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7638A - 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 - Google Patents

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7638A
TW201607638A TW104107125A TW104107125A TW201607638A TW 201607638 A TW201607638 A TW 201607638A TW 104107125 A TW104107125 A TW 104107125A TW 104107125 A TW104107125 A TW 104107125A TW 201607638 A TW201607638 A TW 2016076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ending
metal plate
metal
mov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7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明前田
Original Assignee
東京精密發條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京精密發條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京精密發條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7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763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1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between rams and anvils or abu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2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on press brakes without making use of clamping means
    • B21D5/0209Tools therefor
    • B21D5/0263Die with two oscillating h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2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on press brakes without making use of clamping means
    • B21D5/0281Workpiece suppor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金屬板不會形成擦傷劃痕及打孔痕跡而能夠有效進行彎曲加工的新穎構成的彎曲加工裝置。其解決方法如下:該裝置為,對於搭載在一對可動板35,35上的金屬板W而沿著中心軸X透過上部模具20施加推壓力從而對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的裝置10,可動板抵抗螺旋彈簧45的付勢力而隨著彎曲加工時的金屬板的拉伸一起移動,因此不會對金屬板形成擦傷劃痕。可動板的上面為完整的平面,因此,即使受到來自上部模具的推壓力,金屬板上也不會殘留打孔痕跡。彎曲加工完成後,從該推壓力及金屬板的符合解放時,搖動構件恢復至原位置,並且,可動板也透過螺旋彈簧的付勢力而恢復至原位置,將可動板連接在固定板38的連架構件41的頭部42用作擋塊,從而可動板保持同位置。

Description

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對鋼板等的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的裝置,尤其是,透過將下部模具和上部模具協力運作,在中心位置對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的裝置,該下部模具具備一對截面形狀為大致半圓形的搖動構件,該上部模具上下可動,並且,對於搭載在對該一對搖動構件之上的金屬板,朝向一對搖動構件之間的中心位置施加推壓力。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實開平3-14010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2-001435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2002-120016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開平10-166060號公報
專利文獻4中公開的架構而言,如上所述,雖然能夠有效防止在金屬板產生擦傷劃痕,但是透過本發明者的鑒証,還存在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由於形成在托板構件21的上面的長孔23 的打孔痕跡在於金屬板的外面,從而降低商品價值。即,專利文獻4中採用的方法是,金屬板W在彎曲加工時塑性變形而拉伸時,隨此,為了允許托板構件21與金屬板W一起移動,透過貫通於形成在托板構件21的上面的長孔23的連架構件25,將托板構件21安裝在搖動構件15,由此可見,雖然能夠防止產生金屬板W和托板構件21之間存在相對移動所導致的擦傷劃痕,相反地,將金屬板W用上部模具7推壓時,金屬板W的外面強力推壓在托板構件21的上面,因此,沿著長孔23的輪廓的形狀的打孔痕跡將會形成在金屬板W的外面。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課題是,提供一種金屬板上均不形成擦傷劃痕和打孔痕跡、且有效進行彎曲加工的新型架構的彎曲加工裝置。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個課題是,在長度方向上連續使用多個彎曲加工裝置,由此在對長尺寸的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時,防止在金屬板形成彎曲加工裝置之間的接縫引起的劃傷。
