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5729B - Sputter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Sputter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5729B
TWI375729B TW094105312A TW94105312A TWI375729B TW I375729 B TWI375729 B TW I375729B TW 094105312 A TW094105312 A TW 094105312A TW 94105312 A TW94105312 A TW 94105312A TW I375729 B TWI375729 B TW I3757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ield
targets
forming means
field forming
targ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5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38568A (en
Inventor
Makoto Arai
Yuichi Oishi
Satoru Ishibashi
Takashi Komatsu
Noriaki Tani
Junya Kiyota
Atsushi Ota
Kyuzo Nakamura
Original Assignee
Ulva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lvac Inc filed Critical Ulvac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538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8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5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572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34Sputtering
    • C23C14/35Sputtering by application of a magnetic field, e.g. magnetron sputt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34Sputtering
    • C23C14/3464Sputtering using more than one targe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Description

1375729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濺射裝置。 【先前技術】 第8圖的元件符號101係表示習知技術的成膜裝置。 1 成膜裝置101係具有:真空槽102以及配置於真空槽 φ 102內部的複數個靶材131a至131e。 各靶材1 3 1 a至1 3 1 e係呈細長板狀,在濺射面朝向配 置於真空槽1 02內部的基板1 05的狀態下,間隔一定以上 '的間隔而相互平行配置》 •在一面藉由真空排氣系統112對真空槽102內部進行 真空排氣,一面由氣體供給系統113將濺射氣體導入真空 槽102內部,而在真空槽102內部形成成膜環境氣體之狀 1 態下,起動連接有電極135a至135e之電源117a至 φ 1 17e,且當在將真空槽102與基板105置於接地電位的狀 態下對各靶材1 3 1 a至1 3 1 e施加交流電壓時,使靶材 1 3 1 a至1 3 1 e的表面受到濺射。 當同時濺射複數個靶材131a至131e時,將置於接地 電位的屏蔽(shield ) 1 1 1僅配置在靶材1 3 1 a至1 3 le的 周邊部時,電漿雖會偏向配置有屏蔽111的方向,但是由 於在該成膜裝置101中,在靶材131a至13le之間亦配置 有置於接地電位的屏蔽111,因此電漿不會偏向,而使各 靶材131a至131e均勻受到濺射。 -5- (2) 1375729 於靶材〗3 1 a至1 3 1 e之濺射面的相反側,沿著靶材 131a至131e的長邊方向配置有細長的磁場形成手段l4〇a • 至140e。磁場形成手段140a至140e的寬度比靶材131a • 至131e的寬度短,藉由未圖示的移動手段,可由靶材 131a至131e的寬度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移動。 因此,由磁場形成手段]40a至140e所形成的磁場亦 > 於靶材131a至131e表面移動,因此,電漿密度較高的部 φ 分於靶材13U至13U表面移動,而使靶材131a至131e 較寬區域受到濺射。 在使用複數個靶材的成膜裝置中,由於靶材數較多之 ‘故,而使濺射粒子釋出在較寬區域,因此,可在大面積的 •基板105進行成膜處理。 然而,習知成膜裝置具有以下所述之問題點。首先, 第一,由於從屏蔽111所位之處並未釋出濺射粒子,因 1 此,基板1 05表面之位於屏蔽1 1 1上的部分與位於靶材 φ 131a至131e上的部分會發生膜厚分布及膜質分布不均勻 的情形。 . 此外,如上所述,一面使磁場形成手段140a至I40e 移動,一面對靶材131a至131e施加交流電壓時,隨著磁 場形成手段140a至140e的移動,電漿密度較高的部分亦 隨之移動。 因此,與濺射氣體一起導入如氧氣的反應性氣體而進 行濺射時,當電漿密度較高的部分發生移動時,會在濺射 面的電漿密度變小的部分,靶材材料與反應性氣體發生反 -6- (3) 1375729 應而形成反應物的膜(例如氧化膜),而成爲異常放電的 原因。 若將磁場形成手段140a至140e予以固定而不移動地 * 進行濺射,電漿密度較高的部分雖不會發生移動的情形, 但在靶材131a至131e內(尤其是靶材131a至131e之寬 度方向的中央部分)會產生非侵蝕部,該非侵蝕部即成爲 > 異常放電的原因,此外,亦造成非侵蝕部發生剝離而產生 φ 微粒(particle)的原因。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表2002-50844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1 1 -24 1 1 59號公報 "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平9-13160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 本發明係爲解決上述習知技術的問題點而硏創者,目 φ 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形成侵蝕區域廣、不會發生異常放電、 膜厚分布均勻之薄膜的成膜裝置。 (解決課題之手段) 爲解決上述課題,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係一種 成膜裝置,係具有:真空槽;複數個具有長邊方向的板狀 靶材;以及對於前述靶材施加交流電壓的交流電源’於前 述複數個靶材之中,由相同的交流電源施加極性不同的交 流電壓至不同的靶材,前述複數個靶材係在濺射面朝向相 (5) 1375729 磁場形成手段與前述輔助磁場形成手段相對於前述靶材作 相對移動。 本發明係如上所構成,在相鄰靶材彼此之間並未配置 * 接地電極或絕緣物,因此,當對真空槽內部進行真空排氣 時,在相鄰靶材之長邊方向的側面相對向的區域亦形成真 空環境氣體,該真空環境氣體的寬度係與側面彼此間之距 1 離相等。 φ 未配置任何構件之故,而可使側面彼此間之距離縮小 爲1mm以上、10mm以下,因此未釋出濺射粒子的區域會 變窄,因而使得到達基板的濺射粒子量的分布呈均勻狀 態。 ' 若使磁場形成手段的寬度與靶材寬度大致相等,即使 在未使磁場形成手段移動的情況下進行濺射,亦可提高靶 材整個表面區域的電漿密度,但是如上所述當靶材彼此間 1 的間隔較短時,磁場形成手段彼此間的間隔亦會變短。將 φ 複數台磁場形成手段近接配置時,由於相互鄰接的磁場形 成手段彼此的磁場干擾,會使磁場失去平衡。尤其是,使 用交流電源來進行濺射時,由於形成一對的陰極(靶材) 彼此間的放電阻抗(impedance )會不同,因此會造成膜 厚、膜質分布惡化,更甚者,會產生形成一對的陰極彼此 的靶材使用效率惡化的問題。 本發明的成膜裝置中,在比配置靶材的區域還外側之 配置在最外側的磁場形成手段的附近位置具有輔助磁場形 成手段,藉由該輔助磁場形成手段,可使接近磁場形成手 -9 - ⑧ (6) 1375729 段時的磁場干擾變得較爲緩和,因此,磁場強度不會失去 平衡,而在各靶材的表面使磁通密度分布均勻。 一面使磁場形成手段相對於靶材作相對移動,一面進 * 行濺射時,由於磁力線遠離,而使電漿密度變少的部分並 不會受到濺射,使得在靶材表面形成與反應性氣體進行反 應的反應物(例如氧化物),該反應物雖會形成異常放電 > 或微粒(particle )的原因,但是如上所述,在本發明 φ 中,並不需要使磁場形成手段移動,即可在相對於靶材爲 固定的狀態下來進行濺射,所以不會發生異常放電。 (發明的效果) • 若使用本發明的成膜裝置,即使成膜在大型基板時, 亦可獲得膜厚分布及膜質分布佳的膜。此外,由於不需設 置接地屏蔽(earth shield )零件,因而使得來自接地屏蔽 1 零件部分的微粒減少。再者,與習知裝置相較之下,由於 ^ 不需設置接地屏蔽零件、磁路(magnetic circuit)的搖動 機構、電源之異常放電防止機構,故可減少零件數量,削 減成本,且可改善裝置維護性。 【實施方式】 第1圖的元件符號1係表示本發明之成膜裝置之一 例’該成膜裝置1係具有:真空槽2;配置在真空槽2內 部的基板保持具(substrate holder) 4;以及配置在與真 空槽2內部的基板保持具4相對向位置的濺射源3。濺射 -10- ⑧ (7) (7)1375729 源3係具有複數個濺射部30a至30f。各濺射部30a至 3〇f係分別具有板狀靶材31a至31f,當將各靶材31a至 3 1 f受到濺射的面作爲濺射面時,各靶材3 1 a至3 1 f係配 置成使各濺射面位在相同平面上。 各靶材3la至31f係成形爲具有長邊方向的細長狀, 各濺射面亦形成具有長邊方向的細長狀。各靶材31a至 31f係分別爲相同形狀,將濺射面之長邊方向的邊緣部分 (側面)以相互隔著預定間隔的方式平行配置。 相鄰的靶材3 1 a至3 1 f的側面彼此係形成爲僅間隔一 定距離,因此,相鄰的靶材31a至31f的側面係形成平 行。在本發明中,靶材31a至31f間並未配置電極或屏 蔽,而靶材3 1 a至3 1 f的側面彼此係直接相面對。 在各靶材31a至31f的背面,係將與各靶材31a至 31f相同寬度、相同長度的電極35a至35f密接安裝成不 會從靶材31a至31f的外周突出。 在真空槽2外部配置有交流電源1 7a至1 7c,各交流 電源17a至17c的2個端子之中,一方的端子係與相鄰之 2個電極35a至35f中之一方的電極35a、35c、35e相連 接,另一方的端子則係連接於另一方的電極35b、3 5d、 35f ° 各交流電源1 7a至1 7c的2個端子係形成輸出正負不 同極性的電壓,靶材31a至31f係密接安裝於電極35a至 3 5 f,所以對於相鄰2個靶材3 1 a至3 1 f係由交流電源1 7a 至1 7c施加極性互相不同的交流電壓。因此,形成在彼此 11 (8) 1375729 相鄰接之靶材31a至31f之中,一方置於正電位時 方則置於負電位的狀態。 在電極35a至35f之與靶材31a至31f相反側 • 安裝有絕緣板33a至33f,耙材31a至31f及電極 35f係形成與後述之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或其 絕緣。 > 在電極35a至3H之與靶材31a至31f相反側 φ 配置有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參照第2圖,各 成手段40a至40f係分別具有:具有外周與靶材 31f的外周大致相等之尺寸的細長環狀磁鐵42a至 以及比環狀磁鐵42a至42f的長度還短的棒狀磁鐵 * 43f ° 各環狀磁鐵42a至42f係在相對應的1個靶材 31f的正背面位置,配置成與靶材31a至31f之長 > 平行。如上所述,靶材3 1 a至3 1 f係以預定間隔 φ 置,所以環狀磁鐵42a至42f係形成以隔著與靶材 3 1 f相同間隔的方式而配置的狀態。 棒狀磁鐵43a至43f係在環狀磁鐵42a至42f 內部,沿著靶材31a至31f的長邊方向予以配置。 棒狀磁鐵43a至43f之長邊方向的側面兩側係形成 環狀磁鐵42a至42f的狀態。 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的磁鐵中’將配置在 磁鐵(環狀磁鐵)設爲第一磁鐵42a至42f,配置 磁鐵42a至42f之間的磁鐵(棒狀磁鐵)設爲第 ,另一 的面係 3 5 a至 他構件 的面係 磁場形 3 1 a至 42f ; 4 3 a至 3 1 a至 邊方向 平行配 3 1 a至 的環形 因此, 配置有 兩側的 在第一 —fe鐵 ⑧ -12- 1375729
