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31163B - Polypropylene resin expanded particle and molded article using it - Google Patents

Polypropylene resin expanded particle and molded article using 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1163B
TWI331163B TW092112878A TW92112878A TWI331163B TW I331163 B TWI331163 B TW I331163B TW 092112878 A TW092112878 A TW 092112878A TW 92112878 A TW92112878 A TW 92112878A TW I331163 B TWI331163 B TW I3311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pylene
resin
polypropylene
polymer
based poly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12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07380A (en
Inventor
Wada Toru
Original Assignee
Js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375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32774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sp Corp filed Critical Jsp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407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7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1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11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16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08J9/18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by impregnating polymer particles with the blow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16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61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several polymeric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22After-treatment of expandable particles; Forming foamed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22After-treatment of expandable particles; Forming foamed products
    • C08J9/228Forming foamed products
    • C08J9/232Forming foamed products by sinter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07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nly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carbon atoms
    • C08L23/0815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iphatic 1-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60R2019/1806Structural beams therefor, e.g. shock-absorbing
    • B60R2019/1833Structural beams therefor, e.g. shock-absorbing made of plastic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201/00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aming process
    • C08J2201/02Foa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aming proces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pre- or post-treatments
    • C08J2201/03Extrusion of the foamable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203/00Foams characterized by the expanding agent
    • C08J2203/06CO2, N2 or noble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3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4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J24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J2425/06Poly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4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 C08J9/12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by a physical blowing agent
    • C08J9/122Hydrogen, oxygen, CO2, nitrogen or noble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22After-treatment of expandable particles; Forming foamed products
    • C08J9/224Surface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4Applications used for foa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2Copolymers of propene at least partially crystalline copolymers of propene with other olefi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1331163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案之第1關聯發明係關於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 子’其能得到具有顯著均一氣泡直徑、表面外觀等優良的 模內發泡成形體,及關於使用它的模內成形體。 (二)先前技術 與由聚苯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成形體比較 下’由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模內發泡成形體由 於耐藥品性、耐衝擊性、壓縮變形回復性等優良,故適用 作爲汽車等的保險桿芯材或各種包裝材料等。 從發泡特性的方面看,上述聚丙烯系樹脂可以使用主要 由丙烯與乙烯或卜丁烯等的α-烯烴之共聚合所成的丙烯-α-烯烴無規共聚物。它們係使用由氯化鈦和烷基鋁所成的觸 媒來聚合,即使用所謂的戚格勒-納他觸媒。 近年來,有提案使用以所謂的金屬茂系觸媒而得到具有 對排(syndiotactic)結構的聚丙烯當作發泡體的基材(特開平 4-224832號公報)。藉由該提案,可由丙烯均聚物製得發泡 體。 然而,具有對排結構的聚丙烯之熔點係比具有同排 (isotactic)結構者低,而且有機械物性差的問題。 再者,在特開平6-24004 1號(發明專利文獻1)中,提案 使用金屬茂系聚合觸媒所聚合的同排聚丙烯系樹脂當作基 材樹脂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1331163, 於該情況中,it然發泡粒子的氣泡直徑具有比較均一的 特徵,但是其之均一性未必足夠,而希望更進一步的改良》 第1關聯發明係提供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其能 得到具有顯著均一氣泡直徑而且表面外觀和機械物性優良 的模內成形體,及提供其之模內成形體。 (三)發明內容 第1關聯發明中的第1發明係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 子,其特徵爲以具有下述要件(a)〜(C)的丙烯系聚合物當作 基材樹脂而成, U)存在有100〜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0~15 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b) 由13C-NMR測定,以全部丙烯插入中的丙烯單體單元的 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〇.5~2.0%,而且 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係 0.005〜0.4%, (c) 以熔點爲Tm[°C ]且作成薄膜的情況時之水蒸氣透過度爲 Y[g/m2/24hr],則 Tm 和 Y 滿足下式(1) (-0.20)*Tm + 35 ^ (-0.3 3 ) · T m + 6 0 式(1) 於本發明中,由於以具有上述要件(a)~(c)的丙烯系聚合 物當作基材樹脂,故能提供具有氣泡直徑顯著均一的聚丙 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又,能提供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 子,其可得到表面外觀、壓縮強度、抗拉強度等的機械強 度優良的模內成形體。 1331163 其次,第2發ή係關於使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於成形 模具內成形,而成爲密度0·5〜0.008g/cm3的模內成形體。 而且該模內成形體之特徵爲: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 子係使用上述第1發明者來形成的(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 於該情況中,使用上述第1發明者當作上述聚丙烯系樹 脂發泡粒子而進行模內成形,而且本發明的模內成形體係 具有上述密度。 因此,模內成形體之平滑性、光澤性等的表面外觀優 良’而且壓縮強度、抗拉強度等的機械物性亦優良。 若模內成形體的密度大於0.5 g/cm3,則不能充分發揮絕 熱性等的發泡體之較佳特性,且由於低發泡率而有不利於 成本之虞。 另一方面’若密度小於0.008g/cm3,則獨立氣泡率有變 小的傾向’彎曲強度、壓縮強度等的機械物性有變成不足 之虞。 因此,上述模內成形體適合於包裝容器、玩具、汽車零 件、頭盔芯材、緩衝包裝材等。 於第1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中,關於作爲上述基 材樹脂的丙烯系聚合物,首先說明要件(a)。 上述要件(a)係爲丙烯均聚物(1〇〇%),或丙烯及/或碳數 4〜20的α_烯烴之共聚物。
作爲與上述丙烯共聚合的共聚單體之乙烯及/或碳數 4〜2〇的cx-烯烴,具體例子可爲乙烯、卜丁烯、卜戊烯、I 1331163 己烯、1-辛烯、4-‘甲基-1-丁烯等。 上述聚丙烯系聚合物例如可使用所謂的金屬茂系觸媒 來得到。 又’在本發明中,亦可使用以往戚格勒/納他觸媒所難 以聚合的單體來與丙烯共聚合而得到聚丙烯系樹脂,使用 其來當作製造發泡粒子用的基材樹脂。 作爲如此的單體,例如可爲環己烯、原冰片烯、14,5,8-二亞甲基-1,2,3,4,4&,8,8&,5-八氫萘等的環狀烯烴、5_甲基-I,4-己二烯、7-甲基-1,6-辛二烯等的非共轭二烯、苯乙烯、 一乙嫌基苯等的芳香族不飽和化合物等的一種或二種以 上。 本發明所用的丙烯系聚合物係爲含有85莫耳%~1〇〇莫 耳%的由丙烯系聚合物中的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丙烯 系(共)聚合物樹脂’必須含有比例〇〜1 5莫耳%的由乙稀及/ 或碳數4~20的cx-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若共聚單體的結構單元在上述範圍以外時,則基材樹脂 的彎曲強度、抗拉強度等的機械物性大幅降低,不能得到 目的之發泡粒子及由其所得到的模內成形體。 其次,如上述要件(b)中所示,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中, 以13C-NMR所測定的以全部丙烯插入中之丙烯單體單元的 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〇 · 5〜2 · 0 %,而且 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係 0.00 5 〜0.4%。 1331163 關於前者的〇*5〜2.0%,若低於0.5%,則有發泡粒子之 氣泡直徑的均一化效果小之問題,若超過2.0%,則由於基 材樹脂的機械物性,例如彎曲強度或抗拉強度降低,而使 得所獲得的發泡粒子及由其所得到的模內成形體有強度降 低的問題。
關於後者的0.005〜0.4%,若低於0.005%,則有發泡粒 子之氣泡直徑的均一化效果小之問題,若超過0.4%,則由 於基材樹脂的機械物性,例如彎曲強度或抗拉強度降低, 而使得所獲得的發泡粒子及由其所得到的模內成形體有強 度降低的問題。 此處,由丙烯系聚合物中的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及 /或由碳數4〜2 0的ex-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分率,係爲使 用13C-NMR法所測定之値。
1 3 C-NMR光譜的測定法,例如依照下述。即,在直徑 1 0mm φ的NMR樣品管內,置入350〜500毫克程度的試料, 使用約2.0毫升鄰二氯苯作爲溶劑及0.5毫升用於鎖定的重 氫化苯,完全溶解後,於130°C質子完全去耦合的條件下測 定。 測定條件爲選擇反轉角65度、脈衝間隔5T1以上(其中 T1爲甲基的自旋晶格鬆弛時間之內的最長値)。於丙烯聚合 物中,由於亞甲基及次甲基的自旋晶格鬆弛時間係比甲基 者短,故在此測定條件下全部碳數的磁化之回復率爲99% 以上。 1331163 而且,1 3C-NM*R法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檢測靈敏度通常 係爲0.0 1 %程度,藉由增加累計次數,可能提高它。 又,於上述測定中’化學位移係爲將頭-尾結合時甲基 分枝爲同一方向的丙烯單元5鏈的第3單元的甲基之波峰 設定爲21.8ppm,以該波峰爲基準,設定其它碳峰的化學位 移。 當使用該基準時,則以下述式「化1」中的PPP[mm]所 示的丙烯單位3鏈中的第2單位之甲基爲根據的波峰係在 21.3〜22.2ppm的範圍內,以PPP[mr]所示的丙烯單位3鏈中 的第2單位之甲基爲根據的波峰係在20.5〜21.3ppm的範圍 內,以PPP[rr]所示的丙烯單位3鏈中的第2單位之甲基爲 根據的波峰係在19.7〜20.5ppm的範圍內。 其中PPP[mm]、PPP[mr]及PPP[rr]係分別如下所示。 (化1)
-10- 1331163 ch3 ch3 ch3
I · I I PPP [mm] : - (CH - CtH 2) - (Cl I - Cl 12) - (Cl I - Cl 12 ) CH3 ch3
I I PPP[mr]: - (CH-CH2) - (CH-CH2) - (CH-CH2)
I ch3 ch3 ch3 I t PPP[rr] : - (CH-CH2) - (CH —CH2) — (CH-CH2)
I ch3 再者,本發明的丙烯聚合物包括特定量的含有以丙烯之 2,1-插入及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位之下述部分 結構(I)及(Π)。 (化2) 結構(I) ch3 ch3 ch3 ch3
I I II —(CH2 — CH) — (CH2 —CH) — (CH 2 —CH) — (CH —CH2) ① ②③④ CH3 ch3
I I -(CH2 -CH) - (CH 2-CH)- ⑤ ⑥ 結構(Π) -11 - 1331163
Cl-I3 ch3 I ! -(CH2 -CH) - (CH2 -CH) - (CH2 -CH2 -CH2) ⑦ ⑧⑨⑨ ch3 ch3
I I —(CH2-CH) -(CH2 —CH) — ⑧ ⑦ # 這樣的部分結構,例如係爲在使用金屬茂系觸媒以進行 聚合反應的情況下,藉由丙烯聚合物之聚合時所發生的位 置不規則性而產生。 即’在丙烯單體中,通常爲亞甲基側與觸媒中的金屬成 分結合,即在所謂的「1,2-伸入」反應,而很少發生「2,1-插入」或「1,3-插入」。「2,1-插入」係爲與「「1,2-伸入」之 加成方向相反的反應形式,於聚合物鏈中形成上述部分結 | 構⑴所示的結構單位。 又’所謂的「1,3-插入」係爲以丙烯單體的C-1和C-3 導入聚合物鏈中,其結果爲產生直鏈狀結構單位,即上述 的部分結構(II)。 本發明所關於丙烯聚合物在全部聚合物鏈中的mm分率 係由以下[數學式1]所表示。在部分結構(11)中,由於1,3· 插入的結果,來自丙烯單體的甲基僅1個相當部分消失。 (數學式1) -12- 1331163
甲基(21.1〜21.8ppm)的面積一3X mini%) (A①+A②+A③+A④+A⑤+A⑥) -~ riCH〆 (A(D+A②+A③+A④+A⑤+A© ) _ (A⑦+A⑧+A@) 3 6 3 ' 於該式中,21(:113係表示全部甲基(化學位移19〜22ppm 的波峰全部)的面積。又,A①、A②、A③、A④、A⑤、a⑥、 A⑦、A⑧及 A ⑨係分別爲 42.3ppm、3 5.9ppm、3 8.6ppm、 30.6ppm、36.0pPm、31.5ppm、31.0ppm、37.2ppm、27 4ppm 之波峰面積’表示部分結構(1)及(11)所示的碳之存在量比。 又’相對於全部丙烯插入而言,1,1_插入的丙烯之比例 及1,3-插入的丙烯之比例係由下式來計算。 (數學式2)
1000 X
1, 3 —揷入比例(%) (A⑦+A⑧+A⑨)/6 27〜48ppm的積分値的和
X1000X
其次,要件(c)所關於者係顯示作爲基材樹脂的丙烯系聚 合物在作爲薄膜的情況時,水蒸氣透過度與熔點的關係。 即在本發明的丙烯聚合物中,若以該聚合物的熔點爲 Tm[°C ],而且以該聚合物所形成的薄膜之水蒸氣透過度爲 Y [g/m1/24hr],則Tm和γ滿足以下關係式(1): -13- 1 1 u-^.j{〇/〇) — ^A〇)'t~A(D+A®+A©+A(§)+A® ) / 6 27〜48ppm的積分値的和 1331163 (-0.20)·Τηί + 35 ^ (-0.3 3 ) · Tm + 60 式⑴ 上述水蒸氣透過度可依照JIS K7 129「塑膠膜及片的水 胃氣透過度試驗方法」來測定。 水蒸氣透過度的値Y若超過式(1)的値,或是在式(1)的 範圍以下,則發泡粒子中的氣泡直徑之不均一度會增大。 ,結果’在形成模內成形體時僅能得到機械物性差的發泡粒 子。 • 雖然不確定其原因,但是推測在將發泡劑於加溫加壓下 浸漬且於低壓氣氛下放出以製造發泡粒子時,與發泡劑的 浸透和逃散之平衡有關係,於使用熔點(Tm)和水蒸氣透過 度(Y)滿足式(1)關係的丙烯系聚合物之情況中,其較佳爲平 衡的。 而且’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可當作材料塡充 於成形模具內’藉由加熱以發泡,而得到模內成形體。 其次,上述丙烯系聚合物較佳爲更具有以下要件(d)(申 ® 請專利範圍第2項): (d)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13C_nMR所測定 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 7 %以上。 在該情況下’更能得到提高發泡粒子中氣泡直徑均一性 的效果。 即’作爲上述基材樹脂的丙烯系聚合物,係使用除了已 經說明的要件(a)〜(Ο ’還有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 部分以1 3 C-NM R(核磁共振法)所測定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 1331163 (即聚合物鏈中的任意丙烯單元3鏈內,各丙烯單元以頭-尾結合且丙烯單元中的甲基分枝爲同一方向的丙烯單元3 鏈之比例)爲97%以上者。 而且’同排三單元組分率爲以下記載的mm分率。當 mm分率低於97%時,基材樹脂的機械物性會降低,由其所 得到的發泡樹脂粒子所成的成形體之機械物性亦有降低之 虞。 φ 再者,更佳爲mm分率係98 %以上》 其次,上述丙烯系聚合物較佳爲更具有以下的要件 (e)(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 (e) 熔體流速爲0.5〜100克/10分鐘。 於該情況下,能保持工業上有用的製造效率來生產發泡 粒子,而且以所得到的發泡粒子能得到力學物性優良的成 形體。 上述熔體流速爲(MFR)若低於0.5克/10分鐘,則發泡粒 ^ 子的製造效率,尤其在後述熔融捏合製程的生產性有降低 之虞β又,若MFR超過上述100克/10分鐘,則使用作爲 製品的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成形體之壓縮強度、抗拉強度等 的力學物性有變低之虞。而且,較佳爲1.〇~5〇克/10分鐘, 更佳1.0〜30克/10分鐘。 其次,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較佳爲含有滿足以下 要件(f)的發泡劑(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 (f) 以上述發泡劑的臨界溫度當作Tc[°C ]時,Tc係滿足下式 (2):1331163 -90 S Tc S 400 式(2) 於該情況下’所得到的發泡粒子的氣泡直徑有變成均一 的傾向’其結果爲使得使用該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模內發泡 成形體之力學特性變佳。若T c低於-9 0 °C,則所得到的發 泡粒子之氣泡直徑變成顯著不均一。雖然其原因尙未確 定,但推測係起因於發泡的急劇進行。
另一方面,若超過400°C,則恐怕極難以得到高倍率的 發泡粒子,例如密度0.1 g/cm3以下的發泡粒子。 上述發泡劑的具體例子係如下。而且,於物質名稱之後 倂記載臨界溫度(°C )。例如,甲烷(-82)、乙烷(32)、丙烯 (9 7)、丁烷(152)、異丁烷(135)、戊烷(197)、己烷(2 35)、環 戊烷(2 3 9)、環己烷(2 8 0)等的鏈狀或環狀低級脂肪族烴類, 二氯二氟甲烷(112)、三氯單氟甲烷(198)等的鹵化烴類,二 氧化碳(31)等的無機氣體等。
又,滿足上述式(2)的發泡劑若更滿足下述式(3): 0 ^ Tc^ 300 式(3) 則特別是在處理發泡劑時,有不需要特殊設備或裝置的有 利點。 再者,若更滿足下述式(4)= 30 ^ Tc ^ 200 式(4) 則除了前項中所述的工業上有用性’而且所得到的發泡粒 子之氣泡直徑亦有變成極均一之效果。 -16- 1331163 而且,上述發泡劑可被單獨使用,或數個發泡劑可組合 使用。 又,對於上述丙烯系聚合物(基材樹脂),在不損害本發 明效果的範圍內,可以混合其它聚合物成分或添加劑。 作爲上述其它聚合物,例如可爲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 聚乙烯、乙烯與α-烯烴(碳數4以上)的共聚物之直鏈狀低密 度聚乙烯等的乙烯系樹脂;聚丁烯樹脂;乙烯-丙烯系橡 膠;乙烯-丙烯-二烯系橡膠;苯乙烯-二烯嵌段共聚物或苯 φ 乙烯-二烯嵌段共聚物的乙烯系雙鍵的至少一部分經加氫 而成爲飽和的加氫嵌段共聚物等的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 體;其之樹脂、彈性體或橡膠的經由丙烯酸系單體接枝的 改質體等。在本發明中,該些樹脂、彈性體、橡膠或其改 質體可單獨使用,或組合兩種以上來使用《 作爲上述添加劑,可添加發泡核劑、著色劑、抗靜電劑、 滑劑等的各種添加劑。它們通常在後述的熔融捏合時一起 加添加而含於樹脂粒子中。 參 作爲上述發泡核劑,例如可爲滑石、碳酸鈣、矽石、氧 化鈦、石膏、沸石、硼砂、氫氧化鋁等的無機化合物,以 及碳、磷酸系核劑、酚系核劑、胺系核劑等的有機系核劑。 該各種添加劑的添加係隨著添加目的而異,但相對於〗00 重量份的本發明基材樹脂,其爲15重量份以下,較佳8重 量份以下,更佳5重量份以下。 基材樹脂與上述其它成分的混合亦可藉由液體混合或 -17- 1331163 固體混合來進行。一般爲利用熔融捏合。即,例如使用輥 筒、螺旋、密閉式混煉機、捏揉機、摻合機、磨碾機等的 各種捏合機,在所欲的溫度捏合上述基材樹脂和其它成 分,捏合後,使成形爲大小適合於製造發泡粒子的樹脂粒 子。 又,於擠壓機內熔融捏合後,由擠壓機前端之具有微小 孔穴的噴嘴將捏合物以條狀擠壓出,以具有牽引機的切斷 機依規定的重量和尺寸作切斷,而得到的樹脂粒子的方法 係較佳的。 又,若樹脂粒子每一個的重量爲0.1〜20毫克,則可沒 障礙地製造發泡粒子。若樹脂粒子每一個的重量爲0.2〜10 毫克,而且粒子間的重量不均情況少的話,則可容易地製 造發泡粒子,使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之密度不均情況亦變 少,而使得發泡樹脂粒子對於成形模具等的塡充性變佳。 作爲得到發泡粒子的方法,可使用將樹脂粒子浸漬揮發 性發泡劑後,加熱發泡之方法,具體地例如特公昭49-2 1 83 號公報、特公昭56-1 344號公報、西德特開等1 285722號 公報、西德特開2 1 07683號公報等中所記載的方法。 於樹脂粒子浸漬發泡劑後、加熱發泡的情況中,在可密 閉開放的壓力容器內加入揮發性發泡劑和樹脂粒子,加熱 到基材樹脂的軟化溫度以上,使樹脂粒子浸漬發泡劑。然 後,在低壓氣氛中放出密閉容器內的內容物後,進行乾燥 處理。藉此而得到發泡粒子。 • 18 - 1331163 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在以示差掃描量熱測 定法所求得的DSC曲線(其中藉由示差掃描量熱計,將2〜4 毫克的發泡粒子以10°C /分鐘的升溫速度由2(TC上升至200 °C時而得到DSC曲線)中,較佳爲具有兩個以上的吸熱峰。 此爲顯現由來自上述基材樹脂的成分所形成之表示該樹脂 中固有的吸熱峰部分’以及比其更高溫的吸熱峰部分。 藉由控制上述樹脂粒子的發泡條件,具體地爲在低氣氛 中放出時的溫度、壓力、時間等,可得到在上述DSC曲線 φ 中顯現二個以上吸熱峰的發泡粒子。 再者’於將上述密閉容器內的內容物在低壓氣氛中由密 閉容器放出以製造發泡粒子的方法中,若在樹脂粒子中預 先混入分解型發泡劑’則即使在容器中沒有配合發泡劑, 也可能得到上述發泡粒子。 作爲上述分解型發泡劑,可以使用在樹脂粒子的發泡溫 度能分解發生氣體者。具體例子爲重碳酸鈉、碳酸銨、醯 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等。 φ 又’在加熱發泡時,樹脂粒子的分散介質較宜使用水、 醇類等。再者,爲了使樹脂粒子均勻分散於分散介質中, 較佳爲使用單獨的或混合兩種以上的氧化銘、第三磷酸 鈣、焦磷酸鎂、氧化鋅 '高嶺土等的水難溶性無機物質, 聚乙稀啦哈陡酮、聚乙條醇' 甲基纖維素等的水溶性高分 子系保護膠體劑,十二基苯磺酸鈉、鏈烷磺酸鈉等的陰離 子界面活性劑。 -19- 1331163 在低壓氣氛中·放出樹脂粒子時,爲了容易地使其放出, 較佳爲藉由將與前述同樣的無機氣體或揮發性發泡劑由外 部導入密閉容器內,以保持密閉容器內的壓力於固定。
其次’可使用各種條件的模具來使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 脂發泡粒子成形。例如,於大氣壓或減壓下,在由凹凸一 對模具所成的模腔內,塡入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後,壓 縮以將模腔體積減少5~70%,接著將蒸汽等的熱媒導入模 腔內,以加熱熔黏聚合物系樹脂發泡粒子的壓縮成形法(例 如特公昭46-3 8 3 59號公報)。 又,亦可用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揮發性發泡劑或無機氣體 來預先處理發泡樹脂粒子,以提高發泡樹脂粒子的二次發 泡力,其次邊保持其之二次發泡力邊在大氣壓或減壓下將 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塡入由凹凸一對模具所成的模腔內 後,將熱媒導入模腔內,以加熱熔黏發泡樹脂粒子的加熱 熟成法(例如特公昭5 1 -2295 1號公報)。
又,亦有在在藉由壓縮氣體加壓到大氣壓力以上的模腔 內,塡充加壓到該壓力以上的發泡樹脂粒子後,將蒸汽等 的熱媒導入模腔內,以加熱熔黏發泡樹脂粒子的壓縮塡充 法(例如特公平4-462 1 7號公報)。 再者,使用特殊條件所可得到的二次發泡力高之發泡樹 脂粒子,於大氣壓或減壓下將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塡入 由凹凸一對模具所成的模腔內,接著將蒸汽等的熱媒導入 模腔內,以加熱熔黏發泡樹脂粒子的常壓塡充法(例如特公 -20- 1331163 平6-49795號公報)。又,亦可藉由上述方法的組合來成形 (例如參照特公平6-229 19號公報)。 又’在上述發泡成形體上視需要可積層薄膜。積層的薄 膜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可使用OPS(二軸拉伸聚苯乙烯 片)、耐熱OPS、HIPS等的聚苯乙烯系樹脂薄膜、CPP(無拉 伸聚丙烯薄膜)、OPP (二軸拉伸聚丙烯薄膜)等的聚丙烯系 樹脂薄膜或聚乙烯系樹脂薄膜、聚醚系樹脂薄膜。。
又,積層的薄膜厚度係沒有限制,通常可使用 1 5 μιη〜1 5 0 μηι的薄膜。視需要可對該薄膜施予印刷。又,在 進行積層時,亦可同時發泡粒子的加熱成形。又,亦可在 既成形的成形體上進行積層。而且,視需要亦可使熱熔系 黏著劑來進行積層。 以上爲第1關聯發明。 [第2關聯發明] 以下說明第2關聯發明。
第2關聯發明係關於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其能 製造具有顯著均一的氣泡直徑、顯示優良熔黏性的模內成 形體,能降低成形溫度以得到它,而且能製造表面外觀優 良的模內發泡成形體,及關於使用其而形成的模內成形 體。 樹脂發泡粒由於獨立氣泡構造而具有低的導熱率。因 此,廣用爲絕熱材' 緩衝材、芯材等的成形成料。而且, 通常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當作構成上述樹脂 -21- 1331163 發泡粒子的熱塑性樹脂6 在上述熱塑性樹脂中,使用具有結晶性的樹脂,即由聚 乙烯或聚丙烯所得到的樹脂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模內成形 體,在與聚苯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成形體比較下,係具 有耐藥品性、耐熱性優良的優點。 然而,在代表聚丙烯系樹脂的高熔點樹脂之情況中,由 於熔點爲1 35°C以上,故在模內成形時爲了使樹脂發泡粒子 彼此熔黏,必須使用壓力超過〇.2MPaG(「G」:錶壓;以下 相同)的高壓水蒸氣。 因此,有成本變高而且成形週期變長之缺點。又,在由 上述高熔點樹脂所成的樹脂發泡粒子之情況中,由於不能 使用廣泛普及的發泡聚苯乙烯用的模內發泡成形.機來成 形,而必須使用具有高壓水蒸氣控制系統且合模壓力高的 成形機。 另一方面,在聚乙烯系樹脂的情況中,由於熔點低於1 25 t,故樹脂發泡粒子彼此熔黏所須的水蒸氣之壓力也可低 於0.2MPaG,有縱使使用聚苯乙烯用的模內發泡成形機也 能方式幾乎不變地來成形之優點。 然而,聚乙烯樹脂的發泡成形體由於基材樹脂爲低熔點 故耐熱性低,特別是在高發泡的發泡成形體時,能量吸收 性能係小的。因此,聚乙烯系樹脂的發泡成形體在與其它 熱塑性樹脂的發泡成形體比較下,一般只能使用在低發泡 的領域中。 -22- 1331163 必須解決如上·述的種種問題,特開平1 Ο - 7 7 3 5 9號公報 提出一種具有特定構造的樹脂發泡粒子,其包括由結晶性 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發泡狀態之芯層,由乙烯系聚合物所成 且實質上爲非發泡狀態的被覆層。 於該情況中,特徵爲在模內成形時即使加熱的水蒸氣壓 爲低壓也能得到優良熔黏性的樹脂發泡粒子,但是所得到 的成形體之機械強度未必足夠,而希望更進一步的改良。
(發明專利文獻2) 特開平1 0-773 5 9號公報(第2頁〜第4頁) 第2關聯發明係提供一種聚丙嫌系樹脂發泡粒子,其中 樹脂發泡粒子中的氣泡直徑係顯著均一,即使以合模壓力 低的通用成形機來成形,表面外觀、磯械物性及發泡粒子 間的熔黏性也優良,而且亦可得到耐熱溫度高的發泡成形 體,及提供其之模內成形體。 第2關聯發明中的第1發明係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 子,其中樹脂粒子包括結晶性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發泡狀態 之芯層與被覆它的熱塑性樹脂所成之被覆層,其特徵爲上 述芯層爲具有下述要件(a)〜(c)的丙烯系聚合物, (a) 存在有100〜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〇〜15 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〇的(X-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b) 由13C-NMR測定,以全部丙烯插入中的丙烯單體單元的 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0.5-2.0%,而且 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23- 1331163 例係 0.005〜0.4%,, (c)以熔點爲Tm[°C]且作成薄膜的情況時之水蒸氣透過度 爲Y[g/m2/24hr],則Tm和Y滿足下式(1) (-0.20)*Tm + 35 ^ (-0.3 3 ) · T m +6 0 式⑴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 於本發明的樹脂發泡粒子包括具有上述要件(a)〜(c)的 丙烯系聚合物係當基材樹脂以及被覆它的被覆層。
因此,樹脂發泡粒子中的氣泡直徑顯著均一,即使以合 模壓力低的通用成形機來成形,表面外觀、機械物性及發 泡粒子間的熔黏性也優良,而且亦可得到耐熱溫度高的發 泡成形體。 其次,第2發明爲一種模內成形體,其特徵爲聚丙烯系 樹脂發泡粒子係在成形模具內被成形,而且上述聚丙烯系 樹脂發泡粒子係使用上述第1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 者。(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
於該情況中,由於使用第1發明者當作上述聚丙烯系樹 脂發泡粒子,故模內成形體具有上述密度。 因此,模內成形體的表面外觀如平滑性、光澤性等優 良,而且機械物性如壓縮強度、抗拉強度等亦優良。 若模內成形體的密度大於〇.5g/crn3,則不能充分發揮輕 量性、衝擊吸收性、絕熱性等的發泡體之較佳特性,且由 於低發泡率而有不利於成本之虞。 另一方面,若密度小於〇.〇〇8g/cm3 ’則獨立氣泡率有變 -24- 1331163 小的傾向,彎曲強度、壓縮強度等的機械物性有變成不足 之虞。 因此,上述模內成形體適合於包裝容器、玩具、汽車零 件、頭盔芯材、緩衝包裝材等。 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具有由芯層和被覆層 所形成的複合體構造。
於第1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中,關於作爲上述芯 層的基材樹脂之丙烯系聚合物,首先說明要件(a)。 而且’此處所謂的基材樹脂係意指構成芯層的基本樹脂 成分。芯層係由該基材樹脂與視需要添加的其它聚合物成 分或觸媒中和劑、滑劑 '結晶核劑、其它的樹脂添加劑等 之添加物所構成。 ·. 上述要件(a)係爲丙烯均聚物(1 〇〇%),或丙烯及/或碳數 4〜2 0的(X-烯烴之共聚物。
作爲與上述丙烯共聚合的共聚單體之乙烯及/或碳數 4〜20的α-烯烴,具體例子可爲乙烯、卜丁烯、卜戊烯、卜 己嫌、1-辛烧、心甲基-1-丁燦等。 上述聚丙烯系聚合物例如可使用所謂的金屬茂系觸媒 來得到。 又’在本發明中,亦可使用以往戚格勒/納他觸媒所難 以聚合的單體來與丙烯共聚合而得到聚丙烯系樹脂,使用 其來當作製造發泡粒子用的基材樹脂。 作爲如此的單體,例如可爲環己烯、原冰片烯、 -25· 1331163 —亞甲基-1,2,3,4.,43,8,83,5-八氫萘等的環狀烯烴、5_甲基_ 1,4_己一化、7 -甲基- -辛二烧等的非共_二燦、苯乙稀、 一乙細基苯等的芳香族不飽和化合物等的―種或二種以 上。
本發明所用的丙烯系聚合物係爲含有85莫耳%〜1〇〇莫 耳%的由丙烯系聚合物中的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丙嫌 系(共)聚合物樹脂,必須含有比例0〜15莫耳。/。的由乙稀及/ 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若共聚單體的結構單元在上述範圍以外時,則芯層的彎 曲強度、抗拉強度等的機械物性大幅降低,不能得到目的 之發泡粒子及由其所得到的模內成形體。
其次,如上述要件(b)中所示,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中, 以13C-NMR所測定的以全部丙烯插入中之丙烯單體單元的 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0.5〜2.0%,而且 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係 0.005〜0.4%。 關於前者的〇.5~2.0%,若低於0.5%,則有發泡粒子之 氣泡直徑的均一化效果小之問題,若超過2 · 0%,則有由於 基材樹脂的機械物性,例如彎曲強度或抗拉強度降低’而 使得所獲得的發泡粒子及由其所得到的模內成形體有^度 降低的問題。 關於後者的0.005〜0 4%’若低於0·005%’則有發泡粒 子之氣泡直徑的均一化效果小之問題’若超過0.4% ’則有 -26- 1331163 由於基材樹脂的機械物性’例如彎曲強度或抗拉強度降 低’而使得所獲得的發泡粒子及由其所得到的模內成形體 有強度降低的問題。 此處,由丙烯系聚合物中的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及 /或由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分率,係爲使 用13C-NMR法所測定之値。 1 3 C -NMR光譜的測定法’例如參照上述第1關聯發明。 φ 再者’本發明的丙烯聚合物包括特定量的含有以丙烯之 2,1-插入及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位之上述式[化 2]之部分結構(I)及(II),(參照第1關聯發明)。 又,相對於全部丙烯插入而言,2,1 -插入的丙烯之比例 及1,3-插入的丙烯之比例係由上述[數學式2]之式來計算 (參照第1關聯發明)。 其次,要件(c)所關於者係顯示作爲基材樹脂的丙烯系聚 合物在作爲薄膜的情況時,水蒸氣透過度與熔點的關係。 即在本發明的丙烯系聚合物中,若以該聚合物的熔點爲 Tm[°C ],而且以該聚合物所形成的薄膜之水蒸氣透過度爲 Y [g/m2/24hr],則Tm和Y滿足以下關係式(1): (-0,20)*Tm + 35 ^ (-0.3 3 ) · Tm +6 0 式⑴ 上述水蒸氣透過度可依照JIS K7129「塑膠膜及片的水 蒸氣透過度試驗方法」來測定。 水蒸氣透過度的値Y若超過式(1)的値,或是在式(1)的 範圍以下,則發泡粒子中的氣泡直徑之不均一度會增大。 -27- 1331163 結果,在形成模內成形體時僅能得到機械物性差的發泡粒 子。 雖然不確定其原因,但是推測在將發泡劑於加溫加壓下 浸漬且於低壓氣氛下放出以製造發泡粒子時,與發泡劑的 浸透和逃散之平衡有關係,於使用熔點(Tm)和水蒸氣透過 度(Y)滿足式(1)關係的丙烯系聚合物之情況中,其較佳爲平 衡的。
其次,於本發明中,形成被覆層的熱塑性樹脂較佳係爲 聚烯烴系樹脂或聚苯乙烯系樹脂。於該情況中,可得到模 內成形體之力學特性優良的效果。聚烯烴系樹脂特佳爲乙 烯或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又,被覆層較佳爲非發泡狀態或實質上非發泡狀態。於 該情況中,可得到發泡粒子間熔黏優良的成形體之效果。 而且,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可當作材料塡充 於成形模具內,藉由加熱以發泡,而得到模內成形體
其次,上述被覆層係比形成上述芯層的熱塑性樹脂之熔 點更低’或較佳係由實質上不顯示熔點的烯烴系聚合物所 形成者(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於該情況下,可具有在更低 溫度得到模內成形體之效果。 作爲比芯層用的熱塑性樹脂更低熔點的烯烴系聚合 物,例如可爲高壓法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 直鏈狀超低密度聚乙烯,以及醋酸乙烯酯' 不飽和羧酸、 不飽和羧酸酯等與乙烯的共聚物,或丙烯與乙烯或α_烯烴 -28- 1331163 類的共聚物等。. 又,作爲上述實質上不顯示熔點的烯烴系聚合物,例如 可爲乙烯-丙烯橡膠、乙烯-丙烯-二烯橡膠、乙烯-丙烯酸橡 膠 '氯化聚乙烯橡膠、氯磺酸化聚乙烯橡膠等的橡膠或彈 性體。又’這些橡膠或彈性體可單獨使用或可以兩種以上 的組成物來使用。
其次,上述芯層用的丙烯系聚合物較佳爲更具有以下要 件(d)(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 (d)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I3c-NMR所測定 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7%以上。 於該情況下,更能得到發泡粒子中氣泡直徑均一性變高 的效杲。 即,作爲上述芯層用的基材樹脂之丙烯系聚合物,係使 用除了已經說明的要件(a)〜(c),還有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 烯單元鏈部分以13C-NMR(核磁共振法)所測定的同排三單 元組分率(即聚合物鏈中的任意丙烯單元3鏈內,各丙烯單 元以頭-尾結合且丙烯單元中的甲基分枝爲同一方向的丙 烯單元3鏈之比例)爲97%以上者。 而且,同排三單元組分率爲以下記載的mm分率》當 mm分率低於97%時,基材樹脂的機械物性會降低,由其所 得到的發泡樹脂粒子所成的成形體之機械物性亦有降低之 虞0 再者,更佳爲mm分率係98%以上。 -29- 1331163 其次,上述芯層用的丙烯系聚合物更佳爲具有以下的要 件(e)(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 (e)熔體流速爲0.5〜100克/10分鐘。 於該情況下,能保持工業上有用的製造效率來生產發泡 粒子,而且以所得到的發泡粒子能得到力學物性優良的成 形體。
上述熔體流速爲(MFR)若低於0.5克/10分鐘,則發泡粒 子的製造效率,尤其在後述熔融捏合製程的生產性有降低 之虞。又,若MFR超過上述的100克/10分鐘,則使用作 爲製品的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成形體之壓縮強度、抗拉強度 等的力學物性有變低之虞。而且,較佳爲1.0〜50克/10分 鐘,更佳1 .0~30克/10分鐘。 其次,上述被覆層較佳爲相對100重量份的烯烴系聚合 物’摻合1〜100重量份與芯層同樣的樹脂而成的組成物(申 請專利範圍第1 0項)。
藉由該組成物,而能提高芯層與被覆層的黏著性,使得 使用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成形體中之發泡粒子 彼此的熔黏變強固,結果提高成形體的強度。 若低於上述1重量份,則提高發泡粒子彼此的熔黏程度 之效果有不足夠之虞,另一方面若超過100重量份,則有 必須提高水蒸氣壓之虞。而且,更佳爲2〜50重量份,尤其 3〜1 0重量份。 其次’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較佳爲使用滿足以下 -30- 1331163 要件(f)的發泡劑來發泡(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 ⑴以上述發泡劑的臨界溫度當作Tc[°C ]時,Tc係滿足下式 (2): -90°C ^ Tc ^ 400°C 式(2)
於該情況下,發泡粒子的氣泡直徑有變成更均一的傾 向,其結果爲使得使用該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模內發泡成形 體之力學特性變佳。若Tc低於-90 °C,則所得到的發泡粒 子之氣泡直徑變成顯著不均一。雖然其原因尙未確定,但 推測係起因於發泡的急劇進行。 另一方面,若超過4〇〇°C,則恐怕極難以得到高倍率的 發泡粒子,例如密度0.1 g/cm3以下的發泡粒子。 上述發泡劑的具體例子請參照第1關聯發明。 又,滿足上述式(2)的發泡劑若更滿足下述式(3): 0°C ^ Tc ^ 3 00°C 式(3) 則特別是在處理發泡劑時,有不需要特殊設備或裝置的有 利點。 再者,若更滿足下述式(4) ·’ 3 0〇C ‘ Tc‘ 2 00〇C 式(4) 則除了前項中所述的工業上有用性,而且所得到的發泡粒 子之氣泡直徑亦有變成極均一之效果。 而且,上述發泡劑可被單獨使用,或數個發泡劑可組合 使用。 又,在形成本發明的樹脂發泡粒子之芯層,對於作爲基 -31 - 1331163 材樹脂的丙烯系聚合物,在不損害本發明效果的範圍內, 可以混合其它聚合物成分或添加劑。 上述其它聚合物成分、添加劑請參照第1關聯發明。 作爲基材樹脂的丙烯系樹脂與上述其它成分的混合亦 可藉由液體混合或固體混合來進行。
一般爲利用熔融捏合。即,例如使用輥筒、螺旋、密閉 式混煉機、捏揉機、摻合機、磨碾機等的各種捏合機,在 所欲的溫度捏合上述基材樹脂和其它成分,捏合後,使成 形爲大小適合於製造發泡粒子的樹脂粒子。 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之原料係爲由芯層和 被覆層所組成的複合體粒子。 該複合體粒子的具體製造方法例如可使用以下的各種 方法。
例如,使用特公昭41-16125號公報、特公昭43-23858 號公報、特開昭60- 1 858 1 6號公報等中所記載的皮芯型複 合模頭。 該情況使用二個擠壓機,其中一個擠壓機將構成芯層的 熱塑性樹脂熔融捏合,另一個擠壓機將構成被覆層的樹脂 熔融捏合,然後由模頭吐出條狀的由芯層和被覆層所組成 之皮芯型複合體。 然後,以具有牽引機的切斷機依規定的重量和尺寸作切 斷,而得到由芯層和被覆層所構成的柱狀顆粒之樹脂的方 法係較佳的。 -32- 1331163 又,若樹脂粒·子每一個的重量爲〇.1~20毫克,則可沒 障礙地將其加熱發泡以製得發泡粒子。若樹脂粒子每一個 的重量係在0.2〜10毫克的範圍內,而且粒子間的重量不均 情況少的話,則可容易地製造發泡粒子,使所得到的發泡 粒子之密度不均情況亦變少,而使得發泡樹脂粒子對於成 形模具等的塡充性變佳》
