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9129B - 打印模块、信息处理装置、打印系统和打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模块、信息处理装置、打印系统和打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9129B
CN101189129B CN2006800194142A CN200680019414A CN101189129B CN 101189129 B CN101189129 B CN 101189129B CN 2006800194142 A CN2006800194142 A CN 2006800194142A CN 200680019414 A CN200680019414 A CN 200680019414A CN 101189129 B CN101189129 B CN 1011891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rint module
record data
print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194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89129A (zh
Inventor
石永博之
园部洋一
灰田一穗
高桥祐一
汤本千晴
畠山贤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Prec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Prec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Prec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Precis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189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9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89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91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Handling wide copy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25Handling copy materials differing in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5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 B41J3/54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with multiple inkjet prin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20Modules

Abstract

本发明供给一种与记录的高速化请求相适应,并且针对记录介质尺寸的变更,特别是针对大尺寸的请求能够迅速并且容易对应的打印模块、信息处理装置、打印系统、打印单元、墨供给单元、打印方法以及程序。因此本发明以用独立的墨系统以及信号系统来实现其作用的方式将记录头模块化,构成打印模块(116)。在打印模块(116)中设定用于识别它的识别信息。

Description

打印模块、信息处理装置、打印系统和打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打印系统的一部分的打印模块、与该打印模块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包含这些打印模块和信息处理装置的打印系统、构成其打印模块的一部分的打印单元以及墨供给单元、使用该打印系统的打印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作为针对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有从作为打印部件的记录头对记录介质喷出墨进行记录的喷墨方式。这种喷墨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容易使记录头紧凑化、能够高速地形成高精度的图像、因对所谓的普通纸也能够记录而运行成本低廉、因为是非撞击式所以噪音小,容易实现采用为了使用多色墨形成彩色图像的构成的方式等。 
因此,在目前这种喷墨方式的记录装置已在产业用、办公用、个人(个人和家庭)用等各种用途中被使用,此外记录目的也多样化。此外,作为记录介质也使用了各种样式的介质,特别是在产业领域中,使用例如从粘贴在商品和其包装上的标签等比较小的介质,到A2尺寸以上的比较大尺寸的介质各种尺寸的介质。此外,对于在产业领域中使用的记录装置,记录的高速化和动作的稳定化的要求与个人使用的情况相比要严格得多。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串行记录方式。该记录方式是重复以下处理的方式:即重复用沿着记录介质移动(主扫描)的记录头形成图像,每结束1次主扫描就将记录介质输送规定量(副扫描)的处理的方式。与这种记录方式的记录装置相比,使用在和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有许多喷墨口的记录头的行式打印机形态的装置可以高速地进行图像形成。由此,行式打印机形态的喷墨记录装置作为特别适合于产业用的印刷的记录装置受到关注。 
但是如上所述,在产业领域中使用各种尺寸的记录介质,偶尔还必须与A2尺寸以上的记录介质对应。尤其是在适用于行式打印机的记录头中,在整个打印区域上无缺陷地加极其多的喷嘴(只要没有事先特别说明,一般是对喷墨口、与之连通的液路以及配置在液路上发生在喷出中使用的能量的元件的总称)是困难的。例如,将相对A2尺寸的记录介质的记录宽度设置为约420mm(A2尺寸的短边的长度),如果考虑用600dip进行记录的情况,则在其记录宽度的范围内大约需要10000个喷出口。一个缺陷都没有地加工与这样多的喷出口对应的喷嘴不仅其制造装置规模大,而且成品率下降,成本变得极其高。 
因而,以往作为行式打印机用的喷墨记录头,通过使用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将多个短尺寸的记录头芯片高精度地排列成为长尺寸化的记录头,而满足所希望的长度(例如,专利文献2)。这样,通过将记录头芯片排列适宜的个数,可以与各种尺寸的记录介质对应。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对记录装置一侧供给图像数据的主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根据记录装置一侧的结构,特别是根据喷嘴的个数以及喷嘴 和记录头芯片的排列形态来构成图像数据的展开和传送系统,以适合于它(例如专利文献1)。由用户制作的图像数据使用通信接口供给记录装置。 
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对于印刷装置1A、1B同时发送印刷数据,通过向该印刷数据中追加的空白用点数据调整那些印刷装置1A、1B的印刷开始定时(第0057段落)。例如,在如图10所示,印刷装置1A、1B并列连接的情况下,对于图10中的右侧的印刷装置1A发送不追加空白用点数据的印刷数据,对于图10中的左侧的印刷装置1B,发送追加了与间隔L2对应的空白用点数据的印刷数据。由此,印刷装置1B的印刷开始定时调整成比印刷装置1A的印刷开始定时晚。这样,在对比文件1中,对印刷数据追加用于调整印刷开始定时的空白用点数据。 
专利文献4公开了组合多个记录头单元2,构成1个完整多记录头1的技术。但是,该专利文献4中没有记载任何关于多个记录头单元2的记录开始定时的内容。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5公开了使用在托架1A、1B的各自上具有的印刷头,在纸上记录图像的结构。但是,在托架1A、1B的各自上具有的印刷头仅仅是根据从公共的ASIC11依次发送来的印刷数据进行印刷动作,接收了印刷数据的定时必然成为印刷开始定时。 
专利文献6记载使用头单元1、2、3、4,在记录介质S上记录图像的结构。但是,头单元1、2、3、4仅是根据从公共的控制部20依次发送来记录数据进行记录动作,接受了记录数据的定时必然成为记录开始定时。 
专利文献7公开了从个人电脑(PC)24以及数字照相机1向打印机2a、2b发送图像数据,根据那些图像数据,打印机2a、2b记录图像的系统。但是打印机2a、2b是与网络连接的单独的打印机。根据那些打印机2a、2b的设置位置,控制那些记录开始定时。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71140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昭60-13765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10-129044A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9-1789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02-307758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3-127352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2004-328272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行式打印机形态的喷墨记录装置能够实现记录的高速化,此外通过排列适宜个数的短尺寸的记录头芯片,可以与各种尺寸的记录介质对应。但是实际上,与用户的使用目的一致地构成专用的记录装置,灵活地与用户的各种需求对应,迅速地设计各种行式打印机并廉价地提供是困难的。 
作为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当排列适宜个数的记录头芯片使记录头长尺寸化的情况下,使与记录头的结构一致,当然必须改变其控制系统的硬件以及软件的缘故。此外,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一般设置为了良好地维持记录头的喷墨性能的恢复系统,并设置用于使该恢复系统和喷墨记录头相对地接近/脱开的移动机构部,对于这些恢复系统以及移动机构部也 需要进行与记录头的结构一致的设计。而且,不仅记录装置一侧的结构,即使在作为主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一侧关于图像数据的展开和传送系统也伴随着大的规格变更。 
本发明就是鉴于以上那样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与记录高速化的要求相应,一边针对记录介质尺寸的变更,特别是对于大尺寸化的要求,能够迅速并且容易应对的打印模块、信息处理装置、打印系统、打印单元、墨供给单元、打印方法以及程序。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设置多个包含记录头的模块,在将这些多个模块与共同的信息处理装置连接而构成打印系统的情况下,该信息处理装置能够识别各个模块,提高打印系统的操作环境。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能够依照生成记录数据的速度、根据该记录数据记录图像的速度之间的关系,设定最佳的动作模式,提高生产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能够最佳地设定记录动作的准备的开始时期,加快记录开始时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系统,具有打印模块和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号输出部,上述打印模块对于输送的记录介质,保持能够根据记录数据给予墨的记录头,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上述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规定区域内,该打印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打印模块具有: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单独地具有的识别信息;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从上述通信端口发送的上述记录数据,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通信接口,通过上述通信端口读出保持在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中的识别信息;记录数据生成部,根据由上述通信接口读出的上述打印模块的每一个的识别信息,生成使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记录的记录数据与上述打印模块的每一个相对应地进行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部,通过上述通信端口,将由上述记录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给与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对应的打印模块,上述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按与上述打印模块的设置位置对应的定时,向上述打印模块输出记录开始信号,上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从上述信号输出部输出的上述记录开始信号,从而根据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记录头,能够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其中,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识别信息包含关于上述规定区域中的该打印模块的设置位置的位置信息,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 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记录头,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信息保持部,能够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上述接收部接收控制信号以执行记录动作,该控制信号包含记录开始信号和驱动定时信号,上述记录开始信号规定上述记录头的记录开始时期,上述驱动定时信号规定上述记录头的驱动定时,上述控制部在接收到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时,根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按照由上述驱动定时信号所规定的驱动定时,控制上述记录头。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记录头,能够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包含用于设定上述识别信息的信息设定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定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记录头,能够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 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上述打印系统包含多个通信端口,上述打印模块能够与上述多个通信端口内的任意端口连接,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接收部通过与该打印模块的上述识别信息对应起来的上述通信端口,接收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包含记录头的打印单元,该记录头能够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具备用于向上述记录头供给墨的墨罐的墨供给单元;连通上述墨罐和上述记录头之间的墨流路,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记录头,能够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收容从上述记录头排出的对图像记录无贡献的墨的盖;使上述盖和上述记录头相对移动的部件,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记录头,能够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接 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上述记录头能够喷出从墨罐供给的多种颜色的墨。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多个打印模块和信号输出部,该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上述各个打印模块包含:根据记录数据能够向记录介质给予墨的记录头,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读出部,通过通信端口读出各个打印模块的信息保持部保持的识别信息;记录数据生成部,根据由上述读出部读出的各个打印模块的识别信息,生成使在规定区域内记录的记录数据与上述打印模块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部,通过上述通信端口,将由上述记录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给与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对应的各打印模块,上述多个通信端口分别能够与设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多个打印模块内的任意模块连接,上述发送部通过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识别信息对应起来的上述通信端口,将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给与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对应的打印模块。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多个打印模块和信号输出部,该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上述各个打印模块包含:根据记录数据能够向记录介质给予墨的记录头,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读出部,通过通信端口读出各个打印模块的信息保持部保持的识别信息;记录数据生成部,根据由上述读出部读出的各个打印模块的识别信息,生成使在规定区域内记录的记录数据与上述打印模块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部,通过上述通信端口,将由上述记录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给与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对应的各打印模块,上述记录数据生成部通过将应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中的记录数据与和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上述打印模块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地进行分割,从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发送部将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给与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对应的上述打印模块。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方法,是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通过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经由上述通信端口读出保持在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中的识别信息的读出步骤;通过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根据由上述读出步骤读出的每个上述打印模块的识别信息,生成将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记录的记录数据与上述打印模块的每一个相对应地进行分割后的记录数据的记录 数据生成步骤,通过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将由上述记录数据生成步骤生成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发送给与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对应的打印模块的发送步骤;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的设置位置相应的定时,向上述打印模块输出记录开始信号的步骤;上述打印模块接收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根据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的步骤。 
本发明的打印模块是通过配置许多个可以协调动作记录图像的打印目录。其特征在于具备:可以收容墨的墨罐;可以通过将从上述墨罐导入的墨给予记录介质来进行记录的记录头;接收应该用上述记录头进行记录的记录数据、规定上述记录头的记录开始时期的记录开始信号以及规定上述记录头的驱动定时的驱动定时规定信号的接收部;在接收到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时,根据上述记录数据,在由上述驱动定时规定信号规定的驱动定时上控制上述记录头的控制部;可以保持上述打印模块的识别信息的信息保持部;用于发送保持在上述信息保持部中的上述识别信息的发送部。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是可以连接多个上述打印模块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可以从上述打印模块接收上述识别信息的接收部;可以将上述记录数据与上述识别信息对应地向上述打印模块发送的发送部。 
本发明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上述打印模块;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使上述打印模块的记录头和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移动部件。 
本发明的打印单元是构成上述打印模块的一部分的打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上述记录头、上述接收部以及上述控制部。 
本发明的墨供给单元是构成上述打印模块的一部分的墨供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上述墨罐。 
本发明的打印方法是使用上述打印系统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从上述打印模块发送来的上述识别信息,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识别在上述打印模块中的上述记录头的配置位置的步骤;根据上述识别出的记录头的配置位置,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生成上述记录数据的步骤;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中将上述生成的记录数据发送到与之对应的上述打印模块的步骤;根据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上述记录数据,上述打印模块记录图像的步骤。 
本发明的程序的特征在于:用计算机执行在上述打印方法中的各步骤。 
根据本发明,如通过独立的墨系统以及信号系统而具有功能那样,将记录头模块化构成打印模块。因而,通过配置适宜数量的记录头,能够根据记录的高速化的要求,对记录介质尺寸的变更,特别是对大尺寸的要求迅速并且容易地对应。 
而且,通过在打印模块上附加识别信息,当构成将许多打印模块连接在信息处理装置上的打印系统的情况下,该信息处理装置能够识别各个打印模块。因而,信息处理装置例如独立地控制多个打印模块,能够生成与这些配备位置对应的记录数据,并将该记录数据发送到对应的打印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了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印刷装置的图像形成系 统概要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系统概要的示意性的透视图。 
图3是图1的印刷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框构成图。 
图4是配备在图1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的介质输送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配备在图1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印刷装置、介质输送装置的相互关联的动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图1的多个印刷装置中的控制系统的方框结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1的多个印刷装置中的墨供给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1的1个印刷装置中的墨系统主要部分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1的印刷装置中的1个记录头的墨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记录头的墨流路结构的说明图。 
图11A是用于说明图9中的负压室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1B是用于说明图9中的负压室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1C是用于说明图9中的负压室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2A是用于说明图9中的阀的结构例子以及动作的示意图。 
图12B是用于说明图9中的阀的结构例子以及动作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图9中的排气系统的结构例子的示意图。 
图14A是用于说明图9中的接头动作的示意图。 
图14B是用于说明图9中的接头动作的示意图。 
