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27583A - Laminate and use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Laminate and use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27583A
TW200427583A TW93114784A TW93114784A TW200427583A TW 200427583 A TW200427583 A TW 200427583A TW 93114784 A TW93114784 A TW 93114784A TW 93114784 A TW93114784 A TW 93114784A TW 200427583 A TW200427583 A TW 2004275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aminate
insulating layer
etching
inorga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3114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293045B (zh
Inventor
Katsuya Sakayori
Shigeki Kawano
Hiroko Amasaki
Hidetsugu Tazawa
Kazunari Ikeda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427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7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3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304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127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heads, e.g. inductive
    • G11B5/147Structure or manufacture of heads, e.g. inductive with cores being composed of metal sheets, i.e. laminated cores with cores composed of isolated magnetic layers, e.g.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 B32B27/281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comprising polyi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11Working of insulating substrates or insulating layers
    • H05K3/0017Etching of the substrate by chemical or physical means
    • H05K3/002Etching of the substrate by chemical or physical means by liquid chemical e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08PCBs, i.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08Magnetic discs
    • G11B2220/2516Hard disk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13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 H05K1/032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consisting of one material
    • H05K1/0346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consisting of one material containing 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5Insulated conductive substrates, e.g. insulated metal substrate
    • H05K1/056Insulated conductive substrates, e.g. insulated metal substrate the metal substrate being covered by an organic insulating lay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83Dielectric layers
    • H05K2201/0195Dielectric or adhesive layer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layers, e.g.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7Treatments involving liquids, e.g. plating, rinsing
    • H05K2203/0779Treatments involving liquids, e.g. plating, rin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fic liquids involved
    • H05K2203/0786Using an aqueous solution, e.g. for cleaning or during drilling of holes
    • H05K2203/0793Aqueous alkaline solution, e.g. for cleaning or etch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721Of polyim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justment Of The Magnetic Head Position Track Following On Tapes (AREA)
  • Supporting Of Heads In Record-Carrier Devices (AREA)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 Insulated Metal Substrates For Printed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200427583 0)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將由利用構成第一無機物層(主要爲 金屬層)一絕緣層-第二無機物層(主要爲金屬層),或 無機物層(主要爲金屬層)-絕緣層之層構成而成的層合 物之絕緣層的多數樹脂層之濕製程的適合蝕刻之層合物, 以濕製程触刻絕緣薄膜及該層合物而得的電子電路組件, 尤指有關硬碟驅動器用懸吊器(Sorspension )。 【先前技術】 勃發展,半導體封裝物之 電子組件之極小化等亦急 裝的時代。伴隨該事,印 面佈線,再者多層化、薄 電子材料,3 5 ( 1 0 )
之圖案形成方法,係以氯 -絕緣層-金屬層之層構 後,爲採取層間之導通, 態、或肼等濕狀態去除絕 平6—164084號公 間之方法。又於其他的形 性聚醯亞胺(日本特開平 於設置絕緣層成所期待的 近年,隨著半導體技術之蓬 小型化、多腳化、微細間距化、 劇進展、進入所謂高密度實際組 刷電路基板亦由單側佈線朝向兩. 型化正予進行著(岩田、原園、 ,5 3 ( 1 9 9 6 ))。 於形成該種佈線,電路之際 化鐵類酸性溶液蝕刻所謂金屬層 成的基板上之金屬層,形成佈線 以電漿蝕刻、雷射蝕刻等的乾狀 緣層成所期待的形狀(日本特開 報)、電鍍或導電漿等連接佈線 成圖案方法方面,則有採用感光 4 一 1 6 8 4 4 1號公報)等並 -5- (2) (2)200427583 形狀後於其空隙以電鑛方式形成佈線之方法(Electronic 實際安裝學會第7屆硏究討論會預稿集1 9 9 9年發行) 等。 隨著近年的電氣製品之小型化的趨勢,金屬層一高分 子絕緣體層各自的薄膜化進展,以各自1 〇 〇 μ m以下的 膜厚被採用的情形居多。如此以薄膜製作佈線之際,由於 金屬層-高分子絕緣體層之熱膨脹係數的差異,於佈線上 會生成翹曲。 此種基板之翹曲σ,若了解絕緣層及導體層之熱性質 時,則可依下式算出(宮明,三木,日東技報,3 5 ( 3 ),1,(1997))。 3 1 EgE,_ 2h (Ε】2+14ΕιΕ2 +Ε2 ) Ε 1 :金屬之彈性係數 Ε 2 :絕緣層之彈性係數 △ α :金屬一絕緣層間的熱膨脹係數之差 △ 丁:溫度差 由此式,至於使佈線之翹曲降低的方法,被認爲有·· 1 ·降低絕緣層之彈性係數的方法 2 ·降低絕緣層及金屬佈線層之熱膨脹係數差的方法之二 種 -6- (3) (3)200427583 於形成佈線之方法,係將由所謂第一金屬層-絕緣層 -第二金屬層之構成而成的層合物之金屬層蝕刻、供形成 佈線而用的層合物,爲降低層合物之翹曲,有使金屬層及 絕緣層間之熱膨脹係數相同的必要性。因此,至於該種層 合物之絕緣層需採用低膨脹性之聚醯亞胺一事係被提出的 (USP4,543,295,日本特開昭55 — 1 8 4 2 6號公報、曰本特開昭5 2 — 2 5 2 6 7號公報 )° 然而,低膨脹性之聚醯亞胺由於通常並非熱塑性,與 金屬層間之接著性缺乏,欲得能耐實用的附著強度一事係 較困難的。因此,於金屬層及低膨脹性聚醯亞胺之絕緣層 (芯層)之間可將對金屬層有良好的附著性之熱塑性聚醯 亞胺系樹脂或環氧樹脂用作接著劑層係爲人所知的(日本 特開平7 — 5 8 4 2 8號公報)。 此時,以將低膨脹性的芯絕緣層之厚度設成較接著劑 層之厚度厚,用作層合物整體至不出現翹曲爲止。接著劑 層若愈薄則防止翹曲愈具有效果,惟若過薄時,則會損及 接著性。又至少,若合倂芯絕緣層之上下接著劑層的厚度 在芯絕緣層之厚度一半以下時,則由翹曲較難出現的理由 。市售的層合物以接著劑之厚度之和有成爲在芯絕緣層之 厚度以下時居多(日本特開平1 一 245587號公報) 〇 然而,以濕製程蝕刻此等材料時,若此二種材料之蝕 刻率不同時,則通常邊緣材料不成爲直線,即成爲蝕刻率 (4) (4)200427583 較遲的一者殘留的形狀。接著劑層之蝕刻率若較芯絕緣層 亦遲緩時,則挾持芯絕緣層之上面及下面之接著劑層之邊 緣即成爲伸出狀。又,反之,接著劑層係先予鈾刻,即成 爲中心部伸出狀。由於有此種問題點,利用濕蝕刻方式, 欲進行絕緣層之圖案、事係非常困難的,通常藉由採用電 漿或雷射之乾製程進行絕緣層之圖案化。 現在,隨著個人電腦之生產量的急速伸長率,經予配 合於該狀況之硬碟驅動器的生產量亦正增大中。於硬碟驅 動器之被稱作支持讀取磁氣頭之懸吊器的組件,係由連接 銅佈線至不銹鋼之簧片上者,爲對應於小型化使直接銅佈 線形成至不銹鋼之簧片上的無線(wireless )懸吊器者 ’以上即爲主要製品正逐漸變化中。 此種無線懸吊器,係採用由第一金屬層-接著性絕緣 層一芯絕緣層-接著性絕緣層-第二金屬層而成的層合物 經予製作者爲主流。該層合物係可舉出例如以第一金屬層 爲銅之合金箔,以第二金屬層爲不銹鋼箔,以絕緣層爲經 予層合於芯絕緣層及該芯絕緣層之兩面上的接著性絕緣層 者。已採用該層合物之無線懸吊器,係由將以高速旋轉的 碟片上予以掃瞄可施加微細的振動之組件,故佈線之附著 強度係非常重要的。因此,採用該層合物之無線懸吊器係 被要求非常嚴格的規範。 被稱作該無線懸吊器之組件,係有主要利用電鍍形成 佈線之加成(a d d i t i v e )法,及以鈾刻銅箔形成佈線之 減去(S u b s t r a c t i v e )二種製作方法。於減去法之情形 -8- (5) (5)200427583 5進行絕緣層之聚醯亞胺之圖案化時,係由先前所述的理 由採用電漿蝕刻法。 向來,對成爲無線懸吊器用之蝕刻前的原材料之層合 物,蝕刻處理係專爲由乾製程進行的蝕刻,乾製程係對被 處理物通常進行每一樣的處理(每片樣式),由於生產性 惡劣,又裝置亦係高價,有生產成本成爲非常高的缺點。 另一方面,濕製程對長尺度物以連續處理可進行蝕刻,故 生產性較高,有裝置成本亦便宜的優點,然而對被要求嚴 格的規範要求之無線懸吊器用之層合體。以下述理由,在 向來尙未實現成濕製程可實現的程度。 利用濕製程之蝕刻,與利用乾製程之蝕刻相較時,於 成爲蝕刻對象之材料,以鈾刻率成大幅不同的材料居多。 例如,於用作無線懸吊器用的層合物之絕緣層之一部分的 接著劑,係由確保高度的絕緣可靠性之必要性,如前述般 主要被用作聚醯亞胺系樹脂,爲使聚醯亞胺系樹脂具有接 著性,如前述般,以賦與熱塑性係較一般的,惟若將可賦 與熱塑性之柔軟的構造引入聚醯亞胺系樹脂之骨幹內時, 則成爲耐藥品性變強的傾向,因此此種樹脂即成爲利用濕 製程之蝕刻適合性變差的傾向,即成爲與芯絕緣層之蝕刻 率相比呈偏離者。於本詳細說明書,蝕刻率係指由蝕刻生 成的每單位時間之膜厚之減少量。 然而,以低膨脹性聚醯亞胺爲芯絕緣層,以具有接著 性之聚醯亞胺爲接著性絕緣層,將此等的各層組合層合, 並構成由多層而成的絕緣層(例如,接著性絕緣層一芯絕 -9- (6) 200427583 緣層一接著性絕緣層,或接著性絕緣層-芯絕緣層)時, 對此種絕緣層,若施以利用濕製程之蝕刻時,同接著性絕 緣層有耐藥品性較高的傾向,故成爲蝕刻性低劣的傾向, 惟芯絕緣層由於較易受蝕刻,故絕緣層整體之蝕刻未能均 勻進行,有蝕刻形狀未能均勻的問題點存在。
