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0883A - 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0883A
CN1490883A CNA031584365A CN03158436A CN1490883A CN 1490883 A CN1490883 A CN 1490883A CN A031584365 A CNA031584365 A CN A031584365A CN 03158436 A CN03158436 A CN 03158436A CN 1490883 A CN1490883 A CN 1490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ransistor
differential
thi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584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6526C (zh
Inventor
土弘
世良贤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nstar Displa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90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0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65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652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59Multistep manufacturing methods
    • H01L27/127Multistep manufacturing methods with a particular formation, treatment or patterning of the active layer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06Sense amplifiers; Associated circuits, e.g. timing or triggering circuits
    • G11C7/062Differential amplifiers of non-latching type, e.g. comparators, long-tailed pai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1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or structure of the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45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3/45071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45076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 H03F3/45179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using MOSFET transistors as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 H03F3/45183Long tailed pairs
    • H03F3/45192Folded cascode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45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3/45071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45076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 H03F3/45179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using MOSFET transistors as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 H03F3/4521Complementary long tailed pairs having parallel inputs and being supplied in parallel
    • H03F3/45219Folded cascode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008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 H03K19/0016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using a control or a clock signal, e.g. in order to apply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5/00Manipulating of pulses not covered by one of the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3K5/22Circuit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put and one output for comparing pulses or pulse trains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input signal characteristics, e.g. slope, integral
    • H03K5/24Circuit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put and one output for comparing pulses or pulse trains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input signal characteristics, e.g. slope, integral the characteristic being amplitude
    • H03K5/2472Circuit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put and one output for comparing pulses or pulse trains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input signal characteristics, e.g. slope, integral the characteristic being amplitude us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3K5/2481Circuit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put and one output for comparing pulses or pulse trains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input signal characteristics, e.g. slope, integral the characteristic being amplitude us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differential stage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不以复杂工序在多晶硅膜上形成适合电路特性的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包含在形成于玻璃基板1上的多晶硅膜3上形成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时,在n沟道型TFT的一部分沟道区中和p沟道型TFT的一部分沟道区中同时引入P型或N型掺杂剂的工序,可以通过1次沟道掺杂形成低VT和高VT的p沟道型TFT组,以及低VT和高VT的n沟道型TFT组,借助于用此方法形成能够减小逻辑、开关电路的关态电流的高VT-TFT,以及能够扩大模拟电路的动态范围的低VT-TFT,求得了薄膜半导体装置性能的提高。

Description

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采用阈值电压(VT)不同的薄膜晶体管(TFT)、以至少包含模拟电路部和开关构成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移动电话、移动装置等便携式终端装置或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等的监视器,使用了与CRT相比以薄而轻为特征的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这些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EL显示装置应用薄膜形成技术在玻璃基板等绝缘性基板上形成具有排列成矩阵状的像素的显示部,利用外附的栅驱动器、数据驱动器等驱动电路对各像素施加与显示对应的信号来控制液晶的取向方向或有机EL元件的发光,以进行图像显示。近年来,随着薄膜形成技术的进步,已能够在与显示部为同一个的基板上用多晶硅形成TFT,已能够以使用多晶硅的TFT电路形成一部分驱动电路。
在便携式终端装置中,求得小型化、低功耗化和高性能化是重要的,与此相随,现正对图像显示装置谋求小型化和低功耗化。作为实现图像显示装置小型化的方法,可以通过在玻璃基板等上一体化地形成显示部和驱动电路,以减少外附部件的数量,从而实现小型化。另外,通过一体化地形成显示部和驱动电路,还可以减小由外附时的连接电阻、向外附连接端子的布线迂回等引起的负载量,从而实现低功耗化。另外,近年来,图像显示装置要求高精细度、鲜明的显示,因而对独立地形成各像素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需求在增长。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为每个像素设置了开关元件,利用由驱动电路提供的与图像对应的信号和对开关元件进行控制的信号,在开关元件为开态(导通状态)时对各像素施加与图像对应的信号,以进行显示。另外,在将有源矩阵型显示部和驱动电路一体化地形成在玻璃基板等上时,可以同时制作各像素的开关元件(TFT)和在同一基板上形成的驱动电路的TFT。
上述TFT虽然采用n沟道型、p沟道型2种TFT构成,但一般说来,由于倾向于将构成有源层的多晶硅膜n型化,而n沟道型TFT略微有些耗尽,故驱动电力相对增大,关态(关断状态)电流增加。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用于便携式终端装置的图像显示装置,为了降低功耗,至少对开关TFT要求关态电流低,因此,在制造TFT时对n沟道型TFT的沟道区进行掺杂,以对VT进行控制。
该沟道掺杂通常对多个TFT的沟道区一起进行,因而注入多个TFT的掺杂剂的剂量大致相等,但是也能够在一次掺杂中变化各个TFT的剂量。例如,在特开平8-264798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对各个区改变用于控制掺杂剂注入量的控制膜(氧化硅膜)的厚度,从其上进行掺杂,使在控制膜薄的部分剂量增大,在控制膜厚的部分剂量减小的方法。
这里,用TFT形成的电路形形色色,既有逻辑电路等利用低电平和高电平的2值电平进行数字处理的电路,也有放大电路等进行可以处理连续量的模拟处理的电路。还有,开关是在2个端子之间切换导通和非导通的元件,它可以切断2个端子之间的电流,或与电容器组合在一起约束(保存)电荷,或起其他作用,可以根据使用的目的接入逻辑电路或模拟电路中使用。
但是,这些不同种类的电路要求的TFT的性能不同。例如,用于逻辑电路或开关的TFT,必须在开态有充分的电流驱动能力,而在关态电流不流通。特别是在强烈要求功耗低的场合,关态泄漏电流十分小是很重要的。这时,阈值电压要设定得高些。另一方面,在TFT用于模拟电路的场合,流过空载电流的电路部的TFT常为开态,模拟电路的工作能够借助于TFT的控制电压从小值到大值对漏电流非常精确地进行控制很重要。
当关态泄漏电流大时,即使在电路停止工作的状态,也因泄漏电流而消耗电力,特别是对电池的寿命是重要性能之一的移动装置的驱动电路来说,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另外,由于近来节约能源的要求,移动装置之外的装置也很需要降低工作时的功耗和降低停止工作时的待机电力。由于这种要求,现有的电路中使用的TFT全都将阈值电压VT控制得较高,以使关态泄漏电流十分小(例如在1pA以下)。
但是,在现有的沟道掺杂中,由于对所有的n沟道型(或p沟道型)TFT的沟道区一起进行掺杂,所以例如在对n沟道型TFT进行沟道掺杂时,所有的n沟道型TFT的VT被控制得相同。因此,在为了将关态泄漏电流抑制得小些而将TFT的阈值电压设定高时,电源电压范围的TFT导通区域变窄,TFT电流驱动能力的上限下降,从而产生了电路的工作速度下降,或者模拟电路的动态范围(相对电源电压范围的输出电压范围)变窄等另外的问题。
另外,用对n沟道型或p沟道型的一方进行掺杂的方法时,只有一方沟道型的TFT的漏电流随栅-源电压的变化量发生变化,因此,n沟道型TFT的VT与p沟道型TFT的VT的对称性被破坏,例如,在形成CMOS电路的场合,其工作速度由特性坏的TFT决定,因而产生了不能得到良好的电路特性的问题。
为了抑制上述VT的对称性破坏,存在对n沟道型或p沟道型的双方分别进行掺杂的方法,但用此方法时,由于同一沟道型TFT具有相同的VT,所以不能解决当提高VT时模拟电路的工作速度、动态范围变差,而当降低VT时逻辑或开关电路的关态电流增大的问题,还有,因掺杂精度等制造上的误差,不能严格地维持VT的对称性,从而不能制造VT均衡性良好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另外,还存在因分多次进行沟道掺杂而工序复杂的问题。还有,即使用特开平8-264798号公报所述的方法进行该沟道掺杂,也必须对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两者至少各进行1次沟道掺杂,仍不能解决工序复杂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限于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电路,也是具有以多晶硅膜为有源层的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的全体电路的问题。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8-264798号公报(第4-7页,第5图)
非专利文献1
原央编著:MOS集成电路基础》,超LSI入门系列5,第64页,近代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30发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以复杂的工序形成具有适合各种电路的VT的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不增加功耗而提高模拟电路性能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提供既抑制了消耗电流增大、又提高了动态范围等特性的电路也是本发明的目的之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薄膜半导体装置是,在绝缘性基板上至少设置以多晶硅膜为有源层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TFT)和p沟道型TFT的薄膜半导体装置,该器件在同一沟道型中包含阈值电压不同的多种TFT,在不同的沟道型中包含以大致相等的浓度将同一掺杂剂引入沟道区的TFT。
