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6541C - 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6541C
CN100396541C CNB2005100824820A CN200510082482A CN100396541C CN 100396541 C CN100396541 C CN 100396541C CN B2005100824820 A CNB2005100824820 A CN B2005100824820A CN 200510082482 A CN200510082482 A CN 200510082482A CN 100396541 C CN100396541 C CN 10039654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vels
ingress pipe
wind
side room
air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824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1263A (zh
Inventor
西泽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1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1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65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654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02Air cleaners
    • F02M35/024Air cleaners using filters, e.g. moiste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0/00Arrangements of air clea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J40/10Arrangements of air clea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ir duct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02Air cleaners
    • F02M35/022Air cleaners acting by gravity, by centrifugal, or by other inertial forces, e.g. with moistened 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02Air cleaners
    • F02M35/08Air cleaners with means for removing dust, particles or liquids from cleaners; with means for indicating clogging; with by-pass means; Regeneration of cleaners
    • F02M35/088Water, snow or ice proofing; Separation or drainage of water, snow or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006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osition of elements of the air intake system in direction of the air intake flow, i.e. between ambient air inlet and supply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02M35/10026Plenum chambers
    • F02M35/10039Intake ducts situated partly within or on the plenum chamber hou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42Devices or means connected to or integrated into air intakes; Air intakes combined with other engine or vehicle parts
    • F02M35/10262Flow guides, obstructions, deflector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2Intake silencers ; Sound modulation, transmission or amplification
    • F02M35/1255Intake silencers ; Sound modulation, transmission or amplification using reson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4Combined air cleaners and silenc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6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in vehicles
    • F02M35/162Motorcycles; All-terrain vehicles, e.g. quads, snowmobiles; Small vehicles, e.g. forklif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摩托车,该摩托车能够在不扰乱其外观的情况下,固定行驶风导入管的所需长度。摩托车包括空气滤清器(16)和行驶风导入管(17),该空气滤清器与其发动机的进气口(6a、6b)相连通,该行驶风导入管用于将行驶风导入空气滤清器(16)的一次侧室(A)中。该行驶风导入管(17)从位于进气口(6a)前面的外界空气导入口(17a)开始延伸,经过前后进气口(6a、6b),到达空气滤清器(16)的一次侧室(A)。

