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4589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4589A
CN1954589A CNA200580015864XA CN200580015864A CN1954589A CN 1954589 A CN1954589 A CN 1954589A CN A200580015864X A CNA200580015864X A CN A200580015864XA CN 200580015864 A CN200580015864 A CN 200580015864A CN 1954589 A CN1954589 A CN 1954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recording
original copy
gea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58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6533C (zh
Inventor
三宅秀幸
西岛光夫
平冈淳
白石贤一
金近贤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54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4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65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653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9Mounting or support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6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part of the apparatus being used in common for reading and reprodu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形且可缩短组装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共用框架(21),所述共用框架(21)包括支承滑架(66)的支承部分、和支承图像传感器(68)的支承部分而构成,共用框架(21)通过树脂一体成形而实现。由此,与将滑架(66)和图像传感器(68)的框架单独形成的情况相比,可用一次加工形成共用框架(21)。此外通过使用共用框架(21),而不需要将功能不同的各框架组装成一体,可廉价且小形地形成,可缩短图像形成装置的组装所耗的时间。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边输送记录用纸一边使记录移动体沿与其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而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并且一边输送原稿用纸一边读取在原稿用纸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涉及一种传真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扫描功能的串行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有喷墨方式的传真装置(例如参照特开2001-103213号公报)。喷墨方式的传真装置一边输送记录用纸,一边使记录头沿与该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而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此外,一边输送原稿用纸一边读取在原稿用纸上形成的图像。特开2001-103213号公报中所公开的传真装置,其读取图像的读取部相对于传真装置主体可装卸地构成。
图28是表示其他以往技术的传真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其他以往技术的传真装置1具有:图像读取组件2、读取驱动框架3、自动进纸器组件4(以下称为ASF组件4)、和图像形成组件5。
上述各组件2、4、5及框架3组装成一体,而构成传真装置1的一部分。
读取驱动框架3支承读取用驱动马达,固定在图像读取组件2上。图像读取组件2具有读取在原稿用纸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传感器、输送原稿用纸的原稿用纸输送部。原稿用纸输送部通过从读取用驱动马达给予的动力,朝向图像传感器一张张输送原稿用纸。此外,原稿用纸输送部将通过图像传感器读取了图像的原稿用纸输送到排出位置。
ASF组件4将载置在记录用纸载置部上的记录用纸一张张输送到图像形成组件5。图像形成组件5具有沿输送方向输送记录用纸的记录用纸输送部、沿与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使滑架6变位而移动的滑架驱动部7。滑架6搭载喷出墨的记录头。
传真装置1控制从记录头喷出墨的喷出时刻、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的动作、和滑架6的交叉方向的移动动作。由此可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组件5将形成了图像的记录用纸输送到排出位置。
图像读取组件2、ASF组件4、图像形成组件5及读取驱动框架3分别单独地被成形加工,各组件2、4、5及框架3组装成一体,从而构成传真装置1的一部分。为了提高这样的传真装置1的图像质量,而对图像形成组件5的框架要求刚性。因此,图像形成组件5的框架中,沿交叉方向两侧形成的一对侧壁部8、9由金属形成的板部件构成。这样的构成即使在传真装置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上也是一样的。
如上所述在以往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读取组件2和图像形成组件5分体形成。因此为了构成图像形成装置,需要组装单独形成的各组件,存在图像形成装置大型化的问题。此外,由于单独形成各组件而不能廉价地形成,存在需要增多组装所耗的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形且可缩短组装时间且能廉价制造的可图像读取的串行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一边输送记录用纸一边使记录移动体沿与该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而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并且一边输送原稿用纸一边通过读取体读取在原稿用纸上形成的图像,其特征在于,
具有共用框架,所述共用框架包括支承用于在记录用纸上记录图像的记录构成部件的记录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和支承用于读取在原稿用纸上形成的图像的读取构成部件的读取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而构成,
共用框架通过树脂一体成形而实现。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记录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和读取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一体成形,与单独形成图像记录用框架和图像读取用框架的情况相比,可以一次加工形成框架。此外,由于使用共用框架,所以不需要将功能不同的各框架组装成一体。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共用框架具有在交叉方向两侧形成的一对侧壁部、和连结一对侧壁部并沿交叉方向延伸的多个连结部,
前述连结部包括在用纸输送时引导记录用纸及原稿用纸的至少某一方用纸的用纸引导导向件而构成。
根据本发明,一对侧壁部通过多个连结部连结,可将共用框架形成为格子框状,可提高共用框架的刚性。进而,由于用纸引导导向件兼用作连结部,所以不需要另外设置连结一对侧壁部的连结部,可防止图像形成装置大型化。此外不需要将用纸引导导向件固定到共用框架的固定工序。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具有:
输送记录用纸的记录用纸输送机构、
用于输送记录用纸的记录用纸输送驱动源、
将来自记录用纸输送驱动源的动力传递到记录用纸输送机构的记录用纸传递机构、
输送原稿用纸的原稿用纸输送机构、
用于输送原稿用纸的原稿用纸输送驱动源、
将来自原稿用纸输送驱动源的动力传递到原稿用纸输送机构的原稿用纸传递机构,
记录用纸输送机构、记录用纸输送驱动源、记录用纸传递机构、原稿用纸输送机构、原稿用纸输送驱动源及原稿用纸传递机构支承在前述共用框架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各输送机构、各输送驱动源及各传递机构由共用框架支承,所以可将它们相对于共用框架密集地配置。由此,可使共用框架小形化。此外,例如通过分别使各输送机构、各输送驱动源及各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共用化,可进一步使图像形成装置小形化。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记录用纸输送驱动源、原稿用纸输送驱动源由一个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实现。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由于各输送机构及各传递机构设置在共用框架上,所以可以一个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容易地驱动记录用纸输送机构和原稿用纸输送机构。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设定为在确保所要求的输送精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所需的转矩。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所需的转矩变小,所以可抑制从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发生的热量。由此可防止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的周围成为高温。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在记录用纸输送状态和原稿用纸输送状态中的某一方用纸输送状态下,阻止动力向另一方用纸输送中使用的输送机构的传递。
根据本发明,由于记录用纸输送状态和原稿用纸输送状态中的某一方用纸输送状态下,阻止动力向另一方用纸输送中使用的输送机构的传递,所以可使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所需的转矩变小。例如在输送记录用纸时,阻止向原稿用纸输送机构的动力传递,从而以较小的载荷进行记录用纸的输送。由此可抑制从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产生的热量。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切换机构与记录移动体的变位移动联动地动作。
根据本发明,切换机构与记录移动体的变位移动联动地切换从用纸共用驱动源给予输送机构的动力的传递状态。由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切换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源,可以简单的构成切换驱动源的动力传递状态。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切换机构在记录移动体移动到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位置时,阻止从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向原稿用纸输送机构的动力传递,
在记录移动体移动到待机于非图像形成时的待机位置时,容许从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向原稿用纸输送机构的动力传递。
根据本发明,在记录移动体移动到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位置时,阻止从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向原稿用纸输送机构的动力传递,由此,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时,不会驱动原稿用纸输送机构,可降低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所需的转矩。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前述原稿用纸传递机构包括:
通过从共用用纸输送源给予的动力而旋转的太阳齿轮、
与太阳齿轮啮合并沿太阳齿轮的圆周方向角变位地构成的行星齿轮、
在太阳齿轮的圆周方向角变位地支承行星齿轮的公转臂部件,
原稿用纸输送机构包括:
可与变位到预先规定的啮合位置的行星齿轮啮合的啮合齿轮、
与啮合齿轮的旋转一起旋转来输送原稿用纸的原稿用纸输送辊,
切换机构具有切换部件,所述切换部件在记录移动体移动到待机位置时,通过记录移动体而变位,将行星齿轮变位到啮合位置,在记录移动体移动到非待机位置时,通过记录移动体而变位,将行星齿轮变位到非啮合位置。
根据本发明,若记录移动体配置在待机位置,则记录移动体使切换部件变位,切换部件处于可使行星齿轮变位到啮合位置的状态。而且,若太阳齿轮旋转,则行星齿轮与自转并公转而变位到啮合位置的啮合齿轮啮合。由此,可将来自太阳齿轮的动力经由啮合齿轮传递到原稿用纸输送辊。
