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4841B - 石墨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其材料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石墨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其材料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84841B CN1984841B CN2005800234198A CN200580023419A CN1984841B CN 1984841 B CN1984841 B CN 1984841B CN 2005800234198 A CN2005800234198 A CN 2005800234198A CN 200580023419 A CN200580023419 A CN 200580023419A CN 1984841 B CN1984841 B CN 19848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phite material
- presoma
- ion secondary
- graphite
- metallic sub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04—Non-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13—Gas-impermeable carbon-containing materi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20—Graphit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20—Graphite
- C01B32/205—Prepa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01M4/587—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一种石墨质材料,散布有高度在1μm以上的突起。该石墨质材料适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和负极材料。使用该负极可以得到具有大的放电容量、高的初期充放电效率、优良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和优良的循环性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另外,本发明还提供简单且廉价地制造该石墨质材料的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含有该石墨质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含该负极材料的负极,以及使用该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高性能化,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与其他的二次电池相比,其能够高电压化从而达到高的能量密度,故而倍受关注。锂离子二次电池以负极、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为主要的构成要素。在放电过程及充电过程中,由非水电解质生成的锂离子在负极和正极之间移动,形成二次电池。
通常,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中使用碳材料。作为这样的碳材料,认为有例如特公昭62-23433号公报记载的充放电性能优良、显示出高的放电容量和电位平坦性的石墨。
作为负极材料使用的石墨或石墨质材料,可以列举下面的物质。即,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等石墨粒子。对以焦油和/或沥青作为原料的中间相沥青、中间相小球体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整体中间相石墨质粒子、中间相小球体石墨质粒子。氧化而不熔化粒状、纤维状的中间相沥青后对其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中间相石墨质粒子、中间相石墨质纤维。以及用焦油、沥青等包覆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后对其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复合石墨质粒子。
而且,以提高快速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为目的,正在研究将导电助剂混入上述各种石墨质材料中从而复合化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例如,特开平4-237971号公报公开了混合球状的石墨材料和碳纤维的复合碳材料。特开平6-111818号公报和特开平11-176442号公报公开了将气相生长的碳纤维以3~30质量%混入中间相小球体的石墨质粒子中的物质,而特开平9-213372号公报公开了使球状石墨或鳞片状石墨中含有纤维状石墨的物质。
这些负极材料不会使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放电容量、初期充放电效率较大范围地变差,可以提高快速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
但是,只混合碳纤维或纤维状石墨的负极材料,因为石墨化的碳纤维本身的放电容量、初期充放电效率比母体的石墨低,所以存在负极材料的放电容量、初期充放电效率下降的问题。而且,这些纤维与母体的石墨接触的机会少,不能使导电性提高的较多。结果是还不能说快速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的改良效果达到了充分的水平。而且,因为气相生长碳纤维价格较高,而且需要3~20质量%的大量混合,所以制造成本变高。而且,制造负极时,通常采用将负极材料、溶剂、胶粘剂混合,调制成负极混合剂糊,然后将其涂布在集电体上的方法。但是,若使用混合了碳纤维的负极材料,由于碳纤维的混合量大,故还会出现负极混合剂糊的粘度变得不稳定等问题。
特开2001-196064号公报公开了将金属催化剂分散在碳材料的表面,通过该催化剂使碳纤维或碳纳米管在该表面上气相生长,并直接作为负极活物质使用的物质。
在该负极材料的情况下,通过以该催化剂为起点形成碳纤维或碳纳米管,可以改善石墨质材料间的导电性。但是,因为形成的碳纳米管、碳纤维是从石墨质材料的基材或表面的非晶碳膜的表面上存在的催化剂金属生长得到,所以容易从石墨质材料上脱离或损坏。因此,提高充放电效率、循环性能的效果减小。而且由于催化剂金属残留在得到的负极材料中,故对电池性能有不良影响。另外,存在制造工序复杂、而且收率低、工业上的成本提高的问题。
特开平11-265716号公报列举了通过机械力将由非晶质碳组成的子粒子埋藏在中间相小球体等母粒子中的物质。
在该负极材料的情况下,通过使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的小非晶质碳等附着在表面上,而使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与电解质接触的比表面积增大,试图由此提高反应性。但是,通过机械化学处理能够附着在母粒子上的子粒子的平均粒径即使在100nm以下,形成的复合粒子的子粒子也容易因调制负极混合剂糊时的搅拌力而脱离。而且,此方法很难使平均粒径大于100nm(=0.1μm)的子粒子附着,且对快速充放电性能的效果不充分。
特开平10-255770号公报公开了将碳原料浸渍在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后,连续进行碳化和石墨化而制造负极用石墨的方法。该制造方法利用了该金属化合物的金属具有的石墨化的促进作用,有促进结晶性低的部分的石墨化、提高容量的特征。但是,只通过提高负极用石墨的石墨化度来提高导电性、反应性的作用,与上述的现有技术同样不充分,不能满足近年来对高水平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的要求。
鉴于上述状况,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时,放电容量大,而且能得到高的初期充放电效率、以及优良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和优良的循环性能的石墨质材料。另外,本发明还提供可以简单且低价地制造该石墨质材料的制造方法。而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该石墨质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含有该负极材料的负极以及使用该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高度在1μm以上的突起散布的石墨质材料。
而且,该石墨质材料优选该突起的高度(h)与基部长度(g)的比(h/g)的平均值为0.1~15。
另外,这些石墨质材料优选平均粒径为3~100μm。
而且,上述任一种石墨质材料都优选使中间相小球体石墨化。
另外,本发明提供含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石墨质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材料。
而且,本发明也提供含有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使用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而且,本发明也是一种以表面具有高度在1μm以上的突起为特征的石墨质材料。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石墨质材料的制造方法,使具有与碳反应的性质或溶解碳的性质中的至少一种性质的金属材料以非溶液状态与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接触,从而使该金属材料散布在该前驱体上,再以1500℃以上的温度加热。
而且,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优选将粉末状的该金属材料与该前驱体混合从而使该金属材料散布在该前驱体上的方法。或者,优选将该金属材料和该前驱体在分散剂中混合,除去该分散剂从而使该金属材料散布在该前驱体上的方法。或者,优选通过PVD法或CVD法使该金属材料散布在该前驱体上的方法。
另外,在上述任一种制造方法中,该前驱体都优选在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光学各向同性的晶体结构。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将具有与碳反应的性质或溶解碳的性质中的至少一种性质的金属材料、和石墨化后至少在一部分上能形成光学各向同性的晶体结构的碳源物质混合,使该混合物附着在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上,再以1500℃以上的温度加热。
在上述任一种制造方法中,该加热温度都优选1500~3300℃。
而且,在上述任一种制造方法中,该前驱体都优选为中间相小球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的一个例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是表示用于充放电试验的钮扣型评价电池的构造的模式剖面图。
图3是在比较例中使用的机械化学处理装置的模式图。
图4是具有散布的突起的石墨质材料的模式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锂离子二次电池通常以非水电解质、负极和正极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例如,被封入电池壳中。负极和正极分别作为锂离子的载体而起作用。遵循充电时锂离子吸藏在负极中,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离的电池机制。
(石墨质材料)