⑼ 43a至43f時’第一磁鐵42a至42f、% 的磁極係位在厚度方向的兩端,亦即, 側,當將朝向靶材3 1 a至3 1 f側的面設 磁鐵42a至42f、第二磁鐵43a至43f 板狀磁軛41a至41f。 因此,在第一磁鐵42a至42f、第 的背面側的磁極之間產生的磁力線係形 41f的內部。磁軛41a至41f的平面 42a至42f之環形的外周相等,第一磁 置成不會從磁軛41a至41f的邊緣突出 磁鐵42a至42f的形狀係與靶材31a至 以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的平面形; 3 1 f大致相等。 在此,各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 1個靶材31a至31f的正背面位置,所 4〇a至40f不會從靶材31a至31f的外 成手段40a至40f並不會配置成跨越 3 1卜 第一磁鐵42a至42f之表面側之ί 時,第二磁鐡43a至43f之表面側之 極,當第一磁鐵42a至42f之表面側之 時,第二磁鐵43a至43f之表面側之 極,因此,第一磁鐵42a至42f的表面 43f的表面之間係形成有通過電極35a ΐ $二磁鐵43a至43f 〖立在表面側與背面 爲表面時,在第一 的背面側係密接有 二磁鐵4 3 a至4 3 f 成通過磁軛41a至 形狀係與第一磁鐵 鐵42a至42f係配 。如上所述,第一 3 1 f大致相等,所 伏亦與靶材31a至 係配置在相對應的 以各磁場形成手段 周突出,各磁場形 2個靶材3 la至 兹極的磁性爲N極 磁極的磁性則爲S 磁極的磁性爲S極 磁極的磁性則爲N 與第二磁鐵43a至 至3 5 f的磁力線。 (11) 1375729 之區域外側。 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5a、15b係位在與第—磁鐵42a 至42f、第—紐鐵43a至43f相同的高度。第1圖的元件 • 符號42a與42f係表示在第一磁鐵42a至42f中,位在行 列前頭與結尾的第一磁鐵。位在行列前頭與結尾的第—磁 鐵42a、42f之2個長邊方向的側面中,將面向外方向的 > 側面設爲端部面’而非將朝向行列之中心方向的側面設爲 φ 端部面時,該端部面係與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5a、15b之 長邊方向的側面密接或間離。 第3圖係表示第一磁鐵42a至42f、第二磁鐵433至 43f與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5a、15b之磁極關係之一例圖。 • 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5a、15b的磁極係位在厚度方向的兩 端,亦即位在表面側與背面側,當將朝向與第一磁鐵4 2 a 至42f、第二磁鐵43a至43f之表面相同側的面設爲表面 > 時,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5a、15b的背面係密接於磁軛 φ 16a、16b,因此,從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5a、15b之背面 側的磁極發生的磁力線係通過磁軛1 6a ' 1 6b的內部。 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 5 a、1 5 b之表面側之磁極的磁性 係與第一磁鐵42a至42f之表面側之磁極的磁性相同。因 此,第一磁鐵42a至42f之表面側之磁極的磁性爲N極 時,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5a、15b之表面側之磁極的磁性 爲N極,當第一磁鐵42a至42f之表面側之磁極的磁性爲 S極時,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5a、15b之表面側之磁極的 磁性則爲S極。 -15- ⑧ (14) 1375729 寘空環境氣體。 第1圖的符號S係表示靶材3 1 a至3 1 f之相互對向的 ' 側面彼此間之距離,在本發明之成膜裝置1中,係在相鄰 • 的靶材31a至31f間並未配置電極或屏蔽等固體或如冷卻 水的液體,靶材31a至31f之長邊方向的側面係僅透過真 空槽2內部的環境氣體而直接相對向。因此,形成在靶材 > 3 1 a至3 1 f之相互對向之側面之間的真空環境氣體之側面 φ 彼此間的距離s方向的長度係與側面彼此間之距離s的長 度相同。 接著,一面持續進行真空排氣,一面由氣體供應系統 ' 13 —起供應濺射氣體與反應性氣體,而在真空槽2內部 • 形成預定壓力之成膜環境氣體。預先在基板保持具4保持 基板5,且在將基板5與真空槽2置於接地電位的狀態 下,一面維持成膜環境氣體,一面起動交流電源17a至 •17c。 • 如上所述,當由交流電源17a至17c施加1kHz以 上、100kHz以下的交流電壓時,相鄰的2個靶材31a至 31f中的一個置於相對於接地電位的正電位,另一個置於 相對於接地電位的負電位,因此,置於正電位的靶材31a 至31f係作爲陽極而發揮作用,置於負電位的靶材31a至 3 1 f的濺射面受到濺射,而釋放出濺射粒子。 靶材31a至31f的電位係按照交流電壓的頻率,由正 電位切換到負電位,或由負電位切換到正電位,因此靶材 3 1 a至3 1 f係交替受到濺射,結果使得所有靶材3 1 a至 -18- (15) 1375729 3 1 f受到濺射。 當將基板5之形成膜的面設爲成膜面時,基板5之成 膜面係配置成與各靶材31a至31f之濺射面相對向,因此 由濺射面釋放出的濺射粒子會到達基板5的表面,且在基 板5的表面與反應性氣體起反應,而在基板5的表面成長 由靶材材料與反應性氣體進行反應的反應物構成的膜。
如上所述,在相鄰之靶材3 1 a至3 1 f之間並未配置任 何構件,靶材3 1 a至3 1 f之相互對向的側面彼此間之距離 s變得很小,爲1mm以上、10mm以下,由於該距離s較 小之故,所以未釋放出濺射粒子之面積比率會變小。因 此,濺射粒子均勻地到達基板5表面,結果使得形成在基 板5表面的膜的膜厚分布變得均勻。 此外,該成膜裝置1係具有作爲防著板之屏蔽11, 屏蔽11係配置成:圍繞排列濺射部30a至30f之區域的 周圍以及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 5 a、1 5 b,濺射面以外的部 分係形成不會由屏蔽11露出。因此,電極35a至35f或 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係藉由該屏蔽11而與濺射粒子 形成遮蔽,因此不會附著濺射粒子。 (實施例) <實施例>
