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3204A -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3204A
CN102673204A CN2012100565633A CN201210056563A CN102673204A CN 102673204 A CN102673204 A CN 102673204A CN 2012100565633 A CN2012100565633 A CN 2012100565633A CN 201210056563 A CN201210056563 A CN 201210056563A CN 102673204 A CN102673204 A CN 102673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recording medium
liquid
position error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65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3204B (zh
Inventor
三轮真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73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3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3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3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specialized liquids, e.g. transparent or processing liquids
    • B41J2/2117Ejecting white liquid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所述印刷方法包括:印刷模式选择工序,根据印刷位置误差数据和容许印刷位置误差,而选择第一印刷模式以及第二印刷模式中的某一方;印刷处理工序,根据所选择的印刷模式来执行印刷处理,第一印刷模式为,在将第一液体喷出在记录介质上之后,将记录介质向输送方向上游侧输送,并向记录介质中的喷有第一液体的区域喷出其他液体的模式,第二印刷模式为,在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喷嘴向记录介质喷出第一液体的同时,从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喷嘴向记录介质中的喷有第一液体的区域喷出其他液体的模式。

Description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除了通常被使用的黑色(K)、蓝绿色(C)、品红色(M)、黄色(Y),即黑、蓝、红、黄各种颜色的油墨以外,还使用白色(W)油墨来进行印字的喷墨式的打印机。在这样的印刷装置中,例如在记录介质由透明的薄膜构成时,考虑到如下内容,即,通过向该记录介质喷出白色油墨而形成基底层之后,将彩色油墨喷出在该基底层上,从而印刷图像印刷层。
当以此种方式重叠印刷基底层和图像印刷层时,存在以下两种方法。作为第一种方法,首先印刷基底层,之后,使喷出头以及记录介质的位置返回到原点,并再次从原点位置起在基底层上印刷图像印刷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作为第二种方法,通过使用对于介质的输送方向而言位于上游侧的喷嘴组来印刷基底层,并使用下游侧的喷嘴组来印刷图像印刷层,从而使喷出头的喷嘴列一次性地实施重叠印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的问题。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方法虽然不会使基底层以及图像印刷层的油墨混浊,但由于分两次印刷基底层和图像印刷层,因此有可能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印刷中于印刷位置上产生偏移。此外,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方法虽然能够防止基底层与图像印刷层之间的位置偏移,但由于印刷速度变慢、或在构成基底层的油墨干燥之前构成图像印刷层的油墨被喷出,因此存在这些油墨发生混浊的可能性。
但是,由于实施了印刷处理的记录介质根据用户而涉及多种用途,因此有时所要求的印刷品质有所不同。即,根据用户的用途,存在优选选择上述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印刷方法的情况,相反地也存在优选选择上述专利文献2所涉及的方法的情况。然而,由于一直以来,这种印刷模式的选择依赖于用户的判断,因此很难说能够选择最理想的印刷模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95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761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选择最理想的印刷模式,从而能够实施对应于用户的用途的印刷处理的、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印刷方法的特征在于,实施如下的印刷处理,即,使具有多个朝向记录介质喷出液体的喷嘴的喷出头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且从所述喷出头的喷嘴向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上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所述液体的、基于第一印刷模式或第二印刷模式的印刷处理,所述印刷方法包括:印刷模式选择工序,在实施所述印刷处理之前,在实施所述印刷处理之前,根据印刷位置误差数据和容许印刷位置误差而选择所述第一印刷模式以及所述第二印刷模式中的某一方,其中,所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是从预先被设定的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中取