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6650B - 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6650B
CN101426650B CN200780012131XA CN200780012131A CN101426650B CN 101426650 B CN101426650 B CN 101426650B CN 200780012131X A CN200780012131X A CN 200780012131XA CN 200780012131 A CN200780012131 A CN 200780012131A CN 101426650 B CN101426650 B CN 101426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member
guide rod
towards
adjacent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21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6650A (zh
Inventor
粕谷普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6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6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6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66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14Details
    • B41F15/34Screens, Frames; Holders therefor
    • B41F15/36Screens, Frames; Holders therefor fl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 B41N1/24Stencils; Stencil materials; Carriers therefor
    • B41N1/248Mechanical details, e.g. fixation holes, reinforcement or guiding means; Perforation lines; Ink holding means; Visually or otherwise detectable marking means; Stencil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DPAINTING OR ARTISTIC DRAW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SERVING PAINTINGS; SURFACE TREATMENT TO OBTAIN SPECIAL ARTISTIC SURFACE EFFECTS OR FINISHES
    • B44D3/00Accessories or implement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painting or artistic draw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ethods or devices for colour determination, selection, or synthesis, e.g. use of colour tables
    • B44D3/18Boards or sheets with surfaces prepared for painting or drawing pictures; Stretching frames for canv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DPAINTING OR ARTISTIC DRAW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SERVING PAINTINGS; SURFACE TREATMENT TO OBTAIN SPECIAL ARTISTIC SURFACE EFFECTS OR FINISHES
    • B44D3/00Accessories or implement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painting or artistic draw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ethods or devices for colour determination, selection, or synthesis, e.g. use of colour tables
    • B44D3/18Boards or sheets with surfaces prepared for painting or drawing pictures; Stretching frames for canvases
    • B44D3/185Stretching frames for canvas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5/00Boards, hoardings, pillar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notices, placards, posters, or the like
    • G09F15/0006Boards, hoardings, pillar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notices, placards, posters, or the like planar structure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panels
    • G09F15/0025Boards, hoardings, pillar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notices, placards, posters, or the like planar structure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panels display surface tension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creen Printer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为了以较少调整部位便可将整个薄片状材料以均匀张力张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设有:设于对应于四边形的4个角部的位置的4个拐角构件;设于对应于上述四边形的四条边的位置,两端由拐角构件支持并可沿所在边自由移动的4个框架构件;以及贯穿于上述4个框架构件中而设置的4根导杆。位于上述四边形的对角线上的一对拐角构件分别设有使上述导杆可沿上述四边形的边移动的移动机构。此外,该张紧装置还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将导杆从一个拐角构件朝在上述四边形的边上与该拐角构件成对的另一拐角构件的方向(或反向)的移动转换为从该另一拐角构件延伸的另一导杆的朝离开(或靠近)该另一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

Description

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张紧丝网印刷中所用丝网的框架的新结构。
这种框架涉及张紧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上述张紧的薄片状材料:例如丝网印刷中使用的由金属、树脂等制成的薄片状或网状的薄片状材料;油画等绘画中使用的油画布质地等的薄片状材料;以及在鼓等打击乐器的筒体部张紧的皮革等。
背景技术
至今,丝网印刷中还一直沿用结构较简单的丝网印版,其中央主要设有伸缩性差的金属网,在其图像形成预定部的边缘部作为其支持部采用弹性较大的网材。
根据图像形成预定位置的大小和使用的丝网材料等的不同,这种丝网的弹性和伸缩性完全不同,所以每次为了达到对印刷物要求的目标,都需要在制作丝网时调整丝网,但却很难调整。
由于丝网印刷中所用丝网因张力而张紧,所以框架需具有一定强度来承受此张力,丝网框架由非常坚固的木材或金属制成,致使其笨重又庞大。
调整这种框架的边长需要大的丝网牵引装置,而且操作起来很不方便。
另外,通过结合使用自由调节丝网框架边长的丝网框架和固定丝网的丝网挂扣装置,张紧丝网并调整丝网的张力,然而,却并不容易使固定丝网的丝网挂扣装置装卸自如。
再者,印刷物自身存在变形、丝网张紧不均匀或浮凸印刷中存在变形和偏差时,难以通过修正或调整来提高印刷精度。
而且,一旦丝网固定于丝网框架后,便很难调整图像的变形和偏差。
在传统的由可伸展框体构成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中,一般通过逐个调整四个框边各自的位置来改变框边之间距离来调整上述张紧装置中张紧的薄片状材料的张力。
实开平1-141027号公报、实开昭55-136533号公报及国际公开公报WO92/0323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多个张力微调机构来微调张紧丝网张力的张紧框架。
美国专利3482343号说明书、美国专利3485165号说明书及美国专利6427588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张紧框架,其中用拉桩将丝网固定于支承框架,将该支承框架安装于张紧框,并施以预定的张力,然后通过螺杆调整张紧框架的张力。
美国专利5113611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丝网张紧框架,其中用凹槽和固定构件将丝网固定于支承框架,将该支承框架安装于张紧框,然后用螺旋机构或液压缸来改变框架边长。
美国专利5076162号说明书、美国专利5271171号说明书及美国专利5265534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旋转张紧丝网的张紧框架来微调张力的张紧框架。
美国专利5802971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用粘着剂将丝网固定于支承框架并施以预定的张力,然后通过螺丝或旋转框架构件来微调的张紧框架,其中支承框架通过拉桩安装于张紧框。
但是,以上丝网张紧框架的调整处都很多,而且,调整一个部位,其他部位的张力就会随之变化,因此很难将薄片状材料的所有部分都张紧到期望的张力状态,且调整张力操作起来耗费大量时间。此外,将丝网安装到张紧框架上时,安装及拆卸也将耗费大量工时。
鉴于以上情况,发明人公开了一种张紧装置的新结构,该新结构比国际公开公报WO002/55304号公开的四个张紧机构更容易调整张力。
