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4495A - 跨乘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乘式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4495A
CN1814495A CNA2006100019732A CN200610001973A CN1814495A CN 1814495 A CN1814495 A CN 1814495A CN A2006100019732 A CNA2006100019732 A CN A2006100019732A CN 200610001973 A CN200610001973 A CN 200610001973A CN 1814495 A CN1814495 A CN 1814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ravelling
flow
causes
inle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019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5049C (zh
Inventor
大平优
坂下保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14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4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50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5049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10Ventilation or air guiding devices forming part of fai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80/00Motor vehicles
    • Y10S180/903Airstream reactive vehicle or vehicle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制动钳的冷却效率的小型摩托车。本发明的跨乘式车辆如下构造,覆盖后轮制动设备(8)的车身封盖(21)形成有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设置用车身框架(24和25)支撑的、用于将行驶引起气流从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21a)引导到后轮制动设备(8)的制动钳(32)的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具有形成在其一端处的、用于使在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21a)处进入的行驶引起气流流入的进气端口(23a),和形成在其另一端处并在制动钳(32)附近开口来将通过进气端(23a)引入的行驶引起气流传送到制动钳(32)的气流传送端口(23b)。

Description

跨乘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后轮制动设备的冷却结构的跨乘式车辆,该后轮制动设备利用制动油液的液压施加制动。
背景技术
在作为跨乘式车辆的摩托车中,由于以下原因传统地使用盘式制动器:制动力容易控制,且由于制动钳和制动盘曝露于外部使得行驶引起的气流直接冲击它们,所以冷却效率较好。
但是,对于其盘式制动器覆盖有车身封盖的小型摩托车,行驶引起的气流不太可能直接冲击制动钳和制动盘,可能导致较差的冷却效率。因此,可以认为优选的是在车身封盖中设置行驶引起气流的引入端口以将行驶引起的气流引导到制动钳和其他部件来提高冷却效率。
作为如上所述涉及具有后轮制动设备的小型摩托车的发明,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一种方案。在专利文献1中,从第4页的15至24行,其写到“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形成在车身封盖的在后轮制动设备之前并在发动机单元前部旁边的位置上。车身封盖在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之前的位置上还形成有朝向车身内部缩回的凹入以与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连续。设置了气流引入构件,其从车身封盖内部的凹入沿着车身封盖的底线延续,在侧视方向上以直线朝向车身后部延伸,来与车身封盖的内面一起形成用于将行驶引起气流从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引导到后轮制动设备的制动钳的气流移动通道。”
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从第3页的右手栏的第50行至第4页的左栏的第1-15行,其写到“侧封盖的侧部被制成使得来自与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连续的凹入的行驶引起气流流动到气流引导构件,气流引导构件与后封盖的内表面协同将行驶引起气流引导到后封盖内部。”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从第4页右手栏的24行至29行,其写到“通过利用行驶引起气流可以冷却后轮制动设备的制动钳。而且,行驶引起气流可以顺畅地引导到制动钳而无较大波折。此外,气流引导构件使得可以将较冷的行驶引起气流在不吸收发动机的热的情况下直接引导到制动钳并冷却制动钳。”
[专利文件1]JP-B-3010221
发明内容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明,在意图将更大体积的行驶引起气流通过气流引导构件(行驶引起气流导管)吹送到制动钳的情况下,需要形成大气流引导构件,增大了后封盖(车身封盖)的板厚度以支撑气流引导构件,且使用更高强度和更大尺寸的部件来将其连接。因此,结构可能变得复杂且可能增加机械部件的数量。
此外,如果气流引导构件的导出端口设置在更靠近制动钳的位置上,则认为制动钳的冷却效率被提高。
因为在其上搁置骑乘者的脚的搁脚板下方的区域中不存在对行驶引起气流的干扰,且在该处不发生行驶引起气流的扰动,所以认为通过在搁脚板下方形成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来用无扰动的行驶引起气流来冷却制动钳,而不是在后轮制动设备前方在发动机单元前部旁边的位置上形成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提高了冷却效率。
因此,此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将大体积的行驶引起气流直接吹送到制动钳并提高冷却效率的小型摩托车。
