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1423B - 光纜配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纜配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1423B
TWI781423B TW109123819A TW109123819A TWI781423B TW I781423 B TWI781423 B TW I781423B TW 109123819 A TW109123819 A TW 109123819A TW 109123819 A TW109123819 A TW 109123819A TW I781423 B TWI781423 B TW I7814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optical
mentioned
group
optical cab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3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7373A (zh
Inventor
多木剛
鯰江彰
大里健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7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7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1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142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6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installing or repairing optical fibres or optical cables
    • G02B6/48Overhead installation
    • G02B6/483Installation of aerial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6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installing or repairing optical fibres or optical cables
    • G02B6/48Overhead install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4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formed by bundles of fib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71Terminating devices ; Cable clam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課題]本發明的課題是使光纜簡易地分支進行配線。 [解決手段]本發明的光纜配線方法,進行:準備複數個供應光纜的纜線供應源;從複數個上述纜線供應源分別拉出上述光纜,使複數條光纜成束,藉此形成纜線束;將上述纜線束插穿於舖設在架設於電線桿間之吊線的纜線架,藉此在從成為第1配線路徑的起點的電線桿到上述第1配線路徑上的分支點為止之間架設複數條光纜;在上述分支點,將構成上述纜線束的上述複數條光纜分成第1群組及第2群組;沿著比上述分支點更前方的上述第1配線路徑架設屬於上述第1群組的上述光纜;及沿著從上述第1配線路徑分支的第2配線路徑架設屬於上述第2群組的上述光纜。

Description

光纜配線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光纜配線方法。
光纜從饋線點(起點)舖設至下降點之間時,將光纜架設於配線路徑上的電線桿間。在架設無支撐線的非自撐型的光纜的場合,使用架空作業車,在架設於電線桿間的吊線透過纜線架架設光纜。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7-304549號公報
在配線路徑的分支點,舖設從光纜分支後的分支纜線。此時,分支點中,在光纜安裝接線盒,有在光纜安裝分支纜線等之分支作業的必要。但是,在高空架設的分支作業耗費極大的成本,因此期待減輕高空架設的分支作業。
並且,在專利文獻1記載有在工廠中,在成為分支點的位置預先將分支纜線分支。但是,此時,有預先掌握從饋線點至分支點之距離的必要,並且,會限定了光纜的使用場所(並且,預先舖設設置分支纜線之光纜的作業困難)。
本發明是以將光纜簡易地分支進行配線為目的。