专利文献1:实开平1-1410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实开昭55-136533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公报WO92/03231号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348234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348516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6:美国专利642758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7:美国专利511361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8:美国专利5076162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9:美国专利527117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10:美国专利526553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11:美国专利580297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12:国际公开公报WO02/55304号
本申请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尽可能使薄片状材料的张紧操作简单,而且以较少调整部位便可将整个薄片状材料以均匀张力张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基本形态是:由设于矩形的四个顶点的4个拐角构件;两端由拐角构件支持而分别架设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可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相互之间在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上移动且与对面框架构件的关系是可与支持其两端的拐角构件一起朝靠近或离开对面框架构件方向移动的4个框架构件;以及分别设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并穿过上述各框架构件的4根导杆构成,上述各框架构件或各拐角构件设有挂扣于薄片状材料周边的挂扣部。
本发明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的上述所有形态中:移动机构装于拐角构件的角部,设有可在角部与由4个拐角构件形成矩形内侧相连接的方向上移动的插入件和球体,上述球体可移动地设于如下空间内,该空间形成于上述插入件的顶端与设有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和相邻的拐角构件之间设置的导杆的靠近设有上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侧的端部之间,上述球体安装于上述插入件与上述各导杆端部之间,并且上述插入件的顶端与上述各导杆的靠近设有上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侧的端部常时接触。
而且,这时可构成如下形态:在设有上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内配置有止动构件,该止动构件可限制上述插入件朝上述4个拐角构件形成的四边形中心方向移动。
另外,本发明就上述基本形态还提出了具有以下结构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在这种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中:上述4个拐角构件中一个拐角构件设有与相邻的拐角构件之间设置的上述导杆的端部触接、使上述导杆向相邻的拐角构件移动的移动机构,同时在其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中的一个拐角构件之间设置的上述导杆的端部之间固定连接。
而且,这种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还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将向除设有上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以外的拐角构件延伸的2根导杆中的1根导杆朝靠近上述各拐角构件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另1根导杆朝离开上述各拐角构件方向的移动,并使上述其中1根导杆朝离开上述各拐角构件方向的移动带动另1根导杆朝靠近上述各拐角构件方向的移动。
再者,在上述的本发明的任一形态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中,各框架构件内部设有中空部。分别设置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并穿过各框架构件的4根导杆,由在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的上述框架构件中空部内以预定间隔设置的支承体支持而处于上述中空部内。
通过本发明的张紧装置,不仅很容易将丝网印刷中使用的由金属、树脂等制成的薄片状或网状薄片状材料张紧于丝网张紧框架,而且用较少调整部位便可将整个薄片状材料以均匀张力张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一例本发明的张紧装置。
图2为导杆支承体的说明图。
图3表示另一例本发明的张紧装置。
图4表示又一例本发明的张紧装置。
图5表示一例在框体内侧设有挂扣部的张紧装置。
图6表示又一例本发明的张紧装置。
图7表示又一例本发明的张紧装置。
图8表示又一例本发明的张紧装置。
图9表示其框边上表面形成有挂扣部的一例本发明的张紧装置。
图10为用本发明的张紧装置张紧薄片状材料并调整张力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11为用本发明的另一张紧装置张紧薄片状材料并调整张力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12表示在框边上表面形成有挂扣部的另一例本发明的张紧装置。
图13为用本发明又一张紧装置张紧薄片状材料并调整张力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14为用本发明又一例的张紧装置张紧薄片状材料并调整张力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15表示在框体内侧设有挂扣部的张紧装置。
图16为在框体内侧设有挂扣部的张紧装置张紧薄片状材料并调整张力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17表示一例本发明的张紧装置张紧薄片状材料前的状态。
图18表示图17所示的张紧装置中临时张紧的薄片状材料的状态。
图19为通过进行张力调整来张紧薄片状材料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0表示另一例本发明的张紧装置张紧薄片状材料前的状态。
图21为表示图20所示的张紧装置中临时张紧的薄片状材料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2为表示图21所示的状态后通过进行张力调整来张紧薄片状材料时的状态说明图。
图23表示一例在本发明的张紧装置中张紧的薄片状材料。
图24表示另一例在本发明的张紧装置中张紧的薄片状材料。
图25表示一例本发明的张紧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
2、3、4、5拐角构件
6、7、8、9框架构件
6a、7a、8a、9a内侧片
10、11、12、13导杆
10a导杆10的端部
10b导杆10的顶端
11a导杆11的端部
11b导杆11的顶端
12a导杆12的端部
12b导杆12的顶端
13a导杆13的端部
13b导杆13的顶端
14、15、20、21、26、27、32、33凸缘
18、19、24、25、30、31、36、37弹簧
16、17、22、23、28、29、34、35拐角构件的外缘
51、51a、52、52a插入件
53、54、59、62T形扳手
55、56球体
57、58、60、61螺杆
63、67凸轮
63a凸轮63的一个侧面
63b凸轮63的另一侧面
64、68支轴
67a、67b凸轮67的侧面
90挂扣突起
91薄片状材料
92、93挂扣孔
96与凹槽97挂扣的突条
97在薄片状材料91周边设置的凹槽
98挂扣突条99的凹槽
99在薄片状材料91周边设置的突条
104、105拐角构件
114、115、120连接片
116、117、118、119销
131在薄片状材料91的4个角部设置的挂扣孔
130在拐角构件的上侧设置的突起
103b、103a、204a、204b、205a、205b凹槽
104、105拐角构件
106、107、108连接片
109、110、111、112销
204、205、303拐角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及图2就本发明的薄片状材料张紧装置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
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1设有4个拐角构件2、3、4、5;4个框架构件6、7、8、9及4根导杆10、11、12、13。4个拐角构件2、3、4、5设置在矩形的顶点处,4个框架构件6、7、8、9分别架设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
框架构件6可向相邻的拐角构件4、2移动;框架构件7可向相邻的拐角构件3、4移动;框架构件8可向相邻的拐角构件5、3移动;框架构件9可向相邻的拐角构件2、5移动。
各框架构件6、7、8、9的两端分别由相邻的拐角构件支持。因此,框架构件6可同支持其两端的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2和4一起朝靠近或离开对面的框架构件8方向移动;框架构件8可同支持其两端的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3和5一起朝靠近或离开对面的框架构件6方向移动;框架构件7可同支持其两端的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4和3一起朝靠近或离开对面的框架构件9方向移动;框架构件9可同支持其两端的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5和2朝靠近或离开对面的框架构件7方向移动。
另外,箭头41~48表示移动方向。
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分别设有贯穿框架构件6、7、8、9的导杆10、11、12、13。导杆10两端设有凸缘14、15,凸缘14与拐角构件2的外缘16间设有弹簧等的弹性体18,凸缘15与拐角构件4的外缘17间设有弹簧等的弹性体19。借助于弹性体18、19,导杆10一端受朝拐角构件2方向的作用力;另一端受朝拐角构件4方向的作用力。
导杆11两端设有凸缘20、21,凸缘20与拐角构件4的外缘22间设有弹簧等的弹性体24,凸缘21与拐角构件3的外缘23间设有弹簧等的弹性体25。借助于弹性体24、25,导杆11一端受朝拐角构件4方向的作用力;另一端受朝拐角构件3方向的作用力。
