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9648B - 炭罐结构 - Google Patents

炭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9648B
CN101469648B CN2008101890382A CN200810189038A CN101469648B CN 101469648 B CN101469648 B CN 101469648B CN 2008101890382 A CN2008101890382 A CN 2008101890382A CN 200810189038 A CN200810189038 A CN 200810189038A CN 101469648 B CN101469648 B CN 101469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bient air
connecting tube
charcoal
branched pip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90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9648A (zh
Inventor
大平隆英
高冈岩男
横仓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69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9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9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96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72Details of the fuel vapour pipes or cond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5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 B60K15/03504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adapted to avoid loss of fuel or fuel vapour, e.g. with vapour recover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9Layout of the fuel vapour instal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5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 B60K2015/03523Arrangements of the venting tube
    • B60K2015/03528Mounting of venting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5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 B60K2015/03542Mounting of the venting means
    • B60K2015/03552Mounting of the venting means the venting mean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fuel filler p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35Fuel tanks characterised by venting means
    • B60K2015/03542Mounting of the venting means
    • B60K2015/03557Mounting of the ven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the venting device integrated in the fuel tank, e.g. vapor recovery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炭罐结构。将一端向外界空气开放的分支管(57)的另一端连接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中间部分,将止回阀设在所述分支管(57)中,该止回阀限制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的空气经该分支管(57)向外界空气中流出,并且当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成为规定值以上的负压时,经分支管(57)将外界空气导入外界空气连通管(57)内。使分支管(57)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7a)位于比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高的位置,并配置在轮室内板及外板(71a)、(71b)与挡泥部件(71c)之间的空间(73)内。因此能提供即使车辆下部浸在水中时的水位很高也能防止水进入炭罐主体内的炭罐结构。

Description

炭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炭罐(canister)主体和外界空气连通管的炭罐结构,该炭罐主体将在车辆的燃油箱内产生的燃油蒸气(蒸发气体)储存于内部且将该储存的燃油蒸气提供给内燃机的进气系统,该外界空气连通管从该炭罐主体上延伸而设,该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前端向外界空气开放而使炭罐主体内部和外界空气连通。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炭罐包括在内部收纳有活性炭等吸附剂的炭罐主体,使所述吸附剂吸附在燃油箱内蒸发而产生的燃油蒸气,来储存该燃油蒸气。燃油蒸气以外的空气经过从炭罐主体上延伸而设的外界空气连通管向外界空气中(大气中)放出。补充说明一下,在有些情况下,由于随着燃油箱内的温度变化发生的压力变化,外界空气会经过外界空气连通管和炭罐主体被导入燃油箱内。
此外,炭罐主体根据发动机运转状态将所述储存的燃油蒸气提供给发动机进气系统。就是说,炭罐主体和发动机进气系统(进气管)由清污(purge)管连接起来,在该清污管中设置有根据发动机运转状态进行打开或关闭的清污控制阀,一打开该清污控制阀,炭罐主体和外界空气连通管内就成为负压。这样,外界空气就从该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被导入外界空气连通管内,该空气与所述储存的燃油蒸气混合而提供给发动机进气系统。
在所述炭罐中,在水从该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进入外界空气连通管内的情况下,该水有可能进入炭罐主体内并降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甚至该水有可能被吸入发动机内。因此,需要采取使水不进入炭罐主体内的措施。
于是,在日本公开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实开平4-129868号公报中,有人提案过下述结构,该结构是:将外界空气连通管连接在发动机安装部件的一端部上,该发动机安装部件由位于中央的水平部和形成为在该水平部的两侧分别向斜上方上升着延伸的两端部构成,并且具有空心部,这样来设为即使所述水平部浸在水中,水也不会进入炭罐主体内。
