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2111B - 吸附罐向车辆配置的配置构造 - Google Patents
吸附罐向车辆配置的配置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82111B CN1982111B CN2006101659261A CN200610165926A CN1982111B CN 1982111 B CN1982111 B CN 1982111B CN 2006101659261 A CN2006101659261 A CN 2006101659261A CN 200610165926 A CN200610165926 A CN 200610165926A CN 1982111 B CN1982111 B CN 19821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el
- vehicle
- fuel chamber
- absorption canister
-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的吸附罐向车辆配置的配置构造,能够将吸附罐合理地配置于车辆。该配置构造在夹着为通过传动轴(7)而设于燃料箱(11)上的中心通道(12)的燃料箱(11)的一侧具备深底燃料室(11a),并且在燃料箱(11)的另一侧具备底部比深底燃料室(11a)的箱底高的浅底燃料室(11b)。由此,通过与深底燃料室(11a)的箱底的高低差在浅底燃料室(11b)的下方确保空间(13)。有效地利用该空间(13),在该空间(13)配置吸附罐(14)。另外,在车架(4)上安装用于保护吸附罐(14)不受冲击等的保护构件(22),并将该保护构件(22)设置在吸附罐(14)的周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罐向车辆配置的配置构造,例如,涉及以下这样构成的吸附罐向车辆配置的配置构造:将配置于车辆后侧座席的地板下的燃料箱内产生的蒸发燃料用吸附剂暂时吸附保持,通过提高吸附剂的温度而使燃料脱离,供给于发动机的燃烧。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有如下构成的吸附罐,即,将燃料箱内产生的蒸发燃料用活性碳等吸附剂暂时吸附保持(载料),防止向大气中放出,在发动机运转时,通过吸附剂的温度上升,在吸气系统中使燃料脱离吸附剂(净化),供给于发动机的燃烧。并且已知有将该吸附罐配置于前侧座席(驾驶席及助手席)地板下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将配置于前侧座席地板下的吸附罐经由蒸发燃料管(未图示)与配置于车辆后部的后侧座席的地板下的燃料箱连接,并将燃料箱内产生的蒸发燃料通过蒸发燃料管暂时吸附保持于吸附罐中。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3-237390号公报(参照段落0006及图1)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配置构造中,吸附罐配置于离开燃料箱的配置位置的前侧座席的地板下。因此,一直存在从吸附罐到燃料箱配置的蒸发燃料管等变长的问题,不是合理的吸附罐向车辆配置的配置构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吸附罐向车辆配置的配置构造,将吸附罐合理地配置于车辆上。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将燃料箱内产生的蒸发燃料吸附于吸附剂的吸附罐的配置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具备用于通过传动轴的中心通道(center tunnel),且夹着该中心通道在一侧具备深底燃料室,在另一侧具备底部比所述深底燃料室的箱底高的浅底燃料室,在由与所述深底燃料室的箱底的高低差而于所述浅底燃料室之下确保的空间内配置所述吸附罐,并且,在所述传动轴和所述吸附罐之间配置有排气管,并且,用于保护所述吸附罐周围的保护构件安装于车架上,该保护构件由管材或棒材形成,所述保护构件包括:在上端具有用螺栓固定在车架的中间横梁上的安装板的前侧垂直杆部、在上端具有用螺栓固定安装在车架的后纵梁上的安装板的后侧垂直杆部以及从该前侧垂直杆部和后侧垂直杆部的下端侧向车宽方向折弯或焊接连结成在俯视的情况下大致呈コ形突出的水平杆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能够利用与夹着通过传动轴的燃料箱的中心通道的一侧的深底燃料室的箱底(低部)的高低差(台阶),在另一侧的浅底燃料室的下方确保的空间内配置吸附罐。由此,可以将吸附罐合理地配置于燃料箱之下。另外,可通过保护构件保护吸附罐不受障碍物等的损伤。
本发明的吸附罐向车辆配置的配置构造如上构成,由此,可将吸附罐合理地配置于燃料箱之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吸附罐的配置构造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同一车辆的概略底面图;
图3是表示燃料箱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将沿图1中的IV-IV线的要部放大表示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保护构件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中:1车辆、2车室、3行李箱、4车架、5前轮、6发动机、7传动轴、8后轮、9前侧座席、10后侧座席、11燃料箱、11a深底燃料室、11b浅底燃料室、12中心通道、13空间、14吸附罐、22保护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吸附罐的配置构造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同一车辆的概略底面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驾驶员的视角,Fr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L表示左侧,R表示右侧。
