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2202A - 静电印刷装置以及静电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静电印刷装置以及静电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2202A
CN1522202A CNA02813205XA CN02813205A CN1522202A CN 1522202 A CN1522202 A CN 1522202A CN A02813205X A CNA02813205X A CN A02813205XA CN 02813205 A CN02813205 A CN 02813205A CN 1522202 A CN1522202 A CN 1522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ilk screen
powder
food
pri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32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4008C (zh
Inventor
ˮ�ٽ�
安藤今朝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R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R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1952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5928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3026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10240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3778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6631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ER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RG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22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2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40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40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7/00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patterns other than charge patterns, e.g. an electric conductivity pattern; Processes involving a migration, e.g. photoelectrophoresis, photoelectrosolography; Processes involving a selective transfer, e.g. electrophoto-adhesive processes; Apparatus essentially involving a single such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8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supply of electric current or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magnetism to a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2Stencil printing; Silk-screen printing
    • B41M1/125Stencil printing; Silk-screen printing using a field of force, e.g. an electrostatic field, or an electric cur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using electric cur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静电印刷装置,将粉体油墨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印刷图案的丝网上,并通过在该丝网与被印刷物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油墨附着在上述被印刷物上。在上述被印刷物(1)的上方移动自如地设置了多个丝网(34a~34d)。以轴(46)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设置多个丝网(34a~34d),通过使丝网(34a~34d)以上述轴(46)为中心旋转,使该丝网(34a~34d)移动到上述被印刷物(1)的上方。

Description

静电印刷装置以及静电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印刷装置及静电印刷方法,特别涉及利用静电力使粉体油墨(粉体インキ)附着在被印刷物表面,将文字、图形等印刷图案印刷在被印刷物的表面的静电装置及静电印刷方法。而且本发明涉及食品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使用了利用了静电力的静电印刷装置的食品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历来的静电印刷装置都是利用静电力使粉体油墨附着在被印刷物的表面,将文字、图形等印刷图案印刷在被印刷物的表面。但由于以往的静电印刷装置只能用一种颜色的粉体油墨进行印刷,在对被印刷物进行多种颜色印刷的情况下,就必须设置与使用颜色数量相同的静电印刷装置。
图41为使用历来的静电印刷装置进行3色印刷时,装置构成的纵向剖面图。在图41所示的例子中,首先,在静电印刷装置500a中进行完第1种颜色的印刷之后,将载有被印刷物1的平板架550移送到下一个静电印刷装置500b,在该静电印刷装置500b中进行第2种颜色的印刷。接着,在静电印刷装置500b中进结束第2种颜色的印刷之后,将平板架550移送到下一个静电印刷装置500c,在该静电印刷装置500c中进行第3种颜色的印刷。这样,在使用历来的静电印刷装置进行多色印刷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多个静电印刷装置,并在各个静电装置中进行各颜色的印刷作业。
如上所述,在使用历来的静电印刷装置进行多色印刷的情况下,必须设置与使用颜色数量相当的静电印刷装置,从而需要较宽的设置设备空间,用于进行多色印刷的成本也因此而变得非常高。
而且,在将载有被印刷物的平板架移送到下一个静电印刷装置时,还会发生平板架的位置与丝网(screen)错位,由于移送时的震动、冲击等因素影响,使平板架内的被印刷物的位置发生偏离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根据不同的颜色其印刷位置也不同,因此,无法对被印刷物进行正确且漂亮的印刷。
图42为历来的静电印刷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历来的静电印刷装置包括配置在被印刷物600上方的模板丝网(stencil screen)610、丝网610上的旋转刷620、向旋转刷620供给粉体油墨630的加料斗(hopper)640。在丝网中,文字及图形等印刷图案由筛眼网611形成。
由加料斗640提供的粉体油墨630通过刷620的旋转从丝网610的筛眼网611中被挤出到下方。在被印刷物600与丝网610之间通过直流电源DC施加直流高电压,使被印刷物600与丝网610之间产生静电场。通过筛眼网并被带电的粉体油墨,在静电场中向作为反电极(对電極)的被印刷物600一直前进,附着到被印刷物600的表面。这样,丝网610的文字及图形等印刷图案被印刷到被印刷物600的表面上。
然而,历来的静电印刷装置在对多个被印刷物进行连续印刷的情况下,对各个被印刷物,每次都必须在丝网610下配置被印刷物600之后再进行印刷。因此,到印刷之前的处理时间变长,而且印刷也耗费工夫。这样一来,以往的静电印刷装置实质性上处于无法进行连续印刷的现状。
历来,在食品用成型容器上涂敷分型剂及其他可食性粉壮体的情况下,如图43所示,使用具有格子状网孔的筛700,将可食性粉体710从食品用成型容器720的上方抖落,并使其附着在成型容器720的内表面上。
然而,在使用筛700的情况下,很难使可食性粉体710附着在成型容器720的内部侧面上及倾斜面上,可食性粉体710一般会落在成型容器的底面而堆积起来。而且由于必须要使可食性粉体710从筛700落下,所以,必须挑选粒径相对较大的粉体。但是,因为粒径大的粉体其质量也大,所以尤其很难附着在成型容器720的侧面上,且由于自身重量而掉落在成型容器720的底面上并堆积起来。因此,存在将可食性粉体710均匀地涂敷在成型容器720的内面困难的问题。并且,即使将可食性粉体710附着在成型容器720的侧面上,由于在使用筛700进行涂敷过程中减弱了可食性粉体710的附着力,少许冲击即可使其剥离掉落到底面。而且,在使用筛700的情况下,由于左右摇动筛700,可食性粉体710不仅会掉落在成型容器720的内部,还会掉落在外部,所以存在造成很多浪费的问题。
并且,在成型食品的表面涂敷可食性粉体的情况下,除使用这种筛的方法之外,还可以像图44所示那样将成型食品810和可食性粉体820装入旋转滚筒800中后,使旋转滚筒800旋转,从而使可食性粉体820附着在成型食品810的表面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使旋转滚筒800旋转时,食品810之间会发生碰撞,存在造成食品810的形状被破坏,存在导致商品价值下降的问题。
在向食品中添加调味料进行调味的情况下,通常在食品加工工序中,或是将调味料混入食品中进行进味加工,或是在食品表面撒上液体状调味料而添加,或是使用上述筛,将粉体状调味料涂敷在食品表面上。
但是,在将调味料混入食品并向食品中添加调味料的情况下,若将混入调味料的食品进行加热加工等,则调味料的机能及风味会因加热而被破坏。而且,天然色素等材料一般不耐热,在加热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变色现象。
而在向食品表面撒上调味料进行添加的情况下,一般都使用液体调味料,但由于食品种类的不同,在涂上这种液体调味料后,受液体调味料中水分的影响,有些食品的风味、口感会遭到破坏。如麸子、干海苔等在涂上液体调料后,食品本身会因水分而溶化,丧失其本来的机能。
另外,例如在使用筛在布丁或果冻等半固体表面上涂敷可可粉等粉体的情况下,粉体的附着力弱,食品搬送过程中的冲击会使涂敷在食品表面的可可粉脱落,或是脱落下来的可可粉凝固而破坏味道及美观。
此外,还通过活版印刷将液体的可食性油墨涂敷在可食性薄片上,再将此可食性薄片放置在食品上,将印刷出来的图样复制到食品上。当将可食性薄片放置在含有水分的食品表面上时,食品表面的水分会会使可食性薄片溶化,用液体油墨印刷的图样复制到食品的表面上。
然而,由于这种方法使用液体的可食性油墨,因此,必须使可食性薄片的质地变厚或者使薄片具有耐水性,以在印刷时承受住油墨的水分。因此,在品尝使用这种可食性薄片复制了图样的食品时,会感到口味很差,而且食感也不好。
并且,以往在成型食品的时候,必须向模内浇注,或者手工制作各种形状,为了成型需要大量的劳力和工夫。例如,玳瑁饴(鼈甲飴)的制作方法,使在铁板上熬干的砂糖从喷嘴落到图样模型上,之后冷却并固化砂糖,将凝结后的砂糖从铁板上取下而成。为制作这种成型食品,一定程度的熟练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在松糕上用生奶油制作花饰蛋糕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熟练操作者是不可能制作出漂亮的花饰蛋糕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些历来的技术问题,第1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且紧凑的结构进行精确且漂亮的印刷的静电印刷装置及静电印刷方法。
并且,本发明的第2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连续地进行均衡漂亮的印刷,且很少浪费粉体油墨的静电印刷装置。
而且,本发明的第3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使可食性粉体均匀且牢固地附着在食品用成型容器的内表面,能够简单地制作出浪费少且外形美丽的食品的食品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第4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损害添加在成型食品中的调味料的风味、食感,且能够将调味料牢固地附着在成型食品上的食品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第5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将食品在高温的油中进行油炸,却能简单地制作出油炸食品的食品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法第6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可食性薄片变薄,且不会损害食品的风味、食感,还可将可食性薄片上的图样复制到食品上的食品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第7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使粒径较大的可食性粉体牢固地附着在食品表面,且能够制作出外形及食感都非常好的食品的食品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第8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不熟练或没有经验的操作者也能够简单地制作出形状复杂的食品的食品制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第1方式的静电印刷装置,将粉体油墨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印刷图案的丝网上,并通过在该丝网与被印刷物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油墨附着在上述被印刷物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被印刷物的上方移动自如地设置了多个丝网。
