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3354A -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3354A
CN101373354A CNA2008102130080A CN200810213008A CN101373354A CN 101373354 A CN101373354 A CN 101373354A CN A2008102130080 A CNA2008102130080 A CN A2008102130080A CN 200810213008 A CN200810213008 A CN 200810213008A CN 101373354 A CN101373354 A CN 101373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ressing plate
switching device
manuscript
slid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130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3354B (zh
Inventor
近藤哲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m Hongk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73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3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3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3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5Script supports connected to the typewriter or prin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05D11/10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 E05D11/1028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 E05D11/105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the maintaining means act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pivot axis
    • E05D11/1064Devices for preventing movement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hinge parts for maintaining the hinge in two or more positions, e.g. intermediate or fully open the maintaining means act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38Modular devices, i.e. allowing 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components, removal or replacement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04N1/00554Latches or hing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原稿压板开闭装置,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具有安装构件、支承构件、滑块、凸轮构件和弹性构件,上述安装构件安装在设备主体侧,上述支承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该安装部件并支承上述原稿压板,上述滑块可滑动地设在上述支承构件中,上述凸轮构件与该滑块滑动接触并设于上述安装构件,上述弹性构件设置在上述滑块与上述支承构件之间,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滑块及上述凸轮构件的任一方设置嵌合凹部,在另一方设置与上述嵌合凹部嵌合的插入凸部,并且在上述嵌合凹部及上述插入凸部的至少一方设置转动控制部。

Description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应用在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以及具有该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上,原稿压板经由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可开闭地安装在该设备主体的上表面后部,该原稿压板覆盖设备主体所具备的原稿台玻璃的上表面。原稿压板开闭装置是一种铰链机构,其轴支承原稿压板使原稿压板可绕铰链轴转动,从而能够使原稿压板紧贴在设备主体上表面的原稿台玻璃上,并且能够使该原稿台玻璃露出。为了将原稿设置在原稿台玻璃上,要打开原稿压板(使原稿压板向离开原稿台玻璃的方向(有时称为打开方向。)移动),使原稿台玻璃的上表面露出,在将原稿放置到该原稿台玻璃上之后,关闭原稿压板,用原稿压板使原稿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
在这样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公知有这样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通过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可以感觉不到本来的重量而打开原稿压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具有安装在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上的安装构件、经由铰链销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安装构件并且安装于原稿压板的支承构件、和对支承构件向打开方向施力的压缩弹簧。由于通过该压缩弹簧并经由支承构件对原稿压板向打开方向转动施力,因此使原稿压板向打开方向转动时,通过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可以感觉不到本来的重量而打开原稿压板。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62457号