本发明的上述阈值电压不同的多种TFT可以由在沟道区中含P型或N型的一种掺杂剂的TFT和在沟道区中不含掺杂剂的TFT构成,或者由在沟道区中含P型或N型一方的掺杂剂的TFT和在沟道区中含P型和N型两种掺杂剂的TFT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构成薄膜半导体装置的电路最好,至少具有在电路工作时需要空载电流的模拟电路和开关,上述模拟电路借助于在上述空载电流的电流通路上含有上述阈值电压不同的多种TFT中的阈值电压低的TFT而构成,上述开关由上述阈值电压不同的多种TFT中的阈值电压高的TFT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模拟电路可以是在上述空载电流的电流通路上含有上述开关,上述空载电流可以被该开关切断的结构,关于上述模拟电路,该电路的工作和停止工作最好借助于由上述开关引起的上述空载电流的导通和切断进行控制。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模拟电路部的结构最好是:当在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和电源端子的各端子之间的上述空载电流的电流通路路径上含有上述阈值电压低的TFT时,在该电流通路路径上含有上述开关。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模拟电路也可以是至少在差动对中含有上述阈值电压低的TFT,在该差动对的电流通路路径上含有上述开关的差动放大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部和驱动该显示部的电路部一体化地形成在绝缘性基板上,在上述电路部中含有上述模拟电路部和开关。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由使用在绝缘基板上的多晶硅膜上形成的TFT构成的模拟电路部、逻辑电路部、开关构成的电路部以及显示部,上述模拟电路部包含其阈值电压比在上述逻辑电路部中使用的TFT的阈值电压低的TFT。
本发明的上述模拟电路部的电源经上述开关提供,上述开关的结构可以由其阈值电压与在上述逻辑电路部中使用的TFT的相同的TFT构成,还有,上述显示部的像素开关的结构可以由其阈值电压与在上述逻辑电路部中使用的TFT的相同的TFT构成。
本发明的方法是在绝缘性基板上至少用多晶硅膜形成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的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它包含在上述n沟道型TFT的至少一部分沟道区中和在上述p沟道型TFT的至少一部分沟道区中同时引入P型或N型掺杂剂的工序。
另外,本发明的方法是在绝缘性基板上至少用多晶硅膜形成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的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它包含:在全表面引入P型或N型掺杂剂的工序;以及在上述n沟道型TFT的至少一部分沟道区中和在上述p沟道型TFT的至少一部分沟道区中同时引入上述N型或上述P型掺杂剂的工序。
这样,按照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能够不用复杂的制造工序,在形成于玻璃等绝缘基板上的多晶硅膜上形成将VT控制得较高,以使逻辑电路或开关的关态电流减小的TFT,以及将VT控制得较低,以使模拟电路的工作速度加快、动态范围增大的TFT,另外,关于进行沟道掺杂的TFT,由于对n沟道型和p沟道型两者以大致相等的浓度引入同一掺杂剂,所以能够维持VT的对称性,能够制作具有适合于各种电路的特性的TFT。
按照本发明,在绝缘性基板上至少设置了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TFT)和p沟道型TFT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其结构也可以是:n沟道型和p沟道型中的至少一方的沟道型的TFT包含阈值电压不同的多种TFT,在不同的沟道型中包含以大致相等的浓度将同一掺杂剂引入了沟道区的TFT。
本发明的薄膜半导体装置的结构也可以是包含在上述TFT的沟道区中含有掺杂剂和不含掺杂剂的2种TFT。
本发明的在绝缘性基板上具有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n沟道型和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n沟道型和p沟道型之中的至少一方的沟道型的多个薄膜晶体管可分为阈值电压相互不同的许多种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其结构也可以是:具有构成电源电流路径的一部分、串联连接的至少1个阈值电压相对低的TFT和至少1个阈值电压相对高的TFT,上述阈值电压高的TFT由施加至该TFT的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
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产生了如下所述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1个效果是,可以不增加工序数而对n沟道型和p沟道型的每一种形成具有不同VT的TFT。
其理由是:按照本发明,在进行沟道掺杂时不是在n沟道型TFT或p沟道型TFT的某一方的区域进行掺杂,而是对n沟道型TFT的全部或一部分,以及对p沟道型TFT的全部或一部分一起进行掺杂,因而能够同时掺杂n和p,并且对同一沟道型也能够通过掺杂和不掺杂来改变其VT。
另外,本发明的第2个效果是可以防止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的VT的对称性破坏,能够使电路设计最佳化。
其理由是:由于本发明不是分别进行n沟道型TFT的掺杂和p沟道型TFT的掺杂,而是用同一工序以相同的浓度引入同一掺杂剂,所以能够维持VT的对称性。
另外,本发明的第3个效果是能够容易地形成具备有着良好的关态特性的逻辑电路、开关,以及有着良好的工作速度和动态范围的模拟电路的电路。
其理由是:本发明适当地选择了逻辑电路、开关等需要关态特性的TFT和不需要关态特性的模拟电路用的TFT,设定进行沟道掺杂的区域,按照电路需要的特性引入N型或P型掺杂剂,从而对VT进行了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薄膜半导体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掺B)的工序剖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掺B)的工序剖面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另外的制造方法(掺P)的工序剖面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另外的制造方法(全表面掺B和反掺P)的工序剖面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另外的制造方法(全表面掺P和反掺B)的工序剖面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模拟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差动放大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差动放大电路的另一结构的电路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差动放大电路的另一结构的电路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数据驱动器的具体结构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存储器的具体结构的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效果的电路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差动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源极跟随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差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差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的最佳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方式的说明中设定:模拟电路是指处理连续量的电路,是在稳定工作时的工作点需要空载电流的电路。逻辑电路是指处理高电平和低电平的2值电压的电路。开关是指切换两点之间的导通、不导通的元件。
如在现有技术部分中说明的那样,对形成有由多晶硅膜构成的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的薄膜半导体装置,为减小TFT的关态电流,对n沟道型TFT(或p沟道型TFT)进行了沟道掺杂,但是,使用该方法时,同一沟道型的TFT有相同的VT。于是,当为将TFT的关态泄漏电流抑制得十分小以实现低功耗而将VT设定高时,产生了模拟电路的工作速度、动态范围变坏的问题,由于VT的对称性破坏而得不到良好的电路特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硅衬底上形成电路(称作硅电路)时,例如存储电路的读出放大器存在为了高速响应和抑制泄漏电流而采用2种VT的例子,采用了按照各个电路对阱电位进行调整来控制VT的方法等。但是,因为硅电路中存在背栅,所以能够利用阱电位控制等方法,而对在绝缘基板上设置的TFT,就不能够利用这种方法,不能应用硅电路技术。
对在绝缘基板上形成的薄膜半导体装置,为在逻辑电路和开关以及模拟电路中分别控制VT,若对同一沟道型的TFT也分别进行沟道掺杂的话则可以分别控制VT,然而用此方法时,必须对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两者至少各进行1次沟道掺杂,因而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变得复杂,特别是对于谋求便携式终端装置等的廉价化的装置,工序增加造成的价格上升是重要的问题。
另外,利用特开平8-264798号公报所述的方法,虽然能够在同一沟道型内具有不同的VT,但由于上述公报不以在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双方同时进行掺杂为目的,考虑了有源矩阵显示装置的栅线的布线电阻引起电压降,提供了使距栅线驱动电路越远的TFT,其VT越小的方法,所以与分别进行沟道掺杂的方法一样,必须对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两者至少各进行1次沟道掺杂。
另外,用这些方法时,对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分别进行沟道掺杂,所以各沟道型的VT的对称性被破坏,不能解决在构成CMOS电路等时得不到所希望的电路特性的问题。
另外,本申请的发明人瞄准对各电路的VT进行控制,特别是着眼于在模拟电路工作时TFT的关态电流特性是不必要的。即,除模拟开关这样的必须切断电流的模拟电路外,一般说来因模拟电路在工作时有空载电流流过,而TFT处于开态,关态泄漏电流的大小与模拟电路的工作性能、功耗无关。而另一方面,TFT的VT越低,模拟电路的工作速度越快,动态范围也越宽。因此,对于模拟电路,就其工作而言,TFT的关态电流即使稍微有些增大也不成为问题,其VT越低,性能越好。
考虑到这种模拟电路的特点,提出了在n沟道型TFT的一部分中和p沟道型TFT的一部分中同时引入同一掺杂剂的方法,从而不致使掺杂工序复杂而对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两者控制适合于电路的VT。另外,一直以来正在应用对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两者引入不同掺杂剂的方法,而对不同沟道型的TFT引入同一掺杂剂来控制VT的方法是本申请的发明人提出的新方法。
下面参照图1至图6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薄膜半导体装置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图1至图6中,虽然示出了在绝缘性基板上形成VT各不相同的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共计4个TFT)的情形,但本发明不限于图中的结构,可以应用于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混合存在、至少适用多个一种沟道型的结构。
如图1所示,实施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方式的薄膜半导体装置是在经底涂敷层2形成于玻璃、塑料等绝缘性基板1上的多晶硅膜3上,形成具有以大致相同的浓度引入了B(硼)沟道区的VT低的p沟道型TFT(以下称低VT-p型TFT(1))和VT高的n沟道型TFT(以下称高VT-n型TFT(4)),以及不掺杂的VT高的p沟道型TFT(以下称高VT-p型TFT(2))和VT低的n沟道型TFT(以下称低VT-n型TFT(3))。即,其特征是不仅对不同的沟道型,就是对同一沟道型也形成了VT不同的TFT。在上面的叙述中,所谓高VT或低VT是表示电位的绝对值的大小关系。参照图2和图3的工序剖面图,对这种结构的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a)所示,用LPCVD(减压CVD)法、PCVD(等离子体CVD)法、溅射法等在玻璃、塑料等绝缘性基板1上形成膜厚约30nm的构成底涂敷层2的氧化硅膜(SiOx)、氮化硅膜(SiNx)等。该底涂敷层2是为防止杂质从绝缘性基板1向有源层扩散而设置的,在杂质的影响不成为问题的场合并非必须要设置。之后,用LPCVD法、PCVD法、溅射法等形成膜厚约20nm~100nm的构成有源层的非晶硅(以下简称a-Si)膜3a。在用PCVD法的场合,成膜后进行脱氢处理。
接着,如图2(b)所示,用光刻工艺在a-Si膜3a上形成在进行掺杂的区域设置了开口的抗蚀剂图形10a,用离子注入法或离子掺杂法进行沟道掺杂。这里,在现有的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对同一沟道型TFT的全部(例如图2(a)的右侧的2个n沟道型TFT)进行掺杂,而在本发明中,为了通过1次掺杂控制n沟道型和p沟道型双方的VT,有选择地仅对n沟道型TFT的至少一部分(图中右侧的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的至少一部分(图中左侧是p沟道型TFT)掺杂了B(硼)。用该离子注入法或离子掺杂法引入的掺杂剂剂量,虽然随要设定的VT而变,但是,通常在2E+11~5E+12/cm2的范围内为宜。
另外,在这里,为了叙述同时形成上述4种TFT的情形,对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两者都设置了掺B的TFT和不掺杂的TFT,但是,在只对n沟道型TFT和p沟道型TFT的一方形成VT不同的TFT的场合,也可以部分地只对该沟道型掺B。另外,在本方式中将VT不同的TFT分成了VT高的TFT和VT低的TFT这2种TFT,但是,也可以将VT分成3种以上。这时,只要添加掺杂剂种类、剂量不同的掺杂工序就可以。
之后,如图2(c)所示,用准分子激光把已对n沟道型TFT的一部分和p沟道型TFT的一部分进行了掺杂的a-Si膜3a退火(ELA),使其结晶,形成具有非掺杂区8和B掺杂区9的多晶硅膜3。
接着,如图2(d)所示,用光刻工艺将多晶硅膜3刻蚀成岛状图形后,如图2(e)所示,用LPCVD法、PCVD法、溅射法等形成氧化硅膜作为栅绝缘膜4。该栅绝缘膜4的膜厚虽随电源电压、VT等TFT的特性和规格而异,但通常以在30nm~200nm左右的范围内为宜。之后,用PCVD法、溅射法等淀积金属、硅、硅化物等导电材料,用光刻工艺对导电材料构图,形成栅电极5。
接着,如图3(a)所示,用抗蚀剂图形10b覆盖p沟道型TFT形成区,以栅电极5作为掩模,对n沟道型TFT掺杂P(磷),接着,用抗蚀剂图形10c覆盖n沟道型TFT形成区,同样地以栅电极5作为掩模对p沟道型TFT掺杂B,从而形成源/漏区。另外,n沟道型TFT掺杂和p沟道型TFT掺杂的顺序是任意的,也可以反过来进行。
