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3231A - 零件供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零件供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3231A
CN1633231A CNA2005100040029A CN200510004002A CN1633231A CN 1633231 A CN1633231 A CN 1633231A CN A2005100040029 A CNA2005100040029 A CN A2005100040029A CN 200510004002 A CN200510004002 A CN 200510004002A CN 1633231 A CN1633231 A CN 1633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base band
strip
inner chamber
electromagnet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040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远藤真一郎
安藤孝
藤原弘之
长泽雄二
今野宏则
今川宏明
平井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33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3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S156/934Apparatus having delaminating means adapted for delaminating a specified article
    • Y10S156/941Means for delaminating semiconductive produ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1Methods of delaminating, per se; i.e., separating at bonding 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1Methods of delaminating, per se; i.e., separating at bonding face
    • Y10T156/1105Delaminating process responsive to feed or shape at delamin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44Means bringing discrete articles into assembled relationship
    • Y10T156/1768Means simultaneously conveying plural articles from a single source and serially presenting them to an assembly st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9Delamina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9Delaminating means
    • Y10T156/1906Delaminating means responsive to feed or shape at delamin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9Delaminating means
    • Y10T156/1978Delaminating bending means
    • Y10T156/1983Poking delamina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9Delaminating means
    • Y10T156/1994Means for delaminating from release surface

Abstract

提供一种供应带状的零件托架的装置(101)。零件托架(102)的一面具有收容零件的内腔(116)。第一和第二导向板(106、107)导向零件托架的一面。可动板(109)配置在第一和第二导向板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第一位置位于第一导向板附近并形成零件取出区域(111),第二位置位于第二导向板附近。可动板(109)具有拉伸部(112)。这个拉伸部(112)在可动板位于第一位置时,在零件托架一面附近至少沿着零件托架长度方向的边缘压住可动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的零件(102)。

Description

零件供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等电路板上的零件输送到零件安装装置的零件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图9表示用于电路板上安装电气零件的以往的零件安装装置10。安装装置10包括:供应电气零件12的零件供应部11、从零件供应部11取出零件12并把该零件12安装在电路板14的安装头13、把安装头13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的输送装置15、识别保持在安装头13的零件位置(水平位置和角度位置)的识别装置16(相机)、把电路板14输送到零件安装装置10并保持在该零件安装装置内的基板保持装置17和控制整个零件安装装置10工作的控制部18。
零件供应部11支撑一个以上的零件箱19。各个零件箱19支撑着保持电气零件的带子被卷绕的卷筒20。安装头13具有吸引而保持零件12的吸引嘴(套管)21。吸引嘴21与控制角度部22机械联结,为了调整保持在该吸引嘴21的零件12的角度位置,围绕图中表示的平行于Z轴的垂直轴为中心旋转。输送装置15为了水平方向移动安装头13,具有X轴输送部件23和Y轴输送部件24。电路板14输送到零件安装装置之前已经装有一个以上电气零件的基板的情形。此时,在该零件上可以安装别的零件。识别保持在吸引嘴21的零件12的识别装置16与图像处理装置25电连接,在那里,用识别装置16摄影的图像被利用于零件是否正确保持在吸引嘴。
这样构成的零件安装装置10的工作中,安装的零件是由零件供应部11的零件箱19输送到零件供应位置(区域)。安装头13移动到零件供应部的上面,在那里,吸引嘴向零件12下降而吸引该零件。接着,吸引嘴21和零件一起上升。然后,安装头13由输送装置15输送到给定的位置,在那里与识别装置16面对。识别装置16进行保持在吸引嘴21的零件12的图像的摄影。摄影的图像被传送到图像处理装置25。图像处理装置25进行给定的图像处理,进行零件的水平位置偏差和角度偏差的计算后传送到控制部18。利用计算的位置偏差,控制部18向移动中的安装头13进行姿势调整。其结果,零件12正确地配置在电路板14上面,然后,由吸引嘴21的下降动作安装在基板上。