关于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在关闭原稿压板(使其向关闭方向转动)时,最初为了抵抗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多少需要用力,而在中途由于压缩弹簧对原稿压板施力的作用力增大了将要关闭原稿压板的转动力矩,因此可以容易地关闭原稿压板。但是,特别在原稿压板带自动原稿传送装置而有重量的情况下,会担心原稿压板的转动速度变快,从而原稿压板猛烈地撞到原稿台玻璃。因此,采用了设置阻尼装置等各种方法,但均造成制作成本加大,或对原稿压板进行开闭操作时的操作感差,所以在寻求着一种带有制动功能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而不增加制作成本、结构简单,且又不影响开闭操作时的感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不增加制作成本的简单结构就能发挥制动功能、操作感也良好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为这样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具有安装构件、支承构件、滑块、凸轮构件和弹性构件,上述安装构件安装在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侧,上述支承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该安装构件并支承上述原稿压板,上述滑块可滑动地设于上述支承构件及上述安装构件的任一方内,上述凸轮构件与上述滑块滑动接触并设于上述支承构件及上述安装构件的另一方,上述弹性构件设置在上述滑块与内设有该滑块的上述支承构件或上述安装构件之间,该弹性构件使上述滑块压力接触于上述凸轮构件,并控制上述原稿压板的打开动作,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滑块及上述凸轮构件的任一方设置嵌合凹部,在上述滑块及上述凸轮构件的另一方设置与上述嵌合凹部嵌合的插入凸部,在上述嵌合凹部及上述插入凸部的至少一方设置转动控制部,在使上述支承构件相对于上述安装构件转动时,在该转动的中途产生大的摩擦转矩,控制上述原稿压板的开闭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滑块及凸轮构件的一方设置嵌合凹部,在滑块及凸轮构件的另一方设置与嵌合凹部嵌合的插入凸部,在嵌合凹部及插入凸部的至少一方设置转动控制部,在使支承构件相对于安装构件转动时,在该转动中途产生大的摩擦转矩,控制原稿压板的开闭动作,由于以上结构,因形成在原稿压板位于设备主体的上表面附近时产生大的摩擦转矩的转动控制部,从而不会担心原稿压板猛烈撞到设备主体。另外,通过形成转动控制部也可以使开闭操作原稿压板时的操作感良好。其结果是,可以得到不增加制作成本、结构简单、发挥制动功能、操作感也良好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
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上述嵌合凹部是沿上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卡合槽部,上述插入凸部是沿上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延伸并突出的卡合凸片,加宽该卡合凸片的一部分的宽度而形成上述转动控制部。另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上述嵌合凹部是沿上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卡合槽部,减窄该卡合槽部的一部分的宽度而形成上述转动控制部。另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上述嵌合凹部是沿上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剖面为凹状的卡合槽部,使该卡合槽部的底部的一部分突出而形成上述转动控制部。另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上述嵌合凹部及上述插入凸部分别设置1个或2个以上。另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上述滑块及上述凸轮构件分别形成为当使上述支承构件相对于上述安装构件转动时在这些安装构件和支承构件之间产生摩擦转矩以使上述原稿压板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以自由停止方式停止的凸轮形状。
此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上述转动控制部设置成在上述原稿压板位于上述设备主体的上表面附近时和/或上述原稿压板在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位于直立状态附近时产生大的摩擦转矩。另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上述安装构件具有在上述设备主体的上表面安装的底板和从该底板的两侧部立起的两侧板,上述支承构件经由铰链销可转动地安装于该两侧板,并且上述凸轮构件安装在上述两侧板之间。另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上述安装构件具有脚部,该脚部可上下移动地插入沿上下方向设置于上述设备主体的安装孔中。另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上述脚部形成为筒状,并在内部设有上述滑块和朝一个方向对该滑块滑动施力的弹性构件。另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为提升构件向与该支承构件的转动方向不同的方向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支承构件的自由端侧,上述原稿压板安装于该提升构件。另外,在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中,优选上述安装构件设有在上述脚部的上端侧具有转动限制部的基部,在上述支承构件具有与该转动限制部抵接的限制部。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根据本发明,与上述同样,在滑块及凸轮构件的一方设置嵌合凹部,在滑块及凸轮构件的另一方设置与嵌合凹部嵌合的插入凸部,在嵌合凹部及插入凸部的至少一方设置转动控制部,在使支承构件相对于安装构件转动时,在该转动中途产生大的摩擦转矩,控制原稿压板的开闭动作,因以上结构,可以得到不增加制作成本、结构简单、发挥制动功能、操作感也良好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
根据如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在滑块及凸轮构件的一方设置嵌合凹部,在滑块及凸轮构件的另一方设置与嵌合凹部嵌合的插入凸部,在嵌合凹部及插入凸部的至少一方设置转动控制部,在使支承构件相对于安装构件转动时,在该转动中途产生大的摩擦转矩,控制原稿压板的开闭动作,因以上结构,可以得到不增加制作成本、结构简单、发挥制动功能、操作感也良好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具有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的一个示例中关闭原稿压板的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图,(a)是关闭状态时的侧视图,(b)是打开状态时的立体图,(c)是打开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a)是表示关闭状态的图,(b)是表示打开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安装构件的一个示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滑块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