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3137B - 小型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小型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3137B
CN103003137B CN201180035494.1A CN201180035494A CN103003137B CN 103003137 B CN103003137 B CN 103003137B CN 201180035494 A CN201180035494 A CN 201180035494A CN 103003137 B CN103003137 B CN 103003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ing tank
motor scooter
crane span
mixture gas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54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3137A (zh
Inventor
大浦耕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03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3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1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46Luggage carriers forming part of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5/00Fuel ta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7/00Arrangements of fuel supply lines, taps, or the like, on motor 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小型摩托车,在座位的下方设置有可收纳物品的收纳箱,在该收纳箱的下方的车辆下部搭载有发动机和动力传递装置一体的单元摆动式的发动机单元,并且在该发动机单元的前方的车辆下部设置有燃料箱,在构成所述发动机的一部分的气缸总成的前方且所述燃料箱的后部上方配置有过滤罐使得对燃料蒸发气体的控制成为可能,该过滤罐能够暂时收集在所述燃料箱内产生的燃料蒸发气体并将该燃料蒸发气体供给到所述气缸总成侧。

Description

小型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摩托车,该小型摩托车具有暂时收集燃料箱内产生的燃料蒸发气体并可将该气体供给到发动机侧的过滤罐,并使得对燃料蒸发气体的控制成为可能。
背景技术
以往,在摩托车的燃料箱中,有时所储存的燃料产生气化,作为燃料蒸发气体而滞留在燃料箱内的上部。已知有这样一种燃料蒸发气体控制技术:为了防止该燃料蒸发气体在发动机停止运转中泄漏到大气中,将燃料蒸发气体导入过滤罐暂时收集、在发动机起动时将过滤罐内的燃料蒸发气体供给到发动机侧。
作为这种装置的一个例子,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样一种小型摩托车:在座位的下部配置有收纳箱,在该收纳箱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单元,在该发动机单元的前方的车辆下部设有燃料箱,在收纳箱的后方配置有过滤罐,构成燃料蒸发气体控制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24281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燃料蒸发气体控制装置中,由于将燃料箱和过滤罐连接起来的连接配管、以及将过滤罐和混合气供给装置(化油器)连接起来的连接配管都做成细长形,因此有这些问题:这些配管空间增加,车辆的重量及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考虑上述问题而做的,其提供这样一种小型摩托车,该小型摩托车将暂时收集燃料蒸发气体并进行供给的过滤罐和燃料箱、以及混合气供给装置的各个连接配管都予以缩短,且使得对燃料蒸发气体的控制成为可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的小型摩托车,在座位的下方设置有可收纳物品的收纳箱,在该收纳箱的下方的车辆下部搭载有发动机和动力传递装置一体的单元摆动式的发动机单元,并且在该发动机单元的前方的车辆下部设置有燃料箱,该小型摩托车中,在构成所述发动机的一部分的气缸总成的前方且所述燃料箱的后部上方配置有过滤罐而使得对燃料蒸发气体的控制成为可能,该过滤罐能够暂时收集在所述燃料箱内产生的燃料蒸发气体并将该燃料蒸发气体供给到所述气缸总成侧。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小型摩托车,由于在燃料箱以及配置在发动机气缸总成近旁的混合气供给装置之间配置有过滤罐,故对连接燃料箱和过滤罐的连接配管、以及连接过滤罐和混合气供给装置的连接配管都能予以缩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能控制燃料蒸发气体的小型摩托车的一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小型摩托车的车体框架、搭载在该车体框架上的发动机及过滤罐等概略配置构造的左视图。
