装部分的结构的另一个图。
图9A至图9C是用于说明激光二极管的安装部分的结构的又一个图。
图10A以及图10B是用于说明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11A以及图11B是表示本发明的LD支架和框体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2A至图12C是表示本发明的LD支架和框体的另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13用于说明在激光二极管支架和框体之间的间隙涂敷的粘结剂的涂敷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图像形成装置100根据从外部传送来的图像数据,对预定的片材(记录纸张)形成多色以及单色的图像,该图像形成装置100由装置主体110和自动原稿处理装置120构成。装置主体110具有光扫描装置(曝光单元)1、显影器2、感光鼓(photoreceptor drum)3、清洁单元(cleaner unit)4、带电器5、中间转印带单元6、定影单元7、供纸盒81、排纸托盘91等而构成。
在装置主体110的上部设置有载置原稿的由透明玻璃构成的原稿载置台92,在原稿载置台92的上侧安装有自动原稿处理装置120。自动原稿处理装置120自动地将原稿搬送到原稿载置台92上。另外,自动原稿处理装置120以在箭头M方向上转动自由的方式构成,将原稿载置台92之上开放,从而能够用手放置原稿。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处理的图像数据是与使用了黑(K)、青(C)、品红(M)、黄(Y)的各色的彩色图像相应的数据。因此,显影器2、感光鼓3、带电器5、清洁单元4以形成与各色调应的四种潜像的方式分别各设置有四个,分别按黑、青、品红、黄来设定,由它们构成四个图像站(image station)。
带电器5是用于使感光鼓3的表面均匀地带电为预定的电位的带电单元,除了如图1所示的充电器型之外,还能够使用接触型的辊型或刷型的带电器。
光扫描装置1构成为具有激光出射部以及反射镜等的激光扫描单元(LSU)。光扫描装置1配置有使激光束进行扫描的多面反射镜、用于将被多面反射镜反射的激光导向感光鼓3的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要素。另外,作为光扫描装置1,还能够采用使用了将其他发光元件排列成阵列状的例如EL或LED写入头的方法。
光扫描装置1具有如下功能:根据所输入的图像数据对带电的感光鼓3进行曝光,从而在其表面形成与图像数据相应的静电潜像。显影器2利用4色(YMCK)的调色剂使在各个感光鼓3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像化。另外,清洁单元4对在显影、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3上的表面上的调色剂进行除去、回收。
在感光鼓3的上方配置的中间转印带单元6具有中间转印带61、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中间转印带从动辊63、中间转印辊64、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上述中间转印辊64对应于YMCK用的各色而设置有四个。
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中间转印带从动辊63、以及中间转印辊64架设中间转印带61并进行旋转驱动。另外,各中间转印辊64提供用于将感光鼓3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的转印偏压。
中间转印带61以与各感光鼓3接触的方式设置,并且,具有如下功能:将在感光鼓3上形成的各色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由此,在中间转印带61上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像(多色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带61使用例如厚度为100μm~150μm左右的薄膜并形成为环状(endless shape)。
利用与中间转印带61的背侧接触的中间转印辊64,将调色剂像从感光鼓3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为了转印调色剂像,对中间转印辊64施加高电压的转印偏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高电压)。中间转印辊64是将直径为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作为基部并且其表面被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例如,EPDM、发泡氨基甲酸乙酯等)覆盖的辊。利用该导电性的弹性材料,能够对中间转印带61均匀地施加高电压。在此,作为转印电极,使用辊形状,但是,除此以外,还能够使用刷等。
如上述那样在各感光鼓3上根据各色调而被显像化的静电像在中间转印带61上层叠。这样,所层叠的图像信息利用中间转印带61的旋转,被配置在后述的纸张和中间转印带61的接触位置上的转印辊10转印在纸张上。
此时,中间转印带61和转印辊10在预定夹紧部压接,并且,对转印辊10施加用于将调色剂转印在纸张上的电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高电压)。进而,对于转印棍10来说,为了稳定地得到上述夹紧部,使转印辊10或所述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中的任意一个为硬质材料(金属等),使另一个为弹性辊等的软质材料(弹性橡胶辊或者发泡性树脂辊等)。
另外,如上所述,以如下方式设定,与感光鼓3接触从而附着在中间转印带61上的调色剂、或未被转印辊10转印到纸张上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1上的调色剂在下一工序中成为发生调色剂的混色的原因,因而利用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进行除去、回收。在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上具有与中间转印带61接触的例如作为清洁构件的清洁刮刀,清洁刮刀所接触的中间转印带61由中间转印带从动辊63从背侧支撑。