个别地看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如图1所示,母材1的表面2上散布着突起3。突起3为从母材1的表面2隆起的状态,其与母材1实质上是同一物质,且一体形成。突起3与母材1之间不存在材质的界面或分界线。该突起3,例如可以是半球状或球状、和/或顶部为球形的圆柱状等,大多是实质上不存在脊线的球面体或曲面体。然而其并不限于这些。但突起3的形状优选半球状或球状的比率高的,特别是球状的比率高的。这是因为,通过制成上述形状,在将该石墨质材料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时,在石墨质材料之间的接点增多从而导电点增加的基础上,形成的空间的大小适合电解质(以下,电解质溶液也称为电解质)的浸透性。与通过石墨化制造石墨质材料时该材料表面通常生成的波状的连续的褶皱4不同,该突起3为个别分散。但是,这并不妨碍突起3存在于褶皱4上。
而且,由图1也可知,本发明所述的母材是指个别地看一个石墨质材料时,假设除去突起、褶皱和/或附着物等可见部分,余量为最大体积的部分。
突起的高度是从各个突起的基部到最高点的高度(h),在1μm以上。通过制成上述高度的突起,在将该石墨质材料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时,石墨质材料之间的接点增加,而且形成的空间的大小适度,可推断出如后所述的提高电池性能的效果增加。突起的高度优选为2~15μm,更优选为3~10μm。而且,优选从突起的基部到最高点的高度(h)与该基部长度(g)的比(h/g)的平均值为0.1~15的突起。该平均值更优选为0.2~5,特别优选为0.5~3。若具有如上所述的值,则上述的效果进一步增加,电池性能进一步提高。突起的基部长度(g)是指观察该突起的剖面时,该突起的最下部与母材相接的长度。该基部长度(g)优选为1~10μm。而且,突起的高度(h)、基部长度(g)及该比(h/g)是通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剖面观察,测定多个突起的值而得到的平均值。特别是h/g,为对各突起求得的多个h/g的平均值。
图4表示具有突起的石墨质材料的剖面模式图。在图中,标示了h、g。
而且,所谓散布是指大量的突起3在该母材的表面上分散存在。该散布不论规则或不规则都可以,但优选均匀分布。
石墨质材料的突起的数量,优选每100μm2的表面有数个~数十个左右的密度范围。突起优选以上述密度范围均匀地散布在石墨质材料的表面。
母材的大小是平均粒径1~100μm,更优选2~45μm。若母材的大小在此范围内,则石墨质材料的平均粒径和突起的高度的比率在优选的范围内,将石墨质材料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时,提高电池性能特别是快速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的效果增加。
而且,上述平均粒径是指,通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剖面观察,测定除去突起的母材粒子的最大长轴长及与其垂直的轴的长度,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该粒子的粒径,再测定多个这种粒径而求得的平均值。
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的平均粒径是指体积换算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100μm,特别优选为3~50μm。这是因为,如果在3μm以上,则使用它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初期充放电效率提高,在100μm以下更能提高快速充放电性能及循环性能。所谓体积换算的平均粒径是指,通过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计测定的作为体积百分率的粒度分布的累积频数为50%的粒径。
在本发明中,若事先没有特别指出,只用“平均粒径”表述的全都是指用上述方法测定时的粒径。
突起的高度(h)与石墨质材料的平均粒径(d)的比率的优选范围为,h/d=0.05~0.3。若在此范围内,则可以同时达到石墨质材料之间的接触和确保形成的空间,对提高电池性能非常有效。
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粒状、块状、球状、椭圆状、板状、纤维状、膜状、鳞片状等中的任何一种,但是长宽比优选在3以下,更加优选在2以下。特别优选接近球状的,即长宽比接近1的球状、粒状的。长宽比在3以下时,用其制得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及循环性能提高。这是因为形成负极时,石墨质材料不在一个方向排列,而且电解质容易浸透到内部的缘故。此时,所谓长宽比,表示石墨质材料的最大长轴长和与其垂直的轴的长度的比,其是通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剖面观察,对大量石墨质材料分别测定的比的平均值。
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是指主要由石墨结构的碳构成的材料。在此,所谓“主要”是指,只要能达到发明的目的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通常,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本身的碳含有率约在80%以上。因此,本发明所述的石墨质材料中也含有石墨本身,但还含有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石墨化后的物质(以下也称石墨化物)。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是指以1500℃以上的温度进行热处理时容易石墨化的碳质材料。而且,本发明所述的碳质材料也含有碳材料本身。但是,由于石墨化处理在高温下进行故而夹杂物被除去,所以不论该前驱体的碳含有率如何,只要能得到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即可。
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在X射线广角衍射中(002)面的平均晶面间距d002优选在0.34nm以下,特别优选在0.337nm以下,最优选在0.3365nm以下。这意味着高的结晶性,当将其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时,可以得到高的放电容量,而且可以得到高的导电性。在本发明中,突起与母材是一体化的,两者实质上是同一物质。虽然将突起与母材分离而评价结晶性较困难,但只将突起从母材上削去而测定时,其晶面间距d002优选在0.34nm以下。
此时,在X射线广角衍射中(002)面的平均晶面间距d002如下得到:用Cu Kα射线作为X射线,以高纯度硅为标准物质测定石墨质材料粒子的(002)面的衍射峰,然后由该峰的位置计算出来。计算方法按照学振法(日本学术振兴会第17委员会制定的测定法)进行,具体而言,是用“碳纤维”(大谷杉郎,733-742页(1986年3月),近代编集社)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值。
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与没有突起的石墨质材料相比,比表面积大,该值优选为0.5~20m2/g,特别优选为1~10m2/g。在20m2/g以下时,由于负极混合剂糊的粘度稳定故而调整粘度变得容易,胶粘剂的粘着力提高。在0.5m2/g以上时,突起的数量和/或大小增加,容易达到本发明所期望的效果。比表面积通过利用吸附氮气的BET法求得。
因为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的突起与母材是一体化的,所以与如现有技术那样利用机械力附加、埋藏微粒的复合粒子、通过胶粘成分使微粒附着的复合粒子相比,即使从外部施加机械力,突起也不容易脱落。而且,由于本发明的突起比现有技术的复合粒子大,故石墨质材料之间的接点增加,而且还可以确保电解质浸透的空隙。与这些特征相对应,如下所述,认为其能够提高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电池性能。
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也可以混合、内含、包覆或层压不同种类的石墨质材料、非晶质硬质碳等碳质材料、有机物、金属、金属化合物等。而且,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也可以在液相、气相、固相的情况下实施各种化学处理、热处理、物理处理、氧化处理等。
以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作为负极材料使用时,可以改善快速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等。其机制还不明确,但推测如下。即,突起与母材是一体化的,形成负极时,突起不脱落。而且,由于该突起,该石墨质材料之间的接点增加,因此电阻减小,导电性提高。因为导电性提高,所以石墨质材料的利用率提高,放电容量增大。由于该突起与石墨化度高的母材为同一物质,很柔软,因此充填时散密度变大,每体积的放电容量增大,可以得到高的能量密度。而且,由于该突起,故而形成的间隙大,因此电解质充分浸透,电解质的保持量变大。因此,锂离子的扩散性提高,快速放电率提高。另外,因为有突起,所以比表面积变大,锂离子出入的位点也增加,从而可以提高快速放电率、快速充电率。而且,由于比表面积增大,制作负极时与胶粘剂的粘着力变大,所以即使反复充放电,也能保持石墨质材料之间的接触,循环性能也很优良。
(石墨质材料的制造)
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只要是能够制造表面上有突起的石墨质材料的方法,可以利用任一方法制造。但是,对相当于突起的微粒部分施加机械能而使其埋藏在母材中、或通过胶粘成分使其附着在母材上,由这些方法得到的石墨质材料,因为不能充分体现本发明的效果而除外。
下面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具有代表性的制造方法。
工序(1):将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以下也简称为前驱体)通过粉碎、筛分等预先调整为所期望的形状、大小。
工序(2):将具有与碳反应的性质和/或溶解碳的性质的金属材料以非溶液状态与上述调整后的该前驱体接触,使该金属材料散布在该前驱体的外表面。而且,本发明所述的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和/或金属化合物。另外,与碳的反应通常是指碳化反应。
工序(3):以1500℃以上的温度加热工序(2)中得到的外表面散布了金属材料的上述前驱体,使其石墨化,从而得到石墨质材料。
接着,详细的论述上述各工序。
工序(1)中使用的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至少它的一部分容易石墨化,即,通过在15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形成石墨质结构。
作为该前驱体,可以列举中间相小球体、中间相煅烧体(也称整体中间相)和中间相纤维等中间相类碳质材料,以及石油焦、针状焦、生焦、含油焦、沥青焦碳等焦碳类碳质材料等。而且,例如,在惰性气氛中以350~450℃的温度对含有游离碳的石油类、煤类的焦油或沥青类进行热处理,得到生成了中间相小球体的热处理产物,从该热处理产物中除去基质则得到该中间相类碳质材料。作为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优选上述的中间相类碳质材料,其中,特别优选上述的能够容易地达到合适的长宽比的中间相小球体。
另外,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为使其在15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的热处理中不熔化,优选使用预先进行了预热处理的前驱体。该预热处理的最终温度低于1500℃,优选低于800℃。预热处理后,优选先将其调整为石墨化后的石墨质材料的形状、大小。例如,优选以800℃以下的温度对平均粒径为1~100μm的中间相小球体进行预热处理,直接或将其粉碎后调制成平均粒径更小的块状的粒子。粉碎、筛分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另外,预热处理可以进行多次。
作为工序(2)中使用的具有与碳反应的性质和/或溶解碳的性质的金属材料,可以列举Na、K等碱金属,Mg、Ca等碱土金属,Ti、V、Cr、Mn、Fe、Co、Ni、Zr、Nb、Mo、Tc、Ru、Rh、Pd、Hf、Ta、W、Re、Os、Ir、Pt等过渡金属,Al、Ge等金属,B、Si等半金属。
而且,也可以是列举的这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氧化物、氮化物、氯化物和/或硫化物等金属化合物。
