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8984B - 釣竿用捲線器座及釣竿 - Google Patents

釣竿用捲線器座及釣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8984B
TWI818984B TW108115331A TW108115331A TWI818984B TW I818984 B TWI818984 B TW I818984B TW 108115331 A TW108115331 A TW 108115331A TW 108115331 A TW108115331 A TW 108115331A TW I818984 B TWI818984 B TW I8189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reel
fishing rod
bush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5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7269A (zh
Inventor
谷口一真
神納芳行
岩田壯司
山中貴弘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7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7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8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898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01K87/08Handgr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01K87/06Devices for fixing reels on r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97/00Accessories for angling
    • A01K97/10Supports for ro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將減輕抓持釣竿之手之疲勞。
本發明係一種筒狀之捲線器座2,其於前側具備筒狀之移動襯套12,移動襯套12具有用以覆蓋捲線器腳之前端部5a之襯套部32,移動襯套12於外周面之全周中之與襯套部32為相反側之部分具有用以供手指自前側鉤住之指扣柄33,指扣柄33之前表面係沿著寬度方向朝前側凸出地彎曲之形狀,指扣柄33之後表面係具有凹部之形狀,指扣柄33之突出長度相當於一根手指之寬度。

Description

釣竿用捲線器座及釣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以將捲線器固定於釣竿之釣竿用捲線器座、具備該釣竿用捲線器座之釣竿、及釣竿用捲線器座中所使用之移動襯套。
如下述專利文獻1所述,供安裝雙軸捲線器之捲線器座於下表面具有指扣柄。垂釣者例如使指扣柄位於食指與中指之間而抓持釣竿。然而,若長時間進行垂釣,則抓持釣竿之手容易疲勞。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1-135815號公報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減輕抓持釣竿之手之疲勞。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完成者,本發明之釣竿用捲線器座之 特徵在於:其係筒狀之捲線器座,於前側具備筒狀之移動襯套,且移動襯套具有用以覆蓋捲線器腳之前端部之襯套部,且移動襯套於外周面之全周中之與襯套部為相反側之部分具有用以供手指自前側鉤住之指扣柄。
於安裝有該捲線器座之釣竿,例如可安裝雙軸捲線器。於抓持該釣竿時,例如可如圖11般抓持。使拇指位於捲線器之上側。捲線器之上表面之後部或捲線器之後表面係供拇指球壓抵。於捲線器之前側之位置,使釣竿位於食指與中指之間,並使食指抵接於捲線器之前表面,使中指抵接於移動襯套之指扣柄之前表面。無名指與小指抵接於捲線器座本體之下表面。或者,於具備握持體之情形時,使無名指與小指抵接於該握持體。於無名指與小指中,主要利用小指抓持捲線器座本體或握持體。無名指與小指位於自指扣柄向後側離開之位置。藉由此種抓持方法,可利用拇指球、食指、中指及小指之合計四點支持釣竿。因可利用釣竿之上側之兩部位及下側之兩部位之合計四部位支持釣竿,故容易使釣竿穩定。因此,能以較小之力抓持釣竿。又,若如此抓持,則手腕容易相對於手臂成為一直線上,手腕不易彎曲。因此,手腕之負擔較小。
亦可如圖13般予以抓持。拇指同樣地位於捲線器之上側,將拇指球壓抵於捲線器之上表面之後部或捲線器之後表面。使食指抵接於移動襯套之指扣柄之前表面,使中指、無名指及小指抵接於捲線器座本體或握持體之下表面。於中指、無名指及小指中,主要利用小指抓持捲線器座本體或握持體。中指、無名指及小指位於自指扣柄向後側離開之位置。藉由此種抓持方法,可利用拇指球、食指及小指之合計三點支持釣竿。因可利用合 計三點支持釣竿,故容易使釣竿穩定。因此,能以較小之力抓持釣竿。於此情形時,手腕之彎曲亦較小,手腕之負擔亦較小。
又,因前側之移動襯套具有指扣柄,故於大型捲線器之情形時,指扣柄與移動襯套一起相對地位於前側,於小型捲線器之情形時,指扣柄與移動襯套一起相對地位於後側。如此,指扣柄之位置根據捲線器之尺寸而前後變化,故即便捲線器之尺寸發生改變,亦可利用如上所述之四點支持或三點支持來抓持釣竿。
