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7446B - 絨毛布帛、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絨毛布帛、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7446B
TWI837446B TW109144474A TW109144474A TWI837446B TW I837446 B TWI837446 B TW I837446B TW 109144474 A TW109144474 A TW 109144474A TW 109144474 A TW109144474 A TW 109144474A TW I837446 B TWI837446 B TW I8374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lvet
fabric
weight
short
lo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4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0878A (zh
Inventor
平井悠佑
田岡伸崇
新林寛之
徳本裕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鐘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鐘化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鐘化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0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0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7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74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02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 D04B1/025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incorporating loose fibres, e.g. high-pile fabrics or artificial fur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02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 D04B1/04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253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with a non-circular cross section; Spinnerette pack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3/00Heating or cooling the yarn, thread, cord, rope, or the like, not specific to any one of the processe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15/00Calendering, pressing, ironing, glossing or glazing textil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0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 D06N3/0009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using knitted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7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s
    • D06N3/0077Embossing; Pressing of the surface; Tumbling and crumbling; Cracking; Cooling; Heating, e.g. mirror finish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4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N3/042Acrylic poly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1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gelatine proteins
    • D06N3/14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gelatine proteins with polyurethan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2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10B2321/1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nitriles, e.g. polyacrylonitrile, polyvinylidene cyanide
    • D10B2321/101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nitriles, e.g. polyacrylonitrile, polyvinylidene cyanide modacrylic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 D10B2501/044Fur garments; Garments of fur substitu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絨毛布帛,其長絨毛部之平均長度與短絨毛部之平均長度之差為2 mm以上,上述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分別包含60重量%以上之具有捲縮之聚酯系纖維,上述長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低於上述短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上述短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為90℃以上120℃以下,上述捲縮去除溫度為滿足特定關係之最低溫度。藉此,可提供一種具有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具備良好外觀、豐滿感及捆包恢復性,進而具有優異之捲縮去除性的絨毛布帛、及其製造方法。

Description

絨毛布帛、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聚酯系纖維之絨毛布帛、及其製造方法。
人造毛皮之絨毛布帛(亦稱為起絨布帛)一直以來追求與天然毛皮相同之質感及光澤。由於聚酯系纖維之彈性及低冷定型性優異,因此正在研究將其應用於絨毛布帛。冷定型係指於以變形狀態保管等之情形時,形狀於室溫下以變形狀態被固定。於絨毛布帛之情形時,若搬運時等進行壓縮捆包,則捆包時之形狀被固定,難以恢復至捆包前之質感,從而要求低冷定型性。聚酯系纖維具有優異之低冷定型性,因此即便對其進行壓縮捆包,亦不會導致絨毛變得雜亂無序,故而不易商品性造成重創。但是,使用聚酯系纖維之絨毛布帛雖然豐滿感及捆包恢復性優異,但於通常使用之丙烯酸系纖維之研磨溫度下,製作絨毛布帛時研磨處理不充分,聚酯系纖維之捲縮未充分去除,因絨毛纖維彼此纏繞而觸感變得粗糙,進而產生細裂痕,觸感及外觀皆背離天然毛皮。