如此,以於無線懸吊器等的電子電路組件用之層合物 的絕緣層之芯絕緣層及接著性絕緣層之蝕刻率爲適當者, 且以使接著劑層之接著性成良好者,欲使相反性質同時成 立一事係有困難的,惟須使同時令人滿意的。 第1圖係對由向來專門適用乾蝕刻之第一金屬層一接 著性絕緣層-芯絕緣層-接著性絕緣層-第二金屬層而成 的無線懸吊器用之層合物,表示由第一金屬層側以濕製程 蝕刻時之層合物之截面的鈾刻形狀之槪念圖。於第1圖,
1係低膨脹性聚醯亞胺樹脂之芯絕緣層。於該芯絕緣層1 之一側面上,第一金屬層2係介由接著性絕緣層4予以形 成,於該芯絕緣層1之另一側面,第二金屬層3係介由接 著性絕緣層4予以形成。如第1圖所示般在濕製程方面, 接著性絕緣層4之蝕刻率與芯絕緣層1相比較低,故接著 性絕緣層4未予蝕刻的部分係殘存成爲屋頂之日照狀,至 於絕緣層整體,即成爲蝕刻狀不均勻者。 向來,至於用於前述層構成之無線懸吊器用之層合物 之接著性絕緣層的聚醯亞胺樹脂,係較適於在濕製程之鈾 刻,接著性優越者則尙未爲人所知的。 -10- (7) (7)200427583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於將由第一無機物層(主要 爲金屬層)一絕緣層-第二無機物層(主要爲金屬層)、 或無機物層(主要爲金屬層)-絕緣層而成的層構成之層 合物之絕緣層,具有芯絕緣層及接著性絕緣層之二層以上 的樹脂層之層合物,具有可進行最合適的蝕刻之接著性絕 緣層,較適於濕製程之蝕刻,具有接著性優越的聚醯亞胺 樹脂之層合物,提供供形成該層合物而用的絕緣薄膜,及 利用該薄膜之電子電路組件。 第一發明 本發明人等,係於以由第一無機物層(主要爲金屬層 )一絕緣層一第二無機物層(主要爲金屬層)、或無機物 層(主要爲金屬層)-絕緣層而成的層構成之層合物之絕 緣層爲二個以上的樹脂層時,精心檢討可得良好的蝕刻形 狀之多種聚醯亞胺樹脂作爲絕緣層之樹脂。 結果’即使於表示良好的接著性之熱塑性聚醯亞胺樹 脂’藉由於樹脂骨幹內具有特定的構造亦發現蝕刻率需成 爲較快。此種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係以使構造上蝕刻率 較快的低膨脹性聚醯亞胺之蝕刻率接近一事成爲可能者, 即使於利用濕製程之蝕刻,亦可得良好的蝕刻形狀。 亦即’本發明之層合物,係由第一無機物層一絕緣層 -第二無機物層、或無機物層一絕緣層而成的層構成之層 合物’該絕緣層係由二層以上的樹脂層所形成,形成該絕 -11 - (8) (8)200427583 緣層之至少一層係具有以一般式(1 )表示的重複單位之 聚醯亞胺樹脂,且具有1 5 0 °C〜3 6 0 °C之玻璃轉移溫 度,對鹼性溶液之溶解速度係較3 // m / m i η大,宜爲 較5 i η大,最宜爲較8 //m/m i η大的聚醯 亞胺樹脂爲特徵。
(在此,R1&R2爲二價的有機基,可爲各自單一的構 造,亦可爲二種以上的構造之組合。η爲2以上的整數。 ) 又,另外的本發明之層合物,係由第一無機物層一絕 緣層-第二無機物層,或無機物層-絕緣層而成的層構成 之層合物,該絕緣層係由二層以上的樹脂層所形成,形成 該絕緣層之至少一層係以具有以一般式(2 )表示的重複 單位之聚醯亞胺樹脂,且具有1 5 0 °C〜3 6 0 t之玻璃 轉移溫度,對鹼性溶液之溶解速度係較3 // m / m i η大 ’宜爲較5// m / mi η大,最宜爲較8// m / mi η大 的聚醯亞胺樹脂爲特徵。
-12- (9) 200427583 可爲二種以上的構造之組合,R 3係由二苯 ,3,,4, 一四羧酸二酐、二苯基硕一 2, 3’一四羧酸二酐、苯均四酸二酐、二苯基 、2 ,3 ,3’,4,—聯苯基四羧酸二酐, ,4’一聯苯基四羧酸二酐、2 ,3 ,3’, 醚四羧酸、2,3,3’,4,4,一二苯基 ,及1 ,4,5,8 -萘四羧酸二酐選出的 上的酸二酐,η及m爲2以上的整數) 至於該時求取溶解速度之條件,以所用 解速度最快的條件進行爲宜。於本發明之實 有以浸漬式(僅使浸漬於已攪拌的溶液內) 件,然而本發明並非受此所限定。通常,以 刻者被視爲較浸沾式在蝕刻速度、蝕刻形狀 刻形狀係與蝕刻方法或條件有關者,實際上 之方法或條件,於表示最高的蝕刻速度時, m / m i η以上時,則層合物之蝕刻形狀 。因此,實際上在7 0 °C浸漬式之條件時, # m / m i η之蝕刻率時,可說是蝕刻形狀 然而,因蝕刻液之組成而異,即使爲水溶液 醇等的低沸點溶劑會使在7 0 °C之蝕刻成爲 % ’該情形由於該触刻液不同而有另外訂定 於本發明,聚醯亞胺樹脂係若通常採取 胃’不論何者均可,層合前可爲薄膜之狀態 驅體之溶液狀態塗布,進行乾燥或醯亞胺化 基硕一 2,3 2,,3, 酮四羧酸二酐 ‘ 3,3,,4 ’ 4,一二苯基 醚四羧酸二酐 一種或二種以 的蝕刻液以溶 施例內雖記載 在7 0 °C之條 利用噴佈之蝕 成爲良好。鈾 於可實施蝕刻 若蝕刻率在3 係成爲良好的 若爲3 成爲良好的。 以大量含有甲 不可實施的情 條件之必要。 聚醯亞胺構造 ,以溶液或前 形成樹脂層者 -13- 200427583 do) 亦可。 於本發明之層合物,宜爲含於前述一般式(1 )或一 般式(2 ) 之二價有機基之中至少莫耳分率在5 0 %以上’更宜爲所有二價有機基爲以一般式(3 )表示者 〇 ~^CH2七 -般式(3) (η爲1〜15爲止的整數) 本發明之層合物較宜的態樣,係含於前述一般式(1 )或一般式(2 )之R i的所有二價有機基係以前述一般 式(3 )表示,且R2所含的二價有機基之中至少莫耳分 率在3 0%以上,宜爲8 0%以上係以一般式(4)表示 者。
—般式⑷ 構成本發明之層合物的絕緣層之內,至少一層宜爲膨 脹係數0 p p hi〜4 0 p p m之低膨脹性樹脂,由蝕刻適 合性之面宜爲低膨脹性聚醯亞胺樹脂,藉由採用低膨脹性 樹脂’因對無機物層之熱膨脹係數可接近絕緣層之低膨脹 性樹脂之熱膨脹係數,可防止層合物之翹曲。 構成本發明之層合物的絕緣層之樹脂層,若爲至少一 層可爲聚醯亞胺樹脂即可,其全部可爲聚醯亞胺樹脂。 於本發明之層合物,形成與至少一者的無機物層間之 -14- (11) (11)200427583 界面的絕緣層,係以前述一般式(1 )或一般式(2 )之 R 1所含的二價有機基之全部係以前述一般式(3 )表示 ,且R 2所含的二價有機基之中至少爲莫耳分率8 〇 %以 上以前述一般式(4 )表示的聚醯亞胺樹脂爲佳。 本發明之層合物之層構成所含的絕緣層,係由第一絕 緣層-第二絕緣層-第三絕緣層而成的層合構造,第一絕 緣層及第三絕緣層之樹脂,以前述一般式(1 )或一般式 (2 ) 所含的二價之有機基全部係以前述一般式( 3 )表示,且R2所含的二價有機基之中至少爲莫耳分率 8 0%以上以前述一般式(4 )表示的聚醯亞胺樹脂,該 第二絕緣層爲膨脹係數〇 p p m〜4 0 p p m之低膨脹性 的聚醯亞胺樹脂者係較宜的態樣。 於本發明之層合物的無機物層,係由所有的無機物層 爲合金銅時,所有的無機物層爲銅時,另一者的無機物層 爲銅’另一者爲合金銅時,一者的無機物層爲銅或銅合金 ,另一者爲不銹鋼時可予選擇。 本發明之絕緣薄膜,係由二層以上的樹脂層而成之絕 緣薄膜,該樹脂層之至少一層係具有以前述一般式(1 ) 表示的重複單位之構造的聚醯亞胺樹脂,且具有1 5 0 t 〜3 6 0 °C之玻璃轉移溫度,由對鹼性溶液之溶解速度較 3 // m / m i η大的聚醯亞胺樹脂而成的絕緣薄膜。 本發明之另外的絕緣薄膜,係由二層以上的樹脂層之 絕緣層而成的絕緣薄膜,該樹脂層之至少一層係具有以前 述一般式(8 )表示的重複單位之構造的聚醯亞胺樹脂, -15- (12) (12)200427583 且具有1 5 0 t〜3 6 0 t:之玻璃轉移溫度,由對鹼性溶 '液之溶解速度較3 // m / m 1 η大的聚醯亞胺樹脂而成的 絕緣薄膜。 本發明之絕緣薄膜,在用作供與無機物層層合而用的 中間材料係有用的。本發明之絕緣薄膜之構成,可作成與 於前述的本發明之層合物之絕緣層相同的構成。 _成本發明之絕緣薄膜的絕緣層之內,至少一層宜爲 膨脹係數〇 p p m〜4 0 p p m之低膨脹性聚醯亞胺樹脂 °藉由採用低膨脹性聚醯亞胺樹脂,對無機物層之熱膨脹 係數接近聚醯亞胺樹脂之熱膨脹係數,故於該絕緣薄膜及 無機物層層合時可防止層合物之翹曲。 本發明之層合物或絕緣薄膜係經蝕刻可製造電子電路 組件^於可合適製造的電子電路組件內,可舉出硬碟驅動 器(H D D )用懸吊器。 於本發明之層合物或絕緣薄膜之蝕刻方面,可適用利 用乾製程之蝕刻或濕製程之蝕刻。本發明之層合物或絕緣 薄膜’係形成絕緣層之至少一層係具有以前述一般式(1 )或一般式(2 )表示的重複單位之構造的聚醯亞胺樹脂 ’且具有1 5 0 t〜3 6 0 t之玻璃轉移溫度,由對鹼性 溶液之溶解速度較3 μ m / m i η大的聚醯亞胺樹脂,即 使利用濕製程之蝕刻,亦可進行精確度良好的蝕刻,有蝕 刻之生產性高且裝置成本亦價廉的優點。 於本發明之利用層合物或絕緣薄膜之絕緣層的濕製程 之蝕刻方面,可採用鹼性溶液。較宜的鹼性溶液,可舉出 -16- (13) (13)200427583 驗一胺系,例如日本特開平1 〇 — 1 9 5 2 1 4號公報所 示的鹼-胺系溶液,惟並未予特別限定。又至於鹼性部分 ’可爲有機系鹼,無機系鹼之任何一者,亦可爲該等的混 合。又鹼性溶液,宜爲進入pH8〜pH 1 4之範圍者, 尤宜爲進入pHl 2〜pHl 4之範圍者。 又本發明之層合物所用的聚醯亞胺樹脂,係與形成界 面之樹脂或無機物間之9 0 °剝離強度宜爲1 〇 〇 g/cm以上,較宜爲3 0 0 g/cm以上,更宜爲 7〇〇g/cm以上。 本發明之絕緣薄膜,係於形成無機物層及層合物之後 ’進行蝕刻亦可,在層合前亦可進行蝕刻。具體而言可舉 出下述的使用形態。 •對絕緣薄膜之兩面,已接著成爲已形成佈線之基板 的無機物層後,進行絕緣薄膜之蝕刻。 •於無機物層之基板上已形成佈線之後,接著絕緣薄 膜’其後將無機物層貼合於絕緣薄膜表面上,蝕刻無機物 層及絕緣薄膜。 •事先將已蝕刻的絕緣薄膜貼合至無機物層。 於本發明之層合物或絕緣薄膜之絕緣層的形態,可採 用由樹脂之塗布而得的被膜或樹脂薄膜。 第二發明 本發明之第二形態之目的,係提供由第一金屬層一絕 緣層-第二金屬層而成的層合構造之層合物,或由金屬層 -17- (14) (14)200427583 一絕緣層而成的層合物,對該絕緣層係由複數層而成的層 合物’提供具有接著劑層之絕緣層的最適蝕刻條件之層合 物’尤其對該種層合物之長尺度物,以連續處理可蝕刻的 生產性高’裝置成本亦低的濕製程之蝕刻最適的條件之層 合物。 本發明人等,係於以由第一無機物層(主要爲金屬層 )一絕緣層-第二無機物層(主要爲金屬層),或無機物 層(主要爲金屬層)-絕緣層而成的層構成之層合物之絕 緣層爲二個以上的樹脂層時,精心檢討可得良好的鈾刻形 狀之樹脂層之蝕刻率之比。結果,若各樹脂層之蝕刻率之 比在6 : 1〜1 : 1之範圍內,宜爲4 ·· 1〜1 : 1之範 圍內時,發現可得良好的蝕刻形狀。 亦即,本發明係由第一無機物層一絕緣層一第二無機 物層,或無機物層-絕緣層而成的層構成之層合物,該絕 緣層係由二層以上的樹脂層所形成,該絕緣層之各層的蝕 刻率之較大者與較小者之比,爲6:1至1:1之範圍, 宜爲4:1〜1:1之範圍爲特徵的層合物。於本發明, 蝕刻率係由蝕刻所生成的每單位時間之膜厚之減少量。 於本發明之層合物,接著劑層對無機物層或芯絕緣層 之接著強度,對所有的被著體宜爲3 0 0 g/cm以上, 對所有的被著體較宜爲1 0 0 0 g/cm以上。 至於本發明之層合物所用的無機物,可舉出單晶矽、 金屬氧化物等,惟並未予特別限定。至於該金屬,可舉出 銅,鐵等的純金屬之外,不銹鋼等的合金,惟並非受此特 -18- (15) 200427583 別限定。又,將金屬予以表面處理,即使爲具有並非金屬 的無機物之層,例如具有陶瓷層之金屬亦無妨。尤其使用 於採用本發明之層合物於硬碟驅動器用懸吊器之情形,由 需具用作彈簧之特性一事,以將不銹鋼等高彈性金屬及或 爲佈線之銅箔或合金銅箔予以層合者爲宜。
