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305664A -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and, silicon single crystal and silicon wafer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and, silicon single crystal and silicon wafer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0305664A TW200305664A TW092109624A TW92109624A TW200305664A TW 200305664 A TW200305664 A TW 200305664A TW 092109624 A TW092109624 A TW 092109624A TW 92109624 A TW92109624 A TW 92109624A TW 200305664 A TW200305664 A TW 200305664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ilicon
- crystal
- single crystal
- seed crystal
- diamet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7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3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3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29910021421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2425 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025 crystall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155 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5000012431 wafe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1534 incub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06010033307 Overweigh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019 dop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58 cul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29 gener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0 impreg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9 nucle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50 prog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376 silico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84 stomac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79 visual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30B15/20—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C30B15/22—Stabilisation or shape controlling of the molten zone near the pulled crystal; Controlling the section of the cryst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30B15/36—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characterised by the seed, e.g. its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02—Elements
- C30B29/06—Silic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17/00—Single-crystal, oriented-crystal, and epitaxy growth processes; non-coating apparatus therefor
- Y10T117/10—Apparatus
- Y10T117/1024—Apparatus for crystallization from liquid or supercritical state
- Y10T117/1032—Seed pul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Description
200305664 (1) 玫、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利用柴可拉斯基法(Czochralski
Method’以下,也稱爲「cz法」)之單晶砂之製造方法 ’更詳細爲關於利用前端尖或者去掉尖前端之形狀的種晶 ,不利用達斯頸部(Dash Necking)法而是藉由柴可拉斯 基法以育成製造單晶矽之方法,及藉此所製造之單晶矽以 及砍晶圓。 【先前技術】 形成半導體元件之基板材料的晶圓,主要係使用將藉 由CZ法所育成之單晶砍加工爲晶圓狀之矽晶圓。一般在 利用C Z法的單晶矽育成中,係使第2 ( A ) ( B )圖所示 之形狀的種晶與被加熱爲融點1 4 2 0 °C以上之砂融液輕輕 接觸’在種晶溫度穩定後,慢慢將種晶往融液上方提升, 以在種晶下方謀求單晶矽之育成。此時,由於將種晶接觸 高溫的矽融液時所帶來的熱衝擊,在種晶發生無數的滑動 位錯之故,所以爲了去除此滑動位錯之目的,如第4圖所 示,形成將成長於種晶下方之結晶直徑一旦逐漸變細爲3 〜5mm之程度的縮小部。而且,在滑動位錯可由育成結 晶去除時,此次慢慢擴大結晶直徑至所期望的直徑(擴徑 部之形成),拉提具有必要之一定直徑部直徑之略圓柱狀 之單晶矽。 藉由將結晶直徑縮小變細爲3〜5 mm程度以去除種晶 -6 - (2) (2)200305664 接觸矽融液時所產生的滑動位錯之方法’也稱爲達斯頸部 法,係在利用CZ法之單晶矽的育成中被廣爲利用之製造 方法。 另一方面,在最近的單晶矽製造中,爲了提高單晶矽 本身的生產性,採用使單晶矽的一定直徑部儘可能變長之 生產形態,以半導體元件之大型化或產品率提升爲目的, 直徑大的矽晶圓成爲必要等關係,拉晶之單晶矽的大直徑 化、高重量化正進步中。 在育成此種大直徑、高重量之單晶矽上,依賴不將縮 小部之直徑做在5mm以下無法去除滑動位錯之達斯頸部 法以進行生產之方式上,自然會有界限。 因此,在最近不利用達斯頸部法,以無位錯來育成單 晶矽之方法也漸被檢討著。例如,在日本專利特開平10-2〇 3 89 S號公報中,揭示利用前端尖形狀或者去掉尖前端 之形狀的種晶,不形成縮小部以使單晶矽成長之技術。 如利用揭示在此日本專利特開平1 0-203 89 8號公報之 技術時,即使不將成長於種晶前端的結晶之直徑縮小變細 爲5 m m以下,也可以成長無位錯之矽結晶,所以在育成 大直徑結晶或商重量結晶上有利。 但是,在記載於上述之日本專利特開平1 0 -203 8 9 8號 公報的單晶矽之製造技術中,在使種晶接觸矽融液時,如 何備齊作業條件以便不使產生滑動位錯爲問題所在。例如 ,即使爲前端尖或者去掉尖前端之形狀的種晶,在接觸砂 融液時,矽種晶和矽融液之溫度差大到必要以上時,無數 (3) (3)200305664 的滑動位錯進入種晶,如不施以縮細,不可能消謝滑動位 錯。另外,在將種晶前端部浸漬於矽融液至所期望的直徑 之間,矽融液之溫度如變化太大時,滑動位錯進入種晶等 ,在作業面應檢討之處還有不少。 另外,在此矽晶圓方面,由於在物理特徵或結晶成長 或者製造半導體元件之工程的優越性,形成半導體元件之 晶圓主面的面方向很多採用(1 〇 〇 )或(U 1 )之矽晶圓。 