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5189A - 一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5189A
CN1775189A CN 200510126108 CN200510126108A CN1775189A CN 1775189 A CN1775189 A CN 1775189A CN 200510126108 CN200510126108 CN 200510126108 CN 200510126108 A CN200510126108 A CN 200510126108A CN 1775189 A CN1775189 A CN 1775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acellular dermal
dermal matrix
preparation
tiss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261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2511C (zh
Inventor
董群
林萍
孙先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ZHENGHAI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H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YANT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H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YANTAI filed Critical ZHENGH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YANTAI
Priority to CNB2005101261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72511C/zh
Publication of CN1775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5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25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251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及其制备方法。该脱细胞真皮基质是将哺乳动物皮肤依次用氢氧化钠溶液和去污剂处理后得到的产品。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剥离哺乳动物体表皮肤;2)清除皮下附带成分;3)清洗皮肤;4)将皮肤用2-5N氢氧化钠溶液处理10-60分钟;5)置换新的2-5N氢氧化钠溶液,处理10-60分钟;6)重复步骤5)1-3次;7)将步骤6)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皮肤用质量百分浓度为1-5%的去污剂进行处理;8)用去热原水对皮肤进行清洗,得到脱细胞真皮基质。本发明在医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细胞真皮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经过了漫长的历程,早在1913年,Loewe就证实了真皮组织能增强移植皮的韧性、抑制肉芽组织生长和瘢痕形成,降低创面挛缩程度,由此人们开始注意到真皮组织在皮肤移植中的重要作用;1985年Heck等报道应用异体真皮作为自体表皮的移植载体,将二者复合移植于动物模型和烧伤患者的切痂创面,取得了较好的创面修复和抑制瘢痕增生的效果。但此后的应用和研究发现,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所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源于表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细胞,由此推动了真皮的无细胞化研究(陈斌等.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进展.中国美容医学2001,10(4):358-359.)。1995年,Livesey等首先报告制成脱细胞真皮(LIVESEYSA,KERNDON DN.HOLLYOAK MA,et al.Transplanted acellular allograft dermalmatrix.Potential as a templat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viabledermis[J].Transplantation,1995,60:1-9.)。Wainwright用人的皮肤制成脱细胞真皮(WAINWRTIGHT DJ.Use of an acellular allograft deMal matrix(AlloDerm)in the management full-thickness bums[J].Burns,1995.21:243-248.)。随后又有研究者将培养的自体表皮细胞膜片复合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移植修复全层皮肤缺损获得成功。美国LifeCell公司将这一成果商品化,用新鲜的人尸体皮制成脱细胞真皮基质,命名为AlloDerm,并通过了美国FDA的批准进入了医用生物材料市场。2000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陈斯贤、林炳权等将人体自体培养的表皮细胞复合在Integra基质上成功3例。国内陈璧等最早开始对异体真皮脱细胞处理和临床应用研究(崔正军.陈壁,等.复合皮研究中去除真皮中上皮成分的方让和意义[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7.13(1):37-39.)。1998年,孙永华等报道37例烧伤患者III度创面和瘢痕切除后,进行异体脱细胞真皮+自体薄皮片移植,成活平均为(96.2±3.4)%,创面收缩轻,外观平整,功能良好,临床效果满意(孙永华,李迟,王春元,等.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移植的研究与应用[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8,14(4):370-373.)。2001年,冯祥生、谭家驹、潘银根等报道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修复23例烧伤患者III度创面及瘢痕切除创面以及作为软组织凹陷患者的充填材料,成活的复合皮肤平坦、有弹性、颜色及远期效果同正常皮肤,表面光滑、外观平整、触软、皮肤可捏起,无瘢痕增生或轻度瘢痕增生,临床效果满意(冯祥生,潘银根,谭家驹,等.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0.16(1):40-42.)。江苏启东医用材料研究所在此理论基础上推出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并已获得了SFDA的批准进入临床应用于烧伤创面的覆盖。随着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烧伤领域的应用成功,口腔粘膜缺损的修复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有部分学者就脱细胞真皮基质修补口腔粘膜缺损进行了临床研究。2003年4月,法永红、李志韧、蔡兴伟应用脱细胞真皮修复口腔颌面外科皮肤、粘膜缺损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法永红,李志韧,等.