未解決該課題,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本發明,其包括:下部模具,在主體的上面,相對於中心線而對稱的一對圓弧狀截面形狀的凹槽,並具有在這些一對凹槽分別以搖動自如的形式收容的一對搖動構件;上部模具,其在該下部模具的上方沿著中心線以可移動的形式設定,其中,透過使上部模具移動,對搭載於下部模具的金屬板施加推壓力,由此,使一對搖動構件搖動的同時沿著中心線對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其特徵在於,所述一對搖動構件,分別具備:可動板,其以非固定形式搭載在搖動構件的上面;彈簧單元,對該可動板以互相離開的方向施加付勢力,並且在彎曲加工時抵抗該付勢力,允許隨著金屬板的拉伸而可動板向相對 於搖動構件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動,可動板提供完全平整的金屬板搭載面,彈簧單元設定在不干涉該平整的金屬板搭載面的外方位置。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本發明中,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的基礎上,彈簧單元為螺旋彈簧或板彈簧。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本發明中,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2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的基礎上,透過連架構件,所述可動板直接或間接固定在搖動構件,位於所述可動板的外側的連架構件的頭部作為,用於將搖動構件維持在原點位置的擋塊。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本發明中,在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的基礎上,作為彈簧單元的螺旋彈簧以捲繞連架構件的軸部的形式安裝。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本發明中,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的基礎上,可動板以可裝卸的形式設定。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本發明中,在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的基礎上,多個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在長度方向上連續而設定,由此,在對超過一個彎曲加工裝置的長度的金屬板時,可動板為具有與該金屬板的長度相同或其以上的長度的長尺寸的可動板,跨越多個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而安裝。
根據本發明,在以可滑動的模式搭載在下部模具的搖動構件上的可動板上,放置金屬板而使搖動構件搖動,同時進行彎曲加工,因此,在金屬板不會形成擦傷劃痕,另外,成為金屬板的搭載面的可動板的上面是完整的平面,不具有孔或開口,金屬板上不會 形成打孔痕跡等。因此,能夠進行毫無傷痕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商品價值不會受損。
另外,可動板接受來自彈簧構件的付勢力,彎曲加工時金屬板透過塑性變形而拉伸時,可動板抵抗該付勢力,從而隨著金屬板的拉伸相對於搖動構件成為以滑動的形式,透過彈簧構件恢復原狀態的恢復力,從下部模具去除彎曲加工後的金屬板,此時可動板(以及搖動構件)瞬時恢復至原點位置,準備下一次的彎曲加工。透過設定擋塊,能夠更準確地將可動板恢復至原點位置,且維持。
根據可裝卸的形式設定了可動板的實施方案,多個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在長度方向上連續而設定,由此,在對超過一個彎曲加工裝置的長度的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時,透過使用具有跨越多個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的長度的可動板,能夠防止在金屬板形成彎曲加工裝置之間的接縫導致的傷痕。另外,與金屬板的磨損等,可動板受損而需要交換時,可以只換可動板,因而有利於降低成本。
根據本發明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提供一種作為在現有技術中的已知裝置附加設定必要構件的後續設定的裝置,或者,作為事先組裝必要構件的新型裝置。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10A、10B、10C、10D、10E、10F、10G‧‧‧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
20‧‧‧上部模具
30‧‧‧下部模具
31‧‧‧下部模具的主體
32‧‧‧搖動構件
33‧‧‧凹槽
34‧‧‧搖動構件的旋轉中心
35‧‧‧可動板
36‧‧‧可動板的懸垂片
37‧‧‧段設面
38‧‧‧固定板
39‧‧‧連架構件
40‧‧‧固定板的懸垂片
41‧‧‧連架構件
42‧‧‧連架構件的頭部
43‧‧‧連架構件的軸部
44‧‧‧金屬板搭載面
45‧‧‧螺旋彈簧(彈簧單元)
46‧‧‧組件
47‧‧‧V槽
48‧‧‧組件
49‧‧‧可動板的下方彎曲片(彈簧單元)
50‧‧‧搖動構件一體形成的筒狀部
51‧‧‧可動板的懸垂片
52‧‧‧可動板的下方水準片
53‧‧‧連架構件
54‧‧‧螺旋彈簧(彈簧單元)
55‧‧‧彎曲部(彈簧單元)
56‧‧‧連結板
57‧‧‧懸垂片插入槽
58‧‧‧彎曲板
59‧‧‧圓棒構件
60‧‧‧搖動構件外側上方端的切槽
61‧‧‧懸垂片
62‧‧‧下方水準片
W‧‧‧金屬板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案(實施例1)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的整體構成的主視圖。
圖2是該裝置處於待機狀態時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