滑块的一个示例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构件的一个示例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构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构件的一个示例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滑块的一个示例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中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中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构件的一个示例的图,(a)是立体图,(b)是主视图,(c)是沿(b)图中的A—A线的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15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中的滑块的一个示例的图,(a)及(b)是立体图,(c)是主视图,(d)是侧视图。
图16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中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力矩曲线与转矩曲线的相关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再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对实施于带具有脚部的提升功能且脚部内未设有滑块、弹性装置的结构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而本发明不妨可以实施于具有后述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以外之结构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
图1~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图。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将原稿压板12可开闭地安装在办公设备10的设备主体11的后端部。作为办公设备10,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仪等,特别列举复印机作为优选示例,但没有特别限定地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是如下所述的装置,其设有:安装在具有原稿压板12的办公设备10的设备主体11侧的安装构件2;以铰链销16为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构件2上且支承原稿压板12的支承构件3;可滑动地内设在支承构件3及安装构件2的任一方、例如内设在支承构件3中的滑块5;与滑块5滑动接触,并设置在支承构件3及安装构件2的另一方、例如设于安装构件2的凸轮构件6;以及弹性构件17,其设置在滑块5与支承构件3之间,使滑块5压力接触在凸轮构件6上,控制原稿压板12的打开动作,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形成使原稿压板12转动并利用原稿压板12覆盖设备主体11的上表面的关闭状态、以及使该设备主体11的上表面露出的打开状态。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滑块5及凸轮构件6的一方,例如在凸轮构件6设置插入凸部8,在滑块5及凸轮构件6的另一方,例如在滑块5设置与插入凸部8嵌合的嵌合凹部7,在嵌合凹部7及插入凸部8的至少一方设置转动控制部9,在使支承构件3相对于安装构件2转动时,在该转动中途产生大的摩擦转矩,控制原稿压板12的开闭动作。
在设备主体11的上表面,例如设有原稿台玻璃(未图示),通过原稿压板12使原稿紧贴在该原稿台玻璃上,并且利用原稿压板12遮蔽原稿台玻璃。在设备主体11的上表面的后端部附近的两处,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有时称为高度方向)延伸的凹状的安装孔13。安装孔13的横截面形成为矩形。在该安装孔13的后表面,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移动容许凹部14。移动容许凹部14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决定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在高度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其没有特别限定,可任意设定。
如图1~图4所示,安装构件2具有例如基部21、从基部21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脚部25和设置在基部21上表面的转动部22。安装构件2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但不限于此,可以由其他材料形成。
基部21形成为大致矩形平板状。在基部21的下表面,设置有从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脚部25。脚部25的截面形成为小于基部21的大致矩形,该脚部25插入设备主体11的安装孔13,将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安装于设备主体11。在脚部25的4个面(前表面、后表面、两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引导片25a。在脚部25的后表面的下部,设置有下表面倾斜的大致矩形的凸部26。在将脚部25插入安装孔13时该凸部26与移动容许凹部14卡合,凸部26在与移动容许凹部14的上端部抵接前的范围内支承安装构件2的脚部25即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并使其可在高度方向上移动。另外,脚部25的前表面的下方倾斜并形成为锥形面25b,如果在使凸部26与移动容许凹部14的上端部抵接或接近的状态下使脚部25倒向后表面侧,则锥形面25b与安装孔13的前面壁进行面接触或接近安装孔13的前面壁,凸部26脱离移动容许凹部14,可以将脚部25由安装孔13拔出。
转动部22形成平面方向的截面小于基部21的大致矩形的大致长方体状。在转动部22的上方稍后方侧,设置有贯通两侧面的轴孔22a。铰链销16经由轴承28插入该轴孔22a。从转动部22的前表面到上表面形成为在滑块5被按压的状态下进行滑动接触的凸轮构件6。凸轮构件6的前表面和上表面的角部形成弯曲状。另外,转动部22的两侧面侧的在基部21两侧面侧的上表面(上端)形成为前表面较高的2段结构,形成该2段结构的壁部倾斜并形成转动限制部23。
支承构件3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形成。如图1~图3所示,支承构件3例如由上板3a、两侧板3b及下板3c形成矩形筒体状。该支承构件3的一端部被封闭而形成为弹性构件支承部3d。支承构件3的另一端部开口。在两侧板3b分别设置有通过螺钉等安装在原稿压板12的后端侧的安装片3e、3f。两侧板3b的端部延伸而形成为转动片31。转动片31间的长度以长于安装构件2的转动部22的两侧部间的长度、例如稍长的尺寸形成。在转动片31上设置有供铰链销16插通的轴插通孔32。转动片31的轴插通孔32与安装构件2的轴孔22a对齐,通过将铰链销16经由垫圈等插通这些孔32、22a,支承构件3以铰链销16为轴可转动地连结在安装构件2上。