异体软组织修复材料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18(1)67-68.);同年8月,石冰、宋庆高等应用组织工程化口腔粘膜修复裸露上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石冰、宋庆高等.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移植修复裸露硬腭对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8 255-258.)。国内市场,北京桀亚公司、北京清源伟业生物组织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将脱细胞真皮基质应用于皮肤缺损修复和口腔粘膜缺损修复的产品中,并均已取得了中国SFDA的批准。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以下特点:①抗原性小;②低毒性;③植入后有新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长入。但同时存在着一些不足:1、原料来源狭窄,有伦理方面的顾虑,不易普及;2、价格昂贵;3、有传播病毒的危险。
尽管已有异种脱细胞真皮的应用,但目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中为了降低材料的免疫原性,方法中都使用化学固定剂,如戊二醛等,这将大大改变了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天然结构,并阻碍了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生物体内的降解。另外,目前的脱细胞真皮基质制备方法中都没有考虑如何杀灭疯牛病等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的方法,这使得脱细胞真皮基质的临床应用承担了一定的风险。
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种类广泛。动物组织和其衍生物在其特性方面要优于无生命体材料如金属、塑料或者纺织品。动物组织原料的数量和品种也是多样的。这些原料作为医疗器械的主要组成(如猪、牛的心脏,羊肠缝合线、止血剂等),产品外结构或者巩固体(如肝磷脂、凝胶、胶原等),或者用于生产加工过程(如动物脂)。目前动物源性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人畜共患并特别是疯牛并为动物源性医疗器械带来了风险。早在发现牛患疯牛病时,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其它动物易感性及与人类得到感染的可能性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研究。研究证实,疯牛病可以实验感染的其它动物有鼠、牛、绵羊、山羊、猪、水貉等等。英国野生动物园的长角羚及德国动物园驼鸟均发生疯牛病。英国还有69只猫吃了牛肉(骨)为所制成的动物饲料后感染了疯牛病的报道。至1997年2月底,英国已经发现了17例新型克雅-氏综合症人。估计,英国感染上新型克雅氏综合症的人多达200万人,此病的潜伏期为10-30年,10年后有可能会出现克雅氏综合症大流行。目前,疯牛病病原体的灭活方法很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灭细菌、病毒及疯牛病等病原体的脱细胞真皮基质。
本发明所提供的脱细胞真皮基质,是将哺乳动物皮肤依次用氢氧化钠溶液和去污剂处理后得到的产品。
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5N,去污剂可为质量百分浓度为1-5%的吐温-80、吐温-20、TRITON-X100或其它化学去污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剥离哺乳动物体表皮肤;
2)清除皮下附带成分;
3)清洗皮肤;
4)将皮肤用2-5N氢氧化钠溶液处理10-60分钟;
5)置换新的2-5N氢氧化钠溶液,处理10-60分钟;
6)重复步骤5)1-3次;
7)将步骤6)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皮肤用质量百分浓度为1-5%的去污剂进行处理;
8)用去热原水对皮肤进行清洗,得到脱细胞真皮基质。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可用于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哺乳动物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猪、牛、羊、马或兔等。
步骤2)中的皮下附带成分是指哺乳动物皮下附带的脂肪,肌肉和毛发等成分。
步骤4)-6)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优选为2N,处理时间优选为20-30分钟;步骤6)中重复处理的次数为1即可。
步骤7)中所用的去污剂可为吐温-80、吐温-20、TRITON-X100或其它化学去污剂,优选为吐温-80;去污剂处理时间可为10-60分钟,优选为30分钟。
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保存于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在该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中,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对其进行处理的目的是充分杀灭疯牛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还可以有效地去除组织中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使用去污剂的目的是去除细胞膜中的脂类物质。本发明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脱细胞真皮基质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廉;2)有效去杀灭细菌、病毒以及疯牛病等病原体,消除了人畜共患病传播的危险;3)有效去除了材料的抗原性;4)处理过程中未使用固定剂,因而所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保留了天然结构,可以被降解,并可有效地引导组织再生。实验证明,本发明的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修复细胞长入其中,诱导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胶原沿其组织结构排列成编织状,愈合后近似正常组织的结构;2)组织相容性较好,易与自体组织融合;3)排异反应小;4)可有效改善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组织顺应性,对细胞及组织顺应性的影响可能对创面愈合及减少瘢痕的过度增生具有积极作用。其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是安全、有效的,可用于皮肤创伤修复,口腔黏膜缺损修复,疝修复,泌尿系统组织缺损等软组织修复。本发明在医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脱细胞真皮基质经冻干后的照片
图2为脱细胞真皮基质内部结构的电镜观察结果
图3为人成纤维细胞在脱细胞真皮基质上生长的荧光照片
图4A为对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大鼠皮下包埋实验的实验操作图
图4B为植入后第1周取样制作成的组织学切片的观察结果
图4C为植入后第4周取样制作成的组织学切片的观察结果
图5为脱细胞真皮基质DNA残留情况的PCR检测结果
图6为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对右上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进行口腔软组织浅层缺损修复手术过程中的照片