得,且在实施了基于所述第一印刷模式的印刷处理时于所述记录介质上产生的,而所述容许印刷位置误差是根据预定的输入信息而被设定的;印刷处理工序,根据通过所述印刷模式选择工序而选择的印刷模式,来执行对于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印刷处理,所述第一印刷模式为,在从所述喷出头将第一液体喷出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之后,将该记录介质向输送方向上游侧输送,并从该喷出头向该记录介质中的喷有该第一液体的区域喷出其他液体的模式,所述第二印刷模式为,在从所述喷嘴中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喷嘴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所述第一液体的同时,从与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该喷嘴相比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喷嘴,向该记录介质中的喷有该第一液体的区域喷出所述其他液体的模式。
在第一印刷模式中,虽然由于第一液体和其他液体隔开时间而被重叠喷出,因此能够防止第一液体和被喷出在该第一液体上的其他液体混浊,从而能够得到无混浊无洇散的印刷图像,但由于使记录介质沿着副扫描方向往复移动,因此有可能在第一液体以及其他液体的印刷位置上产生误差。另一方面,在第二印刷模式中,由于对于沿着副扫描方向(单方向)移动的记录介质,在第一液体上重叠喷出其他液体,因此能够防止液滴的喷落位置的偏移,从而能够实施印刷误差较少的印刷。
根据本发明,能够根据例如被预先设定的印刷位置误差数据、和基于用户所输入的预定信息的容许印刷位置误差,而选择出第一印刷模式或第二印刷模式之中,对用户而言最为理想的印刷模式。因此,用户能够获得与用途相对应的、记录了最理想的图像的记录介质。
而且,在上述印刷方法中,优选为,具有多个所述喷出头,该喷出头将用途有所不同的所述第一液体以及所述其他液体分别喷出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根据该结构,作为用途有所不同的第一液体以及其他液体,对于一方可以采用基底印刷层形成用的油墨,而对于另一方可以采用图像印刷层用的油墨。因此,由于在例如像透明的薄膜这样的记录介质上,通过将图像印刷层重叠于基底印刷层上,从而也能够在不受记录介质的制约的条件下,印刷所需的图像。
而且,在上述印刷方法中,优选为,在所述印刷处理中,所述第一液体以及所述其他液体中的一方的液体形成基底印刷层,而另一方的液体形成对预定的图像进行记录的图像印刷层。
根据该结构,当例如采用了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即薄膜材料以作为记录介质时,通过改变对基底印刷层以及图像印刷层进行层叠的顺序,从而无论在从薄膜的表面侧或背面侧的哪一侧观察时,均能够目视确认图像印刷层。
而且,在上述印刷方法中,优选为,在所述印刷模式选择工序中,对所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以及所述容许印刷位置误差的大小进行比较,并在所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较小时选择所述第一印刷模式,而在所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较大时选择所述第二印刷模式。
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容许印刷位置误差的大小,而最恰当地选择第一印刷模式或第二印刷模式。
而且,在上述印刷方法中,优选为,在所述印刷模式选择工序中所使用的所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以所述记录介质的实施印刷处理的印刷长度、记录介质的种类以及印刷时的画质中的至少某一个作为参数。
当使用这样的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时,将能够取得可靠性较高的印刷位置误差数据,并且通过使用该印刷位置误差数据,从而能够以高精度执行印刷模式选择。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实施如下的印刷处理,即,使具有多个朝向记录介质喷出液体的喷嘴的喷出头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且从所述喷出头的喷嘴向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上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所述液体的、基于第一印刷模式或第二印刷模式的印刷处理,所述印刷装置具备:控制装置,其进行在实施所述印刷处理之前,根据印刷位置误差数据和容许印刷位置误差而选择所述第一印刷模式以及所述第二印刷模式中的某一方的印刷模式选择,并对所述喷出头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记录介质实施基于所选择的印刷模式的所述印刷处理,其中,所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是从预先被设定的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中取得,且在实施了基于所述第一印刷模式的印刷处理时于所述记录介质上产生的,而所述容许印刷位置误差是根据预定的输入信息而被设定的,所述第一印刷模式为,在从所述喷出头将第一液体喷出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之后,将该记录介质向输送方向上游侧输送,并从该喷出头向该记录介质中的喷有该第一液体的区域喷出其他液体的模式,所述第二印刷模式为,在从所述喷嘴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喷嘴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所述第一液体的同时,从与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该喷嘴相比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喷嘴,向该记录介质中的喷有该第一液体的区域喷出所述其他液体的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由于能够通过上述控制装置而选择出第一印刷模式或第二印刷模式之中,对用户而言最为理想的印刷模式,因此能够在记录介质上印刷与用户的用途相对应的、最理想的印刷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打印机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2为头部的结构图。
