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26466A -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26466A
TW200926466A TW098105127A TW98105127A TW200926466A TW 200926466 A TW200926466 A TW 200926466A TW 098105127 A TW098105127 A TW 098105127A TW 98105127 A TW98105127 A TW 98105127A TW 200926466 A TW200926466 A TW 20092646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source device
whit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5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oyomi Fujino
Masaru Fujii
Hiroyuki Fukasaw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26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646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01L33/60Refle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bump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1Disposition
    • H01L2224/4815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4822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48225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 H01L2224/48227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connecting the wire to a bond pad of the i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11Not relevant to the scope of the group, the symbol of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he symbol of this grou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14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the subject-matter covered by the group, the symbol of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he symbol of this group, being disclosed without further technic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5Details of package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81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2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2Encapsulations
    • H01L33/54Encapsulation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200926466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種具備發光二極體等發光元件作為光源 《光源裝置,其為適用於用以獲得所希望顏色(白色或其 . 他色)之面光源的照明用光源裝置者。此外,本發明係關 於一種具備|背面將顯示部進行照明<光源裝置的顯示裝 置。 【先前技術】 © 近年來,由於發光二極體之高輸出化的進展,使用發光 一極體(LED)作成白色光之白色LED光源的用途日益廣 泛。 尤其疋可考慮應用在有高亮度要求之照明用或投影 (projector)光源以及大型液晶顯示器用的背光。在此等用 途中,由於發光二極體具有無汞(mercuryfree)對於環境造 成的負荷較小、顏色再現性良好、響應性良好、具有亮度 的可變性、壽命長等優點,因此白色LED光源正以作為取 ® 代習知之螢光管(熱陰極管及冷陰極管)的白色光源而深受 期待。 在上述白色LED光源中,為了達成省能源化,亦即為了 達成效率的提升,不僅要改善發光二極體本身的發光效 率’而且改善發光二極體之晶片的光取出效率亦為重要的 因素。 在發光二極體之晶片的光取出效率方面,發光二極體之 晶片周圍的構成構件會對其造成極大影響。 138476.doc 200926466 亦即’為了謀求光取出效率的改善,必須著力於發光二 極體之晶片周圍的構成構件。 以基板上之電極與發光二極體之晶片的連接而言,例如 有將發光二極體之封裝排列於基板的形態、及將發光二極 體之aa片直接安裝於基板上並藉由導線(wire)等與電極連 接’另外將發光二極體之晶片覆蓋而形成透明樹脂,俾藉 此將片密封之形態(例如請參照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 等。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29449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61]4489G號公報 【發明内容】 然而在以往所提案之構成中,並未充分增大來自發光 一極體之晶片的光取出效率β 為I解決上述的問題,在本發明中提供—種可提升來自 發光7L件之光取出效率的光源裝置、及具備該光源裝置之 本發月之光源裝置包含至少具有—對電極的基板、一個 ==元件及密封該發光元件之透明樹脂,於基板上 =有、白色阻劑㈣ist)層,而該白色阻劑層係覆蓋電極的 端;成’同時至少在發光元件及其附近以及電極的 脂之形“、色卩劑層上形成有控制透明樹 曰之形狀的白色或透明的構件。 依據上述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構成,由 對電極之基板上形成白色、Α、有一 削層錯此白色阻劑層的反射 138476.doc 200926466 而使光可以 率較南,因此可提升透明樹脂内部的反射率, 良好的效率射出至透明樹脂之外。 此外,由於白色阻劑層在發光元件及其附近以及電極之 端子上具有開口部,因此透過該白色阻劑層的開口部,可 使電極之端子與發光元件電性連接。
再者’藉由在白色阻劑層上形成控制透明樹脂之形狀的 白色或透明的構件,而可於製造光源裝置時藉該構件來控 制透明樹脂的形狀,且以預定的形狀來形成。此外,於使 用光源裝置時’即使從發光元件射出之光照到構件,由於 ,件為白色或透明,因此幾乎不會被構件吸收,由此點而 言亦可以良好的效率利用射出光。 本發明之光源裝置包含至少具有一對電極的基板、一個 以上的發光元件及密封該發光元件之透明樹脂,於基板上 形成有白色阻劑層,而該白色阻劑層於透明樹脂的周圍具 有開口部’且兼作控制透明樹脂之形狀的構件。 依據上述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構成,由於在基板上形成 有白色阻劑層,藉此白色阻劑層的反射率較高,因此可提 升透明樹脂内部的反射率,而使光可以良好的效率射出至 透明樹脂之外。 此外,由於白色阻劑層在透明樹脂之周圍具有開口部, 且兼作控制透明樹脂之形狀的構件,而可於製造光源裝置 時藉此白色阻劑層來控制透明樹脂的形狀,且以預定的形 狀來形成。 此外,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包含顯示圖像的顯示部及從背 138476.doc 200926466 面側照亮該顯示部之光源裝置,而該光源裝置即為上述本 發明之光源裝置之構成者。 依據上述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之構成,由於從背面側照亮 顯示部之光源裝置係上述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構成,藉此 而可使光以良好的效率射出至透明樹脂之外,因此可以充 分確保顯示於顯示部之圖像的亮度。 依據上述本發明之光源裝置,可使光以良好的效率射出 至透明樹脂之外。此外,由於可於製造時控制透明樹脂之 Ο 預定的形狀來形成’因此可將透明樹脂作成球面 狀等内部反射較少的形狀,藉此亦可使光以良好的效率射 出至透明樹脂之外。 如此,由於可使光以良好的效率射出至透明樹脂之外, 因此可充分確保射出光的亮度。此外,由於可充分確保射 出光的亮度’因此以更少的能量亦可獲得與習知之構成同 等的亮度。 因此,可謀求光源裝置之消耗電力降低等之省能源化或 兩壽命化。 此外’亦可降低發光元件的數量,謀求省空間化及削減 零件成本。 此外,依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由於可充分確保顯示於 顯示部之圖像的亮度,因此可以較以往更少的能量來進行 圖像的顯示。 因此’在顯示裝置中,可謀求消耗電力降低等之省能源 化或尚哥命化。 138476.doc 200926466 謀求小型化或零件成 此外’亦可降低發光元件的數量 本的削減。 【實施方式】 先說明本發 首先,在說明本發明之具體實施形態之前 明之概要。 曰日片,且以透明樹脂將 光源骏置中,將光從發 效率’如前所述,係受 如有下列主要因素。
在使用發光二極體等發光元件的 發光元件之晶片予以密封之構成的 光元件之晶片取出至外部的光取出 到晶片周圍之構成構件的影響。 以此種構成構件之影響而言,例 (A) 透明樹脂的穿透率 (B) 透明樹脂的折射率 (C) 透明樹脂的形狀(厚度、曲率形狀) (D) 基板在透明樹脂内部之表面形狀 (E) 基板表面在透明樹脂内部之反射率 其中,有關於(A)透明樹脂的穿料,係以穿透率愈高 為佳。 此外,有關於(B)透明樹脂的折射率,係以與透明樹脂 之外部的折射率差較小為佳。 此外,有關於(C)透明樹脂的形狀,係可藉由作成球面 形狀來減少樹脂與外部之界面的反射。 在本發明中’亦可改善(D)基板在透明樹脂内部之表面 形狀及(E)基板表面在透明樹脂内部之反射率,以提升光 取出效率之同時’將(c)透明樹脂之形狀作成良好的形 138476.doc 200926466 狀 因此,在本發明中,# 覆蓋電極之一部分之方至少具有一對電極的基板上 之方式形成白色阻劑層,且於該白色阻 :光元件及其附近以及電極之端子上設置開口 另外於白色阻劍;i卜# # m ^ 則層上形成用以控制透明樹脂之形狀的 白色或透明的構件而構成光源裝置。 -:f '亦可取代形成白色或透明的構件’而構成白色阻
