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8433A - 半导体器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器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8433A
CN1838433A CNA2006100680458A CN200610068045A CN1838433A CN 1838433 A CN1838433 A CN 1838433A CN A2006100680458 A CNA2006100680458 A CN A2006100680458A CN 200610068045 A CN200610068045 A CN 200610068045A CN 1838433 A CN1838433 A CN 18384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urity range
impurity
semiconductor layer
channel region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80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5730C (zh
Inventor
丰田吉彦
中川直紀
吉野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38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8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57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573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0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 H01L29/78618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 H01L29/78621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with LDD structure or an extension or an offset region or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profile
    • H01L29/78627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with LDD structure or an extension or an offset region or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profile with a significant overlap between the lightly doped drain and the gate electrode, e.g. GOLD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0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 H01L29/78618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 H01L29/78621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with LDD structure or an extension or an offset region or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profile
    • H01L29/78624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with LDD structure or an extension or an offset region or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profile the source and the drain regions being asymmetric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0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 H01L29/78618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 H01L29/78621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with LDD structure or an extension or an offset region or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profile
    • H01L2029/7863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ain or the source properties, e.g. the doping structure, the composition, the sectional shape or the contact structure with LDD structure or an extension or an offset region or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profile with an LDD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lightly doped zone or having a non-homogeneous dopant distribution, e.g. graded LD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和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在玻璃衬底(1)上形成有氮化硅膜(2)和氧化硅膜(3)。在该氧化硅膜(3)上形成有薄膜晶体管(T),它包括源区(45)、漏区(46)、具有规定沟道长度的沟道区(40)、具有比沟道区(40)的杂质浓度高并比源区(45)和漏区(46)的杂质浓度低的杂质浓度的LDD区(44)和GOLD区(42)、栅绝缘膜(5)和栅电极(6a)。栅电极(6a)按照与沟道区(40)和GOLD区(42)在平面上交叠的方式而形成的。据此可以得到提高了源/漏耐压的半导体器件和图像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半导体器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涉及在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半导体器件和使用这些半导体器件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装置中使用了薄膜晶体管。作为这样的薄膜晶体管的一个例子,对在特开2002-07635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GOLD(栅交叠轻掺杂漏区)结构的薄膜晶体管进行说明。GOLD结构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具有源区、漏区、沟道区、GOLD区、栅绝缘膜以及栅电极等,并且形成在玻璃衬底上。
GOLD区是在沟道区和漏区之间的区域内、特别是在位于栅电极的正下方的区域中形成的,而且在平面上与栅电极相交叠。该GOLD区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比沟道区的杂质浓度高、比漏区的杂质浓度低。
其次,对该GOLD结构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动作进行说明。如果在栅极上施加规定的正电压,则在沟道区中形成沟道,源区和漏区之间的电阻变小,成为在源区和漏区之间能够流过电流的状态。另一方面,如果在栅极上施加负电压,由于在沟道区域中不会形成沟道,因此源区和漏区之间的电阻变大。因此,在源区和漏区之间基本不会流过电流,成为仅流过微小的泄漏电流的状态。
该泄漏电流是通过在沟道中所形成的空穴与在源区和漏区中大量存在的电子在接合部分复合而引起的。由于当接合部分的电场变高时,复合的概率变高,因此泄漏电流增加。
在显示装置中,直到图像被重写的一帧的时间内,必须保持在液晶上施加的电压。此时,在为了保持电压而使用的像素薄膜晶体管中漏电流大的情况下,施加在液晶上的电压随时间而下降,使显示特性劣化。因此,在像素薄膜晶体管中要求泄漏电流非常低。
其次,作为在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薄膜晶体管的另一个的例子,对在特开2001-345448号公报中记载的LDD(轻掺杂漏区)结构的薄膜晶体管进行说明。LDD结构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具有源区、漏区、沟道区、LDD区、栅绝缘膜和栅电极,并且形成在玻璃衬底上。LDD区是在沟道区和漏区之间的区域内形成的。而且,LDD区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比沟道区杂质浓度高,且比漏区杂质浓度低。
在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中,虽然当施加负电压作为栅电压时会在沟道区中形成积累层,但通过LDD区使源/漏附近的电场缓和,从而能够抑制泄漏电流。
但是,在现有的薄膜晶体管中存在以下的问题点。如上所述,在作为像素薄膜晶体管而使用的薄膜晶体管中要求泄漏电流非常低。在现有的薄膜晶体管的一个例子的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中,当施加负电压作为栅电压时,在GOLD区内形成累积层,从而在具有杂质浓度比GOLD区高的源区·漏区的附近形成高的电场。因此,无法可靠地抑制漏电流。
另外,通过在漏极上施加比栅极高的电压会在漏极一侧的接合部分中产生比较大的电场。通过该电场而加速的电子引起撞击电离现象从而生成电子空穴对。当重复该现象时,电子空穴对会增加,使漏极电流增加,从而导致了雪崩击穿破坏。此时的漏极电压成为源/漏耐压。
在上述的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中,由于漏区附近的电场在沟道区和GOLD区之间的接合部分被缓和,因此撞击电离化现象能够被抑制到一定的程度。但是,实际上存在着以GOLD区沿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GOLD长度)无法得到足够的源/漏耐压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另一个例子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内,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即,当施加正电压作为栅电压而在沟道区域中形成沟道时,LDD区的电阻与沟道电阻串连连接。由于与源区和漏区相比,LDD区的杂质浓度低,因此存在LDD区的电阻值变高,导通电流变低的问题。
另外,由于漏区附近的电场在沟道区和LDD区的接合部分上被缓和,因此可以把撞击电离现象抑制到一定的程度。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着以LDD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LDD长度)无法得到足够的源/漏耐压或对于AC应力(AC Stress)的可靠性的问题。如此,在现有的薄膜晶体管中,存在着得不到足够的源/漏耐压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了源/漏耐压的半导体器件;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使用了这样的半导体器件的图像显示电路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是一种包含具有半导体层、绝缘膜和电极、并在规定的衬底上形成的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元件包括第1杂质区、第2杂质区、沟道区、第3杂质区以及第4杂质区。第1杂质区形成在半导体层中。第2杂质区与第1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地形成在半导体层中。沟道区形成在位于第1杂质区和第2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成为具有规定长度的沟道。第3杂质区形成在位于第2杂质区和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且与沟道区相接触。第4杂质区形成在位于第2杂质区和第3杂质区之间的半导体层的部分中。在该半导体元件中,电极具有互相相对的一侧部分和另一侧部分。第4杂质区与第2杂质区和第3杂质区相接触。第1杂质区的沟道区一侧的边缘与上述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同时第3杂质区和第4杂质区的接合部分与上述另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电极以分别与整个的沟道区和第3杂质区相对且交叠的方式形成。绝缘膜按照分别与半导体层和电极相接触的方式形成在半导体层和电极之间。第3杂质和第4杂质各自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比第1杂质区和第2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低、且比沟道区的杂质浓度高。第3杂质区的杂质浓度不同于第4杂质区的杂质浓度。
