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4793A - 柔性连接衬底和折叠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连接衬底和折叠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4793A
CN1744793A CN200510090840.2A CN200510090840A CN1744793A CN 1744793 A CN1744793 A CN 1744793A CN 200510090840 A CN200510090840 A CN 200510090840A CN 1744793 A CN1744793 A CN 1744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nnector
flexible substrate
circuitry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908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6429C (zh
Inventor
大谷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44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4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64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642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8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hingeably connected rigi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e. connected by flexibl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15Grounding of printed circuits by connection to external groun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7Electric details
    • H05K2201/0707Shielding
    • H05K2201/0715Shielding provided by an outer layer of PCB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386Clip leads; Terminals gripping the edge of a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21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conductive adhesives
    • H05K3/323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conductive adhesives by applying an 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layer over an array of p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一种柔性连接衬底包括第一柔性衬底和第二柔性衬底。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将形成在第一电路衬底上的第一信号线电连接到形成在第二电路衬底上的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柔性衬底是用于接地的柔性衬底,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基本上相同的平面形状,并且处处包含导电材料。所述第二柔性衬底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路衬底上的多个接地点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上的多个接地点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和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在一个表面上彼此键合。

Description

柔性连接衬底和折叠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连接衬底(flexible connection substrate)和折叠式电子装置,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理想地用于诸如折叠式便携电话这样的折叠式便携终端中的柔性连接衬底,并且涉及使用此柔性连接衬底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电话已经取得了广泛应用,而在这些设备中,折叠式便携电话尤其被广泛使用。折叠式便携电话包括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这两个壳体被铰链可自由转动地链接在一起。上部壳体具有显示单元,用于从接收器和从接收到的声音产生声音的扬声器,以及用于这些元件的第一电路衬底。下部壳体具有包括用于输入的多个键的操作部件,用于收集发射声音的麦克风,以及用于这些元件的第二电路衬底。第一电路衬底和第二电路衬底由柔性连接衬底连接到彼此。在使用时,折叠式便携电话被放置在打开状态中,其中以铰链作为支点,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被打开到规定角度;在未使用时,折叠式便携电话被放置在关闭状态(折叠状态)中,其中两个壳体被放置成与彼此基本上紧密地接触。
柔性连接衬底例如包括:带状柔性基底材料;形成在基底材料上的诸如信号线这样的印刷配线图样以及接地图样(GND信号线);以及位于基底材料两端的连接器终端。连接器终端分别连接到第一电路衬底和第二电路衬底。通过这种方式,相同的信号经由柔性连接衬底被发送到第一电路衬底和第二电路衬底。此时,从电设计的立场来看,出现在第一电路衬底的GND电压与第二电路衬底的GND电压之间的任何电压差异都是不合需要的,因此,形成在柔性连接衬底上的接地图样的宽度和长度被设计成使得电压差异不出现。但是,涉及折叠式构造以及更紧凑的构造的考虑限制了折叠式便携电话中的接地图样的宽度和长度,产生了关于电路衬底的安全连接的可靠性的问题。
日本专利早期公布No.2003-110210公开了一种柔性连接衬底,其中接地图样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连接端上,并且通过独立于印刷配线板的印刷配线图样的跳线,在这些接地图样之间实现连接。通过此配置,印刷配线图样的接地图样通过跳线连接,从而电路衬底之间的地电压差异可被设置成所需的值。
在此配置中,跳线途经铰链。现存在具有多种铰链构造的折叠式便携电话,包括其中铰链内的跳线路由极成问题的折叠式便携电话。此外,由于诸如焊接这样的连接方法的限制,从制造立场来看,通过跳线进行连接不是优选的。
日本专利早期公布No.2004-104528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设备,其中除了第一电路衬底和第二电路衬底的接地线之外,配线(信号线)由第一柔性连接衬底相互连接,并且第一电路衬底和第二电路衬底中的每一个的接地线由第二柔性连接衬底连接。但是,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衬底是完全独立于彼此的构造,并且此公布只不过公开了信号线和接地线的独立连接。此外,在此无线电设备中,没有考虑用于在铰链中路由柔性连接衬底以便不干扰由铰链链接到一起的两个壳体的操作的构造。此外,该无线电设备没有考虑屏蔽由用于连接信号线的第一柔性连接衬底生成的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一种柔性连接衬底,其用于连接折叠式电子装置的两个壳体内的电路衬底中的每一个,并且不论铰链的构造如何,其都允许路由过铰链,此外,其消除了对例如用于跳线的焊接的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连接衬底和折叠式电子装置,其能够降低两个电路衬底之间的地电压的差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连接衬底,其具有这样一种构造,该构造具有屏蔽由第一柔性衬底生成的噪声的效果。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柔性连接衬底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柔性连接衬底,所述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用于在其内部容纳第一电路衬底;第二壳体,用于在其内部容纳第二电路衬底;以及铰链,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可自由转动的链接;所述柔性连接衬底经由所述铰链的内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衬底和所述第二电路衬底。本发明的柔性连接衬底包括:第一柔性衬底,用于将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路衬底上的第一信号线电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上的第二信号线;以及第二柔性衬底,其是用于接地的第二柔性衬底,具有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基本上相同的平面形状,其处处包含导电材料,并且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路衬底上的多个第一接地点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上的多个第二接地点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和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在一个表面上被键合在一起。