然而,所述公报所公开的炭罐结构只能应付车辆下部浸在水中时的水位非常低的情况,而在水位颇高的情况(例如,车轮中的三分之二左右的部位浸在水中的水位的情况)下,水会进入到炭罐主体内。
此外,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昭63-162329号公报、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1-152972号公报及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346801号公报中,有人公开了其他炭罐结构。然而,即使基于这些炭罐结构,也不能够确实地防止水进入炭罐主体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所述问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车辆下部浸在水中时的水位很高也能够防止水进入炭罐主体内的炭罐结构。
本发明的炭罐结构达成所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炭罐结构,该炭罐结构包括炭罐主体和外界空气连通管,该炭罐主体分别通过管连接在车辆的燃油箱及内燃机的进气系统上,将在该燃油箱内产生的燃油蒸气储存到内部且将该储存的燃油蒸气提供给所述进气系统,该外界空气连通管从该炭罐主体上延伸而设,该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前端向外界空气开放而使炭罐主体内部和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炭罐结构具有下述结构,即:在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的中间部分连接有一端向外界空气开放的分支管的另一端;在所述分支管上设置有止回阀,该止回阀限制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内的空气经过该分支管向外界空气中流出,并且当该外界空气连通管内成为规定值以上的负压时,经过分支管将外界空气导入外界空气连通管内;所述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位于比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还高的位置上,并配置在形成于构成所述车辆的轮室(wheel house)的车身部件与覆盖该车身部件的车轮一侧的挡泥部件之间的空间内。
因为止回阀借助所述结构限制外界空气连通管内的空气从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向外界空气中流出,所以即使燃油蒸气向外气中放出,该燃油蒸气也不会从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向外界空气中放出,而从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向外界空气中放出。其结果是,通过将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配置在尽量低的位置上,就能够防止出现下述情况:从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放出的燃油蒸气的臭气令车辆的乘务员等不快。另一方面,因为将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配置在比较低的位置上,所以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容易浸在水中。然而,在水从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进入外界空气连通管的一部分中的情况下,若事先设为使该水不进入而到达外界空气连通管中的分支管连接部的位置,就不会当打开清污控制阀时从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吸入外界空气,外界空气连通管内成为规定值以上的负压。这样,止回阀就打开,外界空气经过分支管被导入外界空气连通管内。其结果是,如上所述进入外界空气连通管的一部分中后的水还是不会被吸入炭罐主体内。此外,因为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配置在比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还高的位置上,所以通过将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配置在比浸在水中时的水位还高的位置上,就能够防止水从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进入分支管内。因此,即使车辆下部浸在水中时的水位很高,也能够防止水进入炭罐主体内。补充说明一下,最好将所述规定值调整为:当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未浸在水中时,即使打开清污控制阀,外界空气连通管内也不成为规定值以上的负压,而外界空气从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被吸入炭罐主体内。
再加上,因为所述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配置在形成于构成所述车辆的轮室的车身部件与覆盖该车身部件的车轮一侧的挡泥部件之间的空间内,所以即使车轮中的三分之二的部位浸在水中,也能够将分支管配置在比该浸在水中时的水位还高的位置上,能够确实地防止水从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进入外界空气连通管中。此外,由于挡泥部件的存在,能够防止泥等附着在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上,并能够防止车轮溅起的水滴从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进入分支管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设为下述结构,即:所述炭罐主体配置在比所述车辆的车身地板还靠近下侧的位置上;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的中间部分具有凸状部,该凸状部在所述空间内向上侧延伸,然后折回向下侧延伸;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凸状部的上部位于所述空间内的上部且比该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和炭罐主体侧端还高的位置上,所述分支管连接在所述凸状部的上部。
由于该结构,能够在不将车辆大型化的状态下容易地配置能够收纳很多吸附剂的、容量很大的炭罐主体,能够尽量不使燃油蒸气向外界空气中放出。而且,即使炭罐主体(外界空气连通管的炭罐主体侧端)和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配置在比较低的位置上,因为凸状部存在于外界空气连通管的中间部分,所以从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进入外界空气连通管内的水也不会到达炭罐主体。此外,能够将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容易地配置在比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还高的位置上,并能够将外界空气连通管中的分支管连接部设在很高的位置上,来容易地防止从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进入外界空气连通管内的水到达外界空气连通管中的分支管连接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设为下述结构,即:在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中比所述分支管的连接部还靠近炭罐主体一侧的位置上配置有阻止外界空气中的异物被吸入炭罐主体内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配置在比所述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还高的位置上,该位置为在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中从所述凸状部的最上部来看与所述分支管的连接部相反一侧的、从该最上部的位置错开的位置。