騎在透明樹脂周園具有開口部,且兼具用以控制透明樹 月曰之形狀之構件的光源裝置。 由於在至少具有—對電極之基板上形成白色阻劑層而使 色阻劑層的反射率較高’因此提升透明樹脂之内部的反 射率’而可使光以良好的效率射出至透明樹脂之外。 此外’由於白色阻劑層在發光元件及其附近以及電極之 端子上具有開口部,因此透過該白色阻劑層之開口部,可 使電極之端子與發光元件電性連接。 再者,藉由在白色阻劑層上形成用以控制透明樹脂之形 狀之白色或透明的構件,即可於製造光源裝置時藉此構件 控制透明樹脂之形狀’而以預定的形狀形成。此外於使 用光源裝置時’即使從發光元件射出之光照到構件,由於 構件為白色或透明,因此幾乎不會被構件吸收,由此點而 言亦可以良好的效率利用射出光。 如此,由於可使光以良好的效率射出至透明樹脂之外, 因此可充分確保射出光的亮度。此外,由於可充分確保射 出光的亮度,因此以更少的能量就可獲得與習知之構成同 138476.doc 200926466 專的亮度。 置之消耗電力的降低等之省能源化 因此,可達成光源骏 及1¾舞命化。 株所:#由例如減低發光元件之數量,即可降低發光元 件所佔面積或體積而達到省空間化,亦可減低零件成本。 作為白色阻劑層之材料,亦即以白色阻劑*言,例如可 使用含有白色氧化鈦之阻劑或田村化研(Tamura_Kaken)股
有阼a司製迨之阻焊劑(solder resist)FINEDEL DSR_ 330S42-13W(商品名稱)等。 於白色的構件中係可使用例如由絲網印刷(silk screen) 而成的白色的媒、或由標記⑽叫印刷而成的白色的膜。 以此種印刷所形成之白色的臈之材料而言,例如可使用 太陽墨水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熱硬化型(一液性)標記 墨水之S-100W CM29(商品名冑)、《顯影型標記墨水之 PHOTO FINER PMR_6_ W3G/CA_4()⑽(商品名謂之 白色標記墨水材料。 於透明之構件中,可使用例如藉由軟墊(pad)印刷將含有 透明之氟材料之撥水/撥油性墨水進行塗佈之透明的膜。 以藉由此種印刷或塗佈所形成之透明之膜之材料而言, 係可使用例如日本Fluoro Techn〇1〇gy公司製造之撥水撥油 處理劑FS-1010Z-10(商品名稱)。 在本發明中,另外作成白色阻劑層藉由二層以上阻劑層 的疊層所形成之構成’藉此即可將白色阻劑層形成得較厚 而提升反射率。 I38476.doc 200926466 在將-層阻劑層形成得較厚時,阻劑層會變得難以硬 化,而會產生硬化耗費時間,或為使顯影殘留不致發生而 必須照射強的曝光光線。因此,要增厚一層阻劑層,會 其極限。 針對此點’藉由二層以上阻劑層的疊層而形成較厚之白 色阻劑層,藉此即可形成充分的厚度,同時可使各阻劑層 迅速硬化。 此外,在本發明中,另外於藉由二層阻劑層的疊層而形 © 力白色阻劑層時,在上層與下層,使發光元件附近之開口 的面積及位置有所不同,藉此即可在各個形狀特性令使反 射率提昇。 在將發光元件附近之開口《面積的上層設成較下層大 時’上層的邊緣較下層的邊緣更後退,其剖面形成階梯 狀。藉此而成為上側打開的形狀,因此易於使光朝上方反 射。 ❹冑發光元件附近之開口之面積設成上層較下層小時上 層的邊緣即被下層的邊緣所覆蓋,而表面側的角成為圓 形。藉此亦成為上侧打開的形狀,因此易於使光朝上方反 射。 將發光7L件附近之開口之面積設成上層與下層相等,使 開口的位置在上層與下層各有不同時,在開口位置偏移的 方向,於其中一側之上層的邊緣會較下層的邊緣更後退, 而於另一側之上層的邊緣則會被下層的邊緣所覆蓋。藉 此在任一側都會成為上側打開的形狀,因此易於使光朝 138476.doc 200926466 上方反射。再者,藉由使開口之位置在上層與下層有所不 同’而未由上層或下層任一者所覆蓋之發光元件附近的面 積減少,因此可使發光元件附近之反射率提昇。 在作成三種形狀時’即使二層阻劑層的位置從預定的位 置偏移至某程度’仍可保有上側打開的形狀而易於使光朝 上方反射。 此外在纟yf <二層以上阻劑層所構成之白色阻劑層 中,藉由將白色阻劑層整體或各阻劑層之發光元件附近之 Ο 肖口部作成上側打開的傾斜面,同樣可易於使光朝上方反 射。 再者,發光元件為T面發光型(發光層位於元件的下方) 毛光元件係、藉由凸塊(bump)連接而將發光元件從基 板上之電極面設置間隙進行安裝,且以將白色阻劑層之上 面配置成較發光元件之發光層更為下方。藉此即可使發光 層所射出的光(尤其是朝橫方向或斜下方向射出的光)朝上 方反射,而提昇反射率。 〇 在此構成中’另外藉由將白色阻劑層之開口部尺寸作成 較發光元件之外形尺寸小,而使白色阻劑層進入發光層之 下,因此可使從發光層朝下方射出的光朝上方反射,而更 為提昇反射率。 另外,即使發光元件為上面發光型之發光元件時由於 有從發光層朝橫方向或斜下方向射出的光,因此藉由將白 色阻劑層作成同樣的構成,即可使射出光朝上方反射而提 昇反射率。 138476.doc 200926466 此外,將此構成應用於將前述二層阻劑層之發光元件附 近之開口的面積作成上層較下層大而成為階梯狀剖面形狀 之構成的下層,藉此可獲得同樣的效果。 此外,在本發明巾,另外藉由料接發光元件於基板之 電極之,用以識別位置的辨識材料,形成於電極之發光元 件下方部分或是形成於較透明樹脂更外側之基板的表面, I7可防止從發光元件射出的光由辨識材料所吸收或散射, 而使基板面之反射率隨之提昇。 、j將辨識材料形成於電極之發光元件之下方部分時,係 於安裝發光7〇件之後將辨識材料隱藏於發光元件之晶片, 射出光難以照到辨識材料。而在形成於較透明樹脂更 外側之基板之表㈣’辨識材料會變得離發光元件較遠, 因此射出光難以照到辨識材料。 /此種辨識材料而言’雖可使用用於前述白色構件之標 墨欠等,然而就辨識材料而言,未必要使用自色的標記 墨艮亦可使用其他顏色的標記墨水。 另外,在將辨識材料形成較透明樹脂更外側之情形下, 於將辨識材料形成於白色阻劑層或白色基板上時,係以使 用白色以外的標記墨水更為容易識別。 卜亦可利用位於白色阻劑層之開口部内的電極角部 作為辨識材料。此時亦只要在安裝發光元件之後,將電極 之角部隱藏於發光元件之晶片即可。 再者使用辨識材料安裝發光元件之際,例如係以攝影 機(camera)等搜尋辨識材料’確認應安裝發光元件之位 138476.doc 200926466 置。 此外,在本發明中,另外作成發光元件由含有紅色之至 少二種發光色不同的發光元件所構成,在用以密封紅色發 光元件之透明樹脂的内部中,白色阻劑層之開口部形成廣 泛的面積’電極從開口部面向透明樹脂(直接接觸)之構 成’藉此可於紅色發光元件之基板面獲得高的反射率。 此係由於電極用之金屬材料相對於紅色附近波長之光的 反射率較高’且反射率較白色阻劑層更高,因此在紅色發 © 光元件方面係以將白色阻劑層之開口部形成廣泛面積而使 電極面向透明樹脂(使其直接接觸之方式)較能提高反射率 之故。 另一方面,在發光色為綠色或藍色的發光元件中,由於 相對於發光色附近波長之光的反射率,係以白色阻劑層較 電極材料更高’因此以將白色阻劑層之開口部形成為狹窄 的面積較佳。 在此,茲以金、銀與使用作為電極用之金屬材料的銅來 ^ 比較反射率的波長依存性。 金係以相對於紅色附近波長之光的反射率較高,而相對 於綠色附近波長之光的反射率則下降至75%左右,相對於 藍色附近波長之光下降至40%以下。 銀係相對於整體可視光線具有高反射率。 銅係以相對於紅色附近波長之光的反射率較高,而在綠 色附近的波長則下降至60%左右,又隨著從綠色附近之波 長愈往藍色附近之波長的短波長側,反射率逐漸降低。相 138476.doc •13· 200926466 對於藍色附近波長的反射率係為55〇/0左右,比金更高。 此外’在本發明中,另外可於白色阻劑層或白色構件 上’作成形成有例如透明撥水性塗料作為撥水材料的構 成。 如此’藉由設置撥水性塗料所構成的撥水材料,即使白 色阻劑層或白色構件之撥水性不夠充分之情形下仍能具有 撥水性’因此可藉由此撥水材料控制透明樹脂的形狀。 另外’形成白色阻劑層之基板雖可於整體光源裝置作成 © 一體的基板’然而亦可將依照預定個數設置發光元件的 (相對較小型之)基板,以固定的間隔來配置複數片,俾藉 此構成光源裝置。 此外,在配置複數片基板的構成中,係藉由作成將各個 基板内發光元件分別獨立驅動之構成,而可使各基板内之 亮度等分別最佳化。 此外’發光元件之配置雖未特別限定,然而只要例如將 相同發光色之發光元件依固定間隔配置,則佈線、電極的 配置與顏色分布等就會均等。 兹於圖1A及圖1B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 圖作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圖1A係剖面圖,圖1B係俯視 圖。 此光源裝置10係於基板1上形成一對電極2、3,而與該 等電極2、3連接之發光二極體的晶片4係由透明樹脂7密封 所構成。 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係配置於一方的電極2上,且與該電 138476.doc • 14 - 200926466 極2電性連接。此外,晶 士 ^泰 曰0月4與另一方之電極3之間係藉由 導線5而電性連接。 透明樹脂7係形成為上面構成球面的圓頂(dome)狀。 在本實施形態之光源|置1Q中’尤其係於基板i上形成 有白色阻劑層6。 再者,此白色阻劑層6係由與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及導線 5連接之電極3之端子附近成為開口部,而在開口部以外的 部分則將電極2、3予以覆蓋。 Ο ❹ 開口邛係如圖1B所示成為矩形狀。開口部的内壁6A係 位於接近晶片4及電極3之端子的位置。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10中,係於透明樹脂7 的周圍設有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而成為藉由此白色標記 墨水材料8形成用以控制透明樹脂7之形狀的構成。 此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係例如可藉由絲網印刷等印刷法 來形成。 以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之材料而言,例如可使用前述的 標記墨水。 另外,基板1之材料並未特別限定,只要是一般的印刷 基板等均無妨,然藉由使用利用玻璃環氧銅面積層板等預 浸料材料(prepreg)之白色基板,可提升基板1本身的反射 率。 依據上述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1〇,藉由於基板1上形 成白色阻劑層6 ’而白色阻劑層6在其開口部以外將電極 2、3予以覆蓋’相較於電極2、3直接面向透明樹脂7之情 138476.doc 200926466 形’可提尚基板1側的反射率。 藉此,即可使從透明樹脂7射出至上方的光增加,提高 光的利用效率。 此外,依據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1〇,藉由於透明樹脂 7之周圍^有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且以該白色標記墨水材 料8來控制透明樹脂7的形狀,相較於習知為了控制透明樹 脂形狀所採用非白色的樹脂等構件,可減少構件對於光的 吸收,而可將發光二極體所射出的光反射得更多。 再者,由於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係具有與白色阻劑層6相 同的反射率,因此可提高透明樹脂7周圍之反射率。 依據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1〇,由於可使光以良好的效 率射出至透明樹脂7之外,因此可充分確保射出光的亮 度。 此外,由於可充分確保射出光的亮度,因此即使以更少 的能量亦能獲得與習知之構成相同的亮度。 因此,可達成降低光源裝置10之消耗電力等的省能源化 及馬哥命化。 再者,藉由例如減少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的數量,即可 降低晶片4所佔面積及體積而達成省空間化,亦可降低零 件成本* 接著,絲於圖2A及圖2B顯示將圖!所示之光源裝置1〇予 以部分變形之光源裝置形態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 圖2A及圖2B所示之光源裝置i】尤其係將白色標記墨水 材料8僅於透明樹脂7的周圍形成為環狀。 138476.doc 200926466 此時 形狀 ’亦可藉由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來控制透 明樹脂7的 此外’由於在透明樹脂7的„具有白色標記墨水材料 ’因此可減少因為構件對光的吸收,而使從發光二極體 射出的光反射得更多。 在透明樹脂7周圍以外的刘八 丄 固乂外的部分’由於並無有助於反射率