图7为术后2周创面区的照片
图8为术后第1、2、3、4、6、12周四个实验组创面愈合情况的观察结果
图9为在电镜及光镜下对本发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正、反面进行观察的结果
图10为术后1周组织切片的光镜(200倍)观察结果
图11为术后2周组织切片的光镜(200倍)观察结果
图12为术后4周组织切片的光镜(200倍)观察结果
图13为术后6周组织切片的光镜(200倍)观察结果
图14为术后12周组织切片的光镜(200倍)观察结果
图15为四个实验组创面皮肤组织的皮肤组织顺应性比较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百分比浓度均为质量百分浓度,所用引物均由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
实施例1、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
以羊为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材料来源,具体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剥离羊的体表皮肤;
2)清除皮下脂肪,肌肉和毛发等附带成分;
3)用清水将皮肤清洗干净;
4)用2N氢氧化钠溶液对皮肤处理40分钟;
5)置换新的2N氢氧化钠溶液,再处理40分钟;
6)将步骤5)重复一次;
7)用5%吐温-80对皮肤处理20分钟;
8)用去热原水对经上述步骤处理的皮肤充分清洗,去掉化学成分残留,得到脱细胞真皮基质,将其保存于PBS中。
实施例2、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
以牛为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材料来源,具体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剥离牛的体表皮肤;
2)清除皮下脂肪,肌肉和毛发等附带成分;
3)用清水将皮肤清洗干净;
4)用5N氢氧化钠溶液对皮肤处理30分钟;
5)置换新的5N氢氧化钠溶液,再处理30分钟;
6)将步骤5)重复二次;
7)用1%TRITON-X100,对皮肤处理30分钟;
8)用去热原水对经上述步骤处理的皮肤充分清洗,去掉化学成分残留,得到脱细胞真皮基质,将其保存于PBS中。
实施例3、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结构观察及检测
一、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电镜结构观察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经冻干后的照片如图1所示,再对其内部结构用电镜进行观察,如图2所示,表明材料空间保持20-100微米大小的空隙,所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适合于各类细胞的生长。
二、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生物相容性检测
将人成纤维细胞接种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上,接种的细胞数为106个,在37℃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情况,接种后细胞的生长情况如图3所示,人成纤维细胞生长旺盛,表明所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
三、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免疫原性检测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大鼠皮下包埋实验,以检测其是否可引起动物免疫原性反应,实验操作如图4A所示,分别于植入后第1和第4周后取样,将其制作成组织学切片进行观察,结果如图4B和图4C所示,表明该脱细胞真皮基质不引起明显的免疫原性反应。
四、国家药检局检评中心的检测
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送交国家药检局SFDA济南检测中心,对该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1)无菌                               合格
2)细菌内毒素小于0.5Eu/mL             合格
3)溶血率0.8%(应不大于5%)           合格
4)细胞毒性反应不大于1级              合格
5)无皮肤致敏反应                     合格
6)无皮内刺激反应                     合格
以上所检测指标均认定合格,并认定该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和较好的可降解性。
五、PCR检测脱细胞真皮基质的DNA残留情况
用PCR的方法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的DNA残留情况进行检测。从材料中提取DNA并以此为模板,阴性对照模板为水,阳性对照模板取自动物皮肤抽提的DNA,在引物1:5’-acgactcactatagggcttttttttttttgc-3’和引物2:5’-acaatttcacacaggatacaa cgagg-3’的引导下,进行常规PCR扩增,PCR反应条件为:先95℃2分钟;再94℃15秒,49℃30秒,72℃90秒,共5个循环;然后94℃15秒,60℃30秒,72℃90秒,共37个循环;最后72℃7分钟。反应结束后,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泳道M为DNA Marker;水为阴性对照;胶原1为脱细胞基质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胶原2为未处理的皮肤组织;胶原3为所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表明从脱细胞基质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未处理的皮肤组织中均检测到DNA残留,而从所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中未检测到DNA残留,证明本发明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能彻底脱除细胞残留成分。
实施例4、口腔软组织浅层缺损修复的临床试验
选择右上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6例,门诊4例,病房2例。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规格:5×5cm)对上述口腔软组织浅层缺损病例进行修复试验,手术过程如图6所示。术后2周拆包,观察创面区成活情况,如图7所示,创面区颜色接近自体组织,表明本发明的脱细胞真皮基质对有软组织或骨面支撑的病例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实施例5、皮肤修复实验
