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0807A - 插頭及使用該插頭的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頭及使用該插頭的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10807A TW201310807A TW101131170A TW101131170A TW201310807A TW 201310807 A TW201310807 A TW 201310807A TW 101131170 A TW101131170 A TW 101131170A TW 101131170 A TW101131170 A TW 101131170A TW 201310807 A TW201310807 A TW 20131080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g
- locking
- locking piece
- socket
- piece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51 slip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8051 Chimer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5 metalwor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52—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ng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在插頭側保持配件(40),設置對於插頭側保持配件(40)的連結片部(基部)(41)可朝連接器(1)(插頭外殼(21))的寬度方向(X)相對移動自如的卡止片部(42),將該卡止片部(42),在插座外殼(插座本體)(11)與插頭外殼(插頭本體)(21)嵌合的狀態下對於形成於與卡止片部(42)相面對的部位的卡止孔部(卡止部)(37)可卡止自如。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插頭以及使用該插頭的連接器。
以往利用的連接器,具備:將複數插座側端子至少配設在插座本體的插座、及將複數插頭側端子及插頭側保持配件配設在插頭本體的插頭(例如專利文獻1參照)。
在此專利文獻1中,藉由將插座及插頭相互嵌合,使對應的端子彼此接觸並導通,使各端子被連接的電路基板的導體圖型彼此電連接。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70099號公報
但是最近的連接器技術,是伴隨被搭載的機器的小型化,連接器本身也被要求小型化、薄型化。但是,將連接器作成小型化、薄型化的話,插座及插頭的嵌合時的感觸會惡化且插座及插頭的嵌合有可能容易被解除。這是因為伴隨連接器的小型化、薄型化,插座側端子及插頭側端子的數量減少,且這些端子彼此的接觸壓較低,所以插座及
插頭的嵌合力變弱。
在此,本發明的目的,是可以獲得一種插頭以及使用該插頭的連接器,即使小型的連接器嵌合時的感觸也良好,且可將插座及插頭的嵌合更脫落困難。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第1特徵,一種插頭,具備配設有插頭側端子及插頭側保持配件的插頭本體,藉由將前述插頭本體,嵌合於至少配設有插座側端子的插座本體,而使前述插座側端子及前述插頭側端子接觸,其特徵為:在前述插頭側保持配件,設置對於該插頭側保持配件的基部可朝前述插頭本體的寬度方向相對移動自如的卡止片部,將前述卡止片部,在前述插座本體及前述插頭本體嵌合的狀態下對於形成於與前述卡止片部相面對的部位的卡止部可卡止自如。
第2特徵,是前述插頭側保持配件的卡止片部,是與前述插頭側端子並設地設在前述插頭本體的寬度方向兩側或一側的周壁部。
第3特徵,是前述插頭側保持配件,是具備從前述基部大致逆V字狀突出的第1卡止片部及第2卡止片部。
第4特徵,是前述卡止片部,是具備:從前述基部的一端部突出的第1卡止片部、及從另一端部突出的第2卡止片部,前述插頭側保持配件,是藉由前述基部及前述第1卡止片部及前述第2卡止片部形成大致逆U字狀。
第5特徵,是前述卡止片部,是從前述基部的一端部或大致中央部突出,前述插頭側保持配件,是藉由前述基部及前述卡止片部形成大致L字狀或大致T字狀,使用1個或複數個具有1個前述卡止片部的前述插頭側保持配件。
第6特徵,是前述卡止片部,是形成大致S字狀折曲。
第7特徵,是前述卡止片部的先端部,是與前述插頭本體的寬度方向平行地折曲形成。
第8特徵,是在前述卡止片部及前述卡止部中,形成有從前述插座及前述插頭的嵌合狀態朝彼此拔去方向移動時接觸的卡止面,在前述卡止部的卡止面及前述卡止片部的卡止面之中至少其中任一方,形成有限制前述插座及前述插頭的嵌合被解除的限制部。
第9特徵,是前述卡止片部的卡止面,是形成朝向前述卡止部的卡止面立起的傾斜面,前述傾斜面是前述限制部。
第10的特徵,是前述卡止片部的卡止面及前述卡止部的卡止面是被配置成彼此平行,平行地相面對被配置的前述一對的卡止面是前述限制部。
第11的特徵,是在前述卡止片部及貼裝有前述插頭的電路基板之間,設有突張構件。
第12的特徵,是種連接器,其特徵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插頭。
依據本發明的話,在插頭側保持配件,設置對於其基部可朝插頭本體的寬度方向相對移動自如的卡止片部,在將該卡止片部與插座本體的插頭本體嵌合的狀態下對於形成於與卡止片部相面對的部位的卡止部可卡止自如。因此,可以獲得一種插頭以及連接器,即使小型的連接器嵌合時的感觸也良好,且可以將插座及插頭的嵌合更脫落困難。
以下,對於本發明的實施例一邊參照圖面一邊詳細說明。
第1圖~第7圖,是顯示本發明的連接器1的第1實施例的圖,本實施例的連接器1,是如第3圖所示,具備相互嵌合的插座10及插頭20。又,在說明本實施例時,圖中X方向為連接器1(插座外殼11、插頭外殼21)的寬度方向,Y方向為長度方向,Z方向為上下方向。
插座10,是如第1圖所示,具備藉由絕緣性的合成樹脂被鑄模成型成由平面視整體呈矩形(長方形)狀的插座外殼(插座本體)11。在此插座外殼11中,複數接觸件(插座側端子)12,是被配設成沿著相面對的長邊朝長度
方向Y具有預定間距P。且,在插座外殼11的長度方向Y兩端部中,配設有插座側保持配件30。
插座外殼11,是具備:沿著其周緣部呈大致矩形環狀地連續形成的周壁部13、及在中央部與周壁部13隔有預定間隔形成的大致矩形狀的島部14。且,在這些周壁部13及島部14之間形成有將插頭20嵌合用的嵌合溝部15。
接觸件12,是如第3圖所示,藉由將具有預定厚度的帶狀的金屬材彎曲成形而形成。在接觸件12的先端部12a,形成有將從第1彎曲部12B1朝上方彎曲的先端側朝內方彎曲的第2彎曲部12B2,在基端部12b中,形成有呈逆U字狀彎曲的第3彎曲部12B3。且,第3彎曲部12B3的更基端側是成為平坦的連接端子部12T。