本发明的另一种半导体器件是一种包含在规定的衬底上形成有半导体层、绝缘膜和电极的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元件包括第1杂质区、第2杂质区、第3杂质区、第4杂质区以及第5杂质区。第1杂质区形成在半导体层上。第2杂质区与第1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地形成在半导体层上。沟道区分别与第1杂质区和第2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地形成在位于第1杂质区和第2杂质区之间的半导体层中,成为具有规定的沟道长度的沟道。第4杂质区以与沟道区相连接的方式形成在位于第2杂质区和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第4杂质区形成在位于第2杂质区和第3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第5杂质区形成在位于第1杂质区和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在该半导体元件中,电极具有互相相对的一侧部分和另一侧部分。第4杂质区与第2杂质区和第3杂质区相连接。第5杂质区与第1杂质区相连接。第5杂质区的沟道区一侧的边缘与上述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同时第3杂质区和第4杂质区的接合部分与上述另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电极以分别与整个的沟道区和第3杂质区相对并交叠的方式而形成。绝缘膜按照分别与半导体层和电极相连接的方式形成在半导体层和电极之间。第3杂质区~第5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比第1杂质区和第2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低,且比沟道区域的杂质浓度高。第3杂质区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不同于第4杂质区和第5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第5杂质区沿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第4杂质区沿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短。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是一种包含用于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电路部分的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电路部分具有在规定的衬底上形成有半导体层、绝缘膜和电极的半导体元件。该半导体元件至少包含规定的第1元件和第2元件中的一个。第1元件具有第1杂质区、第2杂质区、沟道区、第3杂质区和第4杂质区。第1杂质区形成在半导体层上。第2杂质区与第1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地形成在半导体层中。沟道区形成在位于第1杂质区和第2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成为具有规定沟道长度的沟道。第3杂质区与沟道相连接地形成在位于第2杂质区和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第4杂质区形成在位于第2杂质区和第3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在该第1元件中,电极具有互相相对的一侧部分和另一侧部分。第4杂质区与第2杂质区和第3杂质区相连接。第1杂质区的沟道区一侧的边缘与上述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同时第3杂质区和第4杂质区的接合部分与上述另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电极以分别与整个的沟道区和第3杂质区相对且交叠的方式而形成。绝缘膜按照分别与半导体层和电极相连接的方式形成在半导体层和电极之间。第3杂质区和第4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比第1杂质区和第2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低,且比沟道区的杂质浓度高。第3杂质区的杂质浓度不同于第4杂质区的杂质浓度。第2元件包括第5杂质区、第6杂质区、沟道区、第7杂质区、第8杂质区和第9杂质区。第5杂质区形成在半导体层上。第6杂质区与第5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地形成在半导体层中。沟道区与第5杂质区和第6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地形成在位于第5杂质区和第6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成为具有规定沟道长度的沟道。第7杂质区与沟道区相连接地形成在位于第6杂质区和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第8杂质区形成在位于第6杂质区和第7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第9杂质区形成在位于第5杂质区和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该第2元件中,电极具有互相相对的一侧部分和另一侧部分。第8杂质区与第6杂质区和第7杂质区相连接。第9杂质区与第5杂质区相连接。第9杂质区的沟道区一侧的边缘与上述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同时第7杂质区和第8杂质区的接合部分与上述另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电极以分别与整个的沟道区和第7杂质区相对且交叠的方式而形成。绝缘膜按照分别与半导体层和电极相连接的方式形成在半导体层和电极之间。第7杂质区~第9杂质区各自的浓度被设定为比第5杂质区和第6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低,且比沟道区的杂质浓度高。第7杂质区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与第8杂质区和第9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不同。第9杂质区的沿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第8杂质区的沿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短。
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元件中的第2杂质区(漏区)附近的电场由沟道区与第3杂质区(GOLD区)的接合部分,以及该第3杂质区与第4杂质区(LDD区)的接合部分等2个结所缓和。如此,可以得到半导体元件的第1杂质区(源区)与第2杂质区(漏区)之间的耐压。另外,第3杂质区与电极相交叠地形成,当在上述沟道区中形成沟道时,在第3杂质区中也形成沟道,该第3杂质区不会对导通电流有不利的影响。由于第4杂质区仅在第2杂质区一侧形成,因此可以得到比现有的LDD结构的半导体器件更高的导通电流,同时能够抑制半导体元件所占面积的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元件的第2杂质区(漏区)附近的电场由沟道区与第3杂质区(GOLD区)的接合部分以及第3杂质区与第4杂质区(LDD区)的接合部分等2个结所缓和。如此,可以得到半导体元件的第1杂质区(源区)与第2杂质区(漏区)之间的耐压。第3杂质区与电极交叠,当沟道区内形成沟道时,在第3杂质区中也形成沟道,因而该第3杂质区不会对半导体元件的导通电流产生恶劣的影响。另外,由于第5杂质区的沿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第4杂质区的沿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短,因此可以将半导体元件所占面积的增大抑制到最小限度。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在第1元件中,第1元件的第2杂质区(漏区)附近的电场由沟道区与第3杂质区(GOLD区)的接合部分以及第3杂质区与第4杂质区(LDD区)的接合部分等2个结所缓和。如此,可以得到半导体元件的第1杂质区(源极)与第2杂质区(漏极)之间的耐压。第3杂质区与电极相交叠,当在沟道区内形成沟道时,在第3杂质区内也形成沟道,因而第3杂质区不会对半导体元件导通电流产生恶劣的影响。另外,由于第4杂质区仅在第2杂质区一侧形成,因此,可以得到比现有的LDD结构的半导体器件高的导通电流,同时能够抑制半导体元件所占面积的增大。因此,在第2元件中,第2元件的第2杂质区(漏区)附近的电场由沟道区与第3杂质区(GOLD区)的接合部分以及第3杂质区与第4杂质区(LDD区)的接合部分等2个结所缓和。因此,可以得到半导体元件的第1杂质区(源区)与第2杂质区(漏区)之间的耐压。第3杂质区与电极相交叠,当沟道区内形成沟道时,在第3杂质区内也形成沟道,因而第3杂质区不会对半导体元件导通电流产生恶劣的影响。而且,由于第5杂质区的沿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第4杂质区沿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短,因此可以将半导体所占面积的增大抑制到最小限度。
参照附图以及以下关于本发明的详细的说明可以使本发明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势更加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半导体器件的剖面图。
图2是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所示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步骤的剖面图。
图3是在实施方式1的图2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4是在实施方式1的图3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5是在实施方式1的图4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6是在实施方式1的图5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7是在实施方式1的图6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8是在实施方式1的图7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9是在实施方式1的图8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10是在实施方式1中,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比关于LDD长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图11是在实施方式1中,薄膜晶体管的导通源/漏耐压的结果的图。
图12是在实施方式1中,薄膜晶体管的耐压比关于LDD长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图13是在实施方式1中,薄膜晶体管的面积比关于栅电极宽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图14是在实施方式1中的薄膜晶体管的变化例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剖面图。
图15是在实施方式1中的图14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16是在实施方式1中的图15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17是在实施方式1中的图16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18是在实施方式1中的图17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19是在实施方式1中的图18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剖面图。
图21是在实施方式2中的图20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22是在实施方式2中的图21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23是在实施方式2中的图22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24是在实施方式2中的图23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25是在实施方式2中的图24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26是在实施方式2中,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比关于LDD长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图27是在实施方式2中,薄膜晶体管的导通源/漏耐压的结果的图。
图28是在实施方式2中,薄膜晶体管的耐压比对LDD长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图29是在实施方式2中,薄膜晶体管的面积比关于栅电极宽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图3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剖面图。
图31是在实施方式3中的图30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32是在实施方式3中的图31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33是在实施方式3中的图32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34是在实施方式3中的图33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35是在实施方式3中的图34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36是在实施方式3中,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比关于LDD长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图37是在实施方式3中,薄膜晶体管的导通源/漏耐压的结果的图。
图38是在实施方式3中,薄膜晶体管的耐压比关于LDD长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图39是在实施方式3中,薄膜晶体管的面积比关于栅电极宽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图4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剖面图。
图41是在实施方式4中的图40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42是在实施方式4中的图41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43是在实施方式4中的图42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44是在实施方式4中的图43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45是在实施方式4中的图44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46是在实施方式4中的图45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47是在实施方式4中,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比关于源极一侧LDD长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图48是在实施方式4中,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比关于漏极一侧LDD长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图49是在实施方式4中,薄膜晶体管的导通源/漏耐压的结果的图。
图50是在实施方式4中,薄膜晶体管的耐压比关于源极一侧LDD长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图51是在实施方式4中,薄膜晶体管的面积比关于源极一侧LDD长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图52是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半导体器件的一个例子的反相器的电路图。
图53是在实施方式5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4是在实施方式5中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图像信号等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55是在实施方式5中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像素电路图。
图56是在实施方式5中的放大器电路图。
图57是实施方式5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剖面图。