此外,若记录移动体配置在非待机位置,则记录移动体使切换部件变位,切换部件使行星齿轮变位到非啮合位置。然后行星齿轮与啮合齿轮的啮合状态被解除。由此,可阻止来自太阳齿轮的动力向原稿用纸输送辊传递。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从共用框架的一方侧壁部延伸到另一方侧壁部并沿交叉方向引导记录移动体的两个以上金属引导体。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多个金属引导体沿交叉方向引导记录移动体,所以可确保搭载在记录移动体上的记录移动体和记录用纸之间的间隔一定。在一个金属引导体、例如金属引导轴中,记录移动体可能绕金属引导轴角变位,但是通过设置多个金属引导体,可降低记录移动体的角变位,而准确地保持记录移动体和记录用纸之间的间隔。例如金属引导轴的其他金属引导体既可形成为板状,也可形成为轴状。
此外,通过多个金属引导轴引导记录移动体,从而即使由树脂成形的共用框架因热及外力而变形,也可准确地进行记录移动体的交叉方向的移动,可防止记录图像的质量的降低。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图像形成装置是传真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是传真装置。传真装置除了进行图像读取及图像形成的功能外,包括进行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机构及从操作者的拨号操作输入的拨号操作部等作为传真装置而需要的构成部件。在本发明中,如上述那样通过使用共用框架,可使进行图像读取及图像形成的部分小形化,即使设置通信控制机构及拨号操作部等,也可作为整体使传真装置小形化。
此外,在经由通信线路取得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形成在记录用纸的情况下,由于通信速度及通信数据量等问题,有时从发送源发送的图象数据所表示的图像的图像质量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共用框架,在可小形化且廉价地形成的基础上,可以所要求的图像质量形成从发送源发送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
本发明的目的、特点以及优点可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省略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20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组装图1所示的各构成部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放大表示共用框架的立体图。
图4是抽象表示传真装置20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传真装置20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传真装置20的构成的框图。
图7是用于说明传真装置20的用纸输送路径的图。
图8是表示图像记录部50、和图像读取部51的电构成的框图。
图9是表示动力传递机构80、90、110的立体图。
图10是简略化表示图像记录部50中的输送记录用纸的构成的传真装置20的俯视图。
图11是简略化表示图像记录部50中的驱动滑架66而使其变位的构成的传真装置20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滑架66的支承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简略化表示图像读取部51中的输送原稿用纸的构成的传真装置20的俯视图。
图14A及图14B是简略化表示切换记录动作和读取动作的切换机构的侧视图。
图15A及图15B是从图14A及图14B的S15-S15观察的侧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供给记录用纸时的用纸输送侗族哦大侧视图。
图17是用于说明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时的用纸输送动作的侧视图。
图18是用于说明读取原稿用纸的图像时的用纸输送动作的侧视图。
图19是表示主控制部47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主控制部47的图像读取动作的流程图。
图21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的一部分,是用于说明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时的用纸输送动作的侧视图。
图22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的一部分,是用于说明输送原稿用纸时的用纸输送动作的侧视图。
图23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的一部分,是表示切换部件130的俯视图。
图24是放大表示切换部件13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6A及图26B是简略化表示弯曲片200的俯视图。
图27A及图27B是从图26A及图26B的S27-S27观察的侧视图。
图28是表示其他以往技术的传真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省略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20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组装图1所示的各构成部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放大表示共用框架21的立体图,图4是抽象表示传真装置20的分解立体图。
传真装置20与公用线路、例如电话线路连接,可与连接在电话线路上的其他传真装置通信。传真装置20可读取在原稿用纸上形成的图像,将读取后的图像作成图像数据,经由电话线路向其他的传真装置发送。此外,传真装置20可接收从其他传真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将接收后的图像数据作成图像而形成在记录用纸上。
另外,本发明中,“原稿用纸”意味着由传真装置20读取图像的薄片体。“记录用纸”意味着由传真装置20形成图像的薄片体。有时将原稿用纸和记录用纸统称为“用纸”。
传真装置20具有支承用于将图像记录到记录用纸的记录构成部件、并且支承用于读取图像的读取构成部件的共用框架21。共用框架21收容在传真装置20的框体内,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而形成。
共有框架21包括:记录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26、读取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27。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26与读取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27相比,设置在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且在下方。
记录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26支承用于将图像记录到记录用纸的记录构成部件。作为记录构成部件,包括:输送记录用纸的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主输送辊62、记录用纸排纸辊70、搭载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墨盒74而成为记录移动体的滑架66。
读取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27支承用于读取在原稿用纸上形成的图像的读取构成部件。作为读取构成部件,包括:输送原稿用纸的原稿用纸供纸辊63、原稿背面辊64、原稿用纸排纸辊75、成为读取在原稿用纸上形成的图像的读取体的图像传感器68。
在图像形成及图像读取时,传真装置20大致沿同一方向输送记录用纸及原稿用纸。共用框架21设定用纸输送方向A、和与用纸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用纸输送方向A是输送记录用纸及原稿用纸的方向。此外,交叉方向B是沿输送的用纸的纸面延伸、且与用纸输送方向A垂直地延伸的方向。共用框架21可旋转地支承用于输送用纸的各辊。各辊的轴线沿交叉方向B延伸。此外,共有框架21沿交叉方向B变位自如地支承滑架66。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20将用于形成图像的框架部分26、和用于读取原稿的框架部分27一体化而构成。此外,如后所述,用于图像形成的部分、和用于原稿读取的部分一部分共用化而形成。由此,可以作成小型的结构,且使构成简单化,可廉价地制造。
共用框架21形成有在交叉方向B两侧形成的一对侧壁部22、23、连结一对侧壁部22、23且沿交叉方向B延伸的连结部24、25。一对侧壁部22、23可旋转地支承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主输送辊62及记录用纸排纸辊70。另外,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主输送辊62及记录用纸排纸辊70成为输送记录用纸的记录用纸输送机构。
此外,一对侧壁部22、23可旋转地支承原稿用纸供纸辊63、原稿背面辊64及原稿用纸排纸辊75。原稿用纸供纸辊63、原稿背面辊64及原稿用纸排纸辊75成为输送原稿用纸的原稿用纸输送机构。具体地说,各辊61、62、70、63、64、75的两端部分别与在一对侧壁部22、23上形成的嵌合部30嵌合,由此可旋转地支承各辊61、62、70、63、64、75。
此外,共用框架21设置有第1马达支承部分31及第2马达支承部分32。第1马达支承部分31支承用纸输送马达65。第1马达支承部分31设置在一对侧壁部22、23中的一个侧壁部22上。例如,用纸输送马达65直接或间接地支承在共用框架2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1马达支承部分31与共用框架21分体形成。另外,用纸输送马达65成为用于输送记录用纸及原稿用纸的用纸输送驱动源。
第2马达支承部分32支承滑架马达73。第2马达支承部分32设在输送方向A上游侧的连结部2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滑架73与共用框架21分体形成,经由后述的引导板部件125支承在共用框架21上,另外,滑架马达73成为驱动滑架66而使其变位的滑架输送驱动源。
此外,共用框架21支承将用纸输送马达65的动作传递到各辊61、62、70、63、64、75的用纸输送传递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共用框架21由一方的侧壁部22支承用纸输送传递机构。此外,共用框架21支承将滑架马达73的动力传递到滑架66的滑架输送传递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共用框架21通过一对侧壁部22、23及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连结部24支承滑架输送传递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纸输送传递机构中的、将动力从用纸输送马达65传递到图像记录用的各辊61、62、70的记录用纸动力传递机构由齿轮传递机构实现。同样,将动力从用纸输送马达65传递到图像读取用的各辊63、64、75的原稿用纸动力传递机构由齿轮传递机构实现。将动力从滑架马达73传递到滑架66的滑架动力传递机构由带传递机构实现。
共用框架的连结部24、25包括在用纸输送时将记录用纸及原稿用纸中的至少一方向输送方向A引导的用纸引导导向件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中的一方的连结部24的一部分成为朝向记录用纸供纸辊61引导图像形成前的记录用纸的引导导向件。此外,两个中的另一方的连结部25的一部分成为朝向主输送辊62引导从记录用纸供给管61供纸的记录用纸的引导导向件。
图5是表示传真装置2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传真装置20的框图。传真装置20包括:送受话器41、网控制部42、拨号键43、操作键44、存储部45、调制解调器46、主控制部47、图像存储部49、图像记录部50、图像读取部51。
本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20具有电话功能。网控制部42按照预先规定的通信规约发送或接收通信数据,处于可经由共用线路等与通信目的地的电话机或通信目的地的传真装置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
此外,网控制部42对送受话器41给予从通信目的地的电话机发出的声音数据,将从送受话器41给予的声音数据发送到通信目的地的电话机。此外,网控制部42将从通信目的地发送的传真数据给予调制解调器46,并且将从调制解调器46给予的传真数据给予通信目的地的传真装置。
送受话器41将从网控制部42给予的声音数据作为声音进行播放。此外,送受话器41将操作者发出的声音作成声音数据而给予网控制部42。调制解调器46将动网控制部42给予的传真数据变更成主控制部47可读取的图像数据,给予主控制部47。此外,调制解调器46将从主控制部47给予的图像数据变更成可通过公用线路进行通信的传真数据,给予网控制部42。
拨号键43通过操作者输入通信目的地的电话机或传真装置的电话号码,将输入后的拨号信息给予主控制部47。操作键44通过操作者输入图像读取动作、图像记录动作及显示动作等传真装置20的动作指令,将输入后的操作信息给予主控制部47。例如,拨号键43及操作键44通过按钮或接触面板实现。
