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9833A - 攪拌葉片、攪拌裝置、飲料製造裝置、及攪拌部 - Google Patents

攪拌葉片、攪拌裝置、飲料製造裝置、及攪拌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9833A
TW201519833A TW103126812A TW103126812A TW201519833A TW 201519833 A TW201519833 A TW 201519833A TW 103126812 A TW103126812 A TW 103126812A TW 103126812 A TW103126812 A TW 103126812A TW 201519833 A TW201519833 A TW 2015198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tirring
agitating
tank
liqu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6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7818B (zh
Inventor
Hidekazu Shima
Masaru Misumi
Takeshi Sawada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Kk filed Critical Sharp Kk
Publication of TW201519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9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7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781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11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 B01F27/112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with arms, paddles, vanes or bla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0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2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incorporated grinding or roasting means for coffe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 A47J31/462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with an intermediate liquid storage tan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46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bottom side
    • A47J43/0465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bottom side with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716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lower side
    • A47J43/0722Mixing, whipping or cutt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50Circulation mixers, e.g. wherein at least part of the mixture is discharged from and reintroduced into a receptacle
    • B01F25/54Circulation mixers, e.g. wherein at least part of the mixture is discharged from and reintroduced into a receptacle provided with a pump inside the receptacle to recirculate the material within the recepta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11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 B01F27/111Centrifugal stirrers, i.e. stirrers with radial outlets; Stirrers of the turbine type, e.g. with means to guide the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11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 B01F27/118Stirrers in the form of brushes, sieves, grids, chains or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11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 B01F27/13Openwork frame or cage stirrer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paddles or 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45Magnetic mixers; Mixers with magnetically driven stirr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45Magnetic mixers; Mixers with magnetically driven stirrers
    • B01F33/453Magnetic mixers; Mixers with magnetically driven stirrers using supported or suspended stirring elements
    • B01F33/4535Magnetic mixers; Mixers with magnetically driven stirrers using supported or suspended stirring elements using a stud for supporting the stirring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And Mixers With Vibration Mechanisms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攪拌液體之攪拌葉片(2D),包括具有旋轉中心軸(C)之筒狀芯(250)及於旋轉部(250)之第1面側設置有複數個之葉片部(220),且複數個葉片部(220)係以包圍旋轉中心軸(C)之方式設置,並且以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之旋轉中心成為旋轉對象之方式設置。

Description

攪拌葉片、攪拌裝置、飲料製造裝置、及攪拌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攪拌液體且使其起泡之攪拌葉片、攪拌裝置、飲料製造裝置及攪拌部。
自先前以來,發明出各種方式之供茶機、咖啡機等飲料供給裝置,且該等飲料供給裝置被利用於各種場面。亦存在不僅設置有攪拌粉末與熱水而供給飲料之裝置,且一併設置有使牛奶等起泡之裝置者。
例如,於使用粉末茶供給裝置之供茶機中,在具備操作面板之本體內有將水燒開之燒水部、及將茶葉粉碎之粉碎部,且貯存自粉碎部排出之粉末茶並將固定量供給至容器。
飲料用攪拌裝置係於攪拌缽(mixing bowl)之內部設置有攪拌器件。攪拌缽係呈於內部貯存飲料之容器狀者。攪拌器件係於旋轉軸設置有圓盤狀攪拌葉片者,且配設於攪拌缽之中央部。於該飲料用攪拌裝置中,藉由於在攪拌缽貯存有飲料之狀態下旋轉驅動攪拌器件,而利用攪拌器件攪拌飲料。
卡布奇諾(cappuccino)及拿鐵咖啡(caffellatte)係飲料之表面由起泡之牛奶層覆蓋之咖啡,牛奶起泡一般係利用蒸汽,需要靈巧之操作。
於下述專利文獻1至4中揭示有如上所述之飲料製造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表2008-51962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2-37337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1-27583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平11-318714號公報
於上述各專利文獻所揭示之技術中,目的在於粉末及液體之攪拌,對於由綠茶等製成之粉末之顆粒較細之情形未必最佳。
本發明係為解決上述問題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攪拌液體時能夠於攪拌之同時實現極細之起泡之攪拌葉片、攪拌裝置、飲料製造裝置及攪拌部。
於基於本發明之攪拌葉片中,其係攪拌液體之攪拌葉片,包括具有旋轉中心軸之旋轉部及於上述旋轉部之第1面側設置有複數個之葉片部,且複數個上述葉片部係以包圍上述旋轉中心軸之方式設置,並且以相對於上述旋轉中心軸之旋轉中心成為旋轉對稱之方式設置。
於另一形態中,進而包括於上述旋轉部之上述第2面側設置有複數個之槳面。
於另一形態中,上述葉片部具有相對於上述旋轉部向外側擴展之傾斜。
於另一形態中,於上述葉片部之前端部設置有自上述前端部朝向上述第1面側延伸之狹縫。
於基於本發明之攪拌裝置之一態樣中,其係攪拌液體時使用之攪拌裝置,包括上述任一項中記載之攪拌葉片、於內部收容上述攪拌葉片之攪拌槽、及使上述攪拌葉片旋轉之驅動機構,且上述攪拌槽之 內部底面之上述攪拌葉片之正下方之區域較周圍之區域更向下方凹陷。
於另一形態中,相較於上述攪拌槽之內部底面之除上述攪拌葉片之正下方之區域以外之底面,上述攪拌葉片之最下端位於更下方。
於基於本發明之攪拌裝置之另一態樣中,其係攪拌液體時使用之攪拌裝置,包括上述任一項中記載之攪拌葉片、於內部收容上述攪拌葉片之攪拌槽、及使上述攪拌葉片旋轉之驅動機構,且於上述攪拌葉片與上述驅動機構之間,設置有將上述驅動機構之旋轉力以非接觸之形式傳遞至上述攪拌葉片之非接觸旋轉傳遞機構,於上述攪拌葉片與上述攪拌槽之間,設置有上述攪拌葉片旋轉時藉由點接觸支持上述攪拌葉片之與上述攪拌槽之接觸部位之旋轉支持機構。