因此,專利文獻1提出,藉由調整纖維剖面、纖度、纖維長度、捲縮數、捲縮率及捲縮堅牢度等而改善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性。專利文獻2提出,藉由在製紗步驟中,於1~7%之限制收縮條件下實施160~230℃之熱處理後賦予捲縮,而改善聚酯系纖維之研磨處理中之捲縮去除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60-16285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5-14086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使用聚酯系纖維之絨毛布帛之研磨仍需於接近200℃之高溫下進行,在提高捲縮去除性方面存在問題。 又,絨毛布帛中之長絨毛部與人之肌膚接觸,因此需要儘可能地去除捲縮以使手感良好。另一方面,短絨毛部起到對絨毛布帛整體賦予豐滿感之作用,因此需要具有捲縮去除性之同時亦適度保留捲縮。然而,既保證豐滿感及捆包恢復性又具有優異之捲縮去除性之絨毛布帛目前尚不為人所知,有改善之餘地。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先前之問題,提供一種具有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具備良好外觀、豐滿感及捆包恢復性,進而具有優異之捲縮去除性的絨毛布帛、及其製造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於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關於一種絨毛布帛,其特徵在於:其係長絨毛部之平均長度與短絨毛部之平均長度之差為2 mm以上者,且上述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分別包含60重量%以上之具有捲縮之聚酯系纖維,上述長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低於上述短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上述短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為90℃以上120℃以下,上述捲縮去除溫度為滿足以下數式(1)之最低溫度。 (A-B)/A×100<3(%)    式(1) 其中,於上述式(1)中, A表示對短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纖維束,以每1 dtex施加4 mg荷重之狀態於規定溫度下進行60秒乾熱處理後,每1 dtex施加有4 mg荷重之狀態的纖維束之長度, B表示對短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纖維束,以每1 dtex施加4 mg荷重之狀態於規定溫度下進行60秒乾熱處理後,卸除荷重時的纖維束之長度。
又,於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關於一種絨毛布帛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上述絨毛布帛之製造方法,且於90℃以上160℃以下之溫度下進行研磨。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及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可提供一種具有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具備良好外觀、豐滿感及捆包恢復性,進而具有優異之捲縮去除性的絨毛布帛。
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反覆進行銳意研究,結果發現藉由於包含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之絨毛布帛中,使用聚酯系纖維作為構成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各者之纖維之主成分,並且適度調整該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性,可獲得觸感、豐滿感及捆包恢復性優異之絨毛布帛。
於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於簡稱為「聚酯系纖維」時,表示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兩者之聚酯系纖維。又,於記載為「長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或「短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時,表示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各者之聚酯系纖維。
<絨毛布帛> 絨毛布帛中之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分別包含60重量%以上之具有捲縮之聚酯系纖維。於本發明中,絨毛部指除絨毛布帛之底布(亦稱為底組織)部分以外之起絨部分。就豐滿感及捆包恢復性之觀點而言,於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各者中,含有絨毛部整體之60重量%以上之聚酯系纖維,較佳為含有70重量%以上,更佳為含有80重量%以上。以下,亦將構成絨毛部之纖維記作絨毛纖維。
上述絨毛布帛包含絨毛長度不同之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長絨毛部之平均絨毛長度與短絨毛部之平均絨毛長度之差為2 mm以上。藉此,可實現近似於天然毛皮之二層構造。於上述絨毛布帛中,較佳為長絨毛部之平均絨毛長度與短絨毛部之平均絨毛長度之差為5 mm以上50 mm以下。
上述絨毛布帛除包含上述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以外,亦可進而包含中絨毛部。藉由包含中絨毛部,可賦予更接近天然毛皮之外觀。於此種實施方式中,長絨毛部與短絨毛部之平均絨毛長度之差亦為2 mm以上即可,但為了獲得更明確之二層構造之外觀,較佳為5 mm以上50 mm以下,進而較佳為10 mm以上50 mm以下。
於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中絨毛部亦較佳為含有絨毛部整體之60重量%以上之聚酯系纖維,更佳為含有70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含有80重量%以上。
於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平均絨毛長度係使構成絨毛布帛之絨毛部之纖維以毛向一致之方式垂直立起,於各絨毛部之10處對構成絨毛部之纖維之根部(絨毛布帛表面之根部)至絨毛前端部之長度進行測定,以其平均值表示者。
於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於存在複數個絨毛長度不同之絨毛部之情形時,平均絨毛長度最長之絨毛部為長絨毛部,平均絨毛長度最低之絨毛部為短絨毛部。再者,「絨毛長度不同之絨毛部」意指各絨毛部之平均絨毛長度之差為2 mm以上。
絨毛部除包含上述聚酯系纖維以外,亦可包含其他纖維,例如丙烯酸系纖維、氯乙烯系纖維等。
要想獲得柔軟之質感,較佳為長絨毛部包含丙烯酸系纖維,上述丙烯酸系纖維包含含有35重量%以上且未達95重量%之丙烯腈之丙烯酸系共聚物。藉由併用上述聚酯系纖維與丙烯酸系纖維,可提供一種具有良好之質感,並且老化恢復性、豐滿感良好之絨毛布帛。
於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長絨毛部可包含60重量%以上100重量%以下之聚酯系纖維、40重量%以下之丙烯酸系纖維,可包含70重量%以上100重量%以下之聚酯系纖維、30重量%以下之丙烯酸系纖維,亦可包含80重量%以上100重量%以下之聚酯系纖維、20重量%以下之丙烯酸系纖維。
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較佳為除包含丙烯腈以外,還包含超過5重量%且為65重量%以下之可與丙烯腈共聚之其他單體。作為其他單體,並無特別限定,例如較佳為使用選自由鹵化乙烯、偏二鹵乙烯及含磺酸之單體之金屬鹽類所組成之群中的一種以上單體,更佳為使用選自由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及苯乙烯磺酸鈉所組成之群中之一種以上單體。