的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而杰1A 而成為僅有白色阻劑層6的厚度, Ο ❷ 因此㈣於圖i所示的光源裝置ig,此部份的反射率會稍 :降低$ #面,形成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的區域係限 定於透明樹脂7的周圍,葬此 m 错此可降低與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 有關之材料成本。 其他構成係與圖1所示之光源裝置10相同,故省略重複 的說明。 接著於圖3顯不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剖 面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 本發明形態之光源裝置12係藉由二層阻劑層61、62的疊 層而形成白色阻劑層6。 如此藉由一層P且劑層61、62形成自色阻劑層6,即易 於形成較厚的白色阻劑層6。 將一層阻劑層形成較厚時,由於曝光光線難 以到達阻劑 層的下4 ’因此阻劑層難以硬化。因此,會產生硬化耗費 時間、為使顯影殘留不致發生而須照射強的曝光光線。因 此’在將—層阻劑層增厚方面具有其極限。 針對此點,藉由二層以上阻劑層61、62的疊層來形成較 138476.doc -17- 200926466 厚的白色阻劑層6,即可形成充分的厚度,同時可使各阻 劑層61、62迅速硬化。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丨2中,由於二層阻劑層 61、62之開口部的位置成為相同,因此開口部的内壁6A幾 乎一體化。 由於其他的構成與圖1所示之光源裝置1〇相同,因此省 略重複的說明。 接著’兹於圖4顯示將圖3所示之光源裝置12予以部分變 形之光源裝置形態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剖面圖)。 圖4所示之光源裝置13係與圖2A及圖2B所示之光源裝置 11相同’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僅於透明樹脂7的周圍形成環 狀。 其他構成係與圖3所示之光源裝置12相同。 接著,茲於圖5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 (剖面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14係藉由二層阻劑層61、62的疊 層而形成白色阻劑層6,另外藉由二層墨水材料Η、U的 疊層形成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 一層墨水材料81、82係形成為相同的平面圖案。 藉由二層阻劑層61、62的疊層而形成白色阻劑層6,即 易於將白色阻劑層6形成得較厚。 7此外,藉由二層墨水材料81、82的疊層而形成白色標記 墨水材料8,即可將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形成得較厚。 接著,茲於圖6顯示將圖5所示之光源裝置14予以部分變 138476.doc •18· 200926466 形之光源裝置形態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剖面圖)。 圖6所示之光源裝置15係與圖2A及圖⑺所示之光源裝置 11相同,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僅於透明樹脂7的周圍形成環 狀。 其他構成係與圖5所示之光源裝置14相同。 接著,茲於圖7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 (剖面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 ❹
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丨6雖係藉由二層阻劑層61、Μ的 叠層而形成白色阻劑層6,然而二層之中上層的阻劑層Μ 係僅形成於透明樹脂7的内部。 另外,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之周圍的開口部係於下層之 阻劑層61與上層之阻劑層62形成於相同的位置。 在透明樹脂7之内部,係藉由二層阻劑層61、62的叠層 而T成白色阻劑層6,即可將白色阻劑層6形成得較厚,而 提高白色阻劑層6的反射率。 在透明樹脂7的外部未形成有上層的阻劑層62,藉此即 可降低關於上層之阻劑層62之材料成本。 /接著’詩圖8顯示將圖7所示之光源裝仏予以部分變 形之光源裝置形態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剖面圖)。 圖8所示之光源裝置17係與圖2A及圖辦示之光源裝置 =相同’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僅於透明樹脂7的周圍形成環 的概略構成圊 其他構成係與圖7所示之光源裝置16相同 接著,兹於圖9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 138476.doc •19· 200926466 (剖面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18雖係藉由二層阻劑層61、62的 疊層而形成白色阻劑層6,然而二層之中上層的阻劑層62 係於透明樹脂7的外周附近亦形成有開口部。 上層之阻劑層62之透明樹脂7之外周附近的開口部雖未 圖示’然而其係依循透明樹脂7的外周而形成環狀。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之内壁8 A 係較前述各實施形態更後退至外側,且内壁8 A係形成於較 上層之阻劑層62之透明樹脂7之外周附近的開口部更外 側。此係為了即使白色阻劑層6(6丨、62)與白色標記墨水材 料8之位置關係從預定的位置偏移而形成亦使白色標記 墨水材料8不致突出於内側。 藉由上層的阻劑層62在透明樹脂7之外周附近具有開口 部,不僅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即使藉此開口部亦可控制 透明樹脂7的形狀。 接著,茲於圖1〇顯示將圖9所示之光源裝置18予以部分 變形之光源裝置形態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剖面圖)。 圖10所不之光源裝置19係與圖2A及圖2B所示之光源裝 置11相同,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僅於透明樹脂7的周圍形成 環狀。 其他構成係與圖9所示之光源裝置丨8相同。 接著茲於圖11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 (剖面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20係於透明樹脂7之内部亦形成 138476.doc 200926466 有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 透明樹脂7之内部的白色標記墨水材料罐未圖示,然而 係依循透明樹脂7的外周而形成環狀。 藉由於透明樹脂7之内部亦形成有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 即可藉反射率高的白色標言己墨水材料8,而使透明樹脂7之 内部之基板1側之反射率更為提高。 接著雄於圖12顯示將圖11所示之光源裝置2〇予以部分 變I之光源裝置形態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剖面圖)。 圖12所示之光源裝置21係與圖2A及圖2b所示之光源裝 置11相同白色私5己墨水材料8係於透明樹脂7之周圍形成 環狀。 其他構成係與圖11所示之光源裝置2〇相同。 接著,茲於圖13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 (剖面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22雖係藉由二層阻劑層61、62的 疊層而形成白色阻劑層6,然而此白色阻劑層6僅形成於透 明樹脂7的外部,而透明樹脂7的内部則形成有白色標記墨 水材料8。 另外’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並未形成於透明樹脂7的外 部。 在本實施形態中’於藉由白色阻劑層6之開口部的内壁 6 A來控制透明樹脂7的形狀之點,係不同於前述各實施形 態。 藉由於透明樹脂7的内部形成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即可 138476.doc 200926466 更為提高透明樹脂7之内 藉由較厚的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 部之基板1側的反射率。 (::圖;:::二4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 (面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23係藉由二層阻_6ι、62的疊 :形成白色阻劑層6,且將此白色阻劑層6分別形成於透 月㈣之外部與透明樹脂7之内部,並於之間以沿著透明 樹月曰7之外周之方式設有開口部。
