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2631A - 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2631A
CN102142631A CN201010555995XA CN201010555995A CN102142631A CN 102142631 A CN102142631 A CN 102142631A CN 201010555995X A CN201010555995X A CN 201010555995XA CN 201010555995 A CN201010555995 A CN 201010555995A CN 102142631 A CN102142631 A CN 102142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mentioned
latch
shaped member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59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2631B (zh
Inventor
原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Se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 Pe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 Pex Co Ltd filed Critical I Pe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42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2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2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2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9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mov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linearly, e.g. slider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板状部件被插入到壳体中的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装置能够使部件个数较少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此外能够可靠地对配线板状部件进行用于阻止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出的卡定以及该卡定的解除。连接器装置包括: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12)并且排列配置有多个触头的壳体(11);以及配置于壳体的安装用加强件(16),在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的锁定部(20)将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壳体内的柔性扁平电缆(40)卡定的情况下,当对一体地设置于壳体的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施加朝向壳体内的方向的按压力时,锁定解除部移动,从而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解除锁定部对柔性扁平电缆的卡定。

Description

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装置,为了在装配了柔性印刷电路板(FPC)或柔性扁平电缆(FFC)等配线板状部件的情况下,形成使设置于该配线板状部件的连接端子部与其他电路板电连接的状态,所述连接器装置具有触头和锁定部,所述触头与设置于所安装的配线板状部件的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所述锁定部用于卡定所安装的配线板状部件以阻止不希望的脱出。
背景技术
关于安装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比较小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等配线板状部件在安装各种电气部件的主电路板上的安装,大多使用与该主电路板电连接并固定于该主电路板的连接器装置。将这样的配线板状部件安装到主电路板上时使用的连接器装置具有导电性的触头,该触头与设置于装配在该连接器装置上的配线板状部件的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连接器装置经该触头使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连接端子部与设置于主电路板的配线部中的端子电连接。
关于以往提出的例如将作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配线板状部件安装到主电路板上使用的连接器装置,设置有插入配线板状部件的插入部,并且具有配置于主电路板的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壳体。而且,例如具有多个触头,所述多个触头以排列配置的方式设置于壳体,并且与设置于主电路板的配线端子连结,在配线板状部件穿过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时,所述多个触头与设置于该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分别对应,作为有助于对多个触头的特性阻抗进行调整的部件,还具有:导电性外壳,其配置成局部或整体地包覆壳体并与设置于主电路板的接地端子连结,以获得针对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的屏蔽效果;以及致动器,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当与多个触头分别卡合并转动时,使多个触头中的各个触头的动作部移位,由此获得多个触头分别与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的状态、或者多个触头从与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的接触连接被释放的状态。另外,通过置于多个触头与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分别接触连接的状态,成为配线板状部件与主电路板电连接的状态。
另外,在以往所提出的用于将配线板状部件安装到主电路板的连接器装置中也有这样的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装置具有上述的壳体,并具有上述的多个触头和导电性外壳,但是不具有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致动器,在配线板状部件穿过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时,设置于壳体内的多个触头自动地与设置于所插入的配线板状部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分别接触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仅通过将配线板状部件穿过插入部适当地插入到壳体中,就成为配线板状部件与主电路板电连接的状态。
在这样的以往所提出的连接器装置中,无论是具有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致动器的连接器装置还是不具有这样的致动器的连接器装置的任何情况下,例如,作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配线板状部件穿过插入部插入到配置于主电路板的壳体中,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触头分别与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由此,在配线板状部件处于与主电路板的电连接状态时,必须避免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不希望地脱离的情况。当然,为了适当地维持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触头与插入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分别接触连接的状态,穿过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需要能够稳定地维持其状态,以避免导致从壳体不希望的脱出的情况。
因此,对于属于上述的具有壳体并且具有多个触头、导电性外壳和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致动器的连接器装置的装置,以往提出了具有以下卡定机构的连接器装置,该卡定机构与穿过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卡合,从而阻止该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不希望的脱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对于属于上述的具有壳体并且具有多个触头和导电性外壳但不具有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致动器的连接器装置的装置,也提出了具有以下卡定机构的连接器装置,该卡定机构与穿过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卡合,从而阻止该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不希望的脱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对于专利文献1所示的连接器装置,在导电性外壳(屏蔽板11)的一部分上形成有能够如跷跷板那样移位的卡定机构(锁定部11c),在该卡定机构上设置有朝向导电性外壳的内侧弯曲的卡定端部(爪部11d)。并且,卡定机构对应于能够相对于壳体(壳体3)转动的致动器(致动器9)的转动操作而移位。
这样,在配线板状部件(FPC21)插入到壳体内的收纳空间(FPC收纳空间34)中后,当对致动器向第一方向进行转动操作时,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触头(第一触头5、第二触头6)通过形成于致动器的凸轮(凸轮部92、93)而移位,并与插入在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分别接触连接,并且,卡定机构通过形成于致动器的凸轮(凸轮部94)而移位,使设置于卡定机构的卡定端部与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中所设置的卡合部(切口21a)卡合。由此,阻止了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出。
然后,在设置于卡定机构的卡定端部与设置于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合部卡合的情况下,当对致动器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进行转动操作时,形成于制动器的凸轮(凸轮部94)允许卡定机构获得解除设置于卡定机构的卡定端部与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合部的卡合的状态。由此,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成为能够从壳体拔出的状态。
另外,对于专利文献2所示的连接器装置,在壳体(壳体主体2)上具有设置成相对于壳体能够转动的导电性外壳(外壳4)。并且,在导电性外壳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板簧状的卡定机构(脚部46),在该卡定机构的前端部设置有朝向导电性外壳的内侧的卡定突起(卡定突起44)。
在这样的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导电性外壳处于其整体与壳体接近的相对于壳体倒伏的位置的情况下,当配线板状部件(FPC)穿过插入部(插入口21)插入到壳体中时,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触头(触头3(上部触头31、下部触头32))与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分别接触连接,并且设置于卡定机构的卡定突起与设置在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中的卡合部(FPC卡合孔)卡合。由此,阻止了插入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出。