於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絨毛布帛除於90℃以上160℃以下之溫度下進行研磨以外,可藉由與通常之絨毛布帛相同之製造方法製作。例如,用纖維束編織機將包含絨毛纖維之纖維束編織成絨毛布帛(有時稱為編織布料),於90℃以上160℃以下之溫度下進行預研磨,其後,於90℃以上160℃以下之溫度下進行研磨,藉此去除捲縮。研磨可於不同溫度下進行複數次。又,亦可於研磨處理前,於絨毛布帛之背面(起絨部之相反面)塗佈背襯樹脂以抑制絨毛纖維掉毛或進行展寬。作為上述背襯樹脂,可使用丙烯酸酯系接著劑、聚胺基甲酸酯系接著劑等。又,亦可視需要適當進行預抽褶、抽褶。
<聚酯系纖維> 構成聚酯系纖維之聚酯系樹脂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及/或以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為主體之共聚聚酯。作為上述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三亞甲基酯等。其中,就熱特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作為上述以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為主體之共聚聚酯,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三亞甲基酯等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為主體,且含有其他共聚成分之共聚聚酯等。其中,為了使分解溫度(Tg)相對較高,且操作性優異,較佳為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主體之共聚聚酯。於本發明中,「主體」意指含有50莫耳%以上之成分,「以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為主體之共聚聚酯」指含有50莫耳%以上之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之共聚聚酯。「以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為主體之共聚聚酯」含有較佳為60莫耳%以上、更佳為70莫耳%以上、進而較佳為80莫耳%以上之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
作為上述其他共聚成分,例如可例舉: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萘二甲酸、對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均苯四甲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等多元羧酸及其等之衍生物;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二羥乙酯等包含磺酸鹽之二羧酸及其等之衍生物;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4-羥基苯甲酸、ε-己內酯、雙酚A之乙二醇醚等。該等其他共聚成分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作為上述以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為主體之共聚聚酯之具體例,例如可例舉如下聚酯等,其係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主體,使選自由雙酚A之乙二醇醚、1,4-環己烷二甲醇、間苯二甲酸及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二羥乙酯所組成之群中之一種以上之化合物共聚而成。
上述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及上述以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為主體之共聚聚酯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其中,較佳為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2種以上如下化合物: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三亞甲基酯、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主體,使雙酚A之乙二醇醚共聚而成之聚酯;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主體,使1,4-環己烷二甲醇共聚而成之聚酯;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主體,使間苯二甲酸共聚而成之聚酯;及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為主體,使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二羥乙酯共聚而成之聚酯等。
上述聚酯系樹脂之固有黏度(IV值)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0.3以上1.2以下,更佳為0.4以上1.0以下。若固有黏度為0.3以上,則所獲得之纖維之機械強度不會降低。又,若固有黏度為1.2以下,則分子量不會過大,熔融黏度不會過高,容易進行熔融紡絲,且纖度亦容易變得均一。
於上述構成聚酯系纖維之聚酯系樹脂中,可視需要例如添加消光劑、潤滑劑、抗氧化劑、著色顏料、穩定劑、阻燃劑、強化劑等添加劑。作為消光劑,例如可例舉二氧化鈦等。作為潤滑劑,例如可例舉二氧化矽或氧化鋁等微粒子。
聚酯系纖維之剖面形狀並無特別限定,可為圓形,亦可為異形。作為異形,可例舉:Y字形狀、扁平形狀等。作為扁平形狀,例如可例舉:橢圓形狀、長方形、扁平多葉形狀、收縮扁平形狀等。作為收縮扁平形狀,例如可例舉圓或橢圓以直線狀相連之形狀等,如繭型、四丸連串形狀、五丸連串形狀等。
要想提高絨毛布帛之豐滿感,上述聚酯系纖維較佳為纖維剖面之長邊之長度(b)大於纖維剖面之短邊之長度(a)的扁平形狀,更佳為纖維剖面之長邊之長度(b)為纖維剖面之短邊之長度(a)之2倍以上。上述聚酯系纖維並無特別限定,例如,要想提高絨毛布帛之豐滿感,較佳為纖維剖面之長邊之長度(b)為纖維剖面之短邊之長度(a)之8倍以下,更佳為6倍以下。纖維剖面之長邊係纖維剖面之最大長度,即連接纖維剖面外周之任意兩點之直線中長度最大的線段。纖維剖面之短邊係纖維剖面之最大寬度,即以垂直於纖維剖面之長邊之方式連接纖維剖面外周之任意兩點時,長度最大之連接兩點的線段。再者,於圓形之情形時,纖維剖面之長邊之長度(b)與纖維剖面之短邊之長度(a)相同。
聚酯系纖維具有捲縮(亦稱為捲曲)。捲縮指藉由齒輪捲曲法或填料箱法等公知之捲縮賦予方法所賦予之捲縮,並無特別限定。上述聚酯系纖維之捲縮數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就蓬鬆性及梳棉通過性之觀點而言,捲縮數較佳為5個/25 mm以上18個/25 mm以下,更佳為8個/25 mm以上14個/25 mm以下。於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捲縮數係按照JIS L-1015測定而得者。
具有捲縮之聚酯系纖維之形態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長絲狀態、短纖維狀態及長絲束集而成之絲束狀態等。
<短絨毛部> 短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為90℃以上120℃以下。此處,捲縮去除溫度指滿足以下數式(1)之最低溫度。 (A-B)/A×100<3(%)    (1) 其中,於式(1)中,A表示對上述聚酯系纖維之纖維束,以每1 dtex施加4 mg荷重之狀態於規定溫度下進行60秒乾熱處理後,每1 dtex施加有4 mg荷重之狀態的纖維束之長度,B表示進行相同之操作後,卸除荷重時的纖維束之長度。
捲縮去除溫度之具體測定方法如下所述。首先,對束集成9000 dtex之纖維束之聚酯系纖維,以試樣長度成為約200 mm之方式將該纖維束之兩端切齊。將所獲得之纖維束垂直懸吊於對流型熱風乾燥機內,於該纖維束之下端懸吊重物36 g(每1 dtex施加4 mg荷重)。於該狀態下,自50℃每隔10℃於規定溫度下進行60秒熱處理,於各熱處理後,對施加有4 mg/dtex荷重之狀態的纖維束之長度A、及卸除荷重後之無荷重狀態的纖維束之長度B進行測定。將該操作於各溫度下各進行5次,將A與B之值之差除以A所得之值之平均值未達3%的最低溫度設為捲縮去除溫度。即,捲縮去除溫度為滿足上述數式(1)之最低溫度。