研究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对于皮肤缺损的手术后创面愈合是否具有改善作用,以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具体的实验方法为:实验动物采用SPF级雄性SD大鼠(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体重230-300g,于术前一天硫化钡脱毛,经2.5%戊巴比妥钠(35mg/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消毒,将动物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正常对照组、单纯创伤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每个时相点的动物数为6只。对上述四组动物进行如下处理:正常对照组动物不做特殊处理;其余三组动物于SD大鼠背部正中切取2.5cm×2.5cm的全层皮肤,单纯创伤组创面不做植皮处理,包扎后任其自然愈合;阳性对照组创面应用已商品化的猪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并移植自体刃厚皮;实验组创面应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并移植自体刃厚皮,用无菌纱布包扎。实验结果如下:
一、大体观察结果
于术后第1、2、3、4、6、12周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如图8所示(图8中的A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创伤组术后创面收缩明显,上皮化后创面呈线性(见图8中的B-D图,B:单纯对照组术后1周创面;C:单纯对照组术后3周创面;D:单纯对照组术后12周愈合创面)。阳性对照组术后1周时移植皮片转色,创面愈合良好,术后4周移植皮片生长良好(见图8中的E和G图,E:阳性对照组术后1周创面;G:阳性对照组术后4周创面),而实验组植入材料最初只用手术刀做线性小切口,应用于创面后易形成皮下血肿甚或皮片干结坏死,部分较好的可局部存活(见图8中的F和H图,F:实验组(改进前)术后1周移植皮片干结坏死;H:实验组(改进前)术后4周时愈合较好的创面(局部存活))。对实验组中所用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正、反面在电镜及光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如图9所示(A:脱细胞真皮基质反面表面(真皮面)电镜照片;B:脱细胞真皮基质正面表面(表皮面)电镜照片;C:脱细胞真皮基质光镜下结构(200倍)),脱细胞真皮基质真皮面孔隙较少,不利于组织液渗透及引流,可能是导致皮片移植失败的原因。据此,对手术方案进行改进:改进前给脱细胞真皮基质打洞时是用手术刀在其上作线性切口,考虑到该生物膜结构致密,质韧,如切口宽度不够则仍不利于组织液的渗透及引流,改进后,在给生物膜打孔过程中将切口的宽度加大(约0.5mm),再于术后第1、4周进行观察,移植皮片可在术后1周转色,创面愈合良好(见图8中的I和J图,I:术后1周实验组(改进后)创面愈合情况;J:术后4周实验组(改进后)创面愈合情况),表明脱细胞真皮基质经上述处理后有利于移植皮片的生长。上述观察结果表明用本发明的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皮肤修复可获得较好的愈合效果。
二、光镜观察结果
于术后第1、2、3、4、6、12周从四个实验组的创面手术提取实验材料,留取组织学标本的大小约为0.5cm×1cm,用10%福尔马林固定,制成石蜡切片,作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0-14所示。
正常组对照组的皮肤组织细胞外基质排列呈编织状,其间可见少量深染的成纤维细胞,可见毛囊及汗腺结构(见图10-14中的A、E、I、M和Q图)。
术后1周组织切片的光镜(200倍)观察结果如图10所示(A:正常对照组的皮肤组织结构;B:单纯创伤组,成纤维细胞呈梭形,细胞与新生胶原平行排列于皮肤表面;C:阳性对照组,ADM中可见浸润的炎性细胞及成纤维细胞,ADM与自体组织间可见明显间隙;D:实验组,组织间隙可见组织结构排列走行的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胶原,细胞呈多角形。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组织未融合,可见明显间隙),术后1-2周,单纯创伤组创面尚未上皮化,创面由大量肉芽组织填充,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可见大量的排列密集的成纤维细胞,且细胞呈梭形,与新生胶原平行排列于皮肤表面;细胞间隙中有少量纤细的胶原,尤以创面中心部分明显;毛细血管增生明显,走行方向与皮肤表面垂直。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植入的生物材料中均可见,组织间隙存在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呈多角形,浸润的炎性细胞中仅见少量的淋巴细胞。实验组生物材料中成纤维细胞多,细胞淡染。阳性对照组成纤维细胞数少,细胞深染。术后2周组织切片的光镜(200倍)观察结果如图11所示(E:正常对照组的皮肤组织结构;F:单纯创伤组,成纤维细胞呈梭形,数量多,新生胶原纤细,平行于皮肤表面;G:阳性对照组,ADM中可见成纤维细胞,量少,ADM与自体组织易分辨;H: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胶原以生物膜组织结构排列,细胞呈多角形。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组织融合,原结构轮廓不易区分),术后1周时,实验组生物材料与移植自体皮间间隙大,尚未融合,术后2周时生物材料与自体皮已经基本融合,无明显间隙存在,且生物材料被成纤维细胞及新生的胶原填充,原材料结构的轮廓已不明显。阳性对照组的生物材料镜下为紫褐色,容易与移植自体皮及新生胶原相分辨,术后12周时与自体皮之间仍可见间隙存在(见图14中的S图)。
术后3-4周,单纯创伤组完成上皮化,组织中仍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数量较术后早期明显下降,细胞多呈长梭形或屈曲状,与皮肤表面平行排列,胞体大,淡染,新生胶原纤细、致密、平行于皮肤表面排列。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呈多角形,少见炎性细胞。实验组生物材料轮廓不明显,该部分细胞外基质呈编织状排列,但胶原仍较纤细。术后4周组织切片的光镜(200倍)观察结果如图12所示(I:正常对照组的皮肤组织结构;J:单纯创伤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K:阳性对照组,ADM中可见少量成纤维细胞,ADM轮廓清晰,被新生纤维组织包绕;L: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胶原与生物膜组织结构不可分,组织呈编织状排列,细胞数较多)。
术后6周组织切片的光镜(200倍)观察结果如图13所示(M:正常对照组的皮肤组织结构;N:单纯创伤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胶原逐渐变粗大;O:阳性对照组,ADM中可见少量深染成纤维细胞,ADM轮廓清晰可辨,与自体组织间仍可见间隙;P:实验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组织结构呈编织状排列,类似正常组织结构),术后6周时,各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较少,实验组创面成纤维细胞数较阳性对照组多。
术后12周组织切片的光镜(200倍)观察结果如图14所示(Q:正常对照组的皮肤组织结构,组织呈编织状排列;R:单纯创伤组,成纤维细胞深染,胶原变粗大,集束状;S:阳性对照组,ADM中可见少量深染成纤维细胞,ADM轮廓清晰可辨,与自体组织间仍可见间隙;T:实验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组织结构呈编织状排列,接近正常组织结构),术后12周,单纯创伤组创面部分胶原变粗大、呈集束状、排列逐渐趋向正常皮肤组织,可见少量的成纤维细胞;实验组创面胶原粗大、集束状、排列呈编织状,可见少量深染的成纤维细胞,接近正常皮肤组织的胶原排列。阳性对照组植入的生物材料轮廓清晰。上述组织切片的光镜观察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组所用的ADM相比,本发明的脱细胞真皮基质更有利于修复细胞的长入,容易与自体组织融合。
