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34981A - Process for producing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lamp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for producing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lamp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34981A
TW200834981A TW096135755A TW96135755A TW200834981A TW 200834981 A TW200834981 A TW 200834981A TW 096135755 A TW096135755 A TW 096135755A TW 96135755 A TW96135755 A TW 96135755A TW 200834981 A TW200834981 A TW 2008349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semiconductor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5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sunori Yokoyama
Hiromitsu Sakai
Hisayuki Miki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ublication of TW200834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498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01L33/0062Processes for devices with a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only III-V compounds
    • H01L33/0066Processes for devices with a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only III-V compounds with a substrate not being a III-V compound
    • H01L33/007Processes for devices with a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only III-V compounds with a substrate not being a III-V compound comprising nitride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20/00Nanooptics, e.g. quantum optics or photonic crys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chemical reaction of reactive gases, e.g. chemical vapour-deposition growth
    • C30B25/02Epitaxial-layer growth
    • C30B25/18Epitaxial-layer growth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 C30B25/183Epitaxial-layer growth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being provided with a buffer layer, e.g. a lattice matching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10Inorganic compounds or compositions
    • C30B29/40AIIIBV compounds wherein A is B, Al, Ga, In or Tl and B is N, P, As, Sb or Bi
    • C30B29/403AIII-nitr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367Substrates
    • H01L21/0237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436Intermediate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s and 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439Materials
    • H01L21/02455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1/02458Nitr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21Materials
    • H01L21/02538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1/0254Nitr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612Formation types
    • H01L21/02617Deposition types
    • H01L21/02631Physical deposition at reduced pressure, e.g. MBE, sputtering, evapo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656Special treatments
    • H01L21/02658Pretreat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2301/00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1S2301/17Semiconductor lasers comprising special layers
    • H01S2301/173The laser chip comprising special buffer layers, e.g. dislocation prevention or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06Substrates, e.g. growth, shape, material, removal or bonding
    • H01S5/0213Sapphire, quartz or diamond based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3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 H01S5/34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quantum well or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e.g.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lasers,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 lasers or graded index separate co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GRINSCH] lasers
    • H01S5/343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quantum well or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e.g.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lasers,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 lasers or graded index separate co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GRINSCH] lasers in AIIIBV compounds, e.g. AlGaAs-laser, InP-based laser
    • H01S5/34333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active region; Materials used for the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quantum well or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e.g. single quantum well [SQW] lasers,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 lasers or graded index separate confinement heterostructure [GRINSCH] lasers in AIIIBV compounds, e.g. AlGaAs-laser, InP-based laser with a well layer based on Ga(In)N or Ga(In)P, e.g. blue laser

Description

20083498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適用於發光二極管(LED )、雷射二極 管(LD)、電子裝置等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 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及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 元件及燈。 本申請書係基於2006年9月26日於日本申請之特願 2006- 2608 7 8號及2007年7月30日於日本申請之特願 2007- 1 97473號主張優良權,又援用其內容。 【先前技術】 第ΠΙ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光元件因具有相當於 可視光至紫外光領域之範圍內能量的直接遷移型光帶間隙 ,而具有優良發.光效率,更適用爲LED及LD等發光元件。· 又既使使用於電子裝置中,比較先前使用第III-V族 化合物半導體時,第ΠΙ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 可得具有優良特性之電子裝置。 先前製造第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之單結晶回路板的 方法一般爲,於不同材料之單結晶回路板上使結晶成長而 得。但該異種基板與其上方外延成長的第III族氮化物半 導體結晶之間,會存在大量格子未整合。例如於藍寶石( Al2〇3 )基板上使氮化鎵(GaN )成長時,兩者之間會存 在16%之格子未整合,又於SiC基板上使氮化鎵成長時, 兩者之間會存在6%之格子未整合。 200834981 一般如上述般存在大量格子未整合時,會有難於基板 上直接外延成長,及既使成長也無法得到良好結晶性之結 晶的問題。 因此曾提案使用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成長(MOCVD ) 法,於藍寶石單結晶基板或SiC單結晶基板上,使第III族 氮化物半導體結晶外延成長時,一般使用首先於基板上層 合由氮化鋁(A1N)及AlGaN形成稱爲低溫緩衝層之層, 再於其上方以高溫使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結晶外延成長 之方法進行(例如專利文獻1、2)。 但基本上專利文獻1及2所記載之方法中,基板與成長 於上方的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結晶之間格子未整合,因 此成長後之結晶內部會出現,朝表面延伸稱爲貫通轉位之 轉位被內包之狀態,故會造成結晶歪斜而無法使構造適正 化,而無法得到充分發光強度,且會有降低生產性等問題 〇 又曾提案,以MOCVD以外之方法使上述緩衝層成膜 之技術。 