但是,近年來由於形成半導體元件時的載子移動與結晶方 向大有關係之故,以半導體元件之動作速度的高速化爲目 的,可以期待開關速度之高速化的面方向(1 1 0 )的矽晶 圓漸受到矚目(日經微裝置,200 1年2月號No. 188日 經BP公司,200 1年2月1日發行)。 爲了獲得此面方向(U 〇 )之矽晶圓,有將結晶方向 爲< 1 0 0 >或< 1 1 1 >之單晶矽加工爲(1 1 〇 )面成爲晶圓 主面,或者從開始便育成結晶方向爲< 1 1 0 >之單晶矽而 加工爲矽晶圓之方法。但是,在由前者之結晶方向< 1 00 >或<111>之單晶製造爲主面之面方向成爲(110)之矽 晶圓的方法上,由於需要將主面成爲(1 1 0 )面之圓筒狀 的結晶斜斜切斷之故,在獲得被做成一般之半導體元件的 基板的略圓形之矽晶圓時,弄齊形狀用之切削量成爲大的 損失,加工所需要之時間也長,所以工業上在量產矽晶圓 上,並不是效率好的方法。 相對於此,一開始便育成結晶方向爲< 1 1 0 >之單晶 ,以製造以(1 1 〇 )面爲主面之矽晶圓的方法上,與其他 -8- (4) (4)200305664 的面方向之矽晶圓相同地,如將單晶矽對於拉提軸方向垂 直切割,而施以鏡面硏磨加工,可以獲得以.(Π 〇 )面爲 主面之矽晶圓。如依據此方法’在拉提單晶後之加工工程 中,可以與面方向(100 )或(111 )之晶圓相同進行加工 之故,所以在弄齊晶圓形狀時所產生的硏磨損失,或者可 將弄齊形狀時的加工時間抑制在最小限度,可以進行沒有 浪費而有效率之晶圓加工。 但是,此方法在育成結晶方向成爲< 1 1 〇 >之單晶矽 上,存在問題。 即由於熱衝擊而帶給種晶的滑動位錯,如係結晶方向 爲< 11 〇 >或< 111 >之結晶時,對於結晶成長界面,係以 5 0〜7 0 °前後之角度導入之故,如將結晶直徑縮小變細爲 3〜5 mm之程度時,可由育成結晶去除滑動位錯。但是, 在結晶方向爲< 1 1 〇 >之結晶中,滑動位錯對於結晶成長 界面係以略垂直方向進入,所以難於由育成結晶簡單去除 滑動位錯,如在日本專利特開平9- 1 65298號公報等所示 般,要求利用將縮小部直徑極端變細爲小於2mm之方法 ,或重複將縮小部直徑縮小變細爲3〜5 mm之程度,之後 ,使直徑變粗之操作,在縮小部製作多段的凹凸,以去除 滑動位錯等之特別方法,以育成單晶矽。 特別是在育成結晶方向爲< 1 〇 〇 >或< 1 1 1 >之單晶矽 時,如因熱衝擊而產生在種晶的滑動位錯少,基於利用前 端形狀尖或者去掉尖前端之形狀的種晶的效果,在將種晶 浸漬至所期望之直徑之間,也可以消滅滑動位錯。但是, -9- (5) (5)200305664 在結晶方向爲< 1 1 ο >之結晶中,如上述般,對於種晶之 融解面,滑動位錯係在略垂直方向進入,所以即使爲少量 ,如種晶一旦有滑動位錯進入,便極難予以消滅。 因此,在藉由前端尖或者去掉尖前端之形狀的種晶, 不利用達斯頸部法,以育成結晶方向< 11 0 >之單晶矽上 ,比起育成結晶方向< 1 0 0 >或< 1 1 1 >之單晶矽時,需要 形成更適當之作業條件。 另外,在結晶方向< 1 1 0 >的單晶矽之育成中,於生 產高重量、大直徑的單晶矽上,爲了去除滑動位錯,利用 達斯頸部法以形成縮小部’另外爲了確實去除位錯,將縮 小部之最小直徑變細至2〜3 mm之程度,此無論如何都無 法拉提直徑200mm以上之大直徑、100kg以上之高重量 的單晶矽。爲了支撐拉提此種高重量、大直徑之單晶矽, 形成在種晶前端之結晶直徑,最小直徑部份也必須在 5mm以上之直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於利用前端尖或者去掉尖前 端之形狀的種晶,不使用達斯頸部法而藉由CZ法以育成 單晶矽時,可以提高能夠以無位錯拉提單晶之成功率,同 時即使爲結晶方向< 1 1 〇 >之單晶矽的育成,也可以育成 使形成在種晶前端的結晶之最小値徑在5 mm以上,單晶 一定直徑部的直徑在200mm,或者在其以上之大直徑的 單晶矽的單晶矽之製造方法及單晶矽,以及直徑在 -10- (6) 200305664 2〇Omm以上之面方向(110)的大直徑矽晶圓。 爲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單晶矽之製造方 種不利用達斯頸部法而藉由柴可拉斯基法之單晶矽 方法,其特徵爲:利用前端部的角度在28°以下之 或者去掉尖前端之形狀的種晶,在使上述種晶的前 觸矽融液前,停於矽融液之正上方予以加溫,之後 述種晶之前端部接觸矽融液,沈入矽融液至所期望 止,之後,轉爲拉提,以進行單晶的拉提時,至少 述種晶之前端部接觸矽融液而轉爲拉提之間,將矽 面之溫度變動保持在± 5 °C以下。 由於不利用達斯頸部法,所以形成在種晶前端 直徑可以確保在5mm以上之直徑,能夠拉提直徑 以上之大直徑、100kg以上之高重量的單晶矽。 特別是在利用前端尖或者去掉尖前端之形狀的 不利用達斯頸部法(將形成在種晶前端之結晶直徑 細爲3〜5 mm之程度,以去除滑動位錯),以無位 成單晶矽時,期望種晶係利用前端部之角度在28° 前端尖或者去掉尖前端之形狀的種晶,以進行結晶 藉由利用種晶前端部的角度爲2 8 °以下之種晶,可 以無位錯拉提單晶之成功率。 前端部之角度如在28°以下,融液緩和在使種 矽融液時所產生的熱衝擊,另外,即使在少許產生 錯時,藉由使種晶前端部的角度成爲2 8 °以下,也 滑動位錯逃出種晶外。但是,在前端部之角度超過 法係一 之製造 前端尖 端部接 ,使上 直徑爲 在使上 融液表 之結晶 2 0 0mm 種晶, 一旦變 錯以育 以下之 成長。 以提高 晶接觸 滑動位 容易使 2 8。時 -11 - (7) (7)200305664 ,熱容量在種晶之前端部位變大,在使前端部接觸矽融液 時,產生溫度差而產生熱衝擊,藉此,滑動位錯便被導入 結晶。另外,浸漬在矽融液後的種晶前端部之直徑也自然 變粗,所以所導入之滑動位錯也難於逃出結晶外。 由此種理由,在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爲了抑制矽融 液和種晶接觸時的熱衝擊,利用種晶前端部的角度爲28° 以下之前端尖或者去掉尖前端之形狀的種晶。 而且,在使上述種晶機處矽融液之前,需要在矽融液 之正上方加熱其成爲與矽融液表面之溫度略微相同之溫度 爲止。 在使種晶接觸矽融液之前予以加溫,藉由使種晶前端 部的溫度充分接近矽融液之溫度,可使浸漬矽融液之種晶 前端部與矽融液之溫度差不見,因而得以抑制熱衝擊之發 生。此時,在矽融液正上方之種晶的加溫,最好以5〜60 分鐘之程度,更適當爲20〜30分鐘之程度爲適當。 如在5〜60分鐘之範圍加溫種晶前端部,藉由使種晶 前端部的溫度和矽融液表面之溫度充分接近,以進行加溫 ,不會損及單晶矽之生產性。種晶之加溫更適當爲將矽融 液和種晶前端部的間隙保持在1〜5 mm程度之範圍,加溫 2〇〜30分鐘,而進行對於矽融液之浸漬,可以使種晶接 觸矽融液時的熱衝擊成爲儘可能小。 另外,使上述種晶之前端部接觸矽融液,沈入矽融液 至所期望之直徑爲止至反轉爲拉提之間,需要將種晶附近 之矽融液表面的溫度變動保持在± 5 °C以下以進行浸漬。 -12- (8) (8)200305664 矽融液由於藉由配置在其周圍之加熱器所加熱而保持 爲融液之故,矽融液經常產生熱對流,溫度不絕地微妙變 化。藉由此熱對流之溫度變化如太大,即使配合矽融液之 溫度以加溫種晶使之接觸矽融液,熱衝擊會行走於種晶前 端部,而發生滑動位錯。另外,在使種晶之前端部沈入矽 融液中時,在前端部之沈入中途,種晶附近之矽融液溫度 如變化太大,由於種晶和融液溫度之溫度差,在種晶會產 生熱變形,滑動位錯進入種晶,此後,要以無位錯而使單 晶成長變得困難。 爲了儘可能抑制此種滑動位錯之導入,需要使在使前 端尖或者去掉尖前端之形狀的種晶的前端部接觸矽融液時 起,至使前端部沈入矽融液至所期望直徑爲止而反轉爲拉 提之間的種晶前端部附近的融液表面溫度的變動保持在種 晶接觸時之溫度的± 5 °C以下而進行單晶拉提。矽融液之 溫度變動如超過± 5 °C,在接觸融液時或浸漬時,滑動位 錯容易進入種晶,可以無位錯拉提單晶矽之成功率會降低 〇 特別是在一旦滑動位錯一被導入,便難於消滅位錯之 結晶方向< 1 1 0 >的單晶矽中,浸漬種晶之部份的矽融液 的溫度變動如超過± 5 °c時,可以爲位錯育成單晶矽之可 能性變得極小。至少在利用前端尖或者去掉尖前端之形狀 的種晶’不應用達斯頸部法以拉提結晶方向< n 〇 >的單 晶砂時’需要將浸漬種晶前端部的附近之砂融液的溫度變 動對於使種晶接觸融液時的融液溫度,保持在± 5以下 -13- (9) (9)200305664 ,進行種晶成爲所期望直徑之浸漬。 另外,更理想爲使矽融液之溫度變動抑制在± 3 °C以 下。如使種晶之浸漬部附近的融液溫度變動變得更小,對 於接觸種晶時的融液溫度,保持在土 3 °C以下以進行拉提 ,即使爲結晶方向< 1 1 0 >之單晶,幾乎不會發生由於矽 融液之溫度變動所帶來之滑動位錯,所以可以幾乎確實地 以無位錯拉提具有所期望直徑之單晶矽。 