本发明的较好的一种方式的特征在于,以轴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设置上述多个丝网,通过使上述丝网以上述轴为中心旋转,使该丝网移动到上述被印刷物的上方。
本发明的其他的较好的方式的特征在于,沿水平方向滑动自如地设置上述多个丝网,通过使上述丝网沿水平方向滑动,使该丝网移动到上述被印刷物的上方。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不像以往那样设置多个静电印刷装置,只用1台静电印刷装置来进行多色印刷。因此,能够缩小设置空间使之成为紧凑的结构,而且必要的高压直流电源及各种设备都只需1台就足够,所以能够大幅度地削减进行多色印刷所需的成本。
并且,可以在使被印刷物处于静止的状态下,用不同颜色的粉体油墨进行多色印刷,因此不同颜色的印刷位置不会发生偏离。所以能够准确且漂亮地对被印刷物进行印刷。
在这些情况下,上述多个丝网上涂抹不同颜色或种类的粉体油墨。若使用不同颜色的粉体油墨则可以进行多色印刷,若使用不同种类的粉体油墨则可以进行多种印刷。作为这样的多种印刷的种类,可以考虑在例如糕点等被印刷物上重复印刷可可粉和糖粉等不同种类的粉体油墨时的情况。另外,本说明书中的粉体油墨不管是有色还是无色,是指所有用于附着在被印刷物上的粉体。
本发明的第2方式为一种静电印刷方法,将粉体油墨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印刷图案的丝网上,并通过在该丝网与被印刷物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油墨附着在上述被印刷物上,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被印刷物静止的状态下,使多个丝网依次移动到上述被印刷物的上方进行印刷。
为了达到上述第2目的,本发明的第3种实施方式为一种静电印刷装置,将粉体油墨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印刷图案的丝网上,并通过在该丝网与被印刷物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油墨附着在上述被印刷物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被印刷物的传送装置;丝网移动机构,将多个丝网移动到被上述传送装置移动的被印刷物的上方;同步机构,使上述传送装置移动被印刷物的速度、与上述丝网移动机构移动上述丝网的速度同步。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连续进行静电印刷,所以印刷速度极快,能够提高印刷效率。而且,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廉价地提供小型轻量化的静电印刷装置。并且,由于没有必要停止装置的运转来进行丝网的清扫,所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较好的一种方式的特征在于,包括:高度探测传感器,在印刷位置的上游侧,探测上述传送装置上的被印刷物的高度;升降机,根据上述高度探测传感器的探测结果,使上述传送装置与上述被印刷物的高度对应地上下移动。
被印刷物的被印刷面与丝网之间的距离(以下称为印刷距离),以被印刷物与丝网之间不产生放电的最小距离为理想距离,能够进行清晰的印刷。因为被印刷物的高度会由于各个被印刷物而有所不同,所以如果将传送装置与丝网之间的距离设为一定,则不可能得到适合各个被印刷物的最佳印刷距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高度探测传感器探测出各个被印刷物的高度,依据此高度探测传感器的输出,调整升降机的上升距离,使之对应各个被印刷物的高度使印刷距离达到最佳。这样,即使各个被印刷物的高度不同,也可以进行清晰且漂亮的印刷。
本发明的一种理想的方式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平板和侧片的丝网单元,所述平板具有配置上述丝网的开口部,所述侧片安装在上述平板的一方侧部的上面;上述侧片包括夹持配置在上述开口部上的丝网的夹持部、和从上述平板的一方侧部突出的突出部;上述侧片的突出部的长度,比从上述平板的另一方侧部到上述开口部的距离长。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2个丝网单元相邻接的情况下,在一侧的丝网单元的开口部的上方设有另一侧的丝网单元的开口部。此时,丝网在丝网单元的侧片的夹持部、与后侧的丝网单元的侧板的突出部双方的作用下被限制,丝网不移动。因此,通过使2个丝网单元相邻进行印刷,能够在正确的位置上进行准确的印刷。并且,如果使2个丝网单元邻接进行丝网的清扫等作业,则具有容易作业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将上述侧片的角部向上方弯曲。在使2个丝网单元相邻接时,逐渐增大一个丝网单元与另一个丝网单元的接触面积的同时进行邻接。此时,因为丝网单元从上述角部开始接触,因此通过向上弯曲该角部,能够减少接触时的阻力,使丝网单元顺利地进行邻接。
本发明的一种理想的方式的特征在于,包括:将粉体油墨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圆筒状丝网刷;从上述丝网刷中心的正上方的靠近该丝网刷的旋转方向侧的位置,向该丝网刷供给粉体油墨的加料斗。
在将粉体油墨散布到丝网刷上时,由于粉体之间的凝集等会造成散布的粉体油墨不均匀,在从丝网刷正上方将粉体油墨进行散布的情况下,散布在丝网刷上不均匀的粉体油墨被原样涂抹到丝网上,从而导致附着在被印刷物上的粉体油墨产生浓淡不均的现象。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从丝网刷的中心正上方的偏向旋转方向的位置供给粉体油墨,所以解决了这种问题。即:即使散布在丝网刷的粉体油墨不均匀,由于是在丝网刷的中心正上方向偏向旋转方向侧的位置进行散布操作,因此,粉体油墨与丝网刷的倾斜角度很大的外围面相碰,在丝网刷旋转的力量下纷纷破散,并落在涂抹位置附近(邻接印刷位置)的丝网上。因此,由于可以将粉体油墨均匀地涂抹在丝网上,可以均匀且漂亮地进行印刷。
本发明的一种理想的方式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粉体油墨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丝网刷;被印刷物探测传感器,在印刷位置的上游侧,探测在上述传送装置上是否装载有被印刷物;丝网刷离开机构,在根据上述被印刷物探测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判断出上述传送装置上装载有被印刷物的情况下,在上述传送装置上的被印刷物位于印刷位置时,使上述丝网刷离开该丝网。
在被印刷物不在印刷位置时,如果将粉体油墨涂抹在丝网上,则粉体油墨会散落在丝网的下方,不仅会弄脏传送被印刷物的传送装置及机械周围,而且白白浪费粉体油墨。而且,如果这样将被印刷物装载在被粉体油墨弄脏后的传送装置上,被印刷物的底面也会被弄脏。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传送装置上没有装载被印刷物的情况下丝网刷会从丝网上离开,所以粉体油墨不被涂抹到丝网上。因此,不仅粉体油墨不会弄脏传送装置及机械周围,而且可以避免粉体油墨的浪费。
本发明的一种理想的方式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墨回收装置,该油墨回收装置包括:在进行印刷后与被上述丝网移动机构移动的丝网的上面和/或下面相抵接的抵接片,和回收由上述抵接片收集的粉体油墨的回收箱。
作为回收印刷中没有被使用的粉体油墨的方法,有利用真空吸收粉体油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将粉体油墨与空气中的尘埃一同吸入,所回收的粉体油墨无法再利用,只能作废弃处理。印刷中没有使用的粉体油墨约占总量的30%,这种真空回收法会造成大量粉体油墨的浪费。如果采用上述油墨回收装置,则能够轻易地回收粉体油墨,而且由于回收的粉体油墨中不含有尘埃等不纯物质,所以可以进行再利用。因此,可以降低装置的运行成本。
本发明的第4方式为一种静电印刷装置,将粉体油墨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印刷图案的丝网上,并通过在该丝网与被印刷物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油墨附着在上述被印刷物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粉体油墨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圆筒状丝网刷,以及,使上述丝网刷旋转的同时沿轴向移动的丝网刷驱动机构。
根据丝网的印刷图案的不同,丝网上不同位置的粉体油墨消耗量也不同,但通过使丝网刷在轴向上移动进行涂抹作业,即使是在丝网上的不同位置的粉体油墨消耗量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丝网上的粉体油墨全面地分散。因此,不用进行复杂的油墨量控制,就可以使丝网上的油墨量保持均一,进行均匀且漂亮的印刷。特别是,由于用一个驱动源就可实现丝网刷的旋转和在轴向上的移动,因此,可以使机构简单化并削减制作成本。而且,电气控制也只需1个系统就可以完成,所以用于控制的电气回路也变得简单且削减了制作成本。
本发明的第5方式为一种一种静电印刷装置,将粉体油墨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印刷图案的丝网上,并通过在该丝网与被印刷物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油墨附着在上述被印刷物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交替配置的多个加热片、加热上述加热片的加热器、探测并控制上述加热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形成有将加热后的高温蒸气喷射到被印刷物上的裂缝的喷射板,使从蒸气导入口导入的蒸气与加热片接触,生成被印刷物的固定中所需温度的蒸气。
在利用蒸气将附着在被印刷物表面上的粉体油墨进行固定的情况下,如果喷射到被印刷物表面上的蒸气的温度降低,则形成结露现象。如果这样蒸气过多形成结露,则被印刷物表面会因水分而变湿,使印刷的粉体油墨在固定前流失,从而无法进行固定。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有必要在短时间(2秒至5秒)内向被印刷物的表面喷射高温蒸气,提供不会使被印刷物表面上的粉体油墨流失、而进行良好固定所需的水分和温度。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使固定粉体油墨所需温度的高温蒸气瞬间连续地从喷射板的裂缝喷出,因此,粉体油墨不会因水分而流失,能够完全地进行粉体油墨的固定,从而能够进行漂亮的印刷。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第3至第8目的,本发明的第6方式为一种食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可食性粉体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上,通过在上述丝网与食品用成型容器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可食性粉体附着在上述食品用成型容器上,向附着有上述可食性粉体的食品用成型容器中放入原料食品,来成型食品。
本发明的第7方式为一种食品,通过在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与食品用成型容器之间施加电压,使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可食性粉体附着在上述食品用成型容器上,将原料食品放入到附着有上述可食性粉体的食品用成型容器中,来成型。
根据本发明,由于即使对形成在食品用成型容器中的凹部侧面或倾斜面,也能够均匀且牢固地涂敷可食性粉体。特别是,对难以附着可食性粉体的食品用成型容器的凹部侧面,也能均匀地涂敷可食性粉体,因此能够成型迄今为止不能制作的复杂形状的食品。并且,通过在丝网上形成预定的图案,可以只在食品用成型加容器内面的预定地方涂敷可食性粉体,能够制作出浪费少且外形美观的食品。并且,由于可食性粉体不附着在必要部分以外的地方,因此浪费少。
这里,可食性粉体可以是含有天然色素或合成色素的可食性粉体、粉体调味料、粉体油脂等。粉体调味料有辣椒、胡椒、梅子等香辣料、可可粉、发酵粉、小麦粉、茶叶末、糖粉、甜味料,此外,作为一般的调味料的盐、砂糖、酱油等。
本发明的第8方式为一种食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粉体调味料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上,通过在上述丝网与成型食品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调味料附着在上述成型食品上,来对成型食品进行调味。
本发明的第9方式食品,通过在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与成型食品之间施加电压,使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粉体调味料附着在上述成型食品上,来进行调味。
根据本发明,将用以往的方法非常难以涂敷的辣椒、胡椒、梅子等调味料粉碎成颗粒直径为5微米~50微米左右的粉体,能够牢固且美观地涂敷在食品表面。并且,对涂敷液体调味料、液体甜味料、液体香辣料等难以干燥的食品或容易受水分造成不良影响的食品,通过静电印刷能够涂敷可食性粉体,因此不需干燥过程,并且,由于不添加水分,因此不会给食品带来坏影响。并且,由于是在食品成型后或加热加工后的最后阶段涂敷粉体调味料,因此不受加工过程中的热的影响。因此能够制作出不会损失涂敷在食品上的粉体调味料的新鲜风味和口感的食品。并且,由于天然色素等也可以在食品加工后涂敷,因此怕加工中的热量的色素也不变色,能够制作出不损失风味的食品。
本发明的第10方式为一种食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粉体油脂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上,通过在上述丝网与半加工食品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油脂附着在上述半加工食品上。