在本實施例中,如第1圖及第3圖所示,接觸件12是被安裝成對於插座外殼11使第2彎曲部12B2朝嵌合溝部15內突出。此時,第3彎曲部12B3是被嵌合在形成於周壁部13的內部的凹部13H1,並且第1彎曲部12B1是被嵌合在形成於島部14的下面的凹部13H2。在此狀態下,接觸件12的連接端子部12T是從周壁部13的根部側(下緣)朝外方突出,這些的連接端子部12T,是藉由焊接被連接在無圖示的第1電路基板的導體圖型(端子)。
另一方面,插頭20,是如第2圖所示,具備藉由絕緣性的合成樹脂被鑄模成型成整體呈矩形(長方形)狀的插頭外殼(插頭本體)21。在此插頭外殼21中,複數柱(
插頭側端子)22,是被配設成沿著相面對的長邊在長度方向Y具有與插座接觸件12的間距P等同的間距P。且,在插頭外殼21的長度方向Y兩端部中,配設有插頭側保持配件40。
插頭外殼21,是具備沿著其周緣部大致矩形環狀地連續形成的周壁部23,在此周壁部23的內方形成有凹部24(第3圖參照)。
柱22,是如第3圖所示,與插座接觸件12同樣藉由具有預定厚度的帶狀的金屬材彎曲成形而形成。在柱22的先端部22a中,形成有將從第4彎曲部22B1朝上方立起的先端側朝後退的方向呈逆U字狀彎曲的第5彎曲部22B2,另一方面在基端部22b中,形成有大致平坦的連接端子部22T。
且柱22,是將第5彎曲部22B2橫跨周壁部23的先端部(第3圖的下側)的方式配置,並且在將基端部22b貫通周壁部23的根部部(第3圖的上側)的狀態下,被嵌入成型在插頭外殼21。在此狀態下,插頭接觸件22的連接端子部22T是從周壁部23的下緣朝外方突出,這些的連接端子部22T,是藉由焊接被連接在第2電路基板B2(第9圖參照)的導體圖型(端子)。
如第3圖所示,藉由將插頭外殼21的周壁部23插入嵌合在插座外殼11的嵌合溝部15,使插頭20與插座10嵌合。此時,接觸件12的第3彎曲部12B3的先端部12a側的外側面F1,是與柱22的第5彎曲部22B2的先端部
22a側的外側面F2彈性地接觸。且,接觸件12的第2彎曲部12B2的外側面F3,是與柱22的第4彎曲部22B1及第5彎曲部22B2之間的平坦的外側面F4彈性地接觸。其結果,接觸件12及柱22被電連接,進一步,第1電路基板的導體圖型及第2電路基板B2的導體圖型會相互電連接。
且在本實施例的接觸件12及柱22中,設有使卡合於彼此對方側的端子並將插座10及插頭20的結合狀態保持的鎖定機構50。
本實施例的鎖定機構50,是由:形成於柱22的外側面F2的第1段差部51、及形成於接觸件12的外側面F1的第2段差部52所構成。
第1段差部51,是藉由將柱22的外側面F2的接觸件12的接觸面,透過傾斜的段差面51a將下方側(第3圖中為上方側)薄層化而形成。另一方面,第2段差部52,是藉由將接觸件12的外側面F1的柱22接觸面,透過傾斜的段差面52a將下方側薄層化而形成。
因此,將插頭20嵌合於插座10時,柱22的外側面F2、F4,是將接觸件12的外側面F1、F3彈力地抵抗推開且插入,藉由使第1段差部51越過第2段差部52而被嵌接。且,藉由使第1段差部51的段差面51a及第2段差部52的段差面52a彼此卡合,就可以將插座10及插頭20鎖定並保持這些的結合狀態。
另一方面,欲將插座10及插頭20脫離時,是將這些
兩者朝拉離方向拔去。由此,第1段差部51的段差面51a及第2段差部52的段差面52a會相對滑動,且將接觸件12的外側面F1、F3推開使第1段差部51及第2段差部52的卡合被解除。在此狀態下可以將插座10及插頭20分離。
第4圖,是插座側保持配件30及取下一側的接觸件12的插座10的分解立體圖,第5圖,是取下插頭側保持配件40的插頭20的分解立體圖。插座側保持配件30及插頭側保持配件40,是為了將插座外殼11及插頭外殼21的強度提高,並且將各別所具有的安裝片部33a、41a安裝固定在上述的電路基板而使用。
且藉由將插座側保持配件30的安裝片部33a焊接在第1電路基板,使與接觸件12的連接端子部12T被焊接在第1電路基板相輔,使插座10被強力地結合於第1電路基板。
且藉由將插頭側保持配件40的安裝片部41a焊接在第2電路基板B2,使與柱22的連接端子部22T被焊接在第2電路基板B2相輔,使插頭20強力地被結合於第2電路基板B2。
依據這種構成的話,強力地被結合在各電路基板的插座10及插頭20可以相互嵌合,由此接觸件12及柱22會接觸而導通,各電路基板的導體圖型彼此可以電連接。且,在接觸件12及柱22中因為如上述設有鎖定機構50,所以可以將這些插座10及插頭20的結合狀態保持。
但是最近的連接器技術,被要求小型化、薄型化。因此,如本實施例的連接器1必需將接觸件12及柱22的數量減少。由此,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力變弱,例如因落下的衝擊等有可能使插頭10及插座20的嵌合容易被解除。
在此,在本實施例中,在上述的保持配件之中的插頭側保持配件40,設置對於該插頭側保持配件40的連結片部(基部)41可朝連接器1(插頭外殼21)的寬度方向X相對移動自如的卡止片部42。另一方面,在插座10及插頭20嵌合的狀態下在與其卡止片部42相面對的部位,形成可將卡止片部42卡止的卡止孔部(卡止部)37。
具體而言,如第4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在與插座10的卡止片部42相面對的部位,配設有插座側保持配件30。
插座側保持配件30,是藉由將預定厚度的金屬板沖壓成形而形成,具備側板部31及底板部33。側板部31,是朝連接器1(插座外殼11)的寬度方向X延伸,底板部33,是將其側板部31的兩端部下側朝向長度方向Y中央側呈大致直角折曲形成。且,藉由將底板部33的兩端部從連接器1的寬度方向X兩側朝外側突出,而形成安裝片部33a。
且側板部31,是具備將其側板部31的寬度方向X兩端部朝向連接器1的長度方向Y中央側呈大致直角折曲的延設部32。且在此延設部32的延伸方向的末端接觸部,
設有橫跨插座外殼11的周壁部13的方式大致逆U字狀被折曲的爪部35,在此爪部35的先端部35a側形成卡止孔部37。
這種插座側保持配件30,是被裝設於形成於插座外殼11的長度方向Y兩端部的卡合溝部17地被使用。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使插座側保持配件30藉由例如嵌入成型等被一體成型在插座外殼11。又,卡合溝部17的挖掘深度,是使周壁部13的外壁面13a及插座側保持配件30的外壁面30a成為大致同一面的狀態。換言之,在周壁部13的外壁面13a插座側保持配件30的外壁面30a是在大致同一面的狀態下露出的方式,使插座側保持配件30被一體成型在插座外殼11。且,此時,在與插座外殼11的爪部35對應的位置中,凹部15a是由二段狀被凹設在嵌合溝部15,在爪部35的先端部35a嵌入該凹部15a的狀態下被一體成型。
如此,在本實施例中插座側保持配件30的卡止孔部37,是與接觸件12並設且在連接器1的寬度方向X及長度方向Y各別設置一對,合計被設置四處。
另一方面,插頭側保持配件40,也與插座側保持配件30同樣地將預定厚度的金屬板藉由沖壓成形而形成。如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插頭側保持配件40,是具備:連結片部(基部)41、及從此連結片部41成為大致逆V字狀(更詳細的話大致八字狀)的方式突出的第1卡止片部42A及第2卡止片部42B。