例如曾提案於高周波濺射成膜之緩衝層上,以 MOCVD使相同組成之結晶成長的方法(例如專利文獻3 ) 。但專利文獻3所記載之方法會有,無法安定於基板上層 合良好結晶之問題。 爲了安定得到良好結晶曾提案,緩衝層成長後於氨及 Μ所形成之混合氣體中進仃退火的方法(例如專利文獻4 )’及於4 0 0 c以上之溫度下利用D C濺射使緩衝層成膜之 200834981 方法(例如專利文獻5 )等。又專利文獻4、5曾記載基板 所使用之材料如,藍寶石、矽、碳化矽、氧化鋅、磷化鎵 、砷化鎵、氧化鎂、氧化錳、第ΠΪ族氮化物系化合物半 導體單結晶等,其中又以藍寶石之a面基板最適合。 另外於半導體層上形成電極之方法如,對半導體層以 使用Ar氣體之逆濺射進行前處理(例如專利文獻6 )。使 用專利文獻6所記載之方法時,對第ΠΙ族氮化物化合物半 導體層之表面實施逆濺射’可改善半導體層與電極之間的 電極接觸特性。 但既使專利文獻6所記載之方法適用於基板之前處理 ,仍會有基板與半導體層之間格子未整合,而無法於基板 上形成具有良好結晶性之半導體層的問題。 [專利文獻1]特許第302 60 8 7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平4-297023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公平5-86646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許第3440873號公報 [專利文獻5]特許第370 0492號公報 [專利文獻6]特開平8-26447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之揭示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如上述般任何一種方法均爲,直接將緩衝層層合於基 板後,使第ΠΙ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外延成長之方法’ 200834981 因此會因基板與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結晶之間格子未整 合,而有無法安定得到良好結晶之問題。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目的爲,提供能以短時間 於基板上使均勻性良好之結晶膜成膜而形成緩衝層,及可 於其上方使結晶性良好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成長,具 有優良生產性且備有優良發光特性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 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及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 半導體發光元件及燈。 解決課題之手段 爲了解決上述問題經本發明者們專心檢討後發現,使 用濺射法對緩衝層成膜前之基板進行適當前處理,使其與 第ΙΠ族氮化物化合物之間的結晶格子構造整合般露出基 板表面時,可安定以良好結晶狀得到第III族氮化物半導 體結晶,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係有關下述事項。 [1] 一種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製造 方法,其爲於基板上層合至少由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形 成之中間層後,依序於該中間層上層合備有底層之η型半 導體層、發光層及Ρ型半導體層的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 導體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備對前述基板進 行等離子處理之前處理步驟,及該前處理步驟之後使用濺 射法使前述中間層成膜於前述基板上之濺射步驟。 [2] 如[1]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 200834981 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爲,於使含氮之氣 體流通於爐內下進行。 [3] 如[2]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 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爲,前述流通於爐 內之HU述含氣氣體的分壓爲lxl〇·2至l〇Pa的範圍。 [4] 如Π]至[3]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ill族氮化物化 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爲 於前述爐內之壓力爲0.1至5Pa的範圍下進行。 [5] 如[1]至[4]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ΙΠ族氮化物化 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之 處理時間爲30秒至3600秒的範圍。 [6] 如[5]所記載之第ill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 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之處理時間爲60秒 至600秒的範圍。 [7] 如Π]至[6]中任何一項之第in族氮化物化合物半 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係於前述 基板之溫度爲25 °C至1000 °C的範圍下進行。 [8] 如[7]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 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係於前述基板之溫 度爲3 00至8 00°C的範圍下進行。 [9] 如[1]至[8]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化 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及 前述擺射步驟係於同一爐內進行。 [10] 如[1]至[9]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 200834981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 中等離子處理爲逆濺射。 [11] 如[1]至[10]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nI族氮化物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 爲’利用使用高周波之電源產生等離子以進行逆濺射。 [12] 如Π 1]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 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係包含,利用使 用高周波之電源產生氮等離子以進行逆濺射。 [13] 如[1]至[12]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⑴族氮化物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形成之前述中 間層至少被覆90%之前述基板表面。 [14] 如[1]至[13]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m族氮化物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濺射步驟係 使用含有第V族元素之原料。 [15] 如[1]至[14]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1„族氮化物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兀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濺射步驟爲 ,利用含有第V族元素之原料流通於反應器內的反應性濺 射法,使前述中間層成膜。 [1 6]如[1 4]或[1 5 ]所記載之第ηι族氮化物化合物半 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V族元素爲氮。 [17] 如[14]或[15]所記載之第m族氮化物化合物半 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使用的含有第V族元素 之原料爲氨。 [18] 如Π]至[17]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 -10- 200834981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濺射步驟爲 ,使用RF濺射法使前述中間層成膜。 [19]如[18]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 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濺射步驟爲,使用RF濺射 法移動負極之磁鐵的同時,使前述中間層成膜。 [2 0]如[1]至[19]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濺射步驟爲 ,於前述基板之溫度爲400至8 0 0°C的範圍下形成前述中間 層。 [2 1]如[1]至[2 0]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ΙΠ族氮化物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係使用MOCVD 法使前述底層成膜於前述中間層上。 [22] 如[1]至[20]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係使用反應性濺 射法使前述底層成膜於前述中間層上。 [23] 如[1]至[22]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係於前述基板之 溫度爲9〇(TC以上,形成前述底層。 [24] —種第111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 爲於基板上層合至少由第ΙΠ族氮化物化合物形成之中間 層後,依序於該中間層上層合備有底層之η型半導體層、 發光層及Ρ型半導體層而得之第ΙΠ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 發光元件,其特徵爲,前述基板爲使用等離子處理進行前 處理後之物,前述中間層爲使用濺射法成膜之物。 -11 - 200834981 [2 5]如[24]所記載之第πΐ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 光元件,其中前述中間層爲以單結晶所形成。 [26]如[24]所記載之第in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 光元件’其中前述中間層爲以柱狀結晶所形成。 [2 7]如[2 6]所記載之第ill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 光元件’其中所形成之前述中間層爲,前述柱狀結晶之各 自顆粒寬的平均値爲1至lOOnm的範圍。 [28]如[26]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 光元件’其中所形成之前述中間層爲,前述柱狀結晶之各 自顆粒寬的平均値爲1至7 Onm的範圍。 [2 9]如[24]至[2 8]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 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中間層以至少被覆90 %之前述基板表面所形成。 [3〇]如[24]至[29]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 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中間層之膜厚爲1 0至 500nm的範圍〇 [31] 如[24]至[29]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 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中間層之膜厚爲20至 1 0 0 n m的範圍。 [32] 如[24]至[3 1]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 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中間層係由含A1之組 成形成。 [33] 如[32]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 光元件,其中前述中間層係由A1N形成。 -12- 200834981 [34] 如[24]至[33]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 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底層係由GaN系化合 物半導體形成。 [35] 如[34]所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 光元件,其中前述底層係由A1 GaN形成。 [36] —種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 爲由上述[1]至[23]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製造方法製得。 [37] —種燈,其爲使用上述[24]至[36]中任何一項所 記載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而得。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 造方法、及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係由, 具備對基板進行等離子處理之前處理步驟,及該前處理步 驟之後使用濺射法使中間層成膜於前述基板上之濺射步驟 構成,因此成膜於基板表面上之中間層可具有均勻性高之 結晶構造,且基板與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所形成的半導 體層之間不會產生格子未整合。 故可有效率使基板上之結晶性良好的第III族氮化物 半導體良好成長,而得到生產性優良且具備優良發光特性 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 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下面將適當參照圖1至6說明本發明之第III族氮化物 -13- 200834981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及第III族氮化物化 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及燈之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之第ΙΠ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 的製造方法爲,於基板1 1上層合至少由第ΠΙ族氮化物化 合物形成之中間層12後,依序於該中間層12上層合備有底 層14a之η型半導體層14、發光層15及p型半導體層16之方 法,其中具備對基板11進行等離子處理之前處理步驟,及 該前處理步驟之後使用濺射法使用中間層1 2成膜於基板1 1 上之濺射步驟。 本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中,爲了使第III族氮化物化 合物半導體結晶外延成長於基板1 1上而具備,使濺射步驟 中由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形成之中間層12成膜於基板11 用之前處理步驟,又該前處理步驟爲,對基板11進行等離 子處理之步驟。對基板11進行等離子處理時,可有效率使 結晶性良好之第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良好成長。 首先本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所得的第ΙΠ族氮化物化 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以下簡稱爲發光元件)爲’具有圖 1所示般之半導體層合構造,該層合半導體1 〇之槪略構造 爲,於基板11上層合至少由第ΠΙ族氮化物化合物形成之 中間層12後,依序於該中間層12上層合備有底層14a之η型 半導體層14、發光層15及ρ型半導體層16,且該底層14a係 層合於中間層1 2上,基板1 1係使用等離子處理進行前處理 後之物,中間層1 2係使用濺射法成膜之物。 其次本實施形態之層合半導體10可如圖2及圖3所示’ -14- 200834981 於P型半導體層16上層合透光性正極17,再於其上方形成 正極接合層18,又於形成於η型半導體層14之η型接觸層 14b上的露出領域14d上層合負極19,而構成發光元件1。 下面將詳述本實施形態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 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所具備之前處理步驟及濺射步驟。 [前處理步驟] 本實施形態之前處理步驟所進行的等離子處理較佳爲 ,於含有氮、氧等會產生活性等離子種之氣體的等離子中 進行。其中特佳爲氮氣。 又本實施形態之前處理步驟的等離子處理較佳爲逆濺 射。 本實施形態之前處理步驟中,對基板1 1與爐之間施加 電壓時,可有效率使等離子粒子作用於基板1 1。 對基板11進行等離子處理用之原料氣體可爲,單由一 種成份形成之氣體,又可混合使用數種成份之氣體。其中 氮等原料氣體之分壓較佳爲lxl(T2至10Pa的範圍,更佳爲 〇·1至5Pa的範圍。原料氣體之分壓太高時,會降低等離子 粒子所持有之能量,而降低對基板11之前處理效果。又上 述分壓太低時’會使等離子所持有之能量過高,而損害基 板11。 使用等離子處理之前處理所需的時間較佳爲30秒至 3600秒(1小時)的範圍。處理時間比上述範圍短時,將 無法得到等離子處理之效果,又比上述範圍長時並無法使 -15- 200834981 特性更優良,相反地恐降低運轉率。使用等離子處理之前 處理所需的時間更佳爲60秒(1分鐘)至600秒(10分鐘) 的範圍。 進行等離子處理時之溫度較佳爲25至1 000 °C的範圍。 處理溫度太低時,將無法充分發揮進行等離子處理之效果 ,又處理溫度太高時,會使基板表面受傷,更佳爲3 00至 800°C的範圍。 本實施形態之前處理步驟中,等離子處理所使用之爐 可同後述濺射步驟中中間層成膜時所使用之爐,或可使用 其他爐。又以前處理步驟所使用之爐構造,與濺射步驟所 使用之爐構造具有共通性時,可降低製造設備成本而爲佳 。另以中間層之成膜條件進行等離子處理之逆濺射時,不 會損失變更濺射條件所需之時間,故可提升運轉率。 本實施形態之前處理步驟較佳爲,利用RF放電產生 等離子處理用之等離子。利用RF放電時產生等離子時, 既使對絕緣體所形成之基板,也可使用等離子處理實施前 處理。 對基板1 1實施前處理時可倂用濕式之方法。例如,對 由矽形成之基板進行先前已知之RCA洗淨方法等,使基板 表面成爲氫終端時,詳細上後述之濺射步驟中可安定使中 間層成膜於基板上。 本實施形態中,以前處理步驟對基板11進行等離子處 理後,以後述之濺射步驟層合由第ΠΙ族氮化物化合物形 成之中間層12,再於該中間層12上形成備有底層14a之η型 -16- 200834981 半導體層14時,可如後述之實施例所示般格外提升第ΙΠ 族氣化物半導體之結晶性’而提筒發光兀件之發光特性。 對基板11進行等離子處理而得上述效果之機構如,利 用逆濺射去除附著於基板11表面上之污染物等,使基板11 之表面能以整合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之間結晶的格子構 造之方式露出。 又本實施形態之前處理步驟可爲,於混合離子成份及 不持有電荷之自由基成份的環境下進行等離子處理之方法 處理基板Η之表面。 但由基板表面去除污染物等時,例如單獨將離子成份 等供給基板表面時,會因能量過強而造成基板表面受傷, 故會有降低成長於基板上之結晶品質的問題。 本實施形態之前處理步驟如上述般使用,於混合離子 成份及自由基成份之環境下進行等離子的方法時,可使持 有適度能量之反應種作用於基板Π上,因此可於不損害基 板1 1表面下去除污染物等。推斷得到該效果之機構爲,使 用離子成份比率較少之等離子時可抑制基板表面受傷,而 使等離子作用於基板表面上,故可有效去除污染物等。 [濺射步驟] 本實施形態之濺射步驟爲,使用濺射法使中間層12成 膜於基板Π上之步驟,例如利用等離子使含有金屬原料及 含有第V族元素之氣體活性化而反應使中間層12成膜。 一般濺射法係使用,將等離子埋入磁場內以提高等離 -17· 200834981 子密度而提升效率之技術,因此移動磁鐵位置時可使濺射 標靶之面內均勻化。具體之磁鐵運動方法可依濺射裝置適 當選擇,例如搖動或回轉轉動磁鐵。 詳細上該類以搖動或回轉等方法移動負極磁鐵而成膜 之RF濺射法如後述般係於基板1 1側面使中間層1 2成膜, 因此可具有優良之成膜效率而爲佳。 圖8所列舉之RF濺射裝置40中,係將磁鐵42配置於金 屬標靶47之下方(圖8下方),再利用圖中所省略之驅動 裝置於金屬標靶47之下方搖動該磁鐵42。將氮氣及氬氣供 給爐41後,於附設加熱器44之基板1 1上使中間層成膜。此 時如上述般係於金屬標靶47之下方搖動磁鐵42,因此移動 埋入爐4 1內之等離子時,無論基板1 1之表面1 1 a或側面1 1 b 均可使無斑之中間層成膜。 又使用濺射法使中間層12成膜時,基板11之溫度以外 的重要參數如,爐內之壓力及氮分壓。 使用濺射法使中間層12成膜時,爐內之壓力較佳爲 〇.3Pa以上。該爐之壓力低於0.3 Pa時會減少氮之存在量, 恐使濺射之金屬不以氮化物形態附著於基板1 1上。該爐內 之壓力上限並無特別限制,但需將壓力抑制於可產生等離 子之程度。 又對氮(N2)及Ar之合計流量的氮比率較佳爲20%以 上80%以下。氮之流量比未達20%時,濺射之金屬恐無法 成爲氮化物,而直接使金屬附著於基板1 1上。氮之流量比 超過80%時,相對地會減少Ar量而降低濺射率。對氮(N2 -18- 200834981 )及Ar之合計流量的氮化率特佳爲50%以上80%以下的範 圍。 又中間層12成膜時之成膜率較佳爲〇.〇lnm/s〜l〇nm/s 的範圍。成膜率未達O.Olnm/s時膜將無法形成層,而以島 狀成長,故恐無法被覆基板11之表面。成膜率超過l〇nm/s 時膜將無法形成結晶體,而爲非晶質。 以濺射法使中間層1 2成膜時較佳爲,使用第V族原料 流通於反應爐內之反應性濺射法成膜的方法。 一般濺射法中又以標靶材料之純度較高時,可使成膜 後之薄膜的結晶性等膜質較良好而爲佳。使用濺射法使中 間層12成膜時,所使用之原料用的標靶材料爲第in族氮 化物化合物半導體,因此可以Ar氣體等不活性氣體之等離 子進行濺射,但反應性濺射法之標靶材料用的第111族金 屬單體及其混合物,庄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更能 高純度化。故反應性濺射法可更進一步提升成膜後之中間 層12的結晶性。 中間層1 2成膜時之基板1 1的溫度較佳爲3 0 0至8 0 0 °c的 範圍,更佳爲400至8 00 °C的範圍。基板11之溫度未達上述 下限時,中間層12將無法全面被覆基板1 1,恐使基板1 1表 面露出。基板11之溫度超過上述上限時,金屬原料之遷移 將過度活躍,恐不利於作爲緩衝層用之機能。 使用濺射法使金屬原料等離子化而使中間層用混晶成 膜時,可使用將標靶用金屬預先製作爲金屬材料混合物( 無需形成爲合金)之方法,或準備由2種不同材料形成之 -19- 200834981 標靶並同時灑射的方法。例如使一定組成之膜成膜時可使 用混合材料之標靶,使數種組成不同之膜成膜時可將複數 標靶設置於爐內。 本實施形態所使用之氮原料可爲一般已知之氮化合物 ’並無限制,但以易處理、價廉且易取得之氨及氮(N2 ) 爲佳。 氨具有良好之分解效率,故可以高成長速度成膜,但 反應性及毒性較高,故需具備除害設備及氣體檢驗器,且 反應裝置所使用之零件材料需具有較高化學安定性。 又所使用之原料爲氮(N2)時,所使用之裝置可簡便 化,但無法得到高反應速度。另外使用以電場及熱等分解 氮而導入裝置內之方法時,可具有比氨更低但工業生產上 能利用之程度的成膜速度,故考慮兼顧裝置成本上最佳爲 氮源。 又如上述般,所形成之中間層1 2又以被覆基板1 1之側 面爲佳。最佳爲所形成之中間層1 2被覆基板1 1之側面及背 面。但以先前之成膜方法使中間層成膜時,最多需進行6 次至8次成膜處理,故需長時間運作,至於其他之成膜方 法曾考量未保持基板下將其設置於爐內,使基板全面成膜 之方法,但需加熱基板,恐使裝置複雜化。 因此曾考量上述般例如搖動或回轉轉動基板,而對成 膜材料之濺射方向變更基板位置的成膜方法。結果該方法 可以一次步驟使基板表面及側面成膜後,再對基板背面進 行成膜步驟,因此可以合計二次步驟全面被覆基板。 -20- 200834981 又可使用,由大面積之發生源構成成膜材料源,且移 動材料之發生位置,而於不移動基板下成膜於基板全面的 方法。