供纸盒81是用于储存在图像形成中使用的片材(记录纸张)的托盘,设置在装置主体110的光扫描装置1的下侧。另外,也能够在手动供纸盒82中放置在形成图像中使用的片材。另外,在装置主体110的上方设置的排纸托盘91是用于将印刷完的片材以面朝下收集的托盘。 
另外,在装置主体110中设置有用于将供纸盒81以及手动供纸盒82中的片材经由转印辊10和定影单元7输送到排纸托盘91的大致垂直形状的纸张搬送路径S。在从供纸盒81或手动供纸盒82至排纸托盘91的纸张搬送路径S的附近,配置有拾取辊11a、11b、多个搬送辊12a~12d、定位辊13、转印辊10、定影单元7等。
搬送辊12a~12d是用于促进、辅助片材的搬送的小型的辊,沿着纸张搬送路径S设置有多个。另外,拾取辊11a设置在供纸盒81的端部附近,从供纸盒81逐张拾取片材,供给到纸张搬送路径S。同样地,此外,拾取辊11b配置在手动供纸盒82的端部附近,从手动供纸盒82逐张拾取片材,供给到纸张搬送路径S。
接着,对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光扫描装置的激光扫描单元(LSU)的结构进一步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通常的LSU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在此,说明彩色LSU的概要情况。
图2A以及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以及侧视结构图,图3是该光扫描装置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在框体101内的预定位置配置有:与黑(K)、青(C)、品红(M)、黄(Y)的各色对应的各激光二极管201(201a、201b、201c、201d)、对各激光二极管201a~201d的激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202(202a、202b、202c、202d)、对来自反射镜202a~202d的各激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203、对来自反射镜203的各激光进行反射的旋转多面鏡(以下成为多面反射镜)204、使来自多面反射镜204的各激光折射的第1fθ透镜205、对透过第1fθ透镜205的各激光分别地进行反射的多个反射镜206(206a、206b、206c、206d)、对来自各反射镜206a~206d的各激光分别地进行折射的四个第2fθ透镜207(207a、207b、207c、207d)。
多面反射镜204是8面体的正多边形柱状的多面反射镜,被高速旋转驱动,利用其各周面的反射镜(反射面)对各激光进行反射,并且在主扫描方向X反复扫描。
第1fθ透镜205、各反射镜206以及各第2fθ透镜207对在主扫描方向X反复扫描的各激光进行反射或折射,所以,形成为在主扫描方向X长且在与主扫描方向X正交的方向上短的棒状,它们的两端支撑固定在框体101上。
从与“黑” 对应的激光二极管201c出射的激光被反射镜202c、反射镜202a以及反射镜203依次反射,被多面反射镜204反射而在主扫描方向Ⅹ进行扫描。然后,透过第1fθ透镜205,被反射镜206a反射,透过第2fθ透镜207a,入射到与 “黑” 对应的感光鼓37a上。
从与 “青” 对应的激光二极管201d出射的激光被反射镜202d、反射镜202a以及反射镜203依次反射,被多面反射镜204反射而在主扫描方向X进行扫描。然后,透过第1fθ透镜205,被两个反射镜206b反射,透过第2fθ透镜207b,入射到与 “青” 对应的感光鼓3b上。
从与 “黄” 对应的激光二极管201b出射的激光被反射镜202b、202a以及反射镜203依次反射,被多面反射镜204反射而在主扫描方向Ⅹ进行扫描。然后,透过第1fθ透镜205,被两个反射镜206d反射,透过第2fθ透镜207d,入射到与“黄” 对应的感光鼓3d上。
从与“品红”对应的激光二极管201a出射的激光被反射镜203反射,被多面反射镜204反射而在主扫描方向Ⅹ进行扫描。然后,透过第1fθ透镜205,被两个反射镜206c反射,透过第2fθ透镜207c,入射到与“品红”对应的感光鼓3c上。
各感光鼓3a~3d在图2B所示的箭头方向上被旋转驱动,照射在主扫描方向X反复扫描的各激光,在各感光鼓3a~3d的表面分别形成有静电潜像。各感光鼓3a~3d表面的静电潜像分别被显影而成为调色剂像,这些调色剂像经由中间转印带61重叠转印在记录纸张上,在记录纸张上成为彩色的调色剂像。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另一个图,是从下方斜向观察图2A以及图2B的框体的外观图。
在图4中,在光扫描装置1的框体101的内部设置有光源部,该光源部是用于将从激光二极管出射的光束向多面体马达(polygon motor)送出的1次光学系统。各激光二极管(LD)被设置在LD点亮控制基板210上的未图示的激光驱动电路点亮驱动。另外,在光源部上安装有用于防止尘埃进入的光源部盖211,在其内部配置有构成光源部的光学要素。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框体主要部分(用R表示的区域周边)的内部结构的图,示出卸下图4所示的光源部盖的状态的光学要素。在光源部设置有与黑(K)、青(C)、品红(M)、黄(Y)的各色对应的各激光二极管(LD)201a~201d、使从各激光二极管201a~201d出射的激光束L折回的反射镜202a~202d、203,所有的光束在反射镜203折回,从光源部出射,朝向多面反射镜。
激光二极管201a~201d安装在光扫描装置1的框体101的壁部上。在各激光二极管201a~201d的激光的出射侧分别配设有准直透镜208。从各激光二极管201a~20ld出射的光束是大致椭圆形的扩散光,利用各准直透镜208而成为平行光。在各准直透镜208之后配置有具有预定的间隙的缝隙(狭缝),光束的直径被限制。
另外,在光源部,在反射镜203之后的光路上,设置有用于使各光束L在多面反射镜上在副扫描方向上会聚的柱面透镜(cylindrical lens)209。