於另一形態中,上述非接觸旋轉傳遞機構係使上述攪拌葉片與上述驅動機構之間產生磁耦合,將上述驅動機構側之旋轉力傳遞至上述葉片側磁鐵而使上述攪拌葉片旋轉。
於基於本發明之攪拌裝置之另一態樣中,其係攪拌液體時使用之攪拌裝置,包括上述任一項中記載之攪拌葉片、於內部收容上述攪拌葉片之攪拌槽、及使上述攪拌葉片旋轉之驅動機構,且於上述攪拌槽設置有整流壁,該整流壁係以包圍上述攪拌葉片之方式設置,且與上述攪拌槽之內壁一併對藉由上述攪拌葉片之旋轉形成之上述液體之流動進行整流。
於另一形態中,其係使用粉末製造飲料之飲料製造裝置,包括:磨粉機,其將粉碎對象物粉碎而獲得上述粉末;箱,其貯存液體;加熱器部,其加熱並供給上述箱內之液體;及攪拌裝置,其被供給藉由上述磨粉機獲得之上述粉末與上述液體,並將上述粉末與上述液體混合;且上述攪拌裝置係使用上述任一項中記載之攪拌裝置。
於另一形態中,上述攪拌裝置係藉由儲存於內部之攪拌葉片之 旋轉而將利用上述加熱器部加熱後供給之液體冷卻。
於另一形態中,上述攪拌裝置具有冷卻裝置,將藉由上述加熱器部加熱後供給之液體冷卻。
於上述攪拌葉片之另一形態中,於將攪拌葉片之直徑設為d(mm)、將上述攪拌葉片之沿上述旋轉中心軸方向之高度設為h(mm)之情形時,滿足下述式1。
0.2d(mm)≦h(mm)≦2d(mm)...(式1)
於上述攪拌葉片之另一形態中,上述攪拌葉片係處於以上述旋轉中心軸為中心且由直徑d1(mm)至直徑d(mm)包圍之範圍內,且直徑d1(mm)與直徑d(mm)滿足下述式2。
0.5d(mm)≦d1(mm)≦0.8d(mm)...(式2)
於上述攪拌葉片之另一形態中,上述葉片部於以上述旋轉中心軸為中心之情形時,具有於通過該旋轉中心之直線與直徑之交點與中心線相切之半徑r(mm)之圓弧,於將板厚設為t(mm)之情形時,滿足下述式3及式4。
1(mm)≦t(mm)≦3(mm)...(式3)
3(mm)≦r(mm)≦10(mm)...(式4)
於上述攪拌葉片之另一形態中,於將上述攪拌葉片之高度設為h(mm)、將狹縫之寬度設為a(mm)、將狹縫之深度設為b(mm)之情形時,滿足下述式5及式6。
1(mm)≦a(mm)≦(4mm)...(式5)
0.1h(mm)≦b(mm)≦0.4h(mm)...(式6)
於上述攪拌葉片之另一形態中,於將上述攪拌葉片之高度設為h(mm)、將上述輔助葉片高度設為ha(mm)之情形時,滿足下述式7。
0.15h(mm)≦ha(mm)≦0.8h(mm)...(式7)
於上述攪拌裝置之另一形態中,上述攪拌葉片之下端與上述攪 拌槽之間隙為0.5mm~1.0mm。
於上述攪拌裝置之另一形態中,具有非接觸旋轉驅動機構,作為上述攪拌葉片整體之重心較圓盤狀部之第2面位於更下方。
於基於本發明之攪拌部中,其係攪拌液體之攪拌部,且包括具有旋轉中心軸之旋轉部、設置於上述旋轉部之第1面側之第1攪拌部、及設置於上述旋轉部之與上述第1面為相反側之第2面側之第2攪拌部。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攪拌液體時能夠於攪拌之同時實現極細之起泡之攪拌葉片、攪拌裝置、飲料製造裝置及攪拌部。
1‧‧‧攪拌槽
1a‧‧‧旋轉軸
1b‧‧‧圓錐凸部
1c‧‧‧圓錐凹部
1g‧‧‧槽
1r‧‧‧半圓壁
1y‧‧‧直線壁
2‧‧‧攪拌葉片
2A‧‧‧攪拌葉片
2B‧‧‧攪拌葉片
2C‧‧‧攪拌葉片
2D‧‧‧攪拌葉片
2D'‧‧‧攪拌葉片
2E‧‧‧攪拌葉片
2F‧‧‧攪拌葉片
2G‧‧‧攪拌葉片
2H‧‧‧攪拌葉片
3‧‧‧旋轉驅動機構
4‧‧‧永久磁鐵
5‧‧‧永久磁鐵
7‧‧‧位置
8‧‧‧整流壁
8a‧‧‧流體入口部
8b‧‧‧流體出口
10‧‧‧旋轉驅動部
11‧‧‧粉碎部
12‧‧‧貯存部
13‧‧‧供給孔
14‧‧‧攪拌驅動部
15‧‧‧電磁閥
16‧‧‧電磁閥
17‧‧‧箱
18‧‧‧加熱器
19‧‧‧杯
21‧‧‧旋轉部
21‧‧‧圓盤狀部
21a‧‧‧第1面
21b‧‧‧第2面
22‧‧‧葉片部
22A‧‧‧葉片部
22B‧‧‧葉片部
23‧‧‧狹縫
24‧‧‧輔助葉片部
25‧‧‧筒狀芯
25b‧‧‧傾斜凹底部
25c‧‧‧傾斜凸底部
25p‧‧‧突起
26‧‧‧旋轉軸
27‧‧‧質量天平
81‧‧‧曲面整流壁
82‧‧‧直線整流壁
100‧‧‧裝置本體
110‧‧‧控制單元
120‧‧‧磨粉馬達單元
130‧‧‧磨粉連結機構
140‧‧‧攪拌馬達單元
140A‧‧‧攪拌馬達非接觸台
141‧‧‧旋轉台
142‧‧‧永久磁鐵
150‧‧‧供給熱水管
160‧‧‧加熱器
170‧‧‧供給熱水噴嘴
180‧‧‧磨粉單元裝設區域
190‧‧‧攪拌單元裝設區域
195‧‧‧冷卻部
210‧‧‧第1槳
210a‧‧‧收容部
210b‧‧‧凸座部
210c‧‧‧槳
210d‧‧‧槳
210h‧‧‧空間
211‧‧‧第2槳
212‧‧‧槳面
212a‧‧‧槳面
215‧‧‧貫通孔
220‧‧‧葉片部
220a‧‧‧環形線圈
220b‧‧‧葉片部
222‧‧‧下部輔助環
222a‧‧‧保持部
222b‧‧‧下部輔助環
223‧‧‧上部輔助環
240‧‧‧永久磁鐵
250‧‧‧筒狀芯
250a‧‧‧筒狀芯
251‧‧‧頂蓋
252‧‧‧密封環
260a‧‧‧蓋
260b‧‧‧槳本體
300‧‧‧磨粉單元
310‧‧‧磨粉箱
310a‧‧‧取出口
310w‧‧‧連結用窗
313‧‧‧漏斗
313a‧‧‧開口
315‧‧‧安全肋
315r‧‧‧斜度
320‧‧‧磨粉蓋
330‧‧‧粉碎對象物蓋
340‧‧‧刮粉機
345‧‧‧磨粉軸
345p‧‧‧旋轉驅動銷
350‧‧‧下研缽
350a、360a‧‧‧研磨面
350b‧‧‧粉碎槽
350c‧‧‧中心孔
350d、362‧‧‧有底孔
350z‧‧‧鍃孔
355‧‧‧芯體
355a‧‧‧螺旋葉片
355b‧‧‧爪部
355c‧‧‧缺口部
355d‧‧‧加強肋
355e‧‧‧後退外周面區域
360‧‧‧上研缽
360b‧‧‧粉碎槽
360b1‧‧‧剪切槽
360b2‧‧‧輸送槽
360c‧‧‧引入槽
361‧‧‧開口部
361a‧‧‧內周面
362‧‧‧有底孔
370‧‧‧上研缽保持構件
380‧‧‧彈簧
390‧‧‧彈簧保持構件
390p‧‧‧旋轉止動銷
500‧‧‧攪拌單元
510‧‧‧攪拌槽
511‧‧‧外裝保持器
512‧‧‧保溫箱
520‧‧‧握把
530‧‧‧攪拌蓋
531‧‧‧粉末投入口
532‧‧‧供給熱水口
540‧‧‧流出口開閉機構
541‧‧‧流出口
542‧‧‧操作桿
543‧‧‧開閉噴嘴
544‧‧‧箱底孔
550‧‧‧攪拌葉片
551‧‧‧軸承部
560‧‧‧旋轉軸
700‧‧‧水箱
710‧‧‧箱本體
720‧‧‧箱蓋
800‧‧‧茶葉粉末接盤
900‧‧‧載置基座
1000‧‧‧磨粉機
1500‧‧‧攪拌裝置
2000‧‧‧飲料製造裝置
2000A‧‧‧飲料製造裝置
A‧‧‧箭頭
B‧‧‧箭頭
A1‧‧‧液體流
A2‧‧‧液體流
b‧‧‧深度
C‧‧‧旋轉中心軸
d‧‧‧直徑
d1‧‧‧直徑
d2‧‧‧直徑
DP‧‧‧點
g1‧‧‧間隙
g2‧‧‧深度
h‧‧‧高度
ha‧‧‧高度
L‧‧‧中心線
N‧‧‧中心線
r‧‧‧半徑
S‧‧‧液面
t‧‧‧板厚
T1‧‧‧粉碎對象物
T2‧‧‧粉末
TA‧‧‧內部底面
TA1‧‧‧區域
W‧‧‧液體
圖1係表示實施形態1中之攪拌葉片之構造之立體圖。
圖2係表示實施形態1中之攪拌葉片之構造之縱剖面圖。
圖3係表示實施形態1中之攪拌葉片之葉片部之形狀之俯視圖。
圖4係表示實施形態1中之攪拌葉片之攪拌動作之第1圖。
圖5係表示實施形態1中之攪拌葉片之攪拌動作之第2圖。
圖6係表示實施形態2中之攪拌葉片之葉片部之形狀之俯視圖。
圖7係表示實施形態3中之攪拌葉片之葉片部之形狀之俯視圖。
圖8係表示實施形態3中之攪拌葉片之構造之縱剖面圖。
圖9係表示實施形態4中之攪拌葉片之構造之縱剖面圖。
圖10係表示實施形態5中之攪拌裝置之構造之局部剖面圖。
圖11係平面性地表示實施形態5中之藉由攪拌裝置之攪拌葉片而產生之水之流動之圖。
圖12係表示實施形態5中之設置於攪拌裝置之整流壁之構成之俯視圖。
圖13係表示實施形態6中之設置於攪拌裝置之另一旋轉支持機構 之構造之局部剖面圖。
圖14係表示實施形態7中之設置於攪拌裝置之另一旋轉支持機構之構造之局部剖面圖。
圖15係表示實施形態8中之設置於攪拌裝置之另一旋轉支持機構之構造之局部剖面圖。
圖16係表示實施形態9中之設置於攪拌裝置之另一旋轉支持機構之構造之局部剖面圖。
圖17係表示實施形態10中之飲料製造裝置之縱剖面圖。
圖18係表示實施形態10中之飲料製造裝置之動作流程之方塊圖。
圖19係表示實施形態11中之飲料製造裝置之縱剖面圖。
圖20係表示實施形態11中之飲料製造裝置中使用之旋轉軸之前端部分之構造之局部放大縱剖面圖。
圖21係表示實施形態12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俯視圖。
圖22係表示實施形態12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立體圖。
圖23係表示實施形態12中之攪拌葉片之構造之分解立體圖。
圖24係圖21中之XXIV-XXIV線箭視剖面圖。
圖25係表示實施形態12之變化例中之攪拌葉片之構造之圖。
圖26係表示實施形態13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立體圖。
圖27係表示實施形態13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俯視圖。
圖28係表示實施形態13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側視圖。
圖29係表示實施形態14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立體圖。
圖30係表示實施形態14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俯視圖。
圖31係表示實施形態14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側視圖。
圖32係表示實施形態15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立體圖。
圖33係表示實施形態15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俯視圖。
圖34係表示實施形態15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側視圖。
圖35係表示實施形態16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立體圖。
圖36係表示實施形態16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俯視圖。
圖37係表示實施形態16中之攪拌葉片之形狀之側視圖。
圖38係實施形態中之飲料製造裝置之整體立體圖。
圖39係圖38中之XXXIX-XXXIX線箭視剖面圖。
圖40係表示實施形態17中之飲料製造裝置之概略構成要素之整體立體圖。
圖41係表示實施形態17中之使用飲料製造裝置之日本茶流出之第1製造流程。
圖42係表示實施形態17中之使用飲料製造裝置之日本茶流出之第2製造流程。
圖43係表示實施形態17中之使用飲料製造裝置之日本茶流出之第3製造流程。
圖44係僅表示實施形態17中之飲料製造裝置之內部構造之立體圖。
圖45係實施形態17中之磨粉單元之立體圖。
圖46係實施形態17中之磨粉單元之分解立體圖。
圖47係實施形態17中之磨粉單元之縱剖面圖。
圖48係實施形態17中之攪拌單元之立體圖。
圖49係實施形態17中之攪拌單元之縱剖面圖。
圖50係實施形態17中之攪拌單元之俯視圖。