上述金属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还可以将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混合使用。
其中,优选选自Ti、Fe、Co、Ni、Ru、Rh、Pd、Os、Ir、Pt及它们的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因为这些金属材料在与前驱体的碳反应之前很稳定,或容易溶解该碳,而且在后述工序(3)的石墨化处理中,其全部蒸发,容易从得到的石墨质材料中除去。
在工序(2)中,使上述金属材料散布在该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的外表面。此时,使该金属材料以非溶液状态接触该前驱体。这是因为,若使该金属材料以溶液状态接触该前驱体,则该金属材料在该前驱体上扩散成膜状,散布变得不充分,不生成突起,或即使生成也只是很小的突起。作为该非溶液状态的代表例子,可以列举该金属化合物的固相状态和/或气相状态。另外,也可以将该金属化合物熔化,使其以液相状态散布在该前驱体上。总之,规定该非溶液状态是为了排除只使用该金属材料的溶液接触该前驱体的情况。例如,即使该金属化合物的一部分在溶剂中可溶,只利用不溶部分也相当于本发明的非溶液状态。在调整成为金属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后,用化学的操作使金属化合物的不溶物析出,使用该得到的混悬液时,也相当于本发明的非溶液状态。而且,向金属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进一步添加金属化合物,使用该得到的混悬液时,该混悬部分也相当于非溶液状态,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此时,所述“外表面”是指该前驱体各自的外侧的表面,即大量的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之间可以接触的表面。因此,不包含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为多孔质时在该前驱体各自内部的空隙的表面。
这种附着的金属材料的大小优选在5μm以下,更优选为0.01~5μm,最优选为0.01~1μm。在5μm以下时,作为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特征的突起变得过大的情况较少,可以维持适当的基部长度。另外,在0.01μm以上时,突起的大小合适,容易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此时,附着的金属材料的大小是指,对于与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接触的金属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测定大量金属材料的长轴长,平均该测定值而得到的值。
另外,相对于该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该金属材料的附着量以金属量换算为0.1~30质量%,优选为0.5~15质量%,更优选为1~10质量%。在0.1质量%以上时,可以充分地得到本发明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超过30质量%,本发明的效果有饱和的倾向,所以在30质量%以下更经济。
而且,该金属材料的附着量可以用ICP发光分光分析等方法换算成金属量而测定。
列举在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的外表面上散布上述金属材料的方法的具体例子。
(a)混合该前驱体和粉末状的该金属材料的方法。
(b)在分散剂中混合该前驱体和该金属材料后,除去该分散剂的方法。
(c)用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法或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法使该金属材料附着在该前驱体的外表面上的方法。
在(a)的方法中,使用粉末状的该金属材料。此时,该金属材料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1~5μm,更优选为0.01~1μm。在5μm以下时,作为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特征的突起的基部长度在适当的范围内。另外,若在0.01μm以上,则突起的大小合适,本发明的效果增加。
混合可以使用往复搅拌式、旋转搅拌式、振动搅拌式或它们的组合等公知的各种混合机。搅拌动力也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电动的机械式更为便利。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重要的是使粉末状的该金属材料不生成凝聚物地均匀分散,同时使该金属材料分散地附着在该前驱体的外表面。
另外,也可以将该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与该金属材料合并在一起粉碎并混合。
(b)方法中的分散剂,优选至少不溶解该金属材料,或者即使能溶解溶解度也较小的溶剂。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金属材料被分散的。另外,更优选不仅该金属材料、连该前驱体也不溶解的分散剂。列举这样的分散剂,优选水、醇、酮等水性的分散剂,特别优选水。因为这些分散剂在干燥除去时对环境的影响比有机溶剂类的分散剂小,在安全上、成本上也较为有利。
投入上述分散剂中的金属材料的平均粒径优选在5μm以下,更优选在1μm以下。这是因为,平均粒径在5μm以下时,容易均匀的分散,得到的石墨质材料的突起的数量、散布状况适当,而且也容易控制成半球状或球状。
在(b)的方法中,首先,在分散剂中混合该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和该金属材料。将该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和该金属材料投到分散剂中的顺序没有限制。例如,也可以使该金属材料的粉末在分散剂中分散,接着向其中投入该前驱体。
这种分散操作优选使用搅拌装置混合该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和该金属材料,直到其均匀地分散。混合时,优选实施减压操作、超声波处理而除去气泡,促进该金属材料与该前驱体的接触。
在该混合后,除去上述分散剂。
该除去方法没有限制,可以适当采用蒸发、蒸馏、过滤等通常的固一液分离方法。当然,这些除去操作也可以在加热、减压或气体的流通下进行。例如,可以列举在低于1500℃的温度下加热含有该金属材料和该前驱体的分散剂的方法。另外,也可以在工序(3)中,在以1500℃以上的温度加热时的升温过程中进行此分离。
(c)的方法是通过PVD法或CVD法使该金属材料附着在该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的外表面上。作为这种方法的优选的例子,可以列举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分子束外延法等PVD法,或常压CVD法、减压CVD法、等离子CVD法、MO(Magneto-Optic)CVD法、光CVD法等CVD法。
其中,优选溅射法。作为溅射法,可以列举直流溅射法、磁控管溅射法、高频溅射法、反应溅射法、偏压溅射法、离子束溅射法等。
作为这种溅射法的代表例,可以列举在阴极侧设置金属靶,通常,在1~10-2Pa左右的惰性气氛中,在电极之间引起辉光放电,使惰性气体离子化,敲出靶的金属,在设置在阳极侧的该前驱体上覆盖该金属的方法。
可以用金属化合物代替金属,也可以同时使用多种金属在该前驱体的外表面形成合金,还可以将金属和金属化合物混合作为靶使用。而且,也可以用2种以上的靶进行2次以上的溅射,使多种金属和/或金属化合物顺次附着。
另外,也可以用反应性气体代替惰性气体。
此时,优选用机械搅拌、施加超声波等振动或使气体流通的方法处理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使该前驱体运动,而使金属散布在该前驱体的外表面上。
在本发明中,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优选在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光学各向同性的晶体结构(也称光学各向同性相)的物质。因为光学各向同性相与该金属材料的反应性比光学各向异性的晶体结构(也称光学各向异性相)高。有无光学各向同性相可以通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前驱体的剖面来判别。
而且,若以1500℃以上的温度加热具有光学各向同性的晶体结构,则光学各向同性的结晶部分变为多晶结构。
在此,多晶结构定义为微晶的大小是10~100nm的结晶的集合组织。另外,微晶的大小定义为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微晶的剖面时,露出表面部分的长度。微晶更优选的大小为30~80nm,最优选的大小为30~60nm。
具体地举例说明微晶的大小的测定方法。首先,将上述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放入石墨坩埚中,在非氧化性气氛中以3000℃加热6小时,得到石墨化物。接着,用树脂支撑该石墨化物,通过聚焦离子束加工等使其薄膜化。然后,用透射显微镜观察,随机选取5个以上的微晶,按上述的定义测定微晶的大小。
而且,也可以通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由同样的方法得到的石墨质材料的表面,测定微晶的大小。
在得到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方面,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可以完全是光学各向同性相,但是在得到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高的放电容量方面,优选该前驱体的内部由光学各向异性相构成,外部(即该前驱体的表面)是光学各向同性相的物质。
此时的光学各向同性相优选以薄膜状存在于前驱体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特别优选覆盖该前驱体全部表面积的30%以上。而且,特别优选薄膜状的光学各向同性相与光学各向异性相熔合从而形成该前驱体的表面的物质。此时,所谓“熔合”,是指相在各向同性相与各向异性相的边界没有间隙地缓慢变化,即所谓的倾斜组成的状态。
而且,该薄膜状的光学各向同性相的厚度在3μm以下,优选在1μm以下,更优选在0.5μm以下。光学各向同性相的厚度在3μm以下时,有利于放电容量的增加。而且,下限优选为0.01μm。在0.01μm以上时,作为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特征的突起的生成较充分。
在本发明中,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光学各向同性相的该前驱体可以通过使石墨化后至少一部分成为光学各向同性相的碳源物质附着在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表面而得到。此时,附着的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不需要具有光学各向同性相。但是,作为附着的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也可以使用显示出光学各向异性的石墨质材料。
这种碳源物质只要在1500℃以上的温度下显示出光学各向同性相即可,例如,可以列举酚醛树脂、糠醇树脂等树脂类,氧交联石油沥青等光学各向同性沥青等。树脂类也可以是进行聚合反应、交联反应前的前驱体的状态。
即,本发明也提供将石墨化后至少一部分成为光学各向同性相的碳源物质与该金属材料混合,使该混合物附着在石墨材料的前驱体上的方法。作为上述方法的具体例子,在上述工序(2)中,为了使金属材料散布在该前驱体的外表面上,列举2种新的方法。
(d)在分散剂中混合石墨质的前驱体、该碳源物质和该金属材料,然后除去该分散剂的方法。
(e)使分散了该金属材料的该碳源物质的熔融物附着在该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的外表面上的方法。该方法优选将平均粒径在0.01μm以上、5μm以下的该金属材料的粉末混合在该碳源物质的熔融体中,使该熔融混合物附着在石墨前驱体上。在金属材料的粉末与碳源物质的混合以及该混合物与石墨前驱体的混合操作中,可以使用加压混捏机、双辊等各种捏练机。向熔融体中混入金属粉末的操作与使其附着在石墨前驱体上的操作可以依次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