这里,在为防止漏附近的高电场区的器件的可靠性下降而形成LDD(轻掺杂漏)结构的场合,利用抗蚀剂注入掺杂剂对栅进行补偿后,以栅电极5作为掩模,低浓度地注入P,然后进行激活。作为激活的方法,除有传统式的热激活、利用激光的激光激活外,还有用灯光、高温N2的RTA(快速热退火)等,选择最适合于栅金属等结构的激活工艺。
接着,如图3(c)所示,在进行氢等离子体处理后,淀积氧化硅膜、氮化硅膜等作为层间绝缘膜6,在栅和源/漏上形成接触孔,形成金属作为电极7,进行电极布线。作为该金属,通常使用A1。然后,虽未图示,形成氮化硅膜等的钝化膜,形成焊盘接触孔,形成薄膜半导体装置。
这样,在本发明中,通过在对n沟道型的一部分掺杂B时,同时对一部分p沟道型TFT形成区也掺杂B,可以不增加工序地在同一沟道型内制出VT不同的2种TFT。另外,由于对低VT-n型TFT和高VT-p型TFT的沟道区,以大致相等的浓度引入了同一掺杂剂(B),所以能够确保VT的对称性。
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基本上叙述了通过对p沟道型TFT利用借助于B控制n沟道型TFT的VT的方法,来控制n、p的VT的方法,但是,用其他方法,对控制n、p的VT的方法用同样的考虑方法,也能够制成在同一沟道型中具有2种VT的TFT。例如,如图4所示,取代在图2(b)的工序中掺杂B,形成露出中央的TFT(高VT-p型TFT和低VT-n型TFT)的抗蚀剂图形10a,利用掺P的方法也能够提高掺P的p沟道型TFT的VT,降低掺P的n沟道型TFT的VT,制成对n、p两种沟道型都具有2种VT的TFT。
另外,与这些方法相比,虽然增加了一道掺杂工序,利用反掺相反导电类型掺杂剂的方法也能够对n、p两种都制成具有2种VT的TFT。例如,也可以如图5所示,取代在图2(b)的工序中对两端的2个TFT掺杂B,采用在全表面(对n、p两种)掺B之后(图5(a)),形成露出中央的TFT(高VT-p型TFT(2)和低VT-n型TFT(3))的抗蚀剂图形10a,进行掺P(图5(b))的方法。这时,在低VT-n型TFT(3)中实质上降低了n型杂质浓度,在高VT-p型TFT(2)中实质上增加了p型杂质浓度,所以能够对n型、p型都制出2种VT的TFT。另外,也可以如图6所示,采用在全表面(对n、p两种)掺P之后(图6(a)),形成露出两端的TFT(低VT-p型TFT和高VT-n型TFT)的抗蚀剂图形10a,进行掺B(图6(b))的方法。这时,在高VT-n型TFT(4)中实质上增加了n型杂质浓度,在低VT-p型TFT(1)中实质上降低了p型杂质浓度,所以同样能够对n型、p型都制出2种VT的TFT。
这样,借助于将对p沟道型TFT利用用于控制n沟道型TFT的VT的B的结构,对n沟道型TFT利用用于控制p沟道型TFT的VT的P的结构,或者对一部分n沟道型TFT或p沟道型TFT不掺杂B或P的结构进行组合,可以对同一沟道型制出具有多种不同的VT的TFT。于是,通过以具有不同VT的TFT来构成需要关态电流特性的开关、逻辑类电路和需要低VT而不需要关态特性模拟类电路,可以提高双方的电路特性。
下面说明包含用上述方法形成的TFT的模拟电路的具体例。用低VT-TFT构成模拟电路虽然能够提高工作速度,扩大动态范围,但是,若仅用低VT的TFT构成模拟电路,将产生在模拟电路停止工作时因泄漏电流而消耗电力的问题。于是,借助于设置用于在电路停止工作时切断低VT的TFT的泄漏电流的、用高VT的TFT构成的开关,在电路停止工作时断开高VT的TFT开关,抑制模拟电路停止工作时泄漏电流引起的功耗,来谋求上述问题的解决。
具体而言,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电路如图7所示,由输入端子11、输出端子12、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和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以及包含低VT-TFT的模拟电路20和用高VT-TFT构成的开关21、21构成,模拟电路20根据输入至输入端子11的输入电压Vin,从输出端子12输出输出电压Vout。开关21、21分别设置在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与模拟电路20之间和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与模拟电路20之间,由控制信号S1及其反转信号S1B控制,控制信号S1为高电平、S1B为低电平时使模拟电路20激活(可以工作),而控制信号S1为低电平、S1B为高电平时使模拟电路20非激活(停止工作)。
在上述结构中,利用由高VT-TFT构成的开关21、21,当在输入端子11、输出端子12、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各端子之间的电流通路路径上含低VT-TFT时,可以切断该电流通路,使电路停止工作,并且抑制由停止工作时的泄漏电流引起的功耗。另外,还能够抑制电路停止工作时由泄漏电流引起的电位变动等对输入端子11、输出端子12的影响。
例如,即使在输入端子11与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之间存在含低VT-TFT的电流通路路径,借助于开关22也能够切断电流通路,即使在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与输出端子12之间存在含低VT-TFT的电流通路路径,借助于开关21也能够切断电流通路。另外,即使在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与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之间存在电流通路路径,借助于开关21或开关22的某一方也能够切断电流通路。
这样,用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形成含低VT-TFT的模拟电路20和用高VT-TFT构成的开关21、21,可以实现模拟电路的高性能化(提高工作速度,扩大动态范围),同时还能够防止由泄漏电流引起的功耗。借助于这种防止泄漏电流的结构,即使在将本发明的结构应用于要求低功耗的移动装置的驱动电路的场合,也能够减少在模拟电路中使用的低VT-TFT关断时的泄漏电流的限制。具体而言,对高VT-TFT关断时的泄漏电流通常要求在阈值电压下的电流(约10-7A)的万分之一以下(约10-11A),与此相对,低VT-TFT关断时的泄漏电流只要在阈值电压下的电流(约10-7A)以下就可以,因而可以增加设计上的自由度。另外,上面给出的电流值是大概的标准。
该模拟电路20的结构可以应用于放大电路、电源电路、比较器、驱动电路等各种电路的模拟电路部。另外,低VT-TFT最好是增强型的,但即使是有点耗尽型也没有关系。
实施例
下面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电路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下面的电路结构,为说明简单,虽然制成了具备VT高的TFT和VT低的TFT这两种TFT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制成另外还具备其VT与这2种TFT的不同的第3种TFT的结构。一般说来,低VT的TFT的关态泄漏电流比高VT的TFT的大。
[实施例1]
首先,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具备2种VT的TFT的模拟电路。图8是示出将本发明的结构应用于差动放大电路的例子的电路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高VT和低VT的TFT两者都设定为绝缘栅型晶体管。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路是由差动级和放大级构成的最简单的差动放大电路,是将低VT-TFT应用于差动级(图8的23),用低VT-TFT形成差动对101、102,用高VT-TFT形成用于切断差动对101、102的电流通路的开关501的差动放大电路。除差动对101、102外,全部用与开关501相同的高VT-TFT形成。差动级、放大级两者虽然各自都是流过空载电流的模拟电路部,但在本实施例中,对只是用低VT-TFT形成差动对101、102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下面详细地说明图8,差动级用由n沟道晶体管组成的差动对101、102;驱动差动对、经晶体管开关501被连接在差动对与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之间的电流源105;以及为差动对的负载电路、被连接在差动对与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之间的、由p沟道晶体管组成的电流镜电路103、104构成。
电流镜电路的输入端(晶体管104的漏与栅的连接点)与差动对的晶体管102的漏连接,其输出端与差动对的晶体管101的漏连接,晶体管101的漏构成差动级的输出。放大级由差动级的输出输入至其栅极、其源与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连接、其漏与输出端子12连接的p沟道晶体管106;串联连接在输出端子12与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之间的电流源107和晶体管开关502;以及被连接在p沟道晶体管106的栅极与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之间的晶体管开关503构成。控制信号S1分别输入至晶体管开关501、502、503。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2个差动输入端子是绝缘栅型晶体管的栅端子,所以是在差动输入端子与电源端子、输出端子之间构成了不产生电流通路的结构。
在该差动放大电路工作时,使控制信号S1为高电平,将开关501、502接通,将开关503断开。据此,差动级的输出随2个差动输入电压Vin(+)、Vin(-)的电压差而变化,p沟道晶体管106的漏电流被p沟道晶体管106的栅电压变化控制,输出电压Vout由与电流源107的电流的平衡决定。作为一个例子,当将差动对的反转输入端子(晶体管102的栅极)与输出端子12连接时,可以形成输出与非反转输入端子(晶体管101的栅极)的输入电压相等的电压的电压跟随器电路。另外,当工作时,在差动级,由电流源105控制的空载电流流过的差动对101、102和电流镜电路103、104。另一方面,在放大级,流过p沟道晶体管106的空载电流随连接在输出端子12的电路而异,当存在从输出端子12向外电路流动的一定的放电电流时,流过p沟道晶体管106的空载电流是放电电流与被电流源107控制的电流的总和电流。另外,当在输出端子12连接电容性负载时,在电容的充放电完成后的稳定工作状态下,只是被电流源107控制的空载电流流过p沟道晶体管106。
另一方面,在停止工作时,使控制信号S1为低电平,将开关501、502断开,将开关503接通。由于差动级的开关501处于断开状态,所以流入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的电流被切断,差动级的输出向高电位电源电压VDD变化。由于放大级的开关503处于接通状态,所以p沟道晶体管106的栅电压提高到高电位电源电压VDD,p沟道晶体管106处于关断状态。另外,由于开关502处于断开状态,所以输出端子12与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之间的电流通路也被切断。这样,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停止工作被控制信号S1控制。
该差动放大电路的动态范围(相对电源电压范围的输出电压范围),其上限是高电位电源电压VDD,下限是从低电位电源电压VSS仅减去n沟道晶体管101、102的阈值电压的范围。因此,在图8的结构中,由于用低VT-TFT形成差动对101、102,所以差动级23的工作范围增宽,可以扩大差动放大电路的动态范围。另外,该差动放大电路在停止工作时,由于用低VT-TFT构成的差动对101、102的电流通路被用高VT-TFT形成的开关501切断,所以不因泄漏电流而增加功耗。
[实施例2]
下面参照图9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具备2种VT的TFT的模拟电路。图9是将低VT-TFT应用于差动级(图9的23),用低VT-TFT形成差动对101、102和电流镜电路103、104,用高VT-TFT形成切断差动对和电流镜电路的电流通路的开关501的差动放大电路。除差动对101、102和电流镜电路103、104外,全部用与开关501相同的高VT-TFT形成。
由于用低VT-TFT形成差动对101、102,所以可以与图8一样,加宽差动级23的工作范围,扩大差动放大电路的动态范围。另外,由于借助于用低VT-TFT形成电流镜电路103、104,减小了作为负载电路对差动对的负载,所以电流镜电路的工作响应加快,可以加快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另外,也可以制成将低VT-TFT只应用于电流镜电路103、104,用高VT-TFT形成切断差动对电流通路的开关501差动放大电路。这时,也与图8的放大电路一样,利用低VT-TFT可以提高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通过设置用高VT-TFT形成的开关501,可以防止由低VT-TFT的泄漏电流引起的功耗增加。
[实施例3]
下面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具备2种VT的TFT的模拟电路。图10是示出将本发明的结构应用于差动放大电路的另外的例子的电路图。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路是将低VT-TFT应用于差动级(图10的23)和放大级(图10的24)的差动放大电路,是用低VT-TFT形成差动对101、102和电流镜电路103、104,用高VT-TFT形成切断差动对和电流镜电路的电流通路的开关501,另外用低VT-TFT形成放大级的p沟道晶体管106,用高VT-TFT形成切断在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与输出端子12之间设置有p沟道晶体管106的电流通路的开关504的差动放大电路。
晶体管开关504与p沟道晶体管106串联连接在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与输出端子12之间,这是由于,若晶体管开关504不与p沟道晶体管106串联连接,差动放大电路在停止工作时往往会产生由于低VT-TFT的p沟道晶体管106的泄漏电流,使输出端子12的电压上升等影响。控制信号S1的反转信号S1B输入至该晶体管开关504的栅极,在差动放大电路工作时开关501、502同时接通,停止工作时开关501、502同时断开。
本实施例的效果,就将低VT-TFT应用于差动级(图10的23)的情形而言,与图9的相同,加宽了差动级23的工作范围,可以扩大差动放大电路的动态范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用低VT-TFT形成放大级(图10的24)的p沟道晶体管106,电源电压范围的p沟道晶体管106的导通区域加宽,差动级输出(晶体管106的栅电压)的变化范围的晶体管电流驱动能力的上限提高,因而能够提高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速度。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也能够不引起功耗增加而提高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
[实施例4]
下面参照图11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具备2种VT的TFT的模拟电路。图11是示出将本发明的结构应用于差动放大电路的例子的电路图。
本实施例是将图10的差动放大电路与在晶体管的极性方面同图10对称的结构的差动放大电路的2个差动放大电路(图11的30和40)进行组合而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图11的2个差动放大电路30、40变为分别将非反转输入端子Vin(+)与输入端子11连接,并且还将各自的输出端子共同与输出端子12连接,另外,2个差动放大电路都是将反转输入端子Vin(-)与输出端子12共同连接的电压跟随器结构。借助于控制信号S1、S2和它们反转信号S1B、S2B,可以独立地控制2个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和停止工作。