Description

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设置有空气滤清器和行驶风导入管,该空气滤清器与其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通,该行驶风导入管用于将行驶风导入到空气滤清器的一次侧室中。
背景技术
某些摩托车设置有进气系统,其中行驶风导入管的出口连接到空气滤清器的一次侧室中,为了利用行驶风的动压力增强进入空气的充气效率,该行驶风导入管的外界空气导入口朝车辆前面开放。
例如,在专利文件1(JP-A-2003-106148)中公开了其中一个这种进气系统。如该专利文件的附图3中所示,该进气系统具有这种结构,其中垂直向上延伸的通道118连接到相对于车体向前开放的空气导入装置74上,空气过滤器98定位在该通道118的上游,并且下游侧相对于车体向后开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关于上述行驶风导入管的设置,该导入管的通道面积必须逐渐变窄,从而增大空气的流速,并且已经进入行驶风导入管内部的水,如雨水,必须排出到外侧。然而,在上述常规专利文件的进气系统中,构成行驶风导入管的通道垂直设置。于是,该管在其长度上具有自身局限性,因此提出了一个问题,即难以固定上述使通道变窄所需要的长度。
为了固定所需要的长度,使行驶风导入管在车辆纵向上定向可以是个办法。根据该办法,对于具有覆盖有整流罩的发动机横向外侧的模型,通过将行驶风导入管放置在整流罩内部可以避免关于外观方面的问题。然而,对于它们的发动机暴露在横向外侧的模型,根据该管的设置可以提出外观方面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包括:与其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通的空气滤清器;和用于将行驶风导入到空气滤清器的一次侧室中的行驶风导入管,其中该行驶风导入管从位于进气口前面的外界空气道入口开始延伸,并向后延伸超过进气口,到达空气滤清器的一次侧室;该空气滤清器包括空气滤清器外壳和用于将该空气滤清器外壳的内部限定到一次侧室和二次侧室中的元件,并且该行驶风导入管连接到位于该元件下面的一次侧室上;该元件为扁平形状,并横向设置成基本水平。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摩托车,其中一次侧室位于该元件下面,并且二次侧室设置使得其主要部分位于该元件前面。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摩托车,其中从车辆的前面观察,该行驶风导入管设置使得外界空气导入口的主要部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前叉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摩托车,其中从车辆的上方观察,行驶风导入管以朝车辆后部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方式倾斜设置。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其中至少该行驶风导入管的前部以符合主框架的侧壁表面的形状的形式设置,该主框架具有矩形横截面。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其中该行驶风导入管至少覆盖结合构件的一部分,该结合构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外侧连接空气滤清器的二次侧室与进气口。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行驶风导入管从位于进气口前面的外界空气导入口开始延伸,并朝后延伸超过进气口,到达空气滤清器的一次侧室。于是,可能固定需要使上述通道变窄的导管的有效长度,并且可能将如雨水之类的水排出。
另外,该行驶风导入管从位于进气口前面的外界空气导入口开始在纵向上延伸,并向后延伸超过进气口。于是,该行驶风导入管可以设计成例如可视地表示出气流,并可以用作改进发动机周围外观的设计部件。结果,本发明的进气系统甚至对于使发动机暴露在横向外侧的模型也能够避免粗劣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空气滤清器外壳的内侧用一元件限定到一次侧室和二次侧室中,并且该行驶风导入管连接到位于该元件下面的一次侧室上。于是,已经导入到行驶风导入管中的空气从该元件下面流动到上面。如上述常规专利文件中所述的那样,在空气从该元件上面流动到下面的情况下,已经进入到一次侧室中的杂质可以保留在该元件上,使其堵塞。由于杂质自身的重量在一方向上起作用使它们远离该元件移动,所以本发明难以使得已经进入一次侧室的杂质朝该元件的下表面拉动。另外,即使拉动它们,在如空闲状态之类的低进气状态下,它们也将很容易自由落下,防止在该元件中堵塞。
根据本发明,该元件为扁平形状,并横向设置成基本水平。于是,可以减小该空气滤清器的高度,这能够有助于很容易地固定空气滤清器的安装空间,例如在发动机上。
根据本发明,一次侧室位于该元件下面,并且二次侧室的主要部分位于该元件前面。例如,在二次侧室位于一次侧室上面的情况下,整个空气滤清器的高度因此增大,这可以引起对二次侧室的容量和设计的限制。在本发明中,二次侧室位于前面。在不增大空气滤清器高度或对空气滤清器设计方面进行限制的情况下,这能够保证二次侧室的所需容量。
根据本发明,该行驶风导入管的外界空气导入口位于前叉的外侧上。这能够防止前叉对将导入的行驶风起到阻挡作用,增强空气进入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该行驶风导入管以朝车辆后部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方式倾斜设置。于是,该行驶风导入管以平缓的角度连接到空气滤清器上,并与之连通,这因此减小了通道阻力,使空气流顺畅。
根据本发明,至少该行驶风导入管的前部以符合主框架的侧壁表面形状的方式设置。于是,可以通过侧壁表面很容易地将行驶风导入行驶风导入管中。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利用主框架的侧壁表面,以提高进气效率。
