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3594B - 能防止图像质量因光偏转器产热而劣化的成像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能防止图像质量因光偏转器产热而劣化的成像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73594B CN1573594B CN200410047410.8A CN200410047410A CN1573594B CN 1573594 B CN1573594 B CN 1573594B CN 200410047410 A CN200410047410 A CN 200410047410A CN 1573594 B CN1573594 B CN 15735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ser beam
- lens
- deflection
- group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1915 proofre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38 satur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1796 hollow spac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AXDJCCTWPBKUKL-UHFFFAOYSA-N 4-[(4-aminophenyl)-(4-imino-3-methylcyclohexa-2,5-dien-1-ylidene)methyl]aniline;hydron;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N)C(C)=CC1=C(C=1C=CC(N)=CC=1)C1=CC=C(N)C=C1 AXDJCCTWPBKUK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05—Scanning systems with one or more pivoting mirrors or galvano-mirr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76—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environment, e.g. removing static electricity
- H04N1/00978—Temperature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 B41J2/47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 B41J2/473—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using multiple light beams, wavelengths or colou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spherical lenses onl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5—Details of the optical system between the polygonal mirror and the image plan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02B27/003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for scanning purpo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for changes in temperature or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thermal stabil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mirrors
- H04N1/1135—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mirrors for the main-scan on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mounting of scanning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载像部件,具有感光表面;以及光学写入装置,产生根据图像数据调制过的激光束。该光学写入装置包括:壳体;光偏转器,用来旋转以偏转所述激光束;透镜,用来校正被光偏转器偏转的激光束,并且使校正之后的激光束朝向载像部件传输;以及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光偏转器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透镜的第二部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将fθ透镜与光偏转器隔离而防止来自光偏转器的热量导致图像劣化的成像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成像设备包括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和其它类似的成像设备。在具有对应串行操作的结构的传统彩色成像设备中,光学写入装置包括多个根据图像数据发出各激光束的光源。这些激光束照射平行排列的各载像部件,从而在各载像部件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传统彩色成像设备还包括用于与各载像部件一起工作的显影单元。显影单元使形成在各载像部件表面上的各静电潜像以不同颜色的色粉图像显现出来,例如为黄色、洋红、青色和黑色色粉图像。与如上所述操作中的运动同步,在转印带上传送诸如转印纸的转印部件。将不同颜色的色粉图像作为一重叠色粉图像转印到该转印部件上。利用定影单元将该重叠色粉图像定影,并排出到纸张排出部分中。
传统彩色成像设备通常包括多个对应于载像部件的数目、分开为光学写入装置设置的光学部件。所述多个光学部件包括光偏转器,其具有多角镜和用于驱动该多角镜的马达。这些光学部件比较昂贵。
当所述多个光学部件如上所述分开设置时,零件成本和生产成本增加,在光学写入系统中需要大的空间来将所述多个光学部件布置于其中。因此,传统彩色成像设备的尺寸可能较大。
在上述情况下,一种已知的技术如图1所示。
图1示出了传统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该传统彩色激光打印机1包括光学写入装置2,送纸系统3,中间转印带4,四个载像部件5A、5B、5C和5D,四个主转印辊6A、6B、6C和6D,定位辊7、次转印辊8和定影单元9。四个载像部件5A、5B、5C和5D分别被包括在各个成像单元(未示出)中。
在图1所示的传统彩色激光打印机1中,光学写入装置2布置到送纸系统3与成像单元之间的部分处。
送纸系统布置在该传统彩色激光打印机1的底部。
中间转印带4布置到成像单元上方的部分处。中间转印带4形成利用辊子10和11施压而延伸的环形带。中间转印带4和位于与载像部件5A、5B、5C和5D相对的位置上的主转印辊6A、6B、6C和6D保持接触,使得形成在各载像部件5A、5B、5C和5D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上而重叠不同颜色的色粉图像来获得已记录的图像。
载像部件5A、5B、5C和5D位于平行于中间转印带之下的部分设置的各成像单元中。每个成像单元还包括未在图1中示出的充电单元、显影单元、放电单元和清洁单元。各个成像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这些结构带有黄色、洋红色、青色和黑色的不同颜色的显影剂。
传统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通过下述操作生成全彩色图像。
借助于电机(未示出)载像部件5A、5B、5C和5D沿图1中所示方向A顺时针旋转。给充电单元施加充电电压,然后充电单元对载像部件5A、5B、5C和5D进行均匀充电至一预定极性。
光学写入装置2光学调制激光束L1、L2、L3和L4,并从各成像单元下方通过各成像单元的充电单元与显影单元之间的间隙朝向各载像部件5A、5B、5C和5D分别发射激光束L1、L2、L3和L4。激光束L1、L2、L3和L4照射各载像部件5A、5B、5C和5D,从而在载像部件5A、5B、5C和5D的表面上形成各静电潜像。所述静电潜像基于从全彩色图像的彩色图像数据转换来的对应于黄色、洋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各个单一颜色的图像数据而产生。静电潜像借助于各显影单元变得可见,所述显影单元具有对应于各静电潜像的彩色色粉图像的不同颜色的显影剂。
如图1所示,中间转印带4沿着方向A转动。形成在各载像部件5A、5B、5C和5D的表面上的彩色色粉图像被顺序重叠在中间转印带4的表面上,从而在中间转印带4的表面上形成重叠的彩色色粉图像。
在将各载像部件5A、5B、5C和5D上的彩色色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上之后,对应于成像单元的清洁单元刮擦各载像部件5A、5B、5C和5D的表面以移除粘附在各载像部件5A、5B、5C和5D表面上的残余色粉。
在清洁单元去除残余色粉之后,对应于成像单元的放电单元使各载像部件5A、5B、5C和5D的表面放电,从而成像单元为下一次成像操作做好准备。
图1中的送纸系统3包括位于送纸盒(未示出)中的转印纸(未示出)。转印纸是从送纸盒供给的,并且被传送到定位辊7。定位辊7停止转印纸,并与上述重叠彩色色粉图像的运动同步地朝向中间转印带4与次转印辊8之间的转印区域供送该转印纸。给所述次转印辊8施加有足够的预定转印电压,其极性与中间转印带4上的重叠彩色色粉图像相反。由此将该重叠彩色色粉图像转印到该转印纸上。
将其上具有重叠彩色色粉图像的转印纸进一步向上传递,并使之通过定影单元9。定影单元9通过施加热量和压力将所述重叠彩色色粉图像定着在所述转印纸上。在转印纸通过定影单元9之后,所述转印纸被排出到设置于传统彩色激光打印机1的上部的排纸部分12中。带清洁单元(未示出)刮擦中间转印带4的表面,并去除粘附到该中间转印带4的表面上的残余色粉。
参照图2描述包含在传统彩色激光打印机1中的光学写入装置2的结构。
在图2中,该光学写入装置2包括四个光源(未示出)、多角镜62和相关的光学部件。该光学写入装置2由光学壳体50所包围。
所述四个光源朝向多角镜62发出激光束L1、L2、L3和L4。
多角镜62是一光偏转器,其具有包括平面镜62A和62B的双级结构。多角镜在对称的两个方向上分配从各光源发出的激光束L1、L2、L3和L4,以偏转和扫描所述激光束L1、L2、L3和L4。
所述光学部件包括两个fθ透镜63和64,也被称作环形透镜(toroidallenses)的成像透镜69、70、71和72,第一偏转平面镜65、66、67和68,第二偏转平面镜73、74、75和76,以及第三偏转平面镜77、78、79和80。每一fθ透镜63和64具有包括上层和下层的垂直双层结构。所述光学部件引导沿着对应于多角镜62的上述两个方向行进的激光束L1、L2、L3和L4,并将所述激光束L1、L2、L3和L4引导偏转到各载像部件5A、5B、5C和5D的表面上,从而在其上形成各静电潜像。
光学壳体50具有密封的扁平盒状结构,并且包括基板50A和侧板50B。基板50A位于光学壳体50的底部并且将光学部件安装在其上。侧板50B为围绕基板50A周边的框架形状,形成了托盘形状。多角镜62位于光学壳体50中的基板50A的近似中心部分处,上述的光学部件位于该光学壳体50中。顶盖87设置在光学壳体50的顶部。顶盖87具有设置有防尘玻璃81、82、83和84的四个开口,各激光束L1、L2、L3和L4穿过这些防尘玻璃。