在此发明中,使用了其上只形成GND的第二柔性衬底,以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和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中的每一个的GND,所述第二柔性衬底与连接所述第一电路衬底和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所述第一柔性衬底相分离;并且未使用跳线。因此,所述第一电路衬底和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之间的地电压差异可被降低。
此外,在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所述柔性连接衬底中,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在其前表面的两端上具有连接到上部衬底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下部衬底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并且所述第二柔性衬底的前表面或后表面通过导电胶带键合到所述第一柔性衬底的后表面侧上的两端附近。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铰链区域中,键合不是由导电胶带实现的,因此可能实现这样一种配置,其中所述柔性连接衬底不影响所述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在上述发明中,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可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并且所述第二柔性衬底的前表面或后表面可通过导电胶带键合到所述第一柔性衬底的后表面侧的两端附近。
通过在所述铰链附近不用导电胶带键合,可实现一种柔性连接衬底,其不影响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或者,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在其前表面的两端上可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并且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可具有开口,所述导电材料在所述开口中被暴露,并且所述导电材料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附近的位置处被键合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地点。
或者,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在其前表面的两端上可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并且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可具有金属终端,所述金属终端连接到所述导电材料,并且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附近的位置处被焊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地点。虽然与通过导电双面胶带实现键合的情况相比,此类配置涉及更多工作时间,但是与使用导电双面胶带的情况相比,此配置导致较低的阻抗,因此从电的立场来看更适用于接地。
或者,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在其前表面的两端上可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并且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可具有开口,所述导电材料在所述开口中被暴露,并且所述导电材料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附近的位置处被各向异性导电膜(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地点。此配置允许使用薄的构造,因此适用于高密度封装。
或者,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在其前表面的两端上可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可包括第一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导电材料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附近的位置处被暴露;并且通过具有导电性的夹子,多个第一接地点的预定接地点可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口,并且多个第二接地点的预定接地点可连接到所述第二开口。此配置既可防止连接器的移出,又可建立接地连接。
或者,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可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使用铜箔作为所述导电材料的导电层和覆盖层(coverlay)顺序层叠在基底膜上;并且其中开口被提供在所述覆盖层中,以在将要连接到多个第一接地点之中的任何一个的点以及将要连接到多个第二接地点之中的任何一个的点处,暴露所述导电层。
此外,如前所述,本发明的所述柔性连接衬底是用于经过铰链内部电连接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电路衬底和第二电路衬底的柔性连接衬底,并且包括第一柔性衬底和第二柔性衬底,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和第二柔性衬底被配置为把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夹在中间。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在其前表面的两端上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第二连接器;并且将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路衬底上的第一信号线电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上的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包括第一衬底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基本上相同的平面形状,并且处处包含导电材料;以及第二衬底部件,其具有这样的平面形状,在以折叠部分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衬底部件的对称轴的情况下,第二衬底部件的平面形状与所述第一衬底部件线对称,并且所述第二衬底部件处处包含导电材料;从而所述折叠部分处的折叠引起所述第一衬底部件与所述第二衬底部件面对。所述第一衬底部件具有:第一连接部件,其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路衬底上的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点之中的任何一个;第二连接部件,其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上的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点之中的任何一个;第一连接器通孔,其尺寸允许所述第一连接器通过;以及第二连接器通孔,其尺寸允许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当在所述折叠部分处折叠,以使得所述第一衬底部件与第二衬底部件彼此面对,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分别经过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通孔之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被置于所述第一衬底部件和所述第二衬底部件之间。
