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0308B - 液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0308B
TWI470308B TW100104238A TW100104238A TWI470308B TW I470308 B TWI470308 B TW I470308B TW 100104238 A TW100104238 A TW 100104238A TW 100104238 A TW100104238 A TW 100104238A TW I470308 B TWI470308 B TW I47030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quid crystal
light
display device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4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3075A (en
Inventor
Makoto Honda
Norinaga Nakamura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33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3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0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030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 G02F2201/503Arrangements improving the resistance to shock

Description

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表面經保護、耐衝擊性與顯示特性均優異之液晶顯示裝置。
通常,液晶顯示裝置具有將於形成有配向膜或電極等之2片較薄之基板間夾持液晶,並以層狀重疊導光板、偏光板、進而防眩薄膜或抗反射薄膜等功能性薄膜之液晶面板的周圍以框體加以保護之構造。液晶面板之顯示面成為較薄之功能性薄膜露出之狀態,故對來自外部之衝擊之耐受性較弱。若對液晶面板施以衝擊,則會導致液晶面板破損,或液晶之配向散亂而產生配向缺陷,顯示特性劣化。因此,於搬送、運輸或保管液晶顯示裝置時,進而於使用液晶顯示裝置時,對液晶顯示裝置謀求耐衝擊性。
針對此種課題,提出有於液晶面板之前面配置保護液晶面板不受外部衝擊之影響之前面基板。該情況下,若於液晶面板與前面基板之間插入空氣層,則特別於明亮之室外,與空氣層之界面處光發生反射而視認性下降。
因此提出有以下技術:使具有強化玻璃等強化基板與形成於強化基板上之低反射層之保護構件介隔著具有與液晶面板之偏光板及保護構件之強化基板類似之折射率的黏著層密接於液晶面板之前面,由此同時改善對外部衝擊之可靠性與室外視認性(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265593號公報
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中,對於具有與液晶面板之偏光板及保護構件之強化基板類似之折射率的黏著層,使用紫外線硬化型黏著劑、熱硬化型黏著劑或被稱為光學透明膠帶(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之透明膠帶,於強化基板上或液晶面板上配置黏著劑,將強化基板與液晶面板重疊,藉由紫外線照射、加熱使黏著劑硬化或進行加壓,由此將強化基板與液晶面板接合。然而,於使用硬化型黏著劑之情況下,有由黏著劑之硬化應變引起之偏光板之變形導致顏色不均、或黏著劑自邊緣部分之滲出等問題。又,於使用透明膠帶之情況下,有由於強化基板與液晶面板之對位困難、膠帶貼附時之氣泡混入、經過高壓釜步驟而生產性差等問題。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而成,其主要目的在於提供耐衝擊性高、顯示特性良好之液晶顯示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面,介隔著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熔黏層貼合有具剛性之透明基材。
根據本發明,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面介隔著熔黏層貼合有具剛性之透明基材,因此可保護液晶面板不受外部衝擊之影響,可提高耐衝擊性從而提高可靠性。又,根據本發明,由於熔黏層含有熱塑性樹脂,故可藉由將熱塑性樹脂成形為片材狀或薄膜狀,並將液晶面板、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及透明基材加熱壓接而一體化,從而可將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貼合而不導致畫質下降。
上述發明中,上述透明基材較佳為玻璃基材。其原因在於,不僅可提高耐衝擊性,而且亦可提高耐擦傷性。
又,本發明中,上述透明基材之厚度較佳為0.5 mm~4 mm之範圍內。其原因在於,若透明基材之厚度在上述範圍內,則可同時實現透明基材之剛性或強度、與液晶顯示裝置之輕量化或薄型化。
進而,本發明中,上述熔黏層之厚度較佳為0.05 mm~0.5 mm之範圍內。其原因在於,若熔黏層之厚度在上述範圍內,則可將熱塑性樹脂成形為片材狀或薄膜狀,從而可使用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將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貼合。又,若熔黏層之厚度在上述範圍內,則可同時實現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之密接性、與液晶顯示裝置之輕量化或薄型化。
又,本發明中,上述熔黏層較佳為含有交聯劑。其原因在於,可提高熔黏層之加熱熔黏後之耐熱性。
進而,本發明中,較佳為使用於表面具有凹凸形狀之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作為上述熔黏層。其原因在於,若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之表面具有凹凸形狀,則可於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之貼合時使捲入之氣泡散逸。
又,本發明中,較佳為於上述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光擴散層。其原因在於,對液晶面板介隔著熔黏層貼合透明基材,由此有時容易看到由液晶面板或背光源單元導致之顯示缺陷,而藉由在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光擴散層,可難以看到顯示缺陷。
上述發明中,較佳為上述光擴散層含有光擴散粒子及黏結劑。其原因在於,於光擴散層含有光擴散粒子之情況下,可防止炫光(閃爍)之產生。
上述情況下,上述光擴散粒子與上述黏結劑之折射率比較佳為超過1.000、未滿1.020之範圍內。若光擴散粒子與黏結劑之折射率比大,則有時會產生由白化引起之對比度下降,故光擴散粒子及黏結劑之折射率之差雖然不為零,但較佳為光擴散粒子與黏結劑之折射率比儘可能小。特別於光擴散層含有光擴散粒子並且於表面具有凹凸之情況下,藉由使光擴散粒子與黏結劑之折射率比儘可能小,可防止炫光並且減少對比度之下降。
再者,所謂光擴散粒子與黏結劑之折射率比,係指光擴散粒子及黏結劑中折射率較大者相對於折射率較小者之比。
又,上述發明中,亦較佳為上述光擴散層於表面具有凹凸。其原因在於,於光擴散層於表面具有凹凸之情況下,與光擴散層含有光擴散粒子之情況相比較,即便凹凸界面之折射率比大亦難以產生由白化引起之對比度下降。
進而,上述發明中,亦可於上述液晶面板與上述熔黏層之間依序配置有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第2熔黏層、及上述光擴散層。此時,可使用市售之片材狀或薄膜狀之光擴散層,從而可廉價地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又,上述發明中,較佳為上述光擴散層與上述第2熔黏層相接,上述光擴散層於上述第2熔黏層側之表面具有凹凸,構成上述光擴散層之材料與上述第2熔黏層所含有之上述熱塑性樹脂之折射率比為1.010以上、未滿1.300之範圍內。其原因在於,若上述折射率比未滿上述範圍,則有由於光擴散層與第2熔黏層之界面凹凸所致之擴散變小故產生斑點不良之虞,又,若上述折射率比為上述範圍以上,則有由光擴散層與第2熔黏層之界面凹凸處之外光反射導致對比度下降之虞。
再者,所謂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與第2熔黏層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之折射率比,係指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與第2熔黏層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中折射率較大者相對於折射率較小者之比。
進而,上述發明中,亦較佳為上述光擴散層含有高折射超微粒子或低折射超微粒子。其原因在於,於光擴散層含有高折射超微粒子或低折射超微粒子之情況下,可調整光擴散層之構成材料之折射率。
又,上述發明中,亦較佳為上述第2熔黏層含有高折射超微粒子或低折射超微粒子。其原因在於,於第2熔黏層之熱塑性樹脂含有高折射超微粒子或低折射超微粒子之情況下,可調整熱塑性樹脂之折射率。
進而,上述發明中,上述熔黏層亦可含有上述光擴散粒子,兼作上述光擴散層。於將熔黏層配置於液晶面板之正上方之情況下,藉由熔黏層兼作光擴散層,可減少重像之產生。又,可使層構成簡化。
又,上述發明中,較佳為於上述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面之自法線方向之投影面中,上述光擴散層所含之上述光擴散粒子之面內投影面積之總和為全體之8%~63%之範圍內。藉由設定為此種構成,可同時實現顯示不均之抑制與對比度之提昇。
進而,上述發明中,較佳為將上述光擴散層之正穿透強度設為Q,將連結正穿透±2度及正穿透±1度之穿透強度之直線外插至正穿透角度的穿透強度設為U時,滿足2<Q/U<22。
若Q/U小於上述範圍,則有黑彩感劣化之虞,若Q/U大於上述範圍,則有產生顯示不均之虞。因此,藉由將Q/U設定為上述範圍,可同時實現顯示不均之抑制與黑彩感之提昇。
再者,所謂黑彩感,係指兼具動態圖像所要求之對比度、立體感及躍動感之性能(例如若取藍天下之青年之場景為例,則畫面中顯示之頭髮為具有蓬鬆感之黑色,眼珠為具有水潤感之黑色,且皮膚具有青年特有之光澤而看起來生機勃勃等)。
又,上述發明中,較佳為將上述液晶面板之橫方向之像素間距設為P,將上述光擴散層之厚度設為T時,滿足T<P/2。
其原因在於,藉由光擴散層之厚度滿足上述式,可減少通常注視區域中之重像之產生。
進而,本發明中,較佳為將上述液晶面板之縱向及橫向之長度分別設為L1 及W1 ,將上述透明基材之縱向及橫向之長度分別設為L2 及W2 時,滿足L1 ≦L2 及/或W1 ≦W2
其原因在於,可抑制液晶面板受到應力產生彎曲或應變,從而畫像之顯示品質下降之情況。
又,本發明中,亦可於上述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將帶狀之穿透部與遮光部交替排列而成之格柵(louver)層。其原因在於,可藉由格柵層提高對比度。
上述發明中,上述穿透部及上述遮光部較佳為於上述液晶面板之左右方向交替排列。於格柵層不具有擴散功能之情況下,較佳為如此般將穿透部及遮光部於液晶面板之左右方向交替排列。其原因在於,可藉由格柵層提高對比度而不使液晶顯示裝置之左右方向之視角變窄。
又,上述發明中,較佳為將上述穿透部及上述遮光部於上述液晶面板之上下方向交替排列。於格柵層具有擴散功能之情況下,較佳為如此般將穿透部及遮光部於液晶面板之上下方向交替排列。其原因在於,可提高對比度,並且使液晶顯示裝置之左右方向之視角進一步變廣。
上述情況下,較佳為可自上述格柵層之上述穿透部射出之光相對於上述格柵層之觀察側面之法線方向的最大角度為45度以上。其原因在於,可吸收外光,並且可確保液晶顯示裝置之上下方向之通常注視區域。
又,上述情況下,較佳為將上述格柵層配置於上述光擴散層之觀察側。其原因在於,可減少入射至光擴散層中之外光,且吸收光擴散層中之外光反射,提高對比度。又,其原因在於,為了抑制重像之產生,較佳為將光擴散層配置於液晶面板附近。