图3是将图2的过滤罐周围从左斜后方予以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将图3中车体框架及空气滤清器等卸下而表示的立体图。
图5是对图3及图4的过滤罐、燃料箱及混合气供给装置等从左斜后方进行目视地表示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对图3及图4的过滤罐、燃料箱及混合气供给装置等从右斜后方进行目视地表示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   小型摩托车
15   车体框架
20   双座位
25   发动机单元
28   主管子
31   支承用桥架
32   悬架用桥架
33   发动机箱
34   气缸总成
35   发动机
36   动力传递装置
41   枢轴
43   收纳箱
44   座位铰链(座位支承部件)
45   燃料箱
48   混合气供给装置
55   燃料蒸发气体控制装置
56   过滤罐
63   收集软管(连接配管)
64   供给软管(连接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实施本发明用的最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小型摩托车的左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小型摩托车的车体框架、搭载在该车体框架上的发动机及过滤罐等的左视图。另外,在该一实施方式中,前后、左右、上下的表述是以乘车时驾驶着为基准的。
本实施方式的小型摩托车10是二人乘用的大型小型车。在该小型摩托车10的车体前部11具有向左右突出的腿防护罩12、挡板13和操纵杆14。
操纵杆14旋转而一体地连接在转向轴17上,转向轴17轴支承在图2所示的车体框架15的头管16上。在该转向轴17上,通过左右一对前叉18而悬架有前轮19。转向轴17左右转动自如地枢装在头管16上,前轮19通过操纵杆14的操作而向左右转动。
如图1所示,在小型摩托车10中,车体前部11的后方配置有二人乘用的双座位20。并且,在该从车体前部11至双座位20的范围内,延伸设有使落坐在双座位20上的乘员(驾驶者、搭乘者)可载置两脚的左右一对板状的脚踏板21,并在这些脚踏板21间形成有向上方鼓出的中央拱架(日文:センタ一トンネル)22。
另外,在双座位20的下方设置有覆盖车体的后部的后盖23。在该后盖23的下方,驱动后轮24的单元摆动式的发动机单元25可向上下方向摆动地搭载在图2所示的车体框架15上。
车体框架15的前端部具有所述头管16,从该头管16的下部、上部向下方分别延伸有左右一对下降管26、27。跟前侧(图2)的下降管26的下部向后方弯曲而形成,在下端部连接有左右一对下管29。此外,从前侧的下降管26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向后方延伸设置有左右一对主管子28。在主管子28上连接有后侧的下降管27的下端部,并还连接有下管29的后端部。此外,在该主管子28的后端连接有座轨30。
另外,在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设置的左右一对所述主管子28上架设有多根桥架,其中,分别在前侧设置有支承用桥架31,在后侧设置有悬架用桥架32。
所述发动机单元25包括发动机35,且包括在该发动机35上一体化地构成的动力传递装置36,该发动机35具有:收容未图示的曲轴的发动机箱(曲轴箱)33;以及从该曲轴箱33大致水平地向前方延伸设置的气缸总成34。气缸总成34的构成是,从发动机箱33侧依次层叠有未图示的气缸、气缸盖和缸盖罩。
另外,动力传递装置36是这样的结构:在发动机35的发动机箱33的左侧并排地设置有向后方延伸的传动箱37,该传动箱37内藏有未图示的动力传递机构。发动机35中的曲轴的旋转力利用动力传递装置36变速而传递给后轮24。
图4也示出,在发动机箱33的上部,向上方突设有左右一对轴承凸台部38。车体框架15的悬架用桥架32是如图3所示的向下方开口的箱形。该悬架用桥架32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其发动机悬架托架40用发动机悬架螺栓39轴支承在悬架用桥架32的内侧。并且,在该发动机悬架托架42连接上通过枢轴41而连接有旋转自如的发动机单元25的轴承凸台部38。如此,发动机单元25被轴支承成,以设在发动机单元25的上部的枢轴41为中心而相对于车体框架15向上下方向摆动自如。
另外,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单元25的后端与座轨30之间,沿上下架设有后缓冲单元42。利用该后缓冲单元42,发动机单元25和后轮24被悬架成会缓冲上下方向上的摆动。
对于车体框架15的主管子28,在发动机35中的气缸总成34的前方设置有支承用桥架31,在发动机35中的发动机箱33的正上方设置有悬架用桥架32,而在这些支承用桥架31及悬架用桥架32的上表面安装有可将安全帽等物品予以收纳的收纳箱43。并且,在该收纳箱43的上方配置有图1所示的双座位20。该双座位20的顶端利用设置在支承用桥架31(图2)上的作为座位支承部件的座位铰链44而被支承成开闭自如。因此,在双座位20闭合时,该双座位20的底板就将配置在双座位20下方的收纳箱43的上部开口予以闭合。
虽然在收纳箱43的下方的车体下部配置有前述的发动机单元25,但在该发动机单元25的前方的车辆下部即车体框架15的主管子28与下管29之间配置有储存燃料的燃料箱45。该燃料箱45被收容在图1所示的中央拱架22内。