本发明的第11方式为食品,通过在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与半加工食品之间施加电压,使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粉体油脂附着在上述半加工食品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使粉体油脂附着在半加工食品上,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的微波炉简单地制作出油炸食品。因此,不再需要将食品放入高温的油中进行油炸。而且,由于可以涂敷大量的粉体油脂,所以能够用家庭中的微波炉简单地制作出历来所不曾有过的食感与口味的油炸食品。另外,如果在蔬菜等怕热食品的周围裹上外衣涂敷油脂,则可以使制作出来的油炸食品不会因受热而损害,而且不会改变其口味的油炸食品。
本发明的第12方式为一种食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可食性粉体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上,通过在上述丝网与可食性薄片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可食性粉体附着在上述可食性薄片上,使附着有上述可食性粉体的可食性薄片置于原料食品上。
本发明的第13方式为一种食品,该食品是这样制造的:通过在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与可食性薄片之间施加电压,使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可食性粉体附着在上述可食性薄片上,使附着有上述可食性粉体的可食性薄片置于原料食品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不使用液体油墨,所以在选择载置在原料食品上的可食性薄片的材料时,不必考虑油墨水分的影响。并且,由于不用接触就可以将可食性粉体印刷在可食性薄片上,无需使可食性薄片的强度增强,就可以使可食性薄片非常薄。因此,在将可食性薄片置于原料食品上的情况下,可食性薄片可以完全溶解没有剩余,不会损害食品的风味、食感。
本发明的第14方式为一种食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可食性粘着剂涂敷在成型食品上,将可食性粉体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上,通过在上述丝网与涂敷有上述可食性粘着剂的成型食品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可食性粉体附着在上述成型食品上。
本发明的第15方式为一种食品,通过在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与涂敷有上述可食性粘着剂的成型食品之间施加电压,使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可食性粉体附着在上述成型食品上。
根据本发明,即使以往不能附着的粒子直径大的可食性粉体也能使之牢固地附着在成型食品的表面。并且,由于能将纤维状的可食性粉体附着在成型食品的表面,能够做成纤维状的可食性粉体突出在成型食品的表面上的外观,能够制作外观和食感都好的食品。
本发明的第16方式为一种食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可食性粉体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上,通过在上述丝网与加工板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可食性粉体层叠在上述加工板的表面上,来成型由上述可食性粉体构成的食品。
本发明的第17方式为一种食品,该食品是通过在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与加工板之间施加电压,使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可食性粉体层叠在上述加工板的表面上而成型。
根据本发明,即使是不熟练的人也能够用迄今为止没有的新方法简单地制作出形状复杂的食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平面图;
图4是图3的纵向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大致结构的平面图;
图6是图5的正面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单元斜视图;
图7B是图7A的正剖面图;
图7C是表示印刷位置上的丝网单元的剖面图;
图8是图5所示的印刷部的印刷位置周边的正剖面图;
图9是图5所示的印刷部的印刷位置周边的侧剖面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丝网刷移动到上方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图5所示的油墨回收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12是图5所示的固定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静电印刷装置的模板丝网的平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9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10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成型食品的平面图;
图23是变更涂敷在图21所示的成型食品上的图案的示例;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第11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25是表示使用图24所示的静电印刷装置制作的维夫饼干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第12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第13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28是图27所示成型食品的平面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第14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30是表示增加涂敷在图29所示的食品上的粉体油脂的粘接力时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第15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32是表示加热图31所示的成型食品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第16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34是表示本发明第17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35是表示图34所示可食性薄片的使用例的示意图;
图36是表示本发明第18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37是图36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8是表示本发明第19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39是表示本发明第20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40A及图40B是表示本发明第21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41是表示用以往的静电印刷装置进行3色印刷时的装置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42是表示以往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
图43是表示用以往的筛将可食性粉体涂敷在食品成型用容器中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4是表示用以往的旋转滚筒将可食性粉体涂敷在成型食品上的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静电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静电印刷装置的平面图。图2为图1的纵向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静电印刷装置包括平板状的基部10、固定配置在基部10上的载物台20、使丝网单元30a~30d旋转的旋转部40。糕点等被印刷物1被整齐排列在金属制平板架50内,平板架置于载物台20上。该载物台20上连接有直流电源DC。
旋转部40包括固定在基部10上的旋转筒42、通过轴承44被旋转筒42支持的轴46,在该轴46的上端安装有四个丝网单元30a~30d。各丝网单元30a~30d都由从轴46的上端沿水平方向延长的旋转臂32a~32d、及安装在此旋转臂32a~32d上的模板丝网34a~34d构成。通过这样的结构,模板丝网34a~34d能够以轴46为中心进行旋转。
模板丝网34a~34d是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制成的,在此模板丝网34a~34d中,文字及图形等印刷图案由筛眼网36a~36d形成。这些模板丝网34a~34d的电位都被设为接地电位。印刷时,模板丝网上面散布有粉体油墨,该油墨可以通过氨基甲酸乙酯海绵刷等涂抹到模板丝网上。这种粉体油墨可以是含有天然色素或合成色素的可食性油墨、可可粉、小麦粉、茶叶末、糖粉或者工业用粉体油墨等,可以根据用途使用各种粉体。而且,本发明的静电印刷装置所用的被印刷物1并不局限于糕点等食品,也可以是例如工业制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四个模板丝网34a~34d上分别涂有不同颜色的粉体油墨。这样,本实施方式的静电印刷装置构成为4色印刷用静电印刷装置。而且,还可以通过将不同种类的粉体油墨散布并涂抹到模板丝网34a~34d上,将此装置作为4种印刷用静电印刷装置。
下面,对使用这种结构的静电印刷装置对被印刷物1进行印刷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将糕点等被印刷物1整齐地排列在上述平板架50的凹部,并将装有被印刷物1的平板架50置于载物台20上。之后,旋转丝网单元30a,以使第1种颜色的模板丝网34a置于载物台20的上方。图1显示的正是这时的状态。而且,为了使模板丝网能够处于正确的位置,例如,也可以在载物台20上设置能使旋转臂32a~32d自如停止的定位机构。
在使第1种颜色的模板丝网34a置于载物台20上方之后,在模板丝网34a上散布第1种颜色的粉体油墨,将该粉体油墨可以用氨基甲酸乙酯海绵刷等涂抹到模板丝网34a上。此时,通过直流电源DC,在模板丝网34a和载物台20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例如,施加5000~6000V的高电压,在模板丝网34a和载物台20之间形成静电场。被涂抹到模板丝网34a上的粉体油墨,从形成在模板丝网34a上的筛眼网36a中被挤出到下方,通过筛眼网36a被带电的粉体油墨,受上述静电场的影响,加速向作为反电极的载物台20即被印刷物1前进,由此,第1种颜色的粉体油墨附着到被印刷物1上。这样完成第1种颜色的印刷。
第1种颜色的印刷完成后,停止由直流电源DC施加高电压,并旋转丝网单元30b,使第2种颜色的模板丝网34b置于载物台20的上方。然后,与上述操作一样,在模板丝网34b上面,散布第2种颜色的粉体油墨,并将其涂抹到模板丝网34b上。此时,通过直流电源DC,在模板丝网34b和载物台20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使第2种颜色的粉体油墨附着在被印刷物1上。这样,完成第2种颜色的印刷。
以下,对于第3种颜色、第4种颜色的印刷,也可以通过使用第3种颜色的模板丝网34c及第4种颜色的模板丝网34d,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来对被印刷物1的进行4色印刷。本实施方式中,就使用4个模板丝网34a~34d进行4色印刷的静电印刷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可以通过变更模板丝网的数量来进行任意颜色数量的多色印刷。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静电印刷装置,只用1台静电印刷装置就可以进行多色印刷。因此,能够缩小设置空间使之成为紧凑的结构,而且必要的高压直流电源及各种设备都只需1台就足够,所以,能够大幅度地削减进行多色印刷所需的成本。
并且,可以在将被印刷物1放置于载物台20上并使其静止的状态下,用不同颜色的粉体油墨进行多色印刷。因此,不同颜色的印刷位置不会发生偏离,能够准确且漂亮地对被印刷物1进行印刷。
图3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静电印刷装置的平面图。图4是图3的纵向剖面图。另外,对于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构件或元件相同作用或功能的构件或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没有做出特殊说明的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完全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静电印装置包括跨越载物台20设置的滑动部60。此滑动部60由将载物台20夹在中间配置的2个支柱62、63和架设在两个支柱62、63之间的2条轨道64、65构成。丝网单元70在这两条轨道64、65上,通过滑动轴承72在水平方向上可滑动地被支持。
丝网单元70包括3个模板丝网74a~74c,各模板丝网74a~74分别被隔板75a、75b隔开。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模板丝网74a~74c是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制成的,在此模板丝网74a~74c上,文字及图形等印刷图案由筛眼网76a~76c形成。这些模板丝网74a~74c的电位都被设为接地电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四个模板丝网74a~74c上分别涂抹有不同颜色的粉体油墨。这样,本实施方式的静电印刷装置,作为3色印刷用静电印刷装置构成。另外,通过将不同种类的粉体油墨散布涂抹到模板丝网74a~74c上,还可以将此装置作为多种类印刷用的静电印刷装置。