在本发明中,将该金属材料散布在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的外表面上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的(a)~(e)。
而且,使该金属材料附着在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的外表面上后,也可以实施碳质材料的包覆、气体处理、氧化处理等各种化学处理,或施加机械能等物理处理。
工序(3):石墨化方法可以采用使用艾契逊(Acheson)炉等公知的高温炉以1500℃以上的温度加热的方法。由此,金属材料蒸发、分解或升华,在得到的石墨质材料中没有残留。加热温度优选在2500℃以上、3300℃以下,更优选为2800℃~3300℃。低于1500℃时,不仅不能石墨化,而且该金属材料有残留,在用于负极时放电容量不足。高于3300℃时,石墨质材料有一部分升华,收率低,故不优选。石墨化优选在非氧化性气氛中进行。石墨化需要的时间不能一概而论,但是通常为1~20小时左右。
得到的石墨质材料根据需要通过破碎、粉碎、筛分而调整粒度,作为负极材料使用。
在上述方法中,使该金属材料散布在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上,通过加热得到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其机理还不明确,但认为是在对外表面散布着粒状或球状的该金属材料的该前驱体进行石墨化处理(即在1500℃以上加热)的过程中,生成与母材一体化的突起。金属材料在该加热过程中蒸发、挥散出来,故在作为最终产物的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中实质上没有残留。下面进一步推测其机理。在温度较低的石墨化处理的前阶段,该金属化合物与该前驱体的碳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此时,该金属化合物接受该前驱体提供的碳,生成该金属碳化物的突起。但是,当石墨化处理温度上升到形成该金属碳化物的金属的沸点附近时,金属开始从与该金属碳化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碳和金属中的蒸发出来。此后,随着温度升高,有利于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最终该金属全部蒸发出去,与母材相同的石墨化突起残留下来。在石墨化处理中,使温度升高到约3000℃,但是例如当形成该金属化合物的金属是铁时,推测在2800℃左右铁就开始蒸发。因此,占本发明的母材的大部分的通常是工序(1)中使用的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在石墨化处理后的残留部分。
由上可知,该金属材料优选散布在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的外表面上。另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优选使用可以形成碳化物的物质。
(锂离子二次电池)
锂离子二次电池通常以负极、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为主要的构成要素。正极和负极分别由锂离子的载体构成。遵循充电时锂离子吸藏在负极中,放电时从负极脱离的电池机制。
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除了含有作为负极材料的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之外,没有特别的限定。本发明其他的电池构成要素参照普通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要素。
下面说明负极、正极、电解质等。
(负极)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作,只要是能够充分发挥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的电池性能,且能得到成形性高,化学、电化学性质稳定的负极的成形方法即可。通常使用如下方法:将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与胶粘剂在溶剂和/或分散剂(以后也简称为溶剂)中混合,糊化,并将得到的负极混合剂糊涂布在集电材料上,然后除去溶剂,通过加压等使之固化和/或成形。即,首先,通过筛分将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调整为所期望的粒度,然后与胶粘剂混合,使得到的组合物分散在溶剂中,调制成糊状的负极混合剂。
以水相的调制方法为例具体地说明,在水、醇等溶剂中混合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与羧甲基纤维素、丁苯橡胶等胶粘剂,将得到的淤浆用公知的搅拌机、混合机、捏练机、捏合机等搅拌混合,调制负极混合剂糊。而且,作为非水相的调制方法的例子,将本发明的石墨材料和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等氟类树脂粉末与异丙醇、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混合成淤浆,然后也通过相同的搅拌混合得到负极混合剂糊。将得到的糊涂布在集电材料的一面或两面上,干燥后则得到均匀且牢固地粘着了负极混合剂层的负极。负极混合剂层的膜厚为10~200μm,优选为30~100μm。
而且,负极混合剂层也可以通过将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与聚乙烯、聚乙烯醇等树脂粉末干式混合,然后在金属铸模中热压成形来制作。
负极混合剂层形成后,进行冲压加压等压合操作,可以进一步提高负极混合剂层与集电材料的粘着强度。
用于负极的集电材料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优选箔状、筛、网眼钢板等网状物等。作为集电材料的材质,优选铜、不锈钢、镍等。集电材料为箔状时,其厚度优选为5~20μm。
(正极)
正极例如可以通过将由正极材料、胶粘剂和导电剂组成的正极混合剂涂布在集电材料的表面上而形成。正极的材料(正极活物质)优选能够吸藏/脱离足够量的锂的物质。作为这种材料,可以是锂与过渡金属的复合硫族化物,其中,优选锂与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也称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该复合氧化物也可以是锂与2种以上的过渡金属固熔的物质。
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具体地以LiM1 1-XM2 XO2(式中X是在0≤X≤1范围内的数值,M1、M2表示至少一种过渡金属元素)或LiM1 2-YM2 YO4(式中Y是在0≤Y≤2范围内的数值,M1、M2表示至少一种过渡金属元素)表示。M表示的过渡金属为Co、Ni、Mn、Cr、Ti、V、Fe、Zn、Al、In、Sn等。优选的具体例子为LiCoO2、LiNiO2、LiMnO2、LiNi0.9Co0.1O2、LiNi0.5Co0.5O2等。
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例如可以通过混合作为起始原料的锂、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等,在氧气气氛中以600~1000℃的温度煅烧得到。
正极活物质可以单独地使用上述化合物,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的上述化合物。例如,可以向正极中添加碳酸锂等碳酸盐。另外,形成正极时,可以适当地使用以往公知的导电剂等各种添加剂。
正极通过将由正极材料、胶粘剂和用来赋予正极导电性的导电剂组成的正极混合剂涂布在集电材料的两面形成正极混合剂层而制作。作为胶粘剂,可以使用与制作负极使用的物质相同的物质。作为导电剂,可以使用石墨化物等公知的物质。
集电材料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可以使用箔状、筛或网眼钢板等网状等的物质。集电材料的材质为铝、不锈钢、镍等。其厚度优选为10~40μm。
正极与负极一样,也可以使正极混合剂在溶剂中分散为糊状,将该糊状的正极混合剂涂布在集电材料上,干燥后形成正极混合剂层。或者,也可以在形成正极混合剂层后,进一步进行压力加压等压合操作。由此可以使正极混合剂层均匀且牢固地粘着在集电材料上。
(电解质)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电解质,可以使用溶剂与电解质盐组成的有机类电解质、高分子化合物与电解质盐组成的聚合物电解质等。作为电解质盐,例如,可以使用LiPF6、LiBF4、LiAsF6、LiClO4、LiB(C6H5)4、LiCl、LiBr、LiCF3SO3、LiCH3SO3、LiN(CF3SO2)2、LiC(CF3SO2)3、LiN(CF3CH2OSO2)2、LiN(CF3CF2OSO2)2、LiN(HCF2CF2CH2OSO2)2、LiN[(CF3)2CHOSO2]2、LiB[C6H3(CF3)2]4、LiAlCl4、LiSiF6等锂盐。从氧化稳定性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LiPF6、LiBF4。
有机类电解质中的电解质盐浓度优选为0.1~5mol/l,更优选为0.5~3.0mol/l。
作为有机类电解质的溶剂,可以使用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基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1,1-或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γ-丁内酯、1,3-二氧戊环、4-甲基-1,3-二氧戊环、苯甲醚、二乙醚、环丁砜、甲基环丁砜、乙腈、氯乙腈、丙腈、硼酸三甲酯、硅酸四甲酯、硝基甲烷、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醋酸乙酯、原甲酸三甲酯、硝基苯、苯甲酰氯、苯甲酰溴、四氢噻吩、二甲亚砜、3-甲基-2-噁唑烷酮、乙二醇、亚硫酸二甲酯等非质子性有机溶剂。
以非水电解质作为聚合物电解质时,含有用增塑剂(非水溶剂)凝胶化的基质高分子化合物,而作为该基质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聚氧乙烯或其交联物等醚类树脂、聚甲基丙稀酸酯类树脂、聚丙稀酸酯类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或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稀共聚物等氟类树脂等。其中,从氧化还原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聚偏二氟乙烯或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稀共聚物等氟类树脂。
聚合物电解质中溶剂的比例优选为10~90质量%,更优选为30~80质量%。在该范围内时,导电率高,机械强度强,易膜化。
聚合物电解质的制作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可以列举例如将构成基质的高分子化合物、锂盐和非水溶剂(增塑剂)混合,加热,使其熔化、熔解的方法。另外,可以列举在混合用有机溶剂中溶解高分子化合物、锂盐和非水溶剂后,将混合用有机溶剂蒸发掉的方法。而且,可以列举将聚合性单体、锂盐和非水溶剂混合,用紫外线、电子束或分子束等照射,使聚合性单体聚合,得到聚合物的方法等。
在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还可以使用隔板。
隔板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列举织物、无纺布、合成树脂制微孔膜等。优选合成树脂制的微孔膜,但其中因厚度、膜强度、膜电阻方面而优选聚烯烃类微孔膜。具体而言,有聚乙烯和聚丙烯制微孔膜,或者将它们的复合后的微孔膜。
在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也可以用凝胶电解质。
使用聚合物电解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通常被称为聚合物电池。聚合物电池可以由使用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的负极、正极和聚合物电解质构成。例如,可以按照负极、聚合物电解质、正极的顺序层压,然后装入电池外包装材料中来制作。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将聚合物电解质配置在负极和正极的外侧。