該類方法如上述搖動或回轉轉動磁鐵般,於標靶範 圍內移動負極之磁鐵位置的同時成膜之RF濺射法。又使 用該RF濺射法成膜時,可使用移動基板側及負極側雙方 之方法。另外將材料發生源之負極配置於基板旁時,可將 非束狀產生之等離子供給基板,而以包裹基板方式供給的 機構,同時使基板表面及側面成膜。 又產生等離子之方法除了本實施形態般,以特定真空 度驅動高電壓進行放電之濺射法外,可爲照射高能量密度 之雷射以產生等離子之PLD法,或照射電子線以產生等離 子之PED法等幾種方法,但其中又以濺射法最簡便可量產 爲佳。又使用DC濺射法時需加標靶表面之進料下可能使 成膜速度不安定,故較佳爲脈衝DC或上述般之RF濺射法 〇 本實施形態之濺射步驟中,係使用濺射法使中間層成 膜於以前處理步驟實施逆濺射後之基板上,故基板與第 ΠΙ族氮化物半導體結晶之間不會產生格子未整合,可得 結晶性安定之良好中間層。 下面將詳述使用備有上述前處理步驟及濺射步驟之本 實施形態的第ΠΙ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 方法,而得之發光元件1構造。 [基板] -21 - 200834981 本實施形態中,使第ΙΠ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外延 成長於表面上之基板11並無特別限制,可選用各種材料, 例如藍寶石、Sic、矽、氧化鋅 '氧化鎂、氧化錳、氧化 鉻、氧化錳鋅鐵、氧化鎂鋁、硼化鉻、氧化鎵、氧化銦、 氧化鋰鎵、氧化鋰鋁、氧化銨鎵、氧化鑭緦鋁鉅、氧化鋸 鈦、氧化鈦、給、鎢、鉬等,特佳爲藍寶石。 不使用氨下使中間層成膜後,以使用氨之方法使後述 底層成膜,且使用已知之高溫下使上述基板材料內部接觸 氨而產生化學變性之氧化物基板及金屬基板等時,因本實 施形態之中間層具有被覆層作用,故可有效防止基板之化 學性變質。 [中間層] 本實施形態之層合半導體1 〇爲,使用濺射法於基板11 上使由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形成之單結晶性中間層1 2成 膜。中間層1 2係利用濺射法,例如以等離子使金屬原料與 含第V族元素之氣體活性化而反應成膜。 中間層1 2需至少被覆基板1 1之60 %以上的表面1 1 a, 較佳爲80%以上,又形成後被覆90%以上時,具有基板11 之被覆層用機能而爲佳。最佳爲中間層1 2以無間隙方式被 覆形成於基板11之表面11a上。 中間層1 2未被覆基板1 1而露出基板1 1之表面時,會使 成膜於中間層12上之底層14a與直接成膜於基板11上之底 層1 4 a的袼子定數不同,故無法得到均勻結晶而形成小丘 -22- 200834981 及坑。 上述濺射步驟中,於基板11上形成中間層時可如圖7 (a )所列舉之中間層1 2a般,僅被覆形成於基板1 1之表面 1 1 a上,或可如圖7 ( b )所列舉之中間層1 2b般,被覆形成 於基板1 1之表面1 1 a及側面1 1 b上。又以如圖7 ( C )所列舉 之中間層12c般,被覆形成於基板1 1之表面1 la、側面1 lb 及背面1 1 C而具有被覆層用機能最佳。 如上述般使用MOCVD法時可以原料氣體回轉包裹基 板側面至背面,因此以MOCVD法使後述由第III族氮化物 化合物半導體結晶形成之各層成膜時,可回避原料與基板 之反應,且可保護基板側面及背面,故中間層1 2之構造又 以圖7 ( c)所示之中間層12c爲佳。 形成該類中間層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結晶爲,具 有六方晶系之結晶構造,因此控制成膜條件時可形成單結 晶膜。又控制上述成膜條件時,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之 結晶可爲,由以六角柱爲基本之集合組織形成的柱狀結晶 。其中所說明之柱狀結晶係指,接鄰之結晶粒間形成結晶 粒界而間隔,且其本身之縱剖面爲柱狀的結晶。 中間層1 2就緩衝機能面又以單結晶構造爲佳。如上述 般第111族氮化物化合物之結晶爲,具有六方晶系結晶且 形成以六角柱爲基本之組織。因此控制成膜等條件時,第 III族氮化物化合物之結晶可成膜爲,既使面內方向也可 成長之結晶。使具有該類單結晶構造之中間層12成膜於基 板1 1上時,可有效使中間層12之緩衝機能起作用,故成膜 -23- 200834981 於其上方之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層可成爲,具有良好之 定向性及結晶性的結晶膜。 又中間層係由柱狀結晶之集合體所形成的多結晶形成 時,前述柱狀結晶之各顆粒寬的平均値爲1至l〇〇nm的範 圍,但就緩衝層用之機能又以1至7〇nm的範圍爲佳。中間 層係由柱狀結晶之集合體形成時,爲了使形成於其上方之 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的結晶層具有良好結晶性, 需適當控制柱狀結晶之各自結晶的顆粒寬。具體上又以上 述範圍爲佳。該類結晶之顆粒寬易由剖面TEM觀察等測定 〇 又中間層係由多結晶形成時,結晶之顆粒又以上述般 略爲柱狀之形狀爲佳,中間層又以集合柱狀顆粒所形成之 層爲佳。 本發明所說明之顆粒寬係指,中間層爲柱狀顆粒之集 合體時,結晶之界面與界面的距離。又顆粒係以島狀點存 在時顆粒寬係指,結晶顆粒接觸基板面之最大直徑的長度 〇 中間層12之膜厚較佳爲10至500nm,更佳爲2〇至 1 0Onm 〇 中間層12之膜厚未達l〇nm時’作爲緩衝層用之機能 將不足。又,以超過500nm之膜厚形成中間層12時,將無 法改變緩衝層機能’但會拉長成膜處理時間恐降低生產性 〇 中間層1 2又以含有A1組成爲佳’特佳由A1N構成。 -24· 200834981 構成中間層12之材料爲,一般式AlGalnN所示之第ΙΠ 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時’適用任何材料。又可爲第V族 ,含有As及P之構造。 中間層12之組成含有A1時’又以GaAlN爲佳,此時A1 之組成較佳爲50%以上。 又中間層係由柱狀結晶之集合體形成時,由A1N組成 時可有效率成爲柱狀結晶集合體。 [層合半導體] 如圖1所示般,本實施形態之層合半導體1 0爲,介由 上述般中間層1 2,將由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形成之η型 半導體層14、發光層15及ρ型半導體層16所構成的發光半 導體層層合於基板1 1上。 又η型半導體層14爲,具有至少由第III族氮化物化合 物半導體形成之底層14a,且將底層14 a層合於中間層12上 〇 由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形成之底層14a上可如 上述般’層合圖1所示層合半導體1 0用具有機能性之結晶 層合構造。例如形成發光元件用之半導體層合構造時,可 由層合摻雜Si、Ge、Sn等η型摻雜劑之η型導電性層,及摻 雜鎂等Ρ型摻雜劑之ρ型導電性層等形成。又發光層等可使 用InGaN材料,包含等可使用AiGaN材料。將於該底層14a 上有形成具有機能之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結晶層的方法 ’使用於製作發光二極管、雷射二極管或電子裝置等時, -25- 200834981 可製得具有半導體層合構造之回路板。 下面將詳述層合半導體10。 氮化物系化合物半導體如,數種已知之一般式 AlxGaYInzNhAMA (0SX‘l、0$YS1、0‘Z$1 且 X + Y + Z=l,言己號M爲不同於氮(Ν)之第V族元素,OSA < 1 )所示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又本發明對包含此 等已知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的一般式八1)(0&¥1112>11-aMa(0‘XS1、〇‘YSl、0SZS1 且 X + Y + Z=l,記號 Μ 爲不同於氮(Ν)之第V族元素,0$Α<1)所示之氮化鎵 系化合物半導體並無任何限制均可使用。 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除了 Al、Ga及In外可含有其他 之第ΠΙ族元素,必要時可含有Ge、Si、Mg、Ca、Zn、Be 、P、As及B等元素。另外不設限意圖添加之元素,且會 含有依存於成膜條件等必然含有之不純物,及原料、反應 管材質所含之微量不純物。 此寺氣化錄系化合物半導體之成長方法並無特別限制 ,適用已知之MOCVD (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成長法)、 HVPE (氫化物氣相成長法)、MBE (分子線定向生長法 )等使氮化物半導體成長的全部方法。就膜厚控制性、量 產性觀點’較佳之成長方法爲MOCVD法。MOCVD法所使 用之載氣爲氫(Hi )或氮(& ),第III族原料用之Ga源 爲三甲基鎵(TMG )或三乙基鎵(TEG ) ,A1源爲三甲基
鋁(TMA )或三乙基鋁(TEA ) ,In源爲三甲基銦(TMI )或三乙基銦(TEI),又第V族原料用之n源爲氨(NH3 • 26 - 200834981 )、肼(ΝιΗ4 )等。另外摻雜劑中,n型所使用之Si原料 爲單矽烷(SiH4 )或二矽烷(Si2H6 ) ,Ge原料爲鍺烷氣 體(GeH4 )、四甲基鍺((CH3)4Ge )或四乙基鍺( (C2H5)4Ge )等有機鍺化合物。MBE法可以元素狀之鍺作 爲摻雜源用。p型所使用之Mg原料如,雙環戊二烯基鎂( Cp2Mg)或雙乙基環戊二烯基鎂(EtCp2Mg)。 < η型半導體層> η型半導體層14一般係層合於前述中間層12上,由底 層14a、η型接觸層14b及η型包層14c所構成。又η型接觸層 可兼作底層及/或η型包層用,底層可兼作η型接觸層及/ 或η型包層用。 「底層」 底層14a係由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形成,層合 成膜於基板1 1上。 底層14a之材料可爲,不同於成膜於基板11上之中間 層12的材料,較佳由AlxGai-XN層l(0€x‘l,較佳爲〇$ χ^0·5,更佳爲0$χ‘0·1)構成。 底層14a所使用之材料爲,含有Ga之第III族氮化物化
合物,即GaN系化合物半導體,特佳爲使用AlGaN或GaN 〇 又中間層12係由A1N所形成之柱狀結晶集合體形成時 ,底層1 4a需以不直接繼承中間層1 2之結晶性般利用遷移 -27- 200834981 而環化轉位,又該類材料如上述含有Ga之GaN系化合物半 導體,特佳爲AlGaN或GaN。 底層之膜厚較佳爲0.1 μ m以上,更佳爲〇· 5 # m以上, 最佳爲l//m以上。該膜厚以上時易得結晶性良好之 AlxGa] ·χΝ層。 必要時底層14a可摻雜IxlO17至lxl〇]9/cm3的範圍之η 型不純物,又可不摻雜(< lxl017/cm3 ),但以不摻雜時 可維持良好結晶性爲佳。η型不純物並無特別限制,例如 Si、Ge及Sn等,較佳爲Si及Ge。 基板1 1使用導電性基板時,摻雜底層1 4a後以電流流 動於縱方向般形成底層14a之層構造時,可形成發光元件 片物之雙面設置電極的構造。 又基板11使用絕緣性基板時,可採用發光元件片物之 相同表面上形成電極的片構造,因此介由中間層1 2層合於 基板11上之底層14a爲未摻雜之結晶時可具有良好結晶性 (底層之成膜方法) 下面將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底層的成膜方法。 本實施形態中,以上述方法使中間層1 2成膜於基板1 1 後,可由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形成之底層14a成膜 ,又該底層14a成膜前無需特別進行退火處理。但一般以 MOCVD、MBE、VPE等氣相化學成膜方法使第III族氮化 物化合物半導體成膜時,係經由無法成膜之升溫過程及溫 -28- 200834981 度安定化過程進行處理,故此等過程多半會使第V族之原 料氣體流通於爐內,結果會產生退火效果。 又此時流通之載氣並無限制可使用一般之物,又可使 用廣爲MOCVD等氣相化學成膜方法採用之氫及氮。但以 氫爲載氣時,於較爲活性之氫氣中升溫,恐損害化學結晶 性及結晶表面之平坦性,故以縮短處理時間爲佳。 層合底層14a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爲上述各方法 般產生環化轉位之結晶成長方法。特別是MOCVD法、 ΜΒΈ法及VPE法可產生上述般遷移,故可成膜爲結晶性良 好之膜而爲佳。其中又以可得最佳結晶性之膜的MOCVD 法更適合。 又使用濺射法可由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形成 之底層14a成膜。使用濺射法時,比較MOCVD法及MBE法 等,可使裝置構造更簡便。 以濺射法使底層1 4a成膜時,又以使用第V族原料流通 於反應器內之反應性濺射法成膜爲佳。 如上述般一般濺射法所使用之標靶材料純度較高時, 可使成膜後得到良好之薄膜結晶性等膜質。因此以濺射法 使底層14a成膜時,可使用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作 爲原料用之標靶材料,以Ar氣體等不活性氣體之等離子進 行濺射。