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0745A -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0745A
CN1940745A CNA2006101599735A CN200610159973A CN1940745A CN 1940745 A CN1940745 A CN 1940745A CN A2006101599735 A CNA2006101599735 A CN A2006101599735A CN 200610159973 A CN200610159973 A CN 200610159973A CN 1940745 A CN1940745 A CN 1940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ut zone
departure
image forming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599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4066C (zh
Inventor
松山贤五
原田吉和
富田教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40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0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40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406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8Driving control for rotary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speed control, stop position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71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or its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 G03G2215/0007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or its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e characteristic being its speed
    • G03G2215/0008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or its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e characteristic being its speed for continuous control of recording starting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使用单独马达旋转在其上分别形成具有不同颜色成分的图像的多个光导鼓,沿着每个光导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上,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调整图像,基于预定间隔和每个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之间的偏差的最大部分,来确定用于各光导鼓的旋转的基准相位,并控制各单独的马达,使得确定的各基准相位被对齐。将与光导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分割成四个或更多的偶数个区域,并计算每个区域的偏差量,并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来确定偏差的最大部分。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分别在其上形成不同颜色成分的多个图像载体和用于旋转图像载体的驱动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其中,在与每个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中,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调整图像;检测预定间隔与每个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之间的偏差;确定各图像载体的旋转的基准相位;并且控制驱动装置,使得确定的各基准相位被对准。
背景技术
作为在纸张上形成彩色图像的设备,例如,使用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在黑色、青色、洋红和黄色的光导鼓上形成具有各颜色成分的图像,并且这些图像被传送到传送带以进行叠加。在这样的设备中,使用与各光导鼓对应的多个多角镜反射从与各光导鼓对应的多个激光二极管输出的激光束,并照射到各光导鼓,从而在各光导鼓上形成具有颜色成分的图像。然而,还使用另一设备,在该设备中,将从多个激光二极管输出的激光束照射到公用多角镜,并且将使用多角镜反射的激光束照射到分别与多个激光二极管对应的光导鼓。用这种配置,减少了多角镜的数量。
该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由于具有传送到传送带的颜色成分的图像的位置的偏差,造成图像质量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形成图像形成时刻调整图像(下文中称为标记),检测形成标记的位置,并基于检测的位置来执行图像形成时刻调整。形成标记,使得用于黑色、青色、洋红和黄色的各颜色成分的标记在传送带上顺序形成,并且标记形成时刻主要由激光束的输出时刻决定。
然而,与激光束的输出时刻分别地,例如,由于驱动齿轮的偏心等引起的光导鼓的旋转速度的波动等,造成标记形成位置发生偏差的问题。由于光导鼓的旋转速度的波动引起的噪音在许多情况下具有周期性。为了解决该问题,使分别被用作每个光导鼓的旋转一圈(一个循环)的基准的基准相位被对准(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177588号)。
图1A是表示基准位置和标记位置之间的偏差的实例的概念示图,并且图1B是表示基准相位被对准的两种标记位置的实例的概念示图。在图1A和1B中,基准位置是通过在光导鼓的表面上,以等间距分割与光导鼓旋转一圈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而得到的位置。此外,尽管尝试在基准位置形成标记,由于光导鼓的旋转速度等的波动,形成标记的位置发生偏差。如图1A所示,一些标记沿运动方向偏离,另一些沿反方向偏离。相对于光导鼓的旋转相位,标记的偏差(在运动方向为负)理想的是正弦曲线。因此,例如,可将偏差曲线的突起部分(正峰值)和凹陷部分(负峰值)之间的中间部分设成基准相位。因为各光导鼓的基准相位被对准,所以如图1B所示,由于光导鼓的旋转速度等的波动而类似地引起标记形成位置的偏差,并且形成位置的偏差变得不大显著。
发明内容
然而,在偏差曲线是如图1A所示的理想正弦曲线的情况下,可以准确地检测它的正负峰值。然而,实际上,因为失真等的发生,偏差曲线不是理想正弦曲线。此外,在许多情况下,错误地检测正负峰值。因此,存在难以稳定地准确获得基准相位的问题。