另外,使上述種晶之前端部接觸矽融液時的矽融液之 溫度爲比在利用達斯頸部法之單晶矽之製造方法中,設爲 適合於使種晶接觸矽融液之溫度還高1 〇〜2 0 °C之矽融液 溫度,使種晶接觸矽融液以進行沈入,至少停止上述種晶 之下降,而後轉爲拉提後,至形成在種晶下方之結晶直徑 開始擴大之間之減徑部的形成上,可以將拉提速度設在 0.5 m m / m i η以下,以拉提單晶。 矽融液之溫度即使在低於或高於在利用達斯頸部法之 單晶矽之製造方法中,設爲適合於使種晶接觸矽融液之溫 度時,如其差低於10 °C,在將種晶浸漬於矽融液時,浸 '漬部位無法順利融解在矽融液,結果有可能產生固化等引 起異吊之結晶成長。 另一方面,矽融液之溫度如超過在利用達斯頸部法之 單晶矽之製造方法中,設爲適合於使種晶接觸矽融液之溫 度2 0 °C而變得太高時,此次在使種晶接觸矽融液之前, 前端部融解,有可能無法使種晶順利接觸矽融液。 如考慮以上情形,浸漬種晶時的矽融液溫度應該保持 -14- (10) (10)200305664 爲比在利用達斯頸部法之單晶矽之製造方法中,設爲適合 於使種晶接觸矽融液之溫度還高10〜20 °C之溫度範圍, 使種晶接觸矽融液而予以沈入。 而且,至所期望直徑爲止之種晶前端部的對於矽融液 之沈入結束,停止種晶之下降而轉爲拉提後,至形成於種 晶下方之結晶直徑的擴大開始爲止之間的減徑部的形成上 ,期望將拉提速度保持在0.5 mm/ min以下,以進行單晶 石夕之育成。 結束至所期望直徑爲止之種晶前端部的沈入,反轉爲 拉提後,形成在種晶下方之結晶一旦結晶直徑比種晶沈入 結束時間點之直徑變細少許,而進行結晶成長(減徑部之 形成)。此時,如以必要以上之快速度進行拉提,形成在 種晶下方之結晶直徑會變得太細,有時會產生結晶由矽融 液分離等之不當情形。 爲了抑制此種問題,在停止種晶之沈入而轉爲拉提後 ,至形成於種晶下方之結晶直徑開始擴大之間的減徑部的 形成中,以使拉提速度保持在〇.5mm/ min以下以進行結 晶成長爲適當。 另外,爲了容易形成上述之種晶的接觸融液浸漬條件 ,至少在使上述種晶的前端部接觸矽融液之時間點至形成 於種晶下方之減徑部的形成結束而開始結晶直徑的擴大爲 止之間,可以在矽融液施加中心磁場強度爲1 〇〇〇G以上 之水平磁場,以謀求單晶矽之育成。 在本發明中,重要的是將浸漬種晶前端部之附近的矽 -15- (11) (11)200305664 融液的溫度變動對於使種晶接觸融液時的融液溫度,保持 在:t 5 °C以下予以育成。爲了抑制此種收容在坩鍋之矽融 液的溫度變動,需要儘可能小地抑制由於配置在坩鍋外圍 之加熱器的加熱所產生的矽融液之熱對流。爲了有效抑制 此熱對流,以一面在矽融液施加磁場,一面利用謀求單晶 之育成的磁場施加CZ法(以下,稱爲MCZ法)爲適當 。其中,爲了使接觸種晶而予以浸漬時之種晶附近的矽融 液溫度穩定,期望將坩鍋內之矽融液的溫度梯度變小效果 大的水平磁場施加於矽融液,由種晶之接觸進行至浸漬爲 止。此種單晶矽之育成方法,有水平磁場施加C Z法(以 下,稱爲HMCZ法)。 利用此HMCZ法,一面對矽融液施加磁場強度1 000G (高斯)以上的磁場,一面使種晶的前端部接觸矽融液, 浸漬於融液中至所期望直徑爲止,其間,可以融液將浸漬 部位附近的矽融液之溫度變動抑制在± 5 °C以下。但是, 不限定於此種控制方法,在磁場強度小於1 000G時,或 者即使在不施加磁場時,以其他之控制手段,例如藉由燈 管加熱以加熱矽融液的表面,使矽融液內之上下方向的溫 度梯度緩和,可以抑制熱對流,藉由設定矽融液量小,以 使融液深度變淺,也可以抑制矽融液之熱對流,另外,與 磁場施加倂用,將浸漬種晶部份的矽融液之溫度變動抑制 在± 5 °C以下而予以育成,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 在矽融液施加磁場,如想要適當抑制矽融液的溫度變 動,則以在矽融液施加中心的磁場強度爲1 000G以上之 -16- (12) (12)200305664 水平磁場,接觸前端尖或者去掉尖前端之形狀的種晶以謀 求浸漬爲適當。 另外,如考慮裝置構造或實用範圍之磁場施加,則施 加於砂融液之磁場的最大強度,如爲HMCZ法時,在現況 即使最大,中心之磁場強度的上限爲9 0 0 0〜1 0 0 0 0 G。 利用此HMCZ法,在矽融液施加1 000G以上之水平 磁場以拉提單晶矽之方法中,特別在結晶直徑超過 2 0 0mm之大型的單晶矽育成上,相當有效。在育成結晶 直徑大的單晶時,考慮生產性或產品率,一般保持矽融液 之坩鍋爲使用大型者,將超過l〇〇kg之大量的原料一次放 入坩鍋以進行單晶育成。 保持在坩鍋之原料,即矽融液之量如增加,接近加熱 器之矽融液的外圍部和融液中心附近之溫度差變大,熱對 流變得活躍,要使種晶浸漬部份附近的融液溫度穩定有困 難。此時,如在矽融液施加l〇〇〇G以上之所期望磁場, 坩鍋內之熱對流受到抑制,可以謀求種晶之浸漬部份附近 的融液溫度的穩定。 另外,施加於矽融液之水平磁場的強度,在矽融液之 溫度穩定外,可以配合育成之單晶的直徑或品質條件而適 當選擇。 藉由利用此種單晶矽之製造方法,將前端尖或者去掉 尖前端之形狀的種晶接觸矽融液而予以浸漬時的融液溫度 變穩定,可以儘可能降低由於熱衝擊所導致之滑動位錯的 發生,或者完全不使發生,將種晶浸漬至所期望直徑爲止 -17- (13) (13)200305664 藉此,可以提高以無位錯拉提具有所期望一定直徑部 之單晶矽的成功率,同時利用由於至今之達斯頸部法的限 制,在利用CZ法之單晶矽的育成上有困難之結晶方向< 1 1 0 >的上述種晶,可以拉提結晶方向< 1 1 〇 >之單晶矽, 另外,一種利用柴可拉斯基法所育成之單晶矽,單晶矽之 結晶方向爲< 1 1〇>,而且具有直徑爲200mm以上之單晶 一定直徑部的單晶矽,或者一種此種單晶矽,由矽融液所 拉提之結晶的總重量爲l〇〇kg以上,另外,即使超過 3 00kg之單晶砂,也可以予以拉提。 而且,如將藉由上述製造方法所育成之結晶方向< 1 1 0 >的單晶矽藉由與結晶方向< 1 〇〇 >或< 1 1 1 >之結晶 相同的製造工程,進行圓筒硏磨予以切片而施以鏡面硏磨 加工,工業上可以有效率地生產成爲製作半導體元件時的 主材料之晶圓主面的面方向爲(1 1 〇 )之矽晶圓。 特別是可以獲得在以往的方法中,育成困難之一定直 徑部超過200mm的結晶方向< 1 10 >的單晶矽,能夠容易 生產晶圓之主直徑爲200mm以上,而且晶圓主面之面方 向爲(1 1 〇 )之矽晶圓。另外,此處所謂矽晶圓之主直徑 係指不含定向平面(orientation flat)或者定向凹槽( orientation notch)之晶圓主面的直徑。 如使用此面方向(1 10 ),直徑200mm以上之矽晶圓 ,可以產品率好而大量生產具有高性能之半導體元件。 結晶軸方位< 1 1 〇 >之單晶矽的育成,由於使種晶接 -18- (14) (14)200305664 觸矽融液時的熱衝擊所帶來之滑動位錯對於結晶成長界面 爲略垂直進入,所以在利用達斯頸部法之方法中,難於消 滅滑動位錯,要大量生產有困難。另外,利用達斯頸部法 之結晶方向爲< 1 1 0 >的單晶矽之育成上,爲了消滅滑動 位錯,需要使縮小部之直徑細至2 m m以下,無法有效率 地生產結晶直徑大的200mm或者3 00mm以上的大直徑高 重$之結晶。 但是,藉由利用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即使是結晶直徑 超過2 0 0 m m之大直徑的結晶方向< 1 1 0 >的單晶矽,或者 可以儘可能長地拉提一定直徑部直徑而重量在100kg以上 之結晶方向< 1 1 0 >的單晶矽,也可以安全而有效率地進 行生產。 而且,同時在採用結晶方向< 1 1 0 >以外的不利用達 斯頸部法以育成單晶矽之無位錯附著種晶法之單晶矽的育 成中,可以獲得提高以無位錯拉提單晶之成功率的效果。 【實施方式】 以下,一面參考所附圖面一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第2圖之(C) ( D) (E) (F)所示之圖面係顯示用 於依據本發明之單晶矽的育成之前端尖或者去掉尖前端之 形狀的種晶的槪略圖。 第2圖之(C ) ( D ) ,( C )係顯示具有圓柱狀之直 筒部3 c而具有圓錐狀之前端部4c之種晶1 c,( d )係顯 示具有方柱狀之直筒部3 d而具有方錐狀之前端部4d之種 -19- (15) (15)200305664 晶1 d 〇 另外,第2 ( E )圖及(F )圖係顯示去掉第2(C) 圖之種晶的前端部4c之形狀的種晶前端部,(E )圖係顯 示水平去掉種晶1 c之前端部4c之前端部4e,( F )圖係 顯示斜斜去掉前端部4c之前端部4f。在去掉前端部之形 狀的種晶中,第2 ( E ) ( F )圖所示之前端部4e、4f的 最大端的面積如過大,種晶接觸融液時,容易產生熱衝擊 ,所以最好種晶最初接觸矽融液時的面積在5mm2以下。 另外,在本發明中所謂之種晶前端部的角度,在第2 (E )圖或(F )圖所示之去掉前端部4c之形狀的種晶時 ,係指假定去掉前端部4c前的前端部形狀時的種晶前端 部之頂角。 而且,這些種晶係在單晶育成時,介由設置在種晶直 筒部3c及3d之卡止部2c、2d,直筒部3c、3d被卡止於 第1圖所示之單晶製造裝置1 〇的種晶保持器28內而用於 單晶之製造。 