存储部45存储动作设定信息及控制程序等。存储部45通过主控制部47的指令,将存储的信息或程序给予主控制部45。此外,控制部45通过主控制部47的指令,存储从主控制部47给予的信息。例如存储部45通过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及ROM(Read Only Memory)等实现。
主控制部47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部45中的动作设定信息及控制程序,来控制传真装置20的各动作。显示部52能显示传真装置20的状态,并显示应记录在记录用纸上的图像、和从原稿用纸读取的图像。显示部52根据从主控制部47给予的显示指令显示上述各图像。例如,显示部52由液晶显示装置实现。
图像记录部50从主控制部47给予图像形成动作指令和应记录的图像数据,并将图像记录到载置于记录用纸载置部60上的记录用纸上。另外,在本发明中,“图像记录”意味着在记录用纸上印刷图像。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部50使用朝向用纸喷出墨的喷墨方向,向记录用纸记录图像。
图像读取部51从主控制部47给予图像读取动作指令,将载置在原稿用纸载置部76的原稿用纸上形成的图像作为图像数据进行读取,并将读取后的图像数据给予主控制部47。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部51包括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Contact Image Sensor)而实现。图像传感器沿交叉方向B延伸,一次可读取形成在原稿用纸上的图像中的沿交叉方向B延伸的一行。
图像存储部49被给予来自主控制部47的存储动作指令、和应存储的图像数据,将给予的图像数据作为主控制部可读取的信息而存储,此外,图像存储部49被给予来自主控制部47的读出动作指令,并将存储后的图像数据给予主控制部47。另外,在本发明中,“图像存储”意味着电存储图像数据。例如图像存储部49通过RAM(RandomAccess Memory)实现。
主控制部47基于从拨号键43及操作键44给予的指令信息,分别进行图像记录部50的图像形成动作、图像读取部51的图像读取动作、及网控制部42的通信指令动作。主控制部47例如通过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实现。
在进行图像读取动作时,主控制部47基于从操作键44给予的操作信息,使图像读取部51动作,将形成在原稿用纸上的图像作为图像数据进行读取,使读取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图像存储部49中。此外,在进行图像数据发送动作时,对网控制部42给予指令,以便根据从拨号键43给予的拨号信息,与通信目的地的传真装置连接。然后向通信目的地的传真装置发送在图像存储部49中存储的图像数据中的、与操作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
此外,在进行图像数据接收动作时,若判断从网控制部42给予了图像信息,则对网控制部42给予指令,以便与通信目的地的通信装置连接。然后从通信目的地的通信装置接收图像数据,使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图像存储部49中。此外,在进行图像记录动作时,主控制部47基于操作信息使图像记录部50动作,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在图像存储部49中存储的图像数据中的、与操作信息对应的图像数据所示出的图像。
图7是用于说明传真装置20的用纸输送路径的图,省略一部分而表示。图8是表示图像记录部50和图像读取部51的电构成的框图。图像记录部50包括:记录用纸载置部60、记录用纸供纸辊61、用纸分离部69、主输送辊62、记录用纸排纸辊70、用纸输送马达65、滑架马达73、滑架66。
记录用纸载置部60保持多张图像形成前的记录用纸。记录用纸载置部60在用纸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形成开口。用纸分离部69配置在记录用纸载置部60的开口形成部分60a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与用纸分离部69对置地配置。用纸分离部69和记录用纸供纸辊61沿交叉方向B(图7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记录用纸供纸辊61通过弹簧或橡胶等具有弹力的按压部件,朝向用纸分离部69按压。
主输送辊62配置在比记录用纸供纸辊61靠近用纸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沿前述交叉方向B延伸,记录用纸排纸辊70配置在比主输送辊62靠近用纸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沿前述交叉方向B延伸。各辊61、62、70的轴线分别平行地延伸。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主输送辊61及记录用纸排纸辊70通过从用纸输送马达65给予的动力驱动而旋转。此外,共用框架21设置有第1夹紧辊71及第2夹紧辊72。第1夹紧辊71相对于主输送辊61对置,按压主输送辊61,可旋转地支承在共用框架21上。第2夹紧辊72相对于记录用纸排纸辊70对置,按压记录用纸排纸辊70,可旋转地支承在共用框架21上。
记录用纸供给辊61及各夹紧辊71、72配置在被输送的记录用纸的厚度方向一侧。此外,用纸分离部69、主输送辊62及记录用纸排纸辊70配置在被输送的记录用纸的厚度方向另一侧。因此,通过主输送辊62及记录用纸排纸辊65朝向旋转方向一方、即正转方向R1旋转,记录用纸供纸辊61朝向旋转方向另一方、即反转方向R2旋转,从而向输送方向A输送记录用纸。另外,传真装置20在记录用纸的厚度方向一侧表面形成图像。
载置在记录用纸载置部60上的记录用纸从记录用纸载置部60的开口形成部分60a朝向用纸分离部69移动,记录用纸方向A下游侧的部分进入记录用纸分离部69和记录用纸供纸辊61之间。用纸分离部69与多张记录用纸重叠而构成的记录用纸层叠体的、厚度方向另一面抵接。此外,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与记录用纸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一面抵接。记录用纸供纸辊61在朝向用纸分离部69按压记录用纸层叠体的状态下,沿反转方向R2绕轴线旋转,由此将多张记录用纸中与记录用纸供纸辊61接触的一张记录用纸朝向主输送辊62供纸输送。
被朝向主输送辊62输送的记录用纸进入主输送辊62和第1夹紧辊71之间。主输送辊62通过沿正转方向R1旋转,而使记录用纸沿输送方向A移动而通过图像形成位置。然后,记录用纸进入记录用纸排纸辊70和第2夹紧辊72之间。记录用纸排纸辊70通过沿正转方向R1旋转,而使记录用纸移动到排出位置。
在主输送辊62和记录用纸排纸辊70之间设定图像形成位置。图像形成位置是朝向记录用纸喷出墨而形成图像的位置。滑架66与记录用纸中位于图像形成位置的记录部分对置。滑架66可沿交叉方向B移动地设置,成为搭载墨记录头的记录移动体。滑架66通过滑架马达73被给予沿交叉方向B变位移动的动力。
滑架66可装卸地保持墨盒74。墨盒74具有收容墨的墨罐、作为起喷出墨的作用的元件的墨记录头。墨盒74通过具有挠性的柔性缆线与主控制部47连接。若经由柔性缆线从主控制部47给予墨喷出指令,则墨盒74向记录用纸中位于图像形成位置的记录部分喷出墨。
主控制部47和各马达66、73通过缆线连接。若各马达66、73从主控制部47经由缆线给予旋转指令,则分别单独进行角变位动作。主控制部47通过对滑架马达73给予旋转指令,可使滑架66沿交叉方向B移动。此外,主控制部47通过对用纸输送马达65给予旋转指令,可使记录用纸朝向用纸输送方向A移动。
主控制部47通过对滑架马达73给予旋转指令,配合墨盒74的交叉方向B的位置,控制墨的喷出时刻,而能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应形成的图像中的一行图像。一行印刷结束后,主控制部47对用纸输送马达65给予旋转指令,使主输送辊62角变位,使记录用纸向输送方向A移动一行,然后,再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应形成图像中的一行图像。主控制部47反复进行这样的动作,从而能在一张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
图像读取部51包括:原稿用纸载置部76、分离橡胶77、原稿用纸供纸辊63、原稿背面辊64、作为原稿读取传感器的图像传感器68、原稿用纸排纸辊75、用纸输送马达65。另外,图像读取部51的用纸输送马达65通过与图像记录部50的用纸输送马达65共用的一个马达而实现。
原稿用纸载置部76保持多张图像读取前的原稿用纸。原稿用纸载置部76在用纸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形成开口。分离橡胶77配置在原稿用纸载置部76的开口形成部分76a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原稿用纸供纸辊63与分离橡胶77对置地配置。分离橡胶77和原稿用纸供纸辊63沿交叉方向B延伸。原稿用纸供纸辊63通过弹簧或橡胶等具有弹力的按压机构,朝向分离橡胶77按压。
原稿背面辊64配置在比原稿用纸供纸辊63靠近用纸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沿前述交叉方向B延伸。原稿用纸排纸辊75配置在比原稿背面辊64靠近用纸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沿前述交叉方向B延伸。各辊63、64、75的轴线分别平行地延伸,原稿用纸供纸辊63、原稿背面辊64及原稿用纸排纸辊75通过从用纸输送马达65给予的动力驱动而旋转。此外,共用框架21设置有夹紧辊77,所述夹紧辊77按压原稿用纸排纸辊75,可旋转地设置。
分离橡胶77、原稿用纸背面辊64及夹紧辊77配置在被输送的原稿用纸的厚度方向一侧。此外,原稿用纸供纸辊63、图像传感器68及原稿用纸排纸辊75配置在被输送的原稿用纸的厚度方向另一侧。由此,通过原稿用纸供纸辊63及原稿用纸排纸辊75朝向旋转方向一方、即正转方向R1旋转,原稿用纸背面辊64朝向旋转方向另一方、即反转方向R2旋转,而输送原稿用纸。另外,传真装置20读取在原稿用纸的厚度方向另一侧表面形成的图像。
载置在原稿用纸载置部76上的原稿用纸从原稿用纸载置部76的开口形成部76a朝向分离橡胶77移动,用纸输送方向A下游侧的部分进入分离橡胶77和原稿用纸供纸辊63之间。分离橡胶77与多张原稿用纸重叠而构成的原稿用纸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一面抵接。此外,原稿用纸供纸辊63与原稿用纸层叠体的厚度方向另一面抵接。原稿用纸供纸辊63在朝向分离橡胶77按压原稿用纸层叠体的状态下,沿正转方向R1绕轴线旋转,由此朝向原稿背面辊64供纸输送多张原稿用纸中与原稿用纸供纸辊63接触的一张原稿用纸。
被朝向原稿背面辊64输送的原稿用纸进入原稿背面辊64和图像传感器68之间。原稿背面辊64通过沿反转方向R2旋转,而使原稿用纸朝向输送方向A移动,通过图像传感器68上。然后,原稿用纸进入原稿用纸排纸辊75和夹紧辊77之间。原稿用纸排纸辊75通过沿正转方向R1旋转,而使原稿用纸向排出位置移动。
原稿背面辊64通过旋转而将原稿用纸按压到图像传感器68,并使原稿用纸沿输送方向A移动。图像传感器68一次将形成在原稿用纸上的图像中的沿交叉方向B延伸的一行图像作为图像数据读取。图像传感器68将一行行读取的图像数据给予主控制部47。因此,通过使原稿用纸完全通过图像传感器68,合成对主控制部47给予的图像数据,而能将在原稿用纸上形成的图像作为图像数据读取。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像记录部50上,设置有检测记录用纸的供纸状态是否正常的记录用纸检测传感器78。记录用纸检测传感器78将表示有无记录用纸的供纸状态的信号给予主控制部47。主控制部47通过从记录用纸检测传感器78给予的信号,而能判断有无记录用纸的供纸状态。记录用纸检测传感器78例如通过光传感器实现,将表示因记录用纸的供纸状态而变化的受光状态的信号给予主控制部47。
在图像读取部51上,设置有检测原稿用纸的供纸状态是否正常的原稿用纸检测传感器79。原稿用纸检测传感器79将表示有无原稿用纸的供纸状态的信号给予主控制部47。主控制部47通过从原稿用纸检测传感器79给予的信号,而能判断有无原稿用纸的供纸状态。原稿用纸检测传感器79通过例如光传感器实现,将表示因原稿用纸的供纸状态而变化的受光状态的信号给予主控制部47。
图9是表示动力传递机构80、90、110的立体图。用纸输送马达65的轴99上安装有驱动齿轮100。驱动齿轮100与支承在共用框架21上的基准齿轮101啮合。基准齿轮101可旋转地支承在共用框架21上,可正转及反转地设置。基准齿轮101设置在共用框架21中的输送方向中间部。
记录用齿轮传递机构80相对于基准齿轮101配置在输送方向上游侧。记录用齿轮传递机构80包括:第1记录用齿轮81、第2记录用齿轮82、第3记录用齿轮83、第4记录用齿轮84、第5记录用齿轮85、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第1记录用齿轮81~第3记录用齿轮83可旋转地支承在共用框架21上。此外,第4记录用齿轮84及第5记录用齿轮85被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支承。
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绕第3记录用齿轮83的轴线可角变位且可自转地设置,支承在共用框架21上。第4记录用齿轮84在被弹簧等按压在设置于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上的抵接部分的状态下,可角变位地支承在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上。即,第4记录用齿轮84在被给予负载的状态下旋转。由此,若在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的角变位被容许的状态下,使第3记录用齿轮83旋转,则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发生角变位,并且第4记录用齿轮84及第4记录用齿轮85进行自转及公转。另外,第1~第5记录用齿轮从第1记录用齿轮依次排列在输送方向下游侧。