考虑到这些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其中,在与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中,判定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偏差量之间的差为最大的两个区域,并基于选定的两个区域来确定图像载体的旋转的基准相位,由此可准确确定基准相位。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其中,将图像形成区域分成四个或者更多的偶数个分割区域,计算每个分割区域的偏差量,并且基于彼此之间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来确定偏差的最大部分,由此可基于最大部分准确确定基准相位。
此外,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其中,基于彼此之间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并且偏差量的差为最大的分割区域,来确定最大部分,由此可准确地确定最大部分。
而且,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其中,基于彼此之间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和与上述分割区域距离四分之一周期长度并且彼此之间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的绝对值,之间的差为最大的分割区域,来确定最大部分,由此可准确地确定最大部分。
此外,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其中,改变图像形成区域中分割区域的设置位置,并计算具有不同设置位置的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由此可更准确地确定最大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设置有分别在其上形成具有不同颜色成分的图像的多个图像载体,和用于旋转图像载体的驱动装置,其中,与每个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中,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调整图像,检测预定间隔与每个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之间的偏差,确定各图像载体的旋转的基准相位,并控制驱动装置,使得确定的各基准相位被对准,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判定装置和确定装置,判定装置用于在图像形成区域中判定彼此之间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并且偏差量之间的差为最大的两个区域,确定装置用于基于判定装置判定的两个区域来确定基准相位。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其中,使用驱动装置分别旋转在其上分别形成具有不同颜色成分的图像的多个图像载体,在与每个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中,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调整图像,检测预定间隔与每个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之间的偏差,确定各图像载体的旋转的基准相位,并控制驱动装置,使得确定的各基准相位被对准,该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包括在图像形成区域中判定彼此之间距离为半个周期长度并且偏差量之间的差为最大的两个区域的步骤,和基于判定的两个区域来确定基准相位的步骤。
使用本发明,在与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中,判定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并且偏差量之间的差为最大的两个区域,并基于判定的两个区域来确定基准相位。因此,可准确地检测偏差的最大部分(包括在预定间隔的基础上,沿正向的各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的偏差的峰值(正峰值)的区域,和包括沿负向的偏差的峰值(负峰值)的区域),并可在这些区域的基础上准确地确定基准相位。在许多情况下,沿着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的调整图像的偏差,形成具有突起部分(正峰值)和凹陷部分(负峰值)的周期曲线。然而,假设包括正峰值的区域和包括负峰值的区域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并且这两个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大于其它两个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并且是最大。因此,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并且偏差量之间的差为最大的两个区域检测,可被检测为包括正峰值的区域和包括负峰值的区域。例如,这些区域中包括的各调整图像的总偏差在这里可被用作偏差量。此外,例如,可将基准相位确定在偏差的正峰值或负峰值,或正峰值和负峰值的中间值。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设置有分别在其上形成具有不同颜色成分的图像的多个图像载体,和用于旋转图像载体的驱动装置,其中,在与每个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中,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调整图像,基于预定间隔和每个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之间的偏差的最大部分,来确定用于各图像载体的旋转的基准相位,并控制驱动装置,使得确定的各基准相位被对准,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计算装置和确定装置,计算装置用于将图像形成区域分割成四个或更多的偶数个分割区域,并计算每个分割区域的偏差量,确定装置用于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来确定最大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其中,使用驱动装置旋转在其上分别形成具有不同颜色成分的图像的多个图像载体,在与每个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中,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调整图像,基于预定间隔和每个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之间的偏差的最大部分,确定用于各图像载体的旋转的基准相位,并控制驱动装置,使得确定的各基准相位被对准,该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包括将图像形成区域分割成四个或更多的偶数个分割区域并计算每个分割区域的偏差量的步骤,和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来确定最大部分的步骤。