在本發明之單晶矽之製造方法中,如第2圖之(C ) (D ) ( E )及(F )所示般,在使種晶接觸矽融液時,爲 了不因熱衝擊而使滑動位錯進入種晶,例如即使進入也只 有少許,所以種晶前端部4c〜4f係做成尖或者去掉尖前端 之形狀,與在利用達斯頸部法之製造方法中所使用之種晶 ,形狀明顯不同。 在利用達斯頸部法之單晶矽的育成中所使用的種晶之 例子,係如第2 ( A )圖之略圓柱狀的種晶,(B )圖之方 -20- (16) (16)200305664 柱狀的種晶。 另外,在單晶矽之育成中,爲了使育成之單晶矽的結 晶方向成爲所期望之方位,係使用具有與育成之單晶相同 結晶方向的種晶,以謀求單晶之育成。例如,如在育成結 晶方向< 1 1 0 >的單晶時,可以使用拉提軸方向之結晶方 向爲< 1 1 0 >之種晶。 而且,在將前端尖或者去掉尖前端之形狀的種晶浸漬 於矽融液時,將第2圖所示之種晶1 c或者1 d在融液正上 方加溫至與矽融液Μ略相同溫度,在種晶之溫度穩定後 ,緩緩將前端部4c、4d或者4e、4f沈入矽融液Μ,在前 端部沈入至所期望直徑爲止後,予以反轉爲拉提,得以育 成具有任意之減徑部S0之第1圖所示的單晶矽S。 第1圖係顯示藉由本發明之方法以育成單晶矽用之製 造裝置的槪略圖。單晶製造裝置1 〇係由保持矽融液Μ以 進行單晶育成的育成爐1 2,及收容由矽融液Μ而被拉提 之單晶矽S而予以取出用之上部育成爐1 4所構成。 在上部育成爐1 4之上方設置育成單晶時,旋轉拉提 結晶用之捲繞旋轉機構2 6,在由此捲繞旋轉機構2 6所捲 出的捲線24的前端,有卡止種晶27 (第2圖所示之種晶 1 c或者1 d )用之種晶保持器28。在單晶育成時,將種晶 27之直筒部卡止於種晶保持器28,由捲繞旋轉機構26捲 出捲線24,將種晶前端部浸漬於矽融液Μ至所期望位置 爲止,一面使種晶2 7旋轉,一面以特定的速度拉提,以 謀求在種晶27下方育成單晶矽S。 -21 - (17) (17)200305664 另一方面,在育成爐12的內部具備保持砂融液Μ用 之坩鍋1 8,由於要保持高溫的矽融液Μ,_所以坩鍋1 8的 內側爲石英製坩鍋18a,爲了保護石英製坩鍋18a,其外 側以石墨製坩鍋18b構成。此坩鍋18係藉由坩鍋支持軸 16而配置在育成爐12的略中央,在育成單晶時,爲了將 融液面保持爲一定,或者在CZ法或者MCZ法中,一面 使i甘鍋1 8旋轉一面進行結晶育成’在堪鍋支持軸1 6的下 方安裝有坩鍋驅動機構20。 另外,爲了融解原料之多晶矽,予以保持以當成矽融 液Μ,在坩鍋1 8之外側設置石墨製加熱器23,藉由調整 加熱器23之發熱量,進行將矽融液Μ之溫度保持在適合 結晶育成的溫度之作業。 在加熱器23之外側和育成爐1 2的底部具備隔熱材 2 2及底部隔熱材2 1,保溫育成爐1 2內部的同時,也防止 由加熱器23來之輻射熱直接接觸育成爐12爐壁。 而且,在第1圖之單晶製造裝置1 0中,以控制矽融 液Μ之對流以進一步謀求溫度之穩定爲目的,在育成爐 1 2之外側具備對矽融液Μ施加水平磁場用之裝置的電磁 鐵33 〇 在此單晶製造裝置1 〇中,爲了有效抑制融液溫度的 變動,將水平磁場之中心配置在矽融液Μ內,在種晶2 7 浸漬時,可在矽融液Μ內獲得所期望之磁場強度之中心 磁場強度爲l〇〇〇G以上之水平磁場。 另外,以防止由單晶育成開始製爐內回到常溫爲止, •22- (18) (18)200305664 矽融液Μ或配置在單晶製造裝置10內之構造物氧化等之 目的’需要在爐內通以氬(Ar )等之惰性氣體以進行作業 。因此,在上部育成爐14安裝控制流通在製造裝置1〇內 之惰性氣體流量用的氣體流量控制裝置3 0,及在育成爐 12的底部安裝調整內部壓力用之壓力控制裝置32。作業 時,配合單晶之育成條件,藉由這些裝置,以謀求流通在 單晶製造裝置1 0內之惰性氣體的流量和壓力的調整。 接著,詳述依據本發明之方法的單晶矽的育成方法。 首先,將原料之多晶矽裝入坩鍋18,使加熱器23發 熱,融解多晶矽。多晶矽全部成爲融解融液後,將矽融液 Μ降溫爲適合於單晶育成之溫度。此時,一面整備摻雜劑 之投入、矽融液Μ面的位置調整等將種晶2 7接觸融液予 以浸漬用所必要的條件,一面藉由電磁鐵3 3開始磁場施 加以使中心磁場強度成爲1 〇 〇 0 G以上之水平磁場施加在 矽融液Μ。另外,此磁場至少施加在由種晶2 7之前端部 接觸矽融液Μ起至形成在種晶2 7下部的減徑部S 0的形 成結束,結晶直徑開始擴大爲止之間。 矽融液Μ之溫度一到達特定溫度(最好爲比利用達 斯頸部法之單晶矽之製造方法中,設爲適合於使種晶接觸 矽融液之溫度還高1〇〜20 °C之高溫)後,等待溫度穩定 ,將前端部之頂角爲2 8 °以下之種晶2 7下降至矽融液Μ 正上方,等待種晶27之前端部的溫度被加熱至與矽融液 Μ之溫度略微相同。 之後,種晶27被加溫至與矽融液Μ之溫度略相同, -23- (19) (19)200305664 另外浸漬種結晶S之坩鍋1 8中心附近的矽融液Μ表面的 溫度穩定至在± 5 °C以下變動後,緩緩使種晶2 7接觸矽融 液Μ而予以浸漬。至少在使種晶27之前端部接觸矽融液 Μ而轉爲拉提之間,爲了抑制滑動位錯之導入,種結晶S 浸漬之部份的矽融液Μ表面之溫度變動最好保持在± 5 °C 以下,更好爲在± 3 °C以下。 而且,前端部沈入矽融液Μ至特定直徑爲止後,減 緩種晶2 7之下降速度,一面調整種晶2 7之上升速度和矽 融液之溫度而一面轉爲拉提。 另外,在將種晶27轉爲拉提時,拉提速度過快,融 液溫度不適當時,種晶27之前端會由融液分離,形成在 前端之結晶直徑會比所期望直徑還細。在將種晶27轉爲 拉提時,一面觀察形成在種晶前端之結晶直徑,不使所育 成之結晶直徑成爲所期望直徑以下,而一面調整拉提速度 予以緩緩拉提。 特別是在將種晶27轉爲拉提後,成長在種晶27下端 之結晶直徑比起種結晶前端部之沈入後的前端直徑一面顯 示變細之傾向,結晶一面形成。此時,如勉強想要擴大結 晶直徑,會引起在種晶27導入滑動位錯,育成結晶由融 液分離等之不當情形,所以在由浸漬反轉爲拉提後,需要 調整拉提速度以使形成在種晶2 7前端之結晶比浸漬之種 晶2 7前端部的沈入直徑還稍微減徑(減徑部S 0之形成) 。期望此時之拉提速度保持在〇.5mm/min以下予以拉提 -24- (20) (20)200305664 另外,種晶2 7之前端部的沈入直徑需要考慮在轉爲 拉提時而形成在前端之結晶一旦變細,以進行浸漬。· 確認了比前端部之沈入直徑還細的結晶形成在種晶 2 7的下端後,逐漸改變拉提速度及/或者融液溫度,移 往擴大結晶直徑之擴徑工程(擴徑部S 1之形成)。 藉由擴徑工程,擴大形成在種晶27下方之單晶S之 直徑至所期望直徑,在到達特定直徑後,停止擴徑部S 1 之形成,再度調整拉提速度及/或者融液溫度,移往單晶 一定直徑部S2之形成。在一定直徑部S2之形成中,配合 所育成之結晶的品質或爐內環境,一面調整作業條件,一 面拉提一定直徑部S2之長度至特定長度爲止(一定直徑 部S 2之形成)。 而且,在特定長度之一定直徑部S2之形成結束時, 變更育成條件(拉提速度、融液溫度等),使結晶直徑逐 漸變小,以製作尾部S3 (尾部S3之形成)。 尾部形成一旦結束,將育成結晶由矽融液Μ切離, 上捲至上部育成爐1 4,等待結晶溫度下降至常溫,將單 晶矽S由單晶製造裝置1 〇取出外部,結束育成。 而且’對於藉由上述方法所育成之單晶施以切斷/圓 筒硏磨加工’之後,藉由周知的方法,加工爲鏡面晶圓, 可以獲得製作半導體元件之主材料的矽晶圓。 以下,雖顯示實施例而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 並不限定於這些實施例。 -25- (21) (21)200305664 (實驗1 ) 開始,爲了育成難於製造之結晶方向< η 〇〉的單晶 矽,檢討到底期望哪種作業條件,利用第1圖所示之單晶 矽之製造裝置,不對矽融液施加磁場,採用使用達斯頸部 法之拉提方法,製造結晶一定直徑部之直徑約1 5 0 mm ( 6 英吋)之單晶矽。 由於利用達斯頸部法以求位錯去除以育成單晶矽,所 以種晶係使用與矽融液接觸之面爲平的一邊1 5 mm之方柱 狀的結晶方向< 1 1 0 >之種晶(第2 ( b )圖所示形狀之種 晶)。 首先,在單晶矽之製造裝置放入口徑45 0mm之石英 製坩鍋,在坩鍋塡充60kg的當作原料之多晶矽,以氬( Ar*)氣體置換製造裝置之內部後,使石墨製加熱器發熱, 將多晶砍加熱成砂融液。 在確認全部的原料融解結束後,投入並調整摻雜劑以 使育成單晶之電阻率在P型爲10Qcm前後之電阻率,之 後’一面降溫調整矽融液成爲適合於單晶之育成的溫度, 一面等待融液之溫度變得穩定。在其間,一面整備流經製 造裝置之惰性氣體(Ar氣體)的量和內部之壓力,以及 坩鍋旋轉等之作業條件爲育成單晶用之製造條件,一面等 待融液溫度之穩定。 關於融液溫度之穩定,係由單晶製造裝置之外,透過 設置用於目視製造裝置內部之玻璃窗,藉由放射溫度計( CHINO製造,IR-02C )測量浸漬種晶之坩鍋中心的融液 (22) (22)200305664 表面之溫度而確認。在認爲已經變成適合於單晶育成之溫 度時,測量溫度。 結果如表1之「融液溫度變動幅度」所示’在認爲溫 度已經穩定時,雖然重複測量坩鍋中心之融液表面溫度, 測量點之溫度變動只在± 6 °C之範圍上下重複而已,溫度 變動無法比起還小。 