進而,上述情況下,較佳為於上述液晶面板與上述熔黏層之間依序配置有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第2熔黏層、及上述格柵層。其原因在於,可藉由熔黏層及第2熔黏層將液晶面板、格柵層及透明基材以較佳之密接性貼合。
又,本發明中,亦可於上述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波長400 nm~750 nm之範圍內之平均光吸收率為1%~30%之範圍內的光吸收層。其原因在於,可藉由光吸收層提高對比度。
上述發明中,上述光吸收層較佳為具有吸收影像光自身所具有之既定波長以外之波長的選擇吸收性。其原因在於,外光具有所有波長,影像光僅具有特定波長(例如通常使用光之三原色即紅色、綠色、藍色),故藉由光吸收層具有選擇吸收性,可抑制由光吸收層導致之影像光之衰減,增大外光之吸收,由此進一步提高對比度。
又,於上述光吸收層具有選擇吸收性時,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較佳為背光源為波長不同之發光二極體(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源,更佳為與上述LED光源之發光波長同步驅動液晶顯示裝置之場序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其原因在於,單波長之LED光源可擴大光吸收層選擇吸收之波長之區域,並且其原因在於,於在使用LED之場序方式中不使用彩色濾光片之情況下,由於影像光自身具有既定之波長,故可進一步擴大光吸收層選擇吸收之波長之區域。藉此可進一步提高對比度。
上述發明中,較佳為將上述光吸收層配置於上述光擴散層之觀察側。其原因在於,為了抑制重像之產生,較佳為將光擴散層配置於液晶面板附近。又,其原因在於,藉由設定為此種配置,光吸收層表現出入射至光擴散層中之外光之吸收及由光擴散層反射之外光之吸收兩方之效果,於對比度提昇方面較佳。進而,其原因在於,自液晶面板入射至光吸收層中之影像光中通過光擴散層時產生之雜散光傾斜通過光吸收層,故與影像光相比較吸收更大,閃光(白顯示部之光之一部分成為雜散光而自黑顯示部射出)減少,由此畫像變清晰,對比度亦變高。
又,上述發明中,亦較佳為上述熔黏層兼作上述光吸收層。其原因在於,可如上所述般提高對比度。
進而,上述發明中,較佳為於上述液晶面板與上述熔黏層之間依序配置有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第2熔黏層、及上述光吸收層。其原因在於,可藉由熔黏層及第2熔黏層將液晶面板、光吸收層及透明基材以較佳之密接性貼合。
又,本發明中,較佳為上述第2熔黏層含有上述光擴散粒子,兼作上述光擴散層。其原因在於,可將兼作光擴散層之第2熔黏層配置於液晶面板附近,抑制重像之產生。
上述發明中,較佳為上述第2熔黏層含有交聯劑。其原因在於,可提高第2熔黏層之加熱熔黏後之耐熱性。
又,上述發明中,較佳為使用表面具有凹凸形狀之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第2熔黏層作為上述第2熔黏層。其原因在於,若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第2熔黏層之表面具有凹凸形狀,則可於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之貼合時使捲入之氣泡散逸。
本發明中,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面介隔著熔黏層貼合有具剛性之透明基材,故發揮以下效果:可提高耐衝擊性從而提高可靠性,並且抑制介隔著熔黏層將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接合所致之顯示品質之下降。進而,本發明中,藉由設置光擴散層、格柵層、光吸收層等功能層,而發揮可減少斑點等顯示缺陷、提高對比度等,可實現顯示品質之提昇的效果。
以下,對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加以詳細說明。
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特徵在於,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面,介隔著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熔黏層貼合有具剛性之透明基材。
一邊參考圖式一邊對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加以說明。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一例的概略剖面圖。圖1所例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具有液晶面板20、配置於液晶面板20之背面之背光源單元31、以及保護液晶面板20及背光源單元31之框體32。液晶顯示裝置1中,於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之表面,介隔著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熔黏層3貼合有具剛性之透明基材2。液晶面板20具有液晶單元21、配置於液晶單元21之觀察側10之觀察側偏光板22a、配置於液晶單元21之背面之背面偏光板22b、以及配置於觀察側偏光板22a之觀察側10之防眩性薄膜或抗反射薄膜等功能性薄膜23。雖未圖示,但液晶單元21具有一對支持板、夾持於支持板間之液晶、使液晶分子配向之配向膜、藉由電場控制液晶分子之配向之電極、及彩色濾光片。
根據本發明,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面介隔著熔黏層貼合有具剛性之透明基材,故可提高液晶顯示裝置之耐衝擊性,從而可提高搬送、運輸或保管時、進而使用時之對產品之可靠性。又,根據本發明,由於熔黏層含有熱塑性樹脂,故可將熱塑性樹脂成形為片材狀或薄膜狀,利用將液晶面板、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及透明基材依序積層,並將該等加熱壓接之層壓法等製作液晶顯示裝置,可利用簡便之方法獲得耐衝擊性優異之液晶顯示裝置而不會導致顯示品質下降。
圖2~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其他例的概略剖面圖。
於圖2所例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中,於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之表面,介隔著熔黏層3貼合有具剛性之透明基材2。熔黏層3係於熱塑性樹脂中分散有光擴散粒子者,兼作光擴散層5。
於圖3所例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中,於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之表面,依序積層有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第2熔黏層6、於樹脂中分散有光擴散粒子之光擴散層5、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熔黏層3、及具剛性之透明基材2。
於圖4所例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中,於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之表面,介隔著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熔黏層3貼合有具剛性之透明基材2。透明基材2含有光擴散粒子,兼作光擴散層5。
如此,本發明中較佳為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光擴散層。例如圖2~圖4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中,於構成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之表面的功能性薄膜23於觀察側10之表面具有凹凸之情況下,若對功能性薄膜23之觀察側10之表面介隔著熔黏層3或熔黏層3及第2熔黏層6貼附透明基材2,則功能性薄膜23之凹凸被熔黏層3或第2熔黏層6所填埋。通常,構成功能性薄膜之材料與構成熔黏層或第2熔黏層之熱塑性樹脂之折射率比小於構成功能性薄膜之材料與空氣之折射率比,故有由於熔黏層或第2熔黏層而由功能性薄膜之凹凸所得之光擴散性受損之虞。若光擴散性受損,則容易看到由液晶面板或背光源單元引起之顏色不均或亮度不均等顯示缺陷。例如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中,使用具有與液晶面板之偏光板及強化基板類似之折射率的黏著層,故存在以下不良狀況:存在於液晶顯示面板表面之凹凸面中之光擴散不發生,因此容易看見由液晶顯示裝置自身導致之斑點等缺陷,良率下降。
相對於此,本發明中,藉由在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光擴散層,可難以看到顯示缺陷。即,可藉由具有內部擴散功能而減輕與影像光重疊而成之斑點等顯示缺陷。
圖5及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其他例之概略剖面圖。
於圖5所例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中,於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之表面依序積層有第2熔黏層6、將帶狀之穿透部7a及遮光部7b交替排列而成之格柵層7、熔黏層3以及透明基材2。第2熔黏層6係於熱塑性樹脂中分散有光擴散粒子者,兼作光擴散層5。
於圖6所例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中,於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之表面依序積層有第2熔黏層6、光擴散層5、將帶狀之穿透部7a及遮光部7b交替排列而成之格柵層7、熔黏層3以及透明基材2。
如此,本發明中亦可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格柵層。於在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格柵層之情況下,傾斜之外光被格柵層之遮光部所遮蔽,於顯示面發生反射之外光之量減少,故可提高正面方向之對比度。即,藉由具有外光吸收之功能,可提高對比度。
圖7及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其他例之概略剖面圖。
於圖7所例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中,於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之表面依序積層有第2熔黏層6、光吸收層8、熔黏層3以及透明基材2。第2熔黏層6係於熱塑性樹脂中分散有光擴散粒子者,兼作光擴散層5。
於圖8所例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中,於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之表面依序積層有第2熔黏層6、光擴散層5、光吸收層8、熔黏層3以及透明基材2。
於圖7及圖8中,光吸收層8於波長400 nm~750 nm之範圍內之平均光吸收率成為1%~30%之範圍內。
如此,本發明中亦可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光吸收層。於在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光吸收層之情況下,可提高對比度或畫像之清晰度。即,藉由具有外光吸收之功能,可提高對比度。
以下,對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各構成加以說明。
1.透明基材
本發明之透明基材具有剛性,且介隔著熔黏層貼合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面。
作為透明基材,只要具有剛性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玻璃基材、樹脂基材。
作為樹脂基材之材料,只要可獲得具有剛性之樹脂基材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聚碳酸酯樹脂、丙烯酸系樹脂、有機玻璃系樹脂、丙烯酸苯乙烯樹脂等。