作爲由上述樹脂粒子得到發泡粒子的方法,可爲將如上 述所製得的樹脂粒子浸漬揮發性發泡劑後,加熱發泡之方 法,具體地例如特公昭49-2 1 83號公報、特公昭5 6- 1 344 號公報、西德特開等1 285722號公報、西德特開2 1 07683 號公報等中所記載的方法。 於芯層和被覆層所成的樹脂粒子浸漬發泡劑後、加熱發 泡的情況中,在可密閉開放的壓力容器內加入揮發性發泡 劑和樹脂粒子,加熱到基材樹脂中的芯層的軟化溫度以 上,使樹脂粒子浸漬發泡劑。
然後,在低壓氣氛中放出密閉容器內的內容物後,進行 乾燥處理。藉此而得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形成本發明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之芯層的丙烯系聚 合物在以示差掃描量熱測定法所求得的DSC曲線(其中藉 由示差掃描量熱計,將2〜4毫克的發泡粒子以10°C /分鐘的 升溫速度由20 °C上升至200 °C時而得到DSC曲線)中,較佳 爲具有兩個以上的吸熱峰。此爲顯現由來自上述基材樹脂 的成分所形成之表示該樹脂中固有的吸熱峰的部分,以及 -33- 1331163 比其更高溫的吸熱峰部分。 藉由控制上述樹脂粒子的發泡條件,具體地爲在低氣氛 中放出時的溫度、壓力、時間等,可得到在上述DSC曲線 中顯現二個以上吸熱峰的發泡粒子。
再者’於將上述密閉容器內的內容物在低壓氣氛中由密 閉容器放出以製造發泡粒子的方法中,若在芯層和被覆層 所成的樹脂粒子中預先混入分解型發泡劑,則即使在容器 中沒有配合發泡劑,也可能得到上述發泡粒子。 作爲上述分解型發泡劑,可以使用在樹脂粒子的發泡溫 度能分解發生氣體者。具體例子爲重碳酸鈉、碳酸鏡、醯 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等。 又,在加熱發泡時,樹脂粒子的分散介質較宜使甩水、 醇類等(參照第1關聯發明)。
在低壓氣氛中放出樹脂粒子時,爲了容易地使其放出, 較佳爲藉由將與前述同樣的無機氣體或揮發性發泡劑由外 部導入密閉容器內,以保持密閉容器內的壓力於固定。 其次,可使用各種條件的模具來使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 脂發泡粒子成形(參照第1關聯發明)。 又,在上述發泡成形體上視需要可積層薄膜。(參照第1 關聯發明)。 以上係第2關聯發明。 [第3關聯發明] 以下說明第3關聯發明。 -34- 1331163 第3關聯發明·係關於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其能 得到氣泡直徑顯著均一且表面外觀和機械物性觀優良的模 內發泡成形體,及關於其之模內成形體,以及最適合作爲 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基材樹脂之聚丙烯系樹脂組 成物。 由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模內發泡成形體,在 與聚苯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成形體比較下,由於耐藥品 性、耐衝擊性、壓縮變形回復性等優良,故較適合使用作 爲汽車等的保險桿芯材或各種包裝材料等。 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含有作爲基材樹脂的聚丙 烯系樹脂組成物以及發泡劑。 從發泡適合性方面看,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可以使 用主要由丙烯與乙烯或1-丁烯等的0C-烯烴之共聚合所成的 丙燦-cx-燦煙無規共聚物。由於它們爲共聚物,故聚合物本 身的力學物性低。 於是’爲了提高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力學物性, 有提出降低共聚物中的共聚單體含量之方法,或在丙烯_α_ 烯烴無規共聚物混合直鏈狀聚乙烯之方法(參照發明專利 文獻3)。然而,經由該些方法,在提高成形體的力學物性 方面係有限。 另一方面,聚丙烯係爲原來本身的剛性等力學特性優良 的合成樹脂。因此,若能得到聚丙烯均聚物的發泡粒子, 則能得到剛性充分高的發泡粒子成形體。然而,在由聚丙 1331163 輝均聚物的發泡粒子得到成形體的情況中,發泡溫度、成 形範圍係非常窄,精密控制這些條件係非常困難的。因此, 所得到的成形體中會有粒子熔黏不良、成形體的表面外觀 變差等之不適合的問題。因此,於實際的工業生產中,不 能由聚丙烯均聚物得到發泡成形體。 近年來’有提案使用以所謂的金屬茂系觸媒而得到具有 對排結構的聚丙烯當作發泡體的基材樹脂之方法(參照發 明專利文獻4)。藉由該提案,可由丙烯均聚物製得發泡體。 然而’具有對排結構的聚丙烯之熔點係比具有同排結構 者低,而且有機械物性差的問題。 又’在後述的發明專利文獻5中,提出—種聚丙烯系樹 脂發泡粒子,其以使用金屬茂系聚合觸媒所聚合成的對排 聚丙烯系樹脂當作基材樹脂。 於該情況下,雖然發泡粒子的氣泡直徑具有比較均一的 特徵’但是使用該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成形體之力學物性不 一定足夠,而希望更進一步的改良。 (發明專利文獻3) 特開昭57-9002 7號公報(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範圍) (發明專利文獻4) 特開平4-2 248 3 2號公報(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範圍) (發明專利文獻5) 特開平6-24〇〇41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範圍第1項) 然而’在使用上述習知的發泡粒子來進行發泡成形的情 -36- 1331163 況中,並不能得到氣泡直徑顯著均一且表面外觀和機械物 性優良的模內成形體。 鑒於上述習知問題點’第3關聯發明提供一種聚丙烯系 樹脂發泡粒子,其能得到氣泡直徑顯著均一且表面外觀和 機械物性優良的模內成形體,及提供其之模內成形體,以 及一種最適合作爲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基材樹脂 之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
第3關聯發明中的第1發明係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組成 物’其特徵爲包含5~95重量%的下述丙烯系聚合物[A]和 95〜5重量%的下述丙烯系聚合物[B](其中丙烯系聚合物[A] 和丙烯系聚合物[B]的合計量爲100重量%)。 丙烯系聚合物[A]:具有下述要件(a)~(c)的丙烯系聚合 物: (a) 存在有100〜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0〜15 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tx-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其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 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量爲100莫耳%), (b) 由13C-NMR測定,以全部丙烯插入中的丙烯單體單元的 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〇.5〜2.0%,而且 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係 0.005-0.4%, (c) 以熔點爲TmpC ]且作成薄膜的情況時之水蒸氣透過度 爲Y[g/m2/24hr],則Tm和Y滿足下式U) -37- 1331163 (-0.20)»Tm + 35^ (-0.33)*Tm + 60 式⑴ 丙烯系聚合物[B]:僅具有上述要件(a)〜(c)中的要件(a) 之丙烯系聚合物(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 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包含5〜95重量%的具有 上述要件(a)〜(c)之丙烯系聚合物[A]和95~5重量%的僅具 有上述要件(a)~(c)中的要件(a)之丙烯系聚合物[B]。 因此,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係具有優良的機械物
性。 又,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在當作基材樹脂製造 發泡粒子時,能得到氣泡直徑顯著均一的發泡粒子。因此, 在將其之發泡粒子成形時,能得到表面外觀和機械物性優 良的模內成形體。即,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最適 合利用當作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基材樹脂。
而且,此處所謂的基材樹脂係意指構成發泡粒子的基本 樹脂成分。發泡粒子係由該基材樹脂與視需要添加的其它 聚合物成分或發泡劑、觸媒中和劑、滑劑、結晶核劑、其 它的樹脂添加劑等之添加物所構成。 第2發明在於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其特徵爲含有 上述第1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當作基材樹脂(申請專 利範圍第1 7項)。 於本發明中,由於使用上述第1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組 成物當作基材樹脂,故能得到氣泡直徑顯著均一的丙烯系 樹脂發泡粒子。又,若使用此發泡粒子’則能得到壓縮強 -38- 1331163 度、抗拉強度等的機械物性以及表面外觀優良的模內成形 體。 而且,此處所謂的基材樹脂係意指構成上述聚丙烯系樹 脂發泡粒子的基本樹脂成分《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由該基材樹脂與視需要添加的其它聚合物成分或發泡劑、 觸媒中和劑 '滑劑 '結晶核劑、其它的樹脂添加劑等之添 加物所構成。
第3發明係爲使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於成形模具內成 形,而成爲密度〇.5~0.008g/cm3的模內成形體。 而且該模內成形體之特徵爲使用上述第2發明者的聚丙 烯系樹脂發泡粒子而成(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 本發明的的模內成形體係使用上述第2發明的聚丙烯系 樹脂發泡粒子在模內成形而成,而且具有上述密度。 因此,上述模內成形體之壓縮強度 '抗拉強度等的機械 物性亦優良,而且平滑性、光澤性等的表面外觀亦優良。
於第1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上述聚丙烯系樹 脂組成物包含丙烯系聚合物[A ]和丙烯系聚合物[b ]。首先, 上述丙嫌系聚合物[A]係爲具有上述要件(a)〜(c)的丙燃系 聚合物。以下說明丙烯系聚合物[A]。 首先,上述要件(a)係爲存在有1〇〇〜85莫耳%由丙燃所 得到的結構單元' 〇~15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〇的心 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此處’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烯及/或碳數 -39- 1331163 4〜20的心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量爲i〇〇莫耳。/。。 因此’滿足要件(a)的丙烯系聚合物係由丙烯均聚物(丨〇〇 莫耳%)所構成者,或由丙烯與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 煙之共聚物所構成者。 作爲與上述丙烯共聚合的共聚單體之乙烯及/或碳數 4〜20的α·烯烴,具體例子可爲乙烯 ' 卜丁烯、戊烧、卜 己烯、1-辛烯、4_甲基_丨_ 丁烯等。
又’在本發明中’亦可使用以往戚格勒/納他觸媒所難 以聚合的單體來與丙烯共聚合而得到聚丙烯系樹脂,使用 其來當作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 而且’含有該丙烯系聚合物所成的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組 成物係可使用當作基材樹脂以用於製造發泡粒子。 作爲如此的單體’例如可爲環己烯、原冰片烯、 二亞甲基-l,2,3,4,4a,8,8a,5-八氫萘等的環狀烯烴、5_甲基_ 1,4 -己—烯、7 -甲基-1,6 -辛二烯等的非共軛二烯 '苯乙烯、 —乙烧基苯等的芳香族不飽和化合物等的—種或二種以 上0 本發明所用的丙烯系聚合物[A]係爲含有上述要件(a), 即8 5莫耳%~ I 〇〇莫耳%的由丙烯系聚合物中的丙烯所得到 的結構單元之丙烯系(共)聚合物樹脂,且必須含有比例 0〜15莫耳%的由乙烯及/或碳數4~2〇的〇_烯烴所得到的結 構單元。 若共聚單體的結構單元在上述範圍以外時,則上述聚丙 -40- 1331163 烯系樹脂組成物的彎曲強度、抗拉強度等的機械物性大幅 降低。而且,即使以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當作基材樹 脂來製作發泡粒子,也不能得到氣泡直徑均一的所欲之發 泡粒子。再者,即使將該發泡粒子成形,也不能得到所欲 的模內成形體。
其次如上述要件(b)中所示,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中,以 13C-NMR所測定的以全部丙烯插入中之丙烯單體單元的 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0.5〜2.0%,而且 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係 0.005~0.4% » 該要件(b)係與丙烯系聚合物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 有關係,該不規則單位係有降低丙烯系聚合物的結晶性之 作用,顯示提高發泡適合性的效果。
在以2 , 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低於 〇.5%的情況中’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在當作基材 樹脂以製作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時,則有發泡粒子之氣 泡直徑的均一化效果小之問題。另一方面,若超過2.0%, 則由於作爲基材樹脂的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之機械物性, 例如彎曲強度或抗拉強度降低,而使得發泡粒子及由其所 得到的模內成形體有強度降低的問題。 又,在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低於 0.005%的情況中’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在當作基 材樹脂以製作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時,則有發泡粒子之 -41 - 1331163 氣泡直徑的均一化效果小之問題。另一方面,若超過0.4%, 則由於作爲基材樹脂的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之機械物性, 例如彎曲強度或抗拉強度降低,而使得發泡粒子及由其所 得到的模內成形體有強度降低的問題。 此處,由丙烯系聚合物中的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及 /或由碳數4-20的(X-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分率,係爲使 用13C-NMR法所測定之値。
1 3 C-NMR光譜的測定法請參照上述第1關聯發明。 再者,在本發明中,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包括特定量 的含有以丙烯之2,1-插入及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 單位之上述式[化2]之部分結構(I)及(II),(參照第1關聯發 明)。 又,相對於全部丙烯插入而言,2,1-插入的丙烯之比例 及1,3-插入的丙烯之比例係由上述[數學式2]之式來計算 (參照第1關聯發明)。 其次,要件(c)中顯示丙烯系聚合物[A]在形成薄膜的情 況時,水蒸氣透過度與熔點的關係》 即,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中,若以該聚合物的熔點 爲Tm[°C ],而且以該聚合物所形成的薄膜之水蒸氣透過度 爲Y [g/m2/24hr],則Tm和Y滿足以下關係式(1): (-0.20)*Tm + 35 ^ (-0.3 3) · T m+ 6 0 式⑴ 上述水蒸氣透過度可依照JIS K7129「塑膠膜及片的水 蒸氣透過度試驗方法」來測定。 -42- 1331163 水蒸氣透過度的値γ若在上述範圍內,則本發明的聚丙 稀系樹脂組成物在當作基材樹脂用於製作聚丙烯系樹脂發 泡粒子或模內成形體時,發泡粒子和發泡成形體的氣泡直 徑爲極均一。
水蒸氣透過度的値Υ若超過式(1)的値,或是在式(1)的 範圍以下,則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在作爲基材樹 脂以製作發泡粒子時,發泡粒子中的氣泡直徑之不均一度 會增大。結果,在該發泡粒子形成模內成形體時僅能得到 機械物性差者。 雖然不確定其原因,但是推測在將發泡劑於加溫加壓下 浸漬且於低壓氣氛下放出以製造發泡粒子時,氣泡直徑的 均一度係與發泡劑的浸透和逃散之平衡有關係,於使用含 有熔點(Tm)和水蒸氣透過度(γ)滿足式(1)關係的丙烯系聚 合物之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情況中,其較佳爲平衡的。 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例如係可使用所謂的金屬茂系觸
其次,說明第1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中的上述丙 烯系聚合物[B] » 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係爲僅具有上述要件(a)〜(c)中的 要件(a)之丙烯系聚合物。即,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係滿足 存在有100〜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0〜15莫耳 %由乙嫌及/或fe數4〜20的(X -烧煙所得到的結構卓兀的要件 (a),而且不滿足上述要件(b)及要件(c)中的任一者。 -43- 1331163 上述要件(a)係與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的要件(a)同 樣。 其次’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較佳爲更具有以下要件 (d)(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 (d) 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烧單元鏈部分以13C-NMR所測定 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7%以上。
在該情況下,以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作爲基材樹脂 而得到的發泡粒子中,能得到氣泡直徑更高均一性的效 果。 即’作爲樹脂組成物的構成成分之丙烯系聚合物[A], 係使用除了已經說明的要件(a)〜(c),還有由頭-尾結合所成 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13C-NMR(核磁共振法)所測定的同排 三單元組分率(即聚合物鏈中的任意丙烯單元3鏈內,各丙 嫌單元以頭-尾結合且丙烧單元中的甲基分枝爲同一方向 的丙烯單元3鏈之比例)爲9 7%以上者。
而且,同排三單元組分率爲以下記載的適宜mm分率。 當mm分率低於97%時,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機械物 性會降低。因此,使用其當作基材樹脂而得到的發泡粒子 所成的成形體之機械物性亦有降低之虞。 再者,更佳爲上述mm分率係9 8%以上。 其次,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較佳爲更具有以下要件 (e) (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 (e)熔體流速爲〇_5〜100克/10分鐘。 -44 - 1331163 中’對於丙烯系聚合物[A]與丙烯系聚合物[B]所成的上述聚 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基材樹脂,在不損害本發明效果的範 圍內’可以混合其它聚合物成分或添加劑。 就上述其它聚合物成分、添加劑而言,請參照第1關聯 發明。
於本發明中’作爲上述基材樹脂的丙烯系聚合物[A]與 丙烯系聚合物[B]混合時,及對上述基材樹脂混合上述其它 成分時’亦可藉由固體混合來進行,一般爲利用熔融捏合。 即,例如使用輥筒、螺旋、密閉式混煉機、捏揉機、摻合 機、磨碾機等的各種捏合機,在所欲的溫度捏合上述基材 樹脂彼此,或捏合上述基材樹脂和其它成分,捏合後,使 成形爲大小適合於製造發泡粒子的樹脂粒子。 又,於擠壓機內熔融捏合後,由擠壓機前端之具有微小 孔穴的噴嘴將捏合物以條狀擠壓出,以具有牽引機的切斷 機依規定的重量和尺寸作切斷,而得到的樹脂粒子的方法 係較佳的。 又,若樹脂粒子每一個的重量爲0.1〜2 0毫克,則可沒 障礙地製造發泡粒子。若樹脂粒子每一個的重量爲0.2〜10 毫克,而且粒子間的重量不均情況少的話,則可容易地製 造發泡粒子,使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之密度不均情況亦變 少,而使得發泡樹脂粒子對於成形模具等的塡充性變佳。 作爲得到發泡粒子的方法,可使用將樹脂粒子浸漬揮發 性發泡劑後,加熱發泡之方法,具體地例如特公昭49-2 1 83 -47- 1331163 號公報、特公昭56-1344號公報、西德特開第1 285722號 公報、西德特開第21 07683號公報等中所記載的方法。 於樹脂粒子浸漬發泡劑後、加熱發泡的情況中,在可密 閉開放的壓力容器內加入揮發性發泡劑和樹脂粒子,加熱 到基材樹脂的軟化溫度以上,使樹脂粒子浸漬發泡劑。然 後,在低壓氣氛中放出密閉容器內的內容物後,進行乾燥 處理。藉此而得到發泡粒子。 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在以示差掃描量熱測 | 定法所求得的DSC曲線(其中藉由示差掃描量熱計,將2〜4 毫克的發泡粒子以10°C/分鐘的升溫速度由20°C上升至200 °C時而得到DSC曲線)中,除了基材樹脂所固有的吸熱峰, 較佳更顯示比其較高溫的吸熱峰。 藉由控制上述樹脂粒子的發泡條件,具體地爲在低氣氛 中放出時的溫度、壓力、時間等,可得到在上述DSC曲線 中顯現上述基材樹脂所固有的吸熱峰以及比其較高溫的吸 熱峰之發泡粒子。 f 再者,於將上述密閉容器內的內容物在低壓氣氛中由密 閉容器放出以製造發泡粒子的方法中,若在樹脂粒子中預 先混入分解型發泡劑,則即使在容器中沒有配合發泡劑, 也可能得到上述發泡粒子。 作爲上述分解型發泡劑,可以使用在樹脂粒子的發泡溫 度能分解發生氣體者。具體例子爲重碳酸鈉、碳酸銨、醯 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等。 -48- 1331163 又,在加熱發泡時,樹脂粒子的分散介質較宜使用水、 醇類等(參照第1關聯發明)。 在低壓氣氛中放出樹脂粒子時,爲了容易地使其放出, 較佳爲藉由將與前述同樣的無機氣體或揮發性發泡劑由外 部導入密閉容器內,以保持密閉容器內的壓力於固定。 其次,可使用各種條件的模具來使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 脂發泡粒子成形(參照第1關聯發明)。 # 又’在上述發泡成形體上視需要可積層薄膜。(參照第1 關聯發明)。 其次,在上述第3發明的模內成形體中,上述模內成形 體的密度係0.008〜0.5g/cm3。若模內成形體的密度大於 (K5g/cm3 ’則不能充分發揮輕量性、衝擊吸收性、絕熱性等 的發泡體之較佳特性,且由於低發泡率而有不利於成本之 虞。
另一方面’若密度小於0.008g/cm3,則獨立氣泡率有變 小的傾向,彎曲強度、壓縮強度等的機械物性有變成不足 之虞。 本發明的模內成形體例如適合於包裝容器、玩具、汽車 零件 '頭盔芯材、緩衝包裝材等。 以上係第3關聯發明。 [第4關聯發明] 以下說明第4關聯發明。 第4關聯發明係關於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其能 -49- 1331163 得到氣泡直徑顯著均一、熔黏性優良、降低得到模內成形 體所須的成形溫度而且表面外觀和機械物性觀優良的模內 成形體,及關於使用其所形成之模內成形體。 樹脂發泡粒由於獨立氣泡構造而具有低的導熱率。因 此’廣用爲絕熱材、緩衝材、芯材等的成形成料。而且, 通常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當作構成上述樹脂 發泡粒子的熱塑性樹脂。
在上述熱塑性樹脂中,使用具有結晶性的樹脂,即由聚 乙烯或聚丙烯所得到的樹脂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模內成形 體’在與聚苯乙嫌系樹脂發泡粒子的成形體比較下,係具 有耐藥品性、耐熱性優良的優點。 然而’在代表聚丙烯系樹脂的高熔點樹脂之情況中,由 於熔點爲1 3 5 °c以上’故在模內成形時爲了使樹脂發泡粒子 彼此熔黏,必須使用壓力超過0.2MPaG(「G」:錶壓之意; 以下相同)的高壓水蒸氣。
因此,有成本變高而且成形週期變長之缺點。又,在由 上述高熔點樹脂所成的樹脂發泡粒子之情況中,由於不能 使用廣泛普及的發泡聚苯乙烯用的模內發泡成形機來成 形,而必須使用具有高壓水蒸氣控制系統且合模壓力高的 成形機。 另一方面’在聚乙烯系樹脂的情況中,由於熔點低於125 °C,故樹脂發泡粒子彼此熔黏所須的水蒸氣之壓力也可低 於0.2MPaG,有縱使使用聚苯乙烯用的模內發泡成形機也 -50- 1331163 能方式幾乎不變地來成形之優點。 然而,聚乙烯樹脂的發泡成形體由於基材樹脂爲低熔點 故耐熱性低,特別是在高發泡的發泡成形體時,能量吸收 性能係小的》 因此,聚乙烯系樹脂的模內成形體在與其它熱塑性樹脂 的模內成形體比較下,一般只能使用在低發泡的領域中。
必須解決如上述的種種問題,有提出一種具有特定構造 的樹脂發泡粒子,其包括由結晶性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發泡 狀態之芯層與由乙烯系聚合物所成且實質上爲非發泡狀態 的被覆層(參照發明專利文獻6)。 於該情況中,特徵爲在模內成形時即使加熱的水蒸氣壓 爲低壓也能得到優良熔黏性的樹脂發泡粒子,但是所得到 的成形體之機械強度未必足夠,而希望更進一步的改良。 (發明專利文獻6) 特開平10-77359號公報(第2頁〜第4頁)
第4關聯發明係提供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其能 得到氣泡直徑顯著均一,即使以合模壓力低的通用成形機 來成形,表面外觀、機械物性及發泡粒子間的熔黏性也優 良,而且耐熱溫度高的模內成形體,以及提供其之模內成 形體。 於第4關聯發明中,第1發明係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 粒子,其包括結晶性熱塑性樹脂所成的發泡狀態之芯層與 被覆它的熱塑性樹脂所成之被覆層。 -51· 1331163 上述芯層係由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所成,其含有 5〜95重量%的下述丙烯系聚合物[A]和9 5〜5重量%的下述丙 烧系聚合物[B](其中丙烯系聚合物[A]和丙烯系聚合物[B] 的合計量爲1 00重量%)的樹脂組成物當作基材樹脂。 丙嫌系聚合物[A]:具有下述要件(a)〜(c)的丙烯系聚合 物: (a) 存在有1〇〇~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〇~15 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其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 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量爲1 〇〇莫耳, (b) 由13C-NMR測定’以全部丙烯插入中的丙烯單體單元的 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〇.5〜2.〇%,而且 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係 0.005〜0.4%,
(c)以熔點爲Tm[°C]作成薄膜的情況時之水蒸氣透過度爲 Y[g/m2/24hr],則 Tm 和 Y 滿足下式(1) (-0.20)*Tm + 35 ^ (-0.3 3 ) · Tm + 60 式(1) 丙烯系聚合物[B]:僅具有上述要件(a)〜(c)中的要件(a) 之丙燦系聚合物(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 於本發明的聚丙烁系樹脂發泡粒子中,包括含有上述丙 烯系聚合物[A]和上述丙烯系聚合物的上述樹脂組成物 當作基材樹脂。 因此’能提供上述芯層之機械強度高的聚丙烯系樹脂發 -52· 1331163 泡粒子。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即使以合模壓力低的通 用成形機來成形,也能得到發泡粒子間的熔黏性優良、壓 縮強度和抗拉強度等的機械物性以及表面外觀優良的模內 成形體。 其次,第2發明係關於使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於成形 模具內成形,而成爲密度0.5〜0.00 8 g/cm3的模內成形體。
而且該模內成形體之特徵爲: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 子係使用上述第1發明者來形成的(申請專利範圍第27 項)。 本發明的模內成形體係爲使用具有密度爲 0.5〜0.008g/cm3的上述第1發明者來形成的。 因此,上述模內成形體係可.藉由0.2MPaG的水蒸氣加 熱,而成爲壓縮強度和抗拉強度等的機械物性優良,而且 平滑性和光澤性等的表面外觀亦優良者。
因此,上述模內成形體適合於包裝容器、玩具、汽車零 件、頭盔芯材、緩衝包裝材等。 若上述模內成形體的密度大於0.5 g/cm3,則不能充分發 揮輕量性、衝擊吸收性、絕熱性等的發泡體之較佳特性, 且由於低發泡率而有不利於成本之虞。 另一方面,若密度小於0.008 g/cm3,則獨立氣泡率有變 小的傾向,彎曲強度、壓縮強度等的機械物性有變成不足 之虞。 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具有由芯層和被覆層 -53- 1331163 所形成的複合體構造。 於上述第1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中,上述芯層含 有一含上述丙烯系聚合物[Α]和上述丙烯系聚合物[Β]的樹 脂組成物作爲基材樹脂。 此處所謂的基材樹脂係意指構成芯層的基本樹脂成 分。上述芯層係由該基材樹脂與視需要添加的其它聚合物 成分或發泡劑、觸媒中和劑、滑劑 '結晶核劑、其它的樹 脂添加劑等之添加物所構成。 以下首先說明上述丙烯系聚合物[Α]。 上述丙烯系聚合物[Α]係爲具有上述要件(a)〜(c)的丙稀 系聚合物。 上述要件(a)係爲存在有1 〇 〇〜8 5莫耳%由丙嫌所得到的 結構單元、0〜15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 到的結構單元。 此處’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烯及/或碳數 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量爲1〇〇莫耳%。 因此,滿足要件(a)的丙烯系聚合物係由丙烯均聚物(100 莫耳%)所構成者,或由丙烯與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 烴之共聚物所構成者。 作爲與上述丙烯共聚合的共聚單體之乙烯及/或碳數 4〜20的α-烯烴,具體例子可爲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_甲基-1-丁烯等。 又,在本發明中,亦可使用以往戚格勒/納他觸媒所難 -54- 1331163 以聚合的單體來與丙烯共聚合而得到聚丙烯系樹脂,使用 其來當作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
作爲如此的單體,例如可爲環己烯、原冰片烯' 14,5,8-二亞甲基-1,2,3,4,43,8,83,5-八氫萘等的環狀烯烴、5-甲基-1,4-己二烯、7-甲基-1,6-辛二烯、4-亞乙基-8-甲基·1,7-壬 二烯等的鏈狀非共軛二烯、5_亞乙基-2·原冰片烯' 二環戊 二烯、5-乙烯基-2-原冰片烯、原冰片二烯等的環狀非共軛 二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等的芳香族不飽和化合物。這 些單體可單獨使用或以兩種以上的混合來使用。 在本發明所用的丙烯系聚合物[Α]中,如上述要件(a)中 者’必須存在有85莫耳%〜1〇〇莫耳%的由丙烯系聚合物中 的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存在有比例〇〜1 5莫耳%的由乙 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若共聚單體的結構單元含量在上述範圍以外時,則作爲 上述基材樹脂的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之彎曲強度、抗拉強 度等的機械物性大幅降低。而且,即使以該樹脂組成物當 作基材樹脂來製作發泡粒子,也不能得到強度優良、氣泡 直徑均一的所欲之發泡粒子。再者,即使將該發泡粒子成 形,也不能得到所欲的模內成形體。 又,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中,特佳爲由丙烯所得到 的結構單元以98〜85莫耳%存在,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 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以2~15莫耳%存在(其中由丙烯所 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 -55- 1331163 的結構單元之合計量爲100莫耳%)。 於該情況下,由上述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與由乙烯及 /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係成爲必要成 分。而且’含有該丙烯系聚合物[Α]當作上述芯層的一成 分’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能得到極均一氣泡直徑的 效果。 又’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Α]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 單元可成爲100莫耳%。 於該情況下’上述丙烯系聚合物[Α]係成爲所謂的丙烯 均聚物。而且’含有該丙烯系聚合物[Α]當作上述芯層的一 成分所成的上述聚丙燃系樹脂發泡粒子,當成形以得到模 內成形體時,強度係更優良。 其次,如上述要件(b)中所示’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Α] 中’以13C-NMR所測定的以全部丙烯插入中之丙烯單體單 元的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 0.5〜2.0%’而且以丙烯單體單元的丨,%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 規則單元之比例係0.0 0 5〜0.4 %。 該要件(b)係與丙烯系聚合物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 有關係該不規則單位係有降低丙烯系聚合物的結晶性之 作用’顯示提高發泡適合性的效果。 在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低於 0.5 %的情況中,若以其當作形成發泡粒子之芯層用的基材 樹脂之一成分時,則有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之氣泡 -56- 1331163 直徑的均一化效果小之問題。另一方面,若超過2 . Ο %,則 由於形成發泡粒子之芯層的作爲基材樹脂的上述聚丙烯系 樹脂組成物之彎曲強度及抗拉強度等的機械物性降低,而 使得發泡粒子及由其所得到的模內成形體有強度降低的問 題。 又’在以1 ,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低於 0 · 0 0 5 %的情況中,以其當作基材樹脂的一部分以形成發泡 粒子的芯層時,則有發泡粒子之氣泡直徑的均一化效果小 之問題。另一方面,若超過0.4 %,則由於作爲基材樹脂的 上述樹脂組成物之彎曲強度及抗拉強度等的機械物性降 低,而使得發泡粒子及由其所得到的模內成形體有強度降 低的問題。 此處,由丙烯系聚合物中的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及 /或由碳數4〜2 0的α -燃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分率,及後述 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爲使用1 3C-NMR法所測定之値。 1 3 C-NMR光譜的測定法請參照上述第1關聯發明。 再者,在本發明中,上述丙烯系聚合物[Α]包括特定量 的含有以丙烯之2,1-插入及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 單位之上述式[化2]之部分結構(I)及(II),(參照第1關聯發 明)。 又,相對於全部丙烯插入而言,2,1·插入的丙烯之比例 及1,3-插入的丙烯之比例係由上述[數學式2]之式來計算 (參照第1關聯發明)。 -57- 1331163 其次’要件(C)中顯示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在形成薄膜 的情況時’水蒸氣透過度與熔點的關係。 即,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中,若以該聚合物的熔點 爲Tm[°C]’而且以該聚合物所形成的薄膜之水蒸氣透過度 爲Y [g/m2/24hr] ’則Tm和Y滿足以下關係式(1): (-0.20)*Tm + 35 ^ (-0.3 3 ) · Tm + 6 0 式(1)
上述水蒸氣透過度可依照JIS K7129「塑膠膜及片的水 蒸氣透過度試驗方法」來測定。 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的水蒸氣透過度的値γ若在上述 範圍內,則特徵爲本發明的發泡粒子中之氣泡直徑極均 一 ’且使用該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成形體之力學特性優良。 水蒸氣透過度的値Y若超過式(1)的値,或是在式(1)的 範圍以下,則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中的氣泡直 徑之不均一度會增大。結果,在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 子形成模內成形體時僅能得到機械物性差者。
雖然不確定其原因,但是推測在將發泡劑於加溫加壓下 浸漬且於低壓氣氛下放出以製造發泡粒子時,氣泡直徑的 均一度係與發泡劑的浸透和逃散之平衡有關係,於使用含 有熔點(Tm)和水蒸氣透過度(Y)滿足式(1)關係的丙烯系聚 合物當作丙烯系聚合物[A]時,其較佳爲平衡的。 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例如係可使用所謂的金屬茂系觸 媒來獲得。 其次,說明第1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中的上述丙
A -58- I331163 烯系聚合物[B ]。 上述丙烧系聚合物[B]係爲僅具有上述要件(a)〜(c)中的 要件(a)之丙烯系聚合物。即,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係滿足 存在有100〜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〇〜15莫耳 %由乙烧及/或碳數4〜20的a-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的要件 (a) ’而且不滿足上述要件(b)及要件(c)中的任—者。 上述要件(a)係與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的要件(a)同 樣。 其次’上述被覆層係比形成上述芯層的丙烯系聚合物[A] 及[B]中任一者之熔點更低,或較佳係由實質上不顯示熔點 的烯烴系聚合物所形成者(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 於該情況下•可具有在更低溫度得到模內成形體之效 果。 作爲比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及[B]更低熔點的烯烴系聚 合物,例如可爲高壓法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 烯、直鏈狀超低密度聚乙烯,以及醋酸乙烯酯 '不飽和殘 酸、不飽和羧酸酯等與乙烯的共聚物,或丙烯與乙稀或α_ 烯烴類的共聚物等。 又’作爲上述實質上不顯示熔點的烯烴系聚合物,例如 可爲乙烯-丙烯橡膠、乙烯-丙烯-二烯橡膠、乙烯-丙烯酸橡 膠、氯化聚乙烯橡膠、氯磺酸化聚乙烯橡膠等的橡膠或彈 性體。又’這些橡膠或彈性體可單獨使用或可以兩種以上 的組成物來使用。 -59- 1331163 其次,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更具有以下要件(d)(申請專 利範圍第2 2項): (d)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13C-NMR所測定 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 7 %以上。 於該情況下,上述聚丙稀系樹脂發泡粒子中更能得到氣 泡直徑均一性變高的效果。
即,作爲上述芯層用的樹脂組成物之構成成分的丙烯系 聚合物[A],係使用除了已經說明的要件(a)〜(c),還有由頭 -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13C-NMR(核磁共振法)所 測定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即聚合物鏈中的任意丙烯單元3 鏈內’各丙烯單元以頭-尾結合且丙烯單元中的甲基分枝爲 同一方向的丙烯單元3鏈之比例)爲97%以上者。 而且’ R排二單兀組分率爲以下記載的mm分率。當 mm分率低於97%時,上述樹脂組成物的機械物性會降低。 因此’使用該樹脂組成物當作芯層之基材樹脂而得到的上 述聚丙烧系樹脂發泡粒子,有由其所成形得到的成形體之 機械物性變低之虞。 再者,更佳爲mm分率係98%以上。 其次’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更佳爲具有以下的要件 (e)(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 (e)溶體流速爲0.5〜100克/10分鐘。 於該情況下,能保持工業上有用的製造效率來生產上述 Μ丙燒系樹脂發泡粒子,而且以所得到的發泡粒子能得到 -60- 1331163 力學物性優良的成形體。
上述熔體流速爲(MFR)若低於0.5克/10分鐘,則聚丙烯 系樹脂發泡粒子的製造效率,尤其在後述熔融捏合製程的 生產性有降低之虞。又,若MFR超過上述的1〇〇克/10分 鐘,則在使用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發泡粒子所成形得 到的成形體之壓縮強度及抗拉強度等的力學物性有變低之 虞。而且,較佳爲1.0〜50克/10分鐘,更佳1.〇〜30克/1〇 分鐘。 其次’上述芯層的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以示差掃描 量熱計測定時’較佳爲顯示實質上單獨的熔解峰(申請專利 範圍第24項)。 該情況係意味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與上述丙烯系聚合 物[B ]係互相溶解著’顯示作爲樹脂組成物的高均—性。結 果’在使用該樹脂組成物當作基材樹脂而得到的上述聚丙 烯系樹脂發泡樹脂粒子中,氣泡直徑變均—。
其次’上述被覆層較佳爲相對1〇〇重量份的烯烴系聚合 物’慘合1〜100重量份的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及/或上述丙 燒系聚合物[B](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 於該情況下’提高上述芯層與上述被覆層的黏著性,使 k使用聚丙烧系樹脂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成形體中之發泡粒 子彼此的熔黏變強固,結果提高成形體的強度。 若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和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的合計 里低於I重量份,則提高上述發泡粒子彼此的熔黏程度之 -61 - 1331163 效果有不足夠之虞,另一方面若超過100重量份,則爲了 得到上述發泡粒子經熔黏的成形體,有必須提高水蒸氣壓 之虞。而且,更佳爲2〜50重量份,尤其3〜10重量份。 其次’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較佳爲使用滿足以下 要件(f)的發泡劑來發泡(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 ⑴以上述發泡劑的臨界溫度當作Tc[°C]時,Tc係滿足下式 (2):
-90°C ^ Tc^ 400°C 式(2) 於該情況下,發泡粒子的氣泡直徑有變成更均一的傾 向,其結果爲使得使用該發泡粒子所得到的模內發泡成形 體之力學特性變佳。若Tc低於-90°C,則上述聚丙烯系樹 脂發泡粒子之氣泡直徑變成顯著不均一。雖然其原因尙未 確定,但推測係起因於發泡的急劇進行。 另一方面,若Tc超過400°C,則恐怕極難以得到高倍率 的發泡粒子,例如密度〇 ·1 g /c m 3以下的發泡粒子。 上述發泡劑的具體例子請參照第1關聯發明。 又,滿足上述式(2)的發泡劑若更滿足下述式(3): 0°C ^ Tc ^ 3 00°C 式(3) 則特別是在處理發泡劑時’有不需要特殊設備或裝置的有 利點。 再者,若更滿足下述式(4): 30°c ^ τ〇£ 200°c 式(4) 則除了前項中所述的工業上有用性’而且所得到的聚丙烯 1331163 系樹脂發泡粒子之氣泡直徑亦有變成極均—之效果。 而且,上述發泡劑可單獨使用’或數個發泡劑可組合使 用。 又,於本發明中,在形成上述芯層時,對於作爲由上述 丙烯系聚合物[A]和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所成的基材樹脂 之上述樹β曰組成物’在不損害本發明效果的範圍內,可以 混合其它聚合物成分或添加劑。 上述其它聚合物成分、添加劑請參照第1關聯發明。 於混合上述丙烯系聚合物[Α]和上述丙烯系聚合物[Β]以 成爲上述樹脂組成物時’及於使上述其它成分混合上述樹 脂組成物時,可藉由固體混合來進行,但一般爲利用溶融 捏合。即,例如使用輥筒、螺旋、密閉式混煉機、捏揉機、 摻合機、磨碾機等的各種捏合機’在所欲的溫度捏合上述 基材樹脂彼此,或捏合上述基材樹脂和其它成分,捏合後, 使成形爲大小適合於製造發泡粒子的樹脂粒子。 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之原料係爲由芯層和 被覆層所組成的複合體粒子。 該複合體粒子的具體製造方法例如可使用以下的各種 方法。 例如,使用特公昭41-16125號公報、特公昭43-23 85 8 號公報、特開昭44-295 22、特開昭6 0- 1 85 8 1 6號公報等中 所記載的皮芯型複合模頭。 該情況使用二個擠壓機,其中一個擠壓機將構成芯層的 1331163 熱塑性樹脂熔融捏合,另一個擠壓機將構成被覆層的樹脂 熔融捏合,然後由模頭吐出條狀的由芯層和被覆層所組成 之皮芯型複合體。 然後,以具有牽引機的切斷機依規定的重量和尺寸作切 斷’而得到由芯層和被覆層所構成的柱狀顆粒之樹脂的方 法係較佳的。