此外’自色標記墨水材料8係形成於透明接于脂7之外部之 白色阻劑層6上’且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之内壁从後退至外 侧,而内壁8A係形成於較沿著白色阻劑層6之透明樹脂7之 外周的開口部更為外側。 於透明樹脂7的内部係形成有由二層阻劑層61、62的疊 層所成的白色阻劑層6,藉此即可由二層的阻劑層61、62 形成得更厚且藉由反射率相對較高之白色阻劑層6而提高 透明樹脂7之内部之基板1側的反射率。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係藉由沿著白色阻劑層6之透 明樹脂7之外周之開口部的内壁6A以及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 之内壁8 A而控制透明樹脂7的形狀。 接者’兹於圖15顯示將圖14所示之光源裝置23予以部分 變形之光源裝置形態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剖面圖)。 圖15圖所示之光源裝置24係與圖2A及圖2B所示之光源 裝置11相同,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於透明樹脂7之周圍形成 環狀。 138476.doc 22- 200926466 其他構成係與圖14所示之光源裝置23相同。 接著,茲於圖16A及16B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 略構成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圖16A係剖面圖, 圖16B係俯視圖。 在本實施形態中,係具備含有紅色R之二色以上發光色 之發光二極體而構成光源裝置。 例如,具備紅色R、綠色B、藍色G之三色之發光二極體 而構成光源裝置。再者,將各個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分別 © 密封於透明樹脂7。 在本實施形態中,關於紅色R之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尺方 面如圖16A及圖16B所示’另外於透明樹脂7之内部,白 色阻劑層6之開口部形成廣泛的面積,且電極2、3從該廣 泛面積的開口部面向透明樹脂7。 另—方面,在綠色G之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4G)及藍色B 之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4B)甲,係與圖以及圖B所示之構成 相同,以白色阻劑層6將電極2、3一直覆蓋到晶片4的附 ’近。 由於電極2、3的金屬材料相對於紅色附近波長之光的反 射率較高’且反射率較白色阻劑層6更高,因此關於紅色尺 之發光二極體’係藉由將白色阻劑層6之開口部形成廣泛 的面積使電極2、3面向透明樹脂7,而可藉此提高基板^則 的反射率。 由於電極2、3的金屬材料相對於綠色附近波長之光及藍 色附近波長之光的反射率較低’且反射率較白色阻劑層6 138476.doc •23- 200926466 更低,因此關於綠色G及藍色B之發光二極體,係藉由以 =色阻劑層6將電極2、3—直覆蓋到晶片4之附近,而可提 高基板1側的反射率。 另外,關於綠色G之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4G)及藍色B之 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4B),係可與圖u至圖13之構成相 同,於透明樹脂7之内部設置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藉由白 色才示s己墨水材料8提高基板1側之反射率。 此外,將該圖16A及圖16B所示之構成予以部分變形, 如圖17圖剖面圖所示,成為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在透明樹 脂7周圍形成環狀之構成亦無妨。 此外’將該圖16A及圖16B所示之構成予以部分變形, 如圖13圖之構成所示,成為以白色阻劑層6之内壁6 a控制 透明樹脂7之形狀的構成亦無妨。 接著,茲於圖18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 (剖面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25係藉由二層阻劑層61、62的疊 層而形成白色阻劑層6’再者,係以將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 附近之開口部之面積,使其上層的阻劑層62較下層的阻劑 層61更大之方式形成。 藉由將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附近之開口部之面積,使其 上層的阻劑層62較下層的阻劑層61更大之方式形成,上層 之阻劑層62之内壁6B即較下層之阻劑層61之内壁6 A更後 退’而白色阻劑層6(61 ' 62)之剖面成為階梯狀。藉此,白 色阻劑層6(61、62)成為上側打開的形狀,因此易於使光朝 138476.doc •24· 200926466 上方反射’由此可更提高射出光的利用效率β 接著’兹於圖19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 (剖面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26係藉由二層阻劑層61、62的叠 層而形成白色阻劑層6,再者,係以將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 附近之開口部之面積,使其上層的阻劑層62較下層的阻劑 層61更小之方式形成。 藉由將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附近之開口部之面積,使其 上層的阻劑層62較下層的阻劑層61更小之方式形成,上層 之阻劑層62之邊緣即成為由下層之阻劑層“之邊緣所覆 蓋,而上層之阻劑層62之内壁6Β之表面側的角成為圓形。 藉此’白色阻劑層6(61、62)成為上側打開的形狀,因此易 於使光朝上方反射,由此可更提高射出光的利用效率。 接著』於圖20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 (剖面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27係藉由二層阻劑層Μ、^的叠 層而形成白色阻劑層6,再者,係以將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 附近之開口部之面積’使其上層的阻劑層62與下層的阻劑 層61相等,且將開口部之位置,使其在上層之阻劑層⑽ 下層之阻劑層62有所χ p] t 同。上層之阻劑層62的開口部係較 下層之阻劑層61的開口部更靠圖中左側偏移而形成。 藉由將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附近之開口部之面積,使其 上層的阻劑層62與下層的阻劑層61相等,且將上層之阻劑 層62的開口部較下層之阻劑層61的開口部更靠圖中左侧偏 138476.doc -25· 200926466 移而开y成,藉此,在圖中左右方向,於左側中上層之阻劑 層的内壁6B即較下層之阻劑層61的内壁6A更後退,而 於右側中上層之阻劑層62之邊緣即由下層之阻劑層61的邊 緣所覆蓋。藉此,白色阻劑層6(61、62)即於左右任-側均 形成j側打開的形狀,因此易於使光朝上方反射,由此可 更k问射出光的利用效率。再者藉由將上層之阻劑層Μ 與下層之阻劑層61的位置偏移,即可降低上層之阻劑層Μ 及下層之阻劑層61之開口部的面積,而可更提高射出光的 © 利用效率。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再者,於圖20之前後方向,亦 藉由將上層之阻劑層62的# 口部從下層之阻劑層Ο的開口 部偏移而形成,整體即可作成上側打開的形狀。 接著,兹力圖21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 (剖面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28相對於圖2〇所示之光源裝置” 之構成,係將下層之阻劑層61之開口部的内壁6八及下層之 卩且騎62之開口部之内壁6叫作成上側打開之傾斜面的構 成。 如此,為了將阻劑層61、62之開口部之内壁6A、沾作 成傾斜面,只要例如在將阻劑層61、62進行曝光之際,將 曝光光線傾斜照射即可。 此外,例如可考慮將曝光遮罩作成朝向遮罩之端部逐漸 變薄(或曝光光線之穿透率逐漸變高)的特殊遮罩。 再者,亦可例如在形成阻劑層61、62之後,切削内壁而 138476.doc -26- 200926466 形成傾斜面》 此外’亦可在藉由印刷步驟形成阻劑層6丨、62之後,藉 由硬化則之自體重量的變形而形成傾斜面。 藉由將下層之阻劑層61之開口部的内壁6A及上層之阻劑 層62之開口部的内壁6B均作成上側打開的傾斜面,相較於 圖20所示之光源裝置27作成階梯狀的剖面之情形,由於更 易於將光朝上方反射,因此可更提高射出光的利用效率。 接著,茲於圖22A及22B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 © 冓成圖作為本發明之另-實施形態。圖22A係顯示剖面 圖’圖22B係顯示俯視圖。 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29係藉由設於晶片4下方之凸塊9 而將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與左右之電極2、3之端子連接。 此外,白色阻劑層6之上面係較晶片4之下面更為下方。 再者,白色阻劑層6之開口部之尺寸係較晶片4之外形尺 寸更小,而白色阻劑層6係進入晶片4之下。白色阻劑層6 2開口部之内壁6A係如圖22B之鏈線所示,在左右方向及 前後方向均進入較晶片4更為内側。 藉由白色阻劑層6之上面較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之下面更 為下方,而白色阻劑層6之上面較發光二極體之發光層更 為:方’因此可藉由白色阻劑層6將發光層所射出的光(尤 其疋朝橫方向及斜方向射出的光)朝上方反射,而提高反 射率。 此外,藉由白色阻劑層6之開口部之尺寸較晶片4之外形 尺寸更小,白色阻劑層6進入晶片之下方,即可將從發光 138476.doc -27- 200926466 層朝下方射出的光朝上方反射,而更提高反射率。 本實施形態雖然尤其適用於發光層位於元件的下方而朝 下方向射出之光較多的下面發光型發光二極體之晶片,然 而應用於上面發光型發光二極體之晶片,亦可獲得提昇反 射率的效果。 然而,製造光源裝置時,將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連接於 基板1之電極2、3之際,通常係將用以辨識晶片4之位置的 辨識材料’設置於供配置晶片4之位置的附近。 © 一般而言’係使用標記墨水材料(白色以外顏色者)作為 此辨識材料,然而使用此種標記墨水材*料於發光二極體之 晶片4時,會有從發光二極體射出的光被標記墨水材料吸 收或散射的可能。 或者亦有多數情形係使用發光元件周圍所具備之電極構 件的特異形狀作為該辨識材料’然而對於紅色發光元件以 外,電極構件無謂的露出將會導致射出光之利用效率的降 低。 ❹ 因此,在圖22所示之光源裝置29中,例如,係於發光二 極體之晶片4之下方部分的電極2、3的表面、或較透明樹 脂7更外側之基板1的表面形成辨識材料。 在將辨識材料形成於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之下方部分的 電極2、3的表面時,由於係於將晶片4安裝之後使辨識材 料隱藏於晶片4,因此射出光難以照到辨識材料。 即使形成於在較透明樹脂7更外側之基板丨之表面時,由 於辨識材料離晶片4變遠,因此射出光難以照到辨識材 138476.doc • 28· 200926466 料。 此外’將辨識材料形成於發光二極體之晶片4之下方部 分的電極2、3的表面時,雖亦可將與習知相同之標記墨水 材料等用於辨識材料,然而將電極2、3之圖案(角部等)利 用於辨識材料時,則由於不須設置用以形成辨識材料的步 驟,因此可削減步驟數量,而可降低光源裝置之製造成 本0 在此,在圖22所示之光源裝置29中,茲參照圊23說明電 極2、3之圖案(角部等)利用於辨識材料之情形。圖23係製 造光源裝置29之際之圖中的狀態,具體而言係安裝晶片々 之前之狀態的放大俯視圖。 右邊的電極3雖係朝左側延伸形成直到凸塊9的下方然 而亦可利用位於此電極3之左前方及左後方之角部4〇作為 辨識材料。 由於電極3之顏色或反射率與基板1不同,因此可藉由攝 影機等而容易辨識電極3的角部4〇。 此外,亦可利用左邊之電極2之角部作為辨識材料。 另外’為了利用電極2、3之角部等作為辨識材料,係以 使該角部位於白色阻劑層6之開口部(内壁6a)更靠内側, 不隱藏於白色阻劑層6為佳。 