在图11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当差动放大电路30被控制信号S1、S1B激活而工作时,可以通过p沟道晶体管106进行高速充电工作,当差动放大电路40被控制信号S2、S2B激活而工作时,可以通过n沟道晶体管206进行高速放电工作。通过对控制信号S1、S1B、S2、S2B(S1B、S2B分别是S1、S2的反转信号)进行控制,可以适当地切换高速充电工作和高速放电工作而进行工作。因此,图11的差动放大电路既能抑制流过电流源107和207的电流,求得了低功耗,又可以高速工作。
另外,输出端子12经用信号PC和PCB控制的互补型开关131、132与电源VCC连接。由此,可以根据需要将输出端子12的电压预充电至电源电压VCC或进行预放电。构成图11的2个差动放大电路30、40的工作范围虽然仅减小(变窄)了构成各自的的差动对的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量,但是,借助于电源VCC的预充电或预放电,图11的驱动电路可以实现与电源电压范围相等的工作范围。另外,电源VCC也可以是具有多个电压电平的可变电源。
[实施例5]
下面参照图12至图15说明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具备2种VT的TFT的在绝缘基板上形成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电路。图12是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的图,图13是示出应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例子的图。另外,图14和图15是示出其具体电路结构的图。
图12示出了在同一绝缘基板上形成了显示部和显示控制器、驱动器等为驱动显示部所必须的驱动电路、外围电路的TFT基板侧的电路方框图的实施例。在图12中,系统电源和数字图像信号、控制信号从TFT基板31的外部输入。这些信号被送到显示控制器36中,数字图像信号被送到存储器37中。另外,数字图像信号的传送方法可以是与地址信号对应地进行传送的方法,或者以串行或并行的方式进行传送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根据传送方法设置必要的信号、必要的电路。各方框部分根据从显示控制器36传送来的控制信号进行工作控制。电源电路35以系统电源为基础产生各方框部分所必须的电源电压。数字图像信号存储在存储器37中,按照时序从存储器37中读出的图像信号被传送至数据驱动器34中。数据驱动器34由灰度(等级)电压发生电路、数据闩锁电路、解码器、输出放大电路等构成,由输出放大器放大根据数字图像信号选择的灰度电压,并将其输出至数据线43。栅驱动器33输出用于依次选择各栅线42的扫描信号。在显示部32中,栅线42与数据线43交叉地配置。另外,存储器37最好能够存储1帧或多帧图像数据。
在图12中示出了示部32为有源矩阵型的结构。在有源矩阵型显示部中,像素被配置成矩阵状,对每个像素设置了TFT 41,TFT 41的控制端与栅线42连接,漏极与数据线43连接,源极与像素电极连接。在图12中虽作了省略,但它是还具有与TFT基板31相向的、设置了透明电极的对置基板,在TFT基板31与对置基板之间封入了液晶的结构。在像素与对置基板的电极(公用线44)之间的液晶形成液晶电容45,借助于由它与存储电容器46一起保持被施加在电容两端的电压差来控制液晶的透射率,可以进行灰度显示。另外,共用驱动器38产生施加至对置基板上的电极的电压信号,从TFT基板侧传送到对置基板上的电极(共用线44)。
由于在图12所示的TFT基板31上一体化地形成了显示部32及其驱动电路和外围电路,所以能够用一道工序形成TFT和布线,在本发明中,对在绝缘基板(TFT基板31)上形成的TFT,可以同时形成对每种极性具有不同VT的TFT(高VT-TFT和低VT-TFT)。于是,借助于将低VT-TFT应用于电路工作时需要空载电流的模拟电路部,而将高VT-TFT应用于逻辑电路和开关,可以不增加功耗地实现模拟电路部的工作速度提高、动态范围扩大,由此,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性能。
图13与图12一样,是在绝缘基板上一体化地形成了显示部及其驱动电路和外围电路的显示装置的电路方框图,示出了有代表性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TFT基板侧的电路方框图。在图13中,对与图12中的元件有同样功能者,使用了相同的元件标号。图13也示出了显示部32是有源矩阵型的结构。在有机EL显示装置的有源矩阵型显示部中,像素被配置成矩阵状,对每个像素设置了开关TFT 51、电流控制TFT 54和用有机薄膜形成的发光二极管OLED 55(有机发光二极管),TFT 51的控制端与栅线52连接,其漏与数据线53连接,其源与TFT 54的控制端连接。TFT 54的源与高电位电源VDD连接,其漏与OLED的一端连接,低电位电源VSS施加至OLED的另一端。另外,低电位电源VSS施加至在阴极基板侧形成的电极上,这在图13中未示出。当TFT 51为导通状态、与图像信号对应的电压被施加至TFT54时,在OLED 55中流过与TFT 54的栅压与高电位电源VDD的电压差相应的电流,OLED 55以与电流的大小相应的亮度发光。这样,通过控制流过OLED 55的电流,可以进行灰度显示。另外,图13中的共用驱动器38是产生被施加至阴极基板侧的电极上的电压VSS的电路,当电压VSS为GND时,也可以不设置它。
由于在图13所示的TFT基板31上一体化地形成了显示部32及其驱动电路和外围电路,所以能够用一道工序形成TFT和布线,在本发明中,对在绝缘基板(TFT基板31)上形成的TFT,可以同时形成对每种极性具有不同VT的TFT(高VT-TFT和低VT-TFT)。于是,借助于将低VT-TFT应用于在电路工作时需要空载电流的模拟电路部,而将高VT-TFT应用于逻辑电路和开关,与图12相同,可以不增加功耗地实现模拟电路部的工作速度提高、动态范围扩大,由此,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性能。
对图12和图13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作为图12和图13的模拟电路的具体例,有数据驱动器34的输出放大器、电源电路35的调节器、存储器37的读出放大器等,借助于用低VT-TFT形成它们的一部分元件,可以扩大动态范围、提高高速工作性能,从而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性能。例如,若按照本发明提高了数据驱动器34的输出放大器的工作速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各数据线43输出灰度电压,因此可以实现要求在短时间内进行数据线驱动的高精细度的面板。
作为逻辑电路和开关的具体例,有栅驱动器33、显示控制器36、显示部32的像素部的开关(图中的TFT 41)等,为了防止泄漏电流引起的功耗增加或误动作,用高VT-TFT形成用于构成这些电路的TFT。另外,在数据驱动器34、存储器37等中也含许多逻辑电路、开关。即,无论哪一个电路块,即使是逻辑电路为其主体,也往往会含一部分模拟电路。在图14和图15中示出了这种电路块的代表例。
图14是示出数据驱动器34的结构例的图。图14的数据驱动器由灰度电压发生电路200、闩锁电路400、解码器300、放大电路100和输出端子组500构成,灰度电压发生电路200由在其两端施加了电源电压VH和VL的电阻串构成,输出由电阻串的各分抽头生成的灰度电压(多值电平电压),闩锁电路400取入输入到数据驱动器34中的图像数字数据,在规定的时刻将其输出至解码器300中,解码器300选择与从闩锁电路400输出的数字数据对应的灰度电压,输出至放大电路100,放大电路100放大输入的灰度电压,并将其输出至与数据线(图12的43、图13的53)连接的输出端子。另外,从数据驱动器的外部传送至闩锁电路的图像数字数据最好从图12或图13的存储器37中读出,以并行的形式直接输入至闩锁电路400,但是,如果数据以串行的形式传送来时,也可以制作成设置移位寄存器,与时钟同步地依次取入至闩锁电路400的结构。图14中的闩锁电路400是逻辑电路。另外,解码器300虽是处理多值电平的电路,但也是由开关构成的电路,它与闩锁电路400两者都用高VT-TFT形成。另一方面,放大电路100是模拟电路,可以适用图8至图11示出的差动放大电路。借助于将本发明应用于放大电路100,可以不增加功耗地实现放大电路100的工作速度提高、动态范围扩大。另外,由于图14的灰度电压发生电路200不含TFT,所以省略其说明。
另外,图15是示出上述非专利文献1(近代科学出版社,超LSI入门系列5,《MOS集成电路基础》,p.64)的在绝缘基板上形成静态RAM的存储器37的结构例的图,它由存储单元阵列600、数据输入缓冲器700、数据输出缓冲器800和读出放大器900等构成。图15的存储器由行地址和列地址指定存储单元600,根据写启动信号的电平(低电平、高电平)对指定的存储单元600进行写入或读出。读出放大器900将从存储单元600读出的数据放大,起快速进行读出工作的作用。在图15中,存储单元600是双稳态多谐振荡器结构,数据输入缓冲器700和数据输出缓冲器800都是逻辑电路,分别用高VT-TFT形成。另一方面,读出放大器900有与图8至图10的差动级(各图中的21)大致相同的结构,如图8至图10的差动级那样,用低VT-TFT形成差动对、电流镜电路,通过设置用于切断它们的电流通路的、用高VT-TFT形成的开关可以实现不增加功耗地提高读出放大器900的工作速度,扩大其动态范围。
另外,模拟电路可以构成绝缘基板上的任意电路,可以对其应用本发明。例如,对图12、图13中的像素部虽然只用了开关TFT,但为像素部也可以设置各种功能电路,当在该功能电路中使用模拟电路时,也可以应用本发明,以提高其性能。
另外,当在绝缘基板上单独地形成图14的数据驱动器、图15的存储器等电路块,将其分别制成芯片时,不言而喻,也可以通过将本发明应用于模拟电路,实现不增加芯片功耗而比现有技术的芯片有高的性能。
如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示,通过配置用本发明的方法形成的低VT-TFT和高VT-TFT来构成电路,可以利用低VT-TFT来提高模拟电路的性能,而用高VT-TFT来防止电流的泄漏。为了明确本发明的这种效果,下面对将低VT-TFT应用于倒相器、开关等逻辑电路的结构(本发明中所不包含的情形)的问题进行说明。
图16(a)是示出用低VT-TFT形成的倒相器的电路结构的图。图16(a)的倒相器由p沟道晶体管901和n沟道晶体管902构成,所述p沟道晶体管901的源极与高电位侧电源VDD连接,所述n沟道晶体管902的漏极和p沟道晶体管901的漏极一起与输出端子12连接、栅极和p沟道晶体管901的栅极一起与输出端子11连接。关于倒相器的工作,在输入Vin为低电平(VSS)时,p沟道晶体管901导通,n沟道晶体管902关断,输出Vout为高电平(VDD),在输入Vin为高电平(VDD)时,p沟道晶体管901关断,n沟道晶体管902导通,输出Vout为低电平(VSS)。
这样,p沟道晶体管901、n沟道晶体管902的一方关断。但是,由于用低VT-TFT形成p沟道晶体管901、n沟道晶体管902,所以当其关态泄漏电流比较大时,虽然倒相器的工作可以高速化,但产生了因关断的晶体管的泄漏电流而增加功耗的问题。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将低VT-TFT用于模拟电路,所以其工作既能高速化,但又不增加功耗。
图16(b)是示出将低VT-TFT应用于时钟倒相器的结构(本发明中所不包含的情形)的图。在图16(b)中,晶体管开关903被连接在图16(a)的用低VT-TFT形成的倒相器与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之间,晶体管开关904被连接在图16(a)的倒相器与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之间,控制信号S3和S4输入至晶体管903、904各自的栅极。
在图16(b)的结构中,由于当高VT-TFT的晶体管903、904同时关断时,电流通路完全被切断,所以即使用低VT-TFT形成的晶体管901、902的泄漏电流大,也不影响工作。但是,当高VT-TFT的晶体管903、904的至少一方导通时,往往影响工作。例如,当晶体管901、902、903、904分别为关断、导通、导通、关断时,如果晶体管901的泄漏电流大,则电荷从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流入输出端子12,往往发生误动作。
图16(c)是示出将低VT-TFT应用于开关的结构(本发明中所不包含的情形)的图。图16(c)是与图8的差动级类似的结构,是代替高VT的晶体管501,设置了低VT-TFT开关951的差动级。该结构是在包含低VT-TFT的差动对的电流通路路径上未设置用高VT-TFT构成的开关的结构。因此,在使S1为低电平、让差动级停止工作时,由电流源915控制的电流也流过差动级,因此,如果低VT-TFT开关951的泄漏电流大,则差动级停止工作时的功耗因之增加。这样,若对模拟电路中的开关也用低VT-TFT,则产生功耗增加的问题。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将低VT-TFT用于模拟电路的流过规定的内部电流的电路部,但不用于开关。另外,关于电流通路路径,由于是在包含低VT-TFT的电流通路路径上还含有用高VT-TFT构成的开关的结构。所以不增加功耗。
[实施例6]
另外,下面参照图17说明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具备2种VT的TFT的模拟电路。图17是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差动放大电路的另外的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的图。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差动放大电路的差动级23具有低VT-TFT,放大级24具有低VT-TFT。即,在差动级23中,用高VT-TFT构成组成差动对的晶体管对101、102和插入电流源501与电源VSS之间的开关晶体管501,用低VT-TFT形成构成作为差动对的有源负载电路的电流镜电路的晶体管的103、104。用低VT-TFT形成放大级24的p沟道晶体管106,用高VT-TFT构成插入p沟道晶体管106的源极与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之间的晶体管504,用高VT-TFT形成在输入端子12与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之间与电流源107串联连接的n沟道晶体管502。另外,在用晶体管形成电流源105、107的场合,由于电流源105、107分别与晶体管501、502串联连接,所以可以用低VT-TFT和高VT-TFT的任何一种形成。控制信号S1被输入至起开关元件作用的晶体管501、502的栅极,控制信号S1的反转信号S1B被输入至晶体管504的栅极。差动放大电路工作时(激活时)晶体管501、502、504为导通状态,停止工作时(非激活时)晶体管501、502、504为关断状态。
在图17所示的电路中,在信号S1为高电平、差动级23和放大级(输出放大级)24为激活状态时,例如,若非反转输入端子11b的信号电压Vin(+)相对反转输入端子11a的信号电压Vin(-)向较大的方向变化,则n沟道晶体管101的栅-源电压增大,漏电流增大,由于晶体管103的开态电阻上的电压降,差动级23的输出节点的电压下降,p沟道晶体管106的栅-源之间的电位差变得更大,因此,p沟道晶体管106的漏电流(源电流)增大,由于它与恒电流源107的电流(汇点电流)之差,输出端子的电压Vout以与非反转输入端子11b的信号电压Vin(+)相同相位上升(例如在为电容性负载等的场合,与输出端子12连接的负载电容器的累积电荷增多)。若非反转输入端子11b的信号电压Vin(+)相对反转输入端子11a的信号电压Vin(-)向较小的方向变化,则n沟道晶体管101的栅-源电压减小,漏电流减小,由于晶体管103的开态电阻上的电压降,差动级23的输出节点的电压上升,p沟道晶体管106的栅-源之间的电位差变得更小,因此,p沟道晶体管106的漏电流(源电流)减小,由于它与恒电流源107的电流(汇点电流)之差,输出端子的电压Vout以与非反转输入端子11b的信号电压Vin(+)相同相位下降,当p沟道晶体管106截止时,输出端子12的电荷被放电,电压Vout达到低电位电源电压VSS侧的下限。
本实施例图10中的差动级101、102用低VT-TFT构成,而用高VT-TFT。这时,差动级23的工作范围虽未扩大,但是,由于用低VT-TFT形成电流镜电路103、104和输出放大级24的晶体管106,所以与图10一样,可以提高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速度。另外,电流镜电路103、104虽是一级结构,但在用低VT-TFT形成多级型电流镜电路的全部或一部分的结构中,自然也能实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图8至图10以及图17中,示出了在差动放大电路中使用低VT-TFT实现高性能的实施例,下面对应用低VT-TFT的部位(元件)及对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作详细说明。