又,若樹脂粒子每一個的重量爲0.1~20毫克,則可沒 障礙地將其加熱發泡以製得發泡粒子。若樹脂粒子每一個 的重量係在0.2~ 10毫克的範圍內,而且粒子間的重量不均 情況少的話,則可容易地製造發泡粒子,使所得到的發泡 粒子之密度不均情況亦變少,而使得發泡樹脂粒子對於成 形模具等的塡充性變佳。
作爲由上述樹脂粒子得到發泡粒子的方法,可爲將如上 述所製得的樹脂粒子浸漬揮發性發泡劑後,加熱發泡之方 法’具體地例如特公昭49-:2 1 83號公報、特公昭56-1 344 號公報、西德特開第1285722號公報、西德特開第2107683 號公報等中所記載的方法。 於芯層和被覆層所成的樹脂粒子浸漬發泡劑後、加熱發 泡的情況中’在可密閉開放的壓力容器內加入揮發性發泡 劑和樹脂粒子,加熱到基材樹脂中的芯層之軟化溫度以 上,使樹脂粒子浸漬發泡劑。 然後,在低壓氣氛中放出密閉容器內的內容物後,進行 乾燥處理。藉此而得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64- 1331163 形成本發明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之芯層的丙烯系聚 合物在以示差掃描量熱測定法所求得的DSC曲線(其中藉 由示差掃描量熱計,將2~4毫克的發泡粒子以i〇°c /分鐘的 升溫速度由20°C上升至200°C時而得到DSC曲線)中,較佳 爲具有兩個以上的吸熱峰。此爲顯現由來自上述基材樹脂 的成分所形成之表示該樹脂中固有的吸熱峰的部分,以及 比其更高溫的吸熱峰部分。
藉由控制上述樹脂粒子的發泡條件,具體地爲在低氣氛 中放出時的溫度、壓力、時間等·,可得到在上述DSC曲線 中顯現二個以上吸熱峰的發泡粒子。 再者,於將上述密閉容器內的內容物在低壓氣氛中由密 閉容器放出以製造發泡粒子的方法中,若在芯層和被覆層 所成的樹脂粒子中預先混入分解型發泡劑,則即使在容器 中沒有配合發泡劑,也可能得到上述發泡粒子。
作爲上述分解型發泡劑,可以使用在樹脂粒子的發泡溫 度能分解發生氣體者。具體例子爲重碳酸鈉、碳酸銨、醯 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等。 又,在加熱發泡時,樹脂粒子的分散介質較宜使用水、 醇類等(參照第1關聯發明)。 在低壓氣氛中放出樹脂粒子時,爲了容易地使其放出, 較佳爲藉由將與前述同樣的無機氣體或揮發性發泡劑由外 部導入密閉容器內,以保持密閉容器內的壓力於固定。 其次,可使用各種條件的模具來使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 -65- 1331163 脂發泡粒子成形(參照第1關聯發明)。 又,在上述發泡成形體上視需要可積層薄膜。(參照第i 關聯發明)。 以上係第4關聯發明。 [第5關聯發明] 以下說明第5關聯發明。
5關聯發明係關於一種衝擊吸收材,其可用於汽車保險 桿的芯材等,及關於一種具有該衝擊吸收材的衝擊吸收 體。 目前’廣泛利用的汽車保險桿係由合成樹脂發泡體所成 的芯材與包覆該合成樹脂的表皮材所構成者。藉由使用合 成樹脂於該芯材,則汽車的保險桿係衝擊吸收性優良者。 通常,就汽車保險桿的芯材等衝擊吸收材而言,必須同 時滿足以下三項:(1)能量吸收性優良,(2)尺寸回復性優 良,及(3)能低密度而達成輕量化。
爲達成該目的,有提案爲使用聚丙烯當作上述芯材的基 材樹脂之技術(參照發明專利文獻7)或使用乙烯-丙烯共聚 物當作它的技術(參照發明專利文獻8),使用1-丁烯·丙烯 共聚物當作它的技術(參照發明專利文獻9)。 於使用聚丙烯系樹脂當作基材樹脂以製造汽車保險桿 的芯材等的衝擊吸收材時,一般是將含有當作基材樹脂的 聚丙烯系樹脂之發泡粒子塡充於模具內,加熱以使發泡粒 子發泡膨脹,而得到粒子彼此互相熔黏狀態的成形體,即 -66- 1331163 所謂的珠粒成形法。由該方法所得到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 粒子成形體係具有優良的緩衝性、回彈性,及輕量且殘留 變形小的特徵。 因此’由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所成的衝擊吸收材在與 其它材料樹脂所構成的衝擊吸收材比較下,係具有優良的 性質。然而另一方面,就剛性或能量吸收效率方面而言, 未必滿足。 % 爲了解決上述問題,有提案使用更特定的丙烯均聚物來 當作保險桿的芯材等之衝擊吸收材的基材樹脂之技術(參 照發明專利文獻1 〇)。 更含有該特定丙烯均聚物當作基材樹脂的發泡粒子之 特徵爲:以珠粒成形所得到的衝擊吸收材之能量吸收效率 係比習用品更優良。 (參照發明專利文獻7) 特開昭58-22 1 745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 ^ (參照發明專利文獻8) 特開昭60- 1 89660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 (參照發明專利文獻9) 特開平2-1 5 8441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 (參照發明專利文獻10) 國際專利公開第WO 98/06777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 然而,在使用上述特定丙烯均聚物的技術中,珠粒成形 所需要的蒸氣壓必須爲3.6〜4.〇kg/cm2(錶壓)的高壓力。因 -67- 1331163 此,衝擊吸收材的成形成本變高,而且有成形週期變長的 問題。 於第5關聯發明中*第1發明係爲將發泡粒子置入成形 模具內以形成的衝擊吸收材, 其特徵爲上述發泡粒子係以具有下述要件(a)〜(c)的丙 烯系聚合物當作基材樹脂:
U)存在有100〜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0〜15 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其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 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量爲1 00莫耳%), (b)由13C-NMR測定,以全部丙烯插入中的丙烯單體單元的 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0.5〜2.0%,而且 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係 0.005~0.4%, (Ο以熔點爲Tm[°C]且作成薄膜的情況時之水蒸氣透過度 爲Y[g/m2/24hr],則Tm和Y滿足下式(1) Φ (-0.20)*Tm + 35 ^ (-0.3 3 ) · Tm + 60 式⑴ (申請專利範圍第2 8項)。 上述第1發明的衝擊吸收材係由含有具上述要件(a)〜(c) 的丙烯系聚合物當作基材樹脂所成的發泡粒子所成形者。 因此,上述衝擊吸收材係利用上述樹脂組成物所具有的 優良特性,而在衝擊時有優良的能量吸收效率及剛性。 就上述衝擊吸收材而言,如下推測其之能量吸收效率提 -68- 1331163 高的理由。 通常,衝擊吸收材在被施加衝擊時,邊壓縮而氣泡邊被 破壞,藉以吸收所衝擊的能量。因此,推測當衝擊吸收材 的氣泡壁愈均勻,則低能量所破壞的部分之比例愈低,衝 擊吸收材本身的衝擊吸收能量愈高。 本發明的衝擊吸收材係由含有具上述要件(a)〜(c)的丙 烯系聚合物當作基材樹脂所成的發泡粒子所成形者。而 且,以上述特定聚丙烯系聚合物當作基材樹脂的上述發泡 粒子係爲使氣泡直徑成爲極均一者。故,於衝擊吸收材的 成形時,氣泡直徑均一的發泡粒子係發泡而互相熔黏,以 形成均勻的氣泡壁,而能如上述地顯示優良的能量吸收效 率。 另一方面,以往所見到的材料在成爲發泡粒子時,氣泡 直徑係不均一。以該發泡粒子來成形以製作衝擊吸收材, 其氣泡壁的厚度會發生不均勻,而使得氣泡壁的厚部分與 薄部分混合存在著。 當對這樣的衝擊吸收材施予衝擊時,由於低能量開始破 壞氣泡,結果衝擊吸收材本身吸收的總能量變低。 又,本發明的衝擊吸收材係具有如上述的優良能量吸收 效率》因此,在其之成形時,提高發泡倍率以成形的上述 衝擊吸收材係成爲輕量者,能使上述衝擊吸收材的厚度變 薄。而且,上述衝擊吸收材即使謀求如此的輕量化,也能 維持充分的能量吸收效率。 -69- 1331163 又,上述衝擊吸收材係爲將如上述之含有特定聚丙烯系 聚合物當作基材樹脂的發泡粒子置入成形模具內,而成形 得到者。因此,例如在藉由例如珠粒成形法等以使上述發 泡粒子成形時,可以降低所需要的水蒸氣之壓力。又,可 縮短成形中的冷卻所需要的時間。即,在形成上述衝擊吸 收材時,可降低所需要的能量。 如此,依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衝擊吸收材,其可在低的水 蒸氣壓藉由珠粒成形法來製造,而且顯示良好的衝擊吸收 特性。 第2發明係爲一種衝擊吸收體,其特徵爲由在上述第i 發明的衝擊吸收材之表面上,設置表皮材而成者(申請專利 範圍第36項)。 上述第2發明的衝擊吸收體係爲由在上述第1發明(申 請專利範圍第28項)的衝擊吸收材之表面上,例如以被覆 該衝擊吸收材之態樣,設置表皮材而成者。 因此’在上述衝擊吸收體中,上述衝擊吸收材係如上述 地吸收衝擊時的能量,而且上述衝擊吸收材之表面上所設 置表皮材係能提高上述衝擊吸收體的強度。 其它效果係與上述第1發明同樣地。 於本發明中,上述發泡粒子含有當作基材樹脂的具有上 述要件(a)〜(c)之丙烯系聚合物。 此處所謂的基材樹脂係意指構成上述發泡粒子的基本 樹脂成分。上述發泡粒子亦含有該基材樹脂與視需要添加 -70- 1331163 的其它聚合物成分或發泡劑、觸媒中和劑、滑劑、結晶核 劑、其它的樹脂添加劑等之添加物。 以下首先說明上述要件(a)。 上述要件(a)係爲存在有1〇〇〜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 結構單元、0〜15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 到的結構單元。
此處’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烯及/或碳數 4〜20的α_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量爲1〇〇莫耳。乂。 因此’滿足要件(a)的丙烯系聚合物係由丙烯均聚物(1 00 莫耳%)所構成者’或由丙烯與乙烯及/或碳數4〜2〇的心烯 烴之共聚物所構成者。 作爲與上述丙烯共聚合的共聚單體之乙烯及/或碳數 4〜20的a-烯烴,具體例子可爲乙烯、卜丁烯、戊烯、卜 己烯、1-辛烯、4-甲基-1-丁烯等。
又,在本發明中’亦可使用以往戚格勒/納他觸媒所難 以聚合的單體來與丙烯共聚合而得到聚丙綠系樹脂,使用 其來當作製造發泡粒子用的基材樹脂。 作爲如此的單體,例如可由環己烯、原冰片嫌、14 5,8_ —亞甲基_1,2,3,4,43,8,83,5-八氫萘等的環狀燃烴、5_甲基_ 1,4-己二烯、7-甲基-1,6-辛二烯、4-亞乙基-8·甲基_17·壬 二烯等的鏈狀非共軛二烯、5-亞乙基原冰片稀、二環戊 一綠、5 -乙烯基-2-原冰片烧、原冰片二稀等的環狀非共軛 —稀、本乙烧、—乙稀基苯等的芳香族不飽和化合物中選 -71 - 1331163 擇一種或兩種以上來使用。 在本發明所用的丙烯系聚合物中,如上述要件(a)中者, 必須含有有8 5莫耳%〜1 0 0莫耳%的由丙烯系聚合物中的丙 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〇〜1 5莫耳%的由乙烯及/或碳數4〜20 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若丙烯的結構單元及作爲共聚單體的乙烯及/或α_烯烴 的結構單元在上述範圍以外時’則上述基材樹脂的彎曲強 度、抗拉強度等的機械物性大幅降低,結果不能提高衝擊 吸收材料的剛性或能量吸收效率。 又’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中,特佳爲由丙烯所得到的結 構單元以98〜85莫耳%存在’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心 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以2〜1 5莫耳%存在(其中由丙烯系 所得到的結構單兀與由乙烯及/或碳數4〜2〇的&_烯烴所得 到的結構單兀之合g十量爲100莫耳%)。 於該情況下’由上述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與由乙烯及 /或碳數4〜2〇的OC-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係成爲必要成 分。而且,含有該丙烯系聚合物當作上述基材樹脂所成的 上述發泡粒子之氣泡直徑變成極均_。因此,由該發泡粒 子所形成的上述衝擊吸收材之氣泡壁非常均勻,而使能量 吸收效率更優良。 又,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可成爲100莫耳%。 於該k況下,上述丙烯系聚合物[Α]係成爲所謂的丙烯 -72- 1331163 均聚物。而且,使用該丙烯系聚合物所得到的上述衝擊吸 收材之強度更優良。 其次’如上述要件(b)中所示,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中, 以1 3C-NMR所測定的以全部丙烯插入中之丙烯單體單元的 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〇 . 5〜2 · 0 %,而且 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係 0.005〜0.4%。 只要使用有含有含量在上述範圍內的該兩種位置不規 則單元之丙烯系聚合物當作基材樹脂,則有使氣泡直徑變 成顯著均一效果。而且,使該發泡粒子成形,則所得到的 上述衝擊吸收材係具有剛性或能量吸收效率顯著高的效 果。 在以上述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低 於0.5%的情況中,或以上述ι,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 單元之比例低於0.005 %的情況中,則上述發泡粒子之氣泡 直徑的均一化效果變小。結果,使得由上述發泡粒子成形 而得到的上述衝擊吸收材有剛性或能量吸收效率降低之問 題。 另一方面,若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超過2.0%,或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超過0·4%,則上丙烯系聚合物的彎曲強度或抗拉強度等 的機械物性有降低的問題。結果,使得由含有上述丙烯系 聚合物當作基材樹脂而成的上述發泡粒子及該發泡粒子所 -73- 1331163 成形而成的上述衝擊吸收材係有強度降低的問題。 此處,由丙烯系聚合物中的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及 /或由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分率,係爲使 用13C-NMR法所測定之値。 1 3 C-NMR光譜的測定法請參照上述第1關聯發明。 再者,在本發明中,上述丙烯系聚合物包括特定量的含 有以丙烯之2,1-插入及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位 之上述式[化2]之部分結構⑴及(Π),(參照第1關聯發明)。 又,相對於全部丙烯插入而言,2,1-插入的丙烯之比例 及1,3-插入的丙烯之比例係由上述[數學式2]之式來計算 (參照第1關聯發明)。 其次’要件(c)中顯示丙烯系聚合物在形成薄膜的情況 時,水蒸氣透過度與熔點的關係。 即,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中,若以該聚合物的熔點爲 Tm[°C ]’而且以該聚合物所形成的薄膜之水蒸氣透過度爲 Y [g/m2/2 4hr] ’則Tm和Y滿足以下關係式(!): (-0.20)»Tm + 35 ^ (-0.3 3 ) · T m +6 0 式⑴ 上述水蒸氣透過度可依照:Jis K7129「塑膠膜及片的水 蒸氣透過度試驗方法」來測定。 上述聚丙烯系聚合物之水蒸氣透過度的値γ若在上述 範圍內’則上述發泡粒子中的氣泡直徑爲極均一。結果, 該發泡粒子所成形的上述衝擊吸收材係具有優良的剛性和 能量吸收效率。 -74- 1331163 水蒸氣透過度的値γ若超過式(1)的範圍,則上述發泡 粒子中的氣泡直徑之不均一度會增大。結果,上述衝擊吸 收材的機械物性及能量吸收效率變低。 雖然不確定其原因,但是推測在將發泡劑於加溫加壓下 浸漬且於低壓氣氛下放出以製造發泡粒子時,氣泡直徑的 均一度係與發泡劑的浸透和逃散之平衡有關係,於使用熔 點(Tm)和水蒸氣透過度(Y)滿足式(1)關係的丙烯系聚合物 之情況中,其較佳爲平衡的。 滿足上述要件(a)〜(c)的丙烯系聚合物例如可使用所謂 的金屬茂系觸媒來獲得。 又,可將含有具上述要件(a)〜(c)的丙烯系聚合物當作基 材樹脂的發泡粒子塡充於成形模具內,藉由加熱以發泡, 而得到本發明的衝擊吸收材。 其次,上述丙烯系聚合物較佳爲更具有以下的要件 (d)(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 (d )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丨3 c _ n M R所測定 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7%以上。 即’作爲上述基材樹脂的丙烯系聚合物,係使用除了已 經說明的要件(a)~(c),還有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 部分以1 3C-NMR(核磁共振法)所測定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 (即聚合物鏈中的任意丙烯單元3鏈內,各丙烯單元以頭-尾結合且丙烯單元中的甲基分枝爲同一方向的丙烯單元3 鏈之比例)爲9 7 %以上者。 1331163 在該情況下,由於更提高上述發泡粒子中的氣泡直徑之 均一性,故能更進一步提高上述衝擊吸收材的能量吸收性 能。 而且,同排三單元組分率爲以下記載的mm分率。當 mm分率低於97%時,上述丙烯系聚合物的機械物性會降 低,結果上述衝擊吸收材的機械物性及衝擊吸收特性有降 低之虞。因此,更佳爲上述mm分率係98 %以上。 其次,上述丙烯系聚合物較佳爲更具有以下的要件 (e)(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 (e) 熔體流速爲0.5〜100克/10分鐘。 於該情況下,能保持工業上有用的製造效率來生產發泡 粒子,以便用於得到上述衝擊吸收材,而且能提高上述衝 擊吸收材的力學物性及衝擊吸收特性。 上述熔體流速爲(MFR)若低於0.5克/10分鐘,則上述發 泡粒子的製造效率,尤其在後述熔融捏合製程的生產性有 降低之虞。另一方面,若超過100克/10分鐘,則上述衝擊 吸收材的壓縮強度及抗拉強度等的力學物性以及能量吸收 效率有降低之虞。因此,上述MFR較佳爲1.0〜50克/10分 鐘,更佳1.0〜30克/10分鐘❶ 其次,上述發泡粒子較佳爲使用滿足以下要件(f)的發泡 劑來發泡(申請專利範圍第3 1項): (f) 以上述發泡劑的臨界溫度當作Tc[°C]時,Tc係滿足下式 (2): -76- 1331163 -90°C ^ Tc^ 400°C 式(2) 於該情況下,上述發泡粒子的氣泡直徑有變成更均一的 傾向,其結果爲使得使用該發泡粒子所得到的上述衝擊吸 收材之力學特性變佳。 若T c低於-9 0 °C,則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之氣泡直徑變成 顯著不均一。雖然其原因尙未確定,但推測係起因於發泡 的急劇進行。 另一方面,若超過400°C,則恐怕極難以得到高倍率的 發泡粒子,例如密度0.1 g/cm3以下的發泡粒子。 上述發泡劑的具體例子請參照第1關聯發明。 又,在滿足上述式(2)的發泡劑中,若更滿足下述式(3): 0°C 各 Tc S 3 00°C 式(3) 則特別是在處理發泡劑時,有不需要特殊設備或裝置的有 利點。 再者,若更滿足下述式(4): 3 0°C ^ Tc ^ 2 00°C (4) 則除了前項中所述的工業上有用性,而且所得到的發泡粒 子之氣泡直徑亦有變成極均一,故使用該發泡粒子所得到 的上述衝擊吸收材之衝擊吸收性有變成更優良的效果。 而且,上述發泡劑可單獨使用,或數個發泡劑可組合使 用。 又’於本發明中,對於上述丙烯系聚合物(基材樹脂), 在不損害本發明效果的範圍內,可以混合其它聚合物成分 -77- 或添加劑。 上述其它聚合物、添加劑請參照第1關聯發明。 作爲基材樹脂的丙燃系樹脂與上述其它成分的混合亦 可藉由液體混合或固體混合來進行,但一般爲利用熔融捏 合。即,例如使用輥筒、螺旋、密閉式混煉機、捏揉機、 摻合機、磨碾機等的各種捏合機,在所欲的溫度捏合上述 基材樹脂和其它成分,捏合後,使成形爲大小適合於製造 發泡粒子的樹脂粒子。 可藉由於擠壓機內熔融捏合後,由擠壓機前端之具有微 小孔穴的噴嘴將捏合物以條狀擠壓出,以具有牽引機的切 斷機依規定的重量和尺寸作切斷之方法,來得到上述樹脂 粒子。
又,通常,若樹脂粒子每一個的重量爲0.1〜20毫克, 則可沒障礙地製造發泡粒子。若樹脂粒子每一個的重量爲 0.2~10毫克,而且粒子間的重量不均情況少的話,則可容 易地製造發泡粒子,使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之密度不均情況 亦變少,而使得發泡樹脂粒子對於成形模具等的塡充性變 佳。結果,所得到的衝擊吸收材之表面狀態變佳,衝擊吸 收特性亦變佳。 作爲由上述樹脂粒子得到發泡粒子的方法,可爲將如上 述所製得的樹脂粒子浸漬揮發性發泡劑後,加熱發泡之方 法,具體地例如特公昭49-2 1 83號公報、特公昭56- 1 344 號公報、西德特開第1285722號公報、西德特開第2107683 -78- 1331163 號公報等中所記載的方法β 即,首先在可密閉開放的壓力容器內加入揮發性發泡劑 和樹脂粒子,加熱到基材樹脂中的芯層之軟化溫度以上, 使樹脂粒子浸漬發泡劑。然後,在低壓氣氛中放出密閉容 器內的內容物後,進行乾燥處埋。藉此可得到發泡粒子。 再者,於上述方法中,若在樹脂粒子中預先混入分解型 發泡劑’則即使在壓力容器中沒有配合發泡劑,也可能得 到上述發泡粒子。 作爲上述分解型發泡劑,可以使用在樹脂粒子的發泡溫 度能分解發生氣體者。具體例子爲重碳酸鈉、碳酸銨、醯 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等。 又,在加熱發泡時,樹脂粒子的分散介質較宜使用水.、 醇類等(參照第1關聯發明)。 在低壓氣氛中放出樹脂粒子時,爲了容易地使其放出, 較佳爲藉由將與前述同樣的無機氣體或揮發性發泡劑由外 部導入密閉容器內,以保持密閉容器內的壓力於固定》 其次,上述衝擊吸收材較佳係爲具備結晶構造,其爲在 將由該衝擊吸收材切出的試驗片2〜4毫克以示差掃描量熱 計以10°C/分鐘的速度升溫至220 °C爲止時所得到第一回 DSC曲線中,出現作爲吸熱峰的固有峰和高溫峰者(申請專 利範圍第3 2項)。 即,此意味上述衝擊吸收材在上述DSC曲線中形成顯示 上述基材樹脂中固有的吸熱峰(固有峰)部分,以及顯示比其 1331163 更高溫的吸熱峰部分。 於該情況下,可得到提高上述衝擊吸收材的剛性之效 果。 可藉由預先製作在上述DSC曲線中出現固有峰和高溫 峰的發泡粒子,然後藉由後述的成形方法將該發泡粒子成 形’以獲得如上述在DSC曲線出現固有峰和高溫峰的衝擊 吸收材。 又’如上述在DSC曲線中出現固有峰和高溫峰的發泡粒 子’就上述發泡粒子的製作方法而言,可藉由控制上述樹 脂粒子之發泡時的條件,具體地爲在低氣氛中放出時的溫 度、壓力、時間等,而得到它。 在使上述發泡粒子成形以製作上述衝擊吸收材時,可使 用各種條件的模具來成形(參照第1關聯發明)。 又’上述衝擊吸收材的密度較佳爲〇_〇2〜0.45g/cm3(申請 專利範圍第33項)。 於該情況下,充分的能量吸收性能與輕量性係能並存。 若上述衝擊吸收材的密度低於〇.〇2g/cm3,則能量吸收 性能有不足之虞。 另一方面’若超過0.45g/cm3,則發泡體的優良特徵之 輕量性有不能充分發揮之虞。 又’上述衝擊吸收材例如可利用當作汽車保險桿的芯 材、汽車內裝材料的芯材。此處,作爲汽車內裝材料,例 如儀表板、置物箱、設施面板 '門板、門飾、天窗材、柱 -80- 1331163 部的內裝材、遮陽板、扶手及頭枕等。 又,上述衝擊吸收材較佳爲表面上係具有比內部更高密 度的表皮層(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 於該情況下,可更提高上述衝擊吸收材的強度。因此, 上述衝擊吸收材可照原樣地用於汽車保險桿或汽車內裝材 料等。 上述表皮層係可藉由在模具等的成形模內成形以製作 衝擊吸收材時,一體成形者。 例如,可於將上述發泡粒子成形時,在接觸成形模的模 具壁之部分,藉由熱使上述發泡粒子進行部分地溶解,以 形成上述表皮層。因此,上述表皮層的成分係相同於上述 發泡粒子者。 又’上述衝擊吸收材較佳爲汽車保險桿的芯材(申請專 利範圍第35項)。 於該情況下’可最大限度地利用上述衝擊吸收材所具有 的優良衝擊吸收特性。 φ 其次’於上述弟2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36)中,上述表 皮材例如可爲聚烯烴系彈性片,OPS(二軸拉伸聚苯乙稀 片)、耐熱OPS、HIPS等的聚苯乙烯系樹脂薄膜,CPP(無拉 伸聚丙烯薄膜)、OPP (二軸拉伸聚丙烯薄膜)等的聚丙嫌系 樹脂薄膜’或聚乙烯系樹脂薄膜、聚酯系樹脂薄膜等的各 種薄膜,以及毛氈、不織布等的各種表皮材。 上述衝擊吸收體,例如爲汽車保險桿、汽車內裝材等。 -81 - 1331163 此處的汽車內裝材,例如爲儀表板、置物箱、設施面板、 門板、門飾、天窗材'柱部的內裝材、遮陽板、扶手及頭 枕等。 又,上述衝擊吸收體較佳爲汽車保險桿(申請專利範圍 第37項)。 於該情況下,能以最大限度利用上述衝擊吸收材所具有 的優良衝擊吸收特性和強度。 以上係第5關聯發明。 [第6關聯發明] 以下說明第6關聯發明。 第6關聯發明係關於一種可用於汽車保險桿的芯材等之 衝擊吸收材以及一種具有該衝擊吸收材的衝擊吸收體。 就先前技術而言,請參考第5關聯發明。 鑒於以往的問題點,第6關聯發明係提供衝擊吸收材及 衝擊吸收體,其可藉由低水蒸氣壓以珠粒成形法來製得, 且顯示良好的衝擊吸收特性。 第6關聯發明係一種衝擊吸收材,其係爲將發泡粒子置 入成形模具內成形而成的衝擊吸收材,特徵在於上述發泡 粒子係使用一種樹脂而成,此樹脂由一含有5〜95重量%的 下述丙烯系聚合物[A]當作基材樹脂及95〜5重量%的下述 丙烯系聚合物[B](其中丙烯系聚合物[A]和丙烯系聚合物[B] 的合計量爲1 0 0重量%)的樹脂組成物所成(申請專利範圍第 1331163 丙烯系聚合物[A]:具有下述要件(a)〜(c)的丙烯系聚合 物: (a) 存在有100〜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〇〜15 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其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 心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量爲100莫耳%),
(b) 由13C-NMR測定,以全部丙烯插入中的丙烯單體單元的 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0.5〜2.0%,而且 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係 0.005〜0.4%, (c) 以熔點爲Tm[°C]且作成薄膜的情況時之水蒸氣透過度 爲Y[g/m2/24hr],則Tm和Y滿足下式(1) (-0.20)«Tm + 35 ^ (-0.3 3 ) · Tm + 6 0 式(1) 丙烯系聚合物[B]:僅具有上述要件(a)〜(c)中的要件(a) 之丙烯系聚合物(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
上述第1發明的衝擊吸收材係由上述特定發泡粒子所成 形者,該發泡粒子係使用含有具上述要件(a)~(c)之丙烯系 聚合物[A]和僅具上述要件(a)〜(c)中的要件(a)之丙烯系聚 合物[B]的上述樹脂組成物當作基材樹脂。 因此,上述衝擊吸收材係利用上述樹脂組成物所具有的 優良特性,而在衝擊時有優良的能量吸收效率及剛性。 就上述衝擊吸收材而言,如下推測其之能量吸收效率提 高的理由。 -83· 1331163 通常,衝擊吸收材在被施加衝擊時,邊壓縮而氣泡邊被 破壞,藉以吸收所衝擊的能量。因此,推測當衝擊吸收材 的氣泡壁愈均勻,則低能量所破壞的部分之比例愈低,衝 擊吸收材本身的衝擊吸收能量愈高。 本發明的衝擊吸收材係由使用上述特定樹脂組成物當 作基材樹脂而形成的發泡粒子所成形者。而且,以上述特 定樹脂組成物當作基材樹脂係使氣泡直徑成爲極均一者。 因此,於上述衝擊吸收材的成形時,氣泡直徑均一的發 φ 泡粒子係發泡而互相熔黏,以形成均勻的氣泡壁,而能如 上述地顯示優良的能量吸收效率》 另一方面,以往所見到的材料在成爲發泡粒子時,氣泡 直徑係不均一。以該發泡粒子來成形以製作衝擊吸收材, 其氣泡壁的厚度會發生不均勻,而使得氣泡壁的厚部分與 薄部分混合存在著。 當對這樣的衝擊吸收材施予衝擊時,由於低能量開始破 壞氣泡,結果衝擊吸收材本身吸收的總能量變低》 ® 又,本發明的衝擊吸收材係具有如上述的優良能量吸收 效率。因此,在其之成形時,提高發泡倍率以成形的上述 衝擊吸收材係成爲輕量者,能使上述衝擊吸收材的厚度變 薄。而且,上述衝擊吸收材即使謀求如此的輕量化,也能 維持充分的能量吸收效率。 又,上述衝擊吸收材係爲將如上述之含有特定樹脂組成 物當作基材樹脂的發泡粒子置入成形模具內,而成形得到 -84- 1331163 者。因此,例如在藉由例如珠粒成形法等以使上述發泡粒 子成形時,可以降低所需要的水蒸氣之壓力。又,可縮短 成形中的冷卻所需要的時間。即,在形成上述衝擊吸收材 時,可降低所需要的能量。 如此,依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衝擊吸收材,其可在低的水 蒸氣壓藉由珠粒成形法來製造,而且顯示良好的衝擊吸收 特性。 第2發明係在於一種衝擊吸收體,其特徵爲由在上述第 φ 1發明的衝擊吸收材的表面上設置表皮材而成(申請專利範 圍第47項)。 上述第2發明的衝擊吸收體係爲由在上述第丨發明(申 請專利範圍第38項)的衝擊吸收材之表面上》例如以被覆 該衝擊吸收材之態樣,設置表皮材而成者。 因此’在上述衝擊吸收體中,上述衝擊吸收材係如上述 地吸收衝擊時的能量,而且上述衝擊吸收材之表面上所設 置的表皮材係能提高上述衝擊吸收體的強度。 鲁 其它效果係與上述第1發明同樣地。 於本發明中,上述衝擊吸收體係由上述發泡粒子所成形 而成’該發泡粒子係由含有當作基材樹脂的含上述丙烯系 聚合物[A]和丙烯系聚合物[B]的樹脂組成物所成。 此處所謂的基材樹脂係意指構成芯層的基本樹脂成 分。上述芯層係由該基材樹脂與視需要添加的其它聚合物 成分或發泡劑、觸媒中和劑、滑劑、結晶核劑、其它的樹 -85- 1331163 脂添加劑等之添加物所構成。 又’上述樹脂組成物’如上述,係含有5〜9 5重量%的上 述丙稀系聚合物[A]和及95〜5重量%的上述丙烯系聚合物 [B](其中丙烯系聚合物[A]和丙烯系聚合物[B]的合計量爲 1 〇〇 重量 °/〇。 若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的含量低於5重量%,或上述丙 嫌系聚合物[B]的含量超過95重量%,則上述發泡粒子的氣 泡直徑之不均一度會變大’上述衝擊吸收材有能量吸收效 率降低之問題。又’於該情況下,成形時間變長,而有成 形成本變大的問題。 另一方面’若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的含量超過95重量 % ’或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的含量低於5重量%,上述衝擊 吸收材有能量吸收效率降低之問題。 以下’首先說明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 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係具有上述要件(a)〜(c)的丙烯系 聚合物。 上述要件(a)係爲存在有1 00〜8 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 結構單元、0〜15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 ~2 0的α-烯烴所得 到的結構單元。 此處,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烯及/或碳數 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量爲i 00莫耳。/。。 因此,滿足要件(a)的丙烯系聚合物係由丙烯均聚物(1 〇〇 莫耳%)所構成者,或由丙烯與乙烯及/或碳數4〜20的oc-烯 1331163 烴之共聚物所構成者。 作爲與上述丙烯共聚合的共聚單體之乙烯及/或碳數 4〜20的α-烯烴’具體例子可爲乙烯、丨_ 丁烯、卜戊錄、卜 己燒、1-辛烧、4 -甲基-1-丁燃等。 又’在本發明中’亦可使用以往戚格勒/納他觸媒所難 以聚合的單體來與丙烯共聚合而得到聚丙烯系樹脂,使用 其來當作上述丙烯系聚合物[Α卜 作爲如此的單體,例如可由環己烯、原冰片烯' —亞甲基-1,2,3,4,4&,8,8&,5-八氫萘等的環狀烯烴、5_甲基· 1,4-己二烯、7-甲基-1,6-辛二烯、4-亞乙基-8-甲基-u-壬 二烯等的鏈狀非共軛二烯、5-亞乙基-2-原冰片烯、二環戊 —烯、5 -乙烯基_ 2 -原冰片烯、原冰片二烯等的環狀非共軛 •-燃、本乙烧、一乙烯基苯等的芳香族不飽和化合物中選 擇一種或兩種以上來使用。 在本發明所用的丙烯系聚合物[A]中,如上述要件(a)中 者’必須存在有85莫耳%〜1〇〇莫耳%的由丙烯系聚合物中 的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存在有比例〇~ ;! 5莫耳%的由乙 烧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若丙嫌的結構單元及作爲共聚單體的乙烯及/或〇[•稀烴 的結構單元在上述範圍以外時,則上述基材樹脂的彎曲強 度、抗拉強度等的機械物性大幅降低,結果不能提高衝擊 吸收材料的剛性或能量吸收效率。 又在上述丙烧系聚合物[Α]中’特佳爲由丙烯所得到 -87- I331163 的結構單元以98〜85莫耳%存在,由乙烯及/或碳數4〜2〇的 α -烯經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以2〜1 5莫耳%存在(其中丙烯系 聚合物[Α]和丙烯系聚合物[Β]的合計量爲1〇〇莫耳%)。 於該情況下,由上述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與由乙烯及 /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係成爲必要成 分。而且’含有該丙烯系聚合物當作上述基材樹脂所成的 上述發泡粒子之氣泡直徑變成極均一。因此,由該發泡粒 子所形成的上述衝擊吸收材之氣泡壁非常均勻,而使能量 吸收效率更優良。 又’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Α]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 單元可成爲100莫耳%。 於該情況下’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係成爲所謂的丙烯 均聚物。而且’使用該丙烯系聚合物[A]所得到的上述衝擊 吸收材之強度更優良。 其次,如上述要件(b)中所示’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 中,以13C-NMR所測定的以全部丙稀插入中之丙烧單體單 元的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 〇·5〜2·〇%’而且以丙烯單體單元的},3_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 規則單元之比例係0.005〜0.4%。 該要件(b)係與丙燒系聚合物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 有關係,該不規則單元係有降低丙烯系聚合物的結晶性之 作用’顯示提高發泡適合性的效果。 只要使用有含有含量在上述範圍內的該兩種位置不規 -88- 則單元之丙烯系聚合物[A]當作基材樹脂的一成分,則有使 氣泡直徑變成顯著均一效果。而且,使該發泡粒子成形, 則所得到的上述衝擊吸收材係具有剛性或能量吸收效率顯 著高的效果。 在以上述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低 於0.5%的情況中,或以上述丨,3_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 單元之比例低於0.005%的情況中,則上述發泡粒子之氣泡 直徑的均一化效果變小。結果,使得由上述發泡粒子成形 鲁 而得到的上述衝擊吸收材有剛性或能量吸收效率降低之問 題。 另一方fe,若以2,1 _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超過2.0%,或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超過0.4%,則上丙烯系聚合物的彎曲強度或抗拉強度等 的機械物性有降低的問題。結果,使得由含有上述丙烯系 聚合物當作基材樹脂而成的上述發泡粒子及該發泡粒子所 成形而成的上述衝擊吸收材係有強度降低的問題。 © 此處,由丙烯系聚合物中的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及 /或由碳數4~20的ex-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分率,係爲使 用13C-NMR法所測定之値。 1 3 C-NMR光譜的測定法請參照上述第1關聯發明。 再者,在本發明中,上述丙烯系聚合物包括特定量的含 有以丙烯之2,1-插入及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位 之上述式[化2]之部分結構(I)及(II),(參照第1關聯發明)。 { 1331163 -89- 1331163 上述丙稀系聚合物[A]在全部聚合物鏈中的mm分率係 由上述[數學式1]所表示(參照第1關聯發明)。 又’相對於全部丙烯插入而言,2,卜插入的丙烯之比例 及1,3-插入的丙烯之比例係由上述[數學式]來計算(參照第 1關聯發明)。 其次’要件(c)所關於者係顯示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在 作爲薄膜的情況時,水蒸氣透過度與熔點的關係。 即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中,若以該聚合物的熔點爲 Tm[°C ]’而且以該聚合物所形成的薄膜之水蒸氣透過度爲 Y [g/m2/24hr],則Tm和Y滿足以下關係式(1): (-0.20)»Tm + 35 ^ (-0.3 3 ) · T m +6 0 式(1) 上述水蒸氣透過度可依照JIS K7 129「塑膠膜及片的水 蒸氣透過度試驗方法」來測定。 水蒸氣透過度的値Y若在上述範圍內,則上述發泡粒子 中的氣泡直徑變成極均一。結果,該發泡粒子所成形的上 述衝擊吸收材係具有優良的剛性和能量吸收效率。 水蒸氣透過度的値Y若在上述式(1)的範圍外,則上述 發泡粒子中的氣泡直徑之不均一度會增大。結果,上述衝 擊吸收材的機械物性及能量吸收效率變低。 雖然不確定其原因,但是推測在將發泡劑於加溫加壓下 浸漬且於低壓氣氛下放出以製造發泡粒子時’氣泡直徑的 均一度係與發泡劑的浸透和逃散之平衡有關係,於使用熔 點(Tm)和水蒸氣透過度(Y)滿足式(1)關係的丙烯系聚合物 -90- 1331163 之情況中’其較佳爲平衡的。 滿足上述要件(a )〜(c)的丙烯系聚合物[A ]例如可使用所 謂的金屬茂系觸媒來獲得。 其次’說明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 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係爲僅具有上述要件(a)〜(c)中的 要件(a)之丙烯系聚合物。即,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係滿足 存在有100〜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〇〜15莫耳 %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的要件 (a) ’而且不滿足上述要件(b)及要件(c)中的任—者。 上述要件(a)係與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的要件(a)同 樣。 於上述第1發明中’上述衝擊吸收材係可藉由將使用含 有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和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當作基材 樹脂的樹脂組成物之樹脂所成的發泡粒子,塡充於成形模 具內’藉由加熱以發泡,而得到上述衝擊吸收材。 其次’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較佳爲更具有以下要件 (d)(申請專利範圍第3 9項): (d)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丨3C_NMR所測定 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7%以上。 即’作爲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係使用除了已經說明 的要件(a)〜(c),還有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 1 3C-NMR(核磁共振法)所測定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即聚合 物鏈中的任意丙烯單元3鏈內,各丙烯單元以頭-尾結合且 1331163 丙烯單元中的甲基分枝爲同一方向的丙烯單元3鏈之比例) 爲97%以上者。 在該情況下,由於更提高上述發泡粒子中的氣泡直徑之 均一性,故能更進一步提高上述衝擊吸收材的能量吸收性 能。 而且,同排三單元組分率爲以下記載的mm分率。當 mm分率低於97 %時,作爲上述基材樹脂的樹脂組成物之機 械物性會降低,結果上述衝擊吸收材的機械物性及衝擊吸 收特性有降低之虞。因此,更佳爲上述mm分率係9 8 %以 上。 其次,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較佳爲更具有以下要件 (e)(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 (e)熔體流速爲0.5〜100克/10分鐘。 於該情況下’能保持工業上有用的製造效率來生產發泡 粒子,以便用於得到上述衝擊吸收材,而且能提高上述衝 擊吸收材的力學物性及衝擊吸收特性。 上述熔體流速爲(MFR)若低於0.5克/10分鐘,則上述發 泡粒子的製造效率,尤其在後述熔融捏合製程的生產性有 降低之虞。另一方面,若超過100克/10分鐘,則上述衝擊 吸收材的壓縮強度及抗拉強度等的力學物性以及能量吸收 效率有降低之虞。因此,上述MFR較佳爲1.〇〜50克/10分 鐘,更佳1.0〜30克/10分鐘。 其次,上述發泡粒子較佳爲使用滿足以下要件(f)的發泡 1331163 劑來發泡(申請專利範圍第4 1項): ⑴以上述發泡劑的臨界溫度當作Tc[°C ]時,Tc係滿足下式 (2): -9 0°C ^ Tc ^ 400°C 式(2) 於該情況下,上述發泡粒子的氣泡直徑有變成更均一的 傾向,其結果爲使得使用該發泡粒子所得到的上述衝擊吸 收材之力學特性變佳。 若Tc低於-90°C,則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之氣泡直徑變成 顯著不均一。雖然其原因尙未確定,但推測係起因於發泡 的急劇進行。 另一方面,若超過400°C,則恐怕極難以得到高倍率的 發泡粒子,例如密度0.1 g/cm3以下的發泡粒子。 上述發泡劑的具體例子請參照第1關聯發明。 又,在滿足上述式(2)的發泡劑中,若更滿足下述式(3): 〇°C ^ Tc ^ 3 00°c 式(3) 則特別是在處理發泡劑時,有不需要特殊設備或裝置的有 利點。 再者,若更滿足下述式(4): 3 0°C ^ Tc ^ 200°C 式(4) 則除了前項中所述的工業上有用性,而且所得到的發泡粒 子之氣泡直徑亦有變成極均一’故使用該發泡粒子所得到 的上述衝擊吸收材之衝擊吸收特性有變成更優良的效果。 而且,上述發泡劑可單獨使用,或數個發泡劑可組合使 1331163 用。 又’於本發明中’對於含有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和上 述丙烯系聚合物[B]的上述樹脂組成物,在不損害本發明效 果的範圍內,可以混合其它聚合物成分或添加劑。 上述其它聚合物、添加劑請參照第1關聯發明。 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和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之混合 時’及在上述樹脂組成物與其它聚合物或添加劑混合時, 亦可藉由固體混合來進行,但一般爲利用熔融捏合。即, 例如使用輥筒、螺旋、密閉式混煉機、捏揉機、摻合機、 磨碾機等的各種捏合機,在所欲的溫度捏合上述基材樹脂 和其它成分等’捏合後,使成形爲大小適合於製造發泡粒 子的樹脂粒子。 - 又’於擠壓機內熔融捏合後,由擠壓機前端之具有微小 孔穴的噴嘴將捏合物以條狀擠壓出,以具有牽引機的切斷 機依規定的重量和尺寸作切斷,可得到樹脂粒子。 又,若樹脂粒子每一個的重量爲0.1〜20毫克,則可沒 障礙地製造發泡粒子。若樹脂粒子每一個的重量爲0.2〜10 毫克,而且粒子間的重量不均情況少的話,則可容易地製 造發泡粒子,使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之密度不均情況亦變 少,而使得發泡樹脂粒子對於成形模具等的塡充性變佳。 結果,所得到的衝擊吸收材之表面狀態變佳’衝擊吸收特 性亦變佳。 作爲由上述樹脂粒子得到發泡粒子的方法’可爲將如上 -94- 1331163 述所製得的樹脂粒子浸漬揮發性發泡劑後,加熱發泡之方 法,具體地例如特公昭49-21 83號公報、特公昭56_1344 號公報、西德特開第1 285722號公報、西德特開第2 1 0768 3 號公報等中所記載的方法。
即,首先在可密閉開放的壓力容器內加入揮發性發泡劑 和樹脂粒子,加熱到基材樹脂中的軟化溫度以上,使樹脂 粒子浸漬發泡劑。然後,在低壓氣氛中放出密閉容器內的 內容物後,進行乾燥處理。藉此可得到發泡粒子。 再者,於上述方法中,若在樹脂粒子中預先混入分解型 發泡劑,則即使在壓力容器中沒有配合發泡劑,也可能得 到上述發泡粒子。 作爲上述分解型發泡劑’可以使用在樹脂粒子的發泡溫 度能分解發生氣體者。具體例子爲重碳酸鈉、碳酸鏡、醯 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等。