光学写入装置2通过下述操作实施图像写入。
输入诸如扫描器(未示出)的文件读取装置或者诸如个人计算机、文字处理器和传真机的接收部分的图像数据输出系统的图像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图像数据。将这些不同颜色的图像数据转换为用于驱动各光源单元的对应色彩图像信号。在对各颜色的图像信号进行转换之后,在对应光源单元中诸如半导体激光器(LD)的光源被驱动而发射出激光束L1、L2、L3和L4。从各光源单元发出的激光束L1、L2、L3穿过用于校准光学面纠结误差(optical face tangle error)的圆柱透镜(未示出),并直接或者在由平面镜(未示出)反射之后到达多角镜62。多角镜62利用平面镜62A和62B沿着对称的方向偏转激光束L1、L2、L3和L4,这时平面镜62A和62B由多角马达(polygon motor)匀速转动(未示出)。
如上所述,图2中的多角镜62包括具有双级结构的平面镜62A和62B,在该结构中,平面镜62A和62B层叠放置。平面镜62A偏转激光束L1和L4,平面镜62B偏转激光束L2和L3。或者,单级轴向较长的多角镜可获得与该双级多角镜相同的性能。
在被多角镜的平面镜62A和62B沿着两个方向偏转之后,激光束L1和L2穿过fθ 透镜63,激光束L3和L4穿过fθ透镜64。由多角镜62的平面镜62A偏转的激光束L1穿过fθ透镜63的上层以及成像透镜69,被第一平面镜62、第二平面镜73、第三平面镜77反射,然后穿过防尘玻璃81以照射载像部件5A。由平面镜62B偏转的激光束L2穿过fθ透镜63的下层,被第一平面镜66反射,穿过成像透镜70,被第二平面镜74和第三平面镜78反射,然后穿过防尘玻璃82以照射载像部件5B。由平面镜62B偏转的激光束L3穿过fθ透镜64的下层,被第一平面镜67反射,穿过成像透镜71,被第二平面镜75和第三平面镜79反射,然后穿过防尘玻璃83到达载像部件5C。由多角镜62的平面镜62A偏转的激光束L4穿过fθ透镜64的上层以及成像透镜72,被第一平面镜68、第二平面镜76、第三平面镜80反射,然后穿过防尘玻璃84以照射载像部件5D。
在包括如上所述写入装置的成像设备中,多角镜62布置在fθ透镜63和64附近。在fθ透镜63和64由树脂材料制成的情况下,由于多角镜62旋转而产生的热量可劣化fθ透镜63和64的光学特性。fθ透镜63和64的劣化可能错误地改变在各载像部件的表面上写入图像的速度。由此,对应图像的比例可能改变。这主要是由驱动多角镜62的多角马达的旋转产热造成的。当多角镜62的马达受控或者转动时,产生热量。该热流通过由多角镜62转动产生而碰撞fθ透镜63和64的空气流传递。这时,fθ透镜63和64中的一个fθ透镜比另一个fθ透镜更靠近位于被加热空气上游的热源,并且朝向两个方向对称布置的所述fθ透镜63和64处的空气流温度不同。当fθ透镜63和64被加热时,它们的光学特性可能改变,并且由于热膨胀,fθ透镜63和64可能在主扫描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复制比例。因此,由于多角镜62产热,所以写入比例可能改变,并且写入图像的位置也可能改变,导致图像质量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提出。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将fθ透镜与光偏转器隔离来防止来自光偏转器的热量导致图像劣化的新型成像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在该新型成像设备中的新型光学写入装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成像设备包括:载像部件,具有感光表面;以及光学写入装置,产生根据图像数据调制过的激光束。该光学写入装置包括:壳体;光偏转器,用来旋转以偏转所述激光束;透镜,用来校正被光偏转器偏转的激光束,并且使校正之后的激光束朝向载像部件传输;以及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光偏转器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透镜的第二部分。
优选地,所述光偏转器包括旋转多角镜。
优选地,所述透镜包括fθ透镜。
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透明板位于经过光偏转器和透镜之间的激光束路径的位置上。
另外,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根据图像数据在光学外壳中产生激光束的成像设备包括:偏转装置,用于偏转激光束;隔离装置,用于将特定的光学部件与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所述被加热空气流由于所述偏转装置的负面作用而产生;以及校正装置,用于校正由所述偏转装置偏转的激光束,并将该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光学外壳外部的感光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偏转装置包括旋转多角镜。
优选地,所述特定的光学部件包括fθ透镜。
优选地,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分隔件,用于将所述光学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旋转多角镜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fθ透镜的第二部分。
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透明板位于经过旋转多角镜和fθ透镜之间的激光束路径的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新型制造成像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偏转所述激光束;将特定的光学部件与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所述被加热空气流由于所述偏转步骤的负面作用而产生;以及利用所述特定的光学部件校正由所述偏转步骤偏转的激光束,并将该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光学外壳外部的感光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偏转步骤使用旋转多角镜。
优选地,所述特定的光学部件包括fθ透镜。
优选地,所述隔离步骤使用分隔件,用于将所述光学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旋转多角镜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fθ透镜的第二部分。
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透明板位于经过旋转多角镜和fθ透镜之间的激光束路径的位置上。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新型成像设备包括:多个载像部件,每个均具有感光表面;以及光学写入装置,产生根据图像数据调制过的多个激光束。该光学写入装置包括:壳体;光偏转器,用来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多个透镜,用来校正和传输被光偏转器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载像部件上;以及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光偏转器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多个透镜的第二部分。
优选地,所述光偏转器包括旋转多角镜。
优选地,所述多个透镜包括第一和第二fθ透镜,每个fθ透镜由树脂制成,设置用来分别校正和传输被光偏转器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载像部件上。
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透明板位于经过光偏转器和第一fθ透镜之间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路径、以及与光偏转器和第二fθ透镜之间的所述多个激光束的第二组激光束路径的每个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其中所述光偏转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腔室利用分隔件的耐热透明板相互隔离。
优选地,所述耐热透明板设置成使所述腔室的横截面面积随着该腔室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优选地,所述光学写入装置还包括顶盖,设置用来相对于壳体的顶侧密封所述壳体内部空间中的第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顶盖包括导热性高于壳体材料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从所述耐热透明板向上延伸的侧壁,以便使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腔室上方的空间隔离开,随着所述腔室上方的空间的高度的增加,所述侧壁之间的腔室上方的空间的横截面面积增大。
优选地,所述光学写入装置还包括腔室盖,用于从顶侧覆盖所述腔室。
优选地,所述腔室盖包括导热性高于壳体材料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控制器,用来控制旋转多角镜的旋转操作,并且位于所述光学写入装置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新型成像设备根据图像数据在光学外壳中产生多个激光束,该成像设备包括:偏转装置,用来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隔离装置,用于将多个透镜与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所述被加热空气流由于所述偏转装置的负面作用而产生;以及校正装置,利用多个透镜校正由所述偏转装置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并将校正后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光学外壳外部的多个感光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偏转装置包括旋转多角镜。
优选地,所述多个透镜包括第一和第二fθ透镜,每个fθ透镜由树脂制成,用来分别校正和传输被所述多角镜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感光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分隔件,用于将所述光学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旋转多角镜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第一和第二fθ透镜的第二部分。