另外的態樣係由二層以上的樹脂層所形成的絕緣薄膜 ,各樹脂層之蝕刻率較大者與較小者之比,以在6 : 1至 1 : 1之範圍爲特徵之絕緣薄膜。
本發明之層合物之製造技巧並未予特別限定。具體的 可舉出:直接塗布聚醯亞胺溶液於金屬上並予乾燥,或塗 布聚醯亞胺前驅體並予乾燥使熱醯亞胺化,於金屬上設置 接著性絕緣層,與成爲芯絕緣層之薄膜熱壓著的技巧,或 於已設置於金屬上的聚醯亞胺接著性絕緣層上塗布可成爲 芯絕緣層之聚醯亞胺系樹脂或其前驅體之溶液,乾燥或乾 燥後予以加熱醯亞胺化並設置芯絕緣層後,於其上以前述 的操作步驟設置接著性絕緣層,與金屬熱壓著,而得層合 材之方法等。又,將作成樹脂薄膜之形態的本發明之絕緣 薄膜與成爲基板及/或佈線之無機物層接著,用作層合物 亦可。 採用上述本發明之層合物或絕緣薄膜,並予蝕刻,宜 爲以濕製程蝕刻可製作電子電路組件。採用絕緣薄膜並製 作電子電路組件時,對將前述本發明之絕緣薄膜及無機物 層合並作成層合物者予以蝕刻,宜爲以濕製程軸刻可予製 作。 -19- (16) (16)200427583 在本發明單單「蝕刻」係不僅濕製程方面,亦包括乾 製程之情形。 又於本發明,「層合物」或「層合」除使薄膜狀者層 合的情形外,亦包括使特定的層形成於基板上的情形。 貫施發明而採的最佳形態 以下具體的說明本發明。 第一發明 於由電子構件所用的主要金屬層而成之無機物層及絕 緣層之層合物的絕緣層部分,爲防止層合物之翹曲,且爲 使絕緣層及無機物層之間的接著性成良好者,如前述,以 於低膨脹性芯絕緣層之一側的面或兩面上設有熱塑性之接 著性絕緣層之層合構造。通常接著性之樹脂係熱膨脹性大 ,以該單體與金屬層合時則會生成翹曲。因此,將使金屬 及熱膨脹係數配合的低膨脹性之絕緣層之厚度,以設成較 接著性絕緣層之厚度增厚的情形,則層合物整體係翹曲成 爲不在表面出現,接著性絕緣層若愈薄,則在肪止翹曲方 面雖愈具有功效,惟若過薄時,則有接著性降低的情形。 又至少,配合芯絕緣層之上下的接著性絕緣層的厚度若在 芯絕緣層之厚度之一半以下時,則較難出現翹曲。 以濕製程蝕刻層合物時,若有多數的樹脂層之絕緣層 之材料的蝕刻率不同時,則通常邊緣之形狀係不成爲直線 、成爲蝕刻率較慢的一者會殘存的形狀,例如於第1圖所 -20- (17) (17)200427583 示的層合物,若接著性絕緣層之蝕刻率較遲時,則上面及 下面會成爲伸出狀。該相反的情形,接著性絕緣層係先予 蝕刻,且中心部成爲伸出般。 若以在鹼溶液之聚醯亞胺系樹脂之蝕刻爲例時,則聚 醯亞胺鍵結受溶液中之氫氧化物離子攻擊,成爲聚醯胺酸 。在此狀態,較聚醯亞胺之時成爲容易溶於鹼溶液,惟再 者,聚醯胺酸之醯胺基會遭受氫氧化物離子之攻擊,以經 予加水分解的聚合物之分子量會下降而溶解性提高。又具 有較易加水分解於分子鏈中之基,亦有因而經予加水分解 〇 由此機構,蝕刻率係直鏈上的聚合物時,在該程度較 不影響分子量之大小。實際上,即使以本發明人等進行的 實驗亦會出現加強上述的假誤之數據。 一般,被稱作低膨脹性的聚醯亞胺之泛用的物之組成 ,至於主骨幹可分成已採用苯均四酸二酐之系統,及採用 聯對苯二甲酸二酐之系統。將苯均四酸二酐使用於絕緣層 之情形,以源自構造之電子要因等影響較難顯現耐鹼性, 亦即已知鹼蝕刻係較難進行,於構造內具有成爲於本發明 之層合物的絕緣層之芯絕緣層的低膨脹性聚醯亞胺內,宜 爲構造內具有苯均四酸二酐者’另一方面’聯對苯二甲酸 二酐系聚醯亞胺,在耐鹼性良好一事係爲人所知的,由於 採用作本發明之絕緣層之芯絕緣層’故藉由聚醯亞胺之另 一原材料之二胺’以較難顯現耐鹼性爲佳。 於接著性之熱塑性樹脂,以需採用前述的苯均四酸二 -21 - (18) 200427583 酐於主骨幹上係較難的。此爲若採用苯 較難顯現熱塑性,接著性並不充足所致 等係具有與苯均四甲酸二酐類似的構造 經予加水分解至氫氧化物離子的酯鍵結 塑性之柔軟的骨幹之酸二酐,著眼於雙 苯偏三酸本身由於構造上係類似於 接苯偏三酸之部位有關,雖然尤其未予 與熱塑性至樹脂全體之觀點,以具有烴 酸系二酐爲宜。 其中,以乙二醇雙苯偏三酸二酐( 爲原料的聚醯亞胺樹脂,向來係經予詳 有接著性良好(日本特開平1 0 — 1 5 日本特開平1 〇 一 1 6 8 1 87號公報 形成本發明之層合物或絕緣薄膜所 之樹脂,係主要爲聚醯亞胺或類似該物 含有源自雙苯偏三甲酸系二酐時,則未 並未予限定,若爲具有耐熱性或絕緣性 亞胺鍵結之多少係未予影響。又以上述 酸二酐(簡稱:Τ Μ E G )與類似的構 氧原子間之碳數,即使非爲2者,則耐 認爲同樣的性質,惟在與鹼之反應性之 最宜。 至於以接著性絕緣層所用的聚醯亞 爲丁 Μ E G以外的成分,在不損及物性 均四酸二酐時,有 ,因此,本發明人 ’且於骨幹內具有 ,以具有可顯現熱 苯偏三酸二酐。 苯均四酸,故與連 限定,惟由容易賦 系二醇類雙苯偏三 簡寫:Τ Μ E G ) 細的檢討,被報導 2 6 4 7號公報、 )° 用的接著性絕緣層 之樹脂,惟骨幹內 予特別限定,尤其 的樹脂時,則聚醯 的乙二醇雙苯偏三 造,乙二醇部位之 加水分解性被視作 面,則以Τ Μ E G 胺系樹脂之原料作 之範圍,於構造中 -22- (19) 200427583 含有其他的酸野成分亦可,至於其他的酸酐’除雙本偏二 甲酸系酸二酐之外,雖可舉出二苯基硕一 2 ,3 ,3,, 4,一四殘酸二酐、二苯基硕一 2 ,2,,3 ,3,一四羧 酸二酐、苯均四甲酸二酐、二苯基酮四羧酸二酐、2 ,3 ,3,,4,一聯苯基四羧酸二酐、3 ,3,,4,4,—聯 苯基四羧酸二酐、2 ,3 ,3,,4,_二苯基醚四羧酸二 酐、2 ,3,3,,4,4,一二苯基醚四羧酸二酐、1 , 4,5 ,8 —萘四羧酸二酐等,惟並非受特別限定。 至於以接著性絕緣層所用的聚醯亞胺系樹脂之原料用 作二胺,可舉出脂肪族二胺,以一般式(5 )表示的芳香 族二胺或以一般式(6 )表示的芳香族二胺。此等二胺係 可以單獨或混合二種以上使用。
OU h2n 一般式⑸ R 3表示烷基、氟取代烷基、烷氧基、鹵基。n表示〇 4之整數。惟n個R 3可爲相同,亦可爲不同〕。
C ( C Η 3 )卜、 C ( C F 一般式(6) —S —及 23 (20) (20)200427583 一 S〇2 —表示的群體選擇的任一鍵結基。R 4、R 5、
Re係可爲相同,亦可爲不同,與R3同義。x、y、z 及m表示〇〜4之整數。再者(m + 1 )個之A可爲相同 亦可爲不同)。 至於脂肪族二胺,可予例示出1 ,2 —二胺基乙烷、 1 ,3 — 一胺基丙院、1 ,4 —二胺基丁院、1 ,5 —二 胺基戊烷、1 ,6 -二胺基己烷、1 ,7 —二胺基庚烷、 1 ,8 —二胺基辛烷、1,9 —二胺基壬烷、1 ,10 - 二胺基癸烷等。 至於以前述一般式(5)或前述一般式(6)表示的 芳香族二胺可予例示出鄰-伸苯基二胺、間-伸苯基二胺 、對一伸苯基二胺、2 ,4 一甲苯二胺、3 ,3,—二胺 基二苯基醚、3 ,4,—二胺基二苯基醚、4,4,一二胺 基二苯基醚、3,3” —二胺基二苯基甲烷、3 ,4’一二 胺基二苯基甲烷、4,4’一二胺基二苯基甲烷、3 ,3’ 一二胺基二苯基酮、4,4’一二胺基二苯基酮、3 ,3’ 一二胺基二苯基硫醚、4,4’一二胺基二苯基硫醚、1 ,3 —雙(3 -胺基苯氧基)苯、1 ,4 一雙(3 -胺基 苯氧基)苯、1 ,4 一雙(4 —胺基苯氧基)苯、2,2 一雙(4— (3 —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 -雙 〔4 一 (4 一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4 ,4’一雙( 對一胺基苯氧基)二苯基硕一 3 ,4’一雙(對一胺基苯 氧基)二苯基碾、3 ,3’一雙(對一胺基苯氧基)二苯 基碾、4 ,4’一雙(4 -胺基苯氧基)聯苯基等的芳香 -24- (21) (21)200427583 族二胺。 至於以接著性絕緣層所用的聚醯亞胺系樹脂之原料用 作二胺,由耐熱性等的點,以採用芳香族二胺較脂肪族二 胺爲宜。 本發明之層合物之絕緣層所用的熱塑性樹脂,係具有 玻璃轉移溫度(T g )較熱分解溫度低的溫度之樹脂。通 常’玻璃轉移溫度係由示差熱分析予以求得,惟適宜上, 以於動態黏彈性測定之T a η ό之波峰爲玻璃轉移溫度亦 可。於本發明,以利用動態黏彈性使T g成基準時,惟樹 脂較脆而未能耐動態黏彈性之測定時等,利用示差熱分析 求取玻璃轉移溫度亦可。 若由形成層合物之際之熱壓著條件考慮時,則宜爲具 有3 6 0 °C以下的玻璃轉移溫度者,又由軟焊耐熱等的耐 熱性之觀點,宜爲具有1 5 0 °C以上之玻璃轉移溫度。再 者’在玻璃轉移溫度以上,即使儘可能以貯藏彈性率較低 的樹脂者施加較大的壓力,亦較容易出現接著性。 於本發明,蝕刻率係指使層合物接觸蝕刻液時每單位 時間之膜厚度之減少量。此時,溫度若爲能保持蝕刻液爲 液體之狀態時,則任何溫度均可,與蝕刻液之接觸方法亦 可採用浸沾之方法,噴布之方法等任何方法。又,關於本 發明之層合物使用的樹脂,在不損及蝕刻之範圍,添加添 加劑亦可。 通常在較高的溫度若進行蝕刻時,僅以較蝕刻所需的 時間短即可。故宜爲在4 0 °C以上,較宜爲6 0 °C以上進 •25- (22) (22)200427583 行飽刻即可。惟,至於蝕刻液之成分,加入有在該溫度會 揮發的成分,有由於其揮發使鈾刻液之壽命,或操作性低 劣的情形’以該物性未降低的溫度進行爲宜。又多數的触 刻液大多爲水溶性。該情形,蝕刻液會沸騰,故以在 1 1 0 °c以下的溫度進行爲宜。 於下述所示的實施例,雖然表示於7 〇 °c之蝕刻率, 惟終究僅能選擇7 0 °C作爲指標,原本該蝕刻液以在更能 表示出触刻性能之溫度或條件進行即可。然而,於該情形 ’使所謂3 // m / m i η之蝕刻率降低的樹脂,由於會生 成拉曳末端或截面形狀非爲直線等的不合適,並不宜而成 爲不能供實用者。 於利用本發明之層合物或絕緣薄膜之絕緣層的濕製程 的鈾刻’係可採用鹼性溶液。較宜的鹼性溶液,雖可舉出 鹼性胺系,例如日本特開平i 〇 一 ;[ 9 5 2 1 4號公報所 示的鹼性胺系溶液,惟並未予特別限定。又至於鹼性成分 ’可爲有機系鹼基、無機系鹼基之任一者,該等的混合亦 可。又鹼性溶液,宜爲進入p Η 8〜ρ Η 1 4之範圍者即 可’尤宜爲進入ΡΗ12〜ρΗ14之範圍者即可。 又本發明之層合物所用的聚醯亞胺樹脂,係形成界面 之樹脂或與無機物間之9 〇 °剝離強度在1 〇 〇 g / c m 以上,較宜爲300g/cm以上,更宜爲700 g / c m以上。 接著性絕緣性層所用的聚醯亞胺系樹脂之合成法並未 予特別限定,在溶液中形成聚醯胺酸後,塗布成形予以熱 -26· (23) (23)200427583 醯胺化亦可,以在溶液中加熱迴流進行醯亞胺化亦可。又 採用醋酸酐等的脫水觸媒並利用化學性醯亞胺化合成者亦 可 〇 至於本發明之層合物所用的無機物,可舉出金屬、單 晶矽、金屬氧化物等,惟並未予特別限定。至於該金屬’ 除銅,鐵等的純金屬之外,可舉出不銹鋼等的合金,惟並 未予特別限定。又表面處理金屬,即使爲非爲金屬之無機 物之層,例如具有陶瓷層之金屬亦可。尤其於採本發明之 層合物用作硬碟用懸吊器時,由需具用作彈簧之特性,以 層合不銹鋼等的高彈性金屬及成爲佈線之銅箔或合金銅箔 者爲宜。 製作層合物之技巧並未予別限定。具體上對金屬直接 塗布聚醯亞胺溶液至金屬並予乾燥,或塗布聚醯亞胺並予 乾燥使熱醯亞胺化,於金屬上設置接著性絕緣層,與成爲 心絕緣層之薄膜熱壓著的技巧,或於已設於金屬上的聚醯 亞胺接著性絕緣層上塗布可成爲絕緣層之聚醯亞胺系樹脂 或其前驅體之溶液乾燥,或乾燥後予以加熱醯亞胺化而設 置芯絕緣層後,於其上以前述的操作順序設置接著性絕緣 層,與金屬熱壓著,可得層合材之方法等。又將與製成樹 脂薄膜之形態的本發明之絕緣薄膜與成爲基板及/或佈線 之無機物層接著,而得層合物亦可。 於本發明之層合物的接著性絕緣層所用的樹脂之重量 平均分子量,由對層合物或薄膜之製程的適合性方面,雖 亦可依其分子構造,惟一般宜爲6 0 〇 〇以上5 0 0 0 0 -27- (24) (24)200427583 以下。尤宜爲8000以上looooo以下。