图15A是用于说明图2中的主墨罐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5B是用于说明图2中的主墨罐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6A是用于说明出厂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6B是用于说明出厂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6C是用于说明出厂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7A是用于说明使用开始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7B是用于说明使用开始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7C是用于说明使用开始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8A是用于说明在印刷待机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8B是用于说明在印刷待机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8C是用于说明在印刷待机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9A是用于说明在印刷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9B是用于说明在印刷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9C是用于说明在印刷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0A是用于说明在维护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0B是用于说明在维护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0C是用于说明在维护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1A是用于说明在墨补充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1B是用于说明在墨补充时的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图9的墨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2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压力传感器输出的负压控制的电气方框图和由PWM断路器进行的泵控制的图。 
图24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针对AD变换器的读出值的PWM值的变换表的图。 
图24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针对AD变换器的读出值的PWM值的变换表的图。 
图25A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阀时的压力控制流程图。 
图25B是表示使该阀动作的螺线管的驱动用PWM值的变换表的图。 
图2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印刷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框结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图26的印刷装置中的1个记录头的墨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28是用于说明在图27中的记录头和墨罐的墨供给流路的示意图。 
图29是用于说明图27的墨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30是用于说明图27的墨系统的控制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1是用于说明出厂时的图27的墨系统的墨填充动作的示意图。 
图32是用于说明出厂时的图27的墨系统的脱气动作的示意图。 
图33是用于说明出厂时的图27的墨系统的恢复动作的示意图。 
图34是用于说明设置时的图27的墨系统的恢复动作的示意图。 
图35是用于说明印刷待机时的图27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36是用于说明印刷时的图27的墨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37A是本发明的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的墨系统的概要结构图。 
图37B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墨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38是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泵的概略剖面图。 
图39是作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打印模块的透视图。 
图40A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中的打印单元0部Y1的透视图。 
图40B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中的墨供给单元部Y2的透视图。 
图41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中的墨供给路的说明图。 
图4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4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信息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4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4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传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4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监视处理的流程图。 
图4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状态信息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4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9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模块的位置信息的设定方法的图。 
图49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模块的位置信息的设定方法的图。 
图49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模块的位置信息的设定方法的图。 
图5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1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中的主要部分的系统的说明图。 
图5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中的记录系统的概略结构的方框 图。 
图53是在图52的记录数据生成PC和记录数据发送PC中,实时(实时RIP)地执行记录数据的生成和发送时的程序的相关图。 
图54是在图52的记录数据生成PC和记录数据发送PC中,非实时(预RIP)地执行记录数据的生成和发送时的程序的相关图。 
图55是表示在执行图52的应用程序时的记录数据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5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中的实时RIP执行时的记录数据生成PC和记录数据发送PC之间的发送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5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中的预RIP执行时的记录数据生成PC和记录数据发送PC之间的发送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5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中的实时RIP和预RIP的选择画面的图。 
图59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中记录的图像的布局结构画面的图。 
图59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中记录的图像的布局结构画面的图。 
图60是表示在图59A以及图59B中的各目标的记录数据生成时间一览的图。 
图6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中的实时RIP和预RIP的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62是本发明第10实施方式中的印刷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63是图62的印刷系统的方框结构图。 
图6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中的印刷作业件数的指定画面的图。 
图65是表示在图62的印刷数据生成PC和印刷数据发送PC中动作的软件的相关的方框图。 
图6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中用于指定印刷数据的全部印刷件数而使用的画面的图。 
图67是表示在图62的印刷系统中的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6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中的印刷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69是表示在图68的印刷数据生成/发送PC中动作的软件的相关的方框图。 
图70是表示在图68的印刷系统中的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记录”(有时也称为“打印”)并不只表示形成文字、图形等有意义的信息的情况。进而,所谓该“记录”不管有无意义,此外不管是否是有人用视觉能够感知那样显著变化的内容,还包含宽泛地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样式、图案等情况,或者进行介质的加工的情况。 
此外,所谓“记录介质”并不只是在一般的记录装置中使用的纸张,设为宽泛地表示布、塑料薄膜、金属板、玻璃、陶瓷、木材、皮革等能够接收墨的材料。 
进而,所谓“墨”(有时还称为“液体”)是应该能够和上述“记录(打 印)”的定义同样宽泛地解释的材料。即,该“墨”假设是表示通过付与在记录介质上,供给图像、样式、图案等的形成或者记录介质的加工的液体,或者,供给墨的处理(例如,付与记录介质的墨中的色剂的凝固或者不溶解)的液体。 
此外进而,所谓“喷嘴”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假设是喷出口、与之连通的液路、发生在墨喷出中所利用的能量的元件的总称。 
[第1实施方式]。 
图1以及图2是可以利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例子。 
(图像形成系统的概要) 
图1以及图2分别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的概要的方框图以及示意透视图。本例子的打印机复合系统概要地说具有信息处理装置100以及图像形成装置200,图像形成装置200具备介质输送装置117以及打印机复合系统400。打印机复合系统具有作为独立的多个引擎的打印模块(以下,还称为“印刷装置”、“记录装置”,或者“印刷模块”)116-1~116-5。 
信息处理装置100是要形成的图像数据的供给源,将1幅图像分成许多区域,将与它们对应的许多分割图像数据分别供给构成打印机复合系统400的多个打印模块116-1~116-5。用介质输送装置117输送的记录介质206具有与可以通过打印模块116-1~116-5的排列进行记录的范围对应的宽度方向尺寸。此外,介质输送装置117检测记录介质206的端部(纸端部),输出用于规定各打印模块116-1~116-5的记录开始位置的信号。 
打印机复合系统400具有多个(在本例子中是5台)打印模块116-1~116-5,它们排列成分割记录介质206上的记录区域进行记录。各打印模块根据从信息处理装置100供给的分割图像数据,用由介质输送装置117规定的定时,对所担负的记录区域分别独立地执行印刷动作(记录动作)。在各打印模块中,搭载有为了对记录介质206记录全彩色的图像的用于喷出黄(Y)、洋红(M)以及靛蓝(C)的三原色墨和黑色(K)的墨各墨的记录头,对于各记录头,从作为墨供给源的墨罐203Y、203M、203C以及203K中供给各个颜色的墨。 
在图1中,CPU101是掌握信息处理装置100全体的系统控制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中,CPU101在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的控制下,执行由用于进行图像数据的生成和编辑的应用程序、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图像分割程序、许多打印模块116-1~116-5的控制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以及介质输送装置117的控制程序(在图5以后说明)等所规定的处理。 
CPU101的系统总线具有分层的总线结构,例如经由主机/PCI桥102与作为局部总线的PCI总线连接,进而通过经由PCI/ISA桥105与ISA总线连接,与各总线上的机器连接。 
主存储器103是设置有OS、应用程序以及上述控制程序的暂时存储区域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进而也可以作为用于各程序执行的作业用存储器区域被使用。这些程序例如是从硬盘驱动器HDD104读出并装载的程序。而且在系统总线上连接有使用了称为高速缓冲存储器120的SRAM(Static RAM)的高速的存储器,在该存储器中保存主CPU101经常访问那样的代码以及数据。 
ROM(Read Only Memory)112存储对经由输入输出电路(未图示)连接的键盘114、鼠标115、CDD111以及FDD110等输入输出机器进行 控制的程序(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系统的电源接通时的初始化程序以及自诊断程序等。EEPROM(Electronic ErasablePROM)113是用于存储长久利用的各种参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视频控制器106连续并且循环地读出已写入到VRAM(Video RAM)107中的RGB显示数据,向CRT、LCD、PDP(Plasma Display Panel)、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 Emitter Display)等的显示器108上作为画面更新信号连续地传送。 
和打印模块116-1~116-5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109与PCI总线连接,作为可以使用的接口,例如有依据IEEE1284标准的双向平行接口、USB(Universal Serial Bus)、集线器连接等。在图1中,经由通信接口109连接集线器140,进而该集线器140被分别连接到打印模块116-1~116-5以及介质输送装置117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有线型的通信接口109,但也可以使用无线LAN等的通信接口。 
印刷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具有:设定与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的多个印刷装置116-1~116-5的台数(即,对应于分割1页的图像的分割数)的部件;设定各个印刷装置116-1~116-5担负印刷的区域(分割宽度)的部件(用图4以后说明);表示各印刷装置担负1页内的哪个部分的图像的印刷担负部的关联设定部件(参照图3)。而后,根据用这些各种设定部件所设定的内容分割1页的图像,将它们对应的分割图像数据向各个印刷装置116-1~116-5传送,使其进行印刷。 
如上所述,印刷程序对许多打印模块116-1~116-5进行印刷数据的生成以及印刷数据的传送处理。因此,通过让印刷程序自身或者印刷程序内的印刷数据生成处理以及印刷数据传送处理并行(多进程、多线程)动作,能够执行高速处理。 
再次参照图2,经由集线器140连接信息处理装置100、多个打印模块116-1~116-5以及输送装置117,进行印刷数据、动作开始以及结束指令等的传送。此外,各个打印模块116-1~116-5(以下,在不特定的情况下用符号116参照)和输送装置117之间也进行信号连接,进行发送和接收记录介质206的前端检测乃至印刷开头位置的设定、用于使介质输送速度和各打印模块中的印刷动作(喷墨动作)同步的信号。 
在各打印模块116上搭载有例如为了对记录介质206进行连续的全彩色记录的用于分别喷出黄(Y)、洋红(M)、靛蓝(C)以及黑(K)的墨的记录头811Y、811M、811C以及811K的4个记录头(以下,在不特定的情况下用符号811参照)。在记录介质206的输送方向中的各颜色墨用记录头的排列顺序在各打印模块之间相等,因而颜色的重叠顺序也相等。各记录头的墨喷出口在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与介质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600dpi(点/英寸参考值)的密度横跨4英寸(约100mm,参考值)排列,因而,作为打印模块116-1~116-5全体满足约500mm的最大记录宽度。 
对于在各打印模块116中的记录头811Y、811M、811C以及811K,从作为墨供给源的墨罐203Y、203M、203C以及203K经由专用的管204供给各个颜色的墨。 
(打印模块的控制系统) 
图3表示在各打印模块116中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子。 
在图中,800是按照与在图5中以后说明的处理顺序对应的程序等,进行打印模块116的全体的控制的CPU,803是存储了该程序和固定数 据的ROM;805是作为作业用存储器区域使用的RAM;814是即使在打印模块的电源被切断的情况下为了保持CPU800用于控制所使用的所需要的参数等而存储的EEPROM。 
802是用于经由USB电缆对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打印模块116的接口控制器,801是用于展开各颜色图像数据的VRAM。804是在将在接口控制器802中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传送到VRAM801,并且进行按照印刷的进展读出图像数据的控制的存储器控制器。如果从信息处理装置100经由USB电缆在接口控制器802中接收经过分割的印刷数据,则CPU800在解析了附加在该印刷数据上的指令后,进行将记录数据的各颜色成分的画像数据在VRAM801中实施位图展开的指示。接收该指示,存储器控制器804从接口控制器802向VRAM801高速地写入图像数据。 
810是用于控制各颜色记录头811Y、811M、811C以及811K的控制电路。809是对用于进行形成有记录头811的喷出口的面的加盖的加盖机构(未图示)进行驱动的加盖电机,经由输入输出端口806、驱动部807驱动。 
泵电机820是用于驱动插入在以后说明(参照图9)的子罐40和记录头811之间的泵48的可以正反转的电机。螺线管821是用于驱动阀35的传动器,CPU800用在PWM电路823中设定的PWM(Pulse WidthModulation)值,可以进行阀35的开关状态的线性控制。 
泵电机508是伺服电机,通过将设置在记录头内流路附近上的压力传感器49的输出反馈到泵电机控制部822上来控制机械泵36。泵电机820、508、螺线管821以及压力传感器49在与各墨颜色对应的每个记录头811Y、811M、811C以及811K上分别独立地配备。 
此外,这些是本发明的特征性的结构要素,详细内容以后说明。 
在打印模块116的非使用时等中,通过驱动加盖电机809,使记录头811Y、881M、811C以及811K和加盖机构相对移动进行加盖。另一方面,当将应该印刷的图像数据展开在VRAM801的情况下,通过驱动加盖电机809,使记录头811Y、811M、811C以及811K和加盖机构相对移动,解除加盖状态,等待来自以后说明的介质输送装置117的印刷开 始信号。 
806是输入输出(I/O)端口,连接电机驱动部807、其他的驱动部件,以及所需要的传感器等(未图示),在和CPU800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812是从介质输送装置117接收记录介质的开头信号和与介质的移动同步的位置脉冲信号,发生用于适宜地与它们同步地执行印刷动作的定时信号的同步化电路。即,与伴随记录介质的输送的位置脉冲同步,用存储器控制器804高速地读出VRAM801的数据,通过经由记录头控制电路810将该数据传送到记录头811,进行彩色记录(印刷)。 
(输送装置的结构以及控制系统) 
参照图2,介质输送装置117还适合于在宽度方向大并且在输送方向上具有任意的尺寸的记录介质的输送。此外,设置介质载物台202,使得将打印模块116-1~116-5具有的全部的记录头811和记录介质206的被记录面尽可能保持等间隔。作为记录介质因为使用具有各种厚度的介质,所以可以附加用于提高对在介质载物台202上的记录介质的粘合性的部件,使得例如即使是厚纸,也将其被记录面和记录头811的间隔保持在规定值以内。输送电机205是用于输送粘合在介质载物台205的上面的记录介质的输送滚轮列205A的驱动源。 
图4表示介质输送装置117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子。 
在图中901是按照与对于图5以后说明的处理顺序对应的程序等进行介质输送装置的全体控制的CPU,903是存储该程序和固定数据的ROM,904是作为作业用存储器区域使用的RAM。 
902是用于对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介质输送装置116的接口。905是用户用于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各种指示和输入的输入部,以及用于进行所需要的显示的显示部的操作板,在本例子中设置在介质输送装置中。 
908是作为真空泵的驱动源的吸气电机,该真空泵构成用于让记录介质的非记录面(背面)与介质载物台202上面粘合的部件的一个例子。即,从介质载物台202的下部向介质载物台202的输送面开设许多微细孔,通过用真空泵经由该许多微细孔进行吸引而吸附记录介质。如果从信息处理装置100经由接口902接收到输送开始指令,则用CPU901首 先起动吸气电机908,将记录介质206吸附在介质载物台202的上面。 
907是用于驱动吸气电机908及其他所需要的开动部的驱动部。909是输送电机205的驱动部。 
912是逻辑电路,接受在输送电机205的轴上具备的旋转式(回転式)编码器910的输出,为了定速输送记录介质构成用于进行输送电机205的反馈控制的伺服系统。在此输送速度可以用从CPU901写入到逻辑电路912中的速度指示值任意设定。而且旋转式编码器910也可以不是配备在输送电机205的轴上,而是配备在与输送滚轮列205A同轴上。 
在逻辑电路912中想要检测记录介质206的前端到达了印刷开始位置附近这一情况,输入设置在比印刷位置更靠近输送方向上游一侧上介质检测传感器911的输出。而后逻辑电路912从介质检测传感器911检测记录介质的前端的位置开始,根据直至各打印模块的输送方向上的距离,将适当的印刷指示信号输出到各打印模块。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因为打印模块116-1~116-5在输送方向上排成2列,即因为在输送方向上游一侧配置打印模块116-1、116-3以及116-5,在下游一侧上配置打印模块116-2以及116-4,所以输出2种印刷指示信号914、915。而且,考虑在打印模块的安装位置上有误差,根据从介质检测传感器911到各打印模块的物理的距离,可以在各打印模块的每个上对印刷开始信号914或者915独立地加以补正。 
此外逻辑电路912适当地变换编码器910的输出,生成记录介质的位置脉冲913,各打印模块与该位置脉冲913同步地进行印刷动作。而且,位置脉冲的分辨率只要是适当的分辨率即可,例如可以设定成许多印刷行大小。 
进而,作为在介质输送装置117中的记录介质的输送部的结构,并不限于具备图2所示那样的固定介质载物台202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配置于针对印刷位置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一侧以及下游一侧上的一对磁鼓上架设无接头输送带,一边在该输送带上担放记录介质,一边通过伴随磁鼓转动带动输送带的走行,进行记录介质的输送。这些方式无论是裁过的纸或者连续形的纸的中的哪一种记录介质都可以输送。 
(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概要) 
图5表示信息处理装置100、打印机复合系统400的打印模块116和介质输送装置117的相互的动作顺序。 
为了执行印刷,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上制作对各打印模块的分割印刷数据(步骤S1001),进行其发送。打印模块116根据该数据的接收解除各记录头811的加盖状态,并且进行对VRAM801的数据展开(步骤S1041)。此外,如果在全部的打印模块116-1~116-5中接收完成,则信息处理装置100向介质输送装置117发送输送开始指令(步骤S1002)。 
与此对应,在介质输送装置117中,首先驱动吸气电机908(步骤S1061),进行将记录介质206吸附在介质载物台202上的准备。接着,驱动输送电机205开始记录介质206的输送(步骤S1062),在检测到其前端(步骤S1063)后,向各打印模块116-1~116-5发送印刷开始信号914以及915、位置脉冲913(步骤S1064)。如上所述,印刷开始信号与从介质检测传感器911到各打印模块的距离有关系地输出。 
如果在打印模块116中印刷动作(步骤S1042)结束,则将印刷结束状态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步骤S1043),结束处理。此时,由于用未图示的加盖机构进行各记录头801的加盖,因而防止喷嘴(喷出口)的干燥和堵塞等。 
如果印刷完成,记录介质206从介质载物台202上排出(步骤S1065-是),则介质输送装置117向信息处理装置100发送输送结束状态(步骤S1066)。以下,分别让吸气电机908以及输送电机205停止(步骤S1067,S1068),结束动作。 
(对打印机复合系统的信号系统) 
图6是对构成打印机复合系统的打印模块116-1~116-5的信号系统的一个例子。作为与各个打印模块116-1~116-5连接的信号系统,大体有2个系统。一方面是涉及从信息处理装置100供给的分割印刷数据(包含动作开始以及结束指令等)的传递的系统,另一个是涉及从介质输送装置117供给的记录定时的规定信号(包含印刷开始信号以及位置脉冲)的传递的系统。 
在图6的例子中,前者的分割印刷数据的传递系统具备对信息处理装置100和打印模块116-1~116-5进行中继的集线器140。该集线器140对于信息处理装置100,例如经由100BASE-T标准的连接器/电缆142连接,此外对于各个打印模块116-1~116-5,例如经由10BASE-T标准的连接器/电缆144连接。 
后者的记录定时的规定信号的传递系统在图6的例子中,具有传送控制电路150和同步电路160。这些也可以作为构成图4中的逻辑电路912的电路部分设置。传送控制电路150向同步电路160供给配备在输送电机205的轴上旋转式编码器910的输出ENCODER、采用介质检测传感器911的记录介质前端部的检测输出TOF。 
在同步电路160上设置印刷动作许可电路166,通过取与分割图像数据的接收相应的来自各打印模块116-1~116-5的动作准备完成信号PU1-RDY~PU5~RDY的逻辑积,在全部的打印模块的动作准备完成的时刻(盖状态的解除等)输出允许印刷动作的信号PRN-START。此外在同步电路160上设置进行与动作准备完成信号PU1-RDY~PU5-RDY关联的显示的LED等显示部167,供给用户通过目视确认打印模块的动作准备完成。进而在同步电路160中附加用户等手动强制地让打印模块复位用的复位电路部168、和例如等待记录介质1张记录完成使其暂时停止用的暂停电路部169。 