連結片部41,是具備:在朝插頭外殼21的安裝狀態下被配置於成為上下方向Z的上側的位置的安裝片部41a、及從朝寬度方向X延伸的此安裝片部41a朝向下方呈二股狀分岐的一對分岐片部41b。且,安裝片部41a是為了安裝固定在上述的第2電路基板B2而使用,另一方面在一對的分岐片部41b中各相對面設有段差狀的突起41c。
且這種插頭側保持配件40,是嵌接在形成於插頭外殼21的長度方向Y兩端部的卡合溝部27。此時,雖在第5圖中圖示省略,但在與卡合溝部27的上述的突起41c對應的中央內壁部27a形成有一對段差。且,藉由使插頭側保持配件40的突起41c越過此段差的方式壓入,使插頭側保持配件40嵌接於卡合溝部27。
又,卡合溝部27,是與插頭側保持配件40大致同樣的形狀被凹設,在將插頭側保持配件40嵌接的狀態下,成為使安裝片部41a成為與柱22的連接端子部22T大致同一面的狀態的挖掘深度。
第6圖,是顯示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狀態中的連接器1的主要部分的俯視圖,第7圖,是第6圖的A-A剖面圖。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將插頭20嵌合於插座10,使插頭側保持配件40的卡止片部42被插入插座側保持配件30的卡止孔部37。
即,卡止片部42的先端部42a是成為比插座側保持配件30的爪部35的外壁內側面35c更朝寬度方向X外側若干突出的尺寸。且,將卡止片部42的先端部42a滑動
使朝爪部35的外壁內側面35c壓近且移動至卡止孔部37為止。如此,卡止片部42的先端部42a是藉由復元力由卡止孔部37復歸至原來的狀態,使卡止片部42的先端部42a被插合在卡止孔部37。
如此,依據本實施例的連接器1的話,藉由卡止片部42及卡止孔部37,使插座10及插頭20朝拔去方向(在上下方向Z彼此分離的方向)移動時,可以將卡止片部42及卡止孔部37卡止。因此,可以提高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力,即使如本實施例的接觸件12及柱22少的連接器1,也可以將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更脫落困難。
藉由以上,在本實施例中,在插頭側保持配件40,設置對於該插頭側保持配件40的連結片部(基部)41可朝連接器1(插頭外殼21)的寬度方向X相對移動自如的卡止片部42。另一方面,在插座外殼(插座本體)11及插頭外殼(插頭本體)21嵌合的狀態下在與其卡止片部42相面對的部位,形成可將卡止片部42卡止的卡止孔部(卡止部)37。因此,將插座10及插頭20嵌合時,因為可以將卡止片部42嵌接在卡止孔部(卡止部)37,所以嵌合時的感觸可以良好。且,插座10及插頭20欲朝拔去方向移動時,因為插頭側保持配件40被卡止於卡止孔部(卡止部)37,所以可以將這些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更脫落困難。
特別是,在本實施例中,卡止片部42因為是朝連接器1的寬度方向X形成可伸縮(可彈性變形),利用卡止
片部42的復元力可以使嵌合時的感觸更良好。
且在本實施例中,卡止部是朝連接器1的寬度方向X貫通形成的卡止孔部37。因此,可以將插頭側保持配件40的卡止片部42插合在插座側保持配件30的卡止孔部37,可以將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更脫落困難。
進一步,在本實施例中,插頭側保持配件40是具備從連結片部(基部)41大致逆V字狀突出的第1卡止片部42A及第2卡止片部42B。因此,成為可以藉由第1卡止片部42A及第2卡止片部42B將連接器1的寬度方向X的兩側卡止,可以將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更脫落困難。
特別是,在本實施例中,第1卡止片部42A及第2卡止片部42B是形成大致八字狀。即,第1及第2卡止片部42A、42B的先端部42a,是從基端部42b的傾斜朝寬度方向X外側曲折彎曲並與連接器1的寬度方向X平行地折曲形成。由此,插座10及插頭20欲朝拔去方向移動時,因為先端部42a是成為深深地(卡止寬度較長)被卡止在卡止孔部(卡止部)37,所以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成為更脫落困難。且,第1及第2卡止片部42A、42B的先端部42a被插入卡止孔部(卡止部)37時,因為是藉由復元力有力地朝原來的狀態返回,所以成為嵌合時的感觸的喀嗒感也更提高。
且在本實施例中,插座側保持配件30的卡止孔部(卡止部)37,是與接觸件12被並設。因此,可以將接觸
件12的附近的空間有效利用將卡止孔部37配置於插座外殼11的四隅,與被卡止於其卡止孔部37的卡止片部42相輔,可以將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更脫落困難。
進一步,在本實施例中,卡止孔部(卡止部)37,是與接觸件12並設地設在插座外殼(插座本體)11的寬度方向X兩側的周壁部13。因此,與例如日本特開2010-225400號公報所揭示的構成,具體而言,卡止孔部(卡止部)37,是設於插座外殼11的長度方向Y兩側的周壁部13的構成相比,藉由擧升寬度方向X的一方側等使拔去力朝傾斜方向作用的情況時,具有可以將插座10及插頭20更脫落困難的優點。即,在上述構成中,拔去力是朝傾斜方向作用的情況時,成為:首先卡止孔部(卡止部)37及卡止片部42的卡合被解除,接著接觸件12及柱22的鎖定機構50的卡合被解除的二階段的解除時間點。
對於此,在本實施例中,因為卡止孔部(卡止部)37是被設在寬度方向X兩側的周壁部13,所以卡止孔部(卡止部)37及卡止片部(42)的解除時間點、及鎖定機構50的解除時間點可以相同。因此,可以將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更脫落困難。又,在本實施例中,卡止孔部(卡止部)37,雖是設在插座外殼11的長度方向Y兩側的周壁部13,但是設於只有一側的周壁部13的構成也可以。
進一步,在本實施例中,插座側保持配件30,是具備橫跨插座外殼11的周壁部13的方式呈大致逆U字狀被折曲的爪部35,在此爪部35形成卡止孔部(卡止部)37。
因此,將插座側保持配件30安裝在插座外殼11時,藉由將大致逆U字狀的爪部35從上側嵌接在插座外殼11的周壁部13,就可以提高剛性且強力地將這些安裝。且,藉由具備爪部35,就可以與卡止片部42相面對的方式將卡止孔部(卡止部)37容易地形成。
且在本實施例中,爪部35的先端部35a,是被埋設在插座外殼11。因此,成為可以將插座側保持配件30對於插座外殼11進一步強力地安裝,例如落下的衝擊等的外力被輸入時的插座側保持配件30的脫落可以更被抑制。
又,在本實施例中,雖例示了在插座側保持配件30,形成有卡止孔部37作為卡止部,但是不限定於此,例如卡止部是使用在連接器1的寬度方向X形成具有段差的段差部者也可以。具體而言,段差部例如可以是:將爪部35的一部分形成朝寬度方向X凹設的卡止凹部、和相反地將爪部35的一部分形成凸設的卡止凸部。