又,在加熱發泡時,樹脂粒子的分散介質較宜使用水、 醇類等(參照第1關聯發明)。 在低壓氣氛中放出樹脂粒子時,爲了容易地使其放出, 較佳爲藉由將與前述同樣的無機氣體或揮發性發泡劑由外 部導入密閉容器內,以保持密閉容器內的壓力於固定。 其次,上述衝擊吸收材較佳係爲具備結晶構造,其爲在 將由該衝擊吸收材切出的試驗片2~4毫克以示差掃描量熱 計以l〇°C/分鐘的速度升溫至22 0°C'爲止時所得到第一回 DSC曲線中,出現作爲吸熱峰的固有峰和高溫峰者(申請專 -95- 1331163 利範圍第42項)。 即,此意味上述衝擊吸收材在上述D S C曲線中形成顯示 上述基材樹脂中固有的吸熱峰(固有峰)部分,以及顯示比其 更高溫的吸熱峰部分。 於該情況下,與高溫吸熱峰沒有存在的情況比較下,能 得到剛性高、衝擊吸收性能優良的衝擊吸收材之效果。 可藉由預先製作在上述DSC曲線中出現固有峰和高溫 峰的發泡粒子,然後藉由後述的成形方法將該發泡粒子成 形,以獲得如上述在D S C曲線出現固有峰和高溫峰的衝擊 吸收材。 又’如上述在DSC曲線中出現固有峰和高溫峰的發泡粒 子’就上述發泡粒子的製作方法而言,可藉由控制上述樹 脂粒子之發泡時的條件’具體地爲在低氣氛中放出時的溫 度、壓力、時間等,而得到它》 其次,上述固有峰較佳係實質上單獨者(申請專利範圍 第43項)。 該情況係意味上述丙烯系聚合物與上述丙烯系聚合 物[B]係互相溶解著’顯示作爲樹脂組成物的高均—性。而 且在該情況下’更能提高上述衝擊吸收材的能量吸收效 率。 其次於使上述發泡粒子成形以製作上述衝擊吸收材 時,可使用各種條件的模具等的成形模內來成形(參照第工 關聯發明)。 1331163 又’上述衝擊吸收材的密度較佳爲〇 〇2〜〇 45g/cm3(申請 專利範圍第4 4項)。 於該情況下’可得到充分的能量吸收性能與輕量性並存 之效果。 若上述衝擊吸收材的密度低於〇.02g/cm3,則能量吸收 性能有不足之虞。
另一方面’若超過〇.45g/cm3,則發泡體的優良特徵之 輕量性有不能充分發揮之虞。 又’上述衝擊吸收材例如可利用當作汽車保險桿的芯 材、汽車內裝材料的芯材。此處,作爲汽車內裝材料,例 如儀表板' 置物箱 '設施面板、門板、門飾、天窗材、柱 部的內裝材、遮陽板、扶手及頭枕等。 又’上述衝擊吸收材較佳爲表面上係具有比內部更高密 度的表皮層(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
於該情況下’可更提高上述衝擊吸收材的強度。因此, 上述衝擊吸收材可照原樣地用於汽車保險桿或汽車內裝材 料等。 上述表皮層係可藉由在模具等的成形模內成形以製作 衝擊吸收材時,一體成形者。 例如,可於將上述發泡粒子成形時,在接觸成形模的模 具壁之部分,藉由熱使上述發泡粒子進行部分地溶解,以 形成上述表皮層。因此,上述表皮層的成分係相同於上述 發泡粒子者 -97- 1331163 又,上述衝擊吸收材較佳爲汽車保險桿的芯材(申請專 利範圍第4 6項)。 於該情況下,可最大限度地利用上述衝擊吸收材所具有 的優良衝擊吸收特性。 其次’於上述第2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36)中,上述表 皮材例如可爲聚烯烴系彈性片,OPS(二軸拉伸聚苯乙烯 片)、耐熱OPS、HIPS等的聚苯乙烯系樹脂薄膜,CPP(無拉 伸聚丙烯薄膜)、OPP(二軸拉伸聚丙烯薄膜)等的聚丙烯系 樹脂薄膜’或聚乙烯系樹脂薄膜 '聚酯系樹脂薄膜等的各 種薄膜’以及毛耗、不織布等的各種表皮材。 上述衝擊吸收體,例如爲汽車保險桿、汽車內裝材等。 此處的汽車內裝材’例如爲儀表板、置物箱、設施面板、 門板 '門飾、天窗材、柱部的內裝材、遮陽板、扶手及頭 枕等。 又’上述衝擊吸收體較佳爲汽車保險桿(申請專利範圍 第4 8項)。 於該情況下’能以最大限度利用上述衝擊吸收材所具有 的優良衝擊吸收特性和強度。 以上係第6關聯發明。 [第7關聯發明] 以下說明第7關聯發明。 第7關聯發明係關於聚丙烯系樹脂成形體,其可用於絕 熱材、緩衝包裝材、硬箱、汽車用保險桿芯材及車輛零件 -98- 1331163 等。
與聚苯乙稀系樹脂的發泡成形體比較下,聚丙燦系樹月旨 的發泡成形體之耐樂品性 '耐熱性及壓縮後的變形回彳复性 等較優良,而廣用於緩衝包裝材或硬箱或汽車保險桿芯 材、柱子、平台、側突材等的汽車零件,或托板材、工具 箱等的搬運用成形品等。又,聚丙烯系的樹脂發泡成形體, 即使與聚乙烯系樹脂的發泡成形體比較,也有較優良的耐 熱性或壓縮強度。 因此,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特別可用於在高溫下使 用或需要強度的構件。 於上述各種用途中,特別是在絕熱材或結構零件的用 途.,除了高的耐熱性或壓縮強度,還要求低的水蒸氣透過 性。 爲達成該目的,有提案在成形體表面上熔黏具有防濕性 的薄膜之技術(參照發明專利文獻11)。
(發明專利文獻Π) 特開昭63 -2 1 2 543號公報(發明專利申請專利範圍) 然而,就使用具有上述防濕性的薄膜之技術而言,由於 必須以新的製程來熔黏上述薄膜,故有成本變高之問題。 再者,由於上述薄膜本身的存在,故最後成形品的耐損傷 性低,結果有成形品的外觀會損傷之缺點。因此,要求材 料係用發泡成形體獨自地而顯示水蒸氣透過性。 鑒於以往的問題點,第7關聯發明係提供一種丙烯系樹 -99- 1331163 脂發泡成形體,其具有優良的耐熱性及強度,而且水蒸氣 透過性和透濕性低,防濕性優良。 第7關聯發明係爲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其爲 由含有作爲基材樹脂的具有下述要件(a)〜(c)的丙烯系聚合 物之發泡粒子經加熱成形而成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 體,其特徵爲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係具有下述要件 (d)(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
(a) 存在有100〜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〇〜15 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X-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其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 (X-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量爲100莫耳%), (b) 由13C-NMR測定,以全部丙烯插入中的丙烯單體單元的 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0.5〜2.0%,而且 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係 0.005~0.4%,
(c) 以熔點爲Tm[°C]且作成薄膜的情況時之水蒸氣透過度 爲A[g/m2/24hr],則Tm和Y滿足下式(1) (-0.20)*Tm + 35 ^ (-0.3 3 ) · Tm + 60 式⑴ 1 (d) 以ASTM E-96爲根據所測定的透濕度Y[g/m2/24hr]及上 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密度X[g/cm3]係滿足下述式 (2) (43.6)·Χ2-(4.5)·Χ +0.15 式(2) 本發明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係爲使用具有上述要 -100- 1331163 件U)〜(c)的丙烯系聚合物當作基材樹脂的發泡粒子所成形 者’而且如上述要件(d)所示,透濕度Y和密度X滿足上述 式(2)。 因此’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係保持丙烯系樹脂 所特有優良的耐熱性及強度,同顯示非常低的透濕性及水 蒸氣透過性。
故’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適合於絕熱材、建築 用構造元件、包裝材等的用途。 又,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係具有低的水蒸氣透 過性和透濕性之優良特徵。因此,爲了要達成一定的防濕 性’可使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厚度和密度比以 往者較小。 於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中,就透濕度比使用以 往原料的成形體低的原因而言,雖然未必確定,但推測如 下。
即,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如上述地,係 由含有特定丙烯系聚合物當作基材樹脂的上述發泡粒子所 成形而成者。因此’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氣泡 直徑大小係顯示均一化。即,氣泡壁的厚度之均一性高》 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例如在用於建築用途等 時’可以插入構造元件間當作絕熱材用。此時,當上述聚 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兩側之水蒸氣壓有差異時,則水 蒸氣發生移動。該水蒸氣主要藉由擴散作用通過上述聚丙 -101 - 1331163 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氣泡壁。 因此’當氣泡壁的厚部分與薄部分混合存在時,薄部分 係比厚部分較容易通過水蒸氣,故水蒸氣通過該部分。 另一方面’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之氣泡壁 係均勻的。因此’推測容易通過水蒸氣的部分係少的,結 果成形體全體的水蒸氣透過性變低。
又’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例如可藉由一般的珠 粒成形法來製得。因此,不需要特殊的設備等,以簡單低 成本地即能得到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 再者’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例如可藉由如上述 含有特定丙烯系聚合物當作基材樹脂的發泡粒子來成形得 到。
因此’在例如藉由珠粒成形法等來形成上述發泡粒子 時’可降低所必須的水蒸氣壓力。又,可縮短成形中的冷 卻所需要的時間。即,在形成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 體時’可降低所需要的能量。 如此’依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 其耐熱性及強度優良,而且水蒸氣透過性和透濕性低,防 濕性優良。 於本發明中,上述發泡粒子含有當作基材樹脂的具有上 述要件(a)〜(c)之丙烯系聚合物。 此處所謂的基材樹脂係意指構成上述發泡粒子的基本 樹脂成分。上述發泡粒子亦可含有該基材樹脂與視需要添 -102- ^1163 加的其它聚合物成分或發泡劑'觸媒中和劑、滑劑、結晶 核劑、其它的樹脂添加劑等之添加物。 以下首先說明上述要件(a)。 上述要件(a)係爲存在有1〇〇〜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 結構單元、0〜15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〇的α_烯烴所得 到的結構單元。 此處’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烯及/或碳數 4〜2〇的CX-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量爲10〇莫耳%。 因此’滿足要件(a)的丙烯系聚合物係由丙烯均聚物(100 莫耳%)所構成者,或由丙烯與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 輕之共聚物所構成者。 作爲與上述丙烯共聚合的共聚單體之乙烯及/或碳數 4〜2〇的α-烯烴’具體例子可爲乙烯、卜丁烯' 戊烯、卜 己烯、1-辛烯、4_甲基-1-丁烯等。 又,在本發明中’亦可使用以往戚格勒/納他觸媒所難 以聚合的單體來與丙烯共聚合而得到聚丙烯系樹脂,使用 其來當作製造發泡粒子用的基材樹脂。 作爲如此的單體’例如可由環己烯 '原冰片烯、丨,4,5,8_ 亞甲基-1,2,3,4,4&,83&,5-八氫萘等的環狀烯烴'5-甲基- 14-己二烯' 7·甲基-丨,6-辛二烯、4亞乙基_8甲基〗,7壬 〜稀等的鏈狀非共軛二烯、5 _亞乙基_2_原冰片烯' 二環戊 〜燦' 5-乙稀基-2-原冰片烯、原冰片二烯等的環狀非共軛 〜烧、苯乙烧、二乙烯基苯等的芳香族不飽和化合物中選 -103- 1331163 擇一種或兩種以上來使用。 在本發明所用的丙烯系聚合物中,如上述要件(a)中者, 必須含有有85莫耳00莫耳%的由丙烯系(共)聚合物中 的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0〜15莫耳%的由乙烯及/或碳數 4〜2 0的a-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若共聚單體的結構單元在上述範圍以外時,則上述丙焼 系聚合物的彎曲強度及抗拉強度等的機械物性大幅降低。 而且’即使以該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當作基材樹脂來製作 發泡粒子,也不能得到強度優良且氣泡直徑均—的發泡粒 子。再者,即使將該發泡粒子成形,也不能得到所欲的聚 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
又’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中,特佳爲由丙烯所得到的結 構單元以99.5~8 5.0莫耳%存在’由乙烯及/或碳數4〜2〇的 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以0.5~15.0莫耳%存在(其中由丙 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嫌烴所 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量爲1 00莫耳%)。 於該情況下’由上述丙條所得到的結構單元與由乙烯及 /或碳數4〜20的(X-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係成爲必要成 分。而且,含有該丙烯系聚合物當作上述基材樹脂所成的 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之氣泡壁非常均勻,而使得 水蒸氣透過率更低。 又’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可成爲1 0 0莫耳%。 -104- 1331163 於該情況下’上述丙烯系聚合物係成爲所謂的丙烯均聚 物。而且,使用該丙烯系聚合物所得到的上述聚丙燃系樹 脂發泡成形體之強度更優良。
其次,如上述要件(b)中所示,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中, 以13C-NMR所測定的以全部丙烯插入中之丙烯單體單元的 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〇 . 5〜2 · 0 %,而且 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係 0.005〜0.4%。 該要件(b)係與丙烯系聚合物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 有關係,該不規則單位係有降低丙烯系聚合物的結晶性之 作用,顯示提高發泡適合性的效果。
在以上述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低 於0.5%的情況中,或以上述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 單元之比例低於0.005%的情況中,則上述發泡粒子之氣泡 直徑的均一化效果變小。結果,使得由上述發泡粒子成形 而得到的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水蒸氣透過度有 變高之問題。 另一方面,若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超過2.0%,或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 例超過0.4%,則上丙烯系聚合物的彎曲強度或抗拉強度等 的機械物性有降低的問題。 此處,由丙烯系聚合物中的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及 /或由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分率,係爲使 -105- 1331163 用1 3C-NMR法所測定之値。 1 3 C -NM R光譜的測定法請參照上述第1關聯發明。 再者,在本發明中,上述丙烯系聚合物包括特定量的含 有以丙烯之2,1-插入及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位 之上述式[化2]之部分結構⑴及(II),(參照第1關聯發明)。 本發明所關於的丙烯系聚合物在全部聚合物鏈中的mm 分率係由上述[數學式1]所表示(參照第1關聯發明)。 又,相對於全部丙烯插入而言,2,1-插入的丙烯之比例 及1,3-插入的丙烯之比例係由上述[數學式]來計算(參照第 1關聯發明)。 其次,要件(c)所關於者係顯示上述丙烯系聚合物在作爲 薄膜的情況時,水蒸氣透過度與熔點的關係。 即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中,若以該聚合物的熔點爲 Tm[°C ],而且以該聚合物所形成的薄膜之水蒸氣透過度爲 A[g/m2/24hr],則Tm和Y滿足以下關係式(1): (-0.20)»Tm + 35^ (-0.33)»Tm + 60 式⑴ 上述水蒸氣透過度可依照:ris K7129「塑膠膜及片的水 蒸氣透過度試驗方法」來測定。 上述丙烯系聚合物的水蒸氣透過度的値A若在上述範 圍內,則上述發泡粒子中的氣泡直徑變成極均一。結果, 使用該發泡粒子所成形的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係 具有優良的耐熱性及強度等的力學特性。 水蒸氣透過度的値A若在上述式(1)的範圍外,則上述 -106- 1331163 發泡粒子中的氣泡直徑之不均一度會增大。結果,上述聚 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機械物性降低。 雖然不確定其原因,但是推測在將發泡劑於加溫加壓下 浸漬且於低壓氣氛下放出以製造發泡粒子時,氣泡直徑的 均一度係與發泡劑的浸透和逃散之平衡有關係,於使用熔 點(Tm)和水蒸氣透過度(A)滿足式(1)關係的丙烯系聚合物 之情況中,其較佳爲平衡的。
滿足上述要件(a)〜(c)的丙烯系聚合物例如可使用所謂 的金屬茂系觸媒來獲得。 而且’可將含有具上述要件(a)〜(c)的丙烯系聚合物當作 基材樹脂的發泡粒子,例如塡充於成形模具內,藉由加熱 以發泡,以得到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 又,本發明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具有上述要件 ⑷。
上述要件(d)係顯示在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 中,透濕度與密度的關係。 即’在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中,以ASTM E-9 6 爲根據所測定的透濕度爲Y[g/m2/24hr],以該發泡成形體的 密度爲X[g/cm3],該X和Y係滿足以下關係式(2) YS (43.6)·Χ2-(4.5)·Χ +0.15 式(2) 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透濕度Υ和X若不滿足 上述關係式時,則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透濕度 變高,恐怕不能用於絕熱材、建築用構造元件、包裝材等 -107- 1331163 的各種用途。 其次’上述丙烯系聚合物較佳爲更具有以下要件(e)(申 請專利範圍第5 0項): (e)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13C_nmr所測定 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7%以上。
即,作爲上述基材樹脂的丙烯系聚合物,係使用除了已 經說明的要件(a)〜(c) ’還有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 部分以1 3C-NMR(核磁共振法)所測定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 (即聚合物鏈中的任意丙烯單元3鏈內,各丙烯單元以頭_ 尾結合且丙烯單元中的甲基分枝爲同一方向的丙烯單元3 鏈之比例)爲97%以上者。 於該情況下,由於更提高發泡粒子中的氣泡直徑之均一 性,故在使用其所得到的成形體當作元件時,能得到絕熱 性能或防濕性能優良的效果。
而且’同排三單元組分率爲以下記載的mm分率。當 mm分率低於97%時,上述丙烯系聚合物的機械物性會降 低,結果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機械物性有降低 之虞。因此,更佳爲上述mm分率係98%以上。 其次,上述丙烯系聚合物較佳爲更具有以下的要件 (0(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 (0熔體流速爲0.5〜100克/10分鐘。 於該情況下,能保持工業上有用的製造效率來生產發泡 粒子,而且由該發泡粒子所得到的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 -108- 1331163 成形體係能得到力學物性優良的效果。 上述熔體流速爲(MFR)若低於0.5克/10分鐘,則上述發 泡粒子的製造效率,尤其在後述熔融捏合製程的生產性有 降低之虞。另一方面,若超過100克/10分鐘,則上述聚丙 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壓縮強度及抗拉強度等的力學物性 有降低之虞。因此,上述MFR較佳爲1.0〜50克/10分鐘, 更佳1.0〜30克/10分鐘。 其次,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具備結晶構造,其 爲在將由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切出的試驗片2〜4毫 克以示差掃描量熱計以10°C/分鐘的速度升溫至220°C爲止 時所得到第一回DSC曲線中,出現作爲吸熱峰的固有峰和 高溫峰者(申請專利範圍第52項)。 即,此意味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在上述DSC 曲線中形成顯示上述基材樹脂中固有的吸熱峰(固有峰)部 分,以及顯示比其更高溫的吸熱峰部分。 於該情況下,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壓縮強度 或抗拉強度等的機械物性變成更優良。 雖然上述2個吸熱峰溫度的關係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但 是從成形加熱時的熔黏容易性看,吸熱峰的溫度差異較佳 爲10〜25°c。2個吸熱峰的溫度係隨著基材樹脂的分子構 造、樹脂的熱經歷、發泡劑量、發泡溫度、發泡壓力等而 變,但一般爲在高溫側發泡時則2個吸熱峰溫度的差異變 大。 •109- 1331163 又,在本發明中,相對於作爲基材樹脂的上述丙烯系樹 脂,在不損害本發明效果的範圍內,可以混合其它聚合物 成分或添加劑。 上述其它聚合物成分、添加劑請參照第1關聯發明。 於將上述其它聚合物成分或添加劑混入上述基材樹脂 中時,可能藉由液體和固體的混合或藉由固體彼此的混合 來進行,但一般爲利用熔融捏合。即,例如使用輥筒、螺 旋、密閉式混煉機 '捏揉機、摻合機、磨碾機等的各種捏 合機,在所欲的溫度捏合上述基材樹脂和其它成分,捏合 後,使成形爲大小適合於製造上述發泡粒子的樹脂粒子。 又,上述樹脂粒子於擠壓機內熔融捏合後,由擠壓機前 端之具有微小孔穴的噴嘴將捏合物以條狀擠壓出,以具有 牽引機的切斷機依規定的重量和尺寸作切斷,而得到的柱 狀顆粒者係較佳的。 又,若樹脂粒子每一個的重量爲0.1〜20毫克,則可沒 障礙地將其加熱發泡以製得發泡粒子。若樹脂粒子每一個 的重量係在0.2〜10毫克的範圍內,而且粒子間的重量不均 情況少的話,則可容易地製造發泡粒子,使所得到的發泡 粒子之密度不均情況亦變少,而使得發泡粒子對於成形模 具等的塡充性變佳。 作爲由上述樹脂粒子得到發泡粒子的方法,可爲將如上 述所製得的樹脂粒子浸漬揮發性發泡劑後,加熱發泡之方 法’具體地例如特公昭49-2 1 83號公報、特公昭56-!344 -110- 1331163 號公報、西德特開第1285722號公報、西德特開第2107683 號公報等中所記載的方法。 即,首先在可密閉開放的壓力容器內加入揮發性發泡劑 和樹脂粒子,加熱到基材樹脂的軟化溫度以上,使樹脂粒 子浸漬揮發性發泡劑。 然後,在低壓氣氛中放出密閉容器內的內容物後,進行 乾燥處理。藉此而得到發泡粒子。
再者,於上述發泡粒子的製造方法中,若在樹脂粒子中 預先混入分解型發泡劑,則即使在壓力容器中沒有配合發 泡劑,也可能得到上述發泡粒子。 作爲上述分解型發泡劑,可以使用在樹脂粒子的發泡溫 度能分解發生氣體者。具體例子爲重碳酸鈉、碳酸銨、醯 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等。 又,在加熱發泡時,樹脂粒子的分散介質較宜使用水、 醇類等(參照第1關聯發明)。
在低壓氣氛中放出樹脂粒子時,爲了容易地使其放出, 較佳爲藉由將與前述同樣的無機氣體或揮發性發泡劑由外 部導入密閉容器內,以保持密閉容器內的壓力於固定。 其次1可加熱上述發泡粒子,使二次發泡同時使互相熔 黏後,藉由冷卻而得到本發明的成形體。 於該情況下,可使用各種條件的模具(參照第1關聯發 明)。 其次,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密度較佳爲 -111 - 1331163 0-020〜0.080g/cm3(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 於該情況下,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兼具機械強 度和輕量性,而且能得到光澤性等的表面外觀優良的效 果。因此,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特別適用於建築 用絕熱材、緩衝包裝材 '汽車用構件、頭盔芯材、緩衝包 裝材等。
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密度若超過 0.0 80g/cm3,則不能充分發揮輕量性、衝擊吸收性、絕熱性 的發泡體之較佳特性,而且由於低發泡率而有不利於成本 之虞。 另一方面,若密度小於0.020g/cm3,則獨立氣泡率有變 小的傾向,彎曲強度、壓縮強度等的機械物性有變成不足 之虞。
又,就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用途而言,雖然 舉出建築領域的絕熱材作爲代表物,但是除此之外,上述 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係單獨地或與各種表皮材成一體 化而亦適用爲汽車內裝材。 此處,作爲上述汽車內裝材,例如可爲儀表板、置物箱、 設施面板 '門板、門飾、天窗材、柱部的內裝材、遮陽板、 扶手、頭枕等。又,在汽車用途以外,亦可廣泛利用於頭 盔的芯材、船舶或飛機、鐵道車輛等的構造材或各種緩衝 材。 作爲上述各種表皮材,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可爲 -112- 1331163 聚烯烴系彈性片,OPS(二軸拉伸聚苯乙烯片)' 耐熱 OPS、HIPS等的聚苯乙烯系樹脂薄膜,CPP(無拉伸聚丙烯 薄膜)、OPP(二軸拉伸聚丙烯薄膜)等的聚丙烯系樹脂薄 膜’或聚乙烯系樹脂薄膜、聚酯系樹脂薄膜等的各種薄膜, 以及毛氈、不織布等的各種表皮材。 以上係弟7關聯發明。
(四)實施方式 實施發明的最佳形態 (實施例) [基材樹脂的製造1] 由以下的製造例1〜4來合成作爲基材樹脂的丙烯系聚合 物。 製浩例1 (i)[二甲基亞矽烷基雙{1,1,-(2-甲基-4-苯基-4-氫奧基)}鉻 二氯化物]之合成
以下反應皆係在惰性氣體氣氛中進行,而且反應中使用 經預先乾燥精製的溶劑。 (a)消旋-仲介混合物之合成 將2.22克依照特開昭62-20723 2號公報中所記載的方法 所合成的2 -甲基莫溶解在30毫升己烷中,在〇。(:少量一點 點地添加15.6毫升(1.〇當量)苯基鋰的環己烷二甲醚溶液。 於室溫攪拌該溶液1小時後,冷卻至-78。(:,添加30毫 升四氯呋喃。 -113- 1331163 其次,在添加0.95毫升二甲基二氯矽烷後,升溫到室 溫爲止,再於50°C加熱90分鐘。然後,添加氯化銨飽和水 溶液,在有機層分離後,藉硫酸鈉來乾燥,於減壓下蒸餾 去除溶劑》 用矽凝膠管柱層析術(己烷:二氯甲烷=5:1)來精製所得 到的粗產物,而得到1.48克雙{1,1 ’-(2-甲基-4-苯基-1,4-二 氫莫基)二甲基矽烷。
使786毫克上述得到的雙{1,1’-(2-甲基-4-苯基-1,4-二 氫莫基)二甲基矽烷溶解於15毫升二乙醚中,於-7 8 °C添加 1.98毫升正丁鋰的己烷溶液(1.68莫耳/升)。然後於室溫攪 拌1 2小時。減壓蒸餾去除溶劑,所得到的固體經己烷洗淨、 減壓乾固。 再者,添加20毫升甲苯-二甲醚混合溶劑(40:1),於-60 °C添加3 2 5毫克四氯化鉻,徐徐升溫到室溫,攪拌1 5分鐘。
所得到的溶液於減壓下濃縮,添加己烷以使再沈澱,而 得到由二甲基亞矽烷基雙{1,1’-(2-甲基-4·苯基-4-氫莫基)} 銷二氯化物所構成的1 50毫克消旋/仲介混合物。 (b)消旋體的分離 將重複上述反應所得到的消旋/仲介混合物887毫克投 入玻璃容器內,溶解於30毫升二氯甲烷中,用高壓水銀燈 進行30分鐘的光照射。然後,於減壓下蒸餾去除二氯甲烷, 而得到黃色固體。 將該固體加入7毫升甲苯中攪拌後,靜置,黃色固體沈 -114- 1331163 澱而被分離。去除上淸液,使固體經減壓乾燥,而得到由 二甲基亞矽烷基雙{1,1’-(2-甲基-4-苯基-4-氫奠基)}鉻二氯 化物所構成的437毫克消旋體。 (ii)觸媒的合成 (a) 觸媒載體的處理 將135毫升脫鹽水和16克硫酸鎂投入玻璃製容器內, 攪拌以成爲溶液。將22.2克蒙脫石(酷里米那工業製「酷里 比亞-F」)加入該溶液中後,升溫,保持在80°C 1小時。 其次,在添加3 00毫升脫鹽水後,藉由過濾而分離出固 體成分。將46毫升脫鹽水、23.4克硫酸和29.2克硫酸鎂 加到該固體成分中,升溫,於加熱回流下處理2小時後, 添加200毫升脫鹽水,過濾。 再者,添加400毫升脫鹽水,進行過濾操作2次。然後, 在1 〇〇°C將固體乾燥,得到作爲觸媒載體的化學處理蒙脫 石。 (b) 觸媒成分的調製 於內容積1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導 入23〇毫升脫水庚烷,保持系內溫度係於40°C。 此時,將10克上述所調製之作爲觸媒載體的化學處理 蒙脫石加到200毫升甲苯中以使懸浮。 再者,將於另一容器內所調製的{l,l’-(2-甲基-4-苯基-4-氫葜基)}鉻二氯化物的消旋體(o.l5毫莫耳)和三異丁基 |g(3毫莫耳)在甲苯(計20毫升)中的混合物,加到高壓釜 -115- 1331163 內。 然後,以10克/小時的速度將丙烯導入歷12〇分鐘,然 後再120分鐘繼續聚合反應後,於氮氣氣氛下蒸餾去除溶 劑,乾燥而得到固體觸媒成分。該觸媒成分係爲每1克固 體成分含有1.9克聚合物。 (iii) 丙烯的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45公斤經充分脫水的液化丙烯。於其內導入500毫升 (0.12莫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及氫(2NL),將高壓釜內 升溫到7 0 °C。 然後’藉氬氣壓入上述固體觸媒成分(1.7克)以開始聚 合,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 〇〇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14.1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之MFR=l〇’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9.7%,以 DSC法(由30°C以10°C/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 146°C ’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1.32%,以I,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08%。 (iv) 水蒸氣透過度的測定 使上述所得到的聚合物形成厚度25微米的薄膜,依照 JIS K7 1 29中所記載的方法來測定水蒸氣透過度γ(以下的 製造例亦同),結果l〇.5(g/m2/24hr)。 -116- 1331163 而且,由於該基材樹脂的熔點Tm爲146°C,故根據上 述式(1)可知Y應在5.8SYS11.8的範圍內,因爲進入該範 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 製浩例2 (丙烯均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髙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45公斤經充分脫水的液化丙烯。於其內導入5 00毫升 (0.12莫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及氫(3NL),將高壓釜內 升溫到40t:。 然後,藉氬氣壓入上述固體觸媒成分(3.0克)以開始聚 合,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 〇〇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4.4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之MFR = 2,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9.8%,以 DSC法(由30°C以l〇°C/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 152 °C,以2,卜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89%,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005 % ° 又,在成形成爲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爲 9 · 5 (g/m2/24hr)。 而且,由於該基材樹脂的熔點Tm爲152°C,故根據上 述式(1)可知Y應在4.6SYS9.8的範圍內,因爲進入該範 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3 (丙烯/乙烯共聚合) -117- 1331163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添加500毫升(0.12莫耳)三 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TC。然後,添 加上述固體觸媒成分(9.0克),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氣體 (丙烯:乙烯=97.5:2.5之重量比)以使壓力成爲0.7MPa而開 始聚合,於本條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 〇〇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9.3公斤的聚合物。該聚合物之 MFR=14,乙稀含量=2.0重量%,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 99.2%,熔點爲141 °C,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 元之比例爲1.06%,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 比例爲0.1 6 %。 又,在成形成爲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爲 12.0(g/m2/24hr)。
而且,由於該基材樹脂的熔點Tm爲141 °C,故根據上 述式(1)可知Y應在6.8SYS 13.5的範圍內,因爲進入該範 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4 (丙烯/1-丁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添加500毫升(0.12莫耳)三 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0°C。然後,添 加上述固體觸媒成分(9.0克),導入丙烯和1-丁烯的混合氣 體(丙烯:1-丁烯=90:1〇)以使壓力成爲〇.6)\4?3而開始聚合, -118- 1331163 於本條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β 然後,將1〇〇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8.6公斤的聚合物。該聚合物之 MFR = 6,I -丁烯含量=6.0重量%,熔點爲142°C,同排三單 元組分率係99.3%,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 比例爲1.2 3 %,以1,3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 爲 0.0 9 % » 又,在成形成爲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爲 1 1 . 5 (g/m2/24hr)。 而且,由於該基材樹脂的熔點Tm爲142 °C,故根據上 述式(1)可知Y應在6.6SYS 13.1的範圍內,因爲進入該範 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5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氯化二乙 基鋁(45克)、11.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者, 邊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0容量%,邊在65 t的高壓釜內 溫以9公斤/小時的速度經歷4小時將丙烯導入高壓釜內。 停止丙烯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00毫升丁 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 到30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之MFR=l〇,熔點160°C,同排三單元組分率 係97%’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119- 1331163 〇%,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 在成形成爲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爲 1 0.0(g/m2/24hr)。 而且,由於該基材樹脂的熔點Tm爲160°C,故根據上 述式(1)可知Y應在3.0SYS7.2的範圍內,而不在該範圍 內。 即,該物並不滿足第1關聯發明的第1發明(申請專利 範圍第1項)之要件(C)。 製浩例6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氯化二乙 基鋁(40克)、7.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者,邊 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0容量%,邊在6(TC的高壓釜內溫 保持壓力爲〇.7MPa而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氣體(丙烯:乙 烧=97.5:2_5的重量比)。 停止混合氣體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00毫 升丁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 而得到3 2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之MFR=12,熔點146°C,同排三單元組分率 係96%,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 在成形成爲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爲 15.0(g/m2/241ir) 〇 -120- 1331163 而且’由於該基材樹脂的熔點Tm爲146t,故根據上 述式(1)可知Y應在5.8SYS11.8的範圍內,而不在該範圍 內。 即,該物並不滿足第1關聯發明的第1發明(申請專利 範圍第1項)之要件(c)。 其次,說明使用由上述製造例1〜6所得到的基材樹脂, 製造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實施例。 實施例1 於製造例1所得到的作爲基材樹脂之丙烯均聚物中,加 入抗氧化劑(0.05重量%吉富製藥(股)製的商品名稱「優西 諾克司BHT」及0·10重量%汽巴嘉基製的商品名稱「Irgan0x 1010」),以65mm<|)單軸擠壓機擠壓出直徑lmm的股條狀, 在水槽中冷卻後,切割成長度2mm而得到細粒顆粒。 將1〇〇〇克該顆粒和25〇〇克水、200克第三磷酸鈣、0.2 克十二基苯磺酸鈉一起投入內容積5升的高壓釜內,再添 加120克異丁烷,歷60分鐘升溫到135 °C後,保持在該溫 度30分鐘。 然後,爲了保持高壓釜內的壓力在2.3MPa,邊由外部 加入壓縮氮氣,邊打開高壓釜底部的閥以便將內容物放出 到大氣中。 將如以上操作所得到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乾燥 後,測定鬆密度,其爲3 2克/升。又,發泡粒子的氣泡係平 均280微米,爲非常均一的。 -121 - 1331163 其次’經由料斗,使用壓縮空氣逐次地將上述所得到的 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邊壓縮及邊塡充入鋁製的成形用模 具內後’使錶壓0.2 5 MPa的蒸汽通過模具的料腔以加熱成 形,而得到模內成形體。
模內成形體爲密度0.058g/cm3'縱300mm、橫300mm、 厚度50mm、表面間隙亦少、凹凸亦無的表面外觀優良之成 形品。又’當使模內成形體由中央部位斷裂以測定其斷面 的熔黏度時,其爲80%。 又,由在同一成形條件下所成形的另一成形體來製作縱 50mm、橫50mm、厚度25mm的試驗片,根據JIS K6767來 進行壓縮試驗時’ 50°C壓縮時的應力爲7.2kg/cm2。再者, 使用同樣大小的試驗片,同樣以JIS K6767中所記載的方法 測定壓縮永變形時,其爲1 1 %。 其結果示於表1中。
-122 - 1331163
(t s 比較例2 製造例6 (N * 1 < 乙烯 (N 146 〇 〇\ 〇 〇 135 〇\ cn 平均180微 米;非常均 Ό ο ν〇 Χ〜Δ m 比較例] 製造例5 Ο 1 1 160 10.0 〇 〇 150 平均200微 米;非常均 卜 v〇 ο 寸 X v〇 »4 實施例5 製造例4 v〇 1-丁烯 〇 vd 142 99.3 1.23 0.09 132 〇鞞 -哉1 驭·- m *〇 〇\ 〇 7.4 〇\ 實施例4 製造例4 \〇 1-丁烯 〇 VO 142 1 < »—Η 99.3 1.23 0.09 130 〜:1 oo ΟΝ 〇 r- o ,_丨H 實施例3 製造例3 % ·Η 乙烯 〇 <N 141 12.0 99.2 1.06 0.16 130 〜:1 驭·- ν〇 »〇 〇\ 〇 ON a\ 實施例2 製造例2 CN 1 1 152 〇\ 99.8 0.89 0.005 140 (N 〇驶 〜哉1 驭·- οο 〇 〇 OO <N >'< 實施例1 製造例1 Ο 1 1 146 10.5 99.7 CS cn 0.08 135 <N cn 平均280微 米;非常均 OO ο C\ 〇 (N 1 < t « 製造例 MFR(克/10分鐘) 共聚單體種類 共聚眾體含跫 OEM%) 熔點(C) 水蒸氣透過度 (g/m2/24hr) [mm]分率(%) [2,1]插入(%) [1,3]插入(%) 發泡溫度(°C); 發泡粒子的鬆密度 (克/升) 氣泡的狀態 發泡密度(克/升) 熔黏(%) 成形品外觀 /""N <N £ $ ti〇 v_^ m i:r.s 簦 M縮永變形(%) i 浮宓奪SS
-SI - 1331163 (實施例2〜5)及(比較例1〜2) 使用表1中所記載的基材樹脂(上述製造例1〜6),以外與 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 其結果示於表1中。
如由表1中可知,在使用由上述製造例5、6所得到的不 滿足上述要件(c)的基材樹脂之情況(比較例1 ' 2)中,所得到 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氣泡不均程度大。而且,使用該 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所成形的模內成形體之內部的熔黏 度低,再者模內成形體的表面外觀亦差。又,機械物性亦不 足的。 與其相對地,可知在本發明的實施例1〜5中,聚丙烯系 樹脂發泡粒子的氣泡皆非常均一,而且使用其的模內成形體 之熔黏度亦高,再者表面外觀亦優良。又,就機械物性而言, 爲壓縮強度亦高、壓縮永久變形小者。 其次,說明第2關聯發明的實施例。 [基材樹脂的製造1]
作爲形成芯層用的基材樹脂之丙烯系聚合物,藉由以下 的製造例來合成它。 製造例1 (i)[二甲基亞矽烷基雙{1,1’-(2-甲基-4·苯基-4-氫莫基)}鉻 二氯化物]之合成 以下反應皆係在惰性氣體氣氛中進行,而且反應中使用 經預先乾燥精製的溶劑。 (a)消旋-仲介混合物的合成 -124- 1331163 (b)消旋體的分離 (Π)觸媒的合成 (a) 觸媒載體的處理 (b) 觸媒成分的調製 以上係與第1關聯發明的製造例1同樣地。 (iii) 丙烯的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45公斤經充分脫水的液化丙烯。於其內導入500毫升 (0.12莫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及氫(3NL),將高壓釜內升 溫到7 0 °C。 然後,藉氬氣壓入上述固體觸媒成分(1.7克)以開始聚 合,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 〇〇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14.1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之MFR=10,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9.7%,以 DSC法(由30°C以l〇°C /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46 °C,以2,卜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丨,32%, 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08%。 (iv) 水蒸氣透過度的測定 使上述所得到的聚合物形成厚度25微米的薄膜,依照JIS K7 1 29中所記載的方法來測定水蒸氣透過度γ(以下的製造例 亦同),結果爲 l〇.5(g/m2/24hr)。 而且’由於該丙烯系聚合物的熔點Tm爲146 °C,故根據 上述式(1)可知Y應在5.8SYS11.8的範圍內,因爲進入該 -125- 1331163 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浩例2 (丙烯均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45公斤經充分脫水的液化丙烯。於其內導入5 00毫升 (0.12莫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及氫(3NL),將高壓釜內升 溫到40°C。 然後,藉氬氣壓入上述固體觸媒成分(3.0克)以開始聚 合,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4.4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之MFR = 2,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9.8%,以DSC 法(由3(TC以10°C/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52 °C,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89%, 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005 %。