如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用低VT-TFT形成差动放大电路的差动对时(其余,用高VT-TFT形成)可以扩大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另外,用低VT-TFT形成电流镜电路、输出放大级的晶体管时可以提高工作速度。
但是,用低VT-TFT形成差动对时,也存在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速度降低的情形。下面的情形就是这种情形:在构成差动对的低VT-TFT的阈值电压比高VT-TFT的阈值电压充分小时,这时,对于高电位侧电源电压VDD附近的输入电压,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速度下降。
参照图8对此进行说明,当差动对101、102的输入电压Vin(+)在高电位侧电源电压VDD附近时,差动对101、102的共同源电位也上升至VDD侧。这时,差动对的输出电压(晶体管101的漏电压)的振幅最大,是电源电压VDD与差动对101、102的共同源电位之间的电压范围。因此,当低VT-TFT的差动对101、102的阈值电压十分小时,差动对的输出电压的振幅变小,放大晶体管106的放大作用减小,其结果是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速度降低。但是,在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范围的上限远比高电位侧电源电压VDD低时,不存在问题。因此,为了扩大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当对差动对用低VT-TFT时,需要考虑输入输出电压范围的上限和工作速度,来设定低VT-TFT的阈值电压。即,图8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虽能够扩大输入输出电压范围,但也存在速度降低的可能性。
图10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可以扩大输入输出电压范围,与图8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相比,也能够提高工作速度。
另外,图17的差动放大电路,虽然输入输出电压范围无变化,但能够充分地提高工作速度。
按以上所述来选择应用低VT-TFT的部位(元件),可以提高所需要的性能。
[实施例7]
下面对将低VT-TFT和高VT-TFT的结构应用于差动放大电路以外的放大电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8是示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源跟随器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参照图18,本实施例的源跟随器放大电路具备:在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与输出端子12之间串联连接的n沟道型晶体管111和p沟道开关晶体管511;以及在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与输出端子12之间串联连接的电流源112和n沟道开关晶体管512。对n沟道晶体管111的栅极施加输入电压Vin,对晶体管512、511的栅极分别施加控制信号S1和它的反转信号S1B。当控制信号S1、S1B分别为高、低电平时,该源跟随器放大电路被激活;当控制信号S1、S1B分别为低、高电平时,该源跟随器放大电路被非激活。图18的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当Vin上升时n沟道晶体管111进行源跟随器工作,升高输出电压Vout,并稳定在偏离输入电压Vin仅为晶体管111的栅-源间电压的量的电压。另外,当Vin下降时,n沟道晶体管111一度成为关态,输出电压Vout因电流源112的放电作用而下降,在电压Vin与Vout的电位差超过晶体管111的阈值电压时,晶体管111再度成为开态,并稳定在偏离输入电压Vin仅为晶体管111的栅-源间电压的量的电压上。在图18的放大电路中,用低VT-TFT形成晶体管111,用高VT-TFT形成其他晶体管。由此得到的效果是:由于晶体管111的阈值电压降低,所以放大电路的动态范围扩大,同时源跟随器的工作速度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用高VT-TFT形成晶体管开关511、512,所以在放大电路停止工作时也不发生由泄漏电流引起的功耗增加。
[实施例8]
下面参照图19说明本发明第8实施例。在使用低VT-TFT的图8乃至图11、图17和图18所示的放大电路的各实施例中,独立地设置了用于切断从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到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的电流通路的专用开关晶体管。与此相对照,本实施例是使高VT-TFT同时具有开关功能的实施例。
图19是使构成图8所示的差动级23的电流源105的晶体管105具有图8的开关501的功能的电路图,去掉了图8的开关晶体管501。
作为代表例,图19示出了差动级23,未示出放大级24。电流源105用高VT-TFT形成,偏置电压VB1施加至其栅极。然后,在激活差动放大电路时,将偏置电压VB1设定为规定的电压,在非激活差动放大电路时,将偏置电压VB1设定为电源电压VSS。在差动放大电路非激活时,由于用高VT-TFT形成的电流源105关闭,所以不会因泄漏电流而增加功耗。这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用晶体管构成的电流源105设置开关功能,可以实现与图8所示的差动级23相同的作用、效果。
图20是示出图19所示的结构的变例的图。参照图20可知,该图是使构成作为图8所示的差动级23的差动对的有源负载的电流镜电路的晶体管103、104还具备开关功能的电路图。在图20所示的例中,从图8的差动级23中去掉了开关用晶体管501,添加了高VT-TFT的p沟道晶体管108、109。p沟道晶体管108连接在构成电流镜电路的晶体管103、104的共用栅与晶体管104的漏之间,控制信号S1B(控制信号S1的反转信号)输入其栅极,晶体管109连接在构成电流镜电路的晶体管103、104的共用栅与高电位侧电源端子13之间,控制信号S1输入其栅极。在激活差动放大电路时,使控制信号S1、S1B分别为高、低电平。这时,晶体管108、109分别导通和关断,晶体管103、104构成电流镜电路。另一方面,在使差动放大电路非激活时,使控制信号S1、S1B分别为低、高电平。这时,晶体管108、109分别关断和导通,晶体管103、104的共用栅为高电位侧电源电压VDD,晶体管103、104成为关态,在晶体管104的漏与栅之间,也因关闭状态的晶体管108而成为非导通状态。
由于用高VT-TFT形成的晶体管103、104、108皆关断,所以空载电流完全被切断,不因泄漏电流而增加功耗。这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由晶体管103、104构成的电流镜电路附加开关功能,可以实现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差动级23相同的作用、效果。
以上虽然是参照图8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也可与本实施例一样,是以如下方式形成的任意的结构:即,切断空载电流的、用高VT-TFT形成的开关不一定是切断电流的专用开关,它同时兼具开关功能和其他功能。
另外,作为图8等的变例,也可以以源跟随器结构(n沟道晶体管)构成放大级的p沟道晶体管106。这时,成为开关503的源极与低电位侧电源端子14连接、漏极与源跟随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控制信号S1的互补信号S1B输入栅极的结构。另外,当然也可以将图10等的放大级24制成图18所示的源跟随器结构。另外,在将放大级的晶体管制成跟随器结构时,反转输入信号Vin(-)和非反转输入信号Vin(+)成为将图10所示状态进行对调的状态,输入端子11a成为接受信号电压Vin(+)的非反转输入端子,而输入端子11b成为接受信号电压Vin(-)的反转输入端子。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5V系列,高VT-TFT的阈值例如为±1.0~±1.2V左右,低VT-TFT的阈值例如为±0.0~±0.2V左右。这里,+是n沟道型TFT的阈值,-是p沟道型TFT的阈值(p沟道型TFT导通时的栅-源间电压)。关于p沟道型TFT的阈值高低,以去掉符号的绝对值进行比较,就是说0.2V(-0.2V的绝对值)的阈值比1.2V(-1.2V的绝对值)的阈值低。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是只限于上述实施例,自然也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的各要求项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进行的各种变形、修正。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多晶硅薄膜晶体管(polycrystallinesilicon TFT)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不是将晶体管的沟道区限定于多晶硅薄膜。例如,本发明也含因硅结晶粒径的扩大,晶体管的沟道区位于一个晶粒内的情形。
另外,利用激光进行结晶的多晶硅膜的形成也可以用固相生长进行结晶。
还有,本发明的作用、效果并非只用限定的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才能实现。在上述实施例中,与用少的工序数实现的制造方法一起说明了本发明,但也可以分多次进行沟道掺杂,对同一沟道型形成不同VT的TFT。这时,虽然增加了工序数(制造成本提高),但在例如与造价相比更重视电路性能的场合,通过制成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图7~图11、图17~图20)中说明的结构,可以提高电路性能。在用其他的制造方法进行构成的场合,也是一样。
但是,利用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制造方法,既能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又能实现电路性能的提高。

Claims (62)

1.一种薄膜半导体装置,在绝缘性基板上至少设置了以多晶硅膜为有源层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和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
在同一沟道型中包含阈值电压不同的多种薄膜晶体管,在不同的沟道型中包含以大致相等的浓度将同一掺杂剂引入了沟道区的薄膜晶体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阈值电压不同的多种薄膜晶体管由在沟道区中含P型或N型的一种掺杂剂的薄膜晶体管和在沟道区中不含掺杂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阈值电压不同的多种薄膜晶体管由在沟道区中含P型或N型的一种掺杂剂的薄膜晶体管和在沟道区中含P型和N型两种掺杂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具有在电路工作时需要空载电流的模拟电路部和开关,上述模拟电路部借助于在上述空载电流的电流通路上含有上述阈值电压不同的多种薄膜晶体管中的阈值电压低的薄膜晶体管而构成,上述开关由上述阈值电压不同的多种薄膜晶体管中的阈值电压高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拟电路部在上述空载电流的电流通路上含有上述开关,利用该开关来切断上述空载电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拟电路部利用由上述开关引起的上述空载电流的导通和切断,控制该电路的工作和停止工作。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上述模拟电路部的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和电源端子的各端子之间的上述空载电流的电流通路路径上含有上述阈值电压低的薄膜晶体管时,在该电流通路路径上含有上述开关。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阈值电压高的薄膜晶体管和上述阈值电压低的薄膜晶体管皆是增强型的。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拟电路部包含放大电路、电源电路或比较器中的某一个。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拟电路部是至少在差动对中含有上述阈值电压低的薄膜晶体管,在该差动对的电流通路路径上含有上述开关的差动放大电路。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显示部和驱动该显示部的电路部一体化地形成在绝缘性基板上,上述电路部中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电路部和开关。
12.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在绝缘基板上的多晶硅膜上形成的薄膜晶体管构成的模拟电路部、逻辑电路部、开关构成的电路部以及显示部,上述模拟电路部包含其阈值电压比在上述逻辑电路部中使用的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低的薄膜晶体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拟电路部经上述开关而被供电,上述开关由其阈值电压与在上述逻辑电路部中使用的薄膜晶体管相同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部的像素开关由其阈值电压与在上述逻辑电路部中使用的薄膜晶体管相同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15.一种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绝缘性基板上至少用多晶硅膜形成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和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
包含:在上述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至少一部分沟道区中和在上述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至少一部分沟道区中,同时引入P型或N型掺杂剂的工序。
16.一种薄膜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绝缘性基板上至少用多晶硅膜形成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和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
包含:
在全表面引入P型或N型掺杂剂的工序;以及
在上述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至少一部分沟道区中和在上述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的至少一部分沟道区中,同时引入上述N型或上述P型掺杂剂的工序。
17.一种薄膜半导体装置,在绝缘性基板上至少设置了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和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