图10和图11表示零件箱19。如图11清楚表示,零件12隔一定间隔收容在带钢或带形状的零件托架26上。比如,零件托架26具有较厚的底座带28。底座带28在一面按一定间隔形成多个内腔29或凹面,各个内腔29里收容电气零件12。为了防止零件12从内腔29落下和灰尘进入内腔29,底座带28的上述的一面覆盖粘贴有带钢形状的头部带30。零件供应部11的工作中,头部带30在到达零件供应部之前间歇地被剥开,由此,吸引嘴21可以选取内腔内的零件。还有,底座带28具有按一定间隔形成的穿孔31。
如图12所示,零件箱19具有形成零件托架26输送经路33的主构架32(以虚线表示)。构架32包括:支撑可以安装和拆卸零件供应卷筒20的支撑轴34、从底座带剥开头部带给吸引嘴而露出零件的闸门机构35、间歇供应带的供应机构36、驱动旋转卷筒的卷筒驱动机构38和导向从头部带分离的底座带的带导向部39。
如图13A~图13C和图14A~图14D所示,闸门机构35具有固定导向件40,沿着该固定导向件,零件托架26输送在该固定导向件下面。固定导向件40具有沿着箭头43所示的托架输送方向,在上流和下流,隔一定间隔配置的上流导向板41和下流导向板42,这些导向板之间形成开口部44。板状的可动导向板或闸门45配置在上流导向板41和下流导向板42之间。这个闸门45可以在上流导向板41附近的第一位置和下流导向板42附近的第二位置之间,沿着托架输送方向或相反方向移动。第一位置是闸门45开放零件取出位置46,由此吸引嘴可以选取零件的位置。另外,第二位置是闸门45关闭零件取出位置46,由此禁止吸引嘴选取零件的位置。为此,闸门45可驱动连接在供应机构36(参照图12),对此以后进行说明。可动闸门45形成有横向延伸的长孔70,通过这个长孔剥开的头部带引向卷筒37。
如图15所示,卷筒驱动机构38具有支撑轴47,卷筒37可旋转自由地套在这个支撑轴上。轴47连接在工作操纵杆48和卷取操纵杆49。另外,工作操纵杆48为了使闸门45移动,联结在链系50的一端。还有,卷取操纵杆49的自由端部联结在偏置弹簧51,操纵杆47、48受箭头52所示的方向(图中为逆时针方向)拉力。单向离合器53设在轴47和卷筒37之间,这个卷筒37可以跟随图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操纵杆48、49的旋转,但不能跟随逆时针方向的操纵杆的旋转。即工作操纵杆48克服偏置弹簧5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卷筒37向同一方向旋转,卷取给定长度的已剥开的头部带。另一方面,工作操纵杆48由于偏置弹簧51的作用向逆时针旋转时,卷筒37不会旋转而停止。
如图16所示,间歇输送零件的供应机构36具有轴52,在该轴上套有转动杆53。转动杆53通过支点54连接在链系50(参照图15)的另一端,链系50以轴54为中心可以自由旋转。转动杆53具有传动元件55或杆,这个传动元件55配合在闸门45。闸门45具有侧板56。侧板56上有U字形状的切口47,在这个切口与传动元件55配合。从而,如果转动杆53旋转,则闸门45向托架的输送方向43或相反方向移动。
为了间歇输送底座带,供应轮58和利用多个螺栓固定在该供应轮58的棘爪轮60等通过单向离合器61以轴52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撑着。这个单向离合器61具有使供应轮58和棘爪轮59只跟随转动杆53的逆时针方向62的旋转,而不能向顺时针方向63旋转的功能。另外,棘爪轮59在其外围具有多个棘齿64。
棘爪操纵杆65旋转自如地固定在转动杆53并啮合在棘爪轮59的棘齿64。另一方面,停止操纵杆66旋转自如地固定在构架并啮合在棘爪轮59的棘齿64,防止轮58和轮59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而允许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为了和轮58的旋转同步输送底座带28,供应轮58的外围形成多数的齿67,这些齿67啮合在底座带28的穿孔31。
工作时,如图15所示,工作操纵杆48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卷筒37向同一方向旋转,卷取已经剥开的头部带。与此同时,头部带在闸门45的长孔70附近从底座带剥开给定长度。另外,如图16所示,转动杆53向箭头63方向旋转,使闸门45移动到零件托架输送方向43的相反的一侧,在零件取出位置46上零件12向吸引嘴21露出。由于转动杆53向箭头63方向旋转,棘爪操纵杆59在棘爪轮65的几个齿64上面移动。此时,停止操纵杆66维持和一个齿的啮合状态。因此,棘爪轮59不会和供应轮58一起旋转,而停在同一位置。
回到图15,如果工作操纵杆48被解放,该工作操纵杆48由于受弹簧51的力而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如图16所示,链系50使转动杆5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转动杆53的旋转,和棘爪轮59的齿59啮合的棘爪操纵杆65使棘爪轮59和供应轮58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停止操纵杆66在棘齿64上移动,允许棘爪轮59的旋转。另外,由于传动元件55的旋转,闸门向箭头43方向移动。
由于供应轮58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依靠穿孔31和齿67的啮合,底座带28向箭头43移动给定的距离。其结果,后部接续的内腔29和收容在该内腔的零件移动到零件取出位置46。重复以上的动作,用零件托架26输送的零件间歇地由吸引嘴21取出,安装在电路板。
供应在带子的电气零件的尺寸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比较小的零件有1.0mm×0.5mm×0.5mm或0.6mm×0.3mm×0.3mm大小。于是,一般来说,各个零件以稳定的状态(大的面向着垂直方向)收容在内腔中。但是,特别小而重量轻的零件由于包含在零件供应箱中的驱动机构或包含在其他装置的驱动机构传递过来的振动而在内腔内跳动或跳回。
因此,如果头部带从底座带被剥开,如果这个状态下没有替代头部带的部件,则有时零件变为使大的面对水平方向直立的状态。此时,直立状态的零件不仅不能正确安装在电路板上,而且吸引嘴的真空吸引也变为难。为了防止这种事态,种种技术开发了零件取出位置附近的机构。作为一例有如图13A至图13D所示的,上部导向部件分离成两个导向板41、42。另外,闸门45设在导向板41和42之间,移动在邻接上流一侧的导向板41的第一位置和邻接在下流一侧的导向板42的第二位置之间。
根据这样的结构,如图13A所示,闸门45位于第一位置时,电气零件(图中未示)在闸门45与第二导向板42之间露出,由吸引嘴取出。如果结束取出零件动作,闸门45回到邻接第二导向板42的第二位置。然后,托架26前进给定的距离,后续的零件12输送到零件取出位置46。此时,如图所示,零件被闸门45覆盖,可以防止变为直立状态。接着,如图13C所示,闸门45移动到第一导向板41附近的第一位置,由吸引嘴可以取出零件。