由于该结构,即使车轮溅起的水滴从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进入分支管内,也能够防止该水滴到达过滤器,能够防止进入了分支管内的水损坏过滤器。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的中间部分配置有三通管(pipe tee),所述分支管由所述三通管的支管(branch pipe)部构成,所述止回阀组装在所述三通管的支管部中。
由于该结构,能够将分支管容易地连接在外界空气连通管上,即使不将其他管连接在三通管的支管部的前端,也能够构成分支管,能够容易地构成尺寸很小的分支管。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来明确表示本发明的其他情况和有利之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包括采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构的炭罐的燃油蒸气清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显示车辆后部的后地板的下侧部分的平面图。
图3是显示车辆后部的主要部分的、从车辆右侧观测而得到的侧面图。
图4是沿图2的IV-IV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适当的实施方式加以详细的说明。补充说明一下,下述关于适当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基本上是示例的,而没有对本发明、采用本发明的对象及其用途加以限制的意图。
图1显示包括采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构的炭罐50的燃油蒸气清污系统的整体概略结构。1是作为车辆C(参照图3)的内燃机的发动机,具有并列设置了多个气缸2(仅显示一个)的气缸体3和配置在所述气缸体3上的缸盖4。在该发动机1的各个气缸2内分别嵌入有能够进行往复移动的活塞5,在该活塞5的前端面与缸盖4的下表面之间区划形成有燃烧室6。
在所述缸盖4中,对应于各个气缸2分别形成有进气口12和排气口13。所述进气口12和排气口13设置为:内侧端在燃烧室6的顶面上开口,而外侧端在缸盖4的一个侧面和另一个侧面上分别开口。此外,在进气口12和排气口13的内侧端分别配置有进气阀14和排气阀15,以便能够对该位于内侧端的开口进行开闭。
此外,在所述缸盖4中配置有注入器20,该注入器20的喷出口面向每个气缸2的进气口12中的外侧端的开口附近。所述各个气缸2的注入器20连接在沿气缸列方向延伸的燃料分配管22上,由车辆C的燃油箱23提供的燃料被该燃料分配管22分配提供给各个注入器20。
所述燃料分配管22通过燃料供给管24连接在燃油箱23上。在该燃油箱23内以浸在燃料中的方式配置有燃料泵25。该燃料泵25具有吸入燃料的吸入管25a和喷出该吸入后的燃料的喷出管25b,在该吸入管25a的前端连接有渗滤器(strainer)26。该喷出管25b通过调整器27连接在所述燃料分配管24上。燃料泵25从吸入管25a吸入燃料,再从喷出管25b喷出该燃料,将已成为被调整器27调整了压力的状态的燃料送向所述燃料供给管24。
在所述发动机1的所述一个侧面上以与各个气缸2的进气口12连通的方式连接有进气管30。该进气管30将用空气过滤器31过滤后的空气提供给各个气缸2的燃烧室6。在该进气管30中比空气过滤器31还靠近下游一侧的位置上配置有对该进气管30的剖面面积加以调整的电动节流阀36,在比该节流阀36还靠近下游一侧的位置上配置有缓冲罐(surge tank)37。进气管30中比该缓冲罐37还靠近下游一侧的部分构成对应于每个气缸2分支的独立通路,所述各条独立通路的下游端分别连接在各个气缸2的进气口12的外侧端。
另一方面,在所述发动机1的所述另一个侧面上连接有排出来自各个气缸2的燃烧室6的已燃气体(废气)的排气管40。该排气管40中靠上游一侧的部分由具有独立通路和集合部的排气多支管(manifold)构成,该独立通路对应于每个气缸2分支而连接在排气口13的外侧端上,所述各条独立通路在集合部合在一起。在排气管40中比该排气多支管还靠近下游一侧的位置上配置有用来对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净化的催化转化器41。此外,在排气管40的下游端配置有用来减低排气噪声的消声器43(参照图2和图3)。
所述炭罐50包括炭罐主体51和外界空气连通管52,该炭罐主体51在内部收纳有活性炭等吸附剂,该外界空气连通管52从该炭罐主体51延伸而设,该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前端向外界空气(大气)开放而使炭罐主体51内部和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炭罐主体51通过连接管53与燃油箱23连接,并通过清污管54与发动机1的进气系统(具体而言,设在所述进气管30中的缓冲罐37)连接。这样,燃油箱23内就总是与炭罐主体51内部连通,并通过炭罐主体51内部的吸附剂和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与外界空气连通。此外,当打开了后述的清污控制阀55时,进气管30内部与炭罐主体51内部连通,并通过炭罐主体51内部的吸附剂和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与外界空气连通。补充说明一下,清污管54连接在进气管30上的连接位置也可以是位于节流阀36与缓冲罐37之间的部分。
在所述燃油箱23内蒸发而产生的燃油蒸气(蒸发气体)通常通过所述连接管53向炭罐主体51内部流动,炭罐主体51将该燃油蒸气吸附在吸附剂上并进行储存。燃油蒸气以外的空气经过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52向外界空气中(大气中)放出。补充说明一下,在有些情况下,由于随着燃油箱23内的温度变化而发生的压力变化,外界空气会经过外界空气连通管52和炭罐主体51导入燃油箱23内。
此外,炭罐主体51根据发动机1的运转状态将已储存在该炭罐主体51内部的燃油蒸气通过所述清污管54提供给所述进气管30(缓冲罐37)。就是说,在清污管54中设置有根据发动机1的运转状态进行开闭的清污控制阀55,一打开该清污控制阀55,炭罐主体51内就与进气管30内连通起来,炭罐主体51内和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成为负压。这样,外界空气(空气)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导入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该空气与所述储存的燃油蒸气混合起来,再作为清污混合气体经过清污管54提供给进气管30。补充说明一下,能够对所述清污控制阀55的开闭量进行控制,能够通过对该开闭量进行控制,来对提供给进气管30的燃油蒸气(清污混合气体)量进行调整。