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透明板位于经过光偏转器和第一fθ透镜之间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路径、以及与光偏转器和第二fθ透镜之间的所述多个激光束的第二组激光束路径的每个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光学外壳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所述旋转多角镜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腔室利用分隔件的耐热透明板相互隔离。
优选地,所述耐热透明板设置成使所述腔室的横截面面积随着该腔室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优选地,所述光学写入装置还包括顶盖,设置用来相对于所述光学外壳的顶侧密封所述光学外壳内部空间中的第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顶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光学外壳材料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从所述耐热透明板向上延伸的侧壁,以便使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腔室上方的空间隔离开,随着所述腔室上方的空间的高度的增加,所述侧壁之间的腔室上方的空间的横截面面积增大。
优选地,所述光学写入装置还包括腔室盖,用于从顶侧覆盖所述腔室。
优选地,所述腔室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光学外壳材料的材料。
优选地,该成像设备还包括控制器,用来控制旋转多角镜的旋转操作,并且位于所述光学写入装置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新型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光学外壳,在该光学外壳中根据图像数据产生多个激光束;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将多个透镜与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所述被加热空气流由于所述偏转步骤的负面作用而产生;以及利用多个透镜校正通过所述偏转步骤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并将校正后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光学外壳外部的多个感光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偏转步骤使用旋转多角镜。
优选地,所述多个透镜包括第一和第二fθ透镜,每个透镜由树脂制成,用来分别校正和传输被所述多角镜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感光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隔离步骤使用分隔件,用于将所述光学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旋转多角镜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第一和第二fθ透镜的第二部分。
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透明板位于与旋转多角镜和第一fθ透镜之间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路径、以及与旋转多角镜和第二fθ透镜之间的所述多个激光束的第二组激光束路径相交的每个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光学外壳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所述旋转多角镜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腔室利用分隔件的耐热透明板相互隔离。
优选地,所述耐热透明板设置成使所述腔室的横截面面积随着该腔室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优选地,所述光学写入装置还包括顶盖,设置用来相对于所述光学外壳的顶侧密封所述光学外壳内部空间中的第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顶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光学外壳材料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从所述耐热透明板向上延伸的侧壁,以便使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腔室上方的空间隔离开,随着所述腔室上方的空间的高度的增加,所述侧壁之间的腔室上方的空间的横截面面积增大。
优选地,所述光学外壳还包括腔室盖,用于从顶侧覆盖所述腔室。
优选地,所述腔室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光学外壳材料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成像方法还包括控制旋转多角镜的旋转操作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发明,一种新型光学写入装置,其产生多个根据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束,该光学写入装置包括:壳体;光偏转器,用来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多个透镜,用来校正和传输被光偏转器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载像部件上;以及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光偏转器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多个透镜的第二部分。
优选地,所述多个透镜包括第一和第二fθ透镜,每个透镜由树脂制成,设置用来分别校正和传输被光偏转器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载像部件上。
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透明板位于经过光偏转器和第一fθ透镜之间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路径、以及与光偏转器和第二fθ透镜之间的所述多个激光束的第二组激光束路径的每个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其中所述光偏转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腔室利用分隔件的耐热透明板相互隔离,并且其中,所述耐热透明板设置成使所述腔室的横截面面积随着该腔室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优选地,所述光学写入装置还包括顶盖,设置用来相对于壳体的顶侧密封所述壳体内部空间中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顶盖包括导热性高于壳体材料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从所述耐热透明板向上延伸的侧壁,以便使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腔室上方的空间隔离开,随着所述腔室上方的空间的高度的增加,所述侧壁之间的腔室上方的空间的横截面面积增大。
优选地,所述光学写入装置还包括腔室盖,用于从顶侧覆盖所述腔室,其中,所述腔室盖包括导热性高于壳体材料的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新型光学写入装置根据图像数据产生多个激光束,该光学写入装置包括:偏转装置,用来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隔离装置,用于将多个透镜与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所述被加热空气流由于所述偏转装置的负面作用而产生;以及校正装置,利用多个透镜校正由所述偏转装置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并将校正后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光学外壳外部的多个感光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透镜包括第一和第二fθ透镜,每个透镜由树脂制成,设置用来分别校正和传输被所述多角镜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感光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分隔件,用于将所述光学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旋转多角镜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第一和第二fθ透镜的第二部分。
优选地,所述光学外壳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所述旋转多角镜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腔室利用分隔件的耐热透明板相互隔离,其中,所述耐热透明板设置成使所述腔室的横截面面积随着该腔室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优选地,所述光学写入装置还包括顶盖,设置用来相对于所述光学外壳的顶侧密封所述光学外壳内部空间中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顶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光学外壳材料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从所述耐热透明板向上延伸的侧壁,以便使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腔室上方的空间隔离开,随着所述腔室上方的空间的高度的增加,所述侧壁之间的腔室上方的空间的横截面面积增大。