用於達成上述目的的主要發明,係光纜配線方法,進行:將複數條光纜成束的纜線束從成為第1配線路徑的起點的電線桿架設至上述第1配線路徑上的分支點之間;在上述分支點,將構成上述纜線束的上述複數條光纜分成第1群組及第2群組;沿著比上述分支點更前方的上述第1配線路徑架設屬於上述第1群組的上述光纜;及將屬於上述第2群組的上述光纜沿著從上述第1配線路徑分支的第2配線路徑架設至下降點,其特徵為:在從上述起點架設至上述下降點之間的上述光纜的端部,安裝有光連接器。
針對本發明的其他特徵,根據後述的說明書 及圖示的記載得以明確。
根據本發明,可簡易地將光纜分支進行配線。
從後述的說明書及圖式的記載,至少以下的事項獲得明確。
光纜配線方法,進行:準備複數個供應光纜的纜線供應源;從複數個上述纜線供應源分別拉出上述光纜,使複數條光纜成束,藉此形成纜線束;將上述纜線束插穿於舖設在架設於電線桿間之吊線的纜線架,藉此在從成為第1配線路徑的起點的電線桿到上述第1配線路徑上的分支點為止之間架設複數條光纜;在上述分支點,將構成上述纜線束的上述複數條光纜分成第1群組及第2群組;沿著比上述分支點更前方的上述第1配線路徑架設屬於上述第1群組的上述光纜;及沿著從上述第1配線路徑分支的第2配線路徑架設屬於上述第2群組的上述光纜等,得以明確。
根據如以上的光纜配線方法,可簡易地將光纜分支進行配線。
以在從上述纜線供應源拉出的上述光纜的端部,安裝有光連接器為佳。藉此,光纜的連接作業變得簡易。
以將安裝在屬於第2群組的上述光纜的上述端部的上述光連接器,連接於設置在上述第2配線路徑的接線盒,藉此在上述起點至上述接線盒之間的電線桿間架設上述光纜為佳。藉此,將光纜連接於接線盒的作業變得容易。
以使得構成上述纜線束的複數條的上述光纜之複數個上述光連接器的長方向的位置偏移,將上述纜線束插穿於上述纜線架為佳。藉此,容易將纜線束插穿於纜線架。
以在架設複數條的上述光纜之後,在已插穿上述纜線束的上述纜線架進一步插穿其他的光纜為佳。藉此,可進行追加之光纜的配線。
===實施形態=== 首先,針對比較例說明,隨後說明本實施形態的光纜配線方法。
<比較例> 圖8A~圖8D為比較例之光纜配線方法的說明圖。
如圖8A表示,從成為起點的電線桿21S舖設有第1纜線11A。成為起點的電線桿21S是例如饋線點(地下纜線與高空纜線(第1纜線11A)的接觸處)的電線桿。假如個別將光纜從饋線點舖設至各使用者住家時,光纜的舖設非常沒有效率。因此,分成複數個區域,將分支纜線(第2纜線11B)從第1纜線11A分支,在各區域舖設第2纜線11B。在此,沿著第1配線路徑20A舖設第1纜線11A,並將從第1纜線11A分支後的第2纜線11B沿著第2配線路徑20B舖設。在此,下降點是位在第2配線路徑20B。
如圖8B表示,分支點20C中在第1纜線11A設置有接線盒35A,並如圖8C表示,從分支點20C架設有第2纜線11B(分支纜線)。接線盒35A是收容光纖的連接點或光纖的餘長的構件。在此,接線盒35A可收容第1纜線11A的光纖與第2纜線11B之光纖的連接點。光纖的連接點是例如藉熔敷連接的熔敷連接點,或機械接頭的機械式連接點,或光連接器(現場組裝光連接器)的連接器連接點。
比較例的場合,分支點20C中,在第1纜線11A的中間位置安裝接線盒35A,並有進行從第1纜線11A分支出第2纜線11B的分支作業的必要。作為從第1纜線11A分支出第2纜線11B的分支作業,可舉例如切除第1纜線11A的外包覆,切斷第1纜線11A內部之一部分的光纖,連接切斷後的光纖與第2纜線11B的光纖,將其連接點收容於接線盒35A等的作業。比較例中,有以架空進行如上述分支作業的必要,因此在分支作業耗費成本。又,在分支點20C會產生光纖的連接損失。
並且,比較例的場合,在比分支點20C先鋪設的第1纜線11A的內部,殘留有在分支點20C切斷後的光纖。亦即,在比分支點20C更前方的配線路徑,會成為以包括不使用的光纖的狀態架設第1纜線11A的狀態。
並且,如圖8D表示,在第2纜線11B的中間位置(下降點)安裝另外的接線盒35B(立式接線盒),從此接線盒35B至使用者住家之間舖設引入纜線41(例如下降纜線)。如圖8D表示也有在第2纜線11B的中間位置(接線盒35B的安裝位置),作業人員從第2纜線11B的內部取出光纖的一部分,將取出的光纖切斷,進行連接切斷後之光纖與引入纜線41的作業(連接切斷後之光纖的端部與接線盒35B的作業)的必要。在比接線盒35B更先舖設的第2纜線11B的內部,形成切斷後之光纖殘留的狀態。
<本實施形態的光纜配線方法> 圖1A~圖1D為本實施形態之光纜配線方法的概要說明圖。圖2是成為饋線點的電線桿21S附近之架空構造物100的說明圖。
如圖1A表示,將複數支電線桿21從饋線點配置至使用者住家之間。在以饋線點為起點的第1配線路徑20A上,配置有複數支電線桿21。在第1配線路徑20A上有分支點20C,在分支點20C從第1配線路徑20A分支出第2配線路徑20B。在第2配線路徑20B上,也配置有複數支電線桿21。使用者住家是位在從第1配線路徑20A遠離的區域,位在第2配線路徑20B上的電線桿21的附近。下降點是位在第2配線路徑20B上。但是,下降點也可以位在更從第2配線路徑20B分支的配線路徑上。
