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0008A - 可变风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变风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0008A
CN102050008A CN2010105234093A CN201010523409A CN102050008A CN 102050008 A CN102050008 A CN 102050008A CN 2010105234093 A CN2010105234093 A CN 2010105234093A CN 201010523409 A CN201010523409 A CN 201010523409A CN 102050008 A CN102050008 A CN 102050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ver
radiator
variable
lower link
bu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34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0008B (zh
Inventor
长谷川胜海
由元宽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bar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50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0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0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0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B60K11/085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with adjustable shutters or bli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风道装置,其使设置在前格栅的开口部处的可变百叶窗和设置在保险杠的开口部处的下部百叶窗联动,并且在向下部百叶窗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将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的联动隔断,可以防止下部百叶窗的损坏。在对向散热器流入的外部空气进行控制的可变风道装置中,具有:可变百叶窗,其设置在车辆的格栅开口部和散热器间,向车宽方向延伸,对向散热器的外部空气的导入量进行调整;下部百叶窗,其设置在空气导入口和散热器之间,向车宽方向延伸,对向散热器的外部空气的导入量进行调整;以及连杆机构,其使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一致地联动,并且向下部百叶窗施加外力而将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的联动隔断,容许下部百叶窗的摆动。

Description

可变风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风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在车辆的保险杠以及上部开口部和散热器之间的可变风道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配置于车辆前面部的保险杠和前格栅上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向设置在发动机室内的散热器和冷凝器的前表面导入外部空气,利用从上述开口部导入的外部空气对散热器内的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冷却,并且使冷凝器冷却。但是,在高速行驶时等,伴随从保险杠和前格栅的开口部向发动机室内导入的外部空气增多而行驶阻力增大,担心使燃料消耗的效率下降。另外,在冬季和寒冷地区可能使发动机过度冷却。并且,在冬季和寒冷地区,担心对发动机的暖机性能和排气气体净化装置的催化活性产生影响。
由此,已知以下技术,在上述开口部处设置可变风道装置,与车速、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和发动机的负载状态相对应,使管道打开/关闭,对外部空气的导入量进行调整,防止发动机的过度冷却、以及伴随从保险杠和前栅格的开口部向发动机室内导入的外部空气量增大而使行驶阻力增大的燃料消耗效率的恶化。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设置在开口部和散热器之间的可变风道的控制装置,该开口部形成在保险杠以及前格栅上。该可变风道的控制装置具有:第1可变百叶窗,其设置在形成于前栅格上的开口部处;以及第2可变百叶窗,其设置在形成于保险杠上的开口部处,与发动机的负载状态相对应,由各自的螺线管独立地执行第1可变百叶窗和第2可变百叶窗的开闭控制。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可变风道装置,其对可变百叶窗以及可动开闭器进行控制,该可变百叶窗设置在形成于保险杠上的开口部和散热器之间,该可动开闭器设置在形成于前格栅上的开口部和散热器之间。基于图12对在该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可变风道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车辆110具有形成有空气导入口104的保险杠103,在该保险杠103的上部,沿保险杠103配置形成有格栅开口部101a的前格栅101。并且,与该格栅开口部101a以及空气导入口104相对地配置散热器106。
可变风道装置100具有开闭机构102,其位于格栅开口部101a和散热器106之间,由平板状的多片开闭板102a形成。另外,在空气导入口104处设置导风板105,其在由箭头FR所示的车辆前后方向的截面视图中,形成为随着向车辆后方向R移动而壁厚逐渐变薄并且弯曲的翼状,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上述开闭板102a以及导风板105与外部空气温度和蓄电池的水温相对应,利用各自的电动机进行可动控制,执行向散热器106的外部空气的导入以及隔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581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20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由于第1可变百叶窗和第2可变百叶窗的摆动控制由各自的螺线管独立地执行,所以有可能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以及重量的增大。另外,如果搭载有该可变风道控制装置的车辆在积水路面上行驶的情况下,保险杠的开口部被第2可变百叶窗遮蔽,则在车辆行驶时向第2可变百叶窗施加过大的水压,有可能导致第2可变百叶窗损坏。并且,如果在寒冷地区等第2可变百叶窗被冻结,则有可能因冷却不良等而对发动机性能产生影响。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2,由于开闭机构102和导风板105的动作控制由各自的螺线管独立地执行,所以与专利文献1相同地,有可能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以及重量的增大。同样地,如果在积水路面行驶的情况下空气导入口104被导风板105遮蔽,则在车辆行驶时向导风板105施加过大的水压,有可能导致导风板105被损坏。并且,如果在寒冷地区等导风板105被冻结的情况下,也可能因冷却不良等而对发动机性能产生影响。
由此,鉴于上述方面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风道装置,其使设置在前格栅的开口部处的可变百叶窗和设置在保险杠的开口部处的下部百叶窗联动,并且在向下部百叶窗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之间的联动被隔断,可以防止下部百叶窗的损坏。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方案1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风道装置,具有保险杠,该保险杠经由下部开口部,划分成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保险杠上部以及沿该保险杠上部的下方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保险杠下部,配置在该保险杠的上方而沿所述保险杠上部的上方开口的上部开口部和散热器相对地配置,该可变风道装置配置在所述保险杠以及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对向该散热器流入的外部空气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变百叶窗,其设置在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向车宽方向延伸,在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进行摆动,将上述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或者连通,对所述外部空气向所述散热器的导入量进行控制;下部百叶窗,其设置在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向车宽方向延伸,在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进行摆动,将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或者连通,对所述外部空气向所述散热器的导入量进行控制;以及连杆机构,其使所述可变百叶窗以及所述下部百叶窗联动,由此将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以及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一致地遮蔽或者连通,并且,在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由于所述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被遮蔽的状态下,在所述下部百叶窗被施加外力时,由该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所述可变百叶窗和所述下部百叶窗之间的联动隔断,从而容许所述下部百叶窗摆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利用连杆机构简单地使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联动,所以可以减少部件个数,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轻量化,在该基础上,可以与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对应,使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的摆动动作联动并同步。
另一方面,在利用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下部开口部和散热器之间遮蔽的状态下,如果向下部百叶窗施加外力,则由于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之间的联动被连杆机构隔断,容许下部百叶窗的摆动,所以可以避免由于向下部百叶窗施加的外力而导致的下部百叶窗以及下部连杆的损坏。
