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8003A - 噪声滤波器和使用该噪声滤波器的电子机器 - Google Patents

噪声滤波器和使用该噪声滤波器的电子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8003A
CN1528003A CNA028034163A CN02803416A CN1528003A CN 1528003 A CN1528003 A CN 1528003A CN A028034163 A CNA028034163 A CN A028034163A CN 02803416 A CN02803416 A CN 02803416A CN 1528003 A CN1528003 A CN 1528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insulator layer
inner conductor
noise filter
magnetic th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034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2811C (zh
Inventor
ǧҶ����
千叶博伸
大石一夫
����һ
瓜生英一
织田武司
中山祥吾
松村和俊
元满弘法
新海淳
鹫崎智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0060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8242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118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03141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28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8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28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281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17/001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stacked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17/0093Common mode choke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6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substantially closed in itself, e.g. toroid
    • H01F2017/065Core mounted around conductor to absorb noise, e.g. EMI fil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噪声滤波器,设置在第一磁性体薄板(11a、11b)上的第一、第二内部导体(12、13)分别为1匝以上的漩涡状,在第一内部导体(12)的内侧,彼此不短路地设置了第二内部导体(13)。第一内部导体(12)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内部导体(13)的另一端附近,第一、第二内部导体(12、13)的各另一端与设置在另一磁性体薄板上的第一、第二内部导体(12、13)的各另一端连接。可以实现具有共态的高阻抗值的噪声滤波器。

Description

噪声滤波器和使用该噪声滤波器的电子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解决移动电话、信息机器等的噪声问题的部分中使用的噪声滤波器和使用该噪声滤波器的电子机器。
背景技术
图13A~图13G是特开昭62-257709号公报记载的以往的噪声滤波器的叠层变压器的俯视图。该变压器具有多个磁性体薄板1、第一线圈图形2和第二线圈图形3,在每一个磁性体薄板1的上表面上各设置了一个。俯视观察设置在磁性体薄板1上的第一、第二线圈图形,形成同方向的约0.25~0.75匝的螺旋状,彼此大致平行。
并且,多个磁性体薄板1被叠加,如图13B~13F所示,设置在各磁性体薄板1上的多个第一线圈图形2彼此连接,形成了第一线圈4,多个第二线圈图形3彼此连接,形成了第二线圈5。在形成在各磁性体薄板1上的第一、第二线圈图形2、3的两端部,分别设置了转接(via)电极6、7。转接电极6彼此间、转接电极7彼此间分别通过形成在磁性体薄板1上的转接孔(via hole)8电连接。在第一、第二线圈4、5的两端部、也就是最下层、最上层的线圈图形2、3上,设置了图13B和图13F所示的引出电极9a~9d。除了引出电极9a~9d和它的附近,最下层、最上层的线圈图形2、3形成了约0.5匝的螺旋状。
如图13A~图13G所示,在第一、第二线圈4、5的上表面、下表面,视需要设置了规定个数的磁性体薄板1。
通过把第一、第二线圈4、5、多个磁性体薄板1叠层,并且一体化,取得了以往的噪声滤波器。
在以往的噪声滤波器中,当在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上外加了共态噪声时,流过线圈4、5的电流方向在俯视图中变为同方向。因此,阻抗升高,能除去共态噪声。
可是,以往的噪声滤波器无法使共态阻抗变得较高。因为形成在一个相同的磁性体薄板1上的第一线圈图形2和第二线圈图形3约为0.25~0.75匝,所以相互产生相邻影响的第一线圈图形2和第二线圈图形3较短。因此,在第一线圈4产生的磁通量和第二线圈5中产生的磁通量彼此无法有效地加强。因此,这种滤波器的共态噪声阻抗还不够高。
图14是表示特开平5-101950号公报中记载的另一以往噪声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该滤波器由以下部分构成:由高导磁率磁性体薄板构成的线圈部101;配置在线圈部101的上下的由低导磁率磁性体薄板构成的引出部102、103构成。第一线圈是导体108a和导体109a通过通路孔(through hole)106a电连接后而形成。第二线圈是导体108b和导体109b通过通路孔106c电连接后而形成。这种噪声滤波器在引出部产生的常态成分的阻抗小,不会太影响信号波形,能除去共态噪声。
另一以往的噪声滤波器为了除去共态噪声,通过使线圈全体的标准成分的阻抗减小,也能除去共态噪声。该滤波器通过增大由高导磁率磁性体薄板构成的线圈部101的共态成分的阻抗,能除去共态噪声。因此,在以往的噪声滤波器中,为了增大共态成分的阻抗,必须层叠数十片不满一匝的线圈。因此,通路孔的形成和图形印刷步骤多,层叠的组合复杂。该构造在最终的产品的滤波器中,成为开路或短路等特性不良的原因,使制造上的成品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态阻抗更高、共态噪声的除去特性好的噪声滤波器。该噪声滤波器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磁性体薄板的磁性体;形成在磁性体的两个端面上的多个外部电极;设置在第一磁性体薄板上的1匝以上的漩涡状的第一和第二内部导体;设置在第二磁性体薄板上的1匝以上的漩涡状的第三和第四内部导体;设置在第一磁性体薄板的端部并连接外部电极和第一内部导体的第一端的引出电极;设置在第二磁性体薄板的端部上并连接外部电极和第二内部导体的第一端的引出电极。第一、第二内部导体彼此不短路,第三、第四内部导体彼此不短路,第一内部导体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内部导体的第二端附近,第三内部导体的第二端设置在第四内部导体的第二端附近,第一内部导体的第二端与第三内部导体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内部导体的第二端与第四内部导体的第二端连接。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噪声滤波器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噪声滤波器的立体图。