此外,图5所示的光源部的反射镜配置与图2A以及图2B示意性示出的反射镜的配置不同,但是,都在光源部配置有用于将从激光二极管201a~201d出射的光束L传送到多面反射镜的反射镜202a~202d、203。另外,反射镜的数量和其配置结构并不限于这些例子。
图6A以及图6B是用于说明激光二极管的配置结构的图,图6A是设置有激光二极管的框体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6B是其立体图。
与K、C、M、Y的各色对应的各激光二极管(LD)201a~201d安装在构成为光扫描装置的壳体的框体101上。此时,各激光二极管201a~201d在光扫描装置的副扫描方向上以不同的高度安装。各激光二极管201a~201d使用激光二极管(LD)支架220安装于在框体101设置的开口部上。框体101相当于保持激光二极管支架的本发明的保持部。
图7以及图8是用于说明激光二极管的安装部分的结构的图,图7是表示激光二极管的安装部分的侧剖面结构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激光二极管的安装部分的结构的另一个图,是将框体、LD支架、LD点亮控制基板、激光二极管等的主要部分以剖面示出的图。
激光二极管201(201a~201d)使用LD支架220安装于在框体101设置的开口部q上。利用以将LD支架220的外周面和开口部q的壁面连结的方式涂敷的粘结剂(紫外线硬化型树脂)进行安装。
激光二极管201所具有的管脚(引脚(leg))212焊接在LD点亮控制基板210上。从激光二极管201出射的具有光轴LA的光束由于准直透镜208而成为平行光。
图9A至图9C是用于说明激光二极管的安装部分的结构的另一个图,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LD支架和框体的结构例的图,图9B是利用图9A的结构涂敷粘结剂时的方式的图,图9C表示作为比较例的以往的结构的图。
如图9C所示,在以往的结构中,保持激光二极管201的LD支架220设置在框体101的开口部,在进行了对位的状态下涂敷由紫外线硬化型树脂形成的粘结剂230,从而固定在框体101上。此时,粘结剂230在将LD支架220和框体101的开口部的壁面连结的形式下,以未硬化的状态下涂敷在多个位置(在图9A至图9C的例子中为三处),对其照射紫外线,使其硬化来进行固定。
在以往的结构的情况下,当以将LD支架220和框体101连结的方式涂敷粘结剂230时,由于粘结剂230的表面张力,成为连结部的中央部收缩的形状。在该收缩的部分产生应力集中,LD支架220针对框体101的粘结力下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9A所示,在LD支架220的外周面和框体101的开口部的壁面的预定位置设置凹部220a、101a。也就是说,在LD支架220的应该涂敷粘结剂的位置设置多个凹部220a。然后,以与该LD支架220的凹部220a对置的方式,在框体101上也设置凹部101a。然后,对这些凹部220a、101a涂敷粘结剂230,将框体101和LD支架220连结在一起。涂敷了粘结剂230的状态如图9B所示。
凹部220a、101a是具有其外缘的内侧凹下的形状的凹部,凹部220a、101a的外缘至少部分地具有朝向LD支架220和框体101之间的连结部扩展的形状。
在该例子中,凹部220a、101a的外缘具有由曲线包围的碗状的形状。由该凹部220a、101a接受粘结剂230,由此,粘结剂230由于表面张力而成为卵形,箭头m所示的方向的长度比以往长,并且,粘结剂230针对各凹部220a、101a的接触面积也变大,能够提高由粘结剂230产生的粘结力。另外,在凹部220a、101a中涂敷粘结剂230,由此,在涂敷粘结剂230时,粘结剂也不会扩展,操作性也变得良好。
另外,关于设置凹部的位置,如图9A所示,优选对固定在LD支架220上的激光二极管201的发光点和各凹部220a、10la的中心进行连接的直线中的相邻的直线彼此所成的角度θ1、θ2、θ3全部为相同的角度。由此,在因紫外线照射使粘结剂230产生硬化收缩的情况下,取得该硬化收缩的平衡,由此,能够防止激光二极管201的位置变动,将激光二极管201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作为在本发明中应用的粘结剂,例如,能够使用株式会社三键(ThreeBond Co.,Ltd)的“3015F”。
此外,在LD支架220上设置未涂敷粘结剂的槽部220b。槽部220b是为了插入未图示的夹具,以进行激光二极管201相对于框体101的位置调整而设置的。在此,将夹具插入槽部220b,使LD支架220在平面的2个方向、焦点方向(图7的准直透镜208的方向)移动、旋转,进行激光二极管201的位置调整。
图10A以及图10B是用于说明LD支架的形状的立体图,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LD支架的图,图10B是用于比较的以往的LD支架的图。如图10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LD支架220上设置的凹部220a形成卵形并呈碗状凹下的形状,至少部分地具有其外缘e朝向连结部扩展的形状。在该部分涂敷粘结剂230,由此,即使是与以往相同的粘结剂的量,也能够提高粘结力。
图11A以及图11B是表示本发明的LD支架和框体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如图11A所示,以与LD支架220的凹部220a的位置配合的方式,对框体101也设置凹部101a。在该例子中,框体101侧的凹部101a也形成卵形且呈碗状凹下的形状,至少部分地具有其外缘e向连结部扩展的形状。
另外,如图11B所示,可以是如下结构:将用于涂敷粘结剂230的凹部仅设置在框体101和LD支架220中的任一个上。在图11B的例子中,不在框体101上设置图11A那样的凹部101a,而仅在LD支架220上设置凹部220a。在凹部220a的一部分上涂敷粘结剂230,由此,能够得到相比以往的结构提高粘结力的效果。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如下结构:不在LD支架220侧而仅在框体101上设置凹部101a。