特佳為,指扣柄之前表面係沿著寬度方向朝前側凸出地彎曲之形狀,指扣柄之後表面係具有凹部之形狀。如上所述,指扣柄之前表面例如供中指抵接。於使中指抵接於指扣柄之前表面之情形時,將中指之例如第一關節壓抵於指扣柄之前表面。此時,若指扣柄之前表面為沿著寬度方向朝前側凸出地彎曲之形狀,則中指之觸感柔軟,中指不易疼痛。另一方面,無名指位於自中指向後方離開之位置,故無名指不易接觸到指扣柄之後表面。因此,即便指扣柄之後表面為具有凹部之形狀,無名指亦不會疼痛。而且,因指扣柄之後表面為具有凹部之形狀,故可使指扣柄輕量化,且可使移動襯套輕量化。
又,較佳為指扣柄之前表面係沿著寬度方向朝前側凸出地彎曲之形狀,指扣柄之後表面係於橫截面觀察下向後側之鼓出量較前表面之向前側之鼓出量小之形狀。藉由將指扣柄之後表面設為此種形狀,亦可使指扣柄輕量化。再者,所謂橫截面係將指扣柄沿著其寬度方向切斷時之截面。
又,指扣柄之突出長度較佳為相當於一根手指之寬度。於如上所述之四點支持之抓持方法中,藉由伸長或彎曲無名指,可利用無名指使雙軸捲線器之把手旋轉。即,僅利用單手便可一面操作釣竿一面使雙軸捲線器旋轉。於如此利用無名指進行使雙軸捲線器之把手旋轉之操作之情形時,若指扣柄之突出長度為相當於一根手指之寬度之長度,則無名指不易干涉指扣柄,可使無名指順利地屈伸。又,於上述三點支持之抓持方法中亦同樣地,可藉由使中指屈伸而使雙軸捲線器之把手旋轉。於此情形時,中指亦不易干涉指扣柄,可使中指順利地屈伸。
又,較佳為指扣柄之前表面之前端側區域相對於捲線器座之徑向以10度以下之傾斜角度朝前側傾斜,且於安裝有捲線器之狀態下,指扣柄之前表面之前端側區域成為沿著捲線器座之徑向或相對於捲線器座之徑向朝前側傾斜之狀態。若安裝捲線器,則移動襯套之襯套部將覆蓋捲線器腳,移動襯套會以與鬆動相應之量傾斜。該傾斜係於移動襯套之全周中之襯套部所處之區域中,其前部向移動襯套之中心線靠近,後部自移動襯套之中心線離開之傾斜。若於安裝捲線器前之基準狀態下,指扣柄之前表面之前端側區域沿著捲線器座之徑向,則於安裝有捲線器之狀態下,指扣柄之前表面之前端側區域成為相對於捲線器座之徑向朝後側傾斜之狀態。另一方面,當指扣柄之前表面之前端側區域相對於捲線器座之徑向以10度以下之傾斜角度朝前側傾斜,且於安裝有捲線器之狀態下,指扣柄之前表面之前端側區域沿著捲線器座之徑向或相對於捲線器座之徑向朝前側傾斜時,抵接於指扣柄之手指不易滑動而容易穩定,如上所述之四點支持或三點支持 之狀態穩定,手之負擔減輕。又,因於安裝捲線器前之基準狀態下指扣柄之前表面之前端側區域之傾斜角度為10度以下,故於安裝有捲線器之狀態下,即便於指扣柄之前表面之前端側區域朝前側傾斜之狀態下,該傾斜角度亦稍小。因此,可使手指以自然之狀態抵接於指扣柄之前表面。
又,本發明之釣竿係具備上述捲線器座者。
又,本發明之釣竿用捲線器座之移動襯套之特徵在於:其係具有用以覆蓋捲線器腳之前端部之襯套部的筒狀之移動襯套,該移動襯套於外周面之全周中之與襯套部為相反側之部分具有用以供手指自前側鉤住之指扣柄。
如上所述,因前側之移動襯套於與襯套部為相反側之部分具有指扣柄,故可減輕抓持釣竿之手之疲勞。
1:竿本體
2:捲線器座
3:雙軸捲線器
4:紡車式捲線器
5a:捲線器腳之前端部
5b:捲線器腳之後端部
5c:捲線器腳之踝部
6:把手
7:筒體
10:捲線器座本體
11:螺帽
12:移動襯套
12a:中心線
13:握持體
14:握持體
20:捲線器腳安裝部
21:固定襯套部
22:公螺紋部
30:環狀突條
31:卡合突條
32:襯套部
33:指扣柄
34:前表面
34a:基端側區域
34b:前端側區域
34c:脊部
35:後表面
36:凹部
40:第二指扣柄
50:突起
60:手掌握持部
61:保持用螺帽
63:保持用公螺紋部
64:固定構件
65:交換構件
100:拇指
101:拇指球
102:食指
103:中指
104:無名指
105:小指
X1:箭頭
X2:箭頭
θ:傾斜角度
圖1係自前側觀察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所得之立體圖。
圖2係自後側觀察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所得之立體圖。
圖3係自後側觀察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所得之立體圖。
圖4係自左側觀察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所得之側視圖。
圖5係自前側在中心線之方向上觀察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所得之前視圖。
圖6係自後側在中心線之方向上觀察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所得之後視圖。
圖7係自下側觀察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所得之仰視圖。
圖8係圖7之D-D剖視圖。
圖9(a)~(c)分別為圖6之A-A剖視圖、B-B剖視圖、C-C剖視圖。
圖10係自左側觀察於安裝有具備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的釣竿用捲線器座之釣竿,安裝有雙軸捲線器之狀態所得之側視圖。
圖11係表示抓持圖10之釣竿之狀態之一例的側視圖。
圖12係與表示圖10之釣竿之指扣柄之圖9(b)對應的剖視圖。
圖13係表示抓持圖10之釣竿之狀態之一例的側視圖。
圖14係自前側觀察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所得之立體圖。
圖15係自後側觀察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所得之立體圖。
圖16係自左側觀察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所得之側視圖。
圖17係自前側在中心線之方向上觀察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所得之前視圖。