圖51係表示實施形態17中之攪拌單元之攪拌狀態之剖面模式圖。
一面參照圖,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攪拌裝 置及飲料製造裝置進行說明。於各實施形態之圖式中,相同之參照符號表示相同部分或相當部分,存在不重複進行重複之說明之情況。於各實施形態中,提及個數、量等之情形時,除有特別記載之情形以外,本發明之範圍未必限定於該個數、量等。
(實施形態1:攪拌葉片2)
參照圖1至圖3,對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中之攪拌葉片2進行說明。圖1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之構造之立體圖,圖2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之構造之縱剖面圖,圖3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之葉片部之形狀之俯視圖。
參照圖1及圖2,該攪拌葉片2係攪拌液體之攪拌葉片2,且包括:作為旋轉部之圓盤狀部21,其具有旋轉中心軸C;及葉片部22,其於在該圓盤狀部21之圖示中為上方側之第1面21a側設置有複數個。於本實施形態中,葉片部22係以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成為平行之方式設置,但並不限定於該構成。又,於本實施形態中,所謂葉片部,不僅單純指葉片形狀之部位,而係包含例如環形線圈形狀、圓頂形狀等亦包含在內之有助於液體起泡之所有形狀。
於旋轉中心軸C上,本實施形態係於圓盤狀部21設置有筒狀芯25,於內部可插入地設置有設置於外部之旋轉軸1a。於旋轉軸1a之前端設置有圓錐凸部1b。
旋轉軸1a設置於下述攪拌槽1,藉由將旋轉軸1a之圓錐凸部1b之頂點抵接於筒狀芯25之底部,而構成旋轉支持機構,該旋轉支持機構係於攪拌葉片2旋轉時藉由點接觸支持與攪拌槽1之接觸部位。此時,筒狀芯25之內徑設定為如不與旋轉軸1a之外徑接觸般之孔徑。
複數個葉片部22係以包圍旋轉中心軸C之方式設置,並且以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之旋轉中心成為旋轉對稱之方式設置。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之葉片部22之前端部,設置有自該前端部朝向第1面21a側延伸 之狹縫23。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中,於在圓盤狀部21之圖示中為下方側之第2面21b側,亦於相對於葉片部22對向之位置設置有朝向下方延伸之輔助葉片部24。輔助葉片部24之形狀與葉片部22為相同形狀。
參照圖3,攪拌葉片2之形狀係根據所要攪拌之對象物之量而決定攪拌葉片2之直徑 d。例如,作為攪拌葉片2之形狀之一例,可列舉將外徑(直徑)d設為 34mm、將高度h設為22mm、將ha設為4mm左右。
於將攪拌葉片2之直徑設為d(mm)、將攪拌葉片2之沿旋轉中心軸C方向之高度設為h(mm)之情形時,宜滿足下述式1。
0.2d(mm)≦h(mm)≦2d(mm)...(式1)
攪拌葉片2係處於以旋轉中心軸C為中心且由直徑d1(mm)至直徑d(mm)包圍之範圍內,直徑d1與直徑d宜滿足下述式2。
0.5d(mm)≦d1(mm)≦0.8d(mm)...(式2)
葉片部22之形狀具有於中心線(通過攪拌葉片之旋轉中心之直線)L與直徑d1(於本實施形態中, d1= 22mm)之交點與中心線L相切之半徑r(於本實施形態中,r=5mm)之圓弧。葉片部22之板厚t為1mm左右。狹縫23之寬度為3mm左右,自葉片部22之前端部起之狹縫23之深度(b)為8mm左右。
葉片部22之形狀宜滿足下述式3及式4。
1(mm)≦t≦3(mm)...(式3)
3(mm)≦r≦10(mm)...(式4)
於將輔助葉片高度設為ha(mm)之情形時,宜滿足下述式7。
0.15h(mm)≦ha(mm)≦0.8h(mm)...(式7)
如此,藉由將葉片部22設為圓弧形狀,且設為與中心線L相切之圓弧形狀,可獲得充分之起泡功能。進而,藉由於葉片部22設置狹縫 23,可達成更細之起泡。
於將攪拌葉片之高度設為h(mm)、將狹縫23之寬度設為a(mm)、將狹縫23之深度設為b(mm)之情形時,宜滿足下述式5及式6。
1(mm)≦a(mm)≦(4mm)...(式5)
0.1h(mm)≦b(mm)≦0.4h(mm)...(式6)
一般而言,若通過空氣與液體之界面(液面S)之葉片部22之次數及面積增加,則起泡效率變得良好。進而,藉由於葉片部22設置狹縫23,葉片部22之通過次數倍增,空氣被破開狹縫23之寬度以下,因此可精加工成更細之泡沫。
具體而言,作為攪拌槽1內之液體起泡之原理,藉由利用葉片部22打亂空氣與液體之界面,而一面將空氣導入至液體中,一面藉由切割而使較大之泡沫變細。藉由利用攪拌葉片2之空氣之導入、利用此時之渦流之高效率之攪拌、以及攪拌葉片2之葉片部22通過因旋轉而變化之液面而打亂液面,而可達成較先前更有效率之攪拌、起泡。
參照圖4及5,對使用攪拌葉片2之攪拌、起泡進行說明。圖4及圖5係表示攪拌葉片2之攪拌動作之第1及第2圖。本實施形態之攪拌葉片2係構成多葉風扇並將其用於攪拌者。多葉風扇之目的在於,藉由旋轉將流體自中央部導入並向外周送出。攪拌葉片2係以設於下述攪拌槽1之旋轉軸1a為中心旋轉而使用者,藉由旋轉時之離心力而對攪拌槽1內之水與攪拌對象物進行攪拌。
參照圖4,於攪拌葉片2未旋轉之狀態下,液體W之液面S位於上方,攪拌葉片2埋沒於液體W中。
參照圖5,若攪拌葉片2旋轉,則藉由攪拌葉片2之攪拌作用,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大致正交之方向(圖中為水平方向:圖中箭頭B方向)之力對液體W發揮作用。其結果為,包含旋轉中心軸C之中央部之液面S向下方(圖中箭頭A方向)移位,成為攪拌葉片2之上部露出於液面S 上之狀態。
藉此,於自攪拌葉片2之液面S露出之區域,可向液體W中導入空氣。同時,自攪拌葉片2之中央部向外周部送出空氣及攪拌對象之液體,一面向液體中高效率地導入空氣一面進行攪拌。
藉由攪拌葉片2之葉片部22通過空氣與液面S之界面,可粉碎較大之泡沫,而高效率地製作極細之泡沫。此時,藉由增加葉片部22之片數及攪拌葉片2之轉數,攪拌效率顯著提高。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於葉片部22設置有狹縫23,可更有效地粉碎較大之泡末,而高效率地製作極細之泡沫。
例如,於葉片部22之片數為33片之情形時,於 110mm×高度60mm之箱中攪拌300cc之液體。藉由將具有上述尺寸之本實施形態之攪拌葉片2之轉數設為1200rpm~3000rpm(無負荷時)或600rpm~1300rpm(負荷時),攪拌葉片2之前端(上端)自液面S突出,確實地通過空氣與液體之界面(圖5所示之狀態)。其結果為,可進行充分之攪拌及起泡。藉由於葉片位置為自箱中心偏移13.5mm之位置進行攪拌而最佳。該尺寸之攪拌葉片2對300cc以下容量之液體有效。只要為300cc以下,則可充分地起泡。
此時之旋轉方向可正逆反轉,可根據必要之空氣導入量、轉數、必要流速而選擇。例如,若將該流速設定為較快,則以離心力確保液面S之高度,亦可藉由使流速變慢而使液面S之高度變低。
本實施形態之攪拌葉片2包含多葉風扇形狀,可自葉片中央部向外周部送出空氣及攪拌對象之液體,一面向液體中高效率地導入空氣一面進行攪拌。同時,藉由多葉風扇之葉片部通過空氣與液體之界面,可粉碎較大之泡沫,而高效率地製作極細之泡沫。其結果為,可於攪拌粉末與液體之同時使液體起泡。此時,藉由增加葉片部22之片數、攪拌葉片2之轉數,攪拌效率顯著提高。
因藉由攪拌葉片2之旋轉產生之離心力而使液面變化,且亦會因攪拌量及轉數而變化。此時,藉由將攪拌葉片2之高度設定為較高,可易於通過液面,對各種水位之液體之攪拌佔優勢地發揮作用,擴大轉數及攪拌量之容許範圍。
本實施形態之攪拌葉片2係於圓弧形狀之葉片部22之前端部具有狹縫23,使多葉風扇之葉片部22接觸空氣與液體之界面之次數增加。藉由將狹縫23設置於葉片部22之前端側,確保了空氣之導入能力。藉由旋轉離心作用,空氣與液體之界面位置因葉片形狀、片數、及轉數等而變化。藉由最佳地控制該界面位置且使其與狹縫23之位置關係一致,攪拌效率顯著提高,可實現極細之起泡。
於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有圓盤狀部21作為旋轉部,但旋轉部之形狀並不限定於圓盤形狀。只要為葉片部22連結於筒狀芯25之構成,則旋轉部之形態可為任意形態。
(實施形態2:攪拌葉片2A)
接下來,參照圖6,對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A之葉片部22A之形狀進行說明。圖6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A之葉片部22A之形狀之俯視圖。於上述實施形態1中,作為葉片部22,採用圓弧形狀,且採用設置狹縫之形態,但本實施形態之葉片部22A不採用圓弧形狀,而採用平坦(flat)之形狀,不設置狹縫。
本實施形態之葉片部22A係沿中心線L(半徑方向)設置,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以相對於中心線L交叉之方式設置葉片部22A。基本尺寸關係係與實施形態1之攪拌葉片2相同。
藉由根據所要攪拌之對象物之量而使用該形狀之攪拌葉片2A,亦可獲得充分之攪拌及起泡功能。
(實施形態3:攪拌葉片2B)
接下來,參照圖7及圖8,對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B之葉片 部22B之形狀進行說明。圖7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B之葉片部22B之形狀之俯視圖,圖8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B之構造之縱剖面圖。
於本實施形態中,並排設置2片葉片部22B,將2片葉片部22B之間之間隙作為狹縫而使用。
本實施形態之葉片部22B亦沿中心線L(半徑方向)設置,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以相對於中心線L交叉之方式設置葉片部22B。於本實施形態中,葉片部22B之沿半徑方向之寬度為1.5mm左右,葉片部22B彼此之間隙為3mm左右。 d2為31mm左右。
藉由根據所要攪拌之對象物之量而使用該形狀之攪拌葉片2B,亦可獲得充分之攪拌及起泡功能。
(實施形態4:攪拌葉片2C)
接下來,參照圖9,對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C之形狀進行說明。圖9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C之構造之縱剖面圖。
於本實施形態中,若與圖2所示之實施形態1中之攪拌葉片2之構造進行比較,則於在圓盤狀部21之圖示中為下方側之第2面21b側,未設置輔助葉片部24。雖省略圖示,但永久磁鐵4係埋入至圓盤狀部21。其他構成係與實施形態1中之攪拌葉片2相同。
亦可採用本實施形態所示之攪拌葉片2C。
(實施形態5:攪拌裝置1500)
接下來,參照圖10至圖12,對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裝置1500之構造進行說明。圖10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裝置1500之構造之局部剖面圖,圖11係平面性地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藉由攪拌裝置1500之攪拌葉片2產生之水之流動的圖,圖12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設置於攪拌裝置1500之整流壁之構成之俯視圖。