分子量若 爲5 0 0 0 0 0以上,雖較難製得均勻的塗膜,在 6 0 0 0以下時則成膜性低劣較難得均勻的接著性之塗膜 〇 又,接著性係藉由以溶液之狀態塗布予以成形亦可, 亦可利用其他的方法。 電子電路組件, 電子電路組件之形成,通常可依下述方法進行,惟並 未予特別限定。 首先,於欲形成電路之側的本發明之層合物之金屬表 面上藉由塗布感光性樹脂層或層合予以形成。因此,使所 期待的圖案之係經予繪製的光罩附著,照射感光性樹脂具 有靈敏度之波長之電磁波。以指定的顯影液使若爲正片型 感光性樹脂之感光部,若爲負片型感光性樹脂之未曝光部 溶出,於金屬上形成所期待的電路之影像。將該狀態者浸 漬於使氯化鐵水溶液類金屬溶解的溶液內,或使以將溶液 噴霧於基板上而曝露的金屬溶出後,以指定的剝離液剝離 感光性樹脂作爲電路。 接著,於已形成於基板之電路上,以與上述的金屬層 之圖案化相同的技巧,以乾製程或濕製程對絕緣層予以圖 案化。例如於濕製程時,使所期待的圖案之像經予繪製的 光罩附著,照射感光性樹脂具有靈敏度之波長之電磁波。 以指定的顯影液使若爲正片型感光性樹脂之感光部’若爲 -28- (25) (25)200427583 負片型感光性樹脂之未曝光部溶出,形成所期待的圖案。 將該狀態者浸漬於使絕緣層之樹脂溶解的溶液,例如鹼性 胺系聚醯亞胺蝕刻液等內,或使以將溶液噴霧於基板上而 曝露的絕緣層樹脂後,以指定的剝離液剝離感光性樹脂。 以利用電漿鈾刻製程製作的不銹鋼爲無機物層之懸吊 益及利用濕触刻製作的相同懸吊器,若依兩不錄鋼表面之 分析結果時,採用電漿蝕刻製程製作的懸吊器,係使絕緣 層所用的樹脂可予去除,已露出的金屬表面與電漿反應, 可予確認出表面成爲無機的氮化物及/或無機的氟化物。 於電漿蝕刻製程時,於金屬表面上經予檢出氮化物及/或 無機的氟化物之理由,恐怕可被視作電漿蝕刻氣體爲在 2 0 0 °C以上的高溫,絕緣層之聚醯亞胺等的樹脂經予去 除之後使露出不銹鋼表面,爲使已露出的不銹鋼表面與電 漿反應而生成的。 另一方面,利用濕鈾刻製程已實現良好的蝕刻形狀之 懸吊器,係由聚醯亞胺經予去除且已露出的不銹鋼表面未 能檢出無機的氮化物、無機的氟化物、可予確認出不引起 表面之變化。此特徵係本發明首先利用濕蝕刻製程作成可 製作的懸吊器等之電子電路組件上特有的特徵。於濕蝕刻 製程時,未被發現有金屬表面之變化的理由,大致係濕蝕 刻所用的藥液主要使用鹼系溶液,惟通常與無機物間之反 應性相比係與金屬間之反應性較低所致,又處理溫度亦低 至1 0 0 °c以下,處理時間亦短至數分,可被視作使聚醯 亞胺經予去除之後露出的不銹鋼之表面較難變化所致。 -29- (26) (26)200427583 第二發明 於由電子構件所用的金屬層及絕緣層之層合物的絕緣 層’爲防止層合物之翹曲,且爲使絕緣層與金屬層之間的 接著性成良好者,如前述,以於低膨脹性芯絕緣層之兩面 上設有熱塑性接著劑層之層合構造。宜爲構成絕緣層之至 少一層爲聚醯亞胺樹脂。又依情況而異,構成絕緣層之所 有層亦可爲聚醯亞胺樹脂。 然而,接著劑層所用的接著性之熱塑性樹脂由於熱膨 脹係數較大,接著劑層若與金屬層層合時,則變成容易生 成翹曲。故以將已選擇成至金屬層及熱膨脹係數類似的低 膨脹性樹脂之芯絕緣層的厚度增加至較接著劑層之厚度厚 以層合物全體使翹曲變成較難出現在表面一事即成爲重要 的。對芯絕緣層若接著劑層愈薄則對翹曲愈佳,惟若過薄 時,則損及接著性。配合芯絕緣層之上下的接著劑層之厚 度若在芯絕緣層之厚度一半以下時,則翹曲較難發生。 於本發明之層合物的絕緣層之層構成,如前述般,尤 其在濕製程鈾刻時,構成絕緣層之各樹脂層的蝕刻率若不 同時,則一般邊緣之形狀不能成直線而成爲蝕刻率較慢者 殘留的形狀。於第1圖所示的層合物,若接著劑層之蝕刻 率過慢時,則成爲上側的接著劑層與下側的接著劑層伸出 般,其相反的情形(接著劑層之蝕刻率過快時),接著劑 層先予蝕刻,成爲中心部伸出般。理想上,已配合芯絕緣 層及接著劑層之絕緣層若具有完全相同的蝕刻率時,則可 被預測能美觀的成爲利用蝕刻製作的形狀,惟在濕製程之 -30- (27) (27)200427583 蝕刻,以接著劑層及芯絕緣層之蝕刻率大大的不同居多。 本發明人等係著眼於由無線懸吊器用等的高精密度電 子電路組件用之第一金屬層-絕緣層-第二金屬層、或金 屬層一絕緣層而成的層構成之層合物,構成絕緣層之芯絕 緣層與接著劑層各一層之厚度之最大比爲4:1時,若爲 具有芯絕緣層之蝕刻率之1 / 4之蝕刻率的接著劑層時, 由於在相同時間予以蝕刻,故可得良好的形狀一事,若予 成立假說時,則利用實驗,證明此事。 通常,材料之對蝕刻劑的蝕刻率,係可被視作各材料 固有者,依測定該蝕刻率之條件而決定的値。然而,以溫 度或蝕刻技巧等的蝕刻條件等,亦可被視作蝕刻率變動, 惟本發明之層合物或絕緣薄膜係蝕刻後的形狀成爲問題所 在。因此,於本發明,蝕刻率之測定方面,即使爲實際上 進行蝕刻之各種溫度,亦以蝕刻後的形狀若成爲良好即可 ,亦即,本發明係絕緣層之各層的蝕刻率之相關關係滿足 特定的條件時,則以該條件進行蝕刻時,不與溫度相依, 蝕刻後的形狀成爲良好者。 進行蝕刻之溫度實質上任何次數亦可,蝕刻劑若係可 發揮蝕刻劑之性能的溫度即可。尤以蝕刻劑爲水溶液時, 宜爲0 °C〜1 1 0 °c之間,溫度若較低時,則因通常触刻 率變遲。故若溫度較高會沸騰,作業性並不佳,故較宜在 3 0 °C〜9 0 °C之範圍。更宜爲可抑制由於成分之蒸發等 引起的蝕刻劑組成之變化,且爲使蝕刻時間縮短,以在 5 0 °C〜9 0 °C進行蝕刻即可。 -31 - (28) (28)200427583 然而芯絕緣層係爲防止層合物之翹曲,可採用與金屬 合倂熱膨脹係數之材料。另一方面,接著劑層係爲賦與接 著性,可採用熱塑性樹脂,惟此種接著劑層之熱膨脹係數 因較金屬層亦大,故成爲層合物之翹曲原因,以亦較芯絕 緣層之厚度薄可防止翹曲較佳。 通常,接著劑層爲二層時,接著劑層之二層部分之厚 度若較芯絕緣層之厚度薄時,則不出現翹曲,理想上以在 芯絕緣層之厚度之一半以下較佳。由此事可知,接著劑層 一層之厚度設成芯絕緣層之1/4以下時爲佳。然而,金 屬層之表面之凹凸若超過接著劑層之厚度時,則接著劑層 不受該凹凸咬入,而有未能顯現接著強度之情形,故接著 劑層之厚度之下限,以設成金屬層表面之凹凸的最大高低 差爲佳。 至於樹脂用蝕刻溶液,採用鹼溶液,以濕製程蝕刻聚 醯亞胺系樹脂時爲例時,醯亞胺鍵結受溶液中之氫氧化物 離子攻擊,成爲聚醯胺酸。在此狀態,亦較聚醯亞胺之時 成爲容易溶解於鹼溶液內,惟再者,可被視作醯胺酸之醯 胺基遭受氫氧化物離子之攻撃,經予加水分解以聚合物之 分子量下降使溶解性提高。又於分子鏈中具有容易加水分 解的基時,該基之位置亦有經予加水分解時。 利用此機構,蝕刻率係直鏈上之聚合物時,可被認爲 未出現該程度分子量之影響,實際,即使本發明人等所進 行的實驗亦出現補強上述假說之數據。 至於已介紹前述習用技術之日本特開平6 — -32- (29) (29)200427583 1 6 4 0 8 4號公報將使以接著性優良的聚醯亞胺貼合於 單面上已層合銅箔的聚醯亞胺薄膜而成的層合物之蝕刻率 較慢的聚醯亞胺層配置於作用蝕刻液之側,防止聚醯亞胺 層之側蝕刻的發生。針對此,在本發明之層合物,由作用 蝕刻液之側配置的聚醯亞胺層係鈾刻率較快、較慢的順序 不論何者均可,正規定者多數的聚醯亞胺層之蝕刻形狀可 予許可的範圍。因此,若依日本特開平6 — 1 6 4 0 8 4 號公報之理論時,由蝕刻率較慢的聚醯亞胺層/蝕刻率較 快的聚醯亞胺層/蝕刻率較慢的聚醯亞胺層而成的層合物 之倉虫刻,雖由兩面有進行餓刻之必要,惟在本發明在發現 適於由單側進行蝕刻時之蝕刻率旳範圍之點上係有特徵的 〇 於本發明所用的接著劑層之樹脂,主要以聚醯亞胺或 類似於該聚醯亞胺之樹脂爲宜,惟並非受該等所限定,若 爲具有耐熱性或絕緣性之樹脂時,則並不依有無醯亞胺鍵 結而定。又本發明說明書所使用的貯藏彈性係數,係於以 鍵著等方式使絕緣層及被著物接著時以採取接著劑之狀態 的貯藏彈性係數,於成爲三層材時之最終形態時並非接著 歩驟時及分子構造等已變化的狀態之貯藏彈性係數。 本發明之接著劑層的重量平均分子量,雖亦依其分子 檎造而定,惟一般以6 0 0 0以上5 0 0 〇 〇以下爲宜。 尤宜爲8 0 0 0以上1 0 〇 〇 〇 0以下。分子量若爲 5〇0000以上時,較難獲得均勻的塗膜,在6〇〇〇 以下成膜性低劣較難獲得均勻的接著劑之塗膜。 -33- (30) (30)200427583 又’接著劑係藉由以溶液之狀態塗布予以成形亦可, 以其他的方法亦可。再者,在前驅體或其衍生物之狀態下 於成形後進行處理製成所期待的構造亦可。 電子電路組件 電子電路組件之形成,通常可依下述方法進行,惟並 未予特別限定。 胃失於欲形成電路之側的本發明之層合物之金屬表 面_h藉由塗布感光性樹脂層或層合予以形成。因此,使所 期待的圖案之像經予繪製的光罩附著,照射感光性樹脂具 有靈敏度之波長之電磁波。以指定的顯影液使若爲正片型 感光性樹脂之感光部,若爲負片型感光性樹脂之未曝光部 溶出’於金屬上形成所期待的電路之影像。將該狀態者浸 漬於使氯化鐵水溶液類金屬溶解的溶液內,或使以將溶液 噴霧於基板上而曝露的金屬溶出後,以指定的剝離液剝離 感光性樹脂作爲電路。 接著,於已形成於該金屬表面上之電路上同法使所期 待的圖案之像經予繪製的光罩附著,以乾或濕製程將絕緣 層予以圖案化。 以利用電漿蝕刻製程製作的不銹鋼爲無機物層之懸吊 器及利用濕蝕刻製作的相同懸吊器,若依兩不銹鋼表面之 分析結果時,採用電漿蝕刻製作的懸吊器,係使絕緣層所 用的樹脂可予去除,已露出的金屬表面與電漿反應,可予 確認出表面成爲無機的氮化物及/或無機的氟化物。於電 -34- (31) (31)200427583 漿鈾刻製程時,於金屬表面上經予檢出氮化物及/或無機 的氟化物之理由,恐怕可被視作電漿触刻氣體爲在2 0 0 °C以上的高溫,絕緣層之聚醯亞胺等的樹脂經予去除之後 使露出不銹鋼表面,爲使已露出的不銹鋼表面與電漿反應 而生成的。 另一方面,利用濕蝕刻製程已實現良好的蝕刻形狀之 懸吊器,係由聚醯亞胺經予去除且已露出的不銹鋼表面未 能檢出無機的氮化物、無機的氟化物,可予確認出不引起 表面之變化。此特徵係本發明首先利用濕蝕刻製程作成可 製作的懸吊器等之電子電路組件上特有的特徵。於濕蝕刻 製程時,未被發現有金屬表面之變化的理由,大致係濕蝕 刻所用的藥液主要使用鹼系溶液,惟通常與有機物間之反 應性相比係與金屬間之反應性較低所致,又處理溫度亦低 至1 0 0 °C以下,處理時間亦短至數分,可被視作使聚醯 亞胺經予去除之後露出的不銹鋼之表面較難變化所致。 【實施方式】 〔實施例A 1〕 蝕刻性試驗 試樣係將由乙二醇雙苯偏三甲酸二酐及4 ,4 5 —二 胺基二苯基醚而成的聚醯亞胺樹脂(聚醯亞胺A )採用作 供接著性絕緣層而用的樹脂,採用將由3 ,3 ’,4,4, 一聯苯二甲酸二酐與4,4,一二胺基二苯基醚而成的聚 醯亞胺樹脂(聚醯亞胺B )採用作供接著性絕緣層而用的 -35- (32) (32)200427583 樹脂爲比較例。又至於成爲芯絕緣層之低膨脹性聚醯亞胺 ,係採用厚度1 2 . 5 之聚醯亞胺薄膜AP I KAL N P I (商品名,鐘淵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蝕刻液 係採用東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鹼-胺系聚醯亞胺蝕 刻液T P E — 3 0 0 0 (商品名)並進行蝕刻試驗。 至於此等的接著性樹脂,各自以聚醯亞胺之狀態使溶 解於N -甲基一 2 —吡咯烷酮(簡稱:Ν Μ P )並製作溶 液,於1 5 c m X 1 5 c m之大小,膜厚1 0 0 // m之 S U S 3 0 4板(新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上以 旋塗方式塗布至成膜厚2 0//m〜40//m,於1 8 0°C 3 0分鐘烘箱內乾燥。將該物裁切成長度約1 · 5 c m, 寬度約2 c m,中心部上用美工刀片施予割痕後,用觸針 式膜厚計 ( Dektak 1 6 0 0 0 ;商品名、Sloan
Technology 公司製造)測定膜厚,作爲初期的膜厚,其 後,經予調整成7 0 0 °C並浸漬於用磁石攪拌子予以攪拌 至可發生漩渦的程度的聚醯亞胺蝕刻液T P E - 3 0 0 0 (商品名,東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用 Dektak 1 6 0 0 0 (商品名,Sloan Technology 公司製造)每 一浸漬時間與測定初期膜厚時約略相同的位置之膜厚’以 由初期的膜厚減去浸漬後的膜厚者作爲膜厚之減少量。下 述表1內表示各試樣之每一時間的膜厚之減少量’亦即蝕 刻率。 -36- (33) (33)200427583 表A 1 試樣名 倉虫刻率(// m / m i η) 聚醯亞胺A 約 1 1 // m/mi 11 聚醯亞胺B 約 0 · 1 // m / m i n APIKAL NPI ,約 2 0// m/min 由而,可知聚醯亞胺A係具有良好的蝕刻率。 〔實施例A 2〕 圖案形狀評估