这样的动作中,如图14A至图14C所示,闸门45和卷筒的同步旋转而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头部带30从底座带28剥开。于是,如果闸门45远离零件,则底座带28的露出部分受到振动。因此,零件12在内腔29内跳动或跳回,有可能使吸引嘴的以后的真空吸引变为困难。
另外,柔软的底座带为用于输送如0.6mm×0.3mm大小的芯片时(0603芯片),如图14D所示,如果闸门45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则拉出底座带28的露出部分,把那个部分夹在第二导向板42之间,会导致零件托架26的输送不良。
其外,由种种研究表明:传递到零件取出位置的振动依赖于底座带离开供应轮区域的第二导向板附近的底座带部分的变形。具体地说,如图17所示,以往的录音机中,第二导向板42设计成作用于离开啮合的底座带28的摩擦最小。另外,使离开啮合的底座带28往下的,配置在第二导向板42下游侧的第三导向板71配置成使供应轮58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72。为此,离开啮合的底座带28向几乎平行于供应轮58切线方向移动。可是,离开啮合的弯曲的带子28增加振动,其增加的振动传递到零件取出位置的底座带28的其他部分,可以使内腔内的零件处于直立状态。
还有,为了防止零件的跳动的别的方法公开在特开平9-186487号公报中。具体说明的话,在这个方法中,如图18所示,在带子输送的路径的下面,在剥开位置(剥开区域)与取出位置(取出区域)之间的区域里设置吸引头部带剥开部分的零件并把该零件保持在内腔内给定位置的永久磁铁75。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由于振动或头部带的剥开所产生的静电而引起的零件的跳动或内腔中的落下。
另一方面,通常,安装在电路板的电气零件,在电极上具有磁性的材料,因此,电气零件可以吸引在磁铁上。可是,镀钯的电极时,或零件本身非常小时,零件与磁铁之间磁力很小。但是,如果磁场强度加强到100高斯,则那样小的零件也可以吸引在磁铁上。
另外,为了使存在磁性吸引力的情况下也容易地取出零件,在零件取出位置46的下方配置虚线表示的推力销(顶杆)76。推力销76与工作操纵杆48机械性联接,操纵杆48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使推力销76向上移动。另外,如图19所示,对应于磁铁75的部分有通孔77,以便使推力销76与零件的下面接触并推向上方。
从而,推力销76具有使吸引嘴21有效取出零件12的功能,但这样的结构为了使吸引嘴21取出零件12需要更大的吸引力F2。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如果加大磁铁75的吸引力F1就吸引嘴21的取出零件12变为困难。另外,形成在零件取出位置46周围的磁场有可能影响保持在吸引嘴21的零件的姿势。
还有,由于内腔内的零件的跳动,零件与推力销接触点可能有变化。此时,大的零件可以保持对吸引嘴的正确姿势,但小的零件有可能以不正确姿势保持在吸引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以往的零件供应装置存在问题而进行的。
具体地,本发明是供应带状的零件托架的装置,上述零件托架在该零件托架的一个面上具有收容零件的内腔,其特征在于包括:隔一定间隔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导向板,其导向上述零件托架的上述一个面;配置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导向板之间的可动板,上述可动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上述第一位置位于上述第一导向板附近,并在上述可动板与上述第二导向板之间形成零件取出区域,上述第二位置位于上述第二导向板附近;上述可动板和上述第二导向板的任意一方上形成为一体的拉伸部,当上述可动板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拉伸部与上述零件托架的上述一个面相对,沿着上述零件托架的至少一方的长度方向边缘部,在上述可动板与上述第二导向板之间延伸,而且在上述可动板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位于上述零件取出区域的上述零件托架上。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作为输送带状的零件托架的装置,上述零件托架包括底座带和粘贴在该底座带一个面的头部带;上述底座带在上述一个面上有收容零件的内腔;上述头部带间歇地从上述头部带被剥开给定长度,其结果,使上述零件在零件取出位置上露出,零件取出部接近这个露出零件而取出该零件的机构;该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上述零件托架的通路;上述零件取出位置的上述底座带附近,离开上述头部带的位置上设有的电磁铁;以及控制上述电磁铁装置,以使上述电磁铁装置在上述内腔内吸引保持上述零件的控制部。
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是作为输送带状的零件托架的装置,上述零件托架具有底座带和粘贴在底座带一个面的头部带;上述底座带在上述底座带的上述一个面上形成收容零件的内腔;上述头部带在剥开位置上间歇地从底座带被剥开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上述零件托架的通路;设置在上述剥开位置的上述底座带附近的离开上述头部带位置上的电磁铁;控制上述电磁铁装置,以使上述电磁铁装置在上述内腔中吸引保持上述零件的控制部。
本发明的又另一种实施例是作为输送带状的零件托架的装置,上述零件托架具有底座带和粘贴在底座带一个面的头部带;上述底座带在上述底座带的上述一个面上形成收容零件的内腔;上述头部带在剥开位置上间歇地从底座带被剥开给定长度而露出零件,然后,在零件取出位置上上述零件从上述内腔被取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上述零件托架的通路、设在上述零件取出位置的用于把上述零件吸引在上述内腔的第一电磁铁装置、设在上述剥开位置的用于把上述零件吸引在上述内腔内的第二电磁铁装置、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上述第一电磁铁装置,使其在上述取出零件动作之前断开而上述零件取出动作之后接合,该控制部控制上述第二电磁铁装置,使其在上述剥开动作之前接合而上述剥开动作之后断开。