使用上述成膜裝置〗,將寬度 1100mm、長度 1250mm、厚度0.7mm的玻璃基板5以不加熱的方式進行 30秒鐘的濺射’而在基板5表面形成膜厚1000A (16) 1375729 (lOOnm)的 ITO (Indium Tin Oxide,銦錫氧化物)膜。 在此係使用6塊由In2O3-10wt%SnO2(ITO)構成之 寬度200mm、長度1700、厚度10mm的耙材31a至31f, • 將各靶材31a至31f配置成與基板5的寬度方向平行,且 距離s爲2mm。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的寬度係與靶材 3 1a至3 If相同,爲200mm。由氣體供應系統13供應 > 20〇SCCm之濺射氣體的 Ar氣,同時亦供應反應性氣體 φ ( H20 ^ 02 ),爲了控制最適流量,將各反應性氣體的流 量在Osccm以上' 5SCCm以下之間變化,而形成〇.7Pa的 成膜環境氣體。交流電壓的施加係將輸出從〇kw慢慢上 升,最後投入到20k w爲止。交流電壓的頻率爲50kHz。 _ 將成膜後的ITO膜的膜厚以3 5點進行測定。其測定 結果表示於第5圖。 如第5圖所示,基板5面內的膜厚偏差較小,膜厚分 > 布係以3 5點測定,可得± 8 %之良好的値。由此可知,在 φ 濺射中,電漿的偏差較小。此外,在進行濺射時,並未見 到異常放電,放電亦呈穩定狀態,混入於成膜後的膜中的 微粒亦幾乎無法看到。 此外,不使用 〇2氣體作爲反應性氣體,而僅使用 H2〇氣體,除了使H20氣體流量由Osccm變化到5SCCH1 之外,以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條件進行成膜,形成IΤ Ο 膜,且分別測定在成膜瞬後之ITO膜的片電阻(Sheet Resistance )( Ω/口)以及在成膜後進行加熱處理(退 火化處理)者的片電阻(Ω/0),在成膜瞬後,即使在 -20- (17) 1375729 改變氣體流量的情形下’片電阻並不會改變,且顯示較高 的値。相較於成膜瞬後的情形’在經退火化的情形下的片 ' 電阻値較低,尤其是H2〇氣體流量爲2Sccm時,其片電 ' 阻最低。 再者,使用H2〇氣體及〇2氣體雙方作爲反應性氣 體,將H2〇氣體流量固疋爲2sccm’且使〇2氣體流量在 & 0 s c c m到2 · 0 s c c. m之間變化,來進行IT 0膜的成膜,且測 φ 定成膜瞬後及進行退火化處理後之片電阻(Ω/dl),相 較於成膜瞬後的情形,在經退火化的情形下的片電阻値較 低,尤其是〇2氣體流量爲l.Osccm時,其片電阻最低。 ' 因此可知反應性氣體的最適流量爲:H20氣體爲2sccm、 • 〇2氣體爲1 seem。 再者,在求出當反應性氣體流量爲最適流量時之ITO 膜的片電阻分布時,片電阻的最大値爲26.8 Ω / □,最小 _ 値爲23·4Ώ/[Ι] ’平均値爲25.1Ώ/ □,片電阻分布爲土 φ 6.7%。由此可知,若使用本發明之成膜裝置1,可得片電 阻分布良好的ΙΤΟ膜,其片電阻分布並未形成反映出靶材 之形狀或配置的分布。 再者,以本發明之成膜裝置1進行長時間成膜時,放 電穩定,且未見到異常放電。在放電後,經確認ΙΤΟ靶材 31a至31f表面之後,在靶材31a至31f表面並未見到非 侵蝕區域。 <比較例> -21 - (18) 1375729 作爲成膜裝置,配置寬度(130mm寬)小於靶材31a 至31f的棒狀磁鐵,來替代上述成膜裝置丨之磁場形成手 段40a至40f’且朝祀材之寬度方向搖動8〇mm,且由外 ' 部進行控制,俾使靶材表面磁場隨時間發生變化。棒狀磁 鐵的搖動速度係進行l〇mm/ sec之等速反轉控制。 靶材31a至31f係使用與上述實施例相同者,以隔出 I 相同間隔的方式配置。成膜環境氣體係由氣體供應系統 0 13供應200sccm之Ar氣體,而形成〇.7Pa的壓力。以頻 率5 0kHz將相鄰之靶材3 la至3 If的電位進行正負切換, 電力由〇kw慢慢上升之後,當投入l〇kw之電力時,在靶 材上可以目測確認到激烈的異常放電,而變得無法投入更 '多的電力。在進行放電測試之後,當確認真空槽內後,於 屏蔽11中確認出異常放電痕。由上可知,若使用本發明 之成膜裝置1,在濺射時不會發生異常放電,而且在靶材 1 中亦不會形成非侵蝕區域。 # 以上係就對於相鄰之靶材31a至31f由相同的交流電 源1 7a至1 7c施加交流電壓的情形加以說明,惟本發明並 非限定於此。如第4圖所示,亦可對於未相鄰接之不同的 2個靶材31a至31f由相同的交流電源17a至17c施加交 流電壓。此時,以交替置於不同於相鄰之靶材31a至31f 之極性的電位的方式,來施加電壓爲宜。 以上係就由ITO構成的透明導電膜進行說明’惟本發 明之成膜裝置的成膜目的並非特別限定,亦可形成金屬薄 膜 '透明導電膜、介電體膜等各種膜,來用於製造液晶、 -22- (19) 1375729 PDP ( Plasma display panel,電樂顯示面板) (Field Emission Display,場發射顯示器 (Electro Luminescence,電激發光)等平面顯示 '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基板5並非特別限定者, 玻璃基板、附有樹脂膜之基板、或樹脂基板等各 根據本發明,藉由使用複數個靶材31a至31f, I 面積變大,因此亦可在平面形狀之面積爲以 φ 基板表面形成薄膜。 當將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配置在與靶才 31f相同的真空槽2內部時,最好在磁鐵42a至 . 至43f以及磁軛41a至41f的表面施加不會對經 - 後的膜質造成影響的材質或表面處理以及其與軛 方法。再者,由於處於與放電空間相同的環境氣 此以使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之S極、N極間 I 會產生電漿的方式,以爲非磁性體且施加對經濺
φ 的膜質不會造成影響之表面處理的材料,充滿S 間的空間爲宜。 以上係就磁性體36a至36f配置在電極35a 內部的情形加以說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 有如上所述之第6圖所示之磁場形狀的磁力線, 置例如磁性體36a至3 6f亦可,此外,當配置磁 至3 6f時,其位置並非特別有所限定,而亦可將 體36a至36f配置在與第一磁鐵42a至42f、 43a至43f相同的磁輕41a至41f之上。 或 FED )或 EL 器。 亦可使用 種基板。 來使成膜 上的大型 才3 1 a至 42f、43a 濺射成膜 材之接著 體中,因 的空間不 射成膜後 極、N極 至35f之 只要形成 即使不配 性體36a 例如磁性 第二磁鐵 ⑧ -23- (20) 1375729 此外,只要形成有如上所述之第6圖所示之磁場形狀 的磁力線,第一磁鐵42a至42f、第二磁鐵43a至43f之 形狀、配置、數量亦非特別有所限定。 ’ 各靶材31a至31f的長度係大於進行成膜之基板的長 度,其一例爲 1500mm以上、2000mm以下。此外,各耙 材31a至31f之寬度之一例係l〇〇mm以上、400mm以 .下。 • 靶材之台數之一例爲,以靶材台數X靶材寬度+靶材 台數X靶材間距離表示之陰極外形W爲基板寬度以上之 台數,其一例爲成爲1200mm$WS 1900mm的台數。 