(车辆的说明)
车辆1是没有区分车室(车厢)2和行李箱3之间的隔断的所谓的两厢汽车。而且,如图1及图2所示,车辆1是将动力从搭载于具备前轮5的车架4的前部的发动机6通过传动轴7传递给后轮8这样构成的后轮驱动车(所谓的FR车)。
另外,车辆1在车室2的大致中央位置具备在车架4的宽度方向分开配置的前侧座席9(驾驶席和助手席),并且在车室2和行李箱3之间具备后侧座席10,在该后侧座席10的地板下方配置有燃料箱11。而且,由在车架4之上大致整个面上设置的底板33将燃料箱11覆盖。
另外,车辆1如图2所示,具备排气管32,该排气管32从发动机6配置到车辆1后侧所配置的消声器31,并与传动轴7平行地设置于地板下。
(车架的说明)
如图2所示,车架4具有在车辆1前侧的左侧和右侧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纵梁(floor side frame)15,且具备架设于该底板纵梁15的前端部之间的前横梁(front cross member)16。
另外,车架4具备:上梁(upper member)17,其在底板纵梁15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位于斜上方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中间边梁(side sill)18,其与上梁17的后端部接合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后纵梁(rear sideframe)19,其从中间边梁18的后端部在车辆1后侧的左侧和右侧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
另外,车架4还具备中间横梁(middle cross member)20和后横梁(rearcross member)21,其中,中间横梁20架设于中间边梁18的后端部侧,详细地说架设于沿燃料箱11的前边缘的后端部侧之间;后横梁21架设于后纵梁19的后端部之间。
(燃料箱的说明)
图3是表示燃料箱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是将沿图1中的IV-IV 线的要部放大表示的剖面图。
如图3所示,燃料箱11平面观察大致呈矩形,在其纵向上的箱底侧的中央位置具有向下开口且沿横向穿通的中心通道12。而且,燃料室11夹着中心通道12在一侧具备深底燃料室11a,并且在另一侧具备浅底燃料室11b,该浅底燃料室11b的底比该深底燃料室11a的箱底高,在箱内的上部侧与深底燃料室11a连通。
这样,利用与夹着中心通道12在一侧形成的深底燃料室11a的箱底的高低差(台阶),如图4所示,在另一侧形成的浅底燃料室11b的下方确保空间13。在该空间13内配置吸附罐14。
而且,配置于空间13的吸附罐14,如图4所示,由安装于车架4上的防护构件22保护。
另外,吸附罐14通过未图示的安装配件等,安装在燃料箱11的浅底燃料室11b的箱底及车架4等上,在空间13内支承配置。
(吸附罐的说明)
吸附罐14是构成发动机6停止时对燃料箱11内产生的蒸发燃料进行处理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构件。该吸附罐14是充满了活性碳等吸附剂(未图示)的容器。
而且,吸附罐14经由后述的第一蒸发燃料管与燃料箱11连接,并且经由后述的吸气管与发动机6连接。
由此,吸附罐14将发动机6停止时在燃料箱11内产生的、通过第一蒸发燃料管流出的来自于燃料箱11的蒸发燃料由吸附剂暂时吸附保持(载料)。然后,在发动机6运转时(驱动时),通过吸气管的吸入负荷将大气从外部导入吸附罐14内,并且提高吸附剂的温度,使燃料脱离吸附剂(净化),并将其吸入吸气管,供给发动机6燃烧。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具备为了使来自于燃料箱11的蒸发燃料流入吸附罐14中而配管至燃料箱11及吸附罐14的第一蒸发燃料管,并且具备设于该第一蒸发燃料管的中途部位的作为双向阀的两通阀。
另外,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具备为了使暂时吸附保持于吸附罐14中的来自于燃料箱11的蒸发燃料流到发动机6的吸气管而配管至吸气管及吸附罐14的第二蒸发燃料管。而且,为了控制从吸附罐14流到吸气管的 蒸发燃料的流量,而在第二蒸发燃料管的中途部位设置有清除阀(purgecontrol valve)。
图5是表示保护构件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在此,适当地参照图4进行说明。
保护构件22由具有适当的刚性的管材及棒材形成,相对于来自于车体的侧面及下侧(地面侧)的冲撞等保护吸附罐14。例如,安装于车架4上,用以保护吸附罐14不受与障碍物等的冲撞及飞石等的损害。
该保护构件22,如图5所示,具备在上端具有用螺栓固定在车架4的中间横梁20上的安装板29的前侧垂直杆部22a。另外,具备在上端具有与同样用螺栓固定安装在车架4的后纵梁19上的安装板30的后侧垂直杆部22b。
而且,还具备水平杆部22c,该水平杆部22c从该前后垂直杆部22a、22b的下端侧朝向车辆1的地板下方向(车辆1的宽度方向)折弯成平面看呈コ形、或进行焊接连结而突出。
由此,保护构件22如图5所示,从车辆1的前侧及后侧观察大致形成为L字形,安装于车架4上,以从其侧面及下面保护配置于燃料箱11的浅底燃料室11b的下方所确保的空间13内的吸附罐14(参照图4)。
根据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吸附罐14向车辆1配置的配置构造可知,如图4所示,可利用与为通过传动轴7而设置的、夹着燃料箱11的中心通道12的一侧的深底燃料室11a的箱底的高低差(台阶),可在另一侧的浅底燃料室11b的下方确保的空间13内配置吸附罐14。由此,可将吸附罐14合理地配置在与燃料箱11接近的燃料箱11的下方。因此,可以提高吸附罐14向车体组装的效率而车载燃料系统装置。