然后,在设置于卡定机构的卡定突起与设置在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中的卡合部卡合的情况下,当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导电性外壳被进行转动操作以便获得相对于壳体立起的位置时,形成于导电性外壳的卡定机构也随着导电性外壳移位,从而解除了设置于卡定机构的卡定突起与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合部的卡合。由此,插入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处于能够从壳体拔出的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52993号公报(第0016、0017、0033~0043段、图1、图5、图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92574号公报(第0026、0027、0031~0034段、图1~图6)。
关于上述的用于将柔性印刷电路板等配线板状部件安装至主电路板的连接器装置,在以往所提出的具有阻止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的卡定机构的连接器装置中,卡定机构根据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致动器的转动操作而移位,或者具有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导电性外壳,在该导电性外壳的一部分形成有卡定机构。
在这样的卡定机构根据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致动器的转动操作而移位的现有的连接器装置的情况下,需要具有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致动器,这成为导致连接器装置的制造成本升高的主要原因。此外,在使卡定机构获得相对于配线板状部件卡定的状态或者卡定解除状态的时候,使致动器相对于壳体转动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从而需要在连接器装置的周围设置用于进行这样的操作的不希望的空间。
另外,在具有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导电性外壳并在该导电性外壳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卡定机构的现有的连接器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导电性外壳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因此,无法利用导电性外壳来将连接器装置固定于主电路板,需要另行设置用于将连接器装置固定至主电路板的部件(压紧部件),这成为导致连接器装置的制造成本升高的主要原因。
另外,对于用于将柔性印刷电路板等配线板状部件安装至主电路板的连接器装置,根据通过该连接器装置所处理的配线板状部件中的信号连接端子以及与该信号连接端子接触连接的连接器装置中的触头传送的信号的特性的情况,导电性外壳对多个触头的特性阻抗调整的贡献以及针对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的屏蔽效果并不是必需的,其中所述导电性外壳配置成局部或者整体地覆盖壳体并且与设置于主电路板的接地端子连结。因此,关于处理不需要利用导电性外壳对多个触头的特性阻抗调整作出贡献以及不需要针对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的屏蔽效果的信号的连接器装置,例如还考虑实现了成本降低并且不具有导电性外壳的装置。
但是,这样的不具有导电性外壳的连接器装置无法如上述的以往所提出的连接器装置那样具有发挥阻止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离的作用的形成于导电性外壳的卡定机构。
发明内容
鉴于这一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等配线板状部件安装到其他电路板上的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装置具有: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的壳体;以及以排列配置的方式设置于壳体的多个触头;该连接器装置不需要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致动器等,而且不需要使导电性壳体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而且也可以不具有导电性壳体本身,由此能够使部件个数较少从而降低制造成本,而且,能够可靠地对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在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进行用于阻止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出的卡定以及该卡定的解除。
本申请的第一至第九方面的任一方面所记载的发明(以下称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装置包括:壳体,其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并具有与电路板对接或者接近的一端面部以及与该一端面部对置的另一端面部,该壳体配置于上述电路板上;多个触头,其排列配置于壳体,用于获得与设置于电路板的配线端子连结的状态,在配线板状部件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于壳体中时,该多个触头与上述配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以及安装用加强件,其配置于壳体的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每个上,用于将壳体安装至电路板,在安装用加强件上设置有锁定部,该锁定部用于获得将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卡定的卡定状态,并且设置有锁定解除部,该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在壳体的另一端面部侧露出并且该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与锁定部卡合,该锁定解除部与壳体形成为一体并且能够相对于壳体移动,在锁定部处于卡定状态的情况下,当对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朝向壳体内的方向的按压力时,锁定解除部向壳体的一端面部侧移动,从而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使锁定部解除卡定状态。
特别是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记载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中,锁定部具有:卡定部,其在壳体内获得与设置在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卡合从而将该配线板状部件卡定的状态;和弹性臂部,其将上述卡定部支承成能够移位,在获得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与弹性臂部卡合的状态并且卡定部与设置在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于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卡合的情况下,当对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朝向壳体内的方向的按压力时,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使锁定部的弹性臂部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卡定部移位,该卡定部解除与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合部的卡合。
另外,本申请的第六方面记载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中,锁定部具有:卡定部,其在壳体内获得与设置在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卡合从而将该配线板状部件卡定的状态;和弹性臂部,其将上述卡定部支承成能够移位,卡定部中的设置于壳体的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部,与壳体中的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的部分接近地配置。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中,当配线板状部件穿过设置于壳体的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设置于电路板的壳体中时,排列配置于壳体的多个触头与所插入的配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并且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的锁定部在壳体内获得将所插入的配线板状部件卡定的卡定状态。并且,在锁定部处于对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定状态的情况下,当对与壳体形成为一体并且具有一端部和与锁定部卡合的另一端部的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朝向导电性外壳内的方向的按压力时,锁定解除部向壳体中的一端面部侧移动,从而所述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获得使锁定部解除对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定状态的状态,所述一端部在壳体中的与一端面部对置的另一端面部侧露出,该一端面部是壳体中的与电路板对接或者接近的一端面部。
在该情况下,锁定部例如如本申请第三方面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情况那样,构成为具有:卡定部,其用于获得与设置在插入到壳体内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卡合从而将该配线板状部件卡定的状态;以及将卡定部支承成能够移位的弹性臂部,在该弹性臂部卡合有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构成锁定部的卡定部例如如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情况那样,卡定部中的设置于壳体的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部,与壳体中的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的部分接近地配置。并且,当配线板状部件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时,锁定部的卡定部自动地获得与设置于所插入的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合部卡合从而将该配线板状部件卡定的状态,从而阻止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的不希望的脱出。
然后,在锁定部的卡定部与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合部卡合的情况下,当对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朝向壳体内的方向的按压力时,例如如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情况那样,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使锁定部的弹性臂部产生弹性变形以使卡定部移位,该卡定部解除与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合部的卡合。由此,通过对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朝向壳体内的方向的按压力,在壳体内获得锁定部解除对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定的状态,从而成为配线板状部件能够从壳体拔出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中,如上所述,相对于穿过设置于壳体的板状部件插入部而插入在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在利用在配置于壳体的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上的端部的安装用加强件上设置的锁定部进行卡定,以及利用一体地设置于壳体的锁定解除部解除锁定部的卡定时,例如,不需要设置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致动器,而且不需要使导电性外壳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进而还可以不具有导电性外壳本身。其结果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能够使部件个数较少从而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仅通过将配线板状部件穿过设置于壳体的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就能够可靠地利用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的锁定部对配线板状部件进行卡定,并且,仅通过对在壳体的同与电路板对接或者接近的一端面部对置的另一端面部侧露出的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朝向壳体内的方向的按压力,就能够解除锁定部对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定,因此,能够通过极其简单的操作来解除锁定部对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定,并且对于该操作不需要在锁定解除部的周围设置不希望的空间。