此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以简单结构使用更少数量的机械部件提供具有制动钳的冷却机构的小型摩托车。
此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后轮制动冷却设备的小型摩托车,该后轮制动冷却设备通过将用于供应气流到制动钳的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的气流传送端口定位在制动钳的附近来提高制动钳的冷却效率。
此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后轮制动冷却设备的小型摩托车,该后轮制动冷却设备通过不受扰动的行驶引起气流来冷却制动钳。
为实现以上目的,第一方面的本发明是一种跨乘式车辆,包括:车身框架、后轮、用于后轮的具有制动钳的后轮制动设备、和围绕所述后轮制动设备的车身封盖。以上跨乘式车辆的特征在于: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形成在所述车身封盖中,行驶引起气流导管设置为用所述车身框架支撑以将所述行驶引起气流从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引导到所述后轮制动设备的所述制动钳,且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导管具有形成在其一端上、用于使通过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进入的所述行驶引起气流流入的进气端口,和形成在其另一端上、并在所述制动钳的附近开口以将通过所述进气端口引入的所述行驶引起气流传送到所述制动钳的气流传送端口。
第二方面的本发明的特征,除了第一方面所述的构造外,还在于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由形成有所述进气端口的前导管和形成有所述气流传送端口的后导管构成。
第三方面的本发明的特征,除了第一方面所述的构造外,还在于搁脚板设置在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的前方,且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设置在所述搁脚板下方。
第四方面的本发明的特征,除了第三方面所述的构造外,还在于所述搁脚板在其后部具有比其前部高的后搁脚部分,且所述车身封盖在所述后搁脚部分下方的位置上设置有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
第五方面的本发明的特征,除了第四方面所述的构造外,还在于所述车身封盖由形成有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的装饰侧封盖和用于覆盖所述后轮制动设备的后轮侧封盖构成,且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导管附装到所述车身框架以跨过所述装饰侧封盖和用于覆盖所述后轮制动设备的所述后轮侧封盖。
第六方面的本发明的特征,除了第一方面所述的构造外,还在于消音器设置在所述制动钳的附近,且所述气流传送端口朝向所述消音器和所述制动钳开口。
第七方面的本发明的特征,除了第六方面所述的构造外,还在于所述气流传送端口朝向所述车身的下侧开口。
第八方面的本发明的特征,除了第六方面所述的构造外,还在于所述制动钳和所述消音器在竖直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两者上重叠布置。
第九方面的本发明的特征,除了第二方面所述的构造外,还在于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导管通过布置在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的前部和后部中的前部支架和后部支架紧固到所述车身框架。
第十方面的本发明的特征,除了第九方面所述的构造外,还在于所述前导管附装到所述前部支架,且所述后导管附装到所述后部支架。
第十一方面的本发明的特征,除了第三方面所述的构造外,还在于所述前部支架是用于支撑所述搁脚板的搁脚支架。
对于第一方面的本发明,因为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用车身框架来支撑,所以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的重量不放在车身封盖上。因此,确保了支撑强度而不增大车身封盖的板厚度。
此外,用于使通过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进入的行驶引起气流流入的进气端口形成在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的一端上,且用于将通过进气端口引入的行驶引起气流传送到制动钳的、在制动钳的附近开口的气流传送端口形成在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的另一端上。因此,通过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引入的行驶引起气流从进气端口经过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的内部,并通过气流传送端口传送。因此,可以将更大体积的行驶引起气流投射到制动钳并提高制动钳的冷却效率。
对于第二方面的本发明,因为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由形成有进气端口的前导管和形成有气流传送端口的后导管构成,所以可以通过调节前导管和后导管的连接状态,将进气端口和气流传送端口布置在有利于引导行驶引起气流的位置上。
对于第三方面的本发明,因为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设置在搁脚板下方,所以行驶引起气流由于其不冲击骑乘者的腿而不受干扰。因为用无扰动的行驶引起气流冷却制动钳,所以可以提高制动钳的冷却效率。
对于第四方面的本发明,因为搁脚板在其后部具有比其前部高的后搁脚部分,且车身封盖在后搁脚部分下方的位置上设置有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所以可以使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的进气端口的开口较宽,并可以将搁脚板下方的气流顺畅地引导到进气端口。
对于第五方面的本发明,因为车身封盖由形成有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的装饰侧封盖和用于覆盖后轮制动设备的后轮侧封盖构成,所以车身封盖不需要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狭长的单个部件,而可以以对成形有利的方式制成两个分离的部件。
此外,因为行驶引起气流导管以跨过装饰侧封盖和后轮侧封盖的状态附装到车身框架,所以不需要考虑由于前后两个部件的装配表面错位引起的导管的连接错位。
对于第六方面的本发明,因为消音器设置在制动钳的附近,且气流传送端口朝向消音器和制动钳开口,所以可以利用行驶引起气流不仅冷却制动器而且冷却消音器。