转动片31的前端部在打开原稿压板12(使其向打开方向转动)时与安装构件2的转动限制部23抵接(参照图2(b)及(c)。),从而该转动片31的前端部形成为限制原稿压板12的转动范围的限制部33。再有,本发明中打开方向是指在使原稿压板12转动时,原稿压板12从原稿台玻璃离开的方向。本发明中关闭方向是指与打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是指在使原稿压板12转动时原稿压板12接近原稿台玻璃的方向。
弹性构件17对原稿压板12向打开方向转动施力,即向开启方向施力。弹性构件17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压缩弹簧17a。压缩弹簧17a被收纳在支承构件3内,并弹性设置在弹性构件支承部3d与凸轮构件6之间。压缩弹簧17a的一端部支承于弹性构件支承部3d,并且压缩弹簧17a的另一端被收纳于滑块5,经由该滑块5与凸轮构件6抵接。即,压缩弹簧17a使滑块5压力接触于凸轮构件6,对原稿压板12向打开方向施力。压缩弹簧17a其个数没有特别限定,1个或2个以上均可,图示例中是1个。
滑块5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形成。如图3及图5所示,滑块5被收纳在支承构件3内,并封闭支承构件3。滑块5例如形成为矩形的有底筒体状。该滑块5内呈圆形形成为弹簧收纳部5b,在该弹簧收纳部5b内收纳有压缩弹簧17a的另一端部,滑块5的底部即抵接部5a与凸轮构件6抵接。在抵接部5a设置有与凸轮构件6滑动接触的滑动部51。该凸轮构件6的形状优选形成为:在使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16为轴向打开方向转动时,原稿压板12渐渐立起,原稿压板12因自重倒向关闭方向的力变弱,随着该动作,压缩弹簧17a拉伸,其作用力也变弱,原稿压板12不跳起。
嵌合凹部7及插入凸部8是相互嵌合的。嵌合凹部7可设置在凸轮构件6及滑块5这两者,而优选设置于凸轮构件6及滑块5的任一方,例如设置于滑块5。该嵌合凹部7例如是在滑块5的抵接部5a的大致中央部沿其高度方向(滑动方向)在从其上方到下部(包含滑动部51)的部位形成狭缝状的卡合槽部71。该卡合槽部71例如宽度形成为大致相同。
插入凸部8与嵌合凹部7相对设置,可设置于凸轮构件6及滑块5这两者,而优选设置于凸轮构件6及滑块5的任一方,例如设置于凸轮构件6。该插入凸部8例如是沿滑块5的滑动方向延伸并突出的插入凸片81。该插入凸片81例如在凸轮构件6的大致中央部设置于从其上表面到前表面下部的部位。插入凸片81的宽度以比卡合槽部71的宽度要窄的尺寸形成。
转动控制部9用于在使支承构件3相对于安装构件2转动时,在其转动中途产生大的摩擦转矩,控制原稿压板12的转动速度。转动控制部9可设置于嵌合凹部7及插入凸部8这两者,而优选设置于嵌合凹部7及插入凸部8的任一方,例如设置于插入凸部8(插入凸片81)。转动控制部9只要能控制原稿压板12的转动速度,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加宽插入凸片81的宽度来形成。该转动控制部9的宽度优选为例如以与卡合槽部71的宽度大致相同或稍宽的尺寸形成。该转动控制部9与插入凸片81的交界处可形成阶梯状,而优选使其倾斜形成。即,优选为逐渐加宽插入凸片81的宽度来形成转动控制部9。转动控制部9的位置任意决定,例如,形成于凸轮构件6前表面的高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的部位的某一处,以使在原稿压板12位于设备主体11附近时产生大的摩擦转矩。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及办公设备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原稿压板12在设备主体11未使用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紧贴在设备主体11的原稿台玻璃上,原稿台玻璃被遮蔽。此时,卡合槽部71与插入凸片81相卡合。为将原稿放置到原稿台玻璃上,首先,握住与安装有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的部位相反侧的原稿压板12的端部或其附近等,将原稿压板12向上方提升。即,使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16为轴转动,并使原稿台玻璃的上表面露出于外部,使原稿压板12位于打开位置。此时,如图2(b)、(c)所示,由于支承构件3的限制部33与安装构件2的转动限制部23抵接,所以原稿压板12可位于最大打开位置而不会过度打开。另外,在使原稿压板12转动时,原稿压板12因压缩弹簧17a的作用力而被施力向打开方向转动,可以感觉不到重量而向打开方向转动。另外,卡合槽部71与插入凸片81嵌合并卡合在一起,在该状态下,支承构件3(原稿压板12)相对于安装构件2转动。
在露出的原稿台玻璃面上放置原稿后,将已提升的原稿压板12放下来。即,使原稿压板12向与原稿台玻璃接触的关闭方向以铰链销16为轴转动并向下方移动,使其成关闭状态。此时,最初为了抵抗压缩弹簧17a的作用力,多少需要用力,而通过在中途由于压缩弹簧17a对原稿压板12施力的作用力增大了原稿压板12的力矩,所以可以容易地转动原稿压板12。并且,原稿压板12进一步转动,则原稿压板12的转动速度变快,而转动控制部9的两侧面与卡合槽部71的两侧壁部滑动接触,产生大的摩擦转矩,原稿压板12的转动速度降低。其结果是,不会担心原稿压板12猛烈撞到原稿台玻璃。在该原稿台玻璃上放置的原稿如是薄物,例如是1张薄纸,则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16为轴只进行转动,通过原稿压板12使原稿不会从原稿台玻璃上浮起,而会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从而可将原稿良好地进行复印等。
在原稿如书那样厚度较厚的情况下,在将原稿放置到原稿台玻璃上后,使原稿压板12向关闭方向转动,则在原稿压板12呈关闭状态之前,即,原稿压板12与原稿台玻璃贴紧之前,原稿压板12与原稿的端部接触,在与上述原稿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和原稿压板12之间形成空间。即,原稿压板12处于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相反一侧的端部浮起的状态。将该浮起一侧的原稿压板12向设备主体11侧按压或因原稿压板12的自重,脚部25向从安装孔13拔出的方向(上方)移动,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向上方移动,并且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16为轴转动。即,自动调节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的高度,原稿压板12移动,以覆盖原稿的上部。例如,在该原稿的上部是平坦面的情况下,原稿压板12与该上部进行面接触。其结果是,厚度较厚的原稿稳定地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由此,与原稿的厚度无关,原稿压板12都可以使原稿稳定地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并且可以极力防止外光侵入设备主体的内部阻碍曝光。