另外,本发明大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结构是任意的,对其形状、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这样的结构,可以从圆筒型、方型、硬币型、钮扣型等中任意选择。为了得到稳定性更高的密闭型非水电解质电池,优选在过度充电等异常情况时具有可以感知电池内压上升而使电流切断的方法的结构。对于使用聚合物电解质的聚合物电池,也可以是封到层压薄膜中的结构。
实施例
接着,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而且在下面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作图2所示构成的评价用钮扣型二次电池进行评价。以本发明的目的为基础,该电池可以按照公知的方法制作。
另外,在下面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用以下的方法测定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以及石墨质材料的物理性质。
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及石墨质材料的长宽比表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以能确认其形状的倍率对50个进行测定,分别由最大的长轴长和与之垂直的轴的长度算出长宽比,从而得到的平均值。
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及石墨质材料的平均粒径是体积换算的平均粒径,即由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计测定的作为体积百分率的粒度分布的累积频数达到50%的粒径。
石墨质材料的晶面间距d002用上述的X射线衍射法求得。
石墨质材料的比表面积通过利用吸附氮气的BET法求得。
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剖面观察时,以能确认其形状的倍率对石墨质材料的50个突起测定高度(h)和基部长度(g),求得高度(h)、基部长度(g)和高度(h)与基部长度(g)的比(h/g)的平均值。h/g的平均值是对各个突起求得的50个h/g的平均值。该能确认的倍率通常为3000倍左右。而且,本发明所述的该基部是指该突起与母材相接的假想平剖面,该基部长度(g)是指连接该假想平剖面外周上的2点的最长的假想直线。另外,该突起的高度(h)是指从该基部(该假想平剖面)出发的最高的垂直高度。
石墨质材料突起的个数表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测定任意100μm2内存在的突起的个数,在10个不同的视野中测定该值,从而求得的100μm2内的平均个数。
实施例1
(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
将热处理了煤焦油沥青的中间相小球体(JFE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平均粒径25μm)在氮气气氛下以600℃煅烧3小时,调制成球状的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平均长宽比为1.2。
将用该方法调制的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作为前驱体(1)。
(石墨质材料)
向换算成铁相当于5质量%的浓度的100质量份的氯化铁水溶液(酸性)中添加100质量份上述前驱体(1),然后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至pH=7。得到的中性溶液,前驱体(1)分散在氢氧化铁(FeO(OH))的混悬液中。将该分散液加热到100℃除去水,然后在150℃下真空干燥5小时,完全除去水。
这样,得到氢氧化铁散布在表面的上述前驱体(以下也称为氢氧化铁散布前驱体)。
干燥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上述氢氧化铁散布前驱体的外观,散布的氢氧化铁为粒状和针状。另外,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50个散布的氢氧化铁分别测定长轴长,平均这些测定值,得平均值0.5μm。
另外,将上述氢氧化铁散布前驱体在非氧化性气氛下以3000℃加热6小时,得到石墨质材料(1)。该石墨质材料(1)为平均粒径是24μm的粒状,其表面上有6个/100μm2的半球状或球状的突起结构(参考图1)。突起的平均高度(h)为3.5μm,平均基部长度(g)为3.0μm,平均h/g为1.2。该石墨质材料(1)的平均长宽比为1.2,比表面积为3.1m2/g,晶面间距d002为0.3356nm。表1表示该前驱体(1)的特性、金属材料的附着处理、该石墨质材料(1)的特性、突起的特性等。
而且,用ICP发光分光分析装置分析得到的石墨质材料(1)的含有元素,没有检测出铁。另外,将上述氢氧化铁散布前驱体在非氧化性气氛下以1490℃加热4小时后,用X射线衍射分析鉴定其含有化合物时,检测出Fe3C。由此,推断在进行石墨化处理时的升温过程中,暂时生成铁的碳化物。
(负极混合剂糊的调制)
将98质量份的石墨质材料(1)与作为胶粘剂的1质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和1质量份的丁苯橡胶一起放入水中,搅拌制得负极混合剂糊。
(工作电极的制作)
将上述负极混合剂糊在铜箔上以均匀的厚度涂布,再在真空下以90℃蒸发作为分散剂的水从而干燥。接着,将涂布在该铜箔上的负极混合剂通过滚压机加压,再冲压成直径为15.5mm的圆形,制得由密合在铜箔组成的集电材料(厚16μm)上的负极混合剂层构成的工作电极。
(对电极的制作)
将锂箔在镍网上压紧,冲压成直径为15.5mm的圆形,制得由镍网构成的集电材料与密合在该集电材料上的锂箔(厚0.5μm)所组成的对电极。
(电解质、隔板)
将LiPF6溶解在33vol%的碳酸亚乙酯与67vol%的碳酸甲乙酯的混合溶剂中,使其浓度为1mol/dm3,制得非水电解质。将得到的非水电解质浸渍在聚丙烯多孔质体(厚20μm)中,制得电解质被浸渍的隔板。
(评价电池的制作)
制作图2所示的作为评价电池的钮扣型二次电池。
使被浸渍电解质的隔板夹在密合于集电材料17b上的工作电极12与密合于集电材料17a上的对电极14之间,层压。然后,将外包装罩11与外包装盒13组合在一起,以使工作电极集电材料17b侧装入外包装罩11内,对电极集电材料17a侧装入外包装盒13内。此时,在外包装罩11与外包装盒13的边缘部分,用绝缘密封垫16塞填两边缘部分使其密封。
对如上制作的评价电池,在25℃的温度下进行如下所示的充放电试验,评价放电容量、初期充放电率、快速充电率、快速放电率和循环性能。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放电容量、初期充放电效率)
以0.9mA的固定电流进行充电,直到回路电压达到0mV后,转换为以固定电压充电,持续充电直到电流值达到20μA。由此过程中的通电量求得充电容量。此后,停止120分钟。接着以0.9mA的电流值进行固定电流放电,直到回路电压达到1.5V,由此过程中的通电量求得放电容量。将上述过程作为第1循环。由下式(I)计算出初期充放电效率。
初期充放电效率(%)=(第1循环的放电容量/第1循环的充电容量)×100 (I)
而且,在该试验中,将锂离子被石墨质材料吸藏的过程作为充电,将其脱离的过程作为放电。
(快速充电率)
接着,在第2循环中进行下述的快速充电。
以第1循环4倍的电流值3.6mA进行固定电流充电,直到回路电压达到0mV,求得充电容量,由下式(II)计算出快速充电率。
快速充电率=(第2循环中固定电流充电容量/第1循环中放电容量)×100 (II)
(快速放电率)
在第2循环中,上述第2循环的固定电流充电结束后,接着进行下述的快速放电。与第1循环一样,转换为以固定电压充电,充电完成后,以第1循环16倍的电流值14.4mA进行固定电流放电,直到回路电压达到1.5V。由得到的放电容量通过下式(III)计算出快速放电率。
快速放电率=(第2循环中放电容量/第1循环中放电容量)×100(III)
另外,总结快速充电率和快速放电率的性能,也可以称为快速充放电性能。
(循环性能)
对于评价放电容量、初期充放电效率、快速充电率、快速放电率的评价电池,制作其他的评价电池,进行如下的评价。
以4.0mA进行固定电流进行充电,直到回路电压达到0mV后,转换为以固定电压充电,持续充电直到电流值达到20μA,然后停止120分钟。接着,以4.0mA的电流值进行固定电流放电,直到回路电压达到1.5V。将该充放电重复进行20次,由得到的放电容量通过下式(IV)计算出循环性能。
循环性能=(第20循环中放电容量/第1循环中放电容量)×100(IV)
如表3所示,工作电极中使用实施例1的石墨质材料(1)作为负极材料而得到的评价电池显示出高的放电容量,且具有高的初期充放电效率。还显示出优良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不使用金属材料,只将上述前驱体(1)在非氧化性气氛下以3000℃的温度加热,制得石墨质材料(10)。得到的石墨质材料(10)是平均粒径为24μm、没有突起的球状粒子。该粒子的平均长宽比为1.2,比表面积为0.5m2/g,晶面间距d002为0.3358nm。表2表示该前驱体(1)的特性和该石墨质材料(10)的特性等。
另外,使用该石墨质材料(10),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和条件制作工作电极和评价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电池性能的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使用表面不存在突起的石墨质材料(10)时,只有初期充放电效率较高,但得不到高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另外,由于石墨化物之间的接点少,石墨化物原本具有的放电容量不能完全地表现出来,放电容量降低。
而且,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该前驱体(1),结果发现其表面具有薄膜状的光学各向同性相,内部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相。另外,对该石墨质材料(10)进行表面晶体结构的分析。
分析时,以树脂支撑石墨质材料(10),用聚焦离子束加工装置(FB2000,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制造)进行切削,将石墨质材料(10)加工成厚度约为0.1μm的薄膜。接着,对于该薄膜,在石墨质材料(10)的表面附近的区域(1μm×1μm)中任选10处,用透射电子显微镜(HF2000、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制造以及JEM2010F、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照射电子束(加压电压为150~200kV,电子束直径为数十纳米),进行电子衍射,测定结晶性和微晶的大小。结果发现该10处中有8处有多晶的性质,故判定其具有多晶组织。另外,微晶的大小为60nm(将平均值四舍五入到10nm单位的值)。
而且,微晶的大小是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微晶的剖面而测得的露出表面部分的长度。
实施例2
改变实施例1中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的调制方法。预先粉碎中间相小球体,得到平均粒径为15μm的块状粒子。将其在氮气气氛下以600℃煅烧3小时,得到块状的前驱体(2)。其平均长宽比为1.5。
使用上述前驱体(2),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和条件调制石墨质材料(2)。石墨质材料(2)为平均粒径14μm的块状,是表面具有7个/100μm2的半球状或球状突起的结构。突起的平均高度h为2.8μm,平均基部长度g为2.3μm,平均h/g为1.2。该石墨质材料(2)的平均长宽比为1.5,比表面积为4.5m2/g,晶面间距d002为0.3356nm。表1表示该前驱体(2)的特性、金属材料的附着处理、石墨质材料(2)的特性及其突起的特性等。
另外,使用该石墨质材料(2),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和条件制作工作电极和评价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电池性能的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工作电极中使用实施例2的石墨质材料(2)作为负极材料而得到的评价电池具有高的放电容量,而且具有高的初期充放电效率。还显示出优良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比较例2