接着,对使用这种结构的静电印刷装置对被印刷物1进行印刷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同第1实施方式一样,将装有被印刷物1的平板架50置于载物台20上后,使丝网单元70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以使第1种颜色的模板丝网74a置于载物台20的上方。接着,在模板丝网74a上面,散布第1种颜色的粉体油墨,并将这种粉体油墨用氨基甲酸乙酯海绵刷等涂抹到模板丝网74a上。此时,通过直流电源DC,在模板丝网74a和载物台20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例如施加5000~6000V的高电压,在模板丝网74a和载物台20之间形成静电场。被涂抹到模板丝网74a上的粉体油墨,从形成在模板丝网74a上的筛眼网76a中被挤出到下方,通过筛眼网76a被带电的粉体油墨,受到上述静电场的影响,而加速向作为反电极的载物台20即被印刷物1前进,从而第1种颜色的粉体油墨附着到被印刷物1上。这样就完成第1种颜色的印刷。
第1种颜色的印刷完成后,停止由直流电源DC施加高电压,并使丝网单元70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以使第2种颜色的模板丝网74b置于载物台20的上方。图3显示了此时的状态。然后,与上述操作一样,在模板丝网74b上面散布第2种颜色的粉体油墨,并将其涂抹到模板丝网74b上。此时,通过直流电源DC,在模板丝网74b和载物台20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使第2种颜色的粉体油墨附着在被印刷物1上。这样,完成第2种颜色的印刷。
以下,对于第3种颜色的印刷,也可以通过使用第3种颜色的模板丝网74c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来对被印刷物1进行3色印刷。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三个模板丝网74a~74c进行3色印刷的静电印刷装置进行了说明,但通过变更模板丝网的数量,还可以进行任意颜色数的多色印刷。
这样一来,根据本发明的静电印刷装置,只要1台静电印刷装置就可进行多色印刷。因此,能够缩小设置空间使之成为紧凑的结构,而且,必要的高压直流电源及各种设备都只需1台就足够,所以大幅削减了进行多色印刷所需的成本。
并且,在将被印刷物1放置于载物台20上并使其静止的状态下,可用不同颜色的粉体油墨进行多色印刷。因此,不同颜色的印刷位置不会发生偏离,能够准确且漂亮地对被印刷物1进行印刷。
另外,在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将模板丝网的电位设为接地电位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模板丝网与直流电源连接,并将载物台的电位设为接地电位。
接下来,参照图5至图12,对本发明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大致结构的平面图,图6是图5的正面图。
如图5及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静电印刷装置,包括:使粉体油墨附着在糕点、面包等被印刷物1的表面上的印刷部110,使附着在被印刷物1表面上的粉体油墨固定的固定部120,和对各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30。另外,被印刷物1不仅局限于糕点,还可以是工业制品。而且,粉体油墨可以是含有天然色素或合成色素的可食性油墨、可可粉、小麦粉、茶叶末、糖粉或者工业用粉体油墨等,可以根据用途使用各种粉体。
在印刷部110上,设置有:多个平板状的丝网单元200、配置在印刷装置的丝网单元200的上方的圆筒状的丝网刷202、配置在丝网刷202上方的加料斗204、和运送载有被印刷物1的传送平板架206的传送装置208。而在固定部120上,设置有:在印刷部110中运送附着粉体油墨的被印刷物1的传送装置300、和使附着在被印刷物1上的粉体油墨固定的固定装置310。
在印刷部110的丝网单元200中,收纳有由导电性材料制成的模板丝网210,此丝网210中的文字及图形等印刷图案由筛眼网形成。本实施方式中,在印刷部110中设置有8个丝网单元200。加料斗204为向丝网刷202供给粉体油墨的构件,丝网刷202为将由加料斗204供给的粉体油墨涂抹到丝网单元200内的丝网210上的构件。
装载在传送平板架206上的被印刷物1,通过传送装置208运至印刷位置,此时在丝网单元200内的丝网210与传送平板架206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例如施加5000~6000V的高电压,在丝网210与传送装置206之间形成静电场。之后,通过丝网刷202,粉体油墨被涂抹到丝网210上,通过筛眼网被带电的粉体油墨受到静电场的影响,向作为反电极的传送平板架206加速前进,附着到传送平板架206上的被印刷物1上。附着有粉体油墨的被印刷物1,从印刷部110的传送装置208被运送到固定部120的传送装置300,并通过固定部120的固定装置310的内部。在固定装置310中,被印刷物1被高温蒸汽加热,通过该加热,附着在被印刷物1的表面上的粉体油墨进行固定。
在印刷部110的传送装置208上,安装有在传送方向上连续排列的多个传送平板架206,在此传送平板架206上装载有被印刷物1。在传送装置208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212,此驱动电机212的输出轴212a,通过等径伞齿轮(miter gear)(未图示)连接到传送装置208的驱动轴214。
另外,印刷部110的各个丝网单元200安装在跨过2个链轮216a、216b之间的传送链218上,其中一个链轮216a通过等径伞齿轮(未图示)与从动轴220相连接。在此从动轴220及传送装置208的驱动轴214上,分别安装有链轮222a、222b,在这些链轮222a、222b之间架设有链224。
当驱动上述驱动电机212时,驱动电机212的旋转被传达到传送装置208的驱动轴214上,同时,通过与驱动轴214的链轮222b连接的链224,也传达到链轮222a及216a。因此,通过驱动电机212的旋转,传送装置208被驱动的同时链轮216a也旋转,从而丝网单元200沿如图5所示的椭圆轨道移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驱动电机212、驱动轴214、链轮(216a、216b、222a、222b)、链(218、224)及从动轴220,构成了将丝网210移动到被传送装置208移动的印刷物1的上方的丝网移动机构。
这其中,传送装置208的驱动轴214的旋转与链轮216a的旋转同步进行,所以传送装置208移动传送平板架206的速度与丝网单元200的移动速度保持一致。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述丝网移动机构及传送装置208构成同步机构,使传送装置208移动被印刷物1的速度与丝网移动机构移动丝网210的速度保持同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一边调整传送装置208移动被印刷物1的速度与丝网移动机构移动丝网210的速度之比,一边使其同步。如果这样,就可以使印刷在被印刷物1上的图案沿移动方向进行伸缩。
如上所述,各丝网单元200沿椭圆形轨道移动,但如图5所示,当丝网单元200在处于印刷位置时,与其前后的丝网单元200相邻接。在印刷位置进行印刷后,丝网单元200与前后丝网单元相离(以下将此位置称为第1中间位置),再次在与印刷位置相反的位置(以下称为作业位置),与前后的丝网单元相邻接。之后,丝网单元200与前后的丝网单元相离(以下称此位置为第2中间位置),再次在印刷位置与前后的丝网单元相邻接。
在印刷位置的上游侧,即在传送装置208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隔着位于传送装置208的上侧的传送平板架206,配置有被印刷物探测传感器226。作为此被印刷物探测传感器226,使用由投光部226a和受光部226b组成的光传感器。如图5所示,在各传送平板架206上,形成有用于使由光传感器的投光部226a发出的光通过的通光孔206a。当被印刷物1没有装载在传送平板架206上时,由投光部226a发出的光通过传送平板架206上的通光孔206a,并在受光部226b进行受光,从而探测出传送平板架206上没有装载被印刷物1的情况。而当在传送平板架206上装载有被印刷物1时,由投光部226a发出的光被传送平板架206上的被印刷物1所遮住,而无法到达受光部226b,从而探测出传送平板架206上装载有被印刷物1的情况。此被印刷物探测传感器226的输出信号被传送到控制部130。
另外,在印刷位置的上游侧还设置有高度探测传感器228,用于探测装载在传送平板架206上的被印刷物1高度。此传感器228同上述被印刷物探测传感器226一样,也由光传感器构成。此高度传感器228的输出信号也被送往控制部130。
在印刷位置上,设置有使传送装置208的传送轨道上下移动的升降机230,通过升降机230传送轨道被抬到上方时,传送装置208的传送平板架206也随之上升。被印刷物1的被印刷面与丝网210之间的距离(以下称为印刷距离),以被印刷物1与丝网210之间不产生放电的最小距离为理想距离,此时能够进行清晰的印刷。因为被印刷物1的高度因各个被印刷物1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将传送平板架206与丝网210之间的距离固定为一定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得到适合各被印刷物1的最佳印刷距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高度探测传感器228探测出各个被印刷物1的高度,依据此高度探测传感器228的输出调整升降机230的上升距离,对应各个被印刷物1的高度使印刷距离达到最佳。这样,根据本发明的静电印刷装置,即使各个被印刷物1的高度不同,也可以进行清晰且漂亮的印刷。
图7A为将丝网210卸下的状态下的丝网单元200的斜视图,图7B为图7A的正剖面图,图7C为表示位于印刷位置上的丝网单元200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单元200如图7A及图7B所示,包括形成了方形开口部232的平板234、安装在丝网单元移动方向侧的平板234的侧部上面的侧片236、安装在传送链218上的安装板238。在平板234的开口部232的下部,设置有支持丝网210的丝网支持部240。
如图7B所示,侧片236从平板234的丝网支持部240的上方沿丝网单元200的移动方向延长,具有位于丝网支持部240上方的夹持部242、和从平板234的侧部突出的突出部244。丝网210以其一端夹持在平板234的丝网支持部240与侧片236的夹持部242之间的状态,配置在平板234的开口部232上。
如图7B所示,侧片236的突出部244的长度L1,比从另一方侧部到开口部232的长度L2长。因此,在2个丝网单元相邻接的情况下,后侧的丝网单元的突出部244位于前侧的丝网单元的开口部232上方。通过这样的构成,如图7C所示,当丝网单元200b到达印刷位置时,丝网210b被丝网单元200b的夹持部242b、和后侧的丝网单元200a的突出部244a双方限制,并在对丝网刷202进行涂抹时丝网210b不移动,所以,能够在正确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印刷。同样,在作业位置,在丝网单元200内丝网210不移动,因此,若在作业位置进行丝网210的清扫操作,则可得到作业容易且高效。
如图7A所示,侧片236的安装板238侧的角部246向上方弯曲。在丝网单元200沿椭圆轨道移动的过程中,丝网单元200从第2中间位置到印刷位置时或从第1位置到作业位置时,与前侧的丝网单元200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最终在印刷位置或作业位置与前侧的丝网单元200相邻接。此时,丝网单元200与前侧的丝网单元200从上述角部246开始接触,因此,通过将此角部246向上方弯曲,能够减少接触时的阻力,使丝网单元200顺利进行邻接。
图8为图5所示印刷部110的印刷位置周边的正剖面图,图9为侧剖面图。如图8及图9所示,加料斗204包括容纳粉体油墨的加料斗容器250、在加料斗容器250内部设置的加料斗刷252、以及安装在固定框架254上的加料斗容器支持部256。从加料斗容器250的上方,投入供给丝网刷202的粉体油墨。在加料斗容器250的底面及加料斗容支持部256上,形成有将投入的粉体散布到丝网刷202上的散布孔257。另外,在固定框架254上,设置有使加料斗刷252旋转的加料斗刷旋转电机258,此加料斗刷旋转电机258上连接有加料斗刷252的旋转轴252a。通过加料斗刷旋转电机258的驱动使加料斗刷252旋转,使投入到加料斗容器中的粉体油墨从散布孔257被散布到丝网刷202上。
上述散布孔257如图8所示,不是位于丝网202中心的正上方,而是配置在从丝网202中心的正上方,向旋转方向侧偏离的位置上。在将粉体油墨散布到丝网刷202上时,由于粉体之间的凝集等造成被散布的粉体油墨不均匀,但在从丝网刷202正上方散布粉体油墨的情况下,被散布到丝网刷202上的不均匀的粉体油墨原样地被涂抹到丝网210上,从而导致附着在被印刷物1上的粉体油墨的浓淡也不均的现象。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因为从丝网刷202的中心正上方向,对在旋转方向侧偏离的位置开始供给粉体油墨,所以解决了这种问题。即:即使被散布在丝网刷202上的粉体油墨不均匀,由于从丝网刷202的中心正上方向,对在旋转方向侧偏离的位置进行散布操作,因此,从散布孔257落下的粉体油墨,在丝网刷202上倾斜角度很大的外围面内,顺着丝网刷202旋转的力量纷纷破散,并落在涂抹位置附近(印刷位置附近)的丝网210上。因此,可以将粉体油墨均匀地涂抹在丝网210上,进而可进行均匀且漂亮的印刷。
如图9所示,在固定框架254上,安装有能够以支轴260为中心可转动的可动构架262。在此可动式262的下部,安装有上述丝网刷202。丝网刷202包括:氨基甲酸乙酯海绵刷264、装有氨基甲酸乙酯海绵刷264的滑动筒体266、及在滑动筒体266内部配置的花键轴268。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丝网刷202的氨基甲酸乙酯海绵刷264与丝网210接触。滑动筒体266,通过轴承在花键轴268的轴向上自如滑动,而且,通过设置在滑动筒体266上的键(未图示),与在花键轴268上形成的键槽(未图示)的结合,还可与花键轴268同时旋转。
丝网刷202的花键轴268安装在可动构架262上,在此花键轴268的端部设置有链轮270。另外,在可动构架262的上部,设置有使丝网刷202旋转的丝网刷旋转电机272,此丝网刷旋转电机272通过链274连接在上述花键轴268的链轮270上。通过此丝网刷旋转电机272的驱动,丝网刷202的花键轴268进行旋转。
在丝网刷202的滑动筒体266上,形成有与固定在可动构架262上的凸轮276相结合的凸轮沟278。因此,当通过丝网刷旋转电机272的驱动,花键轴268进行旋转时,滑动筒体266与花键轴268一同旋转,与此同时,通过上述凸轮276的结合,滑动筒体266在轴向上进行往复运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滑动筒体266、花键轴268、链轮270、丝网刷旋转电机272、链274、凸轮276构成了丝网刷驱动机构,用于使丝网刷202在旋转的同时在轴向上移动。