如上所述,短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為90℃以上120℃以下。藉此,對於該短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於作為絨毛布帛加工步驟之一的研磨步驟中,於90℃以上160℃以下之相對較低之溫度範圍下適度去除捲縮,具體而言,容易僅去除絨毛布帛之起絨表層部之捲縮,因此可獲得外觀良好且豐滿感優異之絨毛布帛。於捲縮去除溫度超過120℃之情形時,若於90℃以上160℃以下之低溫下進行研磨處理,則捲縮去除不充分,絨毛纖維之捲縮幾乎未被去除,絨毛布帛之外觀及觸感較差。另一方面,於短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低於90℃之情形時,若於90℃以上160℃以下之低溫下進行研磨處理,則絨毛纖維之捲縮幾乎被完全去除,絨毛布帛之豐滿感不足。
又,於一面施加3 kPa以上20 kPa以下之壓力一面將短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與純水一起填充於耐壓容器內,於98℃下進行60分鐘熱水處理之情形時,較佳為熱水處理後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為90℃以上120℃以下。若上述聚酯系纖維於熱水處理後,捲縮去除溫度亦為90℃以上120℃以下,則即便經過熱水條件下之染色等步驟,於90℃以上160℃以下之低溫下之研磨步驟中亦適度去除捲縮,具體而言,容易僅去除絨毛布帛之起絨表層部之捲縮,因此,可獲得外觀良好且豐滿感優異之絨毛布帛。
短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單纖維纖度較佳為12 dtex以下,更佳為10 dtex以下,進而較佳為7 dtex以下,尤佳為5 dtex以下。於單纖維纖度超過12 dtex之情形時,有時研磨處理中熱傳導不充分,為了適度去除捲縮,要求增加研磨次數。又,由於研磨次數增加,可能會損害柔軟質感。又,短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並無特別限定,就絨毛處理性之觀點而言,單纖維纖度較佳為1 dtex以上。於短絨毛部除包含聚酯系纖維以外還包含其他纖維之情形時,就質感及捲縮去除性之觀點而言,其他纖維之單纖維纖度亦較佳為12 dtex以下,更佳為10 dtex以下,進而較佳為7 dtex以下,尤佳為5 dtex以下。又,就絨毛處理性之觀點而言,其他纖維之單纖維纖度亦較佳為1 dtex以上。
關於上述短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前、捲縮賦予步驟之後、或捲縮賦予步驟之前後,不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或者,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前、捲縮賦予步驟之後、或捲縮賦予步驟之前後,於25℃以上120℃以下之溫度下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或者,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前,於100℃以上200℃以下之溫度下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並且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後,於25℃以上140℃以下之溫度下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除此以外,可藉由與通常之聚酯系纖維相同之製造方法製作。
「捲縮賦予步驟之前」指聚酯系纖維之延伸步驟結束至賦予捲縮之步驟開始之期間,「捲縮賦予步驟之後」指賦予捲縮之步驟結束至最終獲得具有捲縮之聚酯系纖維之期間。例如,若「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後,於100℃下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則於賦予捲縮之步驟結束至最終獲得具有捲縮之聚酯系纖維之期間進行100℃之熱處理。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前後,亦可包括熱處理步驟以外之步驟,例如油劑塗佈步驟或定長切割步驟、回捲步驟等。
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前、捲縮賦予步驟之後、或捲縮賦予步驟之前後,不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或者,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前、捲縮賦予步驟之後、或捲縮賦予步驟之前後,於25℃以上120℃以下之溫度下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藉此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前或之後不會促進聚酯系纖維之結晶化,因此可獲得捲縮去除溫度為90℃以上120℃以下之聚酯系纖維,如上所述,藉由將該聚酯系纖維用於絨毛布帛之短絨毛部,對於該聚酯系纖維,於絨毛布帛加工步驟之90℃以上160℃以下之低溫下之研磨步驟中適度去除捲縮,具體而言,容易僅去除絨毛布帛之起絨表層部之捲縮,因此,可獲得外觀良好且豐滿感優異之絨毛布帛。
要想降低聚酯系纖維之收縮率,於在捲縮賦予步驟之前不進行熱處理之情形時,較佳為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後,對延伸紗於25℃以上120℃以下之溫度下進行熱處理,更佳為於60℃以上110℃以下之溫度下進行熱處理,進而較佳為於80℃以上110℃以下之溫度下進行熱處理。熱處理之時間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10分鐘以上50分鐘以下。具體而言,捲縮賦予步驟後之熱處理較佳為於60℃以上110℃以下之溫度下進行10分鐘以上50分鐘以下,更佳為於80℃以上110℃以下進行20分鐘以上40分鐘以下。於僅在捲縮賦予步驟之後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之情形時,若熱處理之溫度超過120℃,則可能會導致賦予給聚酯系纖維之捲縮被牢固地固定,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超過120℃。若熱處理之時間為50分鐘以下,則生產性或生產工程性變得良好。
另一方面,於在捲縮賦予步驟之前後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之情形時,可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前,於100℃以上200℃以下之溫度下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並且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後,於25℃以上140℃以下之溫度下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於該情形時,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前,於較佳為100℃以上170℃以下、更佳為100℃以上150℃以下之溫度下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又,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後,較佳為於25℃以上130℃以下進行熱處理,更佳為於25℃以上120℃以下進行熱處理。熱處理之時間並無特別限定,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前進行熱處理時,例如可為10秒以上5分鐘以下,亦可為20秒以上4分鐘以下,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後進行熱處理時,例如可為5分鐘以上40分鐘以下,亦可為10分鐘以上30分鐘以下。藉由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前後,以上述條件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而降低所獲得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尤其是於在捲縮賦予步驟之前後以上述條件對延伸紗進行熱處理之情形時,所獲得之聚酯系纖維於熱水處理後,捲縮去除溫度亦容易成為90℃以上120℃以下,即便經過熱水條件下之染色等步驟,於90℃以上160℃以下之低溫下之研磨步驟中亦適度去除捲縮,具體而言,容易僅去除絨毛布帛之起絨表層部之捲縮,因此,可獲得外觀良好且豐滿感優異之絨毛布帛。
