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4944A - 二氧化钛微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钛微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4944A
CN1494944A CNA031272940A CN03127294A CN1494944A CN 1494944 A CN1494944 A CN 1494944A CN A031272940 A CNA031272940 A CN A031272940A CN 03127294 A CN03127294 A CN 03127294A CN 1494944 A CN1494944 A CN 1494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dioxide
dioxide particle
nitrogen
particl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272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1592C (zh
Inventor
����һ
周忠华
德岳文夫
伊东勇吾
Ҳ
石井辰也
岛井骏藏
֮
山口博
近藤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orstek KK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eram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819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3590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eram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eram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4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4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15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15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1/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gnesium, boron, aluminium, carbon, silicon,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 B01J21/06Silicon,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Oxides or hydroxide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1/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gnesium, boron, aluminium, carbon, silicon,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 B01J21/06Silicon,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Oxides or hydroxides thereof
    • B01J21/063Titanium; Oxides or hydroxides thereof
    • B01J35/39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7/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activation of catalysts
    • B01J37/08Heat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3/00Compounds of titanium
    • C01G23/04Oxides; Hydroxides
    • C01G23/047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3/00Compounds of titanium
    • C01G23/04Oxides; Hydroxides
    • C01G23/047Titanium dioxide
    • C01G23/08Drying; Calcining ; After treatment of titanium 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5/00Catalysts
    • B01D2255/80Type of catalytic reaction
    • B01D2255/802Photocataly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02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Compound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20Carbon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24Nitrogen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8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 C01P2002/8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by IR- or Raman-dat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4Nan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nanome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5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including a second componen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part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5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including a second componen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particles
    • Y10T428/256Heavy metal or aluminum or compound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82Particulate matter [e.g., sphere, flake, etc.]
    • Y10T428/2991Coated

Abstract

通过将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在含有含氮的气体的还原性气体的氛围下,在500℃以上620℃以下进行热处理,可以得到向二氧化钛中掺杂选自碳、氢、硫中的至少1种元素和氮的二氧化钛微粒,在波长400nm以上600nm以下的可见光的照射下,显示出异丙醇氧化活性等,对于可见光的照射和现有产品相比显示出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同时其光催化活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良好的二氧化钛微粒子。

Description

二氧化钛微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以及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宜用于可见光活性型光催化剂、半导体以及光通信的反射膜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可见光活性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利用其在可见光的照射下显示出活性的这种光催化活性,由此起到分解和除去有害物质、消臭、抗菌、防污、防雾等作用,适宜作为涂料、纤维制品、致病性建筑综合症(シックハゥス)减轻剂、工业排水·排气等的无害化处理剂、医用材料等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可见光活性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如果向二氧化钛等的半导体粒子照射能量在其能带间隙以上的光,通过光激发生成的电子和电子空穴在该半导体粒子表面移动,向周围存在的离子种和分子种作用,由此引起称为光催化反应的各种反应。
特别是,由于二氧化钛微粒子在其表面生成的电子空穴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已经有了各种将其应用于涂料、纤维制品、致病性建筑综合症溶解剂、工业排水·排气等的无害化处理剂的提议,有一部分已经在现实中得到应用。
到目前为止,在光催化技术领域使用的二氧化钛微粒子,是锐钛矿型或者金红石型的结晶质。
由于锐钛矿型或者金红石型的二氧化钛的能带间隙分别是3.2ev(相当于波长为387.5nm)或3.0ev(相当于波长为413.3nm),因此作为激发光,只不过使用其波长分别在387.5nm以下或413.3nm以下的短波长光即紫外线,不能使用可见光等光。
因此,前述的结晶质的二氧化钛在光线中几乎不存在紫外线的室内等用作内装涂料、纤维制品、致病性建筑综合症溶解剂等用途的时候,要实现其功能比较困难,实际上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对此,最近有了种种以有效的利用太阳光和人工光为目的,开发通过可见光的照射能显示出催化活性的二氧化钛的研究。
例如,在特许第3252136号公报中公开了在高度减压条件下,进行氢等离子处理,稀有气体类元素等离子处理,稀有气体类元素的离子注入,或者使用在真空条件下高温加热等方法,使锐钛矿型的二氧化钛的晶格构造成为氧欠缺型,由此得到通过可见领域的光照射发现光催化活性的二氧化钛及其制法。
另外,还有通过向二氧化钛中掺杂氮而得到可见光应答型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参见“Nikkei Mechanical 2001.10”,no.565,p.36-45)。例如在特开2001-190953号公报、特开2001-207082号公报、特开2001-72419号公报等中,公开了其结晶内存在氮的特定的二氧化钛结晶对于可见光的照射显示出催化活性。