图3A~3C是表示实施例1的噪声滤波器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4A~4D是表示实施例1的噪声滤波器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图5A~5C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噪声滤波器的俯视图。
图6A是表示实施例1和2的噪声滤波器的使用形态的图。
图6B是表示移动电话的一对信号线的载波波形的图。
图6C表示实施例1和2中的噪声滤波器在移动电话的一对信号线中使用时的频率和衰减量的关系。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噪声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3的噪声滤波器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噪声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实施例4的第一绝缘体层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噪声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噪声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3A~13G是以往的噪声滤波器的俯视图。
图14是另一以往的噪声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A和图1B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噪声滤波器的俯视图,图2是噪声滤波器的立体图。第一磁性体薄板11a、11b在上表面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内部导体12、一个第二内部导体13。磁性体薄板11a、11b在端面具有引出电极14a~14d,在中央附近具有转接电极15a~15d。磁性体薄板11a、11b由铁氧体等磁性材料构成。
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形成由银等导体构成的1匝以上的漩涡状,设置为彼此不短路。漩涡的方向在俯视图中,第一内部导体12、第二内部导体13都相同。
第一内部导体12、第二内部导体13的一端分别连接了引出电极14a~14d,另一端即漩涡的中心分别连接了转接电极15a~15d。
在形成在第一磁性体薄板11a上的第一内部导体12上连接了引出电极14a,在第二内部导体13上连接了引出电极14c。在形成在另一第一磁性体薄板11b上的第一内部导体12上连接了引出电极14b,在第二内部导体13上连接了引出电极14d。引出电极14a~14d由银等导体构成。
转接电极15a设置在第一磁性体薄板11a上,转接电极15b设置在另一第一磁性体薄板11b上。转接电极15a和15b通过设置在另一第一磁性体薄板11b上的通路孔16a连接,据此,第一内部导体12彼此电连接,构成了第一线圈17。
同样,转接电极15c设置在第一磁性体薄板11a上,转接电极15d设置在第一磁性体薄板11b上。转接电极15c和15d通过设置在第一磁性体薄板11b上的通路孔16b连接,据此,第一内部导体13彼此电连接,构成了第二线圈18。
转接电极15a隔开彼此不短路的距离配置在转接电极15c的附近,转接电极15b隔开彼此不短路的距离配置在转接电极15d的附近。
在具有第一内部导体12、第二内部导体13的另一第一磁性体薄板11b的上表面,和视需要在第一磁性体薄板11a的下表面设置规定个数的虚设磁性体薄板19(未图示)。然后,将这些薄板叠加,形成了磁性体20。
在磁性体20的一个端面上形成了外部电极21a、21c,在外部电极21a上连接了引出电极14a,在外部电极21c上连接了引出电极14c。同样,在磁性体20的另一个端面形成了外部电极21b、21d,在外部电极21b上连接了引出电极14b,在外部电极21d上连接了引出电极14d。
下面,说明实施例1的噪声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图3A~图3C、图4A~图4D是表示实施例1的噪声滤波器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
首先,从由铁氧体粉末的氧化物和树脂构成的混合物,制作方形的第一磁性体薄板11a、11b。
接着,如图3A所示,通过激光、冲孔等在磁性体薄板11B上开孔,在成为第一内部导体12、第二内部导体13的另一端的漩涡状的中心部附近设置多个第一、第二转接孔16a、16b。第一转接孔16a形成在第二转接孔16b附近。
接着,如图3B所示,在具有第一、第二转接孔16a、16b的另一磁性体薄板11b上表面,通过印刷、电镀等,分别形成1匝以上的漩涡状的第一内部导体12、第二内部导体13。在第一内部导体12的内侧,彼此不短路地形成第二内部导体13。在第一内部导体12、第二内部导体13的另一端分别形成转接电极15b、15d(未图示)。转接电极15b、15d分别连接了第一、第二转接孔16a、16b,第一内部导体12、第二内部导体13的一端分别连接了引出电极14b~14d(未图示)。
在第一、第二转接孔16a、16b中填充了银等导电材料。
同样,在第一磁性体薄板11a上表面分别形成了1匝以上的漩涡状第一内部导体12、第二内部导体13。
接着,如图3C所示,在第一磁性体薄板11a之上层叠另一第一磁性体薄板11b。即从下按顺序层叠虚设磁性体薄板19、形成了第一内部导体12、第二内部导体13的第一磁性体薄板11a、形成了第一内部导体、第二内部导体13的另一第一磁性体薄板11b、虚设磁性体薄板19。虚设磁性体薄板19在形成在另一第一磁性体薄板11b上的第一内部导体12、第二内部导体13的上表面上,以及视需要在第一磁性体薄板11a的下表面上以规定个数的进行配置。
通过第一、第二转接孔16a、16b,第一内部导体12彼此、第二内部导体彼此分别电连接。须指出的是,由印刷、电镀、蒸镀、溅射等方法形成内部导体12、13、引出电极14a~14d(未图示)。
接着,如图4A所示,用划线等切断,使在一个噪声滤波器中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内部导体、一个第二内部导体,取得图4B所示的层叠物22。从层叠物22的两端面分别露出了引出电极14a和14c,在另一端面分别露出了引出电极14b和14d。
接着,把该层叠物22在规定温度下,烧结规定时间,形成磁性体20。
接着,如图4C所示,通过抛光滚筒等对磁性体20倒角。
最后,如图4D所示,在磁性体20的两端面形成了与露出的引出电极14a~14d连接的由银等导体构成的外部电极21a~21d,制造出噪声滤波器。
对于外部电极21a~21d,也可以在银等导体的上表面,镀镍,在镀镍层的表面镀锡或焊锡等低熔点金属。
