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8238B - Resin coated aluminum alloy plate - Google Patents

Resin coated aluminum alloy plat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8238B
TWI428238B TW100115463A TW100115463A TWI428238B TW I428238 B TWI428238 B TW I428238B TW 100115463 A TW100115463 A TW 100115463A TW 100115463 A TW100115463 A TW 100115463A TW I428238 B TWI428238 B TW I4282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film
resin
aluminum alloy
weight
pa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5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3110A (en
Inventor
Keiichiro Hatsuno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Publication of TW201213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3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8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82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5/09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1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metal, e.g. car bodies
    • B05D7/16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metal, e.g. car bodies using synthetic lacquers or varnis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5/09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epoxy res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202/00Metallic substrate
    • B05D2202/20Metallic substrate based on light metals
    • B05D2202/25Metallic substrate based on light metals based on 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501/00Varnish or unspecified clear coat
    • B05D2501/10Wax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50Multilayers
    • B05D7/52Two layers
    • B05D7/53Base coat plus clear coat typ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樹脂被覆鋁合金板
本發明係關於能適用於電子機器或家電用框體等,藉由沖壓加工等可加工成複雜的形狀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
以合成樹脂塗料將鋁合金板的表面塗佈所構成之預塗佈鋁合金板,具有在加工後不需要進行塗佈之優良特性,被廣泛地使用於電子機器或家電用框體等。對於預塗佈鋁合金板的塗膜,除了加工性、阻隔性外,因應其用途,也會被要求耐損傷性、潤滑性、散熱性等。
以往,為了使加工後的預塗佈鋁合金板之塗膜的密接性提升,開發出以預定的厚度形成氧化皮膜層之技術(參照專利文獻1)、以預定的比率將聚乙烯蠟與微晶蠟予以熔融混合後作為內蠟添加於塗料之技術(參照專利文獻2)等。