於捲縮賦予步驟之前及/或捲縮賦予步驟之後進行熱處理。熱處理可為乾熱處理,亦可為濕熱處理。要想使步驟簡單,較佳為乾熱處理。例如,可使用均熱風乾燥機或抽吸式乾燥機等進行乾熱處理。上述熱處理可以鬆弛狀態進行,鬆弛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設為20%以下。
<長絨毛部> 長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與短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相比,捲縮去除溫度較低。由於長絨毛部位於絨毛布帛之外層(表層),與人之肌膚直接接觸,故而更影響觸感。因此,若殘留長絨毛部之捲縮,則觸感會變得粗糙。另一方面,有長絨毛部對絨毛布帛之豐滿感造成之影響與短絨毛部相比較小的趨勢。出於此種原因,長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性需要高於短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換言之,長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需要低於短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長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較佳為110℃以下,更佳為90℃以下。長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與短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的差例如較佳為10℃以上。
於一面施加3 kPa以上20 kPa以下之壓力一面將長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與純水一起填充於耐壓容器內,於98℃下進行60分鐘熱水處理之情形時,上述熱水處理後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較佳為未達120℃,更佳為110℃以下,進而較佳為90℃以下。
藉由使長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未達120℃,對於該長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於研磨步驟中,於90℃以上160℃以下之相對較低之溫度範圍下良好地去除捲縮,可獲得外觀及觸感良好之絨毛布帛。於捲縮去除溫度為120℃以上之情形時,若於90℃以上160℃以下之低溫下進行研磨處理,則捲縮去除不充分,絨毛纖維之捲縮幾乎未被去除,絨毛布帛之外觀及觸感較差。
長絨毛部中之聚酯系纖維並無特別限定,例如,要想容易呈現近似於天然毛皮之二層構造之外觀,單纖維纖度較佳為10 dtex以上50 dtex以下,更佳為15 dtex以上40 dtex以下。於長絨毛部除包含聚酯系纖維以外還包含其他纖維之情形時,要想容易呈現近似於天然毛皮之二層構造之外觀,其他纖維之單纖維纖度亦較佳為10 dtex以上50 dtex以下,更佳為15 dtex以上40 dtex以下。
<中絨毛部> 於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於絨毛布帛包含中絨毛部之情形時,中絨毛部可使用捲縮去除溫度為120℃以下之聚酯系纖維。
聚酯系纖維除上述步驟以外,並無特別限定,可藉由與通常之聚酯系纖維相同之製造方法製作。例如,可藉由如下方式製作,即,將聚酯系樹脂、或聚酯系樹脂及添加劑乾摻而獲得聚酯系樹脂組合物,使用各種通常之混練機將上述聚酯系樹脂組合物熔融混練並使之顆粒化,然後進行熔融紡絲。關於熔融紡絲,將擠出機、齒輪泵、模嘴等之溫度(紡絲溫度)設為250℃以上300℃以下,進行熔融紡絲,使紡出絲線通過加熱筒後,冷卻至聚酯系樹脂之玻璃轉移點以下,以50 m/分鐘以上4500 m/分鐘以下之速度捲取,藉此獲得紡出絲線(未延伸紗)。紡出絲線(未延伸紗)之延伸可藉由熱延伸而進行。作為熱延伸中之加熱機構,可使用加熱輥、加熱板、蒸汽噴射裝置、溫水槽等,亦可適當併用該等。
捲縮賦予可藉由齒輪捲縮機或填料箱式捲縮機等公知之捲縮賦予裝置進行。與通常之捲縮賦予時同樣地,可預先將聚酯系纖維加熱至軟化溫度以上,以該狀態賦予捲縮。預熱與通常之捲縮賦予時同樣地,可於濕熱、例如85℃以上110℃以下之蒸汽之條件下進行。
於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聚酯系纖維之楊氏模數較佳為4.0 GPa以上,更佳為5.0 GPa以上。原因在於,楊氏模數越高則纖維之剛性越高,絨毛布帛之豐滿感越好。
於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要想進一步提高外觀、豐滿感及捆包恢復性,絨毛布帛較佳為包含絨毛部整體之50重量%以上95重量%以下之短絨毛部、及絨毛部整體之5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下之長絨毛部,更佳為包含絨毛部整體之60重量%以上80重量%以下之短絨毛部、及絨毛部整體之20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之長絨毛部。
於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要想進一步提高外觀、豐滿感及捆包恢復性,絨毛布帛可包含絨毛部整體之50重量%以上95重量%以下之短絨毛部、絨毛整體之30重量%以下之中絨毛部、及絨毛部整體之5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下之長絨毛部,亦可包含絨毛部整體之60重量%以上80重量%以下之短絨毛部、絨毛整體之30重量%以下之中絨毛部、及絨毛部整體之20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之長絨毛部。 [實施例]
以下,基於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發明之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具體地進行說明。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首先,對實施例及比較例所使用之測定方法及評價方法進行說明。
(捲縮去除溫度) 對束集成9000 dtex之纖維束之聚酯系纖維,以試樣長度成為約200 mm之方式將該纖維束之兩端切齊。將所獲得之纖維束垂直懸吊於對流型熱風乾燥機內,於該纖維束之下端懸吊重物36 g(每1 dtex施加4 mg荷重)。於該狀態下,自50℃每隔10℃於規定溫度下進行60秒熱處理,於各熱處理後,對施加有4 mg/dtex荷重之狀態的纖維束之長度A、及卸除荷重後之無荷重狀態的纖維束之長度B進行測定。將該操作於各溫度下各進行5次,將A與B之值之差除以A所得之值之平均值未達3%的最低溫度設為捲縮去除溫度。即,捲縮去除溫度為滿足以下數式(1)之最低溫度。 (A-B)/A×100<3(%)    (1)
(捲縮去除性) 以下述5個等級之基準對絨毛布帛中之絨毛部之捲縮去除性進行官能評價。於捲縮去除性之基準為3之情形時,僅絨毛布帛之起絨表層部之捲縮被去除。要想兼具豐滿感及外觀、觸感,較佳為短絨毛部殘留適度之捲縮,捲縮去除性較佳為3。就外觀、觸感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長絨毛部之捲縮被完全去除,捲縮去除性較佳為5。中絨毛部較佳為3或4。 5:絨毛纖維之方向一致,絨毛纖維之根部至前端之捲縮被完全去除。 4:絨毛纖維之方向一致,絨毛纖維之根部至中間部之捲縮被完全去除。 3:絨毛纖維之方向一致,僅絨毛纖維之前端之捲縮被完全去除。 2:絨毛纖維之方向一致,但捲縮未被完全去除。 1:絨毛纖維之方向不一致,捲縮未被完全去除。