另外,在用银等形成了导体后,也可以在形成镀镍层前,在真空中,把磁性体20浸渍在氟类的有机硅烷偶合剂中。据此,能在磁性体20内存在的微细细孔中填充具有防水性的氟类的有机硅烷偶合剂,所以能提高噪声滤波器自身的耐湿性。
实施例1的噪声滤波器因为能使第一磁性体薄板11a、11b上分别形成的彼此影响的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变长。并且包含多个具有第一、第二内部导体12、13的第一磁性体薄板11a、11b,所以在滤波器中,彼此影响的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进一步变长。据此,滤波器对于共态噪声的阻抗进一步提高。结果,取得了共态噪声的除去特性高的噪声滤波器。
即在第一线圈17和第二线圈18中,同方向即磁性体20的俯视图中同方向的电流流过,在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中分别产生的磁通量彼此增强。因此,实施例1的滤波器中,共态阻抗值比图7所示的以往的噪声滤波器高。当在第一线圈17和第二线圈18中流过同方向的电流时,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的阻抗提高,这些内部导体减小共态噪声。
因为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形成了1匝以上的漩涡形状,所以比螺旋状、蛇行状等其他形状,能使相邻的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更长,即,能提高共态阻抗。
并且,若使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在彼此不短路的前提下,使其间的距离最短,则用内部导体12和13产生的磁场彼此增强,据此,能进一步提高共态阻抗。
设置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的第一磁性体薄板可以不是磁性体薄板11a、11b等两个,而是三个以上。据此,在内部导体12和13产生的磁场彼此增强,据此,能进一步提高共态阻抗。
可是,当使第二内部导体13不位于漩涡状的第一内部导体12的内侧或外侧,即不是重叠配置内部导体12和13,而是个别配置时,即使是漩涡状,内部导体12和13之间的距离也变长。结果,分别产生的磁场不彼此增强,无法提高共态阻抗。
(实施例2)
图5A~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噪声滤波器的俯视图。对于与实施例1具有同样结构的部分,采用了相同符号,省略了说明。
在图5A~图5C中,在形成了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的第一磁性体薄板11b、11a的上表面上设置了只具有与第一内部导体12连接的第三内部导体24的第二磁性体薄板25,在下表面上设置了只具有与第二内部导体13连接的第四内部导体26的第三磁性体薄板27。第四内部导体26可以不设置在第三磁性体薄板27上,而直接设置在虚设磁性体薄板19上。
这样,形成在第二磁性体薄板25上的第三内部导体24和形成在第三磁性体薄板27上的第四内部导体26通过形成了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双方的第一磁性体薄板11b,隔开距离。因此,即使在第一线圈17和第二线圈18中流过反向电流时,各自产生的磁通量也不彼此削弱。据此,能提高常态的阻抗。
当在第一线圈17和第二线圈18中流过同向电流时,如实施例1所述,通过设置在第一磁性体薄板11b上的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能提高共态阻抗。
即在上述的图5的滤波器中,能提高共态、常态双方的阻抗。
这时,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三内部导体24形成第一线圈17,第二内部导体13和第四内部导体26形成第一线圈18。第三内部导体24和第四内部导体26具有螺旋状、漩涡状等形状。据此,与直线状相比,产生的磁通量增强,所以能提高常态阻抗。
如果适当调整第二磁性体薄板25上形成的第三内部导体24、第四磁性体薄板27上形成的第四内部导体26的长度,就能使第一线圈17、第二线圈18各自的全长即引出电极间的长度分别相同。据此,能使第一线圈17、第二线圈18的电阻值、阻抗值相同。
另外,当如上所述地设置使第一线圈17、第二线圈18的电阻值、阻抗值同一的第三内部导体24、第四内部导体26时,在第三内部导体24的上表面和第四内部导体26的下表面的至少一方上设置非磁性物。据此,能减小在第三内部导体24及/或第四内部导体26分别产生的磁通量,所以能降低第三内部导体24及/或第四内部导体26的常态、共态阻抗。据此,能使设置在第一磁性体薄板11b上的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中产生的常态、共态阻抗稳定。
作为非磁性物,可以在第三内部导体24上表面及/或第四内部导体26下表面上什么也不设置。如果设置玻璃、树脂等作为非磁性物,就能提高第三内部导体24、第四内部导体26的绝缘性、耐湿性。
此外,也可以在形成在第一磁性体薄板11b上的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的下表面设置只具有第三内部导体24的第二磁性体薄板25,在上表面设置只具有第四内部导体26的第三磁性体薄板27。
图13所示的以往的噪声滤波器在第二线圈图形3的外侧形成了第一线圈图形2,所以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的电阻值、阻抗无法相同。
设置第一内部导体12和第二内部导体13双方的第一磁性体薄板可以不只磁性体薄板11b一个,可以设置两个以上。
在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同样,如果把磁性体薄板浸渍在有机硅烷偶合剂,就取得了耐湿性高的滤波器。
下面,把本发明实施例1和2中的噪声滤波器作为电子机器的一个例子,说明移动电话等无线通信机器中的一对信号线中使用的方法。
移动电话的耳机等通信线的信号线通常由一对电缆及一对信号线构成,移动电话的载波等高频信号作为辐射噪声,对于电缆容易同时以同相位重叠。因此,在该信号线中输入了共态的高频噪声。而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和控制信号为常态的信号。
常态的信号之所以由于共态的高频噪声而受到干扰,是因为电路中的非线性元件和静电电容,信号中的低频率成分重叠在通常的常态的信号中。
图6A表示了使用实施例1和2的噪声滤波器的形态。在连接着耳机35的耳机组件的两条信号线34上,通过图1所示的两端部的外部电极21a~21d连接了本发明的噪声滤波器33。即在第一线圈17、第二线圈18上分别连接了信号线34。
这时,如图6B所示,当用217Hz的脉冲频率32收发TDMA方式的移动电话的收发电路的900MHz的载波(TDMA载波)31时,217Hz被检波,重叠在常态的声音信号上,能听见噪声。因此,如果能抑制常态、感应的共态电流,就能减少声音输出等的噪声。
图6C表示实施例1和2中的噪声滤波器的衰减特性即频率和衰减量的关系。在移动电话的载波900MHz,共态、常态噪声也受到衰减。因此,能减少与载波900MHz一起检波的脉冲32的频率217Hz的信号,可做到听不到噪声。
如果在移动电话等无线通信机器的一对信号线上,分别在第一线圈17、第二线圈18连接实施例1和2中的噪声滤波器,则在外加了共态噪声的一对信号线中,能提高共态、常态双方的阻抗,能减小信号。因此,例如在作为一对信号线的音频线中,能减小可闻噪声。