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单元25的上方且收纳箱43的下方配设有发动机进气系统50,该发动机进气系统50具有空气滤清器46、输出管47、混合气供给装置48及进气管49。其中,空气滤清器46安装在发动机单元25中的发动机箱33及传动箱37上,导入外部空气并去除该外部空气中的尘埃等,使其成为清洁的空气。
另外,混合气供给装置48配置在发动机单元25中的气缸总成34的上方,且从车辆侧面看配置成接近于发动机单元25的枢轴41的前侧。该混合气供给装置48用输出管47而与空气滤清器46连接,并通过进气管49而与气缸总成34的气缸盖的进气口连接。
混合气供给装置48是例如节气门主体,该混合气供给装置48具有图4及图5所示的燃油喷射器51。该燃油喷射器51用燃料软管52与燃料箱45连接。混合气供给装置48从燃油喷射器51将燃料喷雾到从空气滤清器46导入的清洁空气中而成为混合气,该混合气经进气管49而供给到气缸盖的进气口。
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单元25中的气缸总成34的下方,该气缸总成34的气缸盖的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都未图示)。该排气管向后方延伸并与未图示的消音器连接。用这些排气管及消音器构成发动机排气系统。该发动机排气系统和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50设成可与发动机单元25一起以枢轴41为中心沿上下方向摆动。
在燃料箱45内,燃料产生气化,尤其在发动机35停止中,燃料蒸发气体可能会滞留在燃料箱45内的上部。
对于这种现象,在本实施方式中,燃料箱45内的燃料蒸发气体由构成燃料蒸发气体控制装置55的过滤罐56暂时收集,在发动机35起动时经混合气供给装置48而供给到气缸总成34侧(即该气缸总成34的气缸盖的进气口)。
即,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中的过滤罐50在发动机35的气缸总成34的前方且燃料箱45的后部上方配置成与混合气供给装置48大致同一高度。具体来说,过滤罐56用安装托架57及弹性体58安装在下方开口的箱形的支承用桥架31的下表面并呈现被收纳在支承用桥架31内的状态。
弹性体58是将过滤罐56呈浮动状态地支承于支承用桥架31的物件。过滤罐56在安装于支承用桥架31上的安装状态下配置在图1所示的后盖23或中央拱架22内,且如图3及图4所示,过滤罐56相对车宽方向倾斜设置成前部向车辆外侧、后部向车辆内侧。
在过滤罐56的前部设有连接大气导入软管59(图6)的大气口60,该大气口60经大气导入软管59而向大气开放,将大气导入过滤罐56内。另外,在过滤罐56的后部设有:用于取入来自燃料箱45的燃料蒸发气体的罐口61;以及将燃料蒸发气体排出到混合气供给装置48用的排气口62。罐口61经作为连接配管的收集软管63而与燃料箱45连接,排气口62经作为连接配管的供给软管64而与混合气供给装置48连接。
即,在燃料箱45的上表面设置有将气液分离的蒸汽分离器65,燃料箱45内的燃料蒸发气体被导入收集软管63。该收集软管63分歧成二个,一个分歧软管具有倾倒截止阀66并与过滤罐56的罐口61连接,另一个分歧软管上配设有单向阀67。该单向阀67的出口侧向大气开放,在规定压力以上时打开阀,防止燃料箱45内的压力过大。另外,倾倒截止阀66在例如车辆翻倒时进行关闭阀,防止燃料箱45内的燃料(液体)流入过滤罐56内。
如图5及图6所示,供给软管64具有:连接过滤罐56的排气口62和排气阀68的第一供给软管64A;以及连接排气阀68和混合气供给装置48的第二供给软管64B。排气阀68的开度根据发动机35的工作状况而调整,该排气阀68控制从过滤罐56排出而供给到混合气供给装置48的燃料蒸发气体的流量。
燃料箱45内产生的燃料蒸发气体由收集软管63导入到过滤罐56内,被收容在该过滤罐56内的活性炭等的吸附材料吸附并被暂时收集。然后,当根据发动机35的工作状况(例如发动机35的起动)而调整排气阀68的开度时,被过滤罐56内吸附材料吸附的燃料蒸发气体通过进气管49(图2)所产生的负压而经排气阀68及供给软管64(第一供给软管64A、第二供给软管64B)被吸引供给到混合气供给装置48,供发动机35内的燃烧。吸引供给到混合气供给装置48的燃料蒸发气体的吸引是通过将大气导入过滤罐56的大气口60而得到促进的。
因为构成了如上所述的结构,因此,采用本实施方式,获得如下的效果(1)~(4)。
(1)由于在发动机35的气缸总成34的前方且燃料箱45的后部上方配置过滤罐56,故该过滤罐56就被配置在燃料箱45与配置于发动机35的气缸总成34近旁的混合气供给装置48之间。因此,能够使连接燃料箱45和过滤罐56的收集软管63、以及连接过滤罐56和混合气供给装置48的供给软管64都缩短。其结果,可缩小配管空间,可实现小型摩托车10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
(2)由于在架设于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一对主管子28上的支承用桥架31的下表面,呈收纳在该支承用桥架31内的状态地设置有过滤罐56,故能将支承用桥架31内的空间有效地利用成用于设置过滤罐56用的空间。因此,能够不改变小型摩托车10的大小地设置过滤罐56。
(3)过滤罐56安装在支承用桥架31的下表面且该支承用桥架31架设在沿车宽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一对主管子28上,而且,该支承用桥架31设置在小型摩托车10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其结果是,由于能将过滤罐56等重量件设置在小型摩托车10的重心附近,因此,即使增加过滤罐56,也能减少对于车辆的运动性能的影响。