根据丝网210的印刷图案的不同,丝网210上不同位置的粉体油墨消耗量也不同。如上所述,使丝网刷202在轴向上也移动并进行涂抹作业,即使是在丝网210上的不同位置粉体油墨消耗量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丝网210上的粉体油墨全面地分散。因此,不用进行复杂的油墨量控制,就可以使丝网210上的油墨量均匀,进行均匀且漂亮的印刷。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只需一台电机就可实现丝网刷202的旋转和在轴向上的移动,所以可以使机构简单化并削减制作成本。而且,电气控制也只需1个系统就可以完成,所以用于控制的电路也变得简单且能够削减制作成本。沿轴向的移动幅度W,最好设定在从粉体油墨消耗量少的位置到粉体油墨消耗量多的位置的范围之内。
如图9所示,在可动构架262的上部设置有气筒280,此气筒280的杆280a的前端与固定框架254通过铰链相结合。此气筒280依据上述被印刷物探测传感器226的输出进行工作。即,在传送到印刷位置的传送平板架206上没有装载被印刷物1的情况下,气筒280工作,且气筒280的杆280a延长,可动构架262以支轴260为中心进行旋转,其状态如图10所示。此时,丝网刷202的氨基甲酸乙酯海绵刷264位于比图9所示状态靠上方的位置上,从丝网210上离开。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可动构架262、支轴260、气筒280构成刷离开机构,用于将丝网刷202从丝网210离开。
在被印刷物1不在印刷位置时,如果将粉体油墨涂抹在丝网210上,则粉体油墨散落到丝网210的下方,不仅会弄脏传送被印刷物1的传送平板架206及机械周围,而且白白浪费粉体油墨。而且,如果这样将被印刷物1装载在被粉体油墨弄脏后的传送平板架206上,则被印刷物1的底面也会被弄脏。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传送到印刷位置的传送平板架206上没有装载被印刷物1的情况下,使丝网刷202的氨基甲酸乙酯海绵刷264从丝网210上离开,粉体油墨不会被涂抹到丝网210上。因此,不仅不会因粉体油墨而弄脏传送平板架206及机械周围,而且可以消除粉体油墨的浪费。另外,最好在气筒280工作的同时停止加料斗刷旋转电机258的驱动,停止从加料斗204向丝网刷202供给粉体油墨。
本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多个丝网刷202,而是通过单一的丝网刷202将粉体油墨涂抹到丝网210上。为了在短时间内在丝网210上涂抹大量的粉体油墨,也有使用多个丝网刷202的情况,但在这种情况下,丝网刷202、丝网210及被印刷物1的位置关系在各个丝网刷202中不一致,就会产生印刷偏差。本实施方式中的丝网刷202使用半径较大的刷,因此,通过一个刷就能够将所需量的粉体油墨进行涂抹,能够不产生偏差地进行漂亮的印刷。
如图5所示,在印刷部110的第1中间位置,设置有从印刷后的丝网单元200回收印刷中没有使用的粉体油墨的油墨回收装置282。图11为图5所示的油墨回收装置282的纵向剖面图。如图11所示,油墨回收装置282包括回收箱284,该回收箱284上形成将丝网单元200搬入的搬入口284a、和将丝网单元200搬出的搬出口284b;在此回收箱284内部,配置有与移动中丝网单元200上下表面相接触的多个橡胶板(抵接片)286。丝网单元200从回收箱284的搬入口284a导入回收箱284的内部,其上下表面与内部的橡胶板286相抵接,印刷中没有使用的粉体油墨被橡胶板286收集到一起,在丝网单元200通过后落到回收箱284的底部。积存在回收箱284底部的粉体油墨,可从未图示的取出口取出后进行再利用。
回收印刷中没有被使用的粉体油墨的方法,有利用真空吸收粉体油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法中将粉体油墨与空气中的尘埃一同吸入,所回收的粉体油墨无法进行再利用,只能作废弃处理。印刷中没有使用的粉体油墨约占总量的30%,这种真空回收的方法造成大量粉体油墨的浪费。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上述油墨回收装置能够轻易回收粉体油墨,而且回收的粉体油墨中不含有尘埃等不纯物质,所以,可以进行再次利用。因此,可以降低装置的运行成本。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装置310进行详细说明。图12为固定装置310的纵向剖面图。如图12所示,固定装置310包括埋设在侧壁内的加热装置312、具有多个加热片314的一对加热部(316a、316b)、探测加热装置312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18。在固定装置310的上部,形成有导入如100℃蒸气的蒸气导入口320,此蒸气导入口320与未图示的蒸气源相连接。在固定装置的下部,配置有形成多个裂缝322的喷射板324。一对加热部316a、316b的各加热片314配置在交替的位置,由此在加热部316a、316b之间形成蛇行的流路326。
从蒸气导入口320导入的蒸气,在加热部316a、316b之间的蛇行流路326流动的同时与被加热装置312加热的加热片314接触,在短时间内成为例如400℃的高温蒸气。此高温蒸气从喷射板324的裂缝322喷射到被印刷物1的表面上。由于加热部316a、316b的加热片314交替配置,因此大大增加了加热片314与蒸气的接触面积,能够在短时间内可靠提高蒸气的温度。此时,通过温度传感器318控制加热装置312的温度,产生固定被印刷物1所需温度的蒸气。有必要根据被印刷物1的比热或表面温度设定所喷射蒸气的温度,例如对于馒头这样的比热较小的被印刷物,应设定在120℃左右,而对于煎鸡蛋等比热较大的被印刷物,则应设定在400℃左右。
在利用蒸气将附着在被印刷物表面上的粉体油墨进行固定的情况下,如果被印刷物的表面温度较低,则喷射到被印刷物表面上的蒸气的温度降低,从而形成结露现象。这样,如果蒸气过多形成结露,则被印刷物的表面会因水分而变湿,使被印刷的粉体油墨在固定前流失,从而无法顺利进行固定。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有必要在短时间(2秒至5秒)内向被印刷物的表面喷射高温蒸气,提供不会使被印刷物表面上的粉体油墨流失、进行良好固定所必需的水分和温度。
为了使附着在被印刷物1上的粉体油墨通过蒸气进行固定,粉体油墨必须由蒸气吸收水分并进行凝胶化。如果向凝胶化了的粉体油墨施加不低于80℃的热度,则粉体油墨在此后硬化而固定在表面上。这时,如果被印刷物1的表面与粉体油墨同样温度在80℃或更高,则粉体油墨将不会完全固定。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使固定粉体油墨所需温度的高温蒸气瞬间连续地从喷射板324的裂缝322喷出,因此粉体油墨不会因水分而流失,能够完全地进行粉体油墨的固定,从而能够进行漂亮的印刷。
如上所述,丝网单元200与被传送装置208传送的被印刷物1同步沿椭圆形轨道移动。丝网单元200到达印刷位置后,粉体油墨会通过丝网刷202被涂抹到丝网单元200内的丝网210上,从而江粉体油墨附着到被印刷物1的表面上,进行印刷。完成印刷之后的丝网单元200,被导入配置在第1中间位置的油墨回收装置282内,在此处将残留在丝网单元200上下表面的粉体油墨回收。之后,丝网单元200在经由作业位置及第2中间位置后,再次移动到印刷位置,在此处重复进行上述印刷处理。这一系列的处理操作不断被连续地重复。另外,还可以在第2中间位置设置清洁装置,用于利用真空吸收顽固地附着在丝网单元200上下表面的粉体油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静电印刷装置,可以连续地进行静电印刷,所以印刷速度极快,能够提高印刷效率。而且,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廉价地提供小型轻量化的静电印刷装置。并且,由于能够在作业位置进行丝网210的清扫,所以没有必要停止装置的运转来进行清扫丝网210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多个丝网单元200在水平面内做椭圆轨道移动的例,但并不局限于此。如还可以使多个丝网单元200上下移动。
下面对使用了本发明的静电印刷装置的食品制作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及附图中,对具有同一作用或机能的构件或元件标注同一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图13为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模板丝网的平面图。
如图13所示,在形成有食品成型用凹部410的食品用成型容器420的上方,配置有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制成的模板丝网430。如图14所示,在此丝网430中形成有与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相对应的多个开口432,并形成有用于涂抹可食性粉体440的图案434。这个开口432在与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的侧面410a相对应的部分,即在图案434的外围部分形成很多个。成型容器420及丝网430各自与直流电源DC连接。
首先,使用涂抹刷450将散布在丝网430上的可食性粉体440进行涂抹。此时,在成型容器420与丝网430之间,通过直流电源DC施加直流高电压,并在成型容器420与丝网430之间形成静电场。通过在丝网430上形成的开口432后被带电的可食性粉体440,在静电场中向作为反电极的成型容器420径直前进,并附着到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的内面上。
这里,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的侧面410a沿铅直方向延长,侧面410a相对于对面的丝网图案,其涂敷面积宽,因此,与其他部分相比,向成型容器420径直飞来的粉体粒子440不易附着。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在与此侧面410a相对应部分上形成更多的开口432,从而使更多的粉体粒子440飞到侧面410a的附近,可以将可食性粉体440以均匀的厚度涂敷到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的整个内表面上。
这样一来,附着在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的内表面上的可食性粉体440,由于静电的作用牢固地附着在成型容器420的内表面上。而且,因为利用上述静电力使可食性粉体440飞散,所以可以使用粒径相对较小的粉体,从而可以减小附着在成型容器420内面的粉体的质量。因此,附着在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的侧面410a上的粉体,不会落在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的底面上,靠上述静电作用牢固地附着在侧面410a上。
在将可食性粉体440涂敷到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上后,向此凹部410中浇注食品原料进行食品成型操作。例如,在将作为食品用成型容器420的剥离剂使用的发酵粉均匀地涂敷到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的内面上后,就可以将食品原料放入此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中来成型食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可食性粉体440牢固地附着在成型容器420的内面上,所以,在把向成型容器420中浇注食品原料而成型后的食品,从成型容器420中取出时,可食性粉体440不会从食品的表面脱落。因此,可以简单地制作出浪费少且外形美观的食品。
图15为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15所示的例中,使用静电印刷装置,将作为可食性粉体的粉体油脂440涂敷在作为食品用成型容器的烧天板420a的表面上,来在烧天板420a的内面上涂油。从模板丝网430中被挤出的粉体油脂440,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径直向烧天板420a飞去,并附着在烧天板420a的表面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食品制作方法,可以在烧天板420a上的需要的地方抹涂所需量油作为粉体油440,所以不会出现浪费,并且,粉体油脂440不会飞散到所需范围以外,所以不会对周围造成油污染。
图16为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包括多个模板丝网(图16所示的例中为三个丝网430a、430b、430c),这些模板丝网430a、430b、430c在食品用成型容器420的上方交替配置。
首先,使用涂抹刷450将散布在第1丝网430a上的第1可食性粉体440a进行涂抹。此时,在成型容器420与第1丝网430a之间通过直流电源DC施加直流高电压,在成型容器420与第1丝网430a之间形成静电场。通过在第1丝网430a上形成的开口后被带电的第1可食性粉体440a,在静电场中向作为反电极的成型容器420径直前进,并均匀地附着在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的内面上,形成第1可食性粉体层442a。
接下来,将第2丝网430b配置在成型容器420的上方,使用涂抹刷450将散布在第2丝网430b上的第2可食性粉体440b进行涂抹。由此,第2可食性粉体440b在静电场中向作为反电极的成型容器420径直前进,并均匀地附着在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的内面上,在第1可食性粉体层442a上形成第2可食性粉体层442b。
然后,将第3丝网430c配置在成型容器420的上方,使用涂抹刷450将散布在第3丝网430c上的第3可食性粉体440c进行涂抹。由此,第3可食性粉体440c在静电场中向作为反电极的成型容器420径直前进,并均匀地附着在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的内面上,在第2可食性粉体层442b上形成第3可食性粉体层442c。
在向成型容器420的凹部410涂敷3层可食性粉体层442a、442b、442c之后,向此凹部410中浇注食品原料来成型食品。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食品制作方法,可以将多种可食性粉体以一定的厚度反复涂敷,所以,能够制作出历来不曾有过的新口味食品。
图17为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17所示的例子中,使用静电印刷装置,在布丁、果冻等半固体物表面上涂敷可可粉等粉体调料进行调味。
如图17所示,布丁、果冻等半固体物的成型食品422a被装载在导电性加工台460上,在这上方配置有丝网430。在此丝网430上,由开口432形成用于涂抹粉体调味料444的图案。加工台460及丝网430各自与直流电源DC相连接。