根据本发明,该行驶风导入管至少覆盖连接空气滤清器和进气口的结合构件的一部分。于是,可能防止结合构件暴露到外侧,并防止了粗劣的外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前体框架的侧视图,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进气系统设置在该前体框架上;
附图2是该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的部分剖视侧视图;
附图3是该进气系统的平面图;
附图4是该进气系统的行驶风导入管的剖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附图1至5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其中:附图1是前体框架的侧视图,进气系统设置在该前体框架上;附图2是该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的部分剖视侧视图;附图3是该进气系统的平面图;附图4是该进气系统的行驶风导入管的剖视侧视图;附图5是空气滤清器的结合构件的剖视侧视图。顺便提及,此处所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和“右”表示从坐在驾驶座上的驾驶员的角度观察。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1表示摩托车的前体框架。该前体框架1包括头管2、一对左右主框架3和一对左右底架4,该头管位于车体的前端,该主框架在车辆宽度方向向外伸展,同时从头管2倾斜向下延伸,该下框架从主框架3的下表面的前端倾斜向下延伸,从而与主框架3之间的空间向后变得更大。
左右主框架3是矩形管,并具有垂直较长的矩形形状,也就是从其横截面来看,其高度大于其宽度。
前叉5由头管2可转动地支承,从而左右转动,以进行转向。该前叉5由通过上下支架联接的左右叉体5a、5a组成。设置在该上下支架之间的转向轴由头管2可转动地支承。前轮和驾驶把手(未示出)分别设置在左右叉体5a、5a的下端和上端,并设置在左右叉体之间。
发动机6悬浮支承在左右主框架3和下框架4以及车辆的后体框架(未示出)之间。发动机6安装使得其圆柱形气缸体、气缸盖、端盖等都暴露在主框架3、下框架4和后体框架之间的外侧。
发动机6是V型4缸发动机,其中其前后气缸的相应轴7a、7b形成V组。在该V组中,与前气缸相连通的左右前进气口6a、6a,和与后气缸相连通的左右进气口6b、6b都朝上开放。
轴线基本垂直设置的前后节流阀体8、8分别连接到前后进气口6a、6b的上游端开口上。每个节流阀体8都设置有用于改变其通道面积的节流阀8a。
前后节流阀体8都设置有相应气缸的燃油喷射阀10。该燃油喷射阀10设置使得它们的喷射口10a朝向进气阀的后侧,该进气阀用于打开和关闭通向位于进气口6a、6b下端处的燃烧室的开口。
该发动机6包括进气系统15。该进气系统15包括与进气口6a、6b相连通的空气滤清器16,和一对左右行驶风导入管17、17,该导入管用于将行驶风导入到空气滤清器16中。
该空气滤清器16以覆盖前后节流阀体8、8的上游端开口的方式,设置在发动机6的V组上。该空气滤清器16具有类似于燃油箱的外观。从车辆的横向侧观察,空气滤清器16的顶壁16c从前壁16a一侧向后壁16b一侧平缓地歪曲倾斜,如附图2中所示。同时,从车辆的上方观察,空气滤清器16的左右侧壁16d、16e在车辆宽度方向朝后较窄,如附图3中所示。空气滤清器16整体基本上处于梯形形状。
左右行驶风导入管17在车辆的纵向上沿着空气滤清器16的左右侧壁16d、16e延伸。该行驶风导入管17属于相同的对称结构,因此将主要描述左侧的行驶风导入管17。
该行驶风导入管17的外界空气导入口17a位于前进气口6的前面,并朝前开口,略微向下和向外。该行驶风导入管17从外界空气导入口17a延伸到空气滤清器16的一次侧室A,该一次侧室位于前后进气口6a、6b的后侧。形成在行驶风导入管17的后端处的外界空气出口17b与空气滤清器16的一次侧室A连通。
该行驶风导入管17的前部以符合主框架3的外侧壁表面3a形状的方式设置,该主框架为垂直方向较长的矩形。也就是,外界空气导入口17a设置使得外侧壁表面3a与行驶风导入管17的前内侧壁表面31a相连续。这允许外侧壁表面3a起到将行驶风导入到外界空气导入口17a中的导向器的作用。
同时,该行驶风导入管17设置使得外界空气导入口17a位于前叉5的叉体5a的外侧上。这允许外界空气导入口17a在从车辆前侧观察时不受叉体5a阻挡的情况下开放。从车辆的横向侧观察,该行驶风导入管17以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盖住空气滤清器16的前后结合构件9、9的方式设置。
从车辆的上方观察,该行驶风导入管以这样的方式倾斜设置,使得朝车辆后部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同时,从车辆的横向侧观察,该行驶风导入管17的上边缘基本上从外界空气导入口17a直线地向后延伸,然后极大倾斜地向下朝外界空气出口17b弯曲,而其下边缘从外界空气导入口17a到外界空气出口17b自始至终以凸出形状向上逐渐弯曲。
空气滤清器16包括空气滤清器外壳18和用于将空气滤清器外壳18的内侧限定在一次侧室A和二次侧室B中的元件19。
该空气滤清器外壳18分成上壳20和下壳21。上壳20的分隔面的外周边形成有在周边延伸的凹槽20a,并且下壳21的分隔面的外周边形成有凸出部分21a,该凸出部分通过密封环22与凹槽20a配合。
上壳20和下壳21以可分开但却气密的方式通过多个固定螺栓23彼此联接,该螺栓以预定间隔穿过上壳20的外周边缘插入到螺母24中,该螺母通过夹物模压放置在下壳21的配合面中。向上开口的间隙凹口20b形成在上壳20的面向螺栓23的相应部分中。
下壳21具有前底部21b和后底部21c,该后底部向下隆起到前底部21b下面。前底部21b和后底部21c由分隔壁21e限定。
行驶风入口21d形成在该后底部21c的左右两侧上。行驶风导入管17的外界空气出口17b通过圆柱形连通构件25以气密的方式与行驶风入口21d相连通。
元件19具有如下结构:湿型过滤纸26放置和固定在箱形部分19a中,该箱形构件形成方管形,从而盖住下壳21的后底部21c中的分隔面。凸缘部分19b沿着箱形部分19a的外侧周边形成,并与之形成整体。
凸缘部分19b插入到上壳20和下壳21的分隔面之间。凸缘部分19b与上壳20一起固定到下壳21上,用三个螺栓27可拆卸地将前部中央和后左端及后右端固定。
元件19横向设置在下壳21的后底部21c的上开口上,从而过滤纸26基本水平。该元件19将后底部21c的上开口挡住。