图12A至图12C是表示本发明的LD支架和框体的其他结构例的图。在LD支架220的外周面和框体101的开口部的壁面设置的凹部能够适当地做成各种形状。在该情况下,凹部的外缘需要具有朝向该连结部扩展的形状,使得连结部的中央部不被压缩,但是,如果满足该条件,则能够适当设定外缘的形状。
例如,如图12A所示,可以将框体101的凹部101a形成为其外缘包含三角形的至少两边的形状。在该例子中,LD支架220的凹部220a可以与上述的例子同样地是呈碗状凹下的形状。另外,也可以将具有包含上述三角形的两边的外缘的凹部220a设置在LD支架220上,将框体101的凹部101a形成为碗状。
在图12B的结构例中,使LD支架220以及框体101这两者的凹部220a、101a的形状为其外缘包含三角形的至少两边的形状。另外,在图12C的结构例中,使LD支架220的凹部220a为其外缘包含三角形的两边的形状,使框体101的凹部101a为其外缘包含梯形的至少三边的形状。这些例子表示凹部形状的结构例,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框体101和LD支架220上设置的凹部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能够在框体101和LD支架220中任一个上或这两者上设置粘结剂230用的凹部,凹部的形状也能够适当设定。另外,此时,在LD支架220和框体101上设置的凹部的形状也可以不同。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能够用透明材料制作如上述那种结构的LD支架220和框体101这两者或其中一个。在使用透明材料的情况下,能够使LD支架220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明材料,另外,在框体101中,能够将设置LD支架220的开口部的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制作为透明构件。作为透明构件,例如能够使用聚碳酸酯或丙烯等树脂材料。
以往,光扫描装置1的框体101通常由黑色的材料制作,使得不产生因光源光的反射光或来自外部的入射光引起的杂散光。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LD支架220或框体101这两者或任意一个的一部分由透明材料制作,由此,在对由紫外线硬化型树脂形成的粘结剂照射紫外线时,紫外线容易到达粘结剂的涂敷部的深处,能够在短时间内可靠地使粘结剂硬化。
图13是用于说明在LD支架和框体之间的间隙涂敷的粘结剂的涂敷状态的图。在将LD支架220安装在框体101的开口部上的部分,涂敷粘结剂230,使得将LD支架220的外周面和框体101的开口部的壁面连结。在LD支架220的外周面设置有凹部220a,在框体101的开口部的壁面设置有凹部10la。此外,如上所述,凹部可以设置在LD支架220和框体101中的任一个上。然后,对该凹部220a、101a涂敷粘结剂230并使其硬化。
此时,凹部220a、101a配设在与面f相交的位置,该面f是包含激光二极管201的发光点b并且与从激光二极管201出射的光束的光轴LA正交的面。由此,粘结剂230涂敷在与面f相交的位置,即使产生因对粘结剂照射紫外线所引起的硬化收缩、或光扫描装置的使用中因温度上升等所引起的粘结剂的膨胀,激光二极管201的位置也不会在光轴方向偏离。另外,通过平衡良好地配置凹部220a、101a,由此,激光二极管201的面f方向的位置能够保持在预定的位置。根据这些结构,能够提高激光二极管201的位置固定精度。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具有将作为光学部件的激光二极管支架粘结固定在保持部上的结构的光扫描装置,具有在不会不必要地增大粘结剂量或粘结剂的固化时间的情况下充分确保激光二极管支架的支撑强度的结构的光扫描装置和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特别是,根据本发明,在激光二极管以及保持部中的任一个或这两者上设置用于涂敷粘结剂的凹部,该凹部的外缘至少部分地具有朝向激光二极管支架和保持部之间的连结部扩展的形状,由此,在激光二极管支架和保持部之间架桥的粘结剂的中央部因表面张力而变粗,成为卵形,在架桥的部分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由此,粘结剂的剖面强度变高,也不会产生由外力引起的应力集中,所以,能够提高粘结强度,削减粘结剂的量或固化时间。

Claims (9)

1.一种光扫描装置,具有固定有激光二极管的激光二极管支架和保持该激光二极管支架的保持部,以将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外周面和在所述保持部上设置的开口部的壁面连结的方式涂敷粘结剂,由此,将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固定在所述保持部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外周面以及所述开口部的壁面的任意一个或这两者在涂敷所述粘结剂的部分具有凹部,
该凹部是具有如下形状的凹部:该凹部的外缘的内侧相对于该外缘凹下,
所述外缘至少部分地具有朝向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和所述保持部之间的连结部扩展的形状,对所述凹部涂敷有粘结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缘具有由曲线包围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缘具有使用了包含三角形的至少两边的直线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