於以下說明中,雖對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裝置1500使用實施形 態1中說明之攪拌葉片2之情形進行說明,但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裝置1500亦可使用上述實施形態2之攪拌葉片2A、上述實施形態3之攪拌葉片2B、及上述實施形態4之攪拌葉片2C。
參照圖10,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裝置1500成為對投入至攪拌槽1內之粉末與液體進行攪拌並使其起泡之攪拌構造。於攪拌槽1之底面設置有旋轉軸1a。攪拌葉片2係於設置於攪拌葉片2之筒狀芯25被插入旋轉軸1a,攪拌葉片2能夠以該旋轉軸1a為中心旋轉。
藉由旋轉軸1a之圓錐凸部1b之頂點抵接於筒狀芯25之底部,而構成旋轉支持機構,該旋轉支持機構係於攪拌葉片2旋轉時藉由點接觸支持與攪拌槽1之接觸部位。攪拌葉片2之下端與攪拌槽1之間隙宜設定為0.5mm~1.0mm。即便於攪拌少量粉末之情形時,亦可有效地攪拌液體與粉末。
於攪拌葉片2之底面側固定有永久磁鐵4。於攪拌槽1之下方設置有固定有永久磁鐵5之旋轉驅動機構3。於本實施形態中,旋轉驅動機構3係使用電動馬達。亦可使用電磁鐵代替永久磁鐵4、5。
設置於攪拌葉片2之底面側之永久磁鐵4與設置於旋轉驅動機構3之永久磁鐵5係以磁力相互吸引之方式配置,於攪拌葉片2與旋轉驅動機構3之間,設置有將旋轉驅動機構3之旋轉力以非接觸之形式傳遞至攪拌葉片2之非接觸旋轉驅動機構。
接下來,參照圖11及圖12,對該攪拌裝置1500中之藉由攪拌葉片2產生之水之流動進行說明。參照圖11,表示藉由攪拌葉片2產生之水流。本實施形態之攪拌葉片2係將空氣及液體自中央上部導入(參照圖5),於攪拌葉片2之周圍呈放射狀噴出空氣及液體(箭頭W)。
參照圖12,於將該攪拌葉片2配置於攪拌槽1內之情形時,將攪拌槽1設為俯視下軌道形狀,於靠一半圓壁1r側處配置攪拌葉片2。於此情形時,以一半圓壁1r之半徑之中心與攪拌葉片2之旋轉中心軸C一 致為宜。
其次,藉由曲面整流壁81包圍攪拌葉片2之與攪拌槽1之一半圓壁1r相反之側。以曲面整流壁81之半徑之中心與攪拌葉片2之旋轉中心軸C一致為宜。進而,於攪拌葉片2之旋轉方向下游側(出口側),以與攪拌槽1之直線壁1y成為平行之方式設置直線整流壁82。曲面整流壁81之一端與直線整流壁82之一端連結。
於曲面整流壁81之攪拌葉片2之旋轉方向上游側,在與攪拌槽1之間形成供液體流入之流體入口部8a。於直線整流壁82之攪拌葉片2之旋轉方向下游側,在與攪拌槽1之間形成供液體流出之流體出口8b。
於在具有上述構成之攪拌槽1內使攪拌葉片2旋轉之情形時,圖12所示之箭頭之液體流A1形成於攪拌槽1內。尤其,液體流A2於流體出口8b流速變快,因此將攪拌之對象粉末之投下位置設為流體出口8b之下游側之位置7。
例如,較細之微級粉末(茶葉粉末等)若含水則如黏土般凝固,可見貼附於攪拌槽1內之壁、底面而粉末不會自壁、底面剝離之現象、及/或粉末成塊(結塊)之現象。
然而,於在流速較快之位置7投下攪拌對象粉末之情形時,不貼附於壁而溶於水中。即便於粉末成塊(結塊)之情形時,亦於通過攪拌葉片2時,塊(結塊)抵接於攪拌葉片2,藉由攪拌葉片2將塊(結塊)粉碎。
進而,於攪拌葉片2設置有朝向下方延伸之輔助葉片部24。藉此,輔助葉片部24配置於靠近攪拌槽1之底面之位置,可將位於攪拌葉片2之上方或正下方之粉末向離心方向之外側掃出及噴出粉末。
如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裝置1500,於進行攪拌之攪拌槽1中,具有對藉由攪拌葉片2產生之渦流進行整流之整流壁,可於任 意位置產生流動較快之水流。
較細之粉末若含水則如黏土般凝固,可見貼附於攪拌槽1內之壁及/或底面而不剝離之現象、或成塊(結塊)之現象,藉由相對於向攪拌槽1之粉末投入位置設置較細之流路而產生流動較快之水流,針對有粉末之部分勢頭良好地流入液體,藉此不成塊(結塊),而使粉末溶於液體中。
進而,攪拌葉片2之底面側之輔助葉片部24配置於靠近攪拌槽1之底面之位置,可對位於攪拌葉片2之上方或正下方之粉末向離心方向掃出及噴出。
(實施形態6:另一旋轉支持機構)
參照圖13,對攪拌裝置1500所採用之另一旋轉支持機構進行說明。圖13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另一旋轉支持機構之構造之局部剖面圖。
於上述實施形態5中,採用如下旋轉支持機構:如圖2及圖9所示,藉由旋轉軸1a之圓錐凸部1b之頂點抵接於筒狀芯25之底部,於攪拌葉片2旋轉時利用點接觸支持與攪拌槽1之接觸部位。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3所示,於筒狀芯25之前端部設置有朝向上方成為凸起之傾斜凹底部25b。此時,筒狀芯25之內徑設定為如不與旋轉軸1a之外徑接觸般之孔徑。
於攪拌葉片2旋轉時,旋轉軸1a與筒狀芯25之接觸部分限定於圓錐凸部1b之頂點及傾斜凹底部25b之頂點,因此可將由摩擦所致之損耗抑制為最小。亦可抑制因磨耗導致之軸偏移之產生,因此可耐受長時間之使用。其結果為,於使用磁力之非接觸旋轉驅動機構中,可高效率地傳遞旋轉。
進而,於攪拌葉片2旋轉時,圓錐凸部1b之頂點位於傾斜凹底部25b之頂點,可使攪拌葉片2之旋轉更穩定。
(實施形態7:另一旋轉支持機構)
參照圖14,對攪拌裝置1500所採用之另一旋轉支持機構進行說明。圖14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另一旋轉支持機構之構造之局部剖面圖。
於上述實施形態6中,如圖13所示,於旋轉軸1a之前端設置圓錐凸部1b,於筒狀芯25之底部設置傾斜凹底部25b,但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4所示,使凹凸顛倒,於旋轉軸1a之前端設置圓錐凹部1c,於筒狀芯25之底部設置傾斜凸底部25c。
即便為包含圓錐凹部1c與傾斜凸底部25c之組合之旋轉支持機構,亦可獲得與上述實施形態6相同之作用效果。
(實施形態8:另一旋轉支持機構)
參照圖15,對攪拌裝置1500所採用之另一旋轉支持機構進行說明。圖15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另一旋轉支持機構之構造之局部剖面圖。省略使用永久磁鐵4、5之非接觸旋轉驅動機構之圖示。
於本實施形態中,不於攪拌槽1設置旋轉軸1a,而於攪拌葉片2之圓盤狀部21之第2面21b側設置有構成旋轉中心軸C之旋轉軸26。藉由未圖示之非接觸旋轉驅動機構,若設置於攪拌槽1側之永久磁鐵5開始旋轉,則根據旋轉彗差之原理,取得平衡且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穩定地開始旋轉。
如此,無需於攪拌槽1設置旋轉軸1a,因此使攪拌槽1之構造變得容易,並且使攪拌槽1之洗淨作業變得容易。僅藉由於攪拌槽1之底面載置攪拌葉片2,便可使用非接觸旋轉驅動機構使攪拌葉片2旋轉。
進而,藉由組合非接觸旋轉驅動機構與本實施形態之旋轉軸26,無需使用專用攪拌槽,便可於磁力所及之範圍進行攪拌。例如,即便對於使用陶瓷器、紙杯等難以設置軸之材質之攪拌槽,亦可使用本實施形態之構造。因此,可於茶碗、馬克杯、紙杯中放入攪拌葉片 進行攪拌。
(實施形態9:另一旋轉支持機構)
參照圖16,對攪拌裝置1500所採用之另一旋轉支持機構進行說明。圖16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另一旋轉支持機構之構造之局部剖面圖。省略使用永久磁鐵4、5之非接觸旋轉驅動機構之圖示。
於本實施形態中,不於攪拌槽1設置旋轉軸1a,而於攪拌葉片2之圓盤狀部21之第2面21b側設置有朝向下方呈彎曲形狀之質量天平27。該質量天平27係由均質之材料構成,作為攪拌葉片2整體之重心位於較圓盤狀部21之第2面21b更下方之側質量天平27內。藉此,攪拌葉片2係根據與不倒翁(roly-poly)相同之原理,以圖16所示之狀態靜止。
藉由非接觸旋轉驅動機構,若設置於攪拌槽1側之永久磁鐵5開始旋轉,則本實施形態之攪拌葉片2取得平衡並且穩定地開始旋轉。若攪拌葉片2旋轉,則形成通過攪拌葉片2之重心之旋轉中心軸C。
如此,於本實施形態中,亦無需於攪拌槽1設置旋轉軸1a,因此使攪拌槽1之構造變得容易,並且使攪拌槽1之洗淨作業變得容易。僅藉由於攪拌槽1之底面載置攪拌葉片2,便可使用非接觸旋轉驅動機構使攪拌葉片2旋轉。
(實施形態10:飲料製造裝置2000)
參照圖17及圖18,對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之具備攪拌葉片及攪拌裝置之飲料製造裝置2000之構造進行說明。圖17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飲料製造裝置2000之構造之縱剖面圖,圖18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飲料製造裝置2000之動作流程之方塊圖。於圖17中,對採用攪拌葉片2及攪拌裝置1500之情形予以圖示,但可適當採用其他實施形態之構成。
本實施形態中之飲料製造裝置2000係兼備將茶葉等食品粉末化之機構及食品與液體之攪拌機構者,且係攪拌製成粉之食品(茶葉)與 熱水或水而提供起泡之飲料者。
本實施形態中之飲料製造裝置2000具備:磨粉機1000;箱17,其貯存液體W;及攪拌裝置1500,具有攪拌槽1,被供給利用磨粉機1000獲得之粉末T2與液體W,將粉末T2與液體W混合。
磨粉機1000係使用適於粉碎對象物之微粒子化之石研缽等,且利用剛磨出來之粉末。
磨粉機1000具備旋轉驅動部10、粉碎部11、貯存部12、及供給孔13。藉由旋轉驅動部10產生之旋轉被傳遞至粉碎部11。例如,茶葉等粉碎對象物T1係於粉碎部11被粉碎,經粉碎之粉末T2被蓄積於貯存部12中。
於箱17中蓄積例如水等液體。箱17係視需要由加熱器18加熱。 箱17內之液體係按照特定之時序藉由電磁閥15之開閉而被引入至攪拌槽1。蓄積於貯存部12之粉末T2係以特定之時序自供給孔13定量地投下至攪拌槽1。
於攪拌槽1,旋轉自如地設置有攪拌葉片2。攪拌驅動部14以特定之時序旋轉,旋轉驅動機構3將旋轉傳遞至攪拌葉片2,藉此,攪拌葉片2攪拌液體及粉末T2。
攪拌葉片2係藉由使攪拌槽1內產生渦流,自水面導入空氣且利用葉片部進行剪切而產生極細之泡沫。極細之泡沫使攪拌後之飲料之口感醇厚,而提高興趣性。旋轉驅動機構3例如為磁鐵,較佳為藉由磁力以非接觸之形式使攪拌葉片2旋轉。藉此,攪拌槽1之裝卸容易且清除性提高。
於攪拌槽1中經攪拌之液體係以特定之時序藉由電磁閥16之開閉而被注入至杯19中。本實施形態中,可將飲料直接注入至所期望之杯19中。
圖18中表示飲料製造裝置2000之更詳細之動作流程。若對飲料 製造裝置2000輸入開始信號(F0),則利用磨粉機1000之磨粉開始(F1)及水箱加熱開始(F5)同時被執行。若藉由轉矩感測器檢測到利用磨粉機1000之磨粉結束(F2),則打開粉末供給孔(F3),自供給孔13對攪拌槽1投下粉末T2。其後,關閉粉末供給孔(F4)。
另一方面,若藉由溫度感測器檢測到水箱加熱結束(F6),則打開電磁閥15(F7),向攪拌槽1內供給溫水。其後,關閉電磁閥15(F8)。
若對攪拌槽1投下粉末T2與溫水,則於攪拌槽1中,開始利用攪拌葉片2之旋轉之攪拌(F9)。使用計時器計數固定時間之攪拌之後,利用攪拌葉片2之旋轉之攪拌結束(F10)。於利用攪拌葉片2之攪拌後,打開電磁閥16(F11),向杯19中注入飲料。其後,關閉電磁閥16(F12),飲料製造裝置2000之動作流程結束(F13)。