在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中间部分连接有一端向外界空气开放的分支管57的另一端。在该分支管57上设置有止回阀58,该止回阀58具有作为对分支管57进行开闭的阀体的球阀58a和该球阀58a进行安装及分离的阀座58b。该球阀58a设置为:被在附图中未示的弹簧施加要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一侧向分支管57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7a一侧推阀座58b的力量。当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成为规定值以上的负压(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的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成为规定压力值以上)时,球阀58a抵抗着所述弹簧所施加的力量离开阀座58b,来打开止回阀58。另一方面,当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未成为规定值以上的负压时,由于所述弹簧所施加的力量,球阀58a安装在阀座58b上,关闭着止回阀58。
在关闭所述清污控制阀55的状态下,因为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不会成为规定值以上的负压,所以所述止回阀58关闭着,这样来限制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的空气经过分支管57向外界空气中流出。此外,即使打开所述清污控制阀55,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成为负压,若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未如后面所述浸在水中,外界空气开放端52内就也不会成为规定值以上的负压。因此,止回阀58处于关闭状态,外界空气如上所述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导入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
另一方面,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浸在水中的情况下,当打开所述清污控制阀55时,外界空气不被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吸入,而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成为规定值以上的负压。此时,球阀58a根据该负压抵抗着所述弹簧所施加的力量离开阀座58b,来打开止回阀58。这样,外界空气就经过分支管57导入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与所述已储存的燃油蒸气一起经过清污管54提供给进气管30。补充说明一下,通过如后面所述将凸状部52b(参照图2到图4)设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中间部分,来设为:即使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浸在水中,水进入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靠近外界空气开放端52a一侧的部分,该水也不会在关闭清污控制阀55的状态下到达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中的分支管57连接部,并且,该水也不会由于通过打开清污控制阀55就施加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的负压而被吸收到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中的分支管57连接部。
所述规定值(负压)设定为:力量大于所述弹簧所施加的力量,并且,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进来的水不会由于施加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的负压而被吸收到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中的分支管57连接部的位置的值。补充说明一下,若能够设为即使将所述弹簧所施加的力量设为很小的值也能够将球阀58a确实地安装在阀座58b上,就可以设为这样的,即:将所述规定值设为很小的值(将规定值与大气压力之差设为很小的值),来设为当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未浸在水中时,利用通过打开清污控制阀55就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产生的负压打开止回阀58。在该情况下,外界空气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和分支管57的两个外界空气开放端52a、57a都被吸入炭罐主体51内。
在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中比分支管57连接部还靠近炭罐主体51一侧的位置上配置有过滤器60。即使外界空气中的异物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和分支管57中的任何外界空气开放端52a、57a进来,该过滤器60都阻止该异物被吸入炭罐主体51内。补充说明一下,过滤器60不是一定需要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炭罐主体51由具有防水结构并且大致呈矩形箱状的密封容器构成,即使该炭罐主体51浸在水中,水不会进入该密封容器的内部。该炭罐主体51配置在比作为车辆C的车身地板的后地板61(参照图3和图4)还靠近下侧的位置上。具体而言,炭罐主体51配置在比车宽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与左右配成一对的后侧架62、62连结的后地板61还靠近下侧、并且该两个后侧架62、62相互之间的位置。补充说明一下,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和“后”分别指车辆C的前部和后部。
在所述两个后侧架62、62中对应于后轮65的位置上安装固定有后副架前部件和后部件63、64,该后副架前部件和后部件63、64互相在前后方向上隔着间隔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支撑后轮悬架66。左右两侧的后轮轴(axle)部68分别通过后轮悬架66的三个横向杆66a连结到该后副架前部件和后部件63、64在车宽方向的两端部上。后轮65以与所述各个后轮轴部68的轮毂68a一起旋转的方式安装固定在所述轮毂68a上。补充说明一下,在图2中,66b是后轮悬架66的拖臂(trailing arm),图2和图3中的67是缓冲器(shock absorber)。
所述炭罐主体51配置在所述后副架前部件和后部件63、64相互之间并且位于车宽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位置上,炭罐主体51的前端部安装固定在后副架前部件63上,炭罐主体51的后端部安装固定在后副架后部件64上。在比该炭罐主体51还靠近前边、并且所述两个后侧架62、62相互之间的所述后副架前部件63与位于该后副架前部件63的前边的横跨部件69之间的位置上,配置有所述燃油箱23。在所述后地板61上的比所述燃油箱23还靠近上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后部坐椅80(参照图3)。补充说明一下,燃油箱23具有分割成上下两侧部分的结构,由树脂制作。
在所述燃油箱23的后端部的上部连接有加油管77,该加油管77用来将燃料从车辆C的外侧提供给该燃油箱23内。该加油管77向后侧且车宽方向上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排气管40相反一侧即右侧)倾斜着延伸,然后经过位于右侧的后侧架62(在图3中位于右侧的后侧架62)的下侧而进入后轮用轮室71内(参照图2和图4)。