在此時間點,停止溫度測量,將種晶在矽融液正上方 加溫5分鐘後,緩緩接觸矽融液,利用達斯頸部法嘗試滑 動位錯之去除。 但是,在達斯頸部法中,難於消滅結晶方向< 1 1 0 > 之種晶的滑動位錯,在5次左右位錯去除失敗後,在第6 次之達斯頸部法中,使結晶縮小部的最小直徑細至2mm ,滑動位錯消失,在縮小部之無位錯化成功。 但是,藉由達斯頸部法,在縮小部之位錯消滅雖然成 功,由於矽融液之溫度變動大,或是將結晶一定直徑部育 成爲60cm的當時,滑動位錯進入單晶,結果無法在無位 錯之狀態拉提結晶。(參考表1之「上升成功之有無」欄 位。Ο標記係顯示以無位錯上升單晶矽時,X標記係顯示 無法以無位錯育成單晶時。) 另外,關於實驗1和後述的實驗2以及實施例1之拉 提結果,爲了做比較,將其詳細彙整在表1。 -27- (23) 200305664 (表1 ) (結晶方向< Η 0 >,晶^^育成結果) 施加磁場強度 育成結 種縮小方法 種附著 融液酿 結晶拉提成 水平磁場 晶直徑 失敗數 變動幅度 功之有無 實驗1 無施加 15cm 達斯頸部法 6次 土 6〇C X 實驗2 無施加 20cm Μ位錯種附著法 9次 土 8〇C X 實施例1 4000G 20cm 無位錯種附著法 〇次 ± 1.5〇C 0 (實驗2 ) 依據實驗1,藉由達斯頸部法之滑動位錯的去除,在 結晶方向< 1 1 〇 >的單晶中,成功率低,此外,爲了謀求 無位錯化’需要使縮小部份之最小直徑細至2mm之程度 ,知道作爲拉提有種量之大直徑結晶的方法,有其界限。 因此’不利用達斯頸部法而利用前端尖之種晶,藉由 以無位錯以育成單晶砍之方法(以下,稱爲無位錯種附著 法),實際拉提一定直徑部直徑約2 0 0 m m ( 8英吋)之單 晶以進行確認能否育成結晶直徑大的單晶。 利用於單晶育成之裝置係使用與實驗1相同之裝置, 不對於砂融液施加磁場而實施製造。但是,在實驗2中, 要育成結晶直徑約2 0 0 m m之結晶方向< 1 1 〇 >的單晶矽之 故,放入製造裝置之石央製財鍋爲口徑600mm,裝入原 料之多晶矽共1 50kg,與實驗1相同進行加熱成爲矽融液 〇 而且,在矽融液穩定爲適合於單晶育成之溫度之間, -28- (24) (24)200305664 於融液投入摻雜劑以使得結晶電阻率成爲p型1 〇 Ω cm前 後之値,整備Ar*氣體量、製造裝置內之壓力等作業條件 ,等待溫度之穩定。 另外,使用於實驗2之種晶,由於不進行達斯頸部, 需要排除由於熱衝擊所導致之滑動位錯的導入而進行拉提 ’所以使用以桌2(C)圖所不形狀之種晶,種晶直筒部 之直徑爲1 5 mm之圓柱狀,前端部的頂角爲1 5 °之尖圓錐 狀的種晶。 而且,矽融液之溫度在穩定爲比在實驗1使種晶接觸 矽融液時的溫度高1 3 t之溫度時,與實驗1相同地,利 用放射溫度計,由育成裝置之外測量坩鍋中心的砍融液表 面溫度,如表1所示般,在±8 °c之變動幅度上下重複。 但是,無法調整爲使溫度變動幅度比其小,融液溫度更穩 定。 在此狀態下,將種晶緩緩下降至矽融液面之正上方 1 m m處,約2 〇分鐘程度加溫至種晶之溫度略與融液溫度 相同後,使種晶接觸砂融液,沈入融液至所期望直徑胃& ,之後,將拉提速度保持在〇 . 5 m m / m i η以下,緩緩加以 拉提,在種晶下方嘗試單晶矽之形成。 但是’在幾乎全部之情形下’於將種晶前端部浸、清在 融液中至所期望直徑爲止之間’被認爲由於熱衝1擊所_ ^ 之滑動位錯進入種晶,一面更換種晶,一面嘗試藉自_ ^ 之無位錯種附著法之結晶育成共9次,但是9次都_丨去以^ 無位錯拉提單晶。 -29- (25) (25)200305664 此理由係坩鍋變大,收容之矽融液量增加,所以坩鍋 內之矽融液的溫度差變大,整體而言,融液溫度變得不穩 定,在浸漬中途對種晶帶來滑動位錯。 由實驗2之結果,了解到利用前端部尖之種晶,不進 行達斯頸部而要使由於熱衝擊所導致之滑動位錯的導入不 見’以進行單晶矽之育成上,需要將種晶浸漬時的矽融液 溫度變動抑制爲更小。 (實驗3〜5 ) 對於種晶浸漬時之矽融液的溫度變動對種晶之滑動位 錯的影響進行確認。此溫度之控制方法係設定如實驗例之 表2所示的一定的育成條件,在實驗3中,施加磁場強度 5 〇〇G,在實驗4中,施加磁場強度75 0G,另外在實驗5 中,減少矽融液之深度方向的溫度差,抑制由於熱膨脹之 自然對流,以減少溫度變動之目的,藉由燈管加熱在矽融 液表面照射紅外線。將種晶浸漬至特定長度後而形成減徑 部後,擴徑至直徑200mm,藉由表示單晶之狀態的晶界 線的確認以進行無位錯之判斷,據此以判斷對種晶之滑動 位錯的有無。此係在位錯殘留於種晶時,則出現在單晶之 表面的特徵晶界線會消失,可以容易判斷單晶化之一般方 法。另外,使用之種晶係上述之第2 ( C )圖所示形狀之 種晶,種晶直筒部之直徑爲1 5 mm之圓柱狀,前端部的頂 角爲1 5 °之尖圓錐狀。 -30- 200305664 (26) (表2 ) (結晶方向< 11 〇 >單晶矽之有位錯化的結果) 施加磁場強度 石芙坩鍋口徑 石夕融解量 融液酿變度幅度 有位錯化之狀況 (水平磁場) 實驗3 500G 600mm 150kg ± 10°C 有位錯 實驗4 750G 600mm 150kg 土 5.8〇C 有位錯 實驗5 0G 600mm 150kg ± 4.8〇C 無位錯 由表2之實驗4及實驗5,知道融液溫度變動幅度超 過5 °C之條件下,在擴徑部,結晶表面之晶界線消失,有 位錯化現象。另外,由實驗5,融液溫度變動幅度如在5 °C以下,,確認到不會產生有位錯化,可以單晶予以育成。 另外,以實驗2之育成條件施加磁場,控制矽融液之 溫度變動時,如施加1 000G以上之磁場,可以容易控制 在± 5 °c以內。依據育成條件等,最適當之磁場強度等雖 有若干不同,但是知道施加此種等級之磁場爲有效。另外 ,在本發明中,控制矽融液之溫度變動,特別是控制在土 5 °C以內很重要,如能以此種條件進行控制,即使爲施加 磁場之方法以外也有效。 (實施例1 ) 因此,與實驗2相同,在育成結晶直徑約200mm, 結晶方向< 1 1 〇 >之單晶矽時,在矽融液一面施加水平磁 場,一面進行種晶對於融液之接觸和浸漬,以嘗試單晶矽 -31 - (27) (27)200305664 之育成。 首先,利用與在實驗2使用之裝置相同的裝置,將口 徑600mm之石英製坩鍋放入裝置,塡充150kg之多晶矽 ,使石墨製之加熱器發熱,加熱原料做成矽融液。 多晶矽全部融解完畢後,進行降溫爲適合單晶育成之 所期望溫度,在融液放入摻雜劑以使結晶電阻率成爲p型 1 0 Ω cm,等待融液溫度穩定。在此之間,使配置在單晶 矽之製造裝置的外側之磁場施加裝置(電磁鐵)動作,在 矽融液施加磁場中心之強度成爲4000G之水平磁場。 另外,在實施例1中,從融解結束而謀求融液溫度之 穩定的時間點至單晶育成結束,結晶尾部由融液分離止, 繼續磁場施加。 在矽融液施加磁場後,在認爲融液溫度穩定爲與實驗 2之融液溫度略相同的溫度的當時,以與實驗2相同之放 射溫度計測量坩鍋中心附近之融液表面溫度,溫度變動穩 定在± 1 · 5 °C之範圍,確認到保持爲將種晶接觸融液時良 好之狀態。 在製造裝置之種晶保持器裝置種晶之直筒部直徑 15mm,前端部之頂角15°之尖圓錐狀而與實驗2相同形 狀的結晶方向< Π 0 >的種晶。 在確認融液溫度之穩定後,緩緩將種晶下降至矽融液 正上方1 m m止,等待2 0分鐘前後之種晶加溫。而且,在 種晶溫度被加溫爲與矽融液之溫度相同程度時,緩緩將種 晶前端下降於融液中,沈入矽融液中至種晶前端之圓錐部 -32- (28) (28)200305664 (前端部)成爲所期望直徑爲止。 在將種晶沈入至所期望直徑止的當時,停止種晶之下 降,緩緩轉爲拉提。另外,在使此種晶接觸矽融液後,轉 爲拉提之間的矽融液表面之溫度變動,以放射溫度計測量 ,確認到溫度變動保持在土 1 . 5 °C之範圍。而且,將種晶 之拉提速度保持在min以下,一面調整矽融液之 溫度,一面在種晶下方形成減徑部,之後,擴大結晶直徑 爲特定直徑,育成一定直徑部直徑約200mm之單晶矽。 單晶一定直徑部長度成爲特定長度爲止而育成一定直 徑部後,形成使結晶直徑逐漸變細之尾部,藉由由矽融液 切斷育成之結晶,結束單晶矽之育成。 慢慢冷卻育成之單晶矽,取出製造裝置外,測量重量 ,獲得第3圖所示直徑208 mm、重量120kg之大直徑高 重量單晶。而且,並無在育成中途,由於滑動位錯進入而 從開始重作結晶育成之失敗,可以沒有問題地以無位錯育 成目標之結晶方向< Π 〇 >的大直徑高重量結晶。另外, 拉提後之測量結果,形成在第3圖所示之種晶的下端的減 徑部的最小直徑在5 mm以上,確認到即使不藉由達斯頸 部法,也可以育成單晶。 藉此,知道藉由利用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即使被認爲 不可能育成大直徑高重量之單晶的結晶方向< 1 1 〇 >之單 晶矽,以含MCZ法之CZ法也可以適當地加以製造。 另外,如依據本發明之方法,知道使用前端尖或者去 掉尖前端之形狀的種晶,在採用不依靠達斯頸部法以育成 -33- (29) (29)200305664 單晶矽之無位錯種附著法時,也可以提高其之成功率。 