如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飲料製造裝置2000,藉由使用上述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及使用該攪拌葉片之攪拌裝置,可獲得無粉末塊(結塊)且具有極細之泡沫之飲料。
(實施形態11:飲料製造裝置2000A)
參照圖19及圖20,對本實施形態中之飲料製造裝置2000A之構造進行說明。圖19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之飲料製造裝置2000A之構造之縱剖面圖,圖20係表示旋轉軸1a之前端部分之構造之局部放大縱剖面圖。於圖19中,對採用攪拌葉片2及攪拌裝置1500之情形予以圖示,但可適當採用其他實施形態之構成。
本實施形態中之飲料製造裝置2000A之基本構成係與上述實施形態中之飲料製造裝置2000相同。不同點在於,攪拌槽1係可裝卸地設置,攪拌槽1兼作飲料容器(水壺)。攪拌完成後,使用者取出攪拌槽1,向使用者之杯中注入飲料。因此,可易於洗淨攪拌槽1,因此可提供清除性更高且低成本之飲料製造裝置。
於自攪拌槽1注入飲料時,攪拌葉片2較理想為不易脫落。本實 施形態中係採用如下構成:如圖20所示,於設置於攪拌槽1之旋轉軸1a之外周面設置有槽1g,於將攪拌槽1傾斜時,設置於攪拌葉片2之筒狀芯25之內壁之突起25p卡合於旋轉軸1a之槽1g。
(實施形態12:攪拌葉片2D)
接下來,參照圖21至圖24,對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D之形狀進行說明。圖21係表示攪拌葉片2D之形狀之俯視圖,圖22係表示攪拌葉片2D之形狀之立體圖,圖23係表示攪拌葉片2D之構造之分解立體圖,圖24係圖21中之XXIV-XXIV線箭視剖面圖。
參照圖21及圖22,攪拌葉片2D於中心具備內部插入有旋轉軸之圓筒形狀之筒狀芯250。筒狀芯250構成具有旋轉中心軸(C)之旋轉部。自筒狀芯250之外周面,具備呈放射狀延伸且以一對設置於180度對向之位置之第1槳210、及於相對於該第1槳210旋轉90度之位置上以一對設置於180度對向之位置之第2槳211。
於一對第1槳210之外周面及一對第2槳211之外周面設置有下部輔助環222。下部輔助環222具有相對於旋轉方向(圖中箭頭A方向)不成為阻礙之形狀。於下部輔助環222,朝向第1槳210及第2槳211之上表面(第1面)側延伸之葉片部220以包圍旋轉中心軸C並且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成為旋轉對稱之方式設置有複數片。葉片部220之上端部連結於上部輔助環223。上部輔助環223亦與下部輔助環222同樣地具有相對於旋轉方向不成為阻礙之形狀。再者,關於葉片部220之詳細形狀於下文敍述。
一對第1槳210朝向下方(第2面)側具有特定之厚度,且具有朝旋轉方向之相反側凹陷之彎曲形狀,於旋轉方向(圖中箭頭A方向)上形成有有助於攪拌之彎曲形狀之槳面212。同樣地,於第2槳211,亦朝向下方(第2面)側具有特定之厚度,且具有朝旋轉方向之相反側凹陷之彎曲形狀,於旋轉方向(圖中箭頭A方向)上形成有有助於攪拌之彎 曲形狀之槳面212。槳面212設置於4處,於第1槳210與第2槳211之間形成有合計4處之空間210h。於一對第1槳210之內部埋入有下述永久磁鐵240。
參照圖23及圖24,筒狀芯250及一對第1槳210包含一體成形之蓋260a。於第1槳210之槳本體260b內設置有用以收納永久磁鐵240之圓筒狀之收容部210a。埋入至一對第1槳210內之永久磁鐵(葉片側磁鐵)240係藉由下述非接觸旋轉驅動機構而進行利用磁力之旋轉傳遞。
為了提高由旋轉驅動中之磁力產生之保持力,永久磁鐵宜隔著筒狀芯250設置於2處。如下所述,於葉片部220之外徑(d)為 32mm之情形時,夾隔筒狀芯250之磁鐵間之間距受到限定。例如,若將同等磁力之磁鐵設置於3處以上,則於鄰接之磁鐵間產生磁力之干擾,有於旋轉驅動中磁鐵脫落之虞。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藉由將永久磁鐵設為2處,可使旋轉圓周上之磁鐵間之距離變長,避免鄰接之磁鐵間之磁力之干擾。
於一對第1槳210之間設置有供旋轉軸插入之貫通孔215。於筒狀芯250之內部,為了供旋轉軸之前端點接觸而使攪拌葉片2D順利地旋轉,而收容有圓錐狀頂蓋251。於蓋260a與槳本體260b之間嵌入有確保水密性之密封環252。
接下來,參照圖24對葉片部220之形狀進行說明。葉片部220設置有隨著朝向上方而向外側擴展之傾斜角θ。傾斜角θ例如為75度左右。藉由傾斜角θ,攪拌葉片2D可以相同之外形獲得較高之攪拌力,或以相同之攪拌力減輕旋轉驅動部之負荷。關於葉片部220之水平方向之剖面形狀,可採用圖3、圖6、圖7、圖8所示之形狀。
又,藉由傾斜角θ,攪拌葉片2D之清除性提高。相對於攪拌葉片2D之全高h,將第1槳210及第2槳211之高度ha定義為如圖24所示般相對於旋轉方向成為阻礙之(有助於攪拌力之)區域。於本實施形態中, 較理想為h=9.5mm、ha=5.5mm。又,較理想為葉片部220之內徑d1= 30mm、外徑d= 32mm。
藉此,可兼備使用圖4及圖5說明之藉由自水面之空氣導入而產生之起泡效果與藉由第1槳210及第2槳211之槳面212而產生之攪拌效果。為了實現起泡效果,必須確保水面與葉片上端之距離,為了使能夠起泡之最小容量變小,必須儘可能地使全高h變小。另一方面,為了確保攪拌力,必須確保槳面212之高度ha,為了兩者兼備,較佳為如上所述之構成。於本實施形態之構成中,在內徑 100mm之攪拌槽內,確認了最小容量150cc之起泡及攪拌性能。
(變化例:攪拌葉片2D')
再者,圖25中表示攪拌葉片2D'作為上述實施形態12之攪拌葉片2D之變化例。該攪拌葉片2D'於與攪拌葉片2D比較之情形時,未設置上部輔助環223。於此情形時,有葉片部220之前端於旋轉時或洗淨時因衝擊而破損之可能性,因此葉片部220較理想為使用樹脂或金屬等具有某種程度之強度之材料。或者,亦可為植毛刷等可撓性材料。於對葉片部220使用可撓性材料之情形時,衝擊得到緩和而無破損之虞。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至少葉片部220為第1攪拌部,槳面212構成第2攪拌部。於以下之實施形態中亦同樣。
(實施形態13:攪拌葉片2E)
接下來,參照圖26至圖28,對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E之形狀進行說明。圖26係表示攪拌葉片2E之形狀之立體圖,圖27係表示攪拌葉片2E之形狀之俯視圖,圖28係攪拌葉片2E之側視圖。再者,省略與上述實施形態12共同之說明,標註相同之參照符號。圖27及圖28中之N為中心線。
參照圖26至圖28,攪拌葉片2E於中心具備內部插入旋轉軸之圓 筒形狀之筒狀芯250。筒狀芯250構成具有旋轉中心軸(C)之旋轉部。自筒狀芯250之外周面,具備呈放射狀延伸且以一對設置於180度對向之位置之第1槳210、及於相對於該第1槳210旋轉90度之位置上以一對設置於180度對向之位置之第2槳211。
於一對第1槳210之外周上部設置有保持部222a。保持部222a具有相對於旋轉方向(圖中箭頭A方向)不成為阻礙之形狀。保持部222a支持配置於第1槳210及第2槳211之上表面(第1面)側之環形線圈220a之一部分,並且固定第1槳210。環形線圈220a係以包圍旋轉中心軸(C)並且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成為旋轉對稱之方式配置,且具有與上述實施形態12中之葉片部220相同之功能。
環形線圈220a較理想為連結加工金屬線而成之彈簧構件之兩端而形成。環形線圈220a之鄰接之金屬線彼此較理想為具有間隙。金屬線之材質例如較理想為不鏽鋼。
如此,於攪拌葉片之上部配置與葉片部220相同功能之環形線圈220a,於攪拌葉片之下部配置第1槳210及第2槳211,藉此可兼備藉由空氣自水面之導入而產生之起泡效果與藉由第1槳210及第2槳211之槳面212產生之攪拌效果。
(實施形態14:攪拌葉片2F)
接下來,參照圖29至圖31,對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F之形狀進行說明。圖29係表示攪拌葉片2F之形狀之立體圖,圖30係表示攪拌葉片2F之形狀之俯視圖,圖31係表示攪拌葉片2F之形狀之側視圖。再者,省略與上述實施形態12共同之說明,標註相同之參照符號。圖30及圖31中之N為中心線。
參照圖29至圖31,攪拌葉片2F於中心具備內部插入旋轉軸之圓筒形狀之筒狀芯250。筒狀芯250構成具有旋轉中心軸(C)之旋轉部。自筒狀芯250之外周面,具備呈放射狀延伸且以一對設置於180度對向 之位置之第1槳210、及於相對於該第1槳210旋轉90度之位置上以一對設置於180度對向之位置之第2槳211。
於一對第1槳210之外周面及一對第2槳211之外周面設置有下部輔助環222b。下部輔助環222b具有相對於旋轉方向(圖中箭頭A方向)不成為阻礙之形狀。於下部輔助環222b,以朝向第1槳210及第2槳211之上表面(第1面)側延伸且其終點向旋轉中心軸(C)彎曲而集結之方式配置的彎曲形狀之葉片部220b係以包圍旋轉中心軸(C)並且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成為旋轉對稱之方式設置有複數片,且形成圓頂形狀。
如此,藉由使用複數個葉片部220b形成圓頂形狀,除上述實施形態12之效果以外,葉片部之突起消失,而變得易於操作。
(實施形態15:攪拌葉片2G)
接下來,參照圖32至圖34,對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G之形狀進行說明。圖32係表示攪拌葉片2G之形狀之立體圖,圖33係表示攪拌葉片2G之形狀之俯視圖,圖34係表示攪拌葉片2G之形狀之側視圖。再者,省略與上述實施形態12共同之說明,標註相同之參照符號。圖33及圖34中之N為中心線。
參照圖32至圖34,攪拌葉片2G於中心具備內部插入旋轉軸之圓筒形狀之筒狀芯250a。筒狀芯250a構成具有旋轉中心軸(C)之旋轉部。於筒狀芯250a之外周面設有圓盤狀之凸座部210b,自凸座部210b之外周面,呈放射狀延伸且於每隔90度之位置在合計4處具備槳210c。
於凸座部210b之內部埋入有上述永久磁鐵240,藉由非接觸旋轉驅動機構進行利用磁力之旋轉傳遞。
4個槳210c朝向下方(第2面)側具有特定之厚度,於旋轉方向(圖中箭頭A方向)上形成有有助於攪拌之槳面212a。進而,朝向旋轉方向以槳面212a之後方側成為下方之方式傾斜地配置。槳210c設置於4 處,於槳210c與槳210c之間形成有合計4處之空間210h。
如此,於槳210c之旋轉方向上,以槳面212a之後方側成為下方之方式傾斜地配置,藉此可以集中於朝向攪拌葉片2G之側下方之方向地掠過攪拌槽1之底面之方式產生攪拌水流,因此可謀求相對於攪拌槽1之底面附近之攪拌力之提高。
(實施形態16:攪拌葉片2H)
接下來,參照圖35至圖37,對本實施形態中之攪拌葉片2H之形狀進行說明。圖35係表示攪拌葉片2H之形狀之立體圖,圖36係表示攪拌葉片2H之形狀之俯視圖,圖37係表示攪拌葉片2H之形狀之側視圖。再者,省略與上述實施形態12共同之說明,標註相同之參照符號。圖36及圖37中之N為中心線。
4個槳210d朝向下方(第2面)側具有特定之厚度,且具有朝旋轉方向之相反側呈V字凹陷之形狀,於旋轉方向(圖中箭頭A方向)上形成有有助於攪拌之槳面212b。
如此,於槳210d中,藉由配置具有朝旋轉方向之相反側呈V字凹陷之形狀之槳面212b,可集中於攪拌葉片2F之側方而產生攪拌水流,因此可謀求相對於攪拌槽1之底面附近之攪拌力提高。