電線桿21是架設電線或光纜用的柱子。電線桿21是例如混凝土柱子或鋼管柱子。在配線路徑上配置有複數支電線桿21(參閱圖1A)。
本實施形態是如圖1A及圖2表示,作業人員在成為饋線點的電線桿21S的附近,準備複數個纜線供應源10。纜線供應源10是供應光纜11的供應源。換言之,纜線供應源10是收容光纜11的收容體(捆包物)。並且,本實施形態的纜線供應源10是例如藉繞組電纜捆包(REELEX:註冊商標)收容光纜11的收容體。
圖3A及圖3B為本實施形態之纜線供應源10的說明圖。圖3A為本實施形態之纜線供應源10的透視圖。圖3B為本實施形態的光纜11之收容狀態的說明圖。
本實施形態是在從纜線供應源10供應的光纜11的端部,安裝光連接器15。本實施形態的纜線供應源10具有:光纜11、收容箱13及光連接器15。
圖4為光纜11的剖面圖。光纜11是將光纖111收容於外包覆114之內部的纜線。本實施形態的光纜11是無支撐線的非自撐型的光纜。光纜11具有:複數條光纖111、吸收構件112、捲壓帶113、外包覆114及抗張力體115。但是,光纜11的構造不限於此構造。
收容箱13是收容光纜11的箱子(梱包箱)(參閱圖3A及圖3B)。如圖3A表示,在收容箱13的側面設有拉出口13A,可從拉出口13A拉出光纜11。如圖3B表示,在收容箱13的內部,以呈8字型捲繞的狀態收容光纜11。藉此,對於光纜11無需加以扭轉,即可從拉出口13A拉出光纜11。
圖7A為第1參考例之纜線供應源10的說明圖。第1參考例中,將光纜11捲繞於捲軸。第1參考例是一邊旋轉捲軸一邊拉出光纜11。因此,第1參考例中,從捲軸拉出光纜11時,有需要大的力。相對於此,根據本實施形態的纜線供應源10,由於僅預先拉出(傳送)捲繞成8字型的狀態的光纜11,沒有旋轉捲軸的必要,因此在拉出光纜11時不需要大的力。並且,第1參考例中,在停止光纜11從捲軸拉出時,利用慣性持續轉動捲軸時會使得光纜11鬆弛,因此有調整捲軸的旋轉的必要,而有在纜線供應源10配置調整捲軸旋轉用的作業人員的必要。相對於此,根據本實施形態的纜線供應源10,由於沒有如捲軸利用慣性持續旋轉的構件,因此即使停止光纜11的拉出也不致使光纜11鬆弛,可抑制配置在纜線供應源10之作業人員的數量。並且,準備複數個第1參考例的纜線供應源10,從複數個纜線供應源10分別概括地拉出光纜11的場合,有非常大的力的必要,相對於此,根據本實施形態的纜線供應源10,在從複數個纜線供應源10分別概括地拉出光纜11時(後述),可不需要大的力,尤其更為有效。並且,第1參考例中,在概括停止複數條光纜11的拉出時,有同時調整各個纜線供應源10之捲軸旋轉的必要,因此有在各個纜線供應源10配置作業人員的必要,而有需多數作業人員的必要。相對於此,在使用複數個本實施形態之纜線供應源10的場合,無需在各個纜線供應源10配置作業人員,因此可刪減作業人員的數量。
圖7B為第2參考例之纜線供應源10的說明圖。第2參考例中,光纜11是捲繞成線圈狀,將光纜11沿著線圈的中心軸的方向(在此為圖中的右方)拉出。第2參考例沒有如第1參考例旋轉捲軸的必要,因此在拉出光纜11時沒有大的力的必要。但是,第2參考例中,拉出光纜11時,在光纜11會產生扭轉。相對於此,根據本實施形態的纜線供應源10,預先拉出捲繞成8字型的狀態的光纜11,因此對光纜11不造成扭轉。
連接器15是使用於光纜11的連接的構件。本實施形態的光連接器15是使用在將光纜11連接於接線盒35(立式接線盒;參閱圖1D)。但是,光連接器15也可以連接在接線盒35以外的(配線路徑的終點也可以不是接線盒35)。本實施形態的光連接器15是例如防水連接器。但是,光連接器15也可不具備防水功能。在光纜11的端部也可不安裝光連接器15。但是,在光纜11的端部安裝光連接器15時,如後述,光纜11連接於接線盒35的作業變得容易。並且,在鋪設進行如比較例之中間分支的光纜(圖8A~圖8D的第1纜線11A或第2纜線11B)的場合,由於從分支點不使用先前的光纖,因此在端部不進行以安裝著光連接的狀態鋪設光纜。
準備複數個纜線供應源10之後,作業人員從複數個纜線供應源10分別拉出光纜11,將複數條光纜11成束,藉此形成纜線束12(多條纜線)。並且,作業人員架設纜線束12,藉此進行複數條光纜11的架設。
在圖2表示,藉著架設纜線束12,構成架空構造物100的樣子。架空構造物100是支撐高空架設的光纜11的構造物。本實施形態的架空構造物100具有電線桿21、吊線31、纜線架33及纜線束12。
吊線31是用於吊掛光纜11的線,架設於電線桿21間。吊線31是承受不具支撐線之非自撐型的光纜11的張力。
纜線架33是將光纜11吊掛於吊線31用的構件。纜線架33也可稱為單束化構件。纜線架33是舖設在架設於電線桿21間的吊線31。在架設無支撐線的非自撐型的光纜11的場合,在架設於電線桿21間的吊線31透過纜線架33架設光纜11(及纜線束12)。纜線架33也可以是如螺旋形架或余弦形架等的長形架,也可以沿著吊線31配置複數個U字型架。
圖5是將纜線束12插穿於纜線架33的樣子的說明圖。