导杆12两端设有凸缘26、27,凸缘26与拐角构件3的外缘28间设有弹簧等的弹性体30,凸缘27与拐角构件5的外缘29间设有弹簧等的弹性体31。借助于弹性体30、31,导杆12一端受朝拐角构件3方向的作用力;另一端受朝拐角构件5方向的作用力。
导杆13两端设有凸缘32、33,凸缘32与拐角构件5的外缘34间设有弹簧等的弹性体36,凸缘33与拐角构件2的外缘35间设有弹簧等的弹性体37。借助于弹性体36、37,导杆13一端受朝拐角构件5方向的作用力;另一端受朝拐角构件2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各弹性体18、19、24、25、30、31、36、37施加的使导杆的凸缘和拐角构件的外缘之间离开方向上的推力均相等。
各框架构件6、7、8、9设有挂扣部,该挂扣部为挂扣张紧的薄片状材料周边上形成的挂扣孔的突起部、挂扣凹槽的突条或挂扣突条的凹槽。
一对拐角构件2、3与设于一对拐角构件2、3与另一对拐角构件4、5间的导杆10、11、12、13的各端部触接,并使导杆10、11、12、13朝相邻的拐角构件4、5方向移动。
拐角构件2与导杆10的端部10a接触并使导杆10朝拐角构件4方向移动,上述导杆10设置在拐角构件2与拐角构件4之间;同时,拐角构件2还与导杆13的端部13a接触并使导杆13朝拐角构件5方向移动,上述导杆13设置在拐角构件2与拐角构件5之间。
拐角构件3与导杆11的端部11a接触并使导杆11朝拐角构件4方向移动,上述导杆10设置在拐角构件2与拐角构件4之间;同时,拐角构件3还与导杆12的端部12a接触并使导杆12朝拐角构件5方向移动,上述导杆12设置在拐角构件3与拐角构件5之间。
拐角构件2设有安装于拐角构件2的角部的移动机构,它由插入件51和球体55构成,该插入件移动机构可在箭头71、72所示方向移动,使该角部与由4个拐角构件2、3、4、5形成的四边形的内侧发生联系。
插入件51,例如可为嵌入拐角构件2角部处设置的螺纹孔的螺杆。
球体55可移动地设置在插入件51的顶端与导杆10、导杆13的靠近拐角构件2一侧的端部10a、13a形成的空间内。
球体55以接触插入件51的顶端和导杆10、导杆13靠近拐角构件2的端部10a、13a的方式,安装于插入件51的顶端与导杆10、导杆13靠近拐角构件2的端部10a、13a之间。
拐角构件3设有安装于拐角构件3的角部的移动机构,它由插入件52和球体56构成,该插入件移动机构可在箭头73、74所示方向移动,使该角部与由4个拐角构件2、3、4、5形成的四边形的内侧发生联系。插入件5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为嵌入拐角构件3角部处设置的螺纹孔的螺杆。
球体56可移动地设置在插入件52的顶端与导杆11、导杆12靠近拐角构件2的端部11a、12a形成的空间内。而且,球体56以常时接触插入件52的顶端和导杆11、导杆12的端部11a、12a的方式,安装于插入件52的顶端与导杆11、导杆12靠近拐角构件3的端部11a、12a之间(如图1所示)。
在可移动地设置在插入件51的顶端与导杆10、导杆13靠近拐角构件2的端部10a、13a形成的空间内的球体55的传递作用下,插入件51移动后,施加于导杆10和导杆13的力成为相等。
拐角构件3设有安装于拐角构件3的角部的移动机构,它由插入件52和球体56构成,该插入件移动机构可在箭头73、74所示方向移动,使该角部与由4个拐角构件2、3、4、5形成的四边形的内侧发生联系。
插入件52,例如可为嵌入拐角构件3角部处设置的螺纹孔的螺杆。
球体56可移动地设置在插入件52的顶端与导杆11、导杆12靠近拐角构件2的端部11a、12a形成的空间内。
球体56以常时接触插入件52的顶端和导杆11、导杆12的端部11a、12a的方式,安装于插入件52的顶端与导杆11、导杆12靠近拐角构件3的端部11a、12a之间
在可移动地设置在插入件52的顶端与导杆11、导杆12靠近拐角构件3的端部11a、12a形成的空间内的球体56的传递作用下,插入件52移动后,施加于导杆11和导杆12的力相等。
本发明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1还设有以下说明的传动机构。
该传动机构将向一组设有上述移动机构的对置拐角构件2、3的相邻的拐角构件4、5延伸的2根导杆10、11或12、13中的1根导杆朝靠近上述相邻的拐角构件4、5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另1根导杆朝离开上述相邻的拐角构件4、5方向的移动,并使其中1根导杆朝离开上述相邻的拐角构件4、5方向的移动追随另1根导杆朝靠近上述相邻的拐角构件4、5方向的移动。
该传动机构位于与设有移动机构的一组对置拐角构件2、3相邻的拐角构件4处,装有可绕支轴64旋转的凸轮63,其中支轴64固定于拐角构件4。凸轮63的一个侧面63a与导杆10的顶端10b接触;凸轮63的另一个侧面63b与导杆11的顶端11b接触。
位于与设有移动机构的一组对置拐角构件2、3相邻的拐角构件5处的这种传动机构,装有可绕支轴68旋转的凸轮67,其中支轴68固定于拐角构件5。凸轮67的一个侧面67a与导杆13的顶端13b接触;凸轮67的另一个侧面67b与导杆12的顶端12b接触。
如上所述,拐角构件2处设置的移动机构设有插入件51和球体55。球体55以常时接触插入件51的顶端和导杆10、导杆13靠近拐角构件2的端部10a、13a的方式,可移动地安装于插入件51的顶端与导杆10、导杆13拐角构件的端部10a、13a之间。
此外,导杆10在上述弹簧18、19的作用下,其一方常时受到朝拐角构件2方向(箭头42方向)的力;其另一方受到朝拐角构件4方向(箭头41方向)移动的力。
再者,导杆13在上述弹簧36、37的作用下,其一方常时受到朝拐角构件2方向(箭头47方向)的力;其另一方受到朝拐角构件5方向(箭头48方向)移动的力。
这里,如果将T形扳手53插进插入件51后转动插入件51,则插入件51会沿箭头71方向前进。这时,如果带动导杆13沿箭头48方向移动的所需力比带动导杆10沿箭头41方向移动的所需力小,则插入件51沿箭头71方向前进产生的压力会主要用于带动导杆13沿箭头48方向移动。因此,导杆10在弹簧18的作用下沿箭头42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其端部10a与球体55保持接触。
这样,如果带动导杆13沿箭头48方向移动的所需力比带动导杆10沿箭头41方向移动的所需力相等,则插入件51沿箭头71方向前进产生的压力会均匀分配用于带动导杆13沿箭头48方向移动和带动导杆10沿箭头41方向移动。如此一来,导杆10和导杆13在同样大小的作用力下分别开始沿箭头48、41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如果将T形扳手53插进插入件51后反向转动,则插入件51会沿箭头72方向后退。这时,如果导杆10施加在球体55上的抵触力比导杆13施加在球体55上的抵触力大,则随着插入件51沿箭头72方向后退,导杆10沿箭头42方向移动,在此移动过程中导杆10端部10a与球体55保持接触。
如果导杆10施加在球体55上的抵触力比导杆13施加在球体55上的抵触力相等,则随着插入件51沿箭头72方向后退,导杆10和导杆13分别沿箭头42、47方向均等地移动。
于是,在上述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例如,如果导杆13沿箭头48方向移动,则凸轮67会绕支轴68沿箭头70方向旋转,从而使导杆12沿箭头46方向移动,即,将向拐角构件5延伸的2根导杆13、12中的一根导杆13朝向拐角构件5的移动转换为另一根导杆12离开拐角构件5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张紧装置中,移动机构分别设置在一组对置的拐角构件2、3处,与相邻的各拐角构件4、5之间设置的导杆10、13、11、12的端部10a、13a、11a、12a保持接触并使导杆10、13、11、12向相邻的各拐角构件4、5移动。
移动机构安装于拐角构件2、3的角部,设有可在使上述角部和由上述4个拐角构件2、3、4、5形成的四边形内侧发生联系的方向移动的插入件51、52和球体55、56。
上述球体55、56可移动地设置在插入件51、52的顶端与设置在设有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2、3与相邻的各拐角构件4、5之间的导杆10、13、11、12的靠近拐角构件2、3一侧的端部10a、13a、11a、12a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以与插入件51、52的顶端和导杆10、13、11、12的端部10a、13a、11a、12a相抵触的方式,安装在插入件51、52的顶端与导杆10、13、11、12的端部10a、13a、11a、12a之间。
因此,可一边巧妙地取得力的平衡,一边给导杆10、13、11、12加力。
再者,设有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2、3处设有起限制作用的止动构件,该止动构件可限制插入件51、52朝向由4个拐角构件2、3、4、5形成的矩形内侧的方向(即沿箭头71、73所示方向)的移动。
止动构件由嵌入拐角构件2角部处设置的螺纹孔的螺导杆57、58和嵌入拐角构件3角部处设置的螺纹孔的螺导杆60、61构成。
如图2所示,各框架构件6、7、8、9的内部设有中空部,分别设于相邻的2拐角构件之间并穿过各框架构件6、7、8、9的4根导杆10、13、11、12,由在相邻的2拐角构件之间的上述框架构件6、7、8、9中空部内以预定间隔设置的支承体509支持而处于上述中空部内。
断面为矩形的中空框架构件6中,设有由合成树脂所制的支承体509,其外周形状与该框架构件6的内壁断面形状一致,并在相邻的2拐角构件之间以预定间隔设置。导杆10穿过设于支承体509中央的通孔而由支承体509支持。
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因导杆10、11、12、13长而容易弯曲,也能稳定地支持导杆10、11、12、13。因此,一方面可通过减轻各导杆10、11、12、13的重量,相应地减轻张紧装置1的重量,另一方面,可在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稳定地支持导杆10、11、12、13拐角构件而不产生弯曲。
再有,在上述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例如,如果导杆10沿箭头42方向移动,则凸轮63会绕支轴64沿箭头66方向旋转从而使导杆11沿箭头44方向移动。即,向拐角构件4延伸的2根导杆11、10中的一根导杆10朝离开拐角构件4的方向的移动,也随着带动另一根导杆11朝拐角构件4的方向的移动。
同样,如果导杆13沿箭头47方向移动,则凸轮67会绕支轴68沿箭头69方向旋转从而使导杆12沿箭头45方向移动。即,通过上述传动机构,向拐角构件5延伸的2根导杆12、13中的一根导杆13朝离开拐角构件5的方向的移动,也随着带动另一根导杆12朝拐角构件5的方向的移动。
另外,如果导杆10沿箭头41方向移动,则凸轮63会绕支轴64沿箭头65方向旋转从而使导杆11沿箭头43方向移动。即,通过上述传动机构,将向拐角构件4延伸的2根导杆10、11中的一根导杆10朝拐角构件4的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另一根导杆11朝离开拐角构件4的方向的移动。
以上,主要说明了在拐角构件2处设置的移动机构,其实,在与拐角构件2对置的拐角构件3处也设有同样的移动机构,并执行同样的动作。
通过T形扳手59、62使螺杆57、58沿箭头75或76方向移动或者使螺杆60、61沿箭头77或78方向移动,可调整插入件51、52箭头方向71、73上的拧入量。