(实施例3)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噪声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该滤波器具有:第一绝缘体层121、设置在第一绝缘体层121的上表面上的漩涡状的第一导体127、设置为与设置在第一绝缘体层121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导体127几乎并行的漩涡状的第二导体128。第二导体128和第一导体127形成两条漩涡。
该滤波器还具有:设置在第一绝缘体层121的上部并夹着第一导体127和第二导体128的第二绝缘体层122;设置在第二绝缘体层122上,在内部填充了导电材料的通路孔131a和131b;在第二绝缘体层122的上表面上设置的漩涡状的导体即第三导体129;设置为与在第二二绝缘体层122的上表面上设置的第三导体129几乎并行的漩涡状的导体即第四导体130。第四导体130与第三导体形成两条漩涡。第三导体129通过通路孔131a与第一导体127连接,第四导体130与通过通路孔131b与第二导体128电连接。可以通过印刷法形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导体127~130,但是如果通过电镀方法形成,则能以高的尺寸精度形成细密的漩涡形状。
第二绝缘体层122具有比第一绝缘体层121及第三绝缘体层123还低的导磁率。
图8是实施例3的噪声滤波器的立体图。噪声滤波器133具有4个外部电极,这些电极分别电连接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导体127~130的一个。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导体127~第四导体130形成漩涡状,第一导体127和第二导体128配置为几乎平行,第三导体129和第四导体130配置为几乎平行。据此,能缩短设置在一个绝缘体层上的漩涡状的各导体间的距离,通过使一层的磁路为漩涡状,能使导体变长。因此,由各导体产生并且彼此影响的磁场增强,能增大共态成分的阻抗。并且,具有通路孔131的第二绝缘体层122的导磁率是其他绝缘体层的导磁率以下。即第一导体127和第二导体128的导体间、第三导体129和第四导体130的导体间夹着低导磁率的第二绝缘体层122。因此,能进一步加强这些导体中产生的磁场,能有效地抑制共态噪声。
通过降低隔着第一导体127~第四导体130配置的第一绝缘体层121和第三绝缘体层123的导磁率,可以取得进一步的噪声抑制效果。
如图8所示,各绝缘体层和低导磁率的绝缘体层可以一体烧结取得。低导磁率的绝缘体层的第二绝缘体层可以使用Ni-Zn-Cu-Co类铁氧体。如果对绝缘体层122使用非磁性体,就能取得进一步的噪声抑制效果,作为这种材料,适合为镁橄榄石类玻璃、氧化铝玻璃类绝缘材料、Zn-Cu类铁氧体。
(实施例4)
图9是实施例4的噪声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滤波器的第一绝缘体层的俯视图。第二绝缘体层122的导磁率具有与第一绝缘体层121、第三绝缘体层123相同的导磁率。例如,在由蒸镀法形成的第一、第二导体127、128之间、同样形成的第三、第四导体129、130件的至少一方上设置了低导磁率的绝缘体124。绝缘体124的导磁率比该导体的上下表面的绝缘体层121~123的导磁率低。对于与实施例3中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采用同一符号,省略了对它的说明。
第一导体127~第四导体130形成漩涡状,第一导体127和第二导体128配置为几乎平行,第三导体129和第四导体130配置为几乎平行。据此,能缩短设置在一个绝缘体层上的漩涡状的各导体间的距离。通过采用漩涡状,能使一层的磁路变长,据此,由各导体产生并且彼此影响的磁场增强,能增大共态成分的阻抗。并且,通过第一导体127和第二导体128的导体间、第三导体129和第四导体130的导体间夹着的低导磁率的绝缘体124,能进一步加强这些导体中产生的磁场,能有效地抑制共态噪声。
通过降低隔着第一导体127~第四导体130配置的第一绝缘体层121和第三绝缘体层123的导磁率,取得了进一步的噪声抑制效果。
作为低导磁率的绝缘体124的材料,通过使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材料,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5)
图11是实施例5的噪声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第二绝缘体层122的导磁率与第一绝缘体层121、第三绝缘体层12的导磁率相同。覆盖例如通过印刷法形成的第一、第二导体127、128、与所述同样形成的第三、第四导体129、130中的至少一方,设置了低导磁率的绝缘体125。绝缘体125的导磁率比其他绝缘体层121~123的导磁率低。对于与实施例3中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采用同一符号,省略了对它的说明。
第一导体127~第四导体130形成漩涡状,第一导体127和第二导体128配置为几乎平行,第三导体129和第四导体130配置为几乎平行。据此,能缩短设置在一个绝缘体层上的漩涡状的各导体间的距离。通过采用漩涡状,能使一层的磁路变长,据此,由各导体产生并且彼此影响的磁场增强,能增大共态成分的阻抗。并且,低导磁率的绝缘体125比其他绝缘体层的导磁率低。通过第一导体127和第二导体128的导体间、第三导体129和第四导体130的导体间夹着的低导磁率的绝缘体125,能进一步加强这些导体中产生的磁场,能有效地抑制共态噪声。
通过降低隔着第一导体127~第四导体130配置的第一绝缘体层121和第三绝缘体层123的导磁率,取得了进一步的噪声抑制效果。
作为低导磁率的绝缘体125的材料,通过使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材料,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6)
图12是实施例6的噪声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第二绝缘体层122的导磁率与第一绝缘体层121、第三绝缘体层123相同。在通过例如电镀法形成的第二导体128和第三导体129之间设置了低导磁率的绝缘体126,绝缘体126具有比其他绝缘体层121~123低的导磁率。对于与实施例3中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采用同一符号,省略了对它的说明。
至少第二导体128和第三导体129形成漩涡状,能增长一层的磁路。据此,能增大第二导体128和第三导体129产生的磁场,能增大共态成分的阻抗。并且,低导磁率的绝缘体126比其他绝缘体层的导磁率低,所以通过用第二导体128和第三导体129夹着低导磁率的绝缘体126,能在增强磁场的方向相对配置。据此,能进一步增强磁场,能有效抑制共态噪声。
通过降低隔着第一导体127~第四导体130配置的第一绝缘体层121和第三绝缘体层123的导磁率,取得了进一步的噪声抑制效果。作为低导磁率的绝缘体126的材料,通过使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材料,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噪声滤波器中,能使配置在同一磁性体薄板上的彼此影响的第一内部导体和第二内部导体变长。通过包含多个具有这样的内部导体的磁性体薄板,使彼此影响的第一内部导体和第二内部导体进一步变长。据此,取得了能进一步提高对共态噪声的阻抗的滤波器。

Claims (22)

1.一种噪声滤波器,包括:
具有第一和第二磁性体薄板的磁性体;
形成在所述磁性体的两个端面上的多个外部电极;
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体薄板上的1匝以上的漩涡状的第一和第二内部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二磁性体薄板上的1匝以上的漩涡状的第三和第四内部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体薄板的端部并分别连接所述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一、第二内部导体的第一端的引出电极;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二磁性体薄板的端部并分别连接所述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三、第四内部导体的第一端的引出电极,
所述第一、第二内部导体彼此不短路,所述第三、第四内部导体彼此不短路,
所述第一内部导体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内部导体的第二端附近,所述第三内部导体的所述第二端设置在第四内部导体的第二端附近,
所述第一内部导体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内部导体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内部导体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内部导体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2.一种噪声滤波器,包括:
具有第一和第二磁性体薄板,并且所述第一磁性体薄板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二磁性体薄板的第二面相对的磁性体;
形成在所述磁性体的两个端面上的多个外部电极;
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体薄板的所述第一面上的1匝以上的漩涡状的第一和第二内部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体薄板的端部、并分别连接所述外部电极与所述第一、第二内部导体的各第一端的引出电极;
设置在所述第二磁性体薄板的所述第一面上、并与所述第一内部导体连接的漩涡状第三内部导体;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体薄板的所述第二面上、并与所述第二内部导体连接的漩涡状第四内部导体,
所述第一、第二内部导体彼此不短路,第一内部导体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内部导体的第二端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部导体和所述第二内部导体形成第一线圈,
所述第二内部导体和所述第四内部导体形成具有与所述第一线圈大致相同长度的第二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三内部导体的不挨着所述第二磁性体薄板的面、和所述第四内部导体的不挨着所述第一磁性体薄板的面中的至少一方上的非磁性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体薄板在氟类的有机硅烷偶合剂中浸泡过。
6.一种电子机器,包括噪声滤波器和连接了所述外部导体的信号线,该噪声滤波器包括:
具有第一和第二磁性体薄板的磁性体;
形成在所述磁性体的两个端面上的多个外部电极;
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体薄板上的1匝以上的漩涡状的第一和第二内部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二磁性体薄板上的1匝以上的漩涡状的第三和第四内部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性体薄板的端部、并分别连接所述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一、第二内部导体的第一端的引出电极;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二磁性体薄板的端部、并分别连接所述外部电极和第三、第四内部导体的第一端的引出电极,
所述第一、第二内部导体彼此不短路,所述第三、第四内部导体彼此不短路;所述第一内部导体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内部导体的第二端附近,所述第三内部导体的所述第二端设置在第四内部导体的第二端附近;所述第一内部导体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内部导体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内部导体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内部导体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7.一种噪声滤波器,包括:
第一绝缘体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层上的第一面上的漩涡状第一和第二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层的所述第一面的上方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层相对的、具有通路孔的第二绝缘体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体层的所述第一面上,通过所述通路孔分别电连接了所述第一、第二导体的漩涡状的第三和第四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三和第四导体的上面的第三绝缘体层;以及
分别连接了所述第一~第四导体的端部的外部电极,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大致配置为平行,第三和第四导体大致配置为平行,所述第二绝缘体层的导磁率在所述第一和第三绝缘体层的导磁率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绝缘体层由Ni-Zn-Cu-Co类铁氧体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绝缘体层由低导磁率材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导磁率材料是镁橄榄石类玻璃、氧化铝玻璃类绝缘材料、Zn-Cu类铁氧体中的一种。
11.一种噪声滤波器,包括:
第一绝缘体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层上的第一面上的漩涡状第一和第二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层的所述第一面的上方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层相对的、具有通路孔的第二绝缘体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体层的所述第一面上,通过所述通路孔分别电连接了所述第一、第二导体的漩涡状的第三和第四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三和第四导体的上面的第三绝缘体层;