本實施形態的光連接器15為剖面積比光纜11大。因此,將複數個光連接器15的對齊形成纜線束12時,纜線束12的端部(複數個光連接器15)的剖面積會變大,將纜線束12插穿纜線架33變得困難。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中,作業人員將複數個光連接器15的長方向的位置偏移形成纜線束12,藉此,抑制纜線束12的端部之剖面積的大小。因此,本實施形態中,容易將纜線束12插穿纜線架33。並且,在將纜線束12插穿於纜線架33時,作業人員可利用通線工具(例如,通線桿,或日本發明專利特開2018-46739號記載的通線工具)。
作業人員如圖2及圖5表示將纜線束12插穿於纜線架33,藉此如圖1B表示,在從成為饋線點的電線桿21S至成為分支點20C的電線桿21之間的第1配線路徑20A,架設複數條光纜11。本實施形態是將纜線束插穿於纜線架33,可藉此概括地架設複數條光纜11(多條纜線)。因此,複數條光纜11的架設作業變得簡易。
但是,在將纜線束12插穿於纜線架33時,同時從複數個纜線供應源10拉出光纜11。本實施形態中,從各個纜線供應源10拉出光纜11的力較小(參閱圖3A及圖3B),因此可以較小的力從複數個纜線供應源10分別概括地拉出光纜11。因此,本實施形態從複數個纜線供應源10分別概括拉出光纜11變得容易,而使得將纜線束12插穿纜線束33的作業變得容易。
作業人員在分支點20C,將構成纜線束12的複數條光纜11分成群組。在此,作業人員將構成纜線束12的複數條光纜11分為第1群組或第2群組的2群組。但是,也可以將複數條光纜11分成3以上的群組(並且,分成3以上的群組的場合,至少存在有第1群組及第2群組)。屬於第1群組的光纜11可以是1條,也可以是複數條。並且,屬於第2群組的光纜11可以是1條,也可以是複數條。
如圖1C表示,作業人員沿著比分支點20C更前方的第1配線路徑20A架設屬於第1群組的光纜11(纜線束12一部分的光纜11)。又,作業人員沿著第2配線路徑20B架設屬於第2群組的光纜11(纜線束12一部分的光纜11)。並且,相對於屬於各群組的光纜11,作業人員將光纜11插穿於纜線架33,藉此架設光纜11。
如上述,本實施形態是藉複數條光纜11的成束形成纜線束12,將纜線束12插穿於纜線架33,藉此在從饋線點的電線桿21至成為分支點20C的電線桿21之間的第1配線路徑20A架設複數條光纜11。並且,本實施形態是在分支點20C將構成纜線束12的複數條光纜11分成群組,沿著比分支點20C更前方的第1配線路徑20A架設屬於第1群組的光纜11,並沿著第2配線路徑20B架設屬於第2群組的光纜11。藉此,本實施形態中,不需如比較例進行分支點20C之接線盒35A(參閱圖8B)的安裝,或從第1群組11A的第2纜線11B之分支等的分支作業。又,本實施形態在分支點20C中只需將構成纜線束12之複數條光纜11分成群組,因此在高空架設的作業簡易,可控制成本。並且,本實施形態可抑制分支點20C之光纖111的連接損失。
又,如圖1C表示,本實施形態在比分支點20C更前方的第1配線路徑20A是減少光纜11的條數(相對於此,比較例是如圖8C表示,以包括不使用的光纖的狀態架設第1纜線11A)。因此,本實施形態與比較例比較,可減輕比分支點20C更前方之第1配線路徑20A對纜線架33施加的負荷。
本實施形態中,同時進行:將屬於第1群組的光纜11架設在沿著比分支點20C更前方的第1配線路徑20A的作業(第1架設作業),及將屬於第2群組的光纜11沿著第2配線路徑20B架設的作業(第2架設作業)。藉此,同時進行:傳送屬於第1群組之光纜11的作業(第1傳送作業),及傳送屬於第2群組之光纜11的作業(第2傳送作業),因此可一起進行從饋線點至分支點20C之間的複數條光纜11(纜線束12)的傳送作業。其結果,第1傳送作業及第2傳送作業變得容易,而容易進行第1架設作業及第2架設作業。
但是,第1架設作業及第2架設作業也可以不同的時機來進行。此時,由於以不同的時機進行傳送屬於第1群組的光纜11的作業(第1傳送作業),及傳送屬於第2群組的光纜11的作業(第2傳送作業),因此在從饋線點至分支點20C之間的纜線架33的內部移動的光纜11的量(同時傳送之光纜11的量)與同時進行第1傳送作業與第2傳送作業的場合比較,可減輕。其結果,可減輕從饋線點至分支點20C之間施加於纜線架33的負荷。
如圖1D表示,作業人員在第2配線路徑20B的使用者住家的附近設置接線盒35。接線盒35是設置在下降點的立式接線盒。在此,雖在使用者住家附近的電線桿21設置接線盒35,但也可以在架設於第2配線路徑20B的電線桿21間的吊線31設置架空接線盒。
在接線盒35形成有光連接器15插入用的插入口(未圖示)。作業人員如圖1D表示,將安裝於光纜11(屬於第2群組的光纜11)的端部的光連接器15插入接線盒35的插入口,藉此連接光纜11與接線盒35。將光纜11(屬於第2群組的光纜11)的端部的光連接器15連接於接線盒35,藉此完成將光纜11從饋線點架設至接線盒35(第2配線路徑20B的接線盒35)之間的作業。與如圖8D表示的比較例在第2纜線11B的中間位置設置接線盒35的場合比較,本實施形態中,光纜11(屬於第2群組的光纜11)與接線盒35的連接作業變得簡易。
又,作業人員如圖1D表示,透過引入纜線41(例如下降纜線),將光纖從接線盒35拉入使用者住家。例如,作業人員將連接於下降纜線一端的光連接器(例如現場組裝光連接器)連接於接線盒35,藉此在接線盒35與使用者住家之間進行引入纜線41配線,將光纖從接線盒35拉入使用者住家。