本发明又是作为输送带状的零件托架的方法,上述零件托架具有底座带和粘贴在底座带一个面的头部带;上述底座带在上述底座带的上述一个面上形成收容零件的内腔;上述头部带在剥开位置上间歇地从底座带被剥开给定长度而露出零件,然后,在零件取出位置上上述零件从上述内腔被取出的机构中;其特征在于:预备输送上述零件托架的通路、预备把上述零件吸引在上述内腔内的,设在上述零件取出位置的电磁铁装置、使上述电磁铁装置在取出上述零件动作之前断开而上述零件动作之后接合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是作为输送带状的零件托架的方法,上述零件托架具有底座带和粘贴在底座带一个面的头部带;上述底座带在上述底座带的上述一个面上形成收容零件的内腔;上述头部带在剥开位置上间歇地从底座带被剥开给定长度的机构中;其特征在于:预备输送上述零件托架的通路、预备把上述零件吸引在上述内腔内的,设在上述剥开位置的电磁铁装置、使上述电磁铁装置在剥开动作之前接合而上述剥开动作之后断开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是作为供应带状的零件托架的方法,上述零件托架具有底座带和粘贴在底座带一个面的头部带;上述底座带在上述底座带的上述一个面上形成收容零件的内腔;上述头部带在剥开位置上间歇地从底座带被剥开给定长度而露出零件,然后,在零件取出位置上上述零件从上述内腔取出的机构中;该方法的特征在于:预备输送上述零件托架的通路、预备设在上述零件取出位置的用于把上述零件吸引在上述内腔的第一电磁铁装置、预备设在上述剥开位置的用于把上述零件吸引在上述内腔内的第二电磁铁装置、使上述第一电磁铁装置在上述取出零件动作之前断开而上述零件取出动作之后接合,并使上述第二电磁铁装置在上述剥开动作之前接合而上述剥开动作之后断开的方法。
还有,本发明是作为供应带状的零件托架的装置,上述零件托架具有底座带和粘贴在底座带一个面的头部带;上述底座带在上述底座带的上述一个面上形成收容零件的内腔;上述头部带在剥开位置上间歇地从底座带被剥开给定长度而露出零件,然后,在零件取出位置上上述零件从上述内腔取出;上述底座带是隔一定间隔形成的多个通孔的底座带;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旋转自由的轮,在上述零件取出位置上配合上述通孔并依靠轮子的旋转而输送上述底座带的轮子、作为导向部件,配置在上述轮外围附近的保证上述通孔配合在上述齿的导向部件、作为辅助导向部件,设在上述轮的外围的上述底座带开始离开上述齿区域的加大上述通孔和上述底座带配合距离的辅助导向部件。
附图说明
图1A~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零件供应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2是图1A~图1D所示的零件供应装置的变形例的局部俯视图。
图3A~图3D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零件供应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4A~图4C表示零件供应装置动作时间图。
图5A~图5D是图3A~图3D所示的零件供应装置的变形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6A~图6D是图3A~图3D所示的零件供应装置的其他变形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零件供应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8是图7所示的零件供应装置从该图的箭头VIII方向看的视图。
图9是以往的零件供应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零件箱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卷筒和卷在该卷筒的零件供应托架(带)的立体图。
图12是零件箱的侧视图。
图13A~图13C是零件供应部的俯视图和工作说明图。
图14A~图14D是结合图13A~图13C说明零件供应部的工作的图。
图15是零件箱的局部侧视图。
图16是零件箱的其他部分的局部侧视图。
图17是零件供应部的一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18是其他零件箱的侧视图。
图19是具有推动销的零件供应部的剖面图。
图20是具有永久磁铁的零件供应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另外,对多个图中的同一或类似部件附同一符号。
实施例1
图1A~图1C表示零件安装装置的零件供应部101的如零件箱中的零件取出位置附近的结构的图。这些图中,本发明的零件供应部101和上述的以往的零件箱同样,具有零件托架102(零件供应带)的输送经路103。这个输送经路103形成在下部导向部件(图中未示)和上部导向部件104之间,这些由下部导向部件和上部导向部件所导向的零件托架102沿着箭头105所示的方向间歇地被输送。
虽然图中未示,下部导向部件固定在零件供应部的构架上。上部导向部件104具有在托架的输送方向(箭头105方向)的上流一侧和下流一侧,隔一定间隔固定的上流导向板106和下流导向板107(固定板)而其之间形成开口部108。开口部108上配置具有垂直于托架输送方向的长孔110的可动板109(闸门)。可动板109与图中未示的闸门驱动机构相联接,如图1A所示,往复移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第一位置是位于上流导向板106附近并与下流导向板107之间形成零件取出部111(零件取出区域)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是位于下流导向板107附近并与上流导向板106之间形成开口部的第二位置。
可动板109位于第一位置时,为了压住位于该可动板109与下流导向板107之间的零件托架102,一体地具有向着下流导向板107延伸到托架输送方向且横跨零件取出用开口部的压住部(拉伸部)112。另一方面,下流导向板107上形成与压住部112对应的切口部113(收容部),以防止可动板109位于第二位置时,与可动板109之间的干扰。
根据这样结构的零件供应部101,零件托架102向箭头105方向按一定距离114间歇地被输送。零件托架102和上述的以往的零件托架同样,由具有收容零件115的内腔116的底座带和覆盖内腔116的头部带所组成,从底座带剥开的头部带由可动板109的长孔110取出,被卷在图中未示的卷筒。另一方面,保持在被剥开的头部带的零件115在位于第一位置的可动板109与下流导向板107之间的零件取出位置111上露出,由图中未示的吸引嘴吸引取出。
如果结束零件115的取出,则如图1A和图1B所示,可动板109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此时,零件托架102也和可动板109同步向箭头105方向被输送到给定距离,后续的零件115配置在零件取出位置111。
接着,如图1B和图1C所示,可动板109从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此时,头部带从底座带被剥开,剥开的头部带卷在长孔110拉出的卷筒。其结果,在零件取出位置上露出零件115,由吸引嘴可以取出零件。