在此配置中,所述第一柔性衬底的两个表面可被所述第二柔性衬底所覆盖,从而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可被所述第二柔性衬底的GND完全包围。
在上述构造中,所述第二柔性衬底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衬底部件可具有这样一种构造,其中使用铜箔作为导电材料的导电层和覆盖层相继层叠在基底膜上,并且开口可被提供在所述覆盖层中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处,以使得所述导电层被暴露。
本发明的所述折叠式电子装置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柔性连接衬底。
根据本发明,不需要跳线,因此不需要用于使用跳线的安全空间。从而,在折叠式电子装置中,不论铰链结构类型如何,所述第一电路衬底和所述第二电路衬底可经过所述铰链内部连接。此外,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GND和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GND由第二柔性衬底连接,所述第二柔性衬底与连接每个所述电路衬底之间的各种信号线的所述第一柔性衬底相分离,因此所述第一电路衬底和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之间的地电压差异可被降低。此外,放置接地点的自由程度可被提高(可在多个点处接地),并且不论铰链结构类型如何,都可实现连接。
此外,采用所述第一柔性衬底的两个表面被置于所述第二柔性衬底之间的构造,可实现同时降低由于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引起的每个电路衬底之间的地电压差异并且还屏蔽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生成的噪声的效果。
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考附图的描述中变得清楚,这些附图示出本发明的示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衬底的主要部件,以及折叠式电子装置的上部衬底和下部衬底;
图2A是从前表面看到的图1所示的柔性连接衬底的第一柔性衬底的平面图;
图2B是从后表面看到的图1所示的柔性连接衬底的第一柔性衬底的平面图;
图2C是从前表面看到的图1所示的柔性连接衬底的第二柔性衬底的平面图;
图2D是从后表面看到的图1所示的柔性连接衬底的第二柔性衬底的平面图;
图3A是沿图2C的3A-3A线所取的截面图;
图3B是沿图2C的3B-3B线所取的截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柔性连接衬底的平面图;
图5示出图4所示的柔性连接衬底,以及折叠式便携电话的上部衬底和下部衬底;
图6是示出采用夹子将柔性衬底接地的方法的示例的侧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柔性衬底的形成;
图8是采用图7所示的第二柔性衬底的柔性连接衬底的平面图;
图9示出图8所示的柔性连接衬底,以及折叠式便携电话的第一电路衬底和第二电路衬底;以及
图10是包含本发明的柔性连接衬底的折叠式便携电话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见图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衬底被示为包括第一柔性衬底102,其连接上部电路衬底100和下部电路衬底101。
此柔性连接衬底被用于图10所示的折叠式便携电话1中。折叠式便携电话1包括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这两个壳体被铰链13可自由转动地链接。上部壳体11包括:显示单元14;用于生成接收器声音和接收到的声音的扬声器15;以及用于这些元件的图1所示的上部电路衬底100。下部壳体12包括:操作单元,其包括用于输入的多个键18;用于收集发射声音的麦克风17;以及用于这些元件的图1所示的下部电路衬底101。上部电路衬底100和下部电路衬底101由柔性衬底互连。在使用时,折叠式便携电话1被放置在打开状态中,在该状态中,以铰链13作为支点,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被打开到规定角度,在未使用时,折叠式便携电话1被放置在关闭状态中,在该状态中,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以基本上紧密接触的方式彼此面对(折叠状态)。
图1所示的上部电路衬底100被安排在上部壳体11内部。下部电路衬底101被安排在下部壳体12内部。第一柔性衬底102将上部电路衬底100的信号线与下部电路衬底101的信号线连接。
在上部电路衬底100中,安放了诸如以下元件:连接到第一柔性衬底102的连接器103的连接器,显示系统模块的接口(I/F),用于操作显示系统的图像处理集成电路(IC)113,作为应对从IC 113生成的噪声的对策并且用于强化IC 113的焊接强度的金属屏蔽物105和106,以及存储器。显示系统模块包括诸如以下元件:构成上部壳体11的内表面的显示单元14的液晶显示元件(LCD)以及该液晶显示元件的背光灯,位于上部壳体11的外表面(背面)的LCD,以及摄像头模块110。
在下部电路衬底101中,安放了诸如以下元件:连接到第一柔性衬底102的连接器104的连接器,其他连接器109和116,无线电IC 111,基带IC 112,天线,作为应对从连接器109和各种IC 111和112生成的噪声的对策并且用于强化IC的焊接的金属屏蔽物107和108,以及GND垫115。在金属屏蔽物107或108的内部,提供了安装在衬底101上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无线电IC 111和基带IC 112可被提供在金属屏蔽物107或108内部。金属屏蔽物105、106、107和108被接地到衬底和焊点的GND,因此这些金属屏蔽物105、106、107和108的表面是GND电压。
上部电路衬底100和第一柔性衬底102由连接器连接,下部电路衬底101和第一柔性衬底102由连接器连接。通常,如图1所示的堆叠连接器(stacking connector)可用作此类连接器。
柔性连接衬底包括:具有各种信号线的第一柔性衬底102,用于连接安放在上部电路衬底100和下部电路衬底101上的各种部件;以及第二柔性衬底201,其与第一柔性衬底101分离地配制,并用于巩固上部电路衬底100和下部电路衬底101的接地(用于降低GND电压的差异)。
第一柔性衬底102的前表面在图2A中示出,其后表面在图1和图2B中示出。第一柔性衬底102形成为曲柄形状,其中在其末端具有第一连接端124的第一带状部件121以及在其末端具有第二连接端125的第二带状部件122通过中间部件123成为一体。连接器103还被提供在第一连接端124处,并且连接器104被提供在第二连接端125处。连接器103和104电连接到形成在带状部件121、中间部件123和带状部件122上的印刷配线图样。如图1所示,在第一柔性衬底102的前表面上提供的连接器103连接到在上部电路衬底100上提供的连接器,在第一柔性衬底102的前表面上提供的连接器104连接到在下部电路衬底101上提供的连接器。
第二柔性衬底201的前表面在图2C中示出,其后表面在图2D中示出。第二柔性衬底201形成为曲柄形状,其中在其末端具有第一连接端205的第一带状部件202以及在其末端具有第二连接端206的第二带状部件203通过中间部件204形成一体。覆盖层开口207被形成在第一连接端205的末端处,覆盖层开口208形成在第二连接端206的末端处。
第一柔性衬底102的第一带状部件121与第二柔性衬底201的第一带状部件202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和长度。第一柔性衬底102的第二带状部件122与第二柔性衬底201的第二带状部件203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和长度。中间部件123和204各自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和长度。但是,第二柔性衬底201的连接端205形成为大于第一柔性衬底的连接端124。第二柔性衬底201的连接端206也形成为大于第一柔性衬底102的连接端125,并且形状与其不同。如第二柔性衬底201的前表面上的对角阴影线所示,双面胶带209粘附到连接端205,以使得覆盖层开口207不被覆盖,并且双面胶带210也粘附到连接端206,以使得覆盖层开口208不被覆盖。
双面胶带未被应用在第二柔性衬底201的整个表面上,这是因为将双面胶带应用到经过折叠式便携电话的铰链的带状部件202和203以及中间部件204,将会妨碍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打开和关闭之时柔性连接衬底的弯曲。