首先,使用涂抹刷450将散布在丝网430上的粉体调味料444进行涂抹。此时,通过直流电源DC,在加工台460与丝网430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在成型食品422a与丝网430之间形成静电场。通过在丝网430上形成的开口432后带电的粉体调味料444,在静电场中向作为反电极的加工台460径直前进,并附着在成型食品422a的表面上。这样,根据本施方式中的食品制作方法,可以将水分较少的粉体调味料444涂敷在布丁、果冻等水分较多的食品422a上,所以,能够不增加食品水分就完成调味操作,从而可以制作出食感及口味很好的食品。
图18为表示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18所示的例子中,使用静电装置将粉体调味料444涂敷在日本脆饼干等表面凹凸不平的成型食品422b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食品制作方法,即使是日本脆饼干等表面凹凸不平的成型食品422b,也可将粉体调味料444漂亮且牢固地涂敷在其表面上。而且,与历来的涂敷水溶性甜味料等的情况不同,不需要干燥工序,所以,使得食品制作工序得以简化。
图19为表示本发明第9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20为图19中A部分的部分放大图。图19及图20所示的例子中,使用静电印刷装置,向作为成型食品的方便面422c上涂敷用调味料配合成的汤味粉体调料444。从模板丝网中被挤出的粉体调味料444,在静电力的影响下径直飞向方便面422c。由于在方便面422c上形成有海绵状的空间,飞向方便面422c的粉体调味料444穿过方便面422c内部的缝隙,如图20所示牢固地附着在方便面422c内部的面条的表面上。
由于在这样构成的方便面422c中上述粉体汤料(粉体调味料444)牢固地附着在其中,因此在将此方便面422c放入热水中后,粉体溶解在水中形成独具风味的汤,能够简单地烹饪方便面。另外,在历来的调味方便面的制作方法中,需要将面放入液体调味料中浸泡之后使其变干,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食品制作方法,则不必使面变干燥,能够极其简单地制作出调味方便面。此外,向粉休调味料444中加入少量的粉体油脂,通过涂敷后加热,使这些粉体油脂溶化,之后使其固化,利用这一点可以增加附着在方便面422c上的粉体调味料444的附着力。
图21为表示本发明第10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22为图21所示成型食品的平面图。如图2 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包括多个模板丝网(图21所示的例中为三个丝网430a、430b、430c),这些模板丝网430a、430b、430c在松糕等成型食品422d的上方交替配置。
首先,使用涂抹刷450,将散布在第1丝网430a上的第1粉体调味料444a进行涂抹。此时,在加工台460与第1丝网430a之间,通过直流电源DC施加直流高电压,并在成型食品422d与第1丝网430a之间形成静电场。通过在第1丝网430a上形成的开口后带电的第1粉体调味料444a,在静电场中向作为反电极的加工台460径直前进,并均匀地附着在成型食品422d的表面上,形成第1粉体调味料层446a。
接下来,将第2丝网430b配置在成型食品422d的上方,使用涂抹刷450将散布在第2丝网430b上的第2粉体调味料444b进行涂抹。由此,第2粉体调味料444b,在静电场中向作为反电极的加工台460径直前进,并均匀地附着在成型食品422d的表面上,形成与第1粉体调味料层446a相邻接的第2粉体调味料层446b。
下面,将第3丝网430c配置在成型食品422d的上方,使用涂抹刷450将散布在第3丝网430c上的第3粉体调味料444c进行涂抹。由此,第3粉体调味料444c在静电场中向作为反电极的加工台460径直前进,并均匀地附着在成型食品422d的表面上,形成与第2粉体调味料层446b相邻接的第3粉体调味料层446c。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食品制作方法,可以漂亮地将粉体调味料层446a、446b、446c分层涂敷在成型食品422d的表面上,可以制作出历来所不曾有过的新口味、风味、食感的食品。此外,还可以通过变换丝网430a、430b、430c的图案,形成如图23所示的同心圆形状的粉体调味层446a、446b、446c。
图24为表示本发明第11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25为表示使用图24所示的静电印刷装置制作的维夫饼干的示意图。图24及图25所示的例中,使用静电印刷装置,在维夫饼干等易受水分影响的成型食品422e上,涂敷香草香料等粉体调味料444。如图25所示,在向维夫饼干422e的表面上涂敷粉体调味料444后,再使此维夫饼干422e与另外一块维夫饼干相重叠。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食品制作方法,不使用液体调味料,所以,即使是维夫饼干等易受水分影响的食品422e,也可以不损害其食感而加工成美味的食品。这种易受水分影响的成型食品还可以列举五香紫菜、蛋糕、日本脆饼干、小甜饼、饭团、虾味饼干、为进行调味而涂敷的蛋黄酱等胶状物质、蛋糕的生奶油、高野豆腐等。
图26为表示本发明第12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26所示的例中,使用静电印刷装置,在甜瓜面包等成型食品422g的表面上,例如涂敷如草莓味的粉体调味料444a后,再在其上面涂敷花生味的粉体调味料444b,之后再在其上面涂敷甜瓜味的粉体调味料444c。这样一来,就可以制作出草莓味层446a、花生味层446b、甜瓜味层446c按顺序重叠的甜瓜面包422g。
图27为表示本发明第13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28为图27所示成型食品的平面图。图27及图28所示的例中,在放入容器424中的点心(テイラミス)422h的表面上,涂敷3种粉体调味料444a、444b、444c。如图28所示,与上述第10实施方式一样,能够在点心422h的表面上形成不同种类的粉体调味料层446a、446b、446c,从而制作出不同地方口味不同的点心422h。
图29为表示本发明第14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29所示的例中,在带有包覆层的油炸食品,如炸猪排、炸丸子、油炸虾、咖喱面包等半加工食品426的表面上涂敷粉体油脂448。这样,通过在半加工食品426的表面上涂敷粉体油脂448,能够制作出只需通过高频波加热(微波炉)就可以进行烹饪的食品。因此,即使不用象历来那样放入高温油中进行油炸,也能够在家庭中简单地制作出油炸食品。而且,可以容易调节所涂敷的粉体油脂448的量及膜厚度。
在需要涂敷的粉体油脂448具有一定程度的粘着力的情况下,如图30所示,可以利用加热器470或热风提供粉体油脂448软化点左右的温度,使粉体油脂448溶解并固定在半加工食品426的表面上。而且,不仅可以将粉体油脂涂敷在这种半加工食品426上,还可以添加具有机能性的可食性粉体。例如,如果使用将粉体油脂与凝胶化剂粉体混合的可食性粉体,则在通过微波炉加热进行烹饪的情况下,可以使食品具有劲道的食感。
根据本发明的食品制作方法,能够使粉体油脂448附着在半加工食品426上,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的微波炉即可简单地制作出油炸食品。因此,不再需要将食品放入高温油中进行油炸。而且,可以涂敷大量的粉体油脂448,所以能够利用家庭中的微波炉简单地制作出历来所不曾有过的食感与口味的油炸食品。另外,如果在蔬菜等怕热食品的周围裹上外衣并涂敷粉体油脂448,则可以使制作出来的油炸食品不会因受热而损害,而且不会改变其口味。
图31为表示本发明第15实施方式中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32为表示加热图31所示的成型食品的工序的示意图。图31及图32所示的例中,在面包422i的表面上涂敷粉体调味料444,例如进行面包调味。如图3 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模板丝网430上形成有文字及绘画等图案434。例如,若使用糖粉等作为粉体调味料444,则如图32所示,当用烤箱472将面包422i进行加热时,如图32所示,涂敷有糖粉的部分473被烧焦,涂敷的绘画图案会变成浓茶色。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食品制作方法,涂敷在面包表面上的粉体调味料444的水分量很少,所以在不会损害面包的食感的情况下,即可制作出目前为止不曾有过的新口味新食感的食品。而且,在涂敷有生奶油及果酱的面包上,也可以涂敷粉体调味料444。另外,若与上述例子,将多种粉体调味料444进行多层涂敷,则还可以制作出目前为止不曾有过的新口味的面包。
图33为表示本发明第16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33所示的例中,将可食性粉体440涂敷在松糕等食品422j上,绘制出绘画轮廓474。这样,如果在凹凸不平的松糕422j的表面上,利用可食性粉体440绘制出绘画的轮廓474,则通过沿着轮廓474涂敷生奶油,无论是谁都能够轻松地制作出漂亮花饰的蛋糕来。
图34为表示本发明第17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35为图34所示可食性薄片的使用例的示意图。图34及图35所示的例中,在淀粉纸等由淀粉制成的可食性薄片428的表面上,涂敷可食性粉体440。这种可食性薄片428的厚度一般在0.1~0.5mm之间或以下。通过将可食性粉体440涂敷在这种可食性薄片428上来印刷出绘画图案,由此,将这种可食性薄片428置于原料食品429的表面上,在吸收了食品429表面的水分后,可食性薄片428便会逐渐溶化进食品中,而只将可食性粉体440留在食品429的表面上,从而制作出在表面上绘有图案的食品。作为这种可食性薄片42,可以使用由调味料等进行调味的薄片。
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食品制作方法,不使用液体油墨,即可在不接触的状态下将可食性粉体440涂敷在可食性薄片428上,所以,不必再考虑可食性薄片428材料的厚度、耐水性、强度等问题。因此,可食性薄片428可以变得更薄,在将可食性薄片428置于原料食品429上的情况下,可食性薄片428可以完全溶解没有剩余,不会损害食品的风味、食感。另外,由于可以将可食性粉体(香辣料等调味料、色素等)大量涂敷在可食性薄片428的表面上,所以将可食性薄片428置于或混合置于原料食品的表面上,能够制作出目前为止所不曾有过的新风味、食感、外观的食品。
图36为表示本发明第18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37为图36中的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6及图37所示例中,使用静电印刷装置,在表面上涂有可食性粘着剂480的成型食品422k上涂敷纤维状可食性粉体440。这样,通过预先在成型食品422k上涂敷可食性粘着剂480,能够使可食性粉体440牢固地附着在成型食品422k上。作为这种可食性粘着剂480,只要能将成型食品422k的表面与可食性粉体440粘接在一起,则什么类型的可食性粘着剂都可以。例如,可以使用具有某种程度粘度的可食性糊料。在用静电印刷装置将可食性粉体440涂敷在食品表面上时,如果不使用粒径在5微米~80微米的小粒径的可食性粉体,就无法附着在食品表面上,而通过使用上述可食性粘着剂480,即使是大粒径的可食性粉体也可牢固地附着在食品422k的表面上。另外,可食性粉体在飞往成型食品422k的途中,如图37所示进行极化,所以在成型食品的表面上纤维状的可食性粉体呈竖立状态。
图38为表示本发明第19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38所示例中,在表面光滑的带馅面包422m上涂敷可食性粘着剂480,之后通过静电印刷涂敷可食性粉体440。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食品制作方法,即使是表面光滑的食品422m,也能够将可食性粉体440附着在其表面上。
图39为表示本发明第20实施方式中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图39所示例中,在加工台(加工板)460上由模板丝网430形成的图案形状上层叠可食性粉体440,之后加热烧成进行成型。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食品制作方法,即使不熟练或没有经验也能够制作出具有历来不曾变化的图案形状的食品。例如,将糖粉涂敷到加工台460上丝网的图案形状中,在此砂糖粉达到一定厚度后,加热加工台460使砂糖粉溶解,之后冷却,就轻松进制作出了玳瑁饴。
图40A及图40B表示本发明的第21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印刷装置的示意图。在图40A及图40B所示例中,在加工台460上将糖粉440d层叠涂敷成丝网430的图案形状(图40A),之后从同一丝网430层叠涂敷碳酸氢钠440e作为膨胀粉(图40B),然后进行烧制。由此,就制作出了糖烧焦后与碳酸氢钠混合膨胀的玳瑁饴。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加工台460设置成容器状,在里面装满水。在容器状加工台的内部将小麦粉层叠涂敷成丝网图案形状,之后从同一丝网向小麦粉上层叠涂敷碳酸氢钠作为发酵粉。然后,加热加工台烧制小麦粉,就可以制作出相对形状凹凸不平的立体型食品。或者,在涂过油的加工台上,将发酵粉涂敷成丝网的图案形状后,一边喷撒雾状水分,一边加热加工台烧制发酵粉,就能够制作出膨胀的立体食品。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食品制作方法,利用目前为止从未有过的新方法,即使是不熟练或是没有经验的人也能够简单制作出复杂形状的食品。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说只要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实施各种不同的形态都是可以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静电印刷装置,该静电印刷装置利用静电力将粉体油墨附着到北印刷物的表面上,将文字或图形等印刷图案印刷到被印刷物的表面上。此外,本发明适用于使用利用静电力的静电印刷装置的食品制造方法。

Claims (26)

1.一种静电印刷装置,将粉体油墨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印刷图案的丝网上,并通过在该丝网与被印刷物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油墨附着在上述被印刷物上,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被印刷物的上方移动自如地设置了多个丝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以轴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设置上述多个丝网,通过使上述丝网以上述轴为中心旋转,使该丝网移动到上述被印刷物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水平方向滑动自如地设置上述多个丝网,通过使上述丝网沿水平方向滑动,使该丝网移动到上述被印刷物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丝网上涂抹不同颜色或种类的粉体油墨。