此外同步电路160具有同步信号发生电路部162和延迟电路164。同步信号发生电路部162根据编码器输出ENCODER生成用于各打印模块同步地进行印刷动作的作为同步信号(Hsync)的位置脉冲913(例如记录介质的传送量每一英寸是300个脉冲信号)。而且,位置脉冲913的分辨率理想的是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记录分辨率的整数倍。 
延迟电路164根据记录介质的前端部检测输出TOF生成作为与各打印模块的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位置相应的延迟信号的印刷指示信号914、915。 
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游一侧的打印模块116-1、116-3以及116-5的记录动作以印刷指示信号(TOF-IN1)914的接收而开始。该印刷指示 信号(TOF-IN1)914是具有延迟了从介质检测传感器911到这些打印模块的配设位置的距离量的延迟信号。从介质检测传感器911中,如果直到这些打印模块的配设位置的距离是零,则和检测输出TOF大致同时地供给印刷指示信号914。 
另一方面,配置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一侧上的打印模块116-2以及116-4的记录动作以印刷指示信号(TOF-IN1)915的接收而开始。该印刷指示信号(TOF-IN1)915是具有延迟了从介质检测传感器911到这些打印模块的配设位置的距离量的延迟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介质检测传感器911到这些打印模块的配设位置的距离设定为450mm。因而,如果作为同步信号(Hsync)的位置脉冲913是记录介质的输送量每1英寸(25.4mm)300个脉冲,则从检测输出TOF延迟5315个脉冲,然后供给印刷指示信号915。 
而且,如上所述为了单独地补正在各打印模块的介质输送方向上的微小的记录位置,或者考虑不把打印模块排成2列那样的情况,也可以对各个打印模块的每个单独地供给印刷指示信号。 
从图6可知,各个打印模块116-1~116-5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受分割印刷数据的供给,并且根据从介质输送装置117供给的记录定时的规定信号独立地进行印刷动作。即,各个打印模块116-1~116-5是关于信号系统完结的打印模块,其构成不是印刷数据的供给和记录定时经由一个打印模块传递到其他的打印模块,而是各自具有与自己使用的记录头811Y~811K以及排列在各记录头上的喷嘴对应地排列数据,在规定的定时进行墨的喷出动作的部件(移位寄存器和闩锁电路)。即,打印模块116-1~116-5分别具有同样的硬件,用同样的软件进行动作,一个打印模块的动作不会直接对其他的打印模块的动作产生影响,作为全体为了进行一个图像数据的印刷而协同工作。 
(墨系统的概要) 
本例子中的各个打印模块116-1~116-5除了是可以独立地动作的打印机外,也还可对包含相对于在各打印模块中的各记录头811的墨供给系统以及相对各记录头811的恢复系统的墨系统具有相互独立的结构。 
图7是用于说明墨系统内,特别是墨供给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对于在各打印模块116中的记录头811Y、811M、811C以及81 1K,从作为墨供给源的墨罐(以下还称为主罐)203Y、203M、203C以及203K,经由专用的管204Y、204M、204C以及204K分配供给各种颜色的墨。而且,作为墨的供给方式,可以与墨罐始终流体连通,或者如以后说明的那样,也可以通过在保持在设置于各记录头的每一个上的墨供给单元中的墨减少时液体连通,由此进行所谓间歇性墨供给。 
本实施方式的恢复系统构成为具备与记录头811的喷出口形成面接合,接受从喷出口强制排出的墨的盖,进而,可以让该接受到的墨循环再利用。 
在此,盖位于记录介质206输送面的下侧、即介质载物台202的内侧上,设置成可以和记录头的喷出口的形成面相对或者接触。但是,考虑处理卷纸等连续纸张的记录介质的用途,也可以是配置在记录介质206的输送面的上侧、即和记录头811相同一侧的盖,以使得不伴随记录介质取下等也能进行恢复动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关于在针对各打印模块中的各记录头811的墨供给系统以及恢复系统,也具有在打印模块之间相互独立的结构。由此,根据各打印模块的动作状态、即印刷量等,可以进行适当量的墨供给、恢复动作。 
(墨系统的结构例子) 
图8表示在1个打印模块116中的墨系统主要部分的配置关系,图9表示针对1个记录头的墨系统的内部结构例子。在记录头811上设置2根墨连接管,一方与形成在记录头的墨喷出口上的用于发生和墨弯液面的保持力平衡的优选负压的负压室30连接,另一方经由泵48与每个记录头的墨供给单元(以下,称为子罐)40连接。 
图10是记录头811的内部的墨流路结构,以及放大其一部分表示的说明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记录头具备以600dpi(dot per inch)的密度跨越4英寸宽度排列的喷嘴,即2400个喷嘴50。喷嘴50的一端是喷出口51,另一端和墨供给路54连接。在喷嘴50内,作为发生用于喷 出墨的能量的元件,例如设置与通电相应地发生用于让墨加热发泡的热能的电热变换元件(加热器)52。通过在加热器52上进行1~5μ秒左右的通电而加热墨,加热器表面上的墨在大于等于300℃的温度下开始膜沸腾。由此,墨受到惯性力从喷出口51喷出,通过落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此外,在喷嘴50上配置有作为流体控制元件的喷嘴阀53。它是与墨的发泡相应地位移的构件,使得一方面对位于喷出口一侧上的墨使惯性力有效地作用,另一方面对位于供给路一侧上的墨阻止向供给路一侧的移动。而且56是设置在墨供给路54的供给一侧和返回一侧的各侧上的过滤器。 
如图11A、图11B、图11C所示,负压室30具有作为挠性构件的墨保持部31、相对的一对板形墨保持部33,在由此勾画成的内部空间中保持墨。在相对的一对板形墨保持部33之间配设压缩弹簧32,该压缩弹簧32通过在使板形墨保持部33相互隔开的方向上施加力,由此发生负压。该负压室30配置在记录头811的附近,在这些两者间的接触部上的压力几乎没有损失。因而,负压室30内部和记录头内的负压大致相同。即使在对记录头811的墨供给量急剧变化,以致来自泵36的墨供给来不及的情况下,该负压室30变成缓冲室协助供给。具体地说,一对板形墨保持部33抵抗弹簧32伸展力,由于一边压缩它一边向接近方向位移,因而减小负压室30的内容积来进行墨供给。 
作为压力传感器49除了直接检测负压室30内的负压的检测方式的传感器外,能够使用各种检测方式的传感器。例如,还可以使用图11A中的光学式的传感器149。该传感器149包含安装在板形墨保持部33上的反射板149A、配置在和该反射板149A相对的负压室30外部的一定位置上的发光元件(发光二极管等)149B以及感光元件(感光晶体管等)149C。来自发光元件149B的光在用反射板149A反射后被感光元件149C感光,其感光量如图11A所示在负压室3内的墨量多时增多,如图11B以及图11C所示随着负压室3内的墨量减少而减少。因而,传感器149检测负压室30内的墨量,根据该墨量和负压室30内的负压的关系,能够间接地检测负压室30内的负压。 
在负压室30中经由压力调整阀35(参照图9)连接机械式的墨泵(以下,还称为“机械泵”)36,控制向负压室30供给墨。在本例子中的墨泵36是齿轮泵。 
在此,包含阀35,作为配置在墨供给路径的各部分上的阀,只要能够根据控制信号适当地开关流路或者适宜地控制流量,则可以使用任何形态。例如,如图12A以及图12B所示,在墨流路中能够使用配备球形阀体56和接受该阀体56的阀座体57,在靠螺线管进退的柱塞上连接了55阀体的结构的阀58。这种情况下,控制对螺线管的通电,通过让阀体56相对阀座体57接受/脱离,能够开关墨流路。图12A表示墨流路的开状态,图12B表示墨流路的关闭状态。但是对于阀35而言,为了可以进行应答性高的高性能的负压控制,还可以将压电元件那样的自重轻的元件作为传动器使用。 
此外,包含泵36,作为配置在墨供给路径的各部分上的泵,只要能够根据驱动信号移送墨,则可以使用任何形态的泵。本实施方式的泵36是可以控制墨流动的方向以及流量的泵。即,本例子的泵36是可以向负压室30有选择地在供给墨的方向(以下,将向该方向转动称为正转),和抽出墨的方向(以下,将向该方向的转动称为反转)移送墨的齿轮泵。 
泵36与排气系统38连接,除去在被泵36移送的墨中融入的气体成分。排气系统38如图13所示含有:用由使气体透过而不使液体透过的材料构成的气液分离膜39形成的墨供给路;覆盖其周围空间的减压室38A;对该室内进行真空减压的泵38B(参照图9),有效地从流过墨流路的墨中经由气体透过膜39除去气体。 
排气系统38与容纳因记录而消耗的适量的墨的子罐40连接(参照图9)。子罐40具有勾画其内部的墨容纳空间的一部分,并且与所容纳的墨量相应地可以位移或者变形的缓冲部件41;在和连接在主罐203上的墨管204(参照图2)之间用于适宜地进行墨连通的接头42。该接头42具有在子罐内部的墨减少时,如图14B所示,通过与设置在墨管204上的接头43连接,变成能够从主罐203向子罐40适宜补充墨的结构。 
在接头42、43的各自的相对部上设置形成有连通孔的阀橡胶66A、 66B。在未连接接头42、43时,如图14A所示,靠阀弹簧65A、65B施加力的阀球63A、64A堵塞阀橡胶66A、66B中的连通孔的开口部上。由此,与接头42、43分别连接的墨流路都和外部气体隔绝。在连接接头42、43时,如图14B所示,使它们接近,在使阀橡胶66A、66B相互粘合的同时,用设置在阀球63B上的球杆67按压阀球63A。其结果,阀球63A、64A离开阀橡胶66A、66B,将与接头42、43分别连接的墨流路相互连接。 
而且,作为接头42、43的结构,只要是在非连接时隔绝开口部防止墨泄漏,此外在和外部大气隔绝的状态下可以连接墨流路的结构,则任何结构都可以。 
此外,在通过这样进行接头的适宜的连接以及分离来进行流通连通的开/关外,还可以设置成墨供给流路自身始终连接,靠开关阀进行流路连通的开/关的结构。要点是根据各个分割图像数据的内容在各打印模块之间的墨要求量不同时,只要是各打印模块之间的墨供给路相互不干涉的结构即可。在该意义下,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模块的独立性被保证。 
图15A以及图15B是与接头43连接的墨罐203(203Y,203M,203C,203K)的概略结构图。本例子的墨罐203包含收容了墨的挠性的墨袋69、容纳它的罐壳68。在罐壳68中形成大气连通孔71,并且安装有存储元件70。在存储元件70中能够存储与墨罐203关联的各种信息。例如,写入所收容的墨的种类、墨的剩余量、墨罐的形式等信息,能够根据需要读出并利用它。墨袋69根据收容在其内部的墨的消耗,如图15A以及图15B那样变形。因而,能够在和外部大气隔绝的状态下供给墨袋69内的墨。 
设置在记录头811上的连接管的另一方如图9所示,经由泵48与子罐40连接,通过该泵48和上述泵36的开动,能够在子罐40、负压室30以及记录头811之间让墨循环。 
此外,打印模块116具备将记录头811的喷墨性能维持或者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恢复系统机构,作为其一部分,具备密闭遮盖记录头811的盖44。 
在恢复系统机构的恢复动作时,在让泵48停止(流路:关闭)状态下让机械泵36正向旋转。于是,经由负压室30,记录头811的内部急剧加压,短时间从记录头811的各喷嘴强制排出比较大的量的墨(对图像的记录无贡献的墨)。由此,各喷嘴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强制排出的墨被排出到盖44内的墨聚集处,靠预先动作中的泵45的作用,经由阀47快速回收到子罐后再利用。其后,进行由未图示的刮擦片进行记录头811的喷嘴列的擦拭动作以及喷出对图像的记录无贡献的墨的准备性排出动作,完成记录头811的恢复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模块116或者记录头811通过配备这样的墨(供给)系统,从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上分离,此外从其他的打印模块中独立,在可以各种条件下进行控制,还可以进行独立的设置和更换。 
而且,图9中的60是控制电路基板,组装在每个打印模块116中的图3中的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     
(墨系统的动作) 
以下,说明与打印模块116的使用状况等相应的墨系统的动作。 
出厂准备(参照图16A、图16B以及图16C) 
在制造了打印模块116或记录头811后,如图16A所示,一边通过接头42向罐40内注入墨,一般让泵36、48以及45开动,向打印模块116内的墨系统中填充墨。此时,从排气系统38的排气口排出在墨系统内从初期具有的空气。其后,从记录头811的喷出口向盖44内强制排出墨,由刮擦片进行擦拭动作以及进行墨的预备性喷出动作,进行记录头的恢复动作,而后进行试验性的印刷动作和老化等。 
以下,考虑打印模块116运输时的状况,减少打印模块116内的墨系统的墨量。即,如图16B所示让机械泵36反向旋转,让打印模块116内的墨系统的墨向主罐203倒流,减少负压室30内的墨。其后,如图16C所示,让盖44粘合在记录头811上。通过设置成这种状态,即使在打印模块116运输时的环境变化,特别是气温的上升和气压的下降等发生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墨难以泄漏。 
在这样的打印模块116运输时,作为填充到该墨系统中的墨,除了在通常的记录中使用的墨外,也可以填充用于运输的专用液。该运输专用液是考虑运输时的环境变化和运输期间的长时间化而生成的液体,例如,能够使用从通常的墨成分中除去染料和颜料等的颜色材料那样的液体。其中,当使用了这种运输专用液的情况下,在记录动作开始时,需要将墨系统中的运输专用液替换为一般的墨的作业。 
使用开始的准备(参照图17A、图17B以及图17C) 
在设置了已出厂的打印模块后到开始其使用之前,首先如图17A所示,在接头42上连接主罐203一侧的接头43,让泵36正转而向负压室30内送入墨。其后,为了除去积存在流路内的气泡,如图17B所示让泵36以及48开动,让负压室30内的墨经由记录头811、子罐40以及排气系统38循环。通过让这样的墨循环持续适当的时间,用排气系统38除去流路内的空气直到几乎没有问题的水平。以下,为了排出滞留在记录头811的喷嘴附近的空气、恢复正常的喷射性能,如图17C所示,在让泵48停止的状态(流路:关闭)下让机械泵36向正向旋转。于是,经由负压室30,记录头811的内部急剧被加压,从记录头811的各喷嘴中短时间强制排出比较大量的墨。由此,各喷嘴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而且强制排出的墨在排出到盖44内的墨聚集处后,靠预先工作中的泵45的作用,经由阀47快速回收到子罐后再利用。其后,进行由未图示的刮擦片进行记录头811的喷嘴列的擦拭动作,以及进行准备性的排出动作,记录头811的恢复动作完成。 
印刷待机时(参照图18A、图18B以及图18C) 
在印刷开始前等的一般的待机状态中,为了维持相对环境变化的稳定性,对于记录头811内的墨作用比较大的负压(比大气压低20~150mmAq左右的低压)。即,如图18A所示,在停止泵48,限制从记录头811向子罐40的墨回流之上,让泵36反转,使负压室30内的墨返回子罐40内。由此,作用在记录头811内的墨上的负压增大。而后如图18B所示,维持使更大的负压进行作用的状态,等待印刷的开始。子罐40在图18A中向下的箭头方向上容量增大从负压室30返回的墨量。 
但是,在保持图18B所示的负压状态下,在印刷时向记录头811的墨供给(再灌满)性能下降,以高频驱动记录头变得困难。因而,在输入了印刷信号时(图5中的步骤S1041),如图18C所示,让泵36正转进行墨的准备供给。即,将对负压室30加压,沿正向控制作用在记录头811上的负压,降低到适宜于印刷的负压。负压室30的负压能够用负压传感器49或者传感器149(参照图11A)检测。此外,子罐40在图18C中向上的箭头方向上容积减少送入到负压室30中的墨量。 
印刷时的供给控制(参照图19A、图19B以及图19C) 
通过适当地控制负压调整阀35以及机械泵36,根据与打印模块116或记录头811印刷的图像数据的内容对应的各种印刷占空比(记录密度),能够维持更均匀的负压。 
例如,当印刷占空比低的情况下,如图19A所示,为了一边以低速让泵36正向旋转供给墨,一边进一步使供给适宜化,而控制负压调整阀35使负压高精度地稳定。即、通过供给少量的墨,让记录头811内的墨的负压稳定在最佳范围内,进而,通过进行负压调整阀35的开关控制或者打开程度调整控制,使该墨的负压更稳定。 
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流路打开的比例比较少,并且打开程度比较小的范围下被控制。 
此外,当印刷占空比(记录密度)高的情况下,如图19B所示,在以更高速度让泵36正向旋转来增大供给量的同时,控制负压调整阀35使负压稳定化。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流路打开的比例比较多,并且打开程度比较大的范围下被控制。 
此外,在印刷动作停止时,如图19C所示立即关闭负压调整阀35。这是为了防止因在印刷动作停止时墨的惯性力的原因,墨供给压增加在负压室30以及记录头811上的情况。假设当墨供给压增加的情况下,记录头的内压上升,有可能从喷墨口泄漏墨,在其后的印刷动作时有可能招致印刷品质的降低。 
负压调整阀35的控制能够通过反馈检测负压室30的负压的传感器49、149(参照图11A)的输出信号来进行。此外,如以后说明的那样, 还能够根据印刷数据(记录数据)预先将负压调整阀35和泵36关联起来控制。 
此外,根据每单位时间的墨消耗量、即印刷占空比,不仅能够控制泵36的正转量和正转转速,而且还能够控制其反转量和反转转速。当让泵36正转的情况下,通过根据墨消耗量积极地对记录头811一侧的墨加压,能够抑制记录头811内的负压的上升,另一方面,当让泵36反转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地对记录头811一侧的墨进行减压,能够抑制记录头811内的负压的减少。此外,与这种泵36的控制关联地通过控制负压调整阀35,能够更高精度地控制记录头811内的负压,能够使该负压进一步稳定化。 
无论怎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积极地控制供给记录头的墨的负压,不管印刷占空比(记录密度)如何,都能够将适当的负压稳定地施加在记录头上。因此,例如在大尺寸的记录介质上高速记录图像那样的产业用的记录装置(打印模块)中,在每单位时间的墨消耗量大幅度地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答性良好地控制负压,能够将记录头内的负压的变动抑制在很小。在这样的产业用的记录装置中,为了能对应特别高的记录品质的要求,重要的是将记录头内的负压的变动抑制在很小。 
恢复动作(维护)时的控制(参照图20A、图20B以及图20C) 
图20A是从记录头811的喷出口让对图像的记录无贡献的墨强制排出的恢复动作的说明图。 
在该恢复动作中,在泵48停止的状态(流路:关闭)下使机械泵36正向旋转。于是,从负压室30,记录头811的内部急剧被加压,从记录头811的各喷嘴中短时间强制排出比较大量的墨。由此,各喷嘴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而且,强制排出的墨在排出到盖44内的墨聚集处后,靠预先动作中的泵45的作用,经由阀47快速向子罐40回收并再利用。其后,由未图示的刮擦片进行的记录头811的喷嘴列的擦拭动作,以及进行预备性的喷出动作,记录头811的恢复动作结束。 
图20B是使用排气系统38除去溶解在墨中的气体成分的动作的说明图。 
在该动作中,让泵36低速正转,一边将排气系统38内的墨每次少量地供给到负压室49内,一边靠泵48的动作,将比泵36产生的供给量还多的墨从记录头811返回到罐40内。由此,一边伴随负压室49内的墨的减少,一边墨在排气系统38内循环,除去溶解在该墨中的气体成分。 
图20C是转移到恢复动作之后的待机状态的说明图。 
在该待机状态中,在将负压室49内调整为规定的负压后,关闭阀35并且让泵48停止,以使得维持其负压。此时的负压室49内的负压和上述的图18A的印刷待机时一样,可以设定为更低的负压。 
墨补充动作(参照图21A以及图21B) 
图21A以及图21B是用于从主墨罐203向子墨罐40补充墨的动作的说明图。 
如图21A所示,在子罐40内的墨剩余量减少到规定量以下时,如图21B所示,连接接头42、43,将墨罐203内的墨补充到墨罐40。此时,能够利用水位差补充墨。通过这种墨的补充,如图21A所示向上方变形的墨罐40的挠性构件根据墨的补充量如图21B所示那样向下方变形。 
(墨系统的控制的总结) 
以下,从记录头的印刷占空比和付与记录头的负压的观点出发,根据图2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墨系统的动作。 
在图22中上段所示的“印刷Duty”(记录密度)是打印模块的动作阶段处于印刷时的状态时的印刷占空比(记录占空比)。印刷状态的动作阶段分为不进行一刷的休止时、紧接印刷之前的印刷待机时、印刷时、紧接印刷之后等待下次印刷的印刷后待机时的状态。印刷时因印刷占空比即在印刷中消耗的墨的使用率不同,应该供给的墨量不同。在本例子中,分成4种印刷占空比,如图22的中段所示那样设定泵流量(由泵36产生的墨供给量)。而且,图中所示的印刷占空比的表示的一方只是示例,不用说根据图像数据有各种不同。 
施加在记录头811上的负压利用位于临近记录头811、且用安装在具有和其大致相等的负压状态的负压室30中的压力传感器49(或者149)进行检测。将该检测值表示在图22的下段。 
如以上所述,在休止时,在记录头内施加比较大的负压(约-120mmAq左右),维持相对环境的变化的稳定性。在印刷待机时,在紧接开始印刷之前,如图22的中段所示那样开始墨供给。在紧接印刷开始之前,通过进行这种控制,即使在紧接印刷开始之后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墨供给性能,提高印刷品质。 
以下,在印刷时的“Duty1”中,因为在开始印刷的瞬间记录头内的负压提高,所以根据压力传感器49的值增大泵的流量,减小记录头内的负压来提高墨供给性能。此外,考虑在印刷开始时的记录头内的负压的上升,通过从紧接印刷动作的开始前控制泵36和阀35,能够使记录头内的负压更稳定。此时,与根据印刷数据(记录数据)求得的印刷占空比相应地,能够设定泵36和阀35的控制量和控制定时。 
进而,在“Duty2”中因为印刷占空比变得更高,所以进一步增大泵流量,抑制施加在记录头上的负压的上升。因而,对于高的印刷速度也能够使墨供给跟随。此外,在印刷占空比变化时,通过从该变化前控制泵流量,能够使记录头内的负压更稳定。此时,根据印刷数据(记录数据)求在变化之前或者/之后的印刷占空比,能够与该印刷占空比相应地设定泵36和阀35的控制量和控制定时。 
同样,即使在“Duty3”和“Duty4”的情况下,也根据各个印刷占空比以及压力传感器49的检测值,通过积极地控制供给记录头的墨的负压,能够始终将记录头内的负压稳定在最佳的大小。由此,提高墨供给的跟随性以及稳定性,不管印刷占空比如何,都能够记录高品位的图像。 
在紧接印刷结束之后,当因墨的惯性力的原因,出现记录头内的负压减少的趋势的情况下,希望从紧接记录结束之前开始控制泵流量,使得该减少量相抵。由此,能够使记录头内的负压更稳定。此外,通过在印刷结束之后关闭阀35,能够将记录头内的负压的减少抑制在很小。 
印刷后,再次在记录头内施加比较大的负压,维持相对环境的变化的稳定性。即,通过提高记录头内的负压,即使发生气压以及气温等环境变化也能够防止从记录头的喷出口泄漏墨,能够提高打印模块的可靠性。 
在此,用图23以及图24A、图24B说明将压力传感器49的输出作为反馈信号的泵电机508的控制。 
首先,图23是压力控制系统的方框图,是详细表示已在图3中说明的打印模块的方框图内的泵电机控制部822内部的方框图。泵电机控制部822通过反馈压力传感器49的输出,控制作为伺服电机的泵电机508。 
如果开始印刷,则CPU800向DA变换器830写入相对于微小的负压(例如-10mmAq左右)的数字值,将与之对应的模拟信号的指示值供给减法器834的(+)输入。将设置在记录头811的附近的压力传感器49的输出供给减法器834的(-)输入,将相对指示值的误差信号(Error)输入到AD变换器831,用CPU800读出将它数字变换后的值。CPU800与包含极性的误差信号对应地,向旋转驱动机械泵36的泵电机508的驱动AMP833输出决定旋转方向的信号(DIR),并且将决定驱动AMP833的驱动占空比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值设定在PWM电路832。 
图24A表示相对AD变换器831的读出值的PWM值的变换表。 
如果误差(Error)是(+)极性,则作为旋转方向信号(DIR),经由输出端口(I/O)806设定表示正转(向记录头811内部加压的方向)的值(例如“1”)。另一方面,如果误差(Error)是(-)负极,则作为转动方向信号(DIR),设定成表示反转(对记录头811内部减压的方向)的值(例如“0”)。 
当作为减法器834的输出的误差(Error)的绝对值大的情况下,提高驱动泵电机508的驱动AMP833的驱动占空比,快速转移到所希望的压力。另一方面,当误差(Error)的绝对值小的情况下,降低驱动AMP823的驱动占空比,抑制压力的过压、欠压。 
虽然在本图中没有说明,但当作为辅助性的控制部件使用阀35的情况下,理想的是选择能够高速应答的轻量的阀。 
印刷时,设定在减法器834中的负压指示值不是必须是固定值。CPU800为了根据由此要印刷的记录像素数预测印刷占空比,读出VRAM801的内容。而后,在预想如果印刷占空比超过规定的值,记录 头811内部的负压下降时,紧接在此时刻之前,能够预先将高的压力指示值设定在DA变换器830上。 
通过这样使用前馈控制,记录头811的记录动作稳定度极大地提高。这种情况下,因为还考虑由控制的延迟产生的负压下降,所以如图24B所示,也可以另外具有相对压力误差(Error)的增益(AMP Gain)高的PWM值变换表。图24A以及图24B所示的PWM值变换表预先存储在ROM803中。 
进而,作为和相对压力误差(Error)的增益(AMP Gain)的调整不同的方法,还有使用控制阀35的方法。用图25A说明使用了该方法的CPU800的动作流程。在通常状态(螺线管:OFF)中,阀35如图12A所示那样为开。首先在规定时间,将螺线管821的驱动用PWM电路823(参照图3)的PWM值设定为100%,开始螺线管821的柱塞的移动(步骤S2501),接着,还开始泵电机820的伺服控制。从此时刻开始,泵电机控制部822根据预先设定在DA变换器830(参照图23)中的压力值连续进行反馈控制(步骤S2502)。此外,在该时刻,泵电机控制部822还有已在控制中的情况。 
以下,CPU800读出压力传感器49的输出,对它进行绝对值变换(步骤S2503),而后根据经过变换的压力误差的绝对值,从图25B的变换表读出螺线管821的驱动用PWM值,并设定在PWM电路823中(步骤S2504)。如果压力误差大,则阀35接近开状态,如果压力误差变小则阀35接近关闭状态。即,和使用图24A以及图24B已说明的情况一样,通过阀35的控制能够实现和驱动AMP833的增益(Gain)调整相同的效果。即,在压力误差大时如快速接近设定值那样动作,当误差变小时,抑制针对规定压力的过压、欠压。 
上述处理每隔规定时间连续重复(步骤S2505),在印刷动作结束的时刻(步骤S2506),将螺线管821的驱动用PWM值清零(步骤S2507),并结束。 
[第2实施方式] 
从图26至图36是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另一个结构例 子,在和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上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是作为组装到图1以及图2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的装置的应用例子。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概要)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 
(打印机模块的控制) 
图26表示各打印模块116中的控制系统的构成例子。在和上述实施方式一样的部分上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本例子中的泵电机820是用于驱动组装到记录头811(811Y,811M,811C以及811K)的墨流路一端上的以后说明的泵548(参照图27)的可以正反转的电机。此外,在本例子中的螺线管821是用于对介于在记录头811和以后说明的子罐之间的阀503(参照图27)进行开关驱动的传动器。 
泵电机508是用于对介于在记录头811和以后说明的子罐之间的泵536(参照图27)的可以正反的伺服电机。该泵电机508通过将检测记录头811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544的输出反馈到泵电机控制部822上进行伺服控制。 
泵电机820、508、阀控制用螺线管821以及压力传感器544相对与各墨颜色对应的记录头811Y,811M,811C以及811K的每一个独立地配备。而且,记录头811Y,811M,811C以及811K可以利用未图示的记录头U/D电机在上下方向移动,在记录动作时之外的待机中,在加盖位置上进行密封加盖。 