分别电连接了所述第一~第四导体的端部的外部电极;以及
配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导体间、所述第三和第四导体间的至少一方上的、具有所述第一~第三绝缘体层的至少一个导磁率以下的导磁率的绝缘体,
所述第一和第三导体大致配置为平行,第二和第四导体大致配置为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体由Ni-Zn-Cu-Co类铁氧体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体由低导磁率材料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导磁率材料是镁橄榄石类玻璃、氧化铝玻璃类绝缘材料、Zn-Cu类铁氧体中的一种。
15.一种噪声滤波器,包括:
第一绝缘体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层上的第一面上的漩涡状第一和第二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层的所述第一面的上方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层相对的、具有通路孔的第二绝缘体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体层的所述第一面上,通过所述通路孔分别电连接了所述第一、第二导体的漩涡状的第三和第四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体层的所述第一面的上方的第三绝缘体层;
分别连接了所述第一~第四导体的端部的外部电极;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体层间、和所述第二和第三绝缘体层间中的至少一方的、具有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绝缘层以下的导磁率的第四绝缘层,
所述第一和第三导体大致配置为平行,第二和第四导体大致配置为平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绝缘体层由Ni-Zn-Cu-Co类铁氧体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绝缘体层由低导磁率材料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导磁率材料是镁橄榄石类玻璃、氧化铝玻璃类绝缘材料、Zn-Cu类铁氧体中的一种。
19.一种噪声滤波器,包括:
第一绝缘体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层上的第一面上的漩涡状第一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层的所述第一面的上方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层相对的、具有第一通路孔的第二绝缘体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体层的所述第一面上,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孔连接了所述第一导体的漩涡状的第二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体层的所述第一面的上方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绝缘体层相对的第三绝缘体层;
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体层的第一面上的漩涡状的第三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体层的所述第一面的上方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绝缘体层相对的、具有第二通路孔的第四绝缘体层;
设置在所述第四绝缘体层的第一面上的、通过所述第二通路孔与所述第三导体连接的漩涡状第四导体;
设置在所述第四绝缘体层的所述第一面的上方的第五绝缘体层;以及
分别连接了所述第一~第四导体的端部的外部电极,
所述第二和第三导体都比第一和第四导体的匝数多,所述第二~第四绝缘体层中的至少一个绝缘体层的导磁率是所述第一~第四绝缘体层的其他绝缘体层的导磁率以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绝缘体层由Ni-Zn-Cu-Co类铁氧体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绝缘体层由低导磁率材料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噪声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导磁率材料是镁橄榄石类玻璃、氧化铝玻璃类绝缘材料、Zn-Cu类铁氧体中的一种。
CNB028034163A 2001-01-15 2002-01-11 噪声滤波器和使用该噪声滤波器的电子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28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028/01 2001-01-15
JP006028/2001 2001-01-15
JP2001006028A JP4682425B2 (ja) 2001-01-15 2001-01-15 ノイズフィルタおよびこのノイズフィルタ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11835/2001 2001-07-12
JP211835/01 2001-07-12
JP2001211835A JP2003031416A (ja) 2001-07-12 2001-07-12 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487899A Division CN100559520C (zh) 2001-01-15 2002-01-11 噪声滤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8003A true CN1528003A (zh) 2004-09-08
CN1272811C CN1272811C (zh) 2006-08-30

Family

ID=26607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341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2811C (zh) 2001-01-15 2002-01-11 噪声滤波器和使用该噪声滤波器的电子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853267B2 (zh)
EP (1) EP1365426A4 (zh)
KR (1) KR100712752B1 (zh)
CN (1) CN1272811C (zh)