如圖1D表示,本實施形態是比接線盒35前方的第2配線路徑20B更減少光纜11(屬於第2群組的光纜11)的條數。因此本實施形態與比較例比較,可減輕比接線盒35前方之第2配線路徑20B施加於纜線架33的負荷。
並且,結束光纜11的配線之後,作業人員在饋線點,進行連接纜線供應源10側的光纜11(架空纜線)與地下纜線的連接作業。藉此,完成從饋線點(起點)至下降點(終點)之間的光纜11的架設。
圖6是架設追加之光纜11的樣子的說明圖。
在架設光纜11之後,進一步追加其他的光纜11(追加光纜)進行架設。以上的場合,如圖表示,作業人員在已插穿纜線束12的纜線架33插穿追加的光纜11。
亦即,首先,作業人員在成為饋線點的電線桿21S的附近,準備纜線供應源10。如已經說明,以在從纜線供應源10拉出的光纜11的端部,安裝光連接器15(例如防水連接器)為佳。並且,在纜線供應源10的收容箱13,以將光纜11捲繞成8字型的狀態,且對光纜11不賦予扭轉地從拉出口13A拉出光纜11為佳。並且,作業人員從纜線供應源10拉出光纜11,利用通線工具(例如,通線桿,或日本發明專利特開2018-46739號記載的通線工具),在已插穿纜線束12的纜線架33插穿追加的光纜11。
===其他=== 上述的實施形態是用於容易理解本發明,並非加以限定解釋本發明之用。本發明可在不脫離其主旨,進行變更、改良,並且,本發明中,當然包括其等價物。
10:纜線供應源 11:光纜 11A:第1纜線 11B:第2纜線 111:光纖 112:吸水構件 113:捲壓帶 114:外包覆 115:抗張力體 12:纜線束 13:收容箱 13A:拉出口 15:光連接器 20A:第1配線路徑 20B:第2配線路徑 20C:分支點 21:電線桿 21S:電線桿(起點;饋線點) 31:吊線 33:纜線架 35:接線盒 41:引入纜線 100:架空構造物
[圖1A~圖1D]為本實施形態之光纜配線方法的概要說明圖。
[圖2]是成為饋線點的電線桿21S附近之架空構造物100的說明圖。
[圖3A]及[圖3B]為本實施形態之纜線供應源10的說明圖。
[圖4]為光纜11的剖面圖。
[圖5]是將纜線束12插穿於纜線架33的樣子的說明圖。
[圖6]是架設追加之光纜11的樣子的說明圖。
[圖7A]為第1參考例之纜線供應源10的說明圖。[圖7B]為第2參考例之纜線供應源10的說明圖。
[圖8A~圖8D]為比較例之光纜配線方法的說明圖。
10:纜線供應源
11:光纜
12:纜線束
20A:第1配線路徑
20B:第2配線路徑
20C:分支點
21:電線桿
21S:電線桿(起點;饋線點)
35:接線盒
41:引入纜線

Claims (13)

  1. 一種光纜配線方法,進行:將複數條光纜成束的纜線束從成為第1配線路徑的起點的電線桿架設至上述第1配線路徑上的分支點之間;在上述分支點,將構成上述纜線束的上述複數條光纜分成第1群組及第2群組;沿著比上述分支點更前方的上述第1配線路徑架設屬於上述第1群組的上述光纜;及將屬於上述第2群組的上述光纜沿著從上述第1配線路徑分支的第2配線路徑架設至下降點,其特徵為:在從上述起點架設至上述下降點之間的上述光纜的端部,安裝有光連接器。
  2. 如請求項1記載的光纜配線方法,其中,供應上述光纜的纜線供應源是可從拉出口拉出以呈8字型捲繞的狀態收容之光纜的收容箱。
  3. 如請求項1記載的光纜配線方法,其中,供應上述光纜的纜線供應源是可從拉出口拉出以無捲軸收容之光纜的收容箱。
  4. 如請求項2或3記載的光纜配線方法,其中,上述纜線束是從複數個上述收容箱分別概括地拉出上述光纜,藉著將複數條光纜成束所形成。
  5. 如請求項1記載的光纜配線方法,其中,將安裝在屬於上述第2群組的上述光纜之上述端部的 上述光連接器,連接於設置在上述第2配線路徑的接線盒,藉此在從上述起點至上述接線盒之間的電線桿間架設上述光纜。
  6. 如請求項1記載的光纜配線方法,其中,使構成上述纜線束的複數條上述光纜的複數個上述光連接器的長方向的位置偏移,架設上述纜線束。
  7. 一種光纜配線方法,進行:從以呈8字型捲繞的狀態收容光纜的複數個收容箱分別概括地拉出上述光纜,將複數條光纜成束,藉此形成纜線束;將上述纜線束從成為第1配線路徑的起點的電線桿架設至上述第1配線路徑上的分支點之間;在上述分支點,將構成上述纜線束的上述複數條光纜分成第1群組及第2群組;沿著比上述分支點更前方的上述第1配線路徑架設屬於上述第1群組的上述光纜;及將屬於上述第2群組的上述光纜沿著從上述第1配線路徑分支的第2配線路徑架設。
  8. 如請求項1或7記載的光纜配線方法,其中,同時進行:架設屬於上述第1群組之上述光纜的作業,及架設屬於上述第2群組之上述光纜的作業。
  9. 如請求項1或7記載的光纜配線方法,其中,分別以不同的時機進行:架設屬於上述第1群組之上 述光纜的作業,及架設屬於上述第2群組之上述光纜的作業。
  10. 如請求項1或7記載的光纜配線方法,其中,將上述纜線束插穿於舖設在架設於電線桿間之吊線的纜線架。
  11. 如請求項10記載的光纜配線方法,其中,架設複數條上述光纜之後,在已插穿上述纜線束的上述纜線架進一步插穿其他的光纜。
  12. 如請求項1記載的光纜配線方法,其中,上述光連接器是安裝在從供應源拉出側的纜線端部。