这样,可动板109位于第一位置时,可动板109与下流导向板107之间的零件托架部分被可动板109的压住部112压住。从而,即使是从其他机构的振动传递到该零件的托架部分,该零件托架部分几乎完全不受振动。因此,在零件取出位置上露出的零件在内腔116内不会弹跳或移动,所以吸引嘴可以正确吸引取出零件。另外,位于零件取出位置111的零件托架部分不会松弛,则不会发生该松弛部分被夹在可动板109与固定板之间的现象,可以保证稳定的输送。
还有,在下流导向板107的对应于压住部112部分形成切口部113,在可动板109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可动板109的压住部112收藏在下流导向板107的切口部113,以防止两者的干扰。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在可动板109上设置压住部112,使零件取出位置111介于中间在面对可动板109的下流导向板107上设有切口部113,但也可以如图2所示,在下流导向板107上设压住部112’,在可动板109上设切口部113’。
还有,上述实施例中,设置只沿着零件托架一方边缘延伸的一个压住部,但也可以在可动板或固定板上设置沿着零件托架两方边缘延伸的两个压住部。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利用于具有零件箱的零件供应部的情形,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不采用零件箱的零件供应部。
实施例2
图3所示的零件供应部是在剥开带的位置(区域)121和零件取出位置122下方设有电磁铁装置123。图中,电磁铁装置123配置接在零件托架102的下面。此时,最好是在导向零件托架102下面的下部导向部件上形成开口部(图中未示),在该开口部上嵌入电磁铁装置123。也可以在下部导向部件下面配置电磁铁装置。此时,下部导向部件有必要由非磁性材料制作。电磁铁装置123还与励磁和消磁(开或关)该电磁铁装置123的控制装置124电连接,根据控制装置124输出的信号,进行电磁铁装置123的励磁和消磁(接合或断开)。
结合图3A~图3D和图4A~图4C,说明控制装置124的工作和零件的取出工作。图3A表示在零件取出位置上的取出零件之后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电磁铁装置123处于接合状态(ON)。接着,如图3B所示,在接合电磁铁装置123的状态下,零件托架102向箭头方向125被输送到给定距离,新的零件115a供应到零件取出位置122。此时,剥开带子位置121中,覆盖下一个零件115b的头部带126的部分从对应的底座带127被剥开。从而,零件托架102的输送中,该零件115a在电磁铁装置123的磁力(F1)的作用下约束在内腔116内,不会从内腔116落下。接着,在零件取出位置122中,吸引嘴128接近零件115a,则电磁铁装置123被断开(OFF)。从而,如图3C所示,吸引嘴128在吸引该吸引嘴128的吸引力(F2)的作用下,可以容易地吸引取出零件115a。如果完成由吸引嘴128的零件115a的取出工作,则电磁铁装置123再度接合,下一个要取出的零件115b在内腔116内保持稳定的状态。
这样,在输送零件115的过程中,该零件115由于电磁铁装置123磁场的作用,稳定保持在内腔116内。另一方面,取出零件115时,因为电磁铁装置123断开,吸引嘴128不会受磁场的影响可以吸引取出零件115。从而,没有必要加大吸引嘴128的零件吸引力。另外,零件115小时,或包含在零件115的磁性部分小时,增加电磁铁装置123的磁力,可以把该零件115稳定保持在内腔116,并在取出零件115时,电磁铁装置123被断开,因此,没有必要加大吸引嘴128的吸引力。还有,根据零件115的大小或重量,控制装置124可以改变电磁铁装置123的零件吸引力。
如图5A~图5D所示,零件取出位置122的附近配置第一电磁铁装置130,在剥开带的位置121附近配置第二电磁铁装置131,分别驱动这两个电磁铁装置130、131也是可以的。此时,在零件取出位置上取出零件之后的状态下,同时接合两个电磁铁装置130、131。如图5B所示,在接合电磁铁装置130、131状态下,零件托架102向箭头125方向被输送给定距离,新的零件115a被输送到零件取出位置122。另一方面,在剥开带的位置121中,覆盖下一个零件115b的头部带126部分从对应的底座带127部分被剥开。此时,由于头部带126和底座带127的材质发生静电。于是,这个静电影响着收容在对应于剥开的头部带126的内腔116的零件,导致该零件115b的位置不稳定。因此,该零件115b受到振动时,容易移动或变为直立状态。可是,本实施例中,配置在剥开带的位置121附近的第二电磁铁装置131的磁力F3的作用下,零件115b稳定保持在内腔116的内部,所以不会出现过大的移动和变为直立状态。另外,静电力随着头部带126和/或底座带127的材质而变化。从而,最好是根据零件的大小、重量、材质调整第二电磁铁装置131的磁力。此时,最好是在控制装置124存储有各零件供应部相应的磁力数据(具体地,施加在电磁铁装置的电压),根据该零件供应部电磁铁装置使发生适当的磁力。
如果零件托架102从图5A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5B所示的位置,则第一和第二电磁铁装置130、131同时断开。从而,如图5C所示,吸引嘴128依靠该吸引嘴128的吸引力(F2),可以容易吸引取出零件115a。完成由吸引嘴128的零件115a的取出,则第一和第二电磁铁装置130、131重新接合,把零件115b稳定保持在内腔116内部,在此状态下,零件托架102被输送到给定距离,此时,在剥开带的位置121上头部带126从底座带127剥开。此时,零件115b由电磁铁装置123稳定保持,不会发生由于剥开头部带126时发生的静电而发生零件115b的移动或变为直立状态的现象。
如背景技术所说明,利用可动板132(闸门)的零件供应部时,第一和第二电磁铁装置可以进行如下控制。图6A表示零件取出位置122中取出零件之后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第一电磁铁装置130处于接合状态。此时,第二电磁铁装置131可以是接合或断开。接着,如图6B所示,在第一电磁铁装置130处于接合状态下,或第一和第二电磁铁装置130、131同时处于接合状态下,零件托架102向箭头125方向被输送到给定距离,新的零件115a输送到零件取出位置122。此时,如虚线所示,可动板132也和零件托架102同时移动同一距离。从而,可动板132和零件托架102没有相对移动,不进行剥开头部带126的动作。接着,如图6B所示,可动板132从虚线位置向零件托架102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到实线位置。此时,图中未示的卷筒就旋转,把位于剥开带的位置121的头部带126部分从底座带127剥开。在这个剥开带子时,至少第二电磁铁装置131处于接合,防止由于剥开带时所产生的静电而产生的零件115c的移动。接着,由吸引嘴128取出零件115a期间,第一电磁铁装置130处于断开状态。然后,如果完成零件115a的取出,则第一电磁铁装置130或第一和第二电磁铁装置130、131处于接合,零件托架102被输送到给定距离。
这样,至少在一边移动可动板132一边剥开头部带期间,接合第二电磁铁装置131,防止由于静电的零件的移动。但是,也可以使第二电磁铁装置131常接合,使其附近的零件稳定保持在内腔内。
实施例3