WO (1) WO200205632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0642A (zh) * 2012-08-08 2014-02-1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去除噪声的滤波器
CN105359233A (zh) * 2013-03-11 2016-02-24 伯恩斯公司 与层叠聚合物平面磁器件相关的器件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21631A1 (de) * 2002-05-15 2003-12-04 Tridonicatco Gmbh & Co Kg Funkentstördrosseln zur Unterdrückung von Gleichtaktstörungen in einem Elektronischen Vorschaltgerät (EVG)
JP4370838B2 (ja) * 2002-08-21 2009-11-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ノイズフィルタ
US7037820B2 (en) * 2004-01-30 2006-05-02 Agere Systems Inc. Cross-fill pattern for metal fill levels, power supply filtering, and analog circuit shielding
JP4287822B2 (ja) * 2005-01-25 2009-07-01 Tdk株式会社 積層コンデンサ、及び、積層コンデンサの等価直列抵抗調整方法
JP4736526B2 (ja) * 2005-05-11 2011-07-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
JP5339398B2 (ja) * 2006-07-12 2013-11-13 Fdk株式会社 積層インダクタ
US7492240B1 (en) 2006-07-14 2009-02-17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Integrated capacitor and inductor
TWI319581B (en) * 2006-08-08 2010-01-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aminated coil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538653B2 (en) * 2007-03-30 2009-05-26 Intel Corporation Grounding of magnetic cores
US7688160B2 (en) * 2007-04-12 2010-03-30 Stats Chippac, Ltd. Compact coils for high performance filters
JP4893975B2 (ja) * 2009-08-25 2012-03-07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
CN102087909A (zh) * 2009-12-08 2011-06-08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内外径电流补偿的多路径叠层电感
CN102087911A (zh) * 2009-12-08 2011-06-08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金属厚度不相等的不等宽片上叠层电感
US20110300874A1 (en) * 2010-06-04 2011-12-08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tdma audio noise
KR101167789B1 (ko) 2010-09-30 2012-07-25 주식회사 아모텍 적층형 공통 모드 필터
US9793039B1 (en) * 2011-05-04 2017-10-1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Carbon nanotube-based integrated power inductor for on-chip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s
KR101514491B1 (ko) * 2011-12-08 2015-04-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30077400A (ko) * 2011-12-29 2013-07-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박막형 코일 부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883011B1 (ko) * 2012-08-08 2018-07-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노이즈 제거 필터
KR101813290B1 (ko) 2012-08-29 2017-12-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박막형 공통 모드 필터
KR101408505B1 (ko) * 2012-11-07 2014-06-1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커먼 모드 필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958377B2 (ja) * 2013-02-14 2016-07-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トランス
JP2014175349A (ja) * 2013-03-06 2014-09-22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インダクタ
US9590514B1 (en) 2013-03-15 2017-03-0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For And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Carbon nanotube-based integrated power converters
KR101495995B1 (ko) 2013-04-17 2015-02-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공통모드필터
KR101983150B1 (ko) * 2013-10-11 2019-05-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형 인덕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424984B2 (en) * 2014-03-05 2016-08-23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Integrated capacitor and inductor having co-located magnetic and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volumes