对于第七方面的本发明,因为气流传送端口朝向车身的下侧开口,所以可以使在冷却制动钳和消音器之后的热空气从车身的下侧顺畅地流动到外部。
对于第八方面的本发明,因为制动钳和消音器在竖直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两者上重叠布置,所以可以保持冷却性能而不增大车辆宽度。
对于第九方面的本发明,因为行驶引起气流导管通过布置在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的前部和后部中的前部支架和后部支架紧固到车身框架,所以可以平衡良好地用车身框架支撑在前后方向上狭长的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的重量。
对于第十方面的本发明,前导管附装到前部支架,且后导管附装到后部支架。因此,前导管的重量和后导管的重量分布地支撑在前部支架、后部支架、和车身框架上。因此,可以避免全部重量集中在单个构件上并使支撑构件不容易劣化。
对于第十一方面的本发明,因为前部支架是用于支撑搁脚板的搁脚支架,所以单个部件可以共同地用于两个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型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附装到涉及相同实施例的小型摩托车上的装饰侧封盖的放大斜视图。
图3是附装到涉及相同实施例的小型摩托车上的后轮侧封盖的放大斜视图。
图4是涉及相同实施例的示出行驶引起气流导管、发动机支架、和车座梁之间关系的放大视图。
图5是涉及相同实施例的示出行驶引起气流导管、车身封盖、和制动钳之间关系的放大视图。
图6是涉及相同实施例的示出行驶引起气流导管、制动钳、和消音器之间关系的放大视图。
图7是涉及相同实施例的示出后轮和制动设备的小型摩托车的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此发明的实施例。图1至7示出了此发明的实施例。
为解释该构造,图1示出了作为跨乘式车辆的小型摩托车10。从车辆在前轮11侧上的前部到车辆在后轮12侧上的后部的整个车身覆盖有车身封盖13。车辆还设置有:主车座14和后车座15,在车身封盖13的两个车辆侧部上的用于车座14和15上的骑乘者的搁脚板9或搁脚部分,具有位于前部中的主搁脚部分16和后部中的后搁脚部分17。
用于后轮12的后轮制动设备8(见图7)的具有制动钳32的那侧如图1所示覆盖有车身封盖13。
主车座14和后车座15被制成开关式的单个车座19,其可以绕设置在主车座14的前端处的枢轴18通过提升和降低后车座15的后部来打开和关闭。
小型摩托车10具有搁脚板9。组成车身封盖13的一部分的装饰侧封盖21附装到搁脚板9的下边缘。组成车身封盖13的一部分的后轮侧封盖22相邻于装饰侧封盖21的后部附装。
如图1和2所示,装饰侧封盖21在其大致中部上具有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使得当小型摩托车10行驶时行驶引起气流顺畅地流动通过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设置在组成搁脚板9的后搁脚部分17下方。搁脚板9在其前侧部分中具有主搁脚部分16或用于将驾驶员的脚搁置其上的部分,并在其后侧部分中具有后搁脚部分17或用于将后骑乘者的脚搁置其上的部分。后搁脚部分17高于主搁脚部分16。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在后搁脚部分17下方设置在车身封盖13上。
如图3所示,后轮侧封盖22形成有用于附装横截面弯曲为V形的装饰侧封盖21的连接部分22a,以保护制动设备8、空气滤清器、和带室(未示出)。
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见图1)设置在装饰侧封盖21与后轮侧封盖22的下侧部分22b之间的长度内。因此,后轮侧封盖22设置有用于承接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的切口22c。
如图4所示的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由发动机支架24和车座梁25或车身框架支撑以将行驶引起气流从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引导到将在以下描述的后轮制动设备8的制动钳32。
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由前导管23X和后导管23Y构成,前导管23X形成有用于使通过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进入的行驶引起气流流入的进气端口23a,后导管23Y形成有用于将从进气端口23a引导的行驶引起气流传送倒制动钳32的气流传送端口23b。前导管23X的后端装配到后导管23Y的前端。
前导管23X附装到搁脚支架26,即用于支撑搁脚板9的前支架,且前导管23X的上端通过搁脚支架26紧固到发动机支架24。后导管23Y的后上端通过撑条27即后支架紧固到车座梁25。
具有装饰侧封盖21(形成有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和后轮侧封盖22(覆盖后轮制动设备8)的车身封盖13附装为覆盖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发动机支架24、和车座梁25。因此,导致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跨过装饰侧封盖21和后轮侧封盖22附装到发动机支架24和车座梁25。
如图1和4所示,具有位于进气端口23a上方的气流传送端口23b的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布置为从进气端口23a向上倾斜到气流传送端口23b,使得通过进气端口23b进入的任何垃圾等不从气流传送端口23b排出。
如图5和6所示,气流传送端口23b布置为在布置在后轮制动设备8附近的消音器33与作为后轮制动设备8的部件的制动钳32之间向下开口。而且,气流传送端口23b构造为使得制动钳32和消音器33两者都用行驶引起气流来冷却。通过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引入的行驶引起气流从进气端口23a流动并经过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内部而从气流传送端口23b传送出去。如图6所示,因为制动钳32和消音器33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叠放,且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布置在这些部件旁边,所以使得车身为修长的构造。
换言之,消音器33布置在制动钳32的右下侧上。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布置在制动钳的右上侧上。因为制动钳32、消音器33、和导管23不布置为横向的排,且因此不横向地占据很大空间,所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可以避免车身加宽。