本实施方式中的介质输送装置117与上述的图2同样地被构成,其控制系统与上述的图4同样地被构成。因而,本实施方式中的(输送装置的结构以及控制系统)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系统、针对打印机复合系统的信号系统以及墨系统的概要和上述的图5、图6以及图7一样。因而,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的动作概要)、  (对打印机复合系统的信号系统)以及(墨系统的概要)和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 
(墨系统的构成例子) 
针对1个记录头的墨系统的主要部分的配置关系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图8一样。图27是表示针对1个记录头的墨系统的内部结构例子的图。在记录头811上连接有2个墨连接管,一方的墨连接管构成用于形成向记录头供给墨,并且维持、控制理想的负压的墨供给流路530。此外,另一方的墨连接管构成针对每个记录头811的墨供给单元(以下,称为子罐)540,经由泵548以及另一方阀551连接的墨流路550。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记录头811例如和上述的图10同样地被构成。 
图28是表示在连结记录头811和墨罐的墨供给流路530以及设置在该墨供给路530上的负压发生部件的结构的图。 
在图28中,墨供给路530由在子罐540的底部上的不同的2处上两端部连通的循环流路531;将该循环流路531的中间部分和记录头811连结的连结流路532构成。在连结流路532内具备进行墨的流通、切断的压力调整阀535。 
此外,在子罐540上设置通过循环流路531内让墨流动的压力调整泵536。本例子的压力调整泵536是轴流泵,由通过设置在子罐540的上面的电机501向正方向或者反方向旋转的转动轴536b、和固定在该转动轴536b上叶轮片536a构成。叶轮片536a配置在和循环流路531的一端部连通的子罐540的流通口h1附加。叶轮片536a通过该正转将循环流路531内的墨从流通口h1引进子罐540内,沿图中的箭头所示方向上循环。此外,叶轮片536a通过该正转将子罐540内的墨从流通口h1送出到循环流路531内。 
此外,在循环流路531的另一端上设置用于调整在子罐540和循环流路531之间流动的墨量的流量调整阀(流阻调整部件)503。在本例子中,将循环流路531的另一端分为3个分支路531a,和各分支路531a连通的子罐540的合计3个流通口h2通过与它们对应的球形的阀体503a的进退被开关。阀体503a的进退动作通过让设置在阀体503a上的轴503b进退的螺线管503c来进行。通过用该阀体503a选择性地开关3个流通口h2,能够让与循环流路531的另一端部分连通的子罐540的流通口h2 的全体开口面积分段地(在此是3段)变化。通过这样改变流通口h2的开口面积,调整循环流路531和子罐540之间的墨的流阻。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压力调整泵536、流量调整阀503、作为控制它们的控制部的CPU800构成墨流量控制部件。 
而后,用电机501让叶轮片536a正转,通过在循环流路531中沿箭头表示的方向上发生墨的流动,在连结流路532上发生负压。该负压的大小与在循环流路531内按箭头方向流动的墨的流速对应,其流速越高其值越大。将该负压给予记录头811。因而,通过对压力调整泵536的正转速度的控制、由流量调整阀503进行的流通口h2的开口面积的控制内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理想的是对双方进行控制,来调整循环流路531内的流速,能够控制给予记录头811的负压。泵536的正转速度越高,此外流通口h2的开口面积越小,越会发生大的负压。 
当用电机501让叶轮片536a正转的情况下,在循环流路531上在和箭头相反方向上发生墨流,在连结流路532上发生正压。如以后说明的那样,在控制给予记录头811的负压时,也能够积极地利用这种压力调整泵536的反转控制。这种情况下,泵536的反转速度越高,此外流通口h2的开口面积越小,越发生大的正压。 
在连结流路532上具备可以进行墨的流通以及切断的压力调整阀535。作为压力调整阀535例如能够使用和上述图12A、图12B同样的阀。 
在此,包含阀535以及503,作为配置在墨供给流路的各部上的阀,只要能够与控制信号相应地适当地开关流路或者适当地控制流量即可,并不限于图28以及图12A、图12B所示的产品,也可以使用任何形态。关于阀503,为了可以进行应答性高的高性能的负压控制,使用压电元件那样的自重轻的元件作为传动器使用是有效的。 
此外,包含压力调整泵536,作为配置在墨供给流路的各部上的泵,只要是可以根据驱动信号移送墨,则可以使用任何形态。但是,关于泵536特别优选可以进行墨的流动方向的切换,此外可以和流量调整阀503协同地进行压力变动少的墨流量调节。 
在本例子中,作为泵536使用通过可以控制旋转方向以及旋转速度 的电机(未图示)来进行驱动的恒压轴流型的泵。如上所述泵536在被正转驱动时,制造从连结流路532引入墨的方向、即在连结流路532上付与负压的方向的流动,此外在被反向驱动时,制造向连结流路532供给墨的方向、即制造在连结流路532上付与正压的方向的流动。作为泵548,还能够使用齿轮泵等。以下,对于泵536的旋转方向,将在制造记录头811上给予负压的墨流时的旋转称为正转,将在制造记录头811上给予正压的墨流时的旋转称为反转。 
此外,如图27以及图28所示,子罐540备有具有相对的一对挠性部件的可动部540A、配设在它们之间的压缩弹簧540B。靠该弹簧540B的伸缩,抑制子罐540内部的急剧压力变化。 
此外,在记录头811的附近,配备检测连结通路532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544。CPU800读出压力传感器544的输出,通过如以后说明那样对可以在两方向上旋转的泵536进行反馈(或者前馈)控制,将记录头811内的压力调整为所希望的值。 
在子罐540内安装未图示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子罐的墨余量减少,其内部的压力下降于规定值时,能够从主罐203自动地补充墨。 
主罐203对各墨颜色的每个各设置2个,用方向控制阀534-1选择其中一个,根据泵534-2的驱动,能够从该选择的墨罐203通过管204向子罐540供给墨。连结该管204和子罐540的接头42例如能够设置成和上述图14A以及图14B同样的结构。 
此外,除了通过这样进行接头的适宜的连接以及分离来进行流体连通的开/关之外,也可以设置成墨的供给路径自身始终连接,用开关阀进行流体连通的开/关的结构。只要是在根据各个分割图像数据的内容,各打印模块之间的墨要求量不同时,各打印模块之间的墨供给相互不干涉那样的结构即可。在这一点上,能够担保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模块的独立性。 
此外,与接头43连接的墨罐203(203Y,203M,203C,203K)能够和上述图15A以及图15B一样地构成。 
在此再次返回图27说明。 
在与记录头811连接的其他的连接管中通过,可以让墨如以下那样循环。 
作为打开墨流量调节阀503的状态,通过让泵548从记录头811向引入墨的方向旋转,墨在从子罐540通过了阀503以及泵536后,按顺序通过阀535、记录头811、泵548、阀552、消泡室532以及排气系统38返回子罐540。通过该路径循环墨,该墨中的气体在排气系统38中被排气。在这种动作中,即使泵536不特别旋转,性能上也没有问题。而且,在这种动作时,因为滤波器581的流阻等,墨虽然很少,但还是从记录头811排出到盖44的墨聚集处上。 
在打印模块中,作为为了将记录头811的墨喷出性能维持或者恢复到良好状态而发挥作用的恢复系统构成要素,设置上述盖44。盖44在印刷动作中,以不妨碍印刷那样从记录头811的喷出口的形成面退避,另一方面印刷待机中和需要记录头811的恢复处理时,对喷出口的形成面加盖密闭。 
以下,说明用于将记录头811的墨喷出性能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加压恢复动作。 
在用盖44对记录头811加盖的状态中,首先关闭阀535,接着开始墨回收用吸引泵45的驱动,开始盖44的墨聚集处的墨吸引。580是密封在记录头811上的密封部。 
接着,驱动应该向记录头811方向上对墨加压的泵548。因为阀535关闭,所以记录头811内部急剧加压,从各喷嘴强制排出比较大量的墨,记录头811的各喷嘴恢复到正常状态。排出的墨用已利用动作中的泵45快速地回收,在排气系统38中排气后,返回到子罐540。排气系统38能够和上述图13同样地被构成。 
对以上各部的泵和阀的驱动信号以及传感器输出用包含图26的CPU800以及I/O端口806等的控制部接收发送。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墨供给装置的作用。 
首先,从记录头811的印刷占空比和作用在记录头上的压力来看,使用图29说明墨系统的动作。 
在记录头811不喷出墨的非喷出时的状态1301中,利用泵536的正转产生如用符号1302表示那样的固定的负压,能够将记录头811内的压力如用符号1303所示那样维持在比较大的负压。当从记录头811开始喷出的情况下(符号1304),在此之前如用符号1306所示那样,以让泵536的正转产生的负压接近大气压(0mmAq)那样地减小。即,降低泵536的正转速度,如用符号1305所示那样,将记录头811内的负压减少到在印刷动作时最佳的负压范围(可喷出区域1307)。 
在开始印刷后,根据印刷占空比的变化控制由泵536产生的发生压力,通过调整施加在记录头811上的负压,缓和由墨喷出产生的记录头811内的负压变化,将该负压维持在理想的可喷出区域1307内。由泵536产生的发生压力如上所述,通过控制泵536和流路调整阀503,能够调整施加在记录头811上的负压。 
以下,以通过泵536的控制来调整记录头811内的负压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当然,即使通过流量调整阀503的控制、或者阀503和泵536的关联性控制也能够调整记录头811内的负压。 
记录头811内的负压因为随着印刷占空比提高有增大的趋势,所以通过与该印刷占空比相应地降低泵536的正转速度,能够将记录头811内的负压维持在最佳可喷出区域1307内。此外,在印刷占空比极其高时,即在记录头811内的负压增大的趋势增强时,当即使降低泵536的正转速度记录头811内的负压也过大的情况下,让泵536反转。由此如符号1311所示,利用泵536发生正压,使记录头811内的负压下降到可喷出区域1307内。此外,如符号1310那样,当印刷占空比减少的情况下,由于从子罐540向记录头811的墨惯性力等的作用,使泵536正转,将其发生压力恢复到负压(符号1309),以防止记录头811内的负压降低。 
这样,通过根据印刷占空比驱动控制泵536,能够将记录头811内的负压维持在理想的可喷出区域1307内。而且,在切换泵536的旋转速度和旋转方向时,因墨的惯性力的影响,与印刷占空比的变化对应的负压控制的应答延迟,虽然看得见不规则的压力变化(符号1308),但此程度的压力变化几乎不影响图像的形成。用设置在接近记录头811的位置 上的压力传感器544检测这种很小的压力变动,通过根据该检测结果控制泵536或者压力调整阀535,还可以缓和这种很小的压力变动的发生。 
图30表示在本例子中的压力控制的顺序的一个例子。该顺序在图3所示的打印模块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中,按照存储在ROM803中的程序等CPU800能够执行。 
首先,确认印刷数据的有无(步骤S1401),当有印刷数据的情况下,判断每一单位印刷区域的印刷占空比(步骤S1402)。在打印模块主体(例如EEPROM804)等中,预先设定相对印刷占空比的记录头的压力变化的分布图,参照该分布图(步骤S1403),决定与所判断的印刷占空比相称的泵536的压力设定值(步骤S1404)。而后,通过根据该压力设定值驱动控制泵536,将记录头内的负压调整到可喷出区域1307内。 
如果开始印刷(步骤S1406),则判定其后的每个印刷区域的印刷占空比是否从决定了当前的压力设定值时的印刷占空比变化了规定范围以上(步骤S1407)。如果变化了该规定区域以上,则再次参照记录头相对印刷占空比的压力变化的分布图,进行泵536的发生压力的变更设定(步骤S1407,S1411)。即,当印刷占空比上升到比规定的范围的上限值还高的情况下,因为有记录头内的负压增大的趋势,所以通过使泵536的正转速度降低或者反转,将记录头内的负压维持在可喷出区域1307内。相反,当印刷占空比减少到比规定范围的下限值还低的情况下,因为有记录头内的负压减小的趋势,所以提高泵536的正转速度,或者通过降低反转速度,将记录头内的负压维持在可喷出区域1307内。直到印刷结束为止重复以上的控制(步骤S1412),其后转移到待机模式。 
而且,不采用软件处理,而用具备有计数图像数据的构成位的计数器、以根据该计数值驱动泵536的方式进行电机的控制的部件的硬件结构也能够实现以上那样的控制。此外,也可以不是与印刷进程相应地在印刷占空比变化时进行控制,而是预先根据印刷数据确定泵的控制曲线,根据该曲线前馈性地控制泵。此外,还能够根据检测实际的记录头内的压力的部件(如果子罐540内的压力被看成与它实际相等,则也可以使 用压力传感器544)的检测输出,用局部反馈环路进行泵控制。 
以下,使用图31至图36说明从在工厂制造出的喷墨记录装置出厂的阶段到由用户使用前的各阶段中,对上述那样的墨供给装置执行的设定操作以及动作。 
出厂准备 
图31至图33是用于说明直到所制造的喷墨记录装置出厂为止的墨供给装置的动作的图。 
首先,如图31所示,驱动泵534-2,通过接头42、43从主罐203向子罐540注入墨。此时,阀535、503设置成打开状态。虽然泵536、548停止但墨可以移动。 
在这样向子罐540填充墨的过程中,基本上用墨充满全部的墨流路以及记录头811内部。但是,此时,有可能在墨流路达到的位置上存在气泡。 
如果从主罐203向子罐540填充墨完毕,则接着执行在墨流路内的气泡去除、排气动作。 
即,让泵536、548以及45正转,如图32所示,使子罐540内的墨通过阀503以及泵536,进而按顺序通过阀535、记录头811、泵548、阀552、消泡室532、排气装置38返回子罐540。通过这样让墨循环,在消泡室532中消除墨中的气泡,在排气装置38中对墨中的气体进行排气。在本动作中,即使不让泵536特别旋转,在性能上也没有问题。此外,靠记录头811的过滤器581的流阻等的作用,向向盖44的墨聚集处虽然墨很少也排出,而该墨用泵45快速地被循环流路回收。通过持续规定时间执行本动作,除去墨流路内的气泡以及气体。 
图33是作为出厂前准备的最后工序的记录头811的恢复动作的说明图。 
在该恢复动作的开始前的时刻,各墨流路内的墨已经被排气。在恢复动作中,首先,在关闭阀535后驱动泵45、548,使墨沿图33中的各箭头方向移动。子罐540内的墨从单向阀551引入到泵548向记录头811供给。但是,因为阀532关闭,所以记录头811内的墨急剧被加压,从 各喷嘴强制排出比较多量的墨。由此,各喷嘴的喷墨性能正常化。被排出到盖44的墨聚集处的墨用已经工作的泵45快速送到消泡器532一侧,回收以及再利用。 
其后,让泵548、45停止,此外在让阀535返回到开状态后,用未图示的挂擦叶片擦拭记录头811的喷嘴面(排出口的形成面)。其后,从记录头811的喷嘴将对图像的记录无贡献的墨喷出到盖44内(准备喷出),完成恢复动作。 
设置时   
在打印模块到达了用户的手里后,在其开始使用之前,在如图31所示,将接头42、43结合后,如图34所示执行记录头811的恢复动作。因为本恢复动作中的墨流和上述的图33的恢复动作时相同,不同的只是动作时间,所以省略说明。而且,在出厂后的经过时间长时,有伴随上述的图32那样的通过墨循环进行的消泡、排气动作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在该经过时间短时省略图34的恢复动作的情况。这种经过时间的判定、伴随它的动作通过CPU800执行存储在打印模块内的ROM803中的程序来进行。 
印刷待机时 
在印刷开始前等通常的待机状态中,为了维持相对环境变化的稳定性,在记录头811内维持更大的负压(比大气压还低20~150mmAq左右的压)。在该状态中接收了印刷指令时,如图35所示,设定指示值,使得在记录头811从盖位置向介质(记录介质)206上部的印刷位置(记录位置)移动的同时,减小记录头811内的负压。 
CPU800读出压力检测传感器544的输出,通过对包含泵536的旋转方向以及旋转速度的要素进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实现具有比较高的应答性的反馈控制。 
此外,和这种泵536的控制一同,通过关联性地控制阀503,能够实现应答性更好的反馈控制。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使用能够高速应答的轻量的阀作为阀503。 
印刷时的供给控制 
图36是印刷时的负压控制的说明图。 
印刷时的负压控制和上述的图35的待机时大致相同,CPU800读出压力传感器544的输出,通过对包含泵536的旋转方向的要素进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实现高的应答性。在本例子的情况下,印刷中关闭阀503,泵548一侧的墨流路关闭。如上所述,和泵536的控制一同,通过关联性地控制阀503,能够实现应答性更好的反馈控制。 
将压力传感器544的输出作为反馈信号的泵电机508(泵536的驱动电机)的控制能够使用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图23一样的压力控制系统来执行。 
[第3实施方式] 
图37A以及图37B是用于说明墨系统的不同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37A的墨系统和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一样,在从墨罐T向记录头H供给墨的墨供给路L1中具备包含泵P和阀V的负压给予部件。泵P以及阀V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中的机械泵36以及压力调整阀35,此外相当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压力调整泵536以及压力调整阀535。记录头H相当于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头811。此外墨连通路L1在第1实施方式中相当于从墨罐40向记录头811供给墨的墨流路,在第2实施方式中,相当于从墨罐540向记录头811供给墨的墨流路、即相当于包含循环流路531和连结流路532的墨供给路530。 
这样图37A是用于概念性说明在从墨罐T向记录头H供给墨的墨供给路L1中具备包含泵P和阀V的负压付与部件的结构,即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共用的结构的图。因而,在图37A中省略了在第1实施方式中的排气系统38、负压室30、从记录头811向墨罐40的墨的返回通路以及来自盖44的墨回收通路等。同样,还省略了在第2实施方式中的循环流路531、流路调整阀503、从记录头811向墨罐40的墨的返回通路;消泡室532、排气装置38以及来自盖44的墨的回收通路等。 
这样的图37A的墨系统利用包含泵P和阀V的负压给予部件对墨供给路L1中的墨上施加(包含负压以及正压)压力,在记录头H内给予负压。而且负压给予部件也可以是包含泵P和阀V的至少一方结构。这 种墨系统因为在墨流路L1中向记录头H进行墨供给和负压付与,所以可以简单紧凑地构成。 
图37B是用于概念性说明泵P和阀V的配置位置和图37A不同的墨系统的结构的图。在本例子中,在墨供给路L1上配备阀V,在从记录头H向墨罐T返回墨的返回通路L2上配备泵P。用泵P向返回通路L2中的墨施加压力(包含负压以及正压),对记录头H内给予负压。此外,和泵P的控制相关联,通过控制阀V调整墨供给路L1中的墨流量,能够对记录头H响应更高且高精度地付与负压。而且负压付与部件也可以是包含泵P和阀V的至少一方的结构。此外,泵P的功能例如也可使第1实施方式中的泵48,或者第2实施方式中的泵548兼有。 
这样负压付与部件也可以在墨供给路L1或者返回通路L2的一方或者双方上备有。主要是配备在连通墨罐和记录头的墨连通路中,只要能够对记录头付与可以调整的负压即可。 
[第4实施方式] 
图38是用于说明图37A以及图37B中的泵P的结构例子的概略剖面图。 
本例子的泵P是和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机械泵36一样的齿轮泵。但是,本例子的泵P和一般的容积型的齿轮泵不同,在齿轮G1、G2的齿顶和壳体C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作为墨的穿过通路LA的间隙。具体地说,在壳体C的内面上形成在和齿轮G1、G2的齿顶之间用于形成间隙的扩大直径部。因而,墨能够通过通路LA穿过泵P,并且根据齿轮G1、G2的旋转速度移动。当齿轮G1、G2在图38中的箭头方向上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向上游一侧压送墨的力的作用强,在下游一侧产生大的负压。另一方面,当齿轮G1、G2在图中的箭头方向上低速旋转的情况下,向上游一侧压送墨的力的作用弱,在下游一侧产生小的负压。因而,通过这样控制泵P的旋转速度,能够调整给予墨的负压。 
即,通过设置穿过流路和控制旋转速度,能够让泵P具有定量泵和定压泵两者的特性。穿过流路根据用途例如形成为在齿轮和壳体之间具有10μm至1mm的间隔。 
穿过流路只要形成在接收与齿轮的旋转速度相应的压送力的位置上即可,并不只特定于本例子的结构。例如,通过切去齿轮的齿顶的一部分,也可以在齿轮和壳体的内面之间形成作为穿过通路的间隙。 
[第5实施方式] 
图39是使打印模块具体化的构造例子的说明图。 
类似图1以及图2那样的打印机复合系统适合于作为将大尺寸的海报和纸板等作为印刷对象物的产业用印刷机使用,通过增设打印模块116(116-1~116-5),还能够与大的印刷对象物对应。在印刷对象物减小时,也可以减少打印模块116的配备数。此外,被配备多个的打印模块116因为考虑到根据这些配备位置而在使用频度上产生很大差别这一点,所以希望打印模块116能够独立地修理或者更换。 
在本例子中,从这样的观点出发用包含记录头的打印单元部Y1、包含墨罐的墨供给单元部(也称为墨供给部)Y2构成打印模块116。 
在打印单元部Y1上组装在1个打印模块116中的4个记录头811(811K,811C,811M,811Y)、在该打印模块116中的记录头控制电路810(参照图3)。进而,在该打印单元部Y1中组装图9中的控制电路基板60、即在每个打印模块116中的图3中的控制系统。此外,在该打印单元部Y1上也可以组装盖44、用于将该盖44对记录头进行加盖动作的机构、用于控制该机构的控制部。 
另一方面,在墨供给单元部Y2上组装在每个打印模块116中的墨系统、即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图9的墨系统,或者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图27的墨系统。对多个打印模块116共同连接的主墨罐可以对多个墨供给单元部Y2共同连接。此外,该主墨罐可以至少配备在1个墨供给单元部Y2中。此外,在该墨供给单元部Y2上也可以组装针对每个打印模块116的电源电路。在第1实施方式中的压力传感器49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的压力传感器544在记录头811的附近,在高精度地检测其内部的压力基础上,希望和记录头811一同组装到打印单元部Y1中。但是,这些压力传感器也可以组装到墨供给单元部Y2中。 
这种单元部Y1、墨供给单元部Y2之间连接包含信号线以及电源线 的布线、形成墨流路的管,由此构成打印模块M。这样,通过对每个打印模块116的机构(包含控制系统以及墨系统)进行模块化,在更明确地确保每个打印模块116的独立性的同时,可以进行以打印模块116为单位的安装、卸下、更换、修理等。这在将图1以及图2那样的打印机复合系统作为产业用印刷机使用的情况下极其有效。 
而且,单元部Y1、Y2不是必须作为打印模块M被处理的,也能够将它们作为独立的单元处理。这种情况下,只要构成为单元部Y1、Y2可以相互连接以及解除连接即可,可以进行它们的独立的安装、卸下、更换、修理等。这在将图1以及图2那样的打印机复合系统作为产业用印刷机使用时更有效。 
[第6实施方式] 
图40A、图40B以及图41是在图39的打印模块M中的单元部Y1、Y2的更具体的结构例子的说明图。 
在本例子的打印单元部Y1中,1001是包含盖44的加盖机构,通过驱动配备在单元部Y1上的加盖电机809(参照图3),加盖机构1001和记录头811相对移动。在本例子的情况下,通过加盖机构1001和记录头811相对移动,记录头811的加盖状态被解除,记录头811的喷出口形成面(形成墨喷出口的面)在打印单元部Y1的下方露出。由此记录头811变成可以向着记录介质喷出墨的状态。作为配备在打印单元部Y1的记录头811除了与上述那样的4种颜色的墨对应的记录头811Y、811M、811C、811K之外,还能够组装多个与各种墨对应的记录头。 
此外,在打印单元部Y1中,1002是头控制器基板,主要形成有记录头控制电路810(参照图3)。1003是引擎基板,装载有CPU800、ROM803、RAM805、EEPROM814(都参照图3)等。1004是接口部,具有作为和信息处理装置100之间的通信用的接口控制器802(参照图3)的功能。 
在这种打印单元部Y1和墨供给单元部Y2之间连接包含信号线以及电源线的布线1005、形成墨流路的配管1006。 
在墨供给单元部Y2中,2001是电源电路,将从外部输入的电能供 给单元部Y2内的各部,并且通过布线1005还供给打印单元部Y1。2002是接口部,具有作为和类似图4那样的介质输送装置117之间的通信用的接口的功能。2003是通过墨流路1006与记录头811连接的子墨罐(以下,称为“子罐”),收容用于供给记录头811的墨。在本例子中,具备收容6种颜色大小的墨的合计6个子罐2003。对于子罐2003,通过泵单元2004以及墨供给流路2005,从主墨罐(以下称为“主墨罐”)2006供给墨。在泵单元2004上配备用于将主罐2006内的墨供给对应的子罐2003内的泵。可以更换主罐2006。 
在本例子中,和从上述的第1至第4实施方式不同,利用在子罐2003和记录头811之间的墨的水位差,从子罐2003向记录头811供给墨。和从上述的第1至第4实施方式一样,在子罐2003和记录头811之间的墨供给系统中也可以具备用于积极地控制墨的压力的机构。在子罐2003和记录头811之间形成用于从子罐2003对记录头811导入墨的墨流路、用于将记录头811内的墨返回子罐2003的墨流路。通过利用这些2个墨流路,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能够在子罐2003和记录头811之间让墨循环。此外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通过对记录头内的墨加压,能够实施将墨强制性地从该喷嘴排出到盖44内的恢复动作。这样用于墨的循环以及强制排出的泵配备在泵单元2004中。在该墨循环系统中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还能够配备排气系统38。 
此外,还在子罐2003和盖44之间形成墨流路,通过使用该墨流路,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能够将排出到盖44内的墨回收到子罐2003内。将这样用于回收墨的泵配备在泵单元2004中。此外,和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当使对图像记录无贡献的墨从记录头811喷出到盖44内的情况下,也能够回收喷出到该盖44内的墨。 
在本例子中,将从主罐2006向子罐2003进行墨供给用的泵、墨循环用的泵、墨的强制排出用的泵以及墨回收用的泵集中配置在墨供给单元部Y2的泵单元2004中。因而,使这些泵内的至少2个泵共用化,能够谋求使结构简单。此外,这些泵内的至少1个泵也可以配备在打印单元部Y1中。此外,在从记录头811返回的墨以及从盖44内回收的墨内, 至少一方可以导入到主罐2006。 
这样在本例子的情况下,通过在打印单元部Y1上集中配备记录头811的控制系统,在墨供给单元部Y2上集中配备墨的供给系统,从而对这些单元部Y1、Y2分配打印模块的功能。其结果,打印单元部Y1以能够配置在和记录介质相对的位置上的方式实现小型化,此外墨供给单元部Y2能够配置在容易更换墨罐的位置上。当在墨的循环系统流路中备有排气系统38的情况下,希望将它配备在墨供给单元部Y2上。此外,通过在墨供给单元部Y2上配备电源电路2001,使得与商用电源的连接变得容易。 
图41是形成在单元部Y1、Y2之间的墨流路的说明图。在本例子的情况下,对于1个记录头811形成3个墨流路1006-1、1006-2、1006-3。2004-1是加压泵,2004-2是吸引泵,作为泵单元2004配备在墨供给单元部Y2上。此外,V1是供给阀,V2是恢复阀,V3是再循环阀,F是过滤器,S是用于检测子罐2003内的墨量的液面传感器。 
在本例子中,在记录动作时,利用在子罐2003和记录头811之间中的墨的水位差,通过墨流路1006-1、1006-2从子罐2003向记录头811供给墨。此外,通过让加压泵2004-1开动,在子罐2003和记录头811之间,能够通过墨流路1006-1、1006-2让墨循环。此外,通过让加压泵2004-1开动,通过墨流路1006-1对记录头811内的墨加压,能够从该喷嘴向盖44内强制地排出(恢复动作)墨。排出到该盖44内的墨通过让吸引泵2004-2开动,能够通过墨流路1006-3回收到子罐2003内。 
[第7实施方式] 
从图42到图5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图。 