但反應性濺射法中,比較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 半導體時,使用第III族金屬單體及其混合物作爲標靶材 料可得更高純度化,因此以反應性濺射法成膜時可更進一 步提升底層1 4 a之結晶性。 -29 - 200834981 使底層14a成膜時之基板1 1的溫度,即底層14a之成長 溫度較佳爲800 °C以上,更佳爲900 °C以上之溫度,最佳爲 1 000 °C以上之溫度。其因爲,提高底層14a成膜時之基板 11的溫度時易造成原子遷移,故易進行環化轉位。又底層 14a成膜時之基板11的溫度需比結晶分解溫度更低,故較 佳爲未達1200 °C。使底層14a成膜時之基板1 1的溫度爲上 述溫度範圍時,可得結晶性良好之底層1 4a。 又以將MOCVD法或長爐內之壓力調整爲15至40kPa爲 佳0 「η型接觸層」 η型接觸層14b較佳爲,同底層14a由AlxGa^N層(〇 ,較佳爲〇^χ$〇·5,更佳爲OSxSO.l)構成,又 以摻雜η型不純物爲佳。含有濃度1x10 17至1x1 019/cm3,較 佳爲lxlO18至lxl019/cm3之η型不純物時,對負極可維持良 好之電阻接觸、抑制裂化及維持良好結晶性而爲佳。η型 不純物並無特別限制,例如Si、Ge及Sn等,較佳爲Si及Ge 。成長溫度同底層。 構成底層14a及η型接觸層14b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 體又以組成相同爲佳,其合計膜厚較佳設定爲1至20 // m ,更佳爲2至1 5 μ m,特佳爲3至1 2 // m。膜厚爲該範圍時 ,可維持良好的半導體結晶性。 η型接觸層14b與後述發光層15之間又以設置η型包層 14c爲佳。設置η型包層14c時可彌補η型接觸層14b之最外 -30- 200834981 表面的平坦性缺陷。n型包層14c可由AlGaN、GaN、 GalnN等形成。又其構造可爲異接合或複數層合之超格子 構造。使用GalnN時’因具有比發光層15之GaliiN更大的 帶間隙而爲佳。 「η型包層」 η型包層14c之膜厚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爲5至500nm 的範圍,更佳爲5至lOOnm的範圍。 又η型包層1 4c之η型摻雜濃度較佳爲1 X 1 〇17至1 X 102()/cm3的範圍,更佳爲IxlO18至lxl019/cm3的範圍。 摻雜濃度爲該範圍時,可維持良好之結晶性及減低發 光元件之動作電壓而爲佳。 < p型半導體層> P型半導體層16—般由p型包層16a及p型接觸層16b構 成。但以P型接觸層兼作P型包層爲佳。 「p型包層」 p型包層16a可爲,具有比發光層15之帶間隙能量更大 的組成,而可將載體埋入發光層1 5之物,並無特別限制, 較佳如 AldGauN ( 0< dg 0.4,較佳爲 0.1 S dg 0·3 )之物 。就將載體埋入發光層15之觀點,ρ型包層16a又以由 AlGaN形成爲佳^ p型包層16a之膜厚並無特別限制,較佳 爲1至400nm,更佳爲5至lOOnm。ρ型包層16a之ρ型摻雜濃 -31 - 200834981 度較佳爲41018至111021/_3,更佳爲1)<1019至1>(1{^/(:1113 。P型摻雜濃度爲上述範圍時不會降低結晶性,可得良好 之P型結晶。 ^ P型接觸層」 P型接觸層16b爲,至少含有AleGai-eN(0SeS0.5, 較佳爲O‘e‘0.2,更佳爲oge^o·〗)而得之氮化鎵系化 合物半導體層。A1組成爲上述範圍時,可維持良好之結晶 性,及對P電阻電極(參考後述之透光性電極i 7 )具有良 好之電阻接觸而爲佳。 又以含有濃度IxlO18至1 xlO21/cm3的範圍之p型摻雜劑 時,可維持良好之電阻接觸、防止裂化及維持良好之結晶 性而爲佳,更佳爲5xl019至5xl02G/cm3的範圍。 P型不純物並無特別限制,較佳如Mg。 P型接觸層1 6b之膜厚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爲1 0至 5 0nm,更佳爲50至200nm。膜厚爲該範圍時有利於發光輸 出功力。 <發光層> 發光層15爲層合於η型半導體層14上且p型半導體層16 層合於其上方之層,又如圖1所示般係由,交互重覆層合 由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形成之屏障層1 5a,及由含有_ 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形成之井層15b,且以屏障層15a 配置於η型半導體層14側及p型半導體層16側之順序層合形 •32- 200834981 成。 又圖1所列舉之例中,發光層1 5係由交互重覆層合6層 之屏障層15 a及5層之井層15b,且發光層15之最上層及最 下層配置屏障層15a,各屏障層15a之間配置井層15b而構 成。 屏障層1 5a適用,例如帶間隙能量比由含有銦之氮化 鎵系化合物半導體形成之井層15b更大的AUGa^eN (O^c <〇.3)等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 又井層15b中所使用的含有銦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 體如,Gai.sInsN ( 0< s< 0.4 )等之氮化鎵銦。 [透光性正極] 透光性正極17爲,形成於上述所製得之層合半導體1〇 的P型半導體層16上之透光性電極。 透光性正極1 7之材質並無特別限制,可以該技術領域 中廣爲人知之慣用方法設置ITO ( In203-Sn02 ) 、AZO (
Zn0-Al203 ) 、IZO ( In2〇3-ZnO ) 、G Z Ο ( Z η Ο - G a2 Ο 3 )等 材料。又其構造可爲,包含先前已知構造之任何構造並無 限制。 透光性正極17可以幾乎全面覆蓋Mg摻雜p型半導體層 1 6之方式形成,或間隔形成格子狀及樹枝狀。形成透光性 正極〗7後,爲了合金化及透明化可實施熱退火,或可不實 施。 -33- 200834981 [正極接合墊及負極] 正極接合墊18爲,形成於上述透光性正極17上之電極 〇 正極接合墊18之材料可爲使用Axi、Al、Ni及Cu等之 各種構造,此等已知之材料、構造並無限制可任意使用。 正極接合墊18之厚度較佳爲100至lOOOnm的範圍。又 接合墊之特性上較厚者可提高接合可能性,故正極接合墊 18之厚度較佳爲3 00nm以上,就製造成本觀點又以500nm 以下爲佳。 負極19係以,基板11上依序層合η型半導體層14、發 光層15及ρ型半導體層16之半導體層中,以接連η型半導體 層14之η型接觸層14b的方式形成。 因此形成負極接合墊1 7時,係去除發光層1 5、ρ型半 導體層16及部份η型半導體層14,以形成η型接觸層14b之 露出領域14d後,於其上方形成負極19。 負極19之材料可爲已知之各種組成及構造的負極,且 無限制任意使用,又可以該技術領域中廣爲人知之慣用方 式設置。 如上述所說明般,本實施形態的第ΙΠ族氮化物化合 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係具備,對基板11進行等離 子處理之前處理步驟,及該前處理步驟之後,以濺射法使 中間層12成膜於基板1 1上之濺射步驟,因此可於基板11表 面上使具有高均勻性之結晶構造的中間層1 2成膜,且基板 1 1與由第ΙΠ族氮化物半導體形成的半導體層之間不會產 -34 - 200834981 生格子未整合,故可有效率使基板1 1上之結晶性良好的第 III族氮化物半導體良好成長,而以優良生產性製造備有 優良發光特性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1。 如上述對基板11實施逆濺射而得上述效果之機構如, 將附著於基板11表面上之污染物等暴露於等離子氣體中, 以化學反應去除,而使基板11之表面能以整合第ΙΠ族氮 化物化合物之間結晶的格子構造般露出。 本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可利用上述之作用,而不同於 例如使用Ar氣體以物理性衝擊去除基板上污染物之稱爲攻 擊手段的方法等,於不傷害基板下以良好表面狀態對基板 實施前處理。 又本實施形態所說明之基板、中間層及底層構造非限 定使用於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例如使 用格子定數相近之材料們進行成膜等時,高溫下恐使原料 氣體與基板反應之情形下可無限制適用。 「燈」 如上述所說明,組合本發明之第ΙΠ族氮化物化合物 半導體發光元件及螢光體時,可使用業者已知之手段構成 燈。先前已知可利用組合發光元件及螢光體以改變發光色 之技術,因此可採用該技術並無限制。 例如適當選擇螢光體時,可由發光元件得到長波長之 發光,又混雜發光元件本身之發光波長及利用螢光體變換 之波長時,可得呈現白色發光之燈。 -35 - 200834981 又燈適用於一般用途之砲彈型、攜帶背光用途之側視 型、顯示器用之頂視型等任何用途上。 例如圖4所列舉,將同一面電極型之第III族氮化物化 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1實裝爲砲彈型時,將發光元件1接著 於2根框架中一方(圖4之框架21 ),又以金屬絲24將發光 元件1之負極(參考圖3之符號19)接合於框架22上,再以 金屬絲23將發光元件1之正極接合墊(參考圖3之符號18 ) 接合於框架21上。其次以透明樹脂所形成之模具25將發光 元件1之周邊塑模,得圖4所示之砲彈型燈2。 又本發明之第ΠΙ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除 了上述發光元件外,適用於雷射元件及受光元件等光電變 換元件,或HBT及HEMT等電子裝置上等。 【實施方式】 實施例 下面將以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第ΙΠ族氮化物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及第III族氮化物化 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但本發明非限於此等實施例。 [實施例1] 本例爲,使用RF濺射法於由藍寶石形成之基板1 1的c 面上,形成由A1N形成中間層12用之柱狀結晶的集合體, 其上再使用MOCVD法由未摻雜之GaN系半導體形成底層 14a用之層,得實施例1之樣品。 -36- 200834981 首先將未特別進行濕式等前處理,且單面鏡面硏磨爲 可使用於外延成長之程度的由藍寶石形成之基板11導入濺 射機內。所使用之濺射裝置爲,具有高周波式電源,且具 有標靶內可移動磁鐵位置之機構的裝置。 其次於濺射裝置內將基板11加熱至750 °c,以3〇SCCm 之流量僅導入氮氣後,將爐內壓力保持於〇.〇 8Pa下,對基 板1 1側施加50W之高周波偏壓,使基板11暴露於氮等離子 中(逆濺射)。此時之基板11的溫度爲500 °c,處理時間 爲200秒。 接著於保持基板Η之溫度爲500 °c下,將氬及氮氣導 入濺射裝置內。將2000 W之高周波偏壓施加於金屬A1標靶 後,保持爐內壓力爲〇.5Pa下,以流通Ar氣體15Sccm、氮 氣5 seem之條件(對全體氣體之氮比爲75% ),使由A1N 形成之柱狀結晶的中間層1 2成膜於由藍寶石形成之基板11 上。此時之成長速度爲〇. 1 2nm/s。 又標靶內之磁鐵於基板1 1之逆濺射時,及成膜時均呈 現搖動狀態。 其後依預先測定之成膜速度進行規定時間之處理,使 5 0nm之A1N (中間層12 )成膜後停止等離子動作,再降低 基板1 1之溫度。 接著由濺射裝置取出中間層12成膜後之基板11,再導 入MOCVD爐。其後使用MOCVD法以下述步驟製作GaN層 (第III族氮化物半導體)成膜後之試料。 首先將基板1 1導入反應爐中。基板1 1係載置於被氮氣 -37- 200834981 取代之球型箱中加熱用的碳製載台上。使氮氣流通於爐內 後,利用加熱器將基板1 1之溫度升至1 150t。碓認基板1 1 之溫度安定爲1 150°c後,開啓氨配管之閥,使氨流通於爐 內。其次將含有TMGa之蒸氣的氫供給爐內,進行形成底 層14a用之GaN系半導體附著於成膜於基板11上之中間層 12上的處理。又將氨量調節爲V/III比爲6000。約1小時使 上述GaN系半導體成長後關閉TMGa之配管閥,停止將原 料供給爐內以停止成長。結束GaN系半導體成長後將加熱 器斷電,使基板11之溫度降至室溫。 由上述步驟可於由藍寶石形成之基板11上形成由A1N 形成之柱狀結晶的中間層12後,其上方再由未摻雜膜厚2 μ m之GaN系半導體形成底層14a,得實施例1之試料。所 取出之基板呈無色透明鏡狀。 其後使用4結晶X線測定裝置(帕拿里公司製,型號 :X’part)測定上述方法所得未摻雜GaN層之X線定位曲 線(XRC)。 該測定爲,所使用之光源爲Cu々線X線發生源,以對 稱面(0002 )面及非對稱面(10-10 )面進行。一般爲第 ΠΙ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時,係以(0002 )面之XRC光譜 半値幅爲結晶平坦性(鑲嵌)指標,以(1 〇-1 〇 )面之 XRC光譜半値幅爲轉位密度(變形)指標。測定結果爲,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製作的未摻雜GaN層之(〇 0 0 2 )面的 半値幅爲100秒,(10-10 )面之半値幅爲320秒。 