异体或异种材料植入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排异反应,排异反应过强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在观察中发现,与ADM相比,将本发明的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大鼠创面后,亦未见创面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浸润的现象,表明产生的排异反应较小,其排异反应程度对创面愈合的负面影响不大。
三、创面皮肤组织顺应性的检测
于术后第1、2、3、4、6、12周从四个实验组的创面手术提取实验材料,检测四个实验组创面皮肤组织的组织顺应性,测定方法为:自术后2周开始于创面中部横向切取宽0.5cm、两端(始于创面周围的正常皮肤)距创缘各2.5cm的皮片一条,剪去皮下组织,测量标本创面部分的长度、厚度及皮片宽度(于创面部分取三点测量,取其平均值),用INSTRON生物力学测定仪(INSTRON 5542-C8609),以负荷量20N、0.5mm/min的恒速拉伸皮片,拉伸距离为10%ΔL(皮片创面部分的长度),测定四个实验组创面皮肤组织的相应负荷量。皮肤组织顺应性即为组织的变形能力,以单位体积、单位位移的负荷量的倒数来表示(顺应性与负荷量呈反比),计算公式如下
四个实验组创面皮肤组织的皮肤组织顺应性的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比较结果如图15所示,术后2周单纯创伤组的组织顺应性增大,高于正常组,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周后单纯创伤组的组织顺应性降低,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术后2周时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的组织顺应性显著低于单纯创伤组,术后3-12周显著高于单纯创伤组(P<0.05),表明大鼠皮肤组织缺损后,如任其自然愈合,创面组织顺应性明显下降,而复合移植(生物材料+自体皮移植)可明显改善大鼠皮肤组织缺损后创面的组织顺应性,已有研究证实,组织顺应性的下降可促使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是瘢痕过度增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复合移植对组织顺应性的改善将有利于减轻瘢痕的过度增生。实验组的组织顺应性在术后3-4周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其余时相点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与组织学上该时间段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多、功能活跃的观察结果相一致,表明在创面愈合早期,本发明的脱细胞真皮基质对组织顺应性的改善较ADM略差,但其远期效果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本发明的脱细胞真皮基质亦可有效改善创面的组织顺应性。另外,创面愈合早期,单纯创伤组创面组织顺应性显著高于其它组,可能因创面愈合早期,创面由大量新生肉芽组织填充,此时新生肉芽组织中主要以大量的细胞成分为主,而细胞外基质相对较少,排列疏松,所以其顺应性反而较高,随着创面的愈合,上皮化的完成,细胞外基质的大量沉积,细胞外基质的排列变得致密,抗变形能力提高,故其顺应性明显下降。
表1不同处理组创面皮肤组织顺应性的数据分析结果( x±s)#(n=4-6)
  术后2周   术后3周   术后4周   术后6周   术后12周
  正常组   4.36±0.00215   2.27±0.00062   2.84±0.0004   2.68±0.00087   6.12±0.00184
  单纯创伤组   1.83±0.00125   6.96±0.01266   5.59±0.00064   16.49±0.03039   15.74±0.03008
  阳性对照组   3.10±0.00139   1.90±0.00004   2.90±0.00125   5.52±0.01625   5.35±0.00065
  实验组   2.54±0.00066   2.98±0.0002   5.66±0.00058   4.56±0.0013   5.72±0.00169
注:#各数据均乘以103正常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与单纯创伤组比较P<0.05;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

Claims (10)

1、一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是将哺乳动物皮肤依次用氢氧化钠溶液和去污剂处理后得到的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细胞真皮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5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细胞真皮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污剂为质量百分浓度为1-5%的吐温-80、吐温-20或TRITON-X100。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剥离哺乳动物体表皮肤;
2)清除皮下附带成分;
3)清洗皮肤;
4)将皮肤用2-5N氢氧化钠溶液处理10-60分钟;
5)置换新的2-5N氢氧化钠溶液,处理10-60分钟;
6)重复步骤5)1-3次;
7)将步骤6)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皮肤用质量百分浓度为1-5%的去污剂进行处理;
8)用去热原水对皮肤进行清洗,得到脱细胞真皮基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用于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哺乳动物为猪、牛、羊、马或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6)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N,处理时间为20-3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重复处理的次数为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去污剂为吐温-80、吐温-20或TRITON-X10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去污剂处理时间为10-6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污剂为吐温-80,处理时间为30分钟。
CNB2005101261086A 2005-11-30 2005-11-30 一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Active CN10037251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261086A CN100372511C (zh) 2005-11-30 2005-11-30 一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261086A CN100372511C (zh) 2005-11-30 2005-11-30 一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5189A true CN1775189A (zh) 2006-05-24