5.一种静电印刷方法,将粉体油墨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印刷图案的丝网上,并通过在该丝网与被印刷物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油墨附着在上述被印刷物上,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被印刷物静止的状态下,使多个丝网依次移动到上述被印刷物的上方进行印刷。
6.一种静电印刷装置,将粉体油墨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印刷图案的丝网上,并通过在该丝网与被印刷物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油墨附着在上述被印刷物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被印刷物的传送装置;
丝网移动机构,将多个丝网移动到被上述传送装置移动的被印刷物的上方;
同步机构,使上述传送装置移动被印刷物的速度、与上述丝网移动机构移动上述丝网的速度同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度探测传感器,在印刷位置的上游侧,探测上述传送装置上的被印刷物的高度;
升降机,根据上述高度探测传感器的探测结果,使上述传送装置与上述被印刷物的高度对应地上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的静电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具有平板和侧片的丝网单元,所述平板具有配置上述丝网的开口部,所述侧片安装在上述平板的一方侧部的上面;
上述侧片包括夹持配置在上述开口部上的丝网的夹持部、和从上述平板的一方侧部突出的突出部;
上述侧片的突出部的长度,比从上述平板的另一方侧部到上述开口部的距离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侧片的角部向上方弯曲。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粉体油墨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圆筒状丝网刷;
从比上述丝网刷中心的正上方更靠近该丝网刷的旋转方向侧的位置,向该丝网刷供给粉体油墨的加料斗。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粉体油墨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丝网刷;
被印刷物探测传感器,在印刷位置的上游侧,探测在上述传送装置上是否装载有被印刷物;
刷离开机构,在根据上述被印刷物探测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判断出上述传送装置上装载有被印刷物的情况下,在上述传送装置上的被印刷物位于印刷位置时,使上述丝网刷离开该丝网。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墨回收装置,该油墨回收装置包括:在进行印刷后与被上述丝网移动机构移动的丝网的上面和/或下面相抵接的抵接片,和回收由上述抵接片收集的粉体油墨的回收箱。
13.一种静电印刷装置,将粉体油墨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印刷图案的丝网上,并通过在该丝网与被印刷物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油墨附着在上述被印刷物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粉体油墨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圆筒状丝网刷,以及,使上述丝网刷旋转的同时沿轴向移动的丝网刷驱动机构。
14.一种静电印刷装置,将粉体油墨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印刷图案的丝网上,并通过在该丝网与被印刷物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油墨附着在上述被印刷物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
该固定装置包括:交替配置的多个加热片、加热上述加热片的加热器、探测并控制上述加热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形成有将加热后的高温蒸气喷射到被印刷物上的裂缝的喷射板,
使从蒸气导入口导入的蒸气与加热片接触,生成被印刷物的固定中所需温度的蒸气。
15.一种食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可食性粉体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上,
通过在上述丝网与食品用成型容器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可食性粉体附着在上述食品用成型容器上,
向附着有上述可食性粉体的食品用成型容器中放入原料食品,来成型食品。
16.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与食品用成型容器之间施加电压,使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可食性粉体附着在上述食品用成型容器上,将原料食品放入到附着有上述可食性粉体的食品用成型容器中,来成型。
17.一种食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粉体调味料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上,
通过在上述丝网与成型食品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调味料附着在上述成型食品上,来对成型食品进行调味。
18.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与成型食品之间施加电压,使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粉体调味料附着在上述成型食品上,来进行调味。
19.一种食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粉体油脂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上,
通过在上述丝网与半加工食品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粉体油脂附着在上述半加工食品上。
20.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与半加工食品之间施加电压,使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粉体油脂附着在上述半加工食品上。
21.一种食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可食性粉体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上,
通过在上述丝网与可食性薄片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可食性粉体附着在上述可食性薄片上,
使附着有上述可食性粉体的可食性薄片置于原料食品上。
22.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该食品是这样制造的:通过在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与可食性薄片之间施加电压,使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可食性粉体附着在上述可食性薄片上,使附着有上述可食性粉体的可食性薄片置于原料食品上。
23.一种食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可食性粘着剂涂敷在成型食品上,
将可食性粉体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上,
通过在上述丝网与涂敷有上述可食性粘着剂的成型食品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可食性粉体附着在上述成型食品上。
24.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与涂敷有上述可食性粘着剂的成型食品之间施加电压,使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可食性粉体附着在上述成型食品上。
25.一种食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可食性粉体涂抹到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上,
通过在上述丝网与加工板之间施加电压,使上述可食性粉体层叠在上述加工板的表面上,成型由上述可食性粉体构成的食品。
26.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该食品是通过在形成有预定的图案的丝网与加工板之间施加电压,使涂抹到上述丝网上的可食性粉体层叠在上述加工板的表面上而成型。
CNB02813205XA 2001-06-27 2002-06-24 静电印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40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5296/2001 2001-06-27
JP2001195296A JP4659282B2 (ja) 2001-06-27 2001-06-27 静電印刷装置及び静電印刷方法
JP2001302626A JP2003102400A (ja) 2001-09-28 2001-09-28 食品製造方法
JP302626/2001 2001-09-28
JP2001377804A JP4066314B2 (ja) 2001-12-11 2001-12-11 静電印刷装置
JP377804/2001 2001-12-1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0304A Division CN100579793C (zh) 2001-06-27 2002-06-24 静电印刷装置
CN2009101289681A Division CN101496632B (zh) 2001-06-27 2002-06-24 静电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2202A true CN1522202A (zh) 2004-08-18
CN1294008C CN1294008C (zh) 2007-01-10

Family

ID=27347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320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4008C (zh) 2001-06-27 2002-06-24 静电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7080597B2 (zh)
EP (1) EP1410908A4 (zh)
KR (3) KR100896038B1 (zh)
CN (1) CN1294008C (zh)
HK (1) HK1133993A1 (zh)
TW (1) TW553831B (zh)
WO (1) WO200300234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7108A (zh) * 2013-11-25 2015-03-18 三江县蓝世章民族工艺美术厂 竹筒顶面多色丝网印刷的方法
CN106042613A (zh) * 2016-07-21 2016-10-26 易视智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锡膏印刷机及其印刷方法
CN106660358A (zh) * 2014-07-04 2017-05-10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静电丝网印刷装置
CN107187185A (zh) * 2017-06-28 2017-09-22 太仓市虹鹰印花有限公司 一种印花机用支架
CN110248814A (zh) * 2017-02-03 2019-09-17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粉体膜形成方法以及粉体成膜装置
CN111344149A (zh) * 2017-11-10 2020-06-26 埃克森蒂斯集团有限公司 丝网供应系统
CN114160299A (zh) * 2021-11-02 2022-03-11 陈秀英 一种基于生物实验浮选分离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330171D0 (en) * 2003-12-30 2004-02-04 Phoqus Pharmaceutical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owder material to substrates
US8460519B2 (en) * 2005-10-28 2013-06-11 Applied Materials Inc. Protective offset sputtering
US8454804B2 (en) * 2005-10-28 2013-06-04 Applied Materials Inc. Protective offset sputtering
CA2651843C (en) * 2006-05-12 2016-08-02 Mars Incorporated Food-grade toner
KR100693132B1 (ko) * 2006-06-23 2007-03-14 동해전장 주식회사 정션박스내에 삽입된 릴레이의 동작 검사 장치
FR2932717B1 (fr) * 2008-06-24 2011-03-25 Dubuit Mach Machine a imprimer.