图58是在实施方式5中的图57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59是在实施方式5中的图58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60是在实施方式5中的图59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61是在实施方式5中的图60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62是在实施方式5中的图61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63是在实施方式5中的图62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64是在实施方式5中的图63所示的工序之后执行的工序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参照图1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半导体器件进行说明。在玻璃衬底1上形成有氮化硅膜2;在该氮化硅膜2上形成有氧化硅膜3。在该氧化硅膜3上形成有岛状的多晶硅膜。在该多晶硅膜中,形成了具有规定的杂质浓度的源区45,以及与该源区45相隔一定距离并具有规定浓度的漏区46。
在位于源区45和漏区46之间的区域内,分别与源区45和漏区46相隔一定距离,形成了成为具有规定沟道长度的沟道的沟道区40。在位于源区45和漏区46之间的区域中形成了GOLD区41。而且,在位于漏区46和沟道区40之间的区域内,在漏区46一侧形成有LDD区44,在沟道区40一侧形成有GOLD区42。
LDD区44和GOLD区41、42各自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高于沟道区40的杂质浓度、低于源区45和漏区46的杂质浓度。LDD区44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比GOLD区41、42的杂质浓度高。以覆盖该岛状多晶硅膜的方式形成了由氧化硅组成的栅绝缘膜5。在该栅绝缘膜5上形成有栅电极6a。以覆盖栅电极6a的方式形成了由例如氧化硅膜组成的层间绝缘膜7。
在该层间绝缘膜7中分别形成了露出源区45表面的接触孔7a和露出漏区46表面的接触孔7b。以填充该接触孔7a、7b的方式在层间绝缘膜7上形成了源电极8a和漏电极8b。这样就构成了包含栅电极6a、源区45、漏区46、LDD区44、GOLD区41、42、以及沟道区40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T。特别地,栅电极6a是以覆盖整个的沟道区40的方式来形成的,而且是以与GOLD区41和GOLD区42平面交叠的方式形成的。
换句话说,一侧的GOLD区41与源区45的接合部分位于与栅电极6a的一端大致相同的平面H1上;另一侧的GOLD区42与漏区44的接合部分位于与栅电极6a的另一端大致相同的平面H2上。
其次,对上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参照图2,首先,在作为衬底的Corning公司制1737型的玻璃衬底1的主表面上,利用等离子CVD(化学汽相淀积)法形成膜厚约为100nm的氮化硅膜2。在该氮化硅膜2上,形成膜厚约为100nm的氧化硅膜3。其次,在该氧化硅膜3上形成膜厚约为50nm的非晶硅膜(参见多晶硅膜4)。
为了阻止在玻璃衬底中所含的杂质向上方扩散而形成氮化硅膜2。作为用于阻止杂质扩散的膜,除了氮化硅膜以外,也可以使用Si导通、SiC、AlN、Al2O3等材料。另外,作为非晶硅膜的基础膜,虽然形成了氮化硅膜2和氧化硅膜3等的2层结构,但却不仅限于2层结构,也可以省略这些膜或者层积其他的膜。
其次,在规定的真空中,通过对非晶硅膜进行热处理来去除非晶硅膜4中存在的多余的氢。在非晶硅膜上,通过例如XeCl激光的激光照射,使非晶硅膜被多晶化而成为多晶硅膜4。多晶硅膜4的结晶粒度大约为0.5μm左右。
除了XeCl激光以外,也可以使用如YAG激光、CW激光。另外,也可以利用热退火来进行非晶硅膜的多晶化。特别地,在进行热退火的情况下,通过使用镍等催化剂,可以得到结晶粒度更大的多晶硅。其次,在该多晶硅膜4上形成规定的光刻胶图案61。
然后,以该光刻胶图案61作为掩模,通过在多晶硅膜4上进行各向异性刻蚀,形成如图3所示的岛状多晶硅膜4a。其后,进行规定的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1。
接下来,如图4所示,以覆盖该多晶硅膜4a的方式,利用如等离子CVD法,形成由氧化硅膜组成的膜厚大约为100nm的栅绝缘膜5。此时,使用作为氧化硅膜的原料的液体原料TEOS(四乙氧基原硅酸脂)。
其次,为了控制薄膜晶体管的阈值,以例如剂量为1×1012原子/cm2、加速能量为60KeV,对多晶硅膜4a注入硼来形成杂质区4aa。该注入工序既可以视需要进行也可以省略。
其次,如图5所示,通过进行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形成光刻胶图案62。然后,以光刻胶图案62作为掩模,以例如剂量为5×1012原子/cm2、加速能量为80KeV向杂质区4aa(多晶硅膜4aa)中注入磷来形成杂质区4ab、4ac。
该注入量成为GOLD区中的注入量(杂质浓度)。杂质区4ab和杂质区4ac之间形成了成为沟道的杂质区4aa。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2。
接下来,利用溅射法在整个的栅绝缘膜5上形成膜厚约为400nm的铬膜(未图示)。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形成光刻胶图案63(参照图6)。
以该光刻胶图案63作为掩模,通过对铬膜进行湿法刻蚀,如图6所示,形成栅电极6a。栅电极6a是以与夹着作为沟道的杂质区4aa的杂质区4ab和杂质区4ac在平面上相交叠的方式而形成的。在杂质区4ab、4ac中与栅电极6a在平面上交叠的区域成为GOLD区。
在进行湿法刻蚀时,在露出的铬膜6的侧面上会发生侧面刻蚀,而该刻蚀量可以通过过刻蚀的时间来控制。之后,通过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3。
其次,如图7所示,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形成光刻胶图案64。光刻胶图案64按照与位于将成为漏区一侧的那部分多晶硅膜(杂质区4ac的一部分)相交叠,并与位于成为源区一侧的那部分多晶硅膜(杂质区4ab的一部分)不重叠的方式形成。光刻胶图案64和杂质区4ac相交叠的部分成为LDD区。由于光刻胶图案64和杂质区4ab不重叠,因此在源区一侧不形成LDD区。
然后,以光刻胶图案64作为掩模,以例如剂量为1×1014原子/cm2、加速能量为80KeV向杂质区4ab、4ac中注入磷,分别形成成为源区和漏区的杂质区4ad、4ae。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4。
接下来,如图8所示,以栅电极6a作为掩模,通过以例如剂量为1×1013原子/cm2、加速能量为80KeV来注入磷,在剩余的杂质区4ac的一部分中形成成为LDD区的杂质区4ag。成为LDD区的杂质区4ag的杂质浓度由该磷的注入量及为了形成GOLD区的磷注入量所决定。
如此,仅在漏区一侧形成了成为LDD区的杂质区4ag。另外,通过形成杂质区4ag,使成为GOLD区的杂质区4ab、4ac的杂质浓度比成为LDD区的杂质区4ag的杂质浓度低。
其次,如图9所示,利用如等离子CVD法,以覆盖栅电极6a的方式形成由氧化硅膜组成的、膜厚约为400nm的层间绝缘膜7。其次,在该层间绝缘膜7上利用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形成用于形成接触孔的光刻胶图案(未图示)。以该光刻胶图案作为掩模,通过进行各向异性刻蚀,在层间绝缘膜7和栅绝缘膜5上形成露出杂质区4ad表面的接触孔7a和露出杂质区4ae表面的接触孔7b。
其后,以填充接触孔7a、7b的方式在层间绝缘膜7上形成铬膜和铝膜的层积膜(未图示)。在该层积膜上,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形成用于形成电极的光刻胶图案(未图示)。其次,以该光刻胶图案作为掩模,通过湿法刻蚀形成源电极8a和漏电极8b。
如上所示,形成了包含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T的半导体器件的主要部分。在该薄膜晶体管T中,杂质区4ad成为源区45;杂质区4ae成为漏区46;杂质区4ag成为LDD区44;杂质区4ab、4ac成为GOLD区41、42;杂质区4aa成为沟道区40。LDD区44仅在漏区46一侧形成,该LDD区44在沟道长度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长度L1。GOLD区41、42分别在沟道长度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长度G1、G2。虽然长度G1、G2在此时被设定为基本相同的长度,但也可以设为不同的长度。
下面,说明利用SIMS(二次离子质谱仪)测量通过上述的制造方法而形成的薄膜晶体管的GOLD区和LDD区的杂质注入量(杂质浓度)得到的结果。首先,制成与形成薄膜晶体管时同样的试样。即,在玻璃衬底上依次行形成膜厚约为100nm的氮化硅膜、膜厚约为100nm的氧化硅膜以及膜厚约为50nm的非晶硅膜,并对非晶硅膜进行规定的激光退火处理。
之后,形成膜厚约为100nm的氧化硅膜,进行为了形成GOLD区的磷离子注入和为了形成LDD区的磷离子注入利用SIMS测量注入的杂质量。其结果是,对应于GOLD区的杂质量(浓度)为5×1017原子/cm3;对应于LDD区的杂质量(浓度)为1.5×1018原子/cm3
其次,对上述的薄膜晶体管T进行各种电测试。在测试中使用的薄膜晶体管参数为:栅宽为10μm,栅长为5μm,GOLD区41、42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μm,栅电极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7μm,并使LDD区44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在0.5~4μm内变化。
首先,对导通电流的测试结果进行说明。测试时,源极接地,分别在栅极上施加8V、漏极上施加5V电压,则此时所测得的漏电流为导通电流。另外,为了比较,对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进行测量。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参数如下:栅宽为10μm,栅长为5μm,LDD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μm。
导通电流的测试结果表示在图10中。在图10中,纵轴为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和现有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的比(本实施方式的导通电流/现有的导通电流),横轴为LDD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LDD长度)。由图10可知,与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可以显著地增加。特别地,该比率在LDD长度小于等于2μm时有变大的趋势,由此可知,LDD长度优选小于等于2μm。
其次,对源/漏耐压的测量结果进行说明。测试时,栅极电压被设定为0V,源极接地。将漏极电流变为0.1μA时的漏极电压定义为源/漏耐压。另外,为了比较,对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比较例1)、在源区侧和漏区侧的两侧上都有LDD区和GOLD区的薄膜晶体管(比较例2)进行了测量。在该薄膜晶体管中,GOLD区在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μm,LDD区在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μm。
在图11中,表示了源/漏耐压的测量结果。如图11所示可知,与比较例1的薄膜晶体管相比,实施方式1的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可以达到更高的源/漏耐压。可以确定,该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可以得到与涉及比较例2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大致相同的耐压。
另外,在图12中表示了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和比较例2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的比率对LDD长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如图12可知,对任意的LDD长度,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均可以得到与比较例2中所涉及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大致相同的耐压。
其次,对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进行说明。图13表示了本实施方式的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与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的比对栅电极宽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
在图13的曲线图中,纵轴(薄膜晶体管的面积比)表示了形成本发明的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的区域的面积(所占面积),与形成现有的薄膜晶体管的区域面积(所占面积)的之间的比(实施方式/现有)。所占面积基本上是由LDD区、GOLD区和沟道区所组成的区域的面积。如图13所示,与现有的薄膜晶体管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可以减小。尤其可知,当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微小化,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变得更短时,与现有的薄膜晶体管相比其面积减小的效果更加显著。
变形例
以上举例说明了作为上述的薄膜晶体管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在玻璃衬底上,同时也形成了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这里,就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的主要工序举例说明。
首先,经过与到上述图4所示的工序为止相同的工序,如图14中所示,在多晶硅膜上形成杂质区4aa。其次,如15所示,通过进行规定的光刻法形成光刻胶图案62。以光刻胶图案62作为掩模,通过以例如剂量为1×1013原子/cm2,加速能量为60KeV向多晶硅膜中注入硼,形成杂质区4ab、4ac。该注入量成为在GOLD区内的注入量。在杂质区4ab和杂质区4ac之间形成成为沟道的杂质区4aa。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2。
其次,利用溅射法在整个栅绝缘膜5上形成膜厚约为400nm的铬膜(未图示)。其次,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形成光刻胶图案63(参照图16)。
如图16中所示,以光刻胶图案63作为掩模对铬膜进行湿法刻蚀,形成栅电极6a。栅电极6a以与夹着作为沟道区4aa的杂质区4ab和杂质区4ac在平面上相交叠的方式而形成。在杂质区4ab、4ac中,与栅电极6a在平面上相交叠的区域成为GOLD区。
其次,如图17所示,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形成光刻胶图案64。光刻胶图案64按照与位于成为漏区一侧的那部分多晶硅膜(杂质区4ac的那部分)相交叠而与位于成为源区一侧的的那部分多晶硅膜(杂质区4ab的那部分)不重叠的方式而形成。光刻胶图案64和杂质区4ac相交叠的部分成为LDD区。由于光刻胶图案64与杂质区4ab没有重叠,因此,在源区一侧不会形成LDD区。
以光刻胶图案64作为掩模,通过以例如剂量为1×1015原子/cm2、加速能量为60KeV将硼注入到杂质区4ab、4ac,形成成为源区和漏区的杂质区4ad、4ae。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4。