n沟道型和p沟道型中的至少一方的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包含阈值电压不同的多种薄膜晶体管,在不同的沟道型中包含以大致相等的浓度将同一掺杂剂引入了沟道区的薄膜晶体管。
18.一种薄膜半导体装置,在绝缘性基板上设置了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n沟道型或p沟道型的至少一方的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
包含有在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区中含掺杂剂的和不含掺杂剂的2种薄膜晶体管。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薄膜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n沟道型薄膜晶体管和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中的至少一方的沟道型薄膜晶体管,根据阈值的高低被分为2种或3种以上。
20.一种薄膜半导体装置,在绝缘性基板上具有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n沟道型和p沟道型薄膜晶体管,n沟道型和p沟道型之中的至少一方的沟道型的多个薄膜晶体管被分为阈值电压相互不同的多种,其特征在于:
具有串联连接在电源端子之间,或者电源端子与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电流路径内的至少1个阈值电压相对低的薄膜晶体管和至少1个阈值电压相对高的薄膜晶体管,
上述阈值电压高的薄膜晶体管由对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子施加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控制包含上述阈值电压相对低的薄膜晶体管的电路的激活/非激活。
21.一种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备差动级,该差动级具有:
差动对,以差动方式接受施加至输入对的信号电压;
负载元件对,被连接在上述差动对的输出对与第1电源之间;以及
电流源,连接在上述差动对与第2电源之间、对上述差动对供给恒定电流,
上述差动对和/或上述负载元件对由阈值相对低的晶体管构成,
具备至少1个插入上述差动级的电流通路中,作为控制上述电流通路的导通、切断的开关电路的、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高的、由输入至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晶体管。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备作为上述开关电路的、在上述差动对与上述第2电源之间与上述电流源串联连接、具有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为高的阈值、由输入至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晶体管,或者
由具有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为高的阈值、由输入至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晶体管构成上述电流源。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包含作为上述开关电路的、具有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为高的阈值、由输入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控制上述负载元件对的激活/非激活的晶体管。
24.一种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备差动级和输出放大级,
所述差动级具有:
差动对,以差动方式接受施加至输入对的信号电压;
负载元件对,被连接在上述差动对的输出对与第1电源之间;以及
电流源,连接在上述差动对与第2电源之间、对上述差动对供给恒定电流,
所述输出放大级接受上述差动对的输出,从输出端子输出输出信号,
上述差动对和/或上述负载元件对由阈值相对低的晶体管对构成,
具备起控制上述差动级的激活/非激活的第1开关作用、具有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为高的阈值、在上述差动对和上述第2电源之间与上述电流源串联连接、由输入至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晶体管,或者,由具有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为高的阈值、由输入至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晶体管构成上述电流源,
上述输出放大级具有连接在上述输出端子与上述第1电源之间、其控制端子接受上述差动对的输出的输出级晶体管,
具备起控制上述输出放大级的激活/非激活的第2开关作用、在上述输出级晶体管的控制端子和上述第1或第2电源之间、根据上述控制信号以与起第1开关作用的晶体管相反的相位被导通截止、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高的晶体管。
25.一种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备差动级和输出放大级,
该差动级具有:
差动对,以差动方式接受施加至输入对的信号电压;
负载元件对,被连接在上述差动对的输出对与第1电源之间、由导电类型与构成上述差动对的晶体管对相反的晶体管对构成;以及
电流源,连接在上述差动对与第2电源之间、对上述差动对供给恒定电流,
该输出放大级接受上述差动对的输出,从输出端子输出输出信号,
上述差动对和/或上述负载元件对由阈值相对低的晶体管对构成,
具备起控制上述差动级的激活/非激活的第1开关作用、具有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为高的阈值、在上述差动对和上述第2电源之间与上述电流源串联连接、由输入至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晶体管,或者,由具有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为高的阈值、由输入至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晶体管构成上述电流源,
上述输出放大级具有:
连接在上述第1电源与上述输出端子之间、其控制端子接受上述差动对的输出的、阈值相对低的输出级晶体管;以及
在上述第1电源与上述输出端子之间,与上述输出级晶体管串联连接、根据上述控制信号以与起上述第1开关作用的晶体管相同相位被导通截止、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高的晶体管。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放大级具有连接在上述输出端子与上述第2电源之间、根据上述控制信号导通/截止、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高的晶体管。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级晶体管由导电类型与上述差动对相反的晶体管构成。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放大级具备:
串联连接在上述输出端子与上述第2电源之间的电流源;以及
根据上述控制信号导通/截止、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高的晶体管。
29.一种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差动级、第2差动级、第1输出放大级和第2输出放大级,
所述第1差动级具有:第1差动对,以差动方式接受来自第1、第2输入端子的输入信号电压;第1负载元件对,连接在上述第1差动对的输出对与第1电源之间、其导电类型与上述第1差动对的相反;以及第1电流源,连接在上述第1差动对与第2电源之间、对上述第1差动对供给恒定电流,
所述第2差动级具有:第2差动对,以差动方式接受来自上述第1、第2输入端子的输入信号电压,其导电类型与上述第1差动对的相反;第2负载元件对,连接在上述第2差动对的输出对与上述第2电源之间、其导电类型与上述第2差动对的相反;以及第2电流源,连接在上述第2差动对与第1电源之间、对上述第2差动对供给恒定电流,
所述第1输出放大级,接受上述第1差动对的输出,由输出端子输出输出信号,
所述第2输出放大级,接受上述第2差动对的输出,由上述输出端子输出输出信号,
上述第1差动对和/或上述第1负载元件对由阈值相对低的晶体管构成,
上述第2差动对和/或上述第2负载元件对由阈值相对低的晶体管构成,
具备起控制上述第1差动级的激活/非激活的第1开关作用、具有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为高的阈值、在上述第1差动对和上述第2电源之间与上述第1电流源串联连接、由输入至控制端子的第1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晶体管,或者,由具有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为高的阈值、由输入至控制端子的第1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晶体管构成上述第1电流源,
具备起控制上述第2差动级的激活/非激活的第2开关作用、具有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为高的阈值、在上述第2差动对和上述第1电源之间与上述第2电流源串联连接、由输入至控制端子的第2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晶体管,或者,由具有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阈值为高的阈值、由输入至控制端子的第2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1个晶体管构成上述第2电流源,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输出放大级具有连接在上述第1电源与上述输出端子之间、其控制端子接受上述第1差动对的输出、阈值相对低的第1输出级晶体管,
上述第2输出放大级具有连接在上述第2电源与上述输出端子之间、其控制端子接受上述第2差动对的输出、阈值相对低的第2输出级晶体管,
具备起控制上述第1输出放大级的激活/非激活的第3开关作用、在上述输出端子和上述第1电源之间与上述第1输出级晶体管串联连接、根据上述第1控制信号以与起上述第1开关作用的晶体管相同相位进行导通/截止、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高的晶体管,
具备起控制上述第2输出放大级的激活/非激活的第4开关作用、在上述输出端子和上述第2电源之间与上述第2输出级晶体管串联连接、根据上述第2控制信号以与起上述第2开关作用的晶体管相同相位进行导通/截止、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高的晶体管。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输出放大级具有在上述输出端子与上述第2电源之间的、根据上述第1控制信号以与起上述第1开关作用的晶体管相同相位进行导通/截止、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高的晶体管,
上述第2输出放大级具有在上述输出端子与上述第1电源之间的、根据上述第二控制信号以与起上述第2开关作用的晶体管相同相位进行导通/截止、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高的晶体管,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输出级晶体管由导电类型与上述第1差动对相反的晶体管构成,
上述第2输出级晶体管由导电类型与上述第2差动对相反的晶体管构成,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输出信号从上述输出端子被输出之前,对上述输出端子进行充电/放电的电路。
34.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输出放大级具备:串联连接在上述输出端子与上述第2电源之间的第1电流源;以及根据上述第1控制信号以与起上述第1开关作用的晶体管相同相位进行导通/截止、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高的晶体管,
上述第2输出放大级具备:串联连接在上述输出端子与上述第1电源之间的第2电流源;以及根据上述控制信号以与起上述第2开关作用的晶体管相同相位进行导通/截止、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高的晶体管。
35.一种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
差动对,以差动方式接受施加至输入对的输入信号;
负载元件对,被连接在上述差动对的输出对与电源之间;以及
电流源,供给流过上述差动对的电流,
上述差动对和/或上述负载元件对由阈值相对低的晶体管对构成,
上述电流源由输入至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高的晶体管构成。
36.一种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
差动对,以差动方式接受施加至输入对的输入信号;
负载元件对,被连接在上述差动对的输出对与电源之间;以及
电流源,供给流过上述差动对的电流,
上述差动对和/或上述负载元件对由阈值相对低的晶体管对构成,
具备具有连接在上述电源与上述负载元件对之间、由输入至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高的至少一个晶体管,控制上述负载元件对的激活/非激活的开关电路。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负载元件对由其控制端子被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晶体管对构成,
上述开关电路具备:
与上述电源和上述负载元件对的连接在一起的上述控制端子相连接、阈值比低阈值晶体管的高的晶体管构成的第1开关;以及
连接在上述负载元件对之一的晶体管的输出端和上述连接在一起的上述控制端子之间、其阈值比低阈值晶体管的高的晶体管构成的第2开关,
上述第1和第2开关借助于输入至构成上述第1和第2开关的晶体管的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一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
38.一种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输入信号输入至控制端子、来自输出端子的信号电压跟随上述控制端子的电压的跟随器结构的晶体管,
上述跟随器结构的晶体管由阈值相对低的晶体管构成,
具备在上述输出端子和电源之间与上述跟随器结构的晶体管串联连接、由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高的晶体管。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上述输出端子与第2电源之间、由上述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截止控制、其阈值比上述低阈值晶体管的高的晶体管。
40.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晶体管的阈值为负值时,阈值的大小与阈值绝对值的大小对应。
41.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晶体管的阈值为负值时,阈值的大小与阈值绝对值的大小对应。