掺杂氮的二氧化钛的构造为,掺杂的氮处于进入晶格之间的间隙的状态,或者晶格氧的位置被氮置换的状态。
这种掺杂氮的二氧化钛,可以通过将氯化钛溶液在氨水中加水分解,或者将二氧化钛在氨气中加热的方法合成。
在上述的氧欠缺型的和掺杂氮型的二氧化钛中,可以认为通过氧欠缺缺陷或者Ti-N的键,能使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具有可见光活性。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氧欠缺型或者掺杂氮型的二氧化钛由可见光引起的光催化活性还不能说一定是足够高的,而且还存在催化活性的稳定性不好之类的问题。
例如还有基于对掺杂氮的二氧化钛的Ti-N键进行XPS(X射线光电子分析法)分析得到的峰,通过在空气中的热处理而消失的报告,因此可以推测产生上述这些技术问题的原因是,在和空气接触的粒子表面上,由于氧欠缺缺陷或者Ti-N键不稳定所造成的。
为了让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对于可见光的照射显示出高光催化活性,同时,其光催化活性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二氧化钛的可见光活性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特征是,向二氧化钛中掺杂选自碳、氢、氮、硫中的至少2种的元素。
如此构成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和现有的氧欠缺型或者掺杂氮的二氧化钛相比,显示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而且,其光催化活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是良好的。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其他的方案,其特征是向二氧化钛中掺杂选自碳、氢、硫中的至少1种元素以及氮元素。
如此,将氮元素作为必需的掺杂剂,除此以外,通过掺杂选自碳、氢、硫中的至少1种元素,可以显示出具有良好的可见光活性。
在上述的这种二氧化钛微粒子中,特别适用的是掺杂有碳、氢和氮的微粒子。
在本发明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中,掺杂的氮的浓度优选在700wtppm以上10000wtppm以下。
通过掺杂更多的氮,和二氧化钛牢固的结合,可以显示出良好的可见光活性。
另外,前述掺杂的氮,优选以Ti-N-O或者Ti-N-Ti的结合状态,和二氧化钛的Ti结合,在这些结合状态中,更优选具有较多的Ti-N-Ti的结合状态。
此处的Ti-N-O是指氮进入TiO2结晶的晶格之间的状态,另外Ti-N-Ti是指TiO2结晶中的氧被氮置换,氮进入TiO2结晶中氧的位置。
由于具有这样的结合状态,二氧化钛的Ti和掺杂的氮的结合更强,可以发挥出稳定的催化作用。
进一步的,前述掺杂的氮会通过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升温以N2的形式脱离,优选该N2脱离峰温度显示在700℃以上。
这种高温区的脱离峰的存在,意味着掺杂的氮和二氧化钛具有牢固的结合状态,可以认为这也是其显示出良好的可见光活性的一个原因。
由于同样的理由,前述掺杂的氢会通过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升温以H2的形式脱离,优选该H2脱离峰温度显示在700℃以上。
还有,前述掺杂的碳会通过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升温以CO2的形式脱离,优选该CO2脱离峰温度显示在700℃以上。
再有,质量数m和离子电荷数e的比m/e为68的成分会通过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升温而脱离,优选该成分显示的脱离峰温度在700℃以上。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其他的方案,其特征是向二氧化钛中掺杂包含碳和氮在内的至少2种以上的阴离子。
如此构成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和现有由氧欠缺型或者掺杂氮的二氧化钛得到的可见光活性催化剂相比,也显示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而且,其光催化活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是良好的。
前述微粒子中的二氧化钛成分的含量优选在80%重量以上。
这是从保持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的角度考虑,规定了作为二氧化钛微粒子主要成分的二氧化钛的含量。
进一步的,前述掺杂的氮的浓度相对于二氧化钛优选在700wtppm以上,前述掺杂的碳的浓度相对于二氧化钛优选在50wtppm以上。
这是从保持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持续性的角度考虑,规定了作为氮和碳的掺杂剂的浓度。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其他的方案,其特征是以二氧化钛作为主要成分,掺杂700wtppm以上10000wtppm以下的氮的阴离子和在前述氮浓度的1/30以上1/3以下的碳的阴离子。
如此构成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与上述同样,和现有由氧欠缺型或者掺杂氮的二氧化钛得到的可见光活性催化剂相比,也显示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而且,其光催化活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是良好的。
前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粒径优选在1μm以下。
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从发现足够的光学活性以及保证向溶剂等的良好的分散性的角度考虑,优选为这样的微粒子。
另外,前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优选长轴径在10nm以上60nm以下的椭球状的粒子。
在本发明中,上述显示良好的可见光活性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原始粒子(一次粒子)可以最适合得到如上述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所述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为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法测定的光谱具有波数在340±10cm-1和580±50cm-1的吸收峰。
用KBr法测定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法吸收光谱(FT-IR)中的上述吸收峰,是基于掺杂的氮和碳元素而言的,因此,对于可见光照射,得到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前述二氧化钛微粒子,优选在波长400nm以上600nm以下的可见光的照射下显示出异丙醇(IPA)氧化活性。
通过显示出异丙醇(IPA)氧化活性,确证了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对于可见光的照射显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进一步的,前述二氧化钛微粒子优选为,将0.2g该前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形成10cm正方的均匀层的样品放入容积为1L的气囊内,初始异丙醇气体浓度为1500ppm±150ppm,向前述试料用遮住紫外线的荧光灯光,以波长为420nm强度为0.5mW/cm2照射1小时后,生成的丙酮气体浓度在500ppm以上。
通过上述的异丙醇(IPA)氧化反应的光催化活性评价方法,可以使本发明所述二氧化钛微粒子对于可见光照射显示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得到明确化。
由于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显示出上述的IPA氧化活性,因此,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可以发挥出分解·除去所谓由致病性建筑综合症的原因的甲醛等的醛类气体、汽车排放的NOx气体等环境污染物质,二噁英等的环境激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良好的功能。
所以,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可以原样作为可见光活性型催化剂合适的使用。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通过将二氧化钛原料粒子在包括含有氮的气体在内的还原性气体的氛围下,在500℃以上620℃以下热处理得到。
根据该制备方法,可以容易且均匀地制备出掺杂氮的二氧化钛微粒子。
或者也可以通过将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在含有氮、碳和氢的气体的氛围下,或者在含有NH3气体以及碳的气体的氛围下,在500℃以上620℃以下热处理得到。
通过在上述气体氛围下热处理,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向二氧化钛中均匀的掺杂氮、碳、氢的二氧化钛微粒子。
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前述的二氧化钛的原料微粒子优选平均粒径在10nm以下、比表面积在300m2/g以上。
作为原料,通过使用这种二氧化钛的原料微粒子,每单位体积可以掺杂较多量的氮,而且,这样得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用于光催化反应的表面积也能够增大。
另外,本发明的可见光活性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特征是,通过将二氧化钛的成形体、烧结体或者膜在含有含氮的气体的还原性气体的氛围下,在500℃以上620℃以下热处理得到。
这样通过与上述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情况同样地对将微粒子(粉末)加工成规定形状的成形体、烧结体或者膜等进行热处理,根据用途,各成形体,烧结体或者膜本身可作为可见光活性型催化剂使用。
或者和上述的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的情况同样,也可以将二氧化钛的成形体、烧结体或者膜,在含有氮、碳和氢的气体的氛围下,或者在NH3气体以及含碳的气体的氛围下,在500℃以上620℃以下热处理得到。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和现有的可见光活性催化剂相比,对于可见光照射显示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同时,其光催化活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是良好的。