如图18所示,以栅电极6a作为掩模,利用以例如剂量为5×1013原子/cm2、加速能量为60KeV的条件注入硼,在剩余的那部分杂质区4ac中形成成为LDD区的杂质区4ag。成为LDD区的杂质区4ag的杂质浓度由该硼的注入量和用于形成GOLD区的磷的注入量所决定。
如此,仅在成为漏区的一侧形成作为LDD区的杂质区4ag。另外,通过形成杂质区4ag,使成为GOLD区的杂质区4ab、4ac的杂质浓度比成为LDD区的杂质区的4ag的杂质浓度低。之后,经过与在上述图9中所示的工序一样的工序,如图19所示,形成p沟道型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T。如上所述,仅在漏区46一侧形成包含LDD区44的p沟道型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T。在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中,也可以得到与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相同的耐压等效果。
实施方式2
上述的薄膜晶体管是以LDD区的杂质浓度比GOLD区的杂质浓度高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此处,以GOLD区的杂质浓度比LDD区的杂质浓度高的薄膜晶体管为例,首先说明其制造方法。
如图20中示出,直到形成栅绝缘膜5、和为了控制薄膜晶体管的阈值而注入规定的杂质的工序为止,与直到上述图4为止所示出的工序是相同的。其次,如图21中所示,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在栅绝缘膜5上形成光刻胶图案65。以光刻胶图案65作为掩模,利用以例如剂量为1×1013原子/cm2、加速能量为80KeV注入磷,形成成为GOLD区的杂质区4ab、4ac。该注入量即为在GOLD区的注入量。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5。
其次,利用溅射法在整个栅绝缘膜5上形成膜厚约为400nm的铬膜(未图示)。其次,通过进行规定的光刻法,在铬膜上形成光刻胶图案63(参照图22)。光刻胶图案63与杂质区4ab、4ac相交叠而形成。该交叠的杂质区4ab、4ac成为GOLD区。
如图22所示,以光刻胶图案63作为掩模,通过对铬膜进行湿法刻蚀来形成栅电极6a。进行湿法刻蚀时,对露出的铬膜的侧面进行侧面刻蚀,但该刻蚀的量可通过进行过刻蚀的时间来控制。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3。
如图23所示,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形成光刻胶图案64。光刻胶图案64按照与位于成为漏区一侧的那部分多晶硅膜(杂质区4aa的那部分)相交叠,与位于成为源区一侧的那部分多晶硅膜(杂质区4aa的那部分)不交叠的方式形成。光刻胶图案64和漏区侧的杂质区4aa相交叠的部分成为LDD区。由于光刻胶图案64和源区一侧的杂质区4aa不交叠,因此,在源区一侧不会形成LDD区。
以光刻胶图案64和栅电极6a作为掩模,通过以例如剂量为1×1012原子/cm2、加速能量为60KeV注入磷,分别形成成为源区和漏区的杂质区4ad、4ae。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4。
如图24所示,以栅电极6a作为掩模,通过以例如剂量为4×1012原子/cm2、加速能量为60KeV注入磷,在剩余的那部分杂质区4aa中形成成为LDD区的杂质区4ag。成为LDD区的杂质区4ag的杂质浓度由磷的注入量和为了形成GOLD区的注入量所决定;此时,LDD区的杂质浓度变得比GOLD区的杂质浓度低。另外,LDD区和GOLD区的杂质浓度也变得比源区和漏区的杂质浓度低。
之后,经过与上述图9中所示的工序相同的工序,如图25所示,形成在源区45一侧和漏区46一侧包含GOLD区41、42和仅在漏区46一侧包含LDD区44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T。
接下来,对上述薄膜晶体管T的进行电测试。在测试中,使用的薄膜晶体管的参数为:栅宽10μm,栅长5μm,GOLD区41、42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为1μm,栅电极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7μm,并使LDD区44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在0.5~4μm间变化。
首先,对导通电流测试的结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测试时,源极接地,分别在栅极上施加8V,在漏极上施加5V;以此时所测量的漏极电流作为导通电流。另外,为了比较,对现有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进行测试。现有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的栅宽为10μm,栅长为5μm,LDD区的沟道长度方向长度为1μm。
导通电流的测试结果在图26中示出。如图26所示,可以确定的是:与现有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相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显著增大。特别地,导通电流的比在LDD长小于等于2μm时有变大的倾向,由此可知LDD长优选小于等于2μm。
其次,说明关于源/漏耐压的测试结果。如前所述,测试时,栅电极电压设定为0V,源极接地。将漏极电流成为0.1μA时的漏极电压定义为源/漏耐压。
另外,为了比较,也进行了对现有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比较例1)和在源区侧和漏区侧等两侧都具有LDD区和GOLD区的薄膜晶体管(比较例2)的测试。对该薄膜晶体管,使用的薄膜晶体管的参数为:GOLD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μm,LDD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μm。
在图27中,表示了源/漏耐压的测试结果。如图27所示可知,与比较例1的薄膜晶体管相比,本实施方式的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能够得到更高的源/漏耐压。另外,可以确认,该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可以得到与比较例2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相同程度的源/漏耐压。
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与比较例2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的比对LDD长度的依赖关系如图28所示。如图28所示可知,对任意的LDD长度,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晶体管均可以得到与比较例2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相同的源/漏耐压。
接下来,对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与现有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的面积比与栅电极宽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如图29所示。曲线的纵轴的面积比表示上述的面积比(实施方式/现有)。
如图29所示,与现有的薄膜晶体管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可以被减小。特别地可以确定,当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微小型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的宽度也变短时,与现有的薄膜晶体管相比,面积减小的效果也变得显著。
如上所述,可知,与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可以得到更高的源/漏耐压及导通电流。另外,可以进一步减小尺寸,在追求微小化方面也是有利的。
实施方式3
上述薄膜晶体管是以在源区侧和漏区侧等两侧都形成GOLD区的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的。这里,以仅在漏区一侧形成GOLD区的薄膜晶体管为例,首先说明其制造方法。
到形成在图30示出的栅绝缘膜5和为了控制薄膜晶体管的阈值注入规定的杂质为止的工序与到图4中示出的工序是相同的。
如图31所示,利用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在栅绝缘膜5上形成光刻胶图案66。以该光刻胶图案66作为掩模,通过以例如剂量为5×1012原子/cm2、加速能量为80KeV注入磷,形成成为GOLD区的杂质区4ac。该注入量成为GOLD区中的注入量。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6。
利用溅射法在整个的栅绝缘膜5上形成膜厚约为400nm的铬膜(未图示)。在该铬膜上,利用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形成光刻胶图案63(参照图32)。光刻胶图案63以与杂质区4ac交叠的方式形成。与该杂质区4ac相交叠的部分、特别地是其后所形成的栅电极与杂质区4ac相交叠的部分将成为GOLD区。其次,如图32所示,以光刻胶图案63作为掩模对铬膜进行湿法刻蚀,形成栅电极6a。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3。
如图33所示,利用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形成光刻胶图案64。光刻胶图案64以与位于漏区一侧的那部分多晶硅膜(杂质区4ac的那部分)相交叠而与位于成为源区一侧的那部分多晶硅膜(杂质区4aa的那部分)不重叠的方式形成。光刻胶图案64和杂质区4ac相交叠的部分成为LDD区。由于光刻胶图案64和杂质区4aa没有重叠,因此在源区一侧不会形成LDD区。
以光刻胶图案64和栅电极6a为掩模,以例如剂量为1×1014原子/cm2、加速能量为80KeV注入磷,分别形成成为源区和漏区的杂质区4ad、4ae。然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系统除去光刻胶图案64。
如图34所示,以栅电极6a作为掩模,通过以例如剂量为1×1013原子/cm2、加速能量为80KeV注入硼,在剩余的那部分杂质区4ac中,形成成为LDD区的杂质区4ag。成为LDD区的杂质区4ag的杂质浓度由该磷的注入量和为了形成GOLD区的注入量所决定;此时,LDD区的杂质浓度变得比GOLD区的杂质浓度低。另外,LDD区和GOLD区的杂质浓度也变得比源区和漏区的杂质浓度低。
之后,经过与上述图9所示的工序相同的工序,如图35所示,形成仅在漏区46一侧具有GOLD区42和LDD区44的n沟道型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T。
接下来,对上述薄膜晶体管T进行电测试。测试中,使用的薄膜晶体管参数为:栅宽为10μm,栅长为5μm,GOLD区42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μm,栅电极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7μm;并使LDD区44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在0.5~4μm之间变化。
首先,对导通电流的测试结果进行说明。如前所述,测试时,源极接地,分别在栅极上施加8V,漏极上施加5V;以此时所测量的漏极电流为导通电流。另外,为了比较,对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进行了测试。该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的栅宽为10μm,栅长为5μm,LDD区的沟道长方向的长为1μm。
导通电流的测试结果在图36中示出。如图36所示可知,与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可以显著增加。特别地可知,导通电流的比在LDD长度小于等于2μm时有显著变大的趋势,因此优选LDD长度小于等于2μm。
其次,对源/漏耐压的测试结果进行说明。测试时,栅极电压被设定为0V,源极接地。将漏极电流变为0.1μA时的漏极电压定义为源/漏耐压。另外,为了比较,对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比较例1),以及在源区侧和漏区侧两侧都有LDD区和GOLD区的薄膜晶体管(比较例2)进行了测试。该薄膜晶体管中GOLD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μm,LDD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μm。
在图37中,示出了源/漏耐压的测试结果。如图37所示可知:本实施方式的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能够达到比比较例1中的薄膜晶体管更高的源/漏耐压。另外还可知:该薄膜晶体管可以得到与比较例2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相同程度的源/漏耐压。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与比较例2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的比对LDD长度的依赖关系如图38所示。如图38所示可知:对于任意的LDD长度,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晶体管均可得到与比较例2所涉及的薄膜晶体管相同程度的源/漏耐压。
接下来,对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和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之间的面积比对栅电极宽度的依赖关系的曲线图如图39所示。另外,曲线图纵轴的面积比表示上述的面积比(实施方式/现有)。
如图39所示,与现有的薄膜晶体管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可以减小所占面积。特别地可知:当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微小型化,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宽度变得更短时,与现有的薄膜晶体管相比面积减小的效果变得更加显著。
如上所述可知:与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可以得到更高的源/漏耐压和导通电流,而且尺寸能变得更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仅在漏区46一侧设置了GOLD区42的情况,但也可以设置在源区45一侧和漏区46一侧的任何一侧。可以将漏区46一侧的GOLD长度设置得比源区45一侧的GOLD长度更长,而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4
这里,如图40所示,以在源区一侧和漏区一侧等两侧分别形成了GOLD区41、42和LDD区43、44的薄膜晶体管T为例。在该薄膜晶体管T中,LDD区44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LDD长)被设定为比LDD区43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LDD长)更长。首先,说明其制造方法。