相鄰靶材3 1 a至3 1 f之相互對向的側面間的距離s的 ' —例爲1mm以上、l〇mm以下。由靶材31a至31f的濺射 面.到基板5的成膜面爲止的距離之一例爲60mm以上、 3 0 0 m m以下。 I 靶材31a至31f之濺射面係以配置於相同平面上爲 φ 宜。靶材3 1 a至3 1 f之厚度雖未特別有所限定,但其一例 爲5mm以上、30mm以下。 若在電極3 5 a至3 5 f安裝冷卻手段,則可一面冷卻靶 材31a至31f,一面進行濺射。安裝靶材31a至31f的電 極35a至35f的厚度並未特別有所限定,其一例爲5mm 以上、30mm以下。 用以將靶材3 1 a至3 1 f以及電極3 5 a至3 5 f與磁場形 成手段40a至40f作電性絕緣之絕緣板33a至33f之厚度 的一例爲2mm以上、10mm以下。 -24- ⑧ (21) 1375729 此外,在真空槽2內部,沿著靶材31a至31f的長邊 方向,配置氣體管,藉由該氣體管,從相鄰之耙材313至 3 1 f之間使濺射氣體或反應性氣體流通,而對放電空間直 接供應氣體,因此變得難以落入供應限速。此時’若在基 板側面周圍設置排氣口,可使供應至放電空間的氣體快速 排氣。
對靶材3 1 a至3 1 f進行電力供應之一例爲’相對於與 1個交流電源1 7a至1 7c相連接之2個靶材3 1 a至3 1 f, 其輸出密度P爲1 W/ cm2以上、1 OW/ cm2以下。此外, 當使用金屬靶材31a至31f時,輸出密度P的一例爲5W /cm2 以上、40W/cm2 以下。 此外,對靶材3 1 a至3 1 f進行電力供應之一例爲,爲 了調整基板上之膜厚分布,在複數排列之靶材31a至31f 之中,對於位於最外側之靶材3 1 a、3 1 f之供應係以對於 位於中央位置之靶材31c、31d的供應量的100%以上、 1 3 0%以下的方式供應。 此外,在進行濺射時,施加至靶材31a至31f的電壓 之一例爲,相對於接地電位,爲-300 0V以上之交流電 壓。 以上係以1個細長磁鐵構成1個輔助磁場形成手段 1 5 a、1 5 b的情形加以說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 可以複數個磁鐵構成1個輔助磁場形成手段,或是將各磁 鐵沿著靶材的長邊方向,配置在配置有磁場形成手段之區 域的外側。此外,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 5 a、1 5 b與相鄰之 -25- ⑧ (22) 1375729 第一磁鐵42a、42f密接時,亦可一體成形該等磁鐵。 在上述之成膜裝置1中,即使在不移動磁場形成手段 . 40a至40f與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5a、15b的狀態下持續進 • 行濺射,雖使靶材3 1 a至3 1 f的幾乎整面受到濺射,但是 當靶材31a至31f表面上的磁通密度並非均勻時,在磁通 密度較高的部分與較低的部分,對於因濺射所產生的膜厚 > 減少量會產生差異。 φ 爲解決該問題之本發明第2實施例之成膜裝置係顯示 於第9圖中。該成膜裝置7係具有磁性體36a至36f以外 之上述成膜裝置1的所有構成。成膜裝置7復具有移動手 段14,各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與輔助磁場形成手段 ' 15a、15b係連接於移動手段14,且與移動手段14 —起移 動。 移動手段14係藉由未圖示之電動機,在平行於靶材 I 31a至31f之表面的面內,構成爲相對於靶材31a至31f • 作相對移動,因此,各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與輔助磁 場形成手段15a、15b係在平行於靶材31a至31f之表面 的面內進行移動。 因此,靶材31a至31f之平面與磁場形成手段4 0a至 4Gf之平面間的距離並未改變。此外,各磁場形成手段 40a至40f與各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5a、15b係固定在相同 的移動手段14,由於相對於移動手段14呈靜止狀態,因 此各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與各輔助磁場形成手段 15a、15b之相對位置關係並未改變。因此,祀材31a至 ⑧ -26- (23) 1375729 31f表面上的磁通密度形狀雖沒有變化,但是,磁通密度 的形狀與靶材31a至31f表面的相對位置關係會發生變 • 化。 ' 在此’移動手段Μ之移動方向係沿著靶材31a至31f 的排列方向,因此,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與輔助磁場 形成手段1 5 a、1 5 b係沿著靶材3 1 a至3 1 f的排列方向移 >動。 φ 第1〇圖(a)係表示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配置在相 對應之靶材3 1 a至3 1 f的正背面位置的初期狀態,當移動 手段14移動時,如第1〇圖(b)所示,磁場形成手段40a 至40f會偏移相對應之靶材31a至31f的正背面位置,在 •行列前頭或尾端的靶材31a、31f的端部呈從磁場形成手 段40a至4Of突出的狀態,但是藉由移動,而使輔助磁場 形成手段15a、15b靠近該端部的正下方位置,結果對於 > 各靶材31a至31f的表面,係使磁力線從移動方向的一端 通至另一端爲止9 接著,就使用該成膜裝置7進行成膜的製程進行說 明。 在交換成膜完成後的基板5與新的基板5的期間,在 與上述相對應之靶材31a至31f鄰接的靶材31a至31f的 正背面位置,以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不會進入的移動 量D使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與輔助磁場形成手段 15a、15b移動,而在新的基板5的表面進行成膜時,係 使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與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5a、15b -27- (24) 1375729 相對於靶材3 1 a至3 1 f呈靜止狀態來進行濺射。 磁場的形狀與靶材31a至31f表面的位置關係發生變 ' 化時,由於靶材31a至31f表面上的磁通密度較高部分會 • 發生移動,因此,靶材31a至31f之膜厚減少量較少的部 分會受到較多的濺射,相反地,膜厚減少量較多的部分會 受到較少的濺射。 > 當反覆進行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與輔助磁場形成 φ 手段15a、15b的移動與靶材31a至31f的濺射時,靶材 31a至31f的表面會均勻減少膜厚,因此靶材31a至31f 的使用效率較高。 