第1记录用齿轮81与前述基准齿轮101啮合,与基准齿轮101一起旋转。第2记录用齿轮82成为与第1记录用齿轮81啮合的空转齿轮。第3记录用齿轮83与第2记录用齿轮82啮合,相对于第4记录用齿轮84及第5记录用齿轮85成为太阳齿轮。第4记录用齿轮84与第3记录用齿轮83啮合,相对于第3记录用齿轮83成为行星齿轮。第5记录用齿轮85与第4记录用齿轮啮合,相对于第3记录用齿轮83成为行星齿轮。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在容许绕第3记录用齿轮83的圆周方向的变位的状态、和阻止绕第3记录用齿轮的圆周方向的变位的状态间切换。具体地说,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在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与记录用纸抵接后,切换成变位被阻止的状态。
若基准齿轮101旋转,则第1~第5记录用齿轮81~85分别旋转。在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被容许绕第3记录用齿轮83的圆周方向的变位的状态下,第4记录用齿轮84及第5记录用齿轮85绕第3记录用齿轮83的轴线公转旋转,并且绕各轴线自转旋转。此外,在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被阻止绕第3记录用齿轮83的圆周方向的变位的状态下,第4记录用齿轮84及第5记录用齿轮85被阻止绕第3记录用齿轮83的轴线的公转旋转,而自转旋转。
主输送辊62与第1记录用齿轮81同轴连结。此外,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与第5记录用齿轮85同轴连结。因此,第1记录用齿轮81旋转,并且主输送辊62及记录用纸供纸辊61旋转。同样,记录用纸排纸辊70通过未图示的齿轮传递机构,伴随着用纸输送马达65的旋转而旋转。
若用纸输送马达65反转,则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通过第4记录用齿轮84被给予向以第3记录用齿轮83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一方角变位的力。该圆周方向一方成为记录用纸供纸辊61向载置在记录用纸载置部60上的记录用纸接近的方向(图8的箭头D表示的方向)。
这样,通过多个齿轮81~85,向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主输送辊62及记录用纸排纸辊70传递动力,由此,相对于用纸输送马达65可增加配置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主输送辊62及记录用纸排纸辊70的位置的选择项。此外,在沿一方向旋转用纸输送马达65时,可使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主输送辊62及记录用纸排纸辊70的旋转方向不同。
此外,传真装置20具有在下述两状态间切换的切换机构,所述状态指:容许从用纸输送马达65向原稿用纸供纸辊64及原稿用纸排纸辊64的动力传递状态的状态、和阻止动力传递状态的阻止状态。切换机构支承在共用框架21上,在滑架66存在于既定的位置时切换输送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机构包括由多个齿轮111、112构成的切换用齿轮传递机构110。切换用齿轮传递机构110支承在共用框架21的一方的侧壁部22上、
切换用齿轮传递机构110相对于基准齿轮101配置在输送方向下游侧。切换用齿轮传递机构110包括:第1切换用齿轮111、第2切换用齿轮112、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第1切换用齿轮111可旋转地支承在共用框架21上。第2切换用齿轮112可旋转地支承在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上。
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绕第1切换用齿轮111的轴线可角变位并且可自转,支承在共用框架21上。第2切换用齿轮112在被弹簧等按压在设置于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抵接部分上的状态下,可角变位地支承在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上。即,第2切换用齿轮112在被给予负载的状态下旋转。由此,若在容许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角变位的状态下,第1切换用齿轮111旋转,则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角变位,并且第2切换用齿轮112自转并公转。
第1切换用齿轮111与前述基准齿轮101啮合,与基准齿轮101一起旋转。第1切换用齿轮111与第2切换用齿轮112啮合,相对于第2切换用齿轮112成为太阳齿轮。因此,第2切换用齿轮112相对于第1切换用齿轮111成为行星齿轮。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在被容许绕第1切换用齿轮111的圆周方向的变位的状态、和被阻止第1切换用齿轮111的圆周方向的变位的状态间切换。
若基准齿轮101旋转,则第1切换用齿轮111及第2切换用齿轮112分别旋转。在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被容许绕第1切换用齿轮111的圆周方向的变位的状态下,第2切换用齿轮112绕第1切换用齿轮111公转旋转,并且绕其轴线自转旋转。此外,在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被阻止绕第1切换用齿轮111的圆周方向的变位的状态下,第2切换用齿轮112被阻止绕第1切换用齿轮111的轴线的公转旋转,而自转旋转。
若用纸输送马达65正转,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通过第2切换用齿轮112被给予向以第1切换用齿轮111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一方角变位的力。该圆周方向一方成为第2切换用齿轮112接近后述的读取用齿轮传递机构90的第1读取用齿轮91的方向(图8的用箭头E表示的方向)。
在读取动作状态下,切换片138容许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角变位。由此,第2切换用齿轮112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变位而位于读取动作啮合位置,与后述的第1读取用齿轮91啮合。此外,在读取动作状态以外,通过切换片138卡止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驱动而变位到非读取位置。由此,第2切换用齿轮112在输送方向上游侧变位而位于非读取动作啮合位置,解除与第1读取用齿轮91的啮合状态。
读取用齿轮传递机构90相对于切换用齿轮切换机构110配置在输送方向下游侧。读取用齿轮传递机构90包括:第1读取用齿轮91、第2读取用齿轮92、第3读取用齿轮93、第4读取用齿轮94、第5读取用齿轮95、第6读取用齿轮96、第7读取用齿轮97。第1读取用齿轮91~第7读取用齿轮97可旋转地支承在共用框架21上。第2读取用齿轮92及第7读取用齿轮97都配置在比第2读取用齿轮92靠近输送方向下游侧。此外,第2读取用齿轮92配置在比第7读取用齿轮97靠近输送方向上游侧。
第1读取用齿轮91与变位到读取动作啮合位置的第2切换用齿轮112啮合,与第2切换用齿轮112一起旋转。第2读取用齿轮92与第1读取用齿轮91啮合。第3读取用齿轮93与第2读取用齿轮92啮合。第4读取用齿轮94与第2读取用齿轮92啮合。第5读取用齿轮95与第4读取用齿轮94啮合。第6读取用齿轮96与第5读取用齿轮95啮合。第7读取用齿轮97与第6读取用齿轮96啮合。因此,若第1读取用齿轮91旋转,则第2~第7读取用齿轮92~97分别旋转。
原稿用纸供纸辊63与第3读取用齿轮93同轴连结。此外,原稿用纸排纸辊64与第7读取用齿轮97同轴连结。因此,第1读取用齿轮91旋转的同时,原稿用纸供纸辊63及原稿用纸排纸辊64旋转。另外,通过齿轮传递机构,在用纸输送马达65朝向一方向旋转时,可使原稿用纸供纸辊63和原稿背面辊64的旋转方向不同。
图10是简略化表示图像记录部50中输送记录用纸的构成的传真装置20的俯视图。共用框架21的一方的侧壁部22悬臂支承记录用纸供纸辊61。记录用纸供纸辊61形成为,可相对于载置在记录用纸载置部60上的记录用纸120接近或远离地移动。通过悬臂支承记录用纸供纸辊61,可使传真装置20小形化。
共用框架21的一对侧壁部22、23分别支承主输送辊62的两端部。此外,在与主输送辊62对置的位置,设置有第1夹紧辊71。第1夹紧辊71设置有多个,沿交叉方向B延伸,分别与记录用纸120部分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夹紧辊71形成有4个。各第1夹紧辊71与通过主输送辊62的记录用纸120抵接,沿交叉方向B分别等间隔地配置。
共用框架21的一对侧壁部22、23分别支承记录用纸排纸辊70的两端部。此外,在与记录用纸排纸辊70对置的位置,设置有第2夹紧辊72。第2夹紧辊72设置有多个,分别与记录用纸120部分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夹紧辊72形成有4个。各第2夹紧辊72与形成图像后的记录用纸120抵接,沿交叉方向B分别等间隔地配置。第2夹紧辊72与图像形成后的记录用纸的图像形成面侧接触,所以优选齿轮形状的星辊。由此可防止形成的图像发花,可降低用纸输送辊65所需的转矩。
通过用纸输送辊65的旋转,构成记录用齿轮传递机构80的各齿轮81~85旋转,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主输送辊62及记录用纸排纸辊70旋转。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与用纸分离部69共同动作来夹持记录用纸120。此外,主输送辊62与第1夹紧辊71共同动作来夹持记录用纸。此外,记录用纸排纸辊70与第2夹紧辊72共同动作来夹持记录用纸。各辊在夹持了记录用纸的状态下,通过绕轴线旋转,可将载置在记录用纸载置部60上的记录用纸120一张张输送到排出位置。
将记录用纸供给辊61按压到用纸分离部69的力、和将第1夹紧辊71按压到主输送辊62的力及将第2夹紧辊72按压到记录用纸辊70的力设定成在确保所要求的输送精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用纸输送马达65所需要的转矩。
传真装置20根据通信速度及通信数据量等的关系,有时从发送源发送的图像数据所示出的图像的图像品质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所要求的输送精度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辊按压记录用纸的力在不过剩的情况下尽可能小地设定,设定成在确保所要求的输送精度的基础上,用纸输送马达65所需要的转矩较小。
由此,可抑制从用纸输送马达65产生的热量,可防止记录用纸输送时用纸输送马达65成为高温。因此,即使在由合成树脂形成共有框架21的情况下,也可抑制由马达的发热而引起的共有框架21的变形,可防止由热变形引起的图像形成质量的降低。
图11是简略化表示驱动滑架66而使其变位的构成的传真装置20的俯视图。图像记录部50为了沿交叉方向驱动滑架66而使其变位,而具有:滑架马达73、带驱动齿轮121、带从动齿轮122、滑架输送带123、引导轴124、引导板部件125及引导部件导向件126。
滑架马达73支承在共有框架21上。在滑架马达73的轴98上,安装有带驱动齿轮121。带从动齿轮122相对于带驱动齿轮121沿交叉方向B排列地配置,可旋转地支承在共有框架21上。带驱动齿轮121设置在共用框架21的一方的侧壁部22附近,带从动齿轮122设置在共有框架21的另一方的侧壁部23附近。
滑架输送带123卷挂在带驱动齿轮121和带从动齿轮122之间。滑架输送带123设置有与滑架66连结的连结部。因此,若带驱动齿轮121通过滑架马达73而旋转,则滑架66与滑架输送带123的连结部一起沿交叉方向B变位。
图12是表示滑架66的支承状态的立体图。引导轴124沿交叉方向B延伸到滑架输送带123的附近,形成为圆柱状。引导轴124缓慢地插通在形成于滑架66的插通孔中,两端部分别支承在共用框架21的一对侧壁部22、23上。此外,引导部件125沿交叉方向B延伸,形成为板状。引导部件125的两端部分别支承在共用框架21的一对侧壁部22、23上,引导部件125设置在沿交叉方向B延伸的引导凸部129。
引导部件导向件126固定在滑架66上,形成有嵌合在形成于引导部件125上的引导凸部129中的嵌合凹处。嵌合凹处沿交叉方向B两侧形成有开口。因此,引导部件125的引导凸部129嵌合到引导部件导向件126的嵌合凹处的状态下,滑架66可沿交叉方向B移动。
滑架66在由于被引导轴124及引导部件125引导而容许向交叉方向B的变位的状态下,防止向其他方向的变位。此外,由两个引导体124、125支承滑架66,由此可防止滑架66绕引导轴124角变位,可将被输送的记录用纸120和墨记录头之间的距离L保持为一定。进而,由金属形成引导板部件125及引导轴24,由此,即使在共用框架21热变形了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形成的图像的质量的降低。
图13是简略化表示图像读取部51中输送原稿用纸330的构成的传真装置20的俯视图。共用框架21的一方的侧壁部22悬臂支承原稿用纸供纸辊63。通过悬臂支承原稿用纸供纸辊63,可使传真装置20小形化。
共用框架21的一对侧壁部22、23分别支承原稿背面辊64的两端部。在与原稿背面辊64对置的位置,设置有图像传感器68。通过用纸输送马达65的旋转,构成原稿用齿轮传递机构90的各齿轮91~97旋转,原稿用纸供纸辊63、原稿背面辊64旋转。原稿用纸供纸辊63与分离橡胶77共同动作来夹持原稿用纸。此外,原稿背面辊64与图像传感器68共同动作来夹持原稿用纸。各辊在夹持了原稿用纸的状态下,通过绕轴线旋转,可将载置在原稿用纸载置台76上的记录用纸120一张张输送到排出位置。
此外,原稿背面辊64从共用框架21装卸自如地构成。通过取下传真装置20的框体的一部分,进而,可将原稿背面辊64在共有框架21上装卸,而使图像传感器68露出。在该状态下,操作者可去除图像传感器68的灰尘,清扫图像传感器68,可防止读取质量的降低。
图14A及图14B是简略化表示切换记录动作和读取动作的切换机构的侧视图,图15A及图15B是从图14A及图14B的S15-S15观察的侧视图。图14A及图15A表示记录动作状态,图14B及图15B表示读取动作状态。