直到形成如图41所示栅绝缘膜5,以及为了控制薄膜晶体管的阈值注入规定的杂质为止的工序与上述直到图4所示的工序相同。其次,如图42所示,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在栅绝缘膜5上形成光刻胶图案62。以该光刻胶图案62作为掩模,通过以例如剂量为5×1012原子/cm2、加速能量为80KeV注入磷,形成成为GOLD区的杂质区4ab、4ac。该注入量成为在GOLD区中的注入量。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2。
接下来,利用溅射法在整个栅绝缘膜5上形成膜厚约为400nm的铬膜(未图示)。在该铬膜上,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形成光刻胶图案63(参照图43)。光刻胶图案63以与杂质区4ab、4ac相交叠的方式形成。与杂质区4ab、4ac相交叠的部分,特别是与之后被形成的栅电极相交叠的部分成为GOLD区。其次,如图43所示,以光刻胶图案63作为掩模,通过在铬膜上进行湿法刻蚀,形成栅电极6a。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3。
如图44所示,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形成光刻胶图案67。光刻胶图案67是按照与位于成为源区一侧的那部分多晶硅膜(杂质区4ab的那部分)相交叠,同时与成为成为漏区一侧的那部分多晶硅(杂质区4ac的那部分)相交叠的方式形成的。光刻胶图案67与杂质区4ab相交叠的部分成为源区一侧的LDD区;光刻胶图案与杂质区4ac相交叠的部分成为漏区一侧的LDD区。而且,漏区一侧的LDD区的LDD长度也被设定为比源区一侧的LDD区的LDD长度更长。
其次,以光刻胶图案64和栅电极6a作为掩模,通过以例如剂量为1×1014原子/cm2、加速能量为80KeV注入磷,分别形成成为源区和漏区的杂质区4ad、4ae。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7。
接下来,如图45所示,以栅电极6a作为掩模,通过以例如剂量为1×1013原子/cm2、加速能量为80KeV注入磷,在剩余的那部分杂质区4ab上形成成为LDD区的杂质区4af,同时在剩余的那部分杂质区4ac上形成成为LDD区的杂质区4ag。
成为LDD区的杂质区4af、4ag的杂质浓度由磷的注入量和为了形成GOLD区的注入量所决定。此时,LDD区的杂质浓度变得比GOLD区的杂质浓度更高。LDD区和GOLD区的杂质浓度变得比源区和漏区的杂质浓度更低。
之后,经过与上述图9中所示的工序相同的工序,如图46所示,形成在源区45一侧包括GOLD区41和LDD区43、同时在漏区46一侧包括GOLD区42和LDD区44的n沟道型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T。在该薄膜晶体管T中,LDD区44的LDD长度被设定为比LDD区43侧的LDD长度长。
其次,对上述的薄膜晶体管T进行电测试。在测试中使用的薄膜晶体管的参数为:栅宽是10μm,栅长是5μm,GOLD区42的沟道长方度向的长度是1μm,栅电极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是7μm;漏区46一侧的LDD区44的LDD长是1μm,并使源区45一侧的LDD区43的LDD长在0~1μm间变化。
首先,对导通电流的测试结果进行说明。如前所述,在测试时,源极接地,分别对栅极施加8V,对漏极施加5V,以此所测得的漏极电流作为导通电流。另外,为了比较,对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进行了测试。现有的薄膜晶体管的栅宽为10μm,栅长为5μm,LDD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μm。
导通电流的LDD区(源区侧)与LDD长度的依赖关系的测试结果如图47所示。如图47所示可知:与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能够显著增大。特别地,源区侧的LDD长度越短导通电流的增加效果越大,因此优选源区一侧的LDD长度要短。
源区侧的LDD区的LDD长度为0.2μm,在使漏区侧的LDD区的LDD长度变化的情况下,导通电流与LDD长度依赖关系的测试结果如图48所示。如图48所示可知:当LDD长小于等于2μm时,导通电流有变大的趋势,因此优选漏区一侧的LDD区的LDD长度小于等于2μm。
其次,对源/漏耐压的测试结果进行说明。测试时,栅电压被设定为0V,源极被接地。将漏极电流为0.1μA时的漏极电压定义为源/漏耐压。另外,为了比较,对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比较例1),和在源区一侧和漏区一侧两侧都有LDD区和GOLD区的薄膜晶体管(比较例2)进行了测试。该薄膜晶体管中GOLD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μm,LDD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μm。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源区一侧的LDD区的LDD长度为0.2μm的情况下,源/漏耐压的测试结果如图49所示。如图49所示可知:与比较例1的薄膜晶体管相比,本实施方式的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能够达到更高的源/漏耐压。另外可知:该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与比较例2所涉及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具有同等程度。
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与比较例2所涉及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耐压之间的比与LDD长度的依赖关系如图50所示。如图50所示可知:对任意的LDD长度,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均能得到与比较例2所涉及的薄膜晶体管相同程度的源/漏耐压。
接下来,对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与现有的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的面积比与栅电极宽度的依赖关系曲线图如图51所示。曲线纵轴的面积比表示上述的面积比(实施方式/现有)。如图51所示可知:与现有的薄膜晶体管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所占面积可以减小。
实施方式5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在漏极上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可以得到高的导通电流和高的·漏耐压。另一方面,在源极上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导通电流和源/漏耐压同时变低。考虑到这些特性,通过将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与其他结构的薄膜晶体管适当地组合,可以构成具有所需的动作特性的半导体器件。
例如,将本发明的薄膜半导体应用于反相器电路中,可以使其性能提高。图52所示为使用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0和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1的反相器电路图。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0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0以漏区46(参照图1)被连接到输出布线75的方式而形成。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1使用现有的薄膜晶体管。
反相器电路工作时,如果输入布线72上被输入Low信号,则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0截止,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1导通。如此,由电源线73向负载电容76上施加电源电压而对负载电容76充电。即,在从输出布线75一侧输出High信号。
另一方面,如果在反相器的输入布线72上输入High信号,则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0导通,p沟道型晶体管截止。如此,负载电容76被放电。即,从输出布线75一侧输出Low信号。
通过使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0可以得到高的导通电流。导通电流越高,输出信号从High电平到Low电平的下降时间(放电时间)则变得越短。因此,在包含此反相器电路的半导体器件中,输出布线75的下降时间可以变短,并能够得到良好的工作特性。另外,在反相器电路的工作中,电源线73的电源电压仅被施加在输出布线75一侧(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0的漏区一侧)。
已知的是,对薄膜晶体管来说,当在源/漏之间施加电压时,会由于热载流子而引起性能劣化;特别地,由于在栅电压低的工作区域内会产生由漏极雪崩热载流子(DAHC)所引起的劣化问题。虽然DAHC是由于漏端的高电场的加速而产生的,但本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通过在漏区一侧设置GOLD区和LDD区可以缓和漏端的电场。其结果是,能够抑制DAHC的发生,可以得到高可靠性。另外,也可以抑制撞击电离的发生,并可以得到良好的源/漏耐压和可靠性。
特别地,上述的薄膜晶体管的特性对于下一级的负载大的情况尤其有效,例如,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栅驱动器中。如图5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了由多个像素28构成的显示图像的像素单元29,和用于控制设置在每个像素28上的像素单元薄膜晶体管23动作的扫描线驱动电路单元21以及数据线驱动电路单元22。在扫描线驱动电路单元21和像素单元29之间设置了输出缓冲器30。另外,在数据线驱动电路单元22和像素单元29之间设置了模拟开关31。
像素28以阵列状配置在像素部分29中。一个像素28由像素薄膜晶体管23、像素电极24以及保持电容25构成。在像素28中,在像素电极24与对置电极(未图示)之间填充了液晶(未图示)并形成像素电容(未图示)。对液晶施加的电压由在像素电极24和对置电极之间所加电压决定。通过在该液晶上所施加的电压,液晶的排列状态发生变化,以控制透过液晶的光的强度。另外,在像素单元薄膜晶体管23和公共电极36之间形成了保持电容25。
阵列状排列的像素28分别与连接模拟开关31和数据线驱动电路单元22的数据线27、和连接输出缓冲器30和扫描线驱动电路单元21的扫描线驱动电路单元26相连接。像素信号从数据线驱动电路单元22输出。由模拟开关31控制随着传送向数据线27传送的时序,将所输出的像素信号被传送到像素28。像素选择信号从扫描线驱动电路单元21输出。所输出的像素选择信号从输出缓冲器30经过扫描线26被传送到像素28。
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的反相器被用于输出缓冲器30中。像素薄膜晶体管23的栅极与扫描线26连接,通过由扫描线26而输入的信号来控制像素薄膜晶体管23。当像素薄膜晶体管23的栅极导通时,通过数据线27传送的像素信号被存储在像素电容和保持电容中;当栅极截止之后,该像素信号仍旧被保持。因此,像素电极24和对置电极(未图示)之间的电压外加在液晶上,从而能够控制透过率。
输入于扫描线26的信号通过输出缓冲器30被输出。由于此时的负载电容是连接到扫描线26的像素薄膜晶体管23的栅电容和保持电容25之和,因此电容变得很大。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反相器作为输出缓冲器30,可以使大的负载电容在短时间内充电。
另外,作为该反相器中使用的薄膜晶体管,可以使用各实施方式所述的n沟道型以及p沟道型中的任何一种,而且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根据各实施方式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特性,使用该薄膜晶体管作为图53所示的像素薄膜晶体管23能够得到期望的效果。该像素薄膜晶体管23的源极被连接到数据线27上,漏极被连接到像素电极24上。
虽然液晶的透过率会随着施加在像素电极24与对置电极(未图示)之间的电压的绝对值而发生变化,而不依赖于电压的极性。另外,由于在液晶中施加DC电压成分时会引起图像残留的现象,因此在液晶上施加的图像信号是极性逐帧反转的信号。
其情形如图54中所示。公共(common)电压35被加在对置电极上,图像信号32是相对于公共电压极性逐帧反转的信号。当极性为正的图像信号32写入像素28时,首先,向数据线27输入图像信号32。其次,向扫描线26输入选择信号33,使像素薄膜晶体管23变为导通状态,像素电容和保持电容被充电。此时,像素薄膜晶体管23的漏极被施加上比源极高的电压。由于源区测的电压随着电荷向像素电容和保持电容的充电的进行而变高,因此源·栅间的电压降低。
另一方面,当极性为负的图像信号32写入图像28时,首先,向数据线27输入图像信号32。其次,向扫描线26输入选择信号33,像素薄膜晶体管23变为导通状态,电荷从像素电容和保持电容释放。如此,像素电压34达到图像信号32的电压值。此时,像素薄膜晶体管23的漏极上被施加了比源极低的电压。由于即使像素电容和保持电容继续放电,漏极一侧的电压也是固定值,因此源·栅间的电压也是固定值。
如上,图像信号32的极性为正时,的源·栅间的电压降低;而图像信号32的极性为负时,源·栅间的电压为固定值。因此,与图像信号32的极性为负的情况相比,图像信号32的极性为正的情况下的图像信号32的写入时间变慢,写入时间的设计值由极性为正时的写入时间所决定。
另外,当选择信号33降低且像素薄膜晶体管23截止时,由于栅极电压相对于源/漏电压变为负值,因此会发生由AC应力所导致的劣化。此时,由于源/漏电压为相同电位,因此,其劣化程度在源/漏上变得相同。由于上述的AC应力劣化,像素薄膜晶体管23的写入速度变低。另外,由于当写入决定写入时间的正极性图像信号32时,源极电压相对于漏极变高,因此,漏极一侧的劣化对写入时间的减小具有更大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在像素薄膜晶体管23的漏极一侧设置GOLD区和LDD区来缓和漏端的电场,从而可以减小漏极的劣化,因此可以防止写入时间的减小。另外,与在源/漏区两侧均设置LDD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情况相比,薄膜晶体管的尺寸可以变得更小。
像素薄膜晶体管23可以使用各个实施方式所述的n沟道型以及p沟道型的薄膜晶体管的任何一种;而且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各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薄膜晶体管也可以用于图53所示的模拟开关31。在模拟开关31中使用了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被连接到数据线27上,源极被连接到数据线驱动电路22上。该薄膜晶体管的动作与像素薄膜晶体管23的动作相同。由于此时的负载电容是像素薄膜晶体管23的栅电容的总和与数据线27的寄生电容之和,因此电容变得很大。所以,通过使用各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薄膜晶体管,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的负载电容进行充电。
另外,各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可以用于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开关晶体管。在图55所示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像素电路中,使用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作为开关晶体管80;该开关晶体管80的漏极与保持电容81和驱动晶体管82的栅极相连,源极与数据线27相连。另外,保持电容81的另一端被连接到电容线86上。