段差部是形成卡止凹部的情況時,當將插座側保持配件30一體成型在插座外殼11時,可防止形成插座外殼11的樹脂從爪部35的背側朝卡止凹部內滲入。因此,可抑制樹脂是朝卡止凹部內漏出,具有可防止毛邊等的發生的優點。
且段差部是形成卡止凸部的情況時,藉由調整卡止凸部的突出量,就可以自由地調整卡止片部42的卡止量(鉤住量)。因此,具有容易調節:插座10及插頭20的拔去力、和成為這些的嵌合時的感觸的喀嗒感的優點。
且在本實施例中,爪部35雖是橫跨周壁部13的方式形成大致逆U字狀,但是將爪部35朝向連接器1的寬度方向X內側形成突出的大致L字狀,將該爪部35的先端部,作為卡止部使用也可以。
進一步,在本實施例中,卡止孔部(卡止部)37雖是形成於爪部35,但是不在插座側保持配件30B的延設部32設置爪部,而將卡止孔部(卡止部)37直接形成在延設部32也可以。此情況,因為不需要將爪部沖壓成形,所以具有插座側保持配件30的成形可以更容易進行的優點。且,爪部35,不是形成於延設部32側,而是從插座側保持配件30的底板部33側立起形成也可以。
第8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例的圖,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構成部分是附加同一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本實施例的插頭側保持配件40A與上述第1實施例主要不同的點,是在卡止孔部37的卡止面37a及卡止片部42的卡止面42c之中至少其中任一方,形成了限制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的解除的限制部。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將卡止片部42的卡止面42c,朝向卡止孔部(卡止部)37的卡止面37a形成立起的傾斜面42d,來限制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被解除。即,形成於卡止片部42的卡止面42c的傾斜面42d是相當於限制
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被解除用的限制部。當然,此卡止面42c及卡止面37a,是從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狀態朝彼此拔去方向移動的時接觸的卡止片部42的先端部42a上壁面、及相面對於這的卡止孔部(卡止部)37的上側內壁面。
在這種構成中,具有可以將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更脫落困難的優點。
即,在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解除時的前提,是使卡止片部42的先端部42a朝下方下降。因此,卡止面42c及卡止面37a是平行形成的話,伴隨此,該卡止面42c成為對於卡止面37a朝下方下降的傾斜面,無法維持這些的平行狀態,嵌合有可能容易被解除。
對於此,如本實施例,作為將卡止面42c朝向卡止面37a立起的傾斜面42d的話,假設卡止片部42的先端部42a即使朝下方下降,仍可以容易維持卡止面42c及卡止面37a的平行狀態。因此,可以將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更脫落困難。
第9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例的圖,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構成部分是附加同一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本實施例與上述第1實施例主要不同的點,是在插頭側保持配件40的卡止片部42及插頭20被結合的第2電
路基板B2之間,設有突張構件60。
在這種構成中,突張構件60因為是突出於卡止片部42及第2電路基板B2之間,所以將卡止片部42的先端部42a卡止在卡止孔部(卡止部)37時,可以防止卡止片部42彎曲。即,藉由使卡止片部42的先端部42a在爪部35的外壁內側面35c滑動,就可以防止卡止片部42朝第2電路基板B2側彎曲。因此,提供可以一種信賴性高的連接器1,可以抑制卡止片部42的變形等,將卡止片部42朝卡止孔部(卡止部)37嵌接時的信賴性提高,進一步嵌合時的感觸良好且嵌合更脫落困難。
又,在上述第2實施例中,雖藉由傾斜面42d構成限制部,但是如本實施例,由平行地相面對被配置的卡止片部42的卡止面42c及卡止孔部(卡止部)37的卡止面37a構成也可以。此情況,插座10及插頭20欲朝拔去方向移動時,因為可以藉由卡止面42c及卡止面37a進行面接觸,所以可以提高插座10及插頭20的嵌合力使脫落困難。
第10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例的圖,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構成部分是附加同一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本實施例與上述第1實施例主要不同的點,是具備:插頭側保持配件40A,是從連結片部(基部)41的一端部
突出的第1卡止片部42A、及從另一端部突出的第2卡止片部42B。且,插頭側保持配件40A,是藉由其連結片部(基部)41及第1卡止片部42A及第2卡止片部42B形成大致逆U字狀(更詳細的話為大致的字狀)。
在這種構成中,因為可以確保在朝插頭外殼21的安裝狀態下加大被配置於一對的卡止片部42A、42B的內側的插頭外殼21的成形部,所以具有可以提高插頭外殼21的強度的優點。即,在上述第1實施例中,插頭側保持配件40的第1卡止片部42A及第2卡止片部42B是形成大致V字狀。因此,有需要將被配置於一對的卡止片部42A、42B的內側的插頭外殼21的成形部,作成朝向連結片部41側漸漸地縮徑的梯形狀。
對於此,在本實施例中,因為將插頭側保持配件40A形成大致逆U字狀,所以不需將被配置於卡止片部42A、42B的內側的前述成形部縮徑,就可以大致矩形狀地較寬形成。因此,可以將插頭外殼21的強度提高,即使反覆將插頭側保持配件40A裝設在插頭外殼21,仍可以將插頭外殼21更破損困難。
第11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的圖,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構成部分是附加同一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本實施例與上述第4實施例主要不同的點,是將插頭
側保持配件40B的卡止片部40(40A、40B),大致S字狀折曲形成。其他是與上述第4實施例的插頭側保持配件40A相同,本實施例的插頭側保持配件40B也具備第1卡止片部42A及第2卡止片部42B。
在這種構成中,可以加長卡止片部42的彈簧長,將卡止片部42的先端部42a滑動在爪部35的外壁內側面35c時,可以藉由各R部分來分散卡止片部42的彎曲量。因此,具有可以減少卡止片部42的下沈量的優點。