圖18係自後側在中心線之方向上觀察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所得之後視圖。
圖19係自下側觀察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所得之仰視圖。
圖20係圖19之H-H剖視圖。
圖21(a)~(c)分別為圖18之E-E剖視圖、F-F剖視圖、G-G剖視圖。
圖22係自左側觀察於安裝有具備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的釣竿用捲線器座之釣竿,安裝有雙軸捲線器之狀態的側視圖。
圖23係自左側觀察於安裝有具備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的釣竿用捲線器座之釣竿,安裝有紡車式捲線器之狀態的側視圖。
圖24係表示抓持圖23之釣竿之狀態之一例的側視圖。
圖25係自左側觀察安裝有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捲線器座的釣竿之使用狀態之側視圖。
圖26係自左側觀察安裝有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捲線器座的釣竿之使用狀態之側視圖。
圖27係自左側觀察安裝有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捲線器座的釣竿之使用狀態之側視圖。
圖28係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捲線器座之分解圖。
<第一實施形態>
以下,一面參照圖1~13,一面對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具備其之釣竿用捲線器座及釣竿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之捲線器座2係用於將捲線器固定於釣竿者,且安裝於釣竿之竿本體1(竿坯件)而使用。該捲線器座2係被稱為所謂之管座且整體上為筒狀者,外裝於竿本體1且接著並固定於特定位置。捲線器可為紡車式捲線器,亦可為雙軸捲線器3。捲線器具備於前後方向上延伸之捲線器腳(參照圖8)。捲線器係藉由將捲線器腳固定於捲線器座2而固定於釣竿。
於圖10中,作為一例,示出於釣竿之捲線器座2安裝有雙軸捲線器3之狀態。雙軸捲線器3通常安裝於捲線器座2之上側。再者,將竿頭側稱為前側,將竿尾側稱為後側。竿本體1或捲線器座2、移動襯套12之中心線12a之方向(軸線方向)為前後方向。於圖10中,以箭頭X1表示前側,以箭頭X2表示後側。於圖4中亦同樣地表示。又,將與前後方向正交之方向設為左右方向。雙軸捲線器3之把手6之旋轉軸線之方向成為左右方向。紡車式捲線器之把手6之旋轉軸線之方向亦同樣地成為左右方向。
捲線器座2為筒狀。捲線器座2安裝於釣竿之竿本體1之外側。捲線器座2具備筒狀之捲線器座本體10、二點鏈線所示之螺帽11、移動襯套12及握持體13。握持體13位於緊接著捲線器座本體10之後側。握持體13為筒狀,且安裝於捲線器座本體10之後部及竿本體1之外側。握持體13包含各種握持素材。作為握持素材,例如有軟木或發泡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烯乙酸乙烯酯)等發泡樹脂等。於圖10等中,對握持體13附上多個點而示出。移動襯套12位於捲線器腳之前側。即,捲線器座2係前鎖定構造。
捲線器座本體10直接或介隔筒狀之間隔件(省略圖示)接著並固定於竿本體1之外側。捲線器座本體10具有未圖示之捲線器腳安裝部、固定襯套部21及公螺紋部22。捲線器腳安裝部係面向捲線器腳之安裝面(背面)之部分,且形成於捲線器座本體10之全周中之特定部分。於捲線器腳安裝部之後端部形成有固定襯套部21。固定襯套部21與捲線器座本體10形成為一 體。再者,捲線器座本體10係藉由射出成形而由合成樹脂形成。固定襯套部21覆蓋未圖示之捲線器腳之後端部而將其予以保持。固定襯套部21於前側開口。捲線器腳之後端部自前側插入至固定襯套部21。
於捲線器座本體10之前部外周面形成有公螺紋部22。螺帽11螺合於公螺紋部22。移動襯套12位於螺帽11之後側。移動襯套12雖可相對於捲線器座本體10於前後方向上移動但無法旋轉。移動襯套12覆蓋捲線器腳之前端部5a(參照圖8)而將其予以保持。利用移動襯套12及捲線器座本體10之固定襯套部21前後夾持捲線器腳。藉此將捲線器固定於捲線器座2。
對移動襯套12之詳細情況進行說明。於圖1~圖9中以單獨體之狀態示出本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12。移動襯套12之朝向為任意,為了方便起見,如圖10般,根據安裝雙軸捲線器3時之狀態進行圖示。移動襯套12為筒狀,且套於捲線器座本體10之外側。移動襯套12之兩端開口。
移動襯套12於前端開口部之內周面具有環狀突條30。該環狀突條30卡合於螺帽11之外周面之未圖示之卡合周槽。藉此,即便螺帽11旋轉,移動襯套12亦不旋轉,伴隨螺帽11一面旋轉一面於前後方向上移動,移動襯套12與螺帽11一起於前後方向上移動。移動襯套12於內周面之中間部具有卡合突條31。卡合突條31沿著前後方向呈一直線狀延伸。卡合突條31之位置及根數為任意,於本實施形態中,卡合突條31上下對向地設置有一對。但,亦可為卡合突條31於左右方向上對向地設置有一對。卡合突條31與形成於捲線器座本體10之外周面之未圖示之導槽卡合。藉由使卡合 突條31卡合於捲線器座本體10之導槽,移動襯套12可不繞捲線器座2之中心線旋轉,而一面由導槽引導一面於前後方向上直線地移動。
移動襯套12於後端開口部之開口緣部具有襯套部32。襯套部32成為移動襯套12之後端開口部之開口緣部之全周中的一部分朝徑向外側鼓出之形狀。襯套部32於後側開口。捲線器腳之前端部5a相對地自後側進入至襯套部32。襯套部32自徑向外側覆蓋捲線器腳之前端部5a而保持該捲線器腳之前端部5a。移動襯套12之襯套部32及捲線器座本體10之固定襯套部21前後夾持捲線器腳。