另外,如图4所示,可通过安装于车架4的保护构件22来保护吸附罐14不受与来自于侧面及下面的障碍物相撞产生的冲击和飞石等带来的损伤等。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体构成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二方面中记载的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的设计中,即使有变更等也是本发明所涵盖的。
例如,即使在前侧座席9(驾驶席及助手席)的地板下配置燃料箱的 车辆中,也可以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相同地配置吸附罐。而且,能够由安装于车架4上的保护构件22来保护其不受障碍物等的损伤。
另外,车辆1不限于后轮驱动车,也可以是前轮也是驱动轮的四轮驱动车。另外,保护构件22也可以直接安装于燃料箱11的浅底燃料室11b的箱底。另外,保护构件22不限于管材和棒材,也可以用板材和角材等形成。
如此,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的设计中,即使有变更等也包含于本发明。
Claims (1)
1.一种吸附罐向车辆配置的配置构造,该吸附罐将燃料箱内产生的蒸发燃料吸附于吸附剂,所述吸附罐向车辆配置的配置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箱具有用于通过传动轴的中心通道,且夹着该中心通道在一侧具有深底燃料室,在另一侧具有底部比所述深底燃料室的箱底高的浅底燃料室,
在由与所述深底燃料室的箱底的高低差而于所述浅底燃料室之下确保的空间内配置所述吸附罐,
并且,在所述传动轴和所述吸附罐之间配置有排气管,
并且,在所述吸附罐的周围具有保护构件,该保护构件安装于车架上,该保护构件由管材或棒材形成,
所述保护构件包括:在上端具有用螺栓固定在车架的中间横梁上的安装板的前侧垂直杆部、在上端具有用螺栓固定安装在车架的后纵梁上的安装板的后侧垂直杆部以及从该前侧垂直杆部和后侧垂直杆部的下端侧向车宽方向折弯或焊接连结成在俯视的情况下大致呈コ形突出的水平杆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358441 | 2005-12-13 | ||
JP2005358441A JP4355312B2 (ja) | 2005-12-13 | 2005-12-13 | キャニスタの車両への配置構造 |
JP2005358441 | 2005-12-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82111A CN1982111A (zh) | 2007-06-20 |
CN1982111B true CN1982111B (zh) | 2010-12-15 |
Family
ID=38165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659261A Active CN1982111B (zh) | 2005-12-13 | 2006-12-11 | 吸附罐向车辆配置的配置构造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355312B2 (zh) |
CN (1) | CN19821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64305B1 (en) * | 2008-03-07 | 2011-12-14 | Honda Motor Co., Ltd. | Canister mounting structure |
JP4620760B2 (ja) * | 2008-07-07 | 2011-01-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キャニスタの取付構造 |
JP5249912B2 (ja) * | 2009-12-02 | 2013-07-3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キャニスタの配置構造 |
JP5297361B2 (ja) * | 2009-12-02 | 2013-09-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キャニスタの配置構造 |
JP5454790B2 (ja) * | 2010-04-30 | 2014-03-26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キャニスタの取付装置 |
JP5520759B2 (ja) * | 2010-09-21 | 2014-06-1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燃料タンクの固定構造 |
JP5861306B2 (ja) * | 2011-08-02 | 2016-02-16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下部車体構造 |
CN102536529B (zh) * | 2012-01-16 | 2014-06-18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轿车碳罐安装结构 |
JP5994143B2 (ja) * | 2012-12-19 | 2016-09-21 |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 車両の床部構造 |
JP6074797B2 (ja) * | 2013-01-23 | 2017-02-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における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
JP6106577B2 (ja) * | 2013-03-25 | 2017-04-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部品搭載構造 |