  13. 如請求項1或7記載的光纜配線方法,其中,上述起點是地下纜線與高空纜線的連接處。
TW109123819A 2019-10-08 2020-07-15 光纜配線方法 TWI7814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5500A JP7058252B2 (ja) 2019-10-08 2019-10-08 ケーブル配線方法
JP2019-185500 2019-10-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7373A TW202117373A (zh) 2021-05-01
TWI781423B true TWI781423B (zh) 2022-10-21

Family

ID=75380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3819A TWI781423B (zh) 2019-10-08 2020-07-15 光纜配線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768344B2 (zh)
EP (1) EP4043936A4 (zh)
JP (1) JP7058252B2 (zh)
CN (1) CN114096907B (zh)
CA (1) CA3152670A1 (zh)
TW (1) TWI781423B (zh)
WO (1) WO2021070435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97939A (en) * 1981-05-26 1982-12-04 Philips Nv Wide b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JP2000102126A (ja) * 1999-10-26 2000-04-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ケ―ブル多条引き延線工法およびケ―ブル延線機
TW200510814A (en) * 2003-08-14 2005-03-16 Commscope Inc Aerial fiber optic system including a sub-distribu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TW200907449A (en) * 2007-04-19 2009-02-16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Optical element assembly cable
JP2011059607A (ja) * 2009-09-14 2011-03-24 Fujikura Ltd 光配線方法および光配線システム
WO2016094595A1 (en) * 2014-12-09 2016-06-16 Ppc Broadband, Inc. Universal multi-purpose compartmentalized telecommunication box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3698A (ja) * 1994-07-26 1996-02-1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架空光線路の布設方法
JP3380718B2 (ja) * 1997-09-08 2003-02-24 日本コムシス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敷設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牽引ロープ吊り下げ具並びに電柱迂回装置
JP2005156663A (ja) * 2003-11-21 2005-06-1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配線
JP4299654B2 (ja) * 2003-12-17 2009-07-22 関西電力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架設工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結束バンド及びケーブルセット
JP4522171B2 (ja) * 2004-07-02 2010-08-11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アクセス系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支線系ルート構築方法およびアクセス系光ファイバシステム