使用本发明,将与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分割成四个或者更多的偶数个分割区域,并且使用计算装置计算每个分割区域的偏差量,并且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区域的偏差量,使用确定装置来确定偏差的最大部分(包括正峰值的区域和包括负峰值的区域),由此可准确地确定形成位置的偏差的最大部分。因为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被计算出来,偏差量几乎不受各调整图像的形成误差或检测误差的影响。为此,可准确地检测包括正峰值的分割区域和包括负峰值的分割区域。因此,可准确地确定各载体的基准相位,并且可使用于各载体的基准相位准确地被对准。例如,这里可使用分割区域中包括的各调整图像的总偏差作为偏差量。此外,例如,可将基准相位确定在偏差的正峰值或负峰值,或正峰值和负峰值的中间值。
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并且偏差量之间的差为最大的分割区域,确定最大部分。因此,可准确地确定最大部分。在许多情况下,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中的调整图像的偏差(预定间隔和每个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之间的偏差),形成具有突起部分(正峰值)和凹陷部分(负峰值)的周期曲线。然而,假设包括正峰值的分割区域和包括负峰值的分割区域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并且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大于其它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并且是最大。因此,可将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并且偏差量之间的差为最大的两个区域检测为包括正峰值的区域和包括负峰值的区域。
将图像形成区域分割为分割区域,分割区域的数量是四的倍数,并计算每个分割区域的偏差量。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和距离上述分割区域四分之一周期长度并且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的绝对值之间的差为最大的分割区域,来确定最大部分。因此,可准确地确定最大部分。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中的调整图像的偏差(预定间隔和每个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之间的偏差),形成具有突起部分(正峰值)和凹陷部分(负峰值)的周期曲线。然而,假设包括正峰值的分割区域和包括负峰值的分割区域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并且这些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大于其它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并且是最大。此外,假设分割区域中包括幅值为零的中间点,该中间点与具有正峰值的分割区域和具有负峰值的分割区域距离四分之一周期长度,并且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并假设这些分割区域的偏移量之间的差小于其它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并且是最小。
改变图像形成区域中的分割区域的设置位置,并计算具有不同设置位置的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因此,可更加准确地确定最大部分。在许多情况下,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中的调整图像的偏差(预定间隔和每个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之间的偏差),形成具有突起部分(正峰值)和凹陷部分(负峰值)的周期曲线。然而,假设包括正峰值的分割区域和包括负峰值的分割区域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在分割区域的设置位置被改变的情况下,在包括正峰值的分割区域和包括负峰值的分割区域中,分割区域中包括的正峰值和负峰值的位置改变。然而,优选地,正峰值和负峰值应该被包括在接近分割区域的中间。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正峰值的分割区域和包括负峰值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为最大,并且,包括中间点并且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分割区域的偏差值之间的差为最小。因此,在正峰值和负峰值位于分割区域的中间附近的状态下,可准确地检测包括正峰值的分割区域和包括负峰值的分割区域,并且可更加准确地确定最大部分。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基准位置和标记位置之间的偏差的实例的概念示图;
图1B是表示基准相位被对准的两种标记位置的实例的概念示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框图;
图4是表示光导鼓和驱动光导鼓的马达的配置实例的示意图;
图5是简单表示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区域的偏差量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6A和6B是表示区域的设置实例的概念示图;
图7是表示在16个标记处的偏差检测值的实例的示图;
图8是表示在16个标记处的偏差检测值的实例的表格;
图9是表示在总偏差a、b、c和d的基础上的a-c、b-d、和(a-c)-|b-d|的计算结果的表格;
图10是表示关于基准相位的图像形成时刻调整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和
图11是表示基准相位确定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在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的基础上具体描述本发明。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示意图。图像形成设备主要包括光导鼓(图像载体)10、激光二极管42、第一反射镜44、多角镜40、第二反射镜46、显影辊24和传送带30,其中在光导鼓10上形成图像,激光二极管42输出激光束,第一反射镜44将从激光二极管42输出的激光束引导到光导鼓10,显影辊24显影使用激光束在光导鼓10上形成的潜像,并且传送带30传送光导鼓10上形成的图像。
光导鼓10包括黑色光导鼓10K、青色光导鼓10C、洋红色光导鼓10M和黄色光导鼓10Y。类似地,显影辊24包括黑色显影辊24K、青色显影辊24C、洋红色显影辊24M和黄色显影辊24Y。此外,激光二极管42包括黑色激光二极管42K、青色激光二极管42C、洋红色激光二极管42M和黄色激光二极管42Y。