又,作為框體等的用途,被要求散熱性提升。為了使散熱性提升,開發出有實施紅外線放射率50%以上的吸熱性樹脂皮膜之技術(參照專利文獻3)、作成為含有碳黑之層與含有珍珠顏料之層的複數層構造之技術(參照專利文獻4)。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2762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27397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5-199429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8-119561號公報
但,在製造作為工業製品之預塗佈鋁合金板,控制如上述這種氧化皮膜層之厚度的技術極為困難。又,為了預先將內蠟予以熔融混合,而會有需要花費成本及時間,並不實用之問題產生。又,包含顏料等之塗膜,會有加工性劣化之問題產生。
因此,被要求開發加工性、阻隔性、耐損傷性、及潤滑性等優良之實用的預塗佈鋁合金板。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點而開發完成之發明,其目的係在於提供加工性、阻隔性、耐損傷性、及潤滑性等優良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
本發明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係由基板與合成樹脂塗膜所構成,該基板由鋁合金板所形成,而該合成樹脂塗膜形成於該基板的兩面或單面,其特徵為,前述合成樹脂塗膜具備機能性塗膜,該機能性塗膜係對由聚酯樹脂及/或環氧樹脂所構成之基礎樹脂100重量部,含有自羊毛脂、棕櫚(carnauba)、聚乙烯、及微晶所選擇之1種或2種的內蠟0.05~3重量部者,該機能性塗膜係伸長率為200~300%、抗張力為300~500kg/cm2 、楊氏模數為1000~2500kg/cm2 、及玻璃轉移點為0~40℃(請求項1)。
在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前述合成樹脂塗膜具備機能性塗膜,該機能性塗膜以預定的配合比例含有前述基礎樹脂與前述內蠟,並且符合前述預定的特性。因此,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能夠發揮優良的加工性、阻隔性、耐損傷性、及潤滑性。
即,在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藉由將前述機能性塗膜之前述預定的基礎樹脂與前述內蠟控制成前述特定的配合比例,能夠提升加工性、潤滑性、及阻隔性。
又,在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藉由將前述機能性塗膜的伸長率、抗張力、及楊氏模數控制在前述預定範圍,能夠提升加工性及耐損傷性。
且,藉由將前述機能性塗膜的玻璃轉移點控制在前述預定範圍,能夠提升加工性及阻隔性。
如此,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呈現優良的加工性,亦可承受縮口、拉伸、彎曲等之嚴峻的加工,而能夠防止前述合成樹脂塗膜的剝離。又,由於具有優良之耐損傷性,故,在成形加工時或成形加工後不易產生傷痕。又,由於具有優良之阻隔性,故,即使在例如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彼此重疊或捲繞成線圈之情況,也不易引起阻隔。且,由於具有優良之潤滑性,故,在成形加工時的塗膜表面之平滑變佳。
如以上所示,若依據本發明,能夠提供具有優良之加工性、阻隔性、耐損傷性、及潤滑性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
其次,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理想實施形態。
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由基板與合成樹脂塗膜所構成,該基板由鋁合金板所構成,而該合成樹脂塗膜形成於該基板的兩面或單面。
前述鋁合金板係指由純鋁或鋁合金中的任一者所構成之板。
作為前述基板,可因應用途,採用各種組成的鋁合金板。具體而言,能夠使用1000系、3000系、5000系、6000系等適用於成形加工之材質。例如有1050、8021、3003、3004、3104、5052、5182、5N01。
又,前述合成樹脂塗膜具備機能性塗膜,其含有基礎樹脂與內蠟。
該機能性塗膜3含有由聚酯樹脂及/或環氧樹脂所構成之基礎樹脂。
由於含有由前述特定的樹脂所構成之基礎樹脂,故,前述機能性塗膜能夠發揮良好的加工性、阻隔性、耐損傷性。基礎樹脂的數量平均分子量係10000~40000為佳。
又,前述機能性塗膜係對前述基礎樹脂100重量部含有自羊毛脂、棕櫚、聚乙烯、及微晶所選擇的1種或2種的內蠟0.05~3重量部。
由於含有前述特定的內蠟,故,前述機能性塗膜能夠發揮優良的加工性、潤滑性及耐損傷性。
在前述內蠟的含有量未滿0.05重量部之情況,存在於前述機能性塗膜表面之內蠟會變得過少,造成潤滑性降低,成形加工時之塗膜表面的平滑度變差,會有塗膜剝離或斷裂之虞。另外,在超過3重量部之情況,會有存在於塗膜表面之內蠟會變得過多,造成在將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捲繞於線圈或相互重疊時容易引起阻隔現象產生之虞。理想為前述內蠟的含有量對前述基礎樹脂100重量部為0.1~2.5重量部,更理想為0.5~2重量部。