如上所述,信息处理装置100根据与之连接的打印模块(打印模块)116-1~116-n的台数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生成这些打印模块分担的印刷数据(分割印刷数据),将该印刷数据传送到对应的打印模块116-1~116-n。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00需要对与之连接的每个打印模块识别其装载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使与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每个打 印模块116(116-1~116-n)存储与其装载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作为识别信息。其位置信息能够存储在打印模块116中的EEPROM814(参照图3)中。其EEPROM815例如能够配备在图40A的打印单元部Y1中的引擎基板1003上。 
当印刷图像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从经由通信接口109连接的打印模块116-1~116-n的各自中读取与它们的装载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识别信息)。以下,根据该读取到的位置信息,识别打印模块116-1~116-n的位置关系。进而,识别打印模块数(即,对记录介质的1页量的图像进行分割得到的分割数),实施印刷数据的生成以及印刷数据的分割处理(对各打印模块进行印刷数据的分配处理)。而后,对于各打印模块116-1~116-n传送这些对应的印刷数据。 
图42是用于说明采用信息处理装置100的打印模块的识别处理的流程图。按照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印刷程序,从打印模块116-1~116-n读取位置信息,根据该位置信息识别打印模块116-1~116-n的位置关系,并且识别打印模块数(即,分割1页的图像的分割数)。 
如果执行信息处理装置100内的印刷程序(例如,打印机驱动程序),则顺序检索在信息处理装置100的通信端口(连接端口)上经由通信接口101连接的打印模块116-1~116-n(步骤S201)。信息处理装置100具备多个通信端口,能够在这些通信端口上各连接1个打印模块。 
接着,通过该检索结果,根据与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打印模块的个数,顺序重复以后说明的处理(步骤S202)。即,对是否完成了的以后说明的处理进行所连接的打印模块的个数大小次数的判断。当该处理未完成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3。另一方面,当该处理完成了的情况下,结束图42的处理。 
首先,开启针对变成检索对象的打印模块的通信端口(步骤S2003)。接着,从该打印模块中取得该打印模块的固有的设备信息(包含位置信息的识别信息),将该设备信息存储在RAM103(参照图1)(步骤S204)。 
图43是包含在打印模块固有的设备信息中的位置信息的结构例子的说明图。本例子中的位置信息包含打印模块位置信息指令301、行方向位 置信息302、列方向信息303。 
这里,打印模块如图49C所示,能够装载在打印模块装载区域1106内的任意位置上。该打印模块装载区域1106是用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与之正交的方向来确定的规定范围。一般,该打印模块装载区域1106含有与打印模块的尺寸匹配地划分出的局部区域。将该部分区域划分为行方向(和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行方向)),以及列方向(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因而,用户可以在任意的局部区域上装载打印模块。在图49C中,在6个局部区域的每一个上装载打印模块116-1~116-6。这些打印模块116-1~116-6连接在配备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上的多个通信端口之一上。如后所述那样通过从打印模块中读取识别信息,能够将该打印模块和连接它的通信端口对应起来。 
在打印模块装载区域1106上,例如当允许在行方向上最大装载6个打印模块,在输送方向上最大装载2个打印模块的情况下,用6行2列合计12个局部区域来构成打印模块装载区域1106。此外,打印模块如图39所示,当由打印单元部Y1和墨供给单元Y2构成的情况下,与打印单元Y1的尺寸相匹配地将打印模块装载区域1106划分为多个局部区域。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些局部区域装载构成打印模块的打印单元Y1,与配备在该打印单元Y1中的记录头的配置位置有关的信息变成打印模块的位置信息。 
图43中的行方向位置信息302和列方向信息303是与装载有打印模块的局部区域的行号码和列号码对应的信息。有关这些信息302、303的设定方法以后说明。 
而且,在图49C的例子中,将打印模块配置成千鸟格形。这样配置成千鸟格形的原因是考虑了以下的事情,物理上还可以将许多打印模块串联配置在行方向上。 
当将多个打印模块串联地配置在行方向上的情况下,因为构成打印模块的壳体的厚度等原因,不可能在其行方向上没有间隙地连续排列在该行方向上相邻的打印模块中的记录头811。因此,在行方向上相邻的打印模块之间发生不能记录图像的区域(记录遗漏区域)。在本例子中, 为了不产生这种记录遗漏区域,如图49C所示,将多个打印模块配置成千鸟格形。但是,多个打印模块的配置形态根据需要能够任意地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能够进行这种打印模块的千鸟格形的配置的方式,将打印模块装载区域106划分为多个局部区域。而后,作为这样配置成千鸟格形的打印模块的位置信息,规定有图43的行方向位置信息302和列方向信息303。因而信息处理装置100根据这些信息302、303,例如能够识别如图49C所示那样千鸟格形排列的打印模块116-1~116-6的位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用行和列规定在打印模块装载区域1106中的打印模块的装载位置。但是,打印模块的装载位置的规定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将打印模块装载区域1106全体作为坐标区域(XY坐标)定义,在该坐标区域内装载了打印模块时,也可以将该打印模块的规定部位(例如,打印模块的重心点)所在的坐标区域的XY坐标设置成打印模块的位置信息。如图39所示,当打印模块由打印单元部Y1和墨供给单元Y2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将打印单元Y1的规定部位(例如,打印模块Y1的重心点)所在位置的坐标区域的XY坐标设置成打印模块的位置信息。 
再次返回图42的说明。 
在步骤S204中,在取得包含位置信息的打印模块的设备信息后,在步骤S205中,检查该位置信息。例如,判定具有相同位置信息的打印模块是否已存在。此外,在该检查时还和通信错误等检测一并实施。 
当这种检测结果是正常的情况下,增加与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打印模块的个数的计数,将该计数值存储在RAM103(参照图1)(步骤S206)中。接着,生成图44的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步骤S208)。该表1400包含打印模块的位置信息、该打印模块的通信资源信息(端口的识别符、端口名以及端口的符号名等)。用该表1400将通信端口和与之连接的打印模块对应起来。因而信息处理装置100当和特定的打印模块通信的情况下,只要通过连接有该打印模块的通信端口进行通信即可。 
在本例子中的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含有:管理与信息处理装置 100连接的打印模块的个数的字段1401、管理这些打印模块的通信资源信息的字段1402。图44中的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例如在如图49C所示那样装载6个打印模块1~6的情况下被生成。 
在字段1402中,以将对各个打印模块的每个所分配的印刷数据容易传送到对应的打印模块的方式,根据各个打印模块的位置信息对各个打印模块的通信资源信息进行分类而生成。另一方面,在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的开头的字段1401上存储现在与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打印模块的个数。 
该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在RAM103(参照图1)中被存储管理。 
再次返回图42的说明。 
在步骤S208中,在生成与取得了设备信息的打印模块有关的位置信息表1400后,关闭该打印模块的通信端口(步骤S209)。而后,返回到步骤S202,继续与下一打印模块有关的处理。 
当在步骤S205的检查中有异常的情况下,生成表示连接异常的连接异常信息(步骤S207)。其后,使图42的处理异常结束,根据该连接异常信息,将错误信息等警告信息显示在显示器108上。 
当图42的处理正常结束了的情况下,参照已生成的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生成与各个打印模块对应的印刷数据。该印刷数据是将印刷对象的图像分割(分配)给各个打印模块用于印刷的数据。即,如上所述,从印刷对象的图像的印刷数据中生成各打印模块印刷的图像部分的分割印刷数据。而后,该已生成的分割印刷数据和用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管理的打印模块的通信资源信息联系起来,存储在RAM103(参照图1)中。 
接着,根据图45说明由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的印刷数据的传送处理。该图45是按照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印刷程序,将印刷数据传送到对应的打印模块用的处理的流程图。以下,说明打印模块如图49C那样装载的情况。 
首先,如果由用户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上指示印刷数据传送开始,则参照存储在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的字段1401上的打印模块的连 接数,对以下的处理重复该打印模块的个数次(步骤S501)。在该重复的处理中,参照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以按照存储在那里的通信资源信息的存储顺序的方式,按照与之对应的打印模块的顺序重复处理。 
接着,参照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的通信资源信息1402(端口的识别符,端口名,端口的符号名等),开启成为传送处理对象的打印模块的通信端口(步骤S502)。接着,将在该传送处理对象的打印模块用中生成的分割印刷数据经由通信接口101传送到其打印模块(步骤S503)。 
接着,检查该数据传送是否正常地被实施(步骤S504)。当该数据传送正常结束了的情况下,关闭传送处理对象的打印模块的通信端口(步骤S505)。而后,减少与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打印模块的个数(步骤S506)。即,在计数器每次计数数据传送处理的重复次数时,减少打印模块的连接数。而后,将数据传送成功了的打印模块的个数设定在RAM103(参照图1)中(步骤S507)。该数据传送成功了的打印模块的个数在步骤S506中每次减少打印模块的连接数时,在步骤S507中增加。 
在步骤S504中,当检测到通信错误的情况下,数据传送失败。这种情况下,将数据传送失败的打印模块的个数设置在RAM103(参照图3)中(步骤S508)。该数据传送失败的打印模块的个数在步骤S504中每次检测到通信错误时,在步骤S508中增加。 
以后,重复同样的处理,实施针对全部的打印模块116-1~116-6的数据的传送处理。而后,在全部的传送处理结束时,判定与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打印模块的个数和数据传送成功的打印模块的个数是否相等(步骤S509)。 
当这些数相等的情况下,在步骤S509中,判断为针对全部的打印模块116-1~116-6,数据已正常地被传送,并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这些数不相等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在数据的传送中失败的打印模块,生成用于通知该意思的错误信息,并显示在显示器1008上。如本例子所示,在连接了6台打印模块116-1~116-6时,当针对它们 中的某个打印模块的数据传送失败的情况下,显示错误信息。 
这样,在图45的例子中,重复所连接的打印模块的数量的传送处理。但是,也可以在检测出针对传送处理对象的打印模块的通信错误的时刻,将错误信息显示在显示器108(参照图1)上,结束图45的处理。 
图46是还用于说明信息处理装置100执行的监视处理、即监视与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打印模块的状态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在该图46中,按照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印刷程序,监视与之连接的打印模块的状态信息(动作状况和错误信息等)。以下,说明打印模块如图49C所示那样装载的情况。 
该图46的处理通过起动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印刷程序,每隔规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实施。 
首先,参照存储在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的字段1401中的打印模块的连接数,对以下的处理重复该连接数次数(步骤S601)。在该重复的处理中,参照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以按照在那里存储着的通信资源信息的存储顺序的方式,以与之对应的打印模块的顺序重复进行处理。 
接着,参照图44的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的通信资源信息402(端口的识别符,端口名,端口的符号名等),开启成为监视对象的打印模块的通信端口(步骤S602)。接着,从该监视对象的打印模块中取得状态信息(步骤S603)。 
接着,检查状态信息是否能够正常取得(步骤S604)。当状态信息能够正常取得的情况下,在图47的状态信息表1700中设定已取得的状态信息(步骤S605)。另一方面,当状态信息不能正常取得的情况下,在图47的状态信息存储表1700中设定通信错误的信息(步骤S606),以使得能够判断和哪个打印模块不能够通信。 
接着,关闭和监视对象的打印模块进行通信的通信端口(步骤S607)。接着减少与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打印模块的个数(步骤S608)。即、在每次计数器计数监视处理的重复次数时,减少打印模块的连接数。 
以后,重复同样的处理,在与全部的打印模块116-1~116-6有关的监 视处理后,结束图46的处理。 
接着,说明图47的状态信息表1700的结构。 
本例子的状态信息表1700含有:用于管理与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打印模块的连接数的字段1701;用于管理这些打印模块的状态信息的字段1702。在该状态信息中包含:动作详细状态信息、警告信息、各种错误信息、墨信息等。 
通过参照这种状态信息,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上工作的印刷程序如图48所示,可以在与印刷有关的操作画面1800的状态显示区域1801上显示各打印模块的状况。该操作画面1800通过例如由用户进行鼠标115和键盘114的操作而起动印刷程序,由此显示在显示器108上。或者,可以将印刷程序常驻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中,在打印模块的状态信息被更新了时,印刷程序自动地显示操作画面1800。 
在本例子的状态信息表1700中,各打印模块的状态信息以和图44的打印模块位置信息表1400同样的排列顺序进行分类,以该排列顺序显示各打印模块的状况。 
此外,在该状态信息表1700中,管理每个打印模块的状态信息1702。因此,在图48的状态显示区域1801中,每个打印模块的状态的显示、数据的状况(数据接收状况)的显示以及墨信息(墨剩余量/有效期限)的显示变得容易。 
因而,用户和维护人员通过参照由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印刷程序提供的操作画面,容易特定发生故障的打印模块。 
以下,使用图49A、图49B、图49C说明打印模块的位置信息的设定方法。 
在图49C的打印模块116-1~116-6的每一个中,配备用于设定它们的位置信息的双列直插开关SW4~SW8。如图39所示,当用打印单元Y1和墨供给单元Y2构成打印模块的情况下,双列直插开关SW4~SW8能够配备在这些单元Y1、Y2的至少一方。 
用户将打印模块装载在打印模块装载区域1106的任意位置上,能够将该打印模块连接在信息处理装置100的任意通信端口上。而后用户用 开关SW4~SW8的ON/OFF设定作为打印模块的位置信息的行号码和列号码。 
在图49A、图49B、图49C中,1901表示用开关SW4、SW5的ON/OFF进行的列信息(列号码)的设定例子,1902表示用开关SW6~SW8的ON/OFF进行的行信息(行号码)的设定例子。图49C表示将6台打印模块116-1~116-6装载在打印模块装载区域1106上,用它们在记录介质(纸张)上印刷时的位置信息的设定例子。 
当设置了为了构成本例子的印刷系统的打印模块的情况下,维护人员等设置者如图49C所示,对每个打印模块使用开关SW4~SW8设定位置信息。在设置了各打印模块后,当用户使用本记录系统的情况下,利用上述的图42的处理,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各打印模块116-1~116-6的位置信息。由此,信息处理装置100识别各打印模块的设置位置,可以对它们进行数据的传送以及从它们中取得状态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开关方式(双列直插开关)设定打印模块的位置信息。但是,该位置信息的设定方法并不限于此。例如,代替双列直插开关也可以使用跳线等开关。 
此外,例如也可以在各打印模块内装载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在设置打印模块时,维护人员等设置者在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上设定位置信息。在此,EEPROM是Electronic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简称。此外,对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位置信息的设定例如可以经由可以与打印模块连接的专用终端来执行,或者也可以经由输送装置117上的操作部来执行。 
此外,在打印模块的装载结束后,可以利用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上工作的印刷程序提供图50所示那样的设定画面1000。该设定画面1000具有用于设定实际装载的打印模块的连接数的设定字段1001。 
当提供了这种设定画面1000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可以进行经由设定画面1000设定的打印模块的连接数和在图42的步骤S201中检索的打印模块的连接数的比较。而后,根据该比较结果,可以特定实际上可以用信息处理装置100识别的打印模块的个数。此外,在信息处理 装置100中,可以进行打印模块的连接数的检测以及错误显示。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信息处理装置和多个打印模块经由通信接口连接,这些多个打印模块协作地在共同(1张)的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的系统中,取得装载有各个打印模块的输送装置上的位置信息。而后,根据该取得的位置信息,将在记录介质上印刷的图像分配给各打印模块,并决定担任印刷的打印模块。 
而后,对于已决定的各打印模块,发送它们担负的印刷部分的印刷数据并执行印刷。此外,根据从各打印模块中取得的位置信息进行各打印模块的状态监视以及显示。由此可以提供操作性以及维护性好的印刷环境。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信息处理装置上设置许多通信端口,对1个通信端口连接1个打印模块,而后根据设定在打印模块中的识别信息将通信端口和打印模块对应起来。但是,也可以将信息处理装置和多个打印模块的通信线路共用化,将它们进行总线连接。这种情况下也是信息处理装置根据设定在打印模块中的识别信息单独地识别打印模块,可以在各个打印模块的每个之间进行通信。例如,在信息处理装置和打印模块之间的通信数据(包含记录数据)上通过附加与打印模块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数据,能够将该通信数据和打印模块对应起来。打印模块能够接受附加了与该识别信息对应的数据的通信数据。 
[第8实施方式] 
图5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中工作的程序,在打印模块116内的EEPROM上设定位置信息。如图39所示,当用打印单元Y1和墨供给单元Y2构成打印模块的情况下,EEPROM能够配备在这些单元Y1、Y2之一中。例如,能够在图40A的打印单元部Y1中的引擎基板1003上配备该EEPROM。 
首先,在打印模块116出厂时,使用信息处理装置100或者其他的个人计算机(PC),在打印模块116中所配备的EEPROM中,将该打印模块116的型(类型)作为识别信息设定。在本例子的情况下,是在 A型的打印模块116的EEPROM中设定作为“类型A”的识别信息。在设定这种识别信息前后,也可以进行配备在打印模块116中的记录头的恢复动作。此外,在打印模块116出厂时,当将它组装在记录系统时的配置位置被预先决定了的情况下,在其出厂时也可以进行以后说明那样的位置信息的设定作业。 
其后,在客户处,在构成包含信息处理装置100和多个打印模块166的记录系统后,用在该信息处理装置100上工作的印刷程序,在这些打印模块116的EEPROM上设定作为识别信息的位置信息。在设定这种位置信息前后,也可以进行配备在打印模块116上的记录头的恢复动作。此外,作为位置信息,和上述的第7实施方式一样,能够设定列信息(列号码)和行信息(行号码)。 
此外,也可以通过预先将打印模块的配置位置和号码对应起来,将该号码作为位置信息进行设定。例如,通过将如上述的图49C那样的打印模块的千鸟格形的排列图案和号码(例如,1,2,3...)对应起来,能够将该号码作为位置信息进行设定。这种情况下,号码1与位于第1列第0行上的打印模块116-1对应,号码2与位于第0列第1行上的打印模块116-2对应,号码3与位于第1列第2行上的打印模块116-3对应。此外,当将多个打印模块串联地排列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情况下,由于这些打印模块协作地发挥功能,能够谋求记录速度的高速化。这样,当串联排列多个打印模块的情况下,通过将该排列图案和号码(例如,1,2,3...)对应起来,能够将该号码作为位置信息进行设定。当这样设定位置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在配备于信息处理装置100上的显示器上显示位置信息的设定画面来使用。 
多个打印模块的排列图案能够以千鸟格形或者串联的排列图案等任意地设定,能够根据这些排列图案,打印模块和号码(例如,1,2,3...)的对应关系发生改变。 
这样信息处理装置100在组装多个打印模块构成记录系统后,因为对这些打印模块设定位置信息,所以在设定该位置信息时,能够将多个打印模块配置在任意的位置上。此外,在设定该位置信息时,能够检查 打印模块是否是与记录系统对应的类型(例如,是否是“类型A”)。在这样在多个打印模块中设定了位置信息后,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能够将这些打印模块和它们的配置位置关联起来进行识别。即、能够将该位置信息作为识别信息利用。 
因而,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根据与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打印模块的个数以及位置,在生成了记录数据基础上,能够将该记录数据发送到对应的打印模块。此外信息处理装置100和多个打印模块的每个进行信息交换,还能够独立地监视各自的动作。 
此外,构成记录系统的打印模块根据需要能够更换为新的打印模块。这种情况下,只要在该新的打印模块EEPROM中设定与该配置位置相应的位置信息即可。此外,构成记录系统的多个打印模块也能够更换它们的位置,这种情况下,只要重新设定在该打印模块的EEPROM中的位置信息即可。 
[第9实施方式] 
从图52到图6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图。 
图52是具备有多个主机装置、多个打印模块(打印模块)的记录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在本例子的记录系统中包含:起到作为主机装置的作用的3台个人计算机(PC)1101、1103、1104;装载了2台打印模块(打印模块)116-1、116-2的记录装置(图像形成装置)200;相互连接3台PC1101、1103、1104的网络集线器1102。记录装置200的打印模块116-1、116-2具有同样的结构,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分别具备喷墨记录头811。 
在3台PC内,PC1101为了在打印模块116-1、116-2中生成可以记录的记录数据而被使用,以下还称为“记录数据生成PC”。另一方面,PC1103、PC1104为了对打印模块116-1、116-2发送记录数据而被使用,以下还称为“记录数据发送PC”。作为在网络集线器1102中可以利用的通信接口,有网络电缆、USB电缆、无线LAN等。在本例子的记录系统中,利用网络电缆将在记录数据生成PC1101中生成的记录数据传送到记录数据发送PC1103以及1104。 
这些3台PC可以不是各自独立的装置,而构成为在1台装置内实现这3台PC功能。进而记录系统也可以构成为包含4台或者4台以上的PC、3台或者3台以上的打印模块。此外,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通过PC读取设置在打印模块上的识别信息,该PC独立地识别打印模块,可以和各个打印模块的每个之间进行通信。 
记录数据发送PC1103、PC1104分别经由通信接口与对应的打印模块116-1、116-2连接。作为该通信接口,能够利用网络电缆、USB电缆、IEEE1284等。在该例子中,利用USB电缆,从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向各自对应的打印模块116-1、116-2发送记录数据。打印模块116-1、116-2根据从对应的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接收的记录数据,独立地工作。因而,在打印模块116-1、116-2的各个上配备用于从对应的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接收记录数据的通信接口。 
记录数据生成PC1101作为记录数据生成利用打印模块116-1记录的记录数据和利用打印模块116-2记录的记录数据,将这些记录数据发送到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即、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应该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记录数据分为用于打印模块116-1的记录数据、用于打印模块116-2的记录数据被生成。 
打印模块116-1、116-2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能够根据从对应的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单独地进行控制。 
在记录装置200中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具备用于保证来自打印模块116-1、116-2的稳定的墨喷出的恢复系统单元(未图示)。此外,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将如记录纸那样的记录介质206供给这些打印模块的记录位置,用输送单元(输送装置)117在箭头方向上被输送。 
此外,用控制器(CNTL)1110控制输送单元117的输送动作。 