又,在成形成爲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爲 9 · 5 (g/m2/24hr)。 而且,由於該基材樹脂的熔點Tm爲152°C,故根據上述 式(1)可知Y應在4.6SYS9.8的範圍內,因爲進入該範圍 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 製浩例3 (丙烯/乙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添加500毫升(0.12莫耳)三異 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0°C。然後,添加上 述固體觸媒成分(9.0克),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氣體(丙烯: -126- 1331163 乙烯=97.5:2·5之重量比)以使壓力成爲0.7MPa而開始聚合, 於本條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9.3公斤的聚合物。該聚合物之 MFR=1 4,乙烯含量=2.0重量%,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9.2% ’ 熔點爲141 °C,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 爲1.06%,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16%。
又,在成形成爲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爲 1 2_0(g/m2/24hr)。 而且,由於該基材樹脂的熔點Tm爲141 °C,故根據上述 式(1)可知Y應在6.8SYS 13.5的範圍內,因爲進入該範圍 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浩例4 (丙烯/1-丁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添加500毫升(0.12莫耳)三異 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〇°C。然後,添加上 述固體觸媒成分(9.0克),導入丙烯和1-丁烯的混合氣體(丙 烯:1-丁烯= 90:10)以使壓力成爲0.6MPa而開始聚合,於本條 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8.6公斤芯層用的丙烯系聚合物。 該聚合物之MFR = 6.1,1-丁烯含量=6.0重量%,熔點爲142 °C ’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9·3%,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 -127 - 1331163 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1.23%,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 則單元之比例爲0.09%。 又,在成形成爲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爲 1 1 · 5 (g/m2/24hr)。 而且,由於該基材樹脂的熔點Tm爲142°C,故根據上述 式(1)可知Y應在6.6各YS 13.1的範圍內,因爲進入該範圍 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5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氯化二乙 基鋁(45克)、11.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者,邊 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0容量%,邊在65 °C的高壓釜內溫 以9公斤/小時的速度經歷4小時將丙烯導入高壓釜內。
停止丙烯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 00毫升丁 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 當作芯層用的丙烯系聚合物之30公斤聚合物。 該聚合物之MFR=10,熔點160°C,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 97%,以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以 1 ,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 在成形成爲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爲10.0(g/m2/24hr)。 而且,由於該基材樹脂的熔點Tm爲1 60°C,故根據上述 式(1)可知Y應在3.0SYS7.2的範圍內,而不在該範圍內。 即,該物並不滿足第2關聯發明的第1發明(申請專利範 圍第6項)之要件(c)。 -128- 1331163 製浩例6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氯化二乙 基鋁(40克)、7.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者,邊 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0容量%,邊在6(TC的高壓釜內溫 保持壓力爲〇.7MPa而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氣體(丙烯:乙 燦= 97.5:2.5的重量比)。 停止混合氣體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00毫 升丁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而 得到當作芯層用的丙烯系聚合物之32公斤聚合物。 該聚合物之MFR= 1 2,熔點1 46 °C,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 96%,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以 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 在成形成爲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爲15.0(g/m2/24hr)。 即,該物並不滿足第2關聯發明的第1發明(申請專利範 圍第6項)之要件(c)。 其次’說明使用由上述製造例1〜6所得到的丙烯系聚合 物,製造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實施例。 而且,在以下各例中,如以下之方式求得各物性。 <熔點 >;藉由示差掃描量熱計(DSC),將由上述製造例 1〜6所得到的丙烯系聚合物或後述的表1、表2中所記載的 被覆層的樹脂所構成的試料3〜5毫克以每分鐘1〇 °C的速度由 20°C升溫到220°C爲止’然後以每分鐘1(TC的速度由降溫到 20°C爲止’進而再度以每分鐘]〇°C的速度升溫到220。(:爲 -129- 1331163 止,而得到具有吸熱曲線的波峰溫度當作熔點。 <熔黏試驗 >;使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如後述,製作芯 層和被覆層所構成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其次,將該粒 子壓縮塡充在成形用模具賽後,使高壓蒸汽通過以加熱成 形,以製造模內成形體,其次將其切割以製作長度2 0 0 mm、 寬度30mm、厚度12.5mm的試驗片。 將該試驗片沿著直徑5 0mm的圓筒彎折到90。爲止,根據 以下基準來判定。 〇:試驗片總數的8 0 %以上沒有破裂。 φ X :試驗片總數的2 0 %以上破裂。 <耐熱試驗 > ;依照JIS K6767,測量在1 l〇°C的加熱尺寸變化 率,根據以下基準來判定。 該試驗片係以相同於 <熔黏試驗 >項目中已經提及的方法 之步驟來製作者。 〇:尺寸收縮率低於3 %。 △:尺寸收縮率在3%以上及6%以下。 | X :尺寸收縮率超過6%。 實施例2 1 使用65πιπιφ單軸擠壓機,將抗氧化劑(〇.〇5重量%吉富製 藥(股)製的商品名稱「優西諾克司ΒΗΤ」及0.10重量%汽巴 嘉基製的商品名稱「Irganox 1010」)加到製造例1所得之丙 烯均聚物及捏合,使用內徑30ιηηιφ單軸擠壓機捏合密度 〇.92〇的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 其次’由具有直徑1 . 5 mm模孔的模頭以股條狀擠壓出上 -130- 1331163 述丙烯均聚物當作芯層,以密度〇.92g/cm3、熔點iait:的直 鏈狀低密度聚乙烯當作被覆層。 再者,使該股條通經水槽以冷卻,切成一個重量1.0毫克 的細粒顆粒當作樹脂粒子。藉由相位差顯微鏡來觀察該樹脂 粒子時,被覆層爲厚度30微米的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而 芯層爲被覆丙烯聚合物。 其次,爲了以上述樹脂粒子作爲發泡粒子,將1 000克該 上述樹脂粒子和2500克水、200克第三磷酸鈣(爲10%水分 散液)、30.0克十二基苯磺酸鈉(2%水溶液)一起投入內容積5 # 升的高壓釜內’再添加120克異丁烷,歷60分鐘升溫到135 °C後,保持在該溫度3 0分鐘》 然後,爲了保持高壓釜內的壓力在2.3MPa,邊由外部加 入壓縮氮氣’邊打開高壓釜底部的閥以便將內容物放出到大 氣中而發泡。 將如以上操作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乾燥後,測定聚丙烯系 樹脂發泡粒子的鬆密度,其爲24kg/m3。又,聚丙烯系樹脂 鲁 發泡粒子的氣泡平均直徑係340微米,爲非常均一的。 如第1圖中所示’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1係上述 芯層1與被覆於其外周的上述被覆層12所構成的柱狀細粒 顆粒。 其次,經由料斗’使用壓縮空氣逐次地將上述所得到的 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邊壓縮及邊塡充入鋁製的成形用模 具內後’使錶壓0.15MPa的蒸汽通過模具的料腔以加熱成 形’而得到模內成形體。 -131 - 1331163 模內成形體爲密度45kg/m3、縱300mm、橫300mm、厚 度50mm、表面間隙亦少、凹凸亦無的表面外觀優良之成形 品。又,當使模內成形體由中央部位斷裂以測定其斷面的熔 黏度時,其爲80%。 又,由在同一成形條件下所成形的另一成形體來製作縱 50mm、橫50mm、厚度25mm的試驗片,根據JIS K7220來 進行壓縮試驗時,50 %壓縮時的應力爲〇.52MPa。再者,使 用同樣大小的試驗片,同樣以JIS K6 7 6 7中所記載的方法測 定壓縮永變形時,其爲1 1 %。 其結果示於表2中。 (實施例22〜28)及(比較例21~23) 使用上述製造例1〜6中所記載者當作形成芯層用的基材 樹脂,而且使用表2〜表4中所記載者當作形成被覆層用的樹 脂,以使與實施例2 1同樣地進行。 其結果示於表2〜表4中。 由表2〜表4中可知,在使用由上述製造例5、6所得到的 不滿足上述要件(c)的基材樹脂之情況(比較例21、22及2 3) 中,所得到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氣泡不均程度大。 又,使用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所成形的模內成形體 之內部的熔黏度低,再者模內成形體的表面外觀亦差。又, 機械物性亦不足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與其相對地,可知在本發明的實施例2 1〜28中,聚丙烯 系樹脂發泡粒子的氣泡皆非常均一,而且使用其的模內成形 體之熔黏度亦高,再者表面外觀亦優良。又,就機械物性而 言,壓縮強度亦高、壓縮永久變形小,而且耐熱性亦優良。 -132- 1331163 ((Ns 實施例24 製造例2 <N <N »〇 ON 99.8 0.89 0.005 LLDPE 0.92 Οί 〇 ο 寸 •ο (N Ο 寸 非常均一 〇 寸 〇 卜 〇 0.58 〇 實施例23 製造例1 Ο v〇 寸 1—Η o r~H 99.7 (N m 0.08 HIPS IT) o 捱 ο CO (N ο 寸 ro 非常均一 CN 〇 \n 寸 〇 〇 0.55 (N 〇 實施例22 製造例1 Ο v〇 寸 〇 99.7 (N m 0.08 LLDPE 0.92 <S ο 卜 ο ΓΛ CN Ο Ο m 非常均一 to d 寸 〇 〇\ 〇 0.50 l-H 〇 實施例21 製造例1 Ο 寸 »-Η <n o 99.7 <N r〇 0,08 LLDPE 0.92 cs ψ Ή ο CO (N ο 寸 Γ〇 非常均一 〇 wo 寸 〇 v〇 —_H 〇 0.52 〇 芯層的樹脂製造例 MFR(克/10分鐘) 熔點(°c) 195 嫉"s 線'Ξο [mm]分率(%) [2,1]插入(%) [1,3]插入(%) 被覆層的樹脂 密度(g/cm3) 熔點(°c) 被覆層厚度(微米) 複合體粒子的重量(毫克) 發泡溫度(°c) 發泡粒子平均鬆密度(kg/m3) 平均氣泡直徑(微米) 氣泡的狀態 成形蒸氣壓(MPa) 成形體密度(kg/m3) 成形品外觀 模具尺寸收縮率(%) 熔黏試驗 壓縮試驗(MPa) 壓縮永久變形(%) 耐熱試驗 mmm ο91Η〕^ϊι她SdlH 舔阮句褰K]擀踩皿苷.睫你·Μ: SdlH 褰K)踩鞑铂驺装§钽:3 d αΊΊ -εε»—(- 1331163 (e s 實施例22 製造例6 <N v〇 寸 〇 »—Η 96.0 〇 〇 LLDPE 0.92 r 1 <N o m Ο CS ο νο <N 不均程度大 ,丨< 〇 寸 X m <n X 0.44 VO <] 實施例21 製造例5 Ο t ( 〇 VO l _ 4 Ο ο 97.0 〇 〇 LLDPE 0.92 i 4 CN o CO Ο 寸 <Ν o <N 不均程度大 r-Η ο 寸 X (N (N X ψ ^ 〇 卜 < 實施例26 製造例4 v〇 CN 寸 r-H ΙΟ m 〇\ 〇\ m (N 0.09 LLDPE 0.92 » H (N o m ο t Η 〇 <Ν o o 非常均一 ο i〇 寸 〇 Ό η 〇 0.48 > 1 〇 實施例25 m m Ο 寸 ο CN 99.2 v〇 〇 11 i 0.16 LLDPE 0.92 <N P1 — o ΓΊ ο Os o <N ro 非常均一 ο 寸 〇 〇 0.47 〇 芯屑的樹脂製造例 MFR(克/10分鐘) 熔點(°c) 鹋& 辑1 糊3 减£ 線) [mm]分率(°/。) [2,1]插入(%) [1,3]插入(%) 被覆層的樹脂 /--N r-i B 〇 "bb m 熔點(°C) 被覆層厚度(微米) 複合體粒子的重量(毫克) /—N ro ε m 楔 V1 R~ 平均氣泡直徑(微米) 氣泡的狀態 成形蒸氣壓(MPa) /*—N S fi 链 成形品外觀 投具尺寸收縮率(%) 熔黏試驗 壓縮試驗(MPa) 壓縮永久變形(%) 耐熱試驗 簑K)嵌制铂驺fKi顆一1 : Hdcni 1331163
(寸徽) 比較例23 製造例1 B組成物 〇 m 〇 r—Η <N 0.17 Ο 寸 v〇 X 不能測定 不能測定 實施例28 製造例1 LLDPE2 〇 cn Ο τ—^ 寸 (N r· H o ο 寸 t 1 〇 0.45 〇 實施例27 製造例1 A組成物 ο rn ο 们 (N 0.17 ο 寸 VD 〇 0.47 〇 m 籙 am C33 ψ 被覆層的樹脂 被覆層厚度(微米) 複合體粒子的重量(毫克) m 铂 緇 ίΓ If Μ ^ 裝占 bL· 成形蒸氣壓(MPa) r*1 Β m 楔 Ι$Ε2 模具尺寸收縮率(%) 熔黏試驗 壓縮試驗(MPa) 1耐熱.試驗 _ 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 發泡成形體 :晷链键V (〇。001讅致- /.o^ogstiKl^^^fssil!: sdsl 【φ¥_οιηι〕 晷<0踩簑贮宕届豳宏I匡绷懿a) s}__ 001】 (PI<NI歳铵-osd谢铂)叢K1鲦赵楔筚笺·㈣a) t^sws】 蓉<0踩褰肊盈展睐矻1冕绷懿(已 φ}__ 001】 (pul?i§i >osd^铂)簑KI踩铋铂^4<1ί·1ΚΙ) -sl—I- 1331163 其次’說明第3關聯發明的實施例。 [丙烯系聚合物的製造] 首先’藉由以下製造例1〜6中所示的方法來合成構成聚 丙稀系樹脂組成物的丙烧系聚合物[A ]和[B ]。 製造例1 (1)[二甲基亞矽烷基雙{1,1’-(2-甲基-4-苯基-4-氫莫基)}锆 二氯化物]之合成 以下反應皆係在惰性氣體氣氛中進行,而且反應中使用 經預先乾燥精製的溶劑。 (a) 消旋-仲介混合物的合成,(b)消旋體的分離 (ii) 觸媒的合成 U)觸媒載體的處理 (b) 觸媒成分的調製 以上係與第1關聯發明的製造例1同樣地。 (iii) 丙烯的聚合(丙烯系聚合物A的製造) 於內容積2〇〇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 後’導入45公斤經充分脫水的液化丙烯。於其內導入5〇() 毫升(0.12莫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及氫(3NL),將高壓 釜內升溫到7 0 °C。 然後,藉氬氣壓入上述固體觸媒成分(1.7克)以開始聚 合,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〇〇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14.1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係爲1 0 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即 -136- 1331163 丙稀均聚物。其滿足上述要件(ap 又’該聚合物之MFR(熔體流速)=10克/1〇分鐘,同排 三單元組分率係99.7% ’以DSC法(由3 0°C以1 or /分鐘的 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 4 6 °c,滿足上述要件(d)和(e)。 再者’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1 · 3 2 %,以1,3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08%,滿足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丙烯系聚合物稱爲「聚合物 1 j 0 (iv)水蒸氣透過度的測定 使上述所得到的聚合物1形成厚度25微米的薄膜,依 照JIS K7129中所記載的方法來測定水蒸氣透過度γ(以下 的製造例亦同),結果爲10.5 (g/m2/2 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1的熔點Tm爲146。(:,故根據上述 式(1)可知Y應在5.8SYS11.8的範圍內,因爲進入該範圍 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2 (丙烯系聚合物fA1製浩,丙烯均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 後’導入45公斤經充分脫水的液化丙烯。於其內導入500 毫升(0.12莫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及氫(3NL),將高壓 釜內升溫到40°C。 然後’藉氬氣壓入上述固體觸媒成分(3.0克)以開始聚 合,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137- 1331163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4.4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係爲1 0 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即 丙烯均聚物》其滿足上述要件(a)。 又’該聚合物之MFR = 2,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9.8%, 以DSC法(由30°C以10°C/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 爲152°C,滿足上述要件(d)和(e)。再者,以2,1·插入爲基 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89%,以1,3 -插入爲基礎 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 · 〇 〇 5 %,滿足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2」。 水蒸氣透過度的測定 又’就上述聚合物2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同樣地作, 檢查於形成薄膜時的水蒸氣透過度 γ,其爲 9.5 (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2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52 °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4.6SYS9.8的範圍內,因爲進 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3 (丙烯系聚合物[A]的製造,丙烯/乙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 後’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添加500毫升(〇.12莫 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〇"c。然 後,添加上述固體觸媒成分(9.0克),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 合氣體(丙烯:乙烯=97·5:2.5之重量比)以使壓力成爲 0.7MPa而開始聚合’於本條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138- 1331163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9.3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7旲耳%由丙稀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及3.0莫耳%由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上述要件 (a)。 又,該聚合物之MFR=14,乙燃含量= 2.0重量。/。,同排 三單元組分率係9 9 · 2 %,以D S C法(由3 0 t以1 〇 t /分鐘的 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41°C,滿足上述要件(d)和(e)。 再者,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1.06% ’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16%,滿足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3」。 水蒸氣透過度的測定 又,就聚合物3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和聚合物2同 樣地作,檢査於形成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 γ,其爲 1 2.0(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3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1。(:,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6.8各YS 13.5的範圍內,因爲 進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4 (丙烯系聚合物fAl的製造,丙烧/1-丁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 後,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添加500毫升(0.12莫 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TC。然 後’添加上述固體觸媒成分(9.0克),導入丙烯和ι_ 丁烯的 混合氣體(丙烯:1-丁烯= 90:10)以使壓力成爲〇.6MPa而開 -139- 1331163 始聚合,於本條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8.6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5·4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 元及4.6莫耳%由1-丁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上述要 件⑷。 又’該聚合物之MFR = 6’ 1-丁嫌含量= 6.0重量%,同排 二單兀組分率係9 9 · 3 %,以D S C法(由3 0。(:以1 0 °C /分鐘的 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42。(:,滿足上述要件(d)和(e)。 再者’以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1.23% ’以1,3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09% ’滿足上述要件(b)。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 合物4」。 又,就聚合物4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3同樣地作, 檢査水蒸氣透過度Y,其爲11.5(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4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2。(:,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6.6SYS13.1的範圍內,因爲 進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〇。 製造例5 (丙烯系聚合物[B]的製造,丙烯均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 後’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氯化 二乙基鋁(45克)、11.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 者’邊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0容量%,邊在60°C的高 壓釜內溫以9公斤/小時的速度經歷4小時將丙烯導入高壓 -140- 1331163 釜內。 停止丙烯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00毫升丁 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 到26公斤的聚合物。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 5」。 該聚合物係爲1 0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即 丙烯均聚物。其滿足上述要件(a)。 該聚合物之MFR = 7,熔點爲165°C,同排三單元組分率 係97.6% ’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 , 即,該物不滿足上述要件(b)。 又,就上'述聚合物5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4同樣地 作,檢查於形成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 Y,其爲 7 · 8 (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5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65 °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2.0SYS5.6的範圍內,其不在 該範圍內。 製浩例6 (丙烯系聚合物[B]的製造,丙烯/乙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 後,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垸’在丙烁氣氛下導入氯化 二乙基鋁(40克)、7·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 者,邊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〇容量%,邊在6 0 °C的高 壓釜內溫保持壓力爲〇.7MPa而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氣 體(丙烯:乙烯=97.5:2.5的重量比)。 -141- 1331163 停止混合氣體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00毫 升丁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 而得到32公斤聚合物。將本聚合物稱爲「聚合物6」。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 6 · 1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 元及3.9莫耳%由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上述要件 (a) 0 又’該聚合物6之MFR=12,熔點爲146°C,同排三單 元組分率係96.0%,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 之比例爲0%,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 爲0%, 即’聚合物6不滿足上述要件(b)。 於形成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Y爲15.0(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6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6°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5.8SYS 11.8的範圍內,其不在 該範圍內。 即’聚合物6不滿足上述要件(c)。 表5中顯示以上製造例1〜6的結果。 -142- 1331163 (s s 聚合物6 (丙烯系聚合 物[B]) 製造例6 1 Η vd σ\ 〇\ ΓΟ 1 〇 〇 v〇 寸 m οο 97.0 (N 聚合物5 (丙烯系聚合 物[B]) 製造例5 ο ο 1 1 〇 〇 Ό οο 97.6 卜 聚合物4 (丙烯系聚合 物[A]) 製造例4 95.4 1 ΓΛ CS 0.09 (Ν 寸 < 99.3 VO 聚合物3 (丙烯系聚合 物[A]) 製造例3 97.0 〇 m 1 VO 〇 ,i 0.16 寸 Τ·… ο fN 99.2 寸 聚合物2 (丙烯系聚合 物[A]) 製造例2 Ο ο 1 1 0.89 0.005 <Ν ON 99.8 <N 聚合物1 (丙烯系聚合 物[A]) 製造例1 ο ο 1 , 1 1 <N ΓΟ Η 0.08 v〇 寸 Η 〇 99.7 o 丙烯均聚物的種類 製造例 丙烯 (莫耳%) 乙烯 (莫耳%) 二 Μ Ν-^ [2,1]插入 [1,3]插入 /—Ν Ρ B c— 賴5 戚i 綠"Si mm分率(%) MFR(克/10分鐘) 聚合物的組 成 位匿不規則 單元之比例 (%)_______ 熔點Ί
_3 · 1331163 如由表5亦可知,聚合物]〜聚合物4係滿足上述要件 (a)~(c),而相當於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又聚合物卜 聚合物4亦滿足上述要件(d)和(e)。 另一方面,聚合物5和聚合物6雖然滿足上述要件(a), 但是不滿足上述要件(b)和(c)。即,聚合物5和聚合物6係 相當於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 其次’說明使用上述製造例1〜6所得到的各種丙烯系聚 合物(聚合物1〜6)來製造聚丙烧系樹脂組成物及聚丙烯系 樹脂發泡粒子’以及使用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來製作 模內成形體的實施例。 實施例3 1 使於製造例1所得到的爲聚合物1 (丙嫌系聚合物[A ])與 於製造例5所得到的聚合物5(丙烯系聚合物[B])以90:10(重 量比)作混合,將抗氧化劑(0.05重量%吉富製藥(股)製的商 品名稱「優西諾克司BHT」及0.10重量%汽巴嘉基製的商 品名稱「Irganox 1010」)加到該混合物中,以65mm<|)單軸 擠壓機擠壓出直徑1 mm的股條狀,在水槽中冷卻後,切割 成長度2mm而得到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的細粒顆粒。 對如此所得到的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進行DSC測定 時,顯示一個吸熱峰,波峰溫度爲153°C。 其次,使用該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當作基材樹脂,如下 製作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首先,1 000克顆粒狀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與25〇0克 1331163 水、200克第三磷酸鈣、0.2克十二基苯磺酸鈉一起投入內 容積5升的高壓釜內’再添加12〇克作爲上述發泡劑的異 丁烷,歷60分鐘升溫到l4〇°C後,保持在該溫度30分鐘。 然後,爲了保持高壓釜內的壓力在2.3MPa,邊由外部 加入壓縮氮氣,邊打開高壓釜底部的閥以便將內容物放出 到大氣中。 藉由以上操作而得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又,將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乾燥後,測定鬆密度, 其爲42克/升。又,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氣泡之平均直 徑爲25 0μιη,爲非常均一的。 再者,將隨意選出的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通過其 大約中心部作切斷,用顯微鏡觀察發泡粒子的剖面,,由顯 微鏡照片或其剖面所映出的畫面,隨意選擇50點的氣泡直 徑,以其平均値來表示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平均 直徑。 其次,使用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如以下地製作 模內成形體。 首先,經由料斗,使用壓縮空氣逐次地將上述所得到的 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邊壓縮及邊塡充入鋁製的成形用模 具內。然後,使錶壓0.3 OMPa的蒸汽通過模具的料腔以加 熱成形’而得到模內成形體。 該模內成形體爲密度0.060g/cm3、縱300mm、橫3 00mm、 厚度5Omm、表面間隙亦少、凹凸亦無的表面外觀優良之成 1331163 形品。又,當使模內成形體由中央部位斷裂以測定其斷面 的熔黏度時,爲90%» 而且,將成形體割斷,目視計算其斷面中粒子破壞的數 目和粒子間破壞的數目,以相對於兩者合計數而言粒子破 壞數目之比率來表示上述熔黏度。 又,由在同一成形條件下所成形的另一成形體來製作縱 50mm、橫50mm、厚度25mm的試驗片,根據JISK6767來 進行壓縮試驗時,50°C壓縮時的應力爲7.5kg/cm2。再者, 使用同樣大小的試驗片,同樣以JIS K6767中所記載的方法 測定壓縮永變形時,其爲1 1 %。 其結果示於以下表6中。 (實施例32〜37)及(比較例31〜32) 其次,改變作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基材樹脂用之 聚丙烯系樹脂之組成,其它與實施例3 1同樣地作,以製作 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及模內成形體。 作爲基材樹脂,使用上述製造例1〜6所得到的「聚合物 1」〜「聚合物6」配合表6中所記載的組成而成的聚丙烯系 樹脂組成物。 其它與實施例31同樣地,使用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組成 物來製作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進行其之評估。 其結果示於表6和表7中。 -146- 1331163 (9漱) 實施例37 聚合物2/ 聚合物6 =90/10 156 146 in 平均直徑 250μιη ,非 常均一 〇 Ό 0.35 OO 〇 (N 實施例36 聚合物4/ 聚合物5 =50/50 156 145 平均直徑 220μιη,非 常均一 〇 0.35 Ό ON 〇 〇〇 cs 實施例35 聚合物3/ 聚合物5 =30/70 159 150 平均直徑 250μηι,非 常均一 〇 VO 0.35 Ο 〇\ 〇 〇〇 〇〇 m 實施例34 聚合物2/ 聚合物5 =95/5 157 145 〇 平均直徑 300μιη,非 常均一 〇 〇 ο OO 〇 寸 〇〇 O) 實施例33 聚合物1/ 聚合物5 = 10/90 161 150 卜 平均直徑 250μηι,非 常均一 〇 0.35 ο ON 〇 ON 實施例32 聚合物1/ 聚合物5 =50/50 158 145 <〇 平均直徑 220μιη,非 常均一 〇 m 〇 Ο 00 〇 ro OO <N 實施例31 聚合物1/ 聚合物5 =90/10 153 140 (N 平均直徑 250μηι,非 常均一 〇 \〇 ro Ο ο ON 〇 組成 (ms 比) 樹脂組成物的熔 點(°C) 發泡溫度(°C) 發泡粒子的鬆密 度(克/升) 氣泡的狀態 發泡體密度 (克/升) 成形蒸氣壓 (MPa) 熔黏度(%) 成形品外觀 壓縮試驗 (kg/cm2) 壓縮永久變形(%)
_卜寸i _ 1331163 (表7) 比較例31 比較例32 組成(重量比) 聚合物1 = 100 聚合物5 = 100 樹脂組成物的熔點 (°C) 146 165 發泡溫度(°c) 135 150 發泡粒子的鬆密度(克 /升) 45 46 氣泡的狀態 平均直徑210μιη,均 平均直徑170μιη,不 均程度大 發泡體密度(克/升) 60 60 成形蒸氣壓(MPa) 0.3 0.3 熔黏度(%) 90 40 成形品外觀 Χ~Δ X 壓縮試驗(kg/cm2) 7.3 4.5 壓縮永久變形(%) 11 16 如由表6和表7可知,依本發明的實施例31〜37之聚丙 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氣泡皆非常均一,而且使用其的模內 成形體之熔黏度亦高,再者表面外觀亦優良。又,機械物 性中的壓縮強度亦高,壓縮永久變形小。 與其相對地,在單獨使用由上述製造例1所得到的聚合 物1的情況中,使用所得到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來成 形的模內成形體係表面外觀差的(比較例3 1)。又,在單獨 使用由上述製造例5所得到的聚合物1的情況中,所得到 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之氣泡的不均程度大(比較例 3 2)。而且,使用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所成形的模內成 形體之內部熔黏度低,再者模內成形體的表面外觀亦差。 又,機械物性亦不足的(比較例3 2)。 其次,說明第4關聯發明的實施例。 -148- 1331163 [丙烯系聚合物的製造1] 首先,藉由以下製造例1〜6中所示的方法來合成構成聚 丙燒系樹脂發泡粒子的芯層之丙烯系聚合物[A]和[B]。 製浩例1 (1)[―甲基亞砍院基雙{1,1’·(2 -甲基-4-苯基-4-氫莫基)}錯 二氯化物]之合成 以下反應皆係在惰性氣體氣氛中進行,而且反應中使用 經預先乾燥精製的溶劑。 (a) 消旋-仲介混合物的合成 (b) 消旋體的分離 (ii) 觸媒的合成 (a) 觸媒載體的處理 (b) 觸媒成分的調製 以上係與第1關聯發明的製造例1同樣地。 (iii) 丙烯的聚合(丙烯系聚合物A的製造)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45公斤經充分脫水的液化丙烯。於其內導入500毫升 (0.12莫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及氫(3NL),將高壓釜內 升溫到70°C。 然後,藉氬氣壓入上述固體觸媒成分Ο.7克)以開始聚 合,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〇〇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14.1公斤的聚合物。 1331163 該聚合物係爲1 0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即 丙烯均聚物。其滿足上述要件(a)。 又’該聚合物之MFR(熔體流速)=10克/1()分鐘,同排 二單元組分率係99_7%,以DSC法(由30。〇以l〇t /分鐘的 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 4 6 °C,滿足上述要件(d)和(e)。 再者,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1 · 3 2 % ’以1,3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08%,滿足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丙烯系聚合物稱爲「聚合物 1 j ° (iv)水蒸氣透過度的測定 使上述所得到的聚合物1形成厚度25微米的薄膜,依 照iIS K7 129中所記載的方法來測定水蒸氣透過度γ(以下 的製造例亦同),結果爲10.5 (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1的熔點Tm爲146°C,故根據上述 % * 式(1)可知Y應在5.8SYS11.8的範圍內,因爲進入該範圍 內,故滿足第4關聯發明的第1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20 項)之要件(c)。 製造_例2 (丙烯系聚合物[A]製造,丙烯均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45公斤經充分脫水的液化丙烧。於其內導入500毫升 (0.12莫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及氫(3nl),將高壓釜內 升溫到40°C。 -150- 1331163 然後,藉氬氣壓入上述固體觸媒成分(3.0克)以開始聚 合,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4.4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係爲1 0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即 丙烯均聚物。其滿足上述要件(a) » 又’該聚合物之MFR = 2,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9.8%, 以DSC法(由30°C以10°C/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 爲152°C ’滿足上述要件(d)和(e)。再者,以2,卜插入爲基 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 . 8 9 %,以1,3 -插入爲基礎的 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 . 〇 〇 5 %,滿足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2」。 又’就上述聚合物2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同樣地作, 檢査於形成薄膜時的水蒸氣透過度 γ,其爲 9.5 (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2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52 °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γ應在4.6$γ$9.8的範圍內,因爲進 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3 (丙烯系聚合物[A]的製造,丙烯/乙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添加5〇〇毫升(012莫耳)三 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〇«c。然後,添 加上述固體觸媒成分(9.〇克),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氣體 -151- 1331163 (丙烯:乙烯=97.5:2.5之重量比)以使壓力成爲〇.7MPa而開 始聚合,於本條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〇〇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9.3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7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及3.0莫耳%由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上述要件 (a)。 