因此,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利用其光催化活性,起到分解和除去有害物质、消臭、抗菌、防污、防雾等的作用,因此可以适宜地用作涂料、纤维制品、致病性建筑综合症减轻剂、建材、汽车等的内装材料、家具、家电制品、住宅设备、餐具等的防污、消臭、除菌,或者工业排水·排气等无害化处理剂、医用材料等各种的用途。
另外,由于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稳定性,也可以适宜地作为半导体使用,进一步的,由于掺杂了氮,使其和现有的二氧化钛粒子的折射率不同,因此还可以适宜地作为光通信用的反射膜等使用。
还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可以容易且均匀地得到上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以及可见光活性型催化剂。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显示对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掺杂的氮的结合状态进行XPS分析结果。
【图2】显示对现有产品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掺杂的氮的结合状态进行XPS分析结果。
【图3】显示由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进行升温脱离法(TPD)产生的N2的谱图。
【图4】显示由本发明的二氧化钛微粒子进行升温脱离法(TPD)产生的H2的谱图。
【图5】显示由本发明的二氧化钛微粒子进行升温脱离法(TPD)产生的CO2的谱图。
【图6】显示由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进行升温脱离法(TPD)产生的质量数m和离子电荷数e的比m/e为68的成分的谱图。
【图7】显示实施例4中丙烷气体相对NH3气体的浓度和光催化活性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显示实施例5中的热处理温度和光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9】500℃下热处理得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FE-SEM照片。
【图10】570℃热处理得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FE-SEM照片。
【图11】620℃热处理得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FE-SEM照片。
【图12】显示对于实施例1以及比较例3中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红外吸收波谱图。
【图13】显示对于实施例1以及比较例3中二氧化钛微粒子的红外吸收波谱图。
【图14】显示对于实施例1以及比较例2中二氧化钛微粒子的甲醛的分解能。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是向二氧化钛中掺杂选自碳、氢、氮、硫中的至少2种元素的物质。
如此掺杂有2种以上元素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具有和现有的氧欠缺型或者掺杂氮的二氧化钛所不同的构成,和现有的二氧化钛相比显示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而且,其光催化活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是良好的,在和空气接触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的失去活性。
另外,对于紫外线照射的光催化活性和现有的二氧化钛相比也显示出同等以上的性能。
而且,为在前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中将氮元素作为所必需的掺杂剂,除此以外,通过掺杂选自碳、氢、硫中的至少1种元素,能够显示出具有更良好的可见光活性。
特别优选的是掺杂有碳、氢和氮的二氧化钛微粒子。
前述的微粒子中二氧化钛成分的含量优选80重量%以上,更优选95重量%以上。
在二氧化钛成分的含量在不足80重量%的情况下,不能得到足够的光催化活性。
因此,只要在不足20%的范围内,在不损害二氧化钛通过可见光照射的光催化活性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混合有其他无机化合物等的复合粒子。
作为可以和二氧化钛混合的无机化合物,可列举的是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锌等。
通常,二氧化钛具有金红石型(正方晶系)、锐钛矿型(正方晶系)、板钛矿型(斜方晶系)3种变形,在任何一种钛原子上和氧原子都是6配位的,具有共有斜的八面体棱的构造。本发明中从发现光催化活性的角度来看,优选使用金红石型或者锐钛矿型的作为原料微粒子,特别优选锐钛矿型的。
另外,对于向二氧化钛中掺杂选自碳、氢、氮、硫中至少2种元素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同样也特别优选锐钛矿型的。
在本发明中,通过向以二氧化钛为主成分的原料微粒子中掺杂选自碳、氢、氮、硫中的至少2种元素得到二氧化钛。前述的掺杂剂中,更优选将氮作为必需的掺杂剂。
掺杂剂的浓度,对于氮,优选在700wtppm以上10000wtppm以下。更优选在1500wtppm以上5000wtppm以下,进一步的,优选在2000wtppm以上,更进一步优选在2500wtppm以上。
在前述氮的浓度不足700wtppm的情况下,对于可见光的照射得不到足够的光催化活性,特别是初期活性的上升迟缓,而且,上升的梯度小,根据可见光的强度和用途等,要充分达到其目的有时很困难。
另一方面,在前述氮的浓度超过10000wtppm的情况下,由于制备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工序,对于实用性而言是比较难的。
另外,氮以外的各掺杂剂的浓度,优选的是碳、硫在50wtppm~1500wtppm左右,氢在1~50wtppm左右。特别优选碳在100ppm以上,还有硫也特别优选在100ppm以上。
上述各掺杂剂的掺杂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可以便利的使用这种掺杂中使用的热扩散法、激光掺杂法、等离子掺杂法、离子注入法等方法。
具体的说,可以通过使用离子注入装置,将从氮阴离子源和碳阴离子源等出来的加速离子打入二氧化钛靶中的方法进行。
另外,在掺杂氮和碳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在含有氰(HCN)、氰酸或者异氰酸(HOCN)、低级胺(RNH2、R2NH、R3N),偶氮、重氮化合物等的溶液中,或者在含有它们和氨(NH3)的溶液中,将氯化钛(TiCl4)等溶液状的卤化钛加水分解的方法。或者也可以通过在含有氰、氰酸或异氰酸、低级胺等或者含有它们和氨的氮气和氩气等惰性气体气流中,或者在各种烃和氨的混合气体气流中,对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进行热处理(煅烧)的方法等进行。
另外,前述的掺杂剂可以通过分别分解别的化合物而掺杂。这时,各掺杂剂的掺杂可以是同时的或者逐次的,或者根据掺杂时间,根据其形态在粒子形成时或者形成后任一种都可以。
现有的氧欠缺型二氧化钛用化学式TiO2-x表示。
与此对应的,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用化学式用TiO2-xNxNyA表示。这里Nx是指进入二氧化钛结晶的氧位置的氮,Ny是指进入二氧化钛结晶的晶格间的氮,A是指向二氧化钛结晶中掺杂的碳、硫、氢等。
可以认为,由于二氧化钛具有如此的构造,因此对于可见光的照射可以发挥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由此,在本发明中,在掺杂氮的时候,该氮优选处于进入TiO2结晶的晶格间的状态,即以Ti-N-O的结合状态,和二氧化钛的Ti结合在一起。或者,TiO2结晶中氧被氮置换,前述掺杂的氮优选处于进入TiO2结晶中氧的位置的状态,即以Ti-N-Ti的结合状态,和二氧化钛的Ti结合在一起。
这些结合状态,更优选具有较多的Ti-N-Ti的结合状态。
在图1和图2中,显示了对二氧化钛微粒子中掺杂氮的结合状态的分析结果。这些是对用Ar离子溅射蚀刻后的微粒子进行XPS分析的结果,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产品,图2是现有产品(氮掺杂型)。
另外,XPS分析测定的条件如下所示。
装置          :Kratos公司AXIS-Ultra
激发X射线源   :单色Al-Kα射线(1486.6ev)
光电子检测角度:90°(从样品表面)
检测深度      :<10nm
带电中和枪:使用(照射低速电子)
在图1和图2中,最右侧的峰表示Ti-N-Ti的结合状态的氮的浓度。还有中央部分的峰表示Ti-N-O的结合状态的氮的浓度。
另外,最左侧的峰表示的是以NHx的形式吸附在二氧化钛微粒子表面的氮的浓度,它不具有和Ti的牢固的结合。
通过图1和图2的比较可以明白,在本发明中,检测出多数二氧化钛的O被氮置换的Ti-N-Ti的结合状态,而且检测出的进入Ti-O间隙的状态的Ti-N-O的结合状态也要比现有产品多。
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由于具有这种的结合状态,二氧化钛的Ti和掺杂的氮具有比较强的结合,在用作可见光活性光催化剂的时候,可以发挥稳定的催化作用。
另外,图3~图6中所示的是,通过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升温脱离法(TPD;Ternperature Programed Desorption)产生的各种脱离气体的波谱。脱离气体分别是,图3为N2、图4为H2、图5为CO2、图6为m/e=68的成分。
另外,TPD的测定条件如下所示。
装置             :升温脱离气体分析装置(TPD,Model:Thermo Plus
                                       TPDtypeV)
样品形态         :将粉末样品填于Pt池(直径6mm、高2.5mm)中
测定温度范围     :40~900℃
升温速度         :10℃/min
测定模式TIC(扫描):m/e=1~100
测定开始真空度    :≤2,0×10-6pa
如图3~图6所示,可以确定对于N2、H2、CO2、m/e=68的成分中的任何一个的脱离峰都位于700℃以上。
由此,推测在700℃以上的高温区观测到的脱离峰,是由于放出的是形成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结构的一部分的氮、氢、碳而形成的。
即在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中,掺杂的氮、氢、碳和二氧化钛之间具有很牢固的结合状态。
另外,在不足700℃的低温区也可以观测到脱离峰,但这些是起因于附着在二氧化钛微粒子表面的NH3、H2O等的气体被放出,而不是由于赋予实质上粒子结构的氮、氢、碳。
还有,图6所示是如上所述的m/e=68的成分的波谱,其具体的物质名称目前还不明。
然而,从图6也可以明白,对于该物质,其脱离峰的温度,相对于现有产品(氮掺杂型)的可见光活化型光催化剂活性粒子约370℃,本发明产品中显示在700℃以上。