(4)由于通过供给软管64而与过滤罐56连接的混合气供给装置48配置成在从车辆侧面看时接近于发动机单元25的枢轴41前侧,故能减少混合气供给装置48的振动量(摆动量)。此外,由于过滤罐56配设成与混合气供给装置48大致同一高度,故能缩短供给软管64的配管长度。其结果是,能够将供给软管64的松弛最小化,能够进一步减少该供给软管64的配管空间。
以上,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虽然描述了过滤罐56设置在支承用桥架31下表面的结构,但也可设置在支承用桥架31上表面、外侧面或内侧面。另外,虽然描述了混合气供给装置48设置在发动机35的气缸总成34的上方,但也可设置在气缸总成34的侧方或下方。

Claims (9)

1.一种小型摩托车,在所述小型摩托车中,在座位的下方设置有可收纳物品的收纳箱,在所述收纳箱的下方的车辆下部搭载有发动机和动力传递装置一体的单元摆动式的发动机单元,在所述发动机单元的前方的车辆下部设置有燃料箱,并且能够暂时收集在所述燃料箱内产生的燃料蒸发气体并将所述燃料蒸发气体供给到气缸总成的过滤罐配置成控制所述燃料蒸发气体,其特征在于,
将混合气供给到所述气缸总成的混合气供给装置布置成邻近构成所述发动机的一部分的所述气缸总成,所述过滤罐布置在所述气缸总成和所述混合气供给装置的前方、所述燃料箱的后部的上方和在座位前缘部所设置的座位铰链的正下方,从而所述过滤罐的长度方向配置成相对于车宽方向倾斜;并且
用于将大气导入所述过滤罐的大气口设置在所述过滤罐的前部,用于排出所述气缸总成侧的所述燃料蒸发气体的排气口设置在所述过滤罐的后部,并且所述排气口经由作为连接配管的供给软管连接到所述混合气供给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设置在桥架上,所述桥架架设于沿所述车宽方向隔开间隔设置的一对框架管子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是对支承座位的前端部的座位支承部件进行支承的桥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呈下方开口的箱形,所述过滤罐以收纳于所述桥架内的状态安装在所述桥架的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的上表面安装有所述收纳箱及所述座位支承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所述气缸总成从发动机箱实质上在水平方向上向前方延伸,所述过滤罐与所述混合气供给装置以及所述燃料箱都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单元悬架成以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箱的上部的枢轴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所述混合气供给装置配置成当从车辆侧面看时接近于所述枢轴的前侧,且所述过滤罐配置成与所述混合气供给装置大致同一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软管向后延伸并且在所述车宽方向上向外延伸,然后在所述车宽方向上向内弯曲从而连接到所述混合气供给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软管包括第一供给软管和第二供给软管,所述第一供给软管连接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过滤罐的排气阀,所述第二供给软管连接所述排气阀和所述混合气供给装置。
CN201180035494.1A 2010-07-20 2011-07-19 小型摩托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3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2930 2010-07-20
JP2010-162930 2010-07-20
PCT/JP2011/066362 WO2012011468A1 (ja) 2010-07-20 2011-07-19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3137A CN103003137A (zh) 2013-03-27
CN103003137B true CN103003137B (zh) 2015-05-27

Family

ID=45496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549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3137B (zh) 2010-07-20 2011-07-19 小型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597020B1 (zh)
JP (1) JP5811091B2 (zh)
CN (1) CN103003137B (zh)
ES (1) ES2719276T3 (zh)
WO (1) WO20120114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4048B2 (ja) * 2013-01-31 2017-04-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支持構造
EP3831698B1 (en) * 2018-07-31 2022-10-12 Honda Motor Co., Ltd. Scooter-type vehicle