传真装置20具有在记录动作和读取动作间切换输送方向的切换机构。切换机构与滑架66的位置联动切换记录动作输送状态、和读取动作输送状态。在记录动作输送状态下,阻止从用纸输送马达65向原稿用齿轮传递机构90的动力传递。此外,在读取动作输送状态下,容许从用纸输送马达65向原稿用齿轮传递机构90的动力传递。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66脱离可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印刷区域,在向共有框架21的另一方的侧壁部23移动时,切换成读取动作输送状态。此外,在滑架66配置在印刷区域时,切换成记录动作输送状态。具体地说,切换机构具有:切换片130、第1弹簧体131、上述切换用齿轮传递机构110。此外,为了说明,将从另一方的侧壁部23朝向一方的侧壁部22的方向设为交叉方向一方B1,将从一方的侧壁部22朝向另一方的侧壁部23的方向设为交叉方向另一方B2。
切换片130沿交叉方向B延伸,可沿交叉方向B滑动地支承在共用框架21上。在切换片130的交叉方向另一方B2的端部,形成与滑架66卡止的卡止部135。此外,在切换片130的交叉方向一方B1的端部,形成有与残余的部分相比输送方向尺寸较小的前端较细部136、和比前端较细部136朝向交叉方向另一方B2形成且比前端较细部136向输送方向上游侧隆起的幅宽部137。
在切换片130的交叉方向一方B1的端部,抵接有形成在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33上的抵接部138。该抵接部138与切换片130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侧面抵接。前端较细部136和幅宽部137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侧面圆滑地相连。因此,抵接部138在前端较细部136和幅宽部137的范围内可滑动地抵接。第1弹簧体131与共有框架21和切换片130连结,第1弹簧体131将朝向交叉方向一方B1的力给予切换片130。
如图14A所示,在滑架66存在于印刷区域的情况下,切换片130通过第1弹簧体131的弹力,朝向交叉方向一方B1变位。由此,抵接部138与切换片130中的幅宽部137抵接而向输送方向上游侧移动。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与抵接部138一起向输送方向上游侧变位,由此,如图15A所示,第2切换用齿轮112和第1读取用齿轮的啮合状态被解除。由此,阻止用纸输送马达65的动力传递到读取用齿轮传递机构90。
如图14B所示,若滑架66从印刷区域脱离,移动到交叉方向B2的待机位置140,则切换片130的卡止部135和滑架66卡合,切换片130与滑架66一起朝向交叉方向另一方B2移动。切换片130克服第1弹簧体131的弹力,向交叉方向另一方B2变位。由此,切换用公转部件113的抵接部138和幅宽部137的抵接状态被解除,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成为容许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角变位的容许状态。在该状态下,如图15B所示,通过切换用第1齿轮向正转方向R1旋转,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变位,由此,第2切换齿轮112和第1读取用齿轮91成为啮合状态。由此,可将用纸输送马达65的动力传递到读取用齿轮传递机构90。
这样,为了进行记录用纸输送状态、和原稿用纸输送状态的切换,而通过变更系留在切换片130上的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系留位置而进行。具体地说,抵接部138的系留位置的变更可通过由滑架马达73使滑架66移动到既定位置而实现。如图14B所示,用纸输送马达65的动力传递到读取用齿轮传递机构90时的滑架66的位置是从印刷区域脱离的位置,优选设在记录头与记录头承接部139对置的位置。
记录头承接部139是覆盖记录头的部件,用于防止由记录头的干燥引起喷出孔的孔眼堵塞及由墨泄漏引起的污染,固定在印刷区域外的既定位置。在配置于待机位置时,由于切换成原稿用纸输送动作,所以不需要为了原稿用纸输送动作而使滑架66另外移动,可通过简单的构成及控制切换记录用纸输送动作和原稿用纸输送动作。
图16适用于说明供给记录用纸时的用纸输送动作的侧视图。在记录用纸120上形成图像时,将用纸输送马达65旋转的方向设为正转方向R1(在图16中为顺时针方向)。与此相对,在供给记录用纸时,用纸输送马达65沿反转方向R2(在图16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基准齿轮101沿正转方向R1旋转,第1记录用齿轮81沿反转方向R2旋转,第2记录用齿轮82沿正转方向R1旋转,第3记录用齿轮83沿反转方向R2旋转。
通过第2记录用齿轮83向反转方向R2旋转,对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给予绕第3记录用齿轮83的轴线沿反转方向R2旋转的力。由此,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向接近记录纸的方向角变位,第4记录用齿轮84及第5记录用齿轮85与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一起绕第3记录用齿轮83的轴线沿反转方向R2旋转。
因此,与第5记录用齿轮85连结的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与记录用纸接触,阻止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的角变位。然后,记录用纸供纸辊61与第5记录用齿轮85一起向反转方向R2旋转。通过记录用纸供纸辊61在与记录用纸接触的状态下向反转方向R2旋转,可将记录用纸向输送方向下游输送。
此时与第1记录用齿轮81一起旋转的主输送辊62沿不能输送记录用纸的反转方向R2旋转。由此,被记录用纸供纸辊61输送的记录用纸与主输送辊62抵接,记录用纸的歪斜被修正,贮存在主输送辊12和第1夹紧辊71之间的位置。
此外,在供给记录用纸时,如图14A所示,滑架66配置在待机位置以外的位置。如上所述,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被切换片130的幅宽部137系留,阻止第2切换用齿轮112与第1读取用齿轮91啮合。由此,可阻止读取用齿轮传递机构90的齿轮91~96旋转,使记录用纸供纸时用纸输送辊65所需的转矩变小。
图17是用于说明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时的用纸输送动作的侧视图。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时,将记录用纸配置在主输送辊62和第1夹紧辊71之间,使用纸输送马达65沿正转方向R1(图17中为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基准齿轮101沿反转方向R2旋转,第1记录用齿轮81沿正转方向R1旋转,第2记录用齿轮82沿反转方向R2旋转,第3记录用齿轮84沿正转方向R1旋转。
通过第3记录用齿轮83沿正转方向R1旋转,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被给予绕第3记录用齿轮83的轴线沿正转方向R1旋转的力。由此,记录用公转臂部件86沿从记录用纸离开的方向角变位。
因此,与第5记录用齿轮85连结的记录用纸供给辊61从记录用纸离开。通过记录用纸供给辊61从记录用纸离开,可防止在记录用纸上进行图像形成时供给新的记录用纸。此外,可使图像形成时用纸输送辊65所需的转矩变小。
此时,与第1记录用齿轮81一起旋转的主输送辊62沿输送记录用纸的正转方向R1旋转。由此,与主输送辊62抵接的记录用纸在被主输送辊62和第1夹紧辊71夹持的状态下,通过主输送辊62旋转,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被输送。主控制部47控制主输送辊62的角变位动作、滑架66的位置、墨的喷出时刻,由此可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
此外,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时,如图14A所示,滑架66配置在待机位置以外的印刷区域。如上所述,防止第2切换齿轮112和第1原稿用齿轮91的啮合,阻止读取用齿轮传递机构90的齿轮91~96旋转。因此,可使图像形成时用纸输送辊65所需的转矩变小。
图18是用于说明读取原稿用纸的图像时的用纸输送动作的侧视图,在读取原稿用纸的图像时,在记录用纸与主输送辊62不抵接的状态下,使用纸输送马达65沿正转方向R1(在图18中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基准齿轮101沿反转方向R2旋转。此外,在读取原稿用纸的图像时,将滑架66配置在待机位置。通过使滑架66移动到待机位置,如图15B所示,第2切换用齿轮112和第1原稿用齿轮91啮合。
具体地说,若基准齿轮101沿反转方向R1旋转,则第1切换齿轮111沿正转方向R1旋转。通过第1切换用齿轮111沿正转方向R1旋转,对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给予绕第1切换用齿轮111的轴线沿正转方向R1旋转的力,第2切换用齿轮112和第1原稿用齿轮91成为啮合状态。
若第1切换用齿轮111沿正转方向R2旋转,则第2切换用齿轮112沿反转方向R2旋转。此外,与第2切换用齿轮112啮合的第1原稿用齿轮91沿正转方向R1旋转。若第1原稿用齿轮91沿正转方向R1旋转,则第2原稿用齿轮92沿反转方向R2旋转,第3原稿用齿轮93沿正转方向R1旋转,第4原稿用齿轮94沿正转方向R1旋转,第5原稿用齿轮95沿反转方向R2旋转,第6原稿用齿轮96沿正转方向R1旋转,第7原稿用齿轮97沿反转方向R2旋转。
由此与第3原稿用齿轮93连结的原稿用纸供纸辊63在与原稿用纸抵接的状态下,沿正转方向R1旋转。因此,可将原稿用纸向输送方向下游输送。通过原稿用纸供纸辊63供纸的原稿用纸与原稿背面辊64抵接。与第7原稿用齿轮97连结的原稿背面辊64与原稿用纸接触,沿反转方向R2旋转。通过将原稿背面辊64沿反转方向R2旋转,可使原稿用纸通过原稿背面辊64和图像形成传感器68之间而排出到排出位置。
此外,若用纸输送马达65沿正转方向R1旋转,则如上所述,与第5记录用齿轮85连结的记录用纸供纸辊61从记录用纸离开。通过使记录用纸供纸辊61从记录用纸离开,可防止在读取原稿用纸的图像时供纸记录用纸。此外,可使图像读取时用纸输送辊65所需的转矩变小。
与第1记录用齿轮81一起旋转的主输送辊62沿输送记录用纸的正转方向R1旋转。但是,在原稿读取动作时,由于记录用纸不与主输送辊62抵接,所以即使主输送辊62旋转,记录用纸也不被输送,可使原稿读取时用纸输送辊65所需的转矩变小。
图19是表示主控制部47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a0中,若主控制部47判断为被给予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的指令,则进入步骤a1,开始图像形成动作。
例如,在传真装置20与电话线路连接的状态下,若从其他传真装置给予传真数据,则主控制部47判断为给予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的指令,进入步骤a1。此外,若例如通过操作键给予表示形成存储在图像存储部49中的图像的指令的操作信息,则主控制部47判断为被给予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的指令,进入步骤a1。
在步骤a1中,主控制部47对滑架马达73给予指令,以使滑架66脱离待机位置。若滑架66脱离待机位置,则进入步骤a2。在步骤a2中,用纸输送马达65沿反转方向R2旋转,进入步骤a3。由此,开始记录用纸的供纸。
在步骤a3中,主控制部47从记录用纸检测传感器78给予记录用纸的供纸是否结束的信号。主控制部47若基于从记录用纸检测传感器78给予的信号,判断为记录用纸的供纸正常地进行,则进入步骤a5。此外若主控制部47判断为记录用纸的供纸没有正常进行,则进入步骤a4。在步骤a4中,主控制部47报告供纸错误,进入步骤a7,结束图像形成动作。
在步骤a5中,主控制部47从图像存储部49或模块46取得表示应形成图像的图像数据,基于图像数据,控制滑架马达73、用纸输送马达65及墨的喷出时刻。
具体地说,通过滑架马达73使滑架66沿交叉方向B往复移动并使记录用纸一行行朝向输送方向下游输送,并且在对应于应形成图像的位置使墨喷出到墨喷出点,而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在图像形成时,使用纸输送马达65朝向正转方向R1旋转。若判断为图像形成结束,则进入步骤a6。
在步骤a6中,主控制部47对滑架马达73给予信号,而使滑架66移动到待机位置。此外,使用纸输送马达65的旋转停止,进入步骤a7。在步骤a7中,主控制部47结束图像形成动作。
图20是表示主控制部47的图像读取动作的流程图。首先,若在步骤b1中主控制部47判断为给予了原稿用纸的图像的指令,则进入步骤b1,开始图像读取动作。若例如通过操作键盘给予表示图像读取指令的操作信息,则主控制部47判断为给予了读取原稿用纸的图像的指令,进入步骤b1。
在步骤b1中,主控制部47对滑架马达73给予指令,使得滑架66位于待机位置。若滑架66配置于待机位置,则进入步骤b2。在步骤b2中,沿正转方向R1旋转用纸输送马达65,进入步骤b3。由此开始原稿用纸的供纸。
在步骤b3中,主控制部47从原稿用纸检测传感器79给予原稿用纸的供纸是否结束的信号。主控制部47若基于从原稿用纸检测传感器79给予的信号,判断为原稿用纸的供纸正常地进行,则进入步骤b5。此外若主控制部47判断为原稿用纸的供纸没有正常进行,则进入步骤b4。在步骤b4中,主控制部47报告供纸错误,进入步骤b6,结束图像形成动作。
在步骤b5中,主控制部47通过用纸输送马达65输送原稿用纸取得从图像传感器68给予的图像数据。在图像读取时,使用纸输送马达65沿正转方向R1旋转。若判断为图像读取结束,则停止用纸输送马达65的旋转,进入步骤b6。在步骤b6中,主控制部47结束图像读取动作。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20,一体成形有记录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26、读取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27,形成共用框架21。由此,与单独形成记录移动体用的支承框架和图像读取机构用的支承框架的情况相比,可用一次加工形成框架,可廉价地形成。此外通过由树脂的成形加工形成,共用框架21即使形状复杂,也可容易地形成。