因此,在本发明中,该m/e=68的成分和二氧化钛具有牢固的结合,由此认为这也是显示出具有优良的可见光活性的一个因素。
还有,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其他方式,是以二氧化钛为主要成分的粒子,其掺杂至少2种以上含有碳和氮的阴离子。
如此掺杂有至少碳和氮的2种阴离子的二氧化钛,也具有和现有氧欠缺型或者掺杂氮的二氧化钛所不同的构成,和这些现有的可见光活性型光催化剂相比,显示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而且,其光催化活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也是良好的,即使在和空气接触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失去活性。
另外,对于紫外线照射的光催化活性和现有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相比也显示出同等以上的性能。
前述微粒子中的二氧化钛成分的含量优选在80重量%以上,更优选在95重量%以上。
当二氧化钛成分的含量不足80重量%的时候,得不到足够的光催化活性。
因此,只要在不足20%的范围内,在不损害二氧化钛的可见光照射的光催化活性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混合有其他无机化合物等的复合粒子。
作为可以和二氧化钛混合的无机化合物,可以列举的是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锌等。
本发明中从发现光催化活性的角度来看,优选使用金红石型或者锐钛矿型的二氧化钛作为原料微粒子,特别优选锐钛矿型的。
另外,在掺杂含有碳和氮的至少2种以上阴离子后,同样的也特别优选锐钛矿型的。
在本发明中,通过向以二氧化钛为主要成分的原料微粒子中掺杂至少含有碳和氮2种以上的阴离子得到二氧化钛微粒子。
掺杂剂的浓度,对于氮,相对于二氧化钛优选在700wtppm以上,对于碳,相对于二氧化钛优选在50wtppm以上。更优选的是,氮在1500wtppm以上5000wtppm以下,碳在50wtppm以上1500wtppm以下。
前述的各掺杂剂的浓度,在氮不足700wtppm,碳不足50wtppm的情况下,对于可见光的照射均得不到足够的光催化活性,特别是初期活性的上升迟缓,而且,上升的梯度小,根据可见光的强度和用途等,要充分达到其目的有时很困难。
在上述的阴离子掺杂中,除了作为必需掺杂剂的氮阴离子和碳阴离子以外,掺杂入第3阴离子以及更多的阴离子也是可以的。
可以掺杂的阴离子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可列举的是例如,硫(S)、硒(Se)、磷(P)、砷(As)、硅(Si)、硼(B)、氟(F)、氯(Cl)、溴(Br)等阴离子。
作为掺杂上述碳、氮等阴离子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可以便利的采用这种掺杂中使用的热扩散法、激光掺杂法、等离子掺杂法、离子注入法等。
具体的说,可以通过使用离子注入装置,将从氮阴离子源和碳阴离子源等出来的加速离子打入二氧化钛靶中的方法进行。另外,也可以使用在含有氰(HCN)、氰酸或者异氰酸(HOCN)、低级胺(RNH2、R2NH、R3N),偶氮、重氮化合物等的溶液中,或者在含有它们和氨(NH3)的溶液中,将氯化钛(TiCl4)等溶液状的卤化钛加水分解的方法。或者也可以通过在含有氰、氰酸或异氰酸、低级胺等或者含有它们和氨的氮气或者氩气等惰性气体流中,或者在各种烃和氨的混合气体气流中,对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进行热处理(煅烧)的方法等进行。
另外,可以通过各自分解别的化合物而掺杂。这时,氮阴离子和碳阴离子的掺杂剂的掺杂可以是同时的或者逐次的,另外对于掺杂时间,也可以根据其形态在粒子形成时或者形成后的任一种。
特别是,在前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中,优选掺杂氮的阴离子在700wtppm以上10000wtppm以下,碳的阴离子为前述氮的浓度的1/30以上1/3以下。
如上所述,掺杂剂的浓度,对于氮,优选在700wtppm以上10000wtppm以下,更优选在1500wtppm以上5000wtppm以下。
前述氮的浓度在不足700wtppm的情况下,对于可见光的照射得不到足够的光催化活性,特别是初期活性的上升迟缓,而且上升的梯度小,根据可见光的强度和用途等,要充分达到其目的有时很困难。
另外碳的浓度,也从能够得到足够可见光活性的角度来看,优选在前述氮的浓度的1/30以上1/3以下。
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原始粒子)的粒径,从足够的光学活性以及向溶剂的分散性等角度考虑,优选在1μm以下,更优选在0.01μm以上1μm以下。
在这种粒径范围之内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也最适合用作涂料等的用途。
特别是,上述显示优良可见光活性的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能够适宜的得到原始粒子的形状为长轴径在10nm以上60nm以下的椭球状,更优选前述微粒子的长轴径在30nm~40nm左右。
还有,前述原始粒子的短轴径和长轴径的比优选为1∶2~4左右。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法测定的光谱具有波数为340±10cm-1和580±50cm-1的吸收峰。
在根据KBr法测定得到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法吸收光谱(FT-IR)中,在波数为340cm-1和580cm-1附近观察到的吸收峰所表示的是掺杂的氮和碳。
通过这些掺杂的氮和碳,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中Ti-N键稳定,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具有较大的光催化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在可见光的照射下,表现出甲醛、异丙醇(IPA)等的氧化活性。
特别是,优选为将0.2g该前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形成10cm正方的均匀层的试料放入容积为1L的气囊内,初始异丙醇浓度为1500ppm±150ppm,向前述样品用遮住紫外线的荧光灯,以波长420nm强度为0.5mW/cm2照射1小时后,生成的丙酮气体浓度在500ppm以上。
如果IPA被氧化,则生成丙酮。另外如果进行氧化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种IPA的氧化反应,是用于评价光催化活性的一种标准的方法。
一般作为对二氧化钛等的光催化活性的评价方法,使用光催化制品技术协会的光催化性能评价试验法IIb(气囊B法),该气囊B法对由紫外线照射的光催化活性进行评价。
与此相应的,本发明为了对可见光照射的光催化活性作出评价,采用上述独特的评价试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对于可见光照射显示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得到明确化。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上述光催化活性的评价试验法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将0.2g二氧化钛微粒子分散于水中,将其涂敷在10cm×10cm的石英玻璃板上,在50℃干燥一晚,将此作为试验样品。
然后,将此试验样品放入1L容积的四角袋后,使含有异丙醇(IPA)蒸气的空气,在该四角袋内循环1小时,使二氧化钛微粒子的气体吸附饱和。
对该四角袋中的IPA气体浓度和丙酮气体浓度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调制该试验气体,使IPA气体浓度为1500ppm±150ppm,丙酮气体浓度为0ppm,将该状态作为可见光照射前(初始)的状态。
然后,对前述的四角袋中,使用装有能滤去波长410nm以下的紫外线的薄膜的荧光灯,以波长420nm光强度为0.5mW/cm2的光照射1小时后,测定IPA气体浓度和由IPA氧化生成的丙酮气体浓度。
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优选此时的丙酮气体浓度在500ppm以上,由此,可以明确的看出它是显示优良的可见光活性的光催化剂。
上述的这种在可见光的照射下IPA的氧化反应的促进作用,即显示出IPA的氧化活性,意味着其具有可以分解·除去所谓致病性建筑综合症的原因的甲醛等醛类气体、汽车排放的NOx气体等环境污染物质,二噁英等环境激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能力,作为可见光活性型催化剂可以发挥良好的功能。
因而,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可以适用于可见光活性型光催化剂。
上述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可以通过将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在含有含氮气体的还原性气体的氛围下,在500℃以上620℃以下热处理得到。
根据该制备方法,可以容易且均匀地制备出对于可见光照射显示出优良的光催化活性的掺杂氮的二氧化钛微粒子。
此时,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的原始粒子优选为平均粒径在10nm以下的微粒子。还有,该原始粒子的比表面积优选在300m2/g以上。
通过使用这种比表面积较大的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作为原料,每单位体积可以掺杂较多量的氮,而且,这样得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用于光催化反应的表面积也增大了。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可见光活性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二氧化钛的成形体、烧结体或者膜在含有含氮气体的还原性气体的氛围下,在500℃以上620℃以下进行热处理。
由此,将微粒子(粉末)以规定形状成形后得到的成形体、进一步将成形体烧结得到的烧结体、或者通过CVD等形成的膜等,通过与上述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的情况同样进行热处理,根据各种用途,可以将前述的成形体、烧结体或者膜本身作为光催化剂使用。
例如,可以通过将其预先成形为家具、荧光灯罩、瓷砖、导管、嵌板等的建筑·内部装饰材料等的形状,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在屋内的有害物质的净化和空调的脱臭等方面。
上述各种形状的成形体、烧结体或者膜,更优选是多孔体。如果是多孔体,由于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较大,光线很容易侵入内部,所以优选。
作为上述多孔体的形成,有各种方法,可以便利的使用通常用的方法。优选如特开平7-187852号公报记载的通过搅拌起泡的制备方法。这种通过搅拌起泡的制备方法容易控制气孔,而且制备也比较容易,是比较适宜的制备方法。