另外,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上述之實施形態爲所示例子,具有與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 圍所記載之技術思想實質上相同之構造,而有同樣之作用 效果之實施形態,不管哪種形態都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〇 例如,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雖舉直徑200mm ( 8 英吋)之單晶矽的結晶育成爲例而做說明,但是在育成其 以下之直徑的單晶矽時,也可以充分獲得其效果,不需要 進行藉由達斯頸部法之種晶的縮小,所以對於高重量化也 有效,例如,在本發明中,形成在種晶前端之結晶直徑即 使最小直徑部份也可以確保5 mm以上之直徑,所以近年 來擴大利用之300mm( 12英吋)或者其以上之大直徑單 晶矽,特別是結晶重量超過3 00kg之高重量的單晶矽之製 造上也可以適用。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關於結晶方向,雖以拉提最 爲困難之< 1 1 〇 >爲例而做說明,但是在其他結晶方向之 拉提當然也可以適用。結晶方向爲<1〇〇>或者<111>之 結晶的拉提,雖沒有< 11 〇 >結晶之拉提般困難,盡管如 此,藉由本發明方法,種附著之失敗頻度會減少,因而也 有效。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實施依據本發明之單晶矽之製造方法用之設 -34- (30) (30)200305664 置磁場施加裝置的cz法單晶製造裝置的槪略圖。 第2圖係顯示在達斯頸部法中使用的種晶’和在本發 明之製造方法中使用的前端尖或者去掉尖前端之形狀的種 晶圖。 第3圖係顯示利用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育成之結晶方 向< 1 1 0 >、直徑約2 0 0 m m之單晶政的一部份之照片。 第4圖係說明藉由達斯頸部法之滑動位錯的去除用圖 面。 主要元件對照表 1 c 種晶 Id 種晶 3 c 直筒部 3 d 直筒部 4c 前端部 4d 前端部 4e 前端部 4f 前端部 10 單結晶製造裝置 12 育成爐 14 上部育成爐 16 坩鍋支持軸 18 增鍋 20 坩鍋驅動機構 -35- (31)200305664 2 1 底 部 隔 熱 材 22 隔 熱 材 23 加 熱 器 26 旋 轉 機 構 27 種 晶 28 種 晶 保 持 器 3 3 電 磁 鐵
-36-
Claims (1)
- (1) (1)200305664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單晶矽之製造方法,是針對不進行達斯頸部 法而藉由柴可拉斯基法之單晶矽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 利用前端部之角度爲28°以下之前端尖或者去掉尖前 端之形狀的種晶,在使上述種晶的前端部接觸矽融液之前 ,使其停止在矽融液之正上方而予以加溫,之後,使上述 種晶的前端部接觸矽融液,沈入矽融液至所期望直徑爲止 ,之後,轉爲拉提以進行單晶之拉提時,至少在使上述種 晶的前端部接觸矽融液而轉爲拉提之間,使矽融液表面的 溫度變動保持在± 5 °C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單晶矽之製造方法 ,其中,使上述種晶之前端部接觸矽融液時的矽融液之溫 度爲比在利用達斯頸部法之單晶矽之製造方法中,設爲適 合於使種晶接觸矽融液之溫度還高1 0〜20 °C之矽融液溫 度,使種晶接觸矽融液以進行沈入,至少停止上述種晶之 下降,而後轉爲拉提後,至形成在種晶下方之結晶直徑開 始擴大之間之減徑部的形成上,可以將拉提速度設在 0.5mm/mU以下,以拉提單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之單晶矽之製造方法 ’其中,至少在使上述種晶的前端部接觸矽融液之時間點 至形成於種晶下方之減徑部的形成結束而開始結晶直徑的 擴大爲止之間,在矽融液施加中心磁場強度爲1 000G以 上之水平磁場,以拉提單晶矽。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 -37- (2) (2)200305664 之單晶矽之製造方法,其中,利用結晶方向爲< 1 1 0 >之 上述種晶,以拉提結晶方向< 110 >之單晶矽。 5. 一種單晶矽,是針對利用柴可拉斯基法所育成之 單晶矽,其特徵爲: 單晶砂之結晶方向爲<11〇>,而且具有直徑200mm 以上之單晶一定直徑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之單晶矽,其中,由 矽融液所拉提之上述單晶的總重量爲100kg以上。 7 . —種矽晶圓,其特徵爲: 晶圓之主直徑在200mm以上,而且,晶圓主面之面 方向爲(1 10 )。-38-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122250 | 2002-04-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305664A true TW200305664A (en) | 2003-11-01 |
TWI324643B TWI324643B (zh) | 2010-05-11 |
Family
ID=29267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2109624A TW200305664A (en) | 2002-04-24 | 2003-04-24 |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and, silicon single crystal and silicon wafer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179330B2 (zh) |
EP (1) | EP1498517B1 (zh) |
JP (1) | JP4151580B2 (zh) |
KR (1) | KR100987470B1 (zh) |
CN (1) | CN1323196C (zh) |
TW (1) | TW200305664A (zh) |
WO (1) | WO20030914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85031C (zh) * | 2006-12-06 | 2010-01-27 | 天津市环欧半导体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110>无位错硅单晶的制造方法 |
JP4946590B2 (ja) * | 2007-04-19 | 2012-06-06 | 株式会社Sumco |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育成方法、評価方法および生産方法 |
JP5083001B2 (ja) * | 2008-04-08 | 2012-11-28 | 株式会社Sumco |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引上げ方法 |
JP4862884B2 (ja) * | 2008-05-21 | 2012-01-25 |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JP5229017B2 (ja) * | 2009-03-11 | 2013-07-03 |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 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JP5218431B2 (ja) * | 2009-07-21 | 2013-06-2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溶液法による単結晶成長用種結晶軸 |
JP5482547B2 (ja) * | 2010-07-30 | 2014-05-07 |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CN102134739A (zh) * | 2011-03-08 | 2011-07-27 | 宁夏日晶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单晶炉自动引晶系统及方法 |