(豐滿感) 以下述基準評價絨毛布帛之豐滿感。圖1示出各基準之參考照片。具體而言,於圖1中,(a)為豐滿感良好之情形時之參考照片,(b)為豐滿感不良之情形時之參考照片。 良好:將兩片絨毛布帛之起絨部分重疊,施加300 Pa壓力時之絨毛布帛之厚度為施加壓力前之絨毛布帛之厚度之約60%以上,豐滿感充分。 不良:將兩片絨毛布帛之起絨部分重疊,施加300 Pa壓力時之絨毛布帛之厚度未達施加壓力前之絨毛布帛之厚度之約60%,豐滿感不充分。
(外觀) 自起絨部(絨毛部)之表面觀察絨毛布帛,以下述基準進行官能評價。 良好:絨毛布帛之表面看起來光滑。 不良:絨毛布帛看起來有裂痕。
(捆包恢復性) 將絨毛布帛切割為重53 g、正方形之形狀。將所獲得之布帛片裝入0.28 L之圓柱形狀容器中並於常溫下靜置。24小時後,自容器中取出該布帛片,以下述基準評價捆包恢復性。 良好:與裝入前之布帛片相比,外觀上無差異。 不良:布帛片上確認到下述任一狀態。 (1)起絨部分彎曲。 (2)起絨部分塌下而不起絨。 (3)起絨部分看起來有裂痕。
<聚酯系纖維(PET纖維)之製作> (絨毛布帛用原棉1A) 使用固有黏度(IV值)為0.75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Bell Polyester公司製造,EFG-70),藉由通常之紡絲機,使用具有5齒梳連串型剖面且孔數為150個之紡絲頭,於紡絲溫度285℃下以180 m/分鐘之速度進行紡絲,獲得單纖維纖度50 dtex之未延伸紗。此時,於PET 100重量份中添加氧化鈦2重量份及三聚氰胺改性二氧化矽0.5重量份作為消光劑。繼而,於設定為90℃之均熱風型延伸機中延伸500%,直接於設定為150℃之均熱風型熱處理機中進行3%之限制收縮並且進行熱處理1分鐘,獲得熱處理紗。將該熱處理紗並合成適當之纖度後,藉由填料箱式捲縮機,經過98℃之預熱而賦予捲縮,於設定為100℃之均熱風乾燥機中以鬆弛率為15%以下之鬆弛狀態進行30分鐘熱處理,而獲得具有五丸連串型剖面且單纖維纖度為10 dtex之捲縮紗。最後,將該捲縮紗切割為51 mm,獲得絨毛布帛用原棉1A。原棉1A之捲縮去除溫度為100℃。
(絨毛布帛用原棉1B) 以與絨毛布帛用原棉1A相同之方法獲得絨毛布帛用原棉1B。但是,紡絲中使用孔數為200個且具有Y字型剖面之紡絲頭,以220 m/分鐘之捲取速度獲得單纖維纖度為31 dtex之未延伸紗。又,將延伸倍率設定為420%,將捲縮賦予後之熱處理溫度設定為80℃,最終獲得具有Y字剖面之單纖維纖度為7 dtex之絨毛用原棉1B(切割長度51 mm)。原棉1B之捲縮去除溫度為90℃。
(絨毛布帛用原棉1C) 以與絨毛布帛用原棉1A相同之方法獲得絨毛布帛用原棉1C。但是,使用孔數為80個且具有繭型剖面之紡絲頭,於150 m/分鐘之捲取速度進行紡絲。又,PET中除包含氧化鈦2份、改性二氧化矽0.5份以外,還包含棕色系顏料化合物4份。進而,將延伸倍率設定為415%,將延伸後捲縮賦予前之熱處理溫度設為180℃,不進行捲縮賦予後之熱處理。最終獲得具有繭型剖面之單纖維纖度為35 dtex之捲縮紗,將其切割為102 mm而獲得絨毛布帛用原棉1C。原棉1C之捲縮去除溫度為80℃。
(絨毛布帛用原棉1D) 於均熱風型延伸機中延伸後,於捲縮賦予前不進行熱處理,於捲縮賦予後於設定為150℃之均熱風乾燥機中進行30分鐘熱處理,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具有五丸連串型剖面且單纖維纖度為10 dtex之捲縮紗。原棉1D之捲縮去除溫度為150℃。
(絨毛布帛用原棉1E) 以與絨毛布帛用原棉1A相同之方法獲得絨毛布帛用原棉1E。但是,紡絲中使用孔數為150個且具有4齒梳連串型剖面之紡絲頭,以400 m/分鐘之捲取速度獲得單纖維纖度為18 dtex之未延伸紗。又,將延伸倍率設為400%,進行15分鐘捲縮賦予後之熱處理,最終獲得具有四丸連串型剖面且單纖維纖度為4.5 dtex之絨毛用原棉1E。原棉1E之捲縮去除溫度為100℃。
(絨毛布帛用原棉1F) 以與絨毛布帛用原棉1A相同之方法獲得絨毛布帛用原棉1F。但是,使用孔數為35個且具有5齒梳連串型剖面之紡絲頭,以170 m/分鐘之捲取速度進行紡絲。又,向PET中加入氧化鈦2份、改性二氧化矽0.5份。進而,將延伸倍率設定為510%,將延伸後捲縮賦予前之熱處理溫度設定為210℃,不進行捲縮賦予後之熱處理。最終獲得具有五丸連串型剖面且單纖維纖度為35 dtex之捲縮紗,將其切割為102 mm而獲得絨毛布帛用原棉1F。原棉1F之捲縮去除溫度為80℃。
<丙烯酸系纖維> (丙烯酸系纖維1) 使用商品名「KANECARON(註冊商標)RCL」(Kanek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丙烯酸系纖維,軟化點180~190℃,纖度12 dtex,切割長度76 mm)(以下,簡稱為RCL)。 (丙烯酸系纖維2) 使用商品名「KANECARON(註冊商標)ELP」(Kanek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丙烯酸系纖維,軟化點180~190℃,纖度27 dtex,切割長度102 mm)(以下,簡稱為ELP)。 (丙烯酸系纖維3) 使用商品名「KANECARON(註冊商標)AH」(Kanek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丙烯酸系纖維,軟化點180~190℃,纖度3.3 dtex,切割長度51 mm)(以下,簡稱為AH)。
<絨毛布帛之製作> (實施例1) 以50:20:30之重量比使用以上所獲得之絨毛布帛用原棉1A、1B及1C而製作纖維束,藉由纖維束編織機製作絨毛布帛。使用原棉1A及1B作為短絨毛部,使用原棉1C作為長絨毛部。繼而,於120℃下進行預研磨處理,用丙烯酸酯系接著劑布背塗佈於布帛背面並進行展寬處理。繼而,將研磨處理於160℃下進行3次,於130℃下進行3次,及於100℃下進行3次而獲得單位面積重量約1600 g/m2 之絨毛布帛。
(實施例2) 以70:30之重量比使用絨毛布帛用原棉1E及1F作為絨毛布帛用原棉,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單位面積重量約2000 g/m2 之絨毛布帛。使用原棉1E作為短絨毛部,使用原棉1F作為長絨毛部。
(比較例1) 以35:15:20:30之重量比使用絨毛布帛用原棉1A、1B、RCL及ELP作為絨毛布帛用原棉,使用RCL作為中絨毛部,使用ELP作為長絨毛部,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單位面積重量約1730 g/m2 之絨毛布帛。
(比較例2) 以70:30之重量比使用絨毛布帛用原棉1D及ELP作為絨毛布帛用原棉,使用原棉1D作為短絨毛部,及使用ELP作為長絨毛部,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單位面積重量約1540 g/m2 之絨毛布帛。
(比較例3) 以50:20:30之重量比使用絨毛布帛用原棉AH、RCL及ELP作為絨毛布帛用原棉,使用AH作為短絨毛部,使用RCL作為中絨毛部,使用ELP作為長絨毛部,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單位面積重量約1540 g/m2 之絨毛布帛。
於實施例及比較例中,以如上方式對所獲得之絨毛布帛之捲縮去除性、外觀、捆包恢復性及豐滿感進行評價。將該等結果示於下述表1。
[表1]
   絨毛布帛中之混合率(重量%) 纖維種類 單纖維纖度(dtex) 絨毛部 PET纖維之熱處理條件 PET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 (℃) 布帛評價
捲縮賦予前 捲縮賦予後 捲縮去除性 絨毛長度(mm) 外觀 豐滿感 捆包恢復性
℃×分鐘 ℃×分鐘 短絨毛部 長絨毛部
實施例1 原棉1A 50 PET纖維 10 短絨毛部 150℃×1分鐘 100℃×30分鐘 100 3 38 65 27 良好 良好 良好
原棉1B 20 PET纖維 7 短絨毛部 150℃×1分鐘 80℃×30分鐘 90 3
原棉1C 30 PET纖維 35 長絨毛部 180℃×1分鐘 80 5
實施例2 原棉1E 70 PET纖維 4.5 短絨毛部 150℃×1分鐘 100℃×15分鐘 100 3 38 66 28 良好 良好 良好
原棉1F 30 PET纖維 35 長絨毛部 210℃×1分鐘 80 5
比較例1 原棉1A 35 PET纖維 10 短絨毛部 150℃×1分鐘 100℃×30分鐘 100 3 37 67 30 良好 良好 不良
原棉1B 15 PET纖維 7 短絨毛部 150℃×1分鐘 80℃×30分鐘 90 3
RCL 30 丙烯酸系纖維 12 中絨毛部 - - - 4
ELP 20 丙烯酸系纖維 27 長絨毛部 - - - 5
比較例2 原棉1D 70 PET纖維 10 短絨毛部 150℃×30分鐘 150 1 36 63 27 不良 良好 不良
ELP 30 丙烯酸系纖維 27 長絨毛部 - - - 5