上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或者可见光活性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热处理温度,优选在500℃以上620℃以下。
在不足500℃或者超过62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的时候,得不到足够的可见光活性。
上述热处理温度,更优选在530℃以上590℃以下。
另外,上述的热处理,为了向二氧化钛中掺杂氮,优选在含有含氮气体的还原性气体氛围中进行。
作为前述的含氮气体,可以用N2、NH3、NO、NO2等。
还有,为了形成还原性气体氛围,也可以使用上述含氮气体和H2等的混合气体。
再有,为了向二氧化钛中再掺杂入碳、氢,以在含有氮、碳、氢的气体氛围下,或者在NH3气体以及含碳的气体的氛围下进行热处理为好。
作为前述的含碳的气体,除了含氢的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烃的气体外,还可列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特别是烃的气体比较适宜使用。
上述的气体氛围,可以使用1种气体,或者也可以混合多种气体而形成。而且,和惰性气体混合也没有问题。
例如,在使用NH3气体和烃气体的混合气体的时候,优选烃的气体少于NH3气体,优选相对于NH3气体为2~70%。更优选5~50%。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可见光活性评价试验)
评价下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对于可见光的光催化活性,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
首先,将作为试验对象的0.2g二氧化钛微粒子分散于水中,将其涂敷在10cm×10cm的石英玻璃板上,在50℃干燥一晚,将其作为试验样品。
然后,将此试验样品放入1L容积的四角袋后,使含有异丙醇(IPA)蒸气的空气在该四角袋内循环1小时,使二氧化钛微粒子的气体吸附饱和,调制该试验气体。
对该试验气体中的IPA和丙酮的气体浓度用气相色谱法(Shimadzu GC-8A,柱:岛津填充柱SBS-100)测定时,IPA为1500ppm,丙酮未检出(ND)。将该状态作为可见光照射前(初始)的状态。
然后,在前述的四角袋中,使用装有能滤去波长410nm以下的紫外线的薄膜(富士照相胶卷株式会社制UV Guard UGP20WL 10)的荧光灯(ToshibaFLR20S,W/M),以波长420nm中的光强度为0.5mW/cm2的光照射5小时。照射开始后每30分钟,测定IPA气体浓度和由IPA氧化生成的丙酮气体浓度。
整理这些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
合成掺杂有氮3000wtppm和碳150wtppm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微粒子(短轴径约10nm,长轴径约30nm的椭球状原始粒子)。
对该二氧化钛微粒子进行对于可见光的光催化活性评价。
另外,该二氧化钛微粒子,如图1、图3~图6所示显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产品所具有的特性。
[实施例2]
合成掺杂有氮3000ppm和碳75ppm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微粒子(短轴径约10nm,长轴径约30nm的椭球状原始粒子)。
对该二氧化钛微粒子进行对于可见光的光催化活性评价。
[实施例3]
合成掺杂有氮3000ppm和碳7.5ppm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微粒子(短轴径约10nm,长轴径约30nm的椭球状原始粒子)。
对该二氧化钛微粒子进行可见光的光催化活性评价。
[比较例1]
合成掺杂有氮3000ppm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原始粒径约5~30nm)。
对该二氧化钛微粒子进行对于可见光的光催化活性评价。
[比较例2]
对市售的氧欠缺型的二氧化钛微粒子(A公司制)进行对于可见光的光催化活性评价。
[比较例3]
对现有的掺杂氮型的二氧化钛微粒子(B公司制)(原始粒径5~10nm)进行对于可见光的光催化活性评价。
【表1】
照射时间 照射前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300分钟
实施例 1 IPA(ppm) 1500  1350  1100  800  0
丙酮(ppm) ND  350  880  1300  3300
2 IPA(ppm) 1500  1400  1200  1000  150
丙酮(ppm) ND  120  310  550  1900
3 IPA(ppm) 1500  1400  1300  1100  350
丙酮(ppm) ND  ND  260  430  1600
比较例 1 IPA(ppm) 1500  1400  1300  1150  400
丙酮(ppm) ND  ND  250  400  1500
2 IPA(ppm) 1500  1460  1380  1200  528
丙酮(ppm) ND  ND  190  300  1300
3 IPA(ppm) 1500  1380  1280  1130  150
丙酮(ppm) ND  150  420  630  2000
从表1所示的评价结果可以确认,掺杂氮和碳2种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实施例1~3),通过可见光的照射,检测出由IPA氧化反应生成的丙酮气体,显示出了对于可见光的光催化活性。
而且,这些实施例1~3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从经过同样照射时间生成的丙酮量可以确认,与仅仅掺杂氮型的情况下(比较例1)或者氧欠缺型的市售品(比较例2)相比,显示出更优良的光催化活性,特别是实施例1和比较例1以及比较例2相比,显示出具有2倍以上的IPA氧化活性。
另外,在对于实施例2、3以及比较例3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各自在180℃下在石英玻璃板上烧结1小时的样品进行和上述同样的可见光活性评价试验,确认实施例2、3约有75%的IPA分解效果,而比较例3的IPA分解效果则降低至约50%。
由此可以确认,将实施例2、3的二氧化钛粒子和比较例3相比,即使在高温处理的情况下,对可见光也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另外,在没有光照的黑暗状态下,任何一个二氧化钛粒子都没有观察到变化。
<FT-IR测定>
对上述实施例1以及比较例3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用KBr法测定其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
装置使用的是Bruker制造的IFS113V型和日立制作所制造的260-5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分解能以4cm-1测定。
测定样品在研钵中和KBr混合,成粉末状后,使用片剂成型器使其成为颗粒状的样品。
测定的波谱如图12和图13所示。
如图12和图13所示,可以确认FT-IR的测定结果为,实施例1在波数为580cm-1和340cm-1有吸收峰,与只掺杂氮的比较例3的该吸收峰的位置不同。
前述吸收峰是基于掺杂的碳和氮而产生的,是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特征。
<甲醛分解能的评价>
将实施例1和比较例2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分散于水中(固态成分5%),将其涂敷在27cm×90cm的窗户纸上,室温下干燥,将此作为试验样品。
将此试验样品放入容积为1m3的SUS公司制造的箱中后,导入1.5ppm的甲醛。将前述试验样品设置在距离荧光灯(Toshiba FLR20W,W/M)10cm的位置。
荧光灯照射时用マルチガスモニタ(Innova 1312型)测定甲醛浓度。
该测定结果如图14所示。
如图14所示,可以确认实施例1和比较例2相比,在荧光灯的照射下具有优良的甲醛分解能。
由此还可以期待将本发明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用作通过室内荧光灯照射产生消臭作用等的应用用途。
[实施例4]
将50g平均粒径为6nm的几乎为球状的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放置在耐火性的托盘中,在NH3气体和丙烷气体的混合气体氛围下,在570℃下热处理2小时,制作出二氧化钛微粒子。
这时,使丙烷气体相对于NH3气体的浓度变化,对各浓度的丙烷气体对可见光的光催化活性(照射1小时)进行评价,其结果如图7的图表所示。
如图7的图表所示,丙烷气体相对于NH3气体,在0%时,对于可见光照射的光催化活性稍差,在2%以上时可确认具有足够的效果。在5%以上时,基本上可确认具有几乎一定的、优良的光催化活性。
另外,得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任何一个都成长为长轴径约40nm的椭球状,为带有黄色的粒子。
[实施例5]
将50g平均粒径为6nm的几乎为球状的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放置在耐火性的托盘中,在NH3气体和丙烷气体(相对于NH3气体5%)的混合气体氛围下,在500~630℃的范围内的各温度下热处理2小时,制作出二氧化钛微粒子。
然后,在各热处理的温度下对可见光的光催化活性(照射1小时)进行评价,其结果如图8的图表所示。
如图8的图表所示,热处理温度在500℃以上620℃以下的时候,可确认对于可见光的照射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活性,特别是在530℃以上590℃以下的时候,其效果显著的上升。
另外对在540℃下热处理得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进行分析时,其含有氮3500wtppm,碳160wtppm。
再有,得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任何一个都成长为长轴径约30~40nm的椭球状的,为带有黄色的粒子。
图9~图11所示的是对在500℃、570℃、620℃的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FE-SEM照相。
[实施例6]
将平均粒径为6nm的几乎为球状的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50g制造为数μm的颗粒。使该颗粒形成浆状物,搅拌起泡后,使其交联聚合,制作成板状的多孔体的成形体。
将前述成形体在NH3气体和H2气体(相对于NH3气体3%)和CO2气体(相对于NH3气体3%)的混合气氛围下,在590℃下热处理8小时,由气孔率70%的具有全体连通性(通气性)的多孔体得到光催化剂的板状体。

Claims (27)

1.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向二氧化钛中掺杂选自碳、氢、氮、硫中的至少2种元素。
2.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向二氧化钛中掺杂选自碳、氢、硫中的至少1种元素以及氮。