其中,透明基材較佳為玻璃基材。可進一步提高對彎曲之耐性或耐衝擊性。又,習知之液晶顯示裝置中,液晶面板之顯示面成為較薄之功能性薄膜露出之狀態,故特別容易受到擦傷,藉由透明基材為玻璃基材,可提高耐擦傷性。進而,玻璃基材吸收紫外線,故可抑制由紫外線所致之液晶顯示裝置之構成構件之劣化。又,玻璃基材亦具有與樹脂基材相比較耐水性或耐藥品性更優異、且廉價之優點。
作為透明基材之厚度,只要為可獲得所需剛性之厚度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0.5 mm~4 mm左右即可,其中較佳為0.7 mm~3.5 mm之範圍內,特佳為1 mm~3 mm之範圍內。其原因在於,若透明基材之厚度較薄,則有時無法獲得所需之剛性或強度,若透明基材之厚度較厚,則難以實現液晶顯示裝置之輕量化及薄型化。
作為透明基材之大小,較佳為將液晶面板之縱向及橫向之長度分別設為L1 及W1 ,將透明基材之縱向及橫向之長度分別設為L2 及W2 時,滿足L1≦L2及/或W1≦W2。
其原因在於,若透明基材小於液晶面板,則有液晶面板受到應力、產生彎曲或應變而顯示特性劣化之虞。關於縱向及橫向之長度中之至少任一方,只要透明基材與液晶面板相等或大於液晶面板即可,其中,關於縱向及橫向之長度中之較長一方,更佳為透明基材與液晶面板相等或大於液晶面板。例如,於橫向長度長於縱向長度之情況下,較佳為W1 ≦W2 。特別係關於縱向及橫向之長度兩方,較佳為透明基材與液晶面板相等或大於液晶面板。即,較佳為L1 ≦L2 且W1 ≦W2
透明基材亦可兼作後述之光擴散層。藉由如圖4所例示般透明基材2兼作光擴散層5,可難以看到由液晶面板或背光源單元所引起之顯示缺陷。於透明基材兼作光擴散層之情況下,透明基材亦可含有光擴散粒子,且亦可於觀察側及/或液晶面板側之表面具有凹凸。
作為於表面具有凹凸之透明基材,例如可使用毛玻璃、或於玻璃基材上形成有由樹脂構成之凹凸者等。作為毛玻璃之製作方法,例如可應用噴砂加工、磨砂加工、壓紋加工等。又,作為於玻璃基材上形成由樹脂構成之凹凸之方法,例如可應用凹凸賦型樹脂之塗佈加工、於表面貼合具有凹凸之薄膜之方法等。
再者,於透明基材兼作光擴散層之情況下,關於光擴散層將於後述,故此處省略說明。
透明基材亦可為交替排列有帶狀之穿透部與遮光部者。即,透明基材亦可兼作後述之格柵層。
再者,於透明基材兼作格柵層之情況下,關於格柵層將於後述,故此處省略說明。
透明基材於波長400 nm~750 nm之範圍內之平均光吸收率亦可為1%~30%之範圍內。即,透明基材亦可兼作後述之光吸收層。
再者,於透明基材兼作光吸收層之情況下,關於光吸收層將於後述,故此處省略說明。
2.熔黏層
本發明之熔黏層含有熱塑性樹脂,將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黏著。
作為熔黏層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只要係於所需溫度下熔融之樹脂則並無特別限定。其中,熱塑性樹脂之熔點較佳為50℃~130℃之範圍內,更佳為60℃~120℃之範圍內,進而佳為60℃~100℃之範圍內。於熔點超出上述範圍之情況下,有加熱熔黏時液晶面板之偏光板劣化之可能性,於熔點不滿足上述範圍之情況下,有使用已完成之液晶顯示裝置時由於周邊之環境而熔黏層軟化之虞。
作為此種熱塑性樹脂,例如可舉出聚乙烯、聚丙烯、聚異丁烯、聚苯乙烯、乙烯-丙烯橡膠等聚烯烴,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體、乙烯-丙烯酸共聚合體,乙基纖維素、三乙酸纖維素等纖維素衍生物,聚(甲基)丙烯酸與其酯之共聚合體,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丁醛等聚乙烯基縮醛,聚縮醛,聚醯胺,聚醯亞胺,尼龍,聚酯樹脂,胺基甲酸乙酯樹脂,環氧樹脂,聚矽氧樹脂,氟樹脂等。其中,就黏著性或光穿透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聚乙烯基縮醛、聚烯烴、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體、胺基甲酸乙酯樹脂、環氧樹脂、矽烷改質樹脂、及酸改質樹脂。特佳為聚乙烯丁醛、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體。其原因在於,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體係黏著性優異,聚乙烯丁醛係透明性優異。
其中,於熔黏層與透明基材相接之情況下,熱塑性樹脂較佳為與構成透明基材之材料之折射率比小。同樣,於熔黏層與液晶面板相接之情況下,較佳為熱塑性樹脂與構成液晶面板之最表面之構件(例如功能性薄膜)的材料之折射率比小。其原因在於,減少透明基材或液晶面板界面處之反射,抑制雜散光之產生,防止解析度或對比度下降。
熔黏層亦可含有光穩定劑、紫外線吸收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添加劑。其原因在於,藉由含有該等添加劑,可獲得長期穩定之機械強度、抗黃變、抗裂紋、優異之加工適性。
熔黏層亦可進一步含有交聯劑、分散劑、勻化劑、可塑劑、消泡劑等。於熔黏層含有交聯劑之情況下,可提高加熱熔黏後之耐熱性。作為交聯劑,例如可使用矽烷偶合劑。
又,熔黏層亦可含有光擴散粒子。即,熔黏層亦可為於熱塑性樹脂中分散有光擴散粒子者。該情況下,熔黏層亦可兼作後述之光擴散層。藉由如圖2所例示般熔黏層3兼作光擴散層5,可難以看到由液晶面板或背光源單元引起之顯示缺陷。於將熔黏層配置於液晶面板之正上方之情況下,熔黏層較佳為含有光擴散粒子而兼作光擴散層。
再者,於熔黏層兼作光擴散層之情況下,關於光擴散層將於後述,故此處省略說明。
熔黏層亦可為將帶狀之穿透部與遮光部交替排列而成者。即,熔黏層亦可兼作後述之格柵層。
再者,於熔黏層兼作格柵層之情況下,關於格柵層將於後述,故此處省略說明。
熔黏層於波長400 nm~750 nm之範圍內之平均光吸收率亦可為1%~30%之範圍內。即,熔黏層亦可兼作後述之光吸收層。
再者,於熔黏層兼作光吸收層之情況下,關於光吸收層將於後述,故此處省略說明。
熔黏層之厚度只要可表現出所需之黏著力則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上述熱塑性樹脂之種類而適宜調整。具體而言,作為熔黏層之厚度,較佳為0.05 mm~0.5 mm之範圍內,更佳為0.05 mm~0.3 mm之範圍內,進而佳為0.1 mm~0.3 mm之範圍內。其原因在於,若熔黏層之厚度較薄,則有時無法獲得所需之黏著力,又,若熔黏層之厚度較厚,則為了藉由熔黏層充分表現出層間黏著強度而需要過度加熱,有時對液晶面板或透明基材之熱損傷變大。
作為使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介隔著熔黏層貼合之方法,例如可列舉將熱塑性樹脂成形為片材狀或薄膜狀,介隔著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將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層壓之方法。
作為將熱塑性樹脂成形為片材狀或薄膜狀之方法,只要係可製作均一厚度之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之方法則並無特別限定,可採用通常之樹脂片材或樹脂薄膜之製膜方法、例如溶液製膜方法或熔融製膜方法。
又,貼合前之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較佳為於表面具有凹凸形狀。即,較佳為使用於表面具有凹凸形狀之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作為熔黏層。其原因在於,若於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之表面具有凹凸形狀,則可於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之貼合時使捲入之氣泡散逸。
作為凹凸形狀,只要可於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之貼合時使捲入之氣泡則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十點平均粗度Rz為0.2 μm以上。其原因在於,若十點平均粗度Rz為上述範圍,則可容易地於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之貼合時排除氣泡。又,臨界值較佳為0.8 mm。
3.第2熔黏層
本發明中,於在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後述之光擴散層、格柵層、光吸收層等功能層之情況下,亦可於液晶面板與熔黏層之間依序配置有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第2熔黏層、及上述功能層。
於圖3所示,例如於在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配置有光擴散層5之情況下,亦可於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之表面依序積層有第2熔黏層6、光擴散層5、熔黏層3及透明基材2,將液晶面板20與光擴散層5介隔著第2熔黏層6貼合,將光擴散層5與透明基材2介隔著熔黏層3貼合。
又,如圖5所示,於在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配置有格柵層7之情況下,亦可於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之表面依序積層有第2熔黏層6、格柵層7、熔黏層3及透明基材2,將液晶面板20與格柵層7介隔著第2熔黏層6貼合,將格柵層7與透明基材2介隔著熔黏層3貼合。
如圖7所示,於在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配置有光吸收層8之情況下,亦可於液晶面板20之觀察側10之表面依序積層有第2熔黏層6、光吸收層8、熔黏層3及透明基材2,將液晶面板20與光吸收層8介隔著第2熔黏層6貼合,將光吸收層8與透明基材2介隔著熔黏層3貼合。
可將構成熔黏層及第2熔黏層之熱塑性樹脂成形為片材狀或薄膜狀,從而可使用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及第2熔黏層,利用簡便之方法將液晶面板、上述功能層及透明基材貼合而不使顯示品質下降。
作為第2熔黏層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可與上述熔黏層中含有之熱塑性樹脂相同。
其中,於如圖3、圖6及圖8所例示般第2熔黏層6與光擴散層5相接,且光擴散層5於第2熔黏層6側之表面具有凹凸之情況下,較佳為第2熔黏層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之折射率與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之折射率不同,更佳為第2熔黏層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與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之折射率比大。其原因在於,第2熔黏層所含之熱塑性樹脂與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之折射率比越大,則越可提高光擴散層所具有之凹凸面之光擴散性。
再者,關於上述折射率比,將於後述之光擴散層之項中記載,故此處省略說明。
又,於第2熔黏層與光擴散層相接,且光擴散層於第2熔黏層側之表面具有凹凸之情況下,熱塑性樹脂中為了調整折射率,亦較佳為含有平均粒徑為1 nm~300 nm之範圍內之高折射率超微粒子或低折射率超微粒子。其原因在於,藉由調整熱塑性樹脂之折射率,可增大第2熔黏層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與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之折射率比,藉此可利用光擴散層表面之凹凸使光更有效地擴散。
再者,關於上述高折射率超微粒子及低折射率超微粒子,將於後述之光擴散層之項中記載,故此處省略說明。
又,於第2熔黏層與液晶面板相接之情況下,較佳為熱塑性樹脂與構成液晶面板之最表面之構件(例如功能性薄膜)的材料之折射率比小。
第2熔黏層亦可含有光擴散粒子。即,第2熔黏層亦可為於熱塑性樹脂中分散有光擴散粒子者。該情況下,第2熔黏層可兼作後述之光擴散層。藉由如圖5及圖7所例示般第2熔黏層6兼作光擴散層5,可難以看到由液晶面板或背光源單元引起之顯示缺陷。於將第2熔黏層配置於液晶面板之正上方之情況下,較佳為第2熔黏層含有光擴散粒子而兼作光擴散層。