在本例子的情况下,作为独立的多个引擎的打印模块116-1、116-2以相对记录介质206的输送方向成直角方向(以下,称为宽度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在打印模块116-1、116-2中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具备在记录介质206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喷墨记录头(以下,称为记录头),根据从对应的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接收的图像数据,从这些记 录头喷出墨。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与输送单元117的动作同步,即根据记录介质206的输送位置,将记录数据发送到打印模块116-1、116-2。 
本例子的打印模块116-1、116-2分别为了记录单色图像,具备用于喷出黑色墨的4个记录头(以下,称为记录头)811K、811K2、811K3、811K4。而且,在提到这些4个记录头全体时,称为记录头811。从图52可知,在记录头单元116-1、116-2各个中所具备的4个记录头沿着记录介质206的输送方向被配置。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在各个记录头中在记录介质206的宽度方向上具备许多喷嘴,从这些喷嘴中根据记录数据喷出墨,由此在记录介质206上形成墨点。 
在本例子中,打印模块116-1在记录介质206的图52中左侧的记录区域上记录图像,打印模块116-2在记录介质206的图52中右侧的记录区域上记录图像。 
图53是表示在并行进行记录数据的生成、记录数据的发送时所使用的PC1101、1103、1104内程序的相关的方框图。把并行进行记录数据的生成处理、记录数据的发送处理的处理称为“实时RIP”。 
在记录数据生成PC1101中,用于布局记录数据的应用程序(程序)1201、用于和记录数据发送PC1103以及1104之间进行通信的PC间通信程序1202、显示记录装置的状况的记录管理程序215进行工作。此外,在记录数据生成PC1101上具备存储了在记录数据的生成中需要的各种参数等的数据库1209。 
另一方面,在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中,PC间通信程序1203、1205、记录数据发送程序1204、1206进行工作。在本例子中,使用2个记录数据发送PC。在3个或者3个以上的记录数据发送PC工作的情况下也同样地被构成。 
当用应用程序1201开始记录数据的生成,则用该应用程序1201从数据库1209读入在数据生成中需要的参数,开始生成对于记录数据发送PC内的存储器的规定区域1207、1208的记录数据。应用程序1201如果生成一定量的记录数据结束,则将该意思的记录数据生成结束消息通知 给PC间通信程序1202。接收到来自应用程序1201的记录数据生成结束消息的PC间通信程序1203向记录数据发送程序1204通知生成记录数据已结束了。记录数据发送程序1204将存储在规定区域1207上的记录数据发送到打印模块116-1。 
同样,如果从PC间通信程序1202向PC间通信程序1205通知记录数据生成结束消息,则该PC间通信程序1205将记录数据生成结束的情况通知给记录数据发送程序1206。记录数据发送程序1206将利用应用程序1201生成的记录数据发送到打印模块116-2。 
因而,打印模块116-1、116-2根据这样利用实时RIP的模式顺序发送来的记录数据控制记录头。 
图54是表示在预先生成了记录数据后,在开始该记录数据的发送时使用的PC1101、1103、1104内程序的相关的方框图。将在预先生成了记录数据后开始记录数据的发送的情况称为“预RIP”。 
当执行预RIP的情况下,应用程序1201从数据库1209读入在记录数据生成中需要的参数,生成用于记录的全部的记录数据,将该记录数据保存在记录数据生成PC1101的存储器的规定区域1207a、1208a中。 
其后,记录管理程序1215从规定区域1207a、1208a中读入记录数据,将它拷贝在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的存储器的规定区域1207b、1208b上。记录管理程序1215在该拷贝完全完成时,对PC间通信程序1202通知记录数据生成已完成了。 
PC间通信程序1202对PC间通信程序1203、1204的每一个通知记录数据的生成已完成。与此对应,PC间通信程序1203、1205各自对记录数据发送程序1204、1206指示开始发送记录数据。根据该指示,记录数据发送程序1204、1206读出存储在规定区域1207b、1208b中的记录数据,对打印模块105、106开始该记录数据的发送。 
因而,打印模块116-1、116-2根据这样用预RIP的模式统一发送来的记录数据控制记录头。 
以上,参照流程图说明实时RIP和预RIP处理的详细。 
·记录数据生成处理 
图55是表示执行应用程序1201时的记录数据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501中开始记录数据的生成,在步骤S502中判断记录数据的生成方法是实时RIP或者是预RIP的哪一个。当选择了预RIP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503a,根据数据库1209内的信息来生成在记录中需要的全部的记录数据。而后,在步骤S1504a中将该生成的记录数据保存在记录数据生成PC1101的存储器的规定区域1207a、1208a中。 
与此相对,当选择了实时RIP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503b,根据数据库1209的信息开始记录数据的生成。而后,在步骤S1504b中,将该生成的记录数据存储在记录数据发送PC的存储器的规定区域1207、1208。在步骤S1505中,判定记录数据的生成量是否达到了一定量。在该记录数据的生成量是不足一定量时,处理返回步骤S1503b,继续执行记录数据的生成。另一方面,当判定为记录数据的生成量达到了一定量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506。在该步骤S1506中,对PC间通信程序1202通知记录数据生成完成。 
·在实时RIP中的记录数据发送接收 
图56是表示执行实时RIP时的记录数据生成PC1101和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之间的发送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如上所述,应用程序1201读入数据库1209的信息(步骤S1601),按照用户的指示开始记录数据的生成(步骤S1602)。 
记录数据生成PC1101在步骤S1603中只要未判断为记录数据的生成结束,处理就进入步骤S1604。而后,首先,在作为记录数据发送PC1103内的作业区域所使用的规定区域1207中生成打印模块116-1用的记录数据。在该记录数据的生成结束后,在步骤S1605中,将记录数据的生成结束的情况用记录数据生成结束消息通知给记录数据发送PC1103。此时,应用程序1201如上所述,将记录数据的生成结束通知给记录数据生成PC1101内的PC间通信程序1202。PC间通信程序1202对记录数据发送PC1103利用记录数据生成结束消息通知记录数据的生成完成。 
记录数据发送PC1103内的PC间通信程序1203在步骤S1610中,接收该记录数据生成结束了。而后,PC间通信程序1203对记录数据发 送程序1204通知数据记录的生成结束了。由此,记录数据发送程序1204在步骤S1611中读出规定区域1207内的记录数据,在步骤S1612中,将该记录数据发送到打印模块116-1中。 
同样,记录数据生成PC1101在步骤S1606中,在作为记录数据发送PC1104内的作业区域而被使用的规定区域1208中生成打印模块116-2用的记录数据。在该记录数据的生成结束后,在步骤S1607中,用记录数据生成结束消息将该记录数据的生成结束通知给记录数据发送PC1104。此时,记录数据生成PC1101的应用程序1201如上所述,将记录数据的生成结束通知给记录数据生成PC1101内的PC间通信程序1202。PC间通信程序1202用记录数据生成结束消息对记录数据发送PC1104通知记录数据生成完成。 
记录数据发送PC1104内的PC间通信程序1205在步骤S1620中,接收该记录数据生成结束消息。PC间通信程序1205对记录数据发送程序1206通知记录数据的生成结束。由此记录数据发送程序206在步骤S1621中读出规定区域1208内的记录数据,在步骤S1622中,将该记录数据发送到打印模块116-2。 
在以上那样的处理中,如果记录数据生成PC101在步骤S1603中判断为记录数据的生成结束了,则结束一连串的处理。 
·预RIP中的记录数据发送接收 
图57是表示在预RIP的执行时的记录数据生成PC1101和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之间的发送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如上所述,应用程序1201读入数据库1209的信息(步骤S1701),按照用户的指示开始记录数据的生成(步骤S1702)。 
只要记录数据生成PC1101在步骤S1703中没有判断为记录数据的生成结束,处理就进入步骤S1704。而后,首先,在作为记录数据生成PC1101内的作业区域而被使用的规定区域1207a中生成打印模块116-1用的记录数据。在该记录数据的生成结束后,在步骤S1705中,在规定区域1208a上生成打印模块116-2用的记录数据。 
这样,由应用程序程序1201进行的记录数据生成处理结束。 
记录管理程序1215监视应用程序1201的执行状况,如果记录数据的生成结束,则在步骤S1710中从规定区域1207a、1208a中读入记录数据。而后,在步骤S1711中,对于作为记录数据发送PC1103和记录数据发送PC1104的作业区域而被使用的规定区域(文件夹)1207b、1208b传送记录数据。 
如果记录数据的传送完成,则处理进入步骤S1712,对于记录数据发送PC1103内的PC间通信程序1203、记录数据发送PC1104内的PC间通信程序1205,通知记录数据传送结束了。 
PC间通信程序1203、1205分别在步骤S1720、1730中接收记录数据的传送完成通知,对记录数据发送程序1204、1206指示接收记录数据。记录数据发送程序1204、1206分别从规定区域(文件夹)1207b、1208b读入记录数据,在步骤S1722、1732中将该记录数据传送到打印模块116-1、116-2。 
·实时RIP和预RIP的选择 
(1)手动选择 
实时RIP或者预RIP的选择通过用户从显示在记录数据生成PC1101的显示器上的窗口菜单指示来进行。 
图58是表示实时RIP和预RIP的选择画面的图,该画面显示在记录数据生成PC1101的显示器上。 
当生成记录数据的情况下,在印刷数据文件制成窗口上显示印刷数据制成模式的选择画面1304。在显示该画面的阶段中,用户使用指示设备、键盘等,能够指示选择实时RIP1301或者预RIP1302之一。 
当选择了预RIP1302的情况下,作为记录数据的输出目的地决定输出文件夹1303。它与图54的规定区域1207a、1208a对应,在记录数据生成PC1101上通过选择用户定义的文件夹来决定。在本例子的记录系统中,当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是和打印模块116-1、116-2不能通信的状态的情况下,或者,打印模块116-1、116-2例如因错误发生等不能记录的情况下,可以只进行预RIP的选择。 
(2)自动选择 
在此,对于实时RIP和预RIP的自动选择,以具体的图像记录为例子来进行说明。 
图59A、图59B表示用该记录系统记录的图像的布局结构用画面的例子。 
图59A表示目标多的布局结构画面,图59B表示目标少的布局结构画面,无论哪个画面都是用打印模块116-1、116-2记录的图像的布局结构用画面。 
图59A所示的布局用打印模块116-1用的布局数据1840、打印模块116-2用的布局数据1841构成。该布局数据1840由文本数据1810~1816、用户条形码1818,以及条形码1819构成。另一方面,布局数据1841由条形码1819的一部分、地图数据1820以及2维条形码1821构成。 
对此,图59B所示的布局由打印模块116-2用的布局数据1850、打印模块116-2用的布局数据1851构成。该布局数据1850用文本数据1830~1833构成。布局数据851虽然是文本数据831的输出区域,但在本例子中没有实际记录的目标。 
图60表示与各目标有关的记录数据生成时间的一览。 
在图60中的栏1901中,表示在布局中没有数据时的记录数据生成时间,此外在栏1902~1906中如图59A、图59B所示表示配置在布局画面上的各目标的记录数据生成时间。根据记录数据的目标,通过加法计算这些记录数据生成时间,预测在该记录数据的生成中需要的时间。当在布局中没有数据的情况下,因为需要将没有该数据的情况通知给打印模块,所以如栏1901所示那样,需要某一程度的处理时间。 
首先,对于图59A所示的图像、即与目标数多的布局画面对应的图像,计算在该记录数据生成中需要的时间(T)。 
当将打印模块116-1用的记录数据的生成时间设置成T105,将打印模块116-2用的记录数据的生成时间设置成T106的情况下,这些生成时间T105、T106分别如下进行计算。在下式中,(没有数据)、(文本数据)、(用户条形码)、(条形码)、(2维条形码),以及(位图)表示在这些目标的每个中的记录数据生成时间。 
T105=(没有数据)+{(文本数据)×7}+(用户条形码)+(条形码) 
T106=(没有数据)+(条形码)+(2维条形码)+(位图) 
作为在各目标的每个中的记录数据生成时间,通过代入图60的时间,如下式那样,能够预测打印模块116-1以及116-2用的记录数据生成时间T105以及T106。 
T105=15+(30×7)+40+40=605(ms) 
T106=15+40+60+50=165(ms) 
因而,与图8(a)的布局(目标数多)对应的图像1页大小的记录数据的生成时间(T)能够预测为T=T105+T106=605+165=770(ms)。 
同样,对于与图8(b)的布局(目标是少)对应的图像,计算记录数据生成时间(T)。 
T105=(没有数据)+{(文本数据)×4} 
T106=(没有数据) 
作为在各目标每个中的记录数据生成时间,通过代入图60的时间,如下式所示,能够预测打印模块116-1以及116-2用的记录数据生成时间T105以及T106。 
T105=15+(30×4)=135(ms) 
T106=15(ms) 
因而,与图8(b)的布局(目标数少)对应的图像1页大小的记录数据生成时间(T)能够预测为T=T105+T106=135+15=150(ms)。 
如上所述,在预测了记录数据的生成时间后,求在打印模块中的图像的记录速度。 
在图8(a)所示的目标数多的布局以及图8(b)所示的目标数少的布局中,假设可记录区域的长度总共是102mm。 
图8(a)所示的布局因为能够用770(ms)生成1页大小的记录数据,所以在1分钟内能够生成的记录数据根据下式变成78页。 
60000(ms)÷770(ms)=78(页) 
因而,在1分钟内能够生成的记录数据如下式那样换算成记录区域的长度变成7948mm。 
78(页/分)×102(mm)=7948(mm/分) 
同样,图8(b)所示的目标数少的布局因为能够以135(cm)生成1页大小的记录数据,所以在1分钟内能够记录的数据根据下式变成400页。 
60000(ms)÷150(ms)=400(页) 
因而,在1分钟内能够生成的记录数据如下式那样,换算为记录区域的长度变成40800mm。 
400(页/分)×102(mm)=40800(mm/分) 
这样,根据包含在与记录图像对应的布局中的目标,预测记录数据生成时间和记录数据生成速度。 
以下,参照图61的流程说明实时记录数据生成处理(实时RIP)和非实时记录数据生成处理(预RIP)的自动选择。 
首先,在步骤S2001中,记录数据生成PC1101按照来自用户的指示开始生成记录数据,在接着的步骤S2002中,如上所述预测记录数据生成时间。 
在接着的步骤S2003中,将取得打印模块的记录速度的请求发送到记录数据发送PC1103、PC1104。根据该请求,在步骤S2011和步骤S2031中,记录数据生成PC1103、1104分别取得来自记录数据生成PC1101的记录速度请求。 
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分别在步骤S2012和步骤S2032中对与它们连接的打印模块116-1、116-2发送记录速度取得请求。对于该请求,在步骤S2041和步骤S2042中,打印模块116-1和打印模块116-2取得记录速度请求。而后,在步骤S2022和步骤S2042中,将存储在打印模块116-1、116-2内的记录速度发送到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 
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5在步骤S2012和步骤S2033中取得来自各打印模块的记录速度,在步骤S2013和步骤S2034中向记录数据生成PC1101发送记录速度。 
在步骤S2004中,记录数据生成PC1101从记录数据发送PC1103、1104中取得打印模块116-1、116-2的记录速度。进而,在步骤S2005中, 记录数据生成PC1101对记录数据生成速度和打印模块的记录速度进行比较。如果记录数据生成速度≥记录速度,则因为记录数据生成能够跟随打印模块的性能,所以处理进入步骤S2006,选择实时生成记录数据的实时RIP。另一方面,如果记录数据生成速度<记录速度,则因为记录数据的生成不能跟随打印模块的性能,所以处理进入步骤S2007,选择非实时生成记录数据的预RIP。 
在以上的处理中,说明了从打印模块中取得记录速度的情况。但当打印模块的记录速度一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记录速度的信息保持在记录数据生成PC内。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能够手动选择并行进行记录数据生成和记录数据发送的处理的实时RIP或者在预先生成了记录数据后开始记录数据的发送的预RIP之一。由此,用户判断打印模块的能力,能够有效地使用该记录性能。 
此外,对根据所记录的图像布局预测的记录数据生成速度、2个打印模块的记录速度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能够自动地选择实时RIP或者预RIP之一。由此,能够防止因在2个打印模块的记录中所使用的记录数据量的不平衡或者打印模块的性能和记录数据生成速度的不平衡而发生错误,和不能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白纸输出等的异常。 
[第10实施方式] 
图62至图7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的图。 
图62是具备2台主机装置和4台打印模块(打印模块)的记录系统的概略结构图。此外,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通过PC读取设定在打印模块中的识别信息,该PC独立地识别打印模块,可以和每个打印模块之间进行通信。 
在图62中,印刷数据生成PC1101是用于生成大于等于1台的打印模块用的印刷数据的个人计算机(PC)。印刷数据生成PC1101经由通信接口和印刷数据发送PC1102连接。作为通信接口可以列举有网络电缆、USB电缆、无线LAN等。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网络电缆将在印刷数据生成PC1101中生成的印刷数据传送到印刷数据发送PC1102中。 
此外,印刷数据发送PC1102经由通信接口与记录装置(图像形成装置)200连接。作为该通信接口有网络电缆、USB电缆、IEEE1284等。在本例子中,使用USB电缆向记录装置200的打印模块116发送印刷数据。 
印刷数据生成PC1101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执行生成图像数据的应用程序以及印刷控制程序(以下,称为打印机驱动程序)等。在本例子中,将操作系统设置成Windows(注册商标)。 
印刷数据发送PC1102将在印刷数据生成PC1101中生成的印刷数据发送到记录装置200的打印模块116,并且监视记录装置200的状态。 
在本例子中,用印刷数据生成PC1101和印刷数据发送PC1102构成主机装置。但是,当作为主机装置的计算机是高性能计算机的情况下,可以不像本例子中那样使用2台PC(个人计算机),而使用1台PC进行印刷数据的生成功能、印刷数据的发送功能以及记录装置的监视功能。 
在本例子的记录装置200中装载有4台打印模块116-1~116-4。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这些打印模块的结构相同,在各自中具备喷墨记录头。印刷数据发送PC1102经由USB接口USB电缆103g与打印模块116-1~116-4连接。用该USB电缆103g从印刷数据发送PC1102向4个打印模块116-1~116-4发送印刷数据。4个打印模块116-1~116-4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根据接收到的印刷数据可以独立地工作、独立地控制。因此,在打印模块116-1~116-4中分别具备用于接收来自印刷数据发送PC1102的印刷数据的USB接口。 
在图62所示的结构中,表示1台印刷数据发送PC独立地控制4个打印模块的例子。但是,也能够采用类似4台印刷数据发送PC分别控制4个打印模块那样的结构。即,也能够采用印刷数据发送PC和打印模块为一一对应的关系的系统结构。 
在记录装置200中具备用于保证来自4个打印模块116-1~116-4的稳定的墨喷出的恢复系统单元(未图示)。如记录纸那样的记录介质P被供给这些打印模块的记录位置,利用输送单元117在箭头方向上输送。 
此外,用控制器(CNTL)103f控制输送单元117的输送动作。 
在本例子的情况下,作为独立的多个引擎的打印模块116-1~116-4以在与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图62中的箭头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宽度方向)和其输送方向上各排列2个的方式被配置。在打印模块116-1~116-4中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备有在记录介质P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喷墨记录头(以下,称为记录头),根据从印刷数据发送PC1102接收到的印刷数据,从记录头喷出墨。印刷数据发送PC1102与输送单元117的动作同步,即根据记录介质P的输送位置,将印刷数据发送到打印模块116-1~116-4。 
在本例子中,打印模块116-1、116-3在记录介质P中的图1中左侧的记录区域上记录图像,打印模块116-2、116-4在记录介质P中的图1中右侧的记录区域上记录图像。 
在本例子中,使用配备有4个打印模块的记录装置。但是,装载在记录装置上的打印模块的个数并不限于“4”,也可以是大于等于1的任意的数。例如,也可以构成将打印模块的数设置成N(N是自然数),并且将印刷数据发送PC的数设置成N,将它们设置成N:N的关系的系统。 
图63是在图62的印刷系统中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作为印刷数据生成PC1101以及印刷数据发送PC1102,能够使用基本上同样结构的计算机。这些PC1101、1102分别具有CPU502、512;存储程序的ROM503、513;作为执行程序的作业区域而被使用的RAM504、519;如LCD和CRT那样的显示部501、516。进而具备:用户用于进行机器的操作和信息输入的键盘508、517、鼠标(注册商标)509、518、用于相互数据通信的网络接口(I/F)507、511。此外进而具备为了存储大容量的数据和程序的硬盘驱动器(HDD)510、514。 
此外,印刷数据发送PC1102具备和4个打印模块116-1~116-4通信用的USB接口(I/F)520。 
印刷数据发送PC1102的HDD514的一部分变成印刷数据生成PC1101也可以使用的共用区域514a。 
打印模块116-1~116-4具有相同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分别具备CPU533、存储控制程序的ROM531以及RAM530。RAM530为了根据 控制接收到的印刷数据进行印刷控制而作为作业区域被使用。进而,各个打印模块为了和印刷数据发送PC1102进行数据通信,具备USB接口(I/F)532。 
印刷数据生成PC1101具备:进行印刷图像的布局的应用程序、印刷数据生成程序、将图像数据变换为打印模块可以处理的数据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等程序,这些程序由CPU502执行。印刷数据生成PC1101将生成的印刷数据存储在印刷数据发送PC1102中的HDD的共用区域514a中。 
在本例子中,如果在共用区域514a中存储1000件印刷数据,则用印刷数据发送PC1102的印刷数据发送程序,将该1000件的印刷数据经由USB接口520发送到打印模块116-1~116-4。即,印刷数据在生成1000件后,将该1000件发送到打印模块116-1~116-4,以后一样,在每次生成1000件印刷数据时,以该1000件为单位发送到打印模块116-1~116-4。该“1000件”如以后说明的那样,设定为印刷作业的件数。印刷数据发送程序安装在HDD514中。打印模块116-1~116-4根据通过USB接口532接收到的印刷数据在记录介质P上印刷图像。 
图64表示用于设定印刷作业的件数的显示画面。 
如果印刷数据生成PC1101执行应用程序,则在显示部501上显示图64所示的印刷作业件数的指定画面601。通过使用该画面601和键盘508,用户能够具体地指定印刷作业件数。在图64中,作为印刷件数指定“1000件”。应用程序如上所述,将该指定的印刷作业件数的印刷数据作为处理单位生成印刷数据。 
图65是表示在印刷数据生成PC和印刷数据发送PC中工作的软件的相关的方框图。 
首先,印刷数据生成PC1101内的应用程序2201在从数据库2202中读入在图像印刷中需要的信息后进行印刷内容的布局,而后经由打印机驱动程序2203生成印刷数据。 
而后应用程序2201经由打印机驱动程序2203将印刷数据输出到印刷数据发送PC1102内的文件2206中。作为在数据库2202中使用的形 式,能够使用CSV文件形式、XML形式、Access(访问)(注册商标)的形式等。文件2206预先在共用区域514a上定义。该共用区域514a如上所述由印刷数据发送PC1102和印刷数据生成PC1101共用,是可以由它们参照的区域。 
应用程序2201在由用户选择了印刷数据开始时,向文件2207输出最终发送几份印刷数据这一信息,即与全部印刷件数(记录量的总计)有关的信息。在图65中将该信息标记为印刷数据关联信息。文件2207和文件2206一样,定义在印刷数据发送PC1102的共用区域514a上。 
应用程序2201如果结束印刷数据关联信息的生成,则对印刷数据生成PC1101内的PC间通信程序2204通知印刷数据关联信息生成完成。由此,PC间通信程序2204对印刷数据发送PC1102的PC间通信程序2205通知印刷数据关联信息生成完成。由此,PC间通信程序2205对印刷数据发送程序2208通知印刷数据关联信息生成完成。 
接收到该通知的印刷数据发送程序208访问文件207读出印刷数据关联信息,对记录装置200的打印模块116-1~116-4发送与全部印刷件数(记录量的总计)有关的信息。 
图66表示为了指定印刷数据的全部印刷件数而使用的画面。该画面还显示在印刷数据生成PC1101的显示部501上。 
在图66中,2301是使用从数据库输入的全部的信息进行印刷时选中的单选框。此外2302是在用户指定所希望的印刷范围进行印刷时选中的单选框。如果用户使用该图66的画面指定全部印刷件数,则应用程序201将该全部印刷件数作为印刷数据关联信息写入文件207。在图66中,在画面上表示20件量的印刷数据(1~20)。 
图67表示印刷数据生成PC和印刷数据发送PC和打印机协同执行的印刷处理的流程图。在此,将印刷作业的件数设置成“1000件”,说明进行插入印刷的情况。 
首先,印刷数据生成PC1101在步骤S401中从数据库2202中读入在印刷中需要的信息。接着,在步骤S402中,在从图64所示的画面输入全部印刷件数后,在步骤S403中开始印刷处理。 
在步骤S404中,在印刷数据发送PC1102的文件2207中生成印刷数据关联信息。如果该生成结束,则在步骤S405中,对印刷数据发送PC1102通知印刷数据关联信息的生成完成。 
印刷数据发送PC1102在步骤S410中接收该印刷数据关联信息的生成结束通知,进而在步骤S411中,从文件2207中读入印刷数据关联信息。而后,在步骤S412中,从印刷数据关联信息中取出全部印刷件数,在步骤S413中,根据该取出的数值将全部印刷件数通知指令发送到记录装置300。 
记录装置300的打印模块116-1~116-4在步骤S420中接收全部印刷件数通知指令,而后在步骤S421中,根据包含在该接收到的指令中的全部印刷件数开始预热。该预热处理是打印模块116-1~116-4执行记录动作前需要的准备动作,例如包含记录头的恢复动作等。 
印刷数据生成PC1101在记录装置300执行预热处理中时,在步骤S406~S407中,生成印刷作业件数量大小的印刷数据。在本例子的情况下,生成所指定的1000件量的印刷数据。如果1000件的印刷数据的生成完成,则输出到这些印刷数据文件2206中。 
印刷数据发送PC1102始终监视印刷数据生成PC1101的数据生成状况。这通过监视共用区域514a的文件2206来进行。如果确认对文件2206的印刷数据的输出,则在步骤S414~S416中,从文件2206中取得该印刷数据,将它发送到记录装置300的打印模块116-1~116-4。 
记录装置300的打印模块116-1~116-4在步骤S422中接收印刷数据,在步骤S423中,确认预热处理是否完成。在确认了该预热处理完成时,在步骤S424中开始印刷。 