3.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向二氧化钛中掺杂碳、氢和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前述掺杂的氮的浓度在700wtppm以上10000wtpp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是:前述掺杂的氮和二氧化钛的Ti是以Ti-N-O或Ti-N-Ti的状态结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结合状态中,具有较多的Ti-N-Ti的结合状态。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前述掺杂的氮通过前述微粒子的升温以N2的形式脱离,该N2脱离峰温度显示在700℃以上。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前述掺杂的氢通过前述微粒子的升温以H2的形式脱离,该H2脱离峰温度显示在700℃以上。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前述掺杂的碳通过前述微粒子的升温以CO2的形式脱离,该CO2脱离峰温度显示在700℃以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通过前述微粒子的升温质量数m和离子的电荷数e的比m/e为68的成分脱离,该成分脱离峰温度显示在700℃以上。
11.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向二氧化钛中掺杂至少含有碳和氮的2种以上的阴离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前述粒子中的二氧化钛成分的含量在80%重量以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前述掺杂氮的浓度相对于二氧化钛在700wtppm以上,前述掺杂碳的浓度相对于二氧化钛在50wtppm以上。
14.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向二氧化钛中掺杂700wtppm以上10000wtppm以下的氮的阴离子和在前述氮浓度的1/30以上1/3以下的碳的阴离子。
15.如权利要求1至3、权利要求11、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粒径在1μm以下。
16.如权利要求1至3、权利要求11、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为长轴径在10nm以上60nm以下的椭球状的粒子。
17.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法测定的光谱具有波数为340±10cm-1和580±50cm-1的吸收峰。
18.如权利要求1至3、权利要求11、权利要求14、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在波长400nm以上600nm以下的可见光的照射下可以显示出异丙醇氧化活性。
19.二氧化钛微粒子,为权利要求1至3、权利要求11、权利要求14、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将该二氧化钛微粒子0.2g形成10cm正方的均匀层状的样品放入容积为1L的气囊内,初始异丙醇气体浓度为1500ppm±150ppm,向前述试料用滤去紫外线的荧光灯光,以波长为420nm强度为0.5mW/cm2照射1小时后,生成的丙酮浓度在500ppm以上。
20.如权利要求1至3、权利要求11、权利要求14、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其特征在于:用作可见光活性型光催化剂。
21.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在含有含氮气体的还原性气体的氛围下,在500℃以上620℃以下进行热处理得到。
22.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在含有氮、碳和氢的气体的氛围下,在500℃以上620℃以下进行热处理得到。
23.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在NH3气体以及含有碳的气体的氛围下,在500℃以上620℃以下进行热处理得到。
24.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钛微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的二氧化钛原料微粒子的平均粒径在10nm以下,比表面积在300m2/g以上。
25.可见光活性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二氧化钛的成形体、烧结体或者膜在含有含氮的气体的还原性气体的氛围下,在500℃以上620℃以下进行热处理得到。
26.可见光活性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氧化钛的成形体、烧结体或者膜在含有氮、碳、氢的气体的氛围下,在500℃以上620℃以下进行热处理得到。
27.可见光活性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氧化钛的成形体、烧结体或者膜在NH3气体以及含有碳的气体的氛围下,在500℃以上620℃以下进行热处理得到。
CNB031272940A 2002-09-18 2003-09-18 二氧化钛微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15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1576/02 2002-09-18
JP2002271576 2002-09-18
JP271576/2002 2002-09-18
JP2002271575 2002-09-18
JP271575/02 2002-09-18
JP271575/2002 2002-09-18
JP2003050677 2003-02-27
JP50677/03 2003-02-27
JP50678/2003 2003-02-27
JP50677/2003 2003-02-27
JP50678/03 2003-02-27
JP2003050678 2003-02-27
JP81940/03 2003-03-25
JP2003081940A JP4135907B2 (ja) 2003-03-25 2003-03-25 可視光活性型光触媒粒子
JP81940/2003 2003-03-25
JP275369/03 2003-07-16
JP275370/03 2003-07-16
JP2003275369 2003-07-16
JP275369/2003 2003-07-16
JP275370/2003 2003-07-16
JP2003275370 2003-07-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4944A true CN1494944A (zh) 2004-05-12
CN1331592C CN1331592C (zh) 2007-08-15

Family

ID=31950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2729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1592C (zh) 2002-09-18 2003-09-18 二氧化钛微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75911B2 (zh)
EP (1) EP1400491A3 (zh)
CN (1) CN1331592C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3265C (zh) * 2006-05-19 2008-01-23 南京师范大学 具有长波吸收功能的氮和硫双组分掺杂型纳米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5650C (zh) * 2006-04-20 2008-03-19 华中师范大学 低温法制备碳掺杂介孔二氧化钛可见光光催化剂
CN101171357B (zh) * 2005-02-24 2010-05-19 财团法人电力中央研究所 制造多功能材料的方法
CN101163550B (zh) * 2005-02-24 2012-04-25 财团法人电力中央研究所 多功能材料
CN103611518A (zh) * 2013-12-06 2014-03-05 黑龙江大学 一种有序黑介孔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剂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8134104A (zh) * 2017-12-26 2018-06-08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用复合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01684A (zh) * 2019-05-09 2019-09-06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无机半导体光催化体系转化二氧化碳及有机物的方法
CN110404571A (zh) * 2019-05-17 2019-11-05 中南大学 一种高活性可见光响应TiO2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215030A (zh) * 2010-03-30 2020-06-02 索尼公司 杀菌剂、光催化复合材料、吸附剂和净化剂
CN112301453A (zh) * 2020-10-09 2021-02-02 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负载硫掺杂二氧化钛的抗菌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952117A (zh) * 2019-12-10 2021-06-11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催化剂、包含其的燃料电池电极及膜电极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9541B2 (ja) * 2002-08-27 2007-07-25 株式会社ジーシー 歯牙の漂白方法及び歯牙用漂白剤
DE10245963A1 (de) * 2002-09-30 2004-04-22 Iko Mineral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katalytisch wirkenden Schichtsilikaten
ES2339560T3 (es) * 2003-12-09 2010-05-21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Procedimiento para producir un sustrato que comprende una capa de oxido de titanio dopado con carbono.