WO2007021673A2 (en) * 2005-08-12 2007-02-22 Afl Telecommunications Llc Tapered cable for use in fiber to the premises applications
US7330627B2 (en) * 2006-04-07 2008-02-1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iled cable product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US7693374B2 (en) 2006-05-11 2010-04-06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Tool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fiber optic distribution cables
JP2008129170A (ja) * 2006-11-17 2008-06-05 Advanced Cable Systems Corp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これを使用した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システム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敷設方法
WO2008108373A1 (ja) 2007-03-06 2008-09-12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光ケーブルとその布設方法
JP5289718B2 (ja) * 2007-03-12 2013-09-1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配線システム
TWM370090U (en) 2009-07-24 2009-12-01 Prime Optical Fiber Corp Wire winding body structure for core-less optical cable
JP5890086B2 (ja) * 2010-03-30 2016-03-22 株式会社エネルギア・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通信設備、通信ケーブル布設方法、及び布設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8837940B2 (en) * 2010-04-14 2014-09-16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tributing fiber optic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to local areas and for supportin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JP2011232694A (ja) * 2010-04-30 2011-11-1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余長収納装置及び余長収納方法
JP2012096827A (ja) * 2010-11-01 2012-05-2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ケーブル梱包体
JP5619860B2 (ja) * 2012-12-17 2014-11-0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架空光ケーブル布設方法
KR20150109563A (ko) * 2014-03-20 2015-10-02 박문수 공중선의 정비방법
GB2527580B (en) * 2014-06-26 2021-07-21 British Telecomm Installation of cable connections
JP6618516B2 (ja) 2016-09-12 2019-12-1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ハイオプト 通線工具および通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97939A (en) * 1981-05-26 1982-12-04 Philips Nv Wide b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JP2000102126A (ja) * 1999-10-26 2000-04-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ケ―ブル多条引き延線工法およびケ―ブル延線機