第一反射镜44包括青色第一反射镜44C、洋红色第一反射镜44M和黄色第一反射镜44Y,它们分别将从青色激光二极管42C、洋红色激光二极管42M和黄色激光二极管42Y输出的激光束引导到多角镜40。此外,第二反射镜46包括黑色第二反射镜46K、青色第二反射镜46C、洋红色第二反射镜46M和黄色第二反射镜46Y,它们分别将使用多角镜40反射的激光束引导到黑色光导鼓10K、青色光导鼓10C、洋红色光导鼓10M和黄色光导鼓10Y。采用该多个反射镜的组合,从间隔放置的多个激光二极管42C、42M和42Y照射的激光束的照射位置(射束点)可以相互接近,并且各激光束可照射到多角镜40的同一反射面。
传送带30具有环形形状,并且用于各颜色成分的光导鼓10K、10C、10M和10Y被并列设置,以便对着传送带30的表面。另外,使用与传送带30内部接触的皮带传动辊32,将传送到传送带30的图像相对于光导鼓10在附图中从右向左移动。此外,布置CCD(电荷耦合器件)34,使其面对传送带30的表面。将CCD34布置在从光导鼓10的传送带30的运动方向的下游侧。而且,将组成光导鼓10的黑色光导鼓10K、青色光导鼓10C、洋红色光导鼓10M和黄色光导鼓10Y按顺序布置在从CCD34的传送带30的运动方向的上游侧。
此外,传送辊36被布置成面对皮带传动辊32,传送带30夹在传送辊36和皮带传动辊32之间。传送带30上的图像被传送到穿过传送辊36的纸张50,并使用固定辊38来固定。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配置的框图。图像形成设备包括LSU(激光扫描单元)64、CCD34、驱动部(驱动装置)66、图像输入部分62、控制部60、RAM 68和ROM70,其中LSU64具有激光二极管42K、42C、42M和42Y和多角镜40;CCD34检测,例如,用于调整图像形成时刻和基准相位的调整图像(下文中称为标记);驱动部66驱动光导鼓10、皮带传动辊32和多角镜40;图像输入部分62从诸如图像扫描仪的原稿读取图像;例如由CPU(中央处理单元)形成的控制部60连接到上述的CCD34、LSU64、驱动部66和图像输入部62;RAM68和ROM70连接到控制部60。控制部60基于存储在ROM70中的程序和数据来控制设备内的各部。
驱动部66包括驱动多角镜40的马达、驱动皮带传动辊32的马达,和分别驱动光导鼓10K、10C、10M和10Y的单独的马达(驱动装置)26K、26C、26M和26Y。图4是表示光导鼓和驱动光导鼓的马达的配置实例。光导鼓10K、10C、10M和10Y设置有作为旋转中心的轴齿轮12K、12C、12M和12Y,和分别与轴齿轮12K、12C、12M和12Y啮合的蜗轮14K、14C、14M和14Y。此外,使用各单独马达26K、26C、26M和26Y驱动的蜗杆分别与蜗轮14K、14C、14M和14Y啮合。
轴齿轮12K、12C、12M和12Y分别设置有凸缘20K、20C、20M和20Y,并且光导鼓10K、10C、10M和10Y分别设置有凸缘传感器22K、22C、22M和22Y。凸缘传感器22K、22C、22M和22Y分别具有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并且可检测凸缘20K、20C、20M和20Y穿过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的空间并且光被遮挡。
LSU 64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工作,其在分别与各颜色成分对应的光导鼓10K、10C、10M和10Y上,形成用作基准的黑色(基准色)的基准标记,和要被调整的青色、洋红色和黄色(调整色)的调整标记。CCD34和控制部60检测传送到传送带30的各标记的位置。控制部60控制LSU64,使得基于基准标记,每个调整标记的检测位置距离它的指定位置的偏差等于或小于预定值,从而调整图像形成的时刻。该预定值因颜色成分而异。例如,用于黄色的预定值最大,而用于洋红色的预定值最小。
控制部60调整青色的形成时刻,使得基准标记(黑色)和青色调整标记之间的距离在指定距离范围内。同样,控制部60调整洋红的形成时刻,使得基准标记(黑色)和洋红调整标记之间的距离在指定距离范围内,并调整黄色的形成时刻,使得基准标记(黑色)和黄色调整标记之间的距离在指定距离范围内。通过控制部60获取使用CCD34检测到的每个标记的运动方向上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的平均值,并存储在RAM68中,作为每个颜色成分的图像的位置。使用存储的平均值作为标记的位置。用通过CCD34检测的时间来表示标记的位置。
另外,光导鼓10是圆柱形的。控制部60检测每个光导鼓(图像载体)10的旋转的基准相位,并调整图像形成的时刻,使得将基准色的基准相位和每个调整色的基准相位被对准。可将基准相位设成凸缘传感器22检测到凸缘后经过的时间。因为光导鼓10和皮带传动辊32以恒定速度旋转,基准相位之间的差或标记之间的距离可用时间或长度表示。
在检测出基准相位的情况下,在控制部60的控制下,在对应于光导鼓10的一个周期长度(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的图像形成区域中,以预定间隔为每个颜色形成多个基准标记和多个调整标记。例如,如图1A所示,沿着一个周期长度形成16个标记。CCD34和控制部60检测每个颜色的基准标记和调整标记,并计算实际检测到每个标记的检测位置与应该形成标记的基准位置之间的偏差,并将计算出的各偏差存储在RAM 68中。在本说明书中,假设运动方向为负,并且沿运动方向的偏差用负值来表示。每个标记的检测位置与该标记的基准位置之间的偏差,可用检测到标记的时间和应该检测到标记的时间之间的差来表示。标记之间的间隔不仅可用时间表示,也可用对应于时间的距离,或者对应于时间的点数来表示。
控制部60作为计算部工作,其将与光导鼓10的一个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分割成四个或者更多的偶数个区域(分割区域),并计算每个区域的偏差量,并且控制部60还作为确定部工作,其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区域的偏差量,来确定标记偏差的最大部分(正峰值和负峰值)。图5是简单表示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区域的偏差量的实例的说明图。在该图所示的实例中,将一个周期的曲线分割成八个区域,并且各区域的偏差量简单地用偏差P1、Q1、R1、S1、P2、Q2、R2和S2来表示。偏差P1和P2彼此距离半个周期。偏差Q1和Q2、偏差R1和R2、偏差S1和S2彼此距离也是半个周期。关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的偏差之间的各个差,即,ΔP=|P1-P2|,ΔQ=|Q1-Q2|,ΔR=|R1-R2|,ΔS=|S1-S2|,如图5所示,接近曲线突起部分(正峰值)的区域中的偏差和接近曲线的凹陷部分(负峰值)的区域中的偏差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图中所示实例中的ΔQ)是最大的,并且接近曲线中心的区域中的偏差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图中所示实例中的ΔS)是最小的。因此,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的区域的偏差之间的差,可确定曲线的最大部分(正峰值和负峰值)和曲线的中心部分。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图1A中所示的偏差曲线,在与光导鼓10的一个周期长度(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中,以等间隔设置四个区域A、B、C和D。区域A在开始端。图6A和6B是表示区域的设置实例的概念示图。显示曲线的图中横轴上的“相位”代表与光导鼓的旋转角度对应的时间,并且纵轴上的“偏差”代表与基准位置与标记之间的偏差相对应的时间。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计算每个区域A、B、C和D中的偏差之和(下文中称为总偏差),作为每个偏差量a、b、c和d。如图6A所示,总偏差(偏差量)在包括偏差曲线的突起部分(正峰值)的区域中最大,并且在包括凹陷部分(负峰值)的区域中最小。在每个其它区域中,总偏差具有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中间值。因此,可从四个区域中,选择具有最大总偏差的区域作为包括正峰值的区域,并且选择具有最小总偏差的区域作为包括负峰值的区域。