这样,由于使原稿压板12向关闭方向转动并接近原稿台玻璃,则转动控制部9的两侧面与卡合槽部71的两侧壁部滑动接触,产生大的摩擦转矩,因此原稿压板12的转动速度降低,原稿压板12不会猛烈撞到原稿台玻璃。另外,在从原稿压板12关闭的状态使原稿压板12向打开方向转动时,在用手稍提升原稿压板12的状态下,即使手在某一刹那放开原稿压板12,由于转动控制部9的两侧面与卡合槽部71的两侧壁部滑动接触而产生摩擦转矩,所以不用担心原稿压板12在放手的一刹那猛烈撞到原稿台玻璃。
另外,因转动控制部9是逐渐加宽插入凸片81的宽度而形成的,所以不会在原稿压板12转动中途突然产生大的摩擦转矩,由于摩擦转矩渐渐变大,所以原稿压板12开闭操作时的操作感良好。
因此,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及办公设备10结构简单、不增加制作成本、廉价地发挥制动功能、并且也可使操作感良好,可放心地使用办公设备10。
再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转动控制部9形成于插入凸部8(插入凸片81),但不限于此,如图6所示,可设置于嵌合凹部7(卡合槽部72)。该第2实施方式中的转动控制部91优选为以逐渐减窄卡合槽部72侧部的宽度形成,例如以与插入凸片82(参照图7)的宽度大致相同或只稍窄的尺寸形成。再有,该插入凸片82如图7所示,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宽度。由此,与将转动控制部91形成于插入凸部8(插入凸片81)的情况相同,在使支承构件3相对于安装构件2转动时,在其转动的中途产生大的摩擦转矩,可控制原稿压板12的开闭动作,从而结构简单,不增加制作成本,廉价地发挥制动功能,并且也可使操作感良好。再有,虽然未图示,但嵌合凹部(卡合槽部)的形状除图示以外,还可向设有嵌合凹部的凸轮构件6、滑块5的深度方向形成楔状,总之,伴随原稿压板的开闭操作,在插入凸部(插入凸片)与嵌合凹部(卡合槽部)之间能产生制动作用就可以了。
另外,转动控制部9设置在插入凸片81的某一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在两处以上。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8所示,可将转动控制部9设置在两处。由此,在原稿压板12的转动中途的两处产生大的摩擦转矩,由此可控制原稿压板12的开闭动作。
另外,设置了一组嵌合凹部7及插入凸部8,但不限于此,也可设置2组以上。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9所示,在凸轮构件6设置2个具有转动控制部9的插入凸片81,并且,如图10所示,可在与该插入凸片81相对的滑块5的两处设置嵌合凹部7(卡合槽部71)。由此,在使支承构件3相对于安装构件2转动时,在该转动中途通过2组嵌合凹部7和插入凸部8产生大的摩擦转矩,可确实地控制原稿压板12的开闭动作,从而结构简单,不增加制作成本,可廉价地发挥制动功能,并也可使操作感良好。
另外,对于通过脚部25将原稿压板开闭装置1安装在设备主体1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在该第5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1所示,安装构件102可主要由可装拆地安装在设备主体的底板121、从底板121的两侧端部沿分别与底板121正交的方向(也包含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立起)并彼此相对的两侧板122、和设置在两侧板122间的凸轮构件106构成。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具有提升构件104。
即,凸轮构件106设有插入凸部8(插入凸片81),该插入凸部8具有转动控制部9,并经由例如安装销115设置在两侧板122间。以贯通两侧板122及凸轮构件106的方式设置铰链销116。在安装构件102上以铰链销116为轴可转动地安装有支承构件103。在该支承构件103内设有2个滑块,即第1滑块108及与上述滑块5大致相同结构的具有嵌合凹部7(卡合槽部71)的第2滑块105。在这些第1滑块108及第2滑块105之间收纳有对原稿压板12朝打开方向转动施力、即向开启方向施力的作为弹性构件117的压缩弹簧117a。提升构件104支承在支承构件103上,该提升构件104与支承构件103重合,并且可在支承构件103的自由端侧以提升销118为轴转动。提升构件104安装在原稿压板12上。在提升构件104设有工作销119,若第1滑块108与该工作销119抵接,则与原稿的厚度无关,可以使原稿稳定地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并且可以极力防止外光侵入设备主体的内部妨碍曝光。这样构成也可实现结构简单,不增加制作成本,廉价地发挥制动功能,并且使操作感也良好。
另外,脚部形成筒体状,可在该脚部内设置滑块。在该第6实施方式中,即,如图12所示,脚部205从安装构件202向下方突出设置。该脚部205例如由合成树脂等形成为下端部(底部)205a被封闭的大致矩形筒体状即有底筒体状。在该脚部205内收纳有作为弹性构件的压缩弹簧206。在该脚部205内可滑动地设有滑块204。支承构件203以铰链销216为轴可转动地连结在安装构件202上。在支承构件203设置有凸轮构件207,该凸轮构件207与滑块204压力接触。在脚部205与滑块204之间设置加固框体209。
作为嵌合凹部的卡合槽部211可设置于凸轮构件207及滑块204这两者,但优选设置于凸轮构件207及滑块204中的任一方,例如设置于滑块204。作为插入凸部的插入凸片212可设置于凸轮构件207及滑块204这两者,但优选设置于凸轮构件207及滑块204的任另一方,例如设置于凸轮构件207。转动控制部213例如设置于插入凸片212。这样构成也可实现结构简单,不增加制作成本,廉价地发挥制动功能,并且使操作感也良好。
另外,可将转动控制部9设置在嵌合凹部7(卡合槽部302)的底部。该第7实施方式中的转动控制部301如图13及图14所示,优选使卡合槽部302的底部的一部分突出,例如,使滑动接触方向的表面突出并形成为曲面状。另外,可将卡合槽部302设置于凸轮构件311,该卡合槽部302例如在凸轮构件311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向其高度方向(滑动方向)在从上表面到前表面的部位上形成截面为凹状的狭缝状。插入凸部303如图15所示,例如,从滑块312的滑动部314突出。该插入凸部303的宽度以比卡合槽部302宽度要窄的尺寸、例如稍窄的尺寸而形成。该插入凸部303的滑动方向的表面优选形成为曲面状。该插入凸部303及转动控制部301的突出形状例如在打开角度为5°左右时,转矩形成为最大。
另外,凸轮构件311及滑块312的滑动部314如图13~图15所示优选分别形成为这样的凸轮形状:在使支承构件3相对于安装构件305转动时在这些安装构件305及支承构件3之间产生摩擦转矩,如图1所示使原稿压板12相对于设备主体11以自由停止方式停止。凸轮构件311例如上表面、前表面及这些角部形成为曲面状,并且滑动部314表面形成为曲面状。即,凸轮构件311及滑块312的滑动部314的形状优选形成为:当使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16为轴向打开方向转动时,则原稿压板12渐渐立起,原稿压板12因自重倒向关闭方向的力变弱,随着该动作,压缩弹簧17a拉伸,其作用力也变弱,原稿压板12不跳起,并且通过相互滑动接触而产生的摩擦转矩使原稿压板12相对于设备主体11可自由停止。