在实施例2中,不使用金属材料,只将上述前驱体(2)在非氧化性气氛下以3000℃的温度加热,制得石墨质材料(20)。石墨质材料(20)是平均粒径为14μm、没有突起的块状粒子。该粒子的平均长宽比为1.5,比表面积为0.9m2/g,晶面间距d002为0.3358nm。表2表示该前驱体(2)的特性和该石墨质材料(20)的特性等。
另外,使用该石墨质材料(20),以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和条件制作工作电极和评价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电池性能的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使用表面不存在突起的石墨质材料(20)时,得不到高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另外,放电容量也降低。
实施例3
改变实施例1中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的调制方法。在氮气气氛下以600℃煅烧煤焦油沥青3小时,得到整体中间相。将其粉碎调制成平均粒径为25μm的块状及鳞片状的前驱体(3)。
接着,将100g该前驱体(3)与5g作为碳源物质的酚醛树脂(石墨化后的残留率为40%)一起,浸渍在由100g乙二醇和0.5g六亚甲基四胺组成的混合物中。一边搅拌得到的混合物,一边在减压(1.3Pa)、150℃下除去乙二醇,得到被树脂覆盖的前驱体。将该树脂覆盖前驱体在空气中以270℃热处理5小时使树脂固化,得到被固化树脂覆盖的前驱体(31)。其平均长宽比为2.8。
另外,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该前驱体(31),结果发现其表面具有薄膜状的光学各向同性相,内部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相。
使用该前驱体(31),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和条件使氢氧化铁散布,然后石墨化,制得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31)。
表1表示前驱体(3)的特性、金属材料的附着处理、石墨质材料(31)的特性及其突起的特性等。
另外,使用该石墨质材料(31),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和条件制作工作电极和评价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电池性能的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工作电极中使用实施例3的石墨质材料(31)作为负极材料而得到的评价电池具有高的放电容量,而且具有高的初期充放电效率。还显示出优良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比较例3
在实施例3中,不使用金属材料,只将被酚醛树脂的固化物覆盖的前驱体(31)在非氧化性气氛下以3000℃的温度加热,制得石墨质材料(310)。石墨质材料(310)是平均粒径为24μm、没有突起的块状或鳞片状粒子。该粒子的平均长宽比为2.4,比表面积为0.7m2/g,晶面间距d002为0.3357nm。表2表示前驱体(3)的特性和石墨质材料(310)的特性等。
另外,使用石墨质材料(310),以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和条件制作工作电极和评价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电池性能的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使用表面不存在突起的石墨质材料(310)时,得不到高的初期充放电效率、快速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另外,放电容量也降低。
对于该石墨质材料(310),与实施例1一样,在表面附近的10处进行电子衍射,测定结晶性和微晶的大小。结果发现其中7处有多晶的性质,故判定其具有多晶组织。将平均值四舍五入到10nm单位时,微晶的大小为30nm。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中调制的该前驱体(1)100质量份与镍粉(平均粒径0.2μm,球状)3质量份一起,用亨舍尔混合机(三井鉱山株式会社制造)混合,得到表面散布了镍粉的前驱体(以下称镍散布前驱体)。在此,亨舍尔混合机的搅拌转速为700rpm,混合进行30分钟。
将该镍散布前驱体在非氧化性气氛下以3000℃加热6小时,得到石墨质材料(4)。石墨质材料(4)为平均粒径24μm的球状,是表面上散布4个/100μm2的半球状或球状突起的结构。突起的平均高度h为3.2μm,平均基部长度g为3.3μm,平均h/g为0.97。石墨质材料(4)的平均长宽比为1.2,比表面积为1.8m2/g,晶面间距d002为0.3356nm。
表1表示前驱体(1)的特性、金属材料的附着处理、石墨质材料(4)的特性及其突起的特性等。
另外,用ICP发光分光分析装置分析得到的石墨质材料(4)的含有元素,没有检测出镍。而且,将上述镍散布前驱体在非氧化性气氛下以1000℃加热2小时后,用X射线衍射分析鉴定其含有化合物时,检测出Ni3C。由此推断在进行石墨化处理时的升温过程中,暂时生成镍的碳化物。
接着,使用石墨质材料(4),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和条件制作工作电极和评价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电池性能的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工作电极中使用实施例4的石墨质材料(4)作为负极材料而得到的评价电池具有高的放电容量,而且具有高的充放电效率。还显示出优良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中调制的该前驱体(1)配置在DC双极溅射装置的阳极侧平台上,在阴极侧配置纯度为99.999%的单晶钴靶,以压力0.5Pa、电压600V、电流0.5A为条件进行3小时的溅射。
而且,在阳极侧的平台上安装超声波振子,在使该前驱体(1)振动的同时进行溅射。对于得到的散布了钴的该前驱体(以下也称为钴散布前驱体),用ICP发光分光分析装置定量分析钴时,确认了含有7质量%。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钴的附着状态时,发现钴是以粒状散布的状态。对散布的50个粒状的上述钴,分别测定最大长度,平均值为0.3μm。
将该钴散布前驱体在非氧化性气氛下以3000℃加热6小时,得到石墨质材料(5)。石墨质材料(5)为平均粒径24μm的球状,是表面上具有5个/100μm2的半球状或球状突起的结构。突起的平均高度h为1.8μm,平均基部长度g为2.8μm,平均h/g为0.64。石墨质材料(5)的平均长宽比为1.2,比表面积为2.5m2/g,晶面间距d002为0.3356nm。
表1表示前驱体(1)的特性、金属材料的附着处理、该石墨质材料(5)的特性及其突起的特性等。
另外,用ICP发光分光分析装置分析得到的石墨质材料(5)的含有元素,没有检测出钴。而且,将散布了上述钴的前驱体在非氧化性气氛下以1000℃加热2小时后,用X射线衍射分析鉴定其含有化合物时,检测出Co2C。由此推断在进行石墨化处理时的升温过程中,暂时生成钴的碳化物。
使用石墨质材料(5),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和条件制作工作电极和评价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电池性能的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工作电极中使用实施例5的石墨质材料(5)作为负极材料而得到的评价电池具有高的放电容量,而且具有高的充放电效率。还显示出优良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比较例4
将比较例1中石墨化得到的石墨质材料(10)97质量份与炭黑[ライオン(株)制造,EC600JD,平均粒径0.03μm]3质量份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原料23)投入图3模式地表示的机械化学处理装置[(株)奈良机械制作所制造,“混合系统(ハイブリダイゼ一シヨンシステム)”]中。该装置由固定筒21、转筒22、原料的循环装置24和排出装置25、刀片26、定子27和夹套28等构成。
将原料23提供到固定筒21和转筒22之间,可以将由固定筒21和转筒22的速度差引起的压缩力、剪切力、摩擦力等机械力施加给原料23。通过在转筒22的圆周速为40m/sec、处理时间为6min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反复对石墨质材料(10)和炭黑施加机械作用。通过这种方法,得到表面附着了炭黑的石墨质材料(100)。
该石墨质材料(100)是平均粒径为24μm、表面埋藏有来自炭黑的微小碳质粒子的结构。埋藏物的数量为100个以上/100μm2,由于各埋藏物的高度在0.1μm以下,所以埋藏物的平均高度和平均基部长度不能测定。石墨质材料(100)的平均长宽比为1.2,比表面积为21.5m2/g,晶面间距d002为0.3360nm。表2表示作为前驱体使用的石墨质材料(10)的特性和埋藏了炭黑的石墨质材料(100)的特性等。
另外,使用石墨质材料(100),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和条件制作工作电极和评价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电池性能的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当石墨质材料(100)的表面不存在一体化的突起,而是埋藏了微小碳质粒子,形成了附着物时,得不到高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另外,由于比表面积过大,初期充放电效率降低。而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工作电极的表面时,发现一部分微小碳质粒子脱落,在石墨质材料(100)的表面上呈局部地凝聚的状态。推断是在电极制作过程中脱落的物质。另外,比较例4相当于特开平11-265716号记载的技术。
比较例5
向换算成铁相当于5质量%的浓度的硝酸铁的乙醇溶液100质量份中加入实施例1中调制的前驱体(1)100质量份,搅拌混合。从常压减压到50Torr(=1.3Pa)从而脱泡,用该硝酸铁溶液浸渍该前驱体(1)。接着,在80℃下干燥24小时,完全除去乙醇。这样,得到附着了硝酸铁的该前驱体(以下也称硝酸铁附着前驱体)。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该硝酸铁附着前驱体的外观时,发现铁化合物成膜状附着在该前驱体(1)的表面。
接着,将该硝酸铁附着前驱体在非氧化性气氛下以3000℃加热6小时,得到石墨质材料(50)。石墨质材料(50)是平均粒径为24μm的粒状,可以观察到表面上非常微小的突起。突起为2个/100μm2,平均高度h为0.4μm,平均基部长度g为0.6μm,平均h/g为0.67。石墨质材料(50)的平均长宽比为1.2,比表面积为1.0m2/g,晶面间距d002为0.3357nm。表2表示了前驱体(1)的特性、石墨质材料(50)特性及其突起的特性等。
接着,使用该石墨质材料(50),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和条件制作工作电极和评价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电池性能的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将该石墨质材料(50)作为负极材料用于工作电极的评价电池,得不到高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这是因为,该石墨质材料(50)是将金属材料以溶液状态与该前驱体(1)混合而得到的石墨质材料,所以其表面的突起达不到本发明规定的大小。另外,比较例5相当于特开平10-255770号记载的技术。
实施例6
将8质量份的作为碳源物质的酚醛树脂(石墨化后的残留率为50质量%)溶解在100质量份的乙醇中,向其中加入96质量份的平均粒径为10μm、平均长宽比为4.7的鳞片状天然石墨(以下称天然石墨(6)),然后再添加6质量份的氧化铁细粉(Fe2O3,平均粒径0.3μm,粒状)。一边搅拌得到的混合物,一边从常压减压到1.3Pa而脱泡,用该酚醛树脂的乙醇溶液浸渍天然石墨(6)。接着,蒸馏除去乙醇,在氮气气氛下以500℃进行7小时热处理,使树脂固化,再使之碳化。经过该热处理,少数混合物熔接在一起,所以进行再粉碎,调整粒度到平均粒径为14μm。粒度调整后的平均长宽比为4.0。