然而,如图6A所示,在一些情况下,曲线的每个正峰值和负峰值位于接近区域的中心,或者如图6B所示,在其它情况下,曲线的每个正峰值和负峰值位于区域的末端附近。因此,在区域的设置位置被改变的情况下,控制部(判定部、确定部)60计算每个区域中的总偏差,判定彼此距离是半个周期长度并且偏差量之间的差为最大的两个区域,并基于判定的两个区域来确定基准相位。在该实施例中,沿着光导鼓10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上形成16个标记,并执行16个区域设置,使得每个标记位于区域A的开始端。
在下面的说明中,按检测的顺序,用第1至16标记代表检测的16个标记。另外,描述了其中区域A的开始端用第n(n=1至16)标记代表的区域是第n设置。例如,在第1区域设置中,第1至4标记被设置在区域A中,第5至8标记、第9至12标记和第13至16标记分别被设置在区域B、C和D中。在第16标记后,设置返回,并使用第1标记。图7是表示在16个标记处的偏差检测值的实例的示图。在该图的实例中,示出了第7区域设置,并且区域A的开始端是第7标记。此外,图8示出了各标记处的偏离值。尽管偏离的单位是点,也可以使用时间(1点=0.341ms)或距离(1点=0.0423mm)作为单位。
控制部60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区域的总偏差之间的差和距离上述区域四分之一周期长度并且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区域的总偏差之间的差的绝对值之间的差为最大的区域,来确定最大偏差部分(包括正峰值的区域和包括负峰值的区域)。此外,控制部60基于最大部分确定基准相位。此外,在每个区域设置中,如图6A所示,在区域A和C的中心分别包括曲线的正峰值和负峰值的情况下,区域A和C的总偏差之间的差,即,(a-c),是最大的,并且区域B和D的总偏差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即,|b-d|,是最小的。因此,控制部60从第1至16的区域设置中选择(a-c)-|b-d|为最大的设置。在选择的区域设置中,控制部60将与区域A和区域C之间的区域D(或区域B)中包括的标记中的中心标记的检测位置相对应的相位,确定为基准相位。在存在两个中心标记的情况下,可获得与检测位置对应的相位的平均值,或者可确定与偏差值接近零的检测位置相对应的相位是基准相位。更进一步,还可确定与区域A(或者区域C)中包括的标记中的中间标记的检测位置相对应的相位是基准相位。
图9示出了基于从图8中列出的偏差中获得的总偏差a、b、c和d的a-c、b-d和(a-c)-|b-d|的计算结果。在图9所示的实例中,选择第7区域设置,其中(a-c)-|b-d|是最大的。此外,将与第5标记处的检测位置相对应的相位,确定为基准相位,该第5标记是从区域D中的第4和5中央标记中选出的,在该标记处偏差接近零。
图10是表示关于基准相位的图像形成时刻调整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在控制部60的控制下,以预定间隔形成用于每个颜色的多个基准标记和多个调整标记。在该实施例中,沿着光导鼓10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上,以等间距形成16个标记。控制部60从CCD34进给的并在传送带30的表面上形成的图像,检测每个颜色成分的标记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基于检测位置计算每个标记的中间位置(步骤S10),并将中间位置存储到RAM68中。对于每个基准标记(黑色)和其它颜色成分(青色、洋红和黄色),控制部60计算基于检测位置计算出的每个中间位置和应该形成标记的基准位置之间的偏差(步骤S12),并将偏差存储到RAM68中。此外,控制部60获取每个颜色成分的偏差的幅值(峰间值的一半)(步骤S14),并将幅值存储到RAM68中。
在与青色对应的幅值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16为YES),确定与青色对应的基准相位(步骤S18),并将其存储到RAM 68中。在与洋红色对应的幅值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20中为YES),确定与洋红色对应的基准相位(步骤S22),并将其存储到RAM68中。在与黄色对应的幅值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24中为YES),确定与黄色对应的基准相位(步骤S26),并将其存储到RAM68中。然后,确定与黑色对应的基准相位(步骤S28),并将其存储到RAM68中。对于调整色,确定其基准相位,调整形成调整色的时刻,使得与调整色相对应的基准相位和与基准色相对应的基准相位被对准(步骤S30)。采用这样的步骤,即使由于光导鼓的偏心而在基准色和调整色之间出现周期的颜色偏差,也可调整时刻,使得在同一周期中出现颜色偏差,由此抑制颜色偏差,使其不明显。
图11是表示基准相位确定步骤的实例的流程图。控制部60设置区域A、B、C和D(步骤S40)。例如,作为初始设定,执行第1区域设置,其中第1至4标记被设置在区域A中,并且第5至8标记、第9至12标记和第13至16标记分别被设置在区域B、C和D中。
控制部60分别计算区域A、B、C和D的总偏差a、b、c和d(步骤S42),并将总偏差存储到RAM68中。例如,在第1区域设置的情况下,计算在第1至4的标记处的偏差之和,作为总偏差a,并分别计算在第5至8标记处、第9至12标记处、第13至16标记处的偏差之和,作为总偏差b、c和d。接下来,控制部60计算(a-c)-|b-d|(步骤S44),并将计算结果存储到RAM68中。
对第1至16区域设置中的每个执行(a-c)-|b-d|的计算。因此,在还没有完成对于一个周期的区域设置的改变的情况下(步骤S46中为No),控制部60将区域设置编号加1,并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计算总偏差a、b、c、d和(a-c)-|b-d|。在完成对一个周期的区域设置的改变的情况下(步骤S46中为YES),控制部60从第1至16区域设置中,获取其中(a-c)-|b-d|为最大的区域设置。接下来,控制部60获取包括在所获得的区域设置,例如,区域D中的标记编号(步骤S50),基于所获取的标记编号来确定基准相位(步骤S52),并将基准相位存储到RAM68中。
通过检测包括正峰值的区域和包括负峰值的区域,而无需检测偏差的正和负峰值,可减少由于在各标记处的形成误差或检测误差而产生的影响,并可准确地检测偏差的最大部分。此外,可基于最大部分准确地确定基准相位,并且可稳定且准确地使基准相位被对准。
关于总偏差a、b、c和d,这里可如下获取第1区域设置的总偏差a、b、c和d:
总偏差a=在第1至4标记处的总偏差
总偏差b=在第5至8标记处的总偏差
总偏差c=在第9至12标记处的总偏差
总偏差d=在第13至16标记处的总偏差
另一方面,可如下获取第5区域设置的总偏差a、b、c和d:
总偏差a=在第5至8标记处的总偏差
总偏差b=在第9至12标记处的总偏差
总偏差c=在第13至16标记处的总偏差
总偏差d=在第1至4标记处的总偏差