优选地,所述光学写入装置还包括腔室盖,用于从顶侧覆盖所述腔室,其中,所述腔室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光学外壳材料的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新型光学写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光学外壳,在该光学外壳中根据图像数据产生多个激光束;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将多个透镜与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所述被加热空气流由于所述偏转步骤的负面作用而产生;以及利用多个透镜校正通过所述偏转步骤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并将校正后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光学外壳外部的多个感光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透镜包括第一和第二fθ透镜,每个透镜由树脂制成,用来分别校正和传输被所述多角镜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感光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隔离步骤使用分隔件,用于将所述光学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旋转多角镜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第一和第二fθ透镜的第二部分。
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透明板位于经过旋转多角镜和第一fθ透镜之间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路径、以及与旋转多角镜和第二fθ透镜之间的所述多个激光束的第二组激光束路径的每个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光学外壳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所述旋转多角镜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腔室利用分隔件的耐热透明板相互隔离,其中,所述耐热透明板设置成使所述腔室的横截面面积随着该腔室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优选地,所述光学写入装置还包括顶盖,设置用来相对于所述光学外壳的顶侧密封所述光学外壳内部空间中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顶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光学外壳材料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光学外壳还包括腔室盖,用于从顶侧覆盖所述腔室,其中,所述腔室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光学外壳材料的材料。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参照以下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获得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完整理解以及其许多附带优点,其中:
图1是传统彩色激光打印机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横截面图,示出了图1所示传统彩色激光打印机中的光学写入装置结构;
图3是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结构;
图4是示意横截面图,示出了在图3所示彩色激光打印机中的一示例性光学写入装置;
图5是示意横截面图,示出了在图4所示光学写入装置中与围绕光偏转器的加热空气流有关的示例性中空部分;
图6是示意横截面图,示出了在图4所示光学写入装置中与围绕光偏转器的加热空气流有关的另一示例性中空部分;以及
图7是示意性横截面图,示出了在图6所示光学写入装置中与围绕光偏转器的加热空气流有关的又一示例性中空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附图所示优选实施例进行的描述中,为清楚起见,使用特定的术语。但是,本发明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局限于选定的特定术语,应该明白,每一特定的部件包括以类似方式工作的所有技术上的等同物。
参照附图,在整个附图中,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具体参照图3,将描述图示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00,该彩色激光打印机作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光学写入装置102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一示例。
图3所示彩色激光打印机100的结构与图1中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相同,除了光学写入装置102的结构以外。
参照图4,将描述光学写入装置102的详细结构。光学写入装置102位于具有对应于串列操作的结构的彩色成像设备中,例如图1所示传统彩色激光打印机1以及图3所示彩色激光打印机100中,由此激光束可以从下向上地发射到各成像单元的各个载像部件上。
图4中的光学写入装置102的结构类似于图2所示的光学写入装置2,除了光学壳体150的分隔板150A以外。
在光学壳体150中,分隔板150A具有更大的刚度,与基板50A一样用作光学壳体150的主框架,并且位于侧板150B的近似中央部分处,从而将光学壳体150垂直分隔成两部分,使得光学壳体150的截面构建成近似H形结构。即,光学壳体150的分隔板150A位于光学写入装置102的上部151与下部152之间。光学写入装置102还包括光学壳体150的顶盖187和底盖155。
在上部151中,分隔板150A在其近似中央部分处具有中空部分153。中空部分153向下延伸到下部152的底盖155以将具有双级结构的多角镜162放置于其中。中空部分153包括侧壁154A和154B,用于将中空部分153与下部152分隔开。侧壁154A和154B具有由透明隔音玻璃制成的各部分,以便由多角镜偏转的激光束L1、L2、L3和L4穿过该侧壁154A和154B。上部151还包括成像透镜170和171,第二偏转透镜173、174、175和176,以及第三偏转透镜177、178、179和180。顶盖187包括防尘玻璃181、182、183和184,以便使各激光束L1、L2、L3和L4穿过以照射对应载像部件5A、5B、5C和5D的各表面。
在下部152中,fθ透镜163和164安装在分隔板150A的底侧上,从而使fθ透镜163和164相对放置,多角镜162位于这两个fθ透镜之间。下部152还包括成像透镜169和172,第一偏转透镜165、166、167和168。光学壳体150以及fθ透镜163和164由树脂模制而成。
在光学写入装置102中,多角镜162以及fθ透镜163和164设置在由光学壳体150的分隔板150A分开的不同部分中。即,多角镜162位于上部151中,fθ透镜163和164位于下部152中。在由于多角镜162的转动而在上部151中产生被加热的空气流的情况下,该被加热的空气流不直接碰撞位于下部152中的fθ透镜163和164。而且,在由于多角镜162的转动而产生的被加热的空气流有温差的情况下,光学特性不会由于热量而改变。因此抑制了fθ透镜163和164的温度改变,防止了图像质量的劣化。
底盖155的整个部分优选地由导热性高于光学壳体150的金属板制成。利用上述底盖155,在光学壳体150的下部152中产生的热量均匀分布,从而均匀加热fθ透镜163和164。因此,防止出现在fθ透镜163和164被多角镜162产热扭曲时导致的色差。
由多角镜162产生的热量在光学壳体150的上部151中均匀分布。为了释放热量,顶盖187的整个部分或者是至少位于多角镜162正上方的部分由导热性高于光学壳体150的金属盖156制成。利用部分为金属盖156的上述顶盖186,上部151中的温度不会显著升高。
参照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写入装置202的结构。图5中的光学写入装置202的结构与图4中的光学写入装置102的结构相同,除了中空部分253的形状以外。
在图5中,光学写入装置202包括中空部分253,该中空部分253形成在分隔板250A上以将多角镜162放置于其中。分隔板250A上的中空部分253包括相对布置在多角镜162两侧的侧壁254A和254B。侧壁254A和254B倾斜使得侧壁254A和254B之间的距离随着侧壁254A和254B向上延伸而变大。
光学写入装置202的顶盖287也具有对应于分隔板250A上的中空部分253的中空部分288。顶盖287的中空部分288包括基本上平行于分隔板250A的侧壁254A和254B倾斜的侧壁289A和280B。顶盖287的整个部分或者至少是位于多角镜162正上方的部分可由导热金属板制成。
在上述光学写入装置202中,多角镜162的转动产生被加热的空气流。该被加热的空气流在向上的方向上分散,如箭头所示,沿着中空部分253的侧壁254A和254B进入光学写入装置202的上部。与侧壁154A和154B沿着垂直于分隔板150A的垂直方向布置的光学写入装置102相比,由于侧壁254A和254B倾斜,被加热的空气流沿着向上的方向更平稳地分散。侧壁254A和254B能防止热量向图4中的fθ透镜传导,并且保持fθ透镜163和164上的温度稳定。因此可防止由热量导致的图像质量劣化。
现在参照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写入装置302的结构。图6中的光学写入装置302的结构与图4中的光学写入装置102相同,除了中空部分353的形状以外。
在图6中,光学写入装置302包括中空部分353,该中空部分形成在分隔板350A上以将多角镜162放置于其中。分隔板350A的中空部分353包括在多角镜162两侧相对布置的侧壁354A和354B。侧壁354A和354B倾斜使得侧壁354A和354B之间的距离随着侧壁354A和354B向上延伸而变大。图6中的侧壁354A和354B的长度大于图5中的侧壁254A和254B。顶盖387包括侧壁389A和389B,其倾斜角度与分隔板350A的侧壁354A和354B相同。在这一实施例中,顶盖387与分隔板350A整体连接,使得侧壁354A和354B分别与侧壁389A和389B对齐布置。金属盖356的两相对端在中空部分353的预定高度处与侧壁354A和354B连接。
金属盖356在多角镜162上方覆盖中空部分353使得中空部分353密封封闭,并且被加热空气流不会分布到光学写入装置302的上部351以及下部352中。金属盖356由导热性能高的金属板制成。利用光学写入装置302的上述结构,被加热空气流通过金属盖356分散到光学写入装置302的外部。因此,被加热空气流对光学写入部分的影响程度减小,尤其是对图4中的fθ透镜163和164的影响减小,由此防止由于产热对fθ透镜163和164造成损害。
参照图7描述光学写入装置302的又一结构。
图7中的光学写入装置302还包括用于控制多角镜362的控制器358。通常设置在光学写入装置302的光学壳体中的控制器358位于光学壳体的外部。
利用上述结构,中空部分353的温度水平不会显著升高,可靠地减小了对图4中的fθ透镜163和164的损害。
在图7中,控制器358设置在分隔板350A的底面上。可选地,通过经由束线(未示出)连接多角马达(未示出),控制器358可设置在光学壳体358外侧的任意其它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光学写入装置发射激光束以从包括各载像部件的各成像单元下方照射对应的载像部件。可选地,本发明的光学写入装置可应用于一成像设备,其中光学写入装置从各载像部件的侧部或者上方发射激光束。
鉴于上述教导,多种其它修改和变型都是可能的。因此应该明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可在本文所作具体描述之外实施本发明的公开内容。