圖3是透過該裝置進行彎曲加工時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案(實施例2)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處於待機狀態時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
圖5是透過該裝置進行彎曲加工時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
圖6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案(實施例3)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處於待機狀態時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
圖7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案(實施例4)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處於待機狀態時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
圖8(a)是處於待機狀態的將實施例1的可動板在彈簧單元以可裝卸的形式安裝的變形例(實施例5)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圖8(b)是處於待機狀態的將實施例2的可動板在彈簧單元以可裝卸的形式安裝的變形例(實施例6)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圖8中,為了方便,在中心軸的左側表示了實施例5的構成,在右側表示了實施例6的構成。
圖9(a)是處於待機狀態的將實施例3的可動板在彈簧單元以可裝卸的形式安裝的變形例(實施例7)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圖8(b)是處於待機狀態的將實施例4的可動板在彈簧單元以可裝卸的形式安裝的變形例(實施例8)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圖9中,為了方便,在中心軸的左側表示了實施例7的構成,在右側表示了實施例8的構成。
圖10是大致表示了使多個實施例5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在長度方向上連續而進行長尺寸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時,使用跨著這些多個彎曲加工裝置而拉伸的長尺寸的可動板的狀態的側視圖。
以下,透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圖1至圖3中表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案(實施例1)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其中,圖1是表示裝置10的整體構成的主視圖,圖2是該裝置10處於待機狀態至原點位置時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圖3是透過該裝置10對金屬板W進行彎曲加工時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
該裝置10包括上部模具20、具備主體31和一對搖動構件32,32的下部模具30。上部模具20如下:其在下部模具30的上方沿著主體31的中心軸X可移動(升降)的形式設定,在待機狀態(圖2)中,在下部模具30上方隔開的位置(原點位置)停止,從該原點位置透過驅動機構(未圖示)被驅動而下降,由此對金屬板W進行彎曲加工(圖3),彎曲加工完成後再度透過驅動機構被驅動而恢復至原點位置。
在下部模具主體31的上面,形成相對於中心線X對稱的一對凹槽33,33。各凹槽33相對於中心軸而具有大致半圓弧狀截面形狀,當具有與該內面形狀對應的大致半圓弧狀截面形狀的搖動構件32容納於凹槽33時,允許搖動構件32在旋轉中心34以兩個方向搖動。搖動構件32,32透過未圖示的彈簧時常向待機狀態(圖2)被付勢,但是由上部模具20的推壓力作用於中心軸X上時,抵抗於該彈簧的付勢力而互相逆向搖動,從而過渡到圖3的狀態。另外,在下部模具主體31的上面,一對凹槽33,33之間(中心軸X上)形成有V槽47。
在各搖動構件32的上面以非固定形式搭載有可動板35。可動板35在待機狀態(圖2)中,一對可動板35,35成為同一面而給予用於搭載金屬板的搭載面,且,可動板35設定在這些末端大致抵接或微 小的間隙形成在其之間的位置(原點位置)。可動板35向搖動構件32的外方拉伸至需要的長度後,向下方彎折而形成懸垂片36。可動板35的上面(金屬板搭載面44)為,完全平滑的平滑面。可動板35和金屬板W之間的摩擦大於搖動構件32和可動板35之間的摩擦,為此,例如根據需要,可以在搖動構件32的上面以及/或可動板涂層低摩擦材料等。
另外,將各搖動構件32的下側的大致半圓弧狀截面部分切除一部分,從而形成段設面37,對於抵接於該段設面37的固定板38,透過螺栓等連架構件39來固定搖動構件32。固定板38拉伸至主體31的外方後,向下方彎曲而形成懸垂片40。待機狀態(圖2)中,懸垂片40形成在與主體31的外面大致抵接或具有微小的間隙形成在其之間的位置。
這樣,用可動板35和固定板38從上下夾住的狀態下,用螺栓39各搖動構件32固定在固定板38,然而,可動板35相對於搖動構件32是非固定的,只是搭載於其之上,因此,可動板35相對於搖動構件32,沿著這些抵接面處於可滑動的形式。
可動板35的懸垂片36和固定板38的懸垂片40在下部模具主體31的外側具有間隔而大致平行拉伸,並用螺栓等連架構件41連結在這些下端附近。連架構件41的頭部42位於懸垂片36的外面側,其軸部43貫通形成在懸垂片36的孔(未圖示),從而透過焊接於懸垂片40的外面側等的方法固定在安裝部44。並且,捲繞在連架構件41的軸部42而安裝的螺旋彈簧45對於可動板35時常施加從固定板39離開的方向的付勢力,然而,連架構件41的頭部42作為擋塊,由此這些之間維持以規定間隔。另外,如後所述,彎曲加工時金屬板W透過塑性變形拉伸時,抵抗螺旋彈簧45的付勢力,可動板35 隨著金屬板W的拉伸而在靠近固定板39的方向上可移動。
對於使用該裝置10而對金屬板W進行彎曲加工時的裝置10的動作以及作用進行說明。首先,在待機狀態(圖2)中成為同一面而提供水準的金屬板搭載面44的一對可動板35,35之上,搭載用於彎曲加工的金屬板W。此時,使金屬板W的彎曲加工地點位於中心軸X上,並搭載金屬板W。