图3为表示打印机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4为基于多次印刷模式的印刷处理动作的说明图。
图5为基于一次印刷模式的印刷处理动作的说明图。
图6为打印机的印刷动作的流程说明图。
图7为表示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举出串行式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有时也会简称为“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而且,作为本发明的印刷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举出上述打印机的印刷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概要结构的图。
打印机(液体喷射装置)1具有以可移动的方式被安装在引导轴3上的滑架2。该滑架2与跨接在驱动带轮4与空转带轮5之间的正时带6相连接。而且,驱动带轮4与驱动电机7的旋转轴相接合。因此,当驱动电机7进行驱动时,滑架2将在记录介质8的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移动。
而且,在引导轴3的下方以与该引导轴3平行的方式配置有送纸辊11。在对记录介质8进行输送时,该送纸辊11通过来自送纸电机12(参照图3)的驱动力而被旋转。由此,记录介质8在长度方向(副扫描方向)上被输送,并被实施印刷处理。
在该滑架2上设置有盒支座部,并且在该盒支座部上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有油墨盒单元9。该油墨盒单元9为贮留油墨液、即液体状的油墨的部件。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墨盒单元9包括分别收纳了例如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白色(W)各种颜色的彩色油墨的盒。
而且,当该油墨盒单元9被安装在盒支座部上时,设置在盒支座部上的油墨供给针(未图示)将被插入至油墨盒单元9内。由于该油墨供给针与被设置在滑架2的下表面侧的头部20的各个记录头(喷出头)10的油墨供给管(未图示)分别连通,因此通过插入油墨供给针,从而油墨盒单元9内的油墨液被供给至记录头10,由此能够从各个记录头10的喷嘴喷出油墨。
在滑架2的移动范围内,于记录区域的外侧设定有初始位置,并且在印刷动作的待机时等,记录头10被定位在该初始位置处。
在该初始位置处设置有对记录头10实施维护处理的维护装置13。该维护装置13由在非记录状态下能够对记录头10的喷嘴面进行密封的压盖机构14构成。
图2为从上方观察打印机1时的头部20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被设置在滑架2上的头部20具有:喷出从上述油墨盒单元9被供给的各种颜色的油墨的记录头10Y、10M、10C、10K、10W。该图所示的符号10Y为用于喷出黄色(Y)油墨的记录头,10M为用于喷出品红色(M)油墨的记录头,10C为用于喷出蓝绿色(C)油墨的记录头,10K为用于喷出黑色(K)油墨的记录头,10W为用于喷出白色(W)油墨的记录头。
上述记录头10(10Y、10M、10C、10K、10W)具有用于喷出各种油墨的多个喷嘴Nz,并且这些喷嘴Nz沿着记录介质8的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排列配置。
图3为表示打印机1的电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打印机1具有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由例如CPU、RAM、ROM(未图示)构成,并且为用于将被记录在ROM中的处理程序在RAM中展开,并通过CPU来执行该处理程序的装置。控制装置100根据上述处理程序,并基于驱动电机7、送纸电机12、头部20等的工作状况等状况,来控制各个部件的动作。
而且,在打印机1的筐体上表面上设置有,由例如触摸面板构成,且供用户输入预定的信息的输入操作部30。该输入操作部30与上述控制装置100相连接,从而构成向控制装置100输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的用户接口部。
在此,虽然作为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记录介质8,可使用由普通纸、再生纸、光泽纸等的各种纸、各种布料、各种无纺布、树脂、金属、玻璃等的材质构成的介质,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例如透明的树脂制薄膜。
但是,由于记录介质8如上文所述这样由透明薄膜构成,因此在从印刷面侧目视确认印刷对象(印刷后的记录介质8)的情况下,需要在通过喷出白色油墨从而作为基底印刷层而进行了印刷之后,通过喷出其他的彩色油墨来印刷由所需的彩色图像构成的图像印刷层(正面印刷)。另一方面,在从印刷面的相反侧目视确认印刷对象的情况下,需要在印刷了上述图像印刷层之后,对上述基底印刷层进行印刷(背面印刷)。另外,在下文中,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在对于记录介质8的印刷处理中,举出实施上述的正面印刷的情况为例进行叙述。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记录介质8上层叠基底印刷层以及图像印刷层来实施印刷处理。但是,在以此种方式层叠种类不同的印刷层的情况下,当连续地喷出构成基底印刷层的白色油墨和构成图像印刷层的彩色油墨从而实施印刷处理时,由于白色油墨和彩色油墨混色,从而在图像印刷层中发生颜色洇散,进而存在降低图像品质的可能。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在防止这种图像品质的降低时,实施基于多次印刷模式(第一印刷模式)M1的印刷处理。在此,多次印刷模式M1是指如下的模式,即,在从记录头10W的喷嘴Nz将白色油墨(第一液体)的液滴喷出在记录介质8上之后,使滑架2与记录介质8之间的位置关系返回到对于该记录介质8的白色油墨的喷出开始时的状态,并且从不同于记录头10W的记录头10Y、10M、10C、10K将彩色油墨(第二液体)的液滴喷出在记录介质8上。