而后记录装置300的打印模块116-1~116-4如果在步骤S425中印刷完成,则在步骤S426中,对印刷数据发送PC1102通知印刷已完成。 
印刷数据发送PC1102如果在步骤S414中接收印刷结束通知,则结束印刷数据的监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开始一连串的印刷处理则生成印刷数据信息关联信息(步骤S404),将包含在该信息中的全部印刷件数 在实际的印刷数据的发送前发送到记录装置中。打印模块116-1~116-4各自根据它开始预热处理(步骤S421),等待发送来印刷数据。而后打印模块116-1~116-4在预热处理结束后,根据接收到的印刷数据开始印刷(步骤S424)。这样,通过在实际的印刷数据的接收之前进行预热处理,因而缩短为了开始印刷而等待预热处理结束的时间(排队时间),能够更快地开始印刷。 
这样,打印模块116-1~116-4在印刷数据之前发送来印刷数据信息关联信息时,开始预热处理。因而,在发送来印刷数据时,因为预热处理的至少一部分结束,所以等待该预热处理的结束的时间短,相应地能够较早地开始印刷动作。假设在等待发送来印刷数据,开始预热处理的情况下,等待该预热处理的结束的时间变长,相应地使印刷动作的开始延迟。 
印刷数据生成PC1101是打印模块116-1~116-4利用预热处理中的时间生成印刷作业数(本例子的情况下是1000件)的印刷数据。因而,当在向打印模块116-1~116-4发送来印刷数据信息关联信息后,直到发送来印刷作业件数(在本例子中,是1000件)大小的印刷数据为止期间,预热处理已结束的情况下,没有等待预热处理的结束的时间(排队时间)。 
当印刷数据生成PC1101中的印刷数据的生成速度比较慢,在打印模块116-1~116-4中的印刷数据的记录速度比较快的情况下,希望利用预热处理中的时间,印刷数据生成PC1101制成尽可能多的印刷数据。即,通过将预热处理的时间作为印刷数据的制成时间有效利用,能够避免印刷数据的制成延迟致使记录动作中断那样的事件的发生。 
此外,代替印刷数据信息关联信息,可以将其他的数据在印刷数据之前发送到打印模块116-1~116-4中,在发送来该数据时,打印模块116-1~116-4开始预热处理。如本例所示,当在发送来印刷数据信息关联信息时让预热处理开始的情况下,利用包含在该印刷数据信息关联信息中的全部印刷件数,能够根据该全部印刷件数改变预热处理的内容。例如,对于打印模块116-1~116-4的记录速度在印刷数据生成PC1101的印刷数据生成速度比较慢的情况下,当全部印刷件数比较多时,例如可以 增加记录头的恢复动作的次数等,延长预热处理所花费的时间。这种情况下,在预热处理中花费的时间量对于印刷数据的制成时间而言能够有富余。 
在本例子中,将印刷作业件数设置成1000,对该每件数生成印刷数据,将它发送到打印模块116-1~116-4。但是,当然该印刷作业件数也可以在1000件以外。例如,当在生成时间短的印刷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印刷作业件数,能够加快针对打印模块116-1~116-4的印刷数据的发送时期,能够加快印刷的开始。另一方面,当在生成时间长的印刷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印刷作业件数,使针对打印模块116-1~116-4的印刷数据的发送时期延迟,来延迟印刷的开始,能够防止由于印刷数据的生成来不及引起的印刷的中断。这样,在生成印刷数据时的印刷作业件数可以根据在印刷数据的生成中需要的时间来改变。 
众所周知的是在全部印刷件数比印刷作业件数还少的情况下,全部印刷件数变成印刷作业件数。 
此外,预热处理既可以因印刷件数而不同,也可以不管其印刷件数如何都进行相同的动作。 
[第11实施方式] 
图68至图7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10实施方式中的印刷数据生成PC和印刷数据发送PC由1个PC(个人计算机)构成,用该1个PC和记录装置如图68所示那样构成印刷系统。 
在图68中,印刷数据生成/发送PC1104是综合了在上述第10实施方式中的印刷数据生成PC1101和印刷数据发送PC1102的功能的PC(个人计算机),用该1个PC1104担负印刷数据的生成和发送。该PC1104变成和图63所示的PC1101、1102一样的结构。 
但是,在本例子中,因为用1个PC1104进行印刷数据的生成和发送,所以不设置由2个PC访问的共用区域514a(参照图68)。此外,在PC1104中,希望CPU具有更高性能,此外希望RAM和HDD具有更高速以及容量更大。 
印刷数据生成/发送PC1104经由网络电缆、USB电缆、IEEE1284等通信接口与记录装置300连接。在本例子中,使用USB电缆向记录装置300发送印刷数据。 
图69是表示在印刷数据生成/发送PC1104内工作的软件的相关的方框图。 
在图69中,对于和上述图65一样的软件、数据文件、数据库附加相同的参照号码,并省略其说明。 
如从图69和图65的比较可知的那样,在本例子中因为用1个PC进行印刷数据的生成和发送,所以不需要PC间通信程序。此外,在数据库中使用的文件形式等和上述第10实施方式相同。 
图70是表示印刷数据生成/发送PC1104和记录装置300协同执行的印刷处理的流程图。在本例子中,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使用1000件的数据进行插入印刷。在图70中,对于和上述实施方式的图67一样的处理步骤,标注相同的步骤参照号码并省略其说明。 
如从图70和图67的比较可知的那样,两者中的各处理步骤相同。两者的不同点是用1个PC还是用各个PC执行印刷数据生成程序和印刷数据发送程序。本例子中的印刷数据生成程序在步骤S404中对于印刷数据生成程序和印刷数据发送程序两者都可以参照的共用区域,进行印刷数据关联信息的生成。而后,在步骤S405中,如上所述不经由PC间通信程序,而用直接的程序间通信,对印刷数据发送程序通知印刷数据关联信息的生成完成。 
这样在本例子中,因为能够用1个PC进行印刷数据的生成和发送,所以不需要实现PC间通信程序等复杂构造的系统结构,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起到和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样的效果。 
此外,在第10以及第11实施方式中,以插入印刷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插入印刷以外的印刷。 
(其他)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多个打印模块分别相互具有独立性。即,多个打印模块在各自相互的关系中是空间(配置)上独立的,此外即使在信号系统以及墨系统中也是独立的。因此,根据各打印模块的动作状态、 即印刷量等,可以进行适当的量的墨供给和恢复动作。此外,从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中分离,此外从其它的打印模块中独立,能够在各种条件下控制打印模块,也可以进行单个打印模块的转换和处理。 
本发明并不只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可以实施适宜的变形。 
例如,能够构成为对于在1个打印模块中使用的1个或者多个记录头供给墨。此外打印模块除了如上所述那样不伴随记录头的移动而进行记录的全行型外,还可以是伴随记录头的主扫描方向的移动进行记录的串行扫描型等,该记录形式和形态没有任何特定是任意的。本发明只要通过使用泵和阀积极地控制供给记录头的墨的负压,使其负压稳定化即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记录系统的记录装置,以全行型的喷墨方式的记录装置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记录装置也可以使用串行型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而,作为该记录装置,可以使用采用了喷墨方式以外的记录方式的记录装置、即采用感热式、热转印式、电子照片式等其他的记录方式的记录装置。此外,用于让记录头和记录介质相对移动的方法只要能够至少让它们的一方移动即可。 
此外,构成记录系统的记录装置的形态除了作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机器的图像输出端子设置成一体或者分开设置外,也可以取和读出器等组合的复印装置,进而具有发送接收功能的传真装置的形态。 
此外本发明可以取例如作为系统、装置、方法、程序或者存储介质等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说,可以适用于由多个机器构成的系统,此外,也可以适用于由1个机器构成的装置。 
此外,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在实施方式中与图中表示的流程图对应的程序)从系统或者装置直接或者远程供给。本发明还包含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读出所供给的程序代码来执行的情况。 
因而,为了用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安装在该计算机中的程序代码自身也实现本发明。即,本发明还包含可以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自身。 
该情况下,如果具有程序的功能,则可以是目标代码、由翻译器执 行的程序、供给OS的脚本数据等的形态。 
作为用于供给程序的记录介质,例如有软(注册商标)盘、硬盘、光盘。此外,进而作为记录介质有光磁盘、MO、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的存储卡、ROM、DVD(DVD-ROM、DVD-R)等。 
此外,为了供给程序,可以使用客户计算机的浏览器来与因特网的主页连接。这种情况下,从该连接目的地的主页中能够将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自身,或者经过压缩包含自动安装功能的文件下载到硬盘等记录介质中。此外,将构成本发明的程序的程序代码分割成多个文件,还能够从不同的主页下载各个文件。即,将为了用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程序文件下载给多个用户的WWW服务器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此外,对本发明的程序加密存储在CD-ROM等记录介质中并分发给用户,对符合规定的条件的用户,经由因特网从主页下载解密的秘钥信息。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该秘钥信息能够执行经过加密的程序,并使其安装到计算机上。 
此外,计算机通过执行读出的程序,能够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此外,根据该程序的指示,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等进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能够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 
进而,从记录介质读出的程序能够写入到配备在插入在计算机上的功能扩展口、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中的存储器中。其后,根据该程序的指示,配备在该功能扩展口和功能扩展单元中的CPU等通过执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能够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 
本申请根据在2005年6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5-161174号、在2005年11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5-328917号、在2005年11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5-328918号、在2005年11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5-330611号以及在2006年5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6-147445号来主张优先权,上述日本专利申请通过该参照包含在本说明书中。 

Claims (20)

1.一种打印系统,具有打印模块和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号输出部,上述打印模块对于输送的记录介质,保持能够根据记录数据给予墨的记录头,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上述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规定区域内,该打印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打印模块具有: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单独地具有的识别信息;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从上述通信端口发送的上述记录数据,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通信接口,通过上述通信端口读出保持在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中的识别信息;记录数据生成部,根据由上述通信接口读出的上述打印模块的每一个的识别信息,生成使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记录的记录数据与上述打印模块的每一个相对应地进行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部,通过上述通信端口,将由上述记录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给与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对应的打印模块,
上述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按与上述打印模块的设置位置对应的定时,向上述打印模块输出记录开始信号,
上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从上述信号输出部输出的上述记录开始信号,从而根据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号输出部接受的上述规定信号是来自检测上述输送的记录介质的检测传感器的信号。
3.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
记录头,能够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
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其中,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识别信息包含关于上述规定区域中的该打印模块的设置位置的位置信息,
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
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位置信息包含:关于作为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第一方向中的该打印模块的设置位置的信息、以及关于与该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中的该打印模块的设置位置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位置信息包含:关于由XY坐标规定的该打印模块的设置位置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区域被分割成能够搭载该打印模块的多个区域。
7.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
记录头,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
信息保持部,能够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
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
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
上述接收部接收控制信号以执行记录动作,该控制信号包含记录开始信号和驱动定时信号,上述记录开始信号规定上述记录头的记录开始时期,上述驱动定时信号规定上述记录头的驱动定时,
上述控制部在接收到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时,根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按照由上述驱动定时信号所规定的驱动定时,控制上述记录头。
8.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
记录头,能够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
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
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
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
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包含用于设定上述识别信息的信息设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设定部包含开关。
10.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定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
记录头,能够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
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
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
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
上述打印系统包含多个通信端口,上述打印模块能够与上述多个通信端口内的任意端口连接,
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接收部通过与该打印模块的上述识别信息对应起来的上述通信端口,接收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在接收被上述接收部接收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之前,通过上述接收部接收与记录量有关的信息,由此使得开始在记录动作执行前所必要的准备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信息表示的上述记录量,使上述准备动作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准备动作完成后,开始上述记录动作。
14.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
包含记录头的打印单元,该记录头能够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
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
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
具备用于向上述记录头供给墨的墨罐的墨供给单元;
连通上述墨罐和上述记录头之间的墨流路,
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打印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墨供给单元中具备作为电能的供给源的电源部,
在上述墨供给单元和上述打印单元之间连接有用于从上述电源部向上述打印单元供给电能的布线。
16.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
记录头,能够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
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
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
收容从上述记录头排出的对图像记录无贡献的墨的盖;
使上述盖和上述记录头相对移动的部件,
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
17.一种打印模块,该打印模块被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信息处理装置,向与通信端口连接的打印模块分别供给记录数据;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该打印系统能够将多个上述打印模块设置在面对记录介质的规定区域中,所述打印模块的特征在于,具有:
记录头,能够根据记录数据向记录介质给予墨;
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
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
所述打印模块通过接收记录开始信号,根据由信息处理装置生成的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在规定区域的设置位置对应的驱动定时被从信号输出部输出,根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读出的识别信息,分割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被记录的上述记录数据,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通信端口由接收部接收,
上述记录头能够喷出从墨罐供给的多种颜色的墨。
18.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多个打印模块和信号输出部,该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上述各个打印模块包含:根据记录数据能够向记录介质给予墨的记录头,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读出部,通过通信端口读出各个打印模块的信息保持部保持的识别信息;
记录数据生成部,根据由上述读出部读出的各个打印模块的识别信息,生成使在规定区域内记录的记录数据与上述打印模块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分割后的记录数据,
发送部,通过上述通信端口,将由上述记录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给与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对应的各打印模块,
上述多个通信端口分别能够与设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多个打印模块内的任意模块连接,
上述发送部通过与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识别信息对应起来的上述通信端口,将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给与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对应的打印模块。
19.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多个打印模块和信号输出部,该信号输出部通过接受规定信号,对上述打印模块各个输出记录开始信号,上述各个打印模块包含:根据记录数据能够向记录介质给予墨的记录头,信息保持部,保持该打印模块具有的识别信息;接收部,为了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接收通过上述通信端口供给的上述记录数据,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读出部,通过通信端口读出各个打印模块的信息保持部保持的识别信息;
记录数据生成部,根据由上述读出部读出的各个打印模块的识别信息,生成使在规定区域内记录的记录数据与上述打印模块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分割后的记录数据,
发送部,通过上述通信端口,将由上述记录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给与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对应的各打印模块,
上述记录数据生成部通过将应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中的记录数据与和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上述打印模块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地进行分割,从而生成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
上述发送部将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发送给与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对应的上述打印模块。
20.一种打印方法,是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通过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经由上述通信端口读出保持在上述打印模块的上述信息保持部中的识别信息的读出步骤;
通过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根据由上述读出步骤读出的每个上述打印模块的识别信息,生成将在上述规定区域内记录的记录数据与上述打印模块的每一个相对应地进行分割后的记录数据的记录数据生成步骤,
通过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将由上述记录数据生成步骤生成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通过上述通信端口发送给与该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对应的打印模块的发送步骤;
按照与上述打印模块的设置位置相应的定时,向上述打印模块输出记录开始信号的步骤;
上述打印模块接收上述记录开始信号,根据与该打印模块对应的上述分割后的记录数据,在上述规定区域内的上述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动作的步骤。
CN2006800194142A 2005-06-01 2006-05-31 打印模块、信息处理装置、打印系统和打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91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1174/2005 2005-06-01
JP2005161174 2005-06-01
JP2005328918 2005-11-14
JP328917/2005 2005-11-14
JP2005328917 2005-11-14
JP328918/2005 2005-11-14
JP330611/2005 2005-11-15
JP2005330611 2005-11-15
JP2006147445A JP5160749B2 (ja) 2005-06-01 2006-05-26 情報処理装置、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147445/2006 2006-05-26