另外,相對於圖18至圖22所示各形態之光源裝置& I6二7、28、29,亦分別與__同,變形成將 : 墨水材料8僅形成於透明樹脂7之周圍的構成亦無 I38476.doc -29· 200926466 此外,將® 1至圖2 i所示各形態之光源裝置之構成變 形,不使用導線5而藉由凸塊等連接至左右邊之電極2、3 亦無妨jtt時’由於不使用導線5,左右形成大致對稱的 結構,因此左右的電極2、3及白色阻劑層6之開口部之内 壁的位置會變得與圖1至圖21稍有不同。 接著,茲於圖24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 (剖面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3〇係於形成環狀於透明樹脂7之 周圍的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上形成有撥水材料41。 撥水材料41若在撥水性僅依靠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而有 不足時,為了具備撥水性且為良好進行透明樹脂7之形狀 的控制而設置者。 以撥水材料41之材料而言,為了相對於紫外線及熱不會 變黃,而且為了活用基底之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的反射率 而作成透明,再者黏性係以撥水性較低的塗料為適當。具 體而言,例如可將矽樹脂等撥水劑使用於撥水材料41。 接著’兹於圖25顯示光源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概略構成圖 (剖面圖)作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3 1係於形成環狀於透明樹脂7之 周圍的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之外側形成有撥水材料41。 此時,由於撥水材料41係形成於白色標記墨水材料8之 外側’因此透明樹脂7—直擴展到撥水材料41的内側。 其他構成係與圖24所示之光源裝置30相同。 如圖1至圖25所示各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係可用於照明 138476.doc -30- 200926466 用、投影光源、彩色液晶顯示裝置之背光裝置等用途。 例如’可將該等各實施形態之光源裝置應用於背光裝 置’由穿透型彩色液晶顯示面板、及設於該彩色液晶顯示 面板之背面側的背光裝置來構成彩色液晶顯示裝置。 應用於彩色液晶顯示裝置用之背光裝置時,係分別將紅 色R之發光二極體與綠色G之發光二極體與藍色B之發光二 極體分別密封於透明樹脂7,且將該等三色R、G、B之發 光二極體’按每一個或預定的個數匯集構成預定之配置 〇 (例如排列成三角形狀之三角配置等)之發光二極體群。再 者’藉由將此發光二極體群配置成矩陣狀而構成背光裝 置。 茲將此種彩色液晶顯示裝置之一形態之概略構成圖(分 解立體圖)顯示於圖26。 圖26所示之彩色液晶顯示裝置i 00係由穿透型彩色液晶 顯示面板110、及設於此彩色液晶顯示面板丨丨〇之背面側的 背光單元140所構成。 ❹ 穿透型彩色液晶顯示面板110係將由玻璃等構成之二片 透明的基板(TFT基板111、對向電極基板112)相互對向配 置’且於其間隙作成例如設置封入有扭轉向列(Twisted
Nematic,TN)液晶之液晶層13的構成。於TFT基板Π 1係形 成有作為配置成矩陣狀之開關元件的薄膜電晶體(TFT)丨j 6 與像素電極117。 薄膜電晶體116係藉由掃描線115依序選擇,同時將信號 線114所供給的影像信號寫入至所對應的像素電極117。 138476.doc 200926466 對向電極基板112係於其内表面形成有對向電極118及彩 色濾光片119。 彩色濾光片119雖未圖示’然而係分割成與各像素對應 之區段。例如,分割成3原色之紅色濾光片、綠色濾光 片、藍色濾光片之三個區段。 在此彩色液晶顯示裝置1〇〇中,係藉由二片偏光板131、 132來包夾此種構成之穿透型彩色液晶顯示面板11〇,且在 藉由背光單元14 0從背面側照射白色光的狀態下,以主動 矩陣方式來進行驅動,藉此即可顯示所希望的彩色影像。 背光單7L 140係為從背面側將穿透型彩色液晶顯示面板 110進行照明者。如圖26所示,背光單元14〇係由背光裝置 120及擴散板141所構成,其中該背光裝置i 2〇係具備光 源,從光照射面120a將混色有從光源射出之光的白色光進 行面發光者,而該擴散板141係疊層於該背光裝置12〇之光 射出面120a上。 擴散板141係為藉由將從光射出面12〇3射出之白色光予 以擴散’而進行面發光之亮度之均一化者。
再者,雖未圖示,然而背光裝置12〇係將三色R、G、B 之發光二極體所構成之發光二極體群作矩陣配置而構成。 藉此,由於在各發光二極體群中,以良好的效率射出 光,因此可充分確保顯示於彩色液晶顯示面板ιι〇之圖像 的亮度。 此外’由於可充分確保圖像的亮度,因此即使更少的能 量,亦能以與習知之構成相同的亮度而顯示圖像。 138476.doc -32- 200926466 另卜在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中,雖使用發光二極體 (LED)作為發光^件,然、而在本發明中使用其他發光元件 來構成光源裝置亦無妨。例如,亦可使用半導體雷射等作 為發光元件。 (實施例) 接著’實際製作光源裝置,進行反射分光分布的測量。 作為實施例,係於基板丨及電極2、3上形成白色阻劑層 6,且將白色阻劑層6之厚度變更為4〇 、22 5 © ,分別製作試料。 此外,作為比較例,係製作未形成白色阻劑層6之試 料。 關於此等各試料,茲測量電極(佈線)2、3上之反射分光 分布。在比較例的試料中,亦對於電極(佈線)2、3外上方 的反射分光分布進行測量。 測量結果如圖27所示。此外,圖27中亦顯示使用於佈線 ® 材料之Cu的反射分光作為參考。 從圖27所示即可明瞭,於電極(佈線)2、3上形成有白色 阻劑層6之各實施例,大致成為相同傾向之反射分光分 布,在可視光線廣泛的波長範圍可獲得高的反射率。此 外’隨著將白色阻劑層6之厚度變更為22 5 μιη、3〇 μΓη、 40 μηι,反射率會一點一點增大。另外,厚度達到某程度 時,反射率即飽和。 另一方面,比較例係於電極(佈線)2、3外上方之波長依 存性較小,而為60至65°/。的反射率。而在電極(佈線)2、3 138476.doc -33- 200926466 上,於短波長侧的反射率低到53%左右,且反射率隨著波 長變長而逐漸變高,顯示與使用於佈線材料之Cu的反射分 光大致相同的傾向。 亦即’藉由作成在電極(佈線)2、3上形成白色阻劑層6 之各實施例的構成,即可在可視光線廣泛的波長範圍獲得 高的反射率,而提高光的取出效率。 本發明並不以上述實施形態為限,只要在不超出本發明 之要旨之範圍下,可採用其他各種構成。 〇 【圖式簡單說明】 圖1A、B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要部分的 概略構成圖。 圖2A、B係將圖1之形態加以變形之形態之主要部分的 概略構成圖。 圖3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要部分的剖面 圖。 圖4係將圖3之形態加以變形之形態之主要部分的 ® 圖。 ^面 圖5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要部 圖。 巧°,丨面 圖6係將圖5之形態加以變形之形態之主要部分 圖。 刀旳剖面 圖7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要 圖。 1刀的剖面 圖8係將圖7之形態加以變形之形態之主 丨分的剖面 138476.doc -34· 200926466 圖。 要部分的剖面 要部分的剖面 要部分的剖面 要部分的剖面 要部分的剖面 要部分的剖面 要部分的剖面 態之主要部分 要部分的剖面 要部分的剖面 圖9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 圖。 圖10係將圖9之形態加以變形之形態之主 圖。 圖11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 圖。 圖12係將圖11之形態加以變形之形態之主
圖。 圖13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 圖。 圖14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 圖。 圖15係將圖14之形態加以變形之形態之主 圖。 圖16A、B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 的概略構成圖。 圖17係將圖16之形態加以變形之形態之主 圖。 圖18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 圖。 圖1 9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要部分的剖 圖。 面 圖20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要部分的杳】面 138476.doc •35· 200926466 圖。 ❹ 圖21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要部分的剖面 圖。 圖22A、B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要部分 的概略構成圖。 圖23係在製造圖22之光源裝置之際之途中狀態的放大俯 視圖。 圖24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要部分的剖面 圖。 圖25係本發明之光源裝置之實施形態之主要部分的刮面 圖。 囷26係具備光源裝置作為背光光源之彩色液晶顯示裝置 之一形態的概略構成圖(分解立體圖)。 圖27係顯示光源裝置之實施例及比較例之反射分光分布 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基板 2、3 4 6 電極 (發光二極體之)晶片 導線 白色阻劑層 7 透明樹脂 8、81、82 白色標記墨水材料 9 凸塊 138476.doc -36- 200926466 10、11、12、13、14、15、光源裝置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29、30、31 41 撥水材料 6 1、6 2 阻劑層 100 彩色液晶顯示裝置 ❹ 138476.doc 37-

Claims (1)

  1. 200926466 七 1. 、申請專利範圍: 種光源裝置’其特徵為包含:至少具有一對電極的義 浐.個以上的發光元件及密封前述發光元件之透明樹 於前述基板上形成有白色 前述白色阻劑層係覆蓋前 時至少在前述發光元件及其 具有間口部,· 阻劑層; 述電極的一部分而形成, 附近以及前述電極的端子 同 上
    明的構件係 明的構件具 於則述白色阻劑層上形成有白色或透明的構件. 前述白色阻劑層之上面的高度較前述發光元件之發光 2. 如請求項1之光源裝置,其中前述白色或透 由白色的印刷墨水所構成。 3. 如請求項1之光源裝置,其中前述白色或透 有撥水性。 4·如請求項!之光源裝置,其中於前述白色阻劑層上或是前 述白色或透明之構件上形成有撥水性塗料。 5.如請求W之光源裝置,其中前述白色阻劑層之前述開口 成為上側打開的傾斜面。 6·如請求Μ之光源褒置,其中前述白色阻劑層係由二層以 上阻劑層的疊層所形成。 7·如請求W之光源裝置,其中前述白色阻劑層係由二層阻 劑層的疊層所形成,且前述二層阻劑 、上 阳層之中,上層之前 述發光元件附近之開口面積較下層之 、則述發光元件附近 138476.doc 200926466 置,其中前述白色阻劑層係由二層阻 且刖述二層阻劑層之中,上層之前 口面積較下層之前述發光元件附近 I Π求項1之光源裝置’其中前述白色阻劑層係由二層阻 "的叠層所形成,且前述二層阻劑層之中,上層之前