又,前述基礎樹脂例如能夠含有對應於聚酯樹脂、環氧樹脂等之硬化劑。作為該硬化劑,能夠使用藉由例如三聚氰胺、尿素、苯代三聚氰胺等具有胺基之胺化合物與醛之附加縮合反應所獲得的胺樹脂等。又,亦可使用包含芳香族、脂肪族、或脂環族之異氰酸酯類遊離或嵌段所形成的異氰酸酯基之樹脂等。
又,前述機能性塗膜,其伸長率為200~300%、抗張力為300~500kg/cm2 、楊氏模數為1000~2500kg/cm2 、及玻璃轉移點為0~40℃。
在前述機能性塗膜的伸長率未滿200%之情況,加工性變差,當進行成形加工時,前述機能性塗膜無法追隨鋁合金板的加工,會有剝離之虞。另外,在超過300%之情況,前述機能性塗膜變得過柔,使得耐損傷性變差,造成在成形加工時等容易受損。
前述機能性塗膜的伸長率,理想為250~280%。
前述機能性塗膜的伸長率,可藉由調整基礎樹脂的分子量、硬化劑的種類及添加量來加以控制。
又,在前述機能性塗膜的抗張力未滿300kg/cm2 之情況,也同樣地會有加工性變差,當進行成形加工時,前述機能性塗膜無法追隨鋁合金板的加工,會有剝離之虞。另外,在超過500kg/cm2 之情況,當進行成形加工時,以所施加賦予的加工力,前述機能性塗膜不易變形,會有該機能性塗膜變得容易剝離之虞。
前述機能性塗膜的抗張力,理想為380~420kg/cm2
前述機能性塗膜的抗張力可藉由調整例如硬化劑的種類及添加量來加以控制。
又,在前述機能性塗膜的楊氏模數未滿1000kg/cm2 之情況,當進行鋁合金板的成形加工時,以所施加賦予的加工力,會使前述機能性塗膜變得容易過度變形,產生容易受損之虞。另外,在超過2500kg/cm2 之情況,當進行鋁合金板的成形加工時,以所施加賦予的加工力,前述機能性塗膜不易變形,會有該機能性塗膜變得容易剝離之虞。
前述機能性塗膜的楊氏模數,理想為1500~2300 kg/cm2
前述機能性塗膜的楊氏模數可藉由調整基礎樹脂的末端基之構造、基礎樹脂的分子量來加以控制。
又,在前述機能性塗膜的玻璃轉移點未滿0℃之情況,在藉由塗佈等來在前述鋁合金板形成前述機能性塗膜後,捲繞成例如線圈時,會有容易引起阻隔之虞。另外,在超過50℃之情況,前述機能性塗膜的伸長會降低,當進行成形加工時,前述機能性塗膜無法追隨鋁合金板的加工,而會有剝離之虞。
前述機能性塗膜的玻璃轉移點,理想為5~40℃。
前述機能性塗膜的玻璃轉移點可藉由調整例如基礎樹脂的交聯度及分子量來加以控制。
前述機能性塗膜,可藉由例如對前述鋁合金板塗佈塗料後予以乾燥並燒成,來形成。前述伸長率、抗張力、楊氏模數、及玻璃轉移點係為進行了乾燥、燒成後的前述機能性塗膜的物性。這些物性的測定方法如後述的實施例所示。
其次,前述機能性塗膜,理想為對前述基礎樹脂100重量部,含有自50~200重量部之平均粒徑0.1~100μm的氧化鈦、1~25重量部之微粉末的碳、50~200重量部之二氧化矽、50~200重量部之氧化鋁、及50~200重量部之氧化鋯所選擇的至少1種(請求項2)。
在此情況,能夠提升前述機能性塗膜的散熱性。因此,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可理想地適用於被要求具優良的散熱性之用途。具體而言,例如個人電腦本體、CD-ROM、DVD、PDA等的電子機器之框體、電視機等的電氣機器之框體、FDD、MD、MO等的記憶媒體罩的快門部分、以及其他各種者。又,藉由對前述機能性塗膜沖壓成形而成形為略圓錐形,亦可理想地使用於LED電球等的散熱構件。
在氧化鈦、碳、二氧化矽、氧化鋁、及氧化鋯之含有量低於前述下限之情況,會有無法充分地獲得散熱性的提升效果之虞。另外,在超過前述上限之情況,會有加工性降低之虞。
更理想為對前述基礎樹脂100重量部,氧化鈦的含有量係80~150重量部,碳的含有量係1.0~20重量部,二氧化矽的含有量係50~100重量部,氧化鋁的含有量係50~100重量部,而氧化鋯的含有量係50~180重量部。
又,作為氧化鈦,如前所述,理想為使用平均粒徑0.1~100μm者。
在氧化鈦的平均粒徑未滿0.1μm之情況,會有不易充分地提升散熱性之虞。另外,在超過100μm之情況,會有氧化鈦容易自前述機能性塗膜脫落之虞。
氧化鈦的平均粒徑係為一次粒子徑的平均值,能夠藉由動態光散亂法來測定。具體而言,能夠藉由日機裝(股)製的「Nanotrac UPA」進行測定。
又,作為微粉末的碳,能夠使用平均粒徑1~500nm左右之微粉末。又,作為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鋯,能夠使用平均粒徑1~50μm,更理想為2~10μm左右之粒子。這些平均粒徑,能夠以與氧化鈦相同的方式進行測定。
又,前述機能性塗膜含有平均粒徑0.3~100μm的鎳球狀填料、或具有0.2~5μm的厚度且2~50μm的長徑之鱗片狀的鎳填料中的至少一方,這兩者的總計含有量係對前述基礎樹脂100重量部,呈1~1000重量部為佳(請求項3)。