一次侧室A形成在由元件19及其下方的后底部21c所环绕的空间中。同时,二次侧室B形成在由元件19及其上方的上壳20和前底部21b所环绕的空间中。与一次侧室A相比,二次侧室B的大多数部分远远位于元件19前面。
二次侧室B的容量为一次侧室A的大约4至5倍。尤其是,对于例如超过1000cc的大排量发动机,一次侧室A和二次侧室B的容量分别设置为大约2.3升和大约10升。
行驶风导入管17构造有基座构件30和遮蔽构件31,该基座构件用树脂制成,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内侧,并且该遮蔽构件由铝合金制成并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外侧盖住它的方式固定到基座构件30上。该遮蔽构件31的表面经过光泽处理,例如用于改进外观。
形成有外界空气出口17b的基座构件30基本形成方U形的横截面。该遮蔽构件31由前圆柱部分31a和本体部分31b组成,该前圆柱部分形成有外界空气导入口17a,该本体部分以半椭圆形横截面的方式基本形成从外侧环绕基座构件30。该遮蔽构件盖住基座构件30,使得无法从外侧看到它。
行驶风导入管17包括变窄部分34、共振器35和排水部分36,该变窄部分用于增大进入空气的流速,共振器用于吸收由进入空气产生的预定频率的进气噪音,排水部分用于将已经进入导管中的雨水排出。这些部件的结构将在下面描述。
主要如附图4中所示,行驶风导入管17包括前部32和后部33,该前部具有外界空气导入口17a,该后部的通道面积小于前部32。在前部32和后部33之间的边界区域中形成使通道面积变窄的变窄部分34。
通过在基座构件30中在其顶壁30a一侧上设置从该顶壁朝底壁30c一侧隆起的变窄壁30b形成该变窄部分34。也就是,该变窄部分34a形成在变窄壁30b的下端和底壁30c之间的空间中。该变窄壁30b从外界空气导入口17a到变窄部分34逐渐减小了前部32中的通道面积。
共振器35构造如下:具有预定容量的共振空间35a通过顶壁30a和变窄壁30b形成。该共振空间35a通过形成在后部33一侧的变窄壁30b中的连通口35b与导管的内侧连通。
隔断壁30d与基座构件30的后部33整体形成。该隔断壁30d基本上平行于变窄壁30b的后部30b’延伸,然后向下弯曲成基本平行于顶壁30a延伸。该隔断壁30d允许后部34中通向外界空气出口17b的通道面积大约等于变窄部分34的面积。
隔断壁30d和底壁30c形成构成排水部分36的分支通道36a。分支通道36a的上游口36b朝前部32中的变窄部分34开放,并且其下游口36c朝发动机6的后缸7b的气缸盖开放。
变窄部分34、共振空间35a和分支通道36a通过用遮蔽构件31将基座构件30盖住而形成。
下壳21的前底部21b与气缸的轴衬21f整体形成,该前底部21b形成空气滤清器16的二次侧室B的底部,该气缸轴衬21f与前后进气口6a、6b对应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空气滤清器16的二次侧室B通过结合构件9与节流阀体(发动机侧面构件)8相连通,该结合构件分别安装和装配在轴衬21f中。
结合构件9由可弹性变形的橡胶制成,并由缸体9a和装配凹槽9d组成,该缸体具有上端开口9b和下端开口9c,该装配凹槽具有小于缸体9a的直径并形成在其外侧圆周上。
该结合构件9随着可弹性变形插入到轴衬21f中,然后装配凹槽9d与轴衬21f装配在一起。这允许结合构件9不可移动地定位在垂直方向上,并以气密方式抵靠在轴衬21f的内圆周表面上。
垂直向上开口的进气管40插入并装配到上端开口9b中。该进气管40用安装在上端开口9b上的弹簧箍41紧固和固定。同时,节流阀体8插入和装配到下端开口9c中。该节流阀体8用安装在下端开口9c上的固定带39紧固和固定。
如附图3中所示,下壳21的前底部21b形成有各种冲突防止部分42a至42e,它们向上隆起以避免与车内部件冲突。该冲突防止部分42a至42e形成在轴衬21f周围的区域中,并包括例如装具安装部分42a、水管间隙部分42b、多余空气调节螺线管间隙部分42c、压力调节器间隙部分42d和节流阀电机间隙部分42e,该装具安装部分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沿纵向延伸,该水管间隙部分与装具安装部分交叉,该多余空气调节螺线管间隙部分形成在装具安装部分42a和水管间隙部分42b的交叉处,该压力调节间隙部分形成在前后轴衬21f之间,该节流阀电机间隙部分形成在后部右侧进气口6b和装具安装部分42a之间。
下壳21的前底部21b也形成有多个隆起部分43,该隆起部分相对于冲突防止部分42a至42e向下隆起。隆起部分43以与轴衬21f接触的形式形成在没有形成冲突防止部分42a至42e的区域中。
主要如附图5所示,轴衬21f和结合构件9分别形成有数对排水孔9g、214g和9h、21h,这些排水孔围绕轴衬21f的中心轴在相对的径向上穿过。空气滤清器16的二次侧室B和发动机6的进气口6a、6b通过该排水孔9g、21g和9h、21h彼此连通。
一侧上的排水孔9g、21g在车辆宽度方向相对于轴衬21f位于外侧上,并且另一侧上的排水孔9h、21h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内侧上。内排水孔9h、21b设置有台阶,从而设置得比外排水孔9g、21g低。排水孔9g、21g和9h、21h以与向下隆起的隆起部分43相对应的方式定位。
轴衬21f形成有与排水孔21g、21h相连延伸至其上端的狭缝21i、21j。另一方面,结合构件9的装配凹槽9d表面的上端部分形成有和狭槽21i、21j相配合的定位凸起。这允许结合构件9不可移动地在圆周方向上以预定角度定位。
当结合构件9的定位凸起9i、9j与轴衬21f的狭槽21i、21j相配合时,轴衬21f的排水孔21g、21h分别与结合构件9的排水孔9g、9h相对应。
用于以预定圆周角度定位固定带39的带定位部分9k在结合构件9的下端开口9c处形成突出。当结合构件9的定位凸起9i、9j与轴衬21f的狭槽21i、21j相配合时,固定带39的紧固螺栓39a指向用于紧固的规定方向。也就是,该带定位部分9k允许固定带39指向当将空气滤清器16组装到发动机6上时可以插入紧固夹具的方向。
接下来,将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和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进气系统,左右行驶风导入管17从位于前进气口6a前面的外界空气导入口17a开始延伸,经过前后进气口6a、6b,到达位于其后面的空气滤清器16的一次侧室A。这确保了导管的长度足够长,以安装用于增大进气空气流速的变窄部分34和用于将雨水等排出的排水部分36以及用于减小进气噪音的共振器35。