    之開口面積大。 如請求項1之光源裝 劑層的疊層所形成, 述發光元件附近之開 之開口面積小。 8. 述,光元件附近之開口面積與下層之前述發光元件附近 过面積大致相等’而開口之位置則於前述上層與前 述下層不同。 1 〇.如請求項7之光源裝置, 薄。 其中前述下層較前述上層更 U·如請求項7之光源裝置’其中前述下層係前述發光元件 附近之前述開口部成為上側打開的傾斜面。 12·如請求項8之光源裝置1中前述上層係前述發光元件 附近之前述開口部成為上側打開的傾斜面。 13.:請求項9之光源裝置1中前述上層及前述下層均係 刚述發光元件附近之前述開口部成為上側打開的傾斜 面。 14. :請求項7之光源裝置,其中前述下層之上面的高度較 前述發光元件之發光面更低。 ^ 15. 如4求:14之光源裝置,其中前述下層之前述發光元件 附近之刖述開口部面積較前述發光元件之面積更小。 青求項6之光源襄置,其中前述二層阻劑層之中,上 138476.doc 200926466 =且劑層僅設於前述透明樹脂之下部及前述透明樹脂 心周透。 光源裝置’其令前述白色阻劑層之前述發光 !…述開口部面積較前述發光元件之面積小。 =項1之光源裝置’其中前述發光元件係由含有紅 至>一種發光色不同的發光元件所構成,在密封紅 則述發光元件之前述透明樹脂的内部中,前述白色 Ο Ο 層之前述開口部形成為較其他發光色更寬的面積, 別述電極從别述開口部以較其他發光色更寬的面積面 向前述透明樹脂。 1 9.如請求項!之光源裝 其申則述基板之至少電極側的 面係白色。 20.如凊求項1之光源裝, 义 述基板之錢電極之34發光元件連接於前 Μ極之際用以辨識位置之辨識材料形成於 剛述電極之前述發光元件下之部分。 21-如請求項1之光源裝置,其中將前述發光元件連接於前 2板之别述電極之際用以辨識位置之辨識材料形成於 較刖述透明樹脂更外側之前述基板的表面。 22·如請求項1之光源裝置’其中前述複數個發光元件係將 至少相同發光色之發光元件以一定間隔配置於前述基板 上。 23. 如凊求項i之光源裝置,其中前述發光元件係發光二極 體。 24. —種顯示裝置,其特徵為包含: 138476.doc 200926466 顯示圖像之顯示部;及 從背面側照亮前述顯系部之光源、裝置; 前述光源裝置係包含:至少具有一對電極的基板、一 個以上的發光元件及密封前述發光元件之透明樹脂,且 於前述基板上形成有白色阻劑層,前述白色阻劑層係覆 蓋前述電極的一部分而形成,同時至少在前述發光元件 及其附近以及前述電極的端子上具有開口部,於前述白 色阻劑層上形成有控制前述透明樹脂之形狀的白色或透 © 明的構件。 ❹ 138476.doc
TW098105127A 2006-01-26 2006-12-25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20092646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17922A JP4049186B2 (ja) 2006-01-26 2006-01-26 光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6466A true TW200926466A (en) 2009-06-16

Family

ID=38309030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5124A TW200926465A (en) 2006-01-26 2006-12-25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095148811A TW200734985A (en) 2006-01-26 2006-12-25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TW098105117A TW200926464A (en) 2006-01-26 2006-12-25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098105127A TW200926466A (en) 2006-01-26 2006-12-25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5124A TW200926465A (en) 2006-01-26 2006-12-25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095148811A TW200734985A (en) 2006-01-26 2006-12-25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TW098105117A TW200926464A (en) 2006-01-26 2006-12-25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728343B2 (zh)
EP (1) EP1978566A4 (zh)
JP (1) JP4049186B2 (zh)
KR (1) KR20080092239A (zh)
CN (1) CN100578829C (zh)
TW (4) TW200926465A (zh)
WO (1) WO20070862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28026A1 (en) * 2006-11-30 2008-06-04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llumination device with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elements
KR101449005B1 (ko) * 2007-11-26 2014-10-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140413B2 (ja) * 2007-12-28 2013-02-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実装基板、及びこの実装基板を備えるled光源装置
JP5367260B2 (ja) * 2007-12-28 2013-12-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光源モジュール、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10095310A1 (en) * 2008-03-26 2011-04-28 Shimane Prefectural Government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289835B2 (ja) * 2008-06-25 2013-09-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384659B (zh) * 2009-01-23 2013-02-01 Everlight Electronics Co Ltd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DE102009008738A1 (de) * 2009-02-12 2010-08-19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Halbleiter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Halbleiteranordnung
JP5499325B2 (ja) * 2009-06-01 2014-05-21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照明装置
DE102009031008A1 (de) 2009-06-29 2010-12-30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Optoelektronisches Bauteil
JP4747265B2 (ja) * 2009-11-12 2011-08-17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搭載用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23062B2 (ja) 2009-11-13 2014-1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1065421A1 (ja) 2009-11-27 2011-06-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5446915B2 (ja) * 2010-01-21 201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検出器及び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JP2011151268A (ja) 2010-01-22 2011-08-04 Sharp Corp 発光装置
CN102279497A (zh) * 2010-06-09 2011-12-14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TW201201419A (en) * 2010-06-29 2012-01-01 Semileds Optoelectronics Co Wafer-type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precisely coated wavelength-converting layer
US9159892B2 (en) * 2010-07-01 2015-10-13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LED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12074483A (ja) 2010-09-28 2012-04-12 Toyoda Gosei Co Ltd 発光素子収納用パッケージ
JP5361839B2 (ja) * 2010-10-06 2013-12-0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金属ベース回路基板
TWI407600B (zh) * 2010-10-25 2013-09-01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Tech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的製造方法
US8564000B2 (en) 2010-11-22 2013-10-22 Cree,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s)