WO2005056866A1 (ja) * 2003-12-09 2005-06-23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炭素ドープ酸化チタン層を有する多機能材
US20050221087A1 (en) * 2004-02-13 2005-10-06 James Economy Nanoporous chelating fibers
US20050202241A1 (en) 2004-03-10 2005-09-15 Jian-Ku Shang High surface area ceramic coated fibers
EP1724015A4 (en) * 2004-03-12 2008-04-30 Toho Titanium Co Ltd TITANIUM PHOTO-CATALYST OXIDE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DE102004027549A1 (de) * 2004-04-07 2005-10-27 Kronos International, Inc. Kohlenstoffhaltiger Titandioxid-Photokatalysato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PL1753831T3 (pl) * 2004-06-04 2009-06-30 Sto Ag Kompozycja powłokowa
DE602005003228T2 (de) 2004-07-12 2008-08-28 Cardinal Cg Co., Eden Prairie Wartungsarme beschichtungen
FR2873112B1 (fr) * 2004-07-19 2006-10-27 Univ Paris Curie Oxyde de titane a structure rutile
CN101090866B (zh) * 2004-12-28 2011-08-17 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黑色氮氧化钛
WO2006070794A1 (ja) * 2004-12-28 2006-07-0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表示素子用黒色樹脂組成物、及び表示素子用部材
US20060210798A1 (en) * 2005-03-16 2006-09-21 Clemens Burda Dope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GR1005642B (el) * 2005-03-18 2007-09-18 Χρηστος Τραπαλης ΑΝΑΠΤΥΞΗ ΝΑΝΟ-ΚΡΥΣΤΑΛΛΙΚΟΥ TiO2 ΕΝΕΡΓΟΥ ΣΤΟ ΟΡΑΤΟΦΩΣ ΓΙΑ ΠΕΡΙΒΑΛΛΟΝΤΙΚΕΣ ΕΦΑΡΜΟΓΕΣ.
KR100620076B1 (ko) * 2005-04-27 2006-09-06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C와 n으로 도핑된 박막형 이산화티탄계 광촉매 및 자성물질과 그 제조 방법
WO2007120176A2 (en) * 2005-09-09 2007-10-25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Preparation of nano-tubular titania substrate with oxygen vacancies and their use in photo-electrolysis of water
JP4301227B2 (ja) * 2005-09-15 2009-07-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並びにコンデンサー
US7521394B2 (en) * 2005-12-29 2009-04-21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titanium oxide
US7901660B2 (en) * 2005-12-29 2011-03-08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Quaternary oxides and catalysts containing quaternary oxides
CA2648686C (en) * 2006-04-11 2016-08-09 Cardinal Cg Company Photocatalytic coatings having improved low-maintenance properties
WO2007136363A2 (en) 2006-05-15 2007-11-29 Carrier Corporation Siloxane resistant ultra violet photocatalysts
US20080011599A1 (en) 2006-07-12 2008-01-17 Brabender Dennis M Sputtering apparatus including novel target mounting and/or control
CN100424018C (zh) * 2006-09-30 2008-10-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掺氮二氧化钛的溶剂热制备方法
CN101563161B (zh) * 2006-12-13 2011-08-31 Dic株式会社 掺杂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掺杂氧化钛及使用该掺杂氧化钛的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
US8080316B2 (en) * 2007-04-19 2011-12-20 Optimus Services Ag Multifunctional ambient lighting compositions
US20090041632A1 (en) * 2007-08-08 2009-02-12 Novapure Systems Inc. Air Purifier System and Method
US8551906B2 (en) * 2007-08-16 2013-10-08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Titanate photocatalyst
US7820309B2 (en) 2007-09-14 2010-10-26 Cardinal Cg Company Low-maintenance coating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low-maintenance coatings
US20090145855A1 (en) * 2007-12-06 2009-06-11 Novapure Systems Inc. Water Purifier System and Method
JP5584923B2 (ja) * 2008-06-27 2014-09-10 国立大学法人東北大学 ルチル型二酸化チタン光触媒
DE102008049768A1 (de) * 2008-09-30 2010-04-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Nichtverbrauchendes Gas-Konversionsmodul
DE102009017409A1 (de) * 2008-10-04 2010-04-08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 Azin-modifizierter Titandioxid-Photokatalysato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S20100213046A1 (en) * 2009-01-06 2010-08-26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Titania nanotube arrays,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photo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arbon dioxide using same
US20100193449A1 (en) * 2009-02-02 2010-08-05 Jian-Ku Sha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arsenic from water
WO2010140499A1 (ja) * 2009-06-01 2010-12-09 財団法人川村理化学研究所 ルチル型酸化チタン結晶及びこれを用いる中間赤外線フィルター
JP5197766B2 (ja) * 2009-06-01 2013-05-15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可視光応答性を有し、光触媒活性に優れたチタン系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U2010294679B2 (en) 2009-09-15 2014-09-18 Basf Se Aqueous dispersions containing antimicrobials in a hybrid network
IT1396429B1 (it) * 2009-10-14 2012-11-23 Italcementi Spa Prodotti e manufatti cementizi contenenti biossido di titanio dopato con carbonio.