特别是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中,在锁定部的通过弹性臂部支承成能够移位的卡定部与设置在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卡合的情况下,在对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朝向壳体内的方向的按压力时,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使锁定部的弹性臂部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卡定部移位,该卡定部解除与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合部的卡合,因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锁定部对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定以及解除锁定部的卡定。
此外,在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中,在锁定部的通过弹性臂部支承成能够移位的卡定部与设置在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卡合从而获得将所述配线板状部件卡定的状态的情况下,在从外部对配线板状部件施加从壳体拔出的方向的力,并且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合部对与其卡合的卡定部作用朝向设置于壳体的板状部件插入部的方向的力时,卡定部中的设置于壳体的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部同与其接近的壳体中的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的部分抵接。由此,设置于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合部作用于与其卡合的卡定部的朝向设置于壳体的板状部件插入部方向的力经卡定部被壳体中的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的部分挡住。因此,该力不会传递至锁定部的弹性臂部,其结果为,能够避免弹性臂部不希望地发生变形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IV-IV线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所具有的安装用加强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3中的VI-VI线截面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3中的VII-VII线截面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中其具有的锁定部和锁定解除部的相互配置关系的包含局部截面的从正面侧观察的局部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中其具有的锁定部和锁定解除部的相互配置关系的包含局部截面的从背面侧观察的局部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中其具有的锁定部和锁定解除部的相互配置关系的包含局部截面的从背面侧观察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插入到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中的柔性扁平电缆的从表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插入到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中的柔性扁平电缆的从背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中插入有柔性扁平电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相对于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插入柔性扁平电缆的中途的状态的包含局部截面的局部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柔性扁平电缆相对于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插入完成、并利用该一例中具有的锁定部的卡定部对柔性扁平电缆进行了卡定的状态的包含局部截面的局部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所具有的锁定部的卡定部对柔性扁平电缆的卡定被解除的状态的包含局部截面的局部立体图。
图17是用单体来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所具有的壳体的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8是用单体来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所具有的壳体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图17中的XI X-XI X线截面的包含局部截面的局部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图18中的X X-X X线截面的包含局部截面的局部立体图。
标号说明
10:连接器装置
11:壳体
12:板状部件插入部
13、14:(壳体的)端面部
15:触头
16、17:安装用加强件
18、19:基板安装部
20:锁定部
21:第一平板状部
22:弹性臂部
23:卡定部
23a:(卡定部23的)倾斜面
23b:(卡定部23的)端部
24:第二平板状部
25:切口部
30、31:锁定解除部
32、37:连结部
33:(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
33a:末端伸出部
34:(锁定解除部30的)另一端部
35:中间伸出部
36:第一移动阻止部
40:柔性扁平电缆
41:加强板
42:绝缘覆膜
43:连接端子部
44、45:卡合部
46、47:前端平板部
48:盖膜
50:槽部
52:第二移动阻止部
53:第三移动阻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
图1(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2(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和图3(主视图)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
在图1、图2和图3中,构成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一例的连接器装置10具有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的壳体11。如图1和图3所示,在壳体11的正面侧部分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12,板状部件收纳空间从板状部件插入部12向壳体11的内部延伸。在形成于壳体11的内部的板状部件收纳空间中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构成配线板状部件的例如后述的柔性扁平电缆。
壳体11例如具有处于与未图示的主电路板对接或者接近的状态的端面部13以及与端面部13对置的端面部14,将端面部13以与主电路板对接或者接近的方式配置于主电路板。在图1~图3中,端面部13为下方端面部,另外端面部14为上方端面部。
在壳体11中以沿着壳体11的纵长方向(左右方向)排列配置的方式设置有分别由弹性导电材料形成的多个触头15。多个触头15作为与例如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到壳体11内的柔性扁平电缆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的部件而设置,具体来说,例如作为与柔性扁平电缆的多个信号连接端子部、接地连接端子部、或者电源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的信号用、接地用或者电源用触头来使用。
如表示图3中的IV-IV线截面的图4所示,在多个触头15的每个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端子部15a,连接端子部15a如图2所示从壳体11的背面侧部分导出到壳体11外,并且处于与配置有壳体11的主电路板中的配线端子连接的状态。另外,在多个触头15各自的配置在壳体11内的部分设置有按压接触部15b,按压接触部15b以作用弹性按压力的方式与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到壳体11内的柔性扁平电缆中的连接端子部接触。这些多个触头15各自的主要部分例如从图2所示的壳体11的背面侧部分按压插入到壳体11的内部。
另外,在壳体11的多个触头15的排列方向(纵长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有用于将壳体11安装到主电路板上的安装用加强件16和17。安装用加强件16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冲裁弯曲加工而形成,并局部地覆盖壳体11的多个触头15的排列方向上的一端部(从正面侧观察为左侧的端部,以下称为左端部。),安装用加强件16具有处于安装至主电路板的状态的基板安装部18。同样地,安装用加强件17也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冲裁弯曲加工而形成,并局部地覆盖壳体11的多个触头15的排列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从正面侧观察为右侧的端部,以下称为右端部。),安装用加强件17也具有处于安装至主电路板的状态的基板安装部19。
在壳体11安装至未图示的主电路板的时候,在壳体11以其端面部13与主电路板对接或者接近的方式配置于主电路板的情况下,安装用加强件16所具有的基板安装部18和安装用加强件17所具有的基板安装部19例如通过焊接安装并固定于主电路板。另外,此时,多个触头15各自的连接端子部15a与安装壳体11的主电路板中的配线端子例如通过焊接连接。其结果为,连接器装置10整体与主电路板电连接地安装。
当在安装于主电路板的壳体11中穿过设置于壳体11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而插入构成配线板状部件的例如柔性扁平电缆时,在壳体11内,多个触头15中的各个触头的按压接触部15b以作用弹性按压力的方式与柔性扁平电缆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中的对应的连接端子部接触。由此,多个触头15分别与柔性扁平电缆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插入到壳体11中的柔性扁平电缆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经多个触头15与安装有壳体11的主电路板中的配线端子连结。
如图5所示,在配置于壳体11的左端部的安装用加强件16上,在位置与设置于壳体11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相邻的部分形成有锁定部20,该锁定部20用于获得将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到壳体11中的构成配线板状部件的例如柔性扁平电缆卡定的状态。锁定部20构成为具有:弹性臂部22,其构成从配置于壳体11的端面部13侧的第一平板状部21一度朝向壳体11的正面侧部分延伸后向壳体11的端面部14侧返回,并朝向壳体11的背面侧部分延伸的框状体;以及卡定部23,其被弹性臂部22支承成能够移位。