在第1区域设置中已经计算了全部的总偏差。因此,可以计算16个区域设置中的最初四个区域设置的总偏差,并将计算出的最初四个区域设置的总偏差用于剩余12个区域设置,而无需计算剩余12个区域设置的总偏差。此外,偏差量不受限于总偏差,而且也可以使用偏差的平均值。
尽管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设置了四个区域,但设置4的倍数个区域也是可行的,例如,8或16。在设置8个区域的情况下(区域1至区域8),而区域1、3、5、和7分别对应于上述的区域A、B、C和D,可以执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当标记的数量是16时,每个区域中包括两个标记,并且数据稀少。这提高了计算速度,但降低了最大部分的检测精度。
此外,可以不将一个周期分割成相等的区域,而是分割成不等的区域;例如,第1至5标记被分配到区域A中,第6至8标记被分配到区域B中,第9至13标记被分配到区域C中,第14至16标记被分配到区域D中。然而,在将一个周期分割成不等的区域的情况下,例如,将一个周期分割成区域A和B,以及区域C和D,使得标记平均分布,使得区域A中的标记数量与区域C中的标记数量相同,并使得区域B中的标记数量与区域D中的标记数量相同。换句话说,分割一个周期,使得标记均匀分布,并使得半个周期中的区域的比率和排列顺序与另一半周期中的区域的那些相同。此外,尽管将区域设置移动一个标记单位,使得第1、2、3…13、14、15和16标记中的每个标记位于上述的实施例中的每个区域的开始端,区域设置可移动所需数量的标记单位,例如,第1、3…13和15标记中的每个标记位于每个区域的开始端。
尽管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获取了其中(a-c)-|b-d|为最大的区域设置,但是也可以获取其中(a-c)为最大的区域设置。此外,在获取其中(a-c)为最大的区域设置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偶数个区域,如,6或10个区域,而不设置四个区域。在设置六个区域(区域1至6)的情况下,可处理彼此距离半个周期的区域1和4,使得它们分别与上述的区域A和C相对应。
再进一步,尽管在本发明中通过计算偏差量来准确地确定基准相位,但在个别情况下,会引起具有相当于通常获得的偏差量的若干倍量级的噪音,噪音可能影响基准相位的确定。因此,可为偏差设定上限,并且,在检测到等于或大于上限的偏差的情况下,假设偏差为上限值。例如,在将偏差的上限值设置成两个点的情况下,当检测到两个或更多点的偏差时,假设偏差为上限值,两个点。用这种方式,可防止上述噪音的影响,并可准确地确定基准相位。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设置有在其上分别形成具有不同颜色成分的图像的多个图像载体,和用于旋转所述图像载体的驱动部,其中在与每个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中,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调整图像,检测所述预定间隔与每个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之间的偏差,确定用于所述各图像载体的旋转的基准相位,并控制所述驱动部,使得所确定的各基准相位被对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判定部,其用于在所述图像形成区域中判定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并且偏差量之间的差为最大的两个区域;和
确定部,其用于基于所述判定部所判定的两个区域来确定所述基准相位。
2.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设置有在其上分别形成具有不同颜色成分的图像的多个图像载体,和用于旋转所述图像载体的驱动部,其中在与每个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中,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调整图像,基于所述预定间隔和每个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之间的偏差的最大部分,来确定用于所述各图像载体的旋转的基准相位,并控制所述驱动部,使得所确定的各基准相位被对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计算部,其用于将所述图像形成区域分割成四个或更多的偶数个分割区域,并计算每个分割区域的偏差量;和
确定部,其用于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来确定所述最大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确定部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并且所述偏差量之间的差为最大的分割区域,来确定所述最大部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计算部将所述图像形成区域分割成四的倍数个分割区域,并计算每个分割区域的偏差量,
所述确定部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和距离所述分割区域四分之一周期长度并且彼此距离半个周期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的绝对值之间的差为最大的分割区域,来确定所述最大部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计算部改变所述图像形成区域中的所述分割区域的设置位置,并计算具有不同设置位置的所述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
6.一种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其中,使用驱动部旋转在其上分别形成具有不同颜色成分的图像的多个图像载体,在与每个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中,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调整图像,检测所述预定间隔与每个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之间的偏差,确定用于所述各图像载体的旋转的基准相位,并控制所述驱动部,使得所确定的各基准相位被对准,所述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定两个区域,所述两个区域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并且偏差量之间的差为最大;和
基于所判定的两个区域来确定所述基准相位。
7.一种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其中,使用驱动部旋转在其上分别形成具有不同颜色成分的图像的多个图像载体,在与每个图像载体的旋转一圈的周期长度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区域中,以预定间隔形成多个调整图像,基于所述预定间隔和每个调整图像的检测间隔之间的偏差的最大部分,来确定用于所述各图像载体的旋转的基准相位,并控制所述驱动部,使得所确定的各基准相位被对准,所述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图像形成区域分割成四个或更多的偶数个分割区域,并计算每个分割区域的偏差量;和