此外,在第1圖的成膜裝置1中,由於在濺射部30a -至30f配置磁性體36a至36f,而使靶材31a至31f表面 的磁通密度均勻,而雖然靶材31a至31f的膜厚均勻減 少,但在第2實施例之成膜裝置7中,即使沒有設置磁性 > 體36a至36f,亦使磁場形成手段4〇a至40f與輔助磁場 φ 形成手段15a' 15b移動,結果使得靶材31a至31f的膜 厚減少量呈均勻狀態。 以上係就磁場形成手段40a至40f與輔助磁場形成手 段1 5 a、1 5 b —起移動的情形加以說明,惟本發明並非侷 限於此,當靶材3 1 a至3 1 f受到濺射時,若不改變各磁場 形成手段40a至40f與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5a、15b彼此 之相對位置關係,而是改變相對於靶材3 1 a至3丨f之相對 位置關係的話’則亦可分別移動磁場形成手段4 〇 a至4 〇 f 與輔助磁場形成手段1 5 a、1 5 b。 -28- (25) 1375729 此外,亦可使磁場形成手段4 0 a至4 0 f與輔助磁場形 成手段15a、15b靜止,而使靶材31a至31f移動,或是 在不改變磁場形成手段4 0a至40f與輔助磁場形成手段 15a、15b之彼此相對位置關係而移動的同時,來使靶材 31a至31f移動亦可。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說明本發明之一例之成膜裝置的剖面圖。 第2圖係說明濺射源之一例的斜視圖。 第3圖係說明磁場形成手段與輔助磁場形成手段之剖 面圖。 第4圖係說明靶材與交流電源之連接關係之其他例 圖。 第5圖係膜厚分布說明圖。 > 第6圖係當配置磁場形成手段與輔助磁場形成手段時 • 之磁通密度與位置關係說明圖。 第7圖係當配置磁場形成手段時之磁通密度與位置關 係說明圖。 第8圖係習知技術之成膜裝置說明圖。 第9圖係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之成膜裝置的剖面 圖。 第10圖係說明(a)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之成膜裝置之 初期狀態與(b)移動後之狀態的剖面圖。 ⑧ (26)1375729
【主要元件符號說 1 、 7 ' 101 2、1 02 3 4 5、105 11' 111 12、 112 13' 113 14 15a、 15b 16a、 16b 17a 至 17c、 1 明】 成膜裝置 真空槽 濺射源 基板保持具 基板 屏蔽 真空排氣系統 氣體供應系統 移動手段 輔助磁場形成手段 磁軛 .7a至117e 電源
3 0 a 至 3 0 f 3 1 a 至 3 1 f、1 33a 至 33f 3 5a 至 35f、1 3 6 a 至 3 6 f 40a 至 40f ' 1 4 1 a 至 4 1 f 42a 至 42f 4 3 a 至 4 3 f 濺射部 31a 至 131e 絕緣板 3 5 a 至 1 3 5 e 磁性體 4 0 a 至 1 4 0 e 磁軛 環狀磁鐵(第 棒狀磁鐵(第 靶材 電極 磁場形成手段 一磁鐵) 二磁鐵)

Claims (1)

1375729 第094105312號專利申請案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101年3月15曰修正 十、申請專利範圍 _ 1.—種成膜裝置,係具有:真空槽;以及配置於前 述真空槽內部之複數個細長板狀靶材, 前述各靶材係相互平行配置成長邊方向的側面彼此呈 相對向的狀態, 在前述各靶材的正背面位置,沿著前述靶材的長邊方 ® 向分別配置有細長的磁場形成手段, 在配置有前述磁場形成手段的區域外側,係沿著前述 - 靶材的長邊方向配置有細長的輔助磁場形成手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成膜裝置,其中,前述 各磁場形成手段係具有複數個磁鐵, 前述複數個磁鐵之中,與前述輔助磁場形成手段相鄰 配置之磁鐵之朝向前述靶材側的面的磁極,係設定成與前 述輔助磁場形成手段之朝向前述靶材側的面的磁極相同的 ®極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成膜裝置,其 中,具有移動手段,用於使前述磁場形成手段與前述輔助 磁場形成手段,相對於前述靶材在上述靶材表面之平行之 面內作相對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成膜裝置,其中 在較上述靶材之正背面位置之更外側,配置補助磁場 形成手段。 1375729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成膜裝置,其中 針對上述複數靶材之中不同的靶材,由同一交流電源 施加不同極性的交流電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成膜裝置,其中 上述交流電源之頻率爲1kHz以上lOOkHzW下。
-2- 1375729 756085 第094105312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圖式修正頁 民國101年3月15曰修正
1375729
40a
15a 16a 第4圖
fX 31a‘ 31 17b-^g 31e. 31 第5
1100mm 1005 1025 1060 1013 967 1004 1071 1090 1025 1022 987 1026 1055 1000 1007 969 1010 1053 996 1032 953 1016 1032 998 1008 955 1075 1071 1034 1024 929 1078 1079 984 988
TW094105312A 2004-03-11 2005-02-22 Sputtering apparatus TWI37572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69413 2004-03-11
JP2005040668A JP4780972B2 (ja) 2004-03-11 2005-02-17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8568A TW200538568A (en) 2005-12-01
TWI375729B true TWI375729B (en) 2012-11-01

Family

ID=35038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5312A TWI375729B (en) 2004-03-11 2005-02-22 Sputter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780972B2 (zh)