又,該聚合物之MFR=14,乙烯含量=2_0重量%,同排 三單元組分率係99.2% ’以DSC法(由30°C以10°C /分鐘的 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41 °C,滿足上述要件(d)和(e)。 再者,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1 .06%,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16%,滿足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3」。 又,就聚合物3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和聚合物2同樣 地作,檢查於形成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 Y,其爲 12.0(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3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1 °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6.8SYS 13.5的範圍內,因爲進 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而且,由於聚合物3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1 °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6.8SYS13.5的範圍內,因爲進 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152- 1331163 製造例4 (丙烯系聚含物fAl的製浩,丙烯/1-丁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添加5 00毫升(0.12莫耳)三 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0°C。然後,添 加上述固體觸媒成分(9.0克),導入丙烯和1-丁烯的混合氣 體(丙烯:1-丁烯=90:10)以使壓力成爲0.6MPa而開始聚合, 於本條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 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8.6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5.4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及4.6莫耳%由1-丁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上述要件 (a)。 又,該聚合物之MFR = 6,以DSC法(由30°C以10°C /分 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 42°C,同排三單元組分率 係99.3%,滿足上述要件(d)和(e)。再者,以2,1-插入爲基 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1.2 3 %,以1,3-插入爲基礎的 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09%,滿足上述要件(b)。將此 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4」。 又,就聚合物4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3同樣地作,檢 查水蒸氣透過度Y,其爲1 1.5(g/m2/2 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4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2 °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6.6SYS 13.1的範圍內,因爲進 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153- 1331163 製浩例5 (丙烯系聚合物[B]的製造’丙烯均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氯化二乙 基鋁(45克)、11.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者, 邊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0容量%,邊在60°C的高壓釜內 溫以9公斤/小時的速度經歷4小時將丙烯導入高壓釜內。 停止丙烯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00毫升丁 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 到26公斤的聚合物。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 5 j ° 該聚合物之MFR = 7,熔點爲165。〇,同排三單元組分率 係97.6%’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〇% ’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 即’該物不滿足上述要件(b)。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 物稱爲「聚合物5」。 又,就上述聚合物5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4同樣地作, 檢查於形成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γ,其爲 7.8(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5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65。(:,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γ應在2〇$γ$56的範圍內,其不在 該範圍內。 I卩,聚合物5不滿足要件(c)。 製造例6 (丙稀系聚合物[B]的製造,丙烯/乙烯共聚合) -154- 1331163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氯化二乙 基鋁(40克)、7.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者’邊 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〇容量%’邊在60C的局壓爸內溫 保持壓力爲〇.7MPa而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氣體(丙烯:乙 烯=97.5:2.5的重量比)。 停止混合氣體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〇〇毫 升丁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 而得到的32公斤聚合物。將本聚合物稱爲「聚合物6」。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6.4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及3.6莫耳%由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又,該聚合物6之MFR=12,熔點爲146°C,同排三單 元組分率係97.0%,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 比例爲0%,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 即,聚合物6不滿足上述要件(b)。 又,就上述聚合物6而言,與上述聚合物〗〜5同樣地作, 檢查於形成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 γ,其爲〗5.〇 (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6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6。(:,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γ應在5.8SYS 11.8的範圍內,其不在 該範圍內。 即,聚合物6不滿足第4關聯發明的第1發明(申請專 1331163 利範圍第20項)要件(c)。 表8中顯示以上製造例1〜6的結果。
-156- 1331163 (8 ® 聚合物6 (丙烯系聚合物 [B]) 製造例6 96.4 VO m 1 〇 Ο \D 寸 Ο »-Η 97.0 (N r-^ 聚合物5 (丙烯系聚合物 [B]) 製造例5 Ο 〇 1 1 〇 ο 00 卜 97.6 卜 聚合物4 (丙烯系聚合物 [A]) 製造例4 95.4 1 VO m <N r· 0.09 CS 寸 ίο 99.3 聚合物3 (丙烯系聚合物 [A]) 製造例3 97.0 〇 m 1 v〇 〇 w Ή 0.16 寸 ο oi 99.2 寸 r 4 聚合物2 (丙嫌系聚合物 [A]) 製造例2 〇 〇 ,_< 1 1 0.89 0.005 (N Ό C\ 99.8 (N 聚合物 1 (丙烯 系聚合 物[A]) 讓 〇 〇 1 1 ΟΪ Γ〇 * * 1 0.08 1 \〇 寸 w-i d | 99.7 | 〇 丙烯均聚物的種類 製造例 丙烯 (莫耳%) 乙烯 (莫耳%) 线泛 H W ^ Μ V_✓ [2,1]插入 Π,3]插入 熔點Tm(°C) 赵a 線; mm分率(%) MFR(克/10分鐘) 聚合物的組成 位IS不規則單 元之比例(%)
-s — 1331163 如由表8亦可知’聚合物丨〜聚合物4係滿足上述要件 U)〜(c)’而相當於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又,聚合物1〜聚 合物4亦滿足上述要件(d)和(e)。 另一方面’聚合物5和聚合物6雖然滿足上述要件(a), 但是不滿足上述要件(b)和(c)。即,聚合物5和聚合物6係 相當於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 其次’說明使用上述製造例1〜6所得到的各種丙烯系聚 合物(聚合物1〜6)來製造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及聚丙烯系樹 脂發泡粒子’以及使用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來製作模內 成形體的實施例。 而且,在以下各例中,如下求得熔點。 <熔點 >;藉由示差掃描量熱計(DSC),將由上述製造例 或後述表9和表2中所記載的被覆層的樹脂所構成的試 料3〜5毫克以每分鐘1〇 °c的速度由30。(:升溫到220。(:爲止, 然後以每分鐘1 0°C的速度由降溫到3 0°C爲止,進而再度以 每分鐘10°C的速度升溫到22 0°C爲止,而得到具有吸熱曲線 的波峰溫度當作熔點。 實施例4 1 使於製造例1所得到的爲聚合物1與於製造例5所得到 的聚合物5以90:10(重量比)作混合,將抗氧化劑(0·〇5重量 %吉富製藥(股)製的商品名稱「優西諾克司BHT」及0.10重 量%汽巴嘉基製的商品名稱「Irganox 1010」)加到該混合物 中及捏合。另一方面,使用內徑3 的單軸擠壓機來捏合 密度 〇.920g/cm3、熔點121 °C的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 1331163 (LLDPE)。 其次,由具有直徑1.5mm模孔的模頭以股條狀擠壓出上 述聚合物1和聚合物5的捏合物當作芯層,以直鏈狀低密度 聚乙烯當作被覆層。 , 再者,使該股條通經水槽以冷卻,切成一個重量1.〇毫克 的細粒顆粒當作樹脂粒子。藉由相位差顯微鏡來觀察該樹脂 粒子時,有厚度30微米的被覆層被覆在芯覆上的構造(參照 第1關聯發明的圖)。 對如此所得到的細粒顆粒進行DSC測定時,顯示來自丙 烯系聚合物的部分之一個吸熱峰,其之波峰溫度爲153 °C。 其次,爲了以上述樹脂粒子作爲發泡粒子,將1 〇〇〇克該 上述細粒和25 00克水、36克第三磷酸鈣、40克十二基苯磺 酸鈉(2%水溶液)一起投入內容積5升的高壓釜內,再添加180 克異丁烷,歷60分鐘升溫到140°C後,保持在該溫度30分 鐘。 然後,爲了保持高壓釜內的壓力在2.3MPa,邊由外部加 入壓縮氮氣,邊打開高壓釜底部的閥以便將內容物放出到大 氣中而發泡。 將如以上操作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乾燥後,測定聚丙烯系 樹脂發泡粒子的鬆密度,其爲45克/升。又,該發泡粒子的 氣泡平均爲27 0微米,爲非常均一的。 再者,將隨意選出的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通過其 大約中心部作切斷’用顯微鏡觀察發泡粒子的剖面,由顯微 鏡照片(或其剖面所映出的畫面),隨意選擇50點的氣泡,以 1331163 其直徑平均値來表示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的平均直 徑。 其次,使用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經由料斗,使 用壓縮空氣逐次地將上述所得到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邊壓縮及邊塡充入鋁製的成形用模具內。然後,使錶壓 0.1 6MPa的蒸汽通過模具的料腔以加熱成形,而得到模內成 形體。
該模內成形體爲密度60kg/m3、縱300mm、橫300mm、 厚度50mm、表面間隙亦少、凹凸亦無的表面外觀優良之成 形品。又,其之熔黏度爲90%,模具尺寸收縮率爲1.6% ^ 又’由在同一成形條件下所成形的另一成形體來製作縱 50mm、橫50mm、厚度25mm的試驗片,根據JIS K7220來 進行壓縮試驗時,50°C壓縮時的應力爲0.73MPa。再者,使 用同樣大小的試驗片,同樣以JIS K6 767中所記載的方法測 定壓縮永變形時,其爲1 1 %。
而且’由在同一成形條件下所成形的另一成形體來製作 縱2 00mm、橫30mm、厚度12.5mm的試驗片。將該試驗片 割斷,目視計算其斷面中粒子破壞的數目和粒子間破壞的數 目,以相對於兩者合計數而言粒子破壞之比率(%)來表示上 述熔黏度。 再者’使用與上述熔黏度中所用的試驗片同樣的步驟而 製作之試驗片,依照JIS K6767,測量在1 10°C的加熱尺寸變 化率’根據以下基準來判定。 〇:尺寸收縮率低於3 %。 -160- 1331163 Λ :尺寸收縮率在3 %以上及6 %以下° X :尺寸收縮率超過6%。 以下表2中顯不其之結果。 (實施例42-50)及(比較例41及42) 作爲形成芯層的基材樹脂,使用表8中所記載的「聚合 物】」〜「聚合物6」配合表9〜表11中所示的各組成;而且 作爲形成被覆層的樹脂,使用表2〜表4中所記載者;以外與 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以製作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及其之 模內成形體。 ♦ 其結果如表9〜表1 1中所示。
-161 - 1331163
(6说) 實施例46 聚合物3/ 聚合物5= 30/70 159 LLDPE 0.920 t * (N > · ,· 150 270 非常均一 0.19 〇 VO 〇 〇〇 0.87 〇 實施例45 聚合物2/ 聚合物5 = 95/5 96.4 LLDPE 0.92 t _丨Η (N IT) 寸 280 非常均一 0.17 ο Ό 〇 卜 〇 σ\ 0.84 r ·Μ 〇 實施例44 聚合物1/ 聚合物5 = 10/90 HIPS 1.05 鹿 Ο ΓΛ 〇 240 非常均一 0.17 Ο ν〇 〇 〇〇 〇 〇\ 0.92 (Ν 〇 實施例43 聚合物1/ 聚合物5 = 10/90 ψ »< j LLDPE 0.92 (N ο Ό > '< 〇 »〇 240 非常均一 0.19 ο νο 〇 00 〇 〇\ 0.91 <Ν 〇 實施例42 聚合物1/ 聚合物5= 50/50 oo LLDPE 0.92 CN t < 沄 寸 250 非常均一 卜 〇 ο 〇 卜 〇 Os 0.86 〇 實施例41 聚合物1/ 聚合物5= 90/10 m LLDPE 0.92 <N Ο m > '1 Ο 寸 270 非常均一 0.16 ο 〇 VO > Η 〇 OS 0.73 r—< 〇 組成(重量比) 組成物的熔點(°c) 被覆層的樹脂 密度(g/cm3) 熔點(°C) 被覆層厚度(微米) 娜 Μ »lrm] ΡΠ s Μ =¾ 發泡溫度(°c) 發泡粒子的平均鬆密度(克/ 升) 平均氣泡直徑(微米) 氣泡的狀態 成形蒸氣壓(MPa) m ε ω) 己 Μ 铂 链 成形品外觀 模具尺寸收縮率(%) 熔黏度(%) 壓縮試驗(MPa) 壓縮永久變形(%) 耐熱試驗 芯Μ 被覆 屛 <π 饀耍链辁IS o91H】^m、#SdlH 鎵陌令蟹K]擀踩皿苷·驟祸.^: SdlH 【aul 歳麴 * os.osfi^K)M¥E^4<lil : SSI 1331163
01 3 比較例42 聚合物5= 100 v〇 LLDPE 0.92 -丨— 150 〇 r- t i 非常均一 0.16 〇 \〇 〇 (N 〇 0.41 卜 1··^ 〇 比較例41 聚合物1 = 100 VO Tf > i LLDPE 0.92 1—( (N m JO 210 非常均一 0.16 〇 Ό 〇 <N 〇 Os 0.68 <N r-H 0 實施例48 聚合物2/ 聚合物6= 90/10 156 LLDPE 0.92 (N 寸 280 非常均一 0.16 〇 〇 00 0.84 <N r-H 〇 實施例47 聚合物4/ 聚合物5 = 50/50 \o LLDPE 0.92 <N 寸 3 260 非常均一 0.16 〇 VO 〇 00 0.83 r-H 〇 組成(重量比) 組成物的熔點(°c) 被覆層的樹脂 r-j B 〇 'Sb 熔點(°C) 被覆層厚度(微米) i粒子1個的重量(毫 克) 發泡溫度(°c) 發泡粒子的平均鬆密度(克/ 升) 平均氣泡直徑(微米) 氣泡的狀態 成形蒸氣壓(MPa) 成形體密度(kg/m3) 成形品外觀 模具尺寸收縮率(%) 熔黏度(%) 壓縮試驗(MPa) 壓縮永久變形(%) 耐熱試驗 芯屉 被覆 m <〇 talCNI ¥i 铵 < 0(N6.0^fiItKI踩 lile52sll : SSI 1331163
(Π锻) 實施例50 聚合物1/聚合物5 = 90/10 1563 LLDPE2 140 270 非常均一 0.12 〇 ν〇 〇 VO 0.69 〇 實施例49 聚合物1/聚合物5 = 90/10 153 A組成物 〇 m 140 270 非常均一 0.18 〇 VO 〇 Ο 0.72 〇 組成(重量比) 組成物的熔點(°c) 被覆層的樹脂 被覆層厚度(微米) 複合體粒子1個的重量(毫克) 發泡溫度(°c) 發泡粒子的平均鬆密度(克/升) 平均氣泡直徑(微米) 氣泡的狀態 成形蒸氣壓(MPa) 成形體密度(kg/m3) 成形品外觀 模具尺寸收縮率(%) 熔黏度(%) 壓縮試驗(MPa) 壓縮永久變形(%) 耐熱試驗 芯層 被覆層 聚丙烯系樹脂 發泡粒子 發泡成形體 :芻链窣V -SI- (poo l±siti 二 06.0®s 缠Kl踩¾¾¾¾篛一1 :(N3d31 【甶_«01】 【>0晷如鉍】£商糜苌5莩绷蓮({;) 5__οπ 【isK—義 i_s 【φϊ«οοι〕(ΟΟΙΠ sii < 0CS6.0 铋铂)亵2踩铋掏舀3<11(0
1331163 如由表9〜表Π可知,在單獨使用由上述製造例1及製 造例5所得到的樹脂當作上述芯層的原料之情況中(比較例 4 1及比較例42),使用所得到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來成 形的模內成形體之耐熱性差(比較例41)、表面外觀差(比較 例 42)。 又,由上述比較例42所得到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之氣泡不均程度大,使用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所形成的 模內成形體之機械物性亦不足夠的。 與其相對地,可知依本發明的實施例41〜50的聚丙烯系 樹脂發泡粒子的氣泡皆非常均一,而且使用其的模內成形體 之熔黏度高,再者表面外觀亦優良。又,就機械物性而言, 壓縮強度高、壓縮永久變形小。 其次,說明第5關聯發明的實施例。 [丙烯系聚合物的製造1] 首先,以下述製造例1 ~4中所示的方法來合成作爲上述 基材樹脂的丙烯系聚合物。
(i)[二甲基亞矽烷基雙甲基-4-苯基-4-氫葜基)}錯 二氯化物]之合成 以下反應皆係在惰性氣體氣氛中進行,而且反應中使用 經預先乾燥精製的溶劑。 (a) 消旋-仲介混合物的合成 (b) 消旋體的分離 (ii)觸媒的合成 -165- 1331163 (a) 觸媒載體的處理 (b) 觸媒成分的調製 以上係與第1關聯發明的製造例1同樣地。 (iii) 丙烯的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45公斤經充分脫水的液化丙烯。於其內導入500毫升 (0.12莫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及氫(3NL),將高壓釜內 升溫到70°C。 然後,藉氬氣壓入上述固體觸媒成分(1.7克)以開始聚 合,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14.1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係爲1 〇〇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即 丙烯均聚物。其滿足上述要件(a)。 又,該聚合物之MFR(熔體流速)=10克/10分鐘,同排三 單元組分率係9 9 · 7 %,以D S C法(由3 0 °C以1 0 °C /分鐘的速 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46°C,滿足上述要件(d)和(e)。再 者,以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1. 3 2 %, 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08%,滿足 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丙烯系聚合物稱爲「聚合物 1 j ° (iv) 水蒸氣透過度的測定 使上述所得到的聚合物1形成厚度25微米的薄膜,依 -166 - 1331163 照:ns Κ7 129中所記載的方法來測定水蒸氣透過度γ(以下 的製造例亦同),結果爲10.5(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1的熔點Tm爲146t,故根據上述 式(1)可知Y應在5.8SYS11.8的範圍內,因爲進入該範圍 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浩例2 (丙烯均聚合) 於內容積2〇〇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45公斤經充分脫水的液化丙烯。於其內導入500毫升 (0.12莫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及氫(3NL),將高壓釜內 升溫到40°C。 然後,藉氬氣壓入上述固體觸媒成分(3.0克)以開始聚 合,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〇〇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4.4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係爲1 0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即 丙烯均聚物。其滿足上述要件(a)。 又,該聚合物之MFR爲2克/10分鐘,同排三單元組分 率係99.8%,以DSC法(由3CTC以10°C /分鐘的速度升溫) 所測定的熔點爲152°C,滿足上述要件(d)和(e)。再者’以 2, 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89%,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005% ’滿足上述 要件(b) 〇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2」。 又,就上述聚合物2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同樣地作, -167- 1331163 檢查於形成薄膜時的水蒸氣透過度 γ,其爲 9 · 5 ( g / m2 / 2 4 h r) 〇 而且,由於聚合物2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52°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4.6SYS9.8的範圍內,因爲進 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3 (丙烯/乙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垸,添加500毫升(0.12莫耳)三 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0°C。然後,添 加上述固體觸媒成分(9.0克),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氣體 (丙烯:乙烯= 97.5:2.5之重量比)以使壓力成爲〇.7MPa而開 始聚合,於本條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9.3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7.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及3.0莫耳%由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上述要件 (a)。 又,該聚合物之MFR爲14克/10分鐘,乙烯含量=2.0 重量%,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9.2%,以DSC法(由30°C以 l〇°C/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41 °C,滿足上述要 件(d)和(e)。再者,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 比例爲1.06%,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 爲0.16%,滿足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3」。 -168* 1331163 又’就聚合物3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和2同樣地作, 檢查於形成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 γ,其爲 1 2.0(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3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1。(:,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6.8SYS13.5的範圍內,因爲進 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浩例4 (丙烯/1-丁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添加500毫升(0.12莫耳)三 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0°C。然後,添 加上述固體觸媒成分(9.0克),導入丙烯和1-丁烯的混合氣 體(丙烯:卜丁烯=90:10)以使壓力成爲0.6MPa而開始聚合, 於本條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〇〇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8.6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5.4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及4.6莫耳%由卜丁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上述要件 (a) ° 又,該聚合物之MFR爲6克/10分鐘’以DSC法(由30 °C以l〇°C /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42°C,同排三 單元組分率係99.3%,滿足上述要件(d)和(e)。再者’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i.23%’以1,3-插入 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〇9% ’滿足上述要件 (b)。 -169- 1331163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4」。 又,就聚合物4而言,與上述聚合物同樣地作,檢 查水蒸氣透過度Y,其爲11.5(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4的如上述之熔點7111爲142t:,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6.6SYS 13.1的範圍內,因爲進 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〇 製浩例5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氯化二乙 基鋁(45克)、11.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者, 邊保持氣相部的氣濃度爲7.0容量%,邊在65 t:的高壓爸內 溫以9公斤/小時的速度經歷4小時將丙烯導入高壓釜內。 停止丙烯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00毫升丁 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 3 0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係爲1 〇〇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即 丙烯均聚物。其滿足上述要件(a)。 該聚合物之MFR爲10克/10分鐘’以DSC法(由30°C 以l〇°C /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i6〇°C ’同排三單 元組分率係97.0%, 又,以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 % ’ 以1,3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 β即’其 不滿足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5」。 -170- 1331163 又,就聚合物5而言,與上述聚合物丨〜4同樣地作,檢 查於形成薄膜時的水蒸氣透過度Y,其爲l〇.〇(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5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60°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3.0SYS7.2的範圍內,其不在 該範圍內。 即,聚合物5不滿足上述要件(c)。 製浩例6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氯化二乙 基鋁(40克)、7.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者,邊 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0容量%,邊在60°C的高壓釜內溫 保持壓力爲〇.7MPa而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氣體(丙烯:乙 烯=97.5:2.5的重量比)。 停止混合氣體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 0 0毫 升丁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而 得到的32公斤聚合物。 又,該聚合物之MFR爲12克/10分鐘,以DSC法(由30 °C以1 〇°C /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 46 t,同排三 單元組分率係9 6.0 %。 又,該聚合物之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 比例爲〇%,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即,該物不滿足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6」。 又,就上述聚合物6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5同樣地作, 1331163 檢查水蒸氣透過度Y,其爲15.0(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6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6 °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5.8SYS11.8的範圍內,其不在 該範圍內。 即,該物不滿足上述要件(c)。 表1 2中顯示以上製造例1〜6的結果。
-172- 1331163 (31 -s 聚合物6 製造例6 96.4 VO m 1 〇 〇 146 〇 t Η 97.0 (N 聚合物5 製造例5 100 1 1 〇 〇 160 10.0 97.0 o H 聚合物4 製造例4 95.4 1 VO 对· 1.23 0.09 142 *〇 .丨·— 99.3 v〇 聚合物3 製造例3 97.0 〇 m I 1.06 0.16 141 12.0 99.2 寸 聚合物2 製造例2 100 1 1 0.89 0.005 152 Os 99.8 CN 聚合物1 製造例1 100 1 1 CN m > Η 0.08 146 10.5 99.7 〇 丙烯均聚物的種類 製造例 丙烯 (莫耳%) 乙烯 (莫耳%) 1-丁烯 (莫耳%) [2,1]插入 [U]插入 熔點Tm(°C) 線'Sb mm分率(%) MFR(克/10分鐘) 聚合物的組 成 位置不規則 單元之比例 C%) 。芻<〇踩頭豳^如踩贮绷嵌「襞卜-1」赵「襞2」旺钽擗趔靶筚「-」<-0-@卿^「簑卜-1」赵「簑叼」*哥谳
's. 1331163 如由表1 2亦可知’聚合物1〜聚合物4係滿足上述要件 (a)〜(c)’而相當於本發明中作爲上述基材樹脂的丙烯系聚合 物。又,聚合物1〜聚合物4亦滿足上述要件(d)和(e)。 另一方面,聚合物5和聚合物6雖然滿足上述要件(a), 但是不滿足上述要件(b)和(c) » 其次,說明使用上述製造例1〜6所得到的聚合物1〜6來 製造衝擊吸收材的實施例51~56。 實施例5 1 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本例的衝擊吸收材1之與長度 方向成垂直的面之剖面形狀大略成U字狀,爲用於形成汽車 保險桿的芯材。 , 又’衝擊吸收材1之表面被覆有高密度的表皮層15» 以下,說明衝擊吸收材1的製造方法。 首先,如下製作發泡粒子以當作衝擊吸收材的材料。 於製造例1所得到的作爲基材樹脂之丙烯均聚物(聚合 物1)中,加入抗氧化劑(0.05重量%吉富製藥(股)製的商品 名稱「優西諾克司BHT」及0.10重量%汽巴嘉基製的商品 名稱「Irganox 1010」),以65ιηιηφ單軸擠壓機擠壓出直徑 1 mm的股條狀,在水槽中冷卻後,切割成長度2mm而得到 細粒顆粒。 將1 000克該顆粒和2500克水、200克第三磷酸鈣、0.2 克十二基苯磺酸鈉一起投入內容積5升的高壓釜內,再添加 85克異丁烷,歷60分鐘升溫到135°C後,保持在該溫度30 分鐘》 ^ 174- 1331163 然後,爲了保持高壓釜內的壓力在2.3MPa,邊由外部加 入壓縮氮氣,邊打開高壓釜底部的閥以便將內容物放出到大 氣中。 將如以上操作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乾燥後,測定鬆密度, 其爲48克/升。又,發泡粒子的氣泡係平均310微米,爲非 常均一的。 再者,將隨意選出的上述發泡粒子通過其大約中心部作 切斷,用顯微鏡觀察發泡粒子的剖面,在顯微鏡照片(或其 剖面所映出的畫面),隨意選擇50點的氣泡,以其直徑的平 均値來表示上述發泡粒子的平均氣泡直徑。 其次,使上述所得到的發泡粒子成形,以製作第2圖和 第3圖所示的衝擊吸收材1。 具體地,將上述發泡粒子塡充入鋁製模具的空腔內後, 使錶壓0.28MPa.的蒸汽通過模具的料腔以加熱成形,而得 到第2圖所示的衝擊吸收材1。 此時,於上述發泡粒子與上述模具的接觸部分中,發泡 粒子係藉由部分熔融而互相熔黏,如第3圖所示,在衝擊吸 收材1的表面上形成有比內部更高密度的表皮層15。 衝擊吸收材1的內部(表皮層以外的部分)密度係60克/ 升,其表面間隙亦少,亦無凹凸,而爲表面外觀優良者。 又,當使衝擊吸收材1由中央部位斷裂以測定其斷面的 熔黏度時,爲80%。 而且,將上述衝擊吸收材割斷,目視計算其斷面中粒子 破壞的數目和粒子間破壞的數目,以相對於兩者合計數而言 -175- 1331163 粒子破壞數目之比率來表示上述熔黏度。 又,由在同一成形條件下所成形的另一衝擊吸收材1的 內部部分(表皮層以外的部分)來製作縱5〇mm、橫50mm、 厚度25 mm的試驗片,根據JISK6 767來進行壓縮試驗。以 所得到的結果爲基礎,製作應力-應變曲線圖(第4圖顯示其 之一例)。當由該圖求得50%壓縮時的應力時,本實施例爲 0.73MPa » 又,藉由下式來求得能量吸收效率(%)。
能量吸收效率(%)={(0 AB面積)/(OABC面積)}xl00 即,能量吸收效率(%)係爲在第4圖所示的應力-應變曲 線中’點O' A、B的連接線所包圍的部分之面積(圖中斜線 部分所示部分的面積)除以點0、A、B ' C當作頂點的圖形 之面積所得之値,以百分比來表示者。 再者,使用同樣大小的試驗片,藉由與JIS K6767中記 載者同樣的方法,測定壓縮永久變形時,爲1 1 %。
其結果如後述的表13中所示。而且,表13中的成形蒸 氣壓係意指給予熔黏度80%的成形體(衝擊吸收材)之水蒸 氣壓。 (實施例52~54)及(比較例51〜52) 使用表13中所記載者(上述聚合物2〜6)當作基材樹脂, 以外與實施例51同樣地進行。 以下表13中顯示其結果。 -176- 1331163
(el 谳) 比較例52 聚合物6 135 〇〇 寸 180 不均程度 大 0.35 〇 VO 0.43 r—Η 比較例51 嵌 150 〇〇 200 不均程度 大 1 0.40 〇 VO 0.52 67.3 VO 實施例54 聚合物4 130 〇〇 300 非常均一 | 0.26 | 〇 VO | 0.76 | | 72.9 o 實施例53 聚合物3 130 〇〇 300 非常均一 | 0.26 | 〇 VO 0.69 卜 〇\ 實施例52 聚合物2 对 t * 00 280 非常均一 | 0.30 | 〇 v〇 1 0.81 I 丨 74_9 1 CN l H |實施例51| 聚合物1 | L—135_1 00 1 310 1 非常均一 | 0.28 〇 0.73 | 73.1 I t 4 K施例 基材樹脂 發泡溫度(°c) 鬆密度(克/升) 平均氣泡直徑(微米) 氣泡的狀態 成形蒸氣壓(MPa) 密度(克/升) 壓縮應力(MPa) 能iS吸收效率(%) 壓縮永久變形(%) Μ 嶷 1331163 如由表13可知,在使用由上述製造例5、6所得到的不 滿足上述要件(b)和(c)之聚合物5和6當作基材樹脂的情況 (比較例51、52)中,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之氣泡不均程度大, 使用該發泡粒子時爲了得到能顯示可滿足的熔黏度之衝擊 吸收材,必須有高的成形蒸氣壓。 又,該些衝擊吸收材之能量吸收效率低,不能滿足作爲 衝擊吸收材的性能,而且壓縮永久變形亦大。
與其相對地,在使用由製造例1〜4所得到的丙烯系聚合 物(聚合物1〜4)當作基材樹脂的情況(實施例51〜54)中,顯 示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之氣泡係非常均一,而且使用其的衝擊 吸收材在低的成形蒸氣壓能充分熔黏。 再者,實施例51〜5 4的衝擊吸收材之能量吸收效率及壓 縮應力高,壓縮永久變形亦小。 因此,實施例51〜54的衝擊吸收材可利用作爲汽車保險 桿的優良芯材等。
又,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實施例51-54的衝擊吸收 材1之表面上具有表皮層15。該衝擊吸收材1亦可利用作 爲汽車保險桿等。 (實施例55) 本例係爲在衝擊吸收材的表面上設置表皮材而形成衝 擊吸收體的製造例。 本例的衝擊吸收體如第5圖和第6圖所示係爲汽車的儀 表板。 又,如第5圖和第6圖中所示,衝擊吸收體3係爲在由 -178- 1331163 成形爲數凹凸形狀的衝擊吸收材35之一側表面上被覆有表 皮材37。於該衝擊吸收體3中,衝擊吸收材35係由發泡聚 丙烯粒子所形成,而表皮材37係由聚烯烴系彈性體所形 成。 其次,說明本例之衝擊吸收體的製造方法。 首先’準備與上述實施例51同樣的發泡粒子。該發泡 粒子的製作方法係同樣於上述製造例1及實施例5 1。 接著,於模具一側貼附表皮材後,塡充發泡粒子。 其次,在安裝於構成成形模具的2個模具之注模內,關 於第6圖所示的衝擊吸收體,在形成表皮37側用的模具(凹 模)上配置形成表皮材所必需的片材,進行鎖模,再將發泡 粒子塡充於上述成形模具內。 然後’使錶壓〇. 2 8 MPa的蒸汽通過模具的料腔以加熱成 形,而得到第5圖及第6圖所示的衝擊吸收體3。 衝擊吸收體3之衝擊吸收材35的密度爲60克/升,其表 面間隙亦少,亦無凹凸,而爲表面外觀優良者。 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衝擊吸收體3係爲在與上述實 施例51同樣的衝擊吸收材35之一側表面上被覆表皮材37 而成者。 因此,於上述衝擊吸收體3中,上述衝擊吸收材35係 如上述地吸收衝擊時的能量,而且上述衝擊吸收材35之表 面上所設置表皮材37係具有能提高上述衝擊吸收體3的強 度’同時使該衝擊吸收體3的表面美麗之效果。 其次,說明第6關聯發明的實施例。 -179- 1331163 [丙烯系聚合物的製造1] 首先,以下述製造例1〜6中所示的方法來合成上述丙烯 系聚合物[A]丙嫌系聚合物[B]。 製造例1 (i) [二甲基亞矽烷基雙{Ι,Ι’-Ρ-甲基-4-苯基-4-氫莫基)}锆 二氯化物]之合成 以下反應皆係在惰性氣體氣氛中進行,而且反應中使用 經預先乾燥精製的溶劑。
U)消旋-仲介混合物的合成 (b)消旋體的分離 (ii) 觸媒的合成 U)觸媒載體的處理 (b)觸媒成分的調製 以上係與第1關聯發明的製造例1同樣地。 (iii) 丙烯的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45公斤經充分脫水的液化丙烯。於其內導入500毫升 (0.12莫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及氫(3NL),將高壓釜內 升溫到70°C。 然後,藉氬氣壓入上述固體觸媒成分(1.7克)以開始聚 合,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14.1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係爲1 0 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即 -180 - 1331163 丙烯均聚物。其滿足上述要件(a)。 又’該聚合物之MFR(熔體流速)=1〇克/10分鐘,同排三 單元組分率係99.7%,以DSC法(由30°C以10。〇 /分鐘的速 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46°C,滿足上述要件(d)和(e)。再 者,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32%, 以1,3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 · 〇 8 %,滿足 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1」^
(iv)水蒸氣透過度的測定 使上述所得到的聚合物1形成厚度25微米的薄膜,依 照JIS K7 129中所記載的方法來測定水蒸氣透過度γ(以下 的製造例亦同),結果爲10.5(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1的熔點Tm爲146°C,故根據上述 式(1)可知Y應在5.8SYS11.8的範圍內,因爲進入該範圍 內,故滿足上述要件(〇。