移動襯套12於外周面具有指扣柄33。指扣柄33位於移動襯套12之外周面之全周中之與襯套部32為上下相反側之部分,使得指扣柄33設置於捲線器腳之前端部5a的相反側。襯套部32與指扣柄33之前後方向之位置大致相同。例如,於襯套部32位於外周面之上側部分之狀態下,指扣柄33位於外周面之下側部分。指扣柄33與襯套部32於自前側觀察移動襯套12時或者自後側觀察移動襯套12時,處於180度對向之位置關係。再者,指扣柄33之前後方向之位置為任意。於本實施形態中,指扣柄33位於移動襯套12之外周面之後端部附近,但亦可位於移動襯套12之外周面之前後方向之中間部或前端部附近。
指扣柄33自移動襯套12之外周面朝向大致徑向外側突出。如圖4及圖8般,指扣柄33之前後方向之尺寸為指扣柄33之厚度。指扣柄33之厚度於基端部較大,於前端部較小。指扣柄33之厚度自基端部朝向前端部逐漸變小。如圖5及圖6般,指扣柄33之左右方向之尺寸為指扣柄33之寬度。指 扣柄33之寬度於基端部較大,於前端部較小。指扣柄33之寬度自基端部朝向前端部逐漸變小。自前側觀察指扣柄33時及自後側觀察指扣柄33時,指扣柄33之形狀係於前視或後視下將基端部設為底邊且將前端部設為頂點之大致三角形狀,具體而言,係頂角為銳角之左右對稱之等腰三角形狀。
使手指鉤於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手指係例如食指或中指。手指沿著左右方向鉤繞於指扣柄33。於右手之情形時,手指自右側朝向左側鉤繞於指扣柄33,於左手之情形時,手指自左側朝向右側鉤繞。指扣柄33之突出長度係相當於普通成人之手之食指或中指之一根手指之寬度的長度。
如圖9般,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沿著左右方向朝前側凸出地彎曲。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係沿著左右方向朝前側鼓出之彎曲面。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左右兩側緣部較佳為延伸至指扣柄33之後表面35之附近。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左右兩側緣部較佳為至少超過指扣柄33之前後方向之中央位置延伸至後側為止。即,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左右兩側緣部較佳為延伸至指扣柄33之後部為止。
指扣柄33之後表面35幾乎未向後側鼓出。指扣柄33之後表面35具有凹部36。凹部36朝向前側凹陷。凹部36之形狀、大小及個數為任意,於本實施形態中,凹部36於指扣柄33之後表面35之中央部形成一處。如圖6般,凹部36與指扣柄33之形狀對應。凹部36之寬度於指扣柄33之基端側較寬,於指扣柄33之前端側較窄。凹部36之寬度自指扣柄33之基端側朝 向前端側逐漸變寬。具體而言,凹部36與指扣柄33之前視或後視之形狀對應而為大致三角形狀。凹部36之深度為指扣柄33之厚度之大致一半左右。因指扣柄33之後表面35具有凹部36,故指扣柄33之厚度大致固定。
如圖6及圖8般,指扣柄33整體上朝向前側傾斜地延伸。於如圖8之縱截面觀察下,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被劃分為基端側區域34a與前端側區域34b該兩個部分。基端側區域34a與前端側區域34b之形狀互不相同。基端側區域34a與前端側區域34b之比率可為多種,於本實施形態中,基端側區域34a與前端側區域34b將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分為兩部分。因此,基端側區域34a佔據基端側之大致一半之區域,前端側區域34b佔據前端側之大致一半之區域。於縱截面觀察下,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基端側區域34a朝後側凸出地彎曲。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基端側區域34a朝後側彎曲且自基端側朝向前端側延伸。於縱截面觀察下,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前端側區域34b為相對於移動襯套12之徑向以傾斜角度θ朝前側傾斜之直線。
於圖8中以一點鏈線表示移動襯套12之指扣柄33之位置處之徑向。一點鏈線所示之移動襯套12之徑向為上下方向。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前端側區域34b以越靠前端側則越位於前側之方式,相對於上下方向以傾斜角度θ朝前側傾斜。傾斜角度θ較佳為10度以下,更佳為5度以下。又,傾斜角度θ較佳為1度以上。移動襯套12以可於前後方向上移動之方式安裝於捲線器座本體10。於捲線器座本體10之外周面與移動襯套12之內周面之間存在間隙。根據該間隙、鬆動量,於將捲線器安裝於捲線器座2之狀態 下,移動襯套12成為略微傾斜之狀態。該傾斜係移動襯套12之中心線12a之前側成為指扣柄33側,移動襯套12之中心線12a之後側成為襯套部32側之傾斜。例如,於襯套部32位於移動襯套12之上側,指扣柄33位於移動襯套12之下側之情形時,移動襯套12之傾斜係移動襯套12之中心線12a之前側成為下側,移動襯套12之中心線12a之後側成為上側之傾斜。