本发明基于2003年5月30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3-154513,其整个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Claims (43)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载像部件,具有感光表面;以及
光学写入装置,产生根据图像数据调制过的激光束,该光学写入装置包括:
壳体;
光偏转器,用以偏转所述激光束;
透镜,用来校正被光偏转器偏转的激光束,并且使校正之后的激光束朝向载像部件传输;以及
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光偏转器,所述第二部分包括透镜,
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
其中所述光偏转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光偏转器包括旋转多角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透镜包括fθ透镜。
4.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根据图像数据在光学外壳中产生激光束,包括:
偏转装置,用于偏转激光束;
校正装置,用于校正由所述偏转装置偏转的激光束,并将经校正的该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感光表面上;以及
隔离装置,用于将所述校正装置与由所述偏转装置产生的加热空气流隔离开,
其中,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具有所述偏转装置的第一部分和具有所述校正装置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
其中所述偏转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偏转装置包括旋转多角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校正装置包括fθ透镜。
7.一种使用根据图像数据在光学外壳中产生的激光束来成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偏转所述激光束;
将特定的光学部件与由所述偏转步骤产生的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以及
利用所述特定的光学部件校正由所述偏转步骤偏转的激光束,并将该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感光表面上,
其中,所述隔离步骤采用分隔件执行,用来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所述偏转步骤在所述第一部分中执行,所述校正步骤在第二部分中执行,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
其中所述光偏转步骤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执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偏转步骤使用旋转多角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特定的光学部件包括fθ透镜。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旋转多角镜的旋转操作。
1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多个载像部件,每个均具有感光表面;以及
光学写入装置,产生根据图像数据调制过的多个激光束,该光学写入装置包括:
壳体;
光偏转器,用来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
多个透镜,用来校正和传输被光偏转器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载像部件上;以及
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光偏转器,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多个透镜,
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
其中所述光偏转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光偏转器包括旋转多角镜。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透镜包括第一和第二fθ透镜,每个fθ透镜由树脂制成,设置用来分别校正和传输被光偏转器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载像部件上。
14.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多个载像部件,每个具有感光表面;以及
光学写入装置,产生根据图像数据调制过的多个激光束,该光学写入装置包括:
壳体;
光偏转器,用以沿第一方向偏转第一组激光束以及沿第二方向偏转第二组激光束,该第二方向在相同平面内对称地与第一方向相反;
多个透镜,用来校正被光偏转器偏转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并且使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朝向多个载像部件传输;以及
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光偏转器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透镜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壳体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其中所述光偏转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15.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根据图像数据在光学外壳中产生多个激光束,包括:
偏转装置,用来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
隔离装置,用于将多个透镜与由所述偏转装置产生的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以及
fθ透镜,利用多个透镜校正由所述偏转装置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并将校正后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多个感光表面上,
其中,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光学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具有所述偏转装置的第一部分和具有所述fθ透镜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光学外壳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
其中所述偏转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偏转装置包括旋转多角镜。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透镜包括第一和第二fθ透镜,每个fθ透镜由树脂制成,用来分别校正和传输被所述旋转多角镜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感光表面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耐热透明板位于经过旋转多角镜和第一fθ透镜之间的第一组激光束路径、以及与旋转多角镜和第二fθ透镜之间的第二组激光束路径的每个位置上。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光学外壳还包括顶盖,设置用来相对于所述光学外壳的顶侧密封所述光学外壳内部空间中的第一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顶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光学外壳材料的材料。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光学外壳还包括腔室盖,用于从顶侧覆盖所述腔室。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腔室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光学外壳材料的材料。
23.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根据图像数据在外壳中产生多个激光束,包括:
偏转装置,用来沿着第一方向偏转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第二组激光束;
隔离装置,用于将多个透镜与由所述偏转装置产生的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以及
校正装置,利用多个透镜校正由所述偏转装置偏转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并将校正后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多个感光表面上,
其中,所述偏转装置包括旋转多角镜,
其中,所述多个透镜包括第一和第二fθ透镜,每个fθ透镜由树脂制成,用来分别校正和传输被所述多角镜偏转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感光表面上,
其中,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偏转装置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第一和第二fθ透镜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耐热透明板位于经过旋转多角镜和第一fθ透镜之间的第一组激光束路径、以及与旋转多角镜和第二fθ透镜之间的第二组激光束路径的每个位置上,以及
其中,所述外壳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所述旋转多角镜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24.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根据图像数据在外壳中产生多个激光束,包括:
偏转装置,用来沿着第一方向偏转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第二组激光束;
隔离装置,用于将多个透镜与由所述偏转装置产生的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以及
校正装置,利用多个透镜校正由所述偏转装置偏转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并将校正后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多个感光表面上,