这样构成也会起到与上述同样的作用效果。即,原稿压板12在未使用设备主体11的状态下,紧贴在设备主体11的原稿台玻璃上,并且原稿台玻璃被遮蔽。为将原稿放置到原稿台玻璃上,首先,握住与安装有原稿压板开闭装置300的部位相反一侧的原稿压板12的端部或其附近等,将原稿压板12向上方提升。即,使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16为轴转动,并使原稿台玻璃的上表面露出于外部,使原稿压板12位于打开位置。此时,由于支承构件3的限制部33与安装构件305的转动限制部23抵接,所以原稿压板12可位于最大打开位置而不会过度打开。另外,在使原稿压板12转动时,原稿压板12因压缩弹簧17a的作用力而被施力向打开方向转动,因此可以感觉不到重量而向打开方向转动。另外,凸轮构件311与滑块312的滑动部314相互滑动接触,支承构件3(原稿压板12)相对于安装构件305转动。因此,若使原稿压板12的转动停止,则通过因凸轮构件311与滑动部314的滑动接触而产生的摩擦转矩,原稿压板12被保持在其停止的位置上不动。由此,可以使原稿压板12相对于设备主体11自由停止。
在露出的原稿台玻璃面上放置原稿后,将已提升的原稿压板12放下来。即,使原稿压板12向与原稿台玻璃接触的关闭方向以铰链销16为轴转动并向下方移动,使其成关闭状态。此时,最初为了抵抗压缩弹簧17a的作用力,多少需要用力,而中途由于因压缩弹簧17a对原稿压板12施力的作用力增大了原稿压板12的力矩,所以可以容易地转动原稿压板12。另外,凸轮构件311与滑动部314彼此滑动接触,与此同时,支承构件3(原稿压板12)相对于安装构件305转动。
并且,原稿压板12进一步转动并接近原稿台玻璃,则原稿压板12的转动速度要加快,而由于从凸轮构件311与滑动部314互相滑动接触的状态变为转动控制部301与插入凸部303接触并彼此在表面上滑动接触的状态,因此转动控制部301与插入凸部303之间产生大的转矩(或转矩变化)。因此,原稿压板12的转动速度不会加快,相反会变慢。其结果是,原稿压板12不会猛烈地撞到原稿台玻璃。当该原稿台玻璃上放置的原稿是薄物,例如1张薄纸时,则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16为轴只进行转动,通过原稿压板12使原稿不会从原稿台玻璃上浮起,而会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从而可将原稿良好地进行复印等。
在原稿是如书那样厚度较厚的情况下,在将原稿放置到原稿台玻璃上后,使原稿压板12向关闭方向转动,则在原稿压板12呈关闭状态前,即,原稿压板12与原稿台玻璃紧贴之前,原稿压板12与原稿的端部接触,在与上述原稿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和原稿压板12之间形成空间。即,原稿压板12处于原稿压板开闭装置300相反一侧的端部浮起的状态。将该浮起侧的原稿压板12向设备主体11侧按压或因原稿压板12的自重,脚部25向从安装孔13拔出的方向(上方)移动,原稿压板开闭装置300向上方移动,并且原稿压板12以铰链销16为轴转动。即,原稿压板开闭装置300的高度自动调节,原稿压板12移动,以覆盖原稿的上部。例如,在该原稿的上部是平坦面的情况下,原稿压板12与该上部进行面接触。其结果是,厚度厚的原稿稳定地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因此,与原稿的厚度无关,原稿压板12都可以使原稿稳定地紧贴在原稿台玻璃上,并且可以极力防止外光侵入设备主体的内部而妨碍曝光。
象这样,使原稿压板12向关闭方向转动并接近原稿台玻璃,则转动控制部301与插入凸部303互相滑动接触并产生大的转动转矩,因此原稿压板12的转动速度变慢,原稿压板12不会猛烈地撞到原稿台玻璃。另外,原稿压板12从关闭的状态向打开原稿压板12的方向转动时,在用手稍提升原稿压板12的状态下,即使手在某一刹那离开原稿压板12,由于摩擦和压缩弹簧17a的作用力,原稿压板12将保持在其位置上,因此不会担心原稿压板12在放手的一刹那猛烈地撞到原稿台玻璃。
另外,由于在转动控制部301的滑动方向的表面呈曲面状且打开角度为5°左右时转动转矩形成为最大,所以在原稿压板12的转动中途不会突然产生大的转动转矩,因此原稿压板12在开闭操作时的操作感会良好。
因此,该第7实施方式中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300及办公设备10可实现结构简单,不增加制作成本,可廉价地发挥制动功能,并且也使操作感良好,因此可放心地使用办公设备10。
图16是表示原稿压板的转动力矩曲线与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转矩曲线的相关关系的图表,原稿压板的转动力矩曲线与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转矩曲线如下构成:在预定的打开角度(在实施方式中是17°左右)交叉,在预定的打开角度以上的情况下,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转动转矩以超出原稿压板的转动力矩的状态推移,在预定的打开角度以下的情况下,原稿压板的转动转矩呈超出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转动转矩的状态。由此,原稿压板12在其打开时可以感觉不到其本来的重量而打开,在中间的打开角度的情况下,可以使原稿压板12自由停止,且在关闭时原稿压板12不会急速落下,并且可以防止关闭时的浮动现象。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300在原稿压板12的中间打开角度下,可以使其转动转矩与现有公知的同样超出该原稿压板12的转动力矩,在规定的打开角度以下的情况下,通过转动控制部可以防止原稿压板12的转矩急速减弱。
再有,在卡合槽部302的底部设置1个转动控制部301,且使原稿压板12位于设备主体11的上表面附近时产生大的转动转矩,但不限于此,可以设置如下所述的转动控制部:在原稿压板12相对于设备主体11位于直立状态的附近时产生大的转动转矩,另外,也可以设置多个转动控制部。例如,在设置多个转动控制部的情况下,当原稿压板12位于设备主体11的上表面附近时,则可设置2个转动控制部,以使在原稿压板12相对于设备主体11位于直立状态的附近时分别产生大的转动转矩。另外,将转动控制部设置在卡合槽部的底部,并设置在卡合槽部的侧面,例如,当原稿压板12位于设备主体11的上表面附近时,则在原稿压板12相对于设备主体11位于直立状态的附近时可分别产生大的转动转矩和摩擦转矩。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如下构成:在滑块及凸轮构件的一方设置嵌合凹部,在滑块及凸轮构件的另一方,设置与嵌合凹部嵌合的插入凸部,在嵌合凹部及插入凸部的至少一方设置转动控制部,在相对于安装构件使支承构件转动时,在该转动中途产生大的摩擦转矩,控制原稿压板的开闭动作,或者,在滑块及凸轮构件的一方设置嵌合凹部,在滑块及凸轮构件的另一方设置与嵌合凹部嵌合的插入凸部,在嵌合凹部设置转动控制部,在相对于安装构件使支承构件转动时,在该转动中途产生大的转动转矩,控制原稿压板的开闭动作,由此,可以不增加制作成本、结构简单、发挥制动功能、并且操作感也良好,因此特别适用于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

Claims (13)