US9922576B2 (en) 2011-08-26 2018-03-20 Elwha Llc Ingestion intelligence acqui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gestible material pr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30054255A1 (en) 2011-08-26 2013-02-28 Elwha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Controlled substance authorization and method for ingestible product pr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9111256B2 (en) 2011-08-26 2015-08-18 Elwha Llc Selection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gestible product pr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9619958B2 (en) 2012-06-12 2017-04-11 Elwha Llc Substrate structure duct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gestible product system and method
US9240028B2 (en) 2011-08-26 2016-01-19 Elwha Llc Repor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gestible product pr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9997006B2 (en) 2011-08-26 2018-06-12 Elwha Llc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gestible product disp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130330447A1 (en) 2012-06-12 2013-12-12 Elwha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Substrate Structure Deposition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gestible Product System and Method
US10121218B2 (en) 2012-06-12 2018-11-06 Elwha Llc Substrate structure injection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gestible product system and method
US9947167B2 (en) 2011-08-26 2018-04-17 Elwha Llc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gestible product disp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892249B2 (en) 2011-08-26 2014-11-18 Elwha Llc Substanc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ensing systems
US9785985B2 (en) 2011-08-26 2017-10-10 Elwha Llc Selection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gestible product pr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0192037B2 (en) 2011-08-26 2019-01-29 Elwah LLC Repor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gestible product pr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989895B2 (en) 2011-08-26 2015-03-24 Elwha, Llc Substanc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ensing systems
US10026336B2 (en) 2011-08-26 2018-07-17 Elwha Llc Refuse intelligence acqui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gestible product pr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9037478B2 (en) 2011-08-26 2015-05-19 Elwha Llc Substance al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gestible product pr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3575719A4 (en) * 2017-01-25 2020-10-21 Think Laboratory Co., Ltd. WATERPROOF SHEET SUBSTRATE SURFACE DRYING DEVICE,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PROCESS
JP7105592B2 (ja) * 2018-03-30 2022-07-25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粉体成膜装置および粉体膜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14024A (en) * 1929-05-22 1933-06-13 Maurice M Kasanof Steaming unit for tentering machines
US2627667A (en) * 1946-10-07 1953-02-10 Joseph R Gilli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inks
US2731732A (en) * 1953-05-19 1956-01-24 Crown Zellerbach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tting and drying moisture settable ink
US3238635A (en) * 1963-01-07 1966-03-08 Interchem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sheet and web material
US3285167A (en) * 1963-10-04 1966-11-15 Crocker Citizens Nat Bank Electrostatic printing system with controlled powder feed
US3299804A (en) * 1964-05-13 1967-01-24 Unimark Corp Article handling and electrostatic im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3343483A (en) * 1965-03-15 1967-09-26 Unimark Corp Electrostatic printing with stencils mounted on a drum
US3251298A (en) * 1965-06-04 1966-05-17 Rome R Rudolp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rating generally cylindrical workpieces
US3665851A (en) * 1965-07-19 1972-05-30 Electrostatic Printing Corp Electrostatic screen process printing
US3358594A (en) * 1966-01-17 1967-12-19 American Can Co Electrostatic printing with a magnetic brush feed
US3828670A (en) * 1968-10-31 1974-08-13 Continental Can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static printing using triboelectric inking developers
JPS4914686A (zh) 1972-06-06 1974-02-08
JPS5321325B2 (zh) * 1973-07-11 1978-07-01
JPS5095014A (zh) * 1973-12-21 1975-07-29
US3933091A (en) * 1974-06-17 1976-01-20 New Products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screen printing bottles
JPS593277B2 (ja) 1975-02-12 1984-01-23 オリジンデンキ カブシキガイシヤ ゼツエンブツヘノ インサツホウホウ
JPS5281186A (en) 1975-12-27 1977-07-07 Shirou Ichinose Stencil adjusting apparatus for flat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JPS53103087A (en) 1977-02-10 1978-09-07 Akira Ijiri Automatic screen printing method by flat screen pattern
JPS5912195Y2 (ja) * 1980-02-06 1984-04-13 有限会社琉球スクリ−ン印刷 Tシャツプリント装置
JPS56115240A (en) 1980-02-15 1981-09-1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Mold for extrusion-molding pattern sheet
JPS57167049A (en) * 1981-04-08 1982-10-14 Origin Electric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static printing
JPS58201689A (ja) 1982-05-19 1983-11-24 Origin Electric Co Ltd 静電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JPS61181367A (ja) 1985-02-05 1986-08-14 Oomoriya:Kk 積層食品の製造方法
DE3532695C1 (de) 1985-09-13 1986-11-27 Audi AG, 8070 Ingolstadt Abgasturbolader fuer eine Fahrzeug-Brennkraftmaschine
JPS6263138U (zh) * 1985-10-09 1987-04-20
US4750419A (en) * 1986-03-24 1988-06-14 Meredith Steven A Process and a machine for printing on articles by silk screening
IT1197924B (it) * 1986-10-28 1988-12-21 Prodotti Antibiotici Spa Procedimento per la preparazione di alimenti di origine animale
JPS63137659A (ja) * 1986-11-28 1988-06-0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食用インキの定着方法
JPS63163189A (ja) 1986-12-25 1988-07-06 Seiko Instr & Electronics Ltd 充電式電子時計回路
JPS63162774A (ja) * 1986-12-26 1988-07-06 Ikeda Touka Kogyo Kk 静電スクリ−ン印刷用可食性粉体インキ
JP2699336B2 (ja) 1987-01-08 1998-01-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無段変速機の変速比制御装置
JPH0443040Y2 (zh) * 1987-04-10 1992-10-12
JPS63170135U (zh) * 1987-04-23 1988-11-07
JPH01310991A (ja) * 1988-06-10 1989-12-15 Origin Electric Co Ltd 静電印刷装置
JPH02178046A (ja) * 1988-12-28 1990-07-11 Nissha Printing Co Ltd 印刷圧調整装置
US4974508A (en) * 1989-03-08 1990-12-04 Andersen Edward A 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JP2599006B2 (ja) * 1989-11-09 1997-04-09 明治製菓株式会社 固形食品の製造法
JPH0425463A (ja) * 1990-05-21 1992-01-29 Kanebo Ltd 布帛に複合模様を形成する方法
JPH04183360A (ja) * 1990-11-16 1992-06-3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固形状食品に対する絵付け方法
JP3314434B2 (ja) 1993-02-09 2002-08-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クリーム半田の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H07205401A (ja) * 1994-01-13 1995-08-08 Kyodo Printing Co Ltd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のインク回収装置
JPH09171A (ja) * 1995-06-21 1997-01-07 Takamitsu Morizaki 調理用シート
JPH10150927A (ja) * 1996-11-18 1998-06-09 Fujio Yamaguchi 印刷オブラート
US5934545A (en) * 1997-02-21 1999-08-10 Gordon; Thomas A. Ball plac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ball grid array
JP3837849B2 (ja) * 1997-07-14 2006-10-25 味の素株式会社 包皮型米飯食品の製造方法
JP3336232B2 (ja) 1997-07-31 2002-10-21 雪印冷凍食品株式会社 電子レンジ食品
JP4039731B2 (ja) * 1998-04-17 2008-01-30 谷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ペーストのスクリーン印刷におけるスクリーン版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US5970864A (en) * 1998-05-06 1999-10-26 Svec; Daniel C. Stenciling device with registration apparatus
JP2000236845A (ja) * 1999-02-18 2000-09-05 Kibun Foods Inc 静電印刷方法
IT1313835B1 (it) 1999-11-02 2002-09-23 Aisa Spa Macchina serigrafica rotante per la stampa di oggetti cilindrici consupporti dei telai di stampa a movimento rettilineo verso/da l'oggetto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7108A (zh) * 2013-11-25 2015-03-18 三江县蓝世章民族工艺美术厂 竹筒顶面多色丝网印刷的方法
CN104417108B (zh) * 2013-11-25 2016-11-23 三江县蓝世章民族工艺美术厂 竹筒顶面多色丝网印刷的方法
CN106660358A (zh) * 2014-07-04 2017-05-10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静电丝网印刷装置
CN106660358B (zh) * 2014-07-04 2019-03-01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静电丝网印刷装置
CN106042613A (zh) * 2016-07-21 2016-10-26 易视智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锡膏印刷机及其印刷方法
CN110248814A (zh) * 2017-02-03 2019-09-17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粉体膜形成方法以及粉体成膜装置
US11426760B2 (en) 2017-02-03 2022-08-30 Hitachi Zosen Corporation Powder film forming method and powder film forming device
CN107187185A (zh) * 2017-06-28 2017-09-22 太仓市虹鹰印花有限公司 一种印花机用支架
CN111344149A (zh) * 2017-11-10 2020-06-26 埃克森蒂斯集团有限公司 丝网供应系统
CN111344149B (zh) * 2017-11-10 2022-03-22 埃克森蒂斯集团有限公司 丝网供应系统
CN114160299A (zh) * 2021-11-02 2022-03-11 陈秀英 一种基于生物实验浮选分离装置
CN114160299B (zh) * 2021-11-02 2023-10-24 台州市四通供排水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实验浮选分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002348A1 (fr) 2003-01-09
KR20080076969A (ko) 2008-08-20
TW553831B (en) 2003-09-21
KR100896039B1 (ko) 2009-05-11
EP1410908A1 (en) 2004-04-21
KR20040019020A (ko) 2004-03-04
CN1294008C (zh) 2007-01-10
US20080106587A1 (en) 2008-05-08
US7080597B2 (en) 2006-07-25
US20040250715A1 (en) 2004-12-16
KR20080075200A (ko) 2008-08-14
US20060219105A1 (en) 2006-10-05
US7775158B2 (en) 2010-08-17
KR100896038B1 (ko) 2009-05-11
EP1410908A4 (en) 2011-10-05
US7314003B2 (en) 2008-01-01
KR100925252B1 (ko) 2009-11-05
HK1133993A1 (en) 201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4008C (zh) 静电印刷装置
EP198683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rating with powder material
KR101987765B1 (ko) 김 튀김 제조장치
CN1974230A (zh) 静电印刷装置
CN10832727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防翘边功能3d打印机
CN108935557B (zh) 一种用于食品生产的除灰抹油机构
CN1452669A (zh) 多色钢板制造方法及多色钢板制造系统
CN217411257U (zh) 一种反光物料生产用涂胶设备
CN110892900A (zh) 一种马卡龙制造工艺及其印花机
CN108935555B (zh) 一种用于食品生产的均料机构
JP2005254698A (ja) 静電印刷装置
CN220713718U (zh) 自动煎饼机下料摊平涂酱装置及煎饼机
JP3702139B2 (ja) 加熱調理装置
CN220038961U (zh) 一种高效的调味品烘干装置
CN218020796U (zh) 一种新型高速模切印刷装置
CN112045991B (zh) 一种3d打印自动拆卸底座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0187565U (zh) 一种包装带生产用染色装置
CN209477217U (zh) 一种覆膜砂筛选装置
CN218872831U (zh) 一种大米分级筛选机
CN214903446U (zh) 一种非油炸方便面加工用撒粉装置
CN116849527A (zh) 煎饼机供料机构及自动煎饼机
CN206085387U (zh) Pvc硬片配料结构
JPS6185181A (ja) 食品の連続粉付け方法及び装置
JP2772902B2 (ja) しらす干しの選別装置
JP2003061559A (ja) 食品焼成法及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0

Termination date: 201406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