USPP21976P2 (en) 2009-12-16 2011-06-14 Spring Meadow Nursery, Inc. Spiraea plant named ‘Zelda’
CN103403885A (zh) * 2011-03-08 2013-11-20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氧化铝的金属化屏障
CN102211033A (zh) * 2011-04-15 2011-10-1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铂、氮共掺杂活性炭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218332B (zh) * 2011-04-18 2013-04-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负载硫化铟锌银固溶体的掺硫二氧化钛纳米管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US9278337B2 (en) * 2011-05-19 2016-03-08 Nanoptek Corporation Visible light titania photocatalyst, method for making same, and processes for use thereof
US8746929B2 (en) * 2011-10-14 2014-06-10 GE Lighting Solutions, LLC Device with combined features of lighting and air purification
CN102580741A (zh) * 2012-01-09 2012-07-18 上海大学 负载型可见光响应光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2844704A1 (en) * 2012-05-04 2015-03-1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wder with enhanced bulk handling property
CN103170333A (zh) * 2013-04-09 2013-06-26 沈阳化工大学 一种可回收磁性二氧化钛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489935B (zh) * 2013-09-26 2016-01-20 四川农业大学 响应可见光和红外光的氮掺杂二氧化钛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1472A (zh) * 2013-12-29 2014-04-02 镇江东艺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氮掺杂二氧化钛介孔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894218B (zh) * 2014-04-09 2016-03-23 莆田学院 一种氮、氟共掺杂二氧化钛介孔微球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15006278B4 (de) * 2015-05-15 2021-09-09 Alexander Schluttig Selbstdesinfizierender Geruchsverschluss
CN105195138B (zh) * 2015-09-17 2017-11-17 福州大学 一种可见光响应的负载型Ru催化剂
EP3541762B1 (en) 2016-11-17 2022-03-02 Cardinal CG Company Static-dissipative coating technology
CN110127757B (zh) * 2018-02-09 2021-09-07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板钛矿型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1577224B2 (en) * 2018-05-01 2023-02-14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Gas treatment method and materials
GB201809634D0 (en) * 2018-06-12 2018-07-25 Univ Oxford Innovation Ltd Photocatalyst and use thereof
US20210363361A1 (en) * 2020-05-21 2021-11-25 B/E Aerospace, Inc. Materials to promote disinfecting aircraft interiors
CN114316430B (zh) * 2021-12-21 2022-12-2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0604B2 (ja) * 1981-11-27 1984-12-10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酸化チタン粉末の製造法
JP3463885B2 (ja) 1993-12-24 2003-11-05 東芝セラミックス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多孔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037289A (en) * 1995-09-15 2000-03-14 Rhodia Chimie Titanium dioxide-based photocatalytic coating substrate, and titanium dioxide-based organic dispersions
EP0870530B1 (en) * 1996-08-05 2005-01-19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Photocatalyst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AU4967197A (en) 1996-11-25 1998-06-22 Ecodevice Laboratory Co., Ltd. Photocatalyst having visible light activity and uses thereof
JPH11292537A (ja) * 1998-04-10 1999-10-26 Murata Mfg Co Ltd TiO2 透明ゾルの製造方法
JPH11333300A (ja) * 1998-05-22 1999-12-07 Kankyo Device Kenkyusho:Kk 光触媒の製造方法
JP3252136B2 (ja) 1998-08-21 2002-01-28 有限会社環境デバイス研究所 可視光型光触媒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36538B1 (en) * 1998-08-24 2002-08-20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Corporation Nitrogen doped carbon-coated effect pigments and their manufacture
JP3959213B2 (ja) 1999-06-30 2007-08-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酸化チタ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光触媒体及び光触媒体コーティング剤
EP1205244B1 (en) * 1999-08-05 2012-05-02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Use of a photocatalytic material
JP2001190953A (ja) 1999-10-29 2001-07-17 Sumitomo Chem Co Ltd 酸化チタ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光触媒体及び光触媒体コーティング剤
JP5252757B2 (ja) 2000-01-26 2013-07-31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親水性材料
WO2001054811A1 (fr) * 2000-01-27 2001-08-02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Photo-catalyseur
JP2001316115A (ja) * 2000-03-28 2001-11-13 Degussa Ag ドーピングされた二酸化チタン
JP4665221B2 (ja) * 2000-06-01 2011-04-06 日本カーリット株式会社 二酸化チタン光触媒担持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EP1205243A1 (en) * 2000-11-09 2002-05-15 Neomat S.A. Preparation of firmly-anchored photocatalitically-active titanium dioxide coating films with non-gelled organic-doped precursors
CN1116927C (zh) * 2001-05-31 2003-08-06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宁波分所 可见光反应型纳米二氧化钛基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1357B (zh) * 2005-02-24 2010-05-19 财团法人电力中央研究所 制造多功能材料的方法
CN101163550B (zh) * 2005-02-24 2012-04-25 财团法人电力中央研究所 多功能材料
CN100375650C (zh) * 2006-04-20 2008-03-19 华中师范大学 低温法制备碳掺杂介孔二氧化钛可见光光催化剂
CN100363265C (zh) * 2006-05-19 2008-01-23 南京师范大学 具有长波吸收功能的氮和硫双组分掺杂型纳米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US11707068B2 (en) 2010-03-30 2023-07-25 Sony Corporation Fungicide, photo catalytic composite material, adsorbent, and depurative
CN111215030B (zh) * 2010-03-30 2023-01-10 索尼公司 杀菌剂、光催化复合材料、吸附剂和净化剂
CN111215030A (zh) * 2010-03-30 2020-06-02 索尼公司 杀菌剂、光催化复合材料、吸附剂和净化剂
CN103611518A (zh) * 2013-12-06 2014-03-05 黑龙江大学 一种有序黑介孔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剂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8134104B (zh) * 2017-12-26 2020-05-12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用复合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34104A (zh) * 2017-12-26 2018-06-08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用复合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01684B (zh) * 2019-05-09 2022-12-02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无机半导体光催化体系转化二氧化碳及有机物的方法
CN110201684A (zh) * 2019-05-09 2019-09-06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无机半导体光催化体系转化二氧化碳及有机物的方法
CN110404571A (zh) * 2019-05-17 2019-11-05 中南大学 一种高活性可见光响应TiO2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404571B (zh) * 2019-05-17 2023-08-04 中南大学 一种高活性可见光响应TiO2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952117A (zh) * 2019-12-10 2021-06-11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催化剂、包含其的燃料电池电极及膜电极组件
CN112301453A (zh) * 2020-10-09 2021-02-02 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负载硫掺杂二氧化钛的抗菌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00491A2 (en) 2004-03-24
US7175911B2 (en) 2007-02-13
CN1331592C (zh) 2007-08-15
US20040058149A1 (en) 2004-03-25
EP1400491A3 (en) 2005-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94944A (zh) 二氧化钛微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655869A (zh) 二氧化钛基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19700C (zh) 由含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制备的中孔二氧化硅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452C (zh) 从丙烷或异丁烷生产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中所使用的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254851C (zh) 基板处理方法和装置、半导体装置的制造装置
CN1993431A (zh) 涂料组合物
CN1058469C (zh) 二氧化钒微粒及其制法和用作表面涂层的用途
CN1639065A (zh) Mww型沸石物质、其前体物质以及制备这些物质的方法
CN1606474A (zh) 高活性光催化剂粒子、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CN1729139A (zh) 用于氢产生的催化剂配方
CN1729140A (zh) 用于氢产生的不含铂的钌-钴催化剂配方
CN1921936A (zh) 基于金和可还原氧化物的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其作为催化剂的用途,尤其是用于一氧化碳的氧化
CN1461238A (zh) 即使在可见光范围内也具有催化活性的光催化剂
CN1418245A (zh) 可见光应答性涂料、涂膜及物品
CN1396888A (zh) 可见光应答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461237A (zh) 即使在可见光范围内也具有催化活性的光催化剂
CN1610581A (zh) 光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和光催化剂的制造装置
CN1639064A (zh) 钛硅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氧化化合物中的用途
JP4140770B2 (ja) 二酸化チタン微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可視光活性型光触媒の製造方法
CN1878725A (zh) 层合多孔氧化钛及其制造方法和采用它的催化剂
CN1578701A (zh) 光触媒体、光触媒体的制造方法和光触媒体的制造装置
CN1252310C (zh) 金属钛表面制备二氧化钛薄膜的方法
CN1120819A (zh) 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多功能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547507A (zh) 涂布剂、涂料和涂布剂的制造方法
CN1128187C (zh) 具有可逆性的超双亲性薄膜及其制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EFALUN MATERIAL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OSHIBA CERAMICS CO.

Effective date: 2007083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83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Covalent Material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eramic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