图4为用于对基于上述多次印刷模式M1的印刷处理时的头部20以及记录介质8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概念图。如图4(a)所示,打印机1在多次印刷模式M1中,通过使搭载了头部20的滑架2在扫描方向上移动,且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记录介质8,从而从记录头10W向记录介质8的印刷区域A的整个区域喷出白色油墨而形成基底印刷层50。另外,控制装置100将开始了多次印刷模式M1时的头部20以及记录介质8的各自的位置坐标作为原点而预先进行存储。
接下来,如图4(b)所示,控制装置100对驱动电机7以及送纸电机12进行驱动,以使滑架2以及记录介质8返回到原点位置。接着,如图4(c)所示,控制装置100使油墨分别从头部20中的记录头10Y、10M、10C、10K的喷嘴Nz向记录介质8中的形成有基底印刷层50的区域喷出,从而形成由预定的彩色图像构成的图像印刷层51。
以此种方式,在多次印刷模式M1中,由于形成对于记录介质8的基底印刷层50的时刻,和在基底印刷层50上形成图像印刷层51的时刻不同,因此是在构成基底印刷层50的白色油墨干燥了的状态下,使彩色油墨被喷出在该基底印刷层50上的。因此,防止了由于白色油墨和彩色油墨混色而在图像印刷层上产生颜色洇散的现象,从而能够得到良好的图像品质。
但是,在多次印刷模式M1中,由于分两次印刷基底印刷层和图像印刷层,因此存在如下的可能,即,受到滑架2的移动误差或将记录介质8向输送方向上游侧反向输送时的输送误差的影响,从而在被印刷于基底印刷层上的图像印刷层的位置上产生误差(印刷位置误差)。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通过实施基于一次印刷模式(第二印刷模式)M2的印刷处理,从而能够防止上述这种印刷位置误差。在此,一次印刷模式M2是指如下的模式,即,在从记录头10W中的记录介质8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喷嘴Nz向记录介质8喷出白色油墨的同时,从不同于记录头10W的记录头10Y、10M、10C、10K中的上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喷嘴Nz喷出彩色油墨。
图5为用于对基于一次印刷模式M2的印刷处理时的头部20以及记录介质8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概念图。如图5(a)所示,打印机1在一次印刷模式M2中,将各个记录头10所使用的喷嘴列的范围从喷嘴列的正中间分割为前半区域Nz1(记录介质8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和后半区域Nz2(记录介质8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两部分使用。具体而言,通过在最初的扫描时,从记录头10W的前半区域Nz1的喷嘴Nz(以下,有时会称为喷嘴Nz1)喷出白色油墨,从而在记录介质8上形成基底印刷层50。
接着,如图5(b)所示,控制装置100将记录介质8输送上述基底印刷层50的宽度量。由此,记录头10的后半区域Nz2与基底印刷层50成为相对置的状态。
接着,如图5(c)所示,控制装置100在使白色油墨从记录头10W的喷嘴Nz1喷出在记录介质8上的同时,使彩色油墨分别从记录头10W以外的记录头10Y、10M、10C、10K的后半区域Nz2内的喷嘴Nz(以下,有时也称为喷嘴Nz2)喷出在,形成于记录介质8上的基底印刷层50上。由此,能够在基底印刷层50上形成图像印刷层51。
以下,通过反复实施如下步骤,从而能够实施在记录介质8上层叠基底印刷层50以及图像印刷层51的正面印刷的印刷处理,在所述步骤中,对应于滑架2的每次扫描动作,均将记录介质8输送与记录头10的分割区域(前半区域Nz1以及后半区域Nz2)中的一个相对应的距离,并从记录头10W的喷嘴Nz1将白色油墨喷出在记录介质8上从而形成基底印刷层50,且从记录头10Y、10M、10C、10K的喷嘴Nz2将彩色油墨喷出在,已形成于记录介质8上的基底印刷层50上,从而在记录介质8上形成图像印刷层51。
以此种方式,在一次印刷模式M2中,由于能够以重叠的方式向沿着副扫描方向(单方向)移动的记录介质8喷出,构成基底印刷层50的白色油墨和构成图像印刷层51的彩色油墨,因此防止了在基底印刷层50以及图像印刷层51的位置上产生误差的情况,从而能够得到印刷位置误差较小的印刷图像。另外,在上述的一次印刷模式M2中,由于在印刷处理时仅使用记录头10的一部分喷嘴Nz,因此与上述多次印刷模式M1相比,印刷速度降低。
但是,实施了印刷处理的记录介质8根据用户而涉及多种用途,例如在有可能从比较近的地方对印刷对象进行目视确认的海报等的情况下,和将设置于大楼等的建筑物的屋顶上的广告等作为印刷对象的情况下,印刷品质所要求的水平有所不同。即,根据用户的用途,存在优选选择上述多次印刷模式M1以及上述一次印刷模式M2中的多次印刷模式M1的情况,相反地也存在优选选择上述一次印刷模式M2的情况。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中,在实施印刷处理之前,控制装置100的模式选择部100a对印刷位置误差数据D1和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进行比较,并将多次印刷模式M1以及一次印刷模式M2中的某一方作为最理想的模式而选择(图6所示的印刷模式选择工序S1)。另外,印刷模式选择工序S1包括后述的步骤SS1~SS3。
模式选择部100a在印刷模式选择工序S1中,对印刷位置误差数据D1以及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的大小进行比较,且在印刷位置误差数据D1较小时选择多次印刷模式M1,而在印刷位置误差数据D1较大时选择一次印刷模式M2。
上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D1表示在实施了基于多次印刷模式M1的印刷处理时于记录介质8上所产生的、基底印刷层与图像印刷层之间的误差(位置偏移量),并且预先通过进行实验而被计算出。印刷位置误差数据D1从存储了印刷位置误差的值的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中被导出,其中,所述印刷位置误差的值通过将例如实施印刷处理的印刷长度、记录介质8的材质、印刷时的图像设定等作为参数值,并使该参数值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而被计算出。