使用本发明的张紧装置时,首先将薄片状材料临时挂扣于各框架构件等的挂扣部,接着通过上述移动机构使导杆10、11、12、13沿箭头42、43、44、45、46、47、48方向移动,从而可轻易地张紧薄片状材料。
此外,通过上述移动机构、传动机构的动作,能以较少调整部位的调整,即仅使较少的移动机构动作,便可巧妙地取得平衡而使导杆10等移动,从而以较少调整部位将整个薄片状材料以均匀的张力张紧。实施例2
现参照图3就实施例2进行说明。其中,对于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标注相同符号的相同构件省略其说明。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各自设置在设有移动机构的一组对置的拐角构件2、3与相邻的拐角构件204、205之间的各导杆10、11、12、13的向上述相邻的拐角构件204、205延伸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上述相邻的拐角构件204、205上。
各自设置在设有移动机构的一组对置的拐角构件2、3与相邻的拐角构件204、205之间的各导杆10、11、12、13的向拐角构件204、205延伸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拐角构件204、205上。
凸缘15、20、27、32分别与凹槽204b、204a、205b、205a嵌合,其中凸缘15、20、27、32形成于导杆10、11、12、13的端部;凹槽204b、204a、205b、205a形成于拐角构件204、205。导杆10端部的凸缘15与凹槽204b嵌合,导杆11端部的凸缘20与凹槽204a嵌合,因此,2根导杆10、11的向拐角构件204延伸的一端固定于拐角构件204。
导杆12端部的凸缘27与凹槽205b嵌合,导杆13端部的凸缘32与凹槽205a嵌合,因此,2根导杆12、13的向拐角构件205延伸的一端固定于拐角构件205。
因此,该张紧装置没有设置这样的传动机构,该机构将向与设有移动机构的一组对置的拐角构件的相邻的各拐角构件延伸的2根导杆中的1根导杆朝靠近上述相邻的拐角构件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另1根导杆朝离开上述相邻的各拐角构件方向的移动,并使其中1根导杆朝离开上述各相邻的拐角构件方向的移动跟随另1根导杆朝靠近上述各相邻的拐角构件方向的移动。
与实施例1的张紧装置相比,实施例2的张紧装置结构更加简单,构件数更少。
实施例3
图4、图5、图6、图7表示只有一个调整部位的实施例3的张紧装置。对于该实施例中与图1所示实施例1中标注相同符号的相同构件,省略其说明。
图4、图6、图7所示的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在4个拐角构件中的一个拐角构件处设有移动机构。分别为:在图4的拐角构件2处设置了移动机构;在图6的拐角构件3处设置了移动机构;在图7的拐角构件113处设置了移动机构。
图4的拐角构件2、图6的拐角构件3处设置的移动机构与图1的拐角构件2、3处设置的移动机构相同。
图7的拐角构件113处设置的移动机构由连接片114、115、120和销116、117、118、119构成的连导杆机构构成,该移动机构与在相邻的各拐角构件104、105之间设置的导杆11、12的端部常时接触,并使导杆11、12向相邻的各拐角构件104、105移动。
如果用T形扳手54使插入件52a沿箭头73或74方向移动,则导杆11、12会在上述连导杆机构的作用下沿箭头44或43、45或46方向移动。
将T形扳手54插进插入件52a并转动插入件52a,并使其沿箭头73方向前进,这时,如果带动导杆12沿箭头45方向移动的所需力比带动导杆11沿箭头44方向移动的所需力小,则插入件52a沿箭头73方向前进所产生的压力会主要用于带动导杆12沿箭头45方向移动。因此,导杆11在连导杆机构的作用下沿箭头43方向移动。
如果带动导杆12沿箭头45方向移动的所需力和带动导杆11沿箭头44方向移动的所需力相等,则插入件52a沿箭头73方向前进所产生的压力会均匀分配而带动导杆11沿箭头44方向移动并带动导杆12沿箭头45方向移动。如此一来,导杆11和导杆12受大小相等的推力而分别开始沿箭头44、45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将T形扳手54插进插入件52a,并反向转动插入件52a使其沿箭头74方向后退,这时,如果导杆11朝拐角构件113方向所受的力比导杆12朝拐角构件113方向所受的力大,则随着插入件52a沿箭头74方向后退,导杆11会沿箭头43方向移动。
如果导杆11朝拐角构件113方向所受的力和导杆12朝拐角构件113方向所受的力相等,则随着插入件52a沿箭头74方向后退,导杆11和导杆12会分别沿箭头43、46方向均等地移动。
图4、图5、图6、图7所示的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向设有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的对置位置的拐角构件延伸的2根导杆的各端固定在上述对置位置的拐角构件上。
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向设有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2的对置位置的拐角构件103延伸的2根导杆11、12的各端固定于上述拐角构件10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凸缘21、26分别与凹槽103b、103a嵌合,其中凸缘21、26形成于导杆11、12的端部;凹槽103b、103a形成于拐角构件103,其中,导杆11端部的凸缘21与凹槽103b嵌合,导杆12端部的凸缘26与凹槽103a嵌合,因此,2根导杆11、12的各端固定于拐角构件103。
图4所示实施例的张紧装置,设有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的传动机构。
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张紧装置相比,图4所示实施例的张紧装置结构简单,构件数少,因此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图6所示的实施例与图4图2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拐角构件4、5的形状。
与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拐角构件4、5对应的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拐角构件104、105,采用的是连导杆机构而不是图4中的凸轮机构。
在由销109、110、112、连接片106、107、108以及销111连接而成的连导杆机构中,导杆10、13与连接片107间由销112联接;导杆11、12与连接片106间由销109联接;连接片108通过在拐角构件104、105上突出设置的销110而可旋转地安装于拐角构件105。
这样,即使与图4所示实施例中拐角构件4、5对应的图6所示实施例中拐角构件104、105处采用的是连导杆机构而不是图4中的凸轮机构,本发明的张紧装置设有的传动机构也可进行图1所示实施例中说明的动作。
例如,如果导杆13沿箭头48方向移动,则在设于拐角构件105的连导杆机构的作用下,导杆12会沿箭头46方向移动。即,向拐角构件105延伸的2根导杆13、12中的一根导杆13向拐角构件105的移动,会转换为另一根导杆12朝离开拐角构件105的方向移动。
另外,如果导杆10沿箭头42方向移动,则在设于拐角构件104的连导杆机构的作用下,导杆11会沿箭头44方向移动。即,向拐角构件104延伸2根导杆11、10中的一根导杆10朝离开拐角构件104的方向的移动,会跟随另一根导杆11向拐角构件104的移动。
同样,如果导杆13沿箭头47方向移动,则在设于拐角构件105的连导杆机构的作用下,导杆12会沿箭头45方向移动。即,向拐角构件105延伸2根导杆12、13中的一根导杆13朝离开拐角构件105的方向的移动,会跟随另一根导杆12向拐角构件105的移动。
另外,如果导杆10沿箭头41方向移动,则在设于拐角构件104的连导杆机构的作用下,导杆11会沿箭头43方向移动。即,向与拐角构件104延伸2根导杆10、11中的一根导杆10向拐角构件104的移动会转换为另一根导杆11离开拐角构件104的移动。
与图4图2所示实施例的张紧装置相比,图6所示实施例的张紧装置可减少所用弹性构件的数目。
与图1、图4、图6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仅移动机构的形态不同(如上所述),其他结构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一样。
与图6所示实施例相比,图7所示实施例可减少所用弹性构件的数目。
实施例4
参照图8来说明本发明的张紧装置的实施例4。另外,对于该实施例中与图1所示实施例1中标注相同符号的相同构件,省略其说明。
该张紧装置中,4个拐角构件中的1个拐角构件303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保持与设于与拐角构件303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104、105中一方的拐角构件105之间的导杆12的端部12a常时触接,并使导杆12沿一方拐角构件105的箭头45方向移动。而且,在拐角构件303与2个拐角构件104、105中另一方的拐角构件104之间设置的导杆11端部与设有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303之间固定连接。
在设有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303中,如果将T形扳手54插进插入件81并转动插入件81而使其沿箭头79方向前进,则设于拐角构件303与拐角构件105之间的导杆12会沿朝向拐角构件105的箭头45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如果将T形扳手54插进插入件81后反向转动插入件81而使其沿箭头80方向后退,则设于拐角构件303与拐角构件105之间的导杆12会沿离开拐角构件105的箭头46方向移动。
在图8所示实施例的张紧装置中,除设有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303以外的各拐角构件105、202、104都设有图6所示实施例中拐角构件104、105设有的连导杆机构。
图8所示实施例的张紧装置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将向拐角构件105、202、104延伸的2根导杆中的1根导杆朝上述各拐角构件105、202、104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另1根导杆朝离开上述各拐角构件105、202、104方向的移动,并使其中1根导杆朝离开上述各拐角构件105、202、104方向的移动跟随另1根导杆朝上述各拐角构件105、202、104方向的移动。
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张紧装置相比,图8所示实施例的张紧装置可减少所用弹性构件数。
实施例5
参照图9、图10、图11、图12,就将薄片状材料张紧于张紧装置的机构进行说明。
在图9及图10所示实施例中,各框架构件6、7、8、9上侧设有突条96,在张紧于张紧装置的薄片状材料91的周边形成有与突条96嵌合的槽口97。