由于将记录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26、和读取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27构成为一个,所以不需要如以往技术那样,将记录移动体用的框架和图像读取机构用的框架组装成一体,所以能缩短图像形成装置组装所耗的时间。进而由于各框架一体形成,所以不需要用于连结各框架的螺纹孔等结合部分,可使传真装置20小形化。
此外,共用框架21中,一对侧壁部22、23通过多个连结部24、25连结,由此可将共用框架21形成为格子框状。由此,可提高共用框架21的刚性。因此,即使通过合成树脂形成共用框架21,也能得到作为框架所需的刚性。因此,可抑制因框架变形引起的用纸输送精度的降低,可抑制图像记录精度及图像读取精度的降低。
进而,连结部24、25构成用纸引导导向件的一部分,从而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连结一对侧壁部22、23的连结部,可防止传真装置大型化。此外,不需要将用纸引导导向件固定到共用框架21的固定工序,可进一步缩短传真装置20的组装所耗的时间。
此外,在共用框架21上分别设置关于记录用纸输送及原稿用纸输送的、各输送机构、各输送驱动源及各传递机构,由此可将它们密集配置,可使共用框架21小形化,可实现传真装置20的省空间化。此外,关于各输送机构、各输送驱动源及各传递机构,通过将一部分或全部分别共用化,可进一步使传真装置20小形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一个用纸输送马达65兼用作记录用纸输送驱动源及原稿用纸输送驱动源,所以可减少所需马达数量及马达的设置空间,可进一步使传真装置20小形化并廉价地构成。
此外,通过切换输送装置的切换机构,在记录用纸输送状态下阻止来自用纸输送马达的动力传递到显影用纸输送机构,由此可使用纸输送马达65所需的转矩变小。由此,可使用低转矩的马达,并廉价地形成。
此外,可抑制从用纸输送马达65产生的热量。这样,通过抑制从用纸输送马达65产生的热量,即使由树脂形成共用框架21、并用共用框架21支承用纸输送马达65,也可抑制由热引起的共用框架21的变形。由此,可防止由用纸输送马达65引起的热变形而产生的图像形成质量的降低。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机构与滑架66的变位移动联动,换言之,与相对于待机位置的配置状态联动来切换输送状态。作为切换机构的构成,使用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通过改变太阳齿轮的旋转方向的控制及改变滑架66的位置控制这种简单的控制,能切换输送状态。因此,不另外需要用于切换传递状态的驱动机构,例如电磁铁,可小形化且廉价地实现传真装置20。
此外,各夹紧辊71、72、75按压各辊62、70、77的按压力在确保所需图像形成精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小地设定。由此可防止图像形成精度及图像读取精度的降低,使用纸输送辊65所需的转矩降低并抑制由马达的发热引起的图像质量的降低。这样通过抑制从用纸输送马达65产生的热量,即使由树脂形成共用框架21、并用共用框架21支承用纸输送马达65,也可抑制由热引起的共用框架21的变形。由此,可防止由用纸输送马达65引起的热变形而产生的图像形成质量的降低。
此外,主控制部47优选减速控制,即,为了使用纸输送马达65及滑架马达73产生的转矩不超过预先规定的值,将旋转速度缓慢变高而达到目标速度。由此,与使旋转速度急剧变高的情况相比,能降低用纸输送马达65及滑架马达73所需的转矩,能进一步抑制各马达65、73的发热量。
此外,用纸输送马达65及滑架马达73优选使用转子的惯性矩低的马达。例如通过使用PM马达(永久磁铁马达),可抑制马达的发热量,所述PM马达采用了在塑料树脂中含有了磁铁的转子。由此,即使在由树脂构成了共用框架21的情况下,也可防止热变形,确保关于形成的图像所要求的图像质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减小用纸输送马达65所需的转矩,即使是惯性矩较小的PM马达,也可用作各辊的驱动源。
此外,各齿轮和共用框架21优选由热膨胀率大致相等的合成树脂实现。由此,在传真装置20的周围的温度变化了的情况下,各齿轮和共用框架21大致相等地收缩或膨胀。由此,各齿轮的轴部分、和形成在共用框架21上而插通齿轮的轴部分的插通孔之间的间隙不会较大地变化,可防止输送精度的降低。
此外,通过金属制成的引导轴124和引导板部件125沿交叉方向B引导滑架66,由此可确保搭载在滑架66的记录头和记录用纸之间的间隔一定。因此,即使共用框架21因热和外力而变形,也能准确地进行滑架66沿交叉方向B的移动,可抑制形成在记录用纸上的图像质量的降低。
此外,通过使用上述共用框架21作为传真装置20,可将进行图像读取及图像形成的部分小形化,即使需要通信控制机构和拨号操作部等其他构成部件,也可将传真装置整体小形化。此外,在将经由通信线路取得的图像数据所显示的图像形成在记录用纸的情况下,由于通信速度及通信数据量等问题,有时从发送源发送的图像数据显示的图像的图像质量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共用框架21,在能小形化且廉价地形成的基础上,可以所要求的图像质量形成从发送源发送的图像数据所显示的图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纸输送用马达65沿反转方向R2旋转,可供给记录用纸并将其输送到主输送辊62的前侧。此外,通过使用纸输送用马达65沿正转方向R1旋转,可阻止记录用纸的供纸,在输送到主输送辊62近前的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这样,通过切换用纸输送用马达65的旋转方向,可在记录用纸的供纸输送状态、和记录用纸的图像形成输送状态之间切换,可使控制及构成简单化。
通过记录用纸供纸辊61输送的记录用纸有时相对于主输送辊62扭转、即偏离而进入主输送辊62和夹紧辊71之间。在记录用纸的供纸时,通过使主输送辊62反转,将记录用纸的前端与主输送辊2抵接,可使记录用纸与主输送辊2平行,可防止扭转。
图21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的一部分,是用于说明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时的用纸输送动作的侧视图。图22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的一部分,是用于说明输送原稿用纸时的用纸输送动作的侧视图。另外,在图21及图22中,表示了切换用齿轮传递机构110、读取用齿轮传递机构90,省略表示记录用齿轮传递机构80。
图23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的一部分,是表示切换部件130的俯视图。图24是放大表示切换部件13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另外,在图23及图24中,实线表示滑架66位于待机位置以外的位置的状态,双点划线表示滑架66处于待机位置的状态。
第2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切换机构及齿轮构成不同,其他构成与图1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20一样。因此,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同样的构成省略说明,标注同样的附图标记。第2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中,齿轮构成不同。
具体地说,前述基准齿轮101向间接齿轮300传递动力,间接齿轮300与第1切换用齿轮111啮合。此外,读取用齿轮传递机构90从第2读取用齿轮99向连结原稿用纸供纸辊的供纸齿轮、连结原稿用纸背面辊的背面齿轮及连结原稿用纸排纸辊齿轮的排纸齿轮传递动力。另外,在第2读取用齿轮92旋转时,经由其他齿轮传递动力,使得供纸齿轮向圆周方向一方旋转,背面齿轮及排纸齿轮向固周方向另一方旋转。
在滑架66位于待机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21所示,切换片130的幅宽部137与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抵接部138对置。在该状态下,若用纸输送马达65朝向输送记录用纸的旋转方向旋转,则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被给予向接近第1读取用齿轮91的方向移动的力。此时,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抵接部138与切换片130的幅宽部137抵接,阻止第2切换用齿轮112和第1读取用齿轮91的啮合。
在滑架66位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切换片130的前端较细部136与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抵接部138对置。在该状态下,若用纸输送马达65朝向输送记录用纸的旋转方向旋转,则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被给予向接近第1读取用齿轮91的方向移动的力。此时,切换片130的前端较细部136以比幅宽部137向输送方向没入的方式形成,所以相应地容许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角变位,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角变位,第2切换用齿轮112和第1读取用齿轮91的啮合。这样第2传真装置即使与第1传真装置相比齿轮构成不同,也能得到与第1传真装置同样的效果。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第3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中,切换机构不同,其他构成与图1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20一样。因此,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同样的构成省略说明,标注同样的附图标记。第3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的切换机构包括:L字状弯曲的弯曲片200、可角变位地支承弯曲片200的支承部件201、弹簧体202。
弯曲片200形成有:与滑架66抵接的滑架抵接部分200a、从抵接部分弯曲而与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抵接部138抵接的公转臂部件抵接部分200b。弯曲片200设置在一方的侧壁部22附近。通过使弯曲片200中滑接抵接部分200a沿交叉方向变位,公转臂部件抵接部分200b沿输送方向变位。通过将滑架66滑架抵接部分200a向交叉方向一方变位,公转臂部件抵接部分200b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变位。弹簧体202连结公转臂部件抵接部分200b和共用框架21,对公转臂部件抵接部分200b给予朝向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力。此外,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抵接部138与公转臂部件抵接部分200b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抵接。
图26A及图26B是简略化表示弯曲片200的俯视图。图27A及图27B是从图26A及图26B的S27-S27观察的侧视图。图26A及图27A表示记录动作状态,图26B及图27B表示读取动作状态。另一传真装置20在一方的侧壁部附近设置滑架66的待机位置。
如图26A所示,在滑架66存在于印刷区域的情况下,通过弹簧体202的弹力,弯曲片200的公转臂部件抵接部分200b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通过将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抵接部138与弯曲片200的公转臂部件抵接部分200b抵接,如图27A所示,阻止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变位,第2切换用齿轮112和第1读取用齿轮的啮合状态被解除。由此,阻止用纸输送马达65的动力传递到读取用齿轮传递机构90。
如图26B所示,滑架6在脱离印刷区域而存在于待机位置的情况下,抵接弯曲片200的滑接抵接部分200a。由此,弯曲片200克服弹簧体202的弹力发生角变位,公转臂部件抵接部分200b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变位。由此,如图27B所示,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抵接部138可能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变位,第1切换用齿轮111向正转方向R1旋转,由此,第2切换齿轮112和第1读取用齿轮91成为啮合状态。由此,容许用纸输送马达65的动力传递到读取用齿轮传递机构90。
如上所述,即使是第3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也能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同样的效果。此外,使阻止及容许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角变位的切换部件动作的构成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构成,也可通过其他构成实现。例如也可使用电磁铁来改变切换部件,切换切换用公转臂部件113的角变位的容许状态及阻止状态。