又,在本實施例中,雖例示了將本發明的特徵部分適用在上述第4實施例的情況,但是不限定於此,也可適用在上述第1~第3實施例或後述的第6實施例。
第12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的圖,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構成部分是附加同一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本實施例與上述第1實施例主要不同的點,是卡止片部42C只有從連結片部(基部)41的一端部突出,插頭側保持配件40C,是藉由連結片部(基部)41及卡止片部42C形成大致L字狀。且,使用1個或複數個具有該1個卡止片部42C的插頭側保持配件40C。
本實施例的情況時,對應被配置於插座外殼11的四隅的插座側保持配件30的卡止孔部(卡止部)37,使用4個插頭側保持配件40C最佳。
在這種構成中,與上述第1~第5實施例相比,因為插頭側保持配件40C的形狀可以簡單,所以金屬加工容易,並且也有可以減少金屬加工時的廢棄材的優點。
又,在本實施例中,雖將插頭側保持配件40C形成大致L字狀,但是將卡止片部42C從連結片部(基部)41的大致中央部突出,藉由連結片部(基部)41及卡止片部42將插頭側保持配件40C形成大致T字狀也可以。
以上,雖說明了本發明的最佳的實施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上述實施例,可進行各種的變形。
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雖例示了在插座側保持配件形成卡止孔部,但是卡止孔部是形成於插座外殼的周壁部也可以。
且在上述實施例中,雖例示了插頭側保持配件的卡止片部是可朝連接器(插頭外殼)的寬度方向伸縮(可彈性變形)。但是,不限定於此,例如卡止片部是對於基部(本實施例中為連結片部)朝寬度方向可突沒自如地被保持者也可以。
且在上述各實施例中,雖例示了插座和插頭的形狀是矩形狀,是其以外的形狀也可以適用本發明。
且接觸件和柱、其他細部的規格(形狀、大小、佈局配置等)也可適宜地變更。
1‧‧‧連接器
10‧‧‧插座
11‧‧‧插座外殼(插座本體)
12‧‧‧插座側端子(接觸件)
12a‧‧‧先端部
12b‧‧‧基端部
12B1‧‧‧第1彎曲部
12B2‧‧‧第2彎曲部
12B3‧‧‧第3彎曲部
12T‧‧‧連接端子部
13‧‧‧周壁部
13a‧‧‧外壁面
13H1‧‧‧凹部
13H2‧‧‧凹部
14‧‧‧島部
15‧‧‧嵌合溝部
15a‧‧‧凹部
17‧‧‧卡合溝部
20‧‧‧插座
20‧‧‧插頭
21‧‧‧插頭外殼(插頭本體)
22‧‧‧插頭側端子(柱)
22a‧‧‧先端部
22b‧‧‧基端部
22B1‧‧‧第4彎曲部
22B2‧‧‧第5彎曲部
22T‧‧‧連接端子部
23‧‧‧周壁部
24‧‧‧凹部
27‧‧‧卡合溝部
27a‧‧‧中央內壁部
30‧‧‧插座側保持配件
30a‧‧‧外壁面
31‧‧‧側板部
32‧‧‧延設部
33‧‧‧底板部
33a‧‧‧安裝片部
35‧‧‧爪部
35a‧‧‧先端部
35c‧‧‧外壁內側面
37‧‧‧卡止孔部(卡止部)
37a‧‧‧卡止面
40‧‧‧插頭側保持配件
40A‧‧‧插頭側保持配件
40B‧‧‧插頭側保持配件
40C‧‧‧插頭側保持配件
41‧‧‧連結片部
41a‧‧‧安裝片部
41b‧‧‧分岐片部
41c‧‧‧突起
42‧‧‧卡止片部
42a‧‧‧先端部
42A‧‧‧卡止片部
42B‧‧‧卡止片部
42b‧‧‧基端部
42C‧‧‧卡止面
42d‧‧‧傾斜面
50‧‧‧鎖定機構
51‧‧‧段差部
51a‧‧‧段差面
52‧‧‧段差部
52a‧‧‧段差面
60‧‧‧突張構件
X‧‧‧連接器(插座外殼、插頭外殼)的寬度方向
Y‧‧‧連接器(插座外殼、插頭外殼)的長度方向
Z‧‧‧連接器(插座外殼、插頭外殼)的上下方向
[第1圖]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的連接器的插座的
立體圖。
[第2圖]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的連接器的插頭的立體圖。
[第3圖]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的連接器的插座及插頭的嵌合狀態的剖面圖。
[第4圖]第1圖所示的插座的插座側保持配件及取下一側的長邊的插座側端子的分解立體圖。
[第5圖]取下第2圖所示的插頭的插頭側保持配件的分解立體圖。
[第6圖]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的連接器的主要部分的俯視圖。
[第7圖]第6圖的A-A剖面圖。
[第8圖]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例的連接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第9圖]顯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例的連接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第10圖]本發明的第4實施例的插頭側保持配件的俯視圖。
[第11圖]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的插頭側保持配件的俯視圖。
[第12圖]本發明的第6實施例的插頭側保持配件的俯視圖。
13‧‧‧周壁部
33a‧‧‧安裝片部
35a‧‧‧先端部
35c‧‧‧外壁內側面
37‧‧‧卡止孔部(卡止部)
40‧‧‧插頭側保持配件
41‧‧‧連結片部
41a‧‧‧安裝片部
42a‧‧‧先端部
42b‧‧‧基端部
15a‧‧‧凹部
42、42A、42B‧‧‧卡止片部
35‧‧‧爪部
Claims (12)
- 一種插頭,具備配設有插頭側端子及插頭側保持配件的插頭本體,藉由將前述插頭本體,嵌合於至少配設有插座側端子的插座本體,而使前述插座側端子及前述插頭側端子接觸,其特徵為:在前述插頭側保持配件,設置對於該插頭側保持配件的基部可朝前述插頭本體的寬度方向相對移動自如的卡止片部,將前述卡止片部,在前述插座本體及前述插頭本體嵌合的狀態下對於形成於與前述卡止片部相面對的部位的卡止部可卡止自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插頭,其中,前述插頭側保持配件的卡止片部,是與前述插頭側端子並設地設在前述插頭本體的寬度方向兩側或一側的周壁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插頭,其中,前述插頭側保持配件,是具備從前述基部大致逆V字狀突出的第1卡止片部及第2卡止片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插頭,其中,前述卡止片部,是具備:從前述基部的一端部突出的第1卡止片部、及從另一端部突出的第2卡止片部,前述插頭側保持配件,是藉由前述基部及前述第1卡止片部及前述第2卡止片部形成大致逆U字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插頭,其中,前述卡止片部,是從前述基部的一端部或大致中央部突出,前述插頭側保持配件,是藉由前述基部及前述卡止片部形成大致L字狀或大致T字狀,使用1個或複數個具有1個前述卡止片部的前述插頭側保持配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插頭,其中,前述卡止片部,是形成大致S字狀折曲。