模式选择部100a中至少输入有印刷数据、印刷设定。根据印刷数据,能够获知印刷该数据时的印刷长度。印刷设定可以附带于印刷数据而被输入,也可以由用户通过输入操作部30而输入。另外,作为印刷设定,输入纸张种类以及作为画质设定的“高画质”、“标准”、“高速”中的某一个。模式选择部100a根据所输入的印刷设定,并参照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从而取得印刷位置误差数据D1(参照图6所示的步骤SS1)。
以下,对从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取得印刷位置误差数据D1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图7为表示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的一个示例的图。如图7所示,在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中示出了,在使记录介质和画质设定发生变化时,由于实施基于多次印刷模式M1的印刷处理而产生的印刷位置误差的值,并表明了随着画质降低(高速)误差将变大的情况。
如图7所示,例如当设定为,记录介质的种类为“薄膜”,且画质设定为“普通”时,作为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能够取得“7mm”。接着,根据所输入的印刷数据而取得印刷长度。例如,印刷长度设定为2m。在此,印刷位置误差的值设定为与印刷长度成正比。因此,当以多次印刷模式M1对该印刷进行印刷时,计算出将产生7(mm)×2(m)=14(mm)的印刷位置误差。另外,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例如也可以对应于几个印刷长度而具有多个印刷位置误差的值。而且,也可以不以数值的形式,而是以如相对于印刷长度而计算印刷位置误差的函数这样的形式保持印刷位置误差。
而且,上述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是根据在执行印刷处理时由用户所输入的预定数据而被设定的。
在此,设定为用户从输入操作部30直接输入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例如,用户输入“10mm”以作为容许印刷位置误差。于是,模式选择部100a对通过上述的计算而被计算出的上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D1的印刷位置误差“14mm”、和所输入的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的值“10mm”进行比较。此时,印刷位置误差数据D1超过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因此,此时选择一次印刷模式M2。
另一方面,由于例如当用户输入了“15mm”以作为容许印刷位置误差时,印刷位置误差D1在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以下,因此模式选择部100a选择多次印刷模式M1。
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也可以相对于用户所输入的观察距离而被设定。在该计算中,以用户观察印刷对象物即记录介质8时的视角以及用户的视力为基准。
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可以通过假定隔着何种程度的距离(观察距离)观察该印刷物而被设定。例如,在拿在手中阅读的文件或书籍、和隔开几十米而观察的屋外广告牌中,容许印刷位置误差有所不同。因此,用户向输入操作部30输入观察距离,从而根据观察距离来计算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例如,将所输入的观察距离设定为“5m”。在“5m”的距离处,视力1.0的观察者能够辨别的间隔通过
Figure BDA0000141027060000101
而被计算出,且为约1.45mm。另外,视力为观察时的视角(分)的倒数。
以此种方式,能够将视力1.0的观察者在5m的距离处进行辨别的限度作为容许印刷位置误差而设定为1.45mm。另外,可以根据用途而使假定的观察者的视力发生变化,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从输入操作部30输入用户的实际的视力,并根据该输入值来设定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
而且,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也可以通过对印刷数据进行分析而被设定。在此,印刷数据是指,由例如,如PostScript或PDF这样的页面描述语言的数据、如TIFF或JPEG这样的位图图像数据等将印刷的图像电子化了的数据构成的数据。在该计算中,以例如文字尺寸、设计要素的大小、空间频率等作为基准。
在含有文字的印刷数据中,能够以相对于最小的文字的大小的比例来设定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除此之外,也能够根据文字的种类,来改变该比例。例如,在汉字中为最小的文字的大小的1%,在英文字母或数字中为最小的文字的大小的2%,而且,在包含汉字和数字、英文字母双方的印刷数据中,可以分别对每一方进行这样的计算,并将其中较小的值设为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而且,在含有图形等的设计要素的印刷数据中,也能够相对于图形要素,例如构成图形的线宽来设定比例,并视为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
以此方式,模式选择部100a能够取得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参照图6所示的步骤SS2)。
通过采用以上方式,模式选择部100a能够根据用户的输入信息或者印刷数据,而从上述多次印刷模式M1以及一次印刷模式M2中的某一方选择出在用户的用途中最理想的模式(参照图6所示的步骤SS3)。