又中間層12、底層14a之成膜條件同上述,改變中間 -38· 200834981 層1 2之成膜條件中前處理步驟的基板溫度及處理時間時, GaN結晶之X線半値幅的數據如圖5及圖6所示。 [實施例2] 本例爲,同實施例1之條件使6// m之未摻雜GaN結晶 (底層14a )成膜後,其上方以Ge爲摻雜劑使η型接觸層 14b成膜,再層合各半導體層,最後得圖1所示第III族氮 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之具有外延層構造的外延回 路板(層合半導體1 〇 )。 該外延回路板爲,具有同實施例1之成長方法將具有 柱狀結晶構造之由A1N形成的中間層12,成膜於具有c面由 藍寶石形成之基板1 1後,於基板1 1側依序層合由6 μ m之 未摻雜GaN形成之底層14a,具有1x10 19cnT3之電子濃度的 2//m由Ge摻雜GaN形成之η型接觸層14b,具有lxl018cm··3 之電子濃度的20nm由InojGaojN型包層(η型包層14c ), 及始於GaN屏障層終於GaN屏障層之層合構造中交互層合 層厚16 nm由GaN形成之6層屏障層15a,與層厚3nm由未摻 雜之Ino.2Gao.8N形成之5層井層15b而得的發光層(多重量 子并構造)15,及具備5nm由摻雜Mg之AluGadN形成的 p型包層16a、與膜厚200nm由摻雜Mg之AlmGao.wN形成 的P型接觸層16b之p型半導體層16的構造。 製作上述半導體發光元件構造中具有外延層之回路板 時’在藍寶石所形成之基板1 1上形成具有柱狀結晶構造之 由A1N形成的中間層12爲止之步驟可同實施例1。 -39- 200834981 其後層合半導體層合構造時也可使用相同之mocvd 裝置,同底層14a成膜方式進行。 由上述步驟可得半導體發光元件用之具有外延層構造 的外延回路板。其中由Mg摻雜Al〇.()2Ga().98N形成之p型接 觸層16b,既使未進行p型載體活性化用之退火處理,也可 得到P型特性。 其次使用上述般於藍寶石所形成之基板11上層合外延 層構造而得的外延回路板(參考圖1之層合半導體1 0 ), 製作半導體發光元件中一種之發光二極管(參考圖2及3之 發光元件1 )。 首先對所製作之回路板使用已知的照射微影法,於由 Mg摻雜Alo.wGao.MN形成之p型接觸層16b之表面上,形成 由ITO形成之透光性正極17,及其上方具有於表面側依序 層合鈦、鋁、金而得之構造的正極接合墊1 8。又對部份回 路板實施乾鈾,以露出η型接觸層14b上之露出領域14d, 再於該部份製作由Ni、Al、Ti、Au之4層形成的負極19。 由此等步驟可於回路板上製作具有圖2及3所示形狀之各電 極。 將上述所得P型半導體層及η型半導體層雙方形成電極 之回路板,以基板11背面硏削及硏磨爲鏡面之狀態切斷爲 角3 50 // m之正方形片物後,將各電極載置於引線框上, 再以金線連結引線框,得半導體發光元件。其後使順方向 電流流動於該半導體發光元件(發光二極管)之正極接合 墊18及負極19的電極間,結果電流20mA之順方向電壓爲 -40- 200834981 3.0V。又觀察通過p側之透光性正極17的發光狀態,結果 發光波長爲470nm,發光輸出功力爲15mW。該類發光二 極管之發光特性可由所得回路板之幾乎全面製作的發光二 極管毫無偏差般得到。 ’ 前處理步驟之逆濺射條件、X線半値幅及發光輸出功 力之測定結果如下述表1所示。 [比較例1 ] 本例爲,除了不以逆濺射法對由藍寶石形成之基板的 c面進行前處理步驟下,於基板上形成由A1N形成之中間層 後,其上方使用MOCVD法由GaN形成底層14a外,其他同 實施例2製作半導體發光元件。 比較例1之半導體發光元件爲,電流20m A下之順方向 電壓爲3.0V,發光波長爲470iim,但發光輸出功力爲10nm ,故發光輸出功力比實施例2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差。 又測定以比較例1之方法成長的由GaN形成之底層14a 的X線定位曲線(XRC ),結果(0002 )面測得之半値幅 爲3 00秒,(10-10 )面之半値幅爲500秒,故確認結晶性 差。 [實施例3至7,比較例2至3] 實施例3至7及比較例2至3中,除了以下述表1所示條 件進行前處理步驟之逆濺射外,其他同實施例2製作半導 體發光元件。 -41 - 200834981 前處理步驟之逆濺射條件、χ線半値幅及發光輸出功 力之測定結果如下述表1所示。 [實施例8] 本例爲,於中間層成膜於由Si ( Π 1 )形成之基板上 前進行,使用Ar等離子對基板實施逆濺射之前處理步驟’ 再使用回轉負極式之RF濺射裝置形成由AlGaN形成之單結 晶層作爲中間層。其中濺射時之基板溫度爲500°C。 其次於上述中間層上,使用MOCVD法形成由摻雜Si 之AlGaN形成之層作爲底層,再於其上方使同實施例2之 發光元件半導體層構造成膜。此時中間層之A1組成爲70% ,底層之A1組成爲15%。 接著以MOCVD法使半導體發光元件層合構造成長後 ,由反應裝置取出回路板,結果回路板之表面爲鏡面。 同實施例2以上述所得之回路板爲發光二極管片。本 例爲,各電極係設置於半導體側及基板側上下。 其後使順方向電流流動於各電極間,結果電流20mA 之順方向電流爲2.9V。又觀察通過p型之透光性正極的發 光狀態,結果發光波長爲460nm,發光輸出功力爲10mW 。該類發光二極管之特性可由所得回路板之幾乎全面製作 的發光二極管毫無偏差般得到。 前處理步驟之逆濺射條件及測定結果如下述表1所示 -42·
200834981 [實施例9] 本例爲,於中間層成膜於由ZnO ( 0001 )形成之 上前進行,以02氣體之等離子實施逆濺射之前處理步 再使用DC濺射裝置形成由柱狀結晶之A1N形成的中間 其中濺射時之基板溫度爲75 0°C。 其次於上述中間層上,使用MOCVD法形成由摻 之AlGaN形成的底層,再於其上方使同實施例2之發 件半導體層合構造。 此時底層之A1組成爲10%。又本例爲了嘗試製作 波長爲525nm左右之綠色LED,而增加發光層之^原 量。 接著以MOCVD法使半導體發光元件層合構造成 ,由反應裝置取出回路板,結果回路板之表面爲鏡面 同實施例2以上述所得之回路板作爲發光二極管 本例中各電極係設置於半導體側及基板側上下。 其後使順方向電流流動於各電極間,結果電流 之順方向電壓爲3.3V。又觀察通過p側之透光性正卷 光狀態,結果發光波長爲5 2 5nm,呈現綠色發光。5 輸出功力爲10mW。該類發光二極管之特性可由所赛 板之幾乎全面製作的發光二極管毫無偏差般得到。 實施例2至9及比較例1至3之前處理步驟的逆濺I 、X線半値幅及發光輸出功力之側定結果如下述表 基板 驟, 層。 雜Ge 光元 發光 料流 長後 〇 片。 2 0mA 丨的發 .發光 =回路 Hi条件 1所示 -43- 200834981 [表1 ]
前處理步驟 X線半値幅 (0002) 輸出功力 逆濺射溫度 逆濺射時間 實施例2 500°C 200秒 50秒 15mW 實施例3 500°C 3 00秒 75秒 15mW 實施例4 500°C 60秒 180秒 13mW 實施例5 300°C 200秒 200秒 13mW 實施例6 800°C 2 00秒 65秒 1 5mW 實施例7 800°C 60秒 140秒 13mW 實施例8 500°C 200秒 200秒 1 OmW 實施例9 200°C 300秒 50秒 1 OmW 比較例1 _ 0 300秒 1 OmW 比較例2 1500°C 600秒 1000 秒 3mW 比較例3 500°C 10秒 400秒 lOmW
如上述結果所示,本發明之第in族氮化物化合物半 導體發光元件(實施例1至9 )樣品爲,由未摻雜GaN形成 之底層14a的X線定位曲線(XRC)之半値幅爲50至200秒 的範圍,因此對底層之X線定位曲線(XRC )的半値幅爲 3 00至1 000秒的範圍之比較例1至3的發光元件,由第ΙΠ族 氮化物化合物形成之半導體層可格外提升目前爲止尙無之 結晶性。又實施例2至7之發光元件的發光輸出功力爲13至 1 5 mW的範圍,因此對比較例1至3之發光元件的輸出功力3 至10mW,可大幅提升。 故確認本發明之第ΙΠ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 件可具有優良生產性及發光特性。 產業上利用可能性 -44 - 200834981 本發明適用爲,使用於發光二極管(LED )、雷射二 極管(LD )、電子裝置等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 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 元件及燈。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本發明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 件一例的模式說明圖,及層合半導體之剖面構造槪略圖。 圖2爲,本發明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 件一例的模式說明圖,及平面構造槪略圖。 圖3爲,本發明之第in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 件一例的模式說明圖,及剖面構造槪略圖。 圖4爲,使用本發明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 光元件構成之燈的模式說明槪略圖。 圖5爲,本發明之第ill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 件的實施例說明圖,及表示GaN結晶之X線半値幅數據的 曲線圖。 圖6爲,本發明之第in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 件之實施例說明圖,及表示GaN結晶之X線半値幅數據的 曲線圖。 圖7爲,本發明之第ΙΠ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 件一例的模式說明圖,及成膜於基板上之中間層的構造槪 略圖。 圖8爲,本發明之第π 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 -45- 200834981 件的製造方法一例之模式說明圖,及濺射裝置之構造槪略 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I :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 10 :層合半導體 II :基板
1 1 a :表面 1 2 :中間層 1 4 : η型半導體層 1 4 a :底層 15 :發光層 1 6 : p型半導體層 1 7 :透光性正極 2 :燈 -46-

Claims (1)

  1. 20083498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第in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製造 方法’其爲於基板上層合至少由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形 成之中間層後,於該中間層上依序層合備有底層之n型半 導體層、發光層及ρ型半導體層的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 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 其特徵爲具備’對前述基板進行等離子處理之前處理 步驟’及於該前處理步驟之後,使用濺射法使前述中間層 成膜於前述基板上之濺射步驟。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 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爲,於含 有氮之氣體流通於爐內下進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 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爲,前述 流通於爐內之前述含有氮的氣體之分壓爲IxlO·2至l〇Pa 的範圍。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何一項之第III族 氣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 理步驟爲’於前述爐內壓力爲0.1至5Pa的範圍下進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何一項之第m族 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 理步驟之處理時間爲30秒至3600秒的範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 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處理步驟之處理時間爲 -47- 200834981 6 〇秒至6 0 0秒的範圍。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何一項之第111族 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 理步驟爲,於前述基板之溫度爲25 °C至1 000。