以下参考图3A和图3B说明第二柔性衬底201的层构造,其中图3A是第一连接端205的截面图,图3B是第二连接端206的截面图。图2C所示的双面胶带209和210在图3A和图3B中被省略。除了覆盖层开口207和208部分外,第二柔性衬底201的层构造是这样一种构造,在该构造中,如图3A所示,铜箔层215通过粘合剂216键合到基底膜217,并且覆盖层213通过粘合剂214键合在铜箔层215之上。聚酰亚胺和作为聚酰亚胺的涂层的环氧树脂通常被用于覆盖层213。
如图3B所示,覆盖层开口207和208形成于其中的部分中的第二柔性衬底201的层构造包括基底膜217和通过粘合剂216键合到基底膜217上的铜箔层215。具有覆盖层213的部分不导电,并且每个电路衬底100和101的GND的接地实现在覆盖层开口207和208处。铜箔层215暴露在这些覆盖层开口207和208处,并且铜箔层215被镀有镍(Ni)和金(Au)以防止铜箔层215腐蚀。此外,带状部件202和203以及中间部件204处的铜箔层215的宽度被做得尽可能厚。
正如可从图3A和图3B所清楚理解地,第二柔性衬底201整体上具有一种层构造,在这种层构造中铜箔层215通过粘合剂216键合到基底膜217。
参见图4,柔性连接衬底300的平面图被示出,在该柔性连接衬底中上述第一柔性衬底102和第二柔性衬底201被粘附在一起。第一柔性衬底101的后表面堆叠在第二柔性衬底201的前表面上,并且两个衬底通过双面胶带209和210粘附在一起,其中双面胶带209和210已被应用到图2C所示的第二柔性衬底201的前表面。
根据本实施例的上部电路衬底100和下部电路衬底101之间的连接可如下文所述那样实现。
连接端124和125的后表面侧堆叠在第二柔性衬底201的前表面,并且通过双面胶带209和210键合,其中在连接端124和125的后表面侧之上,连接器103和104被安放在第一柔性衬底102中。诸如不锈钢板这样的刚性加固板通常安放在连接端124和125上,用于安放连接器103和104,从而可实现稳固的安放。在图4中,键合区域303和304表示通过上述双面胶带209和210进行粘附的点。此外,覆盖层开口301和302表示第二柔性衬底201的覆盖层开口207和208在其中实际被打开的开口。
最后,图1中的上部电路衬底100和下部电路衬底101之间的连接是利用连接器103和104通过柔性连接衬底300实现的。然后图4中的覆盖层开口301和302被用导电胶带粘附到电路衬底100和101中的每一个的接地部分。通过采用此配置,上部电路衬底100和下部电路衬底101的GND可通过用柔性连接衬底300来连接在一起。
图5示出实际示例。如图5所示,以一个覆盖层开口作为键合区域401,柔性连接衬底300的一端通过导电胶带粘附到上部电路衬底100上的金属屏蔽物106。以覆盖层开口作为键合区域402,柔性连接衬底300的另一端通过导电胶带粘附到下部电路衬底101上的金属屏蔽物107。本实施例中对导电胶带的这一使用允许了上部电路衬底100的GND和下部电路衬底101的GND之间的极为简单的连接。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柔性连接衬底300具有这样一种构造,在该构造中第一柔性衬底102粘附到第二柔性衬底201,该第二柔性衬底201是分开配制的,并且用于强化上部电路衬底100和下部电路衬底101之间的接地(以降低GND电压差异)。此柔性连接衬底300的特征在于优秀的柔韧性。此外,由于不将跳线用于GND的连接,因此就不需要保留用于使用跳线的空间。由于上述特点,不论折叠式便携电话的铰链构造如何,上部电路衬底100和下部电路衬底101都能经过铰链内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通过在柔性连接衬底300和形成在电路衬底100和101上的金属屏蔽物106和107之间键合来进行接地强化的方法。以下说明涉及通过其他方法进行接地的方法,这些方法涉及柔性连接衬底的形状和接地区域的设计。
这里描述了三个修改,这三个修改与图5中所说明的示例中的形式不同,在图5所描述的形式中,柔性连接衬底300的覆盖层开口301和302通过导电双面胶带粘附到电路衬底100和101的金属屏蔽物106和107。
在第一修改中,图4中所示的覆盖层开口301和302被修改成可被焊接的金属终端。在此修改中,用于接地强化的第二柔性衬底201可被焊接到电路衬底的GND。因为在此修改中,在柔性衬底的连接中包括了焊接工作,所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由导电双面胶带实现的键合方法相比,需要更多工作时间。但是,与导电双面胶带相比,焊料具有更低的阻抗,因此从电的立场来看更适于接地。
在第二修改中,第二柔性衬底201的铜箔暴露点(覆盖层开口)是通过用已知的ACF(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到电路衬底来接地的。在此方法中,与采用焊接或双面胶带的构造相比,接地区域可用更薄的结构来完成。因此,在接地区域上产生了盈余空间,并且此空间在要求高密度封装的便携电话中极为有用。
第三修改是采用导电夹451的接地方法,如图6所示。图6示出一部分的截面图,在该部分中,柔性连接衬底300和上部电路衬底100(下部电路衬底101)通过连接器103(104)连接,所述上部电路衬底100(下部电路衬底101)是印刷板。柔性连接衬底300具有覆盖层开口450,其中覆盖层开口被安排在与图4和图5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这些覆盖层开口是铜箔暴露点。GND垫452位于电路衬底100(101)上,并且这些GND垫452和覆盖层开口450被用例如金属制成的导电夹451夹在一起,且柔性连接衬底300和印刷板100(101)置于其间。GND垫452通过夹子451连接到柔性连接衬底300。此方法同时允许了GND连接并防止了连接器103(104)的移出。
接下来示出一个示例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促使图2所描述的第二柔性衬底201充当第一柔性衬底102的屏蔽物。在第一柔性衬底102中,到LCD的信号线,比如数据总线或时钟线,从下部电路衬底101经过。所公知的是,当这些信号线在操作时,导致无线电灵敏度抑制的辐射噪声被从第一柔性衬底102的前表面产生。
在现有技术中,银浆或银膜被印在第一柔性衬底102上,以便屏蔽噪声。银浆或银膜硬化了第一柔性衬底102,可导致由折叠式便携电话的打开和关闭引起的线断裂。此浆或膜与第一柔性衬底102上的GND部分连接,以与上部和下部电路衬底的GND连接。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与信号线的平衡,第一柔性衬底102上提供的GND连接部件只能在极窄的范围内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柔性衬底提供与此银膜或银浆等同的功能。
参见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柔性衬底500的平面图。第二柔性衬底500具有与前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二柔性衬底201相同的层配置,但是具有修改后的外部形状。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二柔性衬底500由以下部件组成:第一衬底部件501,其具有与第一柔性衬底102大致相同的平面外部形状;以及第二衬底部件501,其所具有的平面外部形状在以折叠部分作为相对于此第一衬底部件501的对称轴的情况下,与第一衬底部件501线对称。
覆盖层开口504位于第一衬底部件501的一个末端部件上,其位置对应于上部电路衬底100的规定接地点。覆盖层开口507位于第一衬底部件501的另一个末端部件上,其位置对应于下部电路衬底101的规定接地点。此外,具有允许连接器103和104通过的尺寸的连接器通孔505和506被提供在第一衬底部件501的对应于第一柔性衬底102的连接器103和104中每一个的位置处。
第一柔性衬底102与第二柔性衬底500堆叠并键合,以使得连接器103和104经过第二柔性衬底500的连接器通孔505和506。在此状态下,第二柔性衬底500在折叠部分503处折叠,并且第二衬底部件502被导致粘附,以使得与第一柔性衬底102的后表面紧密接触。
从而如图8所示,获得了柔性连接衬底600,其具有这样一种构造,在该构造中,第一柔性衬底102的两个表面被第二柔性衬底500包围,从而第一柔性衬底102被完全包围在第二柔性衬底500的GND内。在接地区域像前述实施例中那样被屏蔽后,GND垫被配制,并且通过使用焊接或ACF连接,在上部电路衬底和下部电路衬底处实现了接地。通过这种方式,柔性连接衬底600可具有第一柔性衬底102的屏蔽效应,同时可实现上部电路衬底和下部电路衬底的GND连接。
图9示出柔性连接衬底600连接到折叠式便携电话的上部电路衬底100和下部电路衬底101时的状态。在图9中,接地区域601表示通过导电胶带在图8所示的柔性连接衬底600的一个末端部件中提供的覆盖层开口504处与上部电路衬底100上的金属屏蔽物106键合的点。接地区域602表示通过导电胶带在柔性连接衬底600的另一末端部件处提供的覆盖层开口507处与下部电路衬底101上的GND垫115键合的点。
前述说明涉及本发明对折叠式便携电话的应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应用到各种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个人电脑,这种电脑具有折叠式构造,其中两个壳体被铰链链接,并且每个壳体具有电路衬底。