如图5所示,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形成有向内并向下弯曲的气流传送端口23b。气流传送端口23b构造为向下引导以从上方冷却制动钳32和消音器33。用于控制后轮12的制动盘板31的制动钳32与气流传送端口23b相对布置。
如图6和7所示,制动钳32设置有制动衬块32a和32b。当活塞(未示出)被液压向外推时,制动衬块32a和32b被按压抵靠制动盘板31(见图5)。随着制动钳32在按压的作用力下向一旁移动时,位于内侧的制动衬块32a和32b被按压抵靠制动盘板31。这样,施加了制动。
接着,描述在作为此发明实施例的小型摩托车10中的行驶引起气流的方式。
当小型摩托车10正在行驶时,行驶引起气流在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处进入,从进气端口23a通过连接到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的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流动,并从气流传送端口23b朝向制动钳32和消音器33之间流出。
以这种小型摩托车10,因为用发动机支架24和车座梁25两者支撑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所以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不放在装饰侧封盖21和后轮侧封盖22上,因此确保了装饰侧封盖21和后轮侧封盖22的支撑强度而不增加它们的板厚度。
用于使通过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进入的行驶引起气流流入的进气端口23a形成在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的一端处。在制动钳32的附近开口用于将通过进气端口23a引入的行驶引起气流传送到制动钳32的气流传送端口23b形成在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的另一端处。因此,通过进气端口23a引入的行驶引起气流经过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的进气端口23a且通过其内部,并从气流传送端口23b传送出去。因此,可以将较大体积的行驶引起气流直接投射到制动钳32,并提高了制动钳32的冷却效率。
此外,因为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由形成有进气端口23a的前导管23X和形成有气流传送端口23b的后导管23Y构成,所以可以通过调节前导管23X和后导管23Y的连接状态,将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的进气端口23a和气流传送端口23b布置在引导行驶引起气流的有利位置上。
此外,在前导管23X和后导管23Y之一受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更换前导管23X和后导管23Y中受损的一个来修理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此外,将前导管23X和后导管23Y构造为自由地附装或移除使得其可以以前导管23X和后导管23Y分离的方式清洁。这简化了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内部的清洁。
此外,因为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设置在搁脚板9下方,所以由于行驶引起气流不冲击骑乘者的腿部,其不受干扰。因为用不受这种扰动的行驶引起气流来冷却制动钳32,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制动钳32的冷却效率。
因为搁脚板9在其比前部高的后部中具有后搁脚部分17,且装饰侧封盖21在后搁脚部分17下方的位置上设置有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所以可以确保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的进气端口23a的较宽开口,而在搁脚板9下方将气流顺畅地引导到进气端口。
因为通过将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设置在形成在搁脚板9的后部中的后搁脚部分17下方而不将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设置在形成在搁脚板9的前部中的主搁脚部分16下方,可以将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的进气端口23a有利地定位在车身的后部中,所以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的较短的长度实现了其目的,因此行驶引起气流被引导到制动钳32而不阻隔其能量。
此外,因为车身封盖13由形成有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21a的装饰侧封盖21和覆盖后轮制动设备8的后轮侧封盖22构成,所以车身封盖13不需要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狭长的单个部件,而可以以对成形有利的方式制成两个分离的部件。
因为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附装到发动机支架24和车座梁25而跨过装饰侧封盖21和后轮侧封盖22,所以不需要考虑由于前后两个部件的装配表面错位引起的导管23的连接错位。
此外,因为消音器33设置在制动钳32附近,且气流传送端口23b朝向消音器33和制动钳32开口,所以可以用行驶引起气流冷却消音器33以及制动钳32。
因为气流传送端口23b朝向车体的下侧开口,所以可以使在冷却制动钳32和消音器33之后的热空气从车身的下侧顺畅地流动到外部。
此外,因为制动钳32和消音器33布置为在竖直方向上重叠,所以保持了冷却性能而不增加车辆宽度。
因为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通过布置在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的前部和后部中的搁脚支架26和撑条27紧固到发动机支架24和车座梁25,所以可以平衡良好地用发动机支架24和车座梁25来支撑在前后方向上狭长的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的重量。因此,可以不需要为了确保强度而增加装饰侧封盖21和后轮侧封盖22的板厚度。
此外,因为前导管23X附装到搁脚支架26而后导管23Y附装到撑条27,所以可以分给搁脚支架26、撑条27、发动机支架24、和车座梁25来支撑前导管23X和后导管23Y的重量,而不使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的总重量集中在单个构件上。因此,可以使得搁脚支架26、撑条27、发动机支架24、和车座梁25不容易劣化。