TW200510814A (en) * 2003-08-14 2005-03-16 Commscope Inc Aerial fiber optic system including a sub-distribu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TW200907449A (en) * 2007-04-19 2009-02-16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Optical element assembly cable
JP2011059607A (ja) * 2009-09-14 2011-03-24 Fujikura Ltd 光配線方法および光配線システム
WO2016094595A1 (en) * 2014-12-09 2016-06-16 Ppc Broadband, Inc. Universal multi-purpose compartmentalized telecommunication box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6907B (zh) 2023-11-03
EP4043936A4 (en) 2023-11-01
US11768344B2 (en) 2023-09-26
CA3152670A1 (en) 2021-04-15
JP7058252B2 (ja) 2022-04-21
WO2021070435A1 (ja) 2021-04-15
EP4043936A1 (en) 2022-08-17
JP2021060528A (ja) 2021-04-15
TW202117373A (zh) 2021-05-01
CN114096907A (zh) 2022-02-25
US20220342173A1 (en)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11596B1 (en) Fiber optic outlet box assembly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a fiber optic cable
TWI781423B (zh) 光纜配線方法
CN102792205A (zh) 用于多层住宅单元的光纤配给网
KR20210127548A (ko) 덕트 일체형 케이블 및 그 제조방법
US5694510A (en) Tub-aggregated optical cable
JP5730662B2 (ja) 光ドロップケーブル、光ドロップケーブルの引き落とし構造
JPS6361207A (ja) 光フアイバケ−ブル線路の形成方法
JP2008129170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これを使用した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システム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敷設方法
JP2007110792A (ja) 螺旋状ケーブル支持具およびケーブル通線方法
JP2009093114A (ja) 収納ケース付き光ケーブルとその布設方法
JP2014089845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3548907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中間分岐接続方法
KR101051080B1 (ko) 통신기기함의 광케이블 배선설치방법과 그 배선설치구조
JPH05215923A (ja) 配線ケーブルの布設方法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懸引治具
JP2009048128A (ja) ドロップ光ケーブルとその布設方法
WO2022224590A1 (ja) 管路及びケーブルの敷設方法
JP4273477B2 (ja) ドロップケーブルコイルおよびドロップケーブル引き落とし方法
JP2014153521A (ja) 光ケーブル
JP2022020150A (ja) 光ケーブル及び光ファイバ敷設方法
JPH03112310A (ja) 電気ケーブルと光ケーブル収納管との管路内同時布設方法
JPH03249706A (ja) ケーブルの空気圧送布設用繰り出し装置および布設方法
KR20210055168A (ko) 결속기용 가이드 장치
JPH09258037A (ja) 光ファイバプレハブケーブル
JP2002354621A (ja) 通信線路の敷設方法
JP2005122036A (ja) 光ドロップケーブルの保留繰出し作業方法及び巻き付け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