虽然已经详细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11)

1.一种柔性连接衬底,其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所述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用于在其内部容纳第一电路衬底;第二壳体,用于在其内部容纳第二电路衬底;以及铰链,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可自由转动的链接;所述柔性连接衬底经由所述铰链的内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衬底和所述第二电路衬底;并且所述柔性连接衬底包括:
第一柔性衬底,用于将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路衬底上的第一信号线电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上的第二信号线;以及
第二柔性衬底,用于接地,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基本上相同的平面形状,其处处包含导电材料,并且其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路衬底上的多个第一接地点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上的多个第二接地点中的任何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和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在一个表面上被键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衬底,其中:
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在其前表面的两端上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并且
所述第二柔性衬底的前表面或后表面通过导电胶带键合到所述第一柔性衬底的后表面侧上的两端附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衬底,其中:
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在其前表面的两端上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并且
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具有开口,所述导电材料在所述开口中被暴露,所述导电材料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附近的位置处被键合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地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衬底,其中:
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在其前表面的两端上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并且
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具有金属终端,所述金属终端连接到所述导电材料,并且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附近的位置处被焊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地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衬底,其中:
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在其前表面的两端上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并且
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具有开口,所述导电材料在所述开口中被暴露,所述导电材料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附近的位置处被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地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衬底,其中:
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在其前表面的两端上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
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具有第一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导电材料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附近的位置处被暴露;并且
通过具有导电性的夹子,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点的预定接地点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口,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点的预定接地点连接到所述第二开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衬底,其中
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使用铜箔作为所述导电材料的导电层和覆盖层顺序层叠在基底膜上;并且
在所述覆盖层中提供了开口,以在将要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点之中的任何一个的点以及将要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点之中的任何一个的点处,暴露所述导电层。
8.折叠式电子装置的一种柔性连接衬底,所述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包括:第一壳体,用于在其内部容纳第一电路衬底;第二壳体,用于在其内部容纳第二电路衬底;以及铰链,用于可自由转动地链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柔性连接衬底经由所述铰链的内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衬底和所述第二电路衬底;所述柔性连接衬底包括:
第一柔性衬底,其在前表面的两端上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第二连接器;并且其将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路衬底上的第一信号线电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上的第二信号线;以及
第二柔性衬底,其包括第一衬底部件以及第二衬底部件,所述第一衬底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基本上相同的平面形状,并且处处包含导电材料;所述第二衬底部件具有这样的平面形状,在以折叠部分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衬底部件的对称轴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衬底部件的平面形状与所述第一衬底部件线对称,并且处处包含导电材料;从而所述折叠部分处的折叠引起所述第一衬底部件与所述第二衬底部件面对;
其中
所述第二柔性衬底的所述第一衬底部件具有:第一连接部件,其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路衬底上的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点之中的任何一个;第二连接部件,其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上的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点之中的任何一个;第一连接器通孔,其尺寸允许所述第一连接器通过;以及第二连接器通孔,其尺寸允许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并且