另外,该行驶风导入管17可以用作改进发动机周围外观的设计部件。这能够避免使行驶风导入管17暴露在外侧的粗劣外观,甚至避免所谓的使发动机6暴露在横向外侧的裸露模型的粗劣外观。也就是,该行驶风导入管17在纵向上从位于前后进气口6a、6b前面的外界空气导入口17a开始延伸,并向后延伸超过前后进气口。于是,该行驶风导入管17在某种意义上设计成可视地表示行驶风的流动,从而避免使行驶风导入管17暴露在外侧的粗劣外观。
在本实施例中,元件19在空气滤清器外壳18中横向设置或基本水平设置,以将其内侧限定在一次侧室A和二次侧室B中,并且该行驶风导入管17的外界空气出口17b连接到位于元件19下方的一次侧室A。于是,已经导入到行驶风导入管17中的空气从元件19下方流动到其上方。这使得已经进入一次侧室A的如纸张之类的杂质难以拉向元件19的下表面。即使它们拉向元件19的下表面,也将很容易地自由落下,防止在元件19中堵塞。如以上述常规专利文件中一样,在空气从元件上方流动到其下方的情况下,杂质例如可以保留在元件上,以将其堵塞。在空气横向流过元件的情况下,可以很容易导致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一次侧室A位于元件19下方,二次侧室B远远地设置在元件19前面。这能够确保二次侧室B所需要的容量,并使空气滤清器16的高度最小化,减小在空气滤清器16设计上的限制。换句话说,在二次侧室B位于一次侧室A上方的情况下,整个空气滤清器的高度因此增大。这可以导致二次侧室的容量和设计上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左右行驶风导入管17的外界空气导入口17a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左右叉体5a的外侧。这能够防止前叉5起到阻挡行驶风导入的作用,增强空气进入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行驶风导入管17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紧靠内侧的方式朝车辆后方倾斜设置。于是,该行驶风导入管17以平缓的角度连接到空气滤清器16的一次侧室A上,并与之连通,这减小了进入空气流的通道阻力,使得空气流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行驶风导入管17的前部以符合主框架3的外侧壁表面3a形状的方式设置。于是,该外侧壁表面3a起到将行驶风导入到行驶风导入管17中的导向器的作用。以这种方式,主框架3的外侧壁表面3a可以有效地用于提高进气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左右行驶风导入管17从横向侧面盖住将空气滤清器16和相应进气口6a、6b连通的结合构件9,从而防止看到结合构件9,防止了粗劣的外观。
根据本实施例的进气系统,该行驶风导入管17包括共振器35,该共振器具有与导管内部连通的连接35b。与外部安装的常规共振器相比,这能够防止粗劣的外观和增大的安装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变窄部分34形成在行驶风导入管17的前部32和后部33之间的边界区域中,并且通过有效使用构成变窄部分34的变窄壁30b来形成共振器35的共振空间35a。于是,可以通过有效使用在靠近变窄部分34的行驶风导入管17中形成的死角来设置共振器35。这能够减小进气噪音,同时使行驶风导入管17获得令人满意的外观和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变窄部分34形成在行驶风导入管17的基座构件30的顶壁30a一侧,并且朝向气缸盖的分支通道36a形成在后部33的底壁30c一侧。于是,雨水与行驶风的一部分一起通过分支通道36a排出,该部分行驶风流过由通道下侧上的变窄部分34变窄的通道。这能够可靠地排出雨水。从分支通道36a排出的这部分行驶风冷却了气缸盖,提高了冷却性能。进而,所排出的行驶风能够防止发动机发出的热量使驾驶员周围的温度升高。
另外,已经进入行驶风导入管17的雨水等撞击位于通道上侧的变窄部分34的变窄壁30b,滴落在底壁30c上,并通过分支通道36a排出到外侧。以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并可靠地排出雨水。
在本实施例中,行驶风导入管17构造有位于内侧上的基座构件30和位于外侧上的遮蔽构件31。于是,行驶风导入管17可以通过分开制造构件然后将它们组装在一起来简单地生产。另一个优点在于,可以提高外形方面的自由度。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构件30由树脂制成,遮蔽构件31由铝合金制成。于是,可以通过使变窄壁30b和隔断壁30d与基座构件30整体形成,并用遮蔽构件31将其盖住,来形成变窄部分34、共振器35和分支通道36a。
另外,遮蔽构件31经过表面处理,用于改进整个行驶风导入管17,甚至是改进使发动机6暴露在横向外侧的模型的外观。
根据本实施例的进气系统,空气滤清器16的二次侧室B的前底部21b形成有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圆柱形轴衬21f,结合构件9安装和装配在轴衬21f中,并且该结合构件9和轴衬21f分别形成有在径向上穿过的数对排水孔9g、21g和9h、21h。于是,积聚在前底部21b处的排水直接通过排水孔9g、21g和9h、21h吸入进气口6a、6b中。与使用连通管的常规方法相比,这允许以简单结构进行高效的排水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滤清器16的前底部21b形成有冲突防止部分42a至42e,以避免与车内部件冲突。于是,可能降低前底部21b,同时避免与各种车内部件冲突,并在不增大空气滤清器16的高度的情况下,增大其清洁(二次侧室)侧的容量。
另外,前底部21b还形成有隆起部分43,该隆起部分相对于冲突防止部分42a至42e向下隆起,并且排水孔9g、21g和9h、21h定位在与该隆起部分43相对应的位置处。于是,为了更加有效的排水处理,可以很容易地将积聚在前底部21b处的排水收集在隆起部分43处。
在本实施例中,轴衬21f形成有狭缝21i、21j,该狭缝与排水孔21g、21h相连续延伸至其上端,结合构件9形成有用于和狭缝21i、21j相配合的定位凸起9i、9j,并且当定位凸起9i、9j与狭缝21i、21j相配合时,轴衬21f的排水孔21g、21h分别与结合构件9的排水孔9g、9h相对应。于是,将结合构件9简单地插入和装配到轴衬21f中就允许这两个构件的排水孔9g、21g和9h、21h彼此相对定位,从而有利于它们的组装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结合构件9的定位凸起9i、9j与狭缝21i、21j相配合时,固定带39的紧固螺栓39a指向用于紧固的规定方向。于是,将结合构件9简单地插入并固定到轴衬21f中就能够使固定带39的紧固工作变得容易。