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插頭,其中,前述卡止片部的先端部,是與前述插頭本體的寬度方向平行地折曲形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插頭,其中,在前述卡止片部及前述卡止部中,形成有從前述插座及前述插頭的嵌合狀態朝彼此拔去方向移動時接觸的卡止面,在前述卡止部的卡止面及前述卡止片部的卡止面之中至少其中任一方,形成有限制前述插座及前述插頭的嵌合被解除的限制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插頭,其中,前述卡止片部的卡止面,是形成朝向前述卡止部的卡止面立起的傾斜面,前述傾斜面是前述限制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插頭,其中,前述卡止片部的卡止面及前述卡止部的卡止面是被配置成彼此平行,平行地相面對被配置的前述一對的卡止面是前述限制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插頭,其中,在前述卡止片部及貼裝有前述插頭的電路基板之間,設有突張構件。
- 一種連接器,其特徵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插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88938 | 2011-08-31 | ||
JP2012043511A JP5884036B2 (ja) | 2011-08-31 | 2012-02-29 | ヘッダならびに当該ヘッダ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10807A true TW201310807A (zh) | 2013-03-01 |
TWI489706B TWI489706B (zh) | 2015-06-21 |
Family
ID=47755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31170A TWI489706B (zh) | 2011-08-31 | 2012-08-28 | Plugs and connectors that use the plug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53892B2 (zh) |
JP (1) | JP5884036B2 (zh) |
CN (1) | CN103765699B (zh) |
DE (1) | DE112012003563T5 (zh) |
TW (1) | TWI489706B (zh) |
WO (1) | WO201303111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4891A (zh) * | 2013-03-19 | 2014-09-24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和连接器单元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35040B2 (ja) * | 2011-08-31 | 2016-06-1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ソケットならびに当該ソケット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
WO2014132284A1 (ja) * | 2013-02-27 | 2014-09-0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ヘッダならびにソケット |
JP6144122B2 (ja) * | 2013-06-14 | 2017-06-07 |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 電気コネクタ |
CN107968271B (zh) * | 2013-10-31 | 2020-05-05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插口件、连接器、以及用于该连接器的插头件 |
JP5881666B2 (ja) * | 2013-11-19 | 2016-03-09 |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 リ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US9300064B2 (en) * | 2014-01-17 | 2016-03-29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Connector |
JP6325262B2 (ja) * | 2014-01-29 | 2018-05-16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080786B2 (ja) * | 2014-03-07 | 2017-02-15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6342190B2 (ja) * | 2014-03-24 | 2018-06-13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6311396B2 (ja) * | 2014-03-28 | 2018-04-1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327973B2 (ja) * | 2014-06-30 | 2018-05-23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JP6537890B2 (ja) * | 2014-09-26 | 2019-07-03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959704B2 (ja) * | 2015-09-04 | 2016-08-02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
JP6041949B2 (ja) * | 2015-09-09 | 2016-12-14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金具付電気コネクタ |