当在所述折叠部分处折叠,以使得所述第一衬底部件与第二衬底部件彼此面对,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分别经过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通孔之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被置于所述第一衬底部件和所述第二衬底部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连接衬底,其中所述第二柔性衬底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衬底部件具有这样一种构造,在该构造中,使用铜箔作为所述导电材料的导电层和覆盖层相继层叠在基底膜上,并且开口被提供在所述覆盖层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处,以使得所述导电层被暴露。
10.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用于在其内部容纳第一电路衬底;
第二壳体,用于在其内部容纳第二电路衬底;
铰链,用于可自由转动地链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柔性连接衬底,用于经由所述铰链的内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衬底和所述第二电路衬底;
其中所述柔性连接衬底包括:
第一柔性衬底,用于将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路衬底上的第一信号线电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上的第二信号线;以及
第二柔性衬底,用于接地,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基本上相同的平面形状;其处处包含导电材料;并且其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路衬底上的多个第一接地点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上的多个第二接地点中的任何一个;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和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在一个表面上被键合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位置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位置处。
11.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用于在其内部容纳第一电路衬底;
第二壳体,用于在其内部容纳第二电路衬底;
铰链,用于可自由转动地链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柔性连接衬底,用于经由所述铰链的内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衬底和所述第二电路衬底;
其中所述柔性连接衬底包括:
第一柔性衬底,其在前表面的两端上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衬底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衬底的第二连接器;并且其将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路衬底上的第一信号线电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上的第二信号线;以及
第二柔性衬底,其包括第一衬底部件以及第二衬底部件,所述第一衬底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基本上相同的平面形状,并且处处包含导电材料;所述第二衬底部件具有这样的平面形状,在以折叠部分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衬底部件的对称轴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衬底部件的平面形状与所述第一衬底部件线对称,并且处处包含导电材料;其中所述折叠部分处的折叠引起所述第一衬底部件与所述第二衬底部件面对;
其中
所述第二柔性衬底的所述第一衬底部件具有:第一连接部件,其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路衬底上的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点之中的任何一个;第二连接部件,其连接到形成在所述第二电路衬底上的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点之中的任何一个;第一连接器通孔,其尺寸允许所述第一连接器通过;以及第二连接器通孔,其尺寸允许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并且
当在所述折叠部分处折叠,以使得所述第一衬底部件与第二衬底部件彼此面对,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分别经过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通孔之后,所述第一柔性衬底被置于所述第一衬底部件和所述第二衬底部件之间。
CNB2005100908402A 2004-09-03 2005-08-16 柔性连接衬底和折叠式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642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56424A JP4552565B2 (ja) 2004-09-03 2004-09-03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及び折り畳み式電子機器
JP2004256424 2004-09-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4793A true CN1744793A (zh) 2006-03-08
CN100546429C CN100546429C (zh) 2009-09-30

Family

ID=35427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084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6429C (zh) 2004-09-03 2005-08-16 柔性连接衬底和折叠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89975B2 (zh)
EP (1) EP1633173B1 (zh)
JP (1) JP4552565B2 (zh)
CN (1) CN100546429C (zh)
DE (1) DE602005019264D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5149A (zh) * 2009-07-06 2011-01-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移动终端
CN102348340A (zh) * 2010-07-26 2012-02-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多层柔性电路板的方法
US8115856B2 (en) 2008-03-25 2012-02-1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mera module
CN102422725A (zh) * 2009-05-11 2012-04-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信号线路及电路基板
CN101562271B (zh) * 2007-11-29 2013-03-13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在柔性衬底上具有浮动的导向元件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天线组件及相关方法
CN106157821A (zh) * 2015-04-03 2016-11-2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器件
CN108347825A (zh) * 2017-12-15 2018-07-3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777912A (zh) * 2018-06-26 2018-11-09 芜湖纯元光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弯折电路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6197B2 (ja) 2005-02-25 2011-10-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装置