其中,所述偏转装置包括旋转多角镜,
其中,所述多个透镜包括第一和第二fθ透镜,每个fθ透镜由树脂制成,用来分别校正和传输被所述多角镜偏转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感光表面上,
其中,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旋转多角镜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第一和第二fθ透镜的第二部分,以及
其中,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透耐热明板位于经过旋转多角镜和第一fθ透镜之间的第一组激光束路径、以及与旋转多角镜和第二fθ透镜之间的第二组激光束路径的每个位置上,
其中,所述分隔件包括从所述耐热透明板向上延伸的侧壁,以便使所述第一部分与腔室上方的空间隔离开,随着所述腔室上方的空间的高度的增加,所述侧壁之间的腔室上方的空间的横截面面积增大。
25.一种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外壳,在该外壳中根据图像数据产生多个激光束;
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
将多个透镜与由所述偏转步骤产生的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
利用多个透镜校正通过所述偏转步骤偏转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并
将校正后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多个感光表面上;
其中,所述隔离步骤采用分隔件执行,用于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分为包括第一和第二部分的至少两部分,所述偏转步骤在第一部分中执行,所述校正步骤在第二部分中执行,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
其中所述偏转步骤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执行。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偏转步骤使用旋转多角镜。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校正步骤使用所述多个透镜,每个透镜由树脂制成,包括用来校正和传输所述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的第一和第二fθ透镜。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顶盖,设置用来相对于所述外壳的顶侧密封所述外壳内部空间中的第一部分。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顶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外壳材料的材料。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腔室盖,用于从顶侧覆盖所述腔室。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腔室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外壳材料的材料。
32.一种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外壳,在该外壳中根据图像数据产生多个激光束;
沿着第一方向偏转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第二组激光束;
将多个透镜与由所述偏转步骤产生的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
利用多个透镜校正通过所述偏转步骤偏转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并
将校正后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多个感光表面上;
其中,所述偏转步骤使用旋转多角镜,
其中,所述校正步骤使用多个透镜,每个透镜由树脂制成,包括用来校正和传输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的第一和第二fθ透镜,
其中,所述隔离步骤使用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旋转多角镜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第一和第二fθ透镜的第二部分,
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耐热透明板位于经过旋转多角镜和第一fθ透镜之间的第一组激光束路径、以及与旋转多角镜和第二fθ透镜之间的第二组激光束路径的每个位置上,以及
其中,所述外壳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所述旋转多角镜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33.一种光学写入装置,其产生多个根据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束,包括:
壳体;
光偏转器,用来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
多个透镜,用来校正和传输被光偏转器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多个载像部件上;以及
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光偏转器,第二部分包括多个透镜,
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
其中所述光偏转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光学写入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透镜包括第一和第二fθ透镜,每个透镜由树脂制成,设置用来分别校正和传输被光偏转器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载像部件上。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光学写入装置,还包括:
顶盖,设置用来相对于壳体的顶侧密封所述壳体内部空间中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顶盖包括导热性高于壳体材料的材料。
36.一种光学写入装置,其产生多个根据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束,包括:
壳体;
光偏转器,用来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
多个透镜,用来校正和传输被光偏转器偏转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壳体外部的多个载像部件上;以及
分隔件,用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所述光偏转器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所述多个透镜的第二部分,
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耐热透明板位于经过光偏转器和第一fθ透镜之间的第一组激光束路径、以及与光偏转器和第二fθ透镜之间的第二组激光束路径的每个位置上;
其中,所述壳体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其中所述光偏转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37.一种光学写入装置,根据图像数据产生多个激光束,包括:
偏转装置,用来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
隔离装置,用于将多个透镜与由所述偏转装置产生的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
校正装置,利用多个透镜校正由所述偏转装置偏转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并将校正后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光学写入装置外部的多个感光表面上;以及
外壳,以及
顶盖,设置用来相对于所述外壳的顶侧密封所述外壳内部空间中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顶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外壳材料的材料,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所述偏转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38.一种光学写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外壳,在该外壳中根据图像数据产生多个激光束;
采用光偏转器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
将多个透镜与由所述偏转步骤产生的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以及
利用多个透镜校正通过所述偏转步骤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并
将校正后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多个感光表面上;
其中,所述隔离步骤采用分隔件执行,用来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所述偏转步骤在所述第一部分中执行,所述校正步骤在第二部分中执行,
所述外壳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
其中所述光偏转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光学写入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透镜包括第一和第二fθ透镜,每个透镜由树脂制成,用来分别校正和传输被所述光偏转器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感光表面上。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光学写入方法,其中,所述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耐热透明板位于经过光偏转器和第一fθ透镜之间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路径、以及与光偏转器和第二fθ透镜之间的所述多个激光束的第二组激光束路径的每个位置上。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光学写入方法,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顶盖,设置用来相对于所述外壳的顶侧密封所述光学外壳内部空间中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顶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外壳材料的材料。