從該狀態,使離下部模具30的上方保持距離的原點位置上待機的上部模具20下降,這樣,其末端對準在位於中心軸X上的金屬板W的彎曲加工地點,並進而下降,由此一對搖動構件32,32將旋轉中心34,34作為中心互相逆向搖動,另外,具有可動板35、固定板38、連架構件41及螺旋彈簧45等的組件46,46也與搖動構件32,32一起以相同方向搖動。圖3表示以90度的彎度角度對金屬板W彎曲加工的狀態。
關於現有技術,如上所述地,對金屬板W進行彎曲加工時由於塑性變形發生拉伸,但該裝置10中,可動板35,35設定為,抵抗螺旋彈簧45的付勢力而在靠近固定板39方向上可移動,因此金屬板W拉伸時,隨此可動板35,35互相在靠近的方向上移動。待機狀態(圖2)中,可動板35,35的末端位於在搖動構件32,32的上面的大致排列的位置,進行彎曲加工的狀態(圖3)中,可動板35,35的末端從搖動構件32,32的上面內側端突出而進入V槽47,隨著金屬板W的拉伸,可動板45,45相對於搖動構件32,32是滑動移動的。該可動板45,45的滑動移動而言,螺旋彈簧45抵抗其付勢力而被壓縮,可動板懸垂片36在靠近固定板懸垂片40的方向上移動,由此實現該可動板45,45的滑動移動。
即,根據該裝置10,彎曲加工時,當金屬板W由於塑性變形拉伸 時,搭載金屬板的可動板35,35也隨著金屬板W的拉伸而一起移動,所以其之間不發生相對移動,不會對金屬板W形成擦傷劃痕。
而且,提供金屬板搭載面44的可動板35,35的上面為,沒有孔或開口的完整的平面,因而即使存在來自上部模具20的推壓力,不會對金屬板W形成擦傷劃痕(已說明專利文獻4說明)。
以這種模式進行彎曲加工後,使上部模具20上升而恢復至原點位置(圖2),從下部模具30取出彎曲加工後的金屬板W,從而從來自上部模具20的推壓力及金屬板W的負荷中解放,此時,搖動構件32,32被前述的圖未圖示的彈簧的付勢力而向分別與上述的相反方向搖動,同時可動板35,35透過螺旋彈簧45,45的付勢力從固定板懸垂片40,40離開的方向移動,由此自動恢復至圖2的待機狀態。如上所述,該待機狀態的可動板35,35的位置,透過連架構件41,41的頭部42,42用作擋塊從而被限制,因此時常準確恢復至圖2的原點位置,從而準備下一次的金屬板彎曲加工。
此外,連架構件41的作用是,將可動板35連接在固定板38,並且其頭部42用作擋塊;另一方面,螺旋彈簧45的作用是,將可動板35向原點位置施壓,並且在彎曲加工時相對於搖動構件32及固定板38可移動。這些分別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所以可以配置在分別不同的位置,但是像該裝置10那樣,捲繞連架構件41的軸部43而安裝螺旋彈簧45,由此能夠穩定螺旋彈簧45的動作,因而優選。
該裝置10的下部模具30構成為,在具有主體31及搖動構件32,32的現有技術中的下部模具30中,追加設定組件46。即,可以用作後續追加設定類型的構成。
實施例2
圖4及圖5中表示本發明的他實施方案(實施例2)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A。其中,圖4是該裝置10A處於待機狀態至原點位置時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圖5是透過該裝置10A對金屬板W進行彎曲加工時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該裝置10A的構成中,與實施例1的裝置10的構成具有很多相同的部分,對於相同的部分及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圖示記,並省大致其說明。以下,對於該裝置10A與裝置10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該裝置10A中,可後續追加設定的組件的構成與實施例1的裝置10不同。即,該裝置10A的各組件48中,關於對準搖動構件32的下側段設面37而透過連架構件39固定在搖動構件32的固定板38,以與實施例1的裝置10的組件46的固定板38相同的模式設定,然而,關於在搖動構件32的上面相對可滑動形式搭載的可動板35,向下部模具主體31及搖動構件32的外方稍微拉伸後向下方以銳角彎曲,在其下端部與固定板38的懸垂片40連結,由此,下方彎曲片49的部分用作板彈簧。更詳細地講,在固定板38的懸垂片40的外側重疊彎曲板58,在配置在其彎曲部的內側的圓棒構件59和懸垂片40之間的間隙,插入可動板35的下方彎曲片49的末端。
該下方彎曲片49相當於實施例1的裝置10的螺旋彈簧45,實質上具有相同的作用。即,使用該裝置10A對金屬板W進行彎曲加工時,在待機狀態(圖4)中成為同一面而提供水準的金屬板搭載面44的一對可動板35,35上,搭載要進行彎曲加工的金屬板W,從原點位置(圖4)使上部模具20下降,由此,互相逆向而搖動一對搖動構件32,32的同時進行彎曲加工。圖5表示以90度的彎曲角度對金屬板W進行彎曲加工的狀態。
此時,組件48,48與搖動構件32,32共同搖動,具有下方彎曲片 49,49的組件48,48自身用作板彈簧,因此,彎曲加工時的金屬板W拉伸時,隨此可動板35,35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動。待機狀態(圖4)中,可動板35,35的末端位於搖動構件32,32的上面的內側端的大致排列的位置,進行彎曲加工的狀態(圖5)中,可動板35,35的末端從搖動構件32,32的上面內側端突出而進入槽47,隨著金屬板W的拉伸,可動板45,45相對於搖動構件32,32是打滑移動的。該裝置10A中,下方彎曲片49,49與實施例1的裝置10的螺旋彈簧45相同地,時常給予向待機狀態施加的付勢力,彎曲加工的時的金屬板W拉伸時,透過下方彎曲片49,49的板彈簧作用,可動板35,35抵抗其付勢力而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相對於下部模具主體31及搖動構件32,32進行滑動。
因此,使用該裝置10A對金屬板W進行彎曲加工時,搭載金屬板的可動板35,35和金屬板W之間也不會產生相對移動,在金屬板W不會形成擦傷劃痕。
而且,提供金屬板搭載面44的可動板35,35的上面為,沒有孔或開口的完整的平面,因而即使存在來自上部模具20的推壓力,不會對金屬板W給予擦傷劃痕。