將厚度12 · 5/zm之APIKALN PI薄膜( 商品名,鐘淵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裁切成1 5 c m X 1 5 c m之正方形,並以弱黏著膠帶牢固的貼合於厚度 1 0 0 // m之S U S 3 0平板(新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至不生成皺紋。將與實施例A 1採用的聚醯亞胺A 、聚醯亞胺樹B,以與前述實施例A 1相同的乾燥條件予 以成膜至乾燥後之膜厚成2 . 5//m±〇 · 3//m。其後 由支持體之S A S板剝離並反折,又貼合薄膜至不生成皺 紋,同法將聚醯亞胺A、聚醯亞胺B予以成膜。將此剝離 ,成爲附有接著性絕緣層之薄膜A,B。 將此等的附有接著性絕緣層之薄膜,用厚度2 0 // m 之SUS 3 04HTA箔(商品名,新日本製鐵公司製 造)及厚度18//m之銅合金箔C7025 (商品名, •37- (34) 200427583 A u 1 i η公司製造)’朝薄膜側 MPa壓力在300 °C 10分 S U S :絕緣層··銅之三層材 遮住S U S側並將此三層 刻銅箔。於如此露出的接著性 度6 · 5m/mi η輥筒之表 k g / c m之線壓層合厚度5 後,在室溫靜置1 5分鐘後, 光機以100mJ/cm2曝 ,以NA2CO3 1重量%水 2kg 4 0秒鐘將乾薄膜光P」 其後予以乾燥,浸漬於在 可生成漩渦狀的蝕刻液T P E 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乾 膜至成掩膜之形狀的時刻,取 N a〇Η水溶液以噴佈壓力1 。如此用S Ε Μ (掃瞄型電子 待的形狀之絕緣層,確認蝕刻 已採用聚醯亞胺Β之層合 於芯絕緣層之上成爲接著性絕 用聚醯亞胺Α之層合物,以約 角爲在4 5 °C,惟邊緣呈直線 第2圖係表示拍攝出本實施例 合物之蝕刻形狀的S Ε Μ (掃 挾持銅箔之素面,以1 鐘予以真空壓著,製作 〇 材浸漬於氯化鐵溶液內,蝕 絕緣層面上以熱層合機以速 面溫度1〇5°C,2〜4 V m之鹼顯影型乾薄膜光阻 採用指定的掩膜,用附著曝 光。在室溫靜置15分鐘後 溶液,在3 0 °C,噴佈壓力 &顯影。 7 0 t以磁石攪拌器攪拌至 一3000 (商品名,東麗 淨俐落的經予去除聚醯亞胺 出,用50 °C之3重量% k g將乾薄膜光阻予以剝離 顯微鏡)照相觀察製成所期 形狀。 物,係殘存接著性絕緣層並 緣層伸出的形狀。關於已採 2分鐘可去除絕緣層,推拔 狀,顯示出良好的形狀。於 A 2所得的聚醯亞胺A之層 瞄型電子顯微鏡)照相。 -38- (35) (35)200427583 (實施例A 3 ) 黏彈性評估 將前述實施例A 1採用的聚醯亞胺A塗布於1 〇 c m X 1 0 c m,膜厚1 2 μ m之銅箔上’在1 8 0 t烘箱內 乾燥3 0分鐘,使成約2 5 μ m膜厚之塗膜後,於液溫 5 0 °C,4 5 ° B e氯化鐵中進行銅箔之蝕刻,而得聚醯 亞胺薄膜(聚醯亞胺A )。將所得的聚醯亞胺A之薄膜及 膜厚25//m之APIKAL NPI薄膜(商品名,鐘 淵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裁切成長度約1 c m,寬度5 m m ,用黏彈性測定裝置R S A — 1 1 (商品名,
Rheometric Scientific公司製造),以試樣長度:8 mm ,試樣寬度:5 m m,升溫速度·· 5 °C / m i η,頻率: 3 · 0Hz ,由室溫至400°C爲止進行測定。 結果,可知聚醯亞胺在1 7 0 °C附近具有t a η (5之 波峰,於其附近有軟化點。另一方面,可知A Ρ I K A L N P I薄膜(商品名,鐘淵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至 4 0 0°C爲止並不具有t a η ό之波峰的無熱塑性。 〔實施例A 4〕 接著性評估 採用厚度18/zm之銅合金箔C7025 (商品名, Aulin公司製造的銅合金箔)、厚度20//m之SUS 3 0 4HTA箔(商品名,新日本製鐵公司製造的SUS 箔,及厚度75//m之APIKAL NPI薄膜(商品 -39- (36) (36)200427583 名,鐘淵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聚醯亞胺薄膜)之三種 作爲被著體,如下述方法評估接著性絕緣層及樹脂薄膜對 該被著體之接著性。 i )接著性聚醯亞胺樹脂之評估試樣之製備 於基材之表面上有意的設置凹凸至使在接著性絕緣層 及基材之間不引起剝離,必定於被著體及接著性絕緣層間 之界面剝離,或作成引起接著性絕緣層之凝集破壞。採用 # 1 0 0 0氧化鋁作爲硏磨材,對厚度1 0 0 // m之 S U S 3 0 4板(新日本製鐵公司製造)利用馬扣股份 有限公司製造的濕式噴砂裝置以0 . 7 k g / c m 2之壓 力並以1 0 m m / s e c之掃瞄速度使表面粗化後,以純 水進行超音波淸洗3 0分鐘,使附著於表面的硏磨材掉落 。若僅對單面進行粗化時,則因S U S基板翹曲,可進行 兩面粗化。 於如上述同法經予兩面粗面化的基材之S U S基板之 表面上,以旋塗方式製作與前述實施例A 1使用的聚醯亞 胺A之2〜3 # m之塗膜,使同與前述實施例A 1相同條 件予以乾燥,於基材上設置本實施例A 4之接著性絕緣層 。對前述各被著體,亦即厚度2 0 //m之新日本製鐵公司 製造的SUS 3 0 4 ΗΤΑ箔(商品名)、厚度18 U m之 Aulin公司製銅合金箔C7025 (商品名)、 厚度7 5 // m之鐘淵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 A P I K A L N P 1薄膜(商品名)各自層合由所得的 -40- (37) (37)200427583 樹脂層/基材而成的層合物,在3 〇 〇°C以面壓IMP a 進行真空壓著1 0分鐘,製作評估試樣。 1 i )樹脂薄膜之評估試樣之製備 採用APIKAL NPI (商品名,鐘淵化學公司 製造的聚酿亞胺薄膜、厚度2 5 //m)作爲樹脂薄膜。 與上述i )同法對上述三種被著體進行兩面粗面化。 以3 0 0°C,IMP a熱壓著前述各樹脂薄膜至前述 各被著體上並予層合,製作出以下的組合之層合構造之評 估試樣。
APIKAL NPI (厚度 25//m)-S_US (厚度 20//m) APIKAL NPI (厚度 25//m) — c7〇25 (厚度 18#m) APIKAL NPI(厚度25//m) — A P I K A L N P I (厚度 75#m) 1 i i )剝離試驗 以壓擠切刀將上述i )及i i )之各試樣裁切成1 c m寬度,以Instron公司製造的材料試驗機type 5565 (商品名)以500mm/min之拉伸速度進 行9 〇 °剝離試驗。其結果示於下述表A 2。 (38) (38)200427583 表A 2 試樣 ^ 被著體 C7025 SUS304H-TA APIKAL NPI 聚醯亞胺A 1 2 5 0 g/cm 8 2 0 g / c m 1 6 0 0 g/cm APIKAL NPI • • 結果,A P I K A L N P I薄膜(商品名,鐘淵化 學公司製造)係即使與各被著體壓著亦不接著。此如前述 般,可被視作無熱塑性所致。針對該點,聚醯亞胺係成爲 與表A 2所示的接著強度,可得良好的結果。結果,無熱 塑性樹脂即使熱壓著亦較難顯現接著強度,採用本發明所 用的乙二醇雙苯偏三甲酸二酐之聚醯亞胺樹脂,可知兼具 蝕刻性及接著性之兩性質的非常稀少的組成。 如上述般,由第一金屬層-絕緣層一第二金屬層而成 的層合構造之層合物,或由金屬層-絕緣層而成的層合物 ,該絕緣層由多數層而成,形成該絕緣層之至少一層,係 具有以前述一般式(1 )表示的重複單位之聚醯亞胺樹脂 ,且具有1 5 0°C〜3 6 0 °C之玻璃轉移溫度,藉由製成 較對鹼性溶液之溶解速度3 // m / m i n大的聚醯亞胺樹 脂而成的層合物,本發明之層合物,係蝕刻後的蝕刻形狀 良好’於長尺度物之層合物時,用連續處理可予蝕刻,而 且即使於濕蝕刻亦可進行精確度良好的蝕刻,故有蝕刻之 生產性較高、裝置成本亦便宜的優點,可製成蝕刻後的蝕 -42- (39) (39)200427583 刻形狀良好者。 以於無線懸吊器等的精密電子電路組件用之層合物之 絕緣層與接著性絕緣層之蝕刻率爲適當者,且以接著性絕 緣層之接著性爲良好者,係使相反的性質同時成立,向來 欲使同時成立一事係有困難的,惟本發明之聚醯亞胺層合 物、絕緣薄膜係藉由採用前述的特別配合之聚醯亞胺樹脂 爲接著性絕緣層,使此等性質同時成立一事係有可能的, 故對前述層構成之層合物,濕蝕刻係可連續處理,即使對 精密電子電路組件用之層合物亦成爲可連續處理。因此, 於適用濕蝕刻時,與向來的電漿蝕刻之處理時間相較,處 理時間可縮短1個級次(order )並可進行蝕刻處理。 ft密子電路組件,例如藉由濕蝕刻製造無線懸吊器 時’由後述的實施例之結果可知可製得於金屬表面上不引 起變質者。 〔實施例B〕 触刻試驗 ί采$ 下的熱塑性樹脂淸漆及低膨脹性聚醯亞胺薄膜 ’藉ή T @方法可製作絕緣層。至於蝕刻液係採用下述者 〇 熱塑性樹脂淸漆· · ·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 聚醯胺酸淸漆:ΡΑΑ - ΑΑΤ8020 (商品名)、 B A 5 0 5 〇 (商品名),新日本理化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的聚醯亞胺淸漆SN — 20 (商品名)、PN — 20 (商 -43- (40) 200427583 品名)、E N — 2 0 (商品名)。 低膨脹性聚醯亞胺薄膜· · ·鐘淵化 製造的聚醯亞胺薄膜API KAL NP 東麗-杜邦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聚醯亞胺 K A Ρ Τ Ο N E N (品名)
蝕刻液……東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製 亞胺蝕刻液Τ Ρ E - 3 0 0 0 (商品名) 將前述各熱塑性樹脂淸漆以旋塗方式 X 1 5 c m之大小之膜厚1 〇 0 M m之S 上至成膜厚2 0#πι〜40/ζιη。在1 8 P A A — A (商品名:三井化學股份有限 胺酸淸漆)以外的N 8 0 2 0 (商品名: 公司製造的聚醯胺醯亞胺淸漆)、AT 8 :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聚醯胺醯亞 B A 5 0 5 0 (商品名:東洋紡股份有限 胺醯亞胺淸漆)、S N - 2 0 (商品名: 有限公司製造的聚醯亞胺淸漆)之塗布部 另一方面,以1 2 0 °C 1 5分鐘之乾 後,進行指定的操作對P A A - A (商品 份有限公司製造的聚醯胺酸淸漆)之塗布 化而成聚醯亞胺。 將如此而得的各塗布乾燥物裁切成長 ’寬度約2 c m,對中心部以切割刀片賦 針式膜厚計 Dektak 1 6 0 0 0 ( 學股份有限公司 I (商品名), 薄膜 造的鹼性胺聚醯 塗布於1 5 c m US 3 0 4 板 0 °c供箱內乾燥 公司製造的聚醯 東洋紡股份有限 〇 2 0 (商品名 胺淸漆)、 公司製造的聚醯 新曰本理化股份 〇 燥步驟去除溶劑 名:三井化學股 物進行熱醯亞胺 度約1 · 5 C m 與刻痕後,用觸 商品名,Sloan -44 - (41) (41)200427583 T e c h η ο 1 0 g y公司製造)測定膜厚作爲初期的膜厚。 其後,浸漬於經予調整成7 0 °C並用磁石攪拌器經予 攪拌至形成游渦的程度之鹼性胺系聚酿亞胺浸漬液T P E 一 3 0 0 0 (商品名:東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內, 用觸針式膜厚計 Dektak 1 6 0 0 0 (商品名,Sloan