当图像信号被写入到像素时,首先,向数据线27上输入图像信号。其次,向扫描线26上输入选择信号,开关晶体管80变为导通状态,保持电容81被充电。即使当输入非选择信号而使开关晶体管80变为截止状态之后,在保持电容81中被充入的电荷仍然被保持。另外,被保持在保持电容81中的电荷使施加在驱动晶体管82栅极上的电压变化,因此可以控制流入到有机EL元件83的电流。
此时,保持电容81和驱动晶体管82的栅电容成为负载电容。与液晶的像素电路的情况不同,在有机EL中,数据信号为仅有正极性的信号。但是,当有机EL元件83在之间被复位时,必须使保持电容放电;在这一点上,有机EL与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相同。因此,通过使用各个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作为开关晶体管,可以得到与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另外,各个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的特性在电流单向流过的电路中是有效的;例如,可以使用在放大器电路中。在图56中,表示了一个放大器电路,包括:电源线73、GND线74、具有输入布线72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7、作为固定电流源并具有栅极79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8、输出布线75、负载电容76。在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8的栅极79上施加固定电压,将其作为直流电源工作。
在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7中,通过在输入布线72上输入的信号而使其阻抗发生变化,因此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7上的电压降也由栅电压控制,从而能够控制输出电压。在构成放大器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77、78中,总是在漏极一侧施加电压。在作为所使用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各个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中,通过在漏极一侧设置GOLD区和LDD区来缓和漏端的电场。如此,可以抑制DAHC的发生,得到作为放大器的高可靠性。另外,在该放大器中,是以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作为薄膜晶体管为例说明的但使用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如此,由于各个实施方式中的薄膜晶体管对于电流单向流过的电路有效,因此该薄膜晶体管可以在有机EL像素电路中使用。在图55所示的有机EL像素电路中,各个实施方式的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被用作驱动用薄膜晶体管82。驱动用薄膜晶体管82的源极与电源线84相连,漏极与有机EL元件83相连。有机EL元件83的另一端被连接到阴极85上。在驱动晶体管82的漏极一侧总是施加负电压。
在作为驱动用薄膜晶体管82而使用的各个实施方式的薄膜晶体管中,在漏极一侧形成有GOLD区和LDD区。如此,漏端的电场被缓和,可以抑制DAHC的发生,得到作为有机EL显示装置的高可靠性。另外,虽然以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作为有机EL的驱动用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使用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其次,对不同种类的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首先,如图57所示,利用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在玻璃衬底1上形成氮化硅膜2和氧化硅膜3。在玻璃衬底1上、位于形成了薄膜晶体管的规定区域R1~R3的氧化硅膜2上,分别形成岛状的多晶硅膜。在区域R1~R3上,形成各自不同种类的薄膜晶体管。
以覆盖该多晶硅膜的方式形成了由氧化硅膜组成的栅绝缘膜5。其次,为了控制薄膜晶体管的阈值,通过以例如剂量为1×1012原子/cm2、加速能量为60KeV向多晶硅膜中注入磷,形成岛状的杂质区4aa。
其次,如图58所示,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形成为在区域R1上形成n沟道型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所用的光刻胶图案62a;同时,在形成n沟道型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的区域R2和形成普通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区域R3中,以覆盖区域R2和R3的方式形成光刻胶图案62b。
以该光刻胶图案62a、62b作为掩模,以例如剂量5×1012原子/cm2、加速能量为80KeV向杂质区4aa中注入磷,在R1区中形成杂质区4ab、4ac。该注入量成为GOLD区的注入量。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2a、62b。
其次,利用溅射法在整个栅绝缘膜5上形成膜厚约为400nm的铬膜(未图示)。其次,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在区域R3中形成为了图形化栅电极的光刻胶图案63b;同时,在区域R1和区域R2中形成覆盖该区域R1、R2的光刻胶图案63a(参照图59)。
其次,如图59所示,以该光刻胶图案63a、63b作为掩模对铬膜进行湿法刻蚀,在区域R3中形成栅电极6a。而且,在区域R1和区域R2中覆盖该区域R1、R2的铬膜6a被残留下来。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3a、63b。
接下来,如图60所示,以剩余的铬膜6b和栅电极6a作为掩模,以例如剂量为1×1015原子/cm2、加速能量为60KeV注入硼,在位于区域R3的杂质区4aa上形成成为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源区和漏区的杂质区4ad、4ae。此时,由于区域R1和区域R2由铬膜6b所覆盖,因此在这些的区域R1、R2中没有注入硼。
其次,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分别在区域R1和区域R2中形成用于对栅电极图案化的光刻胶图案64a、64b;同时,在区域R3中形成覆盖该图案化R3的光刻胶图案64c(参照图61)。此时,在区R1中的光刻胶图案64a以与杂质区4ab、4ac在平面上交叠的方式形成;光刻胶图案64a与杂质区4ab、4ac在平面上交叠的部分成为GOLD区。
其次,如图61所示,以光刻胶图案64a、64b作为掩模,通过对铬膜6b进行刻蚀,在区域R1和区域R2中分别形成栅电极6a。此时,在区域R1中形成的栅电极6a是以与杂质区4ab、4ac在平面上相交叠的方式形成的。另外,在区域R3内形成的栅电极6a由光刻胶图案64c所覆盖,因此该栅电极6a不会被刻蚀。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4a、64b和64c。
如图62所示,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在区域R1、R2中分别形成用于形成源/漏区的光刻胶图案65a、65b;同时,在区域R3中形成覆盖该R3区的光刻胶图案65c。此时,光刻胶图案65a按照与在位于漏区一侧的杂质区4ac相交叠而与位于源区一侧的杂质区4ab不重叠的方式而形成。光刻胶图案65a与杂质区4ac相交叠的部分成为LDD区。
光刻胶图案65b按照与位于漏区一侧的杂质区4aa相交叠并与位于源区一侧的杂质区4aa相交叠的方式而形成。光刻胶图案65b与杂质区4aa相交叠的部分成为LDD区。
接下来,以光刻胶图案65a、65b、65c作为掩模,通过例如以剂量为1×1014原子/cm2、加速能量为80KeV注入磷,分别在位于区域R1的杂质区4ab、4ac中形成成为n沟道型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的源区的杂质区4ad以及成为漏区的杂质区4ae。
在位于区域R2的杂质区4aa中分别形成成为n沟道型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的源区的杂质区4ad和成为漏区的杂质区4ae。区域R3由光刻胶图案65c所覆盖,因此在区域R3中没有注入磷。之后,通过进行灰化和化学处理,除去光刻胶图案65a、65b、65c。
接下来,如图63所示,以栅电极6a作为掩模,通过以例如剂量为1×1013原子/cm2、加速能量为80KeV注入磷,在位于区域R1中的剩余的杂质区4ac部分中形成成为n沟道型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的漏区一侧的LDD区的杂质区4ag。此时,在区域R1中,位于栅电极6a的源区一侧并与栅电极6a交叠的杂质区4ab中没有注入磷。另外,位于栅电极6a的漏区一侧并与栅电极6a交叠的杂质区4ac中也没有注入磷。
此时,虽然在成为位于区域R3中的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源区和漏区的、被注入了硼的杂质区4ad、4ae中也注入了磷,但由于磷的注入量与硼的注入量相比起来非常小,因此,向位于区域3的杂质区4ad、4ae中注入磷是没有问题的。
之后,如图64所示,利用与在实施方式1中所述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在玻璃衬底1上形成由氧化硅膜组成的层间绝缘膜7。其次,在该层间绝缘膜7上,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形成为了形成接触孔的光刻胶图案(未图示)。以该光刻胶图案作为掩模,通过对层间绝缘膜7和栅绝缘膜5进行各向异性刻蚀分别形成位于区域R1~R3的露出杂质区4ad的表面的接触孔7a和露出杂质区4ae的表面的接触孔7b。
其次,以填充接触孔7a、7b的方式在层间绝缘膜7上形成了铬膜和铝膜的层积膜(未图示)。通过规定的光刻法处理,在该层积膜上形成为了形成电极的光刻胶图案(未图示)。以该光刻胶图案作为掩模,通过进行湿法刻蚀,在区域R1~R3中分别形成源电极8a和漏电极8b。
如上所示,在区域R1内形成n沟道型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T1;在区域R2内形成n沟道型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T2。在区域R3内,形成普通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T3。
在n沟道型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中,杂质区4ad成为源区45,杂质区4ae成为漏区46,杂质区4ab、4ac成为GOLD区41、42,杂质区4ag成为LDD区44。
在n沟道型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T2中,杂质区4ad成为源区45,杂质区4ae成为漏区46,杂质区4af、4ag成为LDD区43、44。在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T3中,杂质区4ad成为源区45,杂质区4ae成为漏区46。
如上所述,n沟道型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T1、n沟道型LD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T2和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T3可以在同一玻璃衬底1上形成。
另外,在对上述的制造方法中,以单漏极(single-drain)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作为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形成LDD结构的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此时,在形成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之后,不除去光刻胶图案而进行为了形成源/漏区的注入;之后,通过除去光刻胶图案并进行为了形成LDD区的注入,可以形成LDD结构的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
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以隔着栅绝缘膜在形成有源区和漏区等的半导体层上形成了栅电极的所谓平面型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作为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了说明。
本发明的GOLD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并不限于此类的平面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也可以是在栅电极上隔着栅绝缘膜形成了成为源区和漏区的半导体层的所谓颠倒交错(reverse stagger)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在此情况下,源区和LDD区的接合部分与电极的一侧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漏区一侧的GOLD区和LDD区的接合部分与电极的另一侧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另外,也可以是在沟道区域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形成有栅电极的所谓双栅电极结构的半导体器件。
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相同的意义上和范围中的所有变更,而不限于上述说明。

Claims (21)

1.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在规定的衬底上形成的、具有半导体层、绝缘膜和电极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所述半导体元件包括:
在所述半导体层中形成的第1杂质区,
在上述半导体层中、与所述第1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而形成的第2杂质区,
在位于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第2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形成的、成为具有规定的沟道长度的沟道的沟道区域,
在位于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以与所述沟道区相连接的方式形成的第3杂质区,
在位于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第3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形成的第4杂质区;
在所述的半导体元件中,
所述电极具有互相相对的一侧部分和另一侧部分,
所述第4杂质区与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第3杂质区相连接,
在所述第1杂质区的所述沟道区一侧的边缘与所述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同时所述第3杂质区与所述第4杂质区的接合部分与所述另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
所述电极与各沟道区和第3杂质区的全体相对并且交叠地形成,
所述绝缘膜以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层和所述电极相接触的方式在所述半导体层和所述电极之间形成,