再者,於第2熔黏層兼作光擴散層之情況下,關於光擴散層將於後述,故此處省略說明。
作為第2熔黏層之配置,係配置於液晶面板與熔黏層之間,通常係配置於液晶面板之正上方。於第2熔黏層與熔黏層之間配置有光擴散層、格柵層、光吸收層等功能層。
作為第2熔黏層之厚度,可與上述熔黏層之厚度相同。
其中,於如圖3、圖6及圖8所例示般第2熔黏層6與光擴散層5相接,並且光擴散層5含有光擴散粒子且於表面具有該光擴散粒子之凹凸之情況下,為了防止由光擴散層表面之凹凸所得之擴散受損,較佳為第2熔黏層之厚度厚於藉由光擴散粒子而產生之光擴散層表面之凹凸。
再者,關於第2熔黏層之形成方法及其他方面,與上述熔黏層相同,故此處省略說明。
4.光擴散層
本發明中,較佳為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光擴散層。對液晶面板介隔著熔黏層貼合透明基材,由此有時容易看到由液晶面板或背光源單元引起之顏色不均或亮度不均等顯示缺陷,但可藉由在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光擴散層而難以看到顯示缺陷。
作為光擴散層,可使用在黏結劑中分散有光擴散粒子者(以下稱為粒子擴散)或於層表面具有凹凸者(以下稱為界面擴散)。其中,光擴散層較佳為具有利用粒子擴散及/或界面擴散之內部擴散功能,更佳為具有利用粒子擴散與界面擴散兩方之內部擴散功能。具有利用粒子擴散與界面擴散兩方之內部擴散功能之光擴散層係如圖9所例示之於黏結劑5a中分散有光擴散粒子5b,且於表面具有凹凸之光擴散層5。再者,圖9中,15表示與光擴散層5相接之任意之層。
粒子擴散於防止炫光(閃爍)之方面發揮效果,但若使足以防止顯示缺陷之光擴散性僅依存於粒子擴散,增大黏結劑與光擴散粒子之折射率比,則有時會產生由白化引起之對比度下降。
另一方面,關於界面擴散,可使凹凸之傾斜角小於粒子(粒子具有0度~90度之傾斜角),故即便凹凸界面之折射率比(光擴散層與和光擴散層相接之層之折射率比)增大,白化亦不那麼成問題。然而,僅利用界面擴散有產生炫光(閃爍)之虞。
因此,可藉由使粒子擴散與界面擴散兩方之功能分離,藉由界面擴散防止顯示缺陷,藉由粒子擴散防止炫光,而實現良好之畫質。
粒子擴散之情況下,作為光擴散粒子與黏結劑之折射率比,只要光擴散粒子與黏結劑之折射率不同則並無特別限定。其中,由於如上所述般粒子具有0度~90度之傾斜角,故若光擴散粒子與黏結劑之折射率比大,則有時會產生由白化引起之對比度下降,因此光擴散粒子與黏結劑之折射率差雖然並非為零,但較佳為光擴散粒子與黏結劑之折射率比儘可能小。特別於光擴散層具有利用粒子擴散與界面擴散兩者之內部擴散功能之情況下,藉由光擴散粒子與黏結劑之折射率比儘可能小,可防止炫光,並且減少對比度之下降。具體而言,光擴散粒子及黏結劑中折射率較大者相對於折射率較小者之比較佳為超過1.000、未滿1.020,更佳為超過1.000、未滿1.010,進而佳為超過1.000、未滿1.005。
再者,光擴散粒子及黏結劑之折射率係分別參考所使用之材料之文獻值。
作為光擴散粒子及黏結劑各自之折射率,只要滿足上述折射率比則並無特別限定。光擴散粒子之折射率可高於黏結劑之折射率,亦可低於黏結劑之折射率。
另一方面,界面擴散之情況下,作為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與構成和光擴散層相接之層的材料之折射率比,只要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與構成和光擴散層相接之層的材料之折射率不同,則並無特別限定。其中,較佳為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與構成和光擴散層相接之層的材料之折射率比大。其原因在於,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與構成和光擴散層相接之層的材料之折射率比越大,越可提高光擴散層表面之凹凸之光擴散性。特別於光擴散層具有利用粒子擴散與界面擴散兩方之內部擴散功能之情況下,藉由增大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與構成和光擴散層相接之層的材料之折射率比,可防止看到顯示缺陷。具體而言,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及構成和光擴散層相接之層的材料中,折射率較大者相對於折射率較小者之比較佳為1.010以上、未滿1.300之範圍內,更佳為1.020以上、未滿1.250之範圍內,進而佳為1.030以上、未滿1.200之範圍內。其原因在於,若折射率比未滿上述範圍,則有凹凸之擴散較小故產生斑點不良之虞,若為上述範圍以上,則有由於凹凸面之外光反射而對比度下降之虞。
再者,上述折射率係分別參考所使用之材料之文獻值。
所謂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之折射率,於光擴散層含有光擴散粒子及黏結劑之情況下係指黏結劑之折射率,於光擴散層不含光擴散粒子之情況下係指光擴散層之構成材料之折射率。
此處,界面擴散之情況下,作為與光擴散層5相接之層,可舉出熔黏層3(圖3)、第2熔黏層6(圖3、圖6、圖8)、光吸收層8(圖7、圖8)等。所謂構成熔黏層之材料之折射率,係指熔黏層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之折射率。同樣,所謂構成第2熔黏層之材料之折射率,係指第2熔黏層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之折射率。
界面擴散之情況下,如下文將述,為了抑制重像之產生,較佳為將光擴散層配置於液晶面板附近,故於任意之層與光擴散層之兩側相接之情況下,較佳為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與構成和光擴散層之液晶面板側相接之層的材料之折射率比滿足上述折射率比。於例如圖3所示般光擴散層5與熔黏層3及第2熔黏層6相接之情況下,由於第2熔黏層6與光擴散層5之液晶面板20側相接,故較佳為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與第2熔黏層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之折射率比滿足上述折射率比。又,於圖8所例示般光擴散層5與光吸收層8及第2熔黏層6相接之情況下,較佳為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與第2熔黏層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之折射率比滿足上述折射率比。
作為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及構成和光擴散層相接之層的材料各自之折射率,只要滿足上述折射率比則並無特別限定。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之折射率可高於構成和光擴散層相接之層的材料之折射率,亦可低於構成和光擴散層相接之層的材料之折射率。
本發明中,透明基材亦可兼作光擴散層,熔黏層亦可兼作光擴散層,第2熔黏層亦可兼作光擴散層。又,亦可與透明基材、熔黏層、第2熔黏層無關而另設置光擴散層。例如於在液晶面板之正上方配置有熔黏層之情況下,亦可如圖2所例示般熔黏層3兼作光擴散層5,亦可如圖3所例示般透明基材2兼作光擴散層5。又,於在液晶面板之正上方配置有第2熔黏層之情況下,亦可如圖5及圖7所例示般第2熔黏層6兼作光擴散層5,亦可如圖6及圖8所例示般另設置光擴散層5,雖未圖示,但熔黏層亦可兼作光擴散層,透明基材亦可兼作光擴散層。
於透明基材兼作光擴散層之情況下,粒子擴散及界面擴散均可應用。於熔黏層或第2熔黏層兼作光擴散層之情況下,由於將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貼合時熔黏層及第2熔黏層熔融,故僅可應用粒子擴散。
於光擴散層係於黏結劑中分散有光擴散粒子者,且熔黏層或第2熔黏層兼作光擴散層之情況下,黏結劑成為熔黏層或第2熔黏層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又,於透明基材兼作光擴散層之情況下,黏結劑成為透明基材所含有之玻璃或樹脂。進而,於光擴散層係與透明基材、熔黏層、第2熔黏層等無關而另設置之情況下,黏結劑成為光擴散層所含有之樹脂。
再者,關於熔黏層或第2熔黏層所含有之熱塑性樹脂、透明基材所含有之玻璃或樹脂,已於上述熔黏層、第2熔黏層、透明基材之項中記載,故此處省略說明。
於光擴散層係與透明基材、熔黏層、第2熔黏層等無關而另設置之情況下,作為上述光擴散層所含有之樹脂,只要具有透明性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氟樹脂、矽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苯胍樹脂、乙烯樹脂、苯乙烯樹脂、酚樹脂、醯亞胺樹脂、環氧樹脂、胺基樹脂、胺基甲酸乙酯樹脂、乙烯基樹脂、纖維素樹脂及上述樹脂之共聚合體等。
即便於光擴散層不含有光擴散粒子之情況下,亦可於光擴散層中使用該等樹脂。
於光擴散層含有光擴散粒子之情況下,上述黏結劑中為了調整折射率,亦較佳為含有平均粒徑為1 nm~300 nm之範圍內之高折射率超微粒子或低折射率超微粒子。又,於光擴散層不含光擴散粒子之情況下,上述樹脂中同樣亦較佳為含有上述高折射率超微粒子或低折射率超微粒子。
作為高折射率超微粒子,可舉出ZnO(折射率1.90)、TiO2 (折射率2.3~2.7)、CeO2 (折射率1.95)、Sb2 O5 (折射率1.71)、SnO2 、ITO(折射率1.95)、Y2 O3 (折射率1.87)、La2 O3 (折射率1.95)、ZrO2 (折射率2.05)、Al2 O3 (折射率1.63)等。作為低折射率超微粒子,可舉出二氧化矽微粒子、中空二氧化矽微粒子,氟化鎂、氟化鋰、氟化鋁、氟化鈣、氟化鈉等氟化物微粒子等。
界面擴散之情況下,其原因在於,藉由調整黏結劑或樹脂之折射率,可增大光擴散層所含有之黏結劑或樹脂與構成和光擴散層相接之層的材料之折射率比,藉此可利用光擴散層表面之凹凸使光更有效地擴散。又,粒子擴散與界面擴散兩方之情況下,其原因在於,藉由調整黏結劑之折射率,可減小黏結劑與光擴散粒子之折射率比,藉此可防止炫光,並且減少對比度之下降。
作為光擴散粒子,只要折射率與黏結劑不同且具有透明性則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黏結劑之種類而適宜選擇。具體可舉出氧化矽、氧化鋁等無機粒子,聚矽氧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二乙烯基苯系樹脂、苯胍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三聚氰胺系樹脂、丙烯酸-苯乙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乙烯系樹脂、聚氯乙烯系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等有機粒子,或者該等之兩種以上之混合系等之粒子。
又,作為光擴散粒子之平均粒徑,於光擴散層具有利用粒子擴散與界面擴散兩方之內部擴散功能之情況下,於將光擴散層之厚度設定為1時,光擴散粒子之平均粒徑之下限較佳為0.3以上,其中更佳為0.6以上,特佳為0.8以上。其原因在於,可藉由光擴散層表面可靠地形成凹凸表面。另一方面,於將光擴散層之厚度設定為1時,光擴散粒子之平均粒徑之上限較佳為3以下,更佳為2以下。其原因在於,防止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之貼合過程中之氣泡混入。具體而言,光擴散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0.5 μm~15 μm之範圍內,其中較佳為1.0 μm~10 μm之範圍內,特佳為2 μm~8 μm之範圍內。其原因在於,若平均粒徑小於上述範圍則粒子擴散較差,若大於上述範圍則防炫光效果減弱。
再者,上述平均粒徑於各粒子分散之情況下係指一次粒徑,於各粒子凝聚之情況下係指二次粒徑。
此處,所謂平均粒徑,通常用於表示粒子之粒度,可藉由光散射法或電子顯微鏡照片而測定。本發明中係設定為藉由雷射法測定之值。所謂雷射法,係指將粒子分散於溶劑中,使對該分散溶劑照射雷射光線所得之散射光變細,並進行運算,藉此測定平均粒徑、粒度分佈等之方法。再者,上述平均粒徑係使用Leeds & Northrup公司製造之粒度分析計Microtrac UPA Model-9230作為利用雷射法之粒徑測定機進行測定所得之值。
作為光擴散粒子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於一次粒徑為0.5 μm以上之粒子之情況下較佳為球狀。其原因在於,若為不定形狀,則有外光反射變強而對比度下降之虞,又,有由於產生雜散光而清晰度下降之虞。