另外,以這種模式進行彎曲加工後,使上部模具20上升而恢復至原點位置(圖4),從下部模具30取出彎曲加工後的金屬板W,從而從來自上部模具20的推壓力及金屬板W的負荷中解放,此時,搖動構件32,32被前述的圖未圖示的彈簧的付勢力而向分別與上述的相反方向搖動,同時可動板35,35透過下方彎曲片49,49的作為板彈簧的作用而恢復至原形狀,自動恢復至圖4的待機狀態。該裝置10A中,省略設定實施例1的裝置10的連架構件41,41,所以其頭部42,42不具有擋塊作用,但是,透過下方彎曲片49,49作為 板彈簧而恢復原形狀的恢復力,幾乎準確恢復至圖4的待機狀態,能夠準備下一次的金屬板彎曲加工。根據需要,例如在下方彎曲片49,49和固定板懸垂片40,40之間,可以使用與實施例1的裝置10的連架構件41,41相同的連架構件,從而使其頭部42,42發揮的擋塊的作用。
關於該裝置10A的下部模具30的構成,在具有主體31及搖動構件32,32的現有技術中的下部模具30中,追加設定組件48。即,可以用作後續追加設定類型的構成。
實施例3
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案(實施例3)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B處於待機狀態至原點位置時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該裝置10B的構成中,與實施例1的裝置10的構成具有很多相同的部分,對於相同的部分及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圖示記,並省略大致其說明。以下,對於該裝置10B與裝置10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就該裝置10B的構成而言,將實施例1的裝置10的組件46,46具有的作用和實質上相同的作用,作為實現組裝必要構件的新型裝置提供時,非常適合採用。
參照圖6詳細說明,該裝置10B的各搖動構件32具有向其外方水準突出的筒狀部50。可動板35向搖動構件32的外方拉伸需要的長度後向下方彎曲而形成懸垂片51,進而在其下端折回而形成下方水準片52,並用透過這些包圍筒狀部50。就包括懸垂片51及下方水準片52而整體形成大致U字形至大致J字形的可動板35而言,透過使用貫通懸垂片51及筒狀部50的螺栓等的連架構件53固定在搖動構件32,透過捲繞於連架構件53的螺旋彈簧54,時常從搖動構件32離開的方向被施加,維持連架構件53的頭部抵接於懸垂片51的 外側面的狀態(圖6)。因此,可動板35,35彎曲加工時抵抗該付勢力,隨著金屬板W的拉伸,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動,彎曲加工完成後透過該付勢力自動恢復至圖6的待機狀態,並維持改狀態。
實施例4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他實施方案(實施例4)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C處於待機狀態至原點位置時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視圖。該裝置10C的構成中,與實施例1的裝置10的構成具有很多相同的部分,對於相同的部分及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圖示記,並省大致其說明。以下,對於該裝置10C與裝置10A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
參照圖7進行詳細的說明,該裝置10C中,可動板35經由在搖動構件32的外方彎曲的彎曲部55而與固定板38一體形成,整體形成U字形的板彈簧。透過這種構成,可動板35,35在彎曲加工時也可以抵抗該板彈簧的付勢力,隨著金屬板W的延伸,向互相接近的方向,彎曲加工完成後透過該付勢力自動恢復至圖7的待機狀態,並維持該狀態。
關於該裝置10C的下部模具30的構成,在具有主體31及搖動構件32,32的現有技術中的下部模具30中,追加設定與可動板35,35成為一體的板彈簧52。即,可以用作後續追加設定類型的構成。
實施例5
上述的各實施方案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10A、10B、10C中,均為,可動板35在搖動構件32的上面以非固定形式搭載,在金屬板W的彎曲加工時隨著金屬板W的拉伸,沿著搖動構件32的上面滑動,這種可動板35作為彈簧單元(螺旋彈簧45、下方彎曲片49、螺旋彈簧54、彎曲部55)自身的一個要素組裝,然而,可以將可動板35作為與彈簧單元不同的其他構件,將此可裝卸的形式 連結在彈簧單元。圖8及圖9示出這種實施方案。即,圖8(a)中示出,實施例1的變形例的設定了可裝卸的可動板35的實施例5,圖8(b)中示出,實施例2的變形例的設定了可裝卸的可動板36的實施例6,圖9(a)中示出,實施例3的變形例的設定了可裝卸的可動板35的實施例7,圖9(b)中示出,實施例4的變形例的設定了可裝卸的可動板35的實施例86。此外,圖8中,在中心軸X的一側表示實施例5的構成,在另一側表示實施例6的構成,相同地,圖9中,在中心軸X的一側表示實施例7的構成,在另一側表示實施例8的構成,然而,實際的裝置中,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採用實施例5的構成時,採用與圖8(a)相同的構成在中心軸X的右側也對稱的構成,採用實施例6的構成時,採用與圖8(b)相同的構成在中心軸X的左側也對稱的構成,採用實施例7的構成時,採用與圖9(a)相同的構成在中心軸X的右側也對稱的架構,採用實施例8的構成時,採用與圖9(b)相同的構成在中心軸X的左側也對稱的構成。
參照圖5進行詳細的說明,實施例5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D為,與實施例1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大致相同的構成,固定在固定板38的懸垂片40的連架構件41的頭部42和螺旋彈簧42之間夾入連結板56,對於在該連結板56的上端開口的懸垂片插入槽57,以可裝卸的形式插入比實施例1更短的可動板35的懸垂片36的末端。圖8(a)中示出,在裝置上方用點劃線示出從彎曲加工裝置10D卸載的可動板35。圖示的實施方案中,重疊三張板56a~56c而形成連結板56,將兩側的板56a,56c拉伸至可動板35的上面(金屬板搭載面)的附近,另一方面,縮短中央的板56b的上方拉伸長度,由此,形成與中央的板56b的板濃對應的間隔的懸垂片 插入槽57。因此,中央的板56具有與可動板35的懸垂片36大致相同的板濃。使用該實施例5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D時,關於實施例1,如上所述,在金屬板W不會形成擦傷劃痕和打孔痕跡,便能夠進行彎曲加工。