比較例3 AH 50 丙烯酸系纖維 3.3 短絨毛部 - - - 3 31 58 27 良好 不良 不良
RCL 20 丙烯酸系纖維 12 中絨毛部 - - - 3
ELP 30 丙烯酸系纖維 27 長絨毛部 - - - 5
由上述表1可知,於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皆使用具有規定捲縮去除溫度之PET纖維之實施例1及2之絨毛布帛中,捲縮去除性、外觀、豐滿感及捆包恢復性均良好。
於短絨毛部使用具有規定捲縮去除溫度之PET纖維,但長絨毛部僅使用作為丙烯酸系纖維之RCL及ELP的比較例1之布帛中,捲縮去除性、外觀及豐滿感良好,但捆包恢復性不良。於短絨毛部使用捲縮去除溫度為150℃之PET纖維之比較例2之絨毛布帛中,短絨毛部之捲縮去除性為1,於絨毛布帛內無法去除捲縮。結果外觀及捆包恢復性不良。於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皆使用丙烯酸系纖維之比較例3中,捲縮去除性及外觀良好,但豐滿感及捆包恢復性不良。
於1個以上之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亦可以如下方式構成。 [1]一種絨毛布帛,其特徵在於:其係長絨毛部之平均絨毛長度與短絨毛部之平均絨毛長度之差為2 mm以上者,且 上述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分別包含60重量%以上之具有捲縮之聚酯系纖維, 上述長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低於上述短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 上述短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為90℃以上120℃以下, 上述捲縮去除溫度為滿足以下數式(1)之最低溫度: (A-B)/A×100<3(%)    (1) 其中,於上述式(1)中, A表示對短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纖維束,以每1 dtex施加4 mg荷重之狀態於規定溫度下進行60秒乾熱處理後,每1 dtex施加有4 mg荷重之狀態的纖維束之長度, B表示對短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纖維束,以每1 dtex施加4 mg荷重之狀態於規定溫度下進行60秒乾熱處理後,卸除荷重時的纖維束之長度。 [2]如[1]所記載之絨毛布帛,其特徵在於:上述長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為90℃以下。 [3]如[1]或[2]所記載之絨毛布帛,其特徵在於:上述短絨毛部之單纖維纖度為1 dtex以上10 dtex以下。 [4]如[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絨毛布帛,其特徵在於:上述長絨毛部之單纖維纖度為10 dtex以上40 dtex以下。 [5]如[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絨毛布帛,其中上述絨毛布帛包含絨毛部整體之50重量%以上95重量%以下之短絨毛部、及絨毛部整體之5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下之長絨毛部。 [6]一種絨毛布帛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如[1]至[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絨毛布帛之製造方法,且於90℃以上160℃以下之溫度下進行研磨。
圖1(a)、(b)係對絨毛布帛之外觀評價基準進行說明之說明圖。

Claims (12)

  1. 一種絨毛布帛,其特徵在於:其係長絨毛部之平均絨毛長度與短絨毛部之平均絨毛長度之差為2mm以上者,且上述長絨毛部及短絨毛部分別包含60重量%以上之具有捲縮之聚酯系纖維,上述長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低於上述短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上述短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為90℃以上120℃以下,上述捲縮去除溫度為滿足以下數式(1)之最低溫度:(A-B)/A×100<3(%) (1)其中,於上述式(1)中,A表示對聚酯系纖維之纖維束,以每1dtex施加4mg荷重之狀態於規定溫度下進行60秒乾熱處理後,每1dtex施加有4mg荷重之狀態的纖維束之長度,B表示對聚酯系纖維之纖維束,以每1dtex施加4mg荷重之狀態於規定溫度下進行60秒乾熱處理後,卸除荷重時的纖維束之長度。
  2. 如請求項1之絨毛布帛,其中上述長絨毛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為90℃以下。
  3. 如請求項1或2之絨毛布帛,其中上述短絨毛部之單纖維纖度為1dtex 以上10dtex以下。
  4. 如請求項1或2之絨毛布帛,其中上述長絨毛部之單纖維纖度為10dtex以上40dtex以下。
  5. 如請求項3之絨毛布帛,其中上述長絨毛部之單纖維纖度為10dtex以上40dtex以下。
  6. 如請求項1或2之絨毛布帛,其中上述絨毛布帛包含絨毛部整體之50重量%以上95重量%以下之短絨毛部、及絨毛部整體之5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下之長絨毛部。
  7. 如請求項3之絨毛布帛,其中上述絨毛布帛包含絨毛部整體之50重量%以上95重量%以下之短絨毛部、及絨毛部整體之5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下之長絨毛部。
  8. 如請求項4之絨毛布帛,其中上述絨毛布帛包含絨毛部整體之50重量%以上95重量%以下之短絨毛部、及絨毛部整體之5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下之長絨毛部。
  9. 如請求項5之絨毛布帛,其中上述絨毛布帛包含絨毛部整體之50重量%以上95重量%以下之短絨毛部、及絨毛部整體之5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下之長絨毛部。
  10. 如請求項1或2之絨毛布帛,其中上述長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與上述短絨毛部所使用之聚酯系纖維之捲縮去除溫度的差為10℃以上。
  11. 如請求項1或2之絨毛布帛,其中上述長絨毛部包含60重量%以上100重量%以下之上述聚酯系纖維、及40重量%以下之丙烯酸系纖維。
  12. 一種絨毛布帛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絨毛布帛之製造方法,且於90℃以上160℃以下之溫度下進行研磨。
TW109144474A 2019-12-25 2020-12-16 絨毛布帛、及其製造方法 TWI8374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3718 2019-12-25
JP2019-233718 2019-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0878A TW202130878A (zh) 2021-08-16
TWI837446B true TWI837446B (zh) 2024-04-01

Family

ID=76574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4474A TWI837446B (zh) 2019-12-25 2020-12-16 絨毛布帛、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35500A1 (zh)
EP (1) EP4083285A4 (zh)
JP (1) JPWO2021131610A1 (zh)
CN (1) CN113906175B (zh)
TW (1) TWI837446B (zh)
WO (1) WO2021131610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07044A (en) * 1980-01-24 1981-08-25 Teijin Ltd Artificial leather