在此,如图4所示,所述轮室71由作为构成该轮室71的车身部件的轮室内板71a和轮室外板71b构成。这两个板71a、71b中的后轮65一侧(两个板71a、71b中的轮室内周一侧、和轮室内板71a中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由构成轮室71的后轮65侧部分的挡泥部件71c覆盖,在两个板71a、71b与挡泥部件71c之间形成有空间73。所述轮室外板71b中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由车身外板74覆盖,该车身外板74及轮室外板71b的下端部分互相连结起来。
所述加油管77在所述轮室71内的所述空间73内向上侧延伸,然后在该空间73的上部向上侧且车宽方向的外侧倾斜着延伸,并贯通轮室外板71b,使得加油管77的前端面向轮室外板71b与车身外板74之间的空间。在该加油管77的前端,以可以进行装卸的方式安装有对该前端的开口进行关闭的盖78。在所述车身外板74中的对应于该前端的部分设置有构成为开闭自如的车身盖(lid)(未示)。当将燃料提供给燃油箱23内时,在打开该车身盖后取下所述盖78。
所述排气管40大致沿着位于左侧的后侧架62(在图3中位于左侧的)在该后侧架62的车宽方向上的内侧附近沿前后方向延伸,连接到横置的消声器43的左侧端面上。该消声器43配置在比后地板61还靠近下侧且比后轮65还靠近后边的位置上。排气尾管44、44分别从该消声器43的左右两端部延伸而设,所述各条排气尾管44在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后在后侧架62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向后侧折弯,位于所述各条排气尾管44的前端的排气口朝向后侧。补充说明一下,虽然在附图中未示,但是在消声器43的上侧位置上设置有用来收纳备胎的轮胎凹座(tire pan),该轮胎凹座是后地板61向下侧凹进而成的。
所述连接管53从所述燃油箱23的后端部的上部向后侧延伸,然后向下侧折弯,连接到炭罐主体51的右侧面上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此外,所述清污管54从炭罐主体51的右侧面的后端部向前边延伸,还沿着燃油箱23的右侧面向前边延伸,连接到配置在设置于车辆C的前部中的发动机室(未示)内的所述进气管30(缓冲罐37)上。
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52从炭罐主体51的右侧面的前端部上部向车宽方向上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排气管40相反一侧的右侧)且后侧延伸,然后与所述加油管77一起经过位于右侧的后侧架62的下侧进入轮室71内。之后,在轮室71内的轮室内板及外板71a、71b与挡泥部件71c之间的空间73内,外界空气连通管52在比加油管77还靠近后边的位置上向上侧延伸,然后在该空间73的上部向上侧且车宽方向的外侧倾斜着延伸,之后在轮室外板71b附近呈着倒过来的U字形折回,大致沿着所述向上侧延伸的部分向下侧延伸,在经过位于右侧的后侧架62的下侧后向前边折弯,大致沿着该后侧架62的车宽方向内侧向前边延伸。该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配置在轮室71下部附近(轮室内板71a下部的车辆C内侧附近)、并且高度和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后轮65的中心大致相等的位置上,该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设为朝向下侧。这样,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中间部分就具有在所述空间73内向上侧延伸后折回而向下侧延伸的凸状部52b。并且,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位于比凸状部52b还靠近前边的位置上。而且,凸状部52b配置在所述空间73内,凸状部52b的上部位于所述空间73的上部(轮室71内的上部)且比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和炭罐主体51侧端还高的位置上。
所述分支管57连接到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凸状部52b的上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最上部(折回的点),而是比最上部还靠近外界空气开放端52a一侧的、最上部附近的位置)上。在所述凸状部52b的上部(比最上部还靠近外界空气开放端52a一侧的、最上部附近的位置)上配置有三通管59,该三通管59由以直线状延伸的主管部59a、和从该主管部59a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沿与主管部59a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支管部59b构成。该三通管59的支管部59b构成所述分支管57,主管部59a构成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中的分支管57连接部。所述止回阀58组装在支管部59b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仅用所述支管部59b构成分支管57。也可以将别的管连接在支管部59b的前端,用该管和支管部59b构成分支管57。通过如上所述将三通管59配置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中,就能够将分支管57容易地连接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上,并且,通过仅用该三通管59的支管部59b构成分支管57,就能够容易地构成尺寸很小的分支管57。此外,通过将三通管59配置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凸状部52b的上部,分支管57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7a就配置在比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还高的位置上。
与所述三通管59一样,所述过滤器60也配置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凸状部52b的上部。从空间利用的角度来看,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过滤器60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中配置于从凸状部52b的最上部来看与分支管57连接部(三通管59)相反一侧的、从该最上部的位置错开的位置上,过滤器60由此位于与分支管57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7a大致相等的高度位置上。在过滤器60的配置空间不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最好将过滤器60配置在比分支管57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7a还高的位置上。这是因为若采用所述配置,就即使由后轮65溅起的水滴从分支管57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7a进入分支管57内,也能够防止该水滴到达过滤器60,能够防止进入分支管57中的水损坏过滤器60。