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所述分割区域的偏差量,来确定所述最大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其中
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并且所述偏差量之间的差为最大的分割区域,来确定所述最大部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其中
将所述图像形成区域分割成四的倍数个分割区域,并计算每个分割区域的偏差量,
基于彼此距离半个周期长度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和距离所述分割区域四分之一周期长度并且彼此距离半个周期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之间的差的绝对值之间的差为最大的分割区域,来确定所述最大部分。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调整方法,其中
改变所述图像形成区域中的所述分割区域的设置位置,并计算具有不同设置位置的所述各分割区域的偏差量。
CNB2006101599735A 2005-09-28 2006-09-28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调整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82326A JP4282649B2 (ja) 2005-09-28 2005-09-28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調整方法
JP2005282326 2005-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0745A true CN1940745A (zh) 2007-04-04
CN100524066C CN100524066C (zh) 2009-08-05

Family

ID=37894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5997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66C (zh) 2005-09-28 2006-09-28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49289B2 (zh)
JP (1) JP4282649B2 (zh)
CN (1) CN10052406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5669B2 (ja) * 2007-03-14 2009-05-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39243B2 (ja) * 2008-04-02 2011-02-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13889B2 (ja) * 2010-02-23 2013-06-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341778B2 (en) 2013-11-08 2016-05-17 Weatherford Canada Partnership Fiber optic splice protector for harsh environ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3810B2 (ja) * 1992-07-30 2002-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DE69420877T2 (de) * 1993-03-15 2000-02-03 Toshiba Kawasaki Kk Bilderzeugungsgerät
JPH07309037A (ja) * 1994-05-16 1995-11-28 Fuji Xerox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46329A (ja) * 1995-11-20 1997-06-0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186610B2 (ja) * 1996-07-08 2001-07-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003241B1 (en) * 1998-07-31 2006-02-21 Ricoh Printing Systems, Lt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and an image recording system
DE69938215T2 (de) * 1998-11-02 2009-03-19 Sharp K.K. Bilderzeugungsgerät
JP3625407B2 (ja) * 1999-01-14 200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記憶媒体、およびベルト体厚さ情報の更新方法
JP3658262B2 (ja) * 1999-02-23 2005-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409727B2 (ja) * 1999-03-01 2003-05-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6633737B1 (en) * 1999-11-11 2003-10-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transfer registration control
US6807244B2 (en) * 1999-12-17 2004-10-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requency synthesizer
JP4058265B2 (ja) 2001-12-11 2008-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6889015B2 (en) * 2002-07-29 2005-05-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orming patch image for optimizing density control factor
JP2004069801A (ja) * 2002-08-02 2004-03-04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462917B2 (ja) * 2003-01-23 2010-05-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ビーム書込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補正方法
US6830399B2 (en) * 2003-03-14 2004-12-1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pensation of media indexing errors in a printing device