技术方案2中所述的本发明的可变风道装置,具有保险杠,该保险杠经由下部开口部,划分成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保险杠上部、以及沿该保险杠上部的下方在车宽方向延伸上的保险杠下部,配置在该保险杠的上方而沿所述保险杠上部的上方开口的上部开口部和散热器相对配置,该可变风道装置配置在所述保险杠以及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对向该散热器流入的外部空气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变百叶窗,其设置在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向车宽方向延伸,在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进行摆动,将上述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或者连通,对所述外部空气向所述散热器的导入量进行控制;下部百叶窗,其设置在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向车宽方向延伸,在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进行摆动,将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或者连通,对所述外部空气向所述散热器的导入量进行控制;以及连杆机构,其使所述可变百叶窗以及所述下部百叶窗联动,由此将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以及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一致地遮蔽或者连通,并且,在利用所述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的状态下,在所述下部百叶窗由于外力而成为不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可变百叶窗和所述下部百叶窗之间的联动隔断。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利用连杆机构简单地使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联动,所以可以减少部件个数,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轻量化,在此基础上,可以与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对应,使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的摆动动作联动并同步。
另一方面,如果在利用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下部开口部和散热器之间遮蔽的状态下,下部百叶窗因外力而成为不动作状态,则由于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之间的联动被连杆机构隔断,所以可以确保可变百叶窗的独立动作性。
在技术方案3中所述的发明的可变风道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可变风道装置中,所述连杆机构具有与所述可变百叶窗连结的上部连杆、与所述下部百叶窗连结的下部连杆、以及一端与所述上部连杆连结并且另一端与所述下部连杆连结的连杆基座部,所述下部连杆具有:下部连杆托架,该下部连杆托架具有一般面,该一般面安装在所述连杆基座部的另一端上,向所述车辆的后方向延伸,并且,该下部连杆托架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具有从该一般面的端部开始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向侧形成为凹状的嵌合部、从该嵌合部的上部开始连续地向上方倾斜延伸而形成第1倾斜部的第1引导片、和从所述嵌合部的下部开始连续地向远离所述第1引导片的下方向倾斜延伸而形成第2倾斜部的第2引导片;以及下部连杆臂,其与所述引导部卡合,具有与所述嵌合部嵌合的上部以及与所述下部百叶窗连结的下部,下部连杆臂被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向预紧,在由于所述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的状态下,如果所述下部百叶窗被施加外力,则利用所述连杆基座部的驱动而将所述下部连杆托架的嵌合部和所述下部连杆臂之间的嵌合解除,使所述连杆臂沿所述第1引导片向所述车辆的后方移动。
本发明是具体地对技术方案1的连杆机构以及下部连杆的内容进行解释的技术,如果在利用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下部开口部和散热器之间遮蔽的状态下,下部百叶窗被施加外力,下部连杆托架的嵌合部和下部连杆臂的嵌合被解除,则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的联动性被隔断,下部连杆臂沿第1引导片向车辆后方向移动。由此,利用简单的构造顺利地实现向下部百叶窗施加外力时的下部百叶窗的摆动。
在技术方案4中所述的发明的可变风道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中所述的可变风道装置中,所述连杆机构具有与所述可变百叶窗连结的上部连杆、与所述下部百叶窗连结的下部连杆、以及所述上部连杆与一端连结并且所述下部连杆与另一端连结的连杆基座部,所述下部连杆具有:下部连杆托架,该下部连杆托架具有一般面,该一般面安装在所述连杆基座部的另一端上,向所述车辆的后方延伸,并且,该下部连杆托架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具有从该一般面的端部开始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向侧形成为凹状的嵌合部、从该嵌合部的上部开始连续地向上方倾斜延伸而形成第1倾斜部的第1引导片、和从所述嵌合部的下部开始连续地向与所述第1引导片远离的下方向倾斜延伸而形成第2倾斜部的第2引导片;以及下部连杆臂,其与所述引导部卡合,具有与所述嵌合部嵌合的上部、以及与所述下部百叶窗连结的下部,下部连杆臂被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向预紧,在由于所述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的状态下,所述下部百叶窗由于外力而成为不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所述连杆基座部的驱动而将所述下部连杆托架的嵌合部和所述下部连杆臂之间的嵌合解除,使所述连杆臂沿所述第2引导片向所述车辆的后方移动。
本发明是具体地对技术方案2的下部连杆托架的内容进行解释的技术,在利用下部百叶窗的摆动将下部开口部和散热器之间遮蔽的状态下,在下部百叶窗由于外力而成为不动作状态时,如果下部连杆托架的嵌合部和下部连杆臂的嵌合被解除,则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的联动性被隔断,下部连杆臂沿第2引导片向车辆后方向移动。由此,利用简单的构造顺利地实现向下部百叶窗施加外力时的下部百叶窗的摆动。
根据在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发明的可变风道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可变风道装置中,所述连杆机构具有:卡合部,其位于所述下部百叶窗的所述车辆的后方向侧,在上端形成凹状的嵌合部;下部转动连杆部件,其具有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可自由转动地轴支撑在所述车辆上的下部转动连杆主体部、形成在该下部转动连杆主体部的所述车辆的前方向侧的下部而与所述卡合部的所述嵌合部嵌合的嵌合轴部、贯穿所述下部转动连杆主体部的所述车辆的后方向侧的杆卡合孔、和从所述下部转动连杆主体部开始直立设置的挡水部;预紧单元,其将该下部转动连杆部件向所述车辆的下方向预紧;以及杆部,其具有向所述杆卡合孔中插入的前端以及与所述可变百叶窗连结的基端,在利用所述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的状态下,如果向所述挡水部施加外力,则所述下部转动连杆部件的嵌合轴部和所述下部百叶窗的嵌合部之间的嵌合被解除,所述可变百叶窗和所述下部百叶窗之间的联动被隔断,从而容许所述下部百叶窗摆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利用连杆机构简单地使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联动,所以可以减少部件个数,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轻量化,在此基础上,可以与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对应,使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的摆动动作联动并同步。
另一方面,如果在利用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下部开口部和散热器之间隔断的状态下,向挡水部施加外力,将下部百叶窗和下部转动连杆部件的嵌合解除,则由于将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的联动隔断,容许下部百叶窗的摆动,所以可以避免由于向下部百叶窗施加的外力而导致的下部百叶窗以及下部百叶窗的破损。
根据在技术方案6中所述的发明的可变风道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或者4中所述的可变风道装置中,所述连杆基座部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转动,向所述上部连杆以及所述下部连杆传递由该转动产生的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连杆基座部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进行转动,向上部连杆和下部连杆传递由转动而产生的驱动力,实现对可变百叶窗以及下部百叶窗的开关。由此,由于可以得到利用简单的动作确保动作的稳定性的可变风道装置,所以可以抑制部件个数以及制造成本。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利用连杆机构简单地使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联动,所以可以减少部件个数,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轻量化,在此基础上,可以与车辆的行驶状态相对应,使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的摆动动作联动并同步。
另一方面,如果在利用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下部开口部和散热器之间遮蔽的状态下,向下部百叶窗施加外力,则由于可变百叶窗和下部百叶窗的联动被连杆机构隔断,容许下部百叶窗的摆动,所以可以避免由于向下部百叶窗施加的外力而导致的下部百叶窗以及下部连杆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可变风道装置的车辆的前部斜视图。
图2是图1的箭头A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面图。
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可变风道装置中的下部连杆的构成概略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可变风道装置中的下部连杆托架的概略的图。
图6是说明在要求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的本实施方式的可变风道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概略图。
图7是说明车辆在积水路面行驶时等的本实施方式的可变风道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概略的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可变风道装置的下部的概略的图。
图9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可变风道装置中的下部连杆的构成概略的分解斜视图。
图10是说明在要求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的本实施方式的可变风道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概略图。