JP2007266240A (ja) * 2006-03-28 2007-10-11 Fujitsu Ltd 電子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EP2008450B1 (en) 2006-04-14 2017-02-15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recordings
JP2007299623A (ja) * 2006-04-28 2007-11-15 Optrex Corp 折り畳み式電気機器の接続基板
US8185849B2 (en) * 2006-10-11 2012-05-22 Zuken Inc. Electr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 CAD system, device thereof,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4642004B2 (ja) * 2006-11-22 2011-03-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7839656B2 (en) * 2007-06-15 2010-11-2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Shielded circuit assembly and method
KR101415567B1 (ko) 2007-12-11 2014-07-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인쇄 회로막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1616538B (zh) * 2008-06-27 2011-07-2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柔性印刷线路模组
EP2199920B1 (en) * 2008-12-22 2013-09-18 Huawei Devic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adio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data terminal device
US8879273B2 (en) * 2010-12-23 2014-11-04 Sony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and cas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JP2013179574A (ja) * 2012-01-30 2013-09-09 Panasonic Corp 撮像装置
KR20190124280A (ko) * 2017-03-09 2019-11-04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소비자 전자 제품용 메인보드 및 단말기
US10257933B1 (en) * 2017-09-26 2019-04-09 Google Llc Transverse circuit board to route electrical traces
KR102661592B1 (ko) * 2018-10-23 2024-04-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인쇄 회로 기판의 그라운드 층 및 인쇄 회로 기판의 그라운드 층을 전기적으로 연결하는 도전성 구조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613054B1 (ko) * 2018-10-24 2023-1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도전 시트와 연결된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469635B1 (en) * 2019-01-23 2019-11-05 Motorola Mobility Llc Hinge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hambers accommodating a dynamic flexible substrate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s
KR102640610B1 (ko) 2019-02-19 2024-02-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합된 접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JP7345134B2 (ja) * 2019-10-03 2023-09-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7483354B2 (ja) 2019-11-27 2024-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WO2023105767A1 (ja) * 2021-12-10 2023-06-15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TWI815544B (zh) * 2022-07-08 2023-09-1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模組
EP4344176A1 (en) * 2022-08-08 2024-03-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63535A (en) * 1957-12-16 1960-12-06 Sanders Associates Inc Shielded printed circuit electrical component
JPS62120376U (zh) * 1986-01-22 1987-07-30
JPS63227096A (ja) * 1987-03-17 1988-09-21 株式会社東芝 フレキシブル印刷配線板のシ−ルド装置
SE468573B (sv) * 1991-06-14 1993-02-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nordningar med boejliga, ytorienterade striplineledningar samt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av en saadan anordning
JP2887961B2 (ja) * 1991-07-23 1999-05-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のシールド処理方法
JPH0541175U (ja) * 1991-10-31 1993-06-01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多層ハイブリツドic装置
JP3301774B2 (ja) * 1992-03-12 2002-07-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機器の収容筐体とその成形方法及び金型
US5262590A (en) * 1992-04-27 1993-11-16 Sheldahl, Inc. Impedance controlled flexible circuits with fold-over shields
JP2522194B2 (ja) * 1993-12-30 1996-08-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シ―ルド付信号線
JP2658935B2 (ja) * 1994-12-30 1997-09-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ヒンジ構造を有する電子装置
US5795299A (en) * 1997-01-31 1998-08-18 Acuson Corporation Ultrasonic transducer assembly with extended flexible circuits
US5978210A (en) * 1997-10-01 1999-11-02 Dell Computer Corporation Two-piece flex circuit bobbin for portable computers
US6255582B1 (en) * 1999-03-29 2001-07-0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shielding ground plane of a flex cable to a grounding pad on a printed wire board
JP3760973B2 (ja) * 1999-09-06 2006-03-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2002141618A (ja) * 2000-10-31 2002-05-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及び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を有する折畳式携帯電話端末