本發明中,較佳為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面的自法線方向之投影面中,光擴散層所含之光擴散粒子之面內投影面積之總和為全體之8%~63%之範圍內,其中較佳為15%~53%之範圍內,特佳為23%~42%之範圍內。若光擴散層所含之光擴散粒子之面內投影面積之總和過少,則入射至光擴散層之光線碰撞光擴散粒子之概率變得過低,有時無法獲得足以防止炫光之光擴散效果。另一方面,若光擴散層所含之光擴散粒子之面內投影面積之總和過多,則有由於光擴散粒子之外光反射而產生對比度下降之虞。
再者,光擴散層所含之光擴散粒子之面內投影面積可藉由光擴散層之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進行測定。
作為光擴散層中之光擴散粒子之含量,只要係可擴散光之量則並無特別限定。所入射之光碰撞光擴散粒子之概率係依存於光擴散層之厚度,故用以獲得上述光擴散層所含之光擴散粒子之面內投影面積之總和的光擴散粒子之較佳含量亦依存於光擴散層之厚度。因此,光擴散層中之光擴散粒子之含量於將光擴散層之厚度設定為T(μm)時,相對於光擴散層中之黏結劑100重量份,較佳為32/T重量份~375/T重量份之範圍內,其中較佳為63/T重量份~312/T重量份之範圍內,特佳為94/T重量份~250/T重量份之範圍內。
又,本發明中,較佳為將光擴散層之正穿透強度設為Q,將連結正穿透±2度及正穿透±1度之穿透強度的直線外插至正穿透角度之穿透強度設定為U時,滿足2<Q/U<22。
即,光擴散層中之光擴散粒子之含量、光擴散粒子之粒徑、光擴散粒子與黏結劑之折射比、光擴散層表面之凹凸、構成光擴散層之材料與構成和光擴散層相接之層的材料之折射率比、光擴散粒子與光擴散表面之凹凸之位置關係較佳為以滿足上述式之方式進行調整。藉由設定為此種構成,可同時實現顯示不均之抑制與黑彩感之提昇。
Q/U為上述範圍時,形成對比度較高且炫光較少之優異畫像。再者,其原因在於,適度具有影像光之較小擴散,並且減少因光擴散粒子及界面凹凸而產生之雜散光成分。即,(a)穿透擴散較小(正穿透強度較高),(b)減少較大之擴散,(c)轉變成正穿透附近之擴散。此處,對等向擴散之情況下之正穿透附近之擴散強度進行研究。
關於擴散強度,若將擴散穿透強度分佈不同之層積層,則越接近0度擴散穿透強度之減少比例越大,因此若減小正穿透強度(Q),則正穿透角度附近之擴散強度變大。又,於光擴散粒子及界面凹凸之分佈稀疏之情況下,擴散特性之強度分佈既不存在於上述擴散要素之擴散強度分佈,亦不存在於上述光擴散粒子及界面凹凸兩者,而成為具有僅正穿透之強度的兩個強度分佈之和。該強度分佈於將±1度及±2度之強度之傾斜度外插至正穿透角度時的強度設為假想正穿透強度(U)時,U近似於擴散要素之擴散特性之正穿透,Q/U成為「不具有擴散要素之部分Q」與「擴散要素部分之正穿透強度U」之比、即正穿透附近之擴散狀態之尺度。
再者,例如可藉由微小偏角亮度計於正穿透±45度之範圍以1度為單位測定穿透強度,計算出Q及U。
作為光擴散層之厚度,較佳為將液晶面板之橫方向之像素間距設為P,將光擴散層之厚度設為T時,滿足T<P/2。
其原因在於,若光擴散層之厚度過厚,則有產生重像而畫質下降之虞。於光擴散層之厚度滿足上述式之情況下,於視角±60度難以觀察到重像。具體而言,20吋之液晶顯示裝置中,光擴散層之厚度較佳為500 μm以下。
再者,所謂上述光擴散層之厚度,於光擴散層存在數個之情況下,係指最靠近液晶面板而配置之光擴散層之厚度。
作為光擴散層之配置,只要為液晶面板之觀察側即可,可適宜選擇。於透明基材、熔黏層或第2熔黏層兼作光擴散層之情況下,光擴散層之配置係設定為各層之配置。於光擴散層係與透明基材、熔黏層、第2熔黏層不同而另設置之情況下,光擴散層係配置於熔黏層與第2熔黏層之間。其中,較佳為如圖2、圖5及圖7所例示般將光擴散層5配置於液晶面板20之正上方。即,較佳為熔黏層3或第2熔黏層6兼作光擴散層5。通常大多情況下對液晶面板於其最表面設有光擴散薄膜,故若液晶面板與光擴散層間之距離較長,則有由於光擴散層與液晶面板所具有之光擴散薄膜而產生重像之虞。若將光擴散層配置於液晶面板之正上方,則可縮短液晶面板與光擴散層間之距離,從而可抑制重像之產生。
再者,所謂液晶面板與光擴散層間之距離,於光擴散層存在多個之情況下,係指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面與最靠近液晶面板而配置之光擴散層之間的距離。
5.格柵層
本發明中,亦可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將帶狀之穿透部與遮光部交替排列而成之格柵層。格柵層係將帶狀之穿透部及遮光部以一定間隔交替配置而成者,一定入射角度以上之入射光入射至遮光部被吸收而無法穿透,對應於格柵層之厚度、遮光部間之間隔、遮光部與格柵層表面所成之角度,僅使既定範圍之入射角度之光穿透。因此,可藉由格柵層限制入射角較大之外光而不遮蔽顯示光。因此,傾斜之外光被格柵層之遮光部所遮蔽,於顯示面發生反射之外光之量減少,故可提高正面方向之對比度。
作為格柵層,只要係將帶狀之穿透部與遮光部交替排列而成者即可,可使用通常之格柵層。
作為對於液晶面板的格柵層之穿透部及遮光部之配置,較佳為根據所使用之格柵層之特性而適宜選擇。通常,液晶顯示裝置中較佳為使左右方向之擴散大於上下方向之擴散。
例如3M公司製造之格柵係將透明層與遮光層並列排列而不具有光擴散功能,故較佳為以透明層(遮光層)成為液晶面板之左右方向之方式,將格柵層之穿透部與遮光部於液晶面板之左右方向交替排列。其原因在於,可藉由格柵層使對比度提昇而不使液晶顯示裝置之左右方向之視角變窄。
又,大日本印刷公司製造之格柵係於透明薄膜上形成有楔狀或梯形狀之遮光層,以透明樹脂將遮光部之間填充,具有利用楔或梯形之斜邊的光擴散功能,故較佳為以遮光層成為液晶面板之上下方向之方式,將格柵層之穿透部與遮光部於液晶面板之上下方向交替排列。其原因在於,可提高對比度,並且可進一步擴大液晶顯示裝置之左右方向之視角。
進而,具有聚光功能之格柵較佳為以於上下方向聚光而提高正面亮度之方式配置格柵層之穿透部及遮光部。
又,作為其他變形例,亦可將格柵層之遮光部以傾斜之方式配置,使穿透(遮光)之角度於上下(左右)不同,以與欲進一步擴大注視範圍之方向吻合之方式(例如電視之情況下使朝向上方之視角較廣,下方之視角較窄)使用。
於格柵層不具有擴散功能之情況下,較佳為可自格柵層之穿透部射出之光相對於格柵層之觀察側面之法線方向的最大角度為45度以上。即,較佳為以上述最大角度達到45度以上之方式調整格柵層之厚度、遮光部間之間隔、遮光部與格柵層表面所成之角度。其原因在於,可吸收外光,並且可確保液晶顯示裝置之上下方向之通常注視區域。又,若上述最大角度為上述範圍,則可防止由構成液晶面板之偏光板引起之漏光,並且有效率地遮蔽外光而提高對比度。
作為格柵層之厚度,只要可使上述最大角度為既定範圍則並無特別限定。
作為格柵層之配置,只要為液晶面板之觀察側即可,其中於形成有光擴散層之情況下較佳為於光擴散層之觀察側配置有格柵層。其原因在於,可藉由減少入射至光擴散層中之外光而抑制光擴散層之反射,又,將由光擴散層所產生之影像光之雜散光成分吸收,故對於對比度提昇較佳。
本發明中,透明基材亦可兼作格柵層,熔黏層或第2熔黏層亦可兼作格柵層,又,亦可與透明基材、熔黏層、第2熔黏層無關而另設置格柵層。其中,格柵層較佳為與透明基材、熔黏層、第2熔黏層無關而另設置。其原因在於具有格柵功能之透明基材昂貴。
6.光吸收層
本發明中,亦可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波長400 nm~750 nm之範圍內之平均光吸收率為1%~30%之範圍內的光吸收層。可提高對比度或畫像之清晰度。進而,藉由設定為使用使影像光之波長穿透、將其他可見光區域之波長吸收的選擇性地吸收特定波長之外光之染料或顏料的光吸收層,可保持影像光之亮度並且提高對比度。又,於在光擴散層之觀察側配置有光吸收層之情況下,外光被光吸收層所吸收,入射至光擴散層之光量減少,並且由光擴散層所反射之外光再次被光吸收層所吸收,藉此可效率更佳地提高對比度。
光吸收層只要波長400 nm~750 nm之範圍內的平均光吸收率為1%~30%之範圍內即可,其中較佳為4%~25%之範圍內,特佳為5%~20%之範圍內。其原因在於,若平均光吸收率小於上述範圍,則由外光吸收所得之對比度提昇效果較低,若平均光吸收率大於上述範圍,則由影像光吸收所致之畫像之亮度下降過大。若平均光吸收率為4%~25%之範圍內、特別為5%~20%之範圍內,則可使上述作用更可靠。
再者,上述平均光吸收率例如可藉由分光穿透率計測定。
又,光吸收層更佳為具有所謂之選擇吸收功能,即,與自液晶顯示裝置顯示出之影像光之發光波長相對應的波長之光吸收率較低(穿透率較高),除此以外之波長之光吸收率較高(穿透率較低)。即,光吸收層較佳為具有吸收影像光自身所具有之既定波長以外之波長的選擇吸收性。其原因在於,外光具有所有波長,影像光僅具有特定波長(例如通常使用光之三原色即紅色、綠色、藍色),故藉由光吸收層具有選擇吸收功能,可抑制光吸收層所引起之影像光之衰減,增大外光之吸收,由此進一步提高對比度。
於光吸收層具有選擇吸收功能之情況下,其中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較佳為背光源係波長不同之LED光源,更佳為與LED光源之發光波長同步驅動液晶顯示裝置之場序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即,於以使用LED之場序方式驅動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情況下,較佳為形成有光吸收層。單波長之LED光源可擴大光吸收層選擇吸收之波長之區域,於以使用LED之場序方式不使用彩色濾光片之情況下,由於影像光自身具有既定之波長,故可進一步擴大光吸收層選擇吸收之波長之區域。該情況下,可進一步提高對比度。
作為光吸收層之材料,只要滿足上述平均光吸收率則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苯胺黑等黑色染料;碳黑、乙炔黑、燈黑、礦物黑等黑色顏料等。
又,作為具有選擇穿透性之材料,可使用對影像光之波長中之亮度較高之範圍之波長之光表現出較高的穿透率、對其他波長之光表現出較低的穿透率之材料。作為此種材料,可舉出二苯并吡喃系染料、蒽醌系染料、酞菁系染料、三苯酚甲烷系染料、偶氮系染料、靛藍系染料、碳鎓離子系染料及顏料、釹等之金屬螯合物等。該等材料可混合使用,亦可積層使用。
作為光吸收層之厚度,只要滿足上述平均光吸收率則並無特別限定。
作為光吸收層之配置,只要為液晶面板之觀察側即可,其中於形成有光擴散層之情況下較佳為於光擴散層之觀察側配置有光吸收層。其原因在於,如上所述,外光被光吸收層所吸收,入射至光擴散層之光量減少,並且由光擴散層反射之外光再次被光吸收層所吸收,由此可效率更佳地提高對比度。
本發明中,透明基材亦可兼作光吸收層,熔黏層或第2熔黏層亦可兼作光吸收層,又,亦可與透明基材、熔黏層、第2熔黏層無關而另設置光吸收層。
7.液晶面板
本發明之液晶面板較佳為於其觀察側面介隔著熔黏層貼合有透明基材。
如圖1所例示,液晶面板20具有液晶單元21、配置於液晶單元21之觀察側10之觀察側偏光板22a、配置於液晶單元21之背面之背面偏光板22b、及配置於觀察側偏光板22a之觀察側10之防眩性薄膜或抗反射薄膜等功能性薄膜23。液晶單元21雖未圖示,但具有一對支持板、夾持於支持板間之液晶、使液晶分子配向之配向膜、藉由電場控制液晶分子之配向之電極、及彩色濾光片。
再者,關於液晶面板,可使用通常之液晶面板,故此處省略說明。
8.其他構件
本發明中,除了上述光擴散層、格柵層、光吸收層等功能層以外,亦可對液晶面板於觀察側配置有具有任意功能之功能層。
例如,於液晶面板與透明基材之間,為提昇耐衝擊性,亦可配置有25℃、1000Hz~10000Hz之條件下的動態儲存彈性模數為9×104 Pa~4×106 Pa之範圍內之衝擊吸收層。
衝擊吸收層可由上述構件兼作,亦可為新設置之層。
於上述構件兼作衝擊吸收層之情況下,亦可藉由添加增大偶極矩之化合物而實現衝擊吸收。作為增大偶極矩之化合物,可舉出N,N-二環己基苯并噻唑基-2-亞磺醯胺(DCHBSA)、2-巰基苯并噻唑(MBT)、二苯并噻唑基硫醚(MBTS)、N-環己基苯并噻唑基-2-亞磺醯胺(CBS)、N-第三丁基苯并噻唑基-2-亞磺醯胺(BBS)、N-氧二伸乙基苯并噻唑基-2-亞磺醯胺(OBS)、N,N-二異丙基苯并噻唑基-2-亞磺醯胺(DPBS)等含有巰基苯并噻唑基之化合物;以唑基鍵結於苯環之苯并三唑為母核、且對其鍵結有苯基之2-{2'-羥基-3'-(3",4",5",6"-四氫鄰苯二甲醯亞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HPMMB)、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HMPB)、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HBMPCB)、2-{2'-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HDBPCB)等具有苯并三唑基之化合物,或者乙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酯等含有二苯基丙烯酸酯基之化合物等。