1.一种原稿压板开闭装置,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具有安装构件、支承构件、滑块、凸轮构件和弹性构件,上述安装构件安装在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的设备主体侧,上述支承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该安装构件并支承上述原稿压板,上述滑块可滑动地设于上述支承构件及上述安装构件的任一方内,上述凸轮构件与上述滑块滑动接触并设于上述支承构件及上述安装构件的另一方,上述弹性构件设置在上述滑块与内设有该滑块的上述支承构件或上述安装构件之间,该弹性构件使上述滑块压力接触于上述凸轮构件,并控制上述原稿压板的打开动作,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滑块及上述凸轮构件的任一方设置嵌合凹部,在上述滑块及上述凸轮构件的另一方设置与上述嵌合凹部嵌合的插入凸部,在上述嵌合凹部及上述插入凸部的至少一方设置转动控制部,在使上述支承构件相对于上述安装构件转动时,在该转动的中途产生大的摩擦转矩,控制上述原稿压板的开闭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凹部是沿上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卡合槽部,上述插入凸部是沿上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延伸并突出的卡合凸片,加宽该卡合凸片的一部分的宽度而形成上述转动控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凹部是沿上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卡合槽部,减窄该卡合槽部的两侧部的一部分的宽度而形成上述转动控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凹部是沿上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剖面为凹状的卡合槽部,使该卡合槽部的底部的一部分突出而形成上述转动控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凹部及上述插入凸部分别设置1个或2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块及上述凸轮构件分别形成为当使上述支承构件相对于上述安装构件转动时在这些安装构件和支承构件之间产生摩擦转矩以使上述原稿压板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以自由停止方式停止的凸轮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动控制部设置成在上述原稿压板位于上述设备主体的上表面附近时和/或上述原稿压板在相对于上述设备主体位于直立状态附近时产生大的摩擦转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构件具有在上述设备主体的上表面安装的底板和从该底板的两侧部立起的两侧板,上述支承构件经由铰链销可转动地安装于该两侧板,并且上述凸轮构件安装在上述两侧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构件具有脚部,该脚部可上下移动地插入沿上下方向设置于上述设备主体的安装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脚部形成为筒状,并在内部设有上述滑块和朝一个方向对该滑块滑动施力的弹性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提升构件向与上述支承构件的转动方向不同的方向可转动地安装在该支承构件的自由端侧,上述原稿压板安装于该提升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构件设有在上述脚部的上端侧具有转动限制部的基部,上述支承构件具有与该转动限制部抵接的限制部。
13.一种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办公设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板开闭装置。
CN2008102130080A 2007-08-21 2008-08-20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Active CN1013733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15055 2007-08-21
JP2007-215055 2007-08-21
JP2007215055 2007-08-21
JP2008134350 2008-05-22
JP2008134350A JP5160959B2 (ja) 2007-08-21 2008-05-22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2008-134350 2008-05-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3354A true CN101373354A (zh) 2009-02-25
CN101373354B CN101373354B (zh) 2011-11-30

Family

ID=40447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30080A Active CN101373354B (zh) 2007-08-21 2008-08-20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160959B2 (zh)
KR (1) KR101020611B1 (zh)
CN (1) CN101373354B (zh)
TW (1) TWI4447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969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0181B2 (ja) * 2009-05-25 2014-10-22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の開閉装置
JP5463074B2 (ja) * 2009-05-25 2014-04-09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の開閉装置
JP5569925B2 (ja) * 2009-08-20 2014-08-13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開閉装置の抜け防止機構並びにこの抜け防止機構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2011107485A (ja) * 2009-11-18 2011-06-02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JP5641389B2 (ja) * 2009-11-25 2014-12-17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の開閉装置
JP5486333B2 (ja) * 2010-02-02 2014-05-07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5512389B2 (ja) * 2010-05-24 2014-06-04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5966164B2 (ja) * 2011-11-07 2016-08-10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JP6047958B2 (ja) 2012-07-06 2016-1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6167828B2 (ja) * 2012-12-14 2017-07-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128585B2 (ja) * 2013-02-13 2017-05-17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6146297B2 (ja) * 2013-12-27 2017-06-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