製浩例2 (丙烯均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45公斤經充分脫水的液化丙烯。於其內導入500毫升 (0.12莫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及氫(3NL),將高壓釜內 升溫到40°C。 然後,藉氬氣壓入上述固體觸媒成分(3.0克)以開始聚 合,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4.4公斤的聚合物》 -181 - 1331163 該聚合物係爲1 0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即 丙烯均聚物。其滿足上述要件(a)。 又,該聚合物之MFR爲2克/10分鐘,同排三單元組分 率係9 9 _ 8 %,以D S C法(由3 0 °C以1 0 °C /分鐘的速度升溫) 所測定的熔點爲152°C,滿足上述要件(d)和(e)。再者,以 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 8 9 %,以1,3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005%,滿足上述 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2」。 又,就上述聚合物2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同樣地作, 檢查於形成薄膜時的水蒸氣透過度 Y,其爲 9 · 5 (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2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52 °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4.6SYS9.8的範圍內,因爲進 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3 (丙烯/乙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添加500毫升(0.12莫耳)三 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TC。然後,添 加上述固體觸媒成分(9.0克),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氣體 (丙烯:乙烯=97.5:2.5之重量比)以使壓力成爲0.7MPa而開 始聚合,於本條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9.3公斤的聚合物。 -182- 1331163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7.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及3 · 〇莫耳%由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上述要件 ⑷。 又’該聚合物之MFR爲14克/10分鐘,同排三單元組 分率係99.2%,以DSC法(由30°C以1 〇。(: /分鐘的速度升溫) 所測定的熔點爲141 °C,滿足上述要件(d)和(e卜再者,以 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丨.06%,以1>3_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 i 6%,滿足上述要 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3」。 又’就聚合物3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和2同樣地作, 檢查於形成薄膜時的水蒸氣透過度 Y,其爲 1 2 · 〇(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3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1°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6.8SYS13.5的範圍內,因爲進 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4 (丙烯/1-丁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添加50〇毫升(〇12莫耳)三 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〇ec。然後,添 加上述固體觸媒成分(9.0克),導入丙烯和1-丁烯的混合氣 體(丙烯:1-丁烯=90:10)以使壓力成爲〇.6MPa而開始聚合, 於本條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183- 1331163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8.6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5.4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 元及4.6莫耳%由丁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上述要 件(a)。 又’該聚合物之MFR爲6克/10分鐘,以DSC法(由30 °C以1 0°C /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 42°C,同排三 單元組分率係99.3%,滿足上述要件(d)和(e)。再者,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丨.2 3 %,以1,3 -插入
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 · 〇 9 %,滿足上述要件 (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4」。 又,就聚合物4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3同樣地作,檢 查水蒸氣透過度Y,其爲1 1 .5(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4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2°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6.6SYS 13.1的範圍內,因爲進 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5 (丙烯系聚合物B的製造,丙烯均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氯化二乙 基鋁(45克)、11.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者, 邊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0容量%,邊在65°C的高壓釜內 溫以9公斤/小時的速度經歷4小時將丙烯導入高壓釜內。 停止丙烯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〇〇毫升丁 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 -184- 30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係爲10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即 丙烯均聚物。其滿足上述要件(a)。 該聚合物之MFR爲7克/10分鐘,以DSC法(由30 °C以 1G°C/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65°C,同排三單元 組分率係9 7.6 %,
又’以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 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即,其 不滿足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5」。 又,就聚合物5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4同樣地作,檢 査於形成薄膜時的水蒸氣透過度Y,其爲7.8(g/m2/2 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5的如上述之溶點Tm爲165 °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Y應在2.0SYS5.6的範圍內,其不在 該範圍內。
即,聚合物5不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6 (丙烯系聚合物B的製造,丙烯/乙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氯化二乙 基鋁(40克)、7.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者,邊 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0容量%,邊在60 °C的高壓釜內溫 保持壓力爲〇.7MPa而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氣體(丙烯·-乙 烯=97.5:2.5的重量比)。 停止混合氣體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00毫 -185- 1331163 升丁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而 得到的32公斤聚合物。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 6.4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及3.6莫耳%由1-丁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上述要件 (a)。 又,該聚合物之MFR爲12克/10分鐘,以DSC法(由30 °C以1 (TC /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46°C,同排三 單元組分率係9 6.0 %。
又,該聚合物之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 比例爲0%,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〇°/。°即,該物不滿足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6」。 又,就上述聚合物6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5同樣地作, 檢查水蒸氣透過度γ,其爲15.〇(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6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6°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γ應在5.8$γ$ 118的範圍內,其不在 該範圍內。 即’該物不滿足上述要件(c)。 表14中顯示以上製造例1〜6的結果。 -186 · 1331163 (寸【歉) 聚合物6 製造例6 96.4 VO cn 1 〇 〇 寸 » 1 〇 96.0 (N τ-Η 聚合物5 1 製造例5 Ο 〇 > < 1 1 〇 〇 r "4 oo 91.β 卜 聚合物4 i_ 製造例4 95.4 1 寸 (N 0.09 CS 寸 Ψ ^ 99.3 ν〇 聚合物3 製造例3 97.0 〇 m 1 v〇 〇 0.16 r—H 寸 ,i 0 01 99.2 寸 Τ—Η 聚合物2 i_ 製造例2 〇 〇 1 1 0.89 0.005 1 J CM ON 99.8 CS 聚合物1 (丙烯聚合物 A) 製造例1 〇 〇 1 1 CN m 0.08 VO 寸 〇 99.7 ο 丙烯均聚物的種類 製造例 丙烯 (莫耳%) 乙烯 (莫耳%) 卜时 V_^ [2,1]插入 Π,3]插入 溶點Tm(°C) 徵5 b£ mm分率(%) MFR(克/10分鐘) 聚合物的 組成 位慰不規 則單元之 比例(%) 。一^<n鏃面豳3<1〇踩贮绷嵌「亵.1-1」离「亵2」昍赵擗靶靶味>「-」*-&-[10鄄§「簑^-1」赵「娱-2」<-3-谳
's, 1331163 如由表14亦可知,聚合物1〜聚合物4係滿足上述要件 (a)〜(c) ’而相當於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又,聚合物i〜聚 合物4亦滿足上述要件(d)和(e)。 另一方面,聚合物5和聚合物6雖然滿足上述要件(a), 但是不滿足上述要件(b)和(c)。即,聚合物5和聚合物6係 相當於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 其次’說明使用上述製造例1〜6所得到的聚合物1〜6來 製造衝擊吸收材的實施例61〜66。
寶施例6 1 如桌2圖及第3圖所不的第5關聯發明,本例的衝擊吸 收材1之與長度方向垂直的面之剖面形狀大略成U字狀,爲 用於形成汽車保險桿的芯材。 又’衝擊吸收材1之表面被覆有高密度的表皮層15。 以下,說明衝擊吸收材1的製造方法。 首先,如下製作發泡粒子以當作衝擊吸收材的材料。
使於上述製造例1所得到的聚合物1 (相當於丙烯系聚合 物[A])於上述製造例5所得到的聚合物5(相當於丙烯系聚 合物[A])以90:10(重量比)作混合,於該混合物中加入抗氧 化劑(0.05重量%吉富製藥(股)製的商品名稱「優西諾克司 BHT」及0.10重量%汽巴嘉基製的商品名稱「Irganox 1010」)’以65πιιηφ單軸擠壓機擠壓出直徑imm的股條狀, 在水槽中冷卻後,切割成長度2mm而得到細粒顆粒。 以D S C來測量如此所得到的顆粒時,顯示一個吸熱峰, 波峰溫度爲1 5 3 °C。 -188- 1331163 將1000克該顆粒和2500克水、200克第三磷酸鈣、0.2 克十二基苯磺酸鈉一起投入內容積5升的高壓釜內,再添加 120克異丁烷,歷60分鐘升溫到14(TC後,保持在該溫度 3 0分鐘。 然後,爲了保持高壓釜內的壓力在2.3MPa,邊由外部加 入壓縮氮氣,邊打開高壓釜底部的閥以便將內容物放出到大 氣中。
將如以上操作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乾燥後,測定鬆密度, 其爲42克/升。又,發泡粒子的氣泡係平均250微米,爲非 常均一的。 再者,將隨意選出的上述發泡粒子通過其大約中心部作 切斷,用顯微鏡觀察發泡粒子的剖面,在顯微鏡照片(或其 剖面所映出的畫面),隨意選擇50點的氣泡,以其直徑的平 均値來表示上述發泡粒子的平均氣泡直徑》
其次,使上述所得到的發泡粒子成形,以製作衝擊吸收 材1。 具體地,將上述發泡粒子塡充入鋁製模具的空腔內後, 使錶壓0.28MPa的蒸汽通過模具的料腔以加熱成形,而得 到第2圖所示的衝擊吸收材1。 此時,於上述發泡粒子與上述模具的接觸部分中,發泡 粒子係藉由部分熔融而互相熔黏,如第3圖所示,在衝擊吸 收材1的表面上形成有比內部更高密度的表皮層15。 衝擊吸收材1的內部(表皮層以外的部分)密度係60克/ 升,其表面間隙亦少,亦無凹凸,而爲表面外觀優良者 -189- 1331163 又’當使衝擊吸收材1由中央部位斷裂以測定其斷面的 熔黏度時,爲80% » 而且,將上述衝擊吸收材割斷,目視計算其斷面中粒子 破壞的數目和粒子間破壞的數目,以相對於兩者合計數而言 粒子破壞數目之比率來表示上述熔黏度。
又’由在同一成形條件下所成形的另一衝擊吸收材1的 內部部分(表皮層以外的部分)來製作縱50mm、橫50mm、 厚度25mm的試驗片,根據JISK6767來進行壓縮試驗。以 所得到的結果爲基礎’製作應力-應變曲線圖(第4圖顯示其 之一例)。當由該圖求得5 0%壓縮時的應力時,本實施例爲 0.75MPa 〇 又,藉由下式來求得能量吸收效率(%)。
能量吸收效率(%)={(OAB面積)/(OABC面積)}χ100 即,能量吸收效率(%)係爲在第4圖所示的應力-應變曲 線中,點0、A、B的連接線所包圍的部分之面積(圖中斜線 部分所示部分的面積)除以點O' A、B' C當作頂點的圖形 之面積所得之値,以百分比來表示者。 再者,使用同樣大小的試驗片,藉由與JIS K6767中記 載者同樣的方法,測定壓縮變形時,爲1 1 %。 其結果如後述的表15中所示。而且,表15中的成形蒸 氣壓係意指給予熔黏度80%的成形體(衝擊吸收材)之水蒸 氣壓。 (實施例62〜67)及(比較例61~62) 使用表1 5中所記載者當作基材樹脂,以外與實施例61 -190- 1331163 同樣地進行。 以下表15及表16中顯示其結果。
-191 - 1331163 (SIS 實施例67 聚合物2/ 聚合物6 =90/10 156 146 250 非常均一 0.35 0.06 0.81 74.9 實施例66 聚合物4/ 聚合物5 =50/50 156 145 们 220 非常均一 0.35 0.06 0.85 75.8 ΟΪ 實施例65 聚合物3/ 聚合物5 =30/70 159 150 iT) I__250_____I 非常均一 0.35 0.06 0.88 v〇 卜 m 實施例64 聚合物2/ 聚合物5 =95/5 157 1 145 1 〇 300 非常均一 0.30 0.06 0.84 75.7 <N 實施例63 聚合物1/ 聚合物5 = 10/90 1__161__I 1 150 1 卜 1 250 1 非常均一 1 1 0.35 | 0.06 1 0.91 1 1 76·4 1-H 實施例62 聚合物1/ 聚合物5 =50/50 158 145 1 ;220 1非常均一1 0.30 0.06 0.83 75.1 CN 贸施例61 聚合物1/ 聚合物5 =90/10 1_1531 140 CS 250 非常均一 | 0.30 | 0.06 | 0.75 I 1 74·2 1 W施例 S材樹脂的組成 驻材樹脂的熔點 發泡溫度(°c) 鬆密度(克/升) 平均氣泡直徑(微米) 氣泡的狀態 成形蒸氣壓(MPa) 密度(g/cm3) Μ縮應力(MPa) 能夼吸收效率(%) 腿縮永久變形(%) m Μ 留
1331163 m i6) 實施例 比較例61 比較例62 發 泡 M/JL. 子 基材樹脂的組成 聚合物1/ (單獨使用) 聚合物5 (單獨使用) 基材樹脂的熔點 146 165 發泡溫度(°c) 135 150 鬆密度(克/升) 48 48 平均氣泡直徑(微米) 310 200 氣泡的狀態 均一 不均程度大 衝 擊 吸 收 材 成形蒸氣壓(MPa) 0.28 0.40 密度(克/升) 60 60 壓縮應力(MPa) 0.73 0.52 能量吸收效率(%) 73.1 67.3 壓縮永久變形(%) 11 16 如由表15可知’在使用相當於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的 聚合物1〜4和相當於丙烯系聚合物[B]的聚合物5或6當作 基材樹脂的情況(實施例61〜6*7)中,顯示所得到的發泡粒子 之氣泡非常均一,而且使用其的衝擊吸收材在低的成形蒸氣 壓能充分熔黏。 再者’實施例61〜6 7的衝擊吸收材之能量吸收效率及壓 縮應力局,壓縮永久變形亦小。因此,實施例61〜67的衝 擊吸收材可利用作爲汽車保險桿的優良芯材等。 又,如第5關聯發明所示的第2圖及第3圖中所示,實 施例61〜6 7的衝擊吸收材1之表面上具有表皮層15。該衝 擊吸收材1亦可利用作爲汽車保險桿等。 與其相對地,如由表16可知,在使用相當於上述丙烯 系聚合物[A]的聚合物1單獨地當作基材樹脂的情況(比較 例61)中,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之氣泡均一性係不足夠的,而 且衝擊吸收材的能量吸收效率亦不足夠的。 又,在使用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的聚合物5單獨地當作 -193- 1331163 基材樹脂的情況(比較例62)中,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之氣泡不 均程度大,使用該發泡粒子時爲了得到能顯示可滿足的熔黏 度之衝擊吸收材,必須有高的成形蒸氣壓。又,比較例62 之衝擊吸收材的能量吸收效率低,不能滿足作爲衝擊吸收材 的性能,而且壓縮永久變形亦大。 (實施例68) 本例係爲在衝擊吸收材的表面上設置表皮材而形成衝 擊吸收體的製造例。
本例的衝擊吸收體如第5圖和第6圖所示係爲汽車的儀 表板。 又,如第5圖和第6圖中所示,衝擊吸收體3係爲在由 成形爲數凹凸形狀的衝擊吸收材35之一側表面上被覆有表 皮材37。於該衝擊吸收體3中,衝擊吸收材35係由發泡聚 丙烯所形成,而表皮材3*7係由聚烯烴系彈性體所形成。. 其次,說明本例之衝擊吸收體的製造方法。
首先,準備與上述實施例61同樣的發泡粒子。該發泡 粒子的製作方法係同樣於上述實施例6 1。即,本例中的發 泡粒子係含有作爲上述丙烯系聚合物[A]的聚合物1及作爲 上述丙烯系聚合物[B]的聚合物5當作基材樹脂。 其次,在安裝於構成成形模具的2個模具之注模內,關 於第6圖所示的衝擊吸收體,在形成表皮材37側用的模具 (凹模)上配置形成表皮材所必需的片材,進行鎖模,再將發 泡粒子塡充於上述成形模具內。 然後,使錶壓0.3OMPa的蒸汽通過模具的料腔以加熱成 -194- 1331163 形,而得到第5圖及第6圖所示的衝擊吸收體3。 衝擊吸收體3之衝擊吸收材35的密度爲0.06g/cm3,其 表面間隙亦少,亦無凹凸,而爲表面外觀優良者。 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衝擊吸收體3係爲在與上述實 施例61同樣的衝擊吸收材35之一側表面上被覆表皮材37 而成者。
因此,於上述衝擊吸收體3中,上述衝擊吸收材35係 如上述地吸收衝擊時的能量,而且上述衝擊吸收材35之表 面上所設置表皮材37係具有能提高上述衝擊吸收體3的強 度,同時使該衝擊吸收體3的表面美麗之效果。 其次,說明第7關聯發明的實施例。 [基材樹脂的製造] 首先,以下述製造例1〜4中所示的方法來合成作爲基材 樹脂的丙烯系聚合物。 製浩例1
(0 [二甲基亞矽烷基雙{1,1’-(2-甲基-4·苯基-4-氫輿基)}錆 二氯化物]之合成 以下反應皆係在惰性氣體氣氛中進行,而且反應中使用 經預先乾燥精製的溶劑。 U)消旋-仲介混合物的合成 (b)消旋體的分離 (ii)觸媒的合成 U)觸媒載體的處理 (b)觸媒成分的調製 -195- 1331163 以上係與第1關聯發明的製造例1同樣地。 (iii) 丙煤的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45公斤經充分脫水的液化丙烯。於其內導入5 00毫升 (0.12莫耳)三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及氫(3NL),將高壓釜內 升溫到70°C。 然後,藉氬氣壓入上述固體觸媒成分(1.7克)以開始聚 合,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 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1 4.1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係爲1 0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即 丙烯均聚物。滿足上述丙烯系聚合物所關於的上述要件 (a)。 又,該聚合物之MFR(熔體流速)=1〇克/1〇分鐘,同排三 單元組分率係99.7%,以DSC法(由30°C以10〇C /分鐘的速 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46°C,滿足上述要件(e)和(f)。再 者’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132%, 以1,3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〇 〇 8 %,滿足 上述丙烯系聚合物所關於的上述要件(b)。 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丙烯系聚合物稱爲「聚合物1」。 (iv) 水蒸氣透過度的測定 使上述所得到的聚合物1形成厚度25微米的薄膜,依 照JIS KL7 129中所記載的方法來測定水蒸氣透過度A(以下 的製造例亦同),結果爲l〇.5(g/m2/24hr)。 -196- 1331163 而且,由於聚合物1的熔點Tm爲146°C,故根據上述 式(1)可知A應在5.8$Α$Π.8的範圍內,因爲進入該範圍 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2 (丙烯/乙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添加500毫升(0.12莫耳)三 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0°C。然後,添 加上述固體觸媒成分(9.0克),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氣體 (丙烯:乙烯=97.5:2.5之重量比)以使壓力成爲0.7MPa而開 始聚合,於本條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9.3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 7.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及3.0莫耳%由乙燒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上述要件 (a)。 又,該聚合物之MFR爲14克/10分鐘,同排三單元組 分率係99.2%,以DSC法(由30°C以10°C /分鐘的速度升溫) 所測定的熔點爲1 4 1 °C,滿足上述要件(e)和(f)。再者,以 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1.0 6 %,以1,3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 1 6%,滿足上述要 件(b)。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2」。 又,就聚合物2而言,與上述聚合物1同樣地作,檢查 於形成薄膜後的水蒸氣透過度A,其爲12.0(g/m2/2 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2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厂(:,故 -197- 1331163 根據上述式(1)可知A應在6.8SAS 13.5的範圍內,因爲進 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3 (丙烯/卜丁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添加500毫升(0.12莫耳)三 異丁基鋰的己烷溶液,將高壓釜內升溫到70°C。然後,添 加上述固體觸媒成分(9.0克),導入丙烯和1-丁烯的混合氣 體(丙烯:卜丁烯=90:10)以使壓力成爲0.6MPa而開始聚合, 於本條件下進行3小時的聚合反應。 然後,將100毫升乙醇壓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 殘存的氣體成分,而得到8.6公斤的聚合物。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5.4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 元及4.6莫耳%由1-丁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對於丙 烯系聚合物的上述要件(a)。 又,該聚合物之MFR爲6克/10分鐘,以DSC法(由30 °C以l〇°C/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42°C,同排三 單元組分率係99.3%’滿足上述要件(e)和(f)。再者,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1.23%,以1,3-插入 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0.09%,滿足上述要件 (b)。滿足上述丙烯系聚合物所關於的要件(b)。將此處所得 到的聚合物稱爲「聚合物3」。 又,就聚合物3而言,與上述聚合物〗及2同樣地作而 形成薄膜,檢查水蒸氣透過度A,其爲1 1 _5(g/m2/2 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3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2。(〇,故 -198- 1331163 根據上述式(1)可知A應在6.6SAS 13.1的範圍內,因爲進 入該範圍內,故滿足上述丙烯系聚合物所關於的要件(c)» 製造例4 (丙烯系聚合物的製浩,丙烯均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45克氯化 二乙基鋁、Π .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者,邊 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0容量%,邊在65 °C的高壓釜內溫 以9公斤/小時的速度經歷4小時將丙烯導入高壓釜內。 停止混合氣體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 〇〇毫 升丁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而 得到3 0公斤的聚合物。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聚 合物4」。 該聚合物4係爲1 0 0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即丙烯均聚物。其滿足對於丙烯系聚合物的上述要件(a)。 又’聚合物4之MFR爲7克/10分鐘,以DSC法(由30 °C以1 〇°C /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 60°C,同排三 單元組分率係97.0%, 又,就聚合物4而言,以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 單元之比例爲〇% ’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 比例爲0%。即,聚合物4不滿足上述丙烯系聚合物所關於 的要件(b)。 又,與聚合物1〜3同樣地作,檢查聚合物4於形成薄膜 時的水蒸氣透過度A,其爲l〇.〇(g/m2/2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4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60°C,故 -199- 1331163 根據上述式(1)可知A應在3.0SAS7.2的範圍內,其不在 該範圍內。 即’聚合物4不滿足上述要件(c)。 丙烯系聚合物的製造,丙烯/乙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氯化二乙 基鋁(40克)、7.5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者,邊 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_0容量%,邊在60°C的高壓釜內溫 保持壓力爲0.7MPa而導入丙烯和乙烯的混合氣體(丙烯:乙 烯=97_5 :2·5的重量比)。 停止混合氣體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〇〇毫 升丁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而 得到的3 2公斤聚合物。 該聚合物中存在有96.4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及3.6莫耳%由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對於丙烯系 聚合物的上述要件(a)。 又,該聚合物5之MFR爲12克/10分鐘,以DSC法(由 3 0°C以10°C /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46°C,同排 三單元組分率係96.0%。 又’聚合物5之以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 比例爲0%,以1,3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0%。即’聚合物5不滿足上述丙烯系聚合物所關於的要件 (b)。 又’與聚合物1〜4同樣地作,檢查聚合物5於形成薄膜 -200- 1331163 時的水蒸氣透過度A,其爲1 5.0(g/m2/2 4hr)。 而且’由於聚合物5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46。(〇,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A應在5.8SAS 11.8的範圍內,其不在 該範圍內。 即’聚合物5不滿足上述要件(c)。 製造例6.(丙烯系聚合物的製造,丙烯n_ 丁烯共聚合) 於內容積2 00升的攪拌式高壓釜內以丙烯充分置換後, 導入60升經過精製的正庚烷,在丙烯氣氛下導入45克氯化 二乙基鋁、15.0克九紅索路貝公司製三氯化鈦。再者,邊 保持氣相部的氫濃度爲7.0容量%,邊在60°C的高壓釜內溫 保持壓力爲〇.6MPa而導入丙烯和1-丁烯的混合氣體(丙 烯:卜丁烯=90:10的重量比)。 停止混合氣體的導入後,再繼續1小時反應,將100毫 升丁醇加入反應系內以停止反應,淸除殘存的氣體成分,而 得到的24公斤聚合物。以下,將此處所得到的聚合物稱爲 「聚合物6」。 該聚合物6中存在有96.9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 元及3.1莫耳%由1·丁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其滿足對於丙 烯系聚合物的上述要件(a) 〇 又,該聚合物6之MFR爲8克/10分鐘,以DSC法(由 3 0°C以l〇t /分鐘的速度升溫)所測定的熔點爲150°C,同排 三單元組分率係95.4%。 又,聚合物6之以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 比例爲0%,以1,3-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爲 -201- 1331163 〇%,其不滿足上述丙烯系聚合物所關於的要件(bp 又’與聚合物1〜5同樣’檢查聚合物6在成形成爲薄膜 時的水蒸氣透過度A,其爲16.2(g/m2/24h〇。 而且’由於聚合物6的如上述之熔點Tm爲150 °C,故 根據上述式(1)可知A應在5.0SAS 10.5的範圍內,其不在 該範圍內》 即’聚合物6不滿足上述要件(c)。 [發泡粒子的製造] 其次,說明使用由上述製造例1〜6所得到聚合物1〜6於 基材樹脂中而製造發泡粒子的實施例。 實施例7 1 於製造例1所得到的聚合物1中,加入抗氧化劑(〇.05 重量%吉富製藥(股)製的商品名稱「優西諾克司BHT」及0.10 重量%汽巴嘉基製的商品名稱「IrganoxlOlO」),以65πιιηφ 單軸擠壓機擠壓出直徑1 mm的股條狀,在水槽中冷卻後, 切割成長度2mm而得到細粒顆粒。 將1000克該顆粒和2500克水、200克第三磷酸鈣、0.2 克十二基苯磺酸鈉一起投入內容積5升的高壓釜內,再添加 130克異丁烷,歷60分鐘升溫到〗37t後,保持在該溫度 30分鐘。 然後,爲了保持高壓釜內的壓力在2.3MPa,邊由外部加 入壓縮氮氣,邊打開高壓釜底部的閥以便將內容物放出到大 氣中。 將如以上操作所得到的發泡粒子乾燥後,測定鬆密度, -202- 1331163 其爲21克/升。又,發泡粒子的氣泡係平均310微米,爲非 常均一的。以下將本發泡粒子稱爲「發泡粒子A」<· 再者,將隨意選出的上述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通過其 大約中心部作切斷,用顯微鏡觀察發泡粒子的剖面,由顯微 鏡照片或其剖面所映出的畫面,隨意選擇50點的氣泡,以 其直徑平均値來表示上述發泡粒子的平均氣泡直徑。 實施例72_ 使用由製造例1所得到的聚合物1,發泡溫度爲135 °C, 而且異丁烷的添加量爲118克,以外與上述實施例71同樣 地進行,以製作發泡粒子。 該發泡粒子之鬆密度爲48克/升。又,發泡粒子的氣泡 係平均280微米,爲非常均一的。以下將本發泡粒子稱爲「發 泡粒子B」。 實施例73 使用由製造例2所得到的聚合物2,發泡溫度爲1 3 0°C, 而且異丁烷的添加量爲118克,以外與上述實施例71同樣 地進行,以製作發泡粒子。 該發泡粒子之鬆密度爲48克/升。又,發泡粒子的氣泡 係平均3 0 0微米’爲非常均一的。以下將本發泡粒子稱爲「發 泡粒子C」。 實施例74 使用由製造例3所得到的聚合物3,發泡溫度爲1 3 2 °C, 而且異丁院的添加量爲120克’以外與上述實施例71同樣 地進行,以製作發泡粒子。 -203- 1331163 該發泡粒子之鬆密度爲22克/升。又,發泡粒子的氣泡 係平均300微米’爲非常均一的。以下將本發泡粒子稱爲「發 泡粒子D」。 比較例7 1 使用由製造例4所得到的聚合物4,發泡溫度爲1 5 0。(:, 以外與上述實施例7 1同樣地進行,以得到發泡粒子。 該發泡粒子之鬆密度爲22克/升。又,發泡粒子的氣泡 係平均200微米’不均程度大。以下將本發泡粒子稱爲「發 泡粒子E」》 I:卜,較例7 2 使用由製造例5所得到的聚合物5,發泡溫度爲1 3 5。(:, 以外與上述實施例7 1同樣地進行,以得到發泡粒子。 該發泡粒子之鬆密度爲2 1克/升。又,發泡粒子的氣泡 係平均180微米’不均程度大。以下將本發泡粒子稱爲「發 泡粒子F」。 ί:卜.較例73 異丁烷的添加量爲1 1 8克,以外與上述比較例72同樣 地進行,以製作發泡粒子。 該發泡粒子之鬆密度爲48克/升。又,發泡粒子的氣泡 係平均200微米’不均程度大。以下將本發泡粒子稱爲「發 泡粒子G」。 比較例7 4 使用由製造例6所得到的聚合物6,發泡溫度爲1 4 0 °C, 以外與上述實施例7 1同樣地進行,以得到發泡粒子。 -204- 1331163 該發泡粒子之鬆密度爲22克/升。以下將本發泡粒子稱 爲「發泡粒子Η」。 表1 7及表1 8中所顯示以上的結果。 m 17) 實施例71 實施例72 實施例73 實施例74 發泡粒子的種類 發泡粒子 A 發泡粒子 B 發泡粒子 C 發泡粒子 D 基 材 樹 脂 基材樹脂 (製造例) 聚合物1 (製造例1) 聚合物1 (製造例1) 聚合物2 (製造例2) 聚合物3 (製造例3) MFR(克/10分鐘) 10 10 14 6 單體種類 — - 乙烯 1-丁烯 共聚單體含量(莫耳 %) — — 3.0 4.6 熔點(°C)146 146 146 141 142 水蒸氣透過度 (g/m2/24hr) 10.5 10.5 12.0 11.5 [mm]分率 99.7 99.7 99.2 99.3 [2,1]插入(%) 1.32 1.32 1.06 1.23 [1,3]插入(%) 0.08 0.08 0.16 0.09 發 泡 粒 子 發泡溫度(°C) 137 135 130 132 鬆密度(克/升) 21 48 48 22 平均氣泡直徑(微米) 310 280 300 300 氣泡狀態 非常均一 非常均一 非常均一 非常均一
表中,「共聚單體種類」及「共聚單體含量」的項目中,「-」 係指沒有添加共聚單體而進行聚合。 -205 - 1331163 m is) 比較例71 比較例72 比較例73 比較例74 發泡粒子的種類 發泡粒子 E 發泡粒子 F 發泡粒子 G 發泡粒子 Η 基 材 樹 脂 基材樹脂 (製造例) 聚合物4 (製造例4) 聚合物5 (製造例5 聚合物5 (製造例5 聚合物6 (製造例6) MFR(克/10分鐘) 7 12 12 8 單體種類 一 乙烯 乙烯 1-丁烯 共聚單體含量(莫耳 %) — 3.6 3.6 3.1 熔點(°C)146 160 146 146 150 水蒸氣透過度 (g/m2/24hr) 10.0 15.0 15.0 16.2 [mm]分率 97.0 96.0 96.0 95.4 [2,1]插入(%) 0 0 0 0 [1,3]插入(%) 0 0 0 0 發 泡 粒 子 發泡溫度(°C) 150 135 135 140 鬆密度(克/升) 22 21 48 22 平均氣泡直徑(微米) 200 180 200 180 氣泡狀態 不均程度 大 不均程度 大 不均程度 大 不均程度 大 表中,「共聚單體種類」及「共聚單體含量」的項目中,「__ 係指沒有添加共聚單體而進行聚合。 [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之製造] 其次,使用上述實施例71〜74及比較例71〜74所得到的 上述發泡粒子A〜Η來製作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 實施例7 5 經由料斗,使用壓縮空氣逐次地將上述實施例71所得 到的發泡粒子Α以壓縮率24%邊壓縮及邊塡充入鋁製的成 形用模具內後,使錶壓0.2 8MPa的蒸汽通過模具的料腔以 加熱成形,以製作密度〇.〇28g/cm3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 形體。 又,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來製作縱290mm、橫 -206- 1331163 290mm、厚度10mm的試驗片,根據ASTM E96來測定透 濕度。 又,由同一條件下成形而成的另一成形體來製作縱 50mm、橫50mm、厚度25mm的試驗片,根據JIS K7220 來進行壓縮試驗時,測量壓縮時的應力。 再者,由同一條件下成形而成的另一成形體來製作縱 200mm、橫30mm、厚度12.5mm的試驗片,依照JISK6767, 測量在Π 〇°C的加熱尺寸變化率,根據以下基準來判定。 〇:尺寸收縮率低於3 %。 △:尺寸收縮率在3%以上及6%以下。 X :尺寸收縮率超過6%。 表19中顯不以上之結果。 (實施例76~86)及(比較例73~86) 如後述表19~表22中所示者改變發泡粒子的種類和成 形條件,以外與上述實施例5同樣地作,以製作聚丙烯系 樹脂發泡成形體。 又,與上述實施例5同樣地,由這些聚丙烯系樹脂發泡 成形體來製作試驗片,測定透濕度,而且進行壓縮試驗及 耐熱試驗。 表19〜表22中顯不其結果。 在以下表19~表22中,成形蒸氣壓係意指能產生熔黏 度8 0%的成形體之水蒸氣壓。 此處,熔黏度係指將由成形體所製作的試驗片割斷,目 視計算其斷面中粒子破壞的數目和粒子間破壞的數目,以 -207- 1331163 相對於兩者合計數而言粒子破壞數目之比率(%)來表示上 述熔黏度。
- 208 - 1331163 (6 一概) 實施例80 1 發泡粒子B ro 0.28 0.070 0.030 0.95 〇 實施例79 發泡粒子B 1 _ 0.28 0.060 0.032 0.73 〇 實施例78 發泡粒子B cn 0.28 0.056 0.033 0.60 〇 實施例77 發泡粒子A 0.28 0.040 0.035 0.43 〇 實施例76 1 發泡粒子A 〇〇 0.28 0.035 0.041 0.40 〇 實施例75 發泡粒子A 0.28 0.028 0.054 0.28 〇 1 發泡粒子的種類 壓縮率(%) 成形蒸氣壓(MPa) /—\ ε ο ~£b m 賴 链 透濕度(g/m2/hr) 壓縮試驗(MPa) 耐熱試驗 -68- 1331163 (OCNS 實施例86 發泡粒子D Ο 0.26 0.040 0.035 0.45 〇 實施例85 1 發泡粒子D 1_ 〇〇 0.26 0.035 0.041 0.42 〇 實施例84 發泡粒子D 0.26 0.028 0.053 0.29 〇 實施例83 1_ 1 發泡粒子C 1_ to m 0.26 0.070 0.029 0.90 〇 實施例82 1 發泡粒子C 0.26 0.060 0.031 0.69 〇 實施例81 1 發泡粒子C 0.26 0.056 0.033 0.57 〇 1 發泡粒子的種類 m縮率(%) 成形蒸氣壓(MPa) 成形體密度(g/cm3) 透濕度(g/m2/hr) 壓縮試驗(MPa) 耐熱試驗 ΕΚ '0^. 1331163 00)谳) 比較例80 發泡粒子F 0.35 0.040 0.045 0.34 <3 比較例79 發泡粒子F 〇〇 0.35 0.035 0.051 0.31 0 比較例78 發泡粒子F 0.35 0.028 0.059 1 0.23 <3 比較例77 發泡粒子E 〇 0.40 0.040 0.042 0.36 <1 比較例76 發泡粒子E 〇〇 0.40 0.035 0.049 0.33 __J 0 比較例75 發泡粒子E 0.40 0.028 ___1 0.059 0.24 <3 發泡粒子的種類 壓縮率(%) 成形蒸氣壓(MPa) 成形體密度(g/cm3) /—\ Ut (Μ ε S m 壓縮試驗(MPa) v/v \ 1 迤5: y'· 1 r mE 5= ΕΚ
• IIOJ- 1331163 比較例86 發泡粒子Η Ο 0.30 0.040 0.043 0.40 〇 比較例85 發泡粒子Η 00 0.30 0.035 0.048 0.37 〇 比較例84 發泡粒子Η 宕 0.30 0.028 0.059 0.27 〇 比較例83 發泡粒子G 0.35 0.070 0.050 .0.76 | < 比較例82 發泡粒子G 口 0.35 0.060 0.051 0.59 <] 比較例81 發泡粒子G m 1—^ 0.35 0.056 0.051 0.48 < 發泡粒子的種類 壓縮率(%) 成形蒸氣壓(MPa) 成形體密度(g/cm3) 透濕度(g/mVhr) 壓縮試驗(MPa) 耐熱試驗 -CSIICN- 1331163 如由表1 9〜2 2可知’由實施例7 5〜實施例8 6所得到 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之透濕度Y(g/mVh〇和密度 (g/cm3)的關係爲滿足上述式(2)的關係’爲透濕度低、防 濕性優良者》又,耐熱性和強度亦優良。因此,爲當作 建築用構件或車輛用構造元件等的優良物。 再者’實施例75〜80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當與 比較例75~77者比較時,雖然它們皆含有聚丙烯的均聚 物當作基材樹脂’但是比較例75〜*77的聚丙烯系樹脂發 泡成形體之透濕度Y(g/m2/hr)和密度(g/cm3)的關係不滿 足上述式(2)的關係。而且,實施例75〜80與比較例75〜77 在大略相同的成形條件下彼此各自比較時,實施例 75~80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之耐熱性和強度優 良’而且與比較例75〜77比較下,透濕度低而防濕性更 優良。 又’實施例81〜8 3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當與與 比較例78〜83者比較時,雖然它們皆含有丙烯和乙烯的 共聚物當作基材樹脂,但是比較例78~83的聚丙烯系樹 脂發泡成形體之透濕度Y(g/m2/hr)和密度(g/cm3)的關係 不滿足上述式(2)的關係。而且,實施例81〜83與比較例 78〜83在大略相同的成形條件下彼此各自比較時,實施 例8 1〜83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之耐熱性和強度優 良’而且與比較例78〜83比較下,透濕度低而防濕性更 優良。 -213- 1331163 又’實施例84〜86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當與與 比較例84〜86者比較時,雖然它們皆含有丙烯和乙烯的 共聚物當作基材樹脂,但是比較例84〜86的聚丙烯系樹 脂發泡成形體之透濕度Y(g/m2/hr)和密度(g/cm3)的關係 不滿足上述式(2)的關係。而且,實施例84〜86與比較例 84〜86在大略相同的成形條件下彼此各自比較時,實施 例84〜86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之耐熱性和強度優 良,而且與比較例84〜86比較下,透濕度低而防濕性更 優良。 · (五)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實施例21中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之斜 視圖。 第2圖係顯示第5關聯發明的實施例5 1中的衝擊吸 收材之全體的說明圖。 第3圖係第5關聯發明的實施例5 1中的衝擊吸收材 之剖面說明圖。 第4圖係第5關聯發明的實施例5 1中的衝擊吸收材. 之應力-應變曲線圖。 第5圖係5關聯發明的實施例55中的衝擊吸收體之 全體的說明圖。 第6圖係5關聯發明的實施例55中的衝擊吸收體之 剖面說明圖。 元件符號說明: -214- 1331163 1 衝 擊 吸 收 材或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3 衝 擊 吸 收 體 11 -44- 心 層 12 被 覆 層 15 表 皮 層 35 衝 擊 吸 收 材 37 表 皮 材
-215-

Claims (1)