如图10所示,如果沿箭头510、502方向给薄片状材料张紧装置的各框架构件6、7、8、9施压而将突条96压入凹槽97,并进行沿箭头505、506方向的张紧和张力调整动作(如图10(b)、图11(b)所示),则可将整个薄片状材料91以均匀张力张紧。
在图10(a)、图10(b)和图11(a)、图11(b)的实施例中,各框架构件6、7、8、9的上侧突条96的倾斜方向不同,与此相应地,薄片状材料91周边形成的凹槽97的挂扣位置也不同,在图10(a)、图10(b)所示实施例中为外侧,而在图11(a)、图11(b)所示实施例中为内侧。
图13(a)、(b)和图14(a)、(b)说明了张紧薄片状材料91时的一种情况:该薄片状材料91为丝网印刷中采用的金属薄片,如图12图23所示,其周边设有突条99,而且各框架构件6、7、8、9上侧设有挂扣突条99的凹槽98。
如果沿箭头510、502方向给薄片状材料张紧装置的各框架构件6、7、8、9施压而将突条99压入凹槽98内,如实施例1中所作的说明,并沿箭头507、508、505、506方向的进行张紧和张力调整动作(如图13(b)、图14(b)所示),则可将薄片状材料91的整体以均匀张力张紧。
图13(a)、图13(b)和图14(a)、图14(b)的实施例中,各框架构件6、7、8、9的上侧凹槽98倾斜方向不同,与此相应地,薄片状材料91周边形成的突条99的挂扣位置也不同,在图13(a)、图13(b)所示实施例中为外侧,而在图14(a)、图14(b)所示实施例中为内侧。
可在各拐角构件2、3、4、5上设置挂扣薄片状材料的挂扣部,而不在各框架构件6、7、8、9上设置挂扣部。
实施例6
参照图15及16来说明本发明的薄片状材料张紧装置的又一实施例6。另外,对于该实施例中与图1所示实施例1中标注相同符号的相同构件,省略其说明。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张紧装置设有从薄片状材料张紧装置1的框架构件6、7、8、9向内侧延伸的内侧片6a、7a、8a、9a,并且该内侧片6a、7a、8a、9a上设有挂扣突起90。
从薄片状材料张紧装置1的框架构件6、7、8、9向内侧延伸的内侧片6a、7a、8a、9a(如图16中7a及9a所示),安装于不突出各框架构件6、7、8、9的形成平面的位置,在该位置,它们处于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1的框架构件7和9内侧,并从稍下方处向内侧上方倾斜而设。在内侧片7a及9a上,与各框架构件6、7、8、9的形成平面平齐的位置形成有挂扣突起90。
如图16(a)所示,将薄片状材料91的挂扣孔92挂扣内侧片7a、9a上设置的挂扣突起90,并通过嵌入装置94将其往箭头501、520方向按,如图16(b)所示,来调整箭头503、504方向的张力从而张紧薄片状材料。
内侧片7a、9a向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1内侧上方倾斜而设(如图16所示),因此薄片状材料91由内侧片7a、9a的上边缘支持而沿水平方向张紧。这时,挂扣突起90的上端未突出于沿水平状态张紧的薄片状材料91的所在平面(如图16(c)所示),因此印刷时薄片状材料的形成面为1个平面。
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表示实施例6的张紧装置1中张紧的金属薄片材料,图23表示金属薄片材料。
金属薄片材料91的四个角部处分别切除了向内侧弯曲的形状,该切除部510可有效防止在折叠金属薄片材料91四周时四个角部的折叠部分互相重叠。
另外,本发明的薄片状材料张紧装置中,4个拐角构件2、3、4、5内侧分别设有与切除部501的形状对应的突出片511。
该突出片511可有效降低在将薄片状材料91张紧于薄片状材料张紧装置时操作者的手等受伤的危险性。
该实施例张紧装置设有从薄片状材料张紧装置1的框架构件6、7、8、9向内侧延伸的内侧片6a、7a、8a、9a,并且该内侧片6a、7a、8a、9a上设有挂扣突起90。
该突出设置的挂扣突起90的形态为,如图17所示的直线状设置的形态或如图20所示的向张紧装置1外侧凸形弯曲的圆弧状设置的形态。
如图17所示,挂扣突起90至少其外侧边缘的位置排列成直线状时,薄片状材料91周边设置的挂扣孔92、93至少其外侧边缘的位置最好排列成向张紧装置1的内侧凸形弯曲的圆弧状(如图23(a)所示)。
即,如图17所示,挂扣突起90配置成至少其外侧边缘的位置所排列成的直线与从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的中心到各框架构件6、7、8、9的垂直线正交。
另一方面,如图23(a)所示,就薄片状材料91周边设置的挂扣孔92、93而言,位于内侧片6a、7a、8a、9a的外侧的挂扣孔93的外侧边缘在更外侧,而位于内侧片6a、7a、8a、9a内侧的挂扣孔92的外侧边缘在更内侧。这样,挂扣孔92、93至少其外侧边缘的位置排列成向张紧装置1的内侧凸形弯曲的圆弧状。
因此,如果将如图23(a)所示的薄片状材料91临时张紧于图17所示的张紧装置,则突起部90与挂扣孔92、93的关系会成为如图18所示的那样。
这里,如果进行实施例1中所说明的张紧和张力调整动作,则挂扣突起90与挂扣孔92、93的关系会成为如图19所示的那样,从而将薄片状材料91的整体以均匀张力张紧。
为了将薄片状材料91的周边设置的挂扣孔92、93至少其外侧边缘的位置排列成向张紧装置1内侧凸形弯曲的圆弧状,可将配置在内侧片6a的外侧的挂扣孔93形成为椭圆状或长圆状(如图23(a)、(c)所示)。
另外,如图23(b)所示,配置在内侧片6a的外侧的挂扣孔93可设为比挂扣孔92半径大的圆形。还可设为在大半径圆上叠加小半径圆的雪人形,小半径圆朝向薄片状材料91的外周边缘(如图23(d)所示)。
再有,还可如图23(e)所示设为一头细的眼泪状,细的一头朝向薄片状材料91的外周边缘。
如果挂扣突起90位置排列成向张紧装置1的外侧凸形弯曲的圆弧状时(如图20所示),则薄片状材料91的周边设置的挂扣孔92、93的外侧边缘的位置最好排列成直线状,而其内侧边缘位置最好排列成向张紧装置1的外侧凸形弯曲的圆弧状(如图24(a)所示)。
即,挂扣突起90排列成向张紧装置1的外侧凸形弯曲的圆弧状(如图20所示)。
另一方面,如图24(a)所示,就薄片状材料91的周边设置的挂扣孔92、93而言,其外侧边缘的位置排列成的直线与从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的中心到各框架构件6、7、8、9的垂直线正交()。
而且,位于内侧片6a、7a、8a、9a的外侧的挂扣孔93的内侧边缘的位置,处于更内侧的位置,而位于内侧片6a、7a、8a、9a的内侧的挂扣孔92的外侧边缘的位置,处于更外侧的位置。这样,挂扣孔92、93至少其内侧边缘的位置排列成向张紧装置1的外侧凸形弯曲的圆弧状。
因此,如果将如图24(a)所示的薄片状材料91临时张紧于图20所示的张紧装置上,则突起部90与挂扣孔92、93的关系会成为如图21所示的那样。
这里,如果进行实施例1中所说明的张紧和张力调整动作,则挂扣突起90与挂扣孔92、93的关系会成为如图19所示的那样,从而将整个薄片状材料91以均匀张力张紧。
为了将设于薄片状材料91的周边的挂扣孔92、93如图24(a)所示那样设置成其外侧边缘位置排列成直线状()、其内侧边缘的位置排列成向张紧装置1外侧凸形弯曲的圆弧状,可将位于内侧片6a外侧的挂扣孔93形成为椭圆状或长圆状(如图24(a)、(c)所示)。
另外,位于内侧片6a外侧的挂扣孔93可设为比挂扣孔92半径大的圆形(如图24(b)所示)。还可设为在大半径圆93b上叠加小半径圆93a的雪人形,小半径圆93a朝向薄片状材料91的外周边缘(如图24(d)所示)。
再有,还可设为一头细的眼泪状,细的一头朝向薄片状材料91的外周边缘(如图23(e)所示)。
从薄片状材料张紧装置1的各框架构件6、7、8、9向内侧延伸内侧片6a、7a、8a、9a,如下所述,最好设置成向薄片状材料张紧装置1的内侧上方倾斜。
在薄片状材料张紧装置1中张紧的材料是金属薄片或网状材料的薄片状材料,且该材料贴付于框架的4个框架角部处挂扣孔131时(如图25所示),可通过在各拐角构件2、3、4、5的上侧设置挂扣上述挂扣孔的突起部130,以避免在薄片材料上施加无用的张力。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薄板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可用作张紧由金属、树脂、皮革等制成的薄片状、网状、板状、线状等材料的工具使用。
例如,具有如下用途。
可用作形成丝网印刷等印刷领域内形成图像的印刷版的工具及形成绘画用的画布的工具使用。这些情况下,通过本发明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可简单地进行张紧的薄片状材料的装拆,因此可节省空间。
可用作张紧广告牌显示屏的框架、印刷产品显示屏的框架、镶框的框架、海报/旗帜的框架使用。这些情况下,通过本发明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可简单地进行张紧的薄片状材料的装拆,因此可节省空间。
可用作张紧真空贴紧用薄片状材料和照片的框架使用。
可用作张紧液晶显示屏、等离子体器显示屏、EL显示屏、影像投影用的屏幕、彩绘玻璃或照明器具等的透光面板等显示屏的工具使用。
可用作张紧窗户框架、帐篷、窗户、门、纱窗、壁板、天花板、地板、地板以及隔板等的工具使用。这些是与建筑、建设相关的用途。
可用作张紧桌子、架子、物品干燥用的台架、搁置物品的台架、隔板、窗帘等的工具使用。这些是用作家具的用途。
可用作张紧床垫、椅子的座位部分的工具使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任意改变张力,调整床或椅子的柔软度。
可用作张紧镜面体的工具使用。通过本发明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可将镜面加工后的材料张紧到期望的张力值。这种情况下,可保持良好的平面性,还可以灵活适应大型化和轻量化。
可用作张紧天线的工具使用。
在体育运动领域,可在张紧球拍弦线时或张紧蹦床网时达到张紧目的,还可在张紧球类运动的反弹壁、隔板时使用。
可用作张紧打击乐器、弦乐器或键盘乐器的共鸣板、喇叭锥体等的工具使用。
可用作张紧飞机的机翼或螺旋桨的工具使用。可用作张紧用于风力发电用的螺旋桨的工具使用。
可用于用作张紧网状或网格状材料(例如水产养殖中的渔网)的工具。这种情况下,可用作在张紧网状或网格状材料、线性或带状材料后,干燥放置在其上物品。另外,可用作在张紧网状或网格状构件后作为烹饪用的隔滤。
另外,可用作张紧飞机用的轻型板的工具使用。通过本发明的张紧装置,可使所有方向的张力作用于张紧薄片状材料,因此有利于张紧飞机用的轻型板。
再者,本发明的张紧装置的机构可应用于紧固工具、拆卸工具以及老虎钳等的机械器具领域,或应用于隧道工程、护岸工程以及坑木设置等的土木建筑领域。

Claims (21)

1.一种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由如下部分构成:
4个拐角构件,设于四边形的四个角部位置,具有配置成L字形状的2个脚;
4个中空的框架构件,两端由拐角构件支持而分别架设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可在相邻的拐角构件彼此之间朝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移动,并且,与对置的框架构件的关系是可与支持其两端的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一起朝靠近或离开对置的框架构件的方向移动;
4根导杆,分别穿过所述各框架构件之中而以不从所述拐角构件脱离的方式设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并在两端设有凸缘;以及
弹性体,设置在所述凸缘和所述拐角构件的外缘之间,对所述导杆的一端朝所述拐角构件的方向施力,并对另一端朝所述拐角构件的方向施力,