CN100372511C CN100372511C (zh) 2008-03-05

Family

ID=36764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61086A Active CN100372511C (zh) 2005-11-30 2005-11-30 一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72511C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7858A1 (zh) * 2008-03-24 2009-10-01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一种制备脱细胞基质的方法
CN102178981A (zh) * 2011-04-20 2011-09-14 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 一种软骨修复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462561A (zh) * 2010-11-19 2012-05-23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is软组织修复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3726A (zh) * 2013-03-04 2013-05-08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肝脏组织脱细胞液
CN103239760A (zh) * 2013-05-22 2013-08-14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防粘连外科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2271A (zh) * 2013-05-22 2013-09-04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疝气的外科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2272A (zh) * 2013-05-22 2013-09-04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具孔皮肤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2270A (zh) * 2013-05-22 2013-09-04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状外科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4066A (zh) * 2013-05-22 2014-12-03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生物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4068A (zh) * 2013-05-22 2014-12-03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型软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4069A (zh) * 2013-05-22 2014-12-03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骨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7564A (zh) * 2015-04-27 2015-08-26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一种引导尿道再生的功能性生物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88787A (zh) * 2013-03-15 2015-12-23 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基金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组织移植物去细胞化的方法
CN106139250A (zh) * 2016-07-29 2016-11-23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细胞异种神经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6381A (zh) * 2015-06-18 2016-12-28 北京朗嘉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有序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256382A (zh) * 2015-06-18 2016-12-28 北京朗嘉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膀胱膜生物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880871A (zh) * 2017-01-18 2017-06-23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胶原蛋白真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1071A (zh) * 2019-02-22 2019-05-31 上海仁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26393A (zh) * 2021-02-15 2022-10-21 爱恩斯生物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用于乳房重建的无细胞皮肤替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76439B1 (de) * 2000-04-27 2010-03-24 Corlife GbR Individuelle venenklappenprothese
DE10064948C1 (de) * 2000-12-20 2002-07-11 Auto Tissue Gmbh Verfahren zur Dezellularisierung von Fremdmaterial zur Herstellung von Bioprothese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387923A (zh) * 2002-07-11 2003-01-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异种无细胞真皮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JP3658385B2 (ja) * 2002-09-20 2005-06-08 佳宏 高見 皮膚の無細胞化方法、該方法による無細胞化真皮マトリック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マトリックスを用いた複合培養皮膚
CN100415309C (zh) * 2003-07-03 2008-09-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四医院 选择性去细胞猪皮在制备人体皮肤代替物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CN1522766A (zh) * 2003-09-05 2004-08-25 东南大学 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