所述外缘具有使用了包含梯形的至少三边的直线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外周面和所述保持部的开口部的壁面这两者上,在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的外周面和所述保持部的开口部的壁面所设置的所述凹部的形状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或者所述保持部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材料制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固定在所述激光二极管支架上的所述激光二极管的发光点和各所述凹部的中心连结的直线中的相邻的所述直线彼此所成的角度都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配设在与包含所述激光二极管的发光点并且与从所述激光二极管出射的光束的光轴正交的面相交的位置。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
CN201110176316.2A 2010-06-28 2011-06-28 光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3000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5794A JP2012008423A (ja) 2010-06-28 2010-06-28 光走査装置、及び該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45794 2010-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0031A true CN102300031A (zh) 2011-12-28
CN102300031B CN102300031B (zh) 2015-01-28

Family

ID=45352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76316.2A Active CN102300031B (zh) 2010-06-28 2011-06-28 光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46448B2 (zh)
JP (1) JP2012008423A (zh)
CN (1) CN1023000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48674B2 (ja) * 2013-06-03 2016-12-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源ユニット、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28572A (ja) * 2013-07-31 2015-0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38450B2 (ja) * 2015-06-26 2019-07-03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1047Y (zh) * 2003-03-14 2004-08-04 徐杏芬 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的改进
JP2005176051A (ja) * 2003-12-12 2005-06-30 Ricoh Opt Ind Co Ltd 光源ユニット
CN1885079A (zh) * 2005-06-22 2006-12-27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光器件
CN101505446A (zh) * 2008-02-05 2009-08-12 欧力天工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传声器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4765A (ja) 1997-08-26 1999-03-05 Canon Inc レーザー光源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偏向走査装置
JPH11242147A (ja) * 1998-02-24 1999-09-07 Canon Inc 光源装置
JPH11352432A (ja) * 1998-06-03 1999-12-24 Canon Inc 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JP3648388B2 (ja) 1998-07-21 2005-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マルチビーム走査装置およびその光源ユニット
US7151557B2 (en) * 2004-03-19 2006-12-1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ollimation assembly for adjusting laser light sources in a multi-beamed laser scanning unit
JP2007003594A (ja) * 2005-06-21 2007-01-11 Canon Inc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45094A (ja) * 2005-08-12 2007-02-22 Canon Inc 走査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649311B2 (ja) * 2005-10-25 2011-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41362A (ja) * 2005-11-18 2007-06-07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ヘッド
JP2008034043A (ja) * 2006-07-31 2008-02-14 Nidec Sankyo Corp レーザ光源装置、光ヘッド装置、およびレーザ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145953A (ja) * 2006-12-13 2008-06-2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17864A (ja) * 2008-03-07 2009-09-24 Nidec Sankyo Corp レーザ光源固定装置および光ヘッド装置