當使用根據該實施例5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D,進而具有追加的作用效果。對此說明的話,如實施例1那樣,將連架構件41的軸部43貫通可動板35的懸垂片36的下端設定時,必然地,可動板35的長度沒必要大於裝置的長度。彎曲加工對象的金屬板W具有各種長度,若裝置的長度過長,則難以確保整體長度上的均勻的精度,成本上也不現實。因此,實際上,準備多個具有規定長度(例如200~300mm)的裝置,對超過一台裝置的長度的金屬板W進行彎曲加工時,以長度方向連續而設定多個裝置,將金屬板W跨越這些多個裝置的形式搭載而進行彎曲加工。然而,以這種模式對長尺寸的金屬板W進行彎曲加工時,一個裝置的可動板35和與此鄰接的裝置t的可動板35之間存在以寬度方向拉伸的接縫,因此在金屬板W上會形成由該接縫導致的打孔痕跡。就該打孔痕跡而言,裝置寬度為200mm時,以200mm間隔在金屬板W的寬度方向上拉伸的瑕疵而出現,從而大大折損產品價值。
對此,實施例5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D中,可動板35為,對於彈簧單元可裝卸的其他構件而形成的構件,因此,能夠使其長度大於裝置全長L,透過使用對應於要彎曲加工的金屬板W的長度的可動板35,可以消除上述不利缺點。即,如圖10所示,在長度方向上連續多個(例如三台)實施例5的彎曲加工裝置10D(例如,裝置全長L=200mm),從而對600mm的長尺寸的金屬板W進行彎曲加工時,事先準備長度600mm的可動板35,將該可動板35的懸垂片 36的下端插入於各彎曲加工裝置10D的連結板56上端的懸垂片插入槽57,並跨越三台彎曲加工裝置10D的形式安裝,此時,彎曲加工裝置10D之間的接縫J透過長尺寸的可動板35所隱蔽,因此在金屬板W不會形成該接縫J導致的打孔痕跡並能夠進行彎曲加工。這樣,能夠完成各種長尺寸金屬板W的彎曲加工。此外,圖10中的附圖示記36a表示可動板35的懸垂片36的下端。
另外,根據實施例5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D中,可動板35是以可卸載的形式設定的,因此,透過反覆的彎曲加工,因金屬板W的磨損等而可動板受損需要更換時,只更換可動板35即可,有利於降低成本。而且,可動板35是與彈簧單元(螺旋彈簧45)不同的其他構件,對彈簧單元給予適當的彈簧力的設計變得容易。
實施例6
圖8(b)所示的實施例6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E,具有與實施例2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A大致相同的構成,但是,不同的是,可動板35並沒有事先組裝在組件48中,且可裝卸的形式所設定。圖示的實施方案中,在固定板38的懸垂片40的外側重疊彎曲板58,配置在彎曲部的內側的圓棒構件59和懸垂片40之間,具有間隔而以可裝卸的形式插入可動板35的下方彎曲片49的末端。圖8(b)中,在裝置上方用點劃線表示從彎曲加工裝置10E卸載的可動板35。該實施例中,可裝卸的形式設定的可動板35可以形成為超過裝置全長L的長尺寸的可動板35,因此,實施例5中如參照圖10說明的那樣,透過使用跨越多個彎曲加工裝置10E的長度的長尺寸可動板385,在金屬板W不會形成彎曲加工裝置10E之間的接縫導致打孔痕跡並能夠進行彎曲加工。
實施例7
圖9(a)所示的實施例7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F,具有與實施例3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B大致相同的構成,不同的是,可動板35是可裝卸的形式設定的。圖9(a)中,在裝置的左側用點劃線表示了從彎曲加工裝置10F卸載的可動板35。圖示的實施方案中,包括懸垂片51及下方水準片52,可動板35整體以大致U字形或大致J字形形成,將該可動板35從裝置的側方插入在筒狀部50,由此可動板35在搖動構件32上以可裝卸的形式安裝。該實施例中,以可裝卸的形式設定的可動板35可以形成為超過裝置全長L的長尺寸的可動板35,因此,如實施例5中參照圖10說明的那樣,透過使用跨越多個彎曲加工裝置10F的長度的長尺寸可動板385,在金屬板W不會形成彎曲加工裝置10F之間的接縫所導致的打孔痕跡並能夠進行彎曲加工。此外,圖9(a)中使用了連架構件53,若與實施例3相同地使用連架構件53,透過連架構件53的頭部,能夠定位彎曲加工完成後可動板35透過螺旋彈簧54的付勢力恢復至圖9(a)的狀態時的位置,因而是優選的實施方案。
實施例8
圖9(b)所示的實施例8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G,具有與實施例4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10C大致相同的構成,不同的是,可動板35是可裝卸的形式設定的。圖9(b)中,在裝置的右側用點劃線表示了從彎曲加工裝置10G卸載的可動板35。圖示的實施方案中,透過連架構件39(圖9(b)中未圖示),在搖動構件32的外側上方端的切槽60卡止有末端的上方水準片38a、和具有在搖動構件32的外方彎曲的彎曲部38b而整體呈大致J字形的固定板38固定在搖動構件32,並且,對於該固定板38,從側方嵌入包括懸垂片61及下方水準片62而整體呈大致J字形的可動板35,從而在搖動構 件32及固定板38以可裝卸的形式安裝可動板35。該實施例中,以可裝卸的形式設定的可動板35能夠形成為超過裝置全長L的長尺寸的可動板35,因此,像實施例5中參照圖10說明的那樣,透過使用跨越多個彎曲加工裝置10G的長度的長尺寸可動板35,在金屬板W不會形成彎曲加工裝置10G之間的接縫所導致的打孔痕跡並能夠進行彎曲加工。
10‧‧‧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
20‧‧‧上部模具
30‧‧‧下部模具
31‧‧‧下部模具的主體
32‧‧‧搖動構件
35‧‧‧可動板
38‧‧‧固定板
39‧‧‧連架構件
40‧‧‧固定板的懸垂片
42‧‧‧連架構件的頭部
45‧‧‧螺旋彈簧(彈簧單元)
46‧‧‧組件
W‧‧‧金屬板

Claims (6)