(:的範圍下 進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第ΙΠ族氮化物化合物半 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爲,於前 述基板之溫度爲300至800 °C的範圍下進行。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何一項之第111族 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 理步驟及前述濺射步驟係於同一爐內進行。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何一項之第ΙΠ 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 處理步驟之等離子處理爲逆濺射。 11.如申if專利範圍第10項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 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爲,利 用使用高周波之電源產生等離子以進行逆濺射。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第π!族氮化物化合物 半導體發光兀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前處理步驟係包含 ’利用使用高周波之電源產生氮等離子以進行逆濺射。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2項中任何一項之第IΠ 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形成 之中間層至少覆蓋90%之前述基板表面。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3項中任何一項之第π I • 48 - 200834981 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濺 射步驟爲,使用含有第V族元素之原料。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至14項中任何一項之第m 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縣 射步驟爲,使用反應器內流通含有第V族元素之原料的反 應性濺射法,使前述中間層成膜。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之第ni族氮化物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V族元素 爲氮。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或1 5項之第I π族氮化物 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含有第V族 元素之原料爲氨。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7項中任何一項之第m 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濺 射步驟爲,使用RF濺射法使前述中間層成膜。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 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濺射步驟爲,使用 RF濺射法於移動負極之磁鐵的同時使前述中間層成膜。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9項中任何一項之第III 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濺 射步驟爲,於前述基板之溫度爲400至8 00°(:的範圍下形 成前述中間層。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0項中任何一項之第ΙΠ 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係使用 -49- 200834981 MOCVD法使前述底層成膜於前述中間層上。 2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 0項中任何一項之第j j j 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係使用 反應性濺射法使前述底層成膜於前述中間層上。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2項中任何一項之第ΠΙ 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係於前 述基板之溫度爲900 °C以上,形成前述底層。 24· —種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 爲於基板上層合至少由第ΙΠ族氮化物化合物形成之中間 層後,於該中間層上依序層合備有底層之η型半導體層、 發光層及Ρ型半導體層而得的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 體發光元件,其特徵爲,前述基板爲使用等離子處理進行 前處理後之物,前述中間層爲使用濺射法成膜之物。 2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 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中間層爲以單結晶所形成。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 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中間層爲以柱狀結晶所形成。 2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 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所形成之中間層爲,前述各柱狀結 晶之各自顆粒寬之平均値爲1至l〇〇nm的範圍。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 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所形成之中間層爲,前述各柱狀結 晶之各自顆粒寬之平均値爲1至7〇nm的範圍。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至28項中任何一項之第 -50- 200834981 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中間層以至少 覆蓋90%之前述基板表面所形成。 3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至29項中任何一項之第 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中間層之 膜厚爲10至500nm的範圍。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至3 0項中任何一項之第 ΙΠ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中間層之 膜厚爲20至100nm的範圍。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至31項中任何一項之第 ΙΠ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中間層係 由含有A1之組成形成。 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 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中間層係由A1N形成。 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4至3 3項中任何一項之第 ΙΠ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底層係由 GaN系化合物半導體形成。 3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 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底層係由A1GaN形成。 36· —種第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 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3項中任何一項之製造方法 製得。 3 7· —種燈,其爲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至36項 中任何一項之第ΠΙ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而得 -51 -
TW096135755A 2006-09-26 2007-09-26 Process for producing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lamp TW20083498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60878 2006-09-26
JP2007197473A JP2008109084A (ja) 2006-09-26 2007-07-30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4981A true TW200834981A (en) 2008-08-16

Family

ID=39268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5755A TW200834981A (en) 2006-09-26 2007-09-26 Process for producing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lamp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13476A1 (zh)
JP (1) JP2008109084A (zh)
KR (1) KR101074178B1 (zh)
DE (1) DE112007002182B4 (zh)
TW (1) TW200834981A (zh)
WO (1) WO20080415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2390B2 (ja) * 2007-11-29 2013-08-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の製造方法、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WO2009139376A1 (ja) * 2008-05-14 2009-11-1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2009295753A (ja) 2008-06-04 2009-12-17 Showa Denko Kk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WO2011058968A1 (ja) * 2009-11-10 2011-05-19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5648289B2 (ja) 2010-01-14 2015-01-0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2959140B (zh) 2010-04-30 2016-01-20 佳能安内华股份有限公司 外延膜形成方法、真空处理设备、半导体发光元件制造方法、半导体发光元件和照明装置
WO2012090422A1 (ja) 2010-12-27 2012-07-05 キヤノンアネルバ株式会社 エピタキシャル膜形成方法、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照明装置
WO2013061572A1 (ja) 2011-10-28 2013-05-02 キヤノンアネルバ株式会社 成膜方法、真空処理装置、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半導体発光素子、照明装置