所述第3杂质区和所述第4杂质区的各自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第2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低,且比所述沟道区的杂质浓度高,以及
所述第3杂质区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不同于所述第4杂质区的杂质浓度。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半导体元件的所述第4杂质区沿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不超过2μm。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衬底是玻璃衬底和石英衬底中的任何一种。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半导体层为多晶硅。
5.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在规定的衬底上形成的、具有半导体层、绝缘膜和电极的半导体元件,
所述半导体元件包括:
在所述半导体层中形成的第1杂质区,
与所述第1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地在所述半导体层中形成的第2杂质区,
在位于所述第1杂质区与所述第2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分别与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第2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形成的、具有规定沟道长度的沟道区,
在位于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与沟道区连接地形成的第3杂质区,
在位于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第3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形成的第4杂质区,
在位于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形成的第5杂质区;
在所述半导体元件中,
所述电极具有互相相对的一侧部分和另一侧部分,
所述第4杂质区与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第3杂质区相连接,
所述第5杂质区与所述第1杂质区相连接,
在所述第5杂质区的所述沟道区一侧的边缘与所述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同时所述第3杂质区和所述第4杂质区的接合部分与所述另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
所述电极与各所述沟道区和所述第3杂质区的全体相对并交叠地形成,
所述第3杂质区~第5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第2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低且比所述沟道区的杂质浓度高,
所述第3杂质区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不同于所述第4杂质区和所述第5杂质区的杂质浓度,以及
所述第5杂质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4杂质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短。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半导体元件的所述第4杂质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不超过2μm。
7.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的半导体元件的所述第5杂质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不超过0.5μm。
8.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衬底为玻璃衬底和石英衬底中的任何一种。
9.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半导体层为多晶硅。
10.一种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电路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
所述图像显示电路单元包括在规定的衬底上形成的具有半导体层、绝缘膜和电极的半导体元件,
所述半导体元件至少包含规定的第1元件和第2元件中的任何一个;
所述第1元件包括:
在所述半导体层中形成的第1杂质区,
与所述第1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地在所述半导体层中形成的第2杂质区,
在位于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第2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形成的、成为有规定的沟道长度的沟道区域,
在位于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按照与沟道区相连接的方式而形成的第3杂质区,
在位于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第3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形成的第4杂质区,
在所述第1元件中:
所述电极有互相相对的一侧部分和另一侧部分,
所述第4杂质区与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第3杂质区相连接,
所述第1杂质区的沟道区一侧的边缘和所述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同时所述第3杂质区和所述第4杂质区的接合部分与所述另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
所述电极以与各所述沟道区和所述第3杂质区的全体相对且交叠的方式形成,
所述绝缘膜按照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层和所述电极相连接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半导体层和所述电极之间,
所述第3杂质区和所述第4杂质区各自的浓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第2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低且比所述沟道区的杂质浓度高,
所述第3杂质区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不同于所述第4杂质区的杂质浓度;
所述第2元件包括:
在所述半导体层上形成的第5杂质区,
在所述半导体层上与所述第5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地形成的第6杂质区,
在位于所述第5杂质区和所述第6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分别与所述第5杂质区和所述第6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地形成的、成为具有规定沟道长度的沟道的沟道区域,
在位于所述第6杂质区和所述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与沟道区相连接而形成的第7杂质区,
在位于所述第6杂质区和所述第7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形成的第8杂质区,
在位于所述第5杂质区和所述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形成的第9杂质区;
在所述的第2元件中:
所述电极有互相相对的一侧部分和另一侧部分,
所述第8杂质区与所述第6杂质区和所述第7杂质区相连接,
所述第9杂质区与所述第5杂质区相接,
所述第9杂质区的沟道区一侧的边缘和所述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同时所述第7杂质区和所述第8杂质区的接合部分与所述另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上,
所述电极与各所述沟道区和所述第7杂质区的全体相对且交叠地形成,
所述第7杂质区~第9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分别比所述第5杂质区和所述第6杂质区的浓度低且比所述沟道区的杂质浓度高,
所述第7杂质区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分别不同于所述第8杂质区和所述第9杂质区的杂质浓度的杂质浓度,
所述第9杂质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比所述第8杂质区的沟道长度方向的长度短。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图像显示电路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半导体元件中还包括规定的第3元件;
所述第3元件包含:
在所述半导体层中形成的第10杂质区,
在所述半导体层中、与所述第10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地形成的第11杂质区,
在位于所述第10杂质区和所述第11杂质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分别与所述第10杂质区和所述第11杂质区相隔一定距离地形成的、成为具有规定沟道长度的沟道的沟道区,
在位于所述第10杂质区和所述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以分别与所述沟道区和所述第10杂质区相连接的方式而形成的第12杂质区,
在位于所述第11杂质区和所述沟道区之间的那部分半导体层中、以分别与所述沟道区和所述第11杂质区相连接的方式而形成的第13杂质区;
在所述的第3元件中:
所述电极有互相相对的一侧部分和另一侧部分,
所述沟道区和所述第12杂质区的接合部分与所述一侧部分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同时所述沟道区和所述第13杂质区的接合部分与所述另一侧位于大致相同的平面,
所述电极以与整个的所述沟道区相对并交叠的方式而形成,
所述绝缘膜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层和所述电极相连接地形成在所述半导体层和电极之间,
所述第12杂质区和所述第13杂质区各自的杂质浓度被设定为低于第10杂质区和所述第11杂质区各自的浓度、高于所述沟道区的杂质浓度。
12.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图像显示电路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半导体元件至少包含所述第1元件和所述第2元件中的任何一个,
当所述第1元件和所述第2元件是n沟道型晶体管时,将在第2杂质区上施加的电压设定为比所述第1杂质区上施加的电压高;同时将在所述第6杂质区上施加的电压设定为比所述第5杂质区上施加的电压高;
当所述第1元件和所述第2元件是p沟道型晶体管时,将在第2杂质区上施加的电压设定为比在所述第1杂质区上施加的电压低;同时将在第6杂质区上施加的电压设定为比所述第5杂质区上施加的电压低。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图像显示电路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显示电路单元包括反相器电路,
所述第1元件和所述第2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使用了所述反相器电路中的n沟道型晶体管,
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第6杂质区与所述反相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第5杂质区则被连接到接地电位或者规定电位。
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图像显示电路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显示电路单元包括放大器电路,
所述第1元件和所述第2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使用了所述放大器电路中的n沟道型晶体管,
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第6杂质区被连接到第1电位,
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第5杂质区被连接到比所述第1电位低的第2电位上。
15.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图像显示电路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显示电路单元包括有机EL像素电路,
所述第1元件和所述第2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作为在构成所述像素电路的晶体管中与有机EL元件串连连接的晶体管而使用,
向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第5杂质区输入图像信号,
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第6杂质区被连接到所述有机EL元件一侧。
16.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图像显示电路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半导体元件至少包含所述第1元件和所述第2元件中的任何一个,
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第6杂质区与规定的电容相连接,
向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第5杂质区施加规定的信号电压,
通过开关所述第1元件和所述第2元件,对所述的电容进行信号电压的写入和保持。
17.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图像显示电路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显示电路单元包括为了通过液晶来显示图像的规定的像素电路,
所述半导体元件被用作在构成上述像素电路的晶体管中与像素电极相连接的晶体管,
图像信号输入于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第5杂质区,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第6杂质区被设置为与像素电极相连接。
18.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图像显示电路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显示电路单元包括通过液晶来显示图像的、具有规定的数据驱动器电路的像素电路,
所述半导体元件被用作在构成所述数据驱动器电路的晶体管中与像素电极相连接的晶体管,
图像信号输入于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第5杂质区,所述第2杂质区和所述第6杂质区被设置为与数据线相连接。
19.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图像显示电路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显示电路单元包括为了通过有机EL来显示图像的规定的有机EL像素电路,