所述各框架构件设有挂扣部,该挂扣部用来挂扣薄片状材料的周边或张紧薄片状材料的框体,
所述4个框架构件可各自在相邻的所述拐角构件彼此之间朝相邻的所述拐角构件的方向及朝靠近或离开对置的框架构件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4个拐角构件中的一组对置的拐角构件设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触接于配置在与相邻的拐角构件之间的所述导杆的端部,并使所述导杆朝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移动;
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将朝向与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一组对置的拐角构件相邻的拐角构件而延伸的2根导杆中的任1根导杆的、朝向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另1根导杆的朝向离开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并使另1根导杆的朝向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跟随所述任1根导杆的朝向离开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4个拐角构件中的1个拐角构件设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常时触接于配置在与相邻的拐角构件之间的所述导杆的端部,并使所述导杆朝向相邻的所述拐角构件的方向移动;
在与设有移动机构的所述拐角构件对置的位置的拐角构件上延伸的2根导杆的各端固定于所述拐角构件上;
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将朝向与设有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相邻的拐角构件而延伸的2根导杆中的任1根导杆的、朝向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另1根导杆朝向离开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并使另1根导杆的朝向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跟随所述任1根导杆的朝向离开所述相邻的所述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4个拐角构件中的一组对置的所述拐角构件分别设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触接于配置在与相邻的所述拐角构件之间的所述导杆的端部,并使所述导杆朝向相邻的所述拐角构件的方向移动,
分别配置在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一组对置的拐角构件与相邻的拐角构件之间的各导杆的朝向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而延伸的一侧的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4个拐角构件中的一个拐角构件设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触接于配置在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中的一个拐角构件之间的所述导杆的端部,并使所述导杆朝向所述一个拐角构件的方向移动,并且,与配置在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中的另一个拐角构件之间的所述导杆的端部之间固定地连接;
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将朝向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以外的拐角构件而延伸的2根导杆中的任1根导杆的、朝向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另1根导杆的朝向离开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并使另1根导杆的朝向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跟随所述任1根导杆的朝向离开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
6.如权利要求1、2、3、4及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拐角构件的角部,并设有可在将所述角部和由所述4个拐角构件形成的四边形的中心侧相连接的方向上移动的插入件;
所述插入件的顶端与所述各导杆的靠近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的一侧的端部触接。
7.如权利要求1、2、3、4及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拐角构件的角部,并设有可在将所述角部和由所述4个拐角构件形成的四边形的中心侧相连接的方向上移动的插入件和球体;
所述球体可移动地设置于一个空间内,该空间形成于配置在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和相邻的拐角构件之间的导杆的靠近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的一侧的端部和所述插入件的顶端之间;
所述球体安装于所述插入件的顶端与所述各导杆的端部之间,从而与所述插入件的顶端和所述各导杆的靠近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的一侧的端部触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在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中设有止动构件,该止动构件限制朝向由所述4个拐角构件形成的四边形的中心侧的方向的所述插入件的移动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在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中设有止动构件,该止动构件限制朝向由所述4个拐角构件形成的四边形的中心侧的方向的所述插入件的移动量。
10.如权利要求1、2、3、4及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各框架构件在内部设有中空部;
分别穿过各框架构件之中并设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的4根导杆,在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由在所述框架构件的中空部内隔开预定的间隔而设置的支承体支持在所述中空部内。
11.如权利要求1、2、3、4及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挂扣部的所在位置未突出于所述框架构件形成的面;
在所述框架构件上形成的挂扣突起未突出于所述框架构件形成的面。
12.一种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由如下部分构成:
4个拐角构件,设于四边形的四个角部位置,具有配置成L字形状的2个脚;
4个中空的框架构件,两端由拐角构件支持而分别架设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可在相邻的拐角构件彼此之间朝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移动,并且,与对置的框架构件的关系是可与支持其两端的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一起朝靠近或离开对置的框架构件的方向移动;
4根导杆,分别穿过所述各框架构件之中而以不从所述拐角构件脱离的方式设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并在两端设有凸缘;以及
弹性体,设置在所述凸缘和所述拐角构件的外缘之间,对所述导杆的一端朝所述拐角构件的方向施力,并对另一端朝所述拐角构件的方向施力,
所述各拐角构件设有挂扣部,该挂扣部用来挂扣薄片状材料的端部或张紧薄片状材料的框体的端部,
所述4个框架构件可各自在相邻的所述拐角构件彼此之间朝相邻的所述拐角构件的方向及朝靠近或离开对置的框架构件的方向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4个拐角构件的一组对置的拐角构件设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触接于配置在与相邻的拐角构件之间的所述导杆的端部,并使所述导杆向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移动;
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将朝向与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一组对置的拐角构件相邻的拐角构件而延伸的2根导杆中的任1根导杆的、朝向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另1根导杆的朝向离开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并使另1根导杆的朝向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跟随所述任1根导杆的朝向离开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4个拐角构件中的1个拐角构件设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常时触接于配置在与相邻的拐角构件之间的所述导杆的端部,并使所述导杆朝向相邻的所述拐角构件的方向移动;
在与设有移动机构的所述拐角构件对置的位置的拐角构件上延伸的2根导杆的各端固定于所述拐角构件上;
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将朝向与设有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相邻的拐角构件而延伸的2根导杆中的任1根导杆的、朝向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另1根导杆的朝向离开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并使另1根导杆的朝向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跟随所述任1根导杆的朝向离开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4个拐角构件中的一组对置的所述拐角构件分别设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触接于配置在与相邻的所述拐角构件之间的所述导杆的端部,并使所述导杆朝向相邻的所述拐角构件的方向移动;