US4316924A (en) * 1979-03-26 1982-02-23 Teijin Limited Synthetic fur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JP2007002343A (ja) * 2005-06-21 2007-01-11 Kaneka Corp 段差に優れたパイル布帛
CN1965117A (zh) * 2004-04-13 2007-05-16 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绒毛布帛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8352B2 (ja) * 1976-10-04 1984-09-17 株式会社クラレ カツトパイル布の製法
JPS60162857A (ja) 1984-02-03 1985-08-24 株式会社クラレ 獣毛調ハイパイル布帛の製造方法
JP3065645B2 (ja) * 1990-09-26 2000-07-17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パイル布帛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140860A (ja) * 1991-11-19 1993-06-08 Kuraray Co Ltd 立毛布帛の製造方法
JP3207775B2 (ja) * 1996-12-13 2001-09-10 帝人株式会社 長短パイルを生起可能な立毛布帛
JP2001181926A (ja) * 1999-12-27 2001-07-03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捲縮除去性に優れた立毛布帛用アクリル系合成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81927A (ja) * 1999-12-27 2001-07-03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捲縮除去性に優れた立毛布帛用アクリル系合成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繊維からなる立毛布帛。
JP3989883B2 (ja) * 2002-09-26 2007-10-10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凹凸模様付き多色パイル布帛
JP2004308025A (ja) * 2003-04-02 2004-11-04 Kuraray Co Ltd 払拭用基布
JP2004308080A (ja) * 2003-04-10 2004-11-04 Solotex Corp 織物の製法
US7743476B2 (en) * 2004-06-24 2010-06-29 Mmi-Ipco, Llc Engineered fabric articles
JP5817942B2 (ja) * 2013-11-08 2015-11-18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高収縮性アクリル繊維と同繊維を含む紡績糸と同紡績糸を用いた段差パイル布帛
HK1255791A2 (zh) * 2018-07-13 2019-08-23 Leapxpert Ltd 用於確認通信通道上的指令的系統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6924A (en) * 1979-03-26 1982-02-23 Teijin Limited Synthetic fur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JPS56107044A (en) * 1980-01-24 1981-08-25 Teijin Ltd Artificial leather
CN1965117A (zh) * 2004-04-13 2007-05-16 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绒毛布帛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002343A (ja) * 2005-06-21 2007-01-11 Kaneka Corp 段差に優れたパイル布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83285A4 (en) 2023-10-11
US20220235500A1 (en) 2022-07-28
WO2021131610A1 (ja) 2021-07-01
CN113906175A (zh) 2022-01-07
JPWO2021131610A1 (zh) 2021-07-01
CN113906175B (zh) 2022-11-04
TW202130878A (zh) 2021-08-16
EP4083285A1 (en) 2022-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39467B (zh) 具有捲縮之聚酯系纖維、其製造方法、含其之絨毛布帛、及絨毛布帛之製造方法
JP2006214056A (ja) 織物
TWI837446B (zh) 絨毛布帛、及其製造方法
JP4858038B2 (ja) 嵩高性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糸
JP2016125166A (ja) 複合仮撚加工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織編物
JP2007023442A (ja) ポリエステル先染め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352069B (zh) 聚酯系纤维、使用其的绒头布帛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JP4140151B2 (ja)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仮撚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74704B2 (ja) 仮撚加工糸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仮撚加工糸の製造装置
JP2003147655A (ja) 再生セルロース・ポリエステル混繊交絡複合糸条、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織編物
JP3611051B2 (ja) 吸水性に優れたポリエステル織編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20937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複合糸条の製造方法
JP4085327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複合糸条
JPH038824A (ja)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糸条
JPH04333614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糸および繊維製品
JPS63235568A (ja) 野蚕調ポリエステル系布帛の製造方法
JPH06287825A (ja) 疑似撚加工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158184A (ja) 複合結束紡績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155231A (ja) 嵩高結束紡績糸
JP2005009005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複合繊維布帛の染色加工方法および染色加工布帛
JP2016097074A (ja) 布団
JPH0345735A (ja) 混繊交絡糸
JP2004124340A (ja) 弾性およびウール調触感を兼ね備えた繊維の製造方法、その製造方法から製造された繊維及びその繊維を用いた織物
JPH02264025A (ja) 織編物用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糸条
JPH11189939A (ja) 潜在嵩高性複合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