因为用于支撑搁脚板9的搁脚支架26可以支撑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以及搁脚板9,所以此部分(即搁脚支架26)可以加倍为两个部分。
虽然关于作为跨乘式车辆的小型摩托车10描述了以上实施例,该车辆可以不是小型摩托车,而是小型三轮摩托车或小型四轮摩托车,只要其采用了包括行驶引起气流导管23的构造来冷却制动钳32。

Claims (11)

1.一种跨乘式车辆,包括:车身框架、后轮、用于后轮的具有制动钳的后轮制动设备、和围绕所述后轮制动设备的车身封盖,其中
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形成在所述车身封盖中,
行驶引起气流导管设置为用所述车身框架支撑以将所述行驶引起气流从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引导到所述后轮制动设备的所述制动钳,且
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导管具有形成在其一端上、用于使通过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进入的所述行驶引起气流流入的进气端口,和形成在其另一端上、并在所述制动钳的附近开口以将通过所述进气端口引入的所述行驶引起气流传送到所述制动钳的气流传送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由形成有所述进气端口的前导管和形成有所述气流传送端口的后导管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搁脚板设置在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的前方,且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设置在所述搁脚板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搁脚板在其后部具有比其前部高的后搁脚部分,且其中所述车身封盖在所述后搁脚部分下方的位置上设置有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车身封盖由形成有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引入端口的装饰侧封盖和用于覆盖所述后轮制动设备的后轮侧封盖构成,且其中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导管附装到所述车身框架以跨过所述装饰侧封盖和用于覆盖所述后轮制动设备的所述后轮侧封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消音器设置在所述制动钳的附近,且其中所述气流传送端口朝向所述消音器和所述制动钳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气流传送端口朝向所述车身的下侧开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制动钳和所述消音器在竖直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两者上重叠布置。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导管通过布置在所述行驶引起气流导管的前部和后部中的前部支架和后部支架紧固到所述车身框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前导管附装到所述前部支架,且所述后导管附装到所述后部支架。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前部支架是用于支撑所述搁脚板的搁脚支架。
CNB2006100019732A 2005-02-02 2006-01-23 跨乘式车辆 Active CN1004650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25876A JP2006213107A (ja) 2005-02-02 2005-02-02 鞍乗り型車両
JP2005025876 2005-0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4495A true CN1814495A (zh) 2006-08-09
CN100465049C CN100465049C (zh) 2009-03-04

Family

ID=36129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19732A Active CN100465049C (zh) 2005-02-02 2006-01-23 跨乘式车辆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478697B2 (zh)
EP (1) EP1688343B1 (zh)
JP (1) JP2006213107A (zh)
CN (1) CN100465049C (zh)
AT (1) ATE362869T1 (zh)
DE (1) DE602006000005T2 (zh)
ES (1) ES2286808T3 (zh)
TW (1) TWI2908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4396A (zh) * 2014-10-31 2016-05-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文丘里制动器管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33366B2 (en) * 2005-03-07 2011-10-11 Istvan Paulik Cycle brake cooling article
JP5091797B2 (ja) * 2008-08-11 2012-12-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構造
JP5460376B2 (ja) * 2010-02-23 2014-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USD733010S1 (en) * 2013-09-24 2015-06-30 Honda Motor Co., Ltd. Rear cowl for motorcycle
USD736680S1 (en) * 2014-01-08 2015-08-18 Honda Motor Co., Ltd. Rear cowl for motorcycle
TWI610034B (zh) * 2016-07-01 2018-01-01 Tw Racing Parts Inc 具有散熱導管的卡鉗本體
JP6600708B2 (ja) * 2018-02-28 2019-10-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キャリパの冷却構造