進而,於朝旋轉方向A之相反方向旋轉之情形時,可減小對槳210d施加之水流之負荷,藉此可選擇攪拌力。
(實施形態17:飲料製造裝置1、磨粉單元300)
接下來,以下參照圖38至圖40,對使用上述攪拌葉片2D之磨粉單元300、及具備該磨粉單元300之飲料製造裝置1進行說明。圖38係飲料製造裝置1之整體立體圖,圖39係圖38中XXXIX-XXXIX線箭視剖面圖,圖40係表示飲料製造裝置1之概略構成要素之整體立體圖。
參照圖38,飲料製造裝置1係使用茶葉作為粉碎對象物,將該茶葉粉碎而獲得茶葉粉末。使用該獲得之茶葉粉末製造作為飲料之茶。 飲料製造裝置1具備裝置本體100、作為粉碎機之磨粉單元300、攪拌單元500、水箱700、茶葉粉末接盤800、及載置基座900。載置基座900係於裝置本體100之前側下方以向前側突出之方式設置,可載置杯(省略圖示)及茶葉粉末接盤800。
(磨粉單元300)
參照圖40,作為粉碎裝置之磨粉單元300係相對於設置於裝置本體100之前面側之磨粉單元裝設區域180而可裝卸地裝設。於磨粉單元裝設區域180,磨粉驅動力連結機構130以向前方突出之方式設置,磨粉單元300可裝卸地裝設於該磨粉驅動力連結機構130。磨粉單元300係藉由連結於磨粉驅動力連結機構130而獲得用以將作為粉碎對象物之茶葉磨碎之驅動力。
自磨粉單元300之上部投入至磨粉單元300之內部之茶葉係於磨粉單元300之內部較細地被粉碎,以茶葉粉末之形式落下並聚集在載置於磨粉單元300下方之茶葉粉末接盤800。再者,關於磨粉單元300之詳細構造,使用圖45~圖47於下文敍述。
(攪拌單元500)
參照圖39及圖40,攪拌單元500係相對於設置於裝置本體100之前面側之攪拌單元裝設區域190可裝卸地裝設。於攪拌單元裝設區域190設置有攪拌馬達非接觸台140A,使用磁力而旋轉驅動設置於攪拌單元500內部之攪拌葉片2D。
於裝置本體100之攪拌單元裝設區域190之上部設置有供給熱水噴嘴170。於裝置本體100之內部,水箱700內之水上升至特定溫度,自供給熱水噴嘴170向攪拌槽510內供給熱水。於攪拌槽510內,被投入有在裝置本體100中製成之熱水及藉由磨粉單元300獲得之茶葉粉末,且藉由攪拌槽510之攪拌葉片550而攪拌熱水與茶葉粉末。藉此,於攪拌槽510內製造茶。
於攪拌單元500內製造之日本茶可藉由操作設置於攪拌單元500下方之流出口開閉機構540之操作桿542而向載置於載置基座900之杯(省略圖示)中注入茶。再者,關於磨粉單元300之詳細構造,使用圖45~圖47於下文進行敍述。
(日本茶(飲料水)之製造流程)
接下來,參照圖41至圖43,對使用上述飲料製造裝置1之日本茶(飲料水)之製造流程進行說明。圖41至圖43係表示使用飲料製造裝置1之表示日本茶流出之第1至第3製造流程之圖。再者,於磨粉單元300中被投入有特定量之日本茶葉,於水箱700中蓄積有特定量之水。
(第1製造流程)
參照圖41對第1製造流程進行說明。該第1製造流程係同時進行磨粉單元300中之茶葉之粉碎與自裝置本體100向攪拌單元500供給熱水之流程。
飲料製造裝置1係同時開始步驟11中之利用磨粉單元300之茶葉之磨粉與步驟13中之自裝置本體100向攪拌單元500供給熱水。其次,於步驟12中,利用磨粉單元300之茶葉之磨粉結束,並且步驟14中之自裝置本體100向攪拌單元500之供給熱水結束。
於步驟15中,步驟12中獲得之茶葉粉末由利用者投入至攪拌單元500內。
其次,於步驟16中,攪拌單元500中之茶葉粉末與熱水之攪拌開始。於步驟17中,攪拌單元500中之茶葉粉末與熱水之攪拌結束。於步驟18中,由利用者操作設置於攪拌單元500下方之流出口開閉機構540之操作桿542,藉此進行茶向載置於載置基座900之杯之流出。
(第2製造流程)
參照圖42,對第2製造流程進行說明。該第2製造流程係於將磨粉單元300中之茶葉粉碎之後進行自裝置本體100向攪拌單元500供給 熱水之流程。
飲料製造裝置1於步驟21中開始利用磨粉單元300之茶葉之磨粉。於步驟22中,利用磨粉單元300之茶葉之磨粉結束。於步驟23中,由利用者將於步驟22中獲得之茶葉粉末投入至攪拌單元500內。
於步驟24中,開始自裝置本體100向攪拌單元500供給熱水。於步驟25中,結束自裝置本體100向攪拌單元500供給熱水。
其次,於步驟26中,攪拌單元500中之茶葉粉末與熱水之攪拌開始。於步驟27中,攪拌單元500中之茶葉粉末與熱水之攪拌結束。於步驟28中,由利用者操作設置於攪拌單元500下方之流出口開閉機構540之操作桿542,藉此進行茶向載置於載置基座900之杯之流出。
(第3製造流程)
參照圖43對第3製造流程進行說明。該第3製造流程包括於攪拌單元500中藉由攪拌將熱水冷卻之步驟。
飲料製造裝置1係同時開始步驟31中之利用磨粉單元300之茶葉之磨粉與步驟33中之自裝置本體100向攪拌單元500供給熱水。步驟34中之自裝置本體100向攪拌單元500之供給熱水結束。
其次,於步驟32中,利用磨粉單元300之茶葉之磨粉結束,並且於步驟35中,於攪拌單元500中開始供給熱水之冷卻攪拌。步驟36中,攪拌單元500中結束供給熱水之冷卻攪拌。供給熱水之冷卻攪拌係藉由使攪拌葉片2D向特定方向旋轉而攪拌所供給之熱水,藉此熱水接觸空氣(自水面導入外部氣體),使熱水之溫度降低至所期望之溫度。所謂所期望之溫度,例如於茶葉粉末之情形時係指用於所期望比率下之成分提取之最佳溫度。
再者,於步驟35及36中,使攪拌葉片2D旋轉而使熱水冷卻,但並不限定於該方法。例如,亦可於飲料製造裝置1另外設置冷卻部195,對攪拌槽510進行冷卻。冷卻部195較理想為例如利用風扇送風 之冷卻或利用水冷之冷卻。
對攪拌槽510內供給熱水後,插入冷卻(散熱)步驟直至成為所期望之溫度後,投入粉末T2,藉此可以所期望之比率將含有成分提取至熱水內。
於步驟37中,由利用者將於步驟32中獲得之茶葉粉末投入至攪拌單元500內。
其次,於步驟38中,攪拌單元500中之茶葉粉末與熱水之攪拌開始。於步驟39中,攪拌單元500中之茶葉粉末與熱水之攪拌結束。於步驟40中,由利用者操作設置於攪拌單元500下方之流出口開閉機構540之操作桿542,藉此進行茶向載置於載置基座900之杯之流出。
(裝置本體100之內部構造)
其次,參照圖44對飲料製造裝置1之內部構造進行說明。圖44係僅表示飲料製造裝置1之內部構造之立體圖。於飲料製造裝置1之裝置本體100之內部,於水箱700之前面側配置有使用搭載有電子零件之印刷配線基板之控制單元110。基於利用者之開始信號之輸入,藉由控制單元110執行上述茶之製造流程。
於控制單元110之下方位置,配置有用以對磨粉單元300賦予驅動力之磨粉馬達單元120。於該磨粉馬達單元120之下方位置,設置有磨粉驅動力連結機構130,該磨粉驅動力連結機構130係以向前方突出之方式設置,且用以將磨粉馬達單元120之驅動力傳遞至磨粉單元300。
於水箱700之底面,連結有自底面向下方暫時延伸且呈U字形狀向上延伸之供給熱水管150之一端。於供給熱水管150之上端部,連結有用以對攪拌單元500之攪拌槽510注入熱水之供給熱水噴嘴170。於供給熱水管150之中途區域,裝設有用以對通過供給熱水管150內之水進行加熱之U字形狀之加熱器160。
(磨粉單元300之構造)
接下來,參照圖45至圖47,對作為磨粉裝置之磨粉單元300之構造進行說明。圖45係磨粉單元300之立體圖,圖46係磨粉單元300之分解立體圖,圖47係磨粉單元300之縱剖面圖。
磨粉單元300具有整體上具有圓筒形狀之磨粉箱310,於下方之側面,設置有於內部插入有磨粉驅動力連結機構130之連結用窗310w。於磨粉箱310之最下端部,形成有供經磨粉單元300粉碎之茶葉粉末取出之(落下之)取出口310a。
於磨粉箱310之內部,自下方依序設置有刮粉機340、下研缽350、上研缽360。於刮粉機340之下表面設置有向下方延伸之磨粉軸345,該磨粉軸345連結於磨粉驅動力連結機構130,旋轉驅動下研缽350。
於下研缽350之中央部,設置有沿旋轉軸芯朝向上方延伸之芯體355。上研缽360係由上研缽保持構件370保持,於上研缽保持構件370之內部,收容有將上研缽360朝向下方按壓之彈簧380及彈簧保持構件390。設置於下研缽350之芯體355係以貫通上研缽360之方式向上方延伸。
(攪拌單元500之構造)
其次,參照圖48至圖51,對攪拌單元500之構造進行說明。圖48係攪拌單元500之立體圖,圖49係攪拌單元500之縱剖面圖,圖50係攪拌單元500之俯視圖,圖51係表示攪拌單元之攪拌狀態之剖面模式圖。
攪拌單元500具備攪拌槽510。攪拌槽510包含樹脂製之外裝保持器511及保持於該外裝保持器511之保溫箱512。於外裝保持器511,設置有藉由樹脂一體成形之握把520。於攪拌槽510之上表面開口,設置有開閉該開口之攪拌蓋530。於攪拌蓋530,設置有投入藉由磨粉單元300粉碎之茶葉粉末之粉末投入口531、及自供給熱水噴嘴170注入藉 由裝置本體100形成之熱水之供給熱水口532。
於攪拌槽510之底部,載置有攪拌葉片2D。於攪拌槽510之底部,設置有向上方延伸之旋轉軸560,於該旋轉軸560插入有作為攪拌葉片2D之軸承部之筒狀芯250。
於攪拌葉片2D埋入有磁鐵240。於攪拌馬達非接觸台140A中,埋入至攪拌葉片550之磁鐵(葉片側磁鐵)240與設置於攪拌馬達單元140側之旋轉台141之磁鐵(驅動機構側磁鐵)142以非接觸狀態進行磁耦合,藉此,攪拌馬達單元140之旋轉驅動力被傳遞至攪拌葉片550。藉由磁鐵240與磁鐵142構成非接觸旋轉驅動機構。
為了提高由旋轉驅動中之磁力產生之保持力,磁鐵(葉片側磁鐵)240及磁鐵(驅動機構側磁鐵)142分別隔著旋轉中心設置於2處即可。
於攪拌槽510之底部,設置有用以使經攪拌之茶流出之流出口541。於該流出口541,設置有流出口開閉機構540。該流出口開閉機構540包含可開閉流出口541地插入至流出口541之開閉噴嘴543、及控制開閉噴嘴543之位置之操作桿542。開閉噴嘴543係以於通常狀態下藉由彈簧等施壓構件(省略圖示)堵塞流出口541之方式被施壓。於利用者使操作桿542對抗施壓力而移動之情形時,開閉噴嘴543移動,開放流出口541。藉此,攪拌槽510內之茶被注入至載置於載置基座900之杯(省略圖示)。
參照圖50及圖51,對使用上述攪拌葉片2D之攪拌槽510之內部之攪拌進行說明。參照圖50,攪拌葉片2D可旋轉地支持於旋轉軸560,沿攪拌時之主旋轉方向A旋轉。於攪拌槽510設置有流出口541,攪拌槽510之底面朝向流出口541傾斜。作為攪拌對象物之茶葉粉末係自設置於攪拌蓋530之粉末投入口531投下至攪拌時之水流較快之點DP。
參照圖51,於攪拌時,向攪拌槽510內投入茶葉粉末T2之後,向 攪拌槽510內注入熱水等液體。相對於茶葉粉末T2所抵達之攪拌槽510之底面TA,攪拌葉片2D之正下方之區域設置有深度g2之鍃孔。攪拌槽510之內部底面TA之攪拌葉片220之正下方之區域TA1較周圍區域更向下方凹陷。於攪拌葉片2D之下端與正下方之攪拌槽510之底面之間,以攪拌葉片2D與底面不摩擦之方式設置有間隙g1。
包含支持於旋轉軸560之永久磁鐵240之攪拌葉片2D係藉由與利用攪拌馬達單元140保持永久磁鐵142進行旋轉之旋轉台141之磁力作用而旋轉。旋轉之攪拌葉片2D尤其於槳面212附近形成較強之水流W。
尤其,於茶葉粉末T2之粒度較細之情形時,茶葉粉末T2之堆即便於液體中亦成為穩定狀態而不易崩解。其原因在於,凝固成表面為黏土狀之結塊。因此,為了以結塊不殘留於攪拌槽510之底面之方式進行攪拌,必須對茶葉粉末T2之堆坐落之底面TA附近衝擊較強之水流,使茶葉粉末T2之堆崩解。
另一方面,於攪拌葉片2D之正下方,必須以攪拌葉片2D不與底面TA摩擦之方式設置間隙g1,因此藉由於攪拌葉片2D之正下方形成深度g2之鍃孔,使產生最強水流之槳面212之高度與茶葉粉末T2之堆下端附近一致。
為了進一步獲得效果,攪拌葉片2D之下端較理想為低於茶葉粉末T2坐落之底面TA,即,g2>g1。即,相較於攪拌槽510之內部底面TA之除攪拌葉片220之正下方之區域TA1以外之底面,攪拌葉片220之最下端位於更下方。再者,所謂底面TA,考慮底面傾斜之情形,定義為茶葉粉末T2所固著之面中最高之位置。