此外,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的传真装置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例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变更构成。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用于具有喷墨方式的打印机的传真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另外也可同样用于热转印方式、升华型热转印方式或点击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可用于一边输送记录用纸一边使记录头沿与该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的串行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向用于输送记录用纸的各辊61、62、70及用于输送原稿用纸的各辊63、64、75传递来自用纸输送辊的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通过使齿轮彼此直接连结的构成实现。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使用带或链等其他机构、或兼用齿轮和其他机构来构成动力传递机构。
此外,切换机构的构成是一个例子,只要是能切换输送状态即可,可以为任何机构,例如也可使用电磁铁切换输送状态。但是优选使用用于滑架66的移动的动力,驱动切换机构,由此不需要另外说明用于使切换机构驱动的驱动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纸输送马达65所需的转矩变小,所以在进行记录用纸输送的动作的情况下,阻止了向成为原稿用纸输送机构的各辊63、64的动力的传递。与此相对,也可在进行记录用纸输送的动作的情况下,阻止向用于输送原稿用纸的齿轮列中的一部分或全部齿轮的动力传递。此外,也可在进行原稿用纸输送的动作的情况下,阻止向用于输送记录用纸的齿轮列中的一部分或全部齿轮的动力传递。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为了节省空间而将马达共用化,但是也可分别使记录用纸输送及原稿用纸输送所涉及的输送机构、各输送驱动源及各传递机构的一部分或全部共用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1马达支承部分31及第2马达支承部分32与共用框架21分体形成,但是也可将第1马达支承部分31及第2马达支承部分32形成在共用框架21本身上。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因此,前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只不过是简单的例示,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书中表示,不受说明书任何限制。进而,属于权利要求书的变形或变全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由一次的成形加工形成支承记录移动体和图像读取机构的共用框架,与单独形成图像记录用的框架和图像读取用的框架的情况相比,可廉价地形成。此外,通过由树脂的成形加工形成,即使共用框架为复杂的形状,也可容易地形成。
此外,由于图像记录用的框架部分和图像读取用的框架部分形成为一个,所以不需要如以往技术那样,将记录移动体用的框架和图像读取机构用的框架组装成一体,所以能缩短图像形成装置组装所耗的时间。进而由于各框架一体形成,所以不需要用于连结各框架的卡止部、爪部分、和螺纹孔等结合部分,可使装置小形化。
根据本发明,一对侧壁部通过多个连结部连结,由此可提高共用框架的刚性。因此,即使通过树脂成形出图像记录用的框架部分和图像读取用的框架部分,也能防止刚性不足。因此,可抑制图像记录精度及图像读取精度的降低。进而,用纸引导导向件兼用作连结部,可防止图像形成装置大型化,不需要将用纸引导导向部固定到共用框架的固定工序,可进一步缩短图像形成装置的组装所耗的时间。
例如用纸引导导向件中的一个可以是将记录用纸从记录用纸载置位置引导到记录用纸记录位置的导向件。此外,例如用纸引导导向件可以是将记录用纸从记录用纸记录位置引导到记录用纸排出位置的导向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密集配置各输送机构、各输送驱动源及各传递机构,由此可实现共用框架的省空间化。由此,可进一步使图像形成装置小形化。此外,关于各输送机构、各输送驱动源及各传递机构,通过支承在一个共用框架上,可使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分别共用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设置在共用框架上的一个共用驱动源驱动记录用纸输送驱动源及原稿用纸输送驱动源,所以可减少所需驱动源的数量,可减小驱动源的设置空间,可廉价且小形地构成。
根据本发明,通过抑制从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产生的热量,即使在由树脂形成共用框架的情况下,也可抑制由热引起的共用框架的变形。由此即使使用由树脂成形的共用框架,也可防止由热变形引起的图像形成质量的降低。此外,为了实现预先规定的图像形成精度及图像读取精度而保持所需的输送精度,由此除了抑制由热引起的变形外,还能防止图像形成精度及图像读取精度的降低。
例如由于使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所需的转矩变小,所以可在进行记录用纸输送的动作的情况下,一部分或全部阻止从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向原稿用纸输送机构的动力传递。此外,在进行原稿用纸输送的动作的情况下,可一部分或全部阻止从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向记录用纸输送机构的动力传递。此外,可使由输送辊和夹紧辊夹持用纸的按压力降低。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记录用纸输送和原稿用纸输送中的一方的用纸输送状态下,通过阻止向在另一方的用纸输送中使用的输送机构的动力传递,可减小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所需的转矩。因此,可抑制从共用用纸驱动源产生的热量,即使使用由树脂成形的共用框架,也可防止以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的发热产生的温度上升为起因的图像形成质量的降低。
此外,根据本发明,切换机构与记录移动体的变位移动联动地切换利用用纸共用驱动源的动力传递状态。由此,可以简单的构成实现切换机构。此外,使用使记录移动体移动的移动力,切换利用用纸共用驱动源的动力传递状态,由此不需要另外设置切换动力传递状态的动力源,容易地切换动力传递状态。由此,可使控制及构造简单化,可廉价地构成且实现小形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根据记录移动体的位置控制而切换成原稿用纸可输送状态。由此,可以简单的构成切换传递状态,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切换传递状态的驱动机构,可小形化且廉价地实现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多个金属引导体沿交叉方向引导记录移动体,可将记录移动体和记录用纸之间的间隔保持为一定。此外,即使由树脂成形的共用框架因热或外力而变形,也可准确地进行记录移动体的交叉方向的动作,可防止记录图像的质量的降低。
此外,根据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是传真装置。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共用框架,可使进行图像读取及图像形成的部分小形化,即使设置了通信控制机构及拨号操作部等,作为整体也可使传真装置小形化。
此外,在将经由通信线路取得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形成于记录用纸的情况下,由于通信速度及通信数据量等问题,有时从发送源发送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的图像质量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共用框架,可小形化及廉价地形成,而且可以所要求的图像质量形成从发送源发送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一边输送记录用纸一边使记录移动体沿与该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而在记录用纸上形成图像,并且一边输送原稿用纸一边通过读取体读取在原稿用纸上形成的图像,其特征在于,
具有共用框架,所述共用框架包括支承用于在记录用纸上记录图像的记录构成部件的记录构成部件支承框架部分、和支承用于读取在原稿用纸上形成的图像的读取构成部件的读取构成部件支承框架而构成,
共用框架通过树脂一体成形而实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共用框架具有在交叉方向两侧形成的一对侧壁部、和连结一对侧壁部并沿交叉方向延伸的多个连结部,
前述连结部包括在用纸输送时引导记录用纸及原稿用纸的至少某一方用纸的用纸引导导向件而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输送记录用纸的记录用纸输送机构、
用于输送记录用纸的记录用纸输送驱动源、
将来自记录用纸输送驱动源的动力传递到记录用纸输送机构的记录用纸传递机构、
输送原稿用纸的原稿用纸输送机构、
用于输送原稿用纸的原稿用纸输送驱动源、
将来自原稿用纸输送驱动源的动力传递到原稿用纸输送机构的原稿用纸传递机构,
记录用纸输送机构、记录用纸输送驱动源、记录用纸传递机构、原稿用纸输送机构、原稿用纸输送驱动源及原稿用纸传递机构支承在前述共用框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用纸输送驱动源、原稿用纸输送驱动源由一个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实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定为在确保所要求的输送精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所需的转矩。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在记录用纸输送状态和原稿用纸输送状态中的某一方用纸输送状态下,阻止动力向另一方用纸输送中使用的输送机构的传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切换机构与记录移动体的变位移动联动地动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切换机构在记录移动体移动到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位置时,阻止从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向原稿用纸输送机构的动力传递,
在记录移动体移动到待机于非图像形成时的待机位置时,容许从共用用纸输送驱动源向原稿用纸输送机构的动力传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原稿用纸传递机构包括:
通过从共用用纸输送源给予的动力而旋转的太阳齿轮、
与太阳齿轮啮合并沿太阳齿轮的圆周方向角变位地构成的行星齿轮、
在太阳齿轮的圆周方向角变位地支承行星齿轮的公转臂部件,
原稿用纸输送机构包括:
可与变位到预先规定的啮合位置的行星齿轮啮合的啮合齿轮、
与啮合齿轮的旋转一起旋转来输送原稿用纸的原稿用纸输送辊,
切换机构具有切换部件,所述切换部件在记录移动体移动到待机位置时,通过记录移动体而变位,将行星齿轮变位到啮合位置,在记录移动体移动到非待机位置时,通过记录移动体而变位,将行星齿轮变位到非啮合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从共用框架的一方侧壁部延伸到另一方侧壁部并沿交叉方向引导记录移动体的两个以上金属引导体。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是传真装置。
CNB200580015864XA 2004-05-20 2005-05-19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65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0917/2004 2004-05-20
JP2004150917A JP4409358B2 (ja) 2004-05-20 2004-05-20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4589A true CN1954589A (zh) 2007-04-25
CN100446533C CN100446533C (zh) 2008-12-24

Family

ID=35428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1586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6533C (zh) 2004-05-20 2005-05-19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231030A1 (zh)
EP (1) EP1768372A4 (zh)
JP (1) JP4409358B2 (zh)
CN (1) CN100446533C (zh)