图11是说明车辆在积水路面行驶时等的本实施方式的可变风道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概略的图。
图12是说明现有可变风道装置的概略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至图7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可变风道装置的车辆的前部斜视图,图2是图1的箭头A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面图,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可变风道装置中的下部连杆的构成概略的分解斜视图,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可变风道装置中的下部连杆托架的概略的图。另外,在各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前方向,箭头R表示车辆后方向。
如图所示,在车辆1的前部形成发动机室2,发动机室2的上方可以开闭地由发动机罩3覆盖。在发动机室2的内部,在向车宽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散热器上板以及散热器下板上,经由托架等安装有冷凝器4以及散热器5。
在车辆1的前部的下方配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10,在车辆1的前部的上方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格栅18。
保险杠10具有保险杠上部11、以及配置在保险杠上部11的下方的保险杠下部14。保险杠上部11具有保险杠横梁12,其向车宽方向延伸,由未图示的车架支撑,在保险杠横梁12的前表面,经由未图示的冲击吸收材料,安装树脂制的保险杠罩13。保险杠下部14安装在散热器上板和保险杠罩13之间,由未图示的冲击吸收材料形成。保险杠下部14,其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与保险杠上部11的上下方向尺寸相比较小,并且前端与保险杠上部11的前端相比位于车体后方,在轻微撞击时,利用与保险杠下部14相比向前方突出的保险杠上部11对撞击负载进行吸收。在保险杠上部11和保险杠下部14之间开口形成作为下部开口部的空气导入口15。
前格栅18形成在保险杠上部11与发动机罩3的前端之间,具有装饰功能,并且形成作为导入外部空气的上部开口部的格栅开口部19。
在保险杠11以及前格栅18与散热器5之间配置可变风道装置20,其控制向散热器5流入的外部空气。
下面,对该可变风道装置20进行说明。
作为可变风道装置20,在前格栅18的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设有固定百叶窗22和可变百叶窗23,并且在保险杠10的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设有下部百叶窗25。并且,上述可变百叶窗23和下部百叶窗25由连杆机构30连结。
固定百叶窗22为平板状,向车宽方向延伸,形成为大致矩形,固定支撑在格栅开口部19的上端以及下端处。并且,在配置于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的上端处的固定百叶窗22和配置于下端的固定百叶窗22之间,配置多片可变百叶窗2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片。
可变百叶窗23具有遮蔽面23b。遮蔽面23b与固定百叶窗22同样地为平板状,向车宽方向延伸,形成为大致矩形,并且在从遮蔽面23b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开始向车宽方向贯通形成的插入孔中,插入旋转轴23a,在该旋转轴23a处,可变百叶窗23可旋转地被固定百叶窗22支撑。在遮蔽面23b的一侧面上突出形成板状的驱动轴承部23c,在本实施方式中,遮蔽面23b和驱动轴承部23c一体形成,构成可变百叶窗23。该可变百叶窗23在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进行摆动,将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遮蔽或者连通,调节外部空气从格栅开口部19向散热器5的导入量。
下部百叶窗25具有遮蔽面25a。遮蔽面25a具有配置在车辆1的上部侧的基端25b、和配置在车辆1的下部侧的前端25c,形成为随着从基端25b向前端25c移动而壁厚逐渐变薄并且弯曲的剖面翼状,该剖面形状向车宽方向延伸而形成。在基端25b处形成铰接部25d,该铰接部25d具有贯穿车宽方向而形成的插入孔,将旋转轴25e插入铰接部25a的插入孔中,利用该旋转轴25e,下部百叶窗25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撑在未图示的车体部件上。
在遮蔽面25a的弯曲的内表面的前端25c侧,突出形成下部连杆臂卡合部25f,其形成为剖面大致山型的柱状,在两个侧面上开有与后述的下部连杆臂35卡合的卡合孔25g。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遮蔽面25a和下部连杆臂卡合部25f一体形成,构成下部百叶窗25。该下部百叶窗25在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进行开闭,将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遮蔽或者连通,调节向散热器5的外部空气的导入量。
连杆机构30具有上部连杆31以及下部连杆32,并且具有将上述连杆连结并使其驱动的连杆基座部33。连杆基座部33为具有一端33a以及另一端33b的平板状,形成为大致矩形。在连杆基座部33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嵌合孔33c,与致动器41的转动轴41a嵌合。并且,该连杆基座部33经由安装有致动器41的剖面为帽檐状的安装托架40安装在未图示的车体部件上。
上部连杆31形成为棒状,由相对于各可变百叶窗23在车辆前方向F侧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上部第1杆部31a以及上部第2杆部31b构成,在上部第1杆部31a上形成与各可变百叶窗23的驱动轴承部23c连结的驱动轴31c。并且,上部第2杆部31b的上方轴支撑在上部第1杆部31a的下方,上部第2杆部31b的下方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连杆基座部33的一端33a上。
下部连杆32由下部连杆托架34、下部连杆臂35、以及弹簧36构成。下部连杆托架34具有:安装部34A,其与连杆基座部33相对,安装在连杆基座部33的另一端33b上;一般面34B,其从安装部34A开始向车辆后方向R弯曲地延伸;以及引导部34D,其从一般面34B的端部34C开始向上下方向分支,分别向车辆后方向R延伸,形成为侧面观察大致Y字状。
引导部34D具有:嵌合部34E,其从一般面34B的端部34C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开始,向车辆前方向F侧形成凹状;第1倾斜部34Db,其从嵌合部34E的上部开始连续地向上方倾斜,向车辆后方向R侧延伸;以及第1引导片34Da,其具有第1平坦部34Dc,该第1平坦部34Dc从第1倾斜部34Db开始向车辆后方向R侧弯曲并延伸,并且,该引导部34D具有:第2倾斜部34De,其从嵌合部34E的下部开始连续地向逐渐远离第1引导片34Da的下方向倾斜并延伸;以及第2引导片34Dd,其具有第2平坦部34Df,该第2平坦部34Df从第2倾斜部34De开始向车辆后方向R侧弯曲并延伸。
下部连杆臂35由棒状部件形成,具有可以与下部连杆托架34的嵌合部34E卡合的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直线状的上部35e,并且具有从该上部35e的两端向下方弯曲而彼此相对地延伸的侧部35c、35d,端部35a、35b从该侧部35c、35d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弯曲,端部35a、35b隔着规定间隔相对而形成为下部开放的平视大致矩形。
并且,下部连杆臂35的上部35e与下部连杆托架34的嵌合部34E嵌合,下部连杆臂35的端部35a、35b与贯穿下部百叶窗25的下部连杆臂卡合部25f的两侧面的卡合孔25g卡合。并且,弹簧36的一端36a与下部连杆臂35的上部35e卡合,弹簧36的另一端36b与安装托架40的弹簧卡合部40a卡合,下部连杆臂35被向车辆前方向F侧预紧,以将下部连杆臂35的上部35e卡合保持在嵌合部34E处,构成下部连杆32。
下面,利用图3、图6以及图7,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风道装置20的动作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车辆1中,例如,在高速行驶时或低负载行驶时等不必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为了将外部空气向散热器5的导入隔断,而使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以及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均成为隔断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以及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连通的状态下,致动器41动作,连杆机构30的连杆基座部33的一端33a侧向上方转动,另一端33b侧向下方转动。并且,由该转动而产生的驱动力依次向与一端33a侧连结的上部连杆31的上部第2杆部31b以及上部第1杆部31a传递,使上述杆部向上方移动,利用形成在上部第1杆部31a上的与可变百叶窗23的驱动轴承部23c连结的驱动轴31c,使可变百叶窗23以驱动轴承部23c为摆动中心进行摆动,使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隔断状态。
另外,由连杆基座部33的转动而产生的驱动力向与另一端33b侧连结的下部连杆32的下部连杆托架34传递。由此,将经由与下部连杆托架34的嵌合部34E嵌合的下部连杆臂35而连结的下部百叶窗25从前端25c侧开始向下方按压,以铰接部25d为摆动中心进行摆动,使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隔断状态。
另一方面,在发动机高温燃烧时等需要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为了使外部空气从形成在保险杠10上的空气导入口15以及形成在前格栅18上的格栅开口部19向散热器5导入,而使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以及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一致地成为连通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以及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被遮蔽的状态下,致动器41动作,连杆机构30的连杆基座部33的一端33a侧向下方转动,另一端33b侧向上方转动。并且,由该转动而产生的驱动力依次向与一端33a侧连结的上部连杆31的上部第2杆部31b以及上部第1杆部31a传递,使上述杆部向下方移动,利用形成在上述第1杆部31a上的与可变百叶窗23的驱动轴承部23c连结的驱动轴31c,使可变百叶窗23以驱动轴承部23c为摆动中心进行摆动,使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形成为连通状态。
另外,将由连杆基座部33的转动而产生的驱动力向与另一端33b侧连结的下部连杆32的下部连杆托架34传递。由此,将经由与下部连杆托架34的嵌合部34E嵌合的下部连杆臂35而连结的下部百叶窗25,从前端25c侧向上方拉起,以铰接部25d为摆动中心进行摆动,使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形成为连通状态。
下面,对车辆1转移至积水路面行驶时的可变风道装置20的动作状态进行说明。