而且,控制装置100通过以根据所选择的印刷模式而使油墨从记录头10向记录介质8喷出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执行基于上述的各个模式M1、M2的印刷处理。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根据被预先设定的印刷位置误差D1和基于用户所输入的预定信息(包括印刷数据在内)的容许印刷位置误差D2,而选择出多次印刷模式M1或一次印刷模式M2之中,对用户而言最为理想的印刷模式。由此,用户能够得到与用途相对应的、记录了最理想的图像的记录介质8。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而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在对于记录介质8的印刷处理中实施正面印刷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实施在记录介质8上印刷了图像印刷层51之后印刷基底印刷层50的、背面印刷的情况。
而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白色油墨来形成基底印刷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喷出金属银色的油墨的结构。而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多次印刷模式M1以及一次印刷模式M2的任意一个模式中,均由被用作第一液体的白色油墨构成基底印刷层,并由被用作第二液体的彩色油墨构成图像印刷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也可以均为彩色油墨(黄色、品红色、蓝绿色、黑色)。即,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重叠印刷用途相同的液体的情况。具体而言,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如下的情况,即,通过在将黑色油墨作为基底而进行了印刷之后,以重叠的方式印刷白色油墨以及彩色油墨,从而形成图像印刷层的情况。
而且,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如下的情况,即,通过在利用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而进行的重叠印刷之后,重叠利用第三液体(例如透明油墨)而进行的印刷,从而形成图像印刷层的情况。
符号说明
Nz、Nz1、Nz2:喷嘴;
M1:多次印刷模式(第一印刷模式);
M2:一次印刷模式(第二印刷模式);
D1:印刷位置误差数据;
D2:容许印刷位置误差;
2:滑架;
8:记录介质;
10、10Y、10M、10C、10K、10W:记录头(喷出头);
50:基底印刷层;
51:图像印刷层。

Claims (6)

1.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施如下的印刷处理,即,使具有多个朝向记录介质喷出液体的喷嘴的喷出头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且从所述喷出头的喷嘴向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上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所述液体的、基于第一印刷模式或第二印刷模式的印刷处理,
所述印刷方法包括:
印刷模式选择工序,在实施所述印刷处理之前,根据印刷位置误差数据和容许印刷位置误差而选择所述第一印刷模式以及所述第二印刷模式中的某一方,其中,所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是从预先被设定的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中取得,且在实施了基于所述第一印刷模式的印刷处理时于所述记录介质上产生的,而所述容许印刷位置误差是根据预定的输入信息而被设定的;
印刷处理工序,根据通过所述印刷模式选择工序而选择的印刷模式,来执行对于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印刷处理,
所述第一印刷模式为,在从所述喷出头将第一液体喷出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之后,将该记录介质向输送方向上游侧输送,并从该喷出头向该记录介质中的喷有该第一液体的区域喷出其他液体的模式,
所述第二印刷模式为,在从所述喷嘴中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喷嘴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所述第一液体的同时,从与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该喷嘴相比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喷嘴,向该记录介质中的喷有该第一液体的区域喷出所述其他液体的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所述喷出头,该喷出头将用途有所不同的所述第一液体以及所述其他液体分别喷出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处理中,所述第一液体以及所述其他液体中的一方的液体形成基底印刷层,而另一方的液体形成对预定的图像进行记录的图像印刷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模式选择工序中,对所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以及所述容许印刷位置误差的大小进行比较,并在所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较小时选择所述第一印刷模式,而在所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较大时选择所述第二印刷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印刷模式选择工序中所使用的所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以所述记录介质的实施印刷处理的印刷长度、记录介质的种类以及印刷时的画质中的至少某一个作为参数。