WO (1) WO200511497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4617A (zh) * 2018-07-30 2020-02-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23163B2 (en) * 2006-12-28 2011-09-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6904042B2 (ja) * 2017-04-26 2021-07-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ES2915847T3 (es) 2019-12-18 2022-06-27 Bizerba Se & Co Kg Impresora de etiquetas
EP3838602B1 (de) 2019-12-18 2022-03-30 Bizerba SE & Co. KG Etikettendrucker
EP3838604B1 (de) * 2019-12-18 2022-03-30 Bizerba SE & Co. KG Etikettendrucker
EP3838601B1 (de) 2019-12-18 2022-03-30 Bizerba SE & Co. KG Etikettendruck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31256A (zh) * 1968-09-20 1971-05-12
JPH0342772Y2 (zh) * 1985-04-19 1991-09-06
JPS63176060A (ja) * 1987-01-16 1988-07-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アクシミリの機能部材支持装置
JPH01166278A (ja) * 1987-12-23 1989-06-30 Hitachi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H0625090Y2 (ja) * 1988-10-19 1994-06-29 鈴鹿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リアル型イメージスキャナ用センサ基板支持構造
JPH0724846Y2 (ja) * 1988-10-19 1995-06-05 鈴鹿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スキャナプリンタ用印字部およびセンサ部支持構造
JP2911461B2 (ja) * 1988-11-15 1999-06-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イメージスキャナ
JPH0712361Y2 (ja) * 1989-07-27 1995-03-22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給紙装置
JPH0323136U (zh) * 1989-07-16 1991-03-11
US5127644A (en) * 1989-07-16 1992-07-07 Mita Industrial Co., Ltd. Paper-supplying device for a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2868673B2 (ja) * 1992-08-17 1999-03-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入出力デバイス
JPH06245023A (ja) * 1993-02-19 1994-09-02 Hitachi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06311276A (ja) * 1993-04-19 1994-11-04 Murata Mach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のフレーム構造及びカバーフレーム
JPH06348076A (ja) * 1993-06-10 1994-12-22 Sharp Corp 画像読取/印画装置
JP3097427B2 (ja) * 1993-12-16 2000-10-1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ヘッドの取付構造
US5573338A (en) * 1993-12-27 1996-11-12 Pfu Limited Automatic paper feeder and frame structure of document input device
JPH0879464A (ja) * 1994-09-06 1996-03-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スキャナ一体型シリアル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3251476B2 (ja) * 1995-10-16 2002-01-2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KR100189243B1 (ko) * 1995-10-31 1999-06-01 윤종용 팩시밀리의 송신, 수신, 복사위치 선정방법 및 장치
JPH09208068A (ja) * 1996-02-05 1997-08-12 Murata Mach Ltd 給紙ガイド構造
JPH09214649A (ja) * 1996-02-08 1997-08-15 Murata Mach Ltd カット紙熱転写式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09234889A (ja) * 1996-02-29 1997-09-09 Hitachi Ltd 画像情報記録装置
JPH106490A (ja) * 1996-06-26 1998-01-1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入出力装置
JPH1096873A (ja) * 1996-09-24 1998-04-14 Canon Inc 偏向走査装置
JPH10164290A (ja) * 1996-11-27 1998-06-19 Oki Data:Kk プリンタ
JPH10200705A (ja) * 1997-01-07 1998-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端末装置
US6426803B1 (en) * 1997-03-27 2002-07-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ading/printing apparatus and reading apparatus
JP3823447B2 (ja) * 1997-05-30 2006-09-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H1117895A (ja) * 1997-06-19 1999-01-22 Canon Inc スキャナ・プリンタ及び画像読み取りヘッド
US6961152B1 (en) * 1998-01-08 2005-11-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ulti-functional device having vertically arranged scanner and printer sections
JPH11205500A (ja) * 1998-01-08 1999-07-30 Brother Ind Ltd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3847957B2 (ja) * 1998-06-02 2006-11-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駆動ユニット装置
JP2000092287A (ja) * 1998-09-08 2000-03-31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1103213A (ja) * 1999-09-29 2001-04-13 Canon Inc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1146042A (ja) * 1999-11-18 2001-05-29 Canon Inc 多機能記録装置
JP2001233491A (ja) * 2000-02-24 2001-08-28 Murata Mach Ltd 自動シート搬送装置
US7585123B2 (en) * 2001-08-22 2009-09-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085763B (zh) * 2001-08-22 2012-09-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03087504A (ja) * 2001-09-06 2003-03-20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3211758A (ja) * 2001-09-18 2003-07-29 Canon Inc 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CN1270509C (zh) * 2001-09-18 2006-08-1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记录装置
JP3970097B2 (ja) * 2002-06-07 2007-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4065519B2 (ja) * 2002-12-24 2008-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US7382506B2 (en) * 2002-12-24 2008-06-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4202892A (ja) * 2002-12-25 2004-07-22 Canon Inc 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4617A (zh) * 2018-07-30 2020-02-1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10784617B (zh) * 2018-07-30 2022-04-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114976A1 (ja) 2005-12-01
JP2005331769A (ja) 2005-12-02
JP4409358B2 (ja) 2010-02-03
US20070231030A1 (en) 2007-10-04
CN100446533C (zh) 2008-12-24
EP1768372A4 (en) 2010-02-03
EP1768372A1 (en) 2007-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6533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152391B2 (en) Recording device with second conveying path configured to guide sheet to an upstream side of the recording unit
CN100588553C (zh) 具有支撑纸张的压印平板和可动支撑部的喷墨记录装置
CN100586724C (zh) 墨盒装载装置及墨盒单元
JP4458012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7997676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357546B (zh) 图像记录设备
US20090085949A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430674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1396927B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03358718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01519001B (zh)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设备
CN202841313U (zh) 多功能装置
CN101357547A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200717597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02716565U (zh) 传送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US8038248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4497092B2 (ja) 搬送装置
JP2000236414A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00526077C (zh) 图像输入/输出模块和图像输入/输出装置及其方法
JP2008246803A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8770700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2271669U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01445007B (zh) 具有双色印字转换功能的印字装置
JP2007176093A (ja) 可動支持部駆動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