JP6310702B2 (ja) * 2014-01-16 2018-04-11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6690086B2 (ja) * 2015-02-13 2020-04-28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6764699B2 (ja) * 2016-06-10 2020-10-07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6614114B2 (ja) * 2016-11-30 2019-12-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開閉カバー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75439B2 (ja) * 2017-01-10 2021-12-0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JP6913933B2 (ja) * 2017-04-18 2021-08-04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7015530B2 (ja) * 2018-02-15 2022-02-03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467Y2 (ja) * 1989-09-22 1996-02-14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3923636B2 (ja) * 1997-12-25 2007-06-06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3728385B2 (ja) * 1998-12-11 2005-12-21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2003295358A (ja) * 2002-04-03 2003-10-15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原稿圧着板の開閉装置
JP3572301B2 (ja) * 2002-04-03 2004-09-29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の開閉装置
JP4424043B2 (ja) * 2004-04-08 2010-03-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ヒンジ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547199B2 (ja) * 2004-07-06 2010-09-22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4116992B2 (ja) * 2004-11-11 2008-07-09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2006343477A (ja) * 2005-06-08 2006-12-21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小型ヒンジ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969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35969B (zh) * 2009-09-30 2014-11-0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3354B (zh) 2011-11-30
JP5160959B2 (ja) 2013-03-13
KR20090019700A (ko) 2009-02-25
JP2009071804A (ja) 2009-04-02
TWI444752B (zh) 2014-07-11
TW200909990A (en) 2009-03-01
KR101020611B1 (ko) 201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3354B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CN101377633B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CN100559268C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该原稿压板开闭装置的办公设备
US6415477B1 (en) Original pressing plate hinge
CN101801240B (zh) 确保抽屉开启运动软终止的装置
KR100663226B1 (ko) 슬라이드 힌지 모듈
KR101476352B1 (ko) 플로어힌지장치
DE60224828T2 (de) Tragbares endgerät
CN101261460B (zh)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及具有原稿压板的办公设备
US7752710B2 (en) Sliding hinge
CN100476603C (zh) 原稿压接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CN102338997B (zh)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器
KR101435728B1 (ko) 원고압착판 개폐유지장치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사무기기
CN105781300A (zh) 一种具有自动缓冲复位功能的门铰
KR101378244B1 (ko) 원고압착판 개폐장치 및 사무기기
CN201228719Y (zh) 兼具开轻关重及自动落下的枢纽器
CN101487492B (zh) 双向式自动闭锁机构
CN113832923B (zh) 翻板闸门
JP5503075B1 (ja) フラップゲート
CN210019163U (zh) 一种阻尼器及具有该阻尼器的马桶盖板
CN211270444U (zh) 一种带有防退回功能的抽纸
CN21048036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包装袋收卷防偏移及转移装置
JP6383900B1 (ja) グラビティヒンジ
CN202001490U (zh) 铰链装置
JP4164218B2 (ja) 開閉体のヒン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ATOH ELECIRICAL MACHINERY (HONG KO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3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314

Address after: Chinese Hongkong Kowloon, Ashley Road No. 33 Kowloon Center 9 Building Room 908

Patentee after: Kem Hongkong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