6.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实施如下的印刷处理,即,使具有多个朝向记录介质喷出液体的喷嘴的喷出头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且从所述喷出头的喷嘴向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上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所述液体的、基于第一印刷模式或第二印刷模式的印刷处理,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控制装置,其进行在实施所述印刷处理之前,根据印刷位置误差数据和容许印刷位置误差而选择所述第一印刷模式以及所述第二印刷模式中的某一方的印刷模式选择,并对所述喷出头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记录介质实施基于所选择的印刷模式的所述印刷处理,其中,所述印刷位置误差数据是从预先被设定的印刷位置误差数据表中取得,且在实施了基于所述第一印刷模式的印刷处理时于所述记录介质上产生的,而所述容许印刷位置误差是根据预定的输入信息而被设定的,
所述第一印刷模式为,在从所述喷出头将第一液体喷出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之后,将该记录介质向输送方向上游侧输送,并从该喷出头向该记录介质中的喷有该第一液体的区域喷出其他液体的模式,
所述第二印刷模式为,在从所述喷嘴中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喷嘴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所述第一液体的同时,从与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该喷嘴相比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喷嘴,向该记录介质中的喷有该第一液体的区域喷出所述其他液体的模式。
CN201210056563.3A 2011-03-08 2012-03-06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Active CN1026732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50194 2011-03-08
JP2011050194A JP5772076B2 (ja) 2011-03-08 2011-03-08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3204A true CN102673204A (zh) 2012-09-19
CN102673204B CN102673204B (zh) 2015-04-01

Family

ID=46795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6563.3A Active CN102673204B (zh) 2011-03-08 2012-03-06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20872B2 (zh)
JP (1) JP5772076B2 (zh)
CN (1) CN10267320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6450A (zh) * 2015-10-19 2016-01-06 深圳市汉拓数码有限公司 一种高覆盖率的涂层彩色混合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
CN113211997A (zh) * 2021-04-21 2021-08-06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并排蝶形引入光缆智能喷印生产工艺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87483A (ja) * 2015-11-05 2017-05-25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メタリック加飾方法およびメタリック加飾装置
US11198311B2 (en) 2019-03-28 2021-12-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device
JP7167808B2 (ja) * 2019-03-28 2022-1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8390A (ja) * 1998-10-02 2000-04-18 Alps Electric Co Ltd 熱転写プリンタ
CN1647927A (zh) * 2004-01-30 2005-08-03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US20050237352A1 (en) * 2004-04-27 2005-10-27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90040550A1 (en) * 2007-08-08 2009-02-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ata generation apparatus, printing apparatus and data generation method
EP2360018A1 (en) * 2008-11-28 2011-08-24 Roland DG Corporation Inkjet prin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3582A (ja) 2000-09-27 2002-04-09 Seiko Epson Corp データ記録媒体の表面層への印刷
JP4544559B2 (ja) * 2001-01-11 2010-09-15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とそれを用いた複数色の絵図又は文字のプリント方法
GB0503532D0 (en) * 2005-02-21 2005-03-30 Contra Vision Ltd UV inkjet printing of vision control panels