42.一种光学写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外壳,在该外壳中根据图像数据产生多个激光束;
利用旋转多角镜沿着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组激光束,在同一平面中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对称相反的第二方向偏转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二组激光束;
将多个透镜与由所述偏转步骤产生的被加热空气流隔离开;以及
利用多个透镜校正通过所述偏转步骤偏转的所述多个激光束中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并
将校正后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传输到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多个感光表面上;
其中,所述多个透镜包括第一和第二fθ透镜,每个透镜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用以分别校正并且传输由旋转多角镜偏转的第一和第二组激光束至所述多个感光表面上,
其中,所述隔离步骤采用分隔件执行,用来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成至少两部分,包括安装有旋转多角镜的第一部分和安装有第一和第二fθ透镜的第二部分,
其中,分隔件包括耐热透明板,该耐热透明板位于经过旋转多角镜和第一fθ透镜之间的第一组激光束路径、以及与旋转多角镜和第二fθ透镜之间的第二组激光束路径的每个位置上,
其中,所述外壳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扁平盒体,该扁平盒体分别在其上侧和下侧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具有如此横截面形状,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在其近似中心处向下垂直突伸并垂直地将所述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子部分的腔室,并且所述旋转多角镜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腔室的底部。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光学写入方法,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腔室盖,用于从顶侧覆盖所述腔室,其中,所述腔室盖包括导热性高于所述外壳材料的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54513/2003 | 2003-05-30 | ||
JP154513/03 | 2003-05-30 | ||
JP2003154513A JP2004354848A (ja) | 2003-05-30 | 2003-05-30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73594A CN1573594A (zh) | 2005-02-02 |
CN1573594B true CN1573594B (zh) | 2010-07-07 |
Family
ID=33128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1004741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573594B (zh) | 2003-05-30 | 2004-05-27 | 能防止图像质量因光偏转器产热而劣化的成像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319475B2 (zh) |
EP (1) | EP1481810B1 (zh) |
JP (1) | JP2004354848A (zh) |
KR (1) | KR100607189B1 (zh) |
CN (1) | CN15735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68649B2 (ja) * | 2005-07-13 | 2010-10-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7761670B2 (en) | 2005-10-25 | 2010-07-20 | Waratek Pty Limited | Modified machine architecture with advanced synchronization |
JP4654110B2 (ja) | 2005-10-27 | 2011-03-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走査線調整装置、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669780B2 (ja) * | 2005-12-16 | 2011-04-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895643B2 (ja) * | 2006-03-09 | 2012-03-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US7414239B2 (en) * | 2006-04-27 | 2008-08-19 | Ricoh Company, Ltd. | Optical-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5370798B2 (ja) * | 2006-07-31 | 2013-12-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226943B2 (ja) * | 2006-08-31 | 2013-07-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描画方法及び描画装置、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
JP4917925B2 (ja) * | 2006-09-15 | 2012-04-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装置及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4922790B2 (ja) | 2007-03-06 | 2012-04-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87796B2 (ja) * | 2008-08-25 | 2014-05-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8471883B2 (en) | 2008-08-20 | 2013-06-25 | Ricoh Company, Ltd. |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
JP5310374B2 (ja) * | 2008-08-20 | 2013-10-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106345B2 (ja) * | 2008-10-15 | 2012-12-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247371B2 (ja) * | 2008-11-19 | 2013-07-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5286181B2 (ja) * | 2009-07-23 | 2013-09-11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光学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209560A (ja) * | 2010-03-30 | 2011-10-20 | Kyocera Mita Corp |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063533A (ja) * | 2010-09-15 | 2012-03-29 | Ricoh Co Ltd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010195A (ja) | 2012-06-28 | 2014-01-20 |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00961A (en) * | 1992-03-13 | 1999-05-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canning optical device |
CN1226686A (zh) * | 1998-02-16 | 1999-08-25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装置 |
US6195190B1 (en) * | 1998-05-20 | 2001-02-27 | Minolta Co., Ltd. | Optical beam scanning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96963A (en) * | 1986-08-20 | 1989-01-10 | Ricoh Company, Ltd. | Scanning apparatus using a rotary polygon mirror |
JPS6371362A (ja) * | 1986-09-12 | 1988-03-31 | Ricoh Co Ltd | 印字装置の記録ヘツド揺動機構 |
US4943128A (en) * | 1986-10-28 | 1990-07-24 | Ricoh Company, Ltd. | Light scanning device |
US4796037A (en) * | 1987-03-11 | 1989-01-03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Compact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n up-side down structure |
JPS63285572A (ja) * | 1987-05-18 | 1988-11-22 | Ricoh Co Ltd | 電子写真装置 |
US4970552A (en) * | 1987-05-29 | 1990-11-13 | Ricoh Company, Ltd. | Toner contamination preventive means |
JP2749609B2 (ja) * | 1989-01-31 | 1998-05-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3264970A (ja) * | 1990-03-15 | 1991-11-26 | Ricoh Co Ltd | レーザ書込装置 |