附图标记描述
17:行驶风导入管
17a:外界空气导入口
17b:外界空气出口
18:空气滤清器外壳
19:元件
26:过滤纸
A:一次侧室
B:二次侧室

Claims (6)

1.摩托车,包括:
与其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通的空气滤清器;及
行驶风导入管,用于将行驶风导入空气滤清器的一次侧室中,
该行驶风导入管从位于进气口前面的外界空气导入口开始延伸,并向后延伸超过进气口,到达空气滤清器的一次侧室;其特征在于,
该空气滤清器包括空气滤清器外壳和用于将空气滤清器外壳的内部限定到一次侧室和二次侧室中的元件,并且行驶风导入管连接到位于该元件下面的一次侧室;该元件为扁平形状,并横向设置成基本水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一次侧室位于该元件下面,二次侧室设置使得其主要部分位于该元件前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从车辆的前侧观察,该行驶风导入管设置使得外界空气导入管的主要部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前叉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行驶风导入管以这样的方式倾斜设置,使得从车辆的上方观察,朝车辆后部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至少该行驶风导入管的前部以符合主框架的侧壁表面的形状的方式设置,该主框架具有矩形横截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行驶风导入管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盖住连接空气滤清器的二次侧室和进气口的结合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CNB2005100824820A 2004-07-05 2005-07-05 摩托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65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98539 2004-07-05
JP2004198539A JP2006015963A (ja) 2004-07-05 2004-07-05 自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1263A CN1721263A (zh) 2006-01-18
CN100396541C true CN100396541C (zh) 2008-06-25

Family

ID=34937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248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6541C (zh) 2004-07-05 2005-07-05 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57205B2 (zh)
EP (1) EP1614886B1 (zh)
JP (1) JP2006015963A (zh)
CN (1) CN10039654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99297B1 (ko) * 2004-07-02 2006-07-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브이형 엔진의 흡기시스템
JP2006017090A (ja) * 2004-07-05 2006-01-19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
JP2007008357A (ja) * 2005-06-30 2007-01-18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空気吸入構造
JP2007145130A (ja) * 2005-11-25 2007-06-14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4745175B2 (ja) 2005-12-28 2011-08-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4675815B2 (ja) * 2006-03-31 2011-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吸気消音器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US7712564B2 (en) * 2006-10-09 2010-05-11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Air box for a motorcycle
JP2008128154A (ja) * 2006-11-24 2008-06-05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
JP2008185054A (ja) * 2007-01-26 2008-08-14 Yamaha Motor Co Ltd 樹脂ブロックベルトを有する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US20090008181A1 (en) * 2007-07-02 2009-01-08 Paul Pedersen Motorcycle airbox with a helmholtz resonator
JP4800282B2 (ja) * 2007-09-29 2011-10-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V型4気筒エンジンの吸気量制御装置