不过,在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配置的情况下,水也几乎不会损坏过滤器60,该原因是:分支管57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7a位于比较高的位置上,并且外界空气开放端57a的后轮65一侧由挡泥部件71c覆盖,因而水进入分支管57内这一事情就难以发生,而且,万一水进入分支管57内,该水就为了到达过滤器60还需要越过凸状部52b的最上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炭罐主体51配置在比后地板61还靠近下侧的位置上,所以能够采用能收纳很多吸附剂的、容量很大的炭罐主体51,由此能够不使燃油蒸气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向外界空气中放出。即使燃油蒸气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放出,因为该外界空气开放端52a配置在比较低的位置上,所以也能够设为不使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放出来的燃油蒸气的臭气令车辆C的乘务员等不快。此外,因为在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分支出的分支管57上设置有止回阀58,该止回阀58限制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的空气从分支管57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7a向外界空气中流出,所以即使分支管57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7a位于很高的位置上,也没有所述臭气问题。
此外,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在车宽方向上位于与会变为高温的排气管40相反的一侧,并位于比凸状部52b还靠近前边的位置上,使得该外界空气开放端52a远离会变为高温的消声器43。因此,即使燃油蒸气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向外界空气中放出,燃油蒸气也不会面临高温环境。补充说明一下,也可以将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配置在比后轮65还靠近前边的位置上,以让该外界空气开放端52a位于离消声器43更远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若将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配置在比较低的位置上,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就容易浸到水中。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车辆C的下部浸到水中,水位达图3所示的高度H(是与后地板61的相当于后轮65的前后位置上的高度相比稍低一点的高度,也是后轮65的三分之二左右的部分浸在水中的高度)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车辆C的行车,即使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浸在水中,水也不会进入炭罐主体51内。就是说,当所述浸在水中时,即使水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进入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一部分(靠近外界空气开放端52a一侧的部分)中,因为凸状部52b存在于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中间部分,所以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进来的水也不会在关闭清污控制阀55的状态下到达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中的分支管57连接部(三通管59),也不会到达炭罐主体51。在所述浸在水中的状态下,当打开清污控制阀55时,不能够从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吸入外界空气,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成为规定值以上的负压,止回阀58由此打开,外界空气经过分支管57导入外界空气连通管52内。此时,由于该负压,止回阀58在进入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一部分中的水被吸到分支管57连接部的位置之前就打开。其结果是,进入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一部分中的水不会由于所述负压而被吸到炭罐主体51内。再加上,因为分支管57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7a配置在比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还高且比所述高度H还高的位置上,所以水也不会从分支管57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7a进入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中。因此,当所述浸在水中时,水不会进入炭罐主体51内,水也不会被吸到发动机1内。
补充说明一下,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炭罐50的炭罐主体51配置在比后地板61的下侧且后副架前部件及后部件63、64相互之间的位置上。不过,炭罐主体51配置在比车身地板还靠近下侧的任何位置上都可以,而且不被限于比车身地板还靠近下侧的位置,例如也可以配置在发动机室内或轮室(也可以是前轮用轮室,也可以是后轮用轮室)内。不过,在如所述实施方式那样将炭罐主体51配置在比车身地板还靠近下侧的位置上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配置容量很大的炭罐主体51,能够尽量不使燃油蒸气放到外界空气中。
此外,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凸状部52b也是配置在哪里都可以的。例如也可以将该凸状部52b配置在前轮用轮室内或发动机室内。再说,并不一定需要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中间部分形成凸状部52b,只要具有下述形态,就采用什么样的形态都可以,该形态是:即使外界空气连通管52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2a浸在水中,来自该外界空气开放端52a的水不会进入而到达分支管57连接部的位置(和炭罐主体51内)的形态。例如,在将炭罐主体51配置在发动机室内的很高的位置上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该炭罐主体51向下侧延伸而设置外界空气连通管52。此时,最好将分支管57连接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中的炭罐主体51附近的部位上。分支管57从该连接部向所述空间73内延伸。
而且,分支管57的配置和形态不被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的配置和形态,最好将分支管57的外界空气开放端57a配置在所述空间73内的尽量高的位置上。例如,也可以设为这样的,即:将分支管57连接在外界空气连通管52中比凸状部52b还靠近炭罐主体51一侧的部位上,并使该分支管57与凸状部52b一起在所述空间73内从该部位上向上侧延伸到凸状部52b的上部附近。

Claims (2)