在此情況,能夠對前述機能性塗膜賦予導電性。因此,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能理想地適用於被要求導電性之用途。具體而言,可理想地使用於如前述這種電子機器的框體、電氣機器的框體、前述憶媒體罩的快門部分、LED電球用散熱構件等。藉此,可提高遮斷自電路所產生的電磁波之效果。
在前述鎳球狀填料的平均粒徑未滿0.3μm之情況,會有無法充分地獲得導電性提升效果之虞。另外,在超過100μm之情況,會有鎳球狀填料容易自前述機能性塗膜脫落之虞。前述鎳球狀填料的平均粒徑係與前述的氧化鈦同樣為一次粒子徑的平均,能夠以與氧化鈦的平均粒徑相同的方式進行測定。
又,在前述燐片狀鎳填料的厚度未滿0.2μm之情況,會有無法充分地獲得導電性提升效果之虞。另外,在超過5μm之情況,會有成本增大之問題。又,在燐片狀鎳填料的長徑未滿2μm之情況,會有無法充分地獲得導電性提升效果之虞。另外,在超過50μm之情況,會有鱗片狀鎳填料容易自機能性塗膜脫落之虞。
又,這兩者的鎳填料(鎳球狀填料和鱗片狀鎳填料)的總計含有量(亦包含僅含有一方之情況)係對前述基礎樹脂100重量部,呈1~1000重量部為佳。在此含有量未滿1重量部情況,會有無法充分地獲得導電性提升效果之虞。另外,在超過1000重量部之情況,會有鎳填料容易自機能性塗膜脫落之虞。
前述機能性塗膜的膜厚係5~50μm為佳。在膜厚未滿5μm之情況,會有當進行加工時,塗膜的伸長變得不均等,造成塗膜破損之虞。另外,在超過50μm之情況,會有當進行加工時容易產生塗膜磨損粉,使得在塗膜容易產生傷痕之虞。
其次,具備前述機能性塗膜之前述合成樹脂塗膜,係具有在前述機能性塗膜的下層具有基底塗膜之複數層積構造,前述基底塗膜係由自胺甲酸酯樹脂、離子性聚合物樹脂、聚乙烯樹脂、環氧樹脂、氟樹脂、聚酯樹脂所選出之1種或2種以上的樹脂所構成(請求項5)。
在此情況,能夠提升合成樹脂塗膜與鋁合金板之密接性,並進一步提升加工性。
前述基底塗膜係由以數量平均分子量10000~40000的聚酯樹脂所形成的單層體或將該單層體予以複數層積形成之多層體所構成為佳(請求項6)。
在此情況,可進一步提升合成樹脂塗膜與鋁合金板之密接性,且更能進一步提升加工性。即,藉由選擇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0以上的聚酯樹脂,即使將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加工成具有凹凸部等之複雜的形狀之情況,也能加工性良好地進行加工。又,構成基底塗膜之聚酯樹脂的數量平均分子量的上限值,由於當基底塗膜的延伸與機能性塗膜的延伸差異大時,則會有加工時的塗膜破裂之虞,故,如前述,作成40000為佳。
又,前述基底塗膜的膜厚,因在超過50μm時,鋁合金板與機能性塗膜之密接性會降低,所以,理想為作成50μm以下,又,即使膜厚過薄也會造成密接性降低,故,作成為1μm以上為佳。更理想之範圍在5μm以上20μm以下。
又,前述合成樹脂塗膜能夠含有顏料。在此情況,藉由選擇顏料的種類,能夠對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賦予創作性。因此,能夠提高成形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之製品的多樣性。
作為顏料,有例如亞鐵氰化第二鐵、鹼性硫酸鋁、二氧化矽、氧化鋁、雲母、硫酸鋇、氧化鈦、氧化鐵、碳黑、鋁粉、青銅粉、複合氧化物系顏料、有機顏料等。
又,在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前述合成樹脂塗膜形成於化成皮膜的上層,該化成皮膜為由形成於前述基板的表面之塗佈型或反應型的鉻酸鹽層或非鉻酸鹽層所構成為佳(請求項4)。
在此情況,能夠有效地提升鋁合金板與前述合成樹脂塗膜之密接性。又,前述樹脂被覆鋁合金板的耐腐蝕性提升,能夠抑制當水、氯化物等的腐食性物質浸透鋁合金板時所引起之塗膜下腐食,能夠謀求防止塗膜破裂、塗膜剝離等產生。
前述化成皮膜可藉由鋁合金板的表面的化成處理來形成。
具體而言,能夠藉由例如磷酸鉻酸鹽、鉻鉻酸鹽等的鉻酸鹽處理,鉻化合物以外的磷酸鈦、磷酸鋯、磷酸鉬、磷酸鋅、氧化鈦、氧化鋯等之非鉻酸鹽處理等來形成。
[實施例] (實施例1)
其次,說明關於本發明的實施例之該樹脂被覆鋁合金板。在本例子,製作後述的表1~表5所示的複數種類的樹脂被覆鋁合金板(試料1~試料38)並評價其特性。
如圖1及圖2所示,本例子的樹脂被覆鋁合金板1、2係由基板10、20與形成於其單面的合成樹脂塗膜11、21所構成,該基板是由鋁合金板所形成。在基板2的表面形成有化成皮膜101、201,合成樹脂塗膜11、21形成於化成皮膜101、201上。合成樹脂塗膜11、21具備有機能性塗膜111、211。
在本例子,如圖2所示,製作具備僅由機能性塗膜211所構成的合成樹脂塗膜21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2,及製作如圖1所示,具備具有機能性塗膜111和形成於其下層即形成於基板10側的基底塗膜112之合成樹脂塗膜11的樹脂被覆鋁合金板1。
以下,說明關於本例子的樹脂被覆鋁合金板(試料1~38)的製作方法。
首先,作為基板10、20,準備JISA1050-O材、板厚0.5mm的鋁合金板。
其次,對基板10、20實施脫脂處理後,如後述的表1~5所示,進行下述的化成處理a~d。