DE102008061123B4 (de) * 2007-12-30 2017-06-01 Honda Motor Co., Ltd. Motorrad
JP2009202827A (ja) * 2008-02-29 2009-09-10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162302B2 (ja) 2008-03-31 2013-03-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JP5030837B2 (ja) 2008-03-31 2012-09-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用エンジンにおける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JP5147498B2 (ja) 2008-03-31 2013-02-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US8434574B1 (en) * 2009-04-10 2013-05-07 York Industries, Inc. Wind propulsion power system
JP5849346B2 (ja) * 2012-03-16 2016-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吸気装置
ES2626995T3 (es) * 2012-04-30 2017-07-26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Vehículo
JP5965270B2 (ja) * 2012-09-28 2016-08-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前部導風構造
US9394859B2 (en) 2012-11-12 2016-07-19 Indian Motorcycle International, LLC Two-wheeled vehicle
US9216789B2 (en) 2012-11-12 2015-12-22 Indian Motorcycle International, LLC Two-wheeled vehicle
JP6088839B2 (ja) * 2013-02-14 2017-03-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5968348B2 (ja) * 2013-07-31 2016-08-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JP5967447B2 (ja) * 2013-12-10 2016-08-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US8904986B1 (en) * 2014-02-28 2014-12-09 John Campbell JAMES Air directing device for motorcycles
JP6194270B2 (ja) * 2014-03-26 2017-09-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015229921A (ja) * 2014-06-03 2015-12-2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吸気消音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鞍乗型車両
WO2015193954A1 (ja) * 2014-06-16 2015-12-23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ダクト
JP6221125B2 (ja) * 2015-12-25 2017-11-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吸気系構造
JP6879711B2 (ja) * 2016-11-02 2021-06-0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吸気チャンバ構造
JP2018086908A (ja) * 2016-11-28 2018-06-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US10167825B1 (en) 2017-09-21 2019-01-01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Air intake assembly for motorcycle
DE112018007046B4 (de) 2018-02-08 2023-11-30 Honda Motor Co., Ltd. Lufteinlasskanalstruktur für ein fahrzeug vom satteltyp
US10899412B2 (en) 2018-09-05 2021-01-26 Indian Motorcycle International, LLC Two wheeled vehicle
JP7404054B2 (ja) * 2019-12-11 2023-12-25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車両のラムダクト
TWI751808B (zh) * 2020-11-25 2022-01-01 宏佳騰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單進氣通道式進氣調節構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7838U (zh) * 1990-08-01 1991-05-29 施纯智 一种具有油箱与空气滤清器结合结构的摩托车
CN2195460Y (zh) * 1994-04-01 1995-04-26 清华大学 智能节能净化控制装置
JP2002160686A (ja) * 2001-09-13 2002-06-04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3293A (en) 1986-03-07 1988-12-2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oling air intake structure for small-sized vehicles