JP2022054152A (ja) * 2020-09-25 2022-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7231A (zh) * 2007-10-11 2009-04-1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01767622A (zh) * 2008-12-26 2010-07-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6961B2 (ja) * 1991-05-29 1997-03-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蒸発ガス制御装置
JP2998307B2 (ja) * 1991-06-19 2000-01-11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ーの蒸発ガス回収装置
JP4108289B2 (ja) * 2001-03-28 2008-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配置構造
JP4152733B2 (ja) * 2001-12-13 2008-09-1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用燃料系構造
JP3978335B2 (ja) * 2001-12-20 2007-09-1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新気取入構造
JP2007055564A (ja) * 2005-08-26 2007-03-08 Yamaha Motor Co Ltd 燃料配管の配置構造
WO2010013479A1 (en) * 2008-08-01 2010-02-0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cooter type vehicle
JP5150415B2 (ja) * 2008-08-29 2013-02-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キャニスタ配置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7231A (zh) * 2007-10-11 2009-04-1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01767622A (zh) * 2008-12-26 2010-07-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97020A1 (en) 2013-05-29
JPWO2012011468A1 (ja) 2013-09-09
JP5811091B2 (ja) 2015-11-11
EP2597020A4 (en) 2015-03-04
EP2597020B1 (en) 2019-02-27
WO2012011468A1 (ja) 2012-01-26
ES2719276T3 (es) 2019-07-09
CN103003137A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4846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2770332B (zh) 骑乘型车辆的蒸发燃料控制装置
CN101659297B (zh) 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
CN101850812B (zh) 跨骑型车辆的过滤罐的配置构造
CN105460117B (zh) 后部燃料箱
JP5249912B2 (ja) キャニスタの配置構造
CN101172504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1683873A (zh) 摩托车
CN102691597A (zh) 机动两轮车中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01659302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1172503A (zh) 机动二轮车
CN105517884A (zh) 摩托车的燃料蒸发气体回收装置
CN100436246C (zh) 二轮机动车的后缓冲器配置结构
CN103003137B (zh) 小型摩托车
CN101545423B (zh) 机动二轮车用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JP5002351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CN101172505B (zh) 机动两轮车
CN103010354A (zh) 骑乘型车辆的碳罐配置构造
CN101676171A (zh) 机动二轮车
CN103129662A (zh) 踏板车型摩托车
JP2012197744A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CN110775182B (zh) 鞍乘型车辆
CN101508319B (zh) 自动两轮车
CN102442381A (zh) 小型摩托车中的罐的配置结构
CN101712352B (zh) 机动二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