化成處理a為藉由磷酸鉻酸鹽處理,以鉻附著量成為20mg/m2 的方式形成反應型鉻酸鹽皮膜。具體而言,藉由對化成處理液浸漬脫脂後的基板來形成化成處理,然後經水洗後,在大約100℃的環境下將其乾燥。
化成處理b為藉由反應型鋯處理,以鋯附著量成為10mg/m2 的方式形成反應型非鉻酸鹽皮膜。具體而言,藉由對化成處理液浸漬脫脂後的基板來形成化成處理,然後經水洗後,在大約100℃的環境下將其乾燥。
化成處理c為藉由塗佈型鉻酸鹽處理,以鉻附著量成為20mg/m2 的方式形成塗佈型鉻酸鹽皮膜。具體而言,藉由棒式塗佈法塗佈處理劑後,在大約100℃的環境下將其乾燥。
化成處理d為藉由塗佈型鋯處理,以鋯附著量成為10mg/m2 的方式形成塗佈型非鉻酸鹽皮膜。具體而言,藉由棒式塗佈法塗佈處理劑後,在大約100℃的環境下將其乾燥。
其次,如圖1及如圖2所示,在基板10,20的單側面,形成如表1~表5所示的各種結構之合成樹脂塗膜11、21,製作38種類的樹脂被覆鋁合金板1、2(試料1~38)。如表1~表5所示,在試料3~6、試料8~29,作為基底塗膜112,形成由數量平均分子量16000的聚酯樹脂所構成之塗膜,作為其上層,形成機能性塗膜111(參照圖1)。在其他的試料(試料1、試料2、試料7、試料30~38),未形成基底塗膜,僅形成由機能性塗膜211所構成之合成樹脂塗膜21(參照圖2)。所有的塗佈皆以棒式塗佈機來進行,基底塗膜112的膜厚為10μm,而機能性塗膜111、211的膜厚為25μm。
基底塗膜112及機能性塗膜111、211均藉由進行塗料塗佈並乾燥後再進行燒成來形成。
又,機能性塗膜用的塗料,如表1~5所示,使用以含有硬化劑的聚酯樹脂或環氧樹脂作為基礎樹脂且含有內蠟、氧化鈦等者(參照表1~5)。
基底塗膜112的燒成條件,為在烤箱中保持60秒使表面溫度成為230℃之條件,而機能性塗膜111、211的燒成硬化條件為在溫度240℃的烤箱中保持60秒使表面溫度成為200℃之條件。
又,在機能性塗膜形成用的塗料,如表1~5所示,對基礎樹脂含有內蠟。內蠟的含有量及種類,如表1~5所示,表中「PE」係顯示聚乙烯,「MC」是顯示微晶,「CA」是顯示棕櫚,「LL」是顯示羊毛脂。又,在一部分之試料,有並用聚乙烯(PE)與微晶(MC),在將兩者以等量(重量)的方式使用,其總和量如表1~5所示。
又,在本例子,在機能性塗膜形成用的塗料,為了提高散熱性,如表1~5所示,含有氧化鈦及二氧化矽。且,含有微粉末的碳、氧化鋁、或氧化鋯。
所使用的氧化鈦的平均粒徑及含有量,又,二氧化矽、碳、氧化鋁、及氧化鋯的含有量如表1~5所示。作為二氧化矽、碳、氧化鋁、氧化鋯,均使用平均粒徑4μm的粒子。
又,在機能性塗膜形成用的塗料的一部分,為了提高導電性,而使其含有球狀或鱗片狀的鎳填料。作為球狀的鎳填料,採用平均粒徑5μm者,而作為鱗片狀的鎳填料,採用厚度1μm、長徑10μm者。
再者,如表4所示,在試料28,將球狀的鎳填料與鱗片狀的鎳填料並用,但,此時的配合比例,在重量比上為1:1。
又,在本例子,形成具有表1~5所示的伸長率、抗張力、楊氏模數、及玻璃轉移點之機能性塗膜。各物性的測定方法如下。
「伸長率、楊氏模數、抗張力」
將塗膜裁切成10mm×50mm,以拉引試驗機(艾安得(Orientec)(股)製的TENSILON万能試驗機RTM-100)在溫度23℃、拉引速度50mm/min下使塗膜斷裂為止進行拉引試驗。伸長率A係當斷裂時的拉引方向的長度設為B、拉引試驗前的塗膜的拉引方向的長度(塗膜的原長度)設為C時,由A(%)=(B-C)×100/C之計算式算出。
又,在拉引試驗,製作應力一應變曲線,從初期的直線部分之傾斜求取楊氏模數,又,從最大應力值求取抗張力。
具體的應力一應變曲線的一例如圖4所示。
如圖4所示,在應力一應變曲線,拉引試驗開始初期的直線部分之傾斜為楊氏模數(kg/cm2 )。又,抗張力(kg/cm2 )係應力成為最大之最大應力值σu
「玻璃轉移點」
藉由液態氮,將形成有合成樹脂塗膜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的各試料予以冷卻,然後,使用熱機械分析裝置(精工電子工業(股)製的TMA-100),將其觸針子(前端直徑Φ 2mm)安裝於塗膜上,將試料的溫度(-30~150℃)逐漸提高,藉此使塗膜軟化,測定當触針子沈入至塗膜中時的溫度,將其作成為玻璃轉移點(℃)。
其次,針對表1~5所示的各試料的樹脂被覆鋁合金板,進行各種評價實驗。評價結果如後述的表6及7所示。
<加工性>
加工性的評價,藉由縮口拉伸加工實驗來進行。具體而言,將如前述方式所獲得的樹脂被覆鋁合金板裁切成直徑140mm的圓形,接著,在該樹脂被覆鋁合金板的兩面,塗佈沖壓油G-6284M(日本工作油社製),將合成樹脂塗膜的形成面作成為外面,使用縮口及拉伸成形機來實施縮口及拉伸加工,成形為直徑65mm、高度135mm的有底圓筒形。拉伸率為50%。成形用所塗佈之沖壓油,藉由在三氯乙烯蒸氣中暴露10分鐘予以脫脂。
再以倍率100倍的顯微鏡觀察縮口及拉伸加工後的樹脂被覆鋁合金板之合成樹脂塗膜,將自端部起5mm以內的合成樹脂塗膜皆未觀察到破裂及剝離之情況作為「○」,在合成樹脂塗膜觀察到破裂之情況作為「×(破裂)」,在合成樹脂塗膜觀察到剝離之情況作為「×(剝離)」加以評價。又,將進行加工時,樹脂被覆鋁合金板斷裂之情況作為評價「×(破斷)」。評價為○之情況視為合格、評價為×之情況視為不合格。