图7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零件供应部140。这个零件供应部140中,零件托架的上部导向部141在零件取出位置(图中未示)的下流的面对零件供应轮142的区域内具有向零件供应轮142凸出的辅助导向部143。辅助导向部143中,面对供应轮142的部分144有倾斜度地形成,使通过零件取出位置的底座带127部分的穿孔145尽可能在较长范围内与供应轮142的齿146相啮合。
根据这样结构的零件供应部140,通过零件取出位置的底座带127在较长距离147范围内保持在供应轮142,因此,该底座带127的弯曲所产生的摩擦或振动传递到零件取出位置之前几乎被衰减。从而,位于零件取出位置的零件不会由于该摩擦或振动而在内腔内跳动,该零件由吸引嘴正确吸引保持。
另外,根据本发明者所进行的实验,没有辅助导向部143的零件供应部时,1069个零件供应中发生四起零件起立现象,而有辅助导向部143的零件供应部时,全没有发生零件的起立现象。
另外,辅助导向部143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形状,只要是能够使通过零件取出位置的底座带在较长范围内和供应轮啮合的形状的话,任何形状的部件均可以。
还有,辅助导向部143可以由粘贴在上部导向部件141的块所形成,也可以变形上部导向部件141而形成。

Claims (11)

1、一种供应带状的零件托架的装置,所述零件托架具有底座带和粘贴在该底座带一个面的头部带,所述底座带在所述的一个面上形成收容零件的内腔,所述头部带从所述底座带按给定长度间歇地被剥开,其结果,所述零件在零件取出位置上露出,零件取出部接近该露出的零件而取出该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零件托架被输送的通路;
在所述零件取出位置上,靠近所述底座带且离开所述头部带的位置上设置的电磁铁;以及
控制所述电磁铁装置,以使所述电磁铁装置把所述零件吸引保持在所述内腔内的控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状的零件托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即将间歇输送所述零件托架之前接合所述电磁铁装置,而间歇输送所述零件托架之后立即断开所述电磁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状的零件托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零件取出部即将开始动作之前断开所述电磁铁装置,在所述零件取出部完成动作之后立即接合所述电磁铁装置。
4、一种供应带状的零件托架的装置,所述零件托架具有底座带和粘贴在该底座带一个面的头部带,所述底座带在所述的一个面上形成收容零件的内腔,所述头部带从所述底座带按给定长度间歇地剥开;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零件托架被输送的通路;
在所述零件取出位置的靠近所述底座带且离开所述头部带的位置上设置的电磁铁;以及
控制所述电磁铁装置,以使所述电磁铁装置把所述零件吸引保持在所述内腔内的控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状的零件托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即将间歇输送所述零件托架之前接合所述电磁铁,在间歇输送所述零件托架之后立刻断开所述电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状的零件托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即将剥开所述头部带之前接合所述电磁铁,而在剥开所述头部带之后断开所述电磁铁。
7、一种供应带状的零件托架的装置,是所述零件托架具有底座带和粘贴在该底座带一个面的头部带,所述底座带在所述的一个面上形成收容零件的内腔,在剥开位置中所述头部带从所述底座带只剥开给定长度而露出零件,然后,在零件取出位置上所述零件从所述内腔中被取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所述零件托架的通路;
设置在所述零件取出位置的第一电磁铁装置,其用来把所述零件吸引在所述内腔内;
设置在所述剥开位置的第二电磁铁装置,其用来把所述零件吸引在所述内腔内;以及
控制部,其使所述第一电磁铁在所述取出所述零件动作之前断开,而取出所述零件动作之后接合,使所述第二电磁铁装置在所述剥开动作之前接合,而在所述剥开动作之后断开。
8、一种供应带状的零件托架的方法,所述零件托架具有底座带和粘贴在该底座带一个面的头部带,所述底座带在所述的一个面上形成收容零件的内腔,在剥开位置中所述头部带从所述底座带只剥开给定长度而露出零件,然后,在零件取出位置上所述零件从所述内腔中被取出;其特征在于:预备所述零件托架被输送的通路;在所述零件取出位置上设置把所述零件吸引在所述内腔内的电磁铁装置;使所述电磁铁装置在取出所述零件之前断开而取出所述零件之后接合。
9、一种供应带状的零件托架的方法,所述零件托架具有底座带和粘贴在该底座带一个面的头部带,所述底座带在所述的一个面上形成收容零件的内腔,在剥开位置中所述头部带从所述底座带只剥开给定长度而露出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备所述零件托架被输送的通路;
在所述零件取出位置上预备把所述零件吸引在所述内腔内的电磁铁装置;
使所述电磁铁装置在所述剥开动作之前接合而在所述剥开动作之后断开。
10、一种供应带状的零件托架的方法,所述零件托架具有底座带和粘贴在该底座带一个面的头部带,所述底座带在所述的一个面上形成收容零件的内腔,在剥开位置中所述头部带从所述底座带只剥开给定长度而露出零件,然后,在零件取出位置上所述零件从所述内腔中被取出;其特征在于:
预备所述零件托架被输送的通路;
在所述零件取出位置上预备把所述零件吸引在所述内腔内的第一电磁铁装置;
在所述剥开位置上预备把所述零件吸引在所述内腔内的第二电磁铁装置;
使所述第一电磁铁装置在取出所述零件动作之前断开而取出所述零件动作之后接合;
使所述第二电磁铁装置在所述剥开动作之前接合而剥开动作之后断开。
11、根据权利要求8~10所述的输送带状的零件托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装置的磁力根据所述零件和/或所述零件托架的信息而被控制。
CNA2005100040029A 2000-06-30 2001-06-29 零件供应装置 Pending CN16332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98016 2000-06-30
JP2000198016 2000-06-30
JP2000228877 2000-07-28
JP2000228877 2000-07-28
JP2000375832 2000-12-11
JP2000375832 2000-12-11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2111XA Division CN1231110C (zh) 2000-06-30 2001-06-29 零件供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3231A true CN1633231A (zh) 2005-06-29