1.一种炭罐结构,包括炭罐主体和外界空气连通管,该炭罐主体分别通过管连接在车辆的燃油箱及内燃机的进气系统上,将在该燃油箱内产生的燃油蒸气储存到内部且将该储存的燃油蒸气提供给所述进气系统,该外界空气连通管从该炭罐主体上延伸而设,该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前端向外界空气开放而使炭罐主体内部和外界空气连通,在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的中间部分连接有一端向外界空气开放的分支管的另一端,在所述分支管上设置有止回阀,该止回阀限制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内的空气经过该分支管向外界空气中流出,并且当该外界空气连通管内成为规定值以上的负压时,经过分支管将外界空气导入外界空气连通管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位于比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还高的位置上,并配置在形成于构成所述车辆的轮室的车身部件与覆盖该车身部件的车轮一侧的挡泥部件之间的空间内,
所述炭罐主体配置在比所述车辆的车身地板还靠近下侧的位置上,
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的中间部分具有凸状部,该凸状部在所述空间内向上侧延伸,然后折回向下侧延伸,
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凸状部的上部位于所述空间内的上部且比该外界空气连通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和炭罐主体侧端还高的位置上,
所述分支管连接在所述凸状部的上部,
在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中比所述分支管的连接部还靠近炭罐主体一侧的位置上配置有阻止外界空气中的异物被吸入炭罐主体内的过滤器,
所述过滤器配置在比所述分支管的外界空气开放端还高的位置上,该位置为在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中从所述凸状部的最上部来看与所述分支管的连接部相反一侧的、从该最上部的位置错开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罐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界空气连通管的中间部分配置有三通管,
所述分支管由所述三通管的支管部构成,
所述止回阀组装在所述三通管的支管部中。
CN2008101890382A 2007-12-25 2008-12-18 炭罐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96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1616 2007-12-25
JP2007331616 2007-12-25
JP2007331616A JP5045425B2 (ja) 2007-12-25 2007-12-25 キャニスタ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9648A CN101469648A (zh) 2009-07-01
CN101469648B true CN101469648B (zh) 2012-10-10

Family

ID=40418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903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9648B (zh) 2007-12-25 2008-12-18 炭罐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49838B2 (zh)
EP (1) EP2075451A1 (zh)
JP (1) JP5045425B2 (zh)
CN (1) CN1014696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78182B2 (en) * 2009-05-01 2011-02-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ngine evaporative emissions control system
DE102012009141B4 (de) * 2012-05-08 2015-08-20 Audi Ag Tankentlüftungs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Tankentlüftungsanordnung
DE102012018558B4 (de) * 2012-09-20 2022-11-10 Audi Ag Tankentlüftungs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FR3024963B1 (fr) * 2014-08-20 2016-08-19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Essieu arrie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muni d'un dispositif de recyclage des vapeurs de carburant integre
JP6558524B2 (ja) * 2015-03-17 2019-08-1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ニスタの配置構造
JP6638443B2 (ja) * 2016-02-09 2020-01-29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および大気連通配管の配置構造
JP6443638B2 (ja) * 2016-12-09 2018-12-2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6347422B2 (ja) 2016-12-09 2018-06-2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10493993B2 (en) * 2017-09-08 2019-12-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itigation for driving through high water
JP2019189073A (ja) * 2018-04-26 2019-10-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7192716B2 (ja) * 2019-08-29 2022-12-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7435318B2 (ja) * 2020-07-01 2024-02-2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燃料タンク構造
JP2022013105A (ja) 2020-07-03 2022-01-18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ダストフィルタ
JP7419181B2 (ja) 2020-07-03 2024-01-22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ダストフィルタ
FR3120826A1 (fr) * 2021-03-17 2022-09-23 Renault S.A.S Véhicule automobile équipé d’un dispositif à canister