另外,在安装用加强件16上设有第二平板状部24,其配置在壳体11的端面部14侧并且与第一平板状部21对置,在第二平板状部24形成有切口部25。上述的第一平板状部21、构成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和卡定部23、以及第二平板状部24形成为一体。
锁定部20的卡定部23构成从弹性臂部22朝向第二平板状部24立起的突起,卡定部23的端面部形成了倾斜面23a,该倾斜面23a沿着构成配线板状部件的例如柔性扁平电缆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向壳体11中插入的插入方向上升倾斜。并且,卡定部23的形成其倾斜面23a的部分与设置于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到壳体11中的构成配线板状部件的例如柔性扁平电缆的卡合部卡合。
如表示图3中的VI-VI线截面的图6所示,锁定部20的卡定部23在壳体11内位于这样的位置:形成卡定部23的倾斜面23a的部分的最上方部与壳体11的端面部14侧的部分接近,并且卡定部23中的设置于壳体11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侧的端部23b与壳体11中的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12的部分接近。
另外,在安装用加强件16上形成有插入卡合突起部26和27,该插入卡合突起部26和27被插入到设置于壳体11的正面侧部分的狭缝中。
配置于壳体11的右端部的安装用加强件17也具有与安装用加强件16相同的结构,其与安装用加强件16构成左右对称的对。因此,在安装用加强件17中,也形成有分别与安装用加强件16中的由弹性臂部22和卡定部23构成的锁定部20、相互对置的第一平板状部21和第二平板状部24、切口部25、以及卡合突起部26和27相当的由弹性臂部和卡定部构成的锁定部、相互对置的第一和第二平板状部、切口部以及卡合突起部。
另一方面,在壳体11中,在与设置于在壳体11的左端部配置的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对应的部位,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有锁定解除部30,另外,在壳体11的与设置于在壳体11的右端部配置的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对应的部位,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有锁定解除部31。分别对该锁定解除部30和31进行操作,以便解除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对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到壳体11中的构成配线板状部件的例如柔性扁平电缆的卡定、或者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对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卡定。
如表示图3中的VII-VII线截面的图7所示,设置于壳体11的锁定解除部30通过连结部32与壳体11中的背面侧部分连结,从而与壳体11形成为一体。连结部32具有弹性,其能够向图7中的上下方向、即从壳体11的端面部13朝向端面部14的方向以及与该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摆动,由此,锁定解除部30整体被置于能够对应于对其进行的操作而在图7中的上下方向移动的状态。
如图8所示,该锁定解除部30具有一端部33和另一端部34,所述一端部33和另一端部34在图7和图8各自中的上下方向、即从壳体11的端面部13朝向端面部14的方向以及与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相互对置。并且,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从壳体11内穿过形成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平板状部24的切口部25而在壳体11的端面部14侧露出,并以形成平板状部的方式扩展,从而形成了向多个触头15的排列方向伸出的一对末端伸出部33a。另外,锁定解除部30的另一端部34在壳体11内与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臂部22抵接并卡合。另外,在锁定解除部30中的位于一端部33和另一端部34之间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向多个触头15的排列方向伸出的一对中间伸出部35。由此,锁定解除部30与壳体11形成为一体并且设置成能够移动,其一端部33在壳体11中的端面部14侧露出,并且另一端部34与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卡合。
对于这样的经连结部32被壳体11的背面部侧部分支承的锁定解除部30,当对其一端部33施加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的按压力时,锁定解除部30整体产生在从该一端部33侧朝向另一端部34侧的方向即朝向壳体11的端面部13侧的方向上移动的按压移动,使另一端部34所卡合的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产生弹性变形,另外,当对其一端部33不再施加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的按压力时,由于另一端部34所卡合的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的复原弹性变形,使得锁定解除部30整体产生在从另一端部34侧朝向一端部33侧的方向即在朝向壳体11的端面部14侧的方向上移动的复原移动。此时,锁定解除部30的按压移动的范围通过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所形成的一对末端伸出部33a与后述的一对第一移动阻止部36抵接被限制,所述一对第一移动阻止部36设置于壳体11中的成为锁定解除部30附近的部分并且分别形成抵接面。
设置于壳体11的锁定解除部31也具有与锁定解除部30相同的结构,其与锁定解除部30构成左右对称的对,锁定解除部31通过连结部37(图17和图18)与壳体11的背面侧部分连结,所述连结部37相当于将锁定解除部30连结到壳体11的背面侧部分的连结部32。因此,锁定解除部31具有分别相当于锁定解除部30所具有的一端部33和另一端部34、一对末端伸出部33a和一对中间伸出部35的一对端部、一对末端伸出部以及一对中间伸出部。
并且,锁定解除部31所具有的相当于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的一端部从壳体11内穿过形成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切口部并在壳体11的端面部14侧露出,另外,锁定解除部31所具有的相当于锁定解除部30的另一端部34的另一端部在壳体11内与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弹性臂部抵接并卡合。基于该情况,当对锁定解除部31所具有的相当于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的一端部,施加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的按压力时,锁定解除部31进行按压移动,该按压移动与对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施加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的按压力的时候的锁定解除部30的按压移动相同。
另外,在壳体11中的成为锁定解除部31的附近的部分,作为限制锁定解除部31的按压移动的范围的部件设置有一对第一移动阻止部,该一对第一移动阻止部相当于用于限制锁定解除部30的按压移动的范围的一对第一移动阻止部36。
如上所述,在连接器装置10中,在其壳体11的多个触头15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部(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配置有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与该锁定部20对应的锁定解除部30、以及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相当于锁定部20)和与该锁定部对应的锁定解除部31。
图9和图10表示连接器装置10中的壳体11的左端部处的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设置于壳体11的锁定解除部30的相互配置关系。在对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施加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的按压力的时候,锁定解除部30整体产生在朝向壳体11的端面部13侧的方向上移动的按压移动,而图9表示锁定解除部30没有产生按压移动的状态,图10表示锁定解除部30产生了按压移动的状态。
在图9中,锁定解除部30的另一端部34与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抵接卡合,但是,没有对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施加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的按压力,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没有产生弹性变形。与此相对,在图10中,在锁定解除部30的另一端部34与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抵接卡合的情况下,对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施加了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的按压力,由此,锁定解除部30的另一端部34向安装用加强件16中的第一平板状部21侧按压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从而使弹性臂部22产生弹性变形。此时,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使其支承的卡定部23从图9所示的位置向安装用加强件16中的接近第一平板状部21的位置移位。
对于连接器装置10中的壳体11的右端部处的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与设置于壳体11的锁定解除部31的相互配置关系,同上述的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与设置于壳体11的锁定解除部30的相互位置关系一样。
图11和图12表示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到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1中的构成配线板状部件的柔性扁平电缆的一例,即柔性扁平电缆40。
图11和图12所示的柔性扁平电缆40具有加强板41,图11表示从加强板41的表侧观察到的柔性扁平电缆40,图12表示从加强板41的背侧观察到的柔性扁平电缆40。加强板41的表侧的面被绝缘覆膜42所覆盖,在加强板41的一端部处的覆盖表侧的面的绝缘覆膜42上,以排列配置的方式设置有分别利用导电材料形成为细长方形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3。加强板41的以排列配置的方式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部43的一端部形成柔性扁平电缆40的一端部。
在具有这样的加强板41的柔性扁平电缆40上,在夹着以排列配置的方式设置于其一端部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3而相互对置的一对侧缘部,分别形成有分别形成切口的卡合部44和卡合部45。并且,一对侧缘部的一方中的比卡合部44靠前端侧的部分为前端平板部46,并且一对侧缘部的另一方中的比卡合部45靠前端侧的部分为前端平板部47。
一对卡合部44和卡合部45分别形成切口,但是也可以代替这些切口而形成分别配置于柔性扁平电缆40的一对侧缘部的一对卡合孔。另外,在柔性扁平电缆40中,加强板41的表侧中,除了覆盖其面的绝缘覆膜42上以排列配置的方式设置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3、以及形成有一对卡合部44和卡合部45或一对卡合孔的部分之外,其余部分被盖膜48所覆盖。
图13表示图11和图12所示的柔性扁平电缆40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在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1中的状态。对于图13中的柔性扁平电缆40,示出了加强板41的表侧。
如图13所示,当柔性扁平电缆40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到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1中时,首先,如图14所示,在连接器装置10中壳体11的左端部,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卡定部23中的形成倾斜面23a的部分从加强板41的背侧,与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到壳体11内的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比卡合部44靠前端侧的前端平板部46抵接。此时,锁定部20的卡定部23通过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前端平板部46被朝向安装用加强件16的第一平板状部21、即被朝向壳体11的端面部13侧按压,并伴随着锁定部20中的弹性臂部22的弹性变形,移位到安装用加强件16中的接近第一平板状部21的位置。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1的右端部同样,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卡定部中的形成倾斜面的部分从加强板41的背侧,与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到壳体11内的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比卡合部45靠前端侧的前端平板部47抵接。此时,锁定部的卡定部通过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前端平板部47而被朝向安装用加强件17中的第一平板状部、即被朝向壳体11的端面部13侧按压,并随着锁定部中的弹性臂部的弹性变形,而移位到安装用加强件17中的接近第一平板状部的位置。
接着,当进一步向壳体11的内部插入柔性扁平电缆40时,如图15所示,在连接器装置10中壳体11的左端部,锁定部20的卡定部23中的形成倾斜面23a的部分从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前端平板部46离开,并借助锁定部20中的弹性臂部22的弹性复原,而向安装用加强件16中的远离第一平板状部21的位置(原来的位置)移位,从而与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卡合部44卡合,从而卡定柔性扁平电缆40。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1的右端部同样,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卡定部中的形成倾斜面的部分从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前端平板部47离开,并借助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中的弹性臂部的弹性复原,而向安装用加强件17中的远离第一平板状部的位置(原来的位置)移位,从而与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卡合部45卡合,从而卡定柔性扁平电缆40。
此时,柔性扁平电缆40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向壳体11插入的插入完成,成为相对于壳体11的标准插入位置,利用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进行卡定,从而置于阻止了从壳体11不希望的脱出的状态。即,柔性扁平电缆40仅通过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而适当地插入到壳体11中,就借助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而置于阻止了从壳体11不希望的脱出的状态。
此时,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卡定部23中的形成倾斜面23a的部分从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前端平板部46离开,由此,进行弹性复原的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与壳体11的一部分弹性抵接,从而产生卡搭声。同样地,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卡定部中的形成倾斜面的部分从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前端平板部47离开,由此,进行弹性复原的锁定部的弹性臂部也与壳体11的一部分弹性抵接,从而产生卡搭声。通过这样的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弹性臂部与壳体11的一部分弹性抵接而产生的卡搭声,从而能够确认柔性扁平电缆40完成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向壳体11中的插入从而处于标准的插入位置,并且已经置于被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卡定的状态。
这样,在柔性扁平电缆40完成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向壳体11中的插入而处于标准的插入位置的情况下,在壳体11内,排列配置的多个触头15各自中的连接端子部15a从柔性扁平电缆40的表侧,与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3中的对应的连接端子部弹性抵接。由此,以排列配置的方式设置于壳体11的多个触头15与插入到壳体11中的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3分别接触连接,插入到壳体11内的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3经多个触头15与安装有壳体11的主电路板上设置的配线端子连结。
在该情况下,从连接器装置10的外部对柔性扁平电缆40施加将其从壳体11拔出的方向的力,设置于柔性扁平电缆40的卡合部44和45对与它们分别卡合的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卡定部23以及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卡定部作用朝向设置于壳体11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的方向的力,此时,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卡定部23中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侧的端部23b、以及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卡定部23中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侧的端部分别与它们所接近的壳体11中的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12的部分抵接。由此,设置于柔性扁平电缆40的卡合部44和45作用于与它们分别卡合的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卡定部23以及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卡定部的、朝向板状部件插入部12的方向的力,经由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卡定部23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卡定部被壳体11中的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12的部分挡住,从而不会传递至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以及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弹性臂部。其结果为,避免了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以及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弹性臂部不希望地变形的情况。
然后,如图16所示,在连接器装置10中壳体11的左端部,在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通过对其进行操作而施加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的按压力,锁定解除部30整体伴随着将其与壳体11中的背面侧部分连结起来的连结部32的摆动,以倾斜的状态向壳体11的端面部13侧移动,另外,在连接器装置10中壳体11的右端部,当锁定解除部31整体与锁定解除部30一样以倾斜的状态向壳体11的端面部13侧移动时,锁定解除部30通过其另一端部34将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朝向安装用加强件16中的第一平板状部21按压,使弹性臂部22产生弹性变形从而移动以接近安装用加强件16中的第一平板状部21,另外,锁定解除部31与锁定解除部30同样地动作,使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弹性臂部移动以接近安装用加强件17中的第一平板状部。
进行移动以接近安装用加强件16中的第一平板状部21的弹性臂部22使其所支承的锁定部20的卡定部23移位到接近安装用加强件16中的第一平板状部21的位置,另外,进行移动以接近安装用加强件17中的第一平板状部的、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弹性臂部使其所支承的锁定部的卡定部移位到接近安装用加强件17中的第一平板状部的位置。其结果为,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的卡定部23解除形成其倾斜面23a的部分与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卡合部44的卡合,并且,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的卡定部解除形成其倾斜面的部分与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卡合部45的卡合,从而将柔性扁平电缆40从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对其的卡定释放出来。由此,插入到壳体11内的柔性扁平电缆40处于能够从壳体11适当地拔出的状态。
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一对卡合部44和卡合部45在形成一对卡合孔来代替一对切口部的情况下,也与上述一样地进行卡定和卡定的解除,所述卡定是指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对柔性扁平电缆40的卡定,所述卡定的解除是指使用锁定解除部30和31的对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所进行的卡定的解除。
图17和图18以单体来表示连接器装置10所具有的壳体11,在图17中从正面侧进行观察来表示壳体11,并且在图18中从背面侧进行观察来表示壳体11。
在图17和图18中,在壳体11的正面侧部分如上所述地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12,另外,在壳体11的背面侧部分形成有分别配置多个触头15的多个槽50。另外,在壳体11的左端部设置有由从壳体11的背面侧部分延伸的连结部32支承的锁定解除部30,另外,在壳体11的右端部设置有由从壳体11的背面侧部分延伸的连结部37支承的锁定解除部31。
如表示壳体11的左端部的包括图17中的XI X-XI X线截面的图19、以及表示壳体11的左端部的包括图18中的X X-X X线截面的图20所示,在壳体11的左端部处的位于锁定解除部30附近的部分,设置有前述的分别形成抵接面的一对第一移动阻止部36,该一对第一移动阻止部36与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所形成的一对末端伸出部33a分别对置,此外,在壳体11的左端部处的位于锁定解除部30附近的部分还设置有一对突起部51,该一对突起部51配置在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与一对中间伸出部35的每个之间的位置。并且,一对突起部51的各自的与锁定解除部30的中间伸出部35对置的抵接面形成第二移动阻止部52,另外,一对突起部51的各自的与锁定解除部30的位于一端部33与中间伸出部35之间的部分对置的抵接面形成第三移动阻止部53。
因此,在壳体11的左端部处的位于锁定解除部30附近的部分设置有:一对第一移动阻止部36,其分别形成抵接面并且与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所形成的末端伸出部33a对置;一对第二移动阻止部52,其分别形成抵接面并且与锁定解除部30的中间伸出部35对置,以及一对第三移动阻止部53,其分别形成抵接面并且与锁定解除部30的位于一端部33与中间伸出部35之间的部分对置。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壳体11的右端部处的位于锁定解除部31附近的部分,也与上述的壳体11的左端部处的位于锁定解除部30附近的部分一样,设置有:一对第一移动阻止部,其分别形成抵接面并且与锁定解除部31的一端部所形成的末端伸出部对置;一对第二移动阻止部,其分别形成抵接面并且与锁定解除部31的中间伸出部对置,以及一对第三移动阻止部,其分别形成抵接面并且与锁定解除部31的位于一端部与中间伸出部之间的部分对置。
由此,在对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施加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的过大按压力从而锁定解除部30向壳体11的端面部13侧移动时,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所形成的一对末端伸出部33a中的一方或者两方与设置在壳体11的左端部处的位于锁定解除部30附近的部分的一对第一移动阻止部36中的一方或者两方抵接,由此,第一移动阻止部36将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所形成的末端伸出部33a卡定,从而阻止锁定解除部30的移动。其结果为,可靠地防止了一端部33被施加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的过大按压力的锁定解除部30产生破损的情况。
同样地,在对锁定解除部31的一端部施加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的过大按压力从而锁定解除部31向壳体11的端面部13侧移动时,锁定解除部31的一端部所形成的一对末端伸出部中的一方或者两方与设置在壳体11的右端部处的位于锁定解除部31附近的部分的一对第一移动阻止部中的一方或者两方抵接,由此,该第一移动阻止部将锁定解除部31的一端部所形成的末端伸出部卡定,从而阻止锁定解除部31的移动。其结果为,可靠地防止了一端部被施加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的过大按压力的锁定解除部31产生破损的情况。
另外,在对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施加了朝向壳体11外的方向的过大拉出力而使得锁定解除部30向壳体11的端面部14侧移动时,锁定解除部30的一对中间伸出部35中的一方或者两方与设置在壳体11的左端部处的位于锁定解除部30附近的部分的一对第二移动阻止部52中的一方或者两方抵接,由此,第二移动阻止部52将锁定解除部30的中间伸出部35卡定,阻止了锁定解除部30的移动。其结果为,可靠地防止了一端部33被施加朝向壳体11外的方向的过大拉出力的锁定解除部30产生破损的情况。
同样地,在对锁定解除部31的一端部施加了朝向壳体11外的方向的过大拉出力而使得锁定解除部31向壳体11的端面部14侧移动时,锁定解除部31的一对中间伸出部中的一方或者两方与设置在壳体11的右端部处的位于锁定解除部31附近的部分的一对第二移动阻止部中的一方或者两方抵接,由此,该第二移动阻止部将锁定解除部31的中间伸出部卡定,阻止了锁定解除部31的移动。其结果为,可靠地防止了一端部被施加朝向壳体11外的方向的过大拉出力的锁定解除部31产生破损的情况。
此外,在对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施加多个触头15的排列方向的过大按压力而使得锁定解除部30向多个触头15的排列方向移动时,锁定解除部30的位于一端部33与一对中间伸出部35中的一方之间的部分与设置在壳体11的左端部处的位于锁定解除部30附近的部分的一对第三移动阻止部53中的一方抵接,由此,第三移动阻止部53将锁定解除部30的位于一端部与一对中间伸出部35中的一方之间的部分卡定,从而阻止了锁定解除部30的移动。其结果为,可靠地防止了一端部33被施加了多个触头15的排列方向的过大按压力的锁定解除部30产生破损的情况。
另外,在对锁定解除部31的一端部施加多个触头15的排列方向的过大按压力而使得锁定解除部31向多个触头15的排列方向移动时,锁定解除部31的位于一端部与一对中间伸出部中的一方之间的部分与设置在壳体11的右端部处的位于锁定解除部31附近的部分的一对第三移动阻止部中的一方抵接,由此,该第三移动阻止部将锁定解除部31的位于一端部与一对中间伸出部中的一方之间的部分卡定,从而阻止了锁定解除部31的移动。其结果为,可靠地防止了一端部被施加了多个触头15的排列方向的过大按压力的锁定解除部31产生破损的情况。
在使用如上所述的连接器装置10将构成配线板状部件的柔性扁平电缆40插入到连接器装置10中的壳体11内时,仅通过将柔性扁平电缆40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到连接器装置10中的壳体11内,就能够得到以下状态:插入到壳体11内的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3经多个触头15与安装有壳体11的主电路板上所设置的配线端子连结,并且插入到壳体11内的柔性扁平电缆40通过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被适当地卡定。
另外,在该情况下,在利用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对穿过设置于壳体11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到壳体11内的柔性扁平电缆40进行卡定,以及使用一体设置于壳体11的锁定解除部30以及锁定解除部31来解除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对上述柔性扁平电缆40的卡定的时候,例如不需要设置能够相对于壳体11转动的致动器,此外也不需要设置相对于壳体11固定或者能够转动的导电性外壳。其结果为,在使用连接器装置10的情况下,能够使其部件个数较少,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除此之外,仅通过对在壳体11的端面部14侧露出的锁定解除部30的一端部33以及锁定解除部31的一端部施加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的按压力,就能够进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对柔性扁平电缆40的卡定的解除,因此,能够通过极其简单的操作来解除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对柔性扁平电缆40的卡定,并且对于该操作不需要在各锁定解除部30的周围设置不希望的空间。
对于这样的连接器装置10,更详细地说,在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中的被弹性臂部22支承成能够移位的卡定部23与设置在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到壳体11内的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卡合部44卡合的情况下,在对锁定解除部30中的一端部33向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按压时,锁定解除部30的另一端部34使对应的锁定部20的弹性臂部22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卡定部23移位,将该卡定部23与设置于柔性扁平电缆40的卡合部44的卡合解除,并且,在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中的被弹性臂部支承成能够移位的卡定部与设置在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到壳体11内的柔性扁平电缆40中的卡合部45卡合的情况下,在对锁定解除部31中的一端部向朝向壳体11内的方向按压时,锁定解除部31的另一端部使对应的锁定部的弹性臂部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卡定部移位,将该卡定部与设置于柔性扁平电缆40的卡合部45的卡合解除。由此,可靠地解除了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6的锁定部20和设置于安装用加强件17的锁定部对柔性扁平电缆40的卡定。
工业实用性
以上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例如是用于将柔性扁平电缆等配线板状部件安装到主电路板上的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装置具有: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的壳体;以排列配置的方式设置于壳体的多个触头;以及配置在壳体的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每个上的安装用加强件,该连接器装置能够使部件个数较少从而降低制造成本,而且能够可靠地对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在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进行用于阻止配线板状部件从壳体不希望的脱出的卡定以及该卡定的解除,该连接器装置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等。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装置包括:
壳体,其设置有板状部件插入部,并具有与电路板对接或者接近的一端面部以及与该一端面部对置的另一端面部,该壳体配置于上述电路板上;
多个触头,其排列配置于上述壳体,用于获得与设置于上述电路板的配线端子连结的状态,在配线板状部件穿过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于上述壳体中时,该多个触头与上述配线板状部件中的多个连接端子部接触连接;以及
安装用加强件,其配置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每个上,用于将上述壳体安装至上述电路板,
在上述安装用加强件上设置有锁定部,该锁定部用于获得将穿过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卡定的卡定状态,并且以与上述壳体形成为一体并且能够相对于该壳体移动的方式设置有锁定解除部,该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在上述壳体的另一端面部侧露出并且该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与上述锁定部卡合,
在上述锁定部处于上述卡定状态的情况下,当对上述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朝向上述壳体内的方向的按压力时,上述锁定解除部向上述壳体的一端面部侧移动,从而该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使上述锁定部解除上述卡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部具有:卡定部,其在上述壳体内与设置在穿过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该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卡合从而将该配线板状部件卡定;和弹性臂部,其将该卡定部支承成能够移位,在上述弹性臂部卡合有上述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锁定部的卡定部与设置在穿过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于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卡合的情况下,当对上述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朝向上述壳体内的方向的按压力时,上述锁定解除部的另一端部使上述锁定部的弹性臂部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上述卡定部移位,该卡定部解除与设置于上述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合部的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锁定部的卡定部与设置在穿过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于上述壳体中的配线板状部件上的卡合部卡合时,上述锁定部的弹性臂部与上述壳体的一部分弹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部的卡定部形成有沿着配线板状部件穿过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到上述壳体中的插入方向上升倾斜的倾斜面,使形成该倾斜面的部分与设置于上述配线板状部件的卡合部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部的卡定部中的设置于上述壳体的板状部件插入部侧的端部,与上述壳体中的设置有上述板状部件插入部的部分接近地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移动阻止部,当对上述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朝向上述壳体内的方向的过大按压力而使得上述锁定解除部向上述壳体的一端面部侧移动时,该第一移动阻止部将该锁定解除部的部分卡定,从而阻止上述锁定解除部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二移动阻止部,当对上述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朝向上述壳体外的方向的过大拉出力而使得上述锁定解除部向上述壳体的另一端面部侧移动时,该第二移动阻止部将该锁定解除部的部分卡定,从而阻止上述锁定解除部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三移动阻止部,当对上述锁定解除部的一端部施加上述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上的过大按压力而使得上述锁定解除部向上述多个触头的排列方向移动时,该第三移动阻止部将该锁定解除部的部分卡定,从而阻止上述锁定解除部的移动。
CN201010555995.XA 2009-12-04 2010-11-18 连接器装置 Active CN1021426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6772 2009-12-04
JP2009276772A JP4982770B2 (ja) 2009-12-04 2009-12-04 コネク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2631A true CN102142631A (zh) 2011-08-03
CN102142631B CN102142631B (zh) 2014-01-08

Family

ID=4353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55995.XA Active CN102142631B (zh) 2009-12-04 2010-11-18 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002567B2 (zh)
EP (1) EP2330688B1 (zh)
JP (1) JP4982770B2 (zh)
KR (1) KR101102170B1 (zh)
CN (1) CN102142631B (zh)
TW (1) TWI413313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064A (zh) * 2011-09-15 2013-03-2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连接装置
CN103378487A (zh) * 2012-04-17 2013-10-3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4218367A (zh) * 2013-05-31 2014-12-1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18368A (zh) * 2013-06-03 2014-12-1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56282A (zh) * 2015-12-09 2017-06-16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9038052A (zh) * 2018-08-25 2018-12-18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0305209B2 (en) 2016-02-26 2019-05-28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10530082B2 (en) 2015-08-31 2020-01-07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having a pair of locking arms
CN111801750A (zh) * 2018-03-22 2020-10-2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连接器机器
CN113164675A (zh) * 2018-11-30 2021-07-23 森西勒医药股份公司 药物输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80622B2 (ja) * 2010-03-01 2014-08-27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コネクタ、及び、平型電線と当該平型電線が接続されるコネクタとを有する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
JP5110334B2 (ja) * 2010-10-05 2012-12-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195863B2 (ja) * 2010-10-12 2013-05-1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704319B2 (ja) * 2011-02-14 2015-04-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088426B2 (ja) * 2011-02-22 2012-12-0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TWM413241U (en) * 2011-03-28 2011-10-01 Bing Xu Pre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5920568B2 (ja) * 2011-06-22 2016-05-1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510433B2 (ja) * 2011-06-29 2014-06-0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TWI474565B (zh) * 2011-07-28 2015-02-21 Dai Ichi Seiko Co Ltd Connector device
KR101235416B1 (ko) * 2011-08-04 2013-02-22 다이-이치 세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커넥터 장치
JP5780396B2 (ja) * 2011-08-31 2015-09-1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TWM429189U (en) * 2011-10-14 2012-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799769B2 (ja) * 2011-11-22 2015-10-2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42571B2 (ja) * 2011-11-24 2016-01-1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915142B2 (ja) * 2011-12-15 2016-05-1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KR101292278B1 (ko) * 2012-01-12 2013-08-01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락킹 구조가 개선된 플랫 케이블 접속용 커넥터
KR101920623B1 (ko) * 2012-01-30 2018-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케이블, 케이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신호케이블 연결장치
JP6150980B2 (ja) * 2012-02-08 2017-06-2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3171766A (ja) * 2012-02-22 2013-09-02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5870757B2 (ja) * 2012-02-28 2016-03-0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70761B2 (ja) * 2012-02-29 2016-03-0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42677B2 (ja) * 2012-03-08 2016-01-1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854272B2 (ja) * 2012-03-12 2016-02-0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839196B2 (ja) * 2012-04-02 2016-01-0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947603B2 (ja) * 2012-04-16 2016-07-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549821B2 (ja) * 2012-04-17 2014-07-1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601347B2 (ja) * 2012-05-16 2014-10-0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85594B2 (ja) 2012-06-04 2016-03-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5298227B1 (ja) * 2012-07-19 2013-09-25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SG196703A1 (en) * 2012-08-03 2014-02-13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Shielded flexible circuit connector
US8851918B2 (en) * 2012-08-27 2014-10-07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utomatic lock member
JP6267857B2 (ja) * 2012-09-21 2018-01-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EP2717387B1 (en) * 2012-10-08 2018-08-01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790681B2 (ja) * 2013-03-13 2015-10-0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008783B2 (ja) * 2013-04-03 2016-10-1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016244B2 (ja) * 2013-06-11 2016-10-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92387B2 (ja) * 2014-03-06 2018-03-1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6282565B2 (ja) * 2014-09-22 2018-02-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5809343B1 (ja) * 2014-10-30 2015-11-10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7004858A (ja) * 2015-06-12 2017-01-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フラット回路体と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KR102191370B1 (ko) * 2016-08-17 2020-12-15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플랫 케이블용 커넥터
JP6686140B2 (ja) * 2016-07-13 2020-04-22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723875B2 (ja) 2016-08-26 2020-07-1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785598B2 (ja) 2016-08-26 2020-11-1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540674B2 (ja) * 2016-12-09 2019-07-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729640B2 (ja) * 2018-06-28 2020-07-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TWI753643B (zh) * 2020-11-09 2022-01-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按壓解鎖結構之易鎖連接器
CN113206407A (zh) * 2021-04-13 2021-08-03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202315239A (zh) * 2021-09-22 2023-04-0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按壓解鎖結構之易鎖連接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2142A (en) * 1996-04-26 1999-05-11 Kyocera Elco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or a flexible flat cable
JP2004193015A (ja) * 2002-12-12 2004-07-08 Sony Corp コネクタ
US20070173106A1 (en) * 2006-01-20 2007-07-2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132090A (zh) * 2006-08-23 2008-02-2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242043A (zh) * 2007-02-08 2008-08-13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345361A (zh) * 2007-07-13 2009-01-14 第一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WO2009082490A1 (en) * 2007-12-26 2009-07-02 Molex Incorporated Cable connector
CN201285832Y (zh) * 2008-08-27 2009-08-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567498A (zh) * 2008-04-24 2009-10-28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6659A (ja) * 1996-10-09 1998-05-0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ト状導電路用コネクタ
JP4065966B2 (ja) * 2003-06-06 2008-03-26 大宏電機株式会社 薄型コネクタ
US6824413B1 (en) * 2003-08-28 2004-11-3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tention mechanism
JP2010033978A (ja) * 2008-07-31 2010-02-12 Molex Inc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4915879B2 (ja) * 2009-08-10 2012-04-11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コネク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2142A (en) * 1996-04-26 1999-05-11 Kyocera Elco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or a flexible flat cable
JP2004193015A (ja) * 2002-12-12 2004-07-08 Sony Corp コネクタ
US20070173106A1 (en) * 2006-01-20 2007-07-2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132090A (zh) * 2006-08-23 2008-02-2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242043A (zh) * 2007-02-08 2008-08-13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345361A (zh) * 2007-07-13 2009-01-14 第一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WO2009082490A1 (en) * 2007-12-26 2009-07-02 Molex Incorporated Cable connector
CN101567498A (zh) * 2008-04-24 2009-10-28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CN201285832Y (zh) * 2008-08-27 2009-08-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064A (zh) * 2011-09-15 2013-03-2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连接装置
CN103378487B (zh) * 2012-04-17 2016-06-2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及用于电连接器的锁定装置
CN103378487A (zh) * 2012-04-17 2013-10-3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4218367A (zh) * 2013-05-31 2014-12-1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343832B2 (en) 2013-05-31 2016-05-17 Dai-Ichi Seiko Co., Ltd. Plug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218367B (zh) * 2013-05-31 2016-08-1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18368B (zh) * 2013-06-03 2017-01-1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350120B2 (en) 2013-06-03 2016-05-24 Dai-Ichi Seiko Co., Ltd. Plug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218368A (zh) * 2013-06-03 2014-12-1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0530082B2 (en) 2015-08-31 2020-01-07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having a pair of locking arms
CN106856282A (zh) * 2015-12-09 2017-06-16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6856282B (zh) * 2015-12-09 2020-10-13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10305209B2 (en) 2016-02-26 2019-05-28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111801750A (zh) * 2018-03-22 2020-10-2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连接器机器
CN111801750B (zh) * 2018-03-22 2022-05-1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连接器机器
CN109038052A (zh) * 2018-08-25 2018-12-18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038052B (zh) * 2018-08-25 2024-04-16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3164675A (zh) * 2018-11-30 2021-07-23 森西勒医药股份公司 药物输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30688B1 (en) 2016-09-14
KR20110065309A (ko) 2011-06-15
US8002567B2 (en) 2011-08-23
TW201136050A (en) 2011-10-16
JP2011119162A (ja) 2011-06-16
JP4982770B2 (ja) 2012-07-25
TWI413313B (zh) 2013-10-21
EP2330688A1 (en) 2011-06-08
CN102142631B (zh) 2014-01-08
KR101102170B1 (ko) 2012-01-02
US20110136365A1 (en) 2011-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2631A (zh) 连接器装置
CN101997198A (zh) 连接装置
JP5704319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CN102842806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1888034B (zh) 连接器装置
JP5093340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CN104518360B (zh) 配线基板连结装置
JP5729553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CN102570089B (zh) 连接器装置
US726159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cables and shield member used therefor
CN102403589A (zh) 连接器装置
CN103311693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0359764C (zh) 能减少其上安装有连接器之装置厚度的连接器
JP2007323867A (ja)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N102623815A (zh) 柔性电缆连接器
CN102365792B (zh) 连接器
JP5825472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3101807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846429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CN1316683C (zh) 电连接器
US8011958B1 (en) E-easy series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hielding function
CN102201306A (zh) 部件整装支架安装结构
CN103001026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3001064A (zh) 连接装置
JP3231917U (ja) 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IRST SEIKO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 PEX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3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29

Address after: Japan, Kyoto Kyoto Fushimi Momoyama Ting root 12-4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First Seiko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I. Pex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