較佳為於藉由將捲線器安裝於捲線器座2而使移動襯套12成為稍許傾斜之狀態時,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前端側區域34b處於至少未朝後側傾斜之狀態。即,於將捲線器安裝於捲線器座2之狀態下,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前端側區域34b較佳為沿著上下方向或者相對於上下方向朝前側稍許傾斜之任一狀態。於在已將捲線器安裝於捲線器座2之狀態下,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前端側區域34b沿著上下方向之情形時,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前端側區域34b成為與捲線器座之中心線正交之姿勢。於在已將捲線器安裝於捲線器座2之狀態下,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前端側區域34b朝前側稍許傾斜之情形時,該角度較佳為數度以下,且較佳為5度以下。例如,於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前端側區域34b之傾斜角度θ為5度,藉由安裝捲線器而使移動襯套12傾斜2度之情形時,安裝有捲線器之狀態下之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前端側區域34b會以5-2=3度朝前側傾斜。
移動襯套12較佳為一個構件。指扣柄33較佳為與移動襯套12形成為一體。移動襯套12較佳為藉由射出成形而由合成樹脂形成。
於如上所述之捲線器座2安裝有例如雙軸捲線器3。如圖10般,雙軸捲線器3於通常之使用狀態下,位於捲線器座2之上側。雙軸捲線器3可為右把手規格亦可為左把手規格。作為一例,圖示出左把手規格之雙軸捲線器3。於左把手規格之雙軸捲線器3之情形時,利用右手抓持釣竿,且利用左手使把手6旋轉。
於用右手抓持釣竿時,例如可如圖11般予以抓持。於圖11中,以二點鏈線表示右手。該抓握方法例如適於船釣。使拇指100位於雙軸捲線器3之上側。拇指100可抵接於雙軸捲線器3之上表面,亦可自雙軸捲線器3之上表面稍許浮起。將拇指球101壓抵於雙軸捲線器3之上表面之後部或者雙軸捲線器3之後表面。拇指球101成為用以支持釣竿之第一個支點。利用拇指球101將雙軸捲線器3朝前方且斜下方推壓。
於雙軸捲線器3之前側之位置,使釣竿位於食指102與中指103之間。使釣竿通過食指102與中指103之間。食指102位於釣竿之上側。食指102抵接於雙軸捲線器3之前表面。因於釣竿之上側存在雙軸捲線器3,故使食指102自前側鉤於該雙軸捲線器3。食指102成為用以支持釣竿之第二個支點。利用食指102將雙軸捲線器3拉至後側即近前。
中指103位於釣竿之下側。中指103鉤於移動襯套12之指扣柄33。中指103隔著釣竿位於食指102之大致正下方之位置或者稍許後側。將中指103與指扣柄33之關係示於圖12中。中指103抵接於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中指103未抵接於指扣柄33之後表面35,而僅抵接於指扣柄33之前表 面34。中指103向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抵接狀態可為多種。例如,可僅使中指103之指頭之指腹抵接於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較佳為,如圖12般,使中指103之第一關節位於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左右方向中央部,使第一關節之兩側之指腹部分分別密接於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左部及右部。因指扣柄33之突出長度係相當於中指103之寬度之長度,故可將中指103之全寬壓抵於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又,相對於中指103,指扣柄33幾乎不向下側突出。中指103成為用以支持釣竿之第三個支點。利用中指103將指扣柄33拉至近前。
其餘兩個手指即無名指104與小指105抵接於握持體13之下表面。無名指104與小指105位於自指扣柄33向後側離開之位置。較佳為於無名指104與小指105中,主要利用小指105抓持握持體13。無名指104可為輕輕放於握持體13之程度。小指105成為用以支持釣竿之第四個支點。利用小指105將釣竿向上側推壓。
若如此抓持釣竿,則可利用拇指球101、食指102、中指103及小指105將釣竿予以四點支持。該四點支持係雙軸捲線器3之前部之上下兩部位與雙軸捲線器3之後部之上下兩部位之合計四部位之支持。又,該四點支持係釣竿之上側之前後兩部位與下側之前後兩部位之合計四部位之支持。因此可容易地使釣竿穩定。因雙軸捲線器3位於釣竿之上側,故因雙軸捲線器3之重量,釣竿容易左右旋轉。於利用左手使把手6旋轉之情形時,釣竿亦容易伴隨把手6之旋轉操作而左右晃動。然而,藉由如此利用四點予以支持,可容易地抑制釣竿之左右之旋轉或晃動。又,可利用較小 之力抓持釣竿,垂釣者之負擔較小。又,如圖11般,可於手掌相對於手臂筆直地向前伸長之狀態下抓持釣竿,手掌與手臂成為一直線上。即,手腕不易彎曲。換言之,與於使手筆直地伸長之狀態下,直接將手握緊來抓持釣竿之感覺接近。因此,手腕之負擔較小,可長時間輕鬆地持釣竿進行垂釣。並且,因釣竿相對於手掌或手臂位於同一線上,故釣竿與手之一體感提高,釣竿成為手之延長。
又,如圖11中箭頭所示,可藉由使無名指104屈伸而利用無名指104使把手6旋轉。例如於釣剝皮魚時,有一面使釣竿上下搖晃一面進行所謂之「拍釣」之動作之情形。於此種情形時,僅利用持釣竿之單手、於圖11之情形時為右手,使釣竿上下小幅振動。此時,於出現線擺動之情形等時,可利用無名指104使把手6旋轉而消除線擺動。即可利用單手進行釣竿之動作及把手6之旋轉操作。於如此利用無名指104使把手6旋轉時,無名指104不與指扣柄33干涉,故可利用無名指104順利地對把手6進行旋轉操作。又,即便使無名指104屈伸,亦利用四點支持釣竿,故釣竿穩定,可容易地對把手6進行旋轉操作。
如上所述之抓握方法係一例,抓握方法可由垂釣者任意地決定。亦可選擇如圖13之抓握方法。與圖11之抓握方法不同,使食指102鉤於指扣柄33。中指103、無名指104及小指105抓持握持體13。可利用中指103使把手6旋轉。於此情形時,可利用拇指球101、食指102及小指105之三點支持釣竿。於該三點支持之情形時,亦可容易地使釣竿穩定。