<散熱性>
散熱性是藉由測定散熱率來進行。所測定之散熱率為在2.5~25μm的波長區域,從表面的分光反射率藉由下述(1)式所算出的放射率α,考量了在空白的散熱光譜分佈作成為293K之情況的相對值後的放射率。再者,用來求取此散熱率之分光反射率是使用分光光度計來測定的。又,散熱率係自合成樹脂塗膜的表面進行測定的。
α=(1-∫G(λ)‧R(λ)d(λ)×100 ……(1)
其中,G(λ)為在空白的散熱頻譜分佈作成為293K之情況的相對值,R(λ)為分光反射率。
評價設為3段階,將散熱率90%以上的情況設為3點、將散熱率80%以上90%未滿的情況設為2點、將散熱率80%未滿的情況設為1點進行評價。在此情況,2點以上設定為合格。
<耐損傷性>
耐損傷性是以伯登(Bowden)試驗進行。即,如圖3所示,將荷重1000g、直徑0.25英吋的鋼球51在載置於試料台59上之各試料的樹脂被覆鋁合金板1的合成樹脂塗膜3的表面滑動,以產生塗膜破裂時的滑動次數進行評價。
評價分為3段階,將滑動次數100次以上的情況作為3點、滑動次數50次以上100次未滿的情況設為2點、滑動次數50次未滿的情況設為1點。在此情況,2點以上為合格。
<潤滑性>
潤滑性也與前述耐損傷性同樣地,藉由伯登試驗來實施。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測定將荷重1000g、直徑0.25英吋的鋼球51在載置於試料台59上之各試料的樹脂被覆鋁合金板1的合成樹脂塗膜3的表面滑動100次時的摩擦係數。
評價分為3段階,將摩擦係數0.05以上0.1未滿的情況設為3點、摩擦係數0.1以上0.3未滿的情況設為2點、將摩擦係數0.3以上的情況設為1點。在此情況,2點以上為合格。
<阻隔性>
阻隔試驗是將各試料的樹脂被覆鋁合金板5片裁切成50mm×50mm,將合成樹脂塗膜的形成面與成對的面重疊的方式加以重疊,再從其上面放置1kg的荷重之狀態下,在50℃、90%RH的環境中保管3日後,觀察板彼此的黏合狀態。在除去荷重時,在5片的所有板未有黏合的情況時評價作為「○」,在至少有1片黏合的情況則評價作為「×」。評價為○的情況視為合格,評價為×的情況視為不合格。
具備有對由聚酯樹脂及/或環氧樹脂所構成之基礎樹脂100重量部,含有自羊毛脂、棕櫚、聚乙烯、及微晶所選擇的1種或2種的內蠟0.05~3重量部,且伸長率為200~300%、抗張力為300~500kg/cm2 、楊氏模數為1000~2500kg/cm2 、及玻璃轉移點為0~40℃的範圍內之機能性塗膜的試料1~28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參照表1~表4),具有優良之加工性、阻隔性、耐損傷性、及潤滑性(參照表6及表7)。又,在本例子,形成了含有氧化鈦之機能性塗膜,在試料1~28中,呈現既可維持前述的優良特性又顯示優良之散熱性。
相對於此,在試料29~38中,加工性、阻隔性、耐損傷性、或潤滑性中的某一特性不充分。
1‧‧‧樹脂被覆鋁合金板
10‧‧‧基板
11‧‧‧合成樹脂塗膜
111‧‧‧機能性塗膜
圖1係顯示實施例之具備具有機能性塗膜與基底塗膜的合成樹脂塗膜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的斷面的說明圖。
圖2係顯示該實施例之具有由機能性塗膜所構成的合成樹脂塗膜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的斷面的說明圖。
圖3係顯示實施例之伯登試驗(Bowden test)方法的概略之說明圖。
圖4係顯示拉引試驗之應力-應變曲線的一例之說明圖。
1...樹脂被覆鋁合金板
10...基板
11...合成樹脂塗膜
101...皮膜
111...機能性塗膜
112...基底塗膜

Claims (6)

  1. 一種樹脂被覆鋁合金板,係由基板與合成樹脂塗膜所構成,該基板由鋁合金板所形成,而該合成樹脂塗膜形成於該基板的兩面或單面,其特徵為:前述合成樹脂塗膜具備機能性塗膜,該機能性塗膜係對由聚酯樹脂及/或環氧樹脂所構成之基礎樹脂100重量部,含有自羊毛脂、棕櫚(carnauba)、聚乙烯、及微晶所選擇之1種或2種的內蠟0.05~3重量部者,該機能性塗膜係伸長率為200~300%、抗張力為300~500kg/cm2 、楊氏模數為1000~2500kg/cm2 、及玻璃轉移點為0~4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其中,前述機能性塗膜,係對前述基礎樹脂100重量部,含有自50~200重量部之平均粒徑0.1~100μm的氧化鈦、1~25重量部之微粉末的碳、50~200重量部之二氧化矽、50~200重量部之氧化鋁、及50~200重量部之氧化鋯所選擇的至少1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其中,前述機能性塗膜含有平均粒徑0.3~100μm的鎳球狀填料、或具有0.2~5μm的厚度且2~50μm的長徑之鱗片狀的鎳填料中的至少一方,這兩者的總計含有量係對前述基礎樹脂100重量部,呈1~1000重量