US20160012956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hin-type common mode fil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029491B1 (ko) 2014-09-16 2019-10-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부품 및 그 실장 기판
CN204425289U (zh) * 2014-11-05 2015-06-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共模噪声滤波器
JP6558302B2 (ja) * 2016-05-26 2019-08-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US10285259B2 (en) * 2017-06-23 2019-05-07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Solenoid filter built in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1169A (en) * 1989-03-23 1992-05-05 Takeshi Ikeda Lc noise filter
JP2999494B2 (ja) * 1990-01-17 2000-01-17 毅 池田 積層型lcノイズ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959787B2 (ja) 1990-01-20 1999-10-06 毅 池田 積層型lcノイズ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725499B2 (ja) 1991-10-08 1998-03-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チップ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3251370B2 (ja) * 1992-03-31 2002-01-28 ティーディーケイ株式会社 複合積層部品用非磁性フェライトおよび複合積層部品とその製造方法
US5431987A (en) * 1992-11-04 1995-07-11 Susumu Okamura Noise filter
JPH07290638A (ja) 1994-04-27 1995-11-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積層板の製造方法
JPH1013180A (ja) * 1996-06-18 1998-01-16 Taiyo Yuden Co Ltd 積層型lc複合部品
JPH10200357A (ja) 1996-12-31 1998-07-31 Taiyo Yuden Co Ltd 積層型lc複合部品及びその特性調整方法
JP2000235919A (ja) 1999-02-15 2000-08-29 Tokin Corp 積層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素子
JP3680627B2 (ja) * 1999-04-27 2005-08-10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ノイズフィルタ
US6384705B1 (en) * 1999-12-30 2002-05-0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ultilayer-type chip common mode filt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0642A (zh) * 2012-08-08 2014-02-1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去除噪声的滤波器
CN103580642B (zh) * 2012-08-08 2017-12-1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去除噪声的滤波器
CN105359233A (zh) * 2013-03-11 2016-02-24 伯恩斯公司 与层叠聚合物平面磁器件相关的器件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853267B2 (en) 2005-02-08
CN1272811C (zh) 2006-08-30
KR20030068587A (ko) 2003-08-21
EP1365426A4 (en) 2009-02-18
WO2002056322A1 (fr) 2002-07-18
KR100712752B1 (ko) 2007-05-02
US20040130415A1 (en) 2004-07-08
EP1365426A1 (en) 2003-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2811C (zh) 噪声滤波器和使用该噪声滤波器的电子机器
CN1260746C (zh) 薄膜型共态扼流圈及其制造方法
CN1231928C (zh) 共态扼流圈阵列
KR100686991B1 (ko) 노이즈 필터 및 노이즈 필터를 이용한 전자 기기
CN101763933B (zh) 电子元件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US6452473B1 (en) Multilayer indu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872844B2 (en) Composite electronic device
CN1822255A (zh) 噪声滤波器
CN101061556A (zh) 线圈部件
CN109524213B (zh) 电感器
CN111584183B (zh) 电感器部件
CN1258373A (zh) 复合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2260925A (ja) 積層チップインダクタ
CN100346428C (zh) 电感元件及该电感元件的制造方法
JP2001044038A (ja) 積層電子部品
CN1858864A (zh) 薄膜型共态扼流圈及其制造方法
JP2002093623A (ja) 積層インダクタ
JP2006351954A (ja) 積層型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CN1199205C (zh) 衬底安装的共模扼流圈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284463A1 (en) Laminated coil component
JP2007096247A (ja) チップ型電子部品
JP2005217078A (ja) コイル内蔵ガラスセラミック基板
JP2001093734A (ja) 積層インダ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94637A (ja) 積層コイルアレイ
JP3476887B2 (ja)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電極の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