Family

ID=273439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211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110C (zh) 2000-06-30 2001-06-29 零件供应装置
CNA2005100040029A Pending CN1633231A (zh) 2000-06-30 2001-06-29 零件供应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211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110C (zh) 2000-06-30 2001-06-29 零件供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6910514B2 (zh)
EP (1) EP1307083B1 (zh)
JP (1) JP4917163B2 (zh)
KR (1) KR100502223B1 (zh)
CN (2) CN1231110C (zh)
DE (1) DE60131175T2 (zh)
WO (1) WO200200377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5730A (zh) * 2011-10-28 2014-09-03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带式供料器
CN111386756A (zh) * 2017-12-26 2020-07-07 株式会社富士 带式供料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93995A (ja) * 1996-02-26 1997-1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部品吸着方法
US7380581B2 (en) * 2005-01-26 2008-06-03 Samsung Techwin Co., Ltd. Tape feeder and tape feeding and recovering modules therefor
JP4479616B2 (ja) * 2005-07-13 2010-06-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EP1956879A1 (en) * 2007-02-09 2008-08-13 ASUSTeK Computer Inc. Feeder cover
JP2011060829A (ja) * 2009-09-07 2011-03-24 Bonmaaku:Kk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の搬送用キャリア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の印刷装置
DE112011100275T5 (de) * 2010-01-19 2012-11-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Bandvorschubvorrichtung und Trägerbandzufuhrverfahren unter Verwendung derselben
WO2013140581A1 (ja) * 2012-03-22 2013-09-26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6035514B2 (ja) * 2012-11-28 2016-11-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6245517B2 (ja) * 2013-06-14 2017-12-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DE102016217761B3 (de) * 2016-09-16 2018-02-01 Asm Assembly Systems Gmbh & Co. Kg Bauteilabstreifer und Gurtzuführvorrichtung
KR102610680B1 (ko) * 2017-01-17 2023-12-05 한화정밀기계 주식회사 부품 실장기용 테이프 피더
CN111656879B (zh) * 2018-02-20 2021-08-03 株式会社富士 带式供料器的支撑板种类/元件种类组合确认系统及支撑板种类/元件种类组合确认方法
WO2023228345A1 (ja) * 2022-05-26 2023-11-30 株式会社Fuji フィーダ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11855B2 (ja) 1990-01-22 1998-10-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チップ供給装置
JPH07114319B2 (ja) * 1991-01-22 1995-12-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チップ形電子部品の供給装置
JP2714294B2 (ja) * 1991-12-19 1998-02-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
JP2976689B2 (ja) 1992-04-28 1999-11-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JP3342038B2 (ja) 1992-06-03 2002-11-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テープ送出装置
JP3356829B2 (ja) 1993-07-16 2002-12-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KR970001239Y1 (ko) * 1993-12-29 1997-02-21 대우중공업 주식회사 릴상태의 전자부품 자동공급 장치
JP3404431B2 (ja) * 1994-07-04 2003-05-06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部品供給取出装置
JPH09186487A (ja) * 1995-12-28 1997-07-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部品供給装置
US6026885A (en) * 1996-05-13 2000-0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onic component feeder