Technology公司)對每段浸漬時間測定初期膜厚的場所 厚軸 淸蝕司 膜橫 脂胺公 的爲 樹亞限 後 > 性醯有 漬秒。塑聚份 浸{ 果熱系股 去間結各胺程 減時其述性 Η 厚漬示前鹼麗 膜浸表對之東 。 的取形°c膜:} 期圖圖 ο 薄名 nl 初 4 軸 7 胺品 i B 由第縱於亞商m表 以於爲示醯丨 \ , 以 } 表聚 om 厚。m, 性 ο # 膜量 # 1 脹 ο 彳 之少 { B 膨 3 率 所減量表低一刻 場膜少述各 E 蝕 同爲減下述 P 之 相作膜於前 T } 略,取 、液造 約者、 漆刻製 樹脂層 飩刻率(#m/min) SN-20 約 1 1 // m / m i η PAA-A 約 1 // m / m i η AT8020 約 0 · 0 1 // m / m i n PN-20 約 5 // m / m i n N 8020 約 8 · 5 // m / m i n APIKAL NPI 約 2 0 # m / m i n EN-20 約 1 1 // m / m i n BA- 5 0 5 0 約 1 5 " m / m i n KAPTON EN 約 7 // m / m i n -45- (42) 200427583 接著性評估 採用厚度18//m之銅合金箔C70 2 5 (商^ Aulin公司製造的銅合金范)、厚度2 0 之 3 〇 4HTA箔(商品名,新日本製鐵公司製造的 箔)、及厚度75#m之APIKAL NPI薄 品名,鐘淵化學公司製造的聚醯亞胺薄膜)之三種 著體,如下述方式評估熱塑性樹脂及樹脂薄膜對該 之接著性。 i )熱塑性樹脂之評估試樣之製備 至於前述表B 1,蝕刻率呈極端小的樹脂層之 A T 8 0 2 0則未進行接著性評估。於此外的表B 的各熱塑性樹脂,如下述般進行接著性評估。 於M a k 〇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濕噴砂裝置上 #1000之氧化鋁作爲硏磨材,在0 . 7kg/ 壓力、1 〇mm/s e c之掃瞄速度將厚度1 〇〇 S U S 3 0 4 Η T A板(基材)(商品名,新曰 製造的S U S箔)之表面粗化後,藉由以純水進行 淸洗3 0分鐘,使已附著於表面之硏磨材掉落,若 予以粗化時,用作基材之S U S板會翹曲,故進行 化。於如此,經予兩面粗化的基材之金屬板之表面 旋塗方式將前述表B 1之樹脂成膜成膜厚2〜3 μ 與前述蝕刻性試驗相同的條件乾燥,視必要時再藉 胺化於基材上設置樹脂層。對前述各被著體,亦即 b名: S U S S U S 膜(商 作爲被 被著體 1所示 採用 / c m 2 μ m之 本製鐵 超音波 僅單面 兩面粗 上,以 m,以 由醯亞 厚度 -46- (43) 200427583 20//m之新日本製鐵公司製造的SUS 304HTA 箔(商品名),厚度1 8 μ m之 Aulin公司製銅合金箔 C7025 (商品名),厚度75#m之鐘淵化學股份有 限公司)製造的A P I K A L N P I薄膜(商品名)各 自層合由所得的樹脂層/基材而成的層合物,在3 0 0°C 以面壓1 Μ P a進行真空壓著1 0分鐘,製作評估試樣。 以由黏彈性測定而得的T a η (5之波峰爲丁忌。 i i)樹脂薄膜之評估試樣之製備
採用A P I K A L N P I (商品名,鐘淵化學公司 製造的聚醯亞胺薄膜,厚度2 5 //m)及KAPTON E N (商品名,東麗杜邦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厚度2 5 μ rn ) 〇 與上述i )同法對上述三種被著體進行兩面粗面化。 以30 〇°C,IMP a熱壓著前述各樹脂薄膜至前述 各被著體上並予層合,製作出以下的組合之層合構造之評 估試樣。
APIKAL NPI (厚度 25//m)— SUS 3〇4(厚度2〇#m) APIKAL NPI (厚度 25/zni) — C7025 (厚度 18//m) APIKAL NPI (厚度 25//m) — APIKAL NPi (厚度 75//m)
S U S KAPTON EN (厚度 25/zni) — -47- (44) 200427583 304(厚度 20// m) KAPTON ΕΝ (厚度 25//m) — C7025 ( 厚度1 8 # n〇
KAPTON ΕΝ (厚度 25#m)— APIKAL (厚度 7 5 // m ) i i i)評估結果 以壓擠切刀將上述(i )及(i i )各評估試樣裁切 成1 c m寬度,以 Instron公司製造的材料試驗機 type 5 5 6 5 (商品名)以500mm/min之拉伸速度進 行9 0 °剝離試驗。以各評估試樣對被著體之接著強度( g / c m 2 )爲接著性評估結果示於下述表B 2。 且,關於前述i i )之樹脂薄膜,9 0 °剝離試驗之 結果,在壓著後亦不予附著未能評估接著性,故未示於下 述表B 2。 表B 2 熱塑性樹脂 被著體 C7025 SUS304HTA APIKAL NPI PAA-A 1 2 5 0 g/cm 1 3 0 0 g/cm 92 0 g/cm N8020 19 0 g / c m 10 g/cm 2 7 0 g/cm BA5050 5 2 0 g/cm 5 0 g/cm 8 2 0 g/cm SN-20 2 5 0 g/cm 7 0 g/cm 2 0 0 g/cm PN-20 3 00 g/cm 2 00 g/cm 3 6 0 g/cm EN-20 1 2 5 0 g/cm 820 g/cm 1 6 0 0 g/cm -48- (45) (45)200427583 圖案形狀評估 爲製備芯絕緣層,將厚度1 2 · 5 // m之 A P I K A L N P I薄膜(商品名:鐘淵化學股份有限 公司製造)裁切成1 5 cmxl 5 cm之正方形,並以弱 黏著膠帶牢固的貼合於厚度]L 〇 〇 # m之S U S 3 0 4板 上至不生成皺紋至使聚醯亞胺樹脂上呈平滑狀。以與前述 蝕刻試驗相同的乾燥條件將接著劑層之E N - 2 0 (商品 名:新日本理化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聚醯亞胺淸漆)旋塗 並予成膜至乾燥後之膜厚成2 · 5 // m ± 0 · 3 // m。其 後’由支持體之S U S板剝離,並予反折,又將該聚醯亞 胺薄膜貼合於S U S板上至不生成皺紋,同法使E N -2 0成膜。將此剝離,作爲附有接著劑層之薄膜A。
以相同步驟,將於厚度1 2 · 5 // m之A P I K A L
NPI薄膜之兩面上已形成PAA—A薄膜者作爲附有接 著劑層之薄膜B ,於厚度12 · 5//m之KAPTON E N薄膜之兩面上已設有E n — 2 0者作爲附有接著性層 之薄膜C。於下述表3表示芯絕緣層對接著劑層之蝕刻率 之比値。 -49- (46) (46)200427583 蝕刻率 芯絕緣層 之厚度: 接著劑層 之總厚度 蝕刻率 之比 芯絕緣層 接著劑層 附有接著 劑層之薄 膜A 約2 0 μ m/min 約 1 1 // m/min 5:2 2 0:11 附有接著 劑層之薄 膜B 約 2 0 // m/min 約 1 // m/min 5:2 20:1 附有接著 劑層之薄 膜C 約 7 // m / m i η 11 β m/min 5:2 7:11 ilf Itt等附有接著劑層之薄膜挾持於厚度2 〇 μ m之新 曰本製鐵製造的s u S 3 0 4HTA箔及厚度1 8 之
Aulin公司製造的銅合金箔C 7 0 2 5內,以1 Μ P a壓 力在300 °c真空壓著1〇分鐘。 製作所謂S U S :絕緣層:銅之三層材。 遮掩S U S側並將此之層材浸漬於氯化鐵溶液內,並 蝕刻銅箔。以熱層合機用6 · 5 m / m i η之速度輥輪之 表面溫度1 0 5 °C、2〜4 k g / c m之線壓層合厚度5 -50- (47) (47)200427583 # m之鹼顯影型乾薄膜光阻至如此經予露出的接著劑層面 上後,在室溫靜置1 5分鐘。其後採用指定的光罩並用附 著曝光機以1 00 OmJ/cm2曝光。在室溫靜置1 5 分鐘後,以1重量% N a 2 C〇3室溫水溶液,用3 0 °C ,噴布壓力2 k g將乾薄膜光阻顯影4 0秒鐘。其後,予 以乾燥並浸漬於7 0 °C以磁石攪拌器攪拌至可生成漩渦狀 的東麗工程公司製造的蝕刻液T P E — 3 0 0 0內,乾淨 俐落的經予去除聚醯亞胺膜至成掩膜之形狀的時刻,取出 ,用5 0°C之3重量a 0H水溶液,以噴佈壓力1 kg將乾燥薄膜光阻予以剝離。 將斜視的拍攝經予製得的絕緣層之蝕刻形狀的S E Μ (掃瞄型電子顯微鏡)示於第5圖,第6圖,第8圖。第 5圖係表示已採用附有接著劑層之薄膜Α之三層材、第6 圖係表示已採用附有接著劑層之薄膜B之三層材,第8圖 係表示已採用附有接著劑層之薄膜C之三層材。 於已採用第5圖之附有接著劑層之薄膜A及第8圖之 附有接著劑層之薄膜C時,雖然附有約4 5。之推拔角, 然而其截面呈美觀的直線狀。然而,關於已採用第6圖之 附有接著劑之薄膜B時,未予蝕刻的接著劑層如屋頂般伸 出於芯絕緣層之上。第7圖係槪略的描述第6圖之照相者 〇 於第7圖,4 一 1係上側之接著劑層,4 一 2係在側 之接著劑層,兩接著劑層4 一 1、4 一 2係於濕製程由於 蝕刻處理係緩慢的,殘存成屋頂之日照狀。芯絕緣層由於 •51 ‘ (48) (48)200427583 係予蝕刻成挖掘般,故由此角度未能觀察。又,2 - 1係 第一金屬層之未蝕刻表面、2 - 2爲第一金屬層經予蝕刻 的岸邊,第一金屬層爲經予蝕刻於接著劑層4 - 1上之狀 。第二金屬層係3仍保持S U S范殘存著,且,層體B之 截面係成爲與第1圖約略同等。 由此事,對蝕刻率不同的多數樹脂層經予層合而成的 層合物進行蝕刻時,可知各層的蝕刻率之比對蝕刻後的形 狀有非常大的影響。 如上述般,由第一金屬層-絕緣層-第二金屬層而成 的層合構造之層合物,或由金屬層-絕緣層而成的層合物 ,該絕緣層係由多數層而成,藉由設成各層之蝕刻率之較 大者及較小者之比在6 :1至1 : 1 ,宜爲4: 1至1 : 1之範圍之層合物,本發明之層合物,係鈾刻後的蝕刻形 狀良好,於長尺度物之層合物時,用連續處理可進行蝕刻 ,而且即使於濕鈾刻亦可進行精密度良好的蝕刻,故蝕刻 之生產高,有裝置成本亦便宜的優點。 以於無線懸吊器等的精密電子電路組件用之層合物之 絕緣層與接著劑層而成的蝕刻率爲適當者,且實現出良好 的蝕刻形狀,且將接著劑層之接著性設成良好者,係使相 反的性質同時成立,向來欲使同時成立一事係有困難的, 惟本發明因係使此等性質同時成立成爲可能,故可連續處 理的濕蝕刻對精密電子電路組件用之層合物亦成爲可能。 因此,於已適用濕蝕刻時,與習用的電漿蝕刻之處理時間 相比,可將處理時間縮短1個級別以上並進行蝕刻處理。 -52- (49) (49)200427583 精密電子電路組件’於例如藉由濕蝕刻製造無線懸吊 器之情形,由以下的實施例之結果可知,可得金屬表面上 未引起其質者。 〔實施例C〕 金屬表面之變質評估 利用蝕刻之金屬表面的變質評估,係採用利用N F 1 2 3 電漿進行用作絕緣層之聚醯亞胺之蝕刻的懸吊器’及利用 鹼溶液進行用作絕緣層之聚醯亞胺之蝕刻的懸吊器’與用 作參考之加工前的層合物之不銹鋼表面。 第3圖(a)係表示加工前之層合物,第3圖(b) 係表示電漿蝕刻或利用鹼溶液之濕蝕刻後的層合物。於第 3圖,1 1表示不銹鋼、12表示絕緣層、13表示銅、 以箭頭A表示的位置係表示加工前的層合物之不銹鋼1 1 之表面,以箭頭B表示的位置係表示蝕刻後的層合物之不 銹鋼1 1之表面。 -53- 1 )測定條件 2
於不銹鋼表面1 1之測定性2 3係採用X P S ( X射 線電子分光法)。採用ESCALAB22〇i-XL( 商品名,英國 VG Scientic公司製造)作爲XP S分析 裝置,以X射線之單色化A〖 Κ α線、輸出功2 0 0 W 3 (1 0 k V · 2 0 m A )、點徑:1 m η] 0、透鏡模式方 面使用 Small Area XL 1 5 〇以F .〇· V (視野限制 (50) (50)200427583 開口)= 3 · 2 5作爲開口類之開度。A · A (對物開口 )=4 · 2 5 ,測定領域之1 5 0 // m 0、光電子脫出角 度(取出角度)之9 0度予以測定。帶電中和因不需要, 故未予測定。 1 i )在A g板的偵檢器系之確認 以上述i )表示的條件,以透鏡模式爲 Large Area X L,以F ·〇· V及A · A ·爲〇 p e η (測定領域: 7 0 0 μ m 0 ),對A g標準試樣(純度9 9 · 9 8 %之 厚度 3 0 0 // m 之 A g 板:品級 A G - 4 0 3 4 2 8、 N i r a k 〇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於測定前至碳消失爲止, 實施利用A r +離子之濺鍍蝕刻,測定已測定該表面時之 靈敏度的結果,A g 3 d 5 / 2波峰之計數値爲2 · 9 7 (M c p s )、波峰位置係 3 67·9seV(P·E· = 10 0eV,〇〜1 350eV之範圍之廣域(wide scan ) ° i i i )光譜採取條件 對以經予電漿蝕刻的層合物及利用鹼溶液之經予濕蝕 刻的層合物之第3圖(b )之箭頭B表示的位置,係對廣 域光譜及狹域光譜予以測定。 廣域光譜係以1 . 0 e V刻度對0〜1 1 0 0 e V之 範圍合計1 1 0 1點予以測定,P · E ·(路徑能量