再者,以將雙軸捲線器3安裝於捲線器座2之情形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亦可安裝紡車式捲線器。於紡車式捲線器之情形時,通常紡車式捲線器位於釣竿之下側,移動襯套12之指扣柄33位於釣竿之上側。
<第二實施形態>
其次,對第二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12、捲線器座2及釣竿進行說明。但,對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省略其詳細之說明。於圖14~圖21中,以單獨體之狀態示出第二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12。第二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12具備左右一對卡合突條31。又,關於移動襯套12,如圖16及圖20般,相較第一實施形態之移動襯套12而言指扣柄33位於靠前側。指扣柄33位於移動襯套12之前後方向之大致中央部。於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左右方向中央部(寬度方向中央部),曲率半徑較其他部分小之脊部34c沿著縱向延伸。可使該脊部34c位於手指之第一關節。於指扣柄33之後表面35未形成有如上所述之凹部36。如圖21般,指扣柄33之後表面35於橫截面觀察下朝後側略微鼓出,其鼓出量或者鼓出之程度較指扣柄33之前表面34之鼓出量或鼓出之程度小。指扣柄33之後表面35為朝後側稍許鼓出之程度。指扣柄33之後表面35沿著左右方向略微朝後側凸出地彎曲,其曲率半徑較大且接近平面。
圖22中示出於釣竿安裝有雙軸捲線器3之狀態。於捲線器座2與竿本體1之間,亦較佳為具備裝飾用之筒體7。筒體7例如可設為金屬製。再者,雙軸捲線器3為右把手規格。因此,利用左手抓持釣竿。該捲線器座2不具備握持體13。因此,於如上所述之四點支持之抓握方法之情形時,無 名指104與小指105將抓持捲線器座本體10。
又,圖23中示出於釣竿安裝有紡車式捲線器4之狀態。紡車式捲線器4可為右把手規格亦可為左把手規格,圖23中示出左把手規格之紡車式捲線器4。利用右手抓持釣竿。捲線器座2成為與圖22所示之狀態上下相反之方向。捲線器座本體10之捲線器安裝部20或移動襯套12之襯套部32、捲線器座本體10之固定襯套部21位於下側。移動襯套12之指扣柄33位於上側,成為朝向上側突出之狀態,使得指扣柄33設置於捲線器腳之前端部5a的相反側。捲線器腳自下側安裝於捲線器座本體10之捲線器腳安裝部20。捲線器腳之前端部5a自捲線器腳之踝部5c向前側延伸,且保持於移動襯套12之襯套部32。捲線器腳之後端部5b自捲線器腳之踝部5c向後側延伸,且保持於捲線器座本體10之固定襯套部21。
圖24中示出抓握方法之一例。拇指100位於捲線器座2之上側。拇指100可抵接於捲線器座本體10之上表面,亦可自捲線器座本體10浮起。將拇指球101自捲線器座本體10之後部放置並抵接於竿本體1。拇指球101成為第一個支點。
使食指102鉤於指扣柄33。食指102成為第二個支點。使捲線器腳之踝部5c位於中指103與無名指104之間。中指103位於捲線器腳之踝部5c之前側。可使中指103自前側抵接於捲線器腳之踝部5c,於此情形時,中指103成為第三個支點。無名指104與小指105位於捲線器腳之踝部5c之後側。無名指104位於自捲線器腳之踝部5c向後側離開之位置。小指105成為第四個支點。可如此利用拇指球101、食指102、中指103及小指105之 四點支持釣竿。就該抓握方法而言,手腕不易彎曲,能以自然之狀態抓持釣竿。
<其他實施形態>
列舉若干個捲線器座2之其他變化之代表例。如圖25般,捲線器座本體10亦可具有第二指扣柄40。第二指扣柄40與捲線器座本體10之下表面形成為一體。第二指扣柄40例如位於捲線器座本體10之下表面之後部。捲線器座本體10之第二指扣柄40位於自移動襯套12之指扣柄33向後側離開之位置。捲線器座本體10之第二指扣柄40相較移動襯套12之指扣柄33而言突出長度較大,延伸至較移動襯套12之指扣柄33更靠下側。該捲線器座2主要供安裝雙軸捲線器3。於捲線器座2之後側之位置設置有筒狀之握持體14。握持體14安裝於竿本體1上。於如上所述藉由四點支持予以抓持之情形時,可使小指105自前側抵接於捲線器座本體10之第二指扣柄40。於上述三點支持之情形時,亦可使捲線器座本體10之第二指扣柄40位於無名指104與小指105之間。又,亦可容易地應對未將手指鉤於移動襯套12之抓握方法,例如,可利用食指102及中指103夾著捲線器座本體10之第二指扣柄40。
圖26所示之捲線器座2與第一實施形態之捲線器座2同樣地具備握持體13。於握持體13之下表面形成有突起50。突起50例如與圖25之第二指扣柄40相比向下方之突出長度較小。突起50與移動襯套12之指扣柄33相比突出長度較小。該突起50例如可位於無名指104與小指105之間。
圖27及圖28所示之捲線器座2具備朝下側大幅地鼓出之手掌握持部60。捲線器座2具備捲線器座本體10、移動襯套12、移動襯套12用之螺帽11及保持用螺帽61。捲線器座本體10具備捲線器腳安裝部20、固定襯套部21、移動襯套12用之公螺紋部22、手掌握持部60及保持用公螺紋部63。保持用公螺紋部63位於較固定襯套部21更靠後側。於該保持用公螺紋部63螺固有保持用螺帽61。
捲線器座本體10具備相互分開地形成之固定構件64及交換構件65。固定構件64構成捲線器座本體10之主要部分,且整體上為筒狀。固定構件64固定於竿本體1。固定構件64具有捲線器腳安裝部62、固定襯套部21、襯套用之公螺紋部22及保持用公螺紋部63。交換構件65可相對於固定構件64予以裝卸。交換構件65可相對於固定構件64朝向下側分離,且自下側朝向上側安裝於固定構件64。交換構件65具有手掌握持部60。可於將保持用螺帽61鬆開而使其後退至後側之狀態下,將交換構件65裝卸於固定構件64。藉由使保持用螺帽61旋轉並前進,保持用螺帽61將交換構件65向前側推壓。交換構件65由固定構件64及保持用螺帽61前後夾持而固定。