US9300062B2 (en) 2010-11-22 2016-03-29 Cree, Inc. Attachment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US9490235B2 (en) 2010-11-22 2016-11-08 Cree,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50062915A1 (en) * 2013-09-05 2015-03-05 Cree,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s and methods with reflective material for increased light output
US8624271B2 (en) 2010-11-22 2014-01-07 Cree,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US8575639B2 (en) 2011-02-16 2013-11-05 Cree,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s)
US9000470B2 (en) 2010-11-22 2015-04-07 Cree, Inc. Light emitter devices
JP5582048B2 (ja) 2011-01-28 2014-09-03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USD702653S1 (en) 2011-10-26 2014-04-15 Cree,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onent
US8455908B2 (en) * 2011-02-16 2013-06-04 Cree,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JP2012204370A (ja) 2011-03-23 2012-10-22 Sony Corp 光源回路ユニットおよび照明装置、並びに表示装置
JP5817297B2 (ja) * 2011-06-03 2015-11-18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JP2013004815A (ja) * 2011-06-17 2013-01-07 Sony Corp 光源回路ユニットおよび照明装置、並びに表示装置
EP2741341B1 (en) * 2011-08-01 2022-11-23 Shikoku Instrumentation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13070696A1 (en) 2011-11-07 2013-05-16 Cree, Inc. High voltage array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devices, fixtures and methods
JP2013179148A (ja) * 2012-02-28 2013-09-09 Unistar Opto Corp 発光ダイオードエリアライト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パッケージ方法
JP2013201255A (ja) * 2012-03-23 2013-10-03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配線基板装置、発光モジュール、照明装置および配線基板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134961B2 (en) 2012-03-30 2018-11-20 Cree, Inc. Submount based surface mount device (SMD) light emitter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9735198B2 (en) 2012-03-30 2017-08-15 Cree, Inc. Substrate based light emitter devices, compon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DE102012213178A1 (de) * 2012-04-30 2013-10-31 At & S Austria Technologie & Systemtechnik Aktiengesellschaft LED-Modul mit Leiterplatte
JP6553143B2 (ja) * 2012-05-09 2019-07-31 ローム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装置
JP6219586B2 (ja) 2012-05-09 2017-10-25 ローム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装置
WO2013183693A1 (ja) * 2012-06-07 2013-12-12 株式会社Steq Led照明モジュールおよびled照明装置
JP5994472B2 (ja) 2012-08-09 2016-09-21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2014056856A (ja) * 2012-09-11 2014-03-27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N104488096B (zh) * 2012-09-26 2017-09-22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US9345091B2 (en) 2013-02-08 2016-05-17 Cree,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LED) light fixture control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JP6221403B2 (ja) 2013-06-26 2017-11-01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USD739565S1 (en) 2013-06-27 2015-09-22 Cree, Inc. Light emitter unit
USD740453S1 (en) 2013-06-27 2015-10-06 Cree, Inc. Light emitter unit
JP6255747B2 (ja) * 2013-07-01 2018-01-10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6344689B2 (ja) * 2013-07-16 2018-06-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基板、発光装置、照明用光源、および照明装置
JP6265055B2 (ja) 2014-01-14 2018-0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6681139B2 (ja) 2014-12-24 2020-04-15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6414485B2 (ja) * 2015-02-27 2018-10-31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6583669B2 (ja) * 2015-08-03 2019-10-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Ledモジュール
JP6704189B2 (ja) * 2015-08-03 2020-06-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Ledモジュール
JP6675111B2 (ja) * 2015-08-03 2020-04-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Ledモジュール
JP6524904B2 (ja) 2015-12-22 2019-06-05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6817599B2 (ja) 2016-03-10 2021-01-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Ledモジュール
JP7029223B2 (ja) * 2016-07-13 2022-03-03 ローム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装置
USD823492S1 (en) 2016-10-04 2018-07-17 Cree,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6868388B2 (ja) * 2016-12-26 2021-05-12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および集積型発光装置
JP2018207048A (ja) * 2017-06-08 2018-12-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Led素子用のフレキシブル基板
JP2018207047A (ja) * 2017-06-08 2018-12-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Led素子用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ledバックライト
CN107466171A (zh) * 2017-07-25 2017-12-12 沈雪芳 柔性印刷电路板、加工工艺及灯带
JP7193698B2 (ja) * 2017-12-26 2022-12-21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037053B2 (ja) 2018-04-25 2022-03-16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発光装置
JP7021056B2 (ja) 2018-11-22 2022-02-16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210381444U (zh) * 2019-06-05 2020-04-21 众普森科技(株洲)有限公司 Pcb板及电器设备
CN113391481B (zh) * 2020-03-13 2024-01-02 夏普株式会社 发光元件装载基板及背光源
KR20210136720A (ko) 2020-05-08 2021-1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발광 장치