PCT/JP2006/310931 WO2006129732A1 (ja) 2005-06-01 2006-05-31 プリントモジュール、情報処理装置、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プリントユニット、インク供給ユニット、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9129A CN101189129A (zh) 2008-05-28
CN101189129B true CN101189129B (zh) 2011-04-13

Family

ID=37481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941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9129B (zh) 2005-06-01 2006-05-31 打印模块、信息处理装置、打印系统和打印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208158B2 (zh)
EP (1) EP1886815B1 (zh)
JP (1) JP5160749B2 (zh)
KR (1) KR100978416B1 (zh)
CN (1) CN101189129B (zh)
WO (1) WO20061297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66779A1 (en) 2006-11-28 2010-03-18 Hanan Gothait Method and system for nozzle compensation in non-contact material deposition
TWI410333B (zh) * 2006-11-28 2013-10-01 Xjet Ltd 具有可移動式列印頭之噴墨列印系統及其方法
US7568795B2 (en) * 2006-12-22 2009-08-04 Xerox Corporation Heated ink delivery system
JP2009023235A (ja) * 2007-07-20 2009-02-05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
US8128210B2 (en) 2007-07-20 2012-03-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fluid filling method of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ITRE20080022A1 (it) 2008-02-19 2009-08-20 Vincenzo Palumbo Sistema d'alimentazione dell'inchiostro per stampanti
EP2112553B1 (de) * 2008-04-22 2012-02-08 GMG GmbH & Co. KG Herstellung von Testdrucken
KR101383322B1 (ko) * 2008-05-30 2014-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인쇄제어방법
JP2010111117A (ja) * 2008-10-07 2010-05-20 Canon Inc 液体供給装置および該液体供給装置を有する記録装置
KR101465271B1 (ko) * 2008-10-14 2014-12-10 주식회사 잉크테크 프린팅 시스템
EP2392894A3 (en) * 2009-01-23 2012-10-24 Acro Associates Fluid control platform, fluid control systems, intelligent fluid control components and optical aperture sensors
JP2011198174A (ja) * 2010-03-23 2011-10-06 Fuji Xerox Co Ltd 印刷システム
US20110280646A1 (en) * 2010-05-17 2011-11-17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inch roller assembly for printer
KR101420591B1 (ko) * 2010-11-05 2014-07-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압인 롤러 및 핀-프레스 기반의 자동 소인 방법 및 장치
JP2012108974A (ja) * 2010-11-16 2012-06-07 Sony Corp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5760448B2 (ja) * 2011-01-19 2015-08-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893299B2 (ja) * 2011-09-01 2016-03-23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2013071038A (ja) * 2011-09-27 2013-04-22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液体供給系の脱気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5832324B2 (ja) * 2012-02-15 2015-12-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機構、制御プログラム、画像形成装置
JP5916480B2 (ja) * 2012-03-30 2016-05-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記録ヘッドアッセンブリ、画像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調整方法
CN104349848B (zh) 2012-06-11 2016-01-20 森邦夫 表面处理方法、表面处理剂及新型化合物
JP6099941B2 (ja) * 2012-11-14 2017-03-22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ノズル詰り回復方法及びノズル詰り回復プログラム
JP6263891B2 (ja) 2013-07-26 2018-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6179397B2 (ja) * 2013-12-27 2017-08-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接続管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121341B2 (ja) * 2014-01-28 2017-04-26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6307912B2 (ja) * 2014-02-07 2018-04-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5174077A (ja) * 2014-03-18 2015-10-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システム
JP6399823B2 (ja) * 2014-06-25 2018-10-03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プリント方法、及び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2016107490A (ja) * 2014-12-05 2016-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471729B2 (en) 2015-01-30 2019-11-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fluid supply
TWI649212B (zh) 2015-04-03 2019-02-01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液體排放設備、壓印設備及部件製造方法
JP6471605B2 (ja) * 2015-05-13 2019-02-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520921A (ja) * 2015-07-23 2018-08-02 ムヴァン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Mouvent AG ドロップ・オン・デマンド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バー
JP2017046988A (ja) * 2015-09-03 2017-03-0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描画装置、描画装置の動作制御方法及び描画装置の動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808324B2 (ja) * 2016-01-08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
JP6891994B2 (ja) * 2016-08-05 2021-06-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EP3539781B1 (en) * 2016-11-14 2020-08-12 Konica Minolta, Inc. Image recording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rrangement of recording operation units
JP6968592B2 (ja) * 2017-06-28 2021-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
JP6904819B2 (ja) * 2017-07-07 2021-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EP3424726B1 (en) * 2017-07-07 2021-09-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7005196B2 (ja) * 2017-07-07 2022-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DE102017118443A1 (de) * 2017-08-14 2019-02-14 Océ Holding B.V. Verfahren und Steuereinheit zur Vermeidung des Auslaufens von Tinte aus einem Druckkopf
JP7005332B2 (ja) * 2017-12-22 2022-01-2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ダイアフラムポンプ、液体循環モジュール、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6984487B2 (ja) * 2018-02-26 2021-12-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9219975A (ja) * 2018-06-21 2019-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35751B2 (ja) * 2018-11-13 2022-09-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循環装置、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DE102019207185A1 (de) * 2019-05-16 2020-11-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eines Gegenstands
CN110239216A (zh) * 2019-07-25 2019-09-17 北京博源恒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can-lin协议的负压墨路系统
US11203212B2 (en) * 2019-12-13 2021-12-21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Wide format staggered single pass printing apparatus
WO2021216063A1 (en) * 2020-04-22 2021-10-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2022000334A (ja) * 2020-06-19 2022-0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46998A1 (de) 1983-12-26 1985-07-04 Canon K.K., Tokio/Tokyo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aet
JPS60137655A (ja) * 1983-12-26 1985-07-2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JPS63114110A (ja) 1986-10-30 1988-05-19 Nippon Ferrite Ltd ロ−タリ−トランス
JPS63114110U (zh) 1987-01-19 1988-07-22
JPH0236445A (ja) 1988-07-26 1990-0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キャッシュ装置
JP2574717Y2 (ja) * 1988-08-31 1998-06-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DE69033001T2 (de) * 1989-10-05 1999-09-09 Canon Kk Bilderzeugungsgerät
JP2962838B2 (ja) * 1991-01-18 1999-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91789A (ja) * 1995-06-23 1997-01-0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113208A (en) 1996-05-22 2000-09-0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eplaceable cartridge for a printer including resident memory with stored message triggering data
US5682140A (en) 1996-05-22 1997-10-2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mage forming device with end of life messaging for consumables
JPH10129044A (ja) * 1996-07-24 1998-05-19 Brother Ind Ltd 印字装置
US6809835B2 (en) * 1997-02-14 2004-10-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paper feed control
JP3707761B2 (ja) * 1997-06-20 2005-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DE69816403T2 (de) * 1997-11-14 2004-05-27 Canon K.K. Kopf, 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mit einem solchen, Kopfidentifizierungsverfahren
JPH11179981A (ja) * 1997-12-24 1999-07-06 Canon Aptex Inc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制御方法
US7101099B1 (en) * 1998-08-19 2006-09-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head, head cartridge having printing head, printing apparatus using printing head, and printing head substrate
JP2001171140A (ja) 1999-12-17 2001-06-26 Copyer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1183154B1 (de) * 2000-02-23 2004-08-11 Frama AG Frankiermaschine
DE60134929D1 (de) * 2000-09-29 2008-09-04 Canon Kk Tintenstrahldruckvorrichtung und Tintenstrahldruckverfahren
JP4206756B2 (ja) 2000-11-20 2009-0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記録材容器の識別
US7008040B2 (en) * 2001-02-01 2006-03-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er and image printing system as well as printing methods therefor
JP2002307758A (ja) * 2001-04-12 2002-10-23 Funai Electric Co Ltd 印字装置の制御装置
JP2003039778A (ja) 2001-07-27 2003-02-13 Seiko Epson Corp 周辺機器及びプリンタ
US6505926B1 (en) * 2001-08-16 2003-01-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cartridge with memory chip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JP2003091375A (ja) * 2001-09-19 2003-03-28 Nec Corp 印刷方式及びその方法
JP2003127352A (ja) * 2001-10-29 2003-05-08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
JP3720773B2 (ja) * 2002-02-04 2005-1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6959973B2 (en) * 2002-07-23 2005-11-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using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voltages to control ink discharge
JP2004142379A (ja) 2002-10-28 2004-05-20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US7474425B2 (en) * 2003-03-05 2009-01-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rinting system,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server and printing method utiliz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2004328272A (ja) * 2003-04-23 2004-11-18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前記撮像装置を含む印刷システムとその印刷制御方法
JP4208652B2 (ja) * 2003-06-13 2009-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5014253A (ja) * 2003-06-23 2005-01-20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328580B2 (ja) * 2003-08-11 2009-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該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774714B2 (ja) * 2003-10-16 2006-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387768B2 (ja) * 2003-11-14 2009-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MXPA04012681A (es) 2003-12-26 2005-07-01 Canon Kk Recipiente para liquido y sistema de suministro de liquido.
US7203431B2 (en) * 2003-12-26 2007-04-10 Ricoh Company, Ltd. Abnormality determining method, abnormality determi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586712B2 (ja) * 2005-02-03 2010-1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US20060268316A1 (en) * 2005-05-24 2006-11-30 Condon John B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color processing
JP2007118571A (ja) * 2005-09-06 2007-05-1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017931B2 (ja) * 2005-09-30 2012-09-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印刷ヘッド検査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42733A1 (en) 2012-09-27
JP2007160916A (ja) 2007-06-28
EP1886815A4 (en) 2010-09-08
JP5160749B2 (ja) 2013-03-13
CN101189129A (zh) 2008-05-28
KR20080011683A (ko) 2008-02-05
EP1886815B1 (en) 2013-05-08
WO2006129732A1 (ja) 2006-12-07
KR100978416B1 (ko) 2010-08-26
EP1886815A1 (en) 2008-02-13
US8472064B2 (en) 2013-06-25
US20090091779A1 (en) 2009-04-09
US8208158B2 (en) 2012-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9129B (zh) 打印模块、信息处理装置、打印系统和打印方法
CN1960879B (zh) 供墨装置、记录装置、供墨方法和记录方法
CN100526076C (zh) 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用的打印机复合系统和介质输送装置、向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提供图像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具备这些的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US6767073B2 (en) High-speed, high-resolution color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171133B (zh) 定位托架组件的系统
DE69916696T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Parameteridentifizierung in auswechselbaren Druckkomponenten
US10419644B2 (e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network
CN104553359B (zh) 用于在多种不同类型的产品上进行打印的传送打印系统和方法
EP2098355B1 (de) Blasmaschine und Blasverfahren mit einer Druckeinrichtung
CN100333912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22429B (zh) 在旋转表面上打印的打印系统和打印方法
US20060018698A1 (en) System including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object decoration
CN102371757A (zh)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印刷控制方法
JP2001038894A (ja) カラー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ハードコピー装置におけるペン配列
JP200323705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6069202A (ja) 記録装置、記録システム、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673204A (zh)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US20030142158A1 (en) Inkjet printer and printing system thereof and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deteriorated nozzle
US20120288312A1 (en) Label production system and label production method
JP6766350B2 (ja) 選択装置、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Dante et al. Digital Printing in Industrial Packaging Applications: Current Status and a Road Map for Success
EP1344651B1 (en)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ck-up of defective marking elements
EP1382457A1 (en) Print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ass printing
US20190092057A1 (en) Replaceable printing subassembly
CN215754912U (zh) 新型多色瓶盖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