應認為,以上本次所揭示之實施形態全部內容均為例示,而非對本發明之限制。本發明之範圍並非由上述說明表示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所表示,且意欲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含義及範圍內之全部 變更。
2D‧‧‧攪拌葉片
210‧‧‧第1槳
211‧‧‧第2槳
212‧‧‧槳面
220‧‧‧葉片部
222‧‧‧下部輔助環
223‧‧‧上部輔助環
250‧‧‧筒狀芯
A‧‧‧箭頭
C‧‧‧旋轉中心軸

Claims (13)

  1. 一種攪拌葉片,其係攪拌液體者,包括:旋轉部,其具有旋轉中心軸;及葉片部,其於上述旋轉部之第1面側設置有複數個;且複數個上述葉片部係以包圍上述旋轉中心軸之方式設置,並且以相對於上述旋轉中心軸之旋轉中心成為旋轉對稱之方式設置。
  2. 如請求項1之攪拌葉片,其進而包括於上述旋轉部之與上述第1面為相反側之第2面側設置有複數個之槳面。
  3. 如請求項1或2之攪拌葉片,其中上述葉片部具有相對於上述旋轉部向外側擴展之傾斜。
  4. 如請求項1之攪拌葉片,其中於上述葉片部之前端部設置有自上述前端部朝向上述第1面側延伸之狹縫。
  5. 一種攪拌裝置,其係攪拌液體時使用者,包括: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攪拌葉片;攪拌槽,其於內部收容上述攪拌葉片;及驅動機構,其使上述攪拌葉片旋轉;且上述攪拌槽之內部底面之上述攪拌葉片之正下方之區域較周圍之區域更向下方凹陷。
  6. 如請求項5之攪拌裝置,其中相較於上述攪拌槽之內部底面之除上述攪拌葉片之正下方之區域以外之底面,上述攪拌葉片之最下端位於更下方。
  7. 一種攪拌裝置,其係攪拌液體時使用者,包括: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攪拌葉片;攪拌槽,其於內部收容上述攪拌葉片;及 驅動機構,其使上述攪拌葉片旋轉;且於上述攪拌葉片與上述驅動機構之間,設置有將上述驅動機構之旋轉力以非接觸之形式傳遞至上述攪拌葉片的非接觸旋轉傳遞機構;於上述攪拌葉片與上述攪拌槽之間,設置有上述攪拌葉片旋轉時藉由點接觸支持上述攪拌葉片之與上述攪拌槽之接觸部位的旋轉支持機構。
  8. 如請求項7之攪拌裝置,其中上述非接觸旋轉傳遞機構係使上述攪拌葉片與上述驅動機構之間產生磁耦合,將上述驅動機構側之旋轉力傳遞至上述葉片側磁鐵而使上述攪拌葉片旋轉。
  9. 一種攪拌裝置,其係攪拌液體時使用者,包括: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攪拌葉片;攪拌槽,其於內部收容上述攪拌葉片;及驅動機構,其使上述攪拌葉片旋轉;且於上述攪拌槽設置有整流壁,該整流壁係以包圍上述攪拌葉片之方式設置,且與上述攪拌槽之內壁一併對藉由上述攪拌葉片之旋轉形成之上述液體之流動進行整流。
  10. 一種飲料製造裝置,其係使用粉末製造飲料者,包括:磨粉機,其將粉碎對象物粉碎而獲得上述粉末;箱,其貯存液體;加熱器部,其加熱並供給上述箱內之液體;及攪拌裝置,其被供給藉由上述磨粉機獲得之上述粉末與上述液體,並將上述粉末與上述液體混合;且上述攪拌裝置係使用如請求項5之攪拌裝置。
  11. 如請求項10之飲料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攪拌裝置係藉由儲存於 內部之攪拌葉片之旋轉而將利用上述加熱器部加熱後供給之液體冷卻。
  12. 如請求項10或11之飲料製造裝置,其中上述攪拌裝置具有冷卻裝置,將利用上述加熱器部加熱後供給之液體冷卻。
  13. 一種攪拌部,其係攪拌液體者,且包括:旋轉部,其具有旋轉中心軸;第1攪拌部,其設置於上述旋轉部之第1面側;及第2攪拌部,其設置於上述旋轉部之與上述第1面為相反側之第2面側。
TW103126812A 2013-08-05 2014-08-05 Mixing blade, stirring device, and beverage manufacturing device TWI5878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2316 2013-08-05
JP2014016471 2014-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9833A true TW201519833A (zh) 2015-06-01
TWI587818B TWI587818B (zh) 2017-06-21

Family

ID=52461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6812A TWI587818B (zh) 2013-08-05 2014-08-05 Mixing blade, stirring device, and beverage manufactur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029221B2 (zh)
JP (2) JP6125018B2 (zh)
CN (1) CN105451615B (zh)
CA (1) CA2920135C (zh)
MY (1) MY176167A (zh)
RU (1) RU2649234C2 (zh)
TW (1) TWI587818B (zh)
WO (1) WO20150199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9130B2 (ja) * 2014-01-31 2018-03-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飲料製造装置
JP6534268B2 (ja) * 2015-03-09 2019-06-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飲料製造装置
JP6068709B2 (ja) * 2015-05-18 2017-0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撹拌子および撹拌装置
CN108351177A (zh) * 2015-11-13 2018-07-31 爱斯科德诺有限公司 冷波装置
WO2017183320A1 (ja) * 2016-04-18 2017-10-26 アイセル株式会社 撹拌子、撹拌装置、撹拌方法、細胞培養方法、反応促進方法、及び撹拌子の組み立て方法
CN106214016A (zh) * 2016-08-04 2016-12-14 常州大学 一种高效率的搅拌装置
CN111050914B (zh) * 2017-09-06 2023-04-04 万迈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用于搅动微孔中的液体的铁磁转子
CN111918588B (zh) * 2017-10-09 2023-07-11 昀陞有限公司 混合设备
CN108392081A (zh) * 2018-04-23 2018-08-14 广东万事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装置
DE202018104457U1 (de) * 2018-08-02 2019-11-08 Mwt Ag Druckbehälter mit Magnetscheibe zum Rühren
GB2580148B (en) * 2018-12-21 2022-08-24 Douwe Egberts Bv Frothing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creating a frothed beverage
CN110479135B (zh) * 2019-05-14 2023-11-10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在垂直方向上可两用的搅拌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30500A (zh) * 2020-06-28 2020-10-02 四川炬科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研磨抛光机用储液桶
CN112519018B (zh) * 2020-11-12 2022-08-12 宁波顺泽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橡塑合金生产的丁腈胶乳与pvc乳液混合装置
US11123699B1 (en) * 2021-02-23 2021-09-21 Michael Gilman Container including a mixed beverage
CN112934366B (zh) * 2021-04-04 2021-12-21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用于土壤采样的研磨浸取系统
WO2022245271A1 (en) * 2021-05-18 2022-11-24 Sanso Mixing Ab Rotor blades for a mixer with extended protrusion on the rotor blades
CA3231495A1 (en) 2021-09-15 2023-03-23 Sanisure, Inc. Low volume magnetic mix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83771B (de) * 1958-08-08 1960-06-23 Hefefabrik Weingarten G M B H Vorrichtung zur intensiven Belueftung und Begasung von Fluessigkeiten
JPS6040286B2 (ja) 1978-05-24 1985-09-10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泡立機の泡立羽根
US4312596A (en) * 1978-05-24 1982-01-26 Tokyo Electric Limited Beating blade member of beater
US4209259A (en) * 1978-11-01 1980-06-24 Rains Robert L Magnetic mixer
JPS60189326U (ja) 1984-05-28 1985-12-14 株式会社東芝 液体攪拌機
JPH01151828U (zh) * 1988-03-24 1989-10-19
CN2057839U (zh) 1989-12-16 1990-06-06 陈玉峰 带搅拌结构的容器
JP3369809B2 (ja) 1995-09-07 2003-01-2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洗米機
JP3826443B2 (ja) 1996-05-10 2006-09-27 株式会社カネカ 撹拌装置
US6339985B1 (en) * 1998-02-03 2002-01-22 Robert R. Whitney Coffee maker
JP3052198B2 (ja) 1998-05-18 2000-06-12 信二 草間 自動抹茶立て装置