CN102181916B (zh) * | 2011-03-29 | 2013-04-10 | 浙江晨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n型111晶向电阻率均匀性的方法 |
GB2497120A (en) * | 2011-12-01 | 2013-06-05 | Rec Wafer Norway As | Production of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
JP5660020B2 (ja) | 2011-12-16 | 2015-01-28 |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JP5819185B2 (ja) * | 2011-12-29 | 2015-11-18 | グローバルウェーハズ・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US9102035B2 (en) * | 2012-03-12 | 2015-08-11 | MEMC Electronics Materials S.p.A. | Method for machining seed rods for use in 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olysilicon reactor |
US20150044467A1 (en) * | 2012-04-23 | 2015-02-12 | Hwajin Jo | Method of growing ingot and ingot |
JP5831436B2 (ja) | 2012-12-11 | 2015-12-09 |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CN103436954A (zh) * | 2013-09-11 | 2013-12-11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制单晶硅棒时引晶用的籽晶和单晶硅棒的制作方法 |
DE102017215332A1 (de) * | 2017-09-01 | 2019-03-07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Einkristall aus Silizium mit <100>-Orientierung, der mit Dotierstoff vom n-Typ dotiert is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Einkristalls |
CN111139520A (zh) * | 2018-11-05 | 2020-05-12 |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直拉法引晶方法 |
JP7124938B1 (ja) | 2021-07-29 | 2022-08-24 |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EP4428272A1 (de) | 2023-03-10 | 2024-09-11 | Siltronic AG | Verfahren zum ziehen eines einkristallstabs aus halbleitermaterial und scheibe aus halbleitermateria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02523A (en) * | 1973-09-12 | 1977-01-11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Dislocation-free growth of silicon semiconductor crystals with <110> orientation |
JPH01203287A (ja) * | 1988-02-08 | 1989-08-16 | Nec Corp | 単結晶引き上げ方法 |
US4891255A (en) * | 1988-09-29 | 1990-01-02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 (110) Oriented silicon wafer latch accelerometer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same |
JP2601930B2 (ja) * | 1990-03-29 | 1997-04-23 |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 単結晶ネツク部直径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DE4106589C2 (de) * | 1991-03-01 | 1997-04-24 | Wacker Siltronic Halbleitermat | Kontinuierliches Nachchargierverfahren mit flüssigem Silicium beim Tiegelziehen nach Czochralski |
US5487355A (en) * | 1995-03-03 | 1996-01-30 | Motorola, Inc. | Semiconductor crystal growth method |
JP3841863B2 (ja) | 1995-12-13 | 2006-11-08 | コマツ電子金属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引き上げ方法 |
US5840120A (en) * | 1996-01-22 | 1998-11-24 |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Inc. |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nucleation of oxygen precipitates in silicon crystals |
US6217663B1 (en) * | 1996-06-21 | 2001-04-17 |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
JPH10101482A (ja) * | 1996-10-01 | 1998-04-21 | Komatsu Electron Metals Co Ltd | 単結晶シリコン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
JPH10203898A (ja) * | 1997-01-17 | 1998-08-04 | Shin Etsu Handotai Co Ltd |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種結晶 |
DE69802864T2 (de) * | 1997-05-21 | 2002-08-29 | Shin-Etsu Handotai Co., Ltd. | Silizium-Impfkristall,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ilizium-Einkristalls unter Verwendung des Silizium-Impfkristalls |
JP3387364B2 (ja) | 1997-05-21 | 2003-03-17 |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ン種結晶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らの種結晶を用いてシリコン単結晶を製造する方法 |
JP3684769B2 (ja) * | 1997-06-23 | 2005-08-17 |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保持する方法 |
JP3440802B2 (ja) * | 1998-01-14 | 2003-08-25 |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JP2000203287A (ja) * | 1999-01-13 | 2000-07-25 | Toyota Motor Corp | 動力出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ハイブリッド車 |