4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在绝缘性基板上的、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4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以在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多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44.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在绝缘性基板上的、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45.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以在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多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46.一种存储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具备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的读出放大器。
4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输入数据信号、驱动显示面板的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器的显示装置中,具备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
48.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上述晶体管由在绝缘性基板上设置的、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49.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38所述的放大电路,上述晶体管由在绝缘性基板上设置的、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同一导电类型的晶体管包含阈值电压不同的多种晶体管,不同导电类型的晶体管包含以大致相等的浓度在沟道区引入了同一掺杂剂的晶体管。
51.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阈值不同的晶体管,包括在沟道区中含P型或N型的一种掺杂剂的晶体管以及在沟道区中不含掺杂剂的晶体管。
52.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阈值不同的晶体管,包括在沟道区中含P型或N型一种掺杂剂的晶体管以及在沟道区中含P型和N型两种掺杂剂的晶体管。
53.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在绝缘性基板上的、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54.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以在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多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55.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在绝缘性基板上的、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5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以在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多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57.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在绝缘性基板上的、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58.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以在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多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5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在绝缘性基板上的、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60.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以在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多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61.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在绝缘性基板上的、以结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62.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差动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由以在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多晶硅膜为有源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CNB031584365A 2002-09-10 2003-09-10 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2652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3606/2002 2002-09-10
JP2002263606 2002-09-10
JP285780/2003 2003-08-04
JP2003285780A JP4736313B2 (ja) 2002-09-10 2003-08-04 薄膜半導体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08743A Division CN101359899B (zh) 2002-09-10 2003-09-10 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0610071008A Division CN100590877C (zh) 2002-09-10 2003-09-10 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0883A true CN1490883A (zh) 2004-04-21
CN100426526C CN100426526C (zh) 2008-10-15

Family

ID=31890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84365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26526C (zh) 2002-09-10 2003-09-10 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224224B2 (zh)
EP (2) EP1873786B1 (zh)
JP (1) JP4736313B2 (zh)
CN (1) CN100426526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2355C (zh) * 2005-05-27 2008-01-16 东南大学 微型抗辐射电场传感器
CN102856260A (zh) * 2012-09-26 2013-0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mos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25953A (zh) * 2014-06-16 2016-01-06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和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6415801A (zh) * 2014-06-03 2017-02-15 夏普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20705A (zh) * 2018-02-14 2018-07-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及其制作方法和阵列基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8094B2 (ja) * 2003-09-26 2010-05-26 日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負荷駆動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957580B1 (ko) * 2003-09-30 2010-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구동장치,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US7432141B2 (en) * 2004-09-08 2008-10-07 Sandisk 3D Llc Large-grain p-doped polysilicon films for use in thin film transistors
KR101090253B1 (ko) * 2004-10-06 2011-1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598431B1 (ko) * 2004-11-25 2006-07-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능동 구동 전압/전류형 유기 el 화소 회로 및 표시 장치
KR20060089934A (ko) * 2005-02-03 2006-08-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트랜지스터 수가 감소된 전류 구동 데이터 드라이버
JP4111205B2 (ja) * 2005-05-23 2008-07-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並びに半導体装置の設計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JP2006332400A (ja) 2005-05-27 2006-12-07 Nec Corp 薄膜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64408B2 (ja) * 2005-09-30 2012-02-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
KR100780209B1 (ko) * 2006-05-26 2007-11-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공급전압 변환 장치
US7781768B2 (en) 2006-06-29 2010-08-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2008072095A (ja) * 2006-08-18 2008-03-27 Advanced Lcd Technologies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電子装置、表示装置、インターフェイス回路、差動増幅装置
JP5164357B2 (ja) 2006-09-27 2013-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035662B2 (en) * 2006-11-22 2011-10-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US7605654B2 (en) * 2008-03-13 2009-10-20 Mediatek Inc. Telescopic operational amplifier and reference buffer utilizing the same
US8508515B2 (en) * 2009-08-05 2013-08-13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Buffering circuit with reduced dynamic power consumption
CN102640279B (zh) * 2009-10-30 2015-06-17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
US8183922B2 (en) * 2009-11-17 2012-05-22 Atmei Rousset S.A.S. Differential pair with constant offset
KR101770976B1 (ko) * 2009-12-11 2017-08-2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 장치
CN102656801B (zh) * 2009-12-25 2016-04-27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存储器装置、半导体器件和电子装置
US8853701B2 (en) * 2010-04-28 2014-10-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emiconductor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1135890A1 (ja) * 2010-04-30 2011-11-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255602B2 (ja) * 2013-04-22 2018-01-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03715267A (zh) * 2013-12-30 201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336626A (zh) * 2015-12-08 2016-02-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与数据线导通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及薄膜晶体管
JP2018037477A (ja) * 2016-08-30 2018-03-08 京セラ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ドット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EP3696971A4 (en) 2017-10-11 2021-07-14 Hamamatsu Photonics K.K. DIFFERENTIAL AMPLIFIER, PIXEL CIRCUIT AND SOLID STATE IMAGING DEVICE
US11182670B2 (en) 2017-11-16 2021-11-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in-film large-area classifier
CN114035353B (zh) * 2021-08-23 2023-05-02 山东蓝贝思特教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tft基板上确定光照区域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6390A (en) * 1981-12-28 1984-05-01 Motorola, Inc. Low leakage CMOS analog switch circuit