在下部百叶窗25摆动而使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隔断状态的情况下,如果车辆1转移至积水路面行驶,则如图7所示,会从保险杠10的空气导入口15施加外力,即飞溅的水会进入,向下部百叶窗25施加水压P。由此,将下部百叶窗25从前端25c侧向上方顶起,并且将下部连杆臂35向上方顶起,与下部连杆托架34的嵌合部34E嵌合的下部连杆臂35的上部35e会从嵌合部34E中被推出,使嵌合解除,下部连杆臂35的上部35e沿下部连杆托架34的第1引导片34Da,抵抗由弹簧36而产生的向车辆前方向F的预紧力,向车辆后方向R侧移动。由此,下部百叶窗25以铰接部25d为摆动中心进行摆动,使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形成为连通状态,使飞溅的水进入到发动机室2内。
此时,由于下部连杆臂35与下部连杆托架34的嵌合被解除,将由水压P向下部百叶窗25施加的驱动力隔断,所以由水压P产生的驱动力不会向连杆基座部33传递。由此,由于没有向可变百叶窗23施加驱动力,所以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保持隔断状态。
另一方面,在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之间以及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连通的状态下,如果车辆1转移至积水路面行驶,则由于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连通状态,所以飞溅的水会向发动机室2内进入。
下面,对下部百叶窗25被冻结时的可变风道装置20的动作状态进行说明。
例如,在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以及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一致地被隔断的状态时,车辆1的下部百叶窗25由于外力而成为不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即,下部百叶窗25被冻结的情况下,如果电动机成为高温燃烧状态等而使动器41动作,则连杆机构30的连杆基座部33的一端33a侧向下方转动,另一端33b侧向上方转动。由此,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连通状态。
另外,连杆基座部33的转动向下部连杆托架34传递,将与下部连杆托架34的嵌合部34E嵌合的下部连杆臂35的上部35e的嵌合解除,下部连杆臂35沿下部连杆托架34的第2引导片34Dd,抵抗由弹簧36产生的向车辆前方F的预紧力,下部连杆臂35向车辆后方向R侧移动。此时,由于下部百叶窗25被冻结,所以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保持隔断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利用单独的致动器41使连杆机构30的连杆基座部33转动,向上部连杆31以及下部连杆32传递由转动产生的驱动力,所以可变百叶窗23和下部百叶窗25联动而进行动作。即,在发动机高温燃烧时等要求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可变百叶窗23以及下部百叶窗25均进行摆动,使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以及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连通状态,在车辆1不要求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可变百叶窗23以及下部百叶窗25均进行摆动,使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以及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隔断状态。由此,利用在连杆基座部33处将上部连杆31以及下部连杆32连结的简单的结构,可以减少部件个数,实现制造成本的下降以及轻量化,在此基础上,在要求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可以从格栅开口部19以及空气导入口15有效地导入外部空气,对冷凝器4以及散热器5内的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冷却。另外,在不要求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可以可靠地将来自格栅开口部19以及空气导入口15的外部空气的导入隔断,防止发动机的过度冷却,并且可以防止由于行驶阻力的增大而导致的燃料消耗效率的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车辆1转移至积水路面行驶,则因飞溅的水等的水压P,下部百叶窗25成为摆动状态,并且通过水压P的作用,下部连杆臂35与下部连杆托架34的嵌合被解除,向下部百叶窗25施加的驱动力被隔断,即,可变百叶窗23和下部百叶窗25的联动性被隔断,所以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保持隔断状态。由此,由于下部百叶窗25独立于可变百叶窗23而成为摆动状态,所以能够避免由于水压P的施加而导致下部百叶窗25以及下部连杆32的损坏。
另外,在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以及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被隔断的状态时,下部百叶窗25部分被冻结的情况下,如果发动机进行高温燃烧,则使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连通状态。另一方面,即使下部百叶窗25由于被冻结而保持不动作状态,也利用连杆基座部33的转动,将下部连杆托架34和下部连杆臂35的嵌合解除,下部连杆臂35沿着下部连杆托架34的第2引导片34Dd,使下部连杆臂35向车辆后方向R侧移动。由此,由于在下部百叶窗25为不能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将可变百叶窗23和下部百叶窗25的联动隔断,所以可以确保可变百叶窗23的独立动作性。
并且,由于利用简单的机械构造,实现可变百叶窗23和下部百叶窗25的联动以及隔断,并且可以由单独的致动器41使连杆机构30动作,所以可以抑制制造成本,同时使车辆1的重量减轻,且可以降低故障的可能性。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8至图1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图8是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风道装置50的下部概略进行说明的图,图9是可变风道装置50的下部的分解构成图。另外,在各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前方向,箭头R表示车辆后方向。另外,在图8以及图9中,对与图1至图7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在可变风道装置50的下部设置下部百叶窗61,该下部百叶窗61在保险杠10的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具有遮蔽面25a。该下部百叶窗61的遮蔽面25a是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下部百叶窗25的遮蔽面25a相同的结构,下部百叶窗61以与下部百叶窗25相同的配置设置在车体部件上,利用连杆机构70连结。该下部百叶窗61在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进行摆动,将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遮蔽或者连通,调节外部空气从空气导入口15向散热器5的导入量。
连杆机构70由杆部71、形成于下部百叶窗61上的卡合部72以及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构成。
杆部71具有形成为棒状的杆主体部71a、以及形成为棒状的前端部71c,该前端部71c位于杆主体部71a的端部71b,相对于杆主体部71a直径较小。在杆部71的作为基端的上部形成驱动轴(未图示),该驱动轴与在图8中未图示的可变百叶窗23的驱动轴承部23c连结。
卡合部72如图9所示,位于下部百叶窗61的车辆后方向R侧,将具有上端缘72a以及侧端缘72b的侧视大致带状的2片板状部件相对配置而形成。在构成该卡合部72的2片板状部件的上端缘72a的大致中央部分处形成侧视大致凹状的嵌合部72c。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部72与下部百叶窗61一体形成。
如图9所示,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形成为侧视大致T字状,具有:中空圆柱状的旋转轴73a,其向车宽方向W延伸;下部转动连杆主体第1面73b,其形成为从旋转轴73a开始向车辆前方向F侧延伸的平板状;重锤73c,其作为预紧单元,位于下部转动连杆主体第1面73b的前端,在车宽方向W上延伸,形成为大致立方体状;圆柱状的嵌合轴部73d,其位于下部转动连杆主体第1面73b的下表面,向车宽方向延伸,并且形成在从该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延伸设置部的前端;下部转动连杆主体第2面73e,其从旋转轴73a开始向车辆后方向R侧延伸,形成为平板状;下部杆卡合孔73f,其贯穿下部转动连杆主体第2面73e的上表面,端缘被倒角而形成为长孔;以及挡水部73g,其与下部转动连杆主体第1面73b以及下部转动连杆主体第2面73e正交,从铰接部73a开始向上方直立设置,并且具有杆引导部73h,该杆引导部73h是将上端缘的车宽方向W的大致中央部分处切成矩形而形成的。
并且,形成在杆部71上部的驱动轴与可变百叶窗23的驱动轴承部23c连结,并且,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利用插入到该铰接部73a中的未图示的旋转轴,被同样未图示的车体部件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撑。另一方面,形成在杆部71上部的未图示的驱动轴与可变百叶窗23的驱动轴承部23c连结,并且,杆部71的前端部71c插入贯穿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的下部转动连杆主体第2面73e的下部杆卡合孔73f中,杆主体部71a的端部71b与下部连杆主体第2面73e抵接。在该状态下,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的嵌合轴部73d与形成在卡合部72上的嵌合部72c嵌合,利用形成在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的前端处的重锤73c将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向下方预紧,构成连杆机构70。
下面,利用图8、图10以及图1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变风道装置50的动作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在发动机高温燃烧时等要求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为了将外部空气从形成在保险杠10上的空气导入口15以及形成在前格栅18上的格栅开口部19向散热器5导入,而使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以及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一致地成为连通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以及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被遮蔽的状态下,利用未图示的致动器的动作,使杆部71下降。由此,使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连通状态。
另外,利用杆部71的下降,在杆主体部71a的端部71b与下部连杆主体第2面73e抵接的状态下,将杆部71向下方按压,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以旋转轴73a为旋转中心从重锤73c侧开始向上方进行旋转。由此,将嵌合轴部73d和嵌合部72c的嵌合被解除,下部百叶窗61自由摆动,利用由车辆1的行驶产生的行驶风进行摆动,使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连通状态。