DE102022126233A1 (de) 2022-10-11 2024-04-1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ra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59629A (en) 1979-05-11 1983-03-31 Electromask Inc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photoexposing semiconductor wafers
JPS6229481A (ja) * 1985-07-30 1987-0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キ冷却構造
CA1275940C (en) * 1985-10-05 1990-11-0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lso Trading As Honda Motor Co., Ltd .) Body cover structure in scooter-type vehicle
JP3010221B2 (ja) 1990-10-01 2000-02-2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ブレーキ冷却構造
JPH0565086A (ja) 1991-09-06 1993-03-19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DE19608177A1 (de) 1996-03-04 1997-09-11 Stefan Singer Kühlluftzuführeinrichtung
JP4145379B2 (ja) 1998-01-17 2008-09-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US6173983B1 (en) * 1999-03-08 2001-01-16 Thomas L. Moore Motorcycle footrest brackets
DE19943536C1 (de) * 1999-09-11 2001-04-05 Porsche Ag Aerodynamisches Radlagergehäuse
US6588529B2 (en) * 2000-07-05 2003-07-08 Yamaha Hatsudoki Kabishuki Kaisha Body cover and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US20020066611A1 (en) * 2000-12-06 2002-06-06 Larry Lane Motorcycle vibration reduction apparatus
JP4134596B2 (ja) 2002-05-17 2008-08-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用ベルト式自動変速機の冷却構造
JP2004114870A (ja) * 2002-09-26 2004-04-15 Honda Motor Co Ltd 低床式車両のリヤクッション取付構造
US7111375B2 (en) * 2003-04-10 2006-09-26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Footpeg for a motorcycle
JP4379864B2 (ja) 2003-09-12 2009-12-0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4332010B2 (ja) * 2003-10-10 2009-09-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物品収納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4396A (zh) * 2014-10-31 2016-05-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文丘里制动器管组件
CN105564396B (zh) * 2014-10-31 2018-10-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文丘里制动器管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88343A1 (en) 2006-08-09
TWI290892B (en) 2007-12-11
US7478697B2 (en) 2009-01-20
ES2286808T3 (es) 2007-12-01
DE602006000005D1 (de) 2007-07-05
CN100465049C (zh) 2009-03-04
EP1688343B1 (en) 2007-05-23
JP2006213107A (ja) 2006-08-17
US20060169513A1 (en) 2006-08-03
ATE362869T1 (de) 2007-06-15
TW200640730A (en) 2006-12-01
DE602006000005T2 (de) 2007-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4495A (zh) 跨乘式车辆
US8251048B2 (en) Evaporated fuel controlling apparatus for all terrain vehicle
CN101468698B (zh) 跨骑式车辆
CN100336678C (zh) 燃料电池车辆上的氢填充口配置结构
CN104854339B (zh) 发动机的增压系统
CN1814496A (zh) 摩托车
CN1743219A (zh) 车辆
US10935201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disposition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CN1780756A (zh) 车辆
CN103010355B (zh) 具有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二轮摩托车
CN1603588A (zh) 自动二轮车的排气控制装置
CN101037123A (zh) 摩托车
CN101172506A (zh) 鞍乘型车辆
CN100436246C (zh) 二轮机动车的后缓冲器配置结构
CN1736760A (zh) 燃料电池驱动的车辆中的吸气和排气系统部件的配置结构
CN101058330B (zh) 摩托车
JP2008260441A (ja) 車両用v型エンジンの排気装置
CN101372252B (zh) 摩托车
CN100465050C (zh) 二轮机动车
CN1895949A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车身罩结构
CN1706705A (zh) 具有脚导向件的轮式车辆
CN1535886A (zh) 机动二轮车的排风结构
CN1522926A (zh) 摩托车
CN1608939A (zh) 踏板式车辆的车体结构
CN1959074A (zh) 二轮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