将被含有该氧化铁细粉的碳化的树脂覆盖的天然石墨(61)在非氧化性气氛下以3000℃加热6小时,得到石墨质材料(61)。
表1表示天然石墨(6)的特性、金属材料的附着处理、上述石墨质材料(61)的特性及其突起的特性等。
另外,使用上述石墨质材料(61),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和条件制作工作电极和评价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电池性能的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工作电极中使用石墨质材料(61)作为负极材料的评价电池具有高的放电容量,而且具有高的充放电效率。还显示出优良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比较例6
将作为碳源物质的酚醛树脂(石墨化后的残留率为50质量%)8质量份溶解在乙醇100质量份中,向其中加入实施例6中使用的天然石墨(6)96质量份。一边搅拌得到的混合物,一边从常压减压到1.3Pa而脱泡,用该酚醛树脂的乙醇溶液浸渍天然石墨(6)。接着,蒸馏除去乙醇,然后在氮气气氛下以500℃进行7小时热处理,使树脂固化,再使之碳化。经过该热处理,少数混合物熔接在一起,所以进行再粉碎,调整粒度到平均粒径为12μm。粒度调整后的平均长宽比为4.3。
另外,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上述被碳化的树脂覆盖的天然石墨(60),结果发现其表面具有薄膜状的光学各向同性相,内部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相。
将该天然石墨(60)在非氧化性气氛下以3000℃的温度加热6小时,得到石墨质材料(600)。与实施例1一样,对该石墨质材料(600)表面附近的10处进行电子衍射,测定结晶性和微晶的大小。
结果发现其中8处有多晶的性质,故判定其具有多晶组织。将平均值四舍五入到10nm单位时,微晶的大小为40nm。表2表示天然石墨(6)的特性和石墨质材料(600)的特性等。
另外,使用该石墨质材料(600),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和条件制作工作电极和评价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电池性能的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将该石墨质材料(600)作为负极材料用于工作电极的评价电池,得不到高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这是因为,该石墨质材料(600)只是使树脂覆盖石墨而石墨化,并没有突起。
使用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初期充放电效率和循环特性也优良,而且放电容量也很优良。而且,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低成本地制造该石墨质材料。因此,使用本发明的负极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满足对于能量密度高度化的要求,有利于装载的设备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
表1
*:酚醛树脂悬浮在乙醇溶液中
表2
*:用机械力将炭黑埋藏在石墨质材料(10)中的方法
**:炭黑的突起
***:因高度小于0.1μm故不能测定
表3
放电容量(mAh/g) | 初期充放电效率(%) | 快速充电率(%) | 快速放电率(%) | 循环性能(%) | |
实施例1 | 357 | 95 | 67 | 95 | 96 |
实施例2 | 356 | 93 | 72 | 96 | 97 |
实施例3 | 358 | 93 | 68 | 94 | 95 |
实施例4 | 355 | 95 | 66 | 94 | 95 |
实施例5 | 356 | 94 | 62 | 93 | 94 |
实施例6 | 361 | 93 | 60 | 91 | 92 |
比较例1 | 348 | 95 | 35 | 89 | 88 |
比较例2 | 349 | 90 | 54 | 91 | 92 |
比较例3 | 350 | 88 | 44 | 88 | 87 |
比较例4 | 343 | 91 | 39 | 90 | 90 |
比较例5 | 353 | 94 | 48 | 90 | 90 |
比较例6 | 357 | 93 | 42 | 78 | 83 |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石墨质材料可以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使用,其有利于搭载的设备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另外,为了使其特征发挥出来,也可以使用在需要导电性、耐热性的各个方面,例如,用作树脂添加用导电材料、燃料电池隔板用导电材料、耐火物用石墨等。
Claims (14)
1.一种石墨质材料,散布有高度在1~15μm且与母材一体化而成的半球状或球状、和/或顶部为球形的圆柱状的突起,并且所述石墨质材料的平均粒径为3~1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质材料,其中,所述突起的高度h与基部长度g的比h/g的平均值为0.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质材料,其中,所述石墨质材料为中间相小球体的石墨化物。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具有与碳反应的性质和溶解碳的性质中的至少一种性质的金属材料以非溶液状态与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接触,从而使所述金属材料散布在所述前驱体上,再以1500℃以上的温度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将粉末状的所述金属材料与所述前驱体混合,使所述金属材料散布在所述前驱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金属材料与所述前驱体在分散剂中混合,除去所述分散剂,使所述金属材料散布在所述前驱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PVD法或CVD法使所述金属材料散布在所述前驱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前驱体在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光学各向同性的晶体结构。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与碳反应的性质和溶解碳的性质中的至少一种性质的金属材料、和石墨化后至少在一部分上能形成光学各向同性的晶体结构的碳源物质混合,使该混合物附着在石墨质材料的前驱体上,再以1500℃以上的温度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石墨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加热温度为1500~3300℃。
11.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石墨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前驱体为中间相小球体。
12.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材料,含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石墨质材料。
1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含有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材料。
14.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使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48996/2004 | 2004-08-27 | ||
JP2004248996 | 2004-08-27 | ||
JP2005109547 | 2005-04-06 | ||
JP109547/2005 | 2005-04-06 | ||
PCT/JP2005/013441 WO2006022100A1 (ja) | 2004-08-27 | 2005-07-14 | 黒鉛質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84841A CN1984841A (zh) | 2007-06-20 |
CN1984841B true CN1984841B (zh) | 2011-06-15 |
Family
ID=35967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234198A Active CN1984841B (zh) | 2004-08-27 | 2005-07-14 | 石墨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其材料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2) | JP4751138B2 (zh) |
KR (1) | KR100908371B1 (zh) |
CN (1) | CN1984841B (zh) |
TW (1) | TWI271382B (zh) |
WO (1) | WO200602210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12537A (zh) * | 2015-01-27 | 2017-08-29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用石墨粉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9624B (zh) * | 2006-11-10 | 2011-05-25 | 东海碳素株式会社 | 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JP5173555B2 (ja) * | 2008-04-24 | 2013-04-03 | Jfe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黒鉛質材料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JP5574404B2 (ja) * | 2009-07-16 | 2014-08-20 |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CN102196994B (zh) * | 2009-10-22 | 2013-09-11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石墨材料、电池电极用碳材料和电池 |
CN102844919B (zh) * | 2011-04-21 | 2014-07-23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石墨与碳的混合材料、电池电极用碳材料和电池 |
WO2012144617A1 (ja) * | 2011-04-21 | 2012-10-26 |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 黒鉛材料、電池電極用炭素材料、及び電池 |
US20140227522A1 (en) * | 2011-09-09 | 2014-08-14 | Sumitomo Bakelite Company Limited | Carbon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