US6068395A (en) 1998-12-09 2000-05-30 Ondracek; John Pot stirring device with s-shaped stirring blades
US6085637A (en) * 1998-12-28 2000-07-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Beverage serving apparatus
US6226068B1 (en) * 1999-08-27 2001-05-01 Amphenol Corporation Self-locking bayonet coupling mechanism
US6309231B1 (en) * 1999-09-02 2001-10-30 Litton Precision Products International, Inc. High current male and female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JP4003365B2 (ja) * 1999-12-28 2007-11-07 富士電機リテイ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の飲料調理装置
JP2001275838A (ja) * 2000-05-29 2001-10-09 Nippon Kouatsu Electric Co 給茶機
US6971788B1 (en) 2000-08-11 2005-12-06 Site-B Company Fluid mixing device
US8182137B2 (en) * 2000-10-09 2012-05-22 Atmi Packaging, Inc. Mixing bag or vessel with a fluid-agitating element
JP2002361058A (ja) * 2001-06-07 2002-12-17 Miura Co Ltd 撹拌翼
JP2002373373A (ja) 2001-06-18 2002-12-26 Fuji Electric Co Ltd 飲料用撹拌装置
CA2462309C (en) * 2001-10-03 2010-12-14 Levtech, Inc. Mixing bag or vessel having a receiver for a fluid-agitating element
JP3771870B2 (ja) * 2002-05-20 2006-04-26 サー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オキシデーションディッチ法による汚水処理システム
US20050047268A1 (en) * 2003-08-27 2005-03-03 Chen Chun Yong Stirrer
EP1701780B8 (en) * 2004-01-07 2014-09-24 Pall Technology UK limited Bioprocessing vessel with integral sparger, and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GB2411527B (en) * 2004-02-26 2006-06-28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149957B2 (ja) * 2004-04-20 2008-09-17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カップ式飲料自動販売機
EP1656866A1 (fr) 2004-11-12 2006-05-17 Nestec S.A. Appareil et méthode pour la préparation de mousse à partir d'un liquide alimentaire à base de lait
JP2006346062A (ja) 2005-06-15 2006-12-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ーヒー沸かし器
EP1864600A4 (en) * 2006-04-03 2009-08-19 Hang Li COFFEE MACHINE
GB2445774B (en) * 2007-01-18 2011-12-28 Inductronics Technology Ltd A two part inductive connector where the parts rotate into a locked engagement
US20080241343A1 (en) * 2007-03-28 2008-10-02 California Natural Products Lupin food product base and processes
EP2070454B1 (en) * 2007-12-12 2015-07-15 Nestec S.A. Beverage production machi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core units
JP5118463B2 (ja) * 2007-12-13 2013-01-16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ミキシング装置
US7726999B2 (en) * 2007-12-21 2010-06-01 Van-System S.R.L. Electrical connector set
JP5013428B2 (ja) * 2008-03-19 2012-08-29 株式会社イズミフードマシナリ 攪拌機
FI121138B (fi) 2008-10-17 2010-07-30 Outotec Oyj Sekoitin ja menetelmä kaasun ja liuoksen sekoittamiseksi
FR2937525B1 (fr) * 2008-10-28 2013-07-05 Seb Sa Machine a cafe
CN101606758B (zh) * 2009-07-14 2011-04-13 方晓林 电子烟
JP2011120690A (ja) * 2009-12-09 2011-06-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自動製パン機
EP2533892A2 (en) * 2010-02-12 2012-12-19 Nordic Chemquest AB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in fluidic media
JP4792118B1 (ja) * 2010-06-01 2011-10-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炊飯器
DE102011009429A1 (de) * 2011-01-26 2012-07-26 Ravinder Issar Heißgetränkezubereiter
JP5839439B2 (ja) * 2011-02-01 2016-01-06 住友重機械エンバイロメ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ペラ用ガイド板及び曝気撹拌機
US20140305316A1 (en) * 2011-03-23 2014-10-16 Cornelius, Inc. Hot/Cold Beverage Dispenser and Method
US9146023B2 (en) * 2011-06-06 2015-09-2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Lighting module socket that accomodates different voltages
US9078474B2 (en) * 2012-01-30 2015-07-14 Spencer Thompson Cartomizer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s
US9326547B2 (en) * 2012-01-31 2016-05-03 Altria Client Services Llc Electronic vaping article
JP3181538U (ja) * 2012-11-13 2013-02-14 株式会社 昭利ブラシ 流動を調整し、上向き下向きに均等攪拌するミキサー
US9609893B2 (en) * 2013-03-15 2017-04-04 Rai Strategic Holdings, Inc. Cartridge and control body of an aerosol delivery device including anti-rotation mechanism and relate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25018B2 (ja) 2017-05-10
JP2017170439A (ja) 2017-09-28
CA2920135A1 (en) 2015-02-12
US20160175789A1 (en) 2016-06-23
RU2649234C2 (ru) 2018-03-30
CA2920135C (en) 2018-03-27
MY176167A (en) 2020-07-24
CN105451615B (zh) 2018-02-16
WO2015019988A1 (ja) 2015-02-12
TWI587818B (zh) 2017-06-21
JPWO2015019988A1 (ja) 2017-03-02
JP6580083B2 (ja) 2019-09-25
RU2016107855A (ru) 2017-09-14
CN105451615A (zh) 2016-03-30
US10029221B2 (en) 2018-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7818B (zh) Mixing blade, stirring device, and beverage manufacturing device
JP6289130B2 (ja) 飲料製造装置
CN101332046B (zh) 用于从食物液体制备泡沫的器具和方法
JP7458974B2 (ja) 食品プロセッサのための制御された熱管理
WO2016035605A1 (ja) 撹拌ユニットおよび飲料製造装置
CN101511238B (zh) 包括转子肋的混合设备
CA3083159A1 (en) Adjusted thermal generation for food processing
US10383480B2 (en) Mill, milling machine, and beverage preparation apparatus
JP6534268B2 (ja) 飲料製造装置
CN109068880B (zh) 饮料制备装置
JP2016159235A (ja) 粉砕装置および飲料製造装置
JP6273152B2 (ja) 飲料製造装置
JP4223024B2 (ja) 飲料提供装置
JP6376909B2 (ja) 撹拌ユニットおよび飲料製造装置
JP6475938B2 (ja) 撹拌ユニットおよび飲料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