JP6211308B2 (ja) * | 2013-05-31 | 2017-10-1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燃料供給装置 |
WO2016031048A1 (ja) * | 2014-08-29 | 2016-03-0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床下部構造 |
JP6492527B2 (ja) * | 2014-10-23 | 2019-04-03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におけるキャニスターおよび補機用バッテリの配置構造 |
SE540239C2 (en) * | 2016-09-09 | 2018-05-08 | Scania Cv Ab | An arrangement for mounting a boil-off pipe of a liquefied gas fuel system to a vehicle |
US10767600B2 (en) | 2016-12-22 | 2020-09-08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Evaporative emissions control for a vehicle |
JP2019105204A (ja) | 2017-12-12 | 2019-06-27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両下部構造 |
JP7107031B2 (ja) * | 2018-06-29 | 2022-07-27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キャニスタの保護構造 |
JP7255730B2 (ja) * | 2018-06-29 | 2023-04-1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キャニスタの保護構造 |
JP7255729B2 (ja) * | 2018-06-29 | 2023-04-1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キャニスタの保護構造 |
US11512670B2 (en) | 2019-07-03 | 2022-11-29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Evaporative emissions control for a vehicle |
-
2005
- 2005-12-13 JP JP2005358441A patent/JP435531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12-11 CN CN2006101659261A patent/CN1982111B/zh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实开平5-12240U 1993.02.19 |
JP特开2000-168377A 2000.06.20 |
JP特开平10-264864A 1998.10.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82111A (zh) | 2007-06-20 |
JP4355312B2 (ja) | 2009-10-28 |
JP2007162539A (ja) | 2007-06-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82111B (zh) | 吸附罐向车辆配置的配置构造 | |
US6893047B2 (en) | Canister mounting structure | |
US8056671B2 (en) | Exhaust-gas purification device disposition structure of vehicle | |
CN103358895B (zh) | 吸附罐的配置结构 | |
US6502659B2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
CN1274525C (zh) | 燃油箱在车辆中的布置结构 | |
CN101274591B (zh) | 车辆用过滤罐的安装构造体 | |
CN102027224B (zh) | 过滤罐的配置构造 | |
US10174722B2 (en) | Fuel vapor recovering structure | |
EP1577143B1 (en) | Tank assembly for lorries | |
US7878286B2 (en) |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 |
CN101624009B (zh) | 车辆用碳罐的安装构造 | |
CN101469648A (zh) | 炭罐结构 | |
US20020121772A1 (en) | Vehicle with fuel tank | |
JP5249912B2 (ja) | キャニスタの配置構造 | |
JP2535338B2 (ja) | キヤニスタの配置構造 | |
JPS63145125A (ja) | キヤニスタの配置構造 | |
US4550923A (en) | Fuel supplying means installed on a lateral cross member of a vehicle | |
JP2017094885A (ja) | 車体構造 | |
JP5027600B2 (ja) | 作業車 | |
JP5297361B2 (ja) | キャニスタの配置構造 | |
CN101172505B (zh) | 机动两轮车 | |
JP2004060530A (ja) | キャニスタの車体取付構造 | |
CN104175868B (zh) | 汽车碳罐安装结构 | |
CN109910600B (zh) | 车辆下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