DE19938340C1 (de) * | 1999-08-13 | 2001-02-15 | Wacker Siltronic Halbleitermat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pitaxierten Halbleiterscheibe |
US6869477B2 (en) * | 2000-02-22 | 2005-03-22 |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Inc. | Controlled neck growth process for single crystal silicon |
JP4165068B2 (ja) * | 2000-02-25 | 2008-10-15 |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JP4808832B2 (ja) * | 2000-03-23 | 2011-11-02 | Sumco Techxiv株式会社 | 無欠陥結晶の製造方法 |
US6428619B1 (en) * | 2000-10-23 | 2002-08-06 | Mitsubishi Materials Silicon Corporation | Silicon wafer, and heat treatment method of the same and the heat-treated silicon wafer |
JP3994665B2 (ja) * | 2000-12-28 | 2007-10-24 |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ン単結晶ウエーハおよび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JP4215249B2 (ja) * | 2003-08-21 | 2009-01-28 | コバレント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ン種結晶および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
2003
- 2003-04-23 KR KR1020047016852A patent/KR10098747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3-04-23 JP JP2003588003A patent/JP415158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4-23 US US10/510,695 patent/US717933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4-23 EP EP03719172.3A patent/EP149851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4-23 WO PCT/JP2003/005167 patent/WO200309148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04-23 CN CNB038089580A patent/CN132319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4-24 TW TW092109624A patent/TW200305664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
- 2007-01-04 US US11/620,024 patent/US2007010192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03091483A1 (ja) | 2005-09-02 |
EP1498517A1 (en) | 2005-01-19 |
JP4151580B2 (ja) | 2008-09-17 |
CN1323196C (zh) | 2007-06-27 |
CN1646736A (zh) | 2005-07-27 |
US20050160966A1 (en) | 2005-07-28 |
KR100987470B1 (ko) | 2010-10-13 |
US7179330B2 (en) | 2007-02-20 |
WO2003091483A1 (fr) | 2003-11-06 |
EP1498517B1 (en) | 2016-08-31 |
KR20040104569A (ko) | 2004-12-10 |
TWI324643B (zh) | 2010-05-11 |
EP1498517A4 (en) | 2008-09-17 |
US20070101926A1 (en) | 2007-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0305664A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and, silicon single crystal and silicon wafer | |
JP4142332B2 (ja) | 単結晶シリコンの製造方法、単結晶シリコン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単結晶シリコン製造用種結晶、単結晶シリコンインゴットおよび単結晶シリコンウェーハ | |
TW202113168A (zh) | 一種矽單晶的生長方法 | |
JP2937115B2 (ja) | 単結晶引き上げ方法 | |
JP2973917B2 (ja) | 単結晶引き上げ方法 | |
JP4060106B2 (ja) | 一方向凝固シリコンインゴット及びこ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シリコン板及び太陽電池用基板及びスパッタリング用ターゲット素材 | |
JP2004315258A (ja) | 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
JP3016126B2 (ja) | 単結晶の引き上げ方法 | |
JP2015514674A (ja) | インゴットの成長方法およびインゴット | |
JP4899608B2 (ja) | 半導体単結晶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 |
JP2000072590A (ja) | 高品質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育成方法 | |
JP4187998B2 (ja) | 単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
KR101855814B1 (ko) | 실리콘 단결정의 제조방법 | |
TW526299B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 |
TWI796517B (zh) | 單晶矽鑄碇及其製造方法 | |
TWI751028B (zh) | 單晶矽的製造方法 | |
JP2004269335A (ja) | 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
KR100581045B1 (ko) | 실리콘 단결정 제조방법 | |
JP4082213B2 (ja) | 単結晶の成長方法及び単結晶製造装置並びにこの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シリコン単結晶 | |
JP2008260663A (ja) | 酸化物単結晶の育成方法 | |
JPH09309791A (ja) | 半導体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
TW574443B (en) | Process for eliminating neck dislocations during Czochralski crystal growth | |
JP4157934B2 (ja) | 金属単結晶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 |
JP2002220297A (ja) | 種結晶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
JPH11106292A (ja) | 半導体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