分别配置在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一组对置的拐角构件与相邻的拐角构件之间的各导杆的朝向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而延伸的一侧的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相邻的拐角构件上。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4个拐角构件中的一个拐角构件设有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触接于配置在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中的一个拐角构件之间的所述导杆的端部,并使所述导杆朝向所述一个拐角构件的方向移动,并且,与配置在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中的另一个拐角构件之间的所述导杆的端部之间固定地连接;
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将朝向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以外的拐角构件而延伸的2根导杆中的任1根导杆的、朝向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另1根导杆的朝向离开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并使另1根导杆的朝向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跟随所述任1根导杆的朝向离开拐角构件的方向的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2、13、14、15及1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拐角构件的角部,并设有可在将所述角部和由所述4个拐角构件形成的四边形的中心侧相连接的方向上移动的插入件;
所述插入件的顶端与所述各导杆的靠近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的一侧的端部触接。
18.如权利要求12、13、14、15及1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拐角构件的角部,并设有可在将所述角部和由所述4个拐角构件形成的四边形的中心侧相连接的方向上移动的插入件和球体;
所述球体可移动地设置于一个空间内,该空间形成于配置在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和相邻的拐角构件之间的导杆的靠近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的一侧的端部和所述插入件的顶端之间;
所述球体安装于所述插入件的顶端与所述各导杆的端部之间,从而与所述插入件的顶端和所述各导杆的靠近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的一侧的端部触接。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在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内配置有止动构件,该止动构件限制朝向由所述4个拐角构件形成的四边形的中心侧的方向的所述插入件的移动量。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在设有所述移动机构的拐角构件内配置有止动构件,该止动构件限制朝向由所述4个拐角构件形成的四边形的中心侧的方向的所述插入件的移动量。
21.如权利要求12、13、14、15及1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其中,
各框架构件在内部设有中空部;
分别穿过各框架构件之中并设于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的4根导杆,在相邻的2个拐角构件之间由在所述框架构件的中空部内隔开预定的间隔而设置的支承体支持在所述中空部内。
CN200780012131XA 2006-02-08 2007-02-08 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66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1145/2006 2006-02-08
JP2006031145A JP2009101514A (ja) 2006-02-08 2006-02-08 シート状素材の張設具
PCT/JP2007/052211 WO2007091630A1 (ja) 2006-02-08 2007-02-08 シート状素材の張設具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06665A Division CN102009522A (zh) 2006-02-08 2007-02-08 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6650A CN101426650A (zh) 2009-05-06
CN101426650B true CN101426650B (zh) 2010-12-01

Family

ID=383452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213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6650B (zh) 2006-02-08 2007-02-08 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
CN2010105006665A Pending CN102009522A (zh) 2006-02-08 2007-02-08 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06665A Pending CN102009522A (zh) 2006-02-08 2007-02-08 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7644526B2 (zh)
EP (3) EP2522511A3 (zh)
JP (1) JP2009101514A (zh)
KR (7) KR101819603B1 (zh)
CN (2) CN101426650B (zh)
AU (1) AU2007213036B8 (zh)
BR (1) BRPI0706978B1 (zh)
HK (1) HK1131771A1 (zh)
MX (1) MX2008010206A (zh)
MY (1) MY165775A (zh)
RU (1) RU2422286C2 (zh)
SG (1) SG169391A1 (zh)
TW (2) TWI422492B (zh)
WO (1) WO20070916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55493A (en) 2007-10-08 2009-06-17 Dek Int Gmbh Frame assembly for tensioning de-mountable printing screens
JP5344694B2 (ja) * 2009-07-01 2013-11-20 Nke株式会社 張力付加装置
SG182775A1 (en) * 2010-01-29 2012-09-27 Furetsu Kasuya Screen stretch frame
US20120162760A1 (en) * 2010-12-23 2012-06-28 Yin-Wen Chen Portable Projection Screen
TW201313489A (zh) * 2011-09-16 2013-04-01 Askey Technology Jiangsu Ltd 佈錫於印刷電路板用的網板
TW201315322A (zh) * 2011-09-16 2013-04-01 Askey Technology Jiangsu Ltd 佈錫於印刷電路板用的固定框及組合式固定裝置
CN103042819A (zh) * 2011-10-13 2013-04-17 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布锡于印刷电路板用的网板
WO2013061438A1 (ja) * 2011-10-27 2013-05-02 株式会社メイコー スクリーン印刷版
JP5557966B1 (ja) * 2013-08-07 2014-07-23 株式会社辰巳菱機 風力発電装置
HU4533U (en) * 2014-10-18 2015-04-28 Péter Kászli Stencil frame
JP6936992B2 (ja) * 2015-03-23 2021-09-22 粕谷 普烈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
US10189299B2 (en) 2015-07-21 2019-01-29 Tracer Imaging Llc System for mounting a covering upon a frame
WO2017196480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Tracer Imaging Llc System for mounting a covering upon a frame
US10039392B2 (en) * 2016-06-23 2018-08-07 Vitali Servutas Modular poster print stretch frame
WO2018119135A2 (en) 2016-12-20 2018-06-28 Tracer Imaging Llc System for retaining an image within a frame
JP6971579B2 (ja) * 2017-01-27 2021-11-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ンタクト印刷用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スクリーン版
KR200486814Y1 (ko) * 2017-05-23 2018-07-03 주식회사 아이알브이테크 확산판 장력 조정 패널을 구비한 led 조명 기구
CN107672294B (zh) 2017-11-10 2020-06-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丝网印刷装置以及用于调整其印刷丝网的张力的方法
BE1025762B1 (nl) * 2017-12-08 2019-07-08 Peleman Industries Naamloze Vennootschap Inrichting voor opspannen van een canvas
MX2020009209A (es) * 2018-03-03 2021-01-15 Gesplan Gestion Conseil Inc Dispositivo para tensar un lienzo sobre un marco.