JP3686068B2 (ja) * 2003-12-25 2005-08-24 佳宏 高見 皮膚の分離無細胞化方法、無細胞化真皮マトリック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無細胞化真皮マトリックスを用いた複合培養皮膚
US20050186286A1 (en) * 2004-02-25 2005-08-25 Yoshihiro Takami Skin decellularization method,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e employing said decellularization method, and composite cultured skin employing said matrix
CN1268401C (zh) * 2004-05-12 2006-08-09 四川大学 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257268C (zh) * 2004-07-22 2006-05-24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四医院 无细胞毒性猪去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及应用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7858A1 (zh) * 2008-03-24 2009-10-01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一种制备脱细胞基质的方法
CN101274106B (zh) * 2008-03-24 2011-11-09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一种制备脱细胞基质的方法
CN102462561A (zh) * 2010-11-19 2012-05-23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is软组织修复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981A (zh) * 2011-04-20 2011-09-14 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 一种软骨修复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178981B (zh) * 2011-04-20 2013-08-28 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 一种软骨修复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83726A (zh) * 2013-03-04 2013-05-08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肝脏组织脱细胞液
CN105188787A (zh) * 2013-03-15 2015-12-23 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基金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组织移植物去细胞化的方法
CN104174066A (zh) * 2013-05-22 2014-12-03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生物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9760A (zh) * 2013-05-22 2013-08-14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防粘连外科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2270A (zh) * 2013-05-22 2013-09-04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状外科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2271B (zh) * 2013-05-22 2014-11-05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疝气的外科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9760B (zh) * 2013-05-22 2014-11-05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防粘连外科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2272B (zh) * 2013-05-22 2014-11-19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具孔皮肤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2270B (zh) * 2013-05-22 2014-11-19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状外科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2271A (zh) * 2013-05-22 2013-09-04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疝气的外科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4068A (zh) * 2013-05-22 2014-12-03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型软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4069A (zh) * 2013-05-22 2014-12-03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骨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4069B (zh) * 2013-05-22 2016-06-29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骨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2272A (zh) * 2013-05-22 2013-09-04 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具孔皮肤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4068B (zh) * 2013-05-22 2016-02-17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型软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4066B (zh) * 2013-05-22 2016-02-17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生物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7564A (zh) * 2015-04-27 2015-08-26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一种引导尿道再生的功能性生物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6381A (zh) * 