所述半导体元件被用作在构成上述有机EL像素电路的晶体管中与保持电容串连连接的晶体管,
图像信号输入于所述第1杂质区和所述第5杂质区,第2杂质区和第6杂质区被设置为与保持电容相连接。
20.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图像显示电路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衬底是玻璃衬底和石英衬底中的任何一种。
21.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图像显示电路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半导体层是多晶硅。
CNB2006100680458A 2005-03-24 2006-03-24 半导体器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573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86674A JP2006269808A (ja) 2005-03-24 2005-03-24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5086674 2005-03-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8433A true CN1838433A (zh) 2006-09-27
CN100495730C CN100495730C (zh) 2009-06-03

Family

ID=37015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804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5730C (zh) 2005-03-24 2006-03-24 半导体器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12378B2 (zh)
JP (1) JP2006269808A (zh)
KR (1) KR100727714B1 (zh)
CN (1) CN100495730C (zh)
TW (1) TWI31305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5795A (zh) * 2019-03-11 2019-05-21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采用ldd结构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驱动电路
US10461098B2 (en) 2009-07-18 2019-10-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WO2023122876A1 (zh) * 2021-12-27 2023-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7772B2 (en) * 2006-12-05 2011-11-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080450B2 (en) * 2007-04-18 2011-1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thin film
CN101925988A (zh) * 2008-01-29 2010-12-22 夏普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1274706B1 (ko) * 2008-05-16 2013-06-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0050419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JP5811556B2 (ja) * 2011-03-18 2015-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022051B1 (ko) 2012-11-14 2019-09-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트랜지스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화소
JP2015125997A (ja) 2013-12-25 2015-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23197B2 (ja) 2016-03-18 2019-05-29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17974B2 (ja) * 2018-10-30 2022-08-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22091348A1 (ja) * 2020-10-30 2022-05-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7320A (en) 1991-09-10 1993-07-13 Vlsi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gate overlapped lightly doped drain (goldd) structure for submicron transistor
US5340761A (en) 1991-10-31 1994-08-23 Vlsi Technology, Inc. Self-aligned contacts with gate overlapped lightly doped drain (goldd) structure
US5196357A (en) 1991-11-18 1993-03-23 Vlsi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making extended polysilicon self-aligned gate overlapped lightly doped drain structure for submicron transistor
AU652682B2 (en) 1992-01-09 1994-09-01 Miles Inc. Combined use of chemicals and microbials in termite control
US5358879A (en) 1993-04-30 1994-10-25 Loral Federal Systems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gate overlapped lightly doped drain for buried channel devices
US6501098B2 (en) * 1998-11-25 2002-12-3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4531175B2 (ja) * 1998-12-03 2010-08-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
US6545359B1 (en) 1998-12-18 2003-04-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Wiring line and manufacture process thereof,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JP4372879B2 (ja) 1999-01-29 2009-11-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JP3403115B2 (ja) 1999-04-02 2003-05-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1196594A (ja) 1999-08-31 2001-07-19 Fujitsu Ltd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液晶表示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646287B1 (en) * 1999-11-19 2003-11-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tapered gate and insulating film
JP4493779B2 (ja) * 2000-01-31 2010-06-3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TW513753B (en) * 2000-03-27 2002-12-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Semiconductor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1345448A (ja) 2000-05-31 2001-12-14 Toshiba Corp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JP4850328B2 (ja) 2000-08-29 2012-01-1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
KR100439345B1 (ko) * 2000-10-31 2004-07-07 피티플러스(주) 폴리실리콘 활성층을 포함하는 박막트랜지스터 및 제조 방법
JP2004516669A (ja) 2000-12-21 2004-06-03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薄膜フィルムトランジスタ
JP4926329B2 (ja) 2001-03-27 2012-05-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電気器具
TW480735B (en) 2001-04-24 2002-03-2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olysilicon thin film transistor
JP2003332578A (ja) 2002-05-09 2003-11-21 Sharp Corp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538529B (en) 2002-07-15 2003-06-21 Univ Nat Chiao Tung Thin film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5072531A (ja) * 2003-08-28 2005-03-17 Sharp Corp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を備えた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333107A (ja) 2004-04-21 2005-1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5311037A (ja) 2004-04-21 2005-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41741B2 (ja) 2004-05-28 2011-03-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61098B2 (en) 2009-07-18 2019-10-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US11177289B2 (en) 2009-07-18 2021-11-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US11715741B2 (en) 2009-07-18 2023-08-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9785795A (zh) * 2019-03-11 2019-05-21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采用ldd结构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驱动电路
WO2023122876A1 (zh) * 2021-12-27 2023-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95730C (zh) 2009-06-03
TWI313056B (en) 2009-08-01
TW200701446A (en) 2007-01-01
US7612378B2 (en) 2009-11-03
JP2006269808A (ja) 2006-10-05
KR20060103185A (ko) 2006-09-28
KR100727714B1 (ko) 2007-06-13
US20060214229A1 (en) 200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8433A (zh) 半导体器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311562C (zh) 发光器件
CN1311549C (zh) 布线和制造布线的方法以及布线板和制造布线板的方法
CN1190853C (zh) 半导体器件
CN100340914C (zh) 显示装置以及光电变换元件
CN1277312C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46056C (zh) 有源矩阵显示器
CN100335959C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面板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286493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99080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761049A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449040A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30556A (zh)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729719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523413A (zh) 显示装置
CN1224887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驱动方法
CN1236981A (zh)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47192A (zh) 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
CN1542974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487599A (zh) 具有多个叠置沟道的场效应晶体管
CN1192051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599067A (zh) 薄膜半导体器件、其制造工艺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909249A (zh) 具有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47191A (zh) 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
CN101043039A (zh) 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