WO2017188054A1 (ja) | 2016-04-28 | 2017-11-0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接続システム |
JP6751912B2 (ja) * | 2016-12-27 | 2020-09-0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取付金具、コネクタ、及び接続装置 |
JP2017204433A (ja) * | 2016-05-13 | 2017-11-16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JP6761736B2 (ja) * | 2016-11-11 | 2020-09-30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512210B2 (ja) * | 2016-12-21 | 2019-05-15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装置 |
US9985371B1 (en) * | 2017-04-11 | 2018-05-29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Connector |
JP6925883B2 (ja) | 2017-06-09 | 2021-08-25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JP6975626B2 (ja) * | 2017-11-29 | 2021-12-01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JP6493611B1 (ja) * | 2018-08-03 | 2019-04-03 | Smk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6816747B2 (ja) * | 2018-10-01 | 2021-01-20 | Smk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
JP6816749B2 (ja) * | 2018-10-11 | 2021-01-20 | Smk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
JP7148357B2 (ja) * | 2018-10-18 | 2022-10-05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 |
JP6643641B2 (ja) * | 2018-11-13 | 2020-02-1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ソケットおよびソケットと回路基板との接続構造 |
KR102659421B1 (ko) | 2018-11-20 | 2024-04-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용 커넥터 |
JP7095754B2 (ja) * | 2018-12-27 | 2022-07-05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
CN209822934U (zh) * | 2019-03-28 | 2019-12-20 | 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 弹片 |
JP2020184459A (ja) * | 2019-05-08 | 2020-11-12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CN209929524U (zh) * | 2019-05-29 | 2020-01-10 | 连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 |
TWI760873B (zh) * | 2019-10-18 | 2022-04-11 |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 連接器 |
JP7458224B2 (ja) * | 2020-03-27 | 2024-03-29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
CN114498200B (zh) * | 2020-10-23 | 2024-01-1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3922114B (zh) * | 2021-09-30 | 2024-03-15 | 国光集团唯丞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一种自锁式基板用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40387B2 (ja) * | 2003-07-29 | 2007-07-04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2008270085A (ja) * | 2007-04-24 | 2008-11-06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コネクタ |
JP4412347B2 (ja) * | 2007-04-24 | 2010-02-10 |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接続体 |
JP4555329B2 (ja) | 2007-11-08 | 2010-09-29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
JP5319142B2 (ja) | 2008-03-24 | 2013-10-16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583330B2 (ja) | 2008-04-18 | 2014-09-03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基板間接続用コネクタ構造の係合力の調整方法 |
JP5623694B2 (ja) * | 2008-05-12 | 2014-11-12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196648B2 (ja) * | 2008-05-23 | 2013-05-15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基板間接続用コネクタ構造 |