US5117932A (en) * 1990-10-25 1992-06-02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tecting device for a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of a snowmobile
JP3156085B2 (ja) * 1991-01-16 2001-04-1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ノーモビルのエンジン吸気装置
JP3440678B2 (ja) * 1996-02-28 2003-08-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吸気装置
JP3745041B2 (ja) * 1996-08-09 2006-02-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JP3007313B2 (ja) 1997-07-07 2000-02-0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4112701B2 (ja) 1998-09-10 2008-07-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ーナ
JP4252682B2 (ja) * 1999-09-02 2009-04-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吸気制御装置
JP4429429B2 (ja) * 1999-09-05 2010-03-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カウリング装置
US6382196B2 (en) * 1999-12-16 2002-05-07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V-type two cylinder engine and straddle-type four wheel all terrain vehicle having it mounted thereon
JP4367878B2 (ja) 2000-07-31 2009-1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ダクト
JP3456973B2 (ja) * 2001-01-19 2003-10-1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騎乗型四輪不整地走行車
US6601667B2 (en) 2001-07-10 2003-08-05 Buell Motorcycle Company Motorcycle engine cool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7838U (zh) * 1990-08-01 1991-05-29 施纯智 一种具有油箱与空气滤清器结合结构的摩托车
CN2195460Y (zh) * 1994-04-01 1995-04-26 清华大学 智能节能净化控制装置
JP2002160686A (ja) * 2001-09-13 2002-06-04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015963A (ja) 2006-01-19
EP1614886A1 (en) 2006-01-11
CN1721263A (zh) 2006-01-18
US7357205B2 (en) 2008-04-15
US20060006016A1 (en) 2006-01-12
EP1614886B1 (en)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6541C (zh) 摩托车
EP1614889B1 (en) Vehicle
JP3723792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空気取入装置
US6695088B2 (en) Ai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motorcycle
CN100357588C (zh) 发动机
EP2952708B1 (en) Air cleaner apparatus of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5965270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前部導風構造
US7438738B2 (en) Air cleaner device for motorcycle
TWI590973B (zh) Fairing structure of straddle-type vehicle
US5609658A (en) Air cleaner for a vehicle
CN101468707B (zh) 踏板型自动二轮车
CN110979530A (zh) 鞍乘型车辆的罩结构
EP3321496B1 (en) Scooter type motorcycle
JP3724879B2 (ja) 自動二輪車
JP4036988B2 (ja) ブローバイガス還元装置
EP3321497B1 (en) Scooter type motorcycle
KR100795247B1 (ko) 에어크리너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H035188Y2 (zh)
JP4555740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空気取入装置
US10914277B2 (en) Intake device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JP4083734B2 (ja) 自動二輪車
JP2005313899A5 (zh)
JPH0355512Y2 (zh)
JP2611271B2 (ja) 自動2輪車の空気導入装置
JPH041894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