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其中,前述合成樹脂塗膜形成於化成皮膜的上層,該化成皮膜為由形成於前述基板的表面之塗佈型或反應型的鉻酸鹽層或非鉻酸鹽層所構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其中,具備前述機能性塗膜之前述合成樹脂塗膜,係具有在前述機能性塗膜的下層具有基底塗膜之複數層積構造,前述基底塗膜係由自胺甲酸酯樹脂、離子性聚合物樹脂、聚乙烯樹脂、環氧樹脂、氟樹脂、聚酯樹脂所選出之1種或2種以上的樹脂所構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樹脂被覆鋁合金板,其中,前述基底塗膜係由以數量平均分子量10000~40000的聚酯樹脂所形成的單層體或將該單層體予以複數層積形成之多層體所構成。
TW100115463A 2010-08-05 2011-05-03 Resin coated aluminum alloy plate TWI4282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6351A JP4787372B1 (ja) 2010-08-05 2010-08-05 樹脂被覆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3110A TW201213110A (en) 2012-04-01
TWI428238B true TWI428238B (zh) 2014-03-01

Family

ID=44881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5463A TWI428238B (zh) 2010-08-05 2011-05-03 Resin coated aluminum alloy plat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4787372B1 (zh)
KR (1) KR101439121B1 (zh)
CN (1) CN103068570B (zh)
MY (1) MY185119A (zh)
TW (1) TWI428238B (zh)
WO (1) WO20120177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3747B2 (ja) * 2013-04-04 2017-08-02 株式会社Uacj 放熱性樹脂被覆アルミニウム材
KR101530590B1 (ko) * 2013-11-29 2015-06-22 율촌화학 주식회사 셀 파우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5125184A1 (ja) 2014-02-21 2015-08-27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容器用樹脂被覆金属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80821B2 (ja) * 2014-06-10 2018-02-14 株式会社Uacj 放熱性アルミニウム塗装材
US20210197737A1 (en) * 2015-11-30 2021-07-01 Zephyros, Inc. Adhesive resins and films for composites and tap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JP2018154087A (ja) * 2017-03-21 2018-10-04 日新製鋼株式会社 塗装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シャッタースラ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2102A (ja) * 1995-01-18 1996-07-30 Nippon Steel Corp プレス加工性と加工後耐熱性に優れた無塗油型有機被覆金属板
JP3133719B2 (ja) * 1997-02-03 2001-02-1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被覆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材
JP4160188B2 (ja) * 1998-11-10 2008-10-01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艶消し塗装金属板
JP2007044944A (ja) * 2005-08-09 2007-02-22 Jfe Steel Kk ラミネート金属板および金属板ラミネート用樹脂フィルム