JP3670404B2 (ja) * 1996-06-28 2005-07-13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部品供給装置
US6513563B1 (en) 1997-01-20 2003-02-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ponent feeding method and device
JPH1140985A (ja) * 1997-07-17 1999-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の供給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JPH1154989A (ja) * 1997-08-05 1999-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JPH11266098A (ja) * 1998-03-18 1999-09-28 Murata Mfg Co Ltd チップ状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TW532051B (en) * 1998-07-15 2003-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arts feeder
US6162007A (en) * 1999-01-14 2000-12-19 Witte; Stefan Apparatus for fee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tape
JP2000252690A (ja) * 1999-03-04 2000-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テープフィーダ
EP1324648B1 (en) * 2000-09-18 2011-09-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part feeder
TW507492B (en) * 2000-11-24 2002-10-21 Mirae Corpration Feeder for surface mounting devi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5730A (zh) * 2011-10-28 2014-09-03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带式供料器
CN104025730B (zh) * 2011-10-28 2016-09-14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带式供料器
CN111386756A (zh) * 2017-12-26 2020-07-07 株式会社富士 带式供料器
CN111386756B (zh) * 2017-12-26 2021-09-03 株式会社富士 带式供料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79553A1 (en) 2003-09-25
DE60131175D1 (de) 2007-12-13
KR20030026251A (ko) 2003-03-31
WO2002003771A1 (fr) 2002-01-10
CN1231110C (zh) 2005-12-07
KR100502223B1 (ko) 2005-07-18
JP4917163B2 (ja) 2012-04-18
US20050121140A1 (en) 2005-06-09
JP2010212737A (ja) 2010-09-24
DE60131175T2 (de) 2008-08-14
EP1307083A4 (en) 2006-12-13
US7131478B2 (en) 2006-11-07
CN1440633A (zh) 2003-09-03
US6910514B2 (en) 2005-06-28
EP1307083A1 (en) 2003-05-02
EP1307083B1 (en) 2007-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1110C (zh) 零件供应装置
KR100979135B1 (ko) 테이프 공급장치
CN102026538B (zh)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N1746786A (zh) 用于遮蔽光敏介质的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JPH061068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92597B2 (ja) 露光装置
CN1480791A (zh) 成像装置
CN1627196A (zh) 图像读取设备和成像设备
CN1313339C (zh) 纸张输送装置和具备该纸张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H0669684A (ja)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の位置決機構
CN108353535B (zh) 表面安装机
JPS645304B2 (zh)
CN11325953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H093191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83610A (ja) ネガキャリア位置決め装置
JP2000252689A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KR0132224Y1 (ko) 표면 실장기의 전자 부품 공급장치
JP2010052156A (ja) 露光装置
KR100574055B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급지장치
JP20042314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121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17830A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ーおよび表面実装機
JPS63249399A (ja) チツプマウンタの部品供給装置
JP2005026261A (ja)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JP2009212193A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