1:竿本體
2:捲線器座
3:雙軸捲線器
6:把手
10:捲線器座本體
11:螺帽
12:移動襯套
13:握持體
22:公螺紋部
33:指扣柄
X1:箭頭
X2:箭頭

Claims (7)

  1. 一種釣竿用捲線器座,其係用以在釣竿之上側安裝捲線器之筒狀之捲線器座,於前側具備筒狀之移動襯套,且移動襯套具有用以覆蓋捲線器腳之前端部之襯套部,且移動襯套於外周面之全周中之與襯套部為相反側之部分具有用以供手指自前側鉤住之指扣柄;指扣柄之前表面係於指扣柄之基端側區域及前端側區域沿著寬度方向朝前側凸出地彎曲之彎曲面;指扣柄之前表面之前端側區域成為如下狀態:於安裝捲線器之前之狀態下,相對於捲線器座之徑向以第1傾斜角度朝前側傾斜,且於安裝有捲線器之狀態下,沿著捲線器座之徑向或相對於捲線器座之徑向以小於第1傾斜角度之第2傾斜角度朝前側傾斜。
  2. 如請求項1之釣竿用捲線器座,其中指扣柄之後表面係具有凹部之形狀。
  3. 如請求項1之釣竿用捲線器座,其中指扣柄之後表面係於橫截面觀察下向後側之鼓出量較前表面之向前側之鼓出量小之形狀。
  4. 如請求項1之釣竿用捲線器座,其中指扣柄之突出長度相當於一根手指之寬度。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釣竿用捲線器座,其中第1傾斜角度為1度以上10度以下。
  6. 如請求項5之釣竿用捲線器座,其中第2傾斜角度為5度以下。
  7. 一種釣竿,其具備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釣竿用捲線器座。
TW108115331A 2018-07-31 2019-05-03 釣竿用捲線器座及釣竿 TWI8189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3134 2018-07-31
JP2018143134A JP7080761B2 (ja) 2018-07-31 2018-07-31 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及び釣竿並びに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の移動フー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7269A TW202007269A (zh) 2020-02-16
TWI818984B true TWI818984B (zh) 2023-10-21

Family

ID=69227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5331A TWI818984B (zh) 2018-07-31 2019-05-03 釣竿用捲線器座及釣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17359B2 (zh)
JP (1) JP7080761B2 (zh)
KR (3) KR102653297B1 (zh)
TW (1) TWI8189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4734B2 (ja) * 2020-04-28 2023-05-3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及び釣竿
JP7395439B2 (ja) 2020-07-28 2023-12-1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リールシート
JP2022169919A (ja) 2021-04-28 2022-11-10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リールシート
US20220394966A1 (en) * 2021-06-14 2022-12-15 Samuel Climer Casting Rod Handle
JP2024017190A (ja) * 2022-07-27 2024-02-0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8164U (zh) * 1988-05-19 1989-11-27
JP3117959U (ja) * 2005-10-25 2006-01-19 太平 大橋 釣竿用トリガ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826Y2 (ja) * 1981-09-11 1984-04-23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釣竿用トリガ−
KR900003015Y1 (ko) * 1986-07-08 1990-04-12 시마노 고오교오 가부시기 가이샤 낚싯대에 있어서의 고정후드의 부착구조
US4850130A (en) * 1988-08-10 1989-07-25 Lew Childre & Sons, Inc. Sliding foregrip for a fishing rod
JP2511718Y2 (ja) * 1992-06-16 1996-09-25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釣竿用キャスティングハンドル
US6105302A (en) * 1995-12-27 2000-08-22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rod having improved gripping portion