KR101650353B1 (ko) 2012-06-26 2016-08-23 캐논 아네르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에피택셜막 형성 방법, 스퍼터링 장치, 반도체 발광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및 조명 장치
JP5781032B2 (ja) * 2012-07-30 2015-09-16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発光素子
WO2016017047A1 (ja) 2014-07-28 2016-02-04 キヤノンアネルバ株式会社 成膜方法、真空処理装置、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半導体発光素子、半導体電子素子の製造方法、半導体電子素子、照明装置
KR102357829B1 (ko) * 2015-07-06 2022-02-04 쑤저우 레킨 세미컨덕터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발광소자 제조방법
CN106992231B (zh) 2017-04-06 2019-05-21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氮化物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30307B (zh) * 2021-03-15 2024-01-30 深圳市思坦科技有限公司 外延片处理方法、外延片和Micro-LED阵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3829A (ja) * 1984-02-14 1985-09-0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化合物半導体薄膜の成長方法
JP3026087B2 (ja) * 1989-03-01 2000-03-2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の気相成長方法
JPH0326087A (ja) 1989-06-23 1991-02-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映像信号処理回路
JP3055181B2 (ja) * 1990-03-06 2000-06-2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薄膜成長法
JPH088217B2 (ja) 1991-01-31 1996-01-29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の結晶成長方法
US5290393A (en) * 1991-01-31 1994-03-01 Nichia Kagaku Kogyo K.K. Crystal growth method for gallium nitride-based compound semiconductor
US7235819B2 (en) * 1991-03-18 2007-06-26 The 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group III nitride buffer layer and growth layers
EP0576566B1 (en) 1991-03-18 1999-05-26 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 A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doping of highly insulating monocrystalline gallium nitride thin films
JP3773282B2 (ja) * 1995-03-27 2006-05-1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の電極形成方法
JP3440873B2 (ja) 1999-03-31 2003-08-2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系化合物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US6713789B1 (en) 1999-03-31 2004-03-30 Toyoda Gosei Co., Ltd. Group III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3700492B2 (ja) 1999-09-21 2005-09-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系化合物半導体素子
JP3994623B2 (ja) 2000-04-21 2007-10-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系化合物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US20020061639A1 (en) * 2000-10-02 2002-05-23 Kazuichiroh Itonaga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2151415A (ja) 2000-11-10 2002-05-24 Toshiba Corp 窒化物系半導体素子、窒化物系半導体基板、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3096561A (ja) * 2001-09-25 2003-04-03 Sharp Corp スパッタ装置
JP2003332234A (ja) * 2002-05-15 2003-11-21 Kyocera Corp 窒化層を有するサファイア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24772C (zh) 2002-06-19 2007-07-04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半导体发光器件
JP2004111848A (ja) * 2002-09-20 2004-04-08 Kyocera Corp サファイア基板とそれを用いたエピタキシャル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5036658A1 (en) * 2003-10-14 2005-04-21 Showa Denko K.K.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device
US7012016B2 (en) * 2003-11-18 2006-03-14 Shangjr Gwo Method for growing group-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 on silicon substrate
JP4319636B2 (ja) 2005-03-16 2009-08-2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低真空走査電子顕微鏡
JP4856958B2 (ja) 2006-01-23 2012-01-18 コスモ石油株式会社 燃料油組成物
JP4912843B2 (ja) * 2006-11-22 2012-04-11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74178B1 (ko) 2011-10-14
US20100213476A1 (en) 2010-08-26
JP2008109084A (ja) 2008-05-08
DE112007002182B4 (de) 2023-02-16
WO2008041586A1 (en) 2008-04-10
DE112007002182T5 (de) 2009-07-09
KR20090057453A (ko) 2009-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67122B1 (ko) Ⅲ족 질화물 반도체의 제조 방법, ⅲ족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및 ⅲ족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및 램프
TW200834981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II group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lamp
TWI491064B (zh) Iii族氮化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及該製造方法、以及燈
JP4644754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素子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JP4191227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TWI408733B (zh) 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及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以及燈
WO2010032423A1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TWI418057B (zh) 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及iii族氮化物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及燈
JP2009123718A (ja)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ランプ
JP2008177525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TW200933933A (en) Group 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lamps using the same
JP5041883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層の製造方法、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8047763A (ja)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WO2006109840A1 (en) Production method of group iii nitride semioconductor element
JP2008106316A (ja)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2009161434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結晶
JP2008294449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2009155672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の製造方法、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iii族窒化物半導体製造装置、iii族窒化物半導体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2008198705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2008177523A (ja)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並びにランプ
JP2008034510A (ja) Iii族窒化物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ランプ
JP2007220745A (ja) III族窒化物p型半導体の製造方法
JP2007173745A (ja) III族窒化物p型半導体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