  1. I33116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至3項中任一項之聚丙烯系樹脂 發泡粒子’其中該丙烯系聚合物更.含有滿足以下要件 的發泡劑, (f)以該發泡劑的臨界溫度當作Tc [。(:]時,Tc係滿足下 式(2): -90 ^ Tc ^ 400 式(2) 〇 5 _ —種模內成形體’其係由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在成 形模具內成形,而成爲密度〇_5〜0.008g/cm3的模內成 形體’而且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係使用如申請專 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中所記載者。 6. —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其包括結晶性熱塑性樹 脂所成的發泡狀態之芯層與被覆它的熱塑性樹脂所成 之被覆層,其中該芯層爲具有下述要件(a)〜(c)的丙烯 系聚合物, (a) 存在有1 0 0〜8 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 0~15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 結構單元, (b) 由13C-NMR測定,以全部丙烯插入中的丙烯單體 單元的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辑則單元之比例係 0.5〜2.0%,而且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插入爲基礎的位 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〇.〇〇 5〜0.4%, (c) 以熔點爲Tm[°C ]且作成薄膜的情況時之水蒸氣透 過度爲Y[g/m2/24hr] »則Tm和Y滿足下式(1) -2- 1331163 (-0.20)»Tm + 35 g (-0.3 3 ) · Tm +6 0 式(1)。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其 中該被覆層係比形成該芯層的熱塑性樹脂之熔點更 低’或係由實質上不顯示熔點的烯烴系聚合物所形成 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其 中該芯層的丙烯系聚合物係更具有以下要件: (d) 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13C-NMR所 測定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 7 %以上。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其 中該芯層的丙烯系聚合物係更具有以下要件: (e) 熔體流速爲0.5〜1〇〇克/10分鐘。 1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其 中該被覆層係相對100重量份的烯烴系聚合物,摻合 1〜1 00重量份與芯層同樣的樹脂而成的組成物。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0項中任一項之聚丙烯系樹 脂發泡粒子,其中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係使用滿 足以下要件的發泡劑來發泡·· (f)以該發泡劑的臨界溫度當作Tc [ °c ]時,Tc係滿足 下式(2): -90°C ^ Tc ^ 400°C 式(2) » 1 2. —種模內成形體,其係由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在成 形模具內成形,而成爲密度0.5〜〇.〇〇8g/cm3的模內成 形體’而且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係使用如申請專 利範圍第6至Π項中任一項中所記載者。 3_—種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其包含5~95重量%的下述 丙烯系聚合物[A]和95-5重量%的下述丙烯系聚合物 [B](其中丙烯系聚合物[A]和丙烯系聚合物[B]的合計 量爲1 0 0重量。/。), 丙烯系聚合物[A]:具有下述要件(a)~(c)的丙烯系 聚合物: U)存在有1〇〇~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 元、0〜15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 到的結構單元(其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 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 量爲1 00莫耳%), (b) 由13C-NMR測定,以全部丙烯插入中的丙烯單 體單元的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 0.5~2.0%,而且以丙烯單體單元的ι,3-插入爲基礎的 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0.005〜0.4%, (c) 以熔點爲Tm[°C]且作成薄膜的情況時之水蒸氣 透過度爲Y[g/m2/24hr],則Tm和Y滿足下式(1) (-0.20)»Tm + 35 ^ (-0.3 3 ) · Tm + 6 0 式⑴ 丙烯系聚合物[B]:僅具有上述要件(a)〜(c)中的要 件(a)之丙烯系聚合物)。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其 1331163 中該丙m系聚合物[A]係更具有以下要件(d): (d)S HI -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13c_nmr 所測定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 7 %以上。 1 5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其 中該丙燒系聚合物[A]係更具有以下要件(e): (Ο熔體流速爲〇5〜1〇〇克/1〇分鐘β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3至i 5項中任—項之聚丙烯系樹 脂組成物’其中該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以示差掃描量 熱計測定時,顯示實質上單獨的熔解峰。 17.—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其特徵爲含有如申請專 利範圍第1 3至1 6項中任一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組成物 當作基材樹脂。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其中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係使用滿足以下要件(f) 的發泡劑來發泡: (f)以該發泡劑的臨界溫度當作Tc[°C]時,Tc係滿足 下式(2): -90°C ^ Tc^ 400°C 式(2)。 19.一種模內成形體,其係由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在成 形模具內成形,而成爲密度0.008~0.5g/cm3的模內成 形體,而且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係使用如申請專 利範圍第1 7或1 8項中所記載者。 2 0.—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其包括結晶性熱塑性樹 1331163 脂所成的發泡狀態之芯層與被覆它的熱塑性樹脂所 成之被覆層; 該芯層係由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所成,其含 有5~95重量%的下述丙烯系聚合物[A]和95~5重量% 的下述丙烯系聚合物[B](其中丙烯系聚合物[A]和丙 烯系聚合物[B]的合計量爲100重量%)的樹脂組成物 當作基材樹脂, 丙烯系聚合物[A]:具有下述要件(a)~(c)的丙烯系 聚合物: (a) 存在有1〇〇〜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 元、〇〜1 5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 0的α·烯烴所得 到的結構單元(其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 烯及/或碳數4〜2 0的α -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 量爲1 00莫耳%), (b) 由UC-NMR測定,以全部丙烯插入中的丙烯單 體單元的2,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 0.5〜2.0 %,而且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插入爲基礎的 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0.005〜0.4%, (c) 以熔點爲Tm[°C ]且作成薄膜的情況時之水蒸氣 透過度爲Y[g/m2/24hr],則Tm和Y滿足下式(1) (-0.20)»Tm + 35 ^ (-0.3 3 ) · Tm + 6 0 式⑴ 丙烯系聚合物[B]:僅具有上述要件(a)〜(c)中的要件 (a)之丙烯系聚合物》 -6- 1331163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其中該被覆層係比形成該芯層的丙烯系聚合物[A]和 [B]之熔點更低,或係由實質上不顯示熔點的烯烴系 聚合物所形成者。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〇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其中該丙烯系聚合物係更具有以下要件(d): (d) 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13C-NMR 所測定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7%以上。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其中該丙烯系聚合物[A]係更具有以下要件(e): (e) 熔體流速爲0.5〜100克/10分鐘。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其中該芯層的樹脂組成物以示差掃描量熱計測定 時,顯示實質上單獨的熔解峰。 2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 其中該被覆層係相對100重量份的烯烴系聚合物,摻 合1〜100重量份的該丙烯系聚合物[A]及/或該丙烯系 聚合物[B]而成。 2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至25項中任—項之聚丙烯系樹 脂發泡粒子,其中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係使用滿 足以下要件(f)的發泡劑來發泡: (Ό以該發泡劑的臨界溫度當作Tc[°C]時,Tc係滿足 下式(2): 1331163 -90°C ^Tc^4〇〇°c 式(?)。 27 _—種模內成形體,其係由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在成 形模具內成形’而成爲密度〇.5~〇.〇〇8g/cm3的模內成 形體’而且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粒子係使用如申請專 利範圍第20至26項中任一項中所記載者。 28 _—種衝擊吸收材,其係爲將發泡粒子置入成形模具內 成形而形成的衝擊吸收材, 其特徵爲該發泡粒子係以具有下述要件(a)~(c)的 丙烯系聚合物當作基材樹脂: U)存在有1〇〇〜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 元、0〜15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 到的結構單元(其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 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 量爲100莫耳%), (b)由13C-NMR測定,以全部丙烯插入中的丙烯單 體單元的2,1-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 係0.5〜2.0%,而且以丙烯單體單元的l,3-插入爲基礎 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0.00 5〜0.4%, (〇以熔點爲Tm[°C]且作成薄膜的情況時之水蒸氣 透過度爲Y[g/m2/24hr] ’則Tm和Y滿足下式(1) (-0.20)*Tm + 3 5 ^ (-0.3 3 ) · Tm + 6 0 式(1)。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衝擊吸收材,其中該丙唏 系聚合物係更具有以下要件(d): 1331163 (d) 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1 3C-NMR 所測定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7%以上。 3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衝擊吸收材,其中該丙烯 系聚合物係更具有以下要件(e): (e) 熔體流速爲0.5~100克/10分鐘。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衝擊吸收材,其中該發泡 粒子係使用滿足以下要件(f)的發泡劑來發泡: (f) 以該發泡劑的臨界溫度當作Tc[°C ]時,Tc係滿足 下式(2): -90°C ^ Tc^ 4 00°C 式(2)。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衝擊吸收材,其中該衝擊 吸收材具備結晶構造,其爲在將由該衝擊吸收材切出 的試驗片2-4毫克以示差掃描量熱計以1 0°C /分鐘的 速度升溫至22〇°C爲止時所得到第一回DSC曲線中, 出現作爲吸熱峰的固有峰和高溫峰者。 3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衝擊吸收材,其中該衝擊 吸收材的密度爲〇.〇2〜0.45g/cm^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衝擊吸收材,其中該衝擊 吸收材的表面上具有比內部更高密度的表皮層》 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8至3 4項中任一項之衝擊吸收 材,其中該衝擊吸收材係汽車保險桿的芯材。 36.—種衝擊吸收體,其特徵爲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 至35項中任一項之衝擊吸收材表面上設置表皮材而 -9- 1331163 成。 3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之衝擊吸收體,其中該衝擊 吸收體係汽車保險桿。 38.—種衝擊吸收材,其係爲將發泡粒子置入成形模具內 成形而成的衝擊吸收材,其特徵爲該發泡粒子係使用 一種樹脂而成,此樹脂由一含有5~95重量%的下述丙 烯系聚合物[A]當作基材樹脂及95-5重量%的下述丙 烯系聚合物[B](其中丙烯系聚合物[A]和丙烯系聚合 | 物[B]的合計量爲1〇〇重量%)的樹脂組成物所成; 丙烯系聚合物[A]:具有下述要件(a)〜(c)的丙烯系 聚合物: (a) 存在有1〇〇~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 元、0〜1 5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a-烯烴所得 到的結構單元(其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 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 量爲100莫耳%), # (b) 由13C-NMR測定,以全部丙烯插入中的丙烯單 體單元的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 0.5〜2.0%,而且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插入爲基礎的 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〇.〇〇5〜0.4%, (c) 以熔點爲Tm[°C]且作成薄膜的情況時之水蒸氣 透過度爲Y[g/m2/24hr],則Tm和Y滿足下式(1): (-0.20)«Tm + 3 5 ^ (- 0.3 3 ) · T m + 6 0 式⑴ -10- 1331163 丙烯系聚合物[B]:僅具有上述要件(a)~(c)中的要 件U)之丙烯系聚合物。 3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之衝擊吸收材,其中該丙烯 系聚合物[A]係更具有以下要件(d): (d) 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i3C-NMR 所測定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7%以上》 4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之衝擊吸收材,其中該丙烯 系聚合物[A]係更具有以下要件(e): (e) 熔體流速爲0.5~100克/10分鐘。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之衝擊吸收材,其中該發泡 粒子係使用滿足以下要件(f)的發泡劑來發泡: (f) 以該發泡劑的臨界溫度當作Tc [ °C ]時,Tc係滿足 下式(2): -90t: S Tc $ 400〇C 式(2)。 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之衝擊吸收材,其中該衝擊 吸收材具備結晶構造,其爲在將由該衝擊吸收材切出 的試驗片2~4毫克以示差掃描量熱計以1〇 °c/分鐘的 速度升溫至220°C爲止時所得到第一回DSC曲線中, 出現作爲吸熱峰的固有峰和高溫峰者。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衝擊吸收材,其中該固有 峰係實質上單獨者。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之衝擊吸收材,其中該衝擊 吸收材的密度係〇.02~〇.45g/cm3。 -11- 1331163 4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之衝擊吸收材,其中該衝擊 吸收材之表面上具有比內部更高密度的表皮層。 4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8至4 5項中任一項之衝擊吸收 材,其中該衝擊吸收材係汽車保險桿的芯材。 47. —種衝擊吸收體,其特徵爲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 至46項中任一項之衝擊吸收材表面上設置表皮材而 成。 4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之衝擊吸收體,其中該衝擊 吸收體係汽車保險桿。 49. 一種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其爲由含有作爲基材 樹脂的具有下述要件(a)〜(c)的丙烯系聚合物之發泡 粒子經加熱成形而成的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其 特徵爲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係具有下述要件 ⑷: U)存在有1〇〇〜85莫耳%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 元、〇〜15莫耳%由乙烯及/或碳數4〜20的α-烯烴所得 到的結構單元(其中由丙烯所得到的結構單元和由乙 烯及/或碳數4~20的ex-烯烴所得到的結構單元之合計 量爲1 00莫耳%), (b)由13C-NMR測定,以全部丙烯插入中的丙烯單 體單元的2,1 -插入爲基礎的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 0.5〜2.0%,而且以丙烯單體單元的1,3-插入爲基礎的 位置不規則單元之比例係0·005~0·4%, -12- 1331163 (C)以熔點爲Tm[°C]且作成薄膜的情況時之水蒸氣 透過度爲A[g/m2/24hr],則Tm和Y滿足下式(1): (-0.20)»Tm + 35 ^ (-0.3 3 ) · Tm + 6 0 式⑴ (d)以 ASTM E-96爲根據所測定的透濕度 Y[g/m2/24hr]及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的密度 X[g/cm3]係滿足下述式(2): Υ ^ (43.6)·Χ2-(4.5)·Χ +0.1 5 式(2)。 5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 體,其中該丙烯系聚合物係更具有以下要件(e): (e) 由頭-尾結合所成的丙烯單元鏈部分以13c-NMR 所測定的同排三單元組分率係9 7 %以上。 5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 體,其中該丙烯系聚合物係更具有以下的要件(f) ·_ (f) 熔體流速爲0.5〜1〇〇克/1〇分鐘。 5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之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 體’其中該聚丙嫌系樹脂發泡成形體具備結晶構造, 其爲在將由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切出的試驗 片2~4毫克以示差掃描量熱計以分鐘的速度升 溫至2 2 0 C爲止時所得到第一回〇 s C曲線中,出現作 爲吸熱峰的固有峰和高溫峰者。 5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至52項中任一項之聚丙烯系 樹脂發泡成形體,其中該聚丙烯系樹脂發泡成形體 的密度係 0.020〜〇.〇8〇g/cm3。 -13-
TW092112878A 2002-05-13 2003-05-13 Polypropylene resin expanded particle and molded article using it TWI33116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37536A JP2003327740A (ja) 2002-05-13 2002-05-13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型内成形体
JP2002256785 2002-09-02
JP2002286899 2002-09-30
JP2002329886 2002-11-13
JP2002365604 2002-12-17
JP2002365619 2002-12-17
JP2003007497 2003-0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7380A TW200407380A (en) 2004-05-16
TWI331163B true TWI331163B (en) 2010-10-01

Family

ID=29424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2878A TWI331163B (en) 2002-05-13 2003-05-13 Polypropylene resin expanded particle and molded article using it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7300960B2 (zh)
EP (1) EP1514896B1 (zh)
KR (1) KR100916981B1 (zh)
CN (1) CN1273523C (zh)
AT (1) ATE423160T1 (zh)
AU (1) AU2003235907B2 (zh)
DE (1) DE60326233D1 (zh)
TW (1) TWI331163B (zh)
WO (1) WO20030955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9394B2 (ja) * 2002-09-30 2010-07-07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型内成形体
US7874022B2 (en) * 2003-11-12 2011-01-25 Mcqueer Pamela S Protective athletic garment
JP2005178839A (ja) * 2003-12-19 2005-07-07 Sharp Corp 基板収納用トレイ
EP1789750B1 (en) * 2004-07-14 2013-01-23 BAE Systems PLC Improvements for safety packaging of munitions
KR20040072581A (ko) 2004-07-29 2004-08-18 (주)제이씨 프로텍 전자기파 증폭중계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전력변환장치
WO2006054727A1 (ja) * 2004-11-22 2006-05-26 Kaneka Corporation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予備発泡粒子および型内発泡成形体
CN104086900B (zh) 2004-11-25 2016-10-2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US7863368B2 (en) * 2006-11-17 2011-01-04 Mitsui Chemicals, Inc. 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propylene polymer composition, shaped article produced of the 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and electric wire
US7868104B2 (en) * 2007-10-26 2011-01-11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Crystallizable propylene copolymers
JP5666918B2 (ja) * 2009-01-27 2015-02-12 株式会社カネカ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予備発泡粒子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型内発泡成形体
WO2011004839A1 (ja) * 2009-07-07 2011-01-1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発泡電線及びこれを有する伝送ケーブル
JP5399146B2 (ja) * 2009-07-08 2014-01-29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および該発泡粒子からなる発泡粒子成形体
EP2336225B1 (de) 2009-12-17 2016-05-18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olefin-Schaumstoffpartikeln
EP2336224B1 (de) 2009-12-17 2016-03-16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olefin-Schaumstoffpartikeln
KR101758422B1 (ko) 2010-09-15 2017-07-14 다우 글로벌 테크놀로지스 엘엘씨 발포 범위가 개선된 프로필렌-알파-올레핀 공중합체 조성물
CN102476452A (zh) * 2010-11-29 2012-05-30 梁冠华 发泡聚丙烯的成型方法
DE102012206094B4 (de) 2012-04-13 2019-12-05 Adidas Ag Sohlen für Sportschuhe, Schuh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chuhsohle
DE102013202291B4 (de) 2013-02-13 2020-06-18 Adidas Ag Dämpfungselement für Sportbekleidung und Schuh mit einem solchen Dämpfungselement
USD776410S1 (en) 2013-04-12 2017-01-17 Adidas Ag Shoe
BR112016006949B1 (pt) 2013-10-09 2021-09-14 Basf Se Processo para a produção de partículas expandidas de espuma feitas de um grânulo, partícula expandida de espuma, processo para a produção de uma peça de molde, peça de molde e uso da peça de molde
DE102014007350A1 (de) * 2013-10-11 2015-04-16 Pfanner Schutzbekleidung Gmbh Schutzhelm
WO2015107847A1 (ja) * 2014-01-17 2015-07-23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及び発泡粒子成形体
JP6399702B2 (ja) * 2014-03-26 2018-10-03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衝撃吸収材
JP5829717B2 (ja) * 2014-03-27 2015-12-09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発泡粒子及び発泡粒子成形体、並びに該成形体との複合積層体
PL2947115T3 (pl) 2014-05-22 2019-11-29 Basf Se Wolne od fluorowców mieszaniny środków ogniochronnych dla poliolefinowych tworzyw piankowych
WO2016060162A1 (ja) 2014-10-15 2016-04-21 株式会社カネカ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型内発泡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111017A1 (ja) * 2015-01-09 2016-07-14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及び発泡粒子成形体
JP6060220B1 (ja) 2015-07-15 2017-01-11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及び発泡粒子成形体
KR101776389B1 (ko) * 2015-07-28 2017-09-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범퍼 유닛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819889B (zh) * 2018-07-05 2022-11-15 芜湖新行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汽车防撞梁与车架纵梁的六棱柱形吸能装置
CN110229372A (zh) * 2019-05-24 2019-09-13 天津市大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型能耗聚丙烯发泡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EP3747739A1 (en) * 2019-06-07 2020-12-09 Zephyros Inc. Universal high expandable filling member
CN110346239B (zh) * 2019-07-10 2022-02-11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纳米材料密度的检测方法
CN110684275A (zh) * 2019-08-30 2020-01-14 安徽瑞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聚丙烯改性的塑料母粒及其制备工艺
CN111605117B (zh) * 2019-12-23 2022-04-01 东莞市松裕塑胶皮具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压模成型e-tpu材质手机保护壳工艺
CN112519170A (zh) * 2020-11-30 2021-03-19 东营正宜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丝工序标准操作方法
CN112778638B (zh) * 2020-12-31 2023-09-12 广德祥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压缩永久变形的交联聚丙烯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7553403B2 (ja) * 2021-04-22 2024-09-18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多層発泡粒子
CN113999438A (zh) * 2021-09-22 2022-02-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底盘用减震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008525B (it) 1972-12-19 1976-11-30 Kanegafuchi Chemical Ind Collegamento di sci a blocco ad inerzia metodo ed apparecchio di stampag gio per resine poliolefiniche espanse
JPS5923731B2 (ja) 1980-11-22 1984-06-04 日本スチレンペ−パ−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予備発泡粒子
JPS5943492B2 (ja) 1981-08-05 1984-10-22 日本スチレンペ−パ−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成型体の製造方法
US4464484A (en) 1982-12-20 1984-08-07 Japan Styrene Paper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refoamed polymer particles
DE3466700D1 (en) 1983-03-25 1987-11-12 Japan Styrene Paper Corp Polypropylene resin prefoamed particles
JPS60168632A (ja) 1984-02-13 1985-09-02 Japan Styrene Paper Co Ltd 架橋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成型体
US4704239A (en) 1984-04-28 1987-11-03 Japan Styrene Paper Corp.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xpanded particles of a polymeric material
DE3675042D1 (de) 1985-02-27 1990-11-29 Japan Styrene Paper Corp Giessverfahren.
JPS61215631A (ja) 1985-03-20 1986-09-25 Japan Styrene Paper Co Ltd 型内成型に使用する無架橋予備発泡粒子製造用プロピレン系ランダム共重合体樹脂粒子の製造方法
JPH0649795B2 (ja) 1985-11-29 1994-06-29 日本スチレンペ−パ−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予備発泡粒子成型体の製造方法
US4695593A (en) 1986-02-21 1987-09-22 Japane Styrene Paper Corporation Prefoamed propylene polymer-base particles, expansion-molded article produced from said particle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said article
US4908393A (en) 1988-03-24 1990-03-13 Mitsubishi Yuka Badische Co., Ltd. Propylene resin foamed particles and foamed mold article
JPH04272942A (ja) * 1991-02-27 1992-09-29 Hitachi Chem Co Ltd 発泡性熱可塑性樹脂粒子及び発泡成形品
JP3204424B2 (ja) 1993-02-18 2001-09-04 三菱化学フォームプラスティック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
JPH07118323A (ja) * 1993-10-27 1995-05-09 Tonen Corp 超高立体規則性ポリプロピレン
US5716998A (en) 1994-10-31 1998-02-10 Kanegafuch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e-expanded particles of polypropylene resin and process of preparing the same
CA2164461C (en) * 1994-12-06 2000-08-08 Tatsuya Tanizaki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and uses thereof
JPH08277340A (ja) 1995-04-05 1996-10-22 Jsp Corp ポリプロピレン単独重合体発泡粒子、及び発泡粒子成型体
US6027806A (en) * 1997-01-16 2000-02-22 Mitsubishi Chemical Basf Company Limited Expanded resin beads
JP3514046B2 (ja) 1996-08-05 2004-03-31 鐘淵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予備発泡粒子
US6051617A (en) 1996-08-07 2000-04-18 Jsp Corporation Foamed particles of modified polypropylene resin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same
JP4083807B2 (ja) 1996-08-12 2008-04-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自動車バンパー芯材
DE69738304T2 (de) * 1996-12-09 2008-09-18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Katalysator zur Alpha-Olefinpolymerisation
JPH1121318A (ja) * 1997-07-01 1999-01-26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発泡用プロピレン系共重合体、その発泡粒子及び発泡体
KR100490961B1 (ko) 1997-12-01 2005-05-24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제이에스피 폴리프로필렌계 수지 발포입자 및 형내 성형체
JP3692760B2 (ja) 1998-01-30 2005-09-07 株式会社カネカ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型内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MY114837A (en) 1998-03-23 2003-01-31 Jsp Corp Foamed and expanded beads of polypropylene resin for molding
EP0963827B1 (en) 1998-06-11 2002-10-23 Jsp Corporation Molded article of foamed and expanded beads of propylene resin
US6174930B1 (en) 1999-04-16 2001-01-16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Foamable polypropylene polymer
WO2001032758A1 (en) 1999-11-04 2001-05-10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Propylene copolymer foams and their use
JP2001172452A (ja) * 1999-12-17 2001-06-26 Mitsui Chemicals Inc シンジオタクティックポリプロピレン系組成物
JP2002275325A (ja) 2001-03-15 2002-09-25 Mitsui Chemicals Inc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095539A1 (fr) 2003-11-20
US20070208140A1 (en) 2007-09-06
EP1514896A4 (en) 2006-11-29
TW200407380A (en) 2004-05-16
AU2003235907B2 (en) 2008-10-09
DE60326233D1 (de) 2009-04-02
US7300960B2 (en) 2007-11-27
EP1514896B1 (en) 2009-02-18
KR20050027984A (ko) 2005-03-21
AU2003235907A1 (en) 2003-11-11
US20050113473A1 (en) 2005-05-26
CN1273523C (zh) 2006-09-06
ATE423160T1 (de) 2009-03-15
KR100916981B1 (ko) 2009-09-14
EP1514896A1 (en) 2005-03-16
CN1649948A (zh) 2005-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1163B (en) Polypropylene resin expanded particle and molded article using it
WO1999028374A1 (fr) Perles de resine de propylene expansibles et pieces obtenues par expansion dans le moule
TW200909494A (en) Polypropylene resin foam particle and molding thereof
JP4238032B2 (ja) 改良された弾性率ならびに溶融強度を備えたエチレンポリマーのブレンドおよびこれらのブレンドから製造した物品
JP6673157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製多層発泡シート並びに発泡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30066407A (ko) 폴리프로필렌계 수지 발포 시트
TWI232230B (en) Laminated sheet
JP4272016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型内成形体
JP4282439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型内成形体
JP3904551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発泡粒子及び型内成形体
JP2004176047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型内成形体
JP3904550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発泡粒子及び型内成形体
JP2005146017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型内成形体
JP4334924B2 (ja) 型内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3871557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発泡積層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99394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型内成形体
JP2949046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体積層シート及び自動車天井材成形用基材
JP4282438B2 (ja) 型内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04211065A (ja) 衝撃吸収材及び衝撃吸収体
JP4444470B2 (ja) 多層ポリオレフィン発泡シート
JP4430375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成形体
JP4443741B2 (ja) 多層ポリオレフィン発泡シート
JP2003327740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粒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型内成形体
JP2000219766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成型体及び自動車内装材
JP2005246612A (ja)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発泡シートおよびレトルト用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