US5797554A (en) * 1996-10-09 1998-08-25 Brunswick Corporation Cushion grip for fishing reel
US6098333A (en) * 1997-02-12 2000-08-08 Wickizer; Kirk C. Leverage feature for a fishing rod handle
JP3117959B2 (ja) * 1997-11-07 2000-12-1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オーダー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
US6378238B1 (en) * 2000-09-28 2002-04-30 Wu Shiung Lu Fishing rod structure
JP3866509B2 (ja) * 2000-12-08 2007-01-10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と、釣竿
JP4159404B2 (ja) * 2003-05-16 2008-10-01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釣竿用リールの取り付け構造及び釣竿用可動フード体
CN101005759B (zh) * 2004-08-23 2011-01-12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竿和钓鱼竿的绕线轮底座
JP2008220213A (ja) * 2007-03-09 2008-09-25 Shimano Inc 釣り竿
JP2010273586A (ja) * 2009-05-27 2010-12-09 Shimano Inc リールシート
JP2011135815A (ja) * 2009-12-28 2011-07-14 Globeride Inc リール装着部を有する釣竿
JP5337131B2 (ja) * 2010-11-02 2013-11-06 株式会社林釣漁具製作所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用リールシート
US20150040463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Yi-Te Lin Support Device For A Fishing Reel
KR101466540B1 (ko) * 2013-09-10 2014-11-27 후지코교 가부시기가이샤 릴 시트용 가동 후드, 릴 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낚싯대
JP6757263B2 (ja) * 2017-01-19 2020-09-16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リール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8164U (zh) * 1988-05-19 1989-11-27
JP3117959U (ja) * 2005-10-25 2006-01-19 太平 大橋 釣竿用トリガ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17359B2 (en) 2023-04-04
US20200037590A1 (en) 2020-02-06
KR20240046135A (ko) 2024-04-08
KR20240046134A (ko) 2024-04-08
KR20200014190A (ko) 2020-02-10
JP2020018189A (ja) 2020-02-06
TW202007269A (zh) 2020-02-16
JP7080761B2 (ja) 2022-06-06
KR102653297B1 (ko)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18984B (zh) 釣竿用捲線器座及釣竿
EP3321783A1 (en) Adjustable mouse
US7070139B2 (en) Reel unit for dual-bearing reel
US6157370A (en) Ergonomic mouse extension
US6396478B1 (en) Ergonomic mouse extension
US7980018B2 (en) Handle for fishing rod
KR100462978B1 (ko) 낚싯대용 릴시트와 낚싯대
JP7376449B2 (ja) リールシート
JP4498937B2 (ja) 釣竿
TW202416828A (zh) 釣竿用捲線器座
JP6734217B2 (ja) リールシート
JP2009240281A (ja) 釣り竿
JP2007029052A (ja) 釣竿
JP2007295805A (ja) 釣竿
TW202241262A (zh) 捲線器座
JP7395440B2 (ja) リールシート
KR102662072B1 (ko) 릴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낚싯대
JP2023109454A (ja) リールシート及び釣竿
JP2008271864A (ja) 釣竿
JP2009240282A (ja) 釣り竿
JP4408841B2 (ja) リール脚固定装置
JP2007202454A (ja) 釣竿
CN114631515A (zh) 钓竿用的卷线器底座
TW202224556A (zh) 雙軸承捲線器
JP2004222624A (ja) 釣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