  1. 一種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其包括:下部模具,在主體的上面,相對於中心線而對稱的一對圓弧狀截面形狀的凹槽,並具有在這些一對凹槽分別以搖動自如的形式收容的一對搖動構件;上部模具,其在該下部模具的上方沿著中心線以可移動的形式設定,其中,透過使上部模具移動,對搭載於下部模具的金屬板施加推壓力,使一對搖動構件搖動的同時沿著中心線對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其特徵在於,所述一對搖動構件,分別具備:可動板,其以非固定形式搭載在搖動構件的上面;彈簧單元,對該可動板以互相離開的方向施加付勢力,並且在彎曲加工時抵抗該付勢力,允許隨著金屬板的拉伸而可動板向相對於搖動構件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動,可動板提供完全平整的金屬板搭載面,彈簧單元設定在不干涉該平整的金屬板搭載面的外方位置。
  2.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其中彈簧單元為螺旋彈簧或板彈簧。
  3. 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其中透過連架構件,所述可動板直接或間接固定在搖動構件,位於所述可動板的外側的連架構件的頭部作為,用於將搖動構件維持在原點位置的擋塊。
  4.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其中作為彈簧單元的螺旋彈簧以捲繞連架構件的軸部的形式安裝。
  5. 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其中可動板以可裝卸的形式設定。
  6.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其中多個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在長度方向上連續而設定,在對超過一個彎曲加工裝置的長度的金屬板時,可動板為具有與該金屬板的長度相同或其以上的長度的長尺寸的可動板,跨越多個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而安裝。
TW104107125A 2014-03-31 2015-03-06 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 TW2016076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1005 2014-03-31
JP2014193123A JP6460695B2 (ja) 2014-03-31 2014-09-22 金属板の曲げ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7638A true TW201607638A (zh) 2016-03-01

Family

ID=54240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7125A TW201607638A (zh) 2014-03-31 2015-03-06 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878359B2 (zh)
EP (1) EP3127626B1 (zh)
JP (1) JP6460695B2 (zh)
KR (1) KR102380390B1 (zh)
CN (1) CN105263645B (zh)
TW (1) TW201607638A (zh)
WO (1) WO20151516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006218A1 (de) * 2017-06-28 2019-01-03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ortmund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iegen von blechartigen Werkstücken bei gleichzeitiger Druckspannungsüberlagerung
CN108555077A (zh) * 2018-06-22 2018-09-21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钣金折弯成形用的折弯模具和折弯成形保护方法
JP7169447B2 (ja) * 2019-06-28 2022-11-10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スブレーキおよびプレスブレーキの運転方法
KR102329425B1 (ko) * 2020-04-16 2021-11-19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밴드성형장치 및, 코일밴딩장치
CN111922202A (zh) * 2020-06-30 2020-11-13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折弯下胎
CN112387833B (zh) * 2020-10-09 2022-07-01 青岛杰瑞工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传感器止动垫片自动折弯机构
KR102254437B1 (ko) * 2021-01-05 2021-05-20 오정수 절곡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주방용품 제조방법
AT525933B1 (de) * 2022-03-02 2024-02-15 Trumpf Maschinen Austria Gmbh & Co Kg Matrize für eine Biege- oder Abkantvorrichtung sowie eine Biege- oder Abkantvorrichtung
CN116020914B (zh) * 2022-12-30 2024-01-16 杭州龙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钣金加工用折弯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822U (ja) * 1981-07-15 1983-01-28 株式会社明電舎 導体の平打曲げ成形装置
FI75747C (fi) * 1984-02-03 1988-08-08 Simon Aaltokate Lahti & Co Foerfarande och press foer boejning av en oeppet profilerad tunnplaot.