再者,本發明中,亦可將上述各種功能層進行任何組合。
9.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例如較佳為利用將液晶面板、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及透明基材加熱壓接之層壓法製作。其原因在於,可利用簡便之方法獲得耐衝擊性優異之液晶顯示裝置而不會導致顯示品質之下降。
例如圖2及圖4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之情況下,可藉由將液晶面板20、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3及透明基材2依序積層,並將該等加熱壓接而製作液晶顯示裝置。圖3所例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之情況下,可藉由將液晶面板20、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第2熔黏層6、光擴散層5、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3及透明基材2依序積層,並將該等加熱壓接而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於將熔黏層與各種功能層積層之情況下,更佳為預先製作熔黏層與各種功能層之積層體後使用。其原因在於,可減少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步驟數,由此減少因破損等而引起之昂貴之液晶顯示裝置之損失。
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上述實施形態為例示,具有與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技術思想實質上相同之構成,發揮同樣之作用效果者均包含在本發明之技術範圍內。
[實施例]
以下,舉出實施例對本發明加以具體說明。
[實施例1]
(1)熱塑性樹脂之製備
於乙酸乙烯酯含量:28重量%、MFR:15 g/10分之乙酸乙烯酯共聚合體中添加矽烷偶合劑(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0.3重量份,進而添加抗氧化劑0.2重量份,進行混練而獲得熱塑性樹脂。
(2)熔黏薄膜之製造
對上述熱塑性樹脂使用具有150 mmΦ 擠壓機、1000 mm寬之T模之薄膜成型機,以樹脂溫度:90℃、抽取速度:5 m/min之條件獲得厚度300 μm之薄膜狀之熔黏層。
(3)玻璃基材/熔黏薄膜/液晶面板之貼合
將上述熔黏薄膜以液晶面板位於較玻璃基材之周邊部更內側之方式夾入至玻璃基材(922 mm×542 mm)與橫方向之像素間距:0.2 mm之液晶面板(920 mm×540 mm)之間,進行真空層壓,製作液晶顯示裝置。具體製作方法如下。
即,首先在設於層壓機上之剝離片材上依序積層青板玻璃(厚度:3 mm)、上述熔黏薄膜(厚度:300 μm)、上述液晶面板、及剝離片材。繼而,將層壓機設定於90℃之設定溫度,放下蓋子後對樣品進行真空排氣,升溫至70℃,升溫後將上部腔室之壓力設定為30 KPa,以真空層壓機之上部/下部腔室間之隔膜片材進行壓製,將該狀態保持5分鐘,最後對上部/下部腔室均進行大氣開放,藉此將玻璃基材/熔黏薄膜/液晶面板之積層體固定於內尺寸922 mm×542 mm之框架之周邊部而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例2]
(1)熱塑性樹脂之製備
於乙酸乙烯酯含量:10重量%、MFR:25 g/10分之乙酸乙烯酯共聚合體中添加矽烷偶合劑(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0.3重量份,進而添加抗氧化劑0.2重量份,進行混練,獲得折射率:1.462之熱塑性樹脂。
(2)熔黏薄膜之製造
對上述熱塑性樹脂使用具有150 mmΦ 擠壓機、1000 mm寬之T模之薄膜成型機,以樹脂溫度:120℃、抽取速度:30 m/min之條件獲得厚度50 μm之薄膜狀之熔黏層。
(3)熔黏薄膜/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熔黏薄膜之製造
首先,將對UV硬化性樹脂(折射率:1.520)100重量份添加有粒徑:4 μm之丙烯酸苯乙烯珠粒(折射率:1.520)27.5重量份之光擴散層用樹脂組成物以乾燥膜厚成為5 μm之方式塗佈於厚度:80 μm之聚酯薄膜之其中一個面上,使其硬化,形成光擴散層。繼而,於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之兩面利用乾式層壓法,使用二液硬化型之酯系樹脂之黏著劑(折射率:1.462)積層上述熔黏薄膜(厚度:50 μm),製作熔黏薄膜/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熔黏薄膜之積層體。
(4)玻璃基材/熔黏片材/液晶面板之貼合
按照實施例1之(4)玻璃基材/熔黏薄膜/液晶面板之貼合方法,代替熔黏薄膜而使用熔黏薄膜/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熔黏薄膜之積層體,以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之光擴散層位於液晶面板側之方式配置,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例3]
於實施例2之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之製作中,使用折射率:1.525之丙烯酸苯乙烯珠粒,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例4]
於實施例2之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之製作中,使用折射率:1.558之丙烯酸苯乙烯珠粒,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例5]
於實施例2之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之製作中,藉由在UV硬化性樹脂中添加粒徑:4 nm之氟化鎂粉末而使樹脂之折射率為1.462,且代替丙烯酸苯乙烯珠粒而使用粒徑:4 μm、折射率:1.458之矽珠粒,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例6]
於實施例2中,如下示般製作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首先,對塗佈聚矽氧脫模劑並硬化而獲得之具有光擴散層形成用表面凹凸之轉印體進行2次鎳電鑄,製作具有實施例2之表面凹凸之相反形狀的模具。繼而,於該模具與聚酯薄膜(厚度:80μm)之間,夾入對UV硬化性樹脂(折射率:1.520)100重量份添加有粒徑:4 μm、折射率:1.525之丙烯酸苯乙烯珠粒3.2重量份之光擴散層用樹脂組成物,自聚酯薄膜側進行UV照射後,自上述模具剝離,藉此獲得光擴散層之厚度為5 μm之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
[實施例7]
於實施例3中,將丙烯酸苯乙烯珠粒之添加量設定為53重量份,除此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例8]
於實施例2中,如下示般製作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於厚度:150 μm之聚酯薄膜之兩面分別塗佈對UV硬化性樹脂(折射率:1.520)100重量份添加有粒徑:4 μm、折射率:1.525之丙烯酸苯乙烯珠粒13.75重量份之光擴散層用樹脂組成物,以乾燥膜厚成為5 μm之方式塗佈,使其硬化,形成光擴散層。
[實施例9]
於實施例3中,於製作與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之光擴散層相接之熔黏薄膜時,於熱塑性樹脂中以平均光吸收率成為15%之方式添加碳顏料,除此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例10]
於實施例3中,於製作與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之光擴散層相接之熔黏薄膜時,於熱塑性樹脂中以平均光吸收率成為34%之方式添加碳顏料,除此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例11]
將玻璃基材之大小設定為918 mm×538 mm,及使用內尺寸:920 mm×540 mm之框架,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例12]
於實施例3之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之製作中,代替聚酯薄膜而使用大日本印刷(股)製造之格柵薄膜(於與遮光層成直角之方向具有擴散功能。厚度:80 μm),遮光層係以在液晶面板之橫方向上延伸之方式配置,除此以外,與實施例3同樣地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例13]
於實施例9之附有光擴散層之薄膜之製作中,代替聚酯薄膜而使用大日本印刷(股)製造之格柵薄膜(於與遮光層成直角之方向具有擴散功能。厚度:80 μm),遮光層係以於液晶面板之縱方向上延伸之方式配置,除此以外,與實施例9同樣地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例14]
實施例1中,將液晶面板固定於內尺寸920 mm×540 mm之框架之周邊部,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評價]
將實施例1~實施例14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評價結果示於下述表1中。
關於光擴散層所含之光擴散粒子之面內投影面積,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進行測定。
關於平均光吸收率,使用分光穿透率計進行測定。
關於光擴散層之正穿透強度Q、及將連結正穿透±2度及正穿透±1度之穿透強度的直線外插至正穿透角度之穿透強度U,使用微小偏角亮度計於正穿透±45度之範圍以1度為單位測定穿透強度而計算出。
關於斑點、黑彩感、炫光、重像、對比度、亮度及視角,將液晶顯示裝置設置於照度為約1,000 Lx之環境下之室內,顯示Mediafactory公司之DVD「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於距液晶顯示裝置(液晶電視)1.5 m~2.0 m左右之處鑒賞上述影像,實施官能評價。將非常優異之情況評價為◎,優異之情況評價為○,不難受之極限評價為△,難受之情況評價為×。
又,關於畫像之混亂,對按壓液晶顯示裝置之中央時液晶畫面之著色程度是否變化進行官能評價。
1...液晶顯示裝置
2...透明基材
3...熔黏層
5...光擴散層
5a...黏結劑
5b...光擴散粒子
6...第2熔黏層
7...格柵層
7a...穿透部
7b...遮光部
8...光吸收層
10...觀察側
20...液晶面板
21...液晶單元
22a...觀察側偏光板
22b...背面偏光板
23...功能性薄膜
31...背光源單元
32...框體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一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其他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其他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其他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其他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其他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7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其他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其他例的概略剖面圖。