另一方面,在不需要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为了将向散热器5的外部空气的导入隔断,而使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以及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一致地成为隔断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致动器的动作使杆部71上升,利用形成在杆部71上的与可变百叶窗23的驱动轴承部23c连结的驱动轴31c,使可变百叶窗23以驱动轴承部23c为摆动中心进行摆动,使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遮蔽状态。
另外,追随杆部71的上升,利用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的重锤73c的自重,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以旋转轴73a为旋转中心从重锤73c侧开始向下方进行旋转。由此,嵌合轴部73d与嵌合部72c嵌合,下部百叶窗61在关闭位置处闭止,使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隔断状态。
下面,对车辆1转移至积水路面行驶时的可变风道装置50的动作状态进行说明。
如果在下部百叶窗61在关闭位置处闭止,使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隔断状态的情况下,车辆1转移至积水路面行驶,则如图11所示,从保险杠10的空气导入口15施加外力,即飞溅的水会进入,向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的挡水部73g施加水压P。由此,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以旋转轴73a为旋转中心从重锤73c侧开始向上方进行旋转。由此,将嵌合轴部73a和嵌合部72c的嵌合解除,下部百叶窗61自由摆动。由此,如果水从空气导入口15进入,则下部百叶窗61向车辆后方向R侧摆动,容许水向发动机室2内进入。
另一方面,如果在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以及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连通的状态下,车辆1转移至积水路面行驶,则由于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形成为连通状态,所以容许水向发动机室2内进入。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在发动机高温燃烧时等要求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的嵌合轴部73c和嵌合部72的嵌合被解除,下部百叶窗61自由摆动,利用由车辆1的行驶而产生的行驶风进行摆动,使空气导入口15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连通状态,容许外部空气从空气导入口15进入。由此,在需要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将外部空气从格栅开口部19以及空气导入口15导入,对冷凝器4以及散热器5内的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冷却。另外,由于在不要求导入外部空气的情况下,格栅开口部19和散热器5之间成为隔断状态,并且,将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的嵌合轴部73d与卡合部72的嵌合部72c嵌合,使下部百叶窗61在空气导入口15的关闭位置处停止移动,所以可以可靠地将从格栅开口部19以及空气导入口15的外部空气的导入隔断,防止发动机过度冷却,并且防止由于行驶阻力的增大而导致的燃料消耗效率的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车辆1转移至积水路面行驶,则利用向挡水部73g施加的水压P,将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的嵌合轴部73d和卡合部72的嵌合解除,下部百叶窗61独立于可变百叶窗23而自由摆动。由此,容许水向车辆1内部进入,避免由于水压P的施加而导致下部百叶窗61以及下部连杆71的损坏。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对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向下方进行预紧的单元,由形成在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的前端处的重锤73c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下部转动连杆部件73和车体部件之间架设弹簧而进行预紧。

Claims (6)

1.一种可变风道装置,具有保险杠,该保险杠经由下部开口部,划分成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保险杠上部以及沿该保险杠上部的下方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保险杠下部,
配置在该保险杠的上方而沿所述保险杠上部的上方开口的上部开口部和散热器相对地配置,该可变风道装置配置在所述保险杠以及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对向该散热器流入的外部空气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变百叶窗,其设置在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向车宽方向延伸,在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进行摆动,将上述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或者连通,对所述外部空气向所述散热器的导入量进行控制;
下部百叶窗,其设置在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向车宽方向延伸,在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进行摆动,将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或者连通,对所述外部空气向所述散热器的导入量进行控制;以及
连杆机构,其使所述可变百叶窗以及所述下部百叶窗联动,由此将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以及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一致地遮蔽或者连通,并且,在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由于所述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被遮蔽的状态下,在所述下部百叶窗被施加外力时,由该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所述可变百叶窗和所述下部百叶窗之间的联动隔断,从而容许所述下部百叶窗摆动。
2.一种可变风道装置,具有保险杠,该保险杠经由下部开口部,划分成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保险杠上部、以及沿该保险杠上部的下方在车宽方向延伸上的保险杠下部,
配置在该保险杠的上方而沿所述保险杠上部的上方开口的上部开口部和散热器相对配置,该可变风道装置配置在所述保险杠以及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对向该散热器流入的外部空气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变百叶窗,其设置在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向车宽方向延伸,在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进行摆动,将上述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或者连通,对所述外部空气向所述散热器的导入量进行控制;
下部百叶窗,其设置在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向车宽方向延伸,在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进行摆动,将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或者连通,对所述外部空气向所述散热器的导入量进行控制;以及
连杆机构,其使所述可变百叶窗以及所述下部百叶窗联动,由此将所述上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以及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一致地遮蔽或者连通,并且,在利用所述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的状态下,在所述下部百叶窗由于外力而成为不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可变百叶窗和所述下部百叶窗之间的联动隔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机构具有与所述可变百叶窗连结的上部连杆、与所述下部百叶窗连结的下部连杆、以及一端与所述上部连杆连结并且另一端与所述下部连杆连结的连杆基座部,
所述下部连杆具有:
下部连杆托架,该下部连杆托架具有一般面,该一般面安装在所述连杆基座部的另一端上,向所述车辆的后方向延伸,并且,该下部连杆托架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具有从该一般面的端部开始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向侧形成为凹状的嵌合部、从该嵌合部的上部开始连续地向上方倾斜延伸而形成第1倾斜部的第1引导片、和从所述嵌合部的下部开始连续地向远离所述第1引导片的下方向倾斜延伸而形成第2倾斜部的第2引导片;以及
下部连杆臂,其与所述引导部卡合,具有与所述嵌合部嵌合的上部以及与所述下部百叶窗连结的下部,该下部连杆臂被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向预紧,
在由于所述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的状态下,如果所述下部百叶窗被施加外力,则利用所述连杆基座部的驱动而将所述下部连杆托架的嵌合部和所述下部连杆臂之间的嵌合解除,使所述连杆臂沿所述第1引导片向所述车辆的后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机构具有与所述可变百叶窗连结的上部连杆、与所述下部百叶窗连结的下部连杆、以及一端与所述上部连杆连结并且另一端与所述下部连杆连结的连杆基座部,
所述下部连杆具有:
下部连杆托架,该下部连杆托架具有一般面,该一般面安装在所述连杆基座部的另一端上,向所述车辆的后方向延伸,并且,该下部连杆托架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具有从该一般面的端部开始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向侧形成为凹状的嵌合部、从该嵌合部的上部开始连续地向上方倾斜延伸而形成第1倾斜部的第1引导片、和从所述嵌合部的下部开始连续地向远离所述第1引导片的下方向倾斜延伸而形成第2倾斜部的第2引导片;以及
下部连杆臂,其与所述引导部卡合,具有与所述嵌合部嵌合的上部以及与所述下部百叶窗连结的下部,该下部连杆臂被向所述车辆的前方向预紧,
在由于所述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的状态下,所述下部百叶窗由于外力而成为不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所述连杆基座部的驱动而将所述下部连杆托架的嵌合部和所述下部连杆臂之间的嵌合解除,使所述连杆臂沿所述第2引导片向所述车辆的后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机构具有:
卡合部,其位于所述下部百叶窗的所述车辆的后方向侧,在上端形成凹状的嵌合部;
下部转动连杆部件,其具有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可自由转动地轴支撑在所述车辆上的下部转动连杆主体部、形成在该下部转动连杆主体部的所述车辆的前方向侧的下部而与所述卡合部的所述嵌合部嵌合的嵌合轴部、贯穿所述下部转动连杆主体部的所述车辆的后方向侧的杆卡合孔、和从所述下部转动连杆主体部开始直立设置的挡水部;
预紧单元,其将该下部转动连杆部件向所述车辆的下方向预紧;以及
杆部,其具有向所述杆卡合孔中插入的前端以及与所述可变百叶窗连结的基端,
在利用所述下部百叶窗的摆动而将所述下部开口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遮蔽的状态下,如果向所述挡水部施加外力,则所述下部转动连杆部件的嵌合轴部和所述下部百叶窗的嵌合部之间的嵌合被解除,所述可变百叶窗和所述下部百叶窗之间的联动被隔断,从而容许所述下部百叶窗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可变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基座部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转动,向所述上部连杆以及所述下部连杆传递由该转动产生的驱动力。
CN201010523409.3A 2009-10-26 2010-10-26 可变风道装置 Active CN1020500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5107A JP5620085B2 (ja) 2009-10-26 2009-10-26 可変ダクト装置
JP2009-245107 2009-10-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0008A true CN102050008A (zh) 2011-05-11
CN102050008B CN102050008B (zh) 2015-04-01

Family

ID=43796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23409.3A Active CN102050008B (zh) 2009-10-26 2010-10-26 可变风道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14638B2 (zh)
JP (1) JP5620085B2 (zh)
CN (1) CN102050008B (zh)
DE (1) DE102010038194A1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6840A (zh) * 2011-06-03 2012-12-0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活动空气遮板
CN102826004A (zh) * 2011-06-15 2012-12-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引擎盖下气流的排出
CN102874100A (zh) * 2011-07-11 2013-01-16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汽车风门片装置
CN102996219A (zh) * 2011-09-13 2013-03-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3057400A (zh) * 2011-10-24 2013-04-2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机动车的车头模块
CN103072467A (zh) * 2011-10-25 2013-05-0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格栅百叶窗
CN103121427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式汽车通风格栅系统以及汽车
CN103596785A (zh) * 2011-06-10 2014-02-19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水冷式冷凝器
CN103692898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开口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05121204A (zh) * 2013-03-15 2015-12-02 Srg全球有限公司 格栅遮闭组件
CN105402020A (zh) * 2014-09-10 2016-03-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强制气冷式内燃机
CN106143124A (zh) * 2014-11-12 2016-11-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发动机室的外部活动风门
CN106715176A (zh) * 2014-12-26 2017-05-24 株式会社发尔特克 进气格栅模块
CN106794755A (zh) * 2014-08-29 2017-05-31 标致雪铁龙集团 具有改进的可修复性的机动车辆
CN109989823A (zh) * 2017-12-29 2019-07-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导气结构
CN110497772A (zh) * 2018-05-16 2019-11-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电机驱动通气装置
CN110877524A (zh) * 2019-12-04 2020-03-13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发动机舱内可转动的冷却模块
CN110901374A (zh) * 2018-09-18 2020-03-24 沃尔沃汽车公司 车辆前部结构
CN111086384A (zh) * 2018-10-24 2020-05-01 巴兹联合公司 用于车辆的前格栅的百叶窗装置
CN112026935A (zh) * 2019-06-04 2020-12-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前端结构
CN112714709A (zh) * 2018-09-13 2021-04-27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空气引导结构
CN111409447B (zh) * 2020-03-09 2021-05-18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进气通道
CN112855350A (zh) * 2021-02-05 2021-05-28 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器及其散热器格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0574B1 (fr) * 2009-09-29 2012-03-2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loc d'echange thermiqu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US8998293B2 (en) * 2010-06-22 2015-04-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flow control device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8646552B2 (en) * 2010-07-21 2014-02-11 Shape Corp. Integrated energy absorber and air flow management structure
US20120097464A1 (en) * 2010-10-22 2012-04-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Control of a shutter via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using a single wire
DE102011102155A1 (de) * 2011-05-20 2012-11-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Kühlergrillmodul mit integrierter Luftlenkeinrichtung, Frontstruktur eines Kraftfahrzeugs
JP5807486B2 (ja) * 2011-09-28 2015-11-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グリルシャッタ装置
US20130081888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econfigurable baseline opening for under-hood airflow
DE102011055394A1 (de) * 2011-11-15 2013-05-16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Luftklappen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Kühlluftstromes in einen Motorraum eines Fahrzeuges
KR101371455B1 (ko) * 2011-12-09 2014-03-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컨 시스템
US9714602B2 (en) * 2012-03-16 2017-07-25 Honda Motor Co., Ltd. Airflow directing member for a vehicle engine compartment
DE102012010891B4 (de) 2012-06-01 2014-08-07 Audi Ag Steuerbarer Kühllufteintritt für ein Fahrzeug
EA201590978A1 (ru) * 2012-10-24 2016-03-31 Маралто Инвайронментал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Лтд.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и способ нагрева жидкости для гидроразрыва
US8733484B1 (en) 2012-12-13 2014-05-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inkage for dual grille shutter system
JP5458200B1 (ja) * 2013-03-28 2014-04-02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可変ダクト装置
KR101481270B1 (ko) * 2013-05-22 2015-0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DE102013213136A1 (de) * 2013-07-04 2015-01-08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Luftklappenanordnung eines kühlerseitigen Lufteinlasssystems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20150041229A1 (en) * 2013-08-08 2015-02-12 Honda Motor Co., Ltd. Front end arrangement with active radiator damper and active radiator control method