JPH0688077B2 (ja) * 1986-01-31 1994-11-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鉄板曲げ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JPS63199028A (ja) * 1987-02-13 1988-08-17 Hakusan Kogyo Kk プレス型の下型
JPH0314010A (ja) 1989-06-12 1991-01-22 Nec Corp マスフローコントローラ
JPH0366414A (ja) * 1989-08-02 1991-03-22 Kushibe Tekkosho:Kk 曲げ加工用治具
JPH03124317A (ja) * 1989-10-11 1991-05-27 Nisshin Steel Co Ltd 複合型積層金属板の回転v曲げ加工方法
JP2981049B2 (ja) * 1992-03-13 1999-11-22 株式会社アマダ 板材曲げ型装置
JPH06154862A (ja) * 1992-11-18 1994-06-03 Amada Co Ltd 板材曲げ型装置
JPH06198339A (ja) * 1992-12-11 1994-07-19 Komatsu Puritetsukusu Kk 曲げ加工方法および金型
JP2760371B2 (ja) * 1994-06-13 1998-05-28 株式会社アマダメトレックス 板材折曲げ加工機の金型
JP3338317B2 (ja) 1996-12-04 2002-10-28 株式会社アマダ 板材折曲げ加工機の金型
JP3863959B2 (ja) * 1997-03-03 2006-12-27 株式会社協豊製作所 プレス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698799B2 (ja) * 2000-06-23 2011-06-08 有限会社タイガー恒産 回転抑制機能付金属板折曲装置
GB2368304A (en) * 2000-06-23 2002-05-01 Taigaa Koosan Yuugenkaisha Metal sheet bending device with rotation inhibiting function
JP4698811B2 (ja) 2000-10-13 2011-06-08 有限会社タイガー恒産 金属板の折曲装置
CN2590692Y (zh) * 2002-12-13 2003-12-10 张景刚 冷弯压型机的导轨式调整装置
JP2005262272A (ja) * 2004-03-18 2005-09-29 Nisshin Steel Co Ltd U曲げ部材の加工方法及びu曲げ部材加工用プレス装置
KR100657223B1 (ko) * 2005-10-18 2006-12-14 김정임 방화문 문틀 제작용 금형틀
CN201030395Y (zh) * 2006-12-29 2008-03-05 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钢板压弯机
CN201249218Y (zh) * 2008-08-26 2009-06-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冲压折弯无损伤装置
CN202479281U (zh) * 2011-12-29 2012-10-10 合肥蓝天家具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板材的自动弯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27626A1 (en) 2017-02-08
US20160121382A1 (en) 2016-05-05
CN105263645A (zh) 2016-01-20
JP6460695B2 (ja) 2019-01-30
JP2015199120A (ja) 2015-11-12
US9878359B2 (en) 2018-01-30
EP3127626B1 (en) 2019-01-02
WO2015151694A1 (ja) 2015-10-08
KR20160138238A (ko) 2016-12-02
EP3127626A4 (en) 2017-11-15
CN105263645B (zh) 2018-08-21
KR102380390B1 (ko) 2022-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07638A (zh) 金屬板的彎曲加工裝置
JP5014069B2 (ja) プレス成形用金型
WO2015136708A1 (ja) 切断装置
WO2015136715A1 (ja) 切断装置
CN103620144B (zh) 可动体的可动装置
KR20110009009A (ko) 용지 절첩 기구 및 용지 절첩 장치
BRPI0715086A2 (pt) Orientador de cunha com dispositivo de retorno de ação positiva.
TW201615384A (zh) 貼膜機構
US10207304B2 (en) Bending device for metallic plate
JPWO2019180786A1 (ja) 曲げ加工装置
JPH07299520A (ja) 円筒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8536775A5 (zh)
WO2019020423A3 (de) Gewindeformstation und stanzmaschine
JP6110970B1 (ja) 結束バンド把持切断装置および結束バンド把持切断システム並びに結束バンド把持切断方法
JP5553462B1 (ja) 帯状金属薄板の突合せ溶接装置
JP2014018827A (ja) 矯正プレス装置
JP2009126290A (ja) ルーフ装置
JP5463751B2 (ja) 折り部平坦化装置
JP3995960B2 (ja) パイプ体の製造方法
JP2016042048A5 (zh)
JP2016042048A (ja) 折り曲げ試験機
JP4313693B2 (ja) パイプの曲げ加工方法及び曲げ加工装置
JP7089997B2 (ja) 箱曲げ用パンチ金型及び箱曲げ用金型セット
JP2015105472A (ja) 建具用線材の挿入装置
KR101472671B1 (ko) 도어판재 포밍장치의 가압롤러 구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