圖9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光擴散層的概略剖面圖。
1...液晶顯示裝置
2...透明基材
3...熔黏層
10...觀察側
20...液晶面板
21...液晶單元
22a...觀察側偏光板
22b...背面偏光板
23...功能性薄膜
31...背光源單元
32...框體

Claims (32)

  1.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於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面,介隔著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熔黏層而貼合有具剛性之透明基材,上述熔黏層之厚度為0.1mm~0.5mm之範圍內,且使用於表面具有凹凸形狀之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熔黏層,作為上述熔黏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透明基材為玻璃基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透明基材之厚度為0.5mm~4mm之範圍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熔黏層含有交聯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光擴散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光擴散層含有光擴散粒子及黏結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光擴散粒子與上述黏結劑之折射率比為超過1.000、未滿1.020之範圍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光擴散層於表面具有凹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 液晶面板與上述熔黏層之間,依序配置有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第2熔黏層、及上述光擴散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光擴散層與上述第2熔黏層相接,上述光擴散層於上述第2熔黏層側之表面具有凹凸,構成上述光擴散層之材料與上述第2熔黏層所含有之上述熱塑性樹脂之折射率比為1.010以上、未滿1.300之範圍內。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光擴散層含有高折射超微粒子或低折射超微粒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2熔黏層含有高折射超微粒子或低折射超微粒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熔黏層含有上述光擴散粒子,兼作上述光擴散層。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面的自法線方向之投影面中,上述光擴散層所含之上述光擴散粒子之面內投影面積之總和為全體之8%~63%之範圍內。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將上述光擴散層之正穿透強度設為Q,將連結正穿透±2度及正穿透±1度之穿透強度的直線外插至正穿透角度之穿透強度設為U時,滿足2<Q/U<22。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將上述液晶面板之橫方向之像素間距設為P,上述光擴散層之厚度設為T時,滿足T<P/2。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將上述液晶面板之縱向及橫向之長度分別設為L1 及W1 ,上述透明基材之縱向及橫向之長度分別設為L2 及W2 時,滿足L1 ≦L2 及/或W1 ≦W2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將帶狀之穿透部與遮光部交替排列而成之格柵(louver)層。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穿透部及上述遮光部係於上述液晶面板之左右方向交替排列。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穿透部及上述遮光部係於上述液晶面板之上下方向交替排列。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可自上述格柵層之上述穿透部射出之光相對於上述格柵層之觀察側面之法線方向的最大角度為45度以上。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光擴散層,上述格柵層係配置於 上述光擴散層之觀察側。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液晶面板與上述熔黏層之間,依序配置有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第2熔黏層、及上述格柵層。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波長400nm~750nm之範圍內之平均光吸收率為1%~30%之範圍內的光吸收層。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光吸收層具有吸收影像光自身所具有之既定波長以外之波長的選擇吸收性。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係背光源為波長不同之LED光源,且與上述LED光源之發光波長同步驅動液晶顯示裝置之場序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液晶面板之觀察側配置有光擴散層,上述光吸收層係配置於上述光擴散層之觀察側。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熔黏層兼作上述光吸收層。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於上述液晶面板與上述熔黏層之間,依序配置有含有熱塑性樹脂之第2熔黏層、及上述光吸收層。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 第2熔黏層含有光擴散粒子,兼作光擴散層。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2熔黏層含有交聯劑。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使用於表面具有凹凸形狀之片材狀或薄膜狀之第2熔黏層,作為上述第2熔黏層。
TW100104238A 2010-03-05 2011-02-09 液晶顯示裝置 TWI4703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9643A JP5830831B2 (ja) 2010-03-05 2010-03-05 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3075A TW201133075A (en) 2011-10-01
TWI470308B true TWI470308B (zh) 2015-01-21

Family

ID=445418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4238A TWI470308B (zh) 2010-03-05 2011-02-09 液晶顯示裝置
TW103144472A TWI597542B (zh) 2010-03-05 2011-02-09 液晶顯示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4472A TWI597542B (zh) 2010-03-05 2011-02-09 液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82619B2 (zh)
JP (1) JP5830831B2 (zh)
KR (1) KR101407488B1 (zh)
CN (1) CN102859421B (zh)
TW (2) TWI470308B (zh)
WO (1) WO201110814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0678B (zh) * 2015-03-10 2020-08-01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顯示設備及可攜式終端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00598A1 (en) * 2010-06-29 2013-04-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TWI486674B (zh) * 2011-10-14 2015-06-01 Tdk Taiwan Corp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protective layer for a display panel, and a protective layer structure
KR20140042517A (ko) * 2012-09-28 2014-04-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 접착 부재,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WO2014117333A1 (en) * 2013-01-30 2014-08-07 Stokvis Tapes (Shanghai) Co. Ltd.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y
CN104570173A (zh) * 2014-12-11 2015-04-29 太湖金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光阻隔光学扩散结构及背光源器件
CN104460095B (zh) * 2015-01-05 2018-05-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KR20160117817A (ko) * 2015-03-31 2016-10-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화소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CN104791715B (zh) * 2015-04-16 2018-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框、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19082615A (ja) * 2017-10-31 2019-05-30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撮像装置
CN109243314A (zh) * 2018-10-22 2019-01-18 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屏显示的led显示模块
CN109903691A (zh) * 2019-03-22 2019-06-18 深圳立泰触控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的电子显示广告牌
JP6856720B2 (ja) * 2019-08-20 2021-04-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ガラス層付積層体および該ガラス層付積層体を含む画像表示装置
KR20210075280A (ko) 2019-12-12 2021-06-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R3110108B1 (fr) * 2020-05-18 2023-04-28 Saint Gobai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vitrage feuilleté imprimé