JP4559124B2 (ja) * 2003-07-31 2010-10-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色ずれ検出補正方法及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70117A (ja) * 2003-08-26 2005-03-17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色ずれ補正方法
US20050190420A1 (en) * 2004-02-18 2005-09-01 Shigeaki Imai Beam-spot posi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multi-color image forming device
US7684100B2 (en) * 2004-11-26 2010-03-23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element holding device, method of adjusting shape of optical element, optical-element shape adjusting device, method of correcting scanning line variatio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32028B2 (ja) * 2005-01-25 2011-07-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駆動制御装置、色ずれ検出方法、色ずれ検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619642B2 (en) * 2005-03-08 2009-11-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197185B2 (ja) 2005-03-08 2008-12-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21517B2 (ja) * 2005-03-15 2011-01-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310327B2 (ja) * 2005-09-02 2009-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264442B2 (ja) * 2006-04-14 2009-05-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色ずれの調整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30614B2 (ja) * 2006-04-14 2009-09-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5101921B2 (ja) * 2006-10-04 2012-1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色ずれ検出方法
JP4392032B2 (ja) * 2007-03-07 2009-1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調整機能付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調整方法および画像調整プログラム
JP4639243B2 (ja) * 2008-04-02 2011-02-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93929A (ja) 2007-04-12
US7949289B2 (en) 2011-05-24
US20070071510A1 (en) 2007-03-29
CN100524066C (zh) 2009-08-05
JP4282649B2 (ja) 200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0745A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调整方法
JP503620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88584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lor superimposition adjustment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2262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5470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831661A (zh) 成像装置
JP20101341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601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425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971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49380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9870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039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21902B2 (ja) 回転体駆動制御装置、回転体駆動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695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00855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 form an auto color registration patter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403801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の位置ずれ量検出方法
CN1831672A (zh) 成像装置
JP20131225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カラーレジストレーション方法
JP20062931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526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337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340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7052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3080132A (ja) 補正情報算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補正情報算出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