US8363083B2 (en) * 2009-07-08 2013-01-2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ght source device having holding member for holding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coupling lens for use in optical scann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1047Y (zh) * 2003-03-14 2004-08-04 徐杏芬 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的改进
JP2005176051A (ja) * 2003-12-12 2005-06-30 Ricoh Opt Ind Co Ltd 光源ユニット
CN1885079A (zh) * 2005-06-22 2006-12-27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光器件
CN101505446A (zh) * 2008-02-05 2009-08-12 欧力天工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传声器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0031B (zh) 2015-01-28
US20110317426A1 (en) 2011-12-29
JP2012008423A (ja) 2012-01-12
US8446448B2 (en) 2013-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6425B2 (en) Optical wri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256397A (ja) 光学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542263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a mounted component, light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47333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00031B (zh) 光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565020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0667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469115B2 (en) Method for positioning image bearing member unit and roller unit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348138B2 (ja) 光走査装置
US20070211137A1 (en) Optical writing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1175058A (ja) 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KR101076742B1 (ko) 노광 장치, 화상 형성 장치, 노광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화상 형성 방법
JP2003185954A (ja) 走査光学系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37741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90065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80242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98055B2 (ja) 露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49119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58862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00743B2 (ja) 走査レンズ、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走査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5082554B2 (ja) 露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81852A (ja) 光走査装置、該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レーザダイオードの固定方法
JP2004354733A (ja) 転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861101B2 (en) Lens-mounting structure, and optical-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2001174739A (ja) 走査結像光学系、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