CN103183331B (zh) | 2011-12-28 | 2016-01-20 | 清华大学 |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JP6087648B2 (ja) * | 2012-05-14 | 2017-03-01 | Jfe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複合黒鉛質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JP6097641B2 (ja) | 2012-06-13 | 2017-03-15 | Jfe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非晶質炭素粒子の製造方法、非晶質炭素粒子、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CN103794792B (zh) * | 2014-02-28 | 2015-09-30 | 江苏丽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纳米碳球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14031066B (zh) * | 2014-03-14 | 2024-05-28 | 14集团技术公司 | 无溶剂进行溶胶-凝胶聚合并由其产生可调节的碳结构的新方法 |
KR102477729B1 (ko) * | 2014-07-07 | 2022-12-14 | 미쯔비시 케미컬 주식회사 | 탄소재, 탄소재의 제조 방법 및 탄소재를 사용한 비수계 2 차 전지 |
KR102349703B1 (ko) * | 2014-12-22 | 2022-01-12 | 에스케이온 주식회사 | 리튬 이차 전지 |
CN105470488A (zh) * | 2016-01-04 | 2016-04-06 | 北京理工大学 | 多孔中空结构金属氧化物/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12996749A (zh) * | 2019-09-17 | 2021-06-18 | 杰富意化学株式会社 | 石墨材料的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35814B2 (ja) * | 1992-10-06 | 1995-04-19 | 株式会社山陽精機 | 気体軸受 |
JP2873930B2 (ja) * | 1996-02-13 | 1999-03-24 | 工業技術院長 |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を有する炭素質固体構造体、炭素質固体構造体からなる電子線源素子用電子放出体、及び炭素質固体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
JP3607778B2 (ja) * | 1996-04-26 | 2005-01-05 | イーグル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ボン摺動材 |
JPH09292033A (ja) * | 1996-04-26 | 1997-11-11 | Eagle Ind Co Ltd | メカニカルシール |
JP3892957B2 (ja) * | 1996-12-26 | 2007-03-14 |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 黒鉛粒子の製造法 |
JP3645063B2 (ja) * | 1997-03-14 | 2005-05-11 | 日本カーボン株式会社 | 電池用黒鉛質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池 |
JP3870309B2 (ja) * | 1997-09-01 | 2007-01-17 |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 電極用炭素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負極 |
JP2000048811A (ja) * | 1998-05-25 | 2000-02-18 | Adchemco Corp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負極用材料、該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池 |
JP4547504B2 (ja) * | 1999-10-04 | 2010-09-22 | 中央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負極に適した黒鉛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 |
JP4179720B2 (ja) * | 1999-10-08 | 2008-11-12 | Jfe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炭素材料および黒鉛材料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負極用材料 |
KR100350535B1 (ko) * | 1999-12-10 | 2002-08-28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음극 활물질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KR100358805B1 (ko) * | 2000-03-07 | 2002-10-25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음극 활물질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KR100359053B1 (ko) * | 2000-04-17 | 2002-11-07 |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 유동상 화학증착기술로 표면처리된 탄소, 그 제조방법 및이를 이용한 탄소전극 및 리튬이차전지 |
-
2005
- 2005-07-14 WO PCT/JP2005/013441 patent/WO200602210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07-14 CN CN2005800234198A patent/CN1984841B/zh active Active
- 2005-07-14 KR KR1020067020317A patent/KR10090837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08-16 TW TWGRAPHITICA patent/TWI271382B/zh active
- 2005-08-26 JP JP2005246034A patent/JP47511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1-14 JP JP2011005634A patent/JP5346962B2/ja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平6-115916A 1994.04.26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12537A (zh) * | 2015-01-27 | 2017-08-29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用石墨粉的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6022100A1 (ja) | 2006-03-02 |
TWI271382B (en) | 2007-01-21 |
JP5346962B2 (ja) | 2013-11-20 |
JP2006312578A (ja) | 2006-11-16 |
KR100908371B1 (ko) | 2009-07-20 |
JP2011079737A (ja) | 2011-04-21 |
CN1984841A (zh) | 2007-06-20 |
KR20070017510A (ko) | 2007-02-12 |
JP4751138B2 (ja) | 2011-08-17 |
TW200613219A (en) | 2006-05-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84841B (zh) | 石墨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其材料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 |
CN103283068B (zh) |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 |
CN105152166B (zh) | 石墨材料的制造方法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 |
KR100567113B1 (ko) | 리튬이차전지 | |
JP4040381B2 (ja) | 複合黒鉛質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JP3632686B2 (ja) | 正極活物質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 |
CN104145358B (zh) |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 |
CN101350407B (zh) |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 |
JP4927384B2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なら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CN101016153A (zh) | 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KR20130101002A (ko) | 리튬이온 이차전지용 음극재, 리튬이온 이차전지용 음극 및 리튬이온 이차전지 | |
EP2403802A1 (en) | Composite graphite particles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same | |
JP2005019399A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CN102770994B (zh) |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使用该负极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 |
CN100564253C (zh) | 中间相小球体的石墨化物、使用它的负极材料、负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 |
JP2007173156A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JP4171259B2 (ja) | 黒鉛質材料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JP4672958B2 (ja) | 黒鉛質粒子、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そのための負極材料および負極 | |
JP4542352B2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TWI389379B (zh) | 介相小球體及碳材料之製造方法暨鋰離子二次電池 | |
KR20020070842A (ko) |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의 음극용 흑연 재료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109952672A (zh) |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 |
JP2006008462A (ja) | 粒状複合炭素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JP4299608B2 (ja) | 黒鉛質材料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JP2004063456A (ja) | 電極用炭素材料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