JP5425357B2 (ja) 2005-08-16 2014-02-26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と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ト方法
JP5347300B2 (ja) * 2008-03-28 2013-1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0076102A (ja) * 2008-09-24 2010-04-08 Mutoh Industries Ltd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方法
JP2011156731A (ja) * 2010-01-29 2011-08-18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8390A (ja) * 1998-10-02 2000-04-18 Alps Electric Co Ltd 熱転写プリンタ
CN1647927A (zh) * 2004-01-30 2005-08-03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US20050237352A1 (en) * 2004-04-27 2005-10-27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90040550A1 (en) * 2007-08-08 2009-02-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ata generation apparatus, printing apparatus and data generation method
EP2360018A1 (en) * 2008-11-28 2011-08-24 Roland DG Corporation Inkjet print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6450A (zh) * 2015-10-19 2016-01-06 深圳市汉拓数码有限公司 一种高覆盖率的涂层彩色混合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
CN113211997A (zh) * 2021-04-21 2021-08-06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并排蝶形引入光缆智能喷印生产工艺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3204B (zh) 2015-04-01
US8820872B2 (en) 2014-09-02
JP2012183801A (ja) 2012-09-27
JP5772076B2 (ja) 2015-09-02
US20120229545A1 (en) 201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2977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の印刷方法
US20210187963A1 (en) Multi-layered textured printing
US6312082B1 (en) Clear fluid ink-jet pen alignment
CN1693090B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2673204B (zh) 印刷方法及印刷装置
CN100368198C (zh) 记录装置及其记录方法
CN102615992A (zh)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US8668396B2 (en)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044960B2 (en) Sparse test patterns in printed documents for identification of inkjet and printhead performance in a printer
DE102018123639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überziehen eines gerendertes ausdrucks
EP3129233B1 (en) Flatbed printer assembly
CN102642407B (zh) 记录装置以及颜色样本表
CN102343722A (zh)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JP201117796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2039727A (zh)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JPH03503146A (ja) バンディングを引き下げた双方向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
CN101952124B (zh) 喷墨记录装置中的基底剂涂敷方法
JP2006276678A (ja) レンチキュラレンズシート記録媒体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08207375A (ja) 熱転写印刷方法及び熱転写印刷システム
JP20042620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2662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US878381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13088494A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およびレンズシート
JP2012206263A (ja) 画像記録方法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CN100532100C (zh) 液体喷射设备、液体喷射方法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