2015-06-18 2016-12-28 北京朗嘉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有序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256382A (zh) * 2015-06-18 2016-12-28 北京朗嘉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膀胱膜生物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139250A (zh) * 2016-07-29 2016-11-23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细胞异种神经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0871A (zh) * 2017-01-18 2017-06-23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胶原蛋白真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1071A (zh) * 2019-02-22 2019-05-31 上海仁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1071B (zh) * 2019-02-22 2021-08-17 上海仁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26393A (zh) * 2021-02-15 2022-10-21 爱恩斯生物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用于乳房重建的无细胞皮肤替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72511C (zh) 2008-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2511C (zh) 一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CN106860919B (zh) 交联脱细胞羊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ang et al. Regenerative porcine dermal collagen matrix developed by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technology: Role in accelerated wound healing
CN110384826B (zh) 一种由羊骨膜脱细胞基质制备的口腔引导骨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735685A (zh) 用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治疗组织
CN101954124B (zh) 含基底膜的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方法
CN109821071B (zh) 一种基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85019C (zh) 应用中和脱乙酰壳多糖海绵或中和脱乙酰壳多糖/胶原混合海绵的皮肤支架
Thorfinn et al. Bioreactor optimization of tissue engineered rabbit flexor tendons in vivo
Shukla et al. Acellular dermis as a dermal matrix of tissue engineered skin substitute for burns treatment
CN1954890A (zh) 一种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233623A (zh) 一种可用于组织工程皮肤生物支架的脱细胞羊膜的制备方法
CN102631706A (zh) 低免疫原性猪真皮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2178981B (zh) 一种软骨修复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890586B (zh) 一种同种异体生物乳房补片的制备方法
CN1193802C (zh) 双层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CN1788801A (zh) 具有生物相容性能的免拆除创面覆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97324C (zh) 组织工程自体复合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CN1234429C (zh)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14117597A2 (zh) 快速组织工程皮肤构建修复皮肤缺损的方法
Mohsina et al. Bioengineered acellular dermal matrices for the repair of abdominal wall defects in rats
CN1507925A (zh) 脱细胞、脱钙骨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应用
CN100496623C (zh) 异种脱蛋白骨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224429C (zh) 人工皮肤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569259A (zh) 组织工程自体角膜上皮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YANTAI ZHENGHAI BIO-TECH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ZHENGH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YANTAI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4006 No. 10,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engshan Road

Patentee after: YANTAI ZHENGHAI BIO-TE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4006 No. 10,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engshan Road

Patentee before: Zhengh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Yantai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4006 No.7 Nanjing Street,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TAI ZHENGHAI BIO-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006 No. 10,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engshan Road

Patentee before: YANTAI ZHENGHAI BIO-TE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