JP4603452B2 (ja) * 2005-09-30 2010-12-22 住友軽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コート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及び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4803659B2 (ja) * 2006-03-08 2011-10-26 住友軽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絞り及びしごき加工用樹脂被覆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87372B1 (ja) 2011-10-05
WO2012017708A1 (ja) 2012-02-09
JP2012035470A (ja) 2012-02-23
MY185119A (en) 2021-04-30
TW201213110A (en) 2012-04-01
CN103068570A (zh) 2013-04-24
KR20130038381A (ko) 2013-04-17
CN103068570B (zh) 2014-10-29
KR101439121B1 (ko) 2014-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8238B (zh) Resin coated aluminum alloy plate
US20090011274A1 (en) Coated Steel Sheet, Finished Product, Panel for Use in Thin Television Set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ated Steel Sheet
KR101403151B1 (ko) 프리코트 금속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201016801A (en) Aqueous surface-treating agent also useful as primer, surface-treated metallic material and pre-coated metallic material
TWI494472B (zh) 經預塗之鋁板
TWI654077B (zh) 被覆有機樹脂之鍍敷鋼板
JP5212583B1 (ja) パネル
JP2010111111A (ja) コンデンサ用有底円筒形ケース用樹脂被覆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
WO2011118027A1 (ja) コンデンサ用有底円筒形ケース用樹脂被覆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
EP3312001B1 (en) Polyester resin-coated metal sheet and container using same
JP5411549B2 (ja) プレコートアルミニウム板
JP4757564B2 (ja) プレコート金属板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塗装金属成形物
JP6750432B2 (ja) 有機樹脂被覆めっき鋼板
JP2007260541A (ja) プレコート金属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02486B2 (ja) 塗装鋼板、加工品および薄型テレビ用パネル
KR101387128B1 (ko) 내스크래치성이 우수한 프리코트 금속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816608B2 (ja) 塗装金属板
JP2017170882A (ja) 樹脂塗装亜鉛めっき鋼板
WO2016147758A1 (ja) 樹脂塗装亜鉛めっき金属板
JP6310361B2 (ja) 黒色塗装金属板
Polyakova et al. Effect of formulation variables on coating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 in the deep draw process
WO2018179454A1 (ja) 塗装金属板
TWI529761B (zh) Capacitors are coated with a resin with a bottomed cylindrical shell
JP2008273116A (ja) 摺動性に優れた導電性プレコート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
TW200944372A (en) Resin-coated steel sheet having excellent anti-scratch proper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