CN112687748A (zh) * 2020-12-29 2021-04-20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KR20220123872A (ko) * 2021-03-02 2022-09-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백라이트 유닛의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4890A (ja) 1984-12-19 1986-07-02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Ledランプの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H04258184A (ja) * 1991-02-12 1992-09-14 Fuji Xerox Co Ltd 発光表示装置
DE4242842C2 (de) * 1992-02-14 1999-11-04 Sharp Kk Lichtemittierendes Bauelement zur Oberflächenmontage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3819448B2 (ja) * 1994-07-28 2006-09-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線状光源
DE69716906T2 (de) * 1996-05-29 2003-03-20 Idemitsu Kosan Co Organische elektrolumineszente vorrichtung
JPH1026774A (ja) * 1996-07-12 1998-01-27 Fujitsu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10294498A (ja) 1997-04-18 1998-11-04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Led表示器の製造方法
JP3245378B2 (ja) * 1997-04-24 2002-01-1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面実装型半導体素子
JP3335575B2 (ja) * 1997-06-06 2002-10-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184544B1 (en) * 1998-01-29 2001-02-06 Rohm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light reflective current diffusion layer
JP2003200612A (ja) * 2001-10-26 2003-07-15 Minolta Co Ltd 像生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30210B2 (ja) 2002-12-16 2009-02-2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式読取装置
JP2003234510A (ja) 2003-03-18 2003-08-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 源
JP4030463B2 (ja) * 2003-05-20 2008-01-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Led光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49033B2 (ja) * 2003-06-26 2008-02-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EP1670073B1 (en) 2003-09-30 2014-07-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Light emitting device
DE102004014207A1 (de) * 2004-03-23 2005-10-13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Optoelektronisches Bauteil mit mehrteiligem Gehäusekörper
JP4665209B2 (ja) * 2004-04-15 2011-04-06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平面照射型led
JP2005322804A (ja) * 2004-05-10 2005-11-17 Nitto Denko Corp 光半導体装置
JP4631683B2 (ja) * 2005-01-17 2011-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EP1693904B1 (en) * 2005-02-18 2020-03-25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lens for controlling ligh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US7800124B2 (en) * 2005-06-30 2010-09-2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US7365371B2 (en) * 2005-08-04 2008-04-29 Cree, Inc. Packages for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utilizing dispensed encapsulants
JP3992059B2 (ja) * 2005-11-21 2007-10-1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028562B2 (ja) * 2006-12-11 2012-09-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照明装置及びこの照明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5104490B2 (ja) * 2007-04-16 2012-12-1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415682B2 (en) * 2007-12-28 2013-04-09 Rohm Co., Ltd. Light 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n improved outward luminosity efficienc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for the light 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92239A (ko) 2008-10-15
EP1978566A1 (en) 2008-10-08
TWI314307B (zh) 2009-09-01
EP1978566A4 (en) 2013-11-06
TW200926464A (en) 2009-06-16
US20090141492A1 (en) 2009-06-04
CN100578829C (zh) 2010-01-06
TW200926465A (en) 2009-06-16
US7728343B2 (en) 2010-06-01
JP2007201171A (ja) 2007-08-09
WO2007086229A1 (ja) 2007-08-02
JP4049186B2 (ja) 2008-02-20
CN101171693A (zh) 2008-04-30
TW200734985A (en) 2007-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26466A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4107349B2 (ja) 光源装置、表示装置
JP4898332B2 (ja) 表示装置
TWI591405B (zh) 光致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2015032373A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020052996A (ko) 조명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KR20110125065A (ko) 발광소자패키지
CN107450218B (zh) 光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28008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201040587A (en) Color filter and color reflective display with the same
CN110308583A (zh) 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US11562991B2 (en) Backpla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panel using 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s
JP2014127513A (ja) 発光装置
JP4103932B2 (ja) 光源装置、表示装置
KR101707574B1 (ko) 차광 패턴을 갖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의 차광 패턴 형성방법
TWI396015B (zh) 導光構件及具備此導光構件之面光源裝置以及使用該面光源裝置之顯示裝置
CN1673818A (zh) 液晶显示单元
KR10229838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6189519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を用いたlcdバックライト
TW200411231A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 light system with the same
KR101927116B1 (ko) 퀀텀 로드 발광 표시장치
JP2009245668A (ja) 発光装置、線状光源及び面状ライトユニット並びに表示装置
CN201112409Y (zh) 发光二极管芯片、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
JP7460937B2 (ja) 面状光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671746B (zh)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