KR (1) KR101164047B1 (zh)
CN (1) CN1667155B (zh)
TW (1) TWI3757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2123B (zh) * 2013-01-16 2018-08-11 Idemitsu Kosan Co., Ltd. 濺鍍靶、氧化物半導體薄膜及具備該氧化物半導體薄膜之薄膜電晶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0019B2 (ja) * 2006-01-11 2009-08-26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
JP4963023B2 (ja) * 2006-01-11 2012-06-27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及び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
CN101528972B (zh) * 2006-10-24 2013-06-19 株式会社爱发科 薄膜形成方法及薄膜形成装置
JP4707693B2 (ja) * 2007-05-01 2011-06-22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及び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
JP5186152B2 (ja) * 2007-08-10 2013-04-17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薄膜形成方法
WO2009025258A1 (ja) * 2007-08-20 2009-02-26 Ulvac, Inc. 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及び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
KR20100030676A (ko) * 2007-08-20 2010-03-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알박 스퍼터링 방법
JP5291907B2 (ja) * 2007-08-31 2013-09-18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
JP5429771B2 (ja) * 2008-05-26 2014-02-26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
JP5429772B2 (ja) 2008-06-30 2014-02-26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電源装置
WO2010090197A1 (ja) * 2009-02-04 2010-08-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形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63166B2 (ja) * 2009-03-31 2013-12-11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
JP5362112B2 (ja) * 2010-06-17 2013-12-11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スパッタ成膜装置及び防着部材
CN102312206B (zh) * 2010-06-29 2015-07-15 株式会社爱发科 溅射方法
JP5189674B2 (ja) * 2010-12-28 2013-04-24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酸化物半導体薄膜層を有する積層構造、積層構造の製造方法、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表示装置
JP5653257B2 (ja) * 2011-03-07 2015-01-14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及び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
JP5813874B2 (ja) * 2011-08-25 2015-11-17 アプライド マテリア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Applied Materials,Incorporated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
JP5301021B2 (ja) * 2011-09-06 2013-09-25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
CN102677008B (zh) * 2012-05-14 2014-02-19 深圳市创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在线制备太阳能电池导电极膜层的装置
WO2014080815A1 (ja) * 2012-11-20 2014-05-30 株式会社 アルバック スパッタ装置
CN103184422B (zh) * 2013-03-25 2015-07-22 肇庆市腾胜真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Tco透明导电膜的低温沉积装置及工艺
JP2014218706A (ja) * 2013-05-09 2014-11-20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酸化物半導体薄膜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WO2016017510A1 (ja) * 2014-07-31 2016-02-04 株式会社 アルバック 基板処理装置
EP3647457B1 (en) * 2017-06-30 2023-06-2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m treatment method and film production method