JP5250450B2 (ja) * | 2009-02-27 | 2013-07-31 |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4951651B2 (ja) | 2009-05-26 | 2012-06-13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ジョインタ |
JP4954253B2 (ja) | 2009-09-11 | 2012-06-13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
JP5498883B2 (ja) * | 2010-04-27 | 2014-05-21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US8292635B2 (en) * | 2011-03-12 | 2012-10-23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obust latching means |
WO2014132284A1 (ja) * | 2013-02-27 | 2014-09-0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ヘッダならびにソケット |
-
2012
- 2012-02-29 JP JP2012043511A patent/JP5884036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8-13 CN CN201280041739.6A patent/CN103765699B/zh active Active
- 2012-08-13 WO PCT/JP2012/005140 patent/WO201303111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8-13 DE DE112012003563.1T patent/DE112012003563T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08-13 US US14/241,353 patent/US915389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8-28 TW TW101131170A patent/TWI489706B/zh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4891A (zh) * | 2013-03-19 | 2014-09-24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和连接器单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12012003563T5 (de) | 2014-05-08 |
JP5884036B2 (ja) | 2016-03-15 |
JP2013065542A (ja) | 2013-04-11 |
TWI489706B (zh) | 2015-06-21 |
CN103765699A (zh) | 2014-04-30 |
WO2013031112A1 (ja) | 2013-03-07 |
US9153892B2 (en) | 2015-10-06 |
CN103765699B (zh) | 2016-02-24 |
US20140227910A1 (en) | 2014-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89706B (zh) | Plugs and connectors that use the plug | |
TWI469452B (zh) | Receptacles and connectors that use the receptacle | |
TWI632742B (zh)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ircuit substrate | |
JP5809198B2 (ja) | ガイド金具付電気コネクタ | |
TWI569519B (zh)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plug connector and socket connector | |
TWI587580B (zh)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ircuit board and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11158967B2 (en) |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ck disengageable by an operation portion | |
JP5945766B2 (ja) | コネクタならびに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ソケットおよびヘッダ | |
JP2012049015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JP5005822B2 (ja)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
KR101809340B1 (ko) | 커넥터 및 상기 커넥터에 이용되는 헤더 및 소켓 | |
JP5920565B2 (ja) | 配線基板連結装置 | |
JP6041949B2 (ja) | 金具付電気コネクタ | |
JP5688059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 |
JP2015002056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JP6044918B2 (ja) | コネクタ、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ソケットおよびヘッダ | |
JP5959704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 |
JP6335362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 |
JP6167205B2 (ja) |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 |
KR20140057053A (ko) | 전기 커넥터 | |
CN114709664A (zh) | 稳定装置、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装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