JPS61100010A (ja) * 1984-10-23 1986-05-19 Sony Corp Fet回路
US4872010A (en) * 1988-02-08 1989-10-03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made with focused ion beam technology
US5471171A (en) * 1990-10-09 1995-11-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mplifier device capable of realizing high slew rate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KR920013458A (ko) * 1990-12-12 1992-07-29 김광호 차동감지 증폭회로
US5461713A (en) * 1991-05-10 1995-10-24 Sgs-Thomson Microelectronics S.R.L. Current offset sense amplifier of a modulated current or current unbalance type for programmable memories
KR940010393A (ko) * 1992-10-05 1994-05-26 윌리엄 이. 힐러 티타늄 질화물과 폴리실리콘으로 구성되는 적층된 층들을 이용하는 게이트 전극
US5355035A (en) * 1993-01-08 1994-10-11 Vora Madhukar B High speed BICMOS switches and multiplexers
JPH0729381A (ja) * 1993-07-13 1995-01-31 Oki Micro Design Miyazaki:Kk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3402400B2 (ja) * 1994-04-22 2003-05-0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作製方法
US6498376B1 (en) * 1994-06-03 2002-12-24 Seiko Instruments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5594371A (en) * 1994-06-28 1997-01-14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Low voltage SOI (Silicon On Insulator) logic circuit
JPH08148580A (ja) * 1994-08-01 1996-06-07 Seiko Instr Inc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3219674B2 (ja) * 1995-03-09 2001-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H08264798A (ja) * 1995-03-23 1996-10-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作製方法
JP3948034B2 (ja) * 1995-09-06 2007-07-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
JP3633061B2 (ja) * 1995-10-19 2005-03-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DE69730775T2 (de) * 1996-05-22 2005-09-29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Logische Schaltung und zugehöriges Herstellungsverfahren
TW434834B (en) * 1996-06-29 2001-05-16 Hyundai Electronics I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device
JP2899959B2 (ja) * 1996-12-09 1999-06-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JP3544096B2 (ja) * 1997-03-26 2004-07-21 東京大学長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3460519B2 (ja) * 1997-07-18 2003-10-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ッファ回路
JP4030198B2 (ja) * 1998-08-11 2008-01-09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190952B1 (en) * 1999-03-03 2001-02-20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ultiple semiconductor-on-insulator threshold voltage circuit
JP4160174B2 (ja) * 1998-10-07 2008-10-01 東芝松下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3483484B2 (ja) * 1998-12-28 2004-01-06 富士通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0323587A (ja) * 1999-05-10 2000-11-24 Nikon Corp Cmos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27822B2 (ja) * 1999-06-23 2011-02-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US6544146B1 (en) * 2000-03-31 2003-04-08 Kenneth W. Stear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inking arm and leg motions on elliptical and other exercise machines
DE19944248C2 (de) * 1999-09-15 2002-04-1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Inputbuffer einer integrierten Halbleiterschaltung
JP3538084B2 (ja) * 1999-09-17 2004-06-14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
US6693331B2 (en) * 1999-11-18 2004-02-1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fabricating dual threshold voltage n-channel and p-channel MOSFETS with a single extra masked implant operation
JP4132508B2 (ja) * 1999-12-13 2008-08-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020096723A1 (en) * 1999-12-31 2002-07-25 Kaoru Awaka Transient frequency in dynamic threshol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JP3416628B2 (ja) * 2000-04-27 2003-06-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3700558B2 (ja) * 2000-08-10 2005-09-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駆動回路
US6246221B1 (en) * 2000-09-20 2001-06-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MOS low drop-out voltage regulator using non-inverting variable gain stage
EP1217662A1 (en) * 2000-12-21 2002-06-26 Universite Catholique De Louvain Ultra-low power basic blocks and their uses
JP3846293B2 (ja) * 2000-12-28 2006-11-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帰還型増幅回路及び駆動回路
KR100495023B1 (ko) * 2000-12-28 2005-06-14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3069353A (ja) * 2001-08-24 2003-03-07 Toshiba Corp 差動増幅回路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駆動用半導体集積回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2355C (zh) * 2005-05-27 2008-01-16 东南大学 微型抗辐射电场传感器
CN102856260A (zh) * 2012-09-26 2013-0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mos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56260B (zh) * 2012-09-26 2015-08-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mos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15801A (zh) * 2014-06-03 2017-02-15 夏普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25953A (zh) * 2014-06-16 2016-01-06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和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8320705A (zh) * 2018-02-14 2018-07-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及其制作方法和阵列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28487A (ja) 2004-04-22
US7595533B2 (en) 2009-09-29
EP1873786A3 (en) 2015-01-14
EP1398836A2 (en) 2004-03-17
CN100426526C (zh) 2008-10-15
JP4736313B2 (ja) 2011-07-27
EP1873786A2 (en) 2008-01-02
US20040046209A1 (en) 2004-03-11
EP1398836B1 (en) 2021-07-21
EP1398836A3 (en) 2006-09-27
US7224224B2 (en) 2007-05-29
US20070194377A1 (en) 2007-08-23
EP1873786B1 (en) 2020-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90883A (zh) 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38879C (zh) 配备了校正电路的数字电路及具有该数字电路的电子装置
Ikeda et al. 21.2: Full‐Functional Syste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CG‐Silicon Technology
CN113196368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320760C (zh) 钟控反相器、“与非”门、“或非”门和移位寄存器
US20070246767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formed on a SOI substrate
JP2017130690A (ja) 半導体装置
US8077510B2 (en) SRAM device
CN1523547A (zh) 半导体器件和使用了它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US8243501B2 (en) SRAM device
CN1833269A (zh) 用于信号放大的电路及其在有源矩阵装置中的应用
CN1523670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396579A (zh) 驱动电路
CN1748366A (zh) 半导体器件和使用该半导体器件的显示器件
CN1777849A (zh) 半导体装置
CN1909232B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
CN1521715A (zh) 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
CN1848441A (zh) 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1444542B1 (ko) 저 전력 소비를 갖는 연산 증폭기
CN1581273A (zh) 半导体器件
TW200805231A (en) A level shift circuit
CN102318062A (zh) 用单个处理支持高性能逻辑和模拟电路的处理/设计方法
CN113966528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Meek et al. Flexfet Independently-Double-Gated CMOS for Dynamic Circuit Control
Kuo Thin Film Transistor Technology 8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NZHE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304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408

Address after: Samoa Apia hiSoft Center No. 217 mailbox

Patentee after: Ji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7

Address after: Good road Taiwan Taipei City Neihu district Chinese 168 Lane 15 Building No. 4

Patentee after: HANNSTAR DISPLAY Corp.

Address before: Apia, hiSoft center, No. 217 mailbox

Patentee before: Jinzhen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