US20230358192A1 (en) * 2022-05-04 2023-11-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to reduce dust ingestion into fuel evaporation syst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7530A (en) * 1995-08-04 1998-03-1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vaporative fuel-process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for vehicles
US5855198A (en) * 1996-05-07 1999-01-0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nister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521A (ja) * 1983-06-21 1985-01-09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熱線式空気流量計の制御装置
JP2545376B2 (ja) 1986-12-26 1996-10-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キヤニスタの配置構造
JPH04129868A (ja) 1990-09-21 1992-04-30 Miyako Jidosha Kogyo Kk 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用液圧制御弁装置
JP2533448Y2 (ja) 1991-05-20 1997-04-23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キャニスタドレン構造
JP3131306B2 (ja) * 1992-09-18 2001-01-3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H0725263U (ja) * 1993-10-22 1995-05-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輛用内燃機関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5850819A (en) * 1994-12-09 1998-12-22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uel evaporative emission treatment system
JP3447858B2 (ja) * 1995-08-04 2003-09-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輌用内燃機関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5957113A (en) * 1997-03-31 1999-09-28 Nok Corporation Fuel vapor recovery apparatus
JP3675263B2 (ja) 1999-11-30 2005-07-2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6769416B2 (en) * 2001-05-11 2004-08-0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vaporated fuel processing module
JP2004346801A (ja) * 2003-05-21 2004-12-09 Fuji Heavy Ind Ltd キャニスタレイアウト構造
JP4129868B2 (ja) 2003-08-28 2008-08-06 シンジ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現像用ローラの外径研磨方法
JP4542516B2 (ja) * 2006-03-02 2010-09-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ニスタのドレンパイプ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7530A (en) * 1995-08-04 1998-03-1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vaporative fuel-process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for vehicles
US5855198A (en) * 1996-05-07 1999-01-0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nister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6-99748A 1994.04.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56032A (ja) 2009-07-16
US20090159055A1 (en) 2009-06-25
US7849838B2 (en) 2010-12-14
CN101469648A (zh) 2009-07-01
JP5045425B2 (ja) 2012-10-10
EP2075451A1 (en) 200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9648B (zh) 炭罐结构
US7438058B2 (en) Drain pipe in canister system
CN101659297B (zh) 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
CN1982111B (zh) 吸附罐向车辆配置的配置构造
CN102770332B (zh) 骑乘型车辆的蒸发燃料控制装置
JP2910607B2 (ja) 車両用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CN102027224B (zh) 过滤罐的配置构造
US6308987B1 (en) Canister attachment construction of a vehicle
CN101659302B (zh) 机动二轮车
EP23379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nting fuel vapors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172504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1172503A (zh) 机动二轮车
CN101676171B (zh) 机动二轮车
JP3705398B2 (ja) 内燃機関の蒸発燃料制御装置
JP2009162054A (ja) キャニスタ構造
CN110775182A (zh) 鞍乘型车辆
CN205638711U (zh) 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的连接布置结构及车辆
CN103003137B (zh) 小型摩托车
KR20090033340A (ko) 차량용 연료 컨테이너
KR100999643B1 (ko) 차량용 캐니스터
CN214577445U (zh) 一种带有积液腔的横置碳罐及其安装结构
CN210686149U (zh) 炭罐以及包括其的车辆
CN202578965U (zh) 一种新型汽车碳罐
CN216841975U (zh)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及车辆
JPH0627819Y2 (ja) 車両用キャニスタのドレン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