US6990355B2 (en) * 2000-06-30 2006-0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foldable cell phone terminal
JP2002027066A (ja) * 2000-07-06 2002-01-25 Nec Saitama Ltd 折り畳み形携帯無線機
JP3717769B2 (ja) * 2000-08-22 2005-11-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折畳式携帯電話端末
GB2401492B (en) * 2000-10-13 2005-03-30 Nokia Corp Apparatus for routing a flexible circuit
JP2002171047A (ja) 2000-12-04 2002-06-14 Canon Inc 電子機器および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実装方法
TW519785B (en) 2000-12-20 2003-02-0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Folding-type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two base members hinge-connected by a hinge connector with an FPC
JP2002368440A (ja) * 2001-06-06 2002-12-20 Toshiba Corp 折り畳み型電子機器とそのフレキシブル基板
JP2003110210A (ja) * 2001-07-26 2003-04-11 Toshiba Corp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及び折り畳み形電子機器
TW520809U (en) * 2001-09-28 2003-02-11 Molex Inc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JP4313560B2 (ja) * 2001-10-31 2009-08-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
JP2004104528A (ja) 2002-09-10 2004-04-02 Toshiba Corp 無線機
JP4319385B2 (ja) * 2002-10-10 2009-08-26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フレキシブル基板
US7001193B2 (en) * 2003-11-26 2006-02-21 Molex Incorporated Hinge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2271B (zh) * 2007-11-29 2013-03-13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在柔性衬底上具有浮动的导向元件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天线组件及相关方法
US8115856B2 (en) 2008-03-25 2012-02-1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mera module
CN102422725A (zh) * 2009-05-11 2012-04-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信号线路及电路基板
CN101945149A (zh) * 2009-07-06 2011-01-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移动终端
CN101945149B (zh) * 2009-07-06 2014-11-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移动终端
CN102348340A (zh) * 2010-07-26 2012-02-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多层柔性电路板的方法
CN102348340B (zh) * 2010-07-26 2014-09-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多层柔性电路板的方法
CN106157821A (zh) * 2015-04-03 2016-11-2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器件
CN108347825A (zh) * 2017-12-15 2018-07-3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347825B (zh) * 2017-12-15 2020-06-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777912A (zh) * 2018-06-26 2018-11-09 芜湖纯元光电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弯折电路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46429C (zh) 2009-09-30
US20060050490A1 (en) 2006-03-09
JP4552565B2 (ja) 2010-09-29
US7589975B2 (en) 2009-09-15
JP2006073840A (ja) 2006-03-16
EP1633173B1 (en) 2010-02-10
DE602005019264D1 (de) 2010-03-25
EP1633173A1 (en) 2006-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4793A (zh) 柔性连接衬底和折叠式电子装置
US7948768B2 (en) Tape circuit substrate with reduced size of base film
CN101543145B (zh) 电路板模块及制造方法
CN109688691B (zh) 柔性电路板、光收发组件及光模块
CN102316664A (zh) 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TW201543754A (zh) 通訊系統之纜線連接器組件
CN100370603C (zh) 半导体芯片的安装结构体、液晶装置和电子装置
JP2003272774A (ja) Fpc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11877392B2 (en) Flexible wiring board,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976557A (zh) 电路基板装置及基板间的连接方法
CN113573473A (zh)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714882B (zh) 移动终端及柔性线路板
JP2001068907A (ja) Fpcケーブルおよびfpc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KR101466605B1 (ko) Fpcb 임피던스 케이블을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기
CN109951951B (zh) 印刷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US200501332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e shielding and routing on a substrate
CN1298203C (zh) 电路装置
CN11231198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225790A (zh) 电子器件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5430896A (zh)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KR20100001809A (ko) 굴곡성 회로 기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카메라 모듈
CN114078943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3744334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H1010565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8123915U (zh) 一种fpc连接高速数据传输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