KR102053400B1 (ko) * 2017-07-07 2020-01-07 주식회사 에이치앤이루자 자속 블록을 갖는 스퍼터링 장치
CN109487225A (zh) * 2019-01-07 2019-03-19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磁控溅射成膜装置及方法
CN114318269B (zh) * 2022-01-05 2022-10-28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磁性粉体材料表面溅射沉积金属的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347B2 (ja) * 1985-05-23 1994-02-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三極スパツタリングソ−ス
JPH02156080A (ja) * 1988-12-09 1990-06-15 Tokuda Seisakusho Ltd スパッタ装置
JP3269834B2 (ja) * 1991-11-26 2002-04-02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と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
JPH0835064A (ja) * 1994-07-20 1996-0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
JP4592852B2 (ja) * 1999-11-12 2010-12-08 キヤノンアネルバ株式会社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のマグネトロンカソード
JP2001262335A (ja) * 2000-03-21 2001-09-26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被膜の被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2123B (zh) * 2013-01-16 2018-08-11 Idemitsu Kosan Co., Ltd. 濺鍍靶、氧化物半導體薄膜及具備該氧化物半導體薄膜之薄膜電晶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290550A (ja) 2005-10-20
KR20060043832A (ko) 2006-05-15
KR101164047B1 (ko) 2012-07-18
TW200538568A (en) 2005-12-01
CN1667155B (zh) 2010-05-26
CN1667155A (zh) 2005-09-14
JP4780972B2 (ja) 201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5729B (en) Sputtering apparatus
TWI302573B (en) Sputter source, sputtering device, and sputtering method
JP5580760B2 (ja) 多点クランプを用いた物理蒸着装置及び方法
TWI377263B (zh)
JP4707693B2 (ja)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及び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
JP5004931B2 (ja) スパッタ源、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及び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
JP2009057608A (ja)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
JP2011179119A (ja) 熱拡散器を用いた物理蒸着装置及び方法
KR20130099151A (ko) 플라스마 장치
TWI383061B (zh) Magnetron sputtering electrode and sputtering device using magnetron sputtering electrode
JP6966552B2 (ja) スパッタ堆積源、スパッタ堆積装置、及び基板上に層を堆積させる方法
KR20170064527A (ko) 마그네트론 스퍼터 전극용의 자석 유닛 및 스퍼터링 장치
JP5903217B2 (ja) マグネトロンスパッタ電極及び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
TWI393797B (zh) Sputtering electrodes and sputtering devices with sputtering electrodes
JP4959175B2 (ja) マグネトロンスパッタ電極及びマグネトロンスパッタ電極を備えた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
JP2006188733A (ja) 対向ターゲット式スパッタ装置及び対向ターゲット式スパッタ方法
KR20110122456A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JP5025334B2 (ja) マグネトロンスパッタ電極及びマグネトロンスパッタ電極を備えた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
JP3778501B2 (ja)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
KR20170061764A (ko) 스퍼터링 장치
JP2013144848A (ja) 基板を処理するための装置
US20140083841A1 (en) Thin film-forming method
KR102376098B1 (ko) 성막 방법
JPH11350130A (ja) 薄膜形成装置
JP2020143356A (ja)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及びスパッタリン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