Path energy )爲5 〇 e V,掃瞄次數則採任意的。 -54- (51) (51)200427583 狹域光譜係對基本上在廣域經予偵檢的元素之主波峰 之位置以0 · 1 〇 〇 e V刻度對中心± 1 0 e V之範圍合 計2 0 1點予以測定,掃瞄次數則採任意的。 解析數據之際,以C 1 s之c 一 c鍵結之波峰爲 284·6eV並補正各光譜之帶電。測定、數據處理、 解析時,係採用 Eclipse Data System Release 2 .1
Rev〇.6(英國 VG Scientific公司製造的軟體) 。裝置之工作函數之設定値爲4 · 3 7 0 〇。 i v )元素分析値。 用以上的條件進行測定的結果之元素分析値示於下表 C 〇 -55- (52) (52)200427583
表C 乾 濕 蝕刻 參考 蝕亥0 參考 C 47.4 34.7 42.5 3 7.4 N 3.1 0.0 14. 0.0 〇 32.4 45.1 40.4 44.1 F 1.4 0.0 0.9 0.0 Si 0.0 6.2 2.2 6.2 S 0.7 0.5 0.0 0.0 Ca 0.0 1.1 0.0 1 .7 Cr 5.3 1.9 3.9 2.8 Μη 0.8 1.7 1.3 2.2 Fe 6.5 8.1 7.2 5.5 Ni 1.3 0.4 0.2 0. 1 Cu 1.0 0.4 0.0 0.0 由此等結果,可知乾蝕刻試樣及濕蝕刻試樣均對參考 之零値顯示出氮及氟原子增加者。 v ) X P S圖表 對乾蝕刻試樣及濕蝕刻試樣,利用X P S圖表,可解 析出表示其氮及氟之成分的波峰。第9圖爲乾蝕刻試樣之 XP S圖表、第1 0圖及第1 1圖係表示各自於氮、氟之 -56- (53) (53)200427583 部分的詳細測定數據之X P S圖表。同樣的濕蝕刻試樣之 測定結果係以X P S圖表表示於第1 2圖、第1 3圖、第 1 4圖。又各自的參考之X P s圖表係以電漿蝕刻試樣表 示於第1 5圖,至於乾蝕刻試樣則表示於第1 6圖。 若依此等圖表時,至於氮,對以乾蝕刻者係源自有機 系氮之波峯(4 0 0 e V附近)及源自無機系氮之波峰( 3 9 7 e V )之二種類可予偵檢出,對以濕蝕刻試樣者, 可知僅由源自有機系氮之波峰可予偵檢出,對氟亦以兩者 與上述無機系氮及有機系氮時同樣的可予偵檢出不同。亦 即,濕蝕刻試樣者雖然源自有機系氟之波峰6 9 0 e V可 予偵檢出,然而源自無機系氟之波峰則未能偵檢出。 兩者可予偵檢出的有機系氮化物、有機系氟化物,係 可予推測成蝕刻後以微量殘存的聚醯亞胺或製程中附著的 有機物。 由此等事實,在電漿蝕刻製程已將絕緣層圖案化者, 可知已接觸電漿之不銹鋼表面係特異的變質著。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爲對由向來專門適用乾蝕刻之第一金屬層一接 著性絕緣層-芯絕緣層-接著性絕緣層-第二金屬層而成 的無線懸吊器用之層合物,表示由第一金屬層側以濕製程 蝕刻時之層合物之截面的蝕刻形狀之槪念圖。 第2圖爲拍攝有已採用以實施例A 2而得的聚醯亞胺 A之層合物之触刻形狀的S E Μ (掃瞄型電子顯微鏡)照 -57- (54) (54)200427583 相。 第3圖爲加工前之層合物及由電漿蝕刻或鹼溶液而得 的濕蝕刻後之層合物之步驟截面圖。 第4圖爲以由初期的膜厚減去浸漬後之膜厚者作爲膜 減少量,取橫軸爲浸漬時間(秒)、縱軸爲膜減少量 (// m )之圖形。 第5圖爲表示已採用附有接著劑層之薄膜A的三層材 之蝕刻形狀之S E Μ (掃瞄型電子顯微鏡)照相。 第6圖爲表示已採用附有接著劑層之薄膜Β的三層材 之蝕刻形狀之S Ε Μ (掃瞄型電子顯微鏡)照相。 第7圖爲槪略的描繪第6圖之照相的圖形。 第8圖表示已採用附有接著劑層之薄膜C的三層材之 蝕刻形狀之S Ε Μ (掃瞄型電子顯微鏡)照相。 第9圖係乾蝕刻試樣之X P S圖表。 第1 0圖係表示對應於氮、氟之部分的詳細測定數據 之X P S圖表。 第1 1圖係表示對應於氮、氟之部分的詳細測定數據 之X P S圖表。 第1 2圖爲表示濕蝕刻試樣之測定結果的X P S圖表 〇 第1 3圖爲表示濕蝕刻試樣之測定結果的XP S圖表 〇 第1 4圖爲表示濕蝕刻試樣之測定結果的XP S圖表 -58- (55) (55)200427583 第1 5圖爲表示對電漿蝕刻試樣之參考的X P S圖表 〇 第1 6圖爲表示對濕蝕刻試樣之參考的X p S圖表。 元件符號 1 芯絕緣層 2 第一金屬層 3 第二金屬層 4 接著性絕緣層 11 不銹鋼 12 絕緣層 13 銅 2-1第一金屬層之未蝕刻表面 2-2 第一金屬層經予蝕刻的岸邊 4-1上側之接著劑層 4-2側之接著劑層

Claims (1)

1 1200427583 1 · 一種層合物,係由第一無機物層一絕緣層一第二 無機物層或無機物層-絕緣層而成之層構成的層合物,該 絕緣層係由二層以上的樹脂層所形成,該絕緣層之各層的 蝕刻率之較大者與較小者之比係在6 : 1至1 : 1之範圍 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層合物,其中前述絕緣 層之各層的蝕刻率較大者與較小者之比係在4 : 1至1 : 1之範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層合物,其中 前述絕緣層係由芯絕緣層,及形成於該芯絕緣層之兩面上 的接著劑層而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層合物,其中前述接著 劑層對於前述無機物層及前述芯絕緣層之前述接著強度係 至少300g/c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層合物,其中前述芯絕 緣層及前述接著劑層各一層之厚度之比係最大4 :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之層合物,其 中構成前述絕緣層之至少一層爲聚醯亞胺樹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層合物,其中 構成前述絕緣層之所有的層爲聚醯亞胺樹脂。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層合物,其中 前述絕緣層之蝕刻率之比爲以鹼性溶液蝕刻時之値。 9 · 一種層合物,其中構成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 2項之層合物之無機物係選自銅·、合金銅及不銹鋼者。 -60- 2 2200427583 1 0 . —種電子電路組件,係鈾刻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或第2項,之層合物而製作者。 1 1 . 一種電子電路組件,係以濕製程鈾刻申請專利範 圍第1項或第2項之層合物而製作者。 1 2 · —種電子電路組件,係以濕製程將申請專利範圍 第1項或第2項之層合物蝕刻而製作的電子電路組件,於 藉由該去除而露出的無機物層表面上不具有無機氮化物層 及/或無機氟化物層者。 1 3 · —種硬碟驅動器用懸吊器,係以濕製程蝕刻申請 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層合物而製作的硬碟驅動用懸 吊器,於藉由該蝕刻.而露出的無機物層表面上不具有無機 氮化物層及/或無機氟化物層。 1 4 · 一種絕緣薄膜,係由二層以上的樹脂層所形成的 絕緣薄膜,各樹脂層之蝕刻率之較大者及較小者之比爲6 :1至1 : 1之範圍。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絕緣薄膜,其中前述 I 各樹脂層之蝕刻率較大者與較小者之比爲在4 : 1至1 : 1之範圍。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絕緣薄膜,其中構成 前述樹脂層之至少一層爲聚醯亞胺樹脂。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絕緣薄膜,其中構成 前述絕緣層之全部的層係聚醯胺樹脂。 1 8 · —種層合物,係層合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絕 緣薄膜及無機物而成。 -61 - 3 3200427583 1 9 · 一種電子電路組件,係採用層合申請專利範圍第 1 4項之絕緣薄膜與無機物而成的層合物,並予蝕刻予以 製作而得。 20 · —種電子電路組件,係採用層合申請專利範圍第 1 4項之絕緣薄膜與無機物而成的層合物並以濕製程予以 蝕刻而製作。 2 1 · —種電子電路組件,係以濕製程蝕刻由層合申請 專利範圍第1 4項之絕緣薄膜與無機物而成的層合物予以 製作的電子電路組件,於藉由該触刻而露出的無機物層表 面上不具有無機氮化物層及/或無機氟化物層。 22 · —種硬碟驅動器用懸吊器,係以濕製程蝕刻由層 合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絕緣薄膜與無機物而成的層合 物予以製作的硬碟驅動器用懸吊器,於藉由該蝕刻而露出 的無機物層表面上不具有無機氮化物層及/或無機氟化物 層者。 -62-
TW93114784A 2000-06-21 2001-06-21 Laminate and use thereof TW20042758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86564 2000-06-21
JP2000232227 2000-07-31
JP2001030249 2001-02-06
JP2001030171 2001-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7583A true TW200427583A (en) 2004-12-16
TWI293045B TWI293045B (zh) 2008-02-01

Family

ID=2748137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3114784A TW200427583A (en) 2000-06-21 2001-06-21 Laminate and use thereof
TW093133337A TW200518118A (en) 2000-06-21 2001-06-21 Laminate and use thereof
TW90115130A TWI293044B (zh) 2000-06-21 2001-06-21
TW094101439A TW200519973A (en) 2000-06-21 2001-06-21 Laminate and use thereof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3337A TW200518118A (en) 2000-06-21 2001-06-21 Laminate and use thereof
TW90115130A TWI293044B (zh) 2000-06-21 2001-06-21
TW094101439A TW200519973A (en) 2000-06-21 2001-06-21 Laminate and use thereof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20040043232A1 (zh)
JP (2) JP5318314B2 (zh)
KR (2) KR100795617B1 (zh)
CN (2) CN101143500B (zh)
AU (1) AU7458201A (zh)
DE (1) DE10192864T1 (zh)
SG (1) SG148026A1 (zh)
TW (4) TW200427583A (zh)
WO (1) WO20010991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27685A1 (en) * 2003-02-18 2006-06-15 Mitsui Chemicals, Inc. Layered polyimide/metal product