KR20220030338A (ko) * 2020-08-27 2022-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에 포함된 윈도우 모듈 교체 방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7750A (ja) * 2000-10-04 2002-04-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とその駆動方法
JP2003114766A (ja) * 1998-07-07 2003-04-18 Sumitomo Chem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用上部透明電極板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装置
JP2003195018A (ja) * 2001-12-26 2003-07-0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光散乱効果を有する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6010748A (ja) * 2004-06-22 2006-01-12 Seiko Epson Corp 光学シート、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8107404A (ja) * 2006-10-23 2008-05-08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光学素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光学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JP2009265593A (ja) * 2008-04-21 2009-11-12 Lg Display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08457A (ja) * 2008-06-24 2010-01-1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36502A (ja) * 2008-08-07 2010-02-18 Nissha Printing Co Ltd 反射像のゆらぎを抑制した積層体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7920B2 (ja) * 1995-06-01 2004-06-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743422B2 (ja) * 1996-04-26 2006-0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パネルの取付け方法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10186397A (ja) * 1996-10-29 1998-07-14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92922B2 (ja) * 2000-11-27 2007-10-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WO2005116700A1 (ja) * 2004-05-26 2005-12-0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330705A (ja) * 2005-04-28 2006-12-07 Fujifilm Holdings Corp 光拡散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のような光拡散フィルムまたは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060246233A1 (en) 2005-04-28 2006-11-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ght diffusion film,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7187841A (ja) * 2006-01-12 2007-07-26 Fujifilm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WO2007119560A1 (ja) * 2006-03-31 2009-08-27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保護フィルム
CN101589330B (zh) * 2007-01-31 2011-06-22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TW200912409A (en) * 2007-07-11 2009-03-1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olarizing plat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ducing method of polarizing plat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816026A (zh) * 2007-10-22 2010-08-25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008475A (ja) * 2008-06-24 2010-01-14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4766A (ja) * 1998-07-07 2003-04-18 Sumitomo Chem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用上部透明電極板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装置
JP2002107750A (ja) * 2000-10-04 2002-04-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とその駆動方法
JP2003195018A (ja) * 2001-12-26 2003-07-0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光散乱効果を有する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6010748A (ja) * 2004-06-22 2006-01-12 Seiko Epson Corp 光学シート、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8107404A (ja) * 2006-10-23 2008-05-08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光学素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光学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JP2009265593A (ja) * 2008-04-21 2009-11-12 Lg Display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08457A (ja) * 2008-06-24 2010-01-1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36502A (ja) * 2008-08-07 2010-02-18 Nissha Printing Co Ltd 反射像のゆらぎを抑制した積層体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0678B (zh) * 2015-03-10 2020-08-01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顯示設備及可攜式終端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82619B2 (en) 2015-11-10
KR101407488B1 (ko) 2014-06-17
TW201133075A (en) 2011-10-01
WO2011108140A1 (ja) 2011-09-09
TWI597542B (zh) 2017-09-01
KR20130004281A (ko) 2013-01-09
CN102859421A (zh) 2013-01-02
JP5830831B2 (ja) 2015-12-09
TW201523083A (zh) 2015-06-16
JP2011186074A (ja) 2011-09-22
CN102859421B (zh) 2016-05-18
US20120327341A1 (en) 201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0308B (zh) 液晶顯示裝置
US9946147B2 (en) Transmission-type transparent screen,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JP6186760B2 (ja) スクリーン、及びスクリーンの製造方法
JP2001242546A (ja) 透視可能な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JP2009204837A (ja) 防眩フィルム、防眩性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716733B2 (ja) 採光シート、採光装置、及び建物
TWI485466B (zh) 液晶顯示裝置
JP2019200392A (ja)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JP2002006403A (ja)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JP2014115600A (ja) 表示システム
JP5888450B2 (ja) 採光シート、採光装置、及び建物
WO2019159529A1 (ja) 映像投影システム
JP2017207586A (ja) 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映像投影システム
JP613574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4115589A (ja) スクリーン
JP6089680B2 (ja) 採光シート、採光装置、及び建物
JP6215376B2 (ja) 採光シート、採光装置、及び建物
JP6037068B2 (ja) 採光シート、採光装置、及び建物
JP6037067B2 (ja) 採光シート、採光装置、及び建物
JP5888449B2 (ja) 採光シート、採光装置、及び建物
JP2006184695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の視野角規制シート
JP6215375B2 (ja) 採光シート、採光装置、及び建物
JP6036872B2 (ja) 採光シート、採光装置、及び建物
JP2009294462A (ja) 映像源ユニット、光学シート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TW201007226A (en) Optical sheet with reduced defect visibility, filter including the same, and image display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optical sheet or the fi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