JP2517201Y2 (ja) * | 1990-06-01 | 1996-11-2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 |
JP3137421B2 (ja) * | 1991-07-20 | 2001-02-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
JP2553532Y2 (ja) * | 1991-07-23 | 1997-11-05 |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走査光学系ユニットのハウジング構造 |
JP3130351B2 (ja) * | 1991-11-29 | 2001-01-3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29721A (ja) * | 1994-07-15 | 1996-02-02 | Fuji Xerox Co Ltd | 回転多面鏡駆動モータの制振、放熱装置 |
JPH0946494A (ja) * | 1995-05-24 | 1997-02-14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9244359A (ja) * | 1996-03-11 | 1997-09-19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10123800A (ja) * | 1996-10-19 | 1998-05-15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537293B2 (ja) | 1996-11-11 | 2004-06-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感光体ユニット |
JPH10186267A (ja) | 1996-12-25 | 1998-07-14 | Canon Inc | 光偏向走査装置 |
US5787317A (en) * | 1997-05-01 | 1998-07-28 | Robinson, Sr.; Charles E. | Shoulder carrier for camera |
US6115164A (en) * | 1997-07-22 | 2000-09-05 |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canning optical system |
JP3555102B2 (ja) * | 1997-08-21 | 2004-08-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シール部材及び収納容器並びに該シール部材を有する容器 |
JP4537509B2 (ja) * | 1998-05-07 | 2010-09-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681093B2 (ja) * | 1998-06-12 | 2005-08-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00062259A (ja) * | 1998-08-19 | 2000-02-29 | Ricoh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01058754A (ja) * | 1999-06-08 | 2001-03-06 | Ricoh Co Ltd | シート仕分け装置及びシート排紙装置 |
US6400488B1 (en) * | 1999-09-27 | 2002-06-04 | Minolta Co., Ltd. | Light beam scanner |
JP2001194612A (ja) * | 2000-01-07 | 2001-07-19 | Fujitsu Ltd | 走査光線出力ユニット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
JP2001305450A (ja) * | 2000-04-24 | 2001-10-31 | Asahi Optical Co Ltd | マルチビーム光源走査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ビーム光源走査方法 |
JP3980824B2 (ja) | 2000-11-07 | 2007-09-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6593951B2 (en) * | 2000-09-25 | 2003-07-15 | Ricoh Company, Ltd. | Optical writing system directed to miniaturization thereof,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it |
JP2002127497A (ja) | 2000-10-25 | 2002-05-08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337294A (ja) * | 2002-05-20 | 2003-11-28 | Ricoh Co Ltd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013074A (ja) * | 2002-06-11 | 2004-01-15 | Ricoh Co Ltd | 光走査方法、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148727B2 (ja) * | 2002-08-28 | 2008-09-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03
- 2003-05-30 JP JP2003154513A patent/JP2004354848A/ja active Pending
-
2004
- 2004-05-27 CN CN200410047410.8A patent/CN157359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5-28 KR KR1020040038027A patent/KR10060718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5-28 EP EP04012717A patent/EP148181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6-01 US US10/857,019 patent/US731947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00961A (en) * | 1992-03-13 | 1999-05-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canning optical device |
CN1226686A (zh) * | 1998-02-16 | 1999-08-25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装置 |
US6195190B1 (en) * | 1998-05-20 | 2001-02-27 | Minolta Co., Ltd. | Optical beam scanning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319475B2 (en) | 2008-01-15 |
JP2004354848A (ja) | 2004-12-16 |
EP1481810B1 (en) | 2011-09-14 |
EP1481810A1 (en) | 2004-12-01 |
CN1573594A (zh) | 2005-02-02 |
KR100607189B1 (ko) | 2006-08-01 |
KR20040103388A (ko) | 2004-12-08 |
US20050052719A1 (en) | 2005-03-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573594B (zh) | 能防止图像质量因光偏转器产热而劣化的成像方法和设备 | |
CN101515066B (zh) | 光学扫描设备 | |
US7729031B2 (en) | Light-source device,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1266336B (zh) | 光学扫描设备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0373212C (zh) | 扫描光学装置及使用这种装置的彩色成像设备 | |
CN101334528B (zh) | 多光束光学扫描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 |
JP5903894B2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8754918B2 (en) |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 |
JP2010256397A (ja) | 光学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US7184185B2 (en) | Image-forming device and scanning unit for use therein | |
JP5218503B2 (ja)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4238337B (zh) | 盖构件、光扫描设备以及成像设备 | |
US20070013763A1 (en) | Laser scann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JP3980824B2 (ja) |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317181B2 (ja)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
US7136208B2 (en) | Light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JP4859091B2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313224B2 (ja) | ドット位置補正方法及びそれを適用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251343A (ja) | 光源装置、マルチビーム光源装置、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369658B2 (ja)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259445A (ja) | 光源装置、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226249A (zh) | f-θ透镜、光扫描单元及具有该单元的成像装置 | |
JP3749431B2 (ja) | 光走査装置 | |
JP3787285B2 (ja) | 光走査装置 | |
JP2007164103A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