US20080225438A1 (en) * 2005-03-03 2008-09-18 Nippon Steel Chemical Co., Ltd Laminate for Suspens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2006244599A (ja) * 2005-03-03 2006-09-14 Nippon Steel Chem Co Ltd サスペンション用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80089072A1 (en) * 2006-10-11 2008-04-17 Alti-Electronics Co., Ltd. High Power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DE102009012827A1 (de) * 2009-03-03 2010-10-07 Gebr. Schmid Gmbh & Co. Verfahren zur Texturierung von Siliziumwafern für Solarzellen und Behandlungsflüssigkeit dafür
TWI396482B (zh) * 2010-07-30 2013-05-11 Optromax Electronics Co Ltd 線路基板製程及線路基板結構
TWI521016B (zh) 2012-07-18 2016-02-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蝕刻含聚亞醯胺之膜層的方法
US10149394B2 (en) * 2014-01-22 2018-12-04 Ube Industries, Ltd. Method for forming conductor lay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ultilayer wiring substrate using same
EP3146560A4 (en) * 2014-05-23 2018-04-18 Materion Corporation Air cavity package
CN104485294A (zh) * 2014-12-12 2015-04-01 浙江中纳晶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临时键合及分离方法
JP6973476B2 (ja) * 2017-04-06 2021-12-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ディスプレイ用表面材
JP7088173B2 (ja) * 2017-04-10 2022-06-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用表面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08496A (en) * 1976-03-09 1977-09-10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Preparation of polyimide resins
JPS6384117A (ja) * 1986-09-29 1988-04-14 Fuji Xerox Co Ltd ポリイミド樹脂のエツチング方法
JPH0314294A (ja) * 1989-06-13 1991-01-22 Hitachi Ltd ポリイミド樹脂膜の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CA2040994A1 (en) * 1990-05-08 1991-11-09 David D. Ngo Photoimageable polyimide coating
JPH05214101A (ja) * 1992-02-06 1993-08-24 Hitachi Ltd 熱可塑型ポリエステルイミドとそれを用いた電子部品および電子装置
JP2615523B2 (ja) * 1992-02-19 1997-05-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薄膜回路基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CA2111294A1 (en) * 1992-12-16 1994-06-17 Hiroyuki Furutani Thermoplastic polyimide, polyamide acid, and thermally fusible laminated film for covering conductive wires
JP3451401B2 (ja) * 1992-12-16 2003-09-29 鐘淵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超電導線材被覆用熱融着性積層フィルム
WO1995004100A1 (fr) * 1993-08-03 1995-02-09 Kanegafuch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lymere polyimidique thermoplastique, feuille polyimidique thermoplastique, stratifie polyimidique,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du stratifie
JP3632791B2 (ja) * 1995-12-20 2005-03-23 株式会社カネカ 接着性絶縁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94062B2 (ja) 1996-08-19 2008-06-04 新日鐵化学株式会社 Hddサスペンション用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218022B1 (en) 1996-09-20 2001-04-17 Toray Engineering Co., Ltd. Resin etching solution and process for etching polyimide resins
JP3722610B2 (ja) 1998-01-14 2005-1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103456A (en) * 1998-07-22 2000-08-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revention of photoresist poisoning from dielectric antireflective coating in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JP2000123512A (ja) * 1998-10-20 2000-04-28 Ube Ind Ltd 磁気ヘッドサスペンショ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93467B (zh) 2008-02-11
SG148026A1 (en) 2008-12-31
US20040043232A1 (en) 2004-03-04
JP2012210813A (ja) 2012-11-01
JP5278578B2 (ja) 2013-09-04
CN101143500A (zh) 2008-03-19
AU7458201A (en) 2002-01-02
WO2001099124A1 (fr) 2001-12-27
KR100795617B1 (ko) 2008-01-17
TWI293177B (zh) 2008-02-01
TW200519973A (en) 2005-06-16
TWI293044B (zh) 2008-02-01
US8252423B2 (en) 2012-08-28
TWI293045B (zh) 2008-02-01
CN1388975A (zh) 2003-01-01
KR20070007212A (ko) 2007-01-12
KR20020025989A (ko) 2002-04-04
DE10192864T1 (de) 2002-09-19
US20110076855A1 (en) 2011-03-31
KR100817345B1 (ko) 2008-03-26
CN101143500B (zh) 2012-02-29
CN100350517C (zh) 2007-11-21
JP5318314B2 (ja) 2013-10-16
TW200518118A (en) 2005-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78578B2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用途
US8313831B2 (en) Thermoplastic polyimide resin film, multilayer bod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wiring board composed of same
JP5886027B2 (ja) 両面金属張積層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106823A (e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2113812A (ja) ポリイミドと導体層の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多層配線板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CN111385967A (zh) 金属包覆层叠板及电路基板
JP4349600B2 (ja) 積層体、絶縁フィルム、電子回路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TWI387017B (zh) Cof用被銅積層板及cof用載置帶
WO2007097585A1 (en) Double side conductor laminates and its manufacture
KR20090039643A (ko) 연성 편면 폴리이미드 동장 적층판의 제조 방법
JP2012233198A (ja) ポリアミック酸及び非熱可塑性ポリイミド樹脂
JP2002363283A (ja) ポリアミド酸とそれより得られるポリイミド樹脂とそれらの回路基板への利用
TW200300726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olyimide and metal compound sheet
JP4227461B2 (ja) 感光性ポリアミド酸組成物とそれより得られるパターン化したポリイミド樹脂フィルムとそれらの回路基板への利用
JP2007062274A (ja) フレキシブル片面銅張積層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289432A (ja) Hddサスペンション用保護膜材料、hddサスペンショ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89011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04920B2 (ja) 磁気ヘッドサスペンションの製造方法
JP4841100B2 (ja) ポリイミド金属積層板
KR20080041855A (ko) 가요성 양면 도체 적층소재
JPH09102656A (ja) 回路形成用基板および回路基板
JP2005329641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65543A (ja) Hddサスペンション用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708505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な金属箔積層板
KR101301759B1 (ko) 칩 온 필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