JP2022537530A (ja) 2019-06-19 2022-08-26 トレーサー イメージング エルエルシー フレーム内に基材を保持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GB2586610A (en) * 2019-08-28 2021-03-03 Asm Assembly Systems Singapore Pte Ltd Reinforced tensioning frame
CN110549620B (zh) * 2019-09-16 2022-12-09 杭州聚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合3d打印机底板使用的脱模纸绷紧固定装置
JP7006725B2 (ja) * 2020-05-28 2022-01-2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ンタクト印刷用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スクリーン版
CN111845025A (zh) * 2020-07-02 2020-10-30 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印刷网版及其制备方法、施工方法、应用
RU203504U1 (ru) * 2020-07-20 2021-04-08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Евробокс" Интерьерная картина для раскрашивания по номерам
EP4189664A1 (en) 2020-07-31 2023-06-07 Tracer Imaging LLC Snap-fit framing system
KR20230115532A (ko) 2022-01-27 2023-08-03 (주)플렉시고 샘플의 스트레치 테스트장치와 이것이 구비된 샘플의 스트레치 테스트 시스템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7602A1 (en) * 2000-01-11 2001-12-06 Chinitz Clyde J. Fram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retching flexible material
CN1358134A (zh) * 2000-02-01 2002-07-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印刷用版及使用该印刷用版的印刷方法
JP2002239849A (ja) * 2001-02-16 2002-08-2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軸挿入装置
JP2004262216A (ja) * 2003-03-04 2004-09-24 Daishin Seiki:Kk クリーム半田印刷用メタルマスクとメタルマスクのセット枠
CN1688442A (zh) * 2002-08-21 2005-10-26 唐纽曼 具有预应力加力部件的丝网印刷框架
EP1607218A2 (de) * 2004-06-14 2005-12-21 LPKF Laser & Elektronika d.o.o. Schutz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r Druckschablone und Schablonenspannrahm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5165A (en) 1968-01-08 1969-12-23 Richard G Hughes Silk-screening frame
US3482343A (en) 1968-01-22 1969-12-09 Kaino J Hamu Frame for stressing sheet material
US3914887A (en) * 1974-10-07 1975-10-28 Stretch Devices Inc Artist{3 s canvas tensioning and painting frame
AT345242B (de) * 1974-10-22 1978-09-11 Zimmer Peter Flachschablone fuer den textildruck
US3949500A (en) * 1975-08-27 1976-04-13 Dorothy Connors Adjustable needlepoint holding frame
NL7612062A (en) * 1976-10-29 1978-05-03 Guido Nicola Painters canvas tensioning frame - has mitred members with slotted mitre face to receive Y=shaped element and wedge tightened by screw nut (PT 12.10.77)
US4144660A (en) * 1977-08-09 1979-03-20 Art Products, Inc. Adjustable stretching frame
JPS55136533U (zh) 1979-03-20 1980-09-29
JPS5953134B2 (ja) 1979-04-09 1984-12-24 株式会社日本アルミ キヤツプシ−ル用口金の成形方法
US4625440A (en) * 1985-07-29 1986-12-02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Tentering frame for sheet-like members
JPH01141027A (ja) 1987-11-27 1989-06-02 Nok Corp ポリアミド樹脂とクロロプレンゴムの接着方法
JPH01141027U (zh) 1988-03-22 1989-09-27
JPH0219532A (ja) 1988-07-04 1990-01-23 Kazuo Yamazaki 複合糸
JPH0737868Y2 (ja) * 1988-07-27 1995-08-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印刷用メタルマスクの固定構造
JPH0737134B2 (ja) * 1988-10-11 1995-04-26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US5163367A (en) * 1989-09-06 1992-11-17 Stretch De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ear adjustment of printing frame
WO1992003231A1 (en) 1990-08-20 1992-03-05 Carpenter Robert C Adjustable tension silk screen frame
US5076162A (en) 1990-10-04 1991-12-31 Goin Bobby G Expandable mesh frame
US5113611A (en) 1991-05-11 1992-05-19 Rosson Gene T Expandable screen tensioning frame with expansion devices
US5390596A (en) * 1992-01-06 1995-02-21 Farr; Gregory C. Stretching system for flexible planar materials
US5271171A (en) 1992-02-10 1993-12-21 Smith David C Compressible and expandable stretching frame with adjustable corner brackets
US5379691A (en) 1992-09-14 1995-01-10 Hamu; Alan J. Screen printing frame assembly with screen anchors
US5265534A (en) 1993-03-23 1993-11-30 Hamu Kaino J Screen roller printing frame improvements
US5941171A (en) * 1994-11-05 1999-08-24 Bebro-Electronic Bengel & Bross Gmbh Stencil holder
GB2292115B (en) * 1994-11-17 1996-07-10 Nicholas Mark Baker Solder stencil mounting frame
EP0817683A4 (en) * 1995-02-17 1999-04-21 Gregory C Farr CLAMPING DEVICE FOR A FLEXIBLE SURFACE MATERIAL
GB2356809B (en) * 1999-11-16 2001-10-17 Robert Anthony Peppett Screens
US6427588B1 (en) 2000-09-05 2002-08-06 Christopher Kline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nd tensioning a silk screen
DE10061304A1 (de) * 2000-12-08 2002-01-03 Mechatronic Systems Gmbh Ak Schnellspannrahmen für Druckschablonen des Sieb- und Schablonendrucks
JP3596762B2 (ja) * 2001-01-12 2004-12-02 東海商事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メタルマスク板
JPWO2002055304A1 (ja) 2001-01-16 2004-05-13 粕谷 普烈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スクリーン、スクリーン版、スクリーン枠、スクリーンの貼り合せ方法、スクリーンの張設方法、絵画用キャンバス、宣伝用シート及び平面鏡
US6494134B2 (en) * 2001-04-17 2002-12-17 Gunter Erdmann Frame for foil stencil and stencil foil assembly
DE10145244B4 (de) * 2001-09-13 2005-10-13 Manfred Kluth Beleuchtungskörper
DK1499499T3 (en) * 2002-05-02 2015-01-05 Dek Vectorguard Ltd PRESS TEMPLATE UNITS
FR2840851B1 (fr) * 2002-06-13 2004-09-03 Novatec Sa Soc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d'un pochoir de serigraphie adapte permettant de dissocier le traitement des phases de remplissage et de moula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7602A1 (en) * 2000-01-11 2001-12-06 Chinitz Clyde J. Fram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retching flexible material
CN1358134A (zh) * 2000-02-01 2002-07-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印刷用版及使用该印刷用版的印刷方法
JP2002239849A (ja) * 2001-02-16 2002-08-2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軸挿入装置
CN1688442A (zh) * 2002-08-21 2005-10-26 唐纽曼 具有预应力加力部件的丝网印刷框架
JP2004262216A (ja) * 2003-03-04 2004-09-24 Daishin Seiki:Kk クリーム半田印刷用メタルマスクとメタルマスクのセット枠
EP1607218A2 (de) * 2004-06-14 2005-12-21 LPKF Laser & Elektronika d.o.o. Schutz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r Druckschablone und Schablonenspannrahm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422286C2 (ru) 2011-06-27
KR20170055977A (ko) 2017-05-22
MY165775A (en) 2018-04-24
BRPI0706978B1 (pt) 2018-09-18
HK1131771A1 (en) 2010-02-05
KR20150046364A (ko) 2015-04-29
MX2008010206A (es) 2009-01-27
US7644526B2 (en) 2010-01-12
TWI422492B (zh) 2014-01-11
US20090031593A1 (en) 2009-02-05
EP2522511A3 (en) 2014-03-19
TW201113156A (en) 2011-04-16
KR20160003330A (ko) 2016-01-08
EP2522512A3 (en) 2013-12-04
AU2007213036B8 (en) 2012-07-05
KR20180110232A (ko) 2018-10-08
EP2522512A2 (en) 2012-11-14
RU2008135962A (ru) 2010-03-20
EP1982834A4 (en) 2010-04-14
AU2007213036B2 (en) 2012-02-16
KR20170053734A (ko) 2017-05-16
SG169391A1 (en) 2011-03-30
CN101426650A (zh) 2009-05-06
KR20080110580A (ko) 2008-12-18
EP1982834A1 (en) 2008-10-22
AU2007213036A1 (en) 2007-08-16
TWI378866B (zh) 2012-12-11
CN102009522A (zh) 2011-04-13
WO2007091630A1 (ja) 2007-08-16
EP2522511A2 (en) 2012-11-14
JP2009101514A (ja) 2009-05-14
BRPI0706978A2 (pt) 2011-04-12
KR20160003331A (ko) 2016-01-08
TW200744853A (en) 2007-12-16
KR101819603B1 (ko) 2018-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6650B (zh) 薄片状材料的张紧装置
US8045264B2 (en) Projection backwall apparatus and system
JP4679853B2 (ja) シート状素材の張設具
JP5106582B2 (ja) シート状素材張設具
KR20190001811U (ko) 포터블 스크린
JP5106620B2 (ja) シート状素材及びシート状素材張設具
JP5022473B2 (ja) シート状素材張設具
JPH05281616A (ja) 机側収納型スクリーン
CN113068969B (zh) 一种药物营销药品展示装置
CN220691634U (zh) 可开合维护的双面屏显示装置
TWM295265U (en) Common light-up jig of LCD
JP5106581B2 (ja) シート状素材張設具
JP3060250U (ja) ボタン取付け機のボタン輸送装置
JP5179541B2 (ja) シート状素材
CA2273442A1 (en) Supporting device for a stretched banner, in particular for a display panel
JPH07181906A (ja) 吊り看板
JP2003050557A (ja) 折りたたみスタンド式広告物表示面の展張り取り替え可能な装置、並びに、この装置に用いる表示面の形成製作と展張り方法、張り付けゴムと土台及びその製作と組み立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17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177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