JP6083063B2 (ja) * 2013-11-22 2017-02-22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掛止構造
JP6189194B2 (ja) * 2013-11-27 2017-08-30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グリルシャッター装置
JP6247972B2 (ja) * 2014-03-20 2017-12-13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の可動部材連動機構
KR101575255B1 (ko) * 2014-05-27 2015-12-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DE102014226028A1 (de) * 2014-12-16 2016-06-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zufuhrein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4226027A1 (de) * 2014-12-16 2016-06-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zufuhrein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252611B2 (en) * 2015-01-22 2019-04-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ctive seal arrangement for use with vehicle condensers
DE102015109698B4 (de) * 2015-06-17 2021-06-24 Hbpo Gmbh Kühl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FR3039102B1 (fr) * 2015-07-22 2017-07-2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obturation d'une entree d air, en particulier positionnee sur la face avant d'un vehicule tel qu'un vehicule automobile
US9840144B2 (en) * 2015-08-19 2017-12-1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Front air-rectifying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KR101724907B1 (ko) * 2015-09-21 2017-04-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공력성능 개선장치
KR101655700B1 (ko) * 2015-09-21 2016-09-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측면 실링이 향상된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장치
JP6566817B2 (ja) * 2015-09-29 2019-08-28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
DE102015221003B4 (de) * 2015-10-27 2022-02-0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zufuhrein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20180080367A1 (en) * 2016-09-22 2018-03-22 Trent Mallett Engine shield
FR3060478B1 (fr) * 2016-12-16 2019-01-25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reglage d'entree d'air
FR3066445B1 (fr) * 2017-05-19 2019-05-0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regulation d'un flux d'air d'une entree d'air, pour la face avant d'un vehicule
US10166859B1 (en) * 2017-06-30 2019-01-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 underbody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JP6455557B2 (ja) * 2017-06-30 2019-01-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グリルシャッタ取付構造
US10071625B1 (en) 2017-08-15 2018-09-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ow control assembly and method utilizing apertured shutters
JP6879175B2 (ja) * 2017-11-14 2021-06-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グリルシャッタ装置
DE102018211425A1 (de) 2018-07-10 2020-01-1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ühl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Abdeckvorrichtungen zur Beeinflussung der Kühlluftzufuhr zu Kühlmittelkühlern
JP7014082B2 (ja) * 2018-07-31 2022-02-0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グリルシャッタの制御装置
DE102019112701A1 (de) * 2019-05-15 2020-11-19 Röchling Automotive SE & Co. KG OBD-fähige Luftklappenvorrichtung
DE102019113165A1 (de) * 2019-05-17 2020-11-1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einlassanordnung
JP7316119B2 (ja) * 2019-07-03 2023-07-27 株式会社Subaru 電気自動車の空調システム
DE112021000375T5 (de) * 2020-02-19 2022-10-06 Hanon Systems Luftklappe mit türstruktur vom gemischten typ
DE102021101127A1 (de) * 2020-03-19 2021-09-23 Hanon Systems System zum Klimatisieren der Luft eines Fahrgastraums und zur Wärmeübertragung mit Antriebskomponenten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s Systems
DE102020108906A1 (de) 2020-03-31 2021-09-30 Röchling Automotive SE & Co. KG Luftklappenanordnung mit asynchron beweglichen Luftklappenfeldern
JP2022036574A (ja) * 2020-08-24 2022-03-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のシャッタ装置
KR20220034608A (ko) * 2020-09-11 2022-03-1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장치
JP6932832B1 (ja) * 2020-11-19 2021-09-08 マレリ株式会社 フラップドア
EP4169755A1 (en) 2021-10-19 2023-04-26 Audi AG Radiator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CN115320365A (zh) * 2022-08-18 2022-11-11 李庆强 一种汽车前挡散热器百叶窗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19621A (en) * 1927-03-01 Radiator-shutter
US4457558A (en) * 1981-04-22 1984-07-03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Up and down moving mechanism for an air spoiler associated with a movable grill
US6286893B1 (en) * 2000-01-03 2001-09-11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Front wing with cockpit adjustment
CN2839024Y (zh) * 2005-10-25 2006-11-22 湖南江麓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船的进排气百叶窗密封装置
JP2007320527A (ja) * 2006-06-05 2007-12-13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冷却装置
US20090050385A1 (en) * 2004-10-29 2009-02-26 Daimler Trucks North America Llc Selective closing of at least one vehicle opening at a front portion of a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70111A (en) * 1924-08-18 1926-01-19 Wickware Walter Halpenny Shutter mechanism for automobile radiators
JPS58112625U (ja) * 1982-01-28 1983-08-0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グリル
JPS58139327U (ja) * 1982-03-17 1983-09-19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グリル開閉装置
JPS6217313A (ja) * 1985-07-15 1987-01-26 Nissan Motor Co Ltd ラジエ−タシヤツタ
JP2808935B2 (ja) 1991-08-27 1998-10-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動グリルの制御装置
DE10019419A1 (de) * 2000-04-19 2001-10-25 Bosch Gmbh Robert Kühlsystem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einer Verschließeinheit für den Kühlluftstro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19621A (en) * 1927-03-01 Radiator-shutter
US4457558A (en) * 1981-04-22 1984-07-03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Up and down moving mechanism for an air spoiler associated with a movable grill
US6286893B1 (en) * 2000-01-03 2001-09-11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Front wing with cockpit adjustment
US20090050385A1 (en) * 2004-10-29 2009-02-26 Daimler Trucks North America Llc Selective closing of at least one vehicle opening at a front portion of a vehicle
CN2839024Y (zh) * 2005-10-25 2006-11-22 湖南江麓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船的进排气百叶窗密封装置
JP2007320527A (ja) * 2006-06-05 2007-12-13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冷却装置

Cited B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6840A (zh) * 2011-06-03 2012-12-0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活动空气遮板
CN102806840B (zh) * 2011-06-03 2015-11-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活动空气遮板
CN103596785B (zh) * 2011-06-10 2015-12-23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水冷式冷凝器
CN103596785A (zh) * 2011-06-10 2014-02-19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水冷式冷凝器
CN102826004B (zh) * 2011-06-15 2015-07-2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引擎盖下气流的排出
CN102826004A (zh) * 2011-06-15 2012-12-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引擎盖下气流的排出
CN102874100A (zh) * 2011-07-11 2013-01-16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汽车风门片装置
CN102874100B (zh) * 2011-07-11 2015-07-01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汽车风门片装置
CN102996219A (zh) * 2011-09-13 2013-03-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2996219B (zh) * 2011-09-13 2015-07-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3057400A (zh) * 2011-10-24 2013-04-2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机动车的车头模块
CN103072467A (zh) * 2011-10-25 2013-05-0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格栅百叶窗
CN103121427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式汽车通风格栅系统以及汽车
CN103121427B (zh) * 2011-11-18 2016-01-1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式汽车通风格栅系统以及汽车
CN103692898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开口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03692898B (zh) * 2012-09-27 2016-06-08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开口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05121204A (zh) * 2013-03-15 2015-12-02 Srg全球有限公司 格栅遮闭组件
CN105121204B (zh) * 2013-03-15 2019-05-14 Srg全球有限公司 格栅遮闭组件
CN106794755A (zh) * 2014-08-29 2017-05-31 标致雪铁龙集团 具有改进的可修复性的机动车辆
CN106794755B (zh) * 2014-08-29 2019-07-30 标致雪铁龙集团 具有改进的可修复性的机动车辆
CN105402020B (zh) * 2014-09-10 2018-02-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强制气冷式内燃机
CN105402020A (zh) * 2014-09-10 2016-03-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强制气冷式内燃机
CN106143124A (zh) * 2014-11-12 2016-11-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发动机室的外部活动风门
CN106143124B (zh) * 2014-11-12 2019-05-2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发动机室的外部活动风门
US10118480B2 (en) 2014-12-26 2018-11-06 Faltec Co., Ltd. Grille shutter module
CN106715176A (zh) * 2014-12-26 2017-05-24 株式会社发尔特克 进气格栅模块
CN109989823A (zh) * 2017-12-29 2019-07-0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导气结构
CN109989823B (zh) * 2017-12-29 2022-03-1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导气结构
CN110497772A (zh) * 2018-05-16 2019-11-2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电机驱动通气装置
CN110497772B (zh) * 2018-05-16 2023-12-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电机驱动通气装置
CN112714709A (zh) * 2018-09-13 2021-04-27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空气引导结构
CN112714709B (zh) * 2018-09-13 2023-11-21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空气引导结构
CN110901374A (zh) * 2018-09-18 2020-03-24 沃尔沃汽车公司 车辆前部结构
CN111086384B (zh) * 2018-10-24 2022-12-13 巴兹联合公司 用于车辆的前格栅的百叶窗装置
CN111086384A (zh) * 2018-10-24 2020-05-01 巴兹联合公司 用于车辆的前格栅的百叶窗装置
CN112026935A (zh) * 2019-06-04 2020-12-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前端结构
CN112026935B (zh) * 2019-06-04 2022-10-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前端结构
US11518444B2 (en) 2019-06-04 2022-12-06 Honda Motor Co., Ltd. Front end structure
CN110877524B (zh) * 2019-12-04 2021-09-2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发动机舱内可转动的冷却模块
CN110877524A (zh) * 2019-12-04 2020-03-13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发动机舱内可转动的冷却模块
CN111409447B (zh) * 2020-03-09 2021-05-18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进气通道
CN112855350A (zh) * 2021-02-05 2021-05-28 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器及其散热器格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0008B (zh) 2015-04-01
JP2011088584A (ja) 2011-05-06
DE102010038194A1 (de) 2011-04-28
US8814638B2 (en) 2014-08-26
US20110097984A1 (en) 2011-04-28
JP5620085B2 (ja)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0008A (zh) 可变风道装置
CN103249586B (zh) 栅格百叶窗开闭控制装置
EP2206911B1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KR101694058B1 (ko) 차량의 외장형 액티브 에어플랩 장치
CN105584353B (zh) 车辆用风门片装置
JP4545624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ダンパ取り付け構造
JP4957768B2 (ja) 冷却風導入構造
CN103930291A (zh) 开闭装置
KR20160140584A (ko) 작업 차량
KR102598420B1 (ko) 틸팅 가능한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어셈블리
KR101310698B1 (ko) 작업 차량의 원동부 구조
EP2826658A1 (en) Work machine
CN100532149C (zh) 插秧机
KR101071182B1 (ko) 콤바인
CN103101595B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GB2520626A (en) Grille for a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commercial vehicle, as well as a vehicle
JP2016147553A (ja) 車両のシャッタ開閉機構
JP3652173B2 (ja) 乗用型芝刈機
JP2021115899A (ja) 車両用冷却構造
JP4988888B2 (ja) 田植機
KR101595979B1 (ko)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KR101626385B1 (ko)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CN201161643Y (zh